CN109707583A - 脉冲式冲量循环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脉冲式冲量循环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07583A
CN109707583A CN201810368603.5A CN201810368603A CN109707583A CN 109707583 A CN109707583 A CN 109707583A CN 201810368603 A CN201810368603 A CN 201810368603A CN 109707583 A CN109707583 A CN 1097075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lerator
guiding tube
momentum
cycle engine
pul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6860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36860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07583A/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19807 priority patent/WO2019205651A1/zh
Publication of CN1097075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075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HPRODUCING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H1/00Using plasma to produce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article Accel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脉冲式冲量循环发动机,包括用于将粒子束加速至高亚光速状态的加速装置,粒子束在加速装置中加速,获得高速动能及额外质量后,经喷管排出,推动飞行器的前进。本发明提供的脉冲式冲量循环发动机,通过加速粒子至高亚光速以获取较大的冲量推动飞行器,不同于化学比冲方式推进,无需携带体积较大的可抛弃工作介质,适用于远程驱动。

Description

脉冲式冲量循环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驱动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脉冲式冲量循环发动机。
背景技术
目前的几乎所有的空间驱动方式都依靠直接抛弃工作介质或驱动环境内某种介质。在太空环境下,这种驱动方式有两个问题:一是太空中几乎无可以利用的介质,太阳帆虽然可以利用阳光,但是效率极其低下。二是化学能推进的比冲决定了无论驱动目标多大,也无法在满足远程驱动能力的同时携带足够的可抛弃工作介质。三是化学比冲方式的推进只能达到第二宇宙速度,可推进的最大速度也不过十几公里/秒,无法直接驱动飞行器飞离太阳系。现有的空间驱动方式成为瓶颈,无论是高比冲火箭,电化学发动机,太阳帆,重力加速变轨技术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远距离空间飞行器驱动问题。反物质引擎安全性不高,其中反物质燃料大规模制备不易,大量存储更是极为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脉冲式冲量循环发动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化学能比冲驱动的局限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脉冲式冲量循环发动机,包括用于加速粒子束至高亚光速状态并排出以获得推力的加速装置,在足够能量的驱动下,有可能推动飞行器达到高亚光速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加速装置包括第一环形加速器,所述粒子束于所述第一环形加速器中加速,所述脉冲式冲量循环发动机还包括第一引导管,所述第一引导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环形加速器相连通,所述第一引导管的另一端的喷口位置可调,所述第一引导管用于调整飞行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加速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环形加速器结构相同且相互对称的第二环形加速器,所述第二环形加速器连通有第二引导管。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引导管或者所述第二引导管输出的所述粒子束的撞击从而控制驱动方向的角度可调的偏转盘,所述第一引导管或者所述第二引导管输出的所述粒子束撞击所述偏转盘后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环形加速器还连通有第一回收管,所述第一引导管和所述第一回收管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引导管输出的所述粒子束撞击所述偏转盘后返回所述第一回收管;
且所述第二环形加速器还连通有第二回收管,所述第二引导管和所述第二回收管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引导管输出的所述粒子束撞击所述偏转盘后返回所述第二回收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环形加速器的中心轴与所述第二环形加速器的中心轴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环形加速器和所述第二环形加速器设于同一平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粒子束为碳带电离子束、铁带电离子束、铅带电离子束、钨带电离子束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环形加速器呈圆形、椭圆形或者跑道形。
