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89136A - 用于吸入器的能量储存机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吸入器的能量储存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89136A
CN109689136A CN201780054808.XA CN201780054808A CN109689136A CN 109689136 A CN109689136 A CN 109689136A CN 201780054808 A CN201780054808 A CN 201780054808A CN 109689136 A CN109689136 A CN 1096891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d
inhalator
cylinder
spring
inhalator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5480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89136B (zh
Inventor
亚当·J·斯图亚特
史蒂芬·J·豪吉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Original Assignee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filed Critical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Publication of CN1096891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891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891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891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5/00Inhalators
    • A61M15/0001Details of inhal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A61M15/0021Mouthpieces therefor
    • A61M15/0025Mouthpieces therefor with caps
    • A61M15/0026Hinged ca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5/00Inhalators
    • A61M15/0065Inhalators with dosage or measuring devices
    • A61M15/0066Inhalators with dosage or measuring devic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dose siz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5/00Inhalators
    • A61M15/009Inhalators using medicine packages with incorporated spraying means, e.g. aerosol c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5/00Inhalators
    • A61M15/0091Inhalators mechanically breath-trigger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82Internal energy supply devices
    • A61M2205/8275Mechanical
    • A61M2205/8281Mechanical spring operated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入器,该吸入器具有:壳体,该壳体具有患者端口和盖,该盖能够在该盖覆盖该患者端口的封闭位置和能够触及该患者端口的敞开位置之间围绕盖轴线旋转;弹簧,该弹簧环绕药物容器,其中该盖轴线与该容器相交,并且其中该盖被构造成在从该封闭位置朝向该敞开位置旋转时驱动该弹性结构,以将能量储存在该弹性结构中。

Description

用于吸入器的能量储存机构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9月7日提交的英国申请号1615186.2的权益,该文献的公开内容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吸入器(具体地讲,呼吸致动的药用吸入器)中的剂量释放击发机构的能量储存机构。本申请还涉及吸入器,并且具体地涉及包含一些种类的药物容器的药用吸入器,该药用吸入器包括此类能量储存机构。
背景技术
已使用压力计量剂量吸入器(pMDI)、干粉吸入器(DPI)和喷雾器将气溶胶药物递送到呼吸道以用于治疗呼吸和其它疾病。pMDI吸入器对于许多患有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患者来说是熟悉的。pMDI装置通常包括筒,该筒包括用计量阀密封并且包含药物制剂的铝筒。通常,药物制剂是加压的并且包含悬浮在液化氢氟烷烃(HFA)推进剂中的一个或多个药用化合物的微粒或者溶解在推进剂/共溶剂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药用化合物的溶液。同样已知包括呈溶液和悬浮液形式的药的制剂。
在肺部pMDI中,向患者提供在致动器中的密封筒。该致动器是大致L形的塑料模制件,包括环绕筒的大致圆柱形的竖直管以及形成限定吸气(或吸入)孔的患者部分(例如,空腔件或鼻部件)的大致水平的管。为了使用此类吸入器,患者呼气,将患者端口放置到体腔(例如,口部或鼻部)中,然后可吸气以通过吸气孔吸入空气。许多此类吸入器是肺部“按压和呼吸”类型的,其中患者在筒的突出端部上向下按压,以操作计量阀来将计量剂量的药物从筒释放到吸入空气流中并且然后通过口腔件进入患者的肺部中。如果形成的雾化药物团有待被吸入为远得足以进入肺部中,这可能需要对吸入和剂量释放的定时进行协调,以提供最大限度的治疗有益效果。如果患者在已建立吸气流动之前释放剂量,则一定比例的药可能会浪费在口腔件或患者的口部中。相反地,如果在吸入开始之后释放许多,则肺的较深区域可能已经充满空气并且不能被以下剂量的释放的药物气溶胶渗透。
先前已设计了隔离物装置,该装置适配到pMDI的口腔件上,以降低出现的药物气溶胶团的速度,并提供药物气溶胶团可膨胀且其推进剂可更完全地蒸发的体积。这用作避免一些协调问题以及由过快药物颗粒吸入引起的高喉部沉积的趋势。然而,隔离物装置可以是体积庞大的,并且在它们的壁上保留过量比例的药物,从而减少到达患者的剂量。隔离物装置也可以是对静电荷高度敏感的,这些隔离物装置可经常强烈地受到它们被洗涤或干燥的方式的影响。
为了克服对一些患者来说可能颇具挑战的问题,已创建了pMDI装置设计,该设计采用自动呼吸致动的触发机构,仅响应于患者的吸入呼吸而释放一定剂量。典型地,提供了能量储存装置,该能量储存装置通过使用者(例如通过压缩弹簧)进行待发,并且通过触发机构进行释放,以在筒上提供致动负载并由此释放药物。一旦触发,吸入器需要通过复位机构进行复位,以进行下一个操作。
AUTOHALERTM计量剂量吸入器(购自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St.Paul,MN,USA)的3M公司)和EASIBREATHETM吸入器(购自以色列的梯瓦制药工业有限公司(Teva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 Ltd.,Israel))是两种此类pMDI装置,这些pMDI装置使用呼吸致动,以尝试更好地协调剂量释放与吸入。已经提出了许多其它吸入器呼吸致动机构和复位机构,但这些机构趋向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劣势或缺点,例如高部件计数(以及因此造成的高制造成本)、复杂性(通常引起组装和/或复杂尺寸公差堆叠的困难等)、性能问题(难以在静止状态下和/或在吸入之前平衡敏感性(轻的触发力)和稳定性)和/或过大尺寸和/或不太熟悉或更不便的总体吸入器形状。现有装置中的一些采用机械呼吸致动系统,该机械呼吸致动系统通常需要是紧密容差的,从而是既稳定又敏感的。这增加了制造成本,并且可导致更高的零件不合格率。
成本问题是在考虑价格敏感的市场(诸如泛型药物产品的市场或亚洲市场)时特别关注的问题。本公开的实施方案力求以低得即使在价格敏感的市场也足以具有高度吸引力的制造成本提供一种呼吸致动的吸入器的复位机构。
另一个关注的问题是设置在吸入器中的能量储存装置可能需要在装置触发之前是完全待发的。弹簧的压缩或延伸不足(例如)可能无法储存足够的能量以将期望的力施加到筒以进行完全释放药物所需的行进。最后,有利的是阻止意外或有目的的拆开吸入器单元本身以避免故障以及由此类拆开造成的可能的损坏。
EP0428380公开了壳体内的呼吸致动的吸入器,其中该吸入器通过可移动盖抵抗击发弹簧的偏置的移动而移位。此装置的问题在于,盖在口腔件的基部上起作用,以抵抗弹簧的偏置将整个吸入器向上移动。这可能需要特别适合的吸入器主体并且盖完全旋转以达到“偏心”,这在完全弹簧压缩之前具有使用风险。
WO 2005/094400公开了一种吸入器,其中张力弹簧通过盖的旋转而延伸。同样,盖可需要完全旋转以使弹簧完全张紧。因此,在“半击发”时使用是可能的。还应注意,必要的包括单独的弹簧腔使得主题装置体积庞大。
WO 2004/071563公开了一种具有致动器、口腔件和防尘盖的分配装置。防尘盖的旋转使保持器构件在致动器内朝向口腔件向下移动。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吸入器包括:
壳体,该壳体具有患者端口和盖,该盖能够在该盖覆盖该患者端口的封闭位置和能够触及该患者端口的敞开位置之间围绕盖轴线旋转;
位于该壳体内的能量储存装置,该能量储存装置包括弹性构件并且限定用于接收筒的空隙;
其中该盖轴线与该空隙相交,并且其中该盖被构造成在从该封闭位置朝向该敞开位置旋转时驱动该弹性构件以将能量储存在该弹性构件中。
有利的是,提供此类布置会导致非常紧凑的吸入器机构,该吸入器机构还可通过盖的旋转生成高力度。
优选地,凸轮设置在该盖和该能量储存装置之间,以便在该盖旋转时在该弹性构件上产生线性力(即该力不随着该盖旋转而改变方向)。更优选地,该凸轮包括由该盖驱动的凸轮构件,该凸轮构件从该盖轴线偏移,其中该凸轮构件与该能量储存装置的接合形成结构接合。更优选地,该弹性构件限定该接合形成结构。有利的是,凸轮装置将该盖的可旋转运动转换为可用于压缩线性弹簧的线性运动。
优选地,该弹性构件限定该空隙。因此,该弹簧可在使用时环绕该筒,从而形成非常紧凑的布置。优选地,该弹性构件是具有弹性部分的大致管状构件,该弹性部分可以是被构造成在张力作用下储存能量的可伸长部分。该弹性部分可包括圆柱形主体,该圆柱形主体具有被限定在该圆柱形主体中的多个开口,这些多个开口有利地布置在多个偏移排中。优选地,这些开口在另外的整体式主体中是周向延伸的长形狭槽。因此,该弹性构件可以是模制弹簧。
可替代地,该能量储存装置可包括套筒,该套筒被布置成将力从该盖传递到该弹性构件,其中用于该凸轮的该接合形成结构被限定在该套筒上。该弹性构件可以能够在张力作用下延伸以储存能量。
该套筒可至少部分地环绕该弹性构件,从而使得该弹性零件在轴向上更长并且潜在地储存更多能量以用于致动。优选地,该套筒和该弹性构件在与该盖轴线间隔开的位置处被连接。
作为该可伸长弹性构件的替代方案,该弹性构件可以能够在压缩作用下压缩以储存能量。该能量储存装置可包括弹簧支座,该弹簧支座能够相对于该套筒轴向移动,以压缩该弹性构件来储存能量。
优选地,该盖被构造成在该能量储存装置的两个相对位置处驱动该能量储存装置。这在该弹簧上提供了平衡的轴向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吸入器,该吸入器包括:
第一壳体部;
患者端口;和,
盖,该盖经由配合形成结构安装到该第一壳体部,以便能够在该盖覆盖该患者端口的封闭位置和能够触及该患者端口的敞开位置之间在可操作的移动范围内围绕盖轴线旋转;并且,
其中:
该配合形成结构被构造,以便允许该壳体部和该盖在该可操作的移动范围之外的该盖的至少一个预定的旋转位置中组装;并且,
该盖被该吸入器的另外的部件阻止进入该预定旋转位置或位置的范围。
有利的是,这防止使用者意外地或有意地移除该盖,移除该盖可能损害该吸入器的操作。
优选地,该另外的部件是第二壳体部,其中该第一壳体部和该第二壳体部限定用于接收pMDI筒的体积。优选地,该另外的部件包括该患者端口。
优选地,该配合形成结构包括:
第一例部,该第一例部具有开口;和,
第二侧部,该第二侧部具有凸出轴,该凸出轴被构造成接合该开口并在该开口中旋转;
其中该开口和该轴的形状被设置成使得该轴仅能够在该盖的该至少一个预定的旋转位置中穿入该开口中。
更优选地,该开口和该轴限定至少一个凸出部分,其中该轴的该凸出部分能够在该至少一个预定位置中穿过该开口的该凸出部分,并且其中该轴的该凸出部分用于在可操作的移动范围内保持该盖抵靠在该第一壳体部的表面上。
优选地,该开口和该轴限定至少两个凸出部分。
该配合形成结构可包括:
第一侧部,该第一侧部具有限定向内凸出的保持形成结构的开口;和,
第二侧部,该第二侧部具有带有用于接收该保持形成结构的凹部的凸出轴;
其中该保持形成结构和该凹部仅在该至少一个预定位置中能够接合以使该第一侧部和该第二侧部能够配合。
所述第一侧部可以被限定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上,并且该第二侧部被限定在所述盖上。
优选地,该盖包括用于安装到该第一壳体部的相对侧的两个臂,其中该臂能够远离彼此弹性地变形以实现组装。
优选地,提供了:
位于该壳体内的弹性结构,该弹性结构限定用于接收含有药物的容器的空隙;
其中该盖被构造成在从该封闭位置朝向该敞开位置旋转时驱动该弹性结构,以将能量储存在该弹性结构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吸入器,该吸入器包括:
壳体,该壳体具有患者端口和盖,该盖能够在该盖覆盖该患者端口的封闭位置和能够触及该患者端口的敞开位置之间围绕盖轴线旋转;
该壳体内的可伸长弹性结构,该可伸长弹性结构限定用于接收pMDI筒的空隙;
其中该盖被构造成在从该封闭位置朝向该敞开位置旋转时在张力作用下驱动该弹性结构,以将能量储存在该弹性结构中。
有利的是,提供处于张力下的弹簧减小了该弹簧在使用时侧向变形(即弯曲)的任何趋势。
优选地,凸轮设置在该盖和该弹性结构之间,以便在该盖旋转时在该弹性结构上产生线性力(即该力不随着该盖旋转而改变方向)。这提供了用于张紧该弹性结构的机械上简单且可靠的装置。
优选地,该凸轮包括由该盖驱动的凸轮构件,该凸轮构件从该盖轴线偏移,其中该凸轮构件与连接到该弹性结构的接收形成结构接合。
优选地,提供了套筒,该套筒被布置成将力从该盖传递到该弹性结构,其中该套筒环绕该弹性结构的至少一部分,该套筒在与该盖轴线间隔开的位置处连接到该弹性结构。
优选地,接收形成结构设置在套筒上。
优选地,该弹性结构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被构造成向设置在该空隙中的筒施加压缩力,所述第二端部与该第一端部间隔开,其中该套筒连接到该第二端部。
优选地,提供了设置在该空隙中的pMDI筒,该筒包括容器和阀构件,其中该弹性结构的该第二端部被设置成比该第一端部更靠近该阀构件。
优选地,该凸轮包括由该盖驱动的凸轮轴,该凸轮轴包括接收形成结构,该接收形成结构由连接到该弹性结构的驱动构件接合。
优选地,该盖被构造成在该弹性结构的两个相对位置处驱动该弹性结构。
优选地,该弹性结构是弹簧,该弹簧包括圆柱形主体,该圆柱形主体具有被限定在该圆柱形主体中的多个开口。
