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72492A - 一种协同传输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协同传输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72492A
CN109672492A CN201710953876.1A CN201710953876A CN109672492A CN 109672492 A CN109672492 A CN 109672492A CN 201710953876 A CN201710953876 A CN 201710953876A CN 109672492 A CN109672492 A CN 1096724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equipment
terminal
transmission
message
data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5387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72492B (zh
Inventor
郭宇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5387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7249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724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724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724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724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 H04J11/005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intercell interference
    • H04J11/005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intercell interference using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rece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 H04J11/005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intercell interference
    • H04J11/0056Inter-base station asp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协同传输的方法、设备及系统,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可以减少多个网络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并提升网络设备传输数据的效率。所述方法应用于包含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的通信系统中,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协同传输信息,协同传输信息用于指示协同传输所需的参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协同传输信息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数据帧。

Description

一种协同传输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协同传输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访问接入(Access Point,AP)是组建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WLAN)时最常用的设备。AP相当于一个连接有线网和无线网的桥梁,其主要作用是将各个无线网络客户端连接到一起,然后将无线网络接入以太网。
AP易于部署的优势,使得WLAN中的AP部署的越来越密集。然而,越来越密集的AP也带来了更多的小区间干扰。如何减少AP之间的相互干扰并提升AP的传输数据的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协同传输的方法、设备及系统,用于减少多个网络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并提升网络设备传输数据的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协同传输的方法,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协同传输信息,该协同传输信息用于指示协同传输所需的参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该协同传输信息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数据帧。
其中,协同传输所需的参数包括:协同传输类型、协同传输的信道位置、协同传输的信道带宽、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hysical layer Protocol Data Unit,PPDU)类型、保护间隔(Guard Interval,GI)长度、编码类型、调制编码集合(Modulation and CodingSet,MCS)、传输流数、是否采用空时块编码、(Space-time Block Coding,STBC)、PPDU长度、回复方式、是否采用双载波调制(Dual Carrier Modulation,DCM)传输、基本服务集(BasicService Set,BSS)颜色(color)、空间重用(spatial reuse)、加扰种子(Scramble seed)、秘钥中至少一项,该协同传输所需的参数还可以包括其他信息。
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使用协同传输信息中指示的参数进行协同传输。若协同传输类型为联合传输方式,则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一同向同一终端发送数据帧,例如: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数据帧,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数据帧,其中,第一数据帧和第二数据帧的内容和格式相同。若协同传输类型为协调波束成型方式,则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将各自的数据帧进行叠加后,分别向各自的目的终端发送数据帧,例如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数据帧,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数据帧。
上述协同传输信息可以携带在专用的消息中,也可以携带其他消息中,并且协同传输信息可以携带在一条或多条消息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协同传输的方法,多个网络设备在协同传输数据帧之前,先对协同传输时需用到的参数进行协商,有利于多个网络设备采用相同的参数传输数据帧。这样,当协同传输类型为联合传输时,本申请实施例有利于终端成功解调出接收到的这多个网络设备发送的数据帧,有利于提高协同传输的成功率,有利于提升协同传输的效率。当协同传输类型为协调波束成型时,本申请实施例有利于减轻多个网络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参数请求消息,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参数请求响应消息。
其中,参数请求消息携带第一网络设备进行协同传输的参数,以便于第二网络设备据此判断是否可以使用这些参数进行协同传输。
其中,参数响应消息包含是否协商成功的指示信息,具体包括:是否采用参数请求消息中的携带的参数,不采用该参数请求消息中携带的参数的原因,第二网络设备可以采用的协同传输的参数中至少一项。可见,参数响应消息可以用于指示协同传输所需的参数,即参数响应消息携带协同传输信息。
可选的,第二网络设备也可以将用于协同传输的参数直接广播出来,以便第一网络设备直接使用这些参数传输数据。例如:第二网络设备广播或多播触发消息。而这里的触发消息既可以用于指示多个网络设备同时发送数据帧,还可以携带协同传输信息,以便多个网络设备直接使用协同传输信息指示的参数进行协同传输。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由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协同传输信息,例如:第一网络设备多播或广播触发消息,其中携带协同传输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协同传输信息之前,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协同发现请求消息;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协同发现响应消息。
其中,该协同发现请求消息可以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用于协同传输的信道位置,和/或带宽等信息。可选的,该协同发现请求消息还可以包括第一网络设备要求协同网络设备支持的信道位置、和/或带宽等信息。
其中,第二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之外的其他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本步骤中也可以由第一终端来发现协同网络设备,即由第一终端广播协同发现请求消息,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相比较于现有技术中,主网络设备任意选择相邻的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作为协同网络设备,本申请中第一网络设备通过主动发现可以满足协作传输条件的网络设备,或者根据其他网络设备发送的协作指示信息确定协同传输网络设备。这样,能够避免了第一网络设备选取了不支持协同传输的网络设备,或者协同传输效率很低的网络设备作为协同传输的网络设备,提高了第一网络设备协同传输的成功率,有利于提高第一网络设备协同传输的效率,有利于提高网络的吞吐量。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协同传输信息之前,第一网络设备向该第一终端发送扫描请求消息,该扫描请求消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终端反馈能够与第一网络设备进行协同传输的网络设备。
可选的,第一终端接收到扫描请求消息后,也可以发送探测请求帧(proberequest frame)进行主动扫描,用于发现周围的网络设备,而周围的这些网络设备可能是协同网络设备。
可选的,第一终端在接收到扫描请求消息后,还可以开始监听周围的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标帧(Beacon),而信标帧中包含网络设备的协同传输信息,以便于第一终端或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网络设备的协同传输信息判断该网络设备是否可以作为自己的协同网络设备。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协同传输信息之前,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协同指示信息,该协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网络设备的协同能力。
其中,协同能力可具体包括是否支持联合传输、是否支持协调波束成型、协同传输的信道位置、协同传输的信道带宽中至少一项。这样,其他网络设备在需要协同传输时,可根据接收到的第二网络设备的协同指示信息,确定第二网络设备是否可以作为自己的协同网络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采用专用消息来携带第二网络设备的协同指示信息,也可以采用现有的消息携带该信息。例如采用信标帧携带第二网络设备的协同指示信息,那么第二网络设备的协同指示信息可具体携带在特定的信息单元中,如协同发现信息单元。具体的,在协同发现信息单元的长度字段后加入是否支持联合传输的字段、是否支持协调波束成型的字段、协同传输的信道位置的字段、协同传输的信道带宽的字段,并且这些字段都是为可选的,也还可加入其它的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该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触发消息,该第一触发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请求发送RTS消息,且指示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RTS消息,该第一RTS和该第二RTS的发送地址相同;响应于该第一触发消息,第一网络设备向该第一终端发送该第一RTS消息。
其中,第一触发消息携带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的标识,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同时发送请求发送消息。其中网络设备的标识可以是网络设备的MAC地址,也可以是网络设备的关联标识AID,AID可以是从一个预定义的集合中选取,并预先广播出来的。第一触发消息还可以携带第一终端的标识,以便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发送RTS时,将接收端地址设置为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
由此,通信系统为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进行协同传输预留了相应时长的信道,避免其他网络设备在该时间段内采用信道进行数据传输,避免了其他网络设备对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的协同传输造成干扰。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网络设备向该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需要向该第一终端发送该第一数据帧;第一网络设备接收该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二触发消息,该第二触发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向该第一终端发送该第一数据帧,且第二网络设备向该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数据帧;响应于该第二触发消息,第一网络设备向该第一终端发送该第一数据帧。
示例性的,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是针对第一终端的联合传输的业务指示位图,用于指示第一终端是否有下行的联合传输数据需要接收。
具体的,第一终端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是否需要竞争信道,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有下行联合传输数据,则第一终端竞争信道。在成功竞争信道后,第一终端发送第二触发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同时发送数据帧,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没有下行联合传输数据,或者第一指示信息没有指示有下行联合传输数据,第一终端不用发送第二触发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都是由网络设备发起信道接入流程的,具体的,网络设备会将协同传输的数据帧放到一个特定的缓冲区,然后给该缓冲区赋予特定的EDCA接入参数,并按照该EDCA接入参数进行信道竞争。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种网络设备发起信道接入的流程中,第一网络设备需要和第二网络设备进行空口通信的,否则信道接入会失败,无法触发联合传输。
