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69231A - 一种背光模组和智能穿戴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模组和智能穿戴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69231A
CN109669231A CN201910156329.XA CN201910156329A CN109669231A CN 109669231 A CN109669231 A CN 109669231A CN 201910156329 A CN201910156329 A CN 201910156329A CN 109669231 A CN109669231 A CN 1096692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backlight module
hole
guide plate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5632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婷琇
陈秀云
孙凌宇
梁菲
杜景军
方立宇
钟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5632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69231A/zh
Publication of CN1096692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692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66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being coupled 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68Arrangements of plural sources, e.g. multi-colour light sour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66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being coupled 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73Light emitting diode [LE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81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in the lighting device peculiar to the adaptation to planar light guides, e.g. concerning packaging
    • G02B6/0086Positioning aspects
    • G02B6/0091Positioning aspects of the light source relative to the light gu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5Edge-illuminating devices, i.e. illuminating from the s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4Illuminating devices using photoluminescence, e.g. phosphors illuminated by UV or blue ligh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和智能穿戴显示装置,其中,背光模组用于与智能穿戴的显示面板配合使用,背光模组包括:导光部件和发光部件,导光部件朝向显示面板的一侧设置有孔;发光部件设置在导光部件的孔的内壁上。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发光部件设置在导光部件的孔的内壁上,避免了发光部件发射的光线被遮挡,提升了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背光模组和智能穿戴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智能穿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智能穿戴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穿戴产品发展迅速,销量不断扩散。目前,智能穿戴产品在朝着低功耗、窄边框以及纯圆显示等方面发展,尤其是与机械手表的结合。经发明人研究发现,目前智能手表的背光模组为侧入式且设置在模组的外边缘,显示效果欠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和智能穿戴显示装置,通过将发光部件设置在导光部件的孔的内壁上,提升了显示效果。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用于与智能穿戴的显示面板配合使用,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部件和发光部件,所述导光部件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设置有孔;
所述发光部件设置在所述导光部件的所述孔的内壁上。
可选地,所述导光部件为圆形或椭圆形结构的导光板,所述孔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中心。
可选地,所述导光板为圆形,所述孔为贯穿所述导光板的圆形通孔。
可选地,所述发光部件包括一个或多个光源;所述光源为次毫米发光二极管。
可选地,所述导光板的所述通孔的内壁开设有卡槽;
所述次毫米发光二极管设置于所述卡槽中。
可选地,所述卡槽为多个相互独立的卡槽,每个卡槽中设置一个所述次毫米发光二极管。
可选地,多个所述卡槽沿着所述通孔的孔壁设置在同一个平面上,所述平面与所述导光板靠近所述显示面板一侧的平面平行。
可选地,位于所述同一个平面上的各卡槽间隔设置,间隔步长相同。
可选地,所述光源为发射蓝色光线的光源;
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量子点层;
所述量子点层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量子点层为在蓝色光线的激发下红光和/或绿光的量子点层。
可选地,所述量子点层包括:填充有第一量子点和第二量子点的膜层;
所述第一量子点用于在蓝色光线的激发下发射红色光线,所述第二量子点用于在蓝色光线的激发下发射绿色光线。
可选地,所述量子点层的厚度为10~100微米。
可选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量子点层远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光学膜层;
所述光学膜层和所述量子点层的形状与所述导光板的形状相同,所述光学膜层和所述量子点层的中心具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导光板上的通孔开口大小相等且重合设置。
可选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光部件远离所述量子点层一侧的背板以及设置在背板上的外胶框和内胶框,所述外胶框和所述内胶框的中心具有通孔,所述导光板设置在所述外胶框的通孔内,所述内胶框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通孔内,所述外胶框和所述内胶框的通孔与导光板的通孔连通;