优选地,该多个开口布置在多个偏移排中。这些开口可以是周向延伸的长形狭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压力计量剂量吸入器(pMDI)的侧视剖视图;
图2为根据处于第一(静止)状态下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pMDI的第一待发和复位机构的透视图;
图3为图2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分解图;
图4为图2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致动器环的透视图;
图5为图2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圆筒的透视图;
图5a为图5的圆筒的一部分的细部剖视图;
图6a至图6c为图2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活塞的透视图;
图7为图2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o型环的透视图;
图8a和图8b为图2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卡圈的透视图;
图9为图2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转移件的透视图;
图10为图2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弹簧的透视图;
图11a和图11b为图2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致动器主体的透视图;
图12a和图12b分别为图2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口腔件盖的透视图和剖视图;
图13a至图13c为处于静止状态下的图2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各种零件的剖视图;
图13d至图13g为图2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零件的组装的阶段的侧视图和侧视剖视图;
图14a至图14c为处于待发状态下的图2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各种零件的剖视图;
图14d至图14i为图2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零件在它转换到待发状态时的运动的阶段的侧视图和侧视剖视图;
图15a和图15b为处于击发状态下的图2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各种零件的剖视图;
图16a至图16c为处于自动释放状态下的图2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各种零件的视图;
图17a至图17b为处于罐复位状态下的图2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各种零件的剖视图;
图18a至图18b为处于返回到其静止状态下的图2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各种零件的视图;
图19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包括第二待发和复位机构的pMDI的透视图;
图20为图19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分解图;
图21a和图21b为图19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致动器环的透视图;
图22为图19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圆筒的透视图;
图23a和图23b为图19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活塞的透视图;
图24为图19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o型环的透视图;
图25为图19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卡圈的透视图;
图26为图19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转移件的透视图;
图27为图19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弹簧的透视图;
图28a和图28b为图19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致动器主体的透视图;
图29为图19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口腔件盖的透视图;
图30a和图30b为图19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弹簧套筒的透视图;
图31a至图31d为处于静止状态下的图19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各种部件的透视图和剖视图;
图31e至图31g为图19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零件的组装的阶段的侧视图和透视图;
图32a至图32d为处于待发状态下的图19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各种零件的透视图和剖视图;
图32e至图32g为图19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零件在它转换到待发状态时的运动的阶段的剖视图;
图33为处于击发状态下的图19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各种零件的透视剖视图;
图34为处于自动释放状态下的图19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各种零件的透视剖视图;
图35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包括第三待发和复位机构的pMDI的透视图;
图36为图35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分解图;
图37为图35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致动器环的透视图;
图38为图35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圆筒的透视图;
图39a和图39b为图35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活塞的透视图;
图40为图35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o型环的透视图;
图41a和图41b为图35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转移件卡圈的透视图;
图42a和图42b为图35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套筒的透视图;
图43a和图43b为图35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弹簧支座的透视图;
图44为图35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弹簧的透视图;
图45a和图45b为图35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致动器主体的透视图;
图46为图35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口腔件盖的透视图;
图47a为处于静止状态下的图35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剖视图;
图47b至图47d为处于静止状态下的图35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部件的各种透视图;
图48a为处于待发状态下的图35的pMDI的透视图;
图48b和图48c为处于待发状态下的图35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剖视图;
图49为处于击发状态下的图35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剖视图;
图50为处于自动释放状态下的图35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剖视图;
图5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包括第四待发和复位机构的pMDI的透视图;
图52为图51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分解图;
图53为图51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圆筒的透视图;
图54为图51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o型环的透视图;
图55a和图55b为图51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活塞的透视图;
图56a至图56c为图51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转移件卡圈的透视图;
图57为图51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弹簧的透视图;
图58a和图58b为图51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致动器主体的透视图;
图59为图51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口腔件盖的透视图;
图60a为处于静止状态下的图51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剖视图;
图60b为通过处于静止状态下的图60a的线B的剖视图;
图60c为处于静止状态下的图51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子组件的透视图;
图61为处于待发状态下的图51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剖视图;
图62a为处于自动释放状态下的图51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剖视图;
图62b为处于自动释放状态下的图51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子组件的透视图:
图63为处于罐复位状态下的图51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剖视图;并且,
图64为处于返回到复位状态下的图51的待发和复位机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常规的压力计量剂量吸入器(pMDI)50,其包括呈包含药物制剂52的筒51形式的装有阀的容器,该筒包括带有计量阀54的在卷曲部46处密封的罐53。筒51位于壳体(或“致动器”)55内,该壳体(或“致动器”)55包括:管状套筒部分56,该管状套筒部分56具有尺寸被设计为接收筒51并且筒51的基部49可由此突出的开口端47;和呈患者端口57的形式(例如,呈口腔件的形式)的部分,该部分限定吸气孔(或出气口)45。为了简单起见,吸入器的此类患者端口在本文中有时称为“口腔件”。然而,应理解,此类口腔件可反而被构造成鼻用吸入器的鼻部件,并且本公开可同样适用于即使本文并未具体提及的鼻用吸入器。壳体55的开口上部端部47可限定抽吸孔或进气口,并且出气口45可限定吸气孔或出气口。
杆部分58从计量阀54突出,并且通过形成为壳体55的整体部分的杆承窝59中的摩擦来定位和保持。喷雾孔60在杆承窝59中形成,并且提供用于阀杆部分58和吸气孔45之间的流体连通的通道。在使用时,患者将患者端口(例如,口腔件)57放置到体腔(例如,口部)中,然后在同时在筒51的突出基部49上向下按压时通过它吸气。按压力用于使筒51相对于阀的杆部分58向下移动。该相对移动用于从筒51中的整体制剂分离出计量剂量的药物制剂,然后经由形成在杆部分58中的中空孔48排出。排出的剂量然后沿流体通道穿过杆承窝59,并且经由喷雾孔以精细可呼吸喷雾61的形式出现,该精细可呼吸喷雾61穿过患者端口57以进入患者的体腔(例如,口腔和/或鼻腔)并由此进入他们的呼吸通道中,从而治疗他们的疾病。
此类常规的pMDI装置50的可能限制其功效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具体地讲,它需要在开始吸气的定时和向下按压筒51的时刻之间进行良好的患者配合。这对很大比例的患者而言是一项挑战,从而导致药物给药的不良且通常高度变化的功效。
第一实施方案
转到图2至图18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第一pMDI 150的一部分。pMDI 150包括包含筒(为清楚起见而省略)的壳体或致动器155。该筒包含药物制剂。将理解,该筒与参考图1所描述的筒51具有相同的类型,并且包括带有计量阀的罐。该筒位于壳体155内。
壳体155包括下部区段200,该下部区段200具有管状套筒部分156,该管状套筒部分156的尺寸被设计为接收筒;和呈患者端口157的形式(例如,呈口腔件的形式)的部分,该部分限定吸气孔(或出气口)。为了简单起见,吸入器的此类患者端口在本文中有时称为“口腔件”。然而,应理解,此类口腔件可反而被构造成鼻用吸入器的鼻部件,并且本公开可同样适用于即使本文并未具体提及的鼻用吸入器。
壳体155还包括上部区段202,该上部区段202包括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复位机构。
参见图3,提供了上部区段202的分解图。上部区段包括致动器环204、圆筒206、活塞208、卡圈210、转移件212、弹簧214、致动器主体216、o型环218和口腔件盖220。
参考图4,致动器环204是由模制塑料材料构造的整体式圆柱形主体,该整体式圆柱形主体具有第一上部边缘222和第二下部边缘224。第一边缘222限定呈轴向延伸的凹口形式的三个等间距对齐沟槽226。每个沟槽在边缘222处具有两个相对的形成锥形口部的倒角区域。第二边缘224限定一系列十五个轴向延伸的齿228。每个齿228是大致三角形形状的,具有在端部平面234处相交的直的轴向边缘230和(轴向且周向延伸的)锥形边缘232。每个齿228在边缘224处通过齿间间隙236分离。
参考图5,圆筒206是由模制塑料材料构造的整体式圆柱形主体。圆筒在第一上部端部238处封闭并且在第二下部边缘241处敞开。在上部封闭端238的中心中提供了同轴空气泄漏空穴240。空气泄漏空穴240的尺寸设定成提供下文所述的技术效应(阻尼),正因如此,准确的大小可通过技术人员确定。参见图5a,示出了空气泄漏空穴240的细部剖视图。空穴240从圆筒206的内部向圆筒206的外部渐缩以减小面积。这导致通过空穴240离开圆筒的流体比通过空穴240进入圆筒的空气的流量系数更高。因此,离开空穴240的空气比进入空穴240的空气的体积流量更高(对于相同的压力差)。换句话说,相较于接合活塞和圆筒时,将活塞与圆筒分离时遇到的阻力更大。