本发明提供的脉冲式冲量循环发动机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脉冲式冲量循环发动机通过第一及第二粒子加速器将粒子束加速至高亚光速状态,根据相对论理论,高亚光速状态的粒子相对于初始静止的粒子获得额外质量,从而进一步增大粒子的冲量,高亚光速状态的工作粒子向后排出后可推进飞行器前进。与化学能驱动的方式相比,通过加速粒子获取较大的冲量推动飞行器,无需携带巨大质量的可抛弃工作介质,但是本发动机需要给加速器组提供强大的能源才能更有效的工作,适用于远程驱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脉冲式冲量循环发动机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脉冲式冲量循环发动机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第一环形加速器和第二环形加速器的分布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脉冲式冲量循环发动机的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脉冲式冲量循环发动机的剖视图一;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脉冲式冲量循环发动机的剖视图二。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加速装置;101-第一环形加速器;102-第二环形加速器;11-第一引导管;12-第一回收管;21-第二引导管;22-第二回收管;3-偏转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现对本发明提供的脉冲式冲量循环发动机进行说明。该脉冲式冲量循环发动机,包括加速装置10。加速装置10可将其管内的粒子束加速至高亚光速状态。其中粒子的高亚光速状态是指接近于光速的状态,即粒子的速度大于90%的光速且小于光速。以高频群发的方式对粒子束进行加速,以周期性的方式输出多批加速粒子束,以使得加速驱动力更加的均匀。可选地,在粒子束进入加速装置10前还可设置直线加速器加速并调整粒子束,以提升进入加速装置10中入射粒子束的品质。其中,当粒子束中的粒子在未加速并保持静止时,其全能量E0=m0c2,其中m0为粒子的初始质量,c为光速。当粒子束中的粒子加速到高亚光速状态时,运动粒子的全能量E=mc2,其中m为运动粒子的惯性质量。粒子的惯性质量分为静质量m0和相对论质量m1,两者的关系为质速关系,具体为其中m1为粒子获得的额外质量+静质量,粒子的质量和速度增加使得粒子的冲量增大,粒子的高亚光速具备较大动能,可为飞行器提供较大的驱动能力。在以周期性方式输出多批次工作粒子束方式加速的每一个加速循环中,冲量的方向每转一周,工作粒子的能量都在持续增长,所以名为脉冲式冲量循环发动机。
本发明提供的脉冲式冲量循环发动机,本发明脉冲式冲量循环发动机通过加速装置10将粒子束加速至高亚光速状态,根据相对论理论,亚光速状态的粒子相对于初始静止的粒子获得额外质量,从而进一步增大粒子的冲量。与化学能驱动的方式相比,通过消耗能量来加速粒子获取较大的冲量推动飞行器,无需携带巨大质量的可抛弃工质,适用于远程驱动。
请继续参阅图1,作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脉冲式冲量循环发动机,加速装置10包括第一环形加速器101,第一环形加速器101为封闭的管道,粒子束于第一环形加速器101中加速,第一引导管11的一端与第一环形加速器101相连通,加速后的高速粒子束可经由第一引导管11排出,从而实现对飞行器的驱动。第一引导管11的另一端的位置可调,从而调整粒子束喷出的方向,以控制驱动方向及转向。
请继续参阅图1,作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脉冲式冲量循环发动机,该脉冲式冲量循环发动机还包括第二环形加速器102,第二环形加速器102与第一环形加速器101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第二环形加速器102连接有第二引导管21。具体地,通过对第一环形加速器101和第二环形加速器102施加不同的加速功率,可使该发动机的整体发生旋转以调整前进方向。第一环形加速器101与第二环形加速器102的结构尺寸相同,无论第一环形加速器101与第二环形加速器102以共轴排列或者是水平对称布置,当第一环形加速器101中粒子束的运动方向与第二环形加速器102中的粒子束的运动方向相反时,可全部抵消或者部分抵消第一环形加速器101中粒子束的运动产生的对发动机本身的扭矩。同时,也可调整第一引导管11和第二引导管21的喷口角度,控制飞行器的飞行姿态。
请继续参阅图1,作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脉冲式冲量循环发动机,经过加速后的粒子束经过第一引导管11直接排出发动机,粒子束的排出方向与飞行器的运动方向相反,该种飞行器的推动方式简称为直接推动,可通过改变第一引导管11的输出端的方向来改变飞行器的运动方向。同时通过第二引导管21将第二环形加速器102中的粒子束引入并直接排出,形成直接推动并平衡扭矩。
请参阅图1,作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脉冲式冲量循环发动机。粒子束可为碳带电离子束、铁带电离子束,铅带电离子束、钨带电离子束等任意大原子量的重粒子束。同时,这些大原子量材料可用作结构上的防辐射屏蔽层,也可用作支撑材料以增加飞行器的结构强度。
实施例二:
请继续参阅图2,作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冲量循环发动机,该冲量循环发动机还可包括偏转盘3,偏转盘3用于接收第一引导管11或者第二引导管21排出的粒子束的撞击,将粒子束的动能传送至偏转盘3,调整偏转盘3的角度从而控制飞行器的运动方向,该种飞行器的推动方式简称为间接推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及图2,作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脉冲式冲量循环发动机,第一环形加速器101的中心轴与第二环形加速器102的中心轴向重合。具体而言,第一环形加速器101与第二环形加速器102间隔平行设置,且假设且第一环形加速器101粒子加速器10与第二环形加速器102之间的某一平面为对称面,则第一环形加速器101和第二环形加速器102在该对称面上的投影完全重合,第一环形加速器101中的粒子流的速度也与第二环形加速器102中粒子束的速度完全相反。如此,可完全消除粒子束加速运动中对发动机本身产生的扭矩,使飞行器避免扭矩失衡导致的自旋。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3,作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脉冲式冲量循环发动机,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环形加速器和第二环形加速器设于同一平面上,同样可消除在水平方向上的扭矩,避免飞行器失衡。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环形加速器和第二环形加速器也可对称设于不同平面上,此处不作限定。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4,作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脉冲式冲量循环发动机,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环形加速器101还连通有第一回收管12,第一引导管11所述第一回收管12呈对称设置,第一引导管11输出的粒子束撞击偏转盘3后返回第一回收管12。由此可见,偏转盘3调整至与第一引导管11输出端及第一回收管12输入端均垂直或为对称夹角,实现第一环形加速器101对反射后的粒子束的接收。