所述光学膜层和所述量子点层在背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导光板在背板上的正投影,所述外胶框在背板上的正投影与光学膜层在背板上的正投影存在重叠区域,所述外胶框与所述内胶框的厚度等于导光板、量子点层和光学膜层的厚度之和。
可选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内侧遮光胶和外侧遮光胶;
所述内侧遮光胶和所述外侧遮光胶均设置在所述光学膜层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所述内侧遮光胶在背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内胶框与所述光学膜层之间的间隙在背板上的正投影,且与所述内胶框在背板上的正投影部分重叠,所述外侧遮光胶在背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外胶框与所述光学膜层之间的间隙在背板上的正投影,且与所述导光板在背板上的正投影不存在重叠区域。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智能穿戴显示装置,包括:上述背光模组和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出光侧的显示面板;
所述显示面板的形状与所述背光模组相同;所述显示面板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通孔,所述显示面板的通孔与所述导光部件的通孔连通。
可选地,所述背光模组和所述显示面板为圆形结构;
所述智能穿戴显示装置还包括:配置为实现钟表功能的转轴和指针,所述转轴贯穿所述显示面板的通孔和所述导光部件的通孔,所述指针设置在转轴上。
可选地,所述智能穿戴显示装置还包括:印刷电路板;
所述印刷电路板设置在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所述印刷电路板通过引线与发光部件连接,其中,所述引线从背光模组远离显示面板的一侧伸出,穿过内胶框通孔,延伸到导光部件与内胶框的间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和智能穿戴显示装置,其中,背光模组用于与智能穿戴的显示面板配合使用,背光模组包括:导光部件和发光部件,导光部件朝向显示面板的一侧设置有孔;发光部件设置在导光部件的孔的内壁上。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发光部件设置在导光部件的孔的内壁上,避免了当在过孔设置转轴时,发光部件发射的光线被转轴遮挡,提升了显示效果。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相关技术中背光模组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剖面图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光部件的局部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剖面图二;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一;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除非另外定义,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的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在相关技术中,智能穿戴产品往往与机械手表结合成为智能手表,具体的,智能手表包括:显示面板、背光模组、指针和转轴,其中,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为中心过孔的圆形结构,转轴穿过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的中心孔,并与指针连接,用于带动指针转动,达到显示时间的目的。
具体的,图1为相关技术中的背光模组的俯视图,如图1所示,背光模组包括:可视区域VA,其中,背光模组包括:光源1和导光板2,光源1设置在导光板2的外边缘,为侧入式光源,导光板2的中心设置有通孔3,其中,通孔3用于设置转轴。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光源1设置在背光模组的外侧边缘,光源1一般为如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LED)或灯管的尺寸较大的结构,另外,针对侧入式背光模组,一方面,为了保证显示效果,光源1与可视区域VA需要保持一段距离,使得背光模组在靠近光源的位置处无法做窄,进而无法实现窄边框尤其在实现纯圆显示时难以做到真正的纯圆;另一方面,相关技术中侧入式背光模组由于在中心打孔处设置的转轴,使得光源发射的光线受到转轴影响导致传播到整个导光板的效果较差,而在导光板光线被转轴阻挡的区域,形成明显的暗区A,进而影响显示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和智能穿戴显示装置,具体说明如下。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剖面图一,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俯视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光部件的局部俯视图,如图2~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用于与智能穿戴的显示面板配合使用,背光模组包括:导光部件11和发光部件12,发光部件12用于发射光线,导光部件11用于将发光部件12发射的光线导出。
本实施例中,导光部件11朝向显示面板的一侧设置有孔110;发光部件12设置在导光部件11的孔110的内壁111上。
可选地,导光部件11可以为圆形或椭圆形结构的导光板,或者其他能够实现导光的部件,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可选地,导光板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或者其他形状,优选地,为了实现纯圆显示,导光部件11的形状为圆形,图2是以导光部件为圆形为例进行说明的。
可选地,导光部件11中的孔110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具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当导光部件11的孔110的数量为多个时,发光部件12可以设置在靠近其中一个或者多个导光部件的孔的内壁上。
可选地,导光部件11的孔110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或者其他形状,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图3是以导光部件11的孔110为圆形为例进行说明的,导光部件11的孔110的尺寸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可选地,导光部件11的孔110的位置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优选地,导光部件的孔110位于导光板的中心,需要说明的是,图2~图4均是以导光部件的孔110位于导光板的中心为例进行说明的。
可选地,导光部件11的孔110可以为凹槽,还可以为孔为贯穿导光板的圆形通孔,优选地,导光部件的孔110为贯穿导光板的圆形通孔。
