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80969B - 球幕调整方法和调整系统 - Google Patents

球幕调整方法和调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80969B
CN109680969B CN201811472021.8A CN201811472021A CN109680969B CN 109680969 B CN109680969 B CN 109680969B CN 201811472021 A CN201811472021 A CN 201811472021A CN 109680969 B CN109680969 B CN 1096809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ing
screen
image
vibration
sh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7202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80969A (zh
Inventor
张子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Bingxu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Jiaojiang Laifante Glasses Facto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Jiaojiang Laifante Glasses Factory filed Critical Taizhou Jiaojiang Laifante Glasses Factory
Priority to CN20181147202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8096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809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809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809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809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14Conveying or assembling building elements
    • E04G21/16Tools or apparatus
    • E04G21/18Adjusting tools; Templat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54Accessories
    • G03B21/56Projection scree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urtains And Furnishings For Windows Or Doors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球幕调整方法和调整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软结构球幕缺少适配手段不能维持良好反射效果的技术问题。球幕调整方法包括:通过振动支撑梁,对球幕轮廓进行动态调整;通过反射的第一对比图像与预置形状的比对差异,对球幕形态进行动态调整;通过反射的第二对比图像与预置灰度的比对差异,对投影亮度进行动态调整。使得球幕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从多角度进行调整,在轮廓大尺度上、球幕局部尺寸上和整体球幕亮度匹配上进行针对性优化,满足持续观影效果。

Description

球幕调整方法和调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结构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球幕调整方法和调整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球幕影院的建造过程中,对球幕的建造主要采用硬结构和软结构两种方式。
软结构首先需要设计制造符合球幕形状需求的充气气囊,采用充气气囊形成球幕轮廓,并在轮廓内表面涂刷涂料固化后作为幕布,软结构对基础建设要求较低,排除充气气囊定制因素,整体球幕形成周期较短。但是气囊的自重导致充气过程中形态不固定,对周围环境和人员具有潜在危害,在充气完成后形成的球幕轮廓易受天气因素、气囊材质透气性等客观因素的持续干扰,导致球幕在使用过程中对光学信号的反射具有波动性,需要有效的调整手段保证球幕的日常使用和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球幕调整方法和调整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软结构球幕缺少适配手段不能维持良好反射效果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球幕调整方法,包括:
通过振动支撑梁,对球幕轮廓进行动态调整;
通过反射的第一对比图像与预置形状的比对差异,对球幕形态进行动态调整;
通过反射的第二对比图像与预置灰度的比对差异,对投影亮度进行动态调整。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通过振动支撑梁,对球幕轮廓进行动态调整包括:
在支撑梁的端部设置纵波振动源;
根据第一振动规则产生超声振动信号传导至支撑梁,检测支撑梁刚性缺陷。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通过振动支撑梁,对球幕轮廓进行动态调整还包括:
根据第二纵波振动规则产生时效振动信号传导至支撑梁,形成支撑梁整体结构的时效处理。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通过振动支撑梁,对球幕轮廓进行动态调整还包括:
利用第三纵波振动规则通过支撑梁传递幕布振动信号,形成支撑梁刚性结构的谐振处理。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通过反射的第一对比图像与预置形状的比对差异,对球幕形态进行动态调整包括:
通过标准形状映射图投射至球幕上的图像,形成形状对比图像;
获取所述标准形态映射图各区域投射形变后的标准形态数据;
根据所述标准形态数据形成形状对比图像的偏差数据;
利用所述偏差数据形成球幕对应区域的形状调节数据;
利用所述形状调节数据调整轮廓结构上相应结合节点的行程。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通过反射的第二对比图像与预置灰度的比对差异,对投影亮度进行动态调整包括:
通过标准灰度映射图投射至球幕上的图像,形成灰度对比图像;
获取所述标准灰度映射图各区域投射形变后的标准形态数据;
获取所述灰度对比图像对应区域内实际亮度数据;
根据所述实际亮度数据形成所述灰度对比图像的实际伽马数据;
根据所述实际伽马数据调整投影机的亮度参数。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利用多摄像头获取球幕反射的黑白对比图像。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利用多摄像头获取球幕反射的黑白对比图像包括:
围绕投影机投影镜头旁轴设置黑白摄像头;
设置各所述黑白摄像头的焦距形成连续覆盖;
所述各所述黑白摄像头同步捕捉球幕上的图像,形成参考图像组;
根据所述焦距确定所述参考图像组中各参考图像的准确对焦范围;
利用所述准确对焦范围将参考图像拼接形成比对图像。
本发明实施例的球幕调整系统,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球幕调整方法处理过程的程序片段。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程序片段。
本发明实施例的球幕调整系统,包括:
轮廓调整装置,用于通过振动支撑梁,对球幕轮廓进行动态调整;
形态调整装置,用于通过反射的第一对比图像与预置形状的比对差异,对球幕形态进行动态调整;
亮度调整装置,用于通过反射的第二对比图像与预置灰度的比对差异,对投影亮度进行动态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的球幕调整方法和调整系统通过对球幕的硬支撑结构、球幕形态和球幕光学特性的匹配调整,使得球幕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从多角度进行调整,在轮廓大尺度上、球幕局部尺寸上和整体球幕亮度匹配上进行针对性优化,满足持续观影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球幕搭建系统中一种支撑构件的主视剖视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球幕搭建系统中一种支撑构件内部部件的主视剖视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球幕搭建系统中一种连接构件的局部主视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球幕搭建系统中一种支撑构件与连接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球幕搭建系统中一种调节基座的主视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球幕搭建系统中一种调节基座的右视剖视图。
图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球幕搭建系统中球幕轮廓结构示意图。
图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球幕搭建系统中球幕搭建主要步骤流程图。
图9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球幕调整方法的主要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的球幕搭建系统包括一种支撑构件,用于沿轴向对称固定连接构件并提供可调整行程的固定点。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支撑构件100包括支撑圆柱110,支撑圆柱110内部沿支撑圆柱110轴线方向开设有封闭的部件容纳腔体120。在支撑圆柱110的两端(图中为左右两端)对称开设连通部件容纳腔体120两端的线缆过孔130。在支撑圆柱110的侧壁中部,沿侧壁周向方向形成环形凸台140。在环形凸台140顶面沿支撑圆柱110的径向方向开设连通部件容纳腔体120的调节过孔150。在部件容纳腔体120的侧壁上固定角度调节模块170,固定角度调节模块170部分伸出调节过孔150。
部件容纳腔体120的两端端面为弧面,弧面的圆心靠近对端,线缆过孔130位于弧面的顶部。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部件容纳腔体120的两端端面为圆形弧面,圆形弧面的圆心靠近另一端的端面,圆形弧面的顶部(即弧面中心)位于支撑圆柱110的轴线上。线缆过孔130的轴线与支撑圆柱110的轴线重合。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线缆过孔130位于弧面的顶部,线缆过孔130轴线与支撑圆柱110的轴线平行。