考虑在这样一个应用场景中,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不能进行空口通信,但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均可以与第一终端进行空口通信。若采用网络设备接入信道的流程,则不会成功触发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的联合传输。然而,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第一终端来发起信道接入流程,由于第一终端能分别第一网络设备以及第二网络设备进行空口通信,能够触发联合传输,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扩大了协同传输的信道接入的应用场景,扩大了协同传输的适用性。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网络设备向该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多播发送第一多用户请求发送MU-RTS消息,该第一MU-RTS消息包含该第一终端的标识和该第二终端的标识。
具体的,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多播第一MU-RTS消息,与此同时,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多播第二MU-RTS消息。因此,第一MU-RTS消息和第二MU-RTS消息的内容和格式是相同,也都包含第一终端的标识和第二终端的标识。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标识应预先告知给第一网络设备和/或第二网络设备,例如可以通过广播通知、也可以是在之前的请求消息或响应消息中携带,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相比较于现有技术中各个网络设备需要顺序地向终端发送RTS,且终端也需要相应的向各个网络设备回复CTS,使用的帧数量多,占用信道的时间也长。然而,本申请实施例发送的消息更少,占用信道的时间更短,有利于提高网络的吞吐量。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网络设备向该第一终端发送该第一数据帧,该第一数据帧包括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数据帧是否能够被叠加传输。
其中,第二指示信息中包括是否允许其他网络设备在第一数据帧上进行叠加传输,和/或第一终端的标识,和/或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这里的第一终端的标识可以是第一终端的AID,也可以是第一终端的协同传输标识符,这里的第一终端的协同传输标识符是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预先协商后分配给第一终端的,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可选地,第二指示信息还可以包含第二网络设备的标识符,来限定只有特定的第二网络设备才能在第一数据帧的基础上进行叠加传输。
可选的,第二指示信息可在第一数据数据帧的物理层前导中,这样有利于第二网络设备快速获取到第二指示信息,尽快开始叠加传输。
可选的,第一网络设备也可以采用一种隐式的方式携带第二指示信息,例如:若第一网络设备允许在第一数据帧上进行叠加传输,则可采用一种特殊的PPDU格式发送第一数据帧,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相比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协同传输数据的方法,无需预先发送同步帧,节省了网络设备的控制开销,并且第一网络设备在发送第一数据帧时,无需考虑其他网络设备的情况,实现起来简单,有利于提高协同传输的效率,提升网络的吞吐量。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协同传输的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协同传输信息,该协同传输信息用于指示协同传输所需的参数;第二网络设备根据该协同传输信息进行数据传输。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协同传输信息之前,第二网络设备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协同发现请求消息;响应于该协同发现请求消息,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协同发现响应消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协同传输信息之前,第二网络设备广播协同指示信息,该协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网络设备的协同能力。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网络设备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触发消息,该第一触发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请求发送RTS消息,且指示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RTS消息,该第一RTS和该第二RTS的发送地址相同;响应于该第一触发消息,第二网络设备向该第一终端发送该第二RTS消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网络设备根据协同传输信息进行数据传输之前,还包括:第二网络设备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二触发消息,该第二触发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数据帧,且第二网络设备向该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数据帧;第二网络设备根据协同传输信息进行数据传输,包括:响应于该第二触发消息,第二网络设备向该第一终端发送该第二数据帧。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网络设备根据协同传输信息进行数据传输之前,还包括: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多播发送第一多用户请求发送MU-RTS消息,该第一MU-RTS消息包含该第一终端的标识和该第二终端的标识。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网络设备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数据帧,该第一数据帧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二网络设备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数据帧是否和该第一数据帧进行叠加传输,该第二数据帧为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协同传输的方法,包括:终端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扫描请求消息,该扫描请求消息用于指示该终端反馈能够与第一网络设备进行协同传输的网络设备;该终端发送协同发现请求消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触发消息,该触发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请求发送RTS消息,且指示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RTS消息,该第一RTS和该第二RTS的发送地址相同。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需要向该终端发送第一数据帧;该终端发送触发消息,该触发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向该终端发送该第一数据帧,且第二网络设备向该终端发送第二数据帧。
第四方面,第一网络设备,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协同传输信息,协同传输信息用于指示协同传输所需的参数;发送单元,用于根据协同传输信息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数据帧。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发送单元,还用于发送协同发现请求消息;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协同发现响应消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发送单元,还用于向第一终端发送扫描请求消息,扫描请求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反馈能够与第一网络设备进行协同传输的网络设备。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协同指示信息,协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网络设备的协同能力。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触发消息,第一触发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请求发送RTS消息,且指示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RTS消息,第一RTS和第二RTS的发送地址相同;发送单元,还用于响应于第一触发消息,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RTS消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发送单元,还用于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需要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数据帧;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二触发消息,第二触发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数据帧,且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数据帧;发送单元,还用于响应于第二触发消息,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数据帧。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发送单元,还用于向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多播发送第一多用户请求发送MU-RTS消息,第一MU-RTS消息包含第一终端的标识和第二终端的标识。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发送单元,还用于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数据帧,第一数据帧包括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帧是否能够被叠加传输。
第五方面、第二网络设备,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协同传输信息,协同传输信息用于指示协同传输所需的参数。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网络设备还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协同发现请求消息;发送单元,还用于响应于协同发现请求消息,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协同发现响应消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发送单元,还用于广播协同指示信息,协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网络设备的协同能力。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触发消息,第一触发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请求发送RTS消息,且指示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RTS消息,第一RTS和第二RTS的发送地址相同;发送单元,还用于响应于第一触发消息,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二RTS消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二触发消息,第二触发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数据帧,且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数据帧;发送单元,还用于响应于第二触发消息,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数据帧。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发送单元,还用于向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多播发送第一多用户请求发送MU-RTS消息,第一MU-RTS消息包含第一终端的标识和第二终端的标识。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网络设备还包括:确定单元,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数据帧,第一数据帧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数据帧是否和第一数据帧进行叠加传输,第二数据帧为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
第六方面、一种终端,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扫描请求消息,扫描请求消息用于指示终端反馈能够与第一网络设备进行协同传输的网络设备;发送单元,用于发送协同发现请求消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还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触发消息,触发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请求发送RTS消息,且指示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RTS消息,第一RTS和第二RTS的发送地址相同。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需要向终端发送第一数据帧;发送单元,用于发送触发消息,触发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一数据帧,且第二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二数据帧。
