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65577A - 用于水处理装置的壳体 - Google Patents

用于水处理装置的壳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65577A
CN109665577A CN201710960099.3A CN201710960099A CN109665577A CN 109665577 A CN109665577 A CN 109665577A CN 201710960099 A CN201710960099 A CN 201710960099A CN 109665577 A CN109665577 A CN 1096655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hell
treatment facilities
route
hot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6009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65577B (zh
Inventor
张仕荣
吴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Water Dispense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Water Dispense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Water Dispense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6009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65577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710960099.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96655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655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655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655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655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1/00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1/002Construction details of the apparatu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处理装置的壳体,所述壳体一体融合形成有出水水路,该出水水路具有一个进口端和一个出口端,所述进口端被构设成热水进口端,所述出口端被构设成热水出口端,所述热水进口端与所述热水出口端相互连通形成热水出水通道;和/或所述进口端被构设成冷水进口端,所述出口端被构设成冷水出口端,所述冷水进口端与所述冷水出口端相互连通形成冷水出水通道。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水处理装置的壳体,不仅可以保证为制冷模块和制热模块正常出水,还能防止制冷模块和制热模块之间发生串水影响水处理装置的正常使用,而且可以为制冷模块和制热模块的装配提供方便,有利于提升制冷模块和制热模块与出水水路之间的连接密闭性。

Description

用于水处理装置的壳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净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水处理装置的壳体。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净饮设备,水路布置较为复杂,不仅增加了净饮设备的设计难度,还增加了净饮设备的生产成本,而且严重影响净饮设备的装配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水处理装置的壳体,该壳体装配方便,有利于简化水处理装置的水路设计,而且可以提升水处理装置的装配效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水处理装置的壳体,所述壳体一体融合形成有出水水路,该出水水路具有一个进口端和一个出口端,所述进口端被构设成热水进口端,所述出口端被构设成热水出口端,所述热水进口端与所述热水出口端相互连通形成热水出水通道;和/或所述进口端被构设成冷水进口端,所述出口端被构设成冷水出口端,所述冷水进口端与所述冷水出口端相互连通形成冷水出水通道。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水处理装置的壳体,不仅可以保证为制冷模块和制热模块正常出水,还能防止制冷模块和制热模块之间发生串水影响水处理装置的正常使用,而且可以为制冷模块和制热模块的装配提供方便,有利于提升制冷模块和制热模块与出水水路之间的连接密闭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热水出水通道或所述冷水出水通道的孔径逐渐增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热水出水通道或所述冷水出水通道的孔径逐渐减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热水出水通道或所述冷水出水通道的孔径一部分逐渐增大,另一部分逐渐减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出水水路包括多段子水路,每段所述子水路首尾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完整的热水出水通道或冷水出水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多段所述子水路的孔径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多段所述子水路的孔径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部分所述子水路沿竖直方向延伸,部分所述子水路沿水平方向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相邻两段所述子水路的夹角为90°。