在环形凸台140两侧的支撑圆柱110的侧壁上,设置接驳结构,用于与其他具有相应适配接驳结构的部件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接驳结构采用卡槽,在环形凸台140两侧的支撑圆柱110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接驳卡槽160,当其他部件采用圆管状内壁,端口处设置适配接驳卡槽时,可以实现与支撑构件100的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接驳结构采用螺纹,在环形凸台140两侧的支撑圆柱110的侧壁上分别设置外螺纹,当其他部件采用圆管状内壁,端口处设置适配内螺纹时,可以实现与支撑构件100的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接驳结构采用凸起,在环形凸台140两侧的支撑圆柱110的侧壁上设置与支撑圆柱110轴线平行的凸起,当其他部件采用圆管状内壁端口处设置适配凹槽时,可以实现与支撑构件100的固定连接。
通过支撑构件100的接驳结构和其他具有相应适配接驳结构的部件固定连接可以保证连接固定稳固,连接对位一致,连接快捷高效。
角度调节模块170,用于沿支撑构件100径向的固定方向调整支撑构件固定点的位移。
如图2所示,角度调节模块170包括步进电机171、蜗杆172、蜗杆支座173、步进杆174、步进底盘175、蜗轮套管176、固定顶板177和支撑外壳178,支撑外壳178固定在部件容纳腔体120中,固定支撑步进电机171和蜗杆支座173,活动支撑蜗轮套管176。蜗杆172与支撑圆柱110的轴线平行,蜗杆172的一端转动支撑在蜗杆支座173上,蜗杆172的另一端固定在步进电机171的输出轴上,蜗杆172与步进电机171的输出轴轴线重合。蜗轮套管176为一中空的圆管,步进底盘175为一圆盘,步进杆174为一包括固定端和延伸端的圆柱,步进杆174的固定端固定在步进底盘175的中心,步进底盘175设置在蜗轮套管176中,步进杆174、步进底盘175和蜗轮套管176共轴线。蜗轮套管176的轴线与蜗杆172的轴线垂直,蜗轮套管176外壁周向上形成与蜗杆172的蜗杆齿轮啮合的涡轮齿轮,蜗轮套管176的内壁上沿轴向设置有与步进底盘175侧壁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步进杆174伸出调节过孔150,步进杆174的延伸端转动固定在固定顶板177的中心。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固定顶板177的外侧可以设置胶黏层材料、卡扣、连接件、卡接件、磁吸层材料或电吸合材料等可用于与弹性幕布形成固定点连接的结构或材料。
实际应用中,步进电机171通过蜗杆齿轮-涡轮齿轮-蜗轮套管176的内螺纹-步进底盘175的外螺纹这一传动路径,控制步进杆174的延伸端带动固定顶板177在一径向的固定方向(即调节过孔150轴线方向)做往复移动调整作为固定点的固定顶板177的偏移位置。传动过程中利用蜗杆齿轮-涡轮齿轮的单向传动自锁性特点实现固定点调整到位后不会出现自由移动的效果。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可以利用丝杠副代替步进底盘175,利用丝杠代替步进杆174,在蜗轮套管176的内壁靠近调节过孔150的一端设置内螺纹并将丝杠副转动固定在对应位置,丝杠副侧壁的外螺纹与蜗轮套管176的内螺纹适配。形成蜗轮套管176的内螺纹-丝杠副侧壁的外螺纹-丝杠的传动结构,通过多级齿数比和螺纹螺距的变化可以使得固定点的位移调整进一步精准。
本发明实施例的球幕搭建系统还包括一种连接构件,用于沿轴向在两端固定并弹性承载支撑构件100。
如图3所示,连接构件200包括一个缠绕成中空管状的拉伸弹簧棒体210,还包括一对适配套管220,适配套管220与拉伸弹簧棒体210的轴线重合。适配套管220为一端封闭的中空圆管,形成一个开口端和一个封闭端,封闭端上开设有走线过孔230。
封闭端的外表面为弧面,弧面的圆心在封闭端远离开口端的一侧。
一对适配套管220对称设置在拉伸弹簧棒体210的两端,适配套管220的封闭端与拉伸弹簧棒体210的对应端部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走线过孔230位于弧面的顶部,走线过孔230轴线与适配套管220的轴线重合。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走线过孔230位于弧面的顶部,走线过孔230轴线与适配套管220的轴线平行。
在适配套管220的内壁上,设置适配接驳结构,用于与支撑构件100的接驳结构固定连接。
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适配接驳结构采用卡槽,在适配套管220的内壁上设置适配接驳卡槽240,实现与支撑构件100的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适配接驳结构采用螺纹,在适配套管220的内壁上设置适配内螺纹,实现与支撑构件100的侧壁上的外螺纹适配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适配接驳结构采用凹槽,在适配套管220的内壁上设置与适配套管220轴线平行的凹槽,实现与支撑构件100的侧壁上的凸起适配固定连接。
通过沿轴线交替连接支撑构件和连接构件形成球幕支撑轮廓中的一个支撑梁。支撑梁经受控弯曲后形成弧形支撑梁,若干个弧形支撑梁受控结合形成球幕的轮廓。
如图4所示,支撑梁300包括沿轴线交替连接的支撑构件100和连接构件200,支撑构件100的环形凸台140的外径与连接构件200的适配套管220的外径相同,支撑构件100的支撑圆柱110的外径与连接构件200的适配套管220的内径相同,连接构件200的适配套管220的内径与拉伸弹簧棒体210的外径相同。支撑构件100两端的接驳结构为接驳卡槽160,连接构件200两端的适配接驳结构为适配接驳卡槽240,通过接驳结构和适配接驳结构交替设置的支撑构件100和连接构件200沿轴线固定连接并形成良好的构件相对位置定位,使得支撑构件100的角度调节模块170的调节方向一致(即支撑构件100的调节过孔150朝向一致)。支撑构件100的线缆过孔130与相邻的连接构件200的走线过孔230保持连通,线缆过孔130与走线过孔230的轴线重合。