第七方面,第一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收发器,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协同传输信息,协同传输信息用于指示协同传输所需的参数;收发器,还用于根据协同传输信息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数据帧。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器,还用于发送协同发现请求消息;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协同发现响应消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器,还用于向第一终端发送扫描请求消息,扫描请求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反馈能够与第一网络设备进行协同传输的网络设备。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器,还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协同指示信息,协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网络设备的协同能力。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器,还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触发消息,第一触发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请求发送RTS消息,且指示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RTS消息,第一RTS和第二RTS的发送地址相同;收发器,还用于响应于第一触发消息,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RTS消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器,还用于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需要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数据帧;收发器,还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二触发消息,第二触发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数据帧,且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数据帧;收发器,还用于响应于第二触发消息,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数据帧。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器,还用于向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多播发送第一多用户请求发送MU-RTS消息,第一MU-RTS消息包含第一终端的标识和第二终端的标识。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器,还用于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数据帧,第一数据帧包括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帧是否能够被叠加传输。
第八方面、第二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收发器,用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协同传输信息,协同传输信息用于指示协同传输所需的参数;收发器,还用于根据该协同传输信息进行数据传输。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器,还用于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协同发现请求消息;收发器,还用于响应于协同发现请求消息,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协同发现响应消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器,还用于广播协同指示信息,协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网络设备的协同能力。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器,还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触发消息,第一触发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请求发送RTS消息,且指示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RTS消息,第一RTS和第二RTS的发送地址相同;收发器,还用于响应于第一触发消息,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二RTS消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器,还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二触发消息,第二触发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数据帧,且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数据帧;收发器,还用于响应于第二触发消息,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数据帧。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器,还用于向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多播发送第一多用户请求发送MU-RTS消息,第一MU-RTS消息包含第一终端的标识和第二终端的标识。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器,还用于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数据帧,第一数据帧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处理器,用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数据帧是否和第一数据帧进行叠加传输,第二数据帧为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
第九方面、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收发器,用于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扫描请求消息,扫描请求消息用于指示终端反馈能够与第一网络设备进行协同传输的网络设备;收发器,还用于发送协同发现请求消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器,还用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触发消息,触发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请求发送RTS消息,且指示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RTS消息,第一RTS和第二RTS的发送地址相同。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器,还用于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需要向终端发送第一数据帧;收发器,还用于发送触发消息,触发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一数据帧,且第二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二数据帧。
第十方面,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任一所述的第二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三方面任一所述的终端所执行的方法。
第十三方面,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第十四方面,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任一所述的第二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第十五方面,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三方面任一所述的终端所执行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和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协同传输的方法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协同传输的方法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协同传输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协同传输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协同传输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协同传输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四;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协同传输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五;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协同传输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六;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协同传输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七;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协同传输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八;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协同传输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九;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协同传输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十;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协同传输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十一;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协同传输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十二;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协同传输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十三;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协同传输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十四;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10,该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网络设备20和至少一个终端30。
其中,网络设备20为终端30提供网络服务,网络设备20可以是无线局域网中的AP,也可以是无线通信的基站或基站控制器等设备。终端30为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服务。需要说明的是,为避免网络设备传输数据时的互相干扰,主要负责传输数据的网络设备(称为主网络设备),可以采用协同传输的方式和其他的网络设备(称为协同网络设备),同时向终端发送数据。其中,协同传输的方式包括联合传输(Joint transmission,JT)和协调波束成型(Coordinated beamforming,co-BF)。
终端30可以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单元、终端设备站或移动站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20和终端30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终端3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301、至少一个存储器302、至少一个收发器303。可选的,终端30还可以包括输出设备304和输入设备305。
处理器301、存储器302和收发器303通过总线相连接。处理器30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处理器301也可以包括多个CPU,并且处理器301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或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存储器30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302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总线与处理器301相连接。存储器302也可以和处理器301集成在一起。其中,存储器302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3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301用于执行存储器3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从而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协同传输的方法。
收发器303可以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s,WLAN)等。收发器303包括发射机Tx和接收机Rx。
输出设备304和处理器3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来显示信息。例如,输出设备304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发光二级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显示设备,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设备,或投影仪(projector)等。输入设备305和处理器3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接收用户的输入。例如,输入设备305可以是鼠标、键盘、触摸屏设备或传感设备等。
网络设备2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201、至少一个存储器202、至少一个收发器203和至少一个网络接口204。处理器201、存储器202、收发器203和网络接口204通过总线相连接。其中,网络接口204用于通过链路(例如S1接口)与核心网设备连接,或者通过有线或无线链路(例如X2接口)与其它接入网设备的网络接口进行连接(图中未示出),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另外,处理器201、存储器202和收发器203的相关描述可参考终端30中处理器301、存储器302和收发器303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阐述的方法,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两种协同传输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的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网络设备,如: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以及至少一个终端。若该终端位于小区边缘,则第一网络设备达到该终端的信号较弱,直接影响第一网络设备与终端的通信质量。此时,第一网络设备可以采用联合传输的方式向第一终端传输数据。具体的,第一网络设备可以选择其相邻的一个网络设备或者多个网络设备,例如第二网络设备,一同向终端传输相同的数据。这样,能够提升终端接收的信噪比,有利于提升终端的服务质量。
如图4所述的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网络设备,如: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以及至少两个终端,如: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假设第一网络设备需要向第一终端传输数据,第二网络设备需要向第二终端传输数据。为避免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在同时传输数据时造成的相互干扰,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可以采用协调波束成型的方式传输数据。具体的,测量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一终端,以及第二网络设备到第二终端的下行信道,获取到相应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再根据两个CSI进行联合波束成型,使得第一网络设备的波束打向第一终端,避开了波束打向第二终端的方向;第二网络设备的波束打向第二终端,避开了波束打向第一终端的方向。这样,不仅可以实现两个网络设备的同时传输数据,而且还能减少传输数据时造成的相互干扰,有利于提升网络的整体吞吐量。