同时,第二环形加速器102还连通有第二回收管22,第二引导管21和第二回收管22呈对称设置,第二引导管21输出的粒子束撞击偏转盘3后返回第二回收管22。由此可见,偏转盘3调整至与第二引导管21输出端及第二回收管22的输入端均垂直或为对称夹角,实现第二环形加速器101对反射后的粒子束的接收。第一环形加速器101第二环形加速器102可回收经过偏转盘3撞击反射后的离子束,如此,亚光速状态的粒子束与偏转盘3撞击后,将动能传递至偏转盘3,同时粒子束重新回收至第一环形加速器101及第二环形加速器102中,实现对粒子的循环利用,该该种飞行器的推动方式简称为循环推动。
实施例五:
请参阅图1至图6,在实施例一中第一粒子加速器10和第二粒子加速器20呈圆形,在实施例四中第一环形加速器101及第二环形加速器102呈跑道形。当然,第一环形加速器101和第二环形加速器201也可呈椭圆形等其他形状,其具体形状此处不作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脉冲式冲量循环发动机,其特征在于:用于加速粒子束至高亚光速状态并排出以获得推力的加速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式冲量循环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装置包括第一环形加速器,所述粒子束于所述第一环形加速器中加速,所述脉冲式冲量循环发动机还包括第一引导管,所述第一引导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环形加速器相连通,所述第一引导管的另一端的喷口位置可调,所述第一引导管用于调整飞行方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脉冲式冲量循环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环形加速器结构相同且相互对称的第二环形加速器,所述第二环形加速器连通有第二引导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脉冲式冲量循环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引导管或者所述第二引导管输出的所述粒子束的撞击从而控制驱动方向的角度可调的偏转盘,所述第一引导管或者所述第二引导管输出的所述粒子束撞击所述偏转盘后排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脉冲式冲量循环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加速器还连通有第一回收管,所述第一引导管和所述第一回收管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引导管输出的所述粒子束撞击所述偏转盘后返回所述第一回收管;
且所述第二环形加速器还连通有第二回收管,所述第二引导管和所述第二回收管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引导管输出的所述粒子束撞击所述偏转盘后返回所述第二回收管。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脉冲式冲量循环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加速器的中心轴与所述第二环形加速器的中心轴重合。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脉冲式冲量循环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加速器和所述第二环形加速器设于同一平面上。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脉冲式冲量循环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粒子束可为碳带电重离子束、铁带电重离子束、铅带电重离子束、钨带电重离子束中的一种或多种。
9.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脉冲式冲量循环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加速器呈圆形、椭圆形或者跑道形。
CN201810368603.5A 2018-04-23 2018-04-23 脉冲式冲量循环发动机 Pending CN1097075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68603.5A CN109707583A (zh) 2018-04-23 2018-04-23 脉冲式冲量循环发动机
PCT/CN2018/119807 WO2019205651A1 (zh) 2018-04-23 2018-12-07 冲量循环发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68603.5A CN109707583A (zh) 2018-04-23 2018-04-23 脉冲式冲量循环发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07583A true CN109707583A (zh) 2019-05-03

Family

ID=66253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68603.5A Pending CN109707583A (zh) 2018-04-23 2018-04-23 脉冲式冲量循环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07583A (zh)
WO (1) WO2019205651A1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8541A (zh) * 1996-04-01 1999-06-02 空间动力公司 霍尔效应等离子加速器
CN1219279A (zh) * 1996-04-01 1999-06-09 空间动力公司 霍尔效应等离子加速器
CN2576339Y (zh) * 2002-09-16 2003-10-01 张福民 反冲式粒子选矿机
CN1904358A (zh) * 2005-07-26 2007-01-31 李晓辉 等离子体撞击效应推进器
CN101023715A (zh) * 2004-06-16 2007-08-22 重离子研究有限公司 用离子束进行放射治疗的粒子加速器
CN101568223A (zh) * 2008-04-23 2009-10-28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一种高速微粒速度选择器
CN101713388A (zh) * 2009-09-08 2010-05-26 赵长顺 集成加速器
CN102439305A (zh) * 2009-05-20 2012-05-02 斯奈克码 霍尔效应等离子推进器