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热水出水通道或所述冷水出水通道的孔径为5-20毫米。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为注塑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出水水路通过抽芯工艺形成。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分水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结构沿水平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加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结构的底部视图;
图6是图4中结构沿竖直方向的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水处理装置;
10:壳体;11:分水壳体;111:第一隔板;112:第三连接板;
12:加热壳体;121:第二隔板;122:第一连接板;
13:制冷壳体;131:第三隔板;132:第二连接板;
14:出水水路;141:第一出水水路(热水出水通道);1411:第一段;
1412:第二段;142:第二出水水路(冷水出水通道);1421:第三段;
1422:第四段;1423:第五段;1424:第六段;1425:第七段;
20:制热模块;
30:制冷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7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水处理装置100的壳体10。
水处理装置100包括:壳体10和至少包括一个功能模块,可以包括一个制冷模块30,可以包括一个制热模块20,也可以包括一个制冷模块30和一个制热模块20。壳体10包括:壳体10和水路结构,壳体10内限定有间室,功能模块设在间室内。不仅可以为功能模块的安装提供方便,而且可以提升功能模块的安装稳定性。
其中,水路结构设在壳体10内,水路结构至少包括分水水路和出水水路14,出水水路14一体融合形成于壳体10上,也就是说,壳体10内限定有若干水路通道,多个水路通道相互连通形成出水水路14。
具体而言,壳体10具有至少两个子壳体10构成,可以包括:分水壳体11和加热壳体12,可以包括:分水壳体11和制冷壳体13,也可以包括:分水壳体11、加热壳体12和制冷壳体13。出水水路14可以设在各其中一个子壳体10内,也可以设在多个子壳体10内,当各子壳体10依次连接时,多个子壳体10内的出水水路14相互连通组成水路结构。
分水壳体11、加热壳体12和制冷壳体13可以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也可以沿水平方向依次排列,而且各子壳体10可以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的壳体10结构强度大,稳定性高,使用寿命较长。子壳体10也可以分体成型,分体成型的壳体10可以为制冷模块30和制热模块20的安装以及维护提供方便,而且可以降低壳体10的生产难度。
其中,出水水路14具有一个进口端和一个出口端,进口端可以连通制热模块20,进口端连通制热模块20的一端形成热水出口端。热水进口端与热水出口端相互连通形成热水出水通道141,制热模块20中的热水经过热水出水通道141流出供用户使用。
进口端也可以连通制冷模块30,进口端被构造成冷水进口端,出口端被构造成冷水出口端,冷水进口端和冷水出口端之间限定出冷水出水通道142。制冷模块30中的冷水通过冷水出水通道142流出供用户使用。
出水水路14也可以同时包括上述结构中的热水出水通道141和冷水出水通道142,制冷模块30和制热模块20中的水流通过出水水路14流出供用户使用。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壳体10,通过在壳体10内限定出水水路14,可以为水处理装置100内部各部件之间的水路连通提供方便,例如,可以简化净饮设备为制冷模块30或制热模块20的出水水路14,而且可以为制冷模块30或制热模块20的安装与连接提供方便。再者,与壳体10一体融合成型的出水水路14,结构简单,方便安装,提升了水处理装置100的装配效率,而且可以提升出水水路14的稳定性和强度,防止出水水路14损坏,延长了水处理装置100的使用寿命。
再者,在出水水路14上设置进口端和出口端,并在出水水路14内限定出独立连通制热模块20的热水出水通道141和独立连通制冷模块30的冷水出水通道142,不仅可以保证为制冷模块30和制热模块20正常出水,还能防止制冷模块30和制热模块20之间发生串水影响水处理装置100的正常使用,而且可以为制冷模块30和制热模块20的装配提供方便,有利于提升制冷模块30和制热模块20与出水水路14之间的连接密闭性。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水处理装置100,功能模块包括:制冷模块30和制热模块20,分水水路的热水进水通道连通制热模块20,并向制热模块20供水。分水水路的冷水进水通道连通制冷模块30,并向制冷模块30供水。制冷模块30处理过得水通过冷水出水水路14排出,制热模块20处理过得水通过热水出水水路14排出,供用户饮用。
制冷模块30可以对净饮设备中的水流进行制冷作用,制热模块20可以为净饮设备中的水流进行加热作用。用户可以获得冷水也可以获得热水,对不同用户或不同时期使用净饮设备提供了方便。由此可以提升净饮设备的性能,为用户使用净饮设备提供了方便。