可选地,导光部件11的制作材料可以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二氧化硅SiO2、环氧树脂、亚克力或硅胶等光学透明材料,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只要透明,且能够将发光部件发射的光线导出至显示面板整个表面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用于与智能穿戴的显示面板配合使用,背光模组包括:导光部件和发光部件,导光部件朝向显示面板的一侧设置有孔;发光部件设置在导光部件的孔的内壁上。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发光部件设置在导光部件的孔的内壁中,避免了当在过孔设置转轴时,发光部件发射的光线被转轴遮挡,提升了显示效果。
可选地,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中的发光部件12包括:一个或多个光源120。
可选地,由于导光板的尺寸有限,位于导光部件的孔110的尺寸也很小,为了实现正常显示,本实施例中的,光源120为次毫米发光二极管(Mini 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Mini LED)。
可选地,光源120的数量可以为一颗,还可以为多颗,光源120的数量越多,背光模组显示的亮度越亮,具体光源的数量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图4是以8颗光源为例进行说明的。
可选地,光源120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或者其他形状,具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优选地,当光源120为方形时,光源的尺寸为0.24mm*0.14mm*0.1mm。
可选地,多个光源120可以独立设置,也可以以灯条的方式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图4是以多个光源独立设置为例进行说明的。
可选地,如图4所示,当孔为圆形时,多个光源依次排列成环形,当孔为其他形状时,多个光源也依次排列成与孔形状适配的形状。
可选地,相邻光源的之间的距离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优选地,相邻光源之间的距离相等,可以保证显示亮度均一,图4是以相邻光源之间的距离相等为例进行说明的。
本实施例中的背光模组中的发光部件中的光源能够实现辐射型发光,将发光器件发射的光线能够传播到整个导光部件中,进一步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显示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本实施例中提供的背光模组中不存在暗区,亮度均匀性提高,进而保证了显示效果。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发光部件可以有多个方式设置在导光部件11靠近孔110的内壁111上,例如可以将多个光源120粘贴在导光部件的孔的内壁111上,或者还可以为图4所示的设置方式,如图4所示,导光板的通孔的内壁111开设卡槽112,次毫米发光二极管设置于卡槽中。
可选地,卡槽为多个相互独立的卡槽,每个卡槽中设置一个次毫米发光二极管,即卡槽与光源一一对应。
可选地,卡槽112的形状和尺寸可以为方形或者其他形状,具体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卡槽的形状和尺寸要与包括多个光源的发光部件适配,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可选地,卡槽112与光源120的数量、尺寸和形状相匹配,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当卡槽120确定时,光源120的位置也确定。
可选地,多个所述卡槽沿着通孔的孔壁设置在同一个平面上,平面与导光板靠近显示面板一侧的平面平行。
可选地,各卡槽之间的间隔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优选地,位于同一个平面上的各卡槽间隔设置,间隔步长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当设置卡槽的方式设置发光部件时,发光部件为灯条时,在背光模组安装时,灯条要从导光板的下侧向上组装。
本实施例中,在导光部件11的孔110的尺寸和光源120的电压的相同的状态下,对相关技术中的背光模组和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进行了模拟,获得了对应的功耗和平均亮度值,表1为第一背光模组与第二背光模组的功耗和亮度对比表,其中,第一背光模组为相关技术中的背光模组,第二背光模组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表1中是以第二背光模组中的发光部件包括:8颗光源为例进行说明,如图表1所示,第二背光模组的外形半径低于第一背光模组的外形半径,虽然第二背光模组的使用的光源的数量为8颗,但是与第一背光模组的功耗相同,且平均亮度也基本一致。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虽然增加了光源的数量,但是并未增加背光模组的功耗和拉低平均亮度。
表1第一背光模组与第二背光模组的功耗和亮度对比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高色域的光线,保证显示效果,光源120为发射蓝色光线的光源,即光源为单色光源,此时,为了保证背光模组能够正常为显示面板提供光线,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还包括:量子点层13。
具体的,量子点层13设置在导光板的朝向显示面板的一侧,量子点层为在蓝色光线的激发下红光和/或绿光的量子点层。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量子点层13的形状与导光板的形状相同,为了实现纯圆显示,优选地,为了实现纯圆显示,量子点层13的形状为圆形。
本实施例中,量子点层13的中心具有通孔,通孔与导光板上的通孔开口大小相等且重合设置。
可选地,量子点层13包括:填充有第一量子点和第二量子点的膜层。
具体的,第一量子点用于在蓝色光线的激发下发射红色光线,第二量子点用于在蓝色光线的激发下发射绿色光线。
具体的,量子点(Quantum dots,简称QDs)一般指直径在1~10纳米范围内的半导体纳米晶体管,通常是由II-VI族或III-V族元素组成的半导体纳米颗粒。由于存在量子限域效应,量子点通常表现出异于相应体相材料和其他分子材料的独特物理和化学性质。量子点在收到一定的能量的光激发后可发出荧光,波长可以通过改变量子点的尺寸来进行调节,并且具有宽且连续的吸收光谱、窄而对称的发射光谱、优良的光稳定性、高发光效率等优良的光学性质。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一量子点和第二量子点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分布在量子点层13中。
可选地,量子点层13的厚度为10~100微米。
可选地,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在量子点层13远离导光板的一侧的光学膜层14。
可选地,光学膜层14的形状与导光板的形状相同,为了实现纯圆显示,光学膜层14为圆形结构。