需要说明的是,图3和图4仅示出了两个网络设备进行协同传输的过程,即协同网络设备的数量为1的情况。然而,本申请实施例也适用于协同网络设备为多个的情况,本申请实施例对协同网络设备的数量不做限定。
考虑到多个网络设备在进行联合传输时,这多个网络设备发送的数据帧应保持内容和格式相同,否则会导致终端无法解调这多个网络设备发送的数据帧。另外,当多个网络设备进行协调波束成型传输时,这多个网络设备也应协商部分传输参数,以便达到减轻干扰的效果。为此,可以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主网络设备与协同网络设备之间需要协商协同传输所需的参数。
下面将结合图2所示的网络设备20和终端30,以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10应用在无线局域网中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协同传输的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协同传输的方法,包括:
101、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协同传输信息。
其中,第一网络设备为主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为协同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其中,协同传输信息用于指示协同传输所需的参数,参数可以包括如表一所示的参数中至少一项,还可以包括其他参数,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如下:
表一 参数列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协同传输信息可以携带在专用的消息中,也可以携带其他消息中,并且协同传输信息可以携带在一条或多条消息中,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可选的,作为一个具体的实现方式,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协商参数的过程如图6所示,即步骤101可替换为101a-101b,如下:
101a、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参数请求消息。
其中,参数请求消息携带第一网络设备进行协同传输的参数,以便于第二网络设备据此判断是否可以使用这些参数进行协同传输。
101b、响应于参数请求消息,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参数响应消息。
其中,参数响应消息包含是否协商成功的指示信息,具体包括:是否采用参数请求消息中的携带的参数,不采用该参数请求消息中携带的参数的原因,第二网络设备可以采用的协同传输的参数中至少一项。可见,参数响应消息可以用于指示协同传输所需的参数,即参数响应消息携带协同传输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若第二网络设备回复的参数响应消息指示协商成功,则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则可使用协商成功的参数进行协同传输。
若第二网络设备回复的参数响应消息指示协商失败,并包含了协商失败的原因,则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协商失败的原因对参数进行调整,再与第二网络设备进行协商,即再次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参数请求消息,直到第二网络设备的参数响应消息指示协商成功。可选的,若参数响应消息还指示了第二网络设备可以采用的协同传输的参数,则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使用参数响应消息中参数进行协同传输,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可选的,作为一个具体的实现方式,第二网络设备也可以将用于协同传输的参数直接广播出来,以便第一网络设备直接使用这些参数传输数据。例如:第二网络设备广播或多播触发消息。而这里的触发消息既可以用于指示多个网络设备同时发送数据帧,还可以携带协同传输信息,以便多个网络设备直接使用协同传输信息指示的参数进行协同传输。
可选的,作为一个具体的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由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协同传输信息,例如:第一网络设备多播或广播触发消息,其中携带协同传输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102、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根据协同传输信息发送数据帧。
具体的,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使用协同传输信息中指示的参数进行协同传输。若协同传输类型为联合传输方式,则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一同向同一终端发送数据帧,例如: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数据帧,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数据帧,其中,第一数据帧和第二数据帧的内容和格式相同。若协同传输类型为协调波束成型方式,则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将各自的数据帧进行叠加后,分别向各自的目的终端发送数据帧,例如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数据帧,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数据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协同传输的方法,多个网络设备在协同传输数据帧之前,先对协同传输时需用到的参数进行协商,有利于多个网络设备采用相同的参数传输数据帧。这样,当协同传输类型为联合传输时,本申请实施例有利于终端成功解调出接收到的这多个网络设备发送的数据帧,有利于提高协同传输的成功率,有利于提升协同传输的效率。当协同传输类型为协调波束成型时,本申请实施例有利于减轻多个网络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
目前,网络设备在进行协同传输时,通常是任意选择相邻的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作为协同网络设备。然而,任意选择的这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可能不支持协同传输,或者进行协同传输时效率很低。为此,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协同传输的方法,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发现最合适的网络设备作为协同网络设备,如图7所示,具体包括:
201、第一网络设备广播协同发现请求消息。
具体的,第一网络设备有数据需要向第一终端进行协同传输时,第一网络设备作为主网络设备,可以主动去发现协同网络设备。于是,第一网络设备广播协同发现请求消息。其中,该协同发现请求消息可以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用于协同传输的信道位置,和/或带宽等信息。可选的,该协同发现请求消息还可以包括第一网络设备要求协同网络设备支持的信道位置、和/或带宽等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步骤中也可以由第一终端来发现协同网络设备,即由第一终端广播协同发现请求消息,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202、响应于协同发现请求消息,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协同发现响应消息。
其中,第二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之外的其他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需要说明的是,若步骤101中是由第一终端发送的协同发现请求消息,则这里第二网络设备从第一终端接收协同发现请求消息。
具体的,第二网络设备接收到第一网络设备广播的发现请求消息后,可根据发现请求信息判断第二网络设备是否可以和第一网络设备进行协同传输。例如:判断第二网络设备是否支持协同发现请求消息中第一网络设备用于协同传输的信道位置、信道带宽等。或者,判断第二网络设备是否支持发现请求消息中的要求协同网络设备支持的信道位置、信道带宽等。
若确定可以和第一网络设备进行协同传输,则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协同发现响应消息。那么,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该响应消息后,可确定第二网络设备可作为自己的协同网络设备。可选的,响应消息可以包括第二网络设备用于协同传输的信道位置、和/或信道带宽等。
若确定不可以和第一网络设备进行协同传输,则第二网络设备不发送协同发现响应消息。那么第一网络设备在一定的时间内一直未收到第二网络设备的响应消息,表明第二网络设备不可以作为自己的协同网络设备,这时,第一网络设备可以选择不进行协同传输,也可以选取特定的网络设备作为自己的协同网络设备。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满足第一网络设备的协同传输条件的第二网络设备可能有多个,那么,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从这多个第二网络设备中选取所需数量的网络设备,作为协同网络设备。选择协同网络设备的方法可以是选择距离第一网络设备最近的所需数量的网络设备,也可以是任意选择所需数量的网络设备,或者按照其他预设的规则进行选择。对此,本申请不做限定,下文也不再赘述。
可选的,第一网络设备也可以通过其他设备,例如第一终端去发送协同网络设备,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协同传输的方法,具体包括:
301、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发送扫描请求消息。
具体的,第一网络设备为主网络设备,发送的扫描请求消息可以是一条专用消息,也可携带在数据帧中,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该扫描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第一终端进行扫描,去发现第一网络设备的协同网络设备,并反馈扫描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扫描请求消息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用于协同传输的信道位置,和/或信道带宽。可选的,该扫描请求消息也可以包括协同网络设备所需要支持的信道位置,和/或信道带宽等,还可以包括其他信息,例如第一网络设备的地址,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一终端的信号强度等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302、响应于扫描请求消息,第一终端广播协同发现请求消息。
可选的,第一终端接收到扫描请求消息后,可以发送协同发现请求消息,用于发现协同网络设备,其中协同发现请求消息的内容和作用可参考步骤201中的协同发现请求消息,在此不重复赘述。
可选的,第一终端接收到扫描请求消息后,也可以发送探测请求帧(proberequest frame)进行主动扫描,用于发现周围的网络设备,而周围的这些网络设备可能是协同网络设备。
可选的,第一终端在接收到扫描请求消息后,还可以开始监听周围的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标帧(Beacon),而信标帧中包含网络设备的协同传输信息,以便于第一终端或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网络设备的协同传输信息判断该网络设备是否可以作为自己的协同网络设备。
303、响应于协同发现请求消息,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发送协同发现响应消息。
其中,第二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之外的其他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其中,这里的协同发现响应消息包括但不限于第二网络设备的地址、第二网络设备所支持的信道位置、信道带宽以及第二网络设备到第一终端的信号强度等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可选的,第二网络设备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协同发现请求消息或探测请求帧后,先确定第二网络设备是否可以和第一网络设备进行协同传输。其中,确定方法可参考步骤202中的描述。若可以和第一网络设备进行协同传输,则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向第一终端发送协同发现响应消息,用于表示第二网络设备可以作为第一网络设备的协同网络设备。否则,第二网络设备不能作为第一网络设备的协同网络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网络设备确定可以和第一网络设备进行协同传输后,也可直接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协同发现响应消息,图8中以步骤303a示出,而后不需要再执行步骤304。
304、第一终端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协同发现响应消息。
具体的,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协同发现响应消息后,可确定是否可以将第二网络设备作为自己的协同网络设备。
可选的,若网络设备支持协同传输,也可以主动的将自己的协同传输信息广播出来,以便其他网络设备可直接根据接收到的协同传输信息,确定是否可以作为自己的协同网络设备。如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协同传输的方法,包括:
401、第二网络设备广播协同指示信息。
其中,第二网络设备为可以支持协同传输的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广播协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自己的协同能力,协同能力可具体包括是否支持联合传输、是否支持协调波束成型、协同传输的信道位置、协同传输的信道带宽中至少一项。其他网络设备在需要协同传输时,可根据接收到的第二网络设备的协同指示信息,确定第二网络设备是否可以作为自己的协同网络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采用专用消息来携带第二网络设备的协同指示信息,也可以采用现有的消息携带该信息。例如采用信标帧携带第二网络设备的协同指示信息,那么第二网络设备的协同指示信息可具体携带在特定的信息单元中,如协同发现信息单元。表二示出了一种在协同发现信息单元中携带协同指示信息的格式,如下:
表二 协同发现信息单元格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协同发现信息单元的长度字段后加入是否支持联合传输的字段、是否支持协调波束成型的字段、协同传输的信道位置的字段、协同传输的信道带宽的字段,并且这些字段都是为可选的,也还可加入其它的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若第二网络设备支持协同传输,则可以在信标帧中携带协同发现信息单元。若第二网络设备不支持协同传输,则可不携带该协同发现信息单元。可选的,也可一直携带该协同发现信息单元,并在该协同发现信息单元中指示第二网络设备不支持协同传输,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402、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协同指示信息,确定第二网络设备是否可以作为协同传输的网络设备。