如图4所示,将钢丝310从支撑梁300一端依次贯穿支撑梁300中的线缆过孔130和走线过孔230和拉伸弹簧棒体210,并将钢丝310的两端在支撑梁300的两端进行可靠固定。
利用支撑梁300上均匀分布的支撑构件100的角度调节模块170的固定顶板177,可以对(弹性)幕布320形成均匀的定位固定,避免幕布局部因缺少固定力受到重力的牵拉而损坏。同时,利用支撑构件100和连接构件200的接驳结构和适配接驳结构形成的角度调节模块170的调节方向一致性,可以对幕布400局部进行可控的调整以适应放映影像参数或校正球幕形态,大大提高了球幕的适应性。
钢丝310与支撑梁300形成整体,钢丝310提供了额外牵引力保证了支撑梁300形成任何弧度的弧形支撑梁时的支撑梁整体刚性。连接构件200的拉伸弹簧棒体210的均匀分布使得支撑梁300弯曲时的弹性应力可以分散到整个支撑梁300上,避免出现弹性应力集中破坏支撑梁形态,更有利于保持大跨度弧形的稳定形态。大跨度通常是指较大半径的劣弧,形成劣弧的支撑梁对支撑基础要求较高。
本发明实施例的球幕搭建系统还包括一种定位构件,用于提供预制的定位角度作为固定基准。
定位构件包括:
一个基座,用于提供角度、距离和与基础设施固定的定位基准。
一组定位板块,用于提供存在角度差异的固定平面和固定平面中存在角度差异的固定孔位。
结合图5和图6所示,定位构件400的基座410为一矩形立方体,基座410底部开设有定位盲孔411,用于与基础设施固定。基座410的一对相对侧壁上开设有贯穿基座410的调节通孔412,用于定位构件400成对使用时对位和间距测量。
定位构件400的定位板块460为板状,每块定位板块460的轴线延伸方向与基座410的调节通孔412的延伸方向一致(即定位板块460的轴线所在平面与调节通孔412的延伸方向平行)。每块定位板块460的底部与基座410顶部固定,每块定位板块460的顶部形成180度的顶部弧面461。定位板块460与基座410顶部形成水平夹角462,即定位板块460所处平面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每个定位板块460与水平面的夹角存在差异,各定位板块460的水平夹角在6度至90度之间。相邻定位板块460的间隔角度优选为6度。在每个定位板块460的顶部弧面461上沿顶部弧面的径向方向开设端梁容纳盲孔463,同一个定位板块460的顶部弧面461上的端梁容纳盲孔463沿顶部弧面461周向间隔布设,间隔角度为5至10度。间隔角度优选10度。端梁容纳盲孔463内设置有与支撑构件100的接驳结构对应的适配接驳结构。
如图7所示,实际应用中根据球幕建设需求,利用弧长计算公式和扇形面积计算公式获取搭建球幕所需轮廓中弧形支撑梁300的长度以及弧形支撑梁300的两端间距。然后建立与两端间距一致的对称基本固定基础提供定位构件的固定条件,并利用定位构件400的调节通孔412实现对称的定位构件400上定位板块460的端梁容纳盲孔463的方向对位,利用定位盲孔411与基本固定基础连接固定。然后根据弧形支撑梁300的长度交替组装支撑构件100和连接构件200形成成组的支撑梁300。吊装支撑梁300,利用成熟施工工艺将支撑梁300的两端牵引至对应定位构件400的端梁容纳盲孔463中固定。成组的支撑梁300在对称定位构件400的对应端梁容纳盲孔463中形成所需弧度的、符合球幕轮廓的各装配角度的支撑梁。然后利用支撑梁300中支撑构件100的角度调节模块170的固定顶板177粘合固定幕布,形成所需形态的球幕。
本发明实施例的球幕搭建系统使用标准构件实现了工程建设成本和时间成本的节约,可以根据数学公式直接确定工程器件的采购数量并可以实现工程器件的重复利用。标准构件形成的支撑梁300利用有限的机械台班工作量就可以将其固定在标准构件的装配基础上,使球幕轮廓定型。标准构件中包括球幕微调功能,铺装固定后的幕布可以通过控制信号进行球幕形态参数调整,修正球幕局部的曲率,反光率或折射率,有效提升了影像成像质量。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球幕的幕布采用具有弹性的高聚合物纤维编织而成,必要时还可以涂敷低反光涂层。弹性幕布有利于配合角度调节模块170的固定顶板177形成均匀的固定点位,分散重力影响。本发明实施例的球幕幕布整体成型,可以立体裁剪,形成尽可能小的幕布拼接缝,避免了造成观影体验。本发明实施例的球幕幕布具有的弹性可以与角度调节模块170充分配合,对完成后的球幕形态在使用生命周期中做动态调整,保证球幕形态始终可以满足最佳的观影体验。
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球幕搭建方法包括:
步骤10:形成球幕的轮廓结构。
轮廓结构可以是按(大致)纬线轮廓或(大致)经线轮廓形成,也可以是采用(大致)纬线轮廓和(大致)经线轮廓的经纬轮廓形成。
步骤20:在轮廓结构上形成行程受控的结合节点。
结合节点的行程受控是指结合节点可受控在确定的方向上移动。
结合节点采用分布式布设,例如在一个方向上以等距间隔布设、等角间隔布设或沿一个方向线性布设。
步骤30:将幕布固定在结合节点上形成球幕。
结合节点分布在轮廓结构上,幕布与结合节点的固定可以将幕布受力均匀的与轮廓结构结合。球幕优选整体的弹性幕布。
步骤40:调整结合节点的行程控制球幕的形态。
形态至少可以包括曲率。
结合节点的行程控制可以采用异常状态触发控制,例如根据球幕的亮度信号监测发现光斑或暗斑信号触发,对相应位置的结合节点进行行程控制,以消除异常。也可以采用策略控制,例如根据球幕投影机的灯泡老化参数适时对投影边缘或投影画面结合部的结合节点进行行程控制。控制球幕的形态可以是保持形态、优化整体形态、优化局部形态或形成动态形态以形成视觉效果增强。
本发明实施例球幕搭建方法,利用结合节点的行程变化,形成对球幕形态的动态调整,这种动态调整可以克服球幕因持续重力引起局部变形造成的局部幕布曲率变化。结合节点行程的受控变化,可以根据需要改变特点区域幕布曲率的变化,在维持球幕整体曲率的基础上在多投影机投影影像的融合衔接区域形成有规律的曲率变化,改变光线折射或反射角度,以适应融合衔接处影像亮度、色度等光影参数的变化,进而克服多投影机投影形成的影像衔接缺陷。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步骤10还包括:
步骤11:利用交替的刚性连接和弹性连接形成球幕的轮廓结构。
刚性连接可以采用弹性模量较大的一体化部件,弹性连接可以采用弹性模量较小的一体化部件。
本发明实施例球幕搭建方法,利用刚性连接和弹性连接形成了整体的弹性轮廓结构,利用交替连接形成轮廓的整体应力释放结构,使得球幕的轮廓结构可以承载较高的负荷不变形,同时又具有自回复的弹性特性。进一步利用弹性特性可以避免结构过度的刚性稳定性,使得装配和施工的难度大大下降。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刚性连接采用上述的支撑构件100,弹性连接上述的连接构件200。
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球幕调整方法顺序包括:
步骤500:通过振动支撑梁,对球幕轮廓进行动态调整。形成对球幕主体轮廓框架的调整,可以使球幕轮廓避免长时间弹性应力聚集造成的主体轮廓框架(及构件)的变形,作为球幕的基础调整过程。
步骤700:通过反射的第一对比图像与预置形状的比对差异,对球幕形态进行动态调整。
通过预置图案形状的图形与球幕的反射图案进行对比,可以获得图案形状的量化变形信息,利用该信息形成针对性的形态调整过程作为球幕的准确调整过程。
步骤800:通过反射的第二对比图像与预置灰度的比对差异,对投影亮度进行动态调整。
通过预置图案与球幕的反射图案进行亮度参数对比,可以矫正投影参数,保证投射图像的色彩细节和亮度细节与图像源的亮度和色度设定趋于一致,避免图像细节丢失,影响观影效果,可以作为对球幕呈现效果的精确调整过程。
如图9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步骤500包括:
步骤510:在支撑梁的端部设置纵波振动源。
纵波振动源用于产生沿支撑梁传导的受控机械振动纵波。纵波振动源与支撑梁的配置比例可以采用一对一或一对多,一个纵波振动源与多个(形成弧形的)支撑梁的同一侧端部通过连接法兰刚性连接可以避免在对端反射后产生的复杂频率干扰。在支撑梁的对端通过连接法兰刚性连接缓冲器可以快速消减振动功率,阻隔纵波向支撑梁的固定基础结构传动形成个别部件谐振。
步骤520:根据第一振动规则产生超声振动信号传导至支撑梁,检测支撑梁刚性缺陷。
第一振动规则利用纵波振动源形成0.4MHz至1.1MHz的纵波,持续时间为振动100毫秒-间隔400毫秒、振动150毫秒-间隔750毫秒或振动200毫秒-间隔1200毫秒。
本发明实施例球幕调整方法,针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支撑弧的交替连接特性,避免形成振动信号的大量叠加,使得反射信号的检测避免过多的干扰信号。采用成熟的仪表对第一振动规则产生的振动信号的反射信号检测,可以有效判断(形成弧形的)支撑梁在使用过程中特有的交替连接结构中的个别构件是否出现结构缺陷例如潜在断裂,这对于拱形支撑的支撑梁尤为重要。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球幕调整方法还包括:
步骤530:根据第二纵波振动规则产生时效振动信号传导至支撑梁,形成支撑梁整体结构的时效处理。
时效处理的目的是克服或释放刚性结构的内应力,避免因内应力聚集导致产品缺陷。第二纵波振动规则利用纵波振动源形成40KHz至200KMHz的纵波,纵波频点间隔1-1.5KHz,随着频点频率上升,该频点振动时间缩短。
本发明实施例球幕调整方法,针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支撑弧的交替连接特性,利用时效振动信号调整球幕(形成弧形的)支撑梁各弹性构件逐渐形成并积聚在与刚性构件结合部的持续张力,释放各支撑梁弹性形变应力。第二纵波振动规则针对支撑弧中弹性构件的弹性应力形变规律,定期实施可以有效维持符合设计标准的球幕轮廓,避免支撑梁出现金属疲劳变形,降低球幕轮廓维护成本。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球幕调整方法还包括:
步骤540:利用第三纵波振动规则通过支撑梁传递幕布振动信号,形成支撑梁刚性结构的谐振处理。
第三振动规则利用纵波振动源形成与本发明实施例中支撑构件100的角度调节模块170的步进电机171的最高工作时转动频率一致频率的纵波,配合步进电机171动作。持续时间满足支撑梁上所有支撑构件100的角度调节模块170的步进电机171带动步进杆174完成一次最大往返行程的时间。可以是当所有步进电机171同步动作时的持续时间,也可以是所有步进电机171分区域同步动作时累加的持续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球幕调整方法,针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支撑弧的刚性结构的活动部件,利用纵波振动释放角度调节模块170中各活动部件持续受力产生的金属疲劳,同时使各活动部件形成充分运转,避免持续受力超过部件负荷特性产生永久变形,形成误差积累。同时角度调节模块170的运转对幕布产生适度拉伸,可以调整与结合节点固定的幕布的张力,释放各结合节点对幕布局部的弹性应力,完成结合节点的谐振处理和幕布的张力均衡。
如图9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步骤700包括:
步骤710:通过标准形状映射图投射至球幕上的图像,形成形状对比图像。
向投影机预置标准形状映射图作为投射内容,标准形状映射图包括体现矢量方向的一系列相关图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标准形状映射图可以作为反映长度、角度、宽度、弧度的量化基准。例如标准形状映射图可以是电视信号测试图或棋盘式畸变测试图案,其中以线条或色块图形为主。
步骤720:获取标准形态映射图各区域投射形变后的标准形态数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标准形态映射图中图形的数学描述参数和相互位置关系是确定并量化的。由于投射镜头的光路参数确定,可以计算获得投射形变后理论上必然形成形变图形确定量化的标准形态数据。