如图1所示,壳体10被分隔成位于上部的第一子间室和位于下部的第二子间室,也就是说,加热壳体12内限定有一个子间室,制冷壳体13内限定有另一个子间室,加热壳体12位于制冷壳体13的上方。其中,制热模块20设在第一子间室内,制冷模块30设在第二子间室内。制热模块20也可以设在第二子间室内,制冷模块30设在第一子间室内。
将制冷模块30和制热模块20设在不同的子间室内,可以防止制冷模块30与制热模块20之间相互干扰。不仅可以防止制热模块20中的热量传导至制冷模块30上,造成能源的浪费,而且制冷模块30和制热模块20独立工作,可以提升制冷模块30和制热模块20的工作效率。
如图1、图2、图4和图7所示,壳体10具有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一隔板111、第二隔板121和第三隔板131,第一隔板111可以设在分水壳体11上,第二隔板121可以设在加热壳体12上,第三隔板131设在制冷壳体13上。第一隔板111与第二隔板121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板122,第一连接板122与第二隔板121相连并与第二隔板121配合形成加热壳体12。第二隔板121与第三隔板131之间设有第二连接板132,第二连接板132与第二隔板121相连并与第二隔板121配合形成制冷壳体13。
出水水路14可以设在制冷壳体13内,出水水路14也可以设在制热壳体10内,出水水路14也可以设在分水壳体11内。出水水路14也可以一部分设在制热壳体10内,一部分设在制热壳体10内,剩余的部分设置在分水壳体11内。由此可以为出水水路14连通制冷模块30和制热模块20通过方便,而且可以将出水水路14的进口端设在邻近制冷模块30和制热模块20的位置,进而为制冷模块30和制热模块20的安装提供方便,有利于提升制冷模块30和制热模块20的连接密闭性。
通过在壳体10上设置第一隔板111、第二隔板121和第三隔板131,可以将水处理装置100的各部件间隔开布置,从而可以消除制冷模块30与制热模块20之间的相互干扰作用。在相邻隔板之间设置第一连接板122或第二连接板132,可以利用连接板封闭第一子间室和第二子间室。由此可以消除外部环境对制冷模块30和制热模块30的影响,有利于延长制冷模块30和制热模块30的使用寿命。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还包括:第三连接板112,第三连接板112围绕第一隔板111设置并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第三连接板112与第一隔板111配合构设出上表面敞开的分水腔室。
利用第三连接板112围绕分水腔室设置,可以提升分水腔室内的环境,防止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分水腔室影响水流的质量,而且可以提升水处理装置100的外表面的美观程度。
在本实施例中,出水水路14包括多段子水路,多段子水路依次首尾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完整的热水出水通道141或冷水出水通道142。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出水水路14包括:第一出水水路141和第二出水水路142,第一出水水路141可以有若干个首尾依次相连的子水路组成,第二出水水路142也可以有若干个首尾依次相连的子水路组成。其中,子水路的孔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第一出水水路141的进口端与制热模块20的出水口连接,第一出水水路141内的出口端向外排放热水供用户使用。第二出水水路142的进口端与制热模块20的出水口连接,第二出水水路142的出口端向外排放冷水供用户使用。
通过设置第一出水水路141和第二出水水路142,可以为制热模块20和制冷模块30出水提供方便,保证制冷模块30和制热模块20中的水流依次间隔开流出,防止热水与冷水混合影响水流质量,而且可以为用户用水通过方便。
壳体10中的子水路,一部分沿竖直方向延伸,另一部分沿水平方向延伸,相邻子水路之间的夹角可以是90°。由此可以降低各子水路的生产工艺的难度,而且可以缩短出水水路14的总长度。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出水水路141包括:第一段1411和第二段1412,第一段1411与第二段1412相连,第一段1411形成在第一隔板111上且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第一段1411与制热模块20或制冷模块30的出水口连接,第二段1412沿第一隔板111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
一般而言,第一段1411和第二段1412均可以设在第一隔板111上,第一段1411沿竖直方向延伸,制热模块20的出水口设在制冷模块30的顶部,第一段1411的下端连通制冷模块30的出水口。第二段1412的一端连接第一段1411的上端,第二段1412的另一端沿第一隔板111的径向向外延伸,第一段1411和第二段1412之间的夹角为90°。
由此,不仅可以将制热模块20中的热水顺利导出供用户使用,还能缩短第一出水水路141的长度,而且第一段1411沿竖直方向延伸可以为第一出水水路141与制热模块20连通提供方便,有利于提升第一出水水路141与制热模块20之间的连接密闭性。第二段1412沿第一隔板111的径向向外延伸,可以为用户取水提供方便。
其中,第一段1411的孔径大于第二段1412,第一段1411的孔径较大,可以为第一段1411连通制热模块20提供方便。进一步地,第一段1411的孔径逐渐增大,也就是说,第一段1411的孔径沿第一段1411的轴线方向逐渐增大,方便第一段1411连通制热模块20,而且可以防止制热模块20与第一段1411之间发生水流泄漏。
如图3、图4和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二出水水路142包括:第三段1421、第四段1422、第五段1423、第六段1424和第七段1425,第三段1421、第四段1422、第五段1423、第六段1424和第七段1425依次首尾相连形成第二出水水路142。第二出水水路142的进口端设在第三段1421上,第三段1421上的进口端与制冷模块30的出水口连接,第三段1421和第四段1422均形成于第二隔板121上,第六段1424和第七段1425形成于第一隔板111上,第五段1423的一部分形成第二连接板132上,另一部分形成于第一隔板111上,其中,第四段1422、第六段1424和第七段1425沿壳体10的径向方向延伸,第三段1421和五段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