相比较于现有技术中,主网络设备任意选择相邻的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作为协同网络设备,本申请中第一网络设备通过主动发现可以满足协作传输条件的网络设备,或者根据其他网络设备发送的协作指示信息确定协同传输网络设备。这样,能够避免了第一网络设备选取了不支持协同传输的网络设备,或者协同传输效率很低的网络设备作为协同传输的网络设备,提高了第一网络设备协同传输的成功率,有利于提高第一网络设备协同传输的效率,有利于提高网络的吞吐量。
在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第二网络设备为协同网络设备后,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起协同请求消息,如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协同传输的方法,包括:
501、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协同请求消息。
其中,第一网络设备为主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的协助网络设备。若第二网络设备只有一个,则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单播发送协同请求消息。若第二网络设备有多个,则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多播或广播协同请求消息。
502、响应于协同请求消息,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响应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网络设备为多个,则可以由其中一个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响应消息,也可以由这多个网络设备顺序发送响应消息,还可以由这多个网络设备同时发送相同的响应消息,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而后,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该响应消息后,表明第二网络设备也确认作为第一网络设备的协同网络设备,于是,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可以进行协同传输了。
考虑到在主网络设备和协助网络设备在进行协助传输时,附近还可能存在其他网络设备。为了避免其他网络设备对协同传输造成干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协同传输的方法,能够对协同传输信道进行保护,如图11所示,具体包括:
601、第一终端向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触发消息。
其中,第一网络设备需要和第二网络设备进行联合传输,将数据发送到第一终端。
其中,第一触发消息携带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的标识,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同时发送请求发送(request to send,RTS)消息。其中网络设备的标识可以是网络设备的MAC地址,也可以是网络设备的关联标识(AssociationIdentifier,AID),AID可以是从一个预定义的集合中选取,并预先广播出来的。第一触发消息还可以携带第一终端的标识,以便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发送RTS时,将接收端地址设置为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
可选的,第一触发消息可以采用一种新的帧结构,如表三所示,如下:
表三 一种触发帧的结构
其中,可以在其中的帧体中携带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的标识。
可选的,第一触发消息也可以直接利用802.11ax标准定义的触发帧结构,如表四所示,如下:
表四 一种触发帧的结构
其中,可将公共信息(common information)中的触发类型(trigger type)设置为特定的数值,用于表征该触发帧用于触发网络设备发送RTS消息的,在用户信息(userinformation)中携带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的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触发消息的具体帧结构不做限定。
602、响应于第一触发消息,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RTS消息,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二RTS消息。
具体的,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分别向第一终端发送相应的RTS消息,这两个RTS消息中包含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协同传输时占用信道的时长,以便于除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外的其他网络设备在该时间段内不发送数据,避免对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的协同传输造成干扰。
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两个RTS消息内容和格式相同,以便第一终端能够正确的接收,第一RTS消息和第二RTS消息的发送地址应该相同,发送地址可以从第一触发消息中获得,例如可以在第一触发消息的公共信息字段,也可以在用户信息字段中。发送地址也可以是预设的固定值,还可以是在协同传输的参数协商过程中指定的,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示例性的,第一RTS消息和第二RTS消息均可采用802.11标准定义的帧结构,如表五所示,如下:
表五 一种RTS帧结构
图11中以602a和602b分别示出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的动作,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602a和602b同时执行。
603、响应于第一RTS消息,第一终端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清空发送(clear tosend,CTS)消息。
具体的,第一终端接收到第一RTS后,确定可以接收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CTS。
需要注意的是,除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外的其他网络设备在接收到第一CTS后,在CTS中指定的时长内保持静默,不向第一终端发送数据。
示例性的,第一CTS消息可以采用802.11标准定义的CTS帧结构,如表六所示,如下:
表六 一种CTS帧结构
其中,第一CTS中的接收地址可以设为第一网络设备的地址,也可以设为第二网络设备的地址,还可以设为某个特定的地址,所述特定的地址可以携带于第一触发消息中。
由此,通信系统为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进行协同传输预留了相应时长的信道,避免其他网络设备在该时间段内采用信道进行数据传输,避免了其他网络设备对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的协同传输造成干扰。
可选的,如图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协同传输的方法,能够对协同传输信道进行保护,具体包括:
701、第一终端发送触发消息。
其中,第一网络设备需要和第二网络设备进行联合传输,将数据发送到第一终端。这里的触发消息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的标识,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二CTS消息,且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三CTS消息。这里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的标识可以是在信标帧中预先广播出来的,也可以是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在其他的响应消息中携带的,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示例性的,这里的触发消息可以是多用户请求发送(Multi-user request tosend,MU-RTS)消息,该MU-RTS消息为802.11ax标准定义的Trigger帧的一种,但这里的MU-RTS消息的用法有所不同:现有技术中是采用网络设备向多个终端发送MU-RTS消息,指示多个终端向网络设备回复CTS消息。然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是第一终端向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发送MU-RTS,请求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回复CTS消息。MU-RTS在用户信息字段携带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的标识。
702、响应于触发消息,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二CTS消息,且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三CTS消息。
具体的,在接收到触发消息后,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可间隔预定的时间段后,分别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二CTS消息和第三CTS消息。图12中以702a和702b分别示出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的动作,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702a和702b同时执行。
可选的,如图1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协同传输的方法,能够对协同传输信道的保护的方法,具体包括:
801、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三RTS消息。
其中,第一网络设备需要和第二网络设备进行联合传输,将数据发送到第一终端。
其中,第三RTS消息包含第二网络设备的地址和第一终端的地址,用于指示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发送第四RTS消息。
示例性的,第三RTS消息为一种特殊的RTS帧,可以采用控制包装(controlwrapper)帧进行发送,如表七所示,如下:
表七 一种控制包装帧结构
可选的,将该帧的发送地址为第一网络设备的地址,接收地址为第二网络设备的地址,在该帧中携带帧中携带一个RTS帧,携带的这个RTS帧的接收地址为第一终端的地址。
可选的,第一网络设备也可以在HT control域中携带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网络设备应发送第四RTS消息。所述指示信息可以一种特殊的控制类型的消息,第二网络设备接收到所述特殊的控制类型的消息时,发送携带帧(carried frame)域中的帧。
802、响应于第三RTS消息,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发送第四RTS消息。
803、响应于第四RTS消息,第一终端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四CTS消息。
可选的,第一终端也可选择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四CTS消息,图13中以803a示出,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可选的,如图1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协同传输的方法,能够对协同传输信道的保护的方法,具体包括:
901、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MU-RTS消息,同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MU-RTS消息。
其中,第一网络设备需要向第一终端发送数据帧。第二网络设备需要向第二终端发送数据帧。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可以采用协调波束成型的方式同时发送各自的数据帧。
具体的,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多播第一MU-RTS消息,与此同时,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多播第二MU-RTS消息。因此,第一MU-RTS消息和第二MU-RTS消息的内容和格式是相同,也都包含第一终端的标识和第二终端的标识。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标识应预先告知给第一网络设备和/或第二网络设备,例如可以通过广播通知、也可以是在之前的请求消息或响应消息中携带,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图14中以901a和901b分别示出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的动作,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901a和901b同时执行。
示例的,第一MU-RTS消息和第二MU-RTS消息都可以是802.11ax标准定义的Trigger帧的一种,指示多个终端在接收到MU-RTS后都需要向网络设备回复CTS。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MU-RTS消息和第二MU-RTS消息是同时发送的,所以第一MU-RTS消息和第二MU-RTS消息的内容和格式应该相同,故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应原先协商好MU-RTS的内容。例如:统一MU-RTS的发送地址,发送地址可以是一个特定的值,也可以默认为第一网络设备的地址,和/或第二网络设备的地址。
902、第一终端回复第五CTS消息,同时,第二终端回复第六CTS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同时回复CTS消息,为避免相互干扰,第五CTS消息和第六CTS消息的内容和格式应相同。这两个CTS消息回复的地址应与终端接收到的RTS消息中的发送地址相同,具体回复地址根据接收到RTS中携带的发送地址相对应,可以是第一网络设备的地址,和/或第二网络设备的地址。
图14中以902a和902b分别示出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动作,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902a和902b为同时执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协同传输的方法,相比较于现有技术中各个网络设备需要顺序地向终端发送RTS,且终端也需要相应的向各个网络设备回复CTS,使用的帧数量多,占用信道的时间也长。然而,本申请实施例发送的消息更少,占用信道的时间更短,有利于提高网络的吞吐量。
在主网络设备和协同网络设备进行协同传输数据之前,需要先进行信道竞争。竞争成功后,才允许接入信道。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协同传输的方法,如图15所示,具体包括:
1001、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第一网络设备需要和第二网络设备进行联合传输,将数据发送到第一终端。
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需要向第一终端发送数据帧,例如第一数据帧。具体的,可以采用一条专用消息来携带第一指示信息,也可以采用现有的消息来携带第一指示消息,例如可以采用在信标帧中携带第一指示信息。
示例性的,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是针对第一终端的联合传输的业务指示位图(traffic indication map,TIM),用于指示第一终端是否有下行的联合传输数据需要接收。
1002、响应于第一指示信息,第一终端发送第二触发消息。