参考图6a至图6c,示出了活塞208。活塞208为整体式模制塑料部件。活塞208包括大致圆柱形的活塞主体242和在其一端部处的活塞头部244。
主体242是中空圆柱体,该中空圆柱体具有活塞头部244所在处的第一上部端部246和敞开的第二下部端部248。主体242在其外表面上限定十五个相同的等间距轴向延伸的齿250。每个齿250从第一端部246朝向第二端部248延伸(尽管齿仅沿主体242的一部分延伸)。齿250各自终止于自由端,该自由端限定周向且轴向延伸的锥形表面252。自由端还限定邻近锥形表面252的小的轴向延伸的平面254。
活塞头部244包括具有径向边缘258的圆形活塞端盖256。端盖256定位在主体242的第一上部端部246处。头部244包括朝向主体242的第二端部248轴向延伸的o型环接收通道区段260。o型环接收通道区段260由盖体256的径向边缘258和环形圈区段264的径向边缘262形成。在端盖256的下侧(即面向主体242的内部的表面)上,提供了三个等间距径向延伸的刚性肋部266。具体通过图6b和图6c应注意到,活塞头部244悬伸出主体242以提供齿250延伸到其中的环形凹部268。
转到图7,示出了o型环218。o型环218是标准部件,并且由弹性体材料构造以形成抵靠塑料材料的流体密封件。
参见图8a和图8b,示出了卡圈210。卡圈210为整体式模制塑料部件。卡圈218包括中心圆柱形轴270和外环带272。
轴270具有第一上部端部274和第二下部端部276。轴还限定径向向内面向的内表面278,在该内表面278上限定一系列十五个等间距的内卡圈齿280。每个内卡圈齿280轴向延伸并限定(i)锥形的第一上部端部282和(ii)锥形的第二下部端部284。端部282、284相对地渐缩,从而赋予了齿280长形梯形形状。齿280的侧面是平坦且轴向延伸的。齿280延伸了轴270的完整轴向长度。
环带272在端部274、276之间的中间从轴270向外延伸。环带272包括第一上部表面286和第二下部表面288。环带272限定外边缘290。在外边缘290处,存在定位的十五个外卡圈齿292。每个卡圈齿292在轴向的意义上从环带272的第一表面286延伸。当每个外卡圈齿292从第一表面286延伸时,每个外卡圈齿292渐缩以变得更窄。每个齿292限定锥形的或倾斜的表面294和平坦的轴向表面296,表面294和表面296在端部平面298处相交。
参见图9,详细地示出了转移件212。转移件212为整体式模制塑料部件,该部件包括环形主体300和从该环形主体300延伸的三个等间距轴向延伸的腿部302。环形主体300包括第一上部表面304和第二下部表面306以及内边缘308和外边缘310。上部表面304限定靠近内边缘308的环形承载表面316。环形承载表面316从表面304略微直立。每个腿部302从第二表面306延伸,并且为分段的圆形段,从而形成部分圆柱体。每个腿部302具有自由端312和沿腿部302的长度在轴向方向上从环形主体300延伸到自由端312的肋部314。每个肋部314沿每个腿部302的内表面的中心线设置。因此,肋部314向内面朝彼此。
参见图10,详细地示出了弹簧214。弹簧214为整体式模制塑料部件。弹簧214包括圆柱形弹簧主体318和从该圆柱形弹簧主体318凸出的弹簧轴320。弹簧214用作整体式能量储存装置。
弹簧主体318是大致管状且圆柱形的,以用作筒51的套筒。主体318具有第一上部端部322和第二下部端部324。弹簧主体318具有第一上部区域326和第二下部区域328。
第一区域326是可轴向延伸且弹性的。这通过形成通过主体318的壁的一系列六排狭槽状开口330来实现。每排包括围绕主体318的圆周等间距的三个开口330。每排从邻近的一排或多排可旋转地偏移。开口330被形成为使得第一区域326可弹性地延伸,并且将弹回到图10中所示的静止状态。第二区域328包括分别向外延伸、沿直径相对的第一对销子332、第二对销子334和第三对销子336。销子332、334、336是圆柱形的。第一销子邻近第一区域326定位,并且第二销子和第三销子靠近第二端部324定位。第二销子334和第三销子336比第一销子332和第二销子334更靠近在一起。
主体318的第一端部322终止于环形表面338,该环形表面338限定三个腿部开口340和一系列十五个弹簧齿342。每个腿部开口340被成形为圆形段。肋部接收形成结构345从每个腿部开口的中心沿径向向内方向延伸。因此,每个腿部开口340是近似“T”形的。弹簧齿342由腿部开口340径向向内定位。每个弹簧齿342是大致锥形的,并且包括锥形表面344,该锥形表面344在小平面348处与平坦的轴向表面346相交。
弹簧轴320从环形表面338的中心延伸并且被构造为中空圆柱体。弹簧轴320具有第一上部端部350和第二下部端部352,其中第二下部端部352连结环形表面338。弹簧轴320具有从第一端部350轴向延伸的三个等间距弹簧对齐沟槽354。
参见图11a和图11b,详细地示出了致动器主体216。图11b处于通过图11a中的平面B的横截面中。致动器主体216包括第一上部区段356和第二下部区段358。区段356、358限定在下部端部处敞开的封闭腔体的大致长形的壳体。
第一区段356是大致圆柱形的,其具有由端壁360封闭的第一上部端部。提供了从端壁360沿侧壁轴向延伸的三个等间距致动器环肋部361。
第二区段358的横截面是大致矩形的并且第二区段358经由一对肩部364连结第一区段356。第二区段358具有开口端366。一对沿直径相对的圆形开孔368设置在靠近肩部364的第二区段的相对壁中。每个开孔368限定径向向内凸出通过其圆周的一部分的保持凸缘370。两个开孔位于口腔件盖轴线M上。提供了从每个开孔368沿第二区段358的相应的内部侧壁延伸的弹簧销子沟槽372。弹簧销子沟槽372从与保持凸缘370基本相对的位置起始,并且在第二区段358内轴向延伸到开口端366。
参见图12a和图12b,更详细地示出了口腔件盖220。口腔件盖220为整体式模制塑料部件。图12b处于通过图12a中的平面B的横截面中。口腔件盖220包括盖体374和作为彼此的镜像的两个臂376。
盖体374是适于密封吸入器患者端口157的口腔件的内部凹形结构。盖体374具有封闭端378和开口端380。盖体374限定一对相对的侧壁382,臂376由此靠近开口端380延伸。
每个臂376是延伸到自由端384的长形的大致平面的结构。在自由端处且在每个臂376的面向内的表面上,提供了凸轮386。凸轮386经由底切区域388连接到臂376(将理解,术语“底切”用于几何意义,并且不意味着发生了切割操作)。
参考图12b,凸轮386具有外半径Ro和由Ro向内延伸到内半径Ri的销子接收凹口390。凹口390具有:第一浅表面392,该第一浅表面392在Ro和Ri之间轻轻地弯曲;和第二表面394,该第二表面394在Ro和Ri之间更陡峭地(几乎径向地)延伸。
组装间
上文描述的全部部件在主轴线X上对齐。参见图13a至图13c(以及图3的分解图),示出了处于其组装状态、处于静止状态(用于储存并且通常在未进行操作时)的上部区段202。
通过将致动器环204插入到第一区段356中以使得致动器环肋部361接合对齐沟槽226,致动器环204固定到致动器主体216的内部。对齐沟槽226的锥形口部有助于此配合过程。一旦插入,致动器环204就保持成使得它无法相对于致动器主体216移动。例如,它可以粘结到致动器主体216。
将o型环218组装到活塞208上的沟槽260中,并且将活塞208插入到圆筒206的开口端中以与其形成密封。o型环218抵靠圆筒206的内侧壁密封,使得活塞的轴向移动导致通过空气泄漏空穴240的气流。因此,活塞208和圆筒206的相对运动受到抑制。进一步地,由于空穴240是锥形的,因此活塞208移动进入圆筒206中比活塞208移动离开圆筒206受到了更低程度的抵抗。换句话说,活塞208和圆筒206的分离比活塞208移动进入圆筒206中受到了更大程度的抑制。
活塞圆筒组件定位在致动器环204内,并且可相对于致动器环204轴向移动。
接下来,将卡圈210放置到致动器主体216中,使得外卡圈齿292面向致动器环齿228并且穿插在致动器环齿228之间。卡圈环绕活塞主体242。内卡圈齿280的上部表面282面向活塞齿250的面向下的表面252。
接下来,将转移件212插入到致动器主体216中以接合卡圈210的下侧。转移件承载表面316抵靠卡圈环带272的下部表面288进行承载并且可相对于下部表面288进行旋转。
最后,将弹簧214插入到致动器主体216中,使得弹簧轴320穿入活塞208中。三个对齐沟槽354由肋部266接合,并且弹簧214和活塞208被粘结以防止相对运动(除了由弹簧的变形而引起的)。转移件212的腿部穿过弹簧主体318中的腿部开口340,以允许相对轴向移动,而不是弹簧214和转移件212之间的相对可旋转移动。弹簧齿342面向卡圈210的齿280的面向下的表面284。
当插入弹簧214时,销子332、334、336接合弹簧销子沟槽372(图13b)。第一销子332由口腔件盖220的凹口390接合,该口腔件盖220以下面的方式卡扣配合到致动器主体216。
参见图13d至图13g,详细地示出了将口腔件盖220安装在致动器主体216上。为了进行此安装,包括患者端口157的下部区段200必须尚未组装到致动器主体216上。在图13d和图13e中,以虚线轮廓示出了下部区段200的预期位置。口腔件盖220具有限定轴线Y的静止位置,该轴线Y平行于吸入器的主轴线X。在静止位置中,口腔件盖220覆盖吸入器口腔件(参见图2)。
在图13d和图13e中,口腔件盖220的臂376被弹性分离,使得凸轮386可与致动器主体216中的开口368对齐。凸轮386进入开口368,使得口腔件盖220的臂376与致动器主体216的第二区段358的平坦的壁形成滑动接触。应注意,为了使凸轮386与开口368完全接合,凹口390需要与保持凸缘370对齐。这仅发生在口腔件盖220的一个特定可旋转组装角度AA处,具体地发生在口腔件盖轴线M周围大约-110度处。
口腔件盖220旋转至静止位置(其中盖体374覆盖pMDI 150的口腔件)。这在图13f和图13g中示出。在这个位置中,保持凸缘370与口腔件盖220上的凸轮386的底切区域388接合,以将口腔件保持在适当位置(但允许围绕轴线M进行旋转)。如图13b和图13g中所示,弹簧214的第一销子332由口腔件盖220的凸轮386中的凹口390捕获。应注意,在将包括患者端口157的下部区段200组装到致动器主体216上时,口腔件盖不再能够朝向图13d和图13e的组装位置旋转。这确保一旦吸入器已完全组装,就很难移除口腔件盖。
操作
pMDI 150按如下方式使用。pMDI 150的操作被最佳描述为经过如下文将描述的多个可操作状态或阶段。
1.静止状态
在图13a至图13c中示出了静止状态。在该状态下,筒51设置在pMDI内,该筒51具有罐53和带有阀杆58的计量阀54。为了清楚起见,以隐藏线示出了筒51。杆58邻接在pMDI 150内静止的杆基台59。在静止状态下,筒51的向下行进受触发器基台70抑制,该触发器基台70是触发器组件的一部分(这里未描述,但在本领域中通常是已知的)。
在这个位置中,筒51部分定位在弹簧214内,并且转移件212的腿部302的自由端312邻接筒51的底部(因为它是倒置的)。转移件212支撑卡圈210,卡圈210的外卡圈齿292与致动器环204的向下凸出的齿228交叉。每个相应的齿228、292的直的边缘230、296邻接,使得卡圈210围绕轴线X在第一可旋转方向+R上的旋转被阻止。
弹簧214也处于静止位置,并且不储存能量。由于它在其下部端部处固定,(它的第一销子332保持在口腔件盖220的凹口390中)并且附接到活塞208,因此它也支撑圆筒206。活塞208和圆筒206完全接合,其中活塞邻接圆筒的基部,如图13c中所示。活塞齿250沿轴线X与内卡圈齿280间隔开。
弹簧214的环形表面338由内卡圈齿280的下部端部邻接,使得内卡圈齿280与弹簧齿342交叉。
2.待发状态
在该状态下,口腔件盖220已围绕口腔件盖轴线M旋转,使得(参考图13b)第一销子332已被拉入弹簧销子沟槽372中。此动作倾向于将张力施加到弹簧的第一区域326,从而将它向下拉动。
在图14d至图14i中示出了口腔件盖从静止状态转换到待发状态的运动中的各种步骤。
图14d和图14e示出了处于与轴线Y成90度的角度A的口腔件盖220。如图14e可见,凸轮386的旋转已促使销子332几乎完全进入沟槽372中。销子332已从静止位置(以隐藏线示出)移位了D1。在这个位置处,吸入器是不可用的,因为如果使用者试图将他们的口部放在口腔件上,则口腔件盖220会与使用者的面部发生碰撞。
图14f和图14g示出了当凸轮386已旋转到销子332几乎完全处于沟槽372内的程度并且已移动了D2的总距离时处于大约135度的角度B的口腔件盖的位置。此时,由于凹口390已与销子332分离,因此口腔件盖220的进一步旋转对销子332的线性位置(其保持处于D2)不产生影响。在这个位置处,仍然不可能使用吸入器,因为口腔件盖仍然处于会与使用者的面部发生碰撞的位置中。
图14h和图14i示出了处于180度的角度C的口腔件盖的最终待发位置。从角度B到角度C的移动不会引起销子332的任何进一步的移动(并因此不会引起弹簧214的任何进一步的压缩),但用作将口腔件220移开。该空动确保了:如果使用者尝试在位置B和位置C之间使用吸入器(这可以是可能的),则吸入器将照常操作,因为弹簧214已充满能量。
重新参见图14a,最初,弹簧214上的该向下的力用于向下拉动活塞208(活塞208和弹簧214是附接的)。由于圆筒206的向下移动在这个阶段未受到抵抗,因此圆筒206还如图14a中所示由于重力和o型环218的摩擦力以及由于通过空气空穴的气流阻力而向下移动。此时,转移件212保持静止,因为它邻接筒51。当弹簧214的顶部沿轴线X向下移动时,弹簧214和转移件212开始由于转移件腿部302可在腿部开口340中滑动的事实而移动分开。
此初始运动会发生,直到(如图14c中所示)活塞齿250的锥形表面252邻接内卡圈齿280的第一锥形端部282。此时,向下的力施加在卡圈210上,卡圈210由于转移件212和筒51(通过触发器基台70保持在适当的位置)的邻接而无法移动。因此,弹簧轴320由于所形成的通过活塞208到卡圈210、转移件212和筒51上的负载路径而不再能够移动。当口腔件盖220继续旋转时,弹簧的第一区域326拉伸以储存势能。当口腔件盖220处于图14a中所示的位置中时,弹簧214的第一销子332已向下移动到销子通道372中,并且弹簧是“待发的”。
应注意,活塞208(并且更具体地讲,活塞齿250)和卡圈210(并且更具体地讲,内卡圈齿280)的邻接在弹簧214和筒51之间的负载路径中形成离合器。
3.击发状态
当使用者希望分配药物时,击发触发器机构(这里未描述),其中触发器基台70被移动,使得筒51的向下运动不再被抑制。通过弹簧214在活塞208上的张力拉动,筒51的释放将转移件212、卡圈210和活塞208释放成向下移动。当弹簧214中所储存的能量被释放时,它用于将阀杆58推到阀杆基台59上。这还抵抗着阀弹簧在阀54内的偏置发生作用,以敞开筒51并释放一定剂量的药物。由于(在这个接合部)来自弹簧214的力Fs超过了来自阀54的力Fv,因此确保了剂量释放。
还应注意,参考图15b,从活塞208到卡圈210上的力是经由活塞齿250的锥形表面252邻接内卡圈齿280的第一锥形端部282来提供的。换句话讲,弹簧力Fs的负载路径是通过活塞208(被弹簧向下拉动)和卡圈210(在转移件212上推动)形成的离合器形成的。
由于活塞齿250和内卡圈齿280的锥形以及轴向力,在卡圈210上产生了围绕轴线X在方向+R上的可旋转力。此力受到外卡圈齿292的轴向表面296和致动器环204的向下凸出的齿228的轴向表面230的邻接的反作用。将理解,图15b示出了,齿292、228由于卡圈210相对于致动器环204的相对向下运动而刚刚彼此分离。直到它们这样执行之前,卡圈的旋转受到阻止。
4.自动释放状态
如图15b中所示,外卡圈齿292最终与致动器环齿228分离,并且允许卡圈210围绕轴线X在方向+R上旋转(图16b)。该旋转是由于通过活塞齿250的锥形表面252邻接内卡圈齿280的第一锥形端部282的邻接(图16c)而形成的扭矩而发生的。
在卡圈210相对于活塞(其无法旋转,因为它被粘结到自身无法旋转的弹簧)的预定旋转角度处,卡圈210和活塞在线性意义上分离(或释放)。换句话讲,当卡圈210旋转时,由卡圈210和活塞208形成的离合器被释放。这是因为内卡圈齿280可最终移动穿过活塞齿250之间的间隙,从而允许活塞208和卡圈210之间的相对线性运动。