本实施例中,光学膜层的中心具有通孔,该通孔与导光板上的通孔开口大小相等且重合设置。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光学膜层14包括:扩散片141和棱镜片142,其中,棱镜片142设置在扩散片141远离量子点层14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扩散片141用于将量子点层13射出的光线进行扩散,棱镜片142为能够实现上棱镜和下棱镜功能的棱镜。相关技术中的背光模组中包括上棱镜与下棱镜,由于上棱镜与下棱镜都需要设置衬底,使得背光模组的厚度增大,本发明设置能够实现同时实现上棱镜和下棱镜的棱镜片,减少了背光模组的厚度。
如图2所示,扩散片141在量子点层13上的正投影与棱镜片142在量子点层13上的正投影重合。
在实际应用中,背光模组中的导光部件的通孔、量子点层的通孔和光学膜层的通孔互相连通且直径相同,共同组成一个贯通孔100。
可选地,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在导光部件11远离量子点层13一侧的背板15以及设置在背板15上的外胶框16和内胶框17。
具体的,外胶框16和内胶框17的中心具有通孔,导光板设置在外胶框16的通孔内,内胶框17设置在导光板的通孔内,外胶框16和内胶框17的通孔与导光板的通孔连通;光学膜层14和量子点层13在背板15上的正投影覆盖导光板在背板15上的正投影,外胶框16在背板15上的正投影与光学膜层14在背板15上的正投影存在重叠区域,外胶框16与内胶框17的厚度等于导光板、量子点层和光学膜层的厚度之和。
本实施例中,外胶框一方面用于支撑光学膜层和量子点层,另一方面用于在背光模组与显示面板组装时,起到支撑显示面板的作用,内胶框用于在与显示面板组装时,起到支撑显示面板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量子点层13在背板15上的正投影与光学膜层14在背板15上的正投影重合。外胶框16在背板15上的正投影与导光部件11在背板15上的正投影不存在重叠区域,内胶框17在背板15上的正投影与导光部件11在背板15上的正投影不存在重叠区域。
可选地,为了避免导光板导出的光线直接射出,本发明实施例中,光学膜层和量子点层在背板上的正投影覆盖导光部件11在背板上的正投影。
本实施例中,为了减少背板15对光线的吸收,本实施例中的背板15的厚度尽可能比较薄。可选地,背板15的形状可以为任意形状,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优选地,在实现纯圆显示时,背板15为圆形结构。
可选地,在实现纯圆显示时,外胶框16为圆形结构,外胶框16的孔的内壁与导光板的外边缘之间存在间隙,外胶框16的制作材料包括:透明材质的聚碳酸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只要是透明的材料即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可选地,在实现纯圆显示时,内胶框17为圆形结构,内胶框17的外边缘与导光板的孔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内胶框17的制作材料包括:透明材质的聚碳酸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只要是透明的材料即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在实际应用中,内胶框17设置于贯通孔100内,且内胶框17的通孔200,用于当背光模组与用于智能手表的显示面板配合使用时设置转轴300等结构,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可选地,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剖面图二,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还包括:内侧遮光胶18和外侧遮光胶19。
本实施例中,内侧遮光胶18和外侧遮光胶19均设置在光学膜层14远离背板15的一侧,内侧遮光胶18在背板15上的正投影覆盖内胶框17与光学膜层14之间的间隙在背板15上的正投影,且与内胶框17在背板15上的正投影部分重叠,外侧遮光胶19在背板15上的正投影覆盖外胶框16与光学膜层14之间的间隙在背板15上的正投影,且与导光板在背板15上的正投影不存在重叠区域。
本实施例中,外侧遮光胶19在背板15上的正投影覆盖外胶框与光学膜层之间的间隙在背板上的正投影,用于覆盖外胶框16与光学膜层14之间的间隙。
可选地,在实现纯圆显示时,外侧遮光胶为中心打孔圆形结构,其内侧边缘位于光学膜层上,外侧边缘位于外胶框上,能够防止光线从外胶框与光学膜层之间的间隙漏出。可选地,外侧遮光胶可以为黑白胶,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只要能够实现遮光即可。
可选地,在实现纯圆显示时,内侧遮光胶为中心打孔的圆形结构,其内侧边缘位于内胶框上,其外侧边缘位于光学膜层上,能够防止光线从内胶框和光学膜层之间的间隙漏出。可选地,内侧遮光胶可以为黑白胶,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只要能够实现遮光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发光部件设置在导光部件的孔的内壁上,避免了像相关技术中将光源设置在导光板的外边缘时光源需要可视区域保持一段距离,使导致的背光模组在靠近光源的位置处无法做窄,进而无法实现窄边框尤其实现纯圆显示时难以做到真正的纯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能够在实现纯圆显示时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纯圆。
实施例二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一,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10和背光模组20。
具体的,显示面板10设置在背光模组20的出光侧,显示面板10的形状与背光模组20的形状相同,显示面板10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通孔,显示面板10的通孔与导光部件的通孔连通。
可选地,在实现纯圆显示时,显示面板10和背光模组20均为圆形结构。
可选地,显示面板10的过孔的尺寸,数量和形状均与导光部件的过孔的尺寸数量和形状相同,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背光模组上方的下偏光片、阵列基板、液晶层、彩膜基板和上偏光片(图中未示出),其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背光模组为实施例一提供的背光模组,其实现原理和实现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智能穿戴显示装置可以为手表、腕带、眼镜、头盔等。
可选地,当智能穿戴显示装置为智能手表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显示装置还包括:配置为实现钟表功能的转轴300和指针,转轴300贯穿显示面板的通孔和导光部件的通孔,指针设置在转轴上,用于在转轴的带动下转动。
可选地,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二,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还包括:印刷电路板(图中未示出),印刷电路板设置在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印刷电路板与发光部件连接。
具体的,印刷电路板通过引线30与发光部件12连接,其中,引线30从背光模组20远离显示面板10的一侧伸出,穿过内胶框的通孔,延伸到导光部件与内胶框的间隙,以与发光部件12连接。
本实施例中,印刷电路板30控制发光部件中的每个光源的开启和关闭,本发明实施例能够通过印刷电路板控制发光部件中的部分光源点亮,使得显示装置能够根据需求进行分区显示,可以显示计步,心率等简单信息,进而降低显示装置的功耗。