具体的,第一终端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是否需要竞争信道,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有下行联合传输数据,则第一终端竞争信道。在成功竞争信道后,第一终端发送第二触发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同时发送数据帧,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没有下行联合传输数据,或者第一指示信息没有指示有下行联合传输数据,第一终端不用发送第二触发消息。
可选的,第一网络设备还可以向第一终端发送联合传输的业务的接入等级(AC,access category),第一终端可以利用该AC对应的增强型分布式信道接入(enhanceddistributed channel access,EDCA)参数进行信道竞争。
1003、响应于第二触发消息,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数据帧,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数据帧。
图15中以步骤1003a和1003b分别示出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的动作,本申请实施例中,1003a和1003b为同时执行。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都是由网络设备发起信道接入流程的,具体的,网络设备会将协同传输的数据帧放到一个特定的缓冲区,然后给该缓冲区赋予特定的EDCA接入参数,并按照该EDCA接入参数进行信道竞争。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种网络设备发起信道接入的流程中,第一网络设备需要和第二网络设备进行空口通信的,否则信道接入会失败,无法触发联合传输。
考虑在这样一个应用场景中,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不能进行空口通信,但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均可以与第一终端进行空口通信。若采用网络设备接入信道的流程,则不会成功触发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的联合传输。然而,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第一终端来发起信道接入流程,由于第一终端能分别第一网络设备以及第二网络设备进行空口通信,能够触发联合传输,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扩大了协同传输的信道接入的应用场景,扩大了协同传输的适用性。
在主网络设备和协同网络设备在联合传输数据帧后,终端需回复确认消息。为此,如图1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协同传输方法,具体包括:
1101、第一终端接收到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协同发送的至少一个数据帧后,第一终端发送第一确认消息。
其中,第一网络设备为主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为协同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的数量为至少一个。第一网络设备需要和第二网络设备进行联合传输,将数据发送到第一终端。
具体的,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传输至少一个数据帧后,需要根据第一终端回复的确认消息的情况,确定是否需要重传数据帧。因此,第一终端在接收到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联合传输的至少一个数据帧后,向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多播发送第一确认消息,用于指示已经接收到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数据帧。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第一确认消息可以是ACK消息,针对一个数据帧进行回复,也可以是BA消息,针对多个数据帧进行回复确认。
1102、响应于第一确认消息,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二确认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第一终端向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多播发送第一确认消息后,可能会网络设备没有收到第一确认消息,会造成不必要的重传。因此,第二网络设备在接收到第一确认消息后,需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二确认消息,用于指示第二网络设备已经接收到第一确认消息了。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第二确认消息可以是ACK消息,针对一个数据帧进行回复,也可以是BA消息,针对多个数据帧进行回复确认。
需要说明是,若第二网络设备为多个,则可以由其中一个网络设备发送第二确认消息,也可以由所有的第二网络设备都发送第二确认消息,并且第二确认消息的内容和格式相同,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1103、响应于第二确认消息,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三确认消息。
其中,第三确认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已经接收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确认消息。第三确认消息可以是ACK消息。
可选的,上述的步骤1103可以不执行,即第二网络设备不用发送确认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若第二网络设备为多个,则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向其中一个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三确认消息,也可以多播或广播第三确认消息,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可选的,如图1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协同传输方法,具体包括:
1201、第一终端接收到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协同发送的至少一个数据帧后,第一终端发送第一确认消息。
本步骤可参考步骤1101,不再重复赘述。
1202、响应于第一确认消息,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四确认消息。
其中,第四确认消息可以是ACK消息,针对一个数据帧进行回复,也可以是BA消息,针对多个数据帧进行回复确认。第四确认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已接收到第一确认消息。
1203、响应于第一确认消息,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二确认消息。
本步骤可参考步骤1102,不再重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步骤1202和1203的顺序关系。
1204、响应于第二确认消息,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三确认消息。
本步骤可参考步骤1103,不再重复赘述。
由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针对第一确认消息的确认消息,即第二确认消息,有利于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均已接收到第一终端的确认消息,避免后续出现不必要的重传发生,有利于提高协同传输的效率,提升网络的吞吐量。
目前,当协同传输类型为协调波束成型时,为了避免相互干扰,保证多个网络设备能够同时发送数据帧,会由主网络设备发送同步帧。其他网络设备在接收到同步帧后在预设的时间段后同时发送数据帧。然而,发送同步帧对主网络设备的空口资源,开销较大。为此,如图1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协同传输的方法,具体包括:
1301、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数据帧。
其中,第一网络设备为主网络设备,需要向第一终端发送数据帧。第二网络设备为协助网络设备,需要向第二终端发送数据帧。
具体的,第一网络设备直接发送第一数据帧,不必考虑其他网络设备是否需要和第一网络设备进行协调传输。其中,第一数据帧中携带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帧是否能够被叠加传输,即其他网络设备是否可以在第一数据帧的基础上进行叠加传输自己的数据帧。具体地,所述在第一数据帧的基础上进行叠加传输是指,其他网络设备可以在第一数据帧传输的时间段内进行发送。第二指示信息中包括是否允许其他网络设备在第一数据帧上进行叠加传输,和/或第一终端的标识,和/或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这里的第一终端的标识可以是第一终端的AID,也可以是第一终端的协同传输标识符,这里的第一终端的协同传输标识符是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预先协商后分配给第一终端的,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可选地,第二指示信息还可以包含第二网络设备的标识符,来限定只有特定的第二网络设备才能在第一数据帧的基础上进行叠加传输。
可选的,第二指示信息可在第一数据数据帧的物理层前导中,这样有利于第二网络设备快速获取到第二指示信息,尽快开始叠加传输。
可选的,第一网络设备也可以采用一种隐式的方式携带第二指示信息,例如:若第一网络设备允许在第一数据帧上进行叠加传输,则可采用一种特殊的PPDU格式发送第一数据帧,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1302、第二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数据帧中携带的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数据帧是否可以和第一数据帧进行叠加传输。
具体的,第二网络设备根据第二指示信息判断是否可以和第一数据进行叠加传输,这里的判断条件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示例性的,若第二指示信息指示不允许其他网络设备在第一数据帧上进行叠加传输,则第二网络设备不能将第二数据帧和第一数据帧进行叠加传输。若第二指示信息指示允许其他网络设备在第一数据帧上进行叠加传输,则第二网络设备进一步根据其他的判断条件来确定第二数据帧是否可以和第一数据帧进行叠加传输。
示例性的,若第二指示信息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则第二网络设备根据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判断第一网络设备是否属于特定的网络设备集合,这里的特定的网络设备集合为预先建立好的。若第一终端不属于该特定的网络设备集合,表示不允许其他网络设备对第一数据帧进行叠加传输,则第二网络设备不能将第二数据帧和第一数据帧进行叠加传输。若第二网络设备属于特定的网络设备集合,表示允许其他网络设备对第一数据帧进行叠加传输,则第二网络设备进一步根据其他的判断条件来确定第二数据帧是否可以和第一数据帧进行叠加传输。
示例性的,若第二指示信息包括第一终端的标识,则第二网络设备根据第一终端的标识,判断第一终端是否属于特定的终端集合,这里的特定的终端集合为预先建立好的。若第一终端不属于该特定的终端集合,表示不允许其他网络设备对第一数据帧进行叠加传输,则第二网络设备不能将第二数据帧和第一数据帧进行叠加传输。若第二网络设备属于特定的终端集合,表示允许其他网络设备对第一数据帧进行叠加传输,则第二网络设备进一步根据其他的判断条件来确定第二数据帧是否可以和第一数据帧进行叠加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二网络设备在将第二数据帧和第一数据帧进行叠加传输时,需根据第一网络设备的CSI进行波束成型处理。所以,第二网络设备在叠加传输前,还需要获取第二网络设备到第一终端的信道的CSI。又由于信道具有时变性的特点,第二网络设备还要确定用于进行波束成型处理的CSI是有效的,没有超时的。具体的,可以用当前需要波束成型处理的时刻减去获取CSI的时刻得到一个数值,将该数值与预设的标准门限值进行比较,若小于或等于该标准门限值,则表明CSI为有效的,若大于该门限值,则表示CSI为无效的,超时的。
1303、若第二数据帧可以和第一数据帧进行叠加传输,则第二网络设备将第二数据帧和第一数据帧叠加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网络设备在发送第二数据帧时,可采用联合波束成型的传输方式,即利用第二网络设备到第二终端的信道的CSI使得第二数据帧的波束打向第二终端,并且利用第二网络设备到第一终端的信道的CSI避开第一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在完成对第一数据帧和第二数据帧的叠加传输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在分别接收到第一数据帧和第二数据帧后,需要分别向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回复确认消息。为了避免确认消息相互干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帧,应与第一数据帧对齐,即第二数据帧的结束时间和第一数据帧的结束时间相同。
相比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协同传输数据的方法,无需预先发送同步帧,节省了网络设备的控制开销,并且第一网络设备在发送第一数据帧时,无需考虑其他网络设备的情况,实现起来简单,有利于提高协同传输的效率,提升网络的吞吐量。
需要说明的是,一个完整的协同传输的过程可以包括上述的发现协同网络设备的过程、请求协同传输的过程、协商协同传输参数的过程、保护协同传输信道的过程、接入协同传输信道的过程,以及确认协同传输数据的过程中至少一个过程,且各个过程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是上述的任一种方法,本申请实施例均不做限定。
上述主要从网络设备之间交互,以及网络设备与终端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网络设备和终端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网络设备和终端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比如,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19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第一网络设备1900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9所示,第一网络设备1900包括:接收单元1901和发送单元1902。
其中,接收单元1901用于支持第一网络设备1900执行图5中的步骤101,图8中的步骤301,以及其他网络设备和终端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的消息。
发送单元1902用于支持第一网络设备1900执行图5中的步骤102、图6中的步骤101a、图7中步骤201、图10中的步骤501、图11中的步骤602a、图12中的步骤702a、图13中的步骤801、图14中的步骤901a、图15中的步骤1001、1003a、图16中的步骤1103、图17中步骤1202、1204以及图18中的步骤1301等。
第一网络设备1900还包括确定单元1903,用于支持第一网络设备1900执行图9中的步骤40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网络设备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形式来呈现,或者,该网络设备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模块”可以包括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