5.罐复位状态
离合器的释放现将系统分离成遇到相反力的两个子组件。对图17a和图17b进行参考。
一方面,弹簧在筒阀中的返回力Fv(通过筒51)在转移件上施加向上的力,该向上的力继而朝向致动器环204提升卡圈210。卡圈210支撑圆筒206,圆筒206也进一步向上抬升到致动器环中。当卡圈210接近致动器环204时,外卡圈齿292的锥形表面294接合致动器环齿228的锥形表面232,由此使卡圈围绕轴线X在方向+R上进一步旋转,以使卡圈210和致动器环204完全接合。
另一方面,弹簧214中剩余的张力Fs用于向下拉动活塞208。因此,当筒51弹回到其静止(未致动)位置时,它的运动通过活塞208和圆筒206的分离来进行控制。如上所述,活塞208和圆筒206的相对运动通过空气进入空气泄漏空穴240中来进行控制。因此,筒51的返回(即筒的返回的定时)受到控制,从而避免了前述问题。
6.返回到静止状态
使用者将口腔件盖220旋转回其原始位置,这具有(参考图13b)向上拉动第一销子332的效果,从而允许弹簧的第一区域326朝向其起始(静止)位置向上返回。此运动将活塞208重新接合到圆筒206中,活塞遇到了比活塞和圆筒分离时更低的阻力(即受到更低程度的抑制)。
参见图18a和图18b,当弹簧214的顶部朝向卡圈210移动时,每个弹簧齿342的锥形表面344接合每个内卡圈齿280的锥形第二端部284以进一步旋转卡圈210。旋转使得内卡圈齿280定位在活塞齿250的正下方,以准备进行下一个操作。换句话讲,离合器的相对侧被重新对齐。该旋转也使致动器环齿228的直的边缘230与外卡圈齿292的直的边缘296邻接。因此,卡圈210围绕轴线X在第一可旋转方向+R上的进一步旋转(以释放离合器)被再次阻止。
第二实施方案
转到图19至图2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第二pMDI 1150。pMDI1150包括包含筒51(图20)的壳体或致动器1155。筒51包含药物制剂。将理解,该筒与参考图1所描述的筒51具有相同的类型,并且包括带有计量阀的罐。该筒位于壳体1155内。pMDI1150具有杆承窝和触发器组件,该触发器组件在患者通过口腔件吸气时允许筒相对于阀的杆部分向下移动,如早前在详细描述中所述的。为了附图的清楚起见,已从图20中省略了杆承窝和触发器组件。
pMDI 1150包括呈患者端口1157的形式(例如,呈口腔件的形式)的部分,该部分限定吸气孔(或出气口)。为了简单起见,吸入器的此类患者端口在本文中有时称为“口腔件”。然而,应理解,此类口腔件可反而被构造成鼻用吸入器的鼻部件,并且本公开可同样适用于即使本文并未具体提及的鼻用吸入器。
壳体1155还包括上部区段1202,该上部区段1202包括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复位机构。
参见图20,提供了复位机构的分解图。复位机构包括致动器环1204、圆筒1206、活塞1208、卡圈1210、转移件1212、弹簧1214、弹簧套筒1400、第一致动器主体零件1216、第二致动器主体零件1217、o型环1218和口腔件盖1220。
参考图21a和图21b,致动器环1204是由模制塑料材料构造的整体式圆柱形主体,该整体式圆柱形主体具有第一上部边缘1222和第二下部边缘1224。第一边缘1222限定一系列十五个轴向延伸的齿1228。每个齿1228是大致三角形形状的,具有在端部平面1234处相交的直的轴向边缘1230和(轴向且周向延伸的)锥形表面1232。每个齿1228在边缘1222处通过齿间间隙1236分离。第二边缘1224限定向外延伸的边缘1226。在第一周向位置处,提供了轴向延伸的保持构件1227。在保持构件1227处的致动器环1204的内表面上,提供了轴向延伸的狭槽1225。
参考图22,圆筒1206是由模制塑料材料构造的整体式圆柱形主体。圆筒在第一上部端部1238处封闭并且在第二下部边缘1241处敞开。在上部封闭端1238的中心中提供了同轴空气泄漏空穴1240。空气泄漏空穴1240的尺寸设定成提供下文所述的技术效应(阻尼),正因如此,准确的大小可通过技术人员确定。与空气漏气空穴240一样,空气漏气空穴1240从圆筒1206的内部向圆筒1206的外部渐缩以减小面积。这导致通过空穴1240离开圆筒的流体比通过空穴1240进入圆筒的空气的流量系数更高。
参考图23a和图23b,示出了活塞1208。活塞1208为整体式模制塑料部件。活塞1208包括大致圆柱形的活塞主体1242和在其一端部处的活塞头部1244。
主体1242是中空圆柱体,该中空圆柱体具有活塞头部1244所在处的第一上部端部1246和敞开的第二下部端部1248。主体1242在其外表面上限定五个相同的等间距轴向延伸的齿1250。每个齿1250从第一端部1246朝向第二端部1248延伸(尽管齿仅沿主体1242的一部分延伸)。齿1250各自终止于自由端,该自由端限定周向且轴向延伸的锥形表面1252。
活塞头部1244包括具有径向边缘1258的圆形活塞端盖1256。端盖1256定位在主体1242的第一上部端部1246处。头部1244包括朝向主体1242的第二端部1248轴向延伸的o型环接收通道区段1260。o型环接收通道区段1260由盖体1256的径向边缘1258和环形圈区段1264的径向边缘1262形成。在端盖1256的下侧(即面向主体1242的内部的表面)上,提供了在中心毂1267处相交的三个等间距径向延伸的肋部1266。具体通过图23b应注意到,活塞头部1244悬伸出主体1242以提供齿1250延伸到其中的环形凹部1268。
转到图24,示出了o型环1218。o型环1218是标准部件,并且由弹性体材料构造以形成抵靠塑料材料的流体密封件。
参见图25,示出了卡圈1210。卡圈1210为整体式模制塑料部件。卡圈1210包括中心圆柱形轴1270和外环带1272。
轴1270具有第一上部端部1274和第二下部端部1276。轴还限定径向向内面向的内表面1278,在该内表面1278上限定一系列十五个等间距的内卡圈齿1280。每个内卡圈齿1280轴向延伸并限定(i)锥形的第一上部端部1282和(ii)锥形的第二下部端部1284。端部1282、1284相对地渐缩,从而赋予了齿1280长形梯形形状。齿1280的侧面是平坦且轴向延伸的。齿1280延伸了轴1270的完整轴向长度。
环带1272在端部1274、1276之间的中间从轴1270向外延伸。环带1272包括第一上部表面1286和第二下部表面1288。环带1272限定外边缘1290。在外边缘1290处,存在定位的十五个外卡圈齿1292。每个卡圈齿1292径向向外且轴向向下远离第二表面1288延伸。当每个外卡圈齿1292从第二表面1288延伸时,每个外卡圈齿1292渐缩以变得更窄。每个齿1292限定锥形的或倾斜的表面1294和平坦的轴向表面1296,表面1294和表面1296在端部平面1298处相交。
参见图26,详细地示出了转移件1212。转移件1212是整体式模制塑料部件,该部件包括环形主体1300和从该环形主体1300延伸的三个等间距轴向延伸的腿部1302。环形主体1300包括第一上部表面1304和第二下部表面1306以及内边缘1308和外边缘1310。上部表面1304限定靠近内边缘1308的环形承载表面1316。环形承载表面1316从表面1304略微直立。每个腿部1302从第二表面1306延伸,并且为分段的圆形段,从而形成部分圆柱体。每个腿部1302具有自由端1312和沿腿部1302的长度在轴向方向上从环形主体1300延伸到自由端1312的肋部1314。每个肋部1314沿每个腿部1302的内表面的中心线设置。因此,肋部1314向内面朝彼此。
参见图27,详细地示出了弹簧1214。弹簧1214为整体式模制塑料部件。弹簧1214包括圆柱形弹簧主体1318和从该圆柱形弹簧主体1318凸出的弹簧轴1320。
弹簧主体1318是大致圆柱形的,其具有第一上部端部1322和第二下部端部1324。弹簧主体1318具有第一上部区域1326和第二下部区域1328。
第一区域1326是可轴向延伸且弹性的。这通过形成通过主体1318的壁的一系列六排狭槽状开口1330来实现。每排包括围绕主体1318的圆周等间距的三个开口1330。每排从邻近的一排或多排可旋转地偏移。开口1330被形成为使得第一区域1326可弹性地延伸,并且将弹回到图27中所示的静止状态。第一区域1326进一步限定靠近第一上部端部1322从第一区域1326径向向外延伸的对齐销子1332。
第二区域1328包括靠近第二端部1324的两个圆形段径向向外凸出肋部1334、1335。在肋部1334、1335和第一区域1326之间,提供了径向向外凸出的突出部1336,该突出部1336通过可弹性变形的臂1337弹性偏置,使得在凹陷进入主体1326时,突出部1336向外弹回到图27中所示的位置。
主体1318的第一端部1322终止于环形表面1338,该环形表面1338限定三个腿部开口1340和一系列五个弹簧齿1342。每个腿部开口1340被成形为圆形段。肋部接收形成结构1345从每个腿部开口的中心沿径向向内方向延伸。因此,每个腿部开口1340是近似“T”形的。弹簧齿1342由腿部开口1340径向向内定位。每个弹簧齿1342是大致锥形的,并且包括锥形表面1344,该锥形表面1344与平坦的轴向表面1346相交。
弹簧轴1320从环形表面1338的中心延伸并且被构造为中空圆柱体。弹簧轴1320具有第一上部端部1350和第二下部端部1352,其中第二下部端部1352连结环形表面1338。弹簧轴1320具有从第一端部1350轴向延伸的三个等间距弹簧对齐沟槽1354。
参见图28a和图28b,以分解形式详细地示出了致动器主体零件1216和1217。
第一致动器主体零件1216是整体式模制塑料部件,该部件是大致长形且凹形的,具有弯曲壁1402、第一端部1404和与第一端部1404相对的第二端部1406。在凹形壁1402的内侧上,提供了呈肩部的形式的面向下的卡圈基台1408和具有中心间隙1412的呈周向且径向向内延伸的肋部的形式的致动器环基台1410。壁1402还包括从壁1402的任一例延伸的两个平行侧板1414。每个侧板1414是平坦的并且限定侧板1414的开口1416。每个开口1416是大致圆形的,具有从开口1416切向延伸的两个相对的翼部1418、1420。壁1402还限定四个纵向延伸的刚性肋部1422。两个开口1416位于口腔件盖轴线M上。
第二致动器主体零件1217是整体式模制塑料部件,该部件是大致长形且凹形的,具有弯曲壁1424、第一端壁1426和与第一端壁1426相对的第二端臂1428。在凹形壁1424的内侧上,提供了呈肩部的形式的面向下的卡圈基台1430和呈周向且径向向内延伸的肋部的形式的致动器环基台1432。壁1424还限定四个纵向延伸的刚性肋部1434。
参见图29,更详细地示出了口腔件盖1220。口腔件盖1220为整体式模制塑料部件。口腔件盖1220包括盖体1374和作为彼此的镜像的两个臂1376。
盖体1374是适于密封吸入器患者端口1157的口腔件的内部凹形结构。盖体1374具有封闭端1378和开口端1380。盖体1374限定一对相对的侧壁1382,臂1376由此靠近开口端1380延伸。
每个臂1376是延伸到自由端1384的长形的大致平面的结构。在自由端1384处且在每个臂1376的面向内的表面上,提供了凸轮1386。凸轮1386包括大致圆柱形主体1388,该凸轮1386具有两个切向延伸的相对的翼部1436。凸轮还限定向内凸出的凸轮凸耳1438,该凸轮凸耳1438在圆柱形主体1388上是偏心的。
参见图30a和图30b,弹簧套筒1400是整体式模制塑料部件,该部件是大致圆柱形的,具有第一(上部)端部1440和第二(下部)端部1442。在弹簧套筒1400上的一个周向位置处,提供了矩形轴向延伸的狭槽1444,狭槽1444从第一端部1440朝向第二端部1442延伸了大约一半。提供了从狭槽1444延伸到第二端部1442的轴向延伸的脊部1446,脊部1446从弹簧套筒1400径向向外凸出。在脊部1446的内侧上,提供了轴向延伸的凹部1448。
两个长形开口1450设置在靠近且平行于第一端部1440的弹簧套筒1400中。每个开口具有弯曲端部1452和倾斜端部1454。开口1450在弹簧套筒1400上的相对位置处,并且作为彼此的镜像。
在弹簧套筒1400的第二端部1442处,提供了两个夹部1456,每个夹部1456是大致“L”形的,以与第二端部1442形成狭槽1458。夹部1456设置在第二端部1442上的相对的周向位置处,并且面向相同的周向方向。
组装间
上文描述的部件在主轴线X上对齐。参见图31a和图31b(以及图20的分解图),示出了处于其组装状态、处于静止状态(用于储存并且通常在未进行操作时)的系统。图31a中的视图在图19的区段A中。图31b中的视图是沿图19的方向B的,但移除了第一致动器主体零件1216。
将o型环1218组装到活塞1208上的沟槽1260中,并且将活塞1208插入到圆筒1206的开口端中以与其形成密封。o型环1218抵靠圆筒1206的内侧壁密封,使得活塞的轴向移动导致通过空气泄漏空穴1240的气流。因此,活塞1208和圆筒1206的相对运动受到抑制。进一步地,由于空穴1240是锥形的,因此活塞1208移动进入圆筒1206中比活塞1208移动离开圆筒1206受到了更低程度的抵抗。换句话说,活塞1208和圆筒1206的分离比活塞1208移动进入圆筒1206中受到了更大程度的抑制。
活塞圆筒组件定位在致动器主体零件1216、1217内,并且可相对于致动器主体零件1216、1217轴向移动。
接下来,将卡圈1210放置到致动器主体零件1216、1217中,使得外卡圈齿1292面向下,如图31b中所示。卡圈1210的环带1272的上部表面1286邻接相应的致动器主体零件1216、1217的卡圈基台1408、1430。卡圈环绕活塞主体1242。内卡圈齿1280的上部表面1282面向活塞齿1250的面向下的表面1252。
接下来,将转移件1212插入到致动器主体零件1216、1217中以接合卡圈1210的下侧。转移件承载表面1316抵靠卡圈环带1272的下部表面1288进行承载并且可相对于下部表面1288进行旋转。
致动器环1204固定到致动器主体零件1216和1217的内侧并且置于致动器环基台1410、1432上。通过将保持构件1227捕获在致动器环基台1410的中心间隙1412中来抑制环1204的旋转。一旦组装,致动器环1204就无法相对于致动器主体零件1216、1217移动。例如,它可以粘结到致动器主体零件1216、1217。如图31b中所示,致动器环1204的面向上的齿1228与卡圈1210的面向下的外齿1292对齐。
参见图31c,示出了作为具有弹簧1214和弹簧套筒1400的子组件的能量储存装置。弹簧1214从第一端部1440插入到弹簧套筒1400中,直到夹部1456穿过肋部1334、1335之间的间隙。弹簧套筒1400的第二端部1442邻接肋部1334、1335。此时,突出部1336(在图31c中不可见)被弹簧套筒1400的内壁按压。然后将弹簧套筒1400旋转到图31c中所示的位置,使得肋部1334、1335进入狭槽1458,并且突出部1336向外弹回到凹部1448中。以该方式,弹簧1214和弹簧套筒1400在它们相应的第一(下部)端部处被连接。应注意,弹簧1214仍可伸长。
弹簧1214和弹簧套筒1400插入到致动器主体零件1216、1217中,使得弹簧轴1320穿入活塞1208中。三个对齐沟槽1354由肋部1266接合,并且弹簧1214和活塞1208被粘结以防止相对运动(除了由弹簧的变形而引起的)。转移件1212的腿部穿过弹簧主体1318中的腿部开口1340,以允许相对轴向移动,而不是弹簧1214和转移件1212之间的相对可旋转移动。弹簧齿1342面向卡圈1210的五个内齿1280的面向下的表面1284。
弹簧的对准销子1332接合致动器环1204的狭槽1225,使得弹簧的这一部分可竖直地滑动。
口腔件盖1220以下面的方式卡扣配合到第一致动器主体零件1216上。
参见图31e至图31g,详细地示出了将口腔件盖1220安装在第一致动器主体零件1216上。口腔件盖1220具有限定轴线Y的静止位置,该轴线Y平行于吸入器的主轴线X。在静止位置中,口腔件盖1220覆盖吸入器口腔件(参见图31g)。
在图31e和图31f中,口腔件盖1220的臂1376被弹性分离,使得凸轮1386可与第一致动器主体零件1216中的开口1416对齐。凸轮1386进入开口1416,使得口腔件盖1220的臂1376与第一致动器主体零件1216的壁1414形成滑动接触。应注意,为了使凸轮1386与开口1416完全接合,凸轮1386的翼部1436需要与开口1416的翼部1418、1420对齐。这仅发生在口腔件盖1220的一个特定可旋转组装角度AA处,具体地发生在口腔件盖轴线M周围距轴线Y大约-200度处(图31e)。参照图31f,示出了已进入开口1416的凸轮1386中的一个的详细视图。