CN103987964A (zh) * 2011-11-22 2014-08-13 斯奈克玛公司 霍尔效应推进器
CN106487277A (zh) * 2016-10-28 2017-03-08 邱洪武 磁电循环加速系统
CN106533124A (zh) * 2016-10-28 2017-03-22 邱洪武 电力循环再生系统
CN107150817A (zh) * 2017-05-12 2017-09-12 田鸿波 一种热核能源飞行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49941B1 (en) * 1999-04-28 2002-09-17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Hall effect electric propulsion system
JP5295423B2 (ja) * 2010-03-01 2013-09-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ホールスラスタ及び宇宙航行体及び推進方法
CN106704132A (zh) * 2017-01-12 2017-05-24 安徽工程大学 铁电微等离子体推进器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9279A (zh) * 1996-04-01 1999-06-09 空间动力公司 霍尔效应等离子加速器
CN1218541A (zh) * 1996-04-01 1999-06-02 空间动力公司 霍尔效应等离子加速器
CN2576339Y (zh) * 2002-09-16 2003-10-01 张福民 反冲式粒子选矿机
CN101023715A (zh) * 2004-06-16 2007-08-22 重离子研究有限公司 用离子束进行放射治疗的粒子加速器
CN1904358A (zh) * 2005-07-26 2007-01-31 李晓辉 等离子体撞击效应推进器
CN101568223A (zh) * 2008-04-23 2009-10-28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一种高速微粒速度选择器
CN102439305A (zh) * 2009-05-20 2012-05-02 斯奈克码 霍尔效应等离子推进器
CN101713388A (zh) * 2009-09-08 2010-05-26 赵长顺 集成加速器
CN103987964A (zh) * 2011-11-22 2014-08-13 斯奈克玛公司 霍尔效应推进器
CN103987964B (zh) * 2011-11-22 2017-03-29 斯奈克玛公司 霍尔效应推进器
CN106487277A (zh) * 2016-10-28 2017-03-08 邱洪武 磁电循环加速系统
CN106533124A (zh) * 2016-10-28 2017-03-22 邱洪武 电力循环再生系统
CN107150817A (zh) * 2017-05-12 2017-09-12 田鸿波 一种热核能源飞行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205651A1 (zh) 2019-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96487B2 (en) Fuel-free spacecraft propelling system based on spatial atomic oxygen and propelling method
Ayal et al. Tidal Disruption of a Solar-Type Star by a SupermassiveBlack Hole
CN102782767B (zh) 在真空中提供冲击的方法
US20180290770A1 (en) Rotary Propulsion Engine System
US11482362B2 (en) Transfer type contra-rotating geomagnetic energy storage-release delivery system and method
Hill et al. Charged dust in the outer planetary magnetospheres: II. Trajectories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EP2853736B1 (en) Chemical-electromagnetic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 with variable specific impulse
US11722123B2 (en) Enhanced thrust from ion-propelled spacecraft via tethered ion blocker
CN102777342A (zh) 用于电推进的矢量磁喷嘴
CN110510152B (zh) 一种低轨道地磁蓄能-释放投送系统
CN109707583A (zh) 脉冲式冲量循环发动机
CN105822515B (zh) 空间碎片等离子体推进器
WO2014124431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rcuate track mass acceleration
US3335637A (en) Projectile propelled by friction drag of high velocity plasma
CN113665848B (zh) 一种磁场力/力矩作用投送系统及其地面测试装置
RU2510603C2 (ru) Способ ускорения макрочастиц
Koga et al. Behavior of gas injected fast ignition targets
US20180252505A1 (en) Air Space and Ground Attack System
RU2630275C2 (ru) Способ создания тяги и энерго-двига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мещения объекта в пространстве
CN114834651B (zh) 远距失效航天器高效脉冲电磁涡流消旋系统和方法
Kuranz Solar system storms in the lab: creating a scaled interplanetary coronal mass ejection
Lin et al.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Bullet Head Eccentricity on Air Resistance
CN208094368U (zh) 一种星载金属飞轮
Shutov Optimal shape of the striker for jetless hypervelocity impact
JP2001133198A (ja) 加速装置、電力蓄積装置及び発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