一个简单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第一网络设备1900可以采用图2所示的网络设备20形式。比如,图19中的确定单元1903可以通过处理器201和存储202共同执行,接收单元1901和发送单元1902可以通过由处理器201来调用存储器20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网络设备,在协同传输数据帧之前,先对协同传输时需用到的参数进行协商,有利于多个网络设备采用相同的参数传输数据帧。这样,当协同传输类型为联合传输时,本申请实施例有利于终端成功解调出接收到的这多个网络设备发送的数据帧,有利于提高协同传输的成功率,有利于提升协同传输的效率。当协同传输类型为协调波束成型时,本申请实施例有利于减轻多个网络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
比如,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20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第二网络设备2000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0所示,第二网络设备2000包括:接收单元2001和发送单元2002。
其中,接收单元2001用于支持第二网络设备2000接收其他网络设备和终端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消息。
发送单元2002用于支持第二网络设备2000执行图5中的步骤102、图6中的步骤101b、图7中的步骤202、图8中的步骤303和303a、图9中的步骤401、图10中的步骤502、图11中的步骤602b、图12中的步骤702b、图13中的步骤802、图14中的步骤901b、图15中的步骤1003b、图16中的步骤1102、图18中的步骤1303。
第二网络设备2000还包括确定单元2003,用于指示第二网络设备2000执行图18中的步骤130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网络设备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形式来呈现,或者,该网络设备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模块”可以包括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
在一个简单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第二网络设备2000可以采用图2所示的网络设备20形式。比如,图20中的确定单元2003可以通过处理器201和存储器202执行,接收单元2001和发送单元2002可以通过由处理器201来调用存储器20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网络设备可用于执行上述的协同传输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获得的技术效果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比如,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21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终端2100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终端2100包括:接收单元2101和发送单元2102。
其中,接收单元2101用于支持终端2100接收其他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的消息。
发送单元2102用于支持终端2100执行图8中的步骤302和304、图11中的步骤601和603、图12中的步骤701、图13中的步骤803和803a、图14中的步骤902、图15中的步骤1002、图16中的步骤1101、图17中的步骤1201和1203。
所述终端2100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2103、用于存储生成或处理的数据和程序。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形式来呈现,或者,该终端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单元”可以包括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
在一个简单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终端2100可以采用图2所示的终端30形式。比如,图7中接收单元2101和发送单元2102,可以通过由处理器301来调用存储器30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来执行,存储单元2103可以是存储器302,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可用于执行上述的系统消息的指示方法,因此其所能获得的技术效果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程序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来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者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2)

1.一种协同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含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的通信系统中,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协同传输信息,所述协同传输信息用于指示协同传输所需的参数;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协同传输信息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数据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协同传输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协同发现请求消息;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协同发现响应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协同传输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扫描请求消息,所述扫描请求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反馈能够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进行协同传输的网络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协同传输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协同指示信息,所述协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协同能力。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触发消息,所述第一触发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请求发送RTS消息,且指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RTS消息,所述第一RTS和所述第二RTS的发送地址相同;
响应于所述第一触发消息,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一RTS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需要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帧;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二触发消息,所述第二触发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帧,且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数据帧;
响应于所述第二触发消息,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帧。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多播发送第一多用户请求发送MU-RTS消息,所述第一MU-RTS消息包含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
8.根据权利要求1-4,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帧,所述第一数据帧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帧是否能够被叠加传输。
9.一种协同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含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的通信系统中,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协同传输信息,所述协同传输信息用于指示协同传输所需的参数;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协同传输信息进行数据传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协同传输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协同发现请求消息;
响应于所述协同发现请求消息,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协同发现响应消息。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协同传输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广播协同指示信息,所述协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协同能力。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触发消息,所述第一触发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请求发送RTS消息,且指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RTS消息,所述第一RTS和所述第二RTS的发送地址相同;
响应于所述第一触发消息,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二RTS消息。
13.根据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协同传输信息进行数据传输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二触发消息,所述第二触发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数据帧,且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数据帧;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协同传输信息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二触发消息,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帧。
14.根据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多播发送第一多用户请求发送MU-RTS消息,所述第一MU-RTS消息包含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
15.根据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协同传输信息进行数据传输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数据帧,所述第一数据帧包括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数据帧是否和所述第一数据帧进行叠加传输,所述第二数据帧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
16.一种协同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含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的通信系统中,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需要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数据帧;
所述终端发送触发消息,所述触发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帧,且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数据帧。
17.第一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协同传输信息,所述协同传输信息用于指示协同传输所需的参数;
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协同传输信息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数据帧。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发送协同发现请求消息;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协同发现响应消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扫描请求消息,所述扫描请求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反馈能够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进行协同传输的网络设备。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协同指示信息,所述协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协同能力。
21.根据权利要求17-20任一项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触发消息,所述第一触发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请求发送RTS消息,且指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RTS消息,所述第一RTS和所述第二RTS的发送地址相同;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触发消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一RTS消息。
22.根据权利要求17-21任一项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需要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帧;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二触发消息,所述第二触发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帧,且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数据帧;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触发消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帧。
23.根据权利要求17-20任一项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多播发送第一多用户请求发送MU-RTS消息,所述第一MU-RTS消息包含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
24.根据权利要求17-20,23任一项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帧,所述第一数据帧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帧是否能够被叠加传输。