按照图31g将口腔件盖1220旋转至处于静止位置(其中盖体1374覆盖pMDI1150的口腔件)。在这个位置中,翼部1436邻接第一致动器主体零件1416的内侧以将口腔件保持在适当位置(但允许围绕轴线M进行旋转)。应注意,当第二致动器主体零件1217组装到第一致动器主体零件1216上时,口腔件盖不再能够朝向图31e和图31f的组装位置旋转超过180度,因为口腔件盖1220无法越过第二致动器主体零件1217的顶部后边缘。这确保一旦吸入器已完全组装,就很难移除口腔件盖。
凸轮凸耳1438接合弹簧套筒1400上的开口1450(图31d)。
操作
pMDI 1150按如下方式使用。pMDI 1150的操作被最佳描述为经过如下文将描述的多个可操作状态或阶段。
1.静止状态
在图31a至图31d中示出了静止状态。在该状态下,筒51设置在pMDI内,该筒51具有罐53和带有阀杆58的计量阀54。杆58邻接在pMDI 1150内静止的杆基台。在静止状态下,筒51的向下行进受触发器基台抑制,该触发器基台是触发器组件的一部分(这里未描述,但在本领域中通常是已知的)。
在这个位置中,筒51部分定位在弹簧1214内(图31a),并且转移件1212的腿部1302的自由端1312邻接筒51的底部(因为它是倒置的)。转移件1212支撑卡圈1210,卡圈1210的外卡圈齿1292与致动器环1204的向上凸出的齿1228对齐并面向该向上凸出的齿1228。
弹簧1214也处于静止位置,并且不储存能量。弹簧固定到弹簧套筒1400,该弹簧套筒1400继而支撑在口腔件盖1220的凸耳1438上。因为弹簧轴1320附接到活塞1208,所以它也支撑圆筒1206。活塞1208和圆筒1206完全接合,其中活塞邻接圆筒的基部,如图31a中所示。活塞齿1250沿轴线X与内卡圈齿1280间隔开。
弹簧1214的环形表面1338由内卡圈齿1280的下部端部邻接,使得内卡圈齿1280与弹簧齿1342交叉。
2.待发状态
转到图32a至图32c,口腔件盖1220已围绕口腔件盖轴线M旋转,使得(参考图32b)凸耳1438已在壳体中向下移动。因为凸耳1438接合在弹簧套筒中的开口1450中,所以口腔件盖1220的旋转将弹簧套筒1450竖直向下推动。此动作还将张力施加到弹簧1214,从而将它向下拉动。
参见图32e至图32g,示出了口腔件盖1220相对于第一致动器壳体部1216从静止位置旋转到待发位置的两个中间步骤。为了清楚起见,省略了第二壳体部1217。在图32e中,口腔件盖已旋转了-90度的角度A,并且凸耳1438已从其静止位置(以隐藏线示出)移动了距离D1。在这个位置中,吸入器是不可用的,因为口腔件盖会与使用者的面部发生碰撞。在图32f中,口腔件盖1220已旋转了大约-135度的角度B。在这个位置中,凸耳1438已向下移动了总距离D2,并且弹簧1214已被完全张紧(即具有足够的能量来致动机构)。从图32f至图32g的移动的最终阶段(即移动到180度的角度C)将凸耳1438移动了D3的总位移,尽管应注意,由于凸耳1438的弯曲路径,从D2到D3的距离是最小的(并且如上所述,弹簧1214已被完全张紧)。因此,如果使用者试图在D2和D3之间的任何点处使用吸入器,则它将进行充分操作。
重新参见图32c,最初,弹簧1214上的该向下的力用于向下拉动活塞1208(活塞1208和弹簧1214是附接的)。由于圆筒1206的向下移动在这个阶段未受到抵抗,因此圆筒1206还如图32c中所示由于重力和o型环1218的摩擦力以及由于通过空气空穴的气流阻力而向下移动。此时,转移件1212保持静止,因为它邻接筒51。当弹簧1214的顶部沿轴线X向下移动时,弹簧1214和转移件1212开始由于转移件腿部1302可在腿部开口1340中滑动的事实而移动分开。
此初始运动会发生,直到(如图32d中所示)活塞齿1250的锥形表面1252邻接内卡圈齿1280的第一锥形端部1282。与早前的实施方案一样,活塞1208和卡圈1210形成离合器,以用于将弹簧力转移到筒。此时,向下的力施加在卡圈1210上,卡圈1210由于转移件1212和筒51(通过触发器基台保持在适当的位置)的邻接而无法移动。活塞齿1250和内卡圈齿1280的锥角是浅的,使得在没有足够的围绕轴线的可旋转力的情况下产生竖直力,以克服摩擦并旋转卡圈1210。
因此,弹簧轴1320由于所形成的通过活塞1208到卡圈1210、转移件1212和筒51上的负载路径而不再能够移动。当口腔件盖1220继续旋转时,弹簧1214拉伸以储存势能。当口腔件盖1220处于图32a中所示的位置中时,弹簧是“待发的”。
3.击发状态
当使用者希望分配药物时,击发触发器机构(这里未描述),其中触发器基台被移动,使得筒51的向下运动不再被抑制。先前,筒51抵抗转移件1212的向下移动,继而支撑活塞1208并且因此支撑弹簧1214(处于张力下)的上部端部。通过弹簧1214在活塞1208上的张力拉动,筒51的释放将转移件1212、卡圈1210和活塞1208释放成向下移动。弹簧力Fs通过活塞1208从弹簧1214转移到卡圈1210中(即通过活塞1208和卡圈1210形成的离合器)并转移到转移件1212。当弹簧1214中所储存的能量被释放时,它用于将阀杆58推到阀杆基台上。这还抵抗着阀弹簧在阀54内的偏置发生作用,以敞开筒51并释放一定剂量的药物。
此时,抵抗着阀弹簧力Fv的偏置,将弹簧力Fs施加到筒51(图33)。
当卡圈1210向下移动时,每个外卡圈齿1292的锥形表面1294接合致动器环1204的齿1228的锥形表面1232。这用于使卡圈1210围绕轴线X在方向+R上旋转,并且开始将由活塞1208和卡圈1210形成的离合器转换成释放状态。
4.自动释放状态
在卡圈1210相对于活塞1208(其无法旋转,因为它附接到弹簧1214)的预定旋转角度处,卡圈1210和活塞1208形成的离合器在线性意义上分离(或释放)。这是因为内卡圈齿1280可最终移动穿过活塞齿1250之间的间隙,从而允许活塞1208和卡圈1210之间的相对线性运动(参见图34)。这使弹簧1214和筒51之间的负载路径断开。
5.罐复位状态
系统现在被分离成遇到相反力Fs和Fv的两个子组件。对图34进行参考。
一方面,弹簧在筒阀中的返回力Fv(通过筒51)在转移件上施加向上的力,该向上的力继而将卡圈1210提升远离致动器环1204。卡圈1210支撑圆筒1206,圆筒1206也向上抬升。
另一方面,弹簧1214中剩余的张力Fs用于向下拉动活塞1208。因此,当筒51弹回到其静止(未致动)位置时,它的运动通过活塞1208和圆筒1206的分离来进行控制。如上所述,活塞和圆筒的相对运动通过空气进入空气泄漏空穴1240中来进行控制。因此,筒的返回(即筒的返回的定时)受到控制,从而避免了前述问题。
6.返回到静止状态
使用者将口腔件盖1220旋转回其原始位置,这具有(参考图32e)向上拉动凸耳1438以及提升弹簧1214的效果。此运动将活塞1208重新接合到圆筒1206中。与针对上文所述的空气进入的流量系数相比,空气泄漏空穴1240的形状提供针对空气离开的更高的流量系数。
当弹簧1214的顶部朝向卡圈1210移动时,每个弹簧齿1342的锥形表面1344接合五个内卡圈齿1280中的一个的锥形第二端部1284以进一步旋转卡圈1210。旋转使得内卡圈齿1280定位在活塞齿1250的正下方,并且外卡圈齿1292定位在致动器环齿1228的上方,以准备进行下一个操作。
第三实施方案
转到图35至图5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第三pMDI 2150。pMDI2150包括包含筒51(图36)的壳体或致动器2155。筒51包含药物制剂。将理解,该筒与参考图1所描述的筒51具有相同的类型,并且包括带有计量阀的罐。该筒位于壳体2155内。pMDI 2150具有杆承窝和触发器组件,该触发器组件在患者通过口腔件吸气时允许筒相对于阀的杆部分向下移动,如早前在详细描述中所述的。为了附图的清楚起见,已从图36中省略了杆承窝和触发器组件。
pMDI 2150包括呈患者端口2157的形式(例如,呈口腔件的形式)的部分,该部分限定吸气孔(或出气口)。为了简单起见,吸入器的此类患者端口在本文中有时称为“口腔件”。然而,应理解,此类口腔件可反而被构造成鼻用吸入器的鼻部件,并且本公开可同样适用于即使本文并未具体提及的鼻用吸入器。
壳体2155还包括上部区段2202,该上部区段2202包括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复位机构。
参见图36,提供了复位机构的分解图。复位机构包括致动器环2204、圆筒2206、活塞2208、转移件卡圈2210、弹簧2214、套筒2400、弹簧支座2212、第一致动器主体零件2216、第二致动器主体零件2217、o型环2218和口腔件盖2220。
参考图37,致动器环2204是由模制塑料材料构造的整体式圆柱形主体,该整体式圆柱形主体具有第一上部边缘2222和第二下部边缘2224。第一边缘2222限定一系列十二个轴向延伸的齿2228。每个齿2228包括其自由端处的大致三角形的形成结构,具有在端部平面2234处相交的直的轴向边缘2230和(轴向且周向延伸的)锥形表面2232。每个齿2228在边缘2222处通过齿间间隙2236分离。第二边缘2224限定一对相对的弯曲凹部2226。在凹部2226之间,提供了穿过致动器环2204的壁的长形周向延伸狭槽2227。
参考图38,圆筒2206是由模制塑料材料构造的整体式圆柱形主体。圆筒在第一上部端部2238处封闭并且在第二下部边缘2241处敞开。在上部封闭端2238的中心中提供了同轴空气泄漏空穴2240。空气泄漏空穴2240的尺寸设定成提供下文所述的技术效应(阻尼),正因如此,准确的大小可通过技术人员确定。与空气漏气空穴240和1240一样,空气漏气空穴2240从圆筒2206的内部向圆筒2206的外部渐缩以减小面积。这导致通过空穴2240离开圆筒的流体比通过空穴2240进入圆筒的空气的流量系数更高。
参考图39a和图39b,示出了活塞2208。活塞2208为整体式模制塑料部件。活塞2208包括大致圆柱形的活塞主体2242和在其一端部处的活塞头部2244。
主体2242是中空圆柱体,该中空圆柱体具有活塞头部2244所在处的第一上部端部2246和敞开的第二下部端部2248。主体2242在其外表面上限定十二个相同的等间距轴向延伸的齿2250。每个齿2250从第一端部2246朝向第二端部2248延伸(尽管齿仅沿主体2242的一部分延伸)。齿2250各自终止于自由端,该自由端限定周向且轴向延伸的锥形表面2252。主体2241进一步限定六个向内突出的长形轴向肋部2470。
活塞头部2244包括具有径向边缘2258的圆形活塞端盖2256。端盖2256定位在主体2242的第一上部端部2246处。头部2244包括朝向主体2242的第二端部2248轴向延伸的o型环接收通道区段2260。o型环接收通道区段2260由盖体2256的径向边缘2258和环形圈区段2264的径向边缘2262形成。在端盖2256的下侧(即面向主体2242的内部的表面)上,提供了中心轴向延伸轴2266,该中心轴向延伸轴2266具有被限定在中心轴向延伸轴2266上的两个翼部2267。
转到图40,示出了o型环2218。o型环2218是标准部件,并且由弹性体材料构造以形成抵靠塑料材料的流体密封件。
参见图41a和图41b,示出了转移件卡圈2210。转移件卡圈2210结合了第一实施方案和第二实施方案的卡圈210、1210和转移件212、1212的功能。因此,转移件卡圈2210在一个整体式部件中有效地包括了转移件和卡圈。转移件卡圈2210为整体式模制塑料部件。
转移件卡圈2210包括圆柱形轴2270和环带2272。
轴2270具有第一上部端部2274和第二下部端部2276。轴2270限定一系列十二个等间距的外轴齿2278和一系列十二个等间距的内轴齿2280。外轴齿2278从第一端部2274延伸到第二端部2276。内轴齿2280各自限定大约在轴2270中间的锥形第一上部端部2282,并且在下部端部处连结环带2272。
环带2272由轴2270的第二端部向内和向外延伸。环带2272包括第一上部表面2286和第二下部表面2288。环带2272限定外边缘2290。在外边缘2290处,存在定位的十二个外卡圈齿2292。每个外卡圈齿2292径向向外且轴向向下远离第二表面2288延伸。当每个外卡圈齿2292从第二表面2288延伸时,每个外卡圈齿2292渐缩以变得更窄。每个齿2292限定锥形的或倾斜的表面2294和平坦的轴向表面2296,表面2294和表面2296在端部平面2298处相交。
提供了从环带2272延伸远离轴2270的三个相等间距轴向延伸腿部2302。每个腿部2302具有自由端2312和在腿部和环带2272之间延伸的小坡道2314,该坡道2314由锥形表面限定。每个坡道2314定位在相应腿部2302的一侧上。
参见图42a和图42b,详细地示出了套筒2400。套筒2400为整体式模制塑料部件。套筒2400包括圆柱形套筒主体2318和从该圆柱形套筒主体2318凸出的套筒轴2320。
套筒主体2318是大致圆柱形的,其具有第一上部端部2322和第二下部端部2324。套筒主体2318限定穿过主体2318的壁的相对的第一狭槽和第二狭槽2330。每个狭槽2330具有锥形端部2331和弯曲端部2332。弯曲端部2332面向彼此。锥形端部2331导致狭槽在套筒主体2318的内表面处比在套筒主体2318的外表面处更短。
主体2318的第一端部2322终止于环形表面2338,该环形表面2338限定三个腿部开口2340。每个腿部开口2340被成形为圆形段。
套筒轴2320从环形表面2338的中心延伸并且被构造为中空圆柱体。套筒轴2320具有有着同轴开口2351的第一上部端部2350和第二下部端部2352,其中第二下部端部2352连结环形表面2338。套筒轴2320具有六个轴向延伸的等间距沟槽2354,该沟槽2354从第一端部2350轴向延伸到第二端部2352。
参见图43a和图43b,示出了弹簧支座2212。弹簧支座2212包括轴2460和悬伸头部2462,以在轴2460和悬伸头部2462之间限定肩部2463。轴2460是大致圆柱形的,并且限定开口2464,该开口2464是大致圆形的,具有两个相对的翼部2466。头部2462在头部2462的中心处限定开口2468。
参见图44,示出了弹簧2214,弹簧2214是金属压缩弹簧(以其静止状态示出)。
参见图45a和图45b,以分解形式详细地示出了致动器主体零件2216和2217。
第一致动器主体零件2216是整体式模制塑料部件,该部件是大致长形且凹形的,具有弯曲壁2402、第一端部2404和与第一端部2404相对的第二端部2406。在凹形壁2402的内侧上,提供了呈肩部的形式的面向下的卡圈基台2408和呈周向且径向向内延伸的肋部的形式的致动器环基台2410。壁2402还包括从壁2402的任一侧延伸的两个平行侧板2414。每个侧板2414是平坦的并且限定侧板2414的开口2416。每个开口2416是大致圆形的,具有从开口2416切向延伸的两个相对的翼部2418、2420。壁2402还限定四个纵向延伸的刚性肋部2422。两个开口2416位于口腔件盖轴线M上。
第二致动器主体零件2217是整体式模制塑料部件,该部件是大致长形且凹形的,具有弯曲壁2424、第一端壁2426和与第一端壁2426相对的第二端臂2428。在凹形壁2424的内侧上,提供了呈肩部的形式的面向下的卡圈基台2430。壁2424还限定四个纵向延伸的刚性肋部2434。
参见图46,更详细地示出了口腔件盖2220。口腔件盖2220为整体式模制塑料部件。口腔件盖2220包括盖体2374和作为彼此的镜像的两个臂2376。
盖体2374是适于密封吸入器患者端口2157的口腔件的内部凹形结构。盖体2374具有封闭端2378和开口端2380。盖体2374限定一对相对的侧壁2382,臂2376由此靠近开口端2380延伸。
每个臂2376是延伸到自由端2384的长形的大致平面的结构。在自由端2384处且在每个臂2376的面向内的表面上,提供了凸轮2386。凸轮2386包括大致圆柱形主体2388,该凸轮2386具有两个切向延伸的相对的翼部2436。凸轮还限定向内凸出的凸轮凸耳2438,该凸轮凸耳2438在圆柱形主体2388上是偏心的。
组装间
上文描述的部件在主轴线X上对齐。参见图47a和图47d(以及图36的分解图),示出了处于其组装状态、处于静止状态(用于储存并且通常在未进行操作时)的系统。图47a中的视图在图35的区段A中。图47b和图47c中的视图大约是沿图35的方向B的,但就图47b而言移除了第一致动器主体零件2216,并且在图47c中移除了两个致动器主体零件。图47d的视图是沿近似于图47a中的D的方向的区段。