本发明实施例附图只涉及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
为了清晰起见,在用于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附图中,层或微结构的厚度和尺寸被放大。可以理解,当诸如层、膜、区域或基板之类的元件被称作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可以“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即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得到新的实施例。
虽然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7)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用于与智能穿戴的显示面板配合使用,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部件和发光部件,所述导光部件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设置有孔;
所述发光部件设置在所述导光部件的所述孔的内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部件为圆形或椭圆形结构的导光板,所述孔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为圆形,所述孔为贯穿所述导光板的圆形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部件包括一个或多个光源;所述光源为次毫米发光二极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通孔的内壁开设有卡槽;
所述次毫米发光二极管设置于所述卡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为多个相互独立的卡槽,每个卡槽中设置一个所述次毫米发光二极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卡槽沿着所述通孔的孔壁设置在同一个平面上,所述平面与所述导光板靠近所述显示面板一侧的平面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同一个平面上的各卡槽间隔设置,间隔步长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为发射蓝色光线的光源;
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量子点层;
所述量子点层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量子点层为在蓝色光线的激发下红光和/或绿光的量子点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层包括:填充有第一量子点和第二量子点的膜层;
所述第一量子点用于在蓝色光线的激发下发射红色光线,所述第二量子点用于在蓝色光线的激发下发射绿色光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层的厚度为10~100微米。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量子点层远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的光学膜层;
所述光学膜层和所述量子点层的形状与所述导光板的形状相同,所述光学膜层和所述量子点层的中心具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导光板上的通孔开口大小相等且重合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光部件远离所述量子点层一侧的背板以及设置在背板上的外胶框和内胶框,所述外胶框和所述内胶框的中心具有通孔,所述导光板设置在所述外胶框的通孔内,所述内胶框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通孔内,所述外胶框和所述内胶框的通孔与导光板的通孔连通;
所述光学膜层和所述量子点层在背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导光板在背板上的正投影,所述外胶框在背板上的正投影与光学膜层在背板上的正投影存在重叠区域,所述外胶框与所述内胶框的厚度等于导光板、量子点层和光学膜层的厚度之和。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内侧遮光胶和外侧遮光胶;
所述内侧遮光胶和所述外侧遮光胶均设置在所述光学膜层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所述内侧遮光胶在背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内胶框与所述光学膜层之间的间隙在背板上的正投影,且与所述内胶框在背板上的正投影部分重叠,所述外侧遮光胶在背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外胶框与所述光学膜层之间的间隙在背板上的正投影,且与所述导光板在背板上的正投影不存在重叠区域。
15.一种智能穿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和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出光侧的所述显示面板;
所述显示面板的形状与所述背光模组相同;所述显示面板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通孔,所述显示面板的通孔与所述导光部件的通孔连通。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和所述显示面板为圆形结构;
所述智能穿戴显示装置还包括:配置为实现钟表功能的转轴和指针,所述转轴贯穿所述显示面板的通孔和所述导光部件的通孔,所述指针设置在转轴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穿戴显示装置还包括:印刷电路板;
所述印刷电路板设置在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所述印刷电路板通过引线与发光部件连接,其中,所述引线从背光模组远离显示面板的一侧伸出,穿过内胶框通孔,延伸到导光部件与内胶框的间隙。
CN201910156329.XA 2019-03-01 2019-03-01 一种背光模组和智能穿戴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96692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56329.XA CN109669231A (zh) 2019-03-01 2019-03-01 一种背光模组和智能穿戴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56329.XA CN109669231A (zh) 2019-03-01 2019-03-01 一种背光模组和智能穿戴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69231A true CN109669231A (zh) 2019-04-23

Family