25.第二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协同传输信息,所述协同传输信息用于指示协同传输所需的参数;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协同传输信息进行数据传输。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第二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协同发现请求消息;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响应于所述协同发现请求消息,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协同发现响应消息。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第二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广播协同指示信息,所述协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协同能力。
28.根据权利要求25-27任一项所述的第二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触发消息,所述第一触发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请求发送RTS消息,且指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RTS消息,所述第一RTS和所述第二RTS的发送地址相同;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触发消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二RTS消息。
29.根据权利要求25-27任一项所述的第二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二触发消息,所述第二触发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数据帧,且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数据帧;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触发消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帧。
30.根据权利要求25-27任一项所述的第二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多播发送第一多用户请求发送MU-RTS消息,所述第一MU-RTS消息包含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
31.根据权利要求25-27任一项所述的第二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确定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数据帧,所述第一数据帧包括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数据帧是否和所述第一数据帧进行叠加传输,所述第二数据帧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
32.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需要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数据帧;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触发消息,所述触发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帧,且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数据帧。
CN201710953876.1A 2017-10-13 2017-10-13 一种协同传输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Active CN1096724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53876.1A CN109672492B (zh) 2017-10-13 2017-10-13 一种协同传输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53876.1A CN109672492B (zh) 2017-10-13 2017-10-13 一种协同传输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72492A true CN109672492A (zh) 2019-04-23
CN109672492B CN109672492B (zh) 2021-02-09

Family

ID=66138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53876.1A Active CN109672492B (zh) 2017-10-13 2017-10-13 一种协同传输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72492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25361A (zh) * 2019-12-30 2020-06-02 深圳蓝奥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边缘协同调制方法和装置
CN111245763A (zh) * 2020-01-10 2020-06-05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Ofdm系统多ap操作的数据发送及接收方法、接入点、站点及存储介质
WO2020231326A1 (en) * 2019-05-10 2020-11-19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multi-ap joint re-transmission
WO2022056685A1 (zh) * 2020-09-15 2022-03-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重传方法和接入点设备
WO2022133654A1 (zh) * 2020-12-21 2022-06-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多连接下的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RU2800008C2 (ru) * 2019-05-10 2023-07-14 Панасоник Интеллекчуал Проперти Корпорейшн Оф Америка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вязи и способ связи для одновременной повторной передачи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множества точек доступа
WO2023231669A1 (zh) * 2022-05-31 2023-1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协同传能方法及相关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7249A (zh) * 2008-04-07 2009-10-14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协作传输下行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US20100020739A1 (en) * 2006-09-29 2010-01-28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utomatic partner selection in the coooperative mac protocol
WO2015058411A1 (zh) * 2013-10-25 2015-04-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联合发送方法和设备
CN106550478A (zh) * 2015-09-22 2017-03-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用户传输网络分配矢量设置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20739A1 (en) * 2006-09-29 2010-01-28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utomatic partner selection in the coooperative mac protocol
CN101557249A (zh) * 2008-04-07 2009-10-14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协作传输下行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WO2015058411A1 (zh) * 2013-10-25 2015-04-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联合发送方法和设备
CN106550478A (zh) * 2015-09-22 2017-03-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用户传输网络分配矢量设置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31326A1 (en) * 2019-05-10 2020-11-19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multi-ap joint re-transmission
CN113748607A (zh) * 2019-05-10 2021-12-03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用于多ap联合重传的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
JP2022532307A (ja) * 2019-05-10 2022-07-14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 マルチapジョイント再送のための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RU2800008C2 (ru) * 2019-05-10 2023-07-14 Панасоник Интеллекчуал Проперти Корпорейшн Оф Америка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вязи и способ связи для одновременной повторной передачи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множества точек доступа
JP7427024B2 (ja) 2019-05-10 2024-02-02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 アクセスポイント及び方法
CN111225361A (zh) * 2019-12-30 2020-06-02 深圳蓝奥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边缘协同调制方法和装置
CN111225361B (zh) * 2019-12-30 2022-11-18 深圳蓝奥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边缘协同调制方法和装置
CN111245763A (zh) * 2020-01-10 2020-06-05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Ofdm系统多ap操作的数据发送及接收方法、接入点、站点及存储介质
WO2022056685A1 (zh) * 2020-09-15 2022-03-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重传方法和接入点设备
WO2022133654A1 (zh) * 2020-12-21 2022-06-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多连接下的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WO2023231669A1 (zh) * 2022-05-31 2023-1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协同传能方法及相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72492B (zh) 2021-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72492A (zh) 一种协同传输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4756532B (zh) 无线通信装置、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04995983B (zh) 在wlan系统中根据其带宽发送/接收帧的方法和设备
US20230354451A1 (en) Channel access of non-str mld in multi-link
CN104185217B (zh) 并行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612803B (zh) 无线lan系统中信道接入的方法及其装置
US20210368491A1 (en) Signal transmission using multi-link in wireless lan system
CN105830361A (zh) 用于在无线lan系统中收发包括部分关联标识符的帧的方法和装置
US20220394756A1 (en) Multi-link channel access
CN104168662B (zh) 信道接入方法和接入设备
CN104717750B (zh)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7211461A (zh) 终端装置以及基站装置
US20230103807A1 (en) Channel switching for c-ofdma transmission in multi-ap system
US20230164661A1 (en) Technique for performing multi-link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20150819A1 (en) Ap selection for signal transmission using multiple aps
US20230164842A1 (en) Multi-link channel access
US20220394795A1 (en) Technique for performing communication through multi-link in wireless lan system
US20230164700A1 (en) Measurement for space reuse in multi-ap system
CN109479324A (zh) 无线局域网(wlan)中的传输机会所有权转移和延长
US11871447B2 (en) Channel access in multi-link
US20230328622A1 (en) Shared ap selection in multi-ap system
KR102622466B1 (ko)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 듀얼 커넥티비티를 지원하기 위한 기법
US2022031154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ppdu over broadband in wireless lan system
CN109923927A (zh) 使用网络分配矢量的无线通信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无线通信终端
US20230156525A1 (en) Transmission power adjustment for str oper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