通过将腿部2302穿入开口2340中将转移件卡圈2210与套筒2400组装在一起。参见图47d,腿部2302和坡道2314完全接合在套筒2400的开口2340中。
参见图47a,弹簧2214被插入到套筒轴2320中,使得弹簧2214邻接套筒轴2320的上部端部2350。然后将弹簧支座2212插入到弹簧2214中,使得轴2460的端部延伸到套筒轴2320中的开口2351中。弹簧2214由此被弹簧支座2212的肩部2463捕获。弹簧支座可相对于套筒2400沿轴线X滑动以压缩弹簧2214。具有套筒2240、弹簧2214和弹簧支座2212的子组件形成能量储存装置。
活塞2208在套筒轴2320上滑动,使得活塞轴2266与弹簧支座2212上的开口2464接合和配合。活塞轴2266的端部邻接弹簧支座2212的头部2462并且粘结到头部2462,使得活塞2208和弹簧支座固定。
还应注意,活塞2208的向内延伸的肋部2470接合套筒轴2320的外部上的沟槽2354,以有利于活塞-弹簧支座子组件相对于套筒2400的相对滑动。
将o型环2218组装到活塞2208上的沟槽2260中,并且将活塞2208插入到圆筒2206的开口端中以与其形成密封。o型环2218抵靠圆筒2206的内侧壁密封,使得活塞的轴向移动导致通过空气泄漏空穴2240的气流。因此,活塞2208和圆筒2206的相对运动受到抑制。进一步地,由于空穴2240是锥形的,因此活塞2208移动进入圆筒2206中比活塞2208移动离开圆筒2206受到了更低程度的抵抗。换句话说,活塞2208和圆筒2206的分离比活塞2208移动进入圆筒2206中受到了更大程度的抑制。
具有转移件卡圈2210、套筒2400、弹簧2214、弹簧支座2212、活塞2208、o型环2218和圆筒2206的组件定位在致动器主体零件2216、2217内并且可相对于致动器主体零件2216、2217轴向移动。
然后,致动器环2204定位在致动器主体零件2216、2217内,并且通过狭槽2227与致动器环基台2410的接合,相对于致动器主体零件2216、2217保持静止。
在这个静止位置中,外卡圈齿2292如图47b中所示面向下,以面向致动器环齿2228的锥形边缘2232。齿2292、2228是偏移的。内卡圈齿2280的上部表面2282面向活塞齿2250的面向下的表面2252。转移件卡圈2210的齿2292的上部表面邻接相应的致动器主体零件2216、2217的卡圈基台2408、2430。
口腔件盖2220以与第二实施方案相同的方式(并且因此将不在此进行详细描述)卡扣配合到第一致动器主体零件2216上。应注意,代替接合弹簧2214,凸轮凸耳2438接合套筒2400上的狭槽2330(图47c)。致动器环2204上的弯曲凹部2226的提供有利于此接合,从而导致紧凑的组装。
在静止位置中,口腔件盖2220覆盖吸入器口腔件(参见图35)。
操作
pMDI 2150按如下方式使用。pMDI 2150的操作被最佳描述为经过如下文将描述的多个可操作状态或阶段。
1.静止状态
在图35、图36中和图47a至图47d中示出了静止状态。在该状态下,筒51设置在pMDI内,该筒51具有罐53和带有阀杆58的计量阀54。杆58邻接在pMDI2150内静止的杆基台。在静止状态下,筒51的向下行进受触发器基台抑制,该触发器基台是触发器组件的一部分(这里未描述,但在本领域中通常是已知的)。
在这个位置中,筒51部分定位在套筒2400内(图47a),并且转移件卡圈2210的腿部2302的自由端2312邻接筒51的底部(因为它是倒置的)。外卡圈齿2292的锥形表面2294与致动器环2204的向上凸出的齿2228的锥形表面对齐并面向该向上凸出的齿2228的锥形表面。
弹簧2214也处于静止位置,并且不储存能量。如图47a中所示,弹簧2214处于长度S1。活塞2208和圆筒2206完全接合,其中套筒轴2320完全接合在活塞中,如图47a中所示。活塞齿2250沿轴线X与内卡圈齿2280间隔开。
2.待发状态
转到图48a至图48b,口腔件盖2220已围绕口腔件盖轴线M旋转,使得凸耳2438已在壳体中向下移动,并且竖直向下拉动套筒2400。
参见图48b,套筒2400在弹簧2214上产生了沿轴线X向下的力(为了清楚起见而从图48b中省略)。这继而向下拉动弹簧支座2212,继而向下拉动活塞2208。因为存在对活塞2208和圆筒2206的分离的阻力(由于开口2240和o型环2218的大小),所以圆筒2206也被向下拉动,直到它邻接转移件卡圈2210的轴2270的第一端部2274。同时,如图48c中所示,活塞齿2250的锥形表面2252邻接内轴齿2280的端部2282。
应注意,筒51通过触发器机构保持在适当的位置,并且因此转移件卡圈2210无法向下移动。圆筒2206或活塞2208均不可进一步向下移动,因为它们均通过转移件卡圈2210支撑。
口腔件盖2220进一步移动来向下拉动套筒2400将弹簧压缩到长度S2(图48b)。弹簧由此为筒51储存致动能量。
与图32e至图32g一样,弹簧2214被完全压缩(即具有足够的能量来致动机构)在口腔件的中间位置处。
3.击发状态
当使用者希望分配药物时,击发触发器机构(这里未描述),其中触发器基台被移动,使得筒51的向下运动不再被抑制。
在待发状态下,筒51抵抗转移件卡圈2210的向下移动,继而支撑活塞2208并且因此经由弹簧支座2212支撑弹簧2214(处于压缩作用下)的下部端部。
筒51的释放沿向下的方向释放转移件卡圈2210。因为套筒2400被口腔件盖2220保持在适当的位置,所以弹簧2214沿向下的方向推动弹簧支座-活塞组件,这继而在转移件卡圈2210上产生了向下的力(由于图48c中所示的齿的邻接)。因此,弹簧2214的能量用于通过将阀杆58推到阀杆基台上来压缩筒51。这还抵抗着阀弹簧在阀54内的偏置发生作用,以敞开筒51并释放一定剂量的药物。
此时,抵抗着阀弹簧力Fv的偏置,将弹簧力Fs施加到筒51(图49)。
仍参见图49,当转移件卡圈2210沿轴线X向下移动时,外卡圈齿2292的锥形表面2294接合致动器环2204的齿2228的锥形表面2232。这用于使转移件卡圈2210围绕轴线X在方向+R上旋转,并且开始将由活塞2208和转移件卡圈2210形成的离合器转换成释放状态。
4.自动释放状态
在转移件卡圈2210相对于活塞2208(其无法旋转)的预定旋转角度处,转移件卡圈2210和活塞2208形成的离合器在线性意义上分离(或释放)。这是因为内卡圈齿2280可最终移动穿过活塞齿2250之间的间隙,从而允许活塞2208和转移件卡圈2210之间的相对线性运动(参见图50)。这使弹簧2214和筒51之间的负载路径断开。
5.罐复位状态
系统现在被分离成遇到相反力Fs和Fv的两个子组件。对图50进行参考。
一方面,弹簧在筒阀中的返回力Fv(通过筒51)在转移件卡圈2210上施加向上的力,使得它提升远离致动器环2204。转移件卡圈2210支撑圆筒2206,圆筒2206也向上抬升。
另一方面,弹簧2214中剩余的压缩力Fs用于向下拖动活塞2208。因此,当筒51弹回到其静止(未致动)位置时,它的运动通过活塞2208和圆筒2206的分离来进行控制。如上所述,活塞和圆筒的相对运动通过空气进入空气泄漏空穴2240中来进行控制。因此,筒的返回(即筒的返回的定时)受到控制,从而避免了前述问题。
6.返回到静止状态
使用者将口腔件盖2220旋转回其原始位置,这具有向上拉动凸耳2438以及提升套筒2400的效果。此运动将活塞2208重新接合到圆筒2206中。与上文所述的空气进入的流量系数相比,空气泄漏空穴2240的形状提供针对空气离开的更高的流量系数。
套筒2400的向上移动用于将腿部2302完全接合在套筒2400的腿部开口2340内,使得坡道2314导致转移件卡圈2210的返回/往复旋转。参见图47d,在击发时,离合器释放沿方向+R起作用。在返回到静止时,转移件卡圈通过坡道2314沿方向-R旋转回其原始位置。与pMDI 150和pMDI 1150相比,转移件卡圈2210(与卡圈210、1210不同)具有往复运动而不是连续旋转运动。旋转回初始位置使得活塞齿2250的锥形表面2252和内轴齿2280的端部2282重新对齐。换句话讲,离合器复位到某一位置,其中轴向力可从弹簧传递到筒,以准备进行下一个操作。
第四实施方案
转到图51至图6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第四pMDI 3150的一部分。pMDI 3150包括包含筒51(图52)的壳体或致动器3155。该筒包含药物制剂。将理解,该筒与参考图1所描述的筒51具有相同的类型,并且包括带有计量阀的罐。该筒位于壳体3155内。
壳体3155包括下部区段3200,该下部区段3200具有管状套筒部分3156,该管状套筒部分3156的尺寸被设计为接收筒;和呈患者端口3157的形式(例如,呈口腔件的形式)的部分,该部分限定吸气孔(或出气口)。
壳体3155还包括上部区段3202,该上部区段3202包括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复位机构。
参见图52,提供了上部区段3202的分解图。上部区段包括圆筒3206、活塞3208、转移件卡圈3210、弹簧3214、致动器主体3216、o型环3218和口腔件盖3220。
参考图53,圆筒3206是由模制塑料材料构造的整体式圆柱形主体。圆筒在第一上部端部3238处封闭并且在第二下部边缘3241处敞开。与上述实施方案不同,圆筒没有泄露空穴。
转到图54,示出了o型环3218。o型环3218是标准部件,并且由弹性体材料构造以形成抵靠塑料材料的流体密封件。
参考图55a和图55b,示出了活塞3208。活塞3208为整体式模制塑料部件。活塞3208包括盘状活塞头部3244、中心轴3242、三个腿部3246和从盘状活塞头部3244轴向延伸的三个齿3248。
活塞头部3244包括o型环接收通道区段3260。
中心轴3242从头部3244轴向延伸,具有中心轴向孔3250以及三个轴向延伸的狭槽3251。
腿部3246是围绕轴3242等间距的,并且各自在沿轴向方向延伸的横截面中是大致“L”形的。
齿3248是靠近头部3244的周边等间距的,并且各自在齿3248的自由端处限定锥形表面3247。
参见图56a至图56c,示出了转移件卡圈3210。转移件卡圈3210为整体式模制塑料部件。转移件卡圈3218包括外环3270和内环3272。
外环3270是大致圆柱形的,并且限定三个等间距的外部突出部3274。
内环3272也是大致圆柱形的,并且通过三个等间距的肋部3276连接到外环3270。内环3272限定三个轴向延伸的齿3280,每个齿3280均具有锥形表面3282。邻近于每个齿,环限定轴向延伸的凹部3284,每个凹部3284限定锥形表面3286。提供了在齿3280和凹部3284的相反侧凸出的具有自由端3290的三个转移件腿部3288。凹部3284部分地延伸到转移件腿部3288中。
提供了从内环3272径向向内凸出的具有自由端3294的三个臂3292,该自由端部3294几乎在内环3272的中心处相交。臂3292与肋部3276在相同的周向位置处。
参见图57,详细地示出了弹簧3214。弹簧3214是整体式模制塑料部件,与利用多个部件能量储存装置的pMDI 1150、pMDI 2150相比,弹簧3214用作整体式能量储存装置。
弹簧3214包括大致圆柱形的管状弹簧主体3318,管状弹簧主体3318具有第一上部端部3322和第二下部端部3324。弹簧主体3318具有第一上部区域3326和第二下部区域3328。
第一区域3326是可轴向延伸且弹性的。这通过形成通过主体3318的壁的一系列六排狭槽状开口3330来实现。每排包括围绕主体3318的圆周等间距的六个开口3330。开口3330被形成为使得第一区域3326可弹性地延伸,并且将弹回到图57中所示的静止状态。第二区域3328包括分别向外延伸、沿直径相对的第一对销子3332和第二对销子3334。销子3332、3334是圆柱形的。第一对销子3334邻近第一区域3326定位,并且第二销子靠近第二端部3324定位。
主体3318的第一端部3322终止于平坦的表面3338,该平坦的表面3338限定三个腿部开口3340。提供了从表面3338凸出的四个轴向延伸的平坦弹簧构件3342。弹簧构件3342中的两个设置为一对,并且因此,弹簧构件被定位在等距间隔开的三个组(两个单独的构件和一对)中。构件3342是大致矩形的。在表面3338的中心中,提供了定位销轴3344。
参见图58a和图58b,详细地示出了致动器主体3216。图58b处于通过图58a中的平面B的横截面中。致动器主体3216包括第一上部区段3356和第二下部区段3358。区段3356、3358限定在下部端部处敞开的封闭腔体的大致长形的壳体。
第一区段3356是大致圆柱形的,其具有由端壁3360封闭的第一上部端部。转移件卡圈基台3434被限定在第一区段3356的内表面上,是具有端部3435的轴向延伸的肋部。
第二区段3358的横截面是大致矩形的并且第二区段3358经由一对肩部3364连结第一区段3356。第二区段3358具有开口端3366。一对相对的圆形开孔3368设置在靠近肩部3364的第二区段的相对壁中。每个开孔3368限定向外凸出的切向凹口3370。两个开孔位于口腔件盖轴线M上。从每个开孔3368沿第二区段3358的相应的内部侧壁延伸,提供了弹簧销子沟槽3372。弹簧销子沟槽3372从与凹口3370基本相对的位置起始,并且在第二区段3358内轴向延伸到开口端3366。
参见图59,更详细地示出了口腔件盖3220。口腔件盖3220为整体式模制塑料部件。口腔件盖3220包括盖体3374和作为彼此的镜像的两个臂3376。
盖体3374是适于密封吸入器患者端口3157的口腔件的内部凹形结构。盖体3374具有封闭端3378和开口端3380。盖体3374限定一对相对的侧壁3382,臂3376由此靠近开口端3380延伸。
每个臂3376是延伸到自由端3384的长形的大致平面的结构。在自由端处且在每个臂3376的面向内的表面上,提供了凸轮3386。凸轮包括具有底切部分的凸角3387。
凸轮3386的形状类似于凸轮386并且具有外半径和径向向内延伸的销子接收凹口3390。
组装间
上文描述的全部部件在主轴线X上对齐。参见图60a至图60c(以及图52的分解图),示出了处于其组装状态、处于静止状态(用于储存并且通常在未进行操作时)的pMDI 3150。
通过将转移件腿部3288穿入腿部开口3340中将转移件卡圈3210和弹簧3214组装在一起。参见图60c,开口3340长于腿部3288,并且因此允许转移件卡圈3210围绕轴线X相对于弹簧3214进行预定角度(大约10度)的旋转。弹簧构件3342凸出通过内圈3272。
参见图60b,通过将中心轴3242插入到进入狭槽3251的臂3292的自由端3294之间,将活塞3208与转移件卡圈3210和弹簧3214组装在一起。臂3292还邻接活塞3208的腿部3246的端部。轴向孔3250与定位销轴3344配合。活塞3208和弹簧3214粘结在一起。
活塞腿部3246各自邻接弹簧构件3342,其中一个腿部3246被捕获在两个弹簧构件3342之间,如在图60b中相对于顶部左侧腿部可见。参见图60a,活塞3208的齿3248的锥形表面3247邻接转移件卡圈3210的齿3280的锥形表面3282。
参见图60a,o型环3218定位在活塞3208上的沟槽3260内,并且圆筒3206被组装在活塞3208之上。圆筒3206的下边缘3241邻接转移件卡圈3210的外环3270的顶部。
组件定位在致动器主体3216内,其中转移件卡圈3210的外部突出部3274邻接转移件卡圈基台3434(图60b)。弹簧3214的销子3332、3334可滑动地接合在弹簧销子沟槽3372中。口腔件盖3220组装到致动器主体3216上并旋转到适当的位置中。应注意,与早前的实施方案一样,口腔件盖3220仅能够在使得凸轮3386可接合开孔3368的一个旋转位置中组装。与口腔件220一样,组装仅能够在提供壳体的下部零件和患者部分之前实现(对图13d至图13e和随附的描述进行参考)。pMDI 150利用保持凸缘370来实现这一点,而pMDI 3150利用成形凸轮3390,由于存在凸耳3387,该成形凸轮3390仅能够在它的一个旋转位置中进入开孔3368。一旦接合,因为凸耳3387被底切,所以口腔件盖3220可围绕口腔件盖轴线M进行旋转。
在静止位置中,与口腔件盖220一样,凹口3390捕获弹簧3214的上部销子3332。
操作
pMDI 3150按如下方式使用。pMDI 3150的操作被最佳描述为经过如下文将描述的多个可操作状态或阶段。
1.静止状态
在图60a至图60c中示出了静止状态。在该状态下,筒51设置在pMDI内。与先前的实施方案一样,筒51的杆邻接在pMDI 3150内静止的杆基台。在静止状态下,筒51的向下行进受触发器基台抑制,该触发器基台是触发器组件的一部分(这里未描述,但在本领域中通常是已知的)。