步骤730:根据标准形态数据形成形状对比图像的偏差数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形状对比图像中的形变图形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可以形成对应的确定量化形态数据,该确定量化形态数据与标准形态数据存在可量化的距离差异、角度差异或位置差异,进而形成形状对比图像的偏差数据。
步骤740:利用偏差数据形成球幕对应区域的形状调节数据。
将整体球幕划分若干区域,有利于将整体球幕的形状对比图像的偏差数据形成的偏差,分解为各区域图像局部偏差数据形成的偏差的总和,可以具体将偏差数据分配到每一个结合节点的行程距离的量化误差上,纠正量化误差的行程调节数据即结合节点的调节数据,进而集合形成对应区域的形状调节数据,进而组成整体球幕的形状调节数据。
偏差划分为根据对比图像偏差数据定量计算球幕对应区域。
步骤750:利用形状调节数据调整轮廓结构上结合节点的行程。
调整轮廓结构上结合节点的行程,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球幕轮廓结构中,采用的是支撑梁中与幕布固定结合节点的支撑构件100的角度调节模块170的固定顶板177的位移距离。
步骤760:当重复步骤710至750使得对比图像偏差数据符合误差要求,球幕形态调整稳定。
步骤710至750的一次调整过程会使球幕形态与设计要求的标准形态更接近,通过重复迭代调整可以将形态误差降到最小并保持稳定。
如图9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步骤800包括:
步骤810:通过标准灰度映射图投射至球幕上的图像,形成灰度对比图像。
向投影机预置标准灰度映射图作为投射内容,标准灰度映射图包括体现灰度梯次一系列相关图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标准灰度映射图的色块是不同亮度的量化基准。例如标准灰度映射图可以是灰阶测试图案,其中以条块图形为主。
步骤820:获取标准灰度映射图各区域投射形变后的标准形态数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标准灰度映射图中图形的数学描述参数和程度描述和相互位置关系是确定并量化的。由于投射镜头的光路参数确定,可以计算获得投射形变后理论上必然形成形变图形确定量化的标准形态数据。
步骤830:获取灰度对比图像对应区域内实际亮度数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灰度对比图像中的亮度信号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可以形成对应区域的确定量化实际亮度数据。
步骤840:根据实际亮度数据形成灰度对比图像的实际伽马数据。
各区域的确定量化实际亮度数据可以统计量化形成灰度对比图像的图像伽马(Gamma)值数据,通常是以变化曲线表达。
步骤850:根据实际伽马数据调整投影机的亮度参数。
实际伽马数据与标准灰度映射图的伽马数据的差异作为投影机的亮度调节参数可以改善投影机对球幕材料的亮度匹配,使得在后续投影过程中使亮度与影像源的图形伽马(Gamma)值近似一致,使得球幕上影像的灰度丰富度得到较好的体现,避免灰度因亮度缺失。
步骤860:当重复步骤810至850使得实际伽马数据符合误差要求,投影机亮度调整稳定。
步骤810至850的一次调整会使球幕亮度与影响要求的标准亮度更接近,通过重复迭代调整可以将亮度误差降到最小并保持稳定。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600:
利用多摄像头获取球幕反射的黑白对比图像。高质量的黑白对比图像可以提高对比精度,避免色差造成的色度干扰。
如图9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步骤600包括:
步骤610:围绕投影机投影镜头旁轴设置黑白摄像头。
黑白摄像头保证过滤色彩信息等冗余信息,先去过滤冗余信息的干扰并降低数据量,各黑白摄像头的旁轴设置使得摄像头光轴与投影镜头光轴平行并等距。
步骤620:设置各黑白摄像头的焦距形成连续覆盖。
利用各黑白摄像头采用不同的焦距,形成焦距的连续覆盖,以适应球幕作为立体表面,由于球幕各区域距离投影镜头距离差异较大,需要利用多个不同焦距的摄像头准确对焦覆盖相应区域。
步骤630:各黑白摄像头同步捕捉球幕上的图像,形成参考图像组。
同步捕捉的参考图像在图像大部分区域的影响趋于一致,可以具有共同图像基准,可以作为后续图形处理的基准。
步骤640:根据焦距确定参考图像组中各参考图像的准确对焦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对应的焦距在参考图像中有确定的准确对焦范围。该范围可以确定量化。
步骤650:利用准确对焦范围将参考图像拼接形成比对图像。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可以形成各摄像头准确对焦范围内参考图像的拼接形成与投射内容对应的比对图像。
本发明实施例球幕调整方法,可以保证形成的比对图像的各区域对焦准确,影像信息完整,干扰信息较少。
本发明实施例的球幕调整系统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上述球幕调整方法过程中对应步骤的程序片段。
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球幕调整方法过程中对应步骤的程序片段。
本发明实施例的球幕调整系统包括:
轮廓调整装置,用于通过振动支撑梁,对球幕轮廓进行动态调整。
形态调整装置,用于通过反射的第一对比图像与预置形状的比对差异,对球幕形态进行动态调整。
亮度调整装置,用于通过反射的第二对比图像与预置灰度的比对差异,对投影亮度进行动态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的球幕调整系统还包括:
比对图像生成装置,用于利用多摄像头获取球幕反射的黑白对比图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球幕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振动支撑梁,对球幕轮廓进行动态调整;
通过反射的第一对比图像与预置形状的比对差异,对球幕形态进行动态调整;
通过反射的第二对比图像与预置灰度的比对差异,对投影亮度进行动态调整;
所述通过振动支撑梁,对球幕轮廓进行动态调整包括:
支撑梁包括交替连接的连接构件和支撑构件,支撑构件包括角度调节模块,角度调节模块包括步进电机和步进杆,在支撑梁的端部设置纵波振动源;
根据第一振动规则产生超声振动信号传导至支撑梁,检测支撑梁刚性缺陷,第一振动规则利用纵波振动源形成0.4MHz至1.1MHz的纵波,持续时间为振动100毫秒-间隔400毫秒、振动150毫秒-间隔750毫秒或振动200毫秒-间隔1200毫秒;
根据第二纵波振动规则产生时效振动信号传导至支撑梁,形成支撑梁整体结构的时效处理,第二纵波振动规则利用纵波振动源形成40KHz至200KMHz的纵波,纵波频点间隔1-1.5KHz,随着频点频率上升,该频点振动时间缩短;
利用第三纵波振动规则通过支撑梁传递幕布振动信号,形成支撑梁刚性结构的谐振处理,第三振动规则利用纵波振动源形成与步进电机最高工作时转动频率一致频率的纵波,配合步进电机动作,持续时间满足支撑梁上所有步进杆完成一次最大往返行程的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幕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反射的第一对比图像与预置形状的比对差异,对球幕形态进行动态调整包括:
通过标准形状映射图投射至球幕上的图像,形成形状对比图像;
获取所述标准形态映射图各区域投射形变后的标准形态数据;
根据所述标准形态数据形成形状对比图像的偏差数据;
利用所述偏差数据形成球幕对应区域的形状调节数据;
利用所述形状调节数据调整轮廓结构上相应结合节点的行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幕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反射的第二对比图像与预置灰度的比对差异,对投影亮度进行动态调整包括:
通过标准灰度映射图投射至球幕上的图像,形成灰度对比图像;
获取所述标准灰度映射图各区域投射形变后的标准形态数据;
获取所述灰度对比图像对应区域内实际亮度数据;
根据所述实际亮度数据形成所述灰度对比图像的实际伽马数据;
根据所述实际伽马数据调整投影机的亮度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幕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利用多摄像头获取球幕反射的黑白对比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球幕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多摄像头获取球幕反射的黑白对比图像包括:
围绕投影机投影镜头旁轴设置黑白摄像头;
设置各所述黑白摄像头的焦距形成连续覆盖;
所述各所述黑白摄像头同步捕捉球幕上的图像,形成参考图像组;
根据所述焦距确定所述参考图像组中各参考图像的准确对焦范围;
利用所述准确对焦范围将参考图像拼接形成比对图像。
6.一种球幕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球幕调整方法处理过程的程序片段,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程序片段。
CN201811472021.8A 2018-12-04 2018-12-04 球幕调整方法和调整系统 Active CN1096809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72021.8A CN109680969B (zh) 2018-12-04 2018-12-04 球幕调整方法和调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72021.8A CN109680969B (zh) 2018-12-04 2018-12-04 球幕调整方法和调整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80969A CN109680969A (zh) 2019-04-26
CN109680969B true CN109680969B (zh) 2021-12-21

Family

ID=66186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72021.8A Active CN109680969B (zh) 2018-12-04 2018-12-04 球幕调整方法和调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80969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17399A (ja) * 2003-06-23 2005-01-20 Sony Corp ドーム形スクリーン装置
CN106060491A (zh) * 2016-06-16 2016-10-26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图像颜色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07168001A (zh) * 2017-07-20 2017-09-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幕布、投影系统及调焦方法
CN107968938A (zh) * 2011-12-28 2018-04-27 高原 一种方向矫正装置、投影发射装置及投影图像的矫正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17399A (ja) * 2003-06-23 2005-01-20 Sony Corp ドーム形スクリーン装置