上述结构的第二出水水路142,可以保证制冷模块30中的水流顺利流出,而且消除了外接水管,简化了制冷模块30的装配工艺。各段水路均一体融合形成在壳体10内,提升了各段水路的强度和稳定性,而且提升了相邻子水路之间的密闭性。
其中,第三段1421和第四段1422之间的夹角、第四段1422和第五段1423之间的夹角、第五段1423和第六段1424和第六段1424和第七段1425之间的夹角的至少之一为90°,也可以都是90°。相邻分段之间垂直布置,结构简单,方便布置,而且可以降低壳体10的生产工艺的难度。
其中,第五段1423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之间设有连接件,连接件一端嵌入第五段1423的一部分的,连接件的另一端嵌入第五段1423的另一部分内。
当第一连接板122和第二连接板132相连时,第五段1423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之间通过连接件密封连接。由此可以延长,第五段1423在竖直方向上的延伸长度,保证水流可以顺利地从制冷模块30流出。而且可以降低壳体10的生产工艺的难度,为壳体10的生产与装配提供了方便。
其中,密封连接件大体呈哑铃状的橡胶件,密封连接件包括:连接部和两个嵌入部,两个嵌入部连接在连接部的两端,且两个嵌入部上均设有通孔,连接部内限定有连通两个通孔的过水流道。第一连接板122与第一隔板111相连时,其中一个嵌入部伸入第五段1423的上半部分内,另一个嵌入部对应地伸入第五段1423的下半部分内。嵌入部的外周壁与第五段1423的内周壁密封配合,过水流道连通第五段1423的上半段和下半段。
上述结构的密封连接件,结构简单,容易制作,不仅可以提升第五段1423的上半段与下半段的连接密闭性,而且可以提升第一连接板122与第一隔板11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热水出水通道141或冷水出水通道142的孔径可以逐渐增大,热水出水通道141或冷水出水通道142的孔径可以逐渐减小,热水出水通道141或冷水出水通道142的孔径也可以一部分逐渐增大另一部分逐渐减小。
具体而言,第一出水水路141和第二出水水路142的各管段的内径,可以沿水路的中心轴线的方向逐渐增大,可以逐渐减小,也可以先逐渐增大然后逐渐减小。
设置不同内直径的水路内径,可以为出水水路14与制冷模块30或制热模块20的连接提供方便,而且可以为相邻水路之间的连接提供方便。
其中,热水出水通道141或冷水出水通道142的孔径为5-20毫米,也就是说第一出水水路141和第二出水水路142内各管段的内直径为5-20毫米。第一竖直延伸段、第一水平延伸段、第二竖直延伸段、第三竖直延伸段、第二水平延伸段和第二竖直延伸段的内径为5-20毫米。不仅可以满足水处理装置100的供水要求,还能最大程度减小分水水路的占用空间。
壳体10为注塑件,例如由PP、PC、PE、POM等材料制备而成,出水水路14通过抽芯工艺形成,其中,聚丙烯材料制备的壳体10结构简单,制作工艺的难度较低,而且加工方便,可以降低壳体10的生产成本。且聚丙烯材料制备而成的壳体10通过抽芯工艺制作而成的分水水路,分水水路的通道内壁光滑,水垢不易沉淀,避免水质发生污染,提高了水处理装置100供水质量,而且抽芯工艺制作的分水水路可以提升分水水路的质量,分水水路的内周壁光滑布置,可以降低水流在分水水路中流动过程中的阻力。
对于水处理装置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属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并容易获得的,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2)

1.一种用于水处理装置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一体融合形成有出水水路,该出水水路具有一个进口端和一个出口端,所述进口端被构设成热水进口端,所述出口端被构设成热水出口端,所述热水进口端与所述热水出口端相互连通形成热水出水通道;和/或所述进口端被构设成冷水进口端,所述出口端被构设成冷水出口端,所述冷水进口端与所述冷水出口端相互连通形成冷水出水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处理装置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出水通道或所述冷水出水通道的孔径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处理装置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出水通道或所述冷水出水通道的孔径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处理装置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出水通道或所述冷水出水通道的孔径一部分逐渐增大,另一部分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处理装置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水路包括多段子水路,每段所述子水路首尾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完整的热水出水通道或冷水出水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水处理装置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多段所述子水路的孔径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水处理装置