在这个位置中,筒51部分定位在弹簧3214内(图60a),并且转移件卡圈3210的腿部3288的自由端3290邻接筒51的底部(因为它是倒置的)。转移件卡圈3210支撑活塞3208,继而支撑圆筒3206。弹簧3214通过销子3332与口腔件盖3220上的凹口3390的接合而被支撑。弹簧3214处于静止位置,并且不储存能量。
2.待发状态
在该状态下,口腔件盖3220已围绕口腔件盖轴线M旋转,使得第一销子3332已被拉入弹簧销子沟槽372中。此动作倾向于将张力施加到弹簧的第一区域3326,从而将它向下拉动。
口腔件盖3220的用于延伸并由此致动弹簧的移动与第一实施方案相同,即,口腔件盖3220的90度旋转迫使销子3332几乎完全进入沟槽3372中。在这个位置处,吸入器是不可用的,因为如果使用者试图将他们的口部放在口腔件上,则口腔件盖3220会与使用者的面部发生碰撞。
旋转大约135度使凸轮3386旋转到销子3332几乎完全处于沟槽3372内的程度。此时,由于凹口3390已与销子3332分离,因此口腔件盖3220的进一步旋转对销子3332的线性位置不产生影响。在这个位置处,仍然不可能使用吸入器,因为口腔件盖处于会与使用者的面部发生碰撞的位置中。
口腔件盖的最终待发位置处于180度的角度,该角度仅用作将口腔件3220移开(弹簧不再更进一步延伸)。与第一实施方案一样,该空动确保了:如使用者尝试在口腔件盖3220未完全旋转时使用吸入器,则吸入器将照常操作,因为弹簧3214已充满能量。
最初,弹簧3214上的该向下的力用于向下拉动活塞3208(活塞3208和弹簧3214是附接的)。活塞的向下运动受到活塞齿3246与转移件卡圈齿3280的邻接的抵抗,并且转移件卡圈3210通过筒51保持在适当的位置,该筒51被触发器机构支撑。尽管齿在锥形表面处邻接(从而在方向-R上产生扭矩),但通过转移件卡圈3210的外部突出部3274与致动器主体3216的转移件卡圈基台3434的邻接来抵抗转移件卡圈3210的旋转。
圆筒3206的向下运动受到活塞和圆筒3206与转移件卡圈3210的邻接的抵抗。
因此,静止状态和待发状态之间的唯一转换是弹簧3214的延伸。
3.击发状态
当使用者希望分配药物时,击发触发器机构(这里未描述),其中触发器基台被移动,使得筒51的向下运动不再被抑制。
通过弹簧3214在附接活塞3208上的张力拉动,筒51的释放将转移件卡圈3210和活塞3208释放成向下移动。如图61a中所示,圆筒3206也已向下移动。当弹簧3214中所储存的能量被释放时,它用于将阀杆推到阀杆基台上。这还抵抗着阀弹簧在阀内的偏置发生作用,以敞开筒51并释放一定剂量的药物。由于(在这个接合部)来自弹簧3214的力Fs超过了来自阀的力Fv,因此确保了剂量释放(图61)。
4.自动释放状态
转移件卡圈3210的外部突出部3274最终与转移件卡圈基台3434的自由端3435分离。这允许转移件卡圈3210围绕轴线X在方向-R上旋转(图62a)。该旋转是由于通过活塞齿3248的锥形表面3247邻接转移件卡圈齿3280的锥形表面3282的邻接(图60a)而形成的扭矩而发生的。
如图62a中所示,臂3292仍与轴3242接合并且邻接腿部3246,并且因此需要随着转移件卡圈3210旋转而弹性地且弹回性地变形(隐藏线示出其未变形的状态)。
在转移件卡圈3210相对于活塞3208(其无法旋转,因为它被粘结到自身无法旋转的弹簧3214)的预定旋转角度处,转移件卡圈3210和活塞3208在线性意义上分离(或释放)。换句话讲,当卡圈3210旋转时,由卡圈3210和活塞3208形成的离合器被释放。这是因为活塞齿3248可最终移动到转移件卡圈3210中的凹部3284中,从而允许活塞3208和转移件卡圈3210之间沿轴线X的相对线性移动,如图62b中所示。
5.罐复位状态
离合器的释放现将系统分离成遇到相反力的两个子组件。对图63进行参考。
一方面,弹簧在筒阀中的返回力Fv(通过筒51)在转移件卡圈3210上施加向上的力,该向上的力继而提升转移件卡圈3210并且还提升圆筒3206。
另一方面,弹簧3214中剩余的张力Fs用于向下拉动活塞3208。因此,当筒51弹回到其静止(未致动)位置时,它的运动通过活塞3208和圆筒3206的分离来进行控制。在圆筒内形成的真空(或至少非常低的空气压力)抑制了返回,从而控制筒返回到其静止状态的速度。
活塞3208和转移件卡圈3210变得完全接合。转移卡圈终止于竖直(轴向)意义上的静止位置中,尽管不能在臂3292的弹性作用下往回旋转,因为它被活塞3208保持而无法旋转。
6.返回到静止状态
使用者将口腔件盖3220旋转回其原始位置,这具有朝向其起始(静止)位置向上拉动弹簧3214的第一销子3332的效果。该运动允许活塞3208重新接合到圆筒3206中,这部分地通过圆筒中的真空/低压力推动。活塞3208和转移件卡圈3210的分离允许转移件卡圈3210在臂3292的偏置作用下旋转至其原始旋转位置,凭此活塞齿3248和转移件卡圈齿3280处于竖直邻接状态,如图64中所示。
将理解,上述实施方案中的变型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例如,吸入器不必是pMDI,并且可以是DPI或其它类型的吸入器。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可应用于吸入器装置,诸如压力计量剂量吸入器、干粉吸入器或便携式喷雾器。尤其优选的是,吸入器装置是压力计量剂量吸入器(pMDI),因为该机构可为患者提供合适的手段来在正确的方向上施加适当量的力以典型地用于致动pMDI阀。就干粉吸入器而言,其中在装置待发或致动时进行取样的贮存器中存在大量的药,该贮存器可以是筒或其它容器。可使用能量储存装置从容器中分配一定剂量,以使用能量储存装置的能量放置该剂量以供使用者吸入或使一定剂量雾化。就便携式喷雾器而言,典型的此类装置公开于专利US5964416中。在该专利的图6a中,容器被弹簧环绕。一种用于患者端口的盖可被构造成通过使用与本文公开的加压计量剂量吸入器的机构类似的机构驱动弹簧。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可应用于吸入器装置,诸如压力计量剂量吸入器、干粉吸入器或便携式喷雾器,因为用于生成药物气溶胶的机构通常不限制口腔件盖的布置。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可以与第一方面的那些方式类似的方式应用于吸入器装置,诸如压力计量剂量吸入器、干粉吸入器或便携式喷雾器。这里,专利申请US2009/0114925A1中示出的便携式喷雾器具有环绕容器的轴向张紧的驱动弹簧。

Claims (43)

1.一种吸入器,所述吸入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患者端口和盖,所述盖能够在所述盖覆盖所述患者端口的封闭位置和能够触及所述患者端口的敞开位置之间围绕盖轴线旋转;
位于所述壳体内的能量储存装置,所述能量储存装置包括弹性构件并且限定用于接收药物容器的空隙;
其中所述盖轴线与所述空隙相交,并且其中所述盖被构造成在从所述封闭位置朝向所述敞开位置旋转时驱动所述弹性构件以将能量储存在所述弹性构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器,其中凸轮设置在所述盖和所述能量储存装置之间,以便在所述盖旋转时在所述弹性构件上产生线性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凸轮包括由所述盖驱动的凸轮构件,所述凸轮构件从所述盖轴线偏移,其中所述凸轮构件与所述能量储存装置的接合形成结构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弹性构件限定所述接合形成结构。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弹性构件限定所述空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弹性构件为具有弹性部分的大致管状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弹性部分为被构造成在张力作用下储存能量的可伸长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弹性部分包括圆柱形主体,所述圆柱形主体具有被限定在所述圆柱形主体中的多个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多个开口布置在多个偏移排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开口为周向延伸的长形狭槽。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能量储存装置包括套筒,所述套筒被布置成将力从所述盖转移到所述弹性构件。
12.根据从属于权利要求3的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接合形成结构被限定在所述套筒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弹性构件能够在张力作用下伸长以储存能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套筒至少部分地环绕所述弹性构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套筒和所述弹性构件在与所述盖轴线间隔开的位置处被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弹性构件能够在压缩作用下被压缩以储存能量。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套筒至少部分地环绕所述弹性构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能量储存装置包括弹簧支座,所述弹簧支座能够相对于所述套筒轴向移动以压缩所述弹性构件。
1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盖被构造成在所述能量储存装置的两个相对位置处驱动所述能量储存装置。
20.一种吸入器,所述吸入器包括:
第一壳体部;
患者端口;和
盖,所述盖经由配合形成结构安装到所述第一壳体部,以便能够在所述盖覆盖所述患者端口的封闭位置和能够触及所述患者端口的敞开位置之间在可操作的移动范围内围绕盖轴线旋转;并且,
其中:
所述配合形成结构被构造成允许所述第一壳体部和所述盖在所述盖的至少一个预定的旋转位置中组装,所述至少一个预定的旋转位置在所述可操作的移动范围之外;并且
所述盖被所述吸入器的另一个部件阻止进入所述预定的旋转位置或位置的范围。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另一个部件为第二壳体部。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部和所述第二壳体部限定用于接收药物容器的空间。
23.根据权利要求20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另一个部件包括所述患者端口。
24.根据权利要求20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配合形成结构包括:
第一侧部,所述第一侧部具有一开口;和,
第二侧部,所述第二侧部具有一凸出轴,所述凸出轴被构造成接合所述开口并在所述开口中旋转;
其中所述开口和所述凸出轴的形状被设置成使得所述凸出轴仅能够在所述盖的所述至少一个预定的旋转位置中穿入所述开口中。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开口和所述凸出轴限定至少一个凸出部分,其中所述凸出轴的所述凸出部分能够在所述至少一个预定的旋转位置中穿过所述开口的所述凸出部分,并且其中所述凸出轴的所述凸出部分用于在所述可操作的移动范围内保持所述盖抵靠在所述第一壳体部的表面上。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开口和所述凸出轴限定至少两个凸出部分。
27.根据权利要求20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配合形成结构包括:
第一侧部,所述第一侧部具有限定向内凸出的保持形成结构的开口;和,
第二侧部,所述第二侧部具有带有用于接收所述保持形成结构的凹部的凸出轴;
其中所述保持形成结构和所述凹部仅在所述至少一个预定的旋转位置中能够接合以使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能够配合。
28.根据权利要求24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第一侧部被限定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上,并且所述第二侧部被限定在所述盖上。
29.根据权利要求20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盖包括用于安装到所述第一壳体部的相对侧的两个臂,其中所述两个臂能够远离彼此弹性地变形以能够进行组装。
30.根据权利要求20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入器,所述吸入器包括:
位于所述壳体内的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限定用于接收药物容器的空隙;
其中所述盖被构造成在从所述封闭位置朝向所述敞开位置旋转时驱动所述弹性结构以将能量储存在所述弹性结构中。
31.一种吸入器,所述吸入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患者端口和盖,所述盖能够在所述盖覆盖所述患者端口的封闭位置和能够触及所述患者端口的敞开位置之间围绕盖轴线旋转;
位于所述壳体内的可伸长弹性结构,所述可伸长弹性结构限定用于接收药物容器的空隙;
其中所述盖被构造成在从所述封闭位置朝向所述敞开位置旋转时在张力作用下驱动所述弹性结构以将能量储存在所述弹性结构中。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吸入器,其中凸轮设置在所述盖和所述弹性结构之间,以便在所述盖旋转时在所述弹性结构上产生线性力。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凸轮包括由所述盖驱动的凸轮构件,所述凸轮构件从所述盖轴线偏移,其中所述凸轮构件与连接到所述弹性结构的接收形成结构接合。
34.根据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吸入器,所述吸入器包括套筒,所述套筒被布置成将力从所述盖传递到所述弹性结构,其中所述套筒环绕所述弹性结构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套筒在与所述盖轴线间隔开的位置处连接到所述弹性结构。
35.根据从属于权利要求33的权利要求34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接收形成结构设置在所述套筒上。
36.根据权利要求34或35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弹性结构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被构造成向设置在所述空隙中的药物容器施加压缩力,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一端部间隔开,其中所述套筒连接到所述第二端部。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吸入器,所述吸入器包括设置在所述空隙中的筒,所述筒包括所述药物容器和阀构件,其中所述弹性结构的所述第二端部被设置成比所述第一端部更靠近所述阀构件。
38.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凸轮包括由所述盖驱动的凸轮轴,所述凸轮轴包括接收形成结构,所述接收形成结构由连接到所述弹性结构的驱动构件接合。