CN107968938A (zh) * 2011-12-28 2018-04-27 高原 一种方向矫正装置、投影发射装置及投影图像的矫正方法
CN106060491A (zh) * 2016-06-16 2016-10-26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图像颜色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07168001A (zh) * 2017-07-20 2017-09-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幕布、投影系统及调焦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80969A (zh) 2019-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32245B2 (en) Methods for configuring optical projection system
US7672505B2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program for three-dimensional-shape detection
US8154685B2 (en) Planar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US9645362B2 (en) Projection optical system
US8152307B2 (en) 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 having periodically repeating phase mask and system for reducing perceived speckle
US11002534B2 (en) Patterned light proj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8139588A (zh) 宽视场头戴式显示器
JP2005293075A5 (zh)
EP4194929A1 (en) One-way homogeneous beam expanding screen and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device
WO2020228595A1 (zh) 投影镜头及激光投影设备
CN109680969B (zh) 球幕调整方法和调整系统
CN104656361B (zh) 一种投影装置及投影调整方法
CN104991328A (zh) 一种反射镜调节装置及光源系统
CN108957918A (zh) 一种基于反射器件和镜头的梯形矫正投影装置及方法
CN113376936A (zh) 光机模组和激光投影设备
CN110082928B (zh) 一种基于偏振多样性与角度多样性结合的激光消散斑装置
CN112444930A (zh) 投影镜头、投影镜头的调焦方法及装置、投影仪
CN107806855B (zh) 一种复合目标源及光电经纬仪成像质量测试系统
CN111487839A (zh) 光学引擎和投影设备
CN112444932B (zh) 投影镜头、投影镜头的调焦方法及装置、投影仪
CN108983536B (zh) 激光投影设备
JP2008304881A (ja) 立体的な3dイメージディスプレイ
CN112540442A (zh) 投影镜头、投影镜头的调焦方法及装置、投影仪
JP3466110B2 (ja) 投写レンズ光軸可視化装置、投写レンズ、投写型表示装置及び投写型表示装置の設置調整方法
CN104296963A (zh) 数字化眼镜应力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03

Address after: 318000 No. 13 Tuoqiao Village, Qiansuo Street, Jiaojiang District,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Taizhou Jiaojiang laifante glasses factory

Address before: 1207, Taiyanggong building, No. 12, Taiyanggong Middle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28

Applicant before: SANXIAN WENLYU (BEIJING)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226

Address after: No. 7, 22nd Floor, Unit B, Building 1, Songshan International Residential Community, 105 Songshan Road, Nangang District, Harbin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150000 RMB

Patentee after: Harbin Bingxun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318000 No. 13 Tuoqiao Village, Qiansuo Street, Jiaojiang District,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Taizhou Jiaojiang laifante glasses factory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