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多段所述子水路的孔径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水处理装置的壳体,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子水路沿竖直方向延伸,部分所述子水路沿水平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水处理装置的壳体,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段所述子水路的夹角为9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处理装置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出水通道或所述冷水出水通道的孔径为5-20毫米。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处理装置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注塑件。
12.根据权利1所述的用于水处理装置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水路通过抽芯工艺形成。
CN201710960099.3A 2017-10-16 用于水处理装置的壳体 Active CN1096655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60099.3A CN109665577B (zh) 2017-10-16 用于水处理装置的壳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60099.3A CN109665577B (zh) 2017-10-16 用于水处理装置的壳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65577A true CN109665577A (zh) 2019-04-23
CN109665577B CN109665577B (zh) 2024-06-07

Family

ID=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65576A (zh) * 2017-10-16 2019-04-2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水处理装置的壳体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82448U (zh) * 2009-11-30 2010-09-15 蒋文龙 一种龙头的改良结构
CN204813446U (zh) * 2015-07-21 2015-12-02 宁波福特恩净水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饮水机的快速安装水路集成结构
CN208071341U (zh) * 2017-10-16 2018-11-0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水处理装置的壳体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82448U (zh) * 2009-11-30 2010-09-15 蒋文龙 一种龙头的改良结构
CN204813446U (zh) * 2015-07-21 2015-12-02 宁波福特恩净水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饮水机的快速安装水路集成结构
CN208071341U (zh) * 2017-10-16 2018-11-0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水处理装置的壳体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65576A (zh) * 2017-10-16 2019-04-2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水处理装置的壳体
CN109665576B (zh) * 2017-10-16 2024-05-24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水处理装置的壳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36369A (zh) 一种冰箱送风系统及风冷冰箱
CN104676677B (zh) 微波炉
CN208941825U (zh) 用于水处理装置的壳体组件
CN208625370U (zh) 壳体组件
CN109665577A (zh) 用于水处理装置的壳体
CN209098203U (zh) 壳体组件
CN208071341U (zh) 用于水处理装置的壳体
CN208561723U (zh) 用于水处理装置的壳体
CN208625373U (zh) 用于水处理装置的壳体组件
CN208769522U (zh) 壳体组件
CN109665578A (zh) 壳体组件
CN208292676U (zh) 用于水处理装置的壳体
CN109662592A (zh) 用于水处理装置的壳体组件
CN209391704U (zh) 壳体组件
CN109662583A (zh) 用于水处理装置的壳体组件
CN207774839U (zh) 用于水处理装置的壳体组件
CN109665575A (zh) 用于水处理装置的壳体
CN208071340U (zh) 用于水处理装置的壳体
CN109662584A (zh) 壳体组件
CN207435012U (zh) 水处理装置
CN109665580A (zh) 用于水处理装置的壳体组件
CN109665576A (zh) 用于水处理装置的壳体
CN205646071U (zh) 电池冷却液温控装置
CN109665574A (zh) 用于水处理装置的壳体
CN109662582A (zh) 壳体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