39.根据权利要求31至3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盖被构造成在所述弹性结构的两个相对位置处驱动所述弹性结构。
40.根据权利要求31至3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弹性结构为弹簧。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弹簧包括圆柱形主体,所述圆柱形主体具有被限定在所述圆柱形主体中的多个开口。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多个开口布置在多个偏移排中。
43.根据权利要求41或42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开口为周向延伸的长形狭槽。
CN201780054808.XA 2016-09-07 2017-09-05 用于吸入器的能量储存机构 Active CN1096891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GB1615186.2A GB201615186D0 (en) 2016-09-07 2016-09-07 Energy storage mechanism for an inhaler
GB1615186.2 2016-09-07
PCT/US2017/050049 WO2018048786A1 (en) 2016-09-07 2017-09-05 Energy storage mechanism for an inhal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89136A true CN109689136A (zh) 2019-04-26
CN109689136B CN109689136B (zh) 2020-07-14

Family

ID=57139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54808.XA Active CN109689136B (zh) 2016-09-07 2017-09-05 用于吸入器的能量储存机构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298943A1 (zh)
EP (1) EP3493867B1 (zh)
JP (1) JP6701448B2 (zh)
CN (1) CN109689136B (zh)
AU (1) AU2017324259B2 (zh)
GB (1) GB201615186D0 (zh)
WO (1) WO201804878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07674A (zh) * 2019-07-01 2022-02-01 梅鑫公司 便携式吸入器
CN115105695A (zh) * 2022-06-02 2022-09-27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哮喘呼吸器及哮喘呼吸器的使用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1615185D0 (en) 2016-09-07 2016-10-19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Reset mechanism for an inhaler
US20190059811A1 (en) * 2017-08-27 2019-02-28 Charles Dashiell Combination peak flow meter, inhaler, and nebulizer
US20210252234A1 (en) 2018-07-16 2021-08-19 Softhale Nv Improved inhalation device
CA3152232A1 (en) 2019-09-03 2021-03-11 Trudell Medical International Medical device with energy harvesting system
CA3228128A1 (en) * 2021-08-09 2023-02-16 Aisha McCain Metered dose inhaler with mouthpiece extension
US11964121B2 (en) 2021-10-13 2024-04-23 Satio, Inc. Mono dose dermal patch for pharmaceutical delivery
US11877848B2 (en) 2021-11-08 2024-01-23 Satio, Inc. Dermal patch for collecting a physiological sample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73084B1 (en) * 1997-11-14 2001-08-14 Astra Aktiebolag Inhalation device
US6405727B1 (en) * 1997-05-23 2002-06-18 Pa Knowledge Limited Inhaler mechanism
US20040237961A1 (en) * 1995-06-08 2004-12-02 Snow John Medlin Inhalation actuated device for use with metered dose inhalers (MDIs)
CN1747759A (zh) * 2003-02-11 2006-03-15 贝斯帕克有限公司 分配装置
CN101193676A (zh) * 2005-04-28 2008-06-04 科斯生命科学公司 呼吸致动吸入器
US20080178872A1 (en) * 2006-12-01 2008-07-31 Perry Genova Dose selective breath actuated inhaler
CN101578118A (zh) * 2007-01-02 2009-11-11 阿斯利康(瑞典)有限公司 呼吸致动的吸入器致动器
CN101810901A (zh) * 2005-01-20 2010-08-25 特鲁德尔医学国际公司 分配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328808D0 (en) * 1983-10-28 1983-11-30 Riker Laboratories Inc Inhalation responsive dispensers
GB8919131D0 (en) * 1989-08-23 1989-10-04 Riker Laboratories Inc Inhaler
GB8925707D0 (en) * 1989-11-14 1990-01-04 Riker Laboratories Inc Device
DE4015367A1 (de) * 1990-05-12 1991-11-14 Pfeiffer Erich Gmbh & Co Kg Austragvorrichtung fuer mindestens ein medium
GB9026191D0 (en) * 1990-12-01 1991-01-16 Harris Pharma Ltd Breath actuated dispensing device
FR2701399B1 (fr) * 1993-02-16 1995-03-31 Valois Dispositif portatif de pulvérisation à actionnement déclenché par l'inhalation.
NZ293269A (en) * 1994-09-16 1998-07-28 Glaxo Wellcome Lab Inhaled medicament dispenser comprises movable metering recess which communicates with reservoir and outlet
US5826571A (en) * 1995-06-08 1998-10-27 Innovative Devices, Llc Device for use with metered dose inhalers (MDIS)
US6357442B1 (en) * 1995-06-08 2002-03-19 Innovative Devices, Llc Inhalation actuated device for use with metered dose inhalers (MDIS)
ES2207030T3 (es) * 1998-01-30 2004-05-16 Hagepharm Gmbh Inhalador para medicamentos en forma de polvo.
FR2775668B1 (fr) * 1998-03-04 2000-05-19 Tebro Dispositif de distribution de produit fluide declenche par l'inhalation
SE9801078D0 (sv) * 1998-03-27 1998-03-27 Shl Medical Ab Inhalator
TWI224513B (en) * 2000-06-23 2004-12-01 Norton Healthcare Ltd Dose counter for medicament inhaler
GB0505543D0 (en) * 2005-03-17 2005-04-27 Glaxo Group Ltd Inhalation devices
US20060289006A1 (en) * 2005-06-27 2006-12-28 Kos Life Sciences, Inc. Breath actuated nasal drug delivery system
US20100199984A1 (en) * 2007-04-02 2010-08-12 Abbott Laboratories Breath actuated nasal pump
TR201815014T4 (tr) * 2008-05-07 2018-11-21 Map Pharmaceuticals Inc Doz sayacı ve kilitleme mekanizması.
US9095670B2 (en) * 2008-10-08 2015-08-04 Astrazeneca Ab Inhal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dispensing medicament
RU2598465C2 (ru) * 2010-09-30 2016-09-27 Новартис Аг Ингалятор
GB201304784D0 (en) * 2013-03-15 2013-05-01 Euro Celtique Sa Dispenser
WO2017112476A2 (en) * 2015-12-21 2017-06-29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Dose release firing systems and medicinal inhalers comprising same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37961A1 (en) * 1995-06-08 2004-12-02 Snow John Medlin Inhalation actuated device for use with metered dose inhalers (MDIs)
US6405727B1 (en) * 1997-05-23 2002-06-18 Pa Knowledge Limited Inhaler mechanism
US6273084B1 (en) * 1997-11-14 2001-08-14 Astra Aktiebolag Inhalation device
CN1747759A (zh) * 2003-02-11 2006-03-15 贝斯帕克有限公司 分配装置
CN101810901A (zh) * 2005-01-20 2010-08-25 特鲁德尔医学国际公司 分配装置
CN101193676A (zh) * 2005-04-28 2008-06-04 科斯生命科学公司 呼吸致动吸入器
US20080178872A1 (en) * 2006-12-01 2008-07-31 Perry Genova Dose selective breath actuated inhaler
CN101578118A (zh) * 2007-01-02 2009-11-11 阿斯利康(瑞典)有限公司 呼吸致动的吸入器致动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07674A (zh) * 2019-07-01 2022-02-01 梅鑫公司 便携式吸入器
CN114007674B (zh) * 2019-07-01 2023-06-06 梅鑫公司 便携式吸入器
CN115105695A (zh) * 2022-06-02 2022-09-27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哮喘呼吸器及哮喘呼吸器的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93867B1 (en) 2021-08-11
US20190298943A1 (en) 2019-10-03
EP3493867A1 (en) 2019-06-12
WO2018048786A1 (en) 2018-03-15
AU2017324259A1 (en) 2019-03-28
EP3493867A4 (en) 2020-04-22
JP6701448B2 (ja) 2020-05-27
CN109689136B (zh) 2020-07-14
JP2019526399A (ja) 2019-09-19
AU2017324259B2 (en) 2020-01-02
GB201615186D0 (en) 2016-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89136A (zh) 用于吸入器的能量储存机构
EP3439722B1 (en) Medicinal inhaler including a reusable assembly and a refill assembly, the refill assembly comprising a lockout override mechanism
EP3439721B1 (en) Medicinal inhaler with a refill assembly comprising a lockout mechanism
EP1787668B1 (en) Aerosol dispensing apparatus
CA2783560C (en) Dose indicator
EP3393561B1 (en) Auto-reset dose release firing system and medicinal inhaler comprising same
CA2588686C (en) Dispensing apparatus with container-receiving sleeve provided with non-return feature
US7823584B2 (en) Atomizer
EP2504051B1 (en) Nebulizer
CN109689141A (zh) 用于吸入器的复位机构
DK2288401T3 (en) DOSAGE STANDS AND LOCKING MECHANISM
US20130125881A1 (en) Nebuliz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