ID=66152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56329.XA Pending CN109669231A (zh) 2019-03-01 2019-03-01 一种背光模组和智能穿戴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6923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6595A (zh) * 2019-05-17 2019-08-16 上海九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0764309A (zh) * 2019-10-31 2020-02-07 深圳市德仓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显示屏及终端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027928U (zh) * 2015-09-11 2016-02-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导光板、背光源和智能手表
CN107193155A (zh) * 2016-03-15 2017-09-22 恒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穿戴式显示装置
CN107315277A (zh) * 2017-07-03 2017-11-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CN109085720A (zh) * 2018-09-10 2018-12-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智能手表
WO2018233186A1 (zh) * 2017-06-22 2018-12-27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9254343A (zh) * 2017-07-14 2019-01-22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导光组件与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027928U (zh) * 2015-09-11 2016-02-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导光板、背光源和智能手表
CN107193155A (zh) * 2016-03-15 2017-09-22 恒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穿戴式显示装置
WO2018233186A1 (zh) * 2017-06-22 2018-12-27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7315277A (zh) * 2017-07-03 2017-11-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CN109254343A (zh) * 2017-07-14 2019-01-22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导光组件与显示装置
CN109085720A (zh) * 2018-09-10 2018-12-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智能手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高鸿锦 等: "《新型显示技术 下》", 1 August 2014,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6595A (zh) * 2019-05-17 2019-08-16 上海九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0764309A (zh) * 2019-10-31 2020-02-07 深圳市德仓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显示屏及终端
CN110764309B (zh) * 2019-10-31 2022-07-15 深圳市德仓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显示屏及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61711B (zh) 背光单元、显示装置和显示动态图像的方法
US7152988B2 (en) Direct point-light type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the same
CN105204221B (zh) 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8125409B2 (en)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CN101526687B (zh) 液晶显示器件
CN104360536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6054449A (zh) Lcd显示装置、基于量子点的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CN207799291U (zh) 一种高色域发光模组
WO2020164315A1 (zh) 前置光源和显示装置
KR100432434B1 (ko) 컬러표시장치
US20030103418A1 (en)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using light-emitting element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209343095U (zh) 一种用于led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组结构
CN109669231A (zh) 一种背光模组和智能穿戴显示装置
CN109426034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10456560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CN109239976A (zh) 量子点背光模组与量子点液晶显示装置
CN109725459A (zh) 照明装置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KR101156748B1 (ko) 직접 점광식 백라이트 모듈 및 이를 사용하는 액정 표시장치
CN109743427B (zh) 一种移动终端
TWI229172B (en) Illumining device including ultraviolet ray emitting element,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ing the illumining device
CN106907620A (zh) 前置光源和包括该前置光源的显示装置
CN111025789A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屏盖板及电子设备
CN214847516U (zh) 量子点灯珠以及led显示屏
CN113960837A (zh) 双面显示装置
CN209265992U (zh) 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器背光源的驱动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