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64260B - 悬挂式机器人导轨方向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 - Google Patents

悬挂式机器人导轨方向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64260B
CN109664260B CN201811390572.XA CN201811390572A CN109664260B CN 109664260 B CN109664260 B CN 109664260B CN 201811390572 A CN201811390572 A CN 201811390572A CN 109664260 B CN109664260 B CN 1096642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rail
coil
fixed
steer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9057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64260A (zh
Inventor
朱建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ibiao Robo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Libiao Robo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Libiao Robo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Libiao Robo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9057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642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642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642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642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642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5/00Manipulators mounted on wheels or on carriages
    • B25J5/02Manipulators mounted on wheels or on carriages travelling along a guidewa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3/00Sorting according to destinatio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挂式机器人导轨方向定位装置,包括:悬挂式机器人本体,其设置有前滚动组件、后滚动组件、前转向组件、后转向组件;前第一线圈板和前第二线圈板,其固定在前滚动组件上且位于两个前轮的前方和后方;后第一线圈板和后第二线圈板,其固定在后滚动组件上且位于两个后轮的前方和后方;每块线圈板均安装有至少四个线圈,其中,第一基准线圈能对准左导轨,第二基准线圈能对准右导轨,第一调整线圈部分对准左导轨、部分对准左导轨和右导轨之间的缝隙,第二调整线圈部分对准右导轨、部分对准左导轨和右导轨之间的缝隙,第一调整线圈和第二调整线圈均为一个以上;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悬挂式机器人导轨方向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悬挂式机器人导轨方向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悬挂式机器人在导轨快速行驶时,对导轨的定位有比较高的要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悬挂式机器人系统和分拣系统及其方向判别方法,申请号为CN201810417520.0,该专利通过摄像头采集导轨的位置信息从而获得悬挂式机器人前轮和后轮与在导轨中行驶时的位置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悬挂式机器人导轨方向定位装置,采用电感线圈采集位置信息,显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与现有技术完全不同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悬挂式机器人导轨方向定位装置,包括:
悬挂式机器人本体,其设置有前滚动组件、后滚动组件、前转向组件、后转向组件,前滚动组件能控制两个前轮滚动,后滚动组件能控制两个后轮滚动,两个前轮和两个后轮能沿着左导轨和右导轨行驶,前转向组件能控制前滚动组件中的两个前轮转动方向,后转向组件能控制后滚动组件中的两个后轮转动方向,左导轨和右导轨为金属导轨;
还包括:
前第一线圈板和前第二线圈板,其固定在前滚动组件中能转动的部件上且位于两个前轮的前方和后方;
后第一线圈板和后第二线圈板,其固定在后滚动组件中能转动的部件上且位于两个后轮的前方和后方;
每块线圈板均安装有至少四个线圈,其中,第一基准线圈能对准左导轨,第二基准线圈能对准右导轨,第一调整线圈部分对准左导轨、部分对准左导轨和右导轨之间的缝隙,第二调整线圈部分对准右导轨、部分对准左导轨和右导轨之间的缝隙,第一调整线圈和第二调整线圈均为一个以上,线圈的电感量与导轨的位置相关;
每块线圈板中的第一基准线圈、第二基准线圈、第一调整线圈和第二调整线圈分别输入控制器,控制器能根据线圈的电感量变化来控制两个前轮和/或两个后轮转动方向。
控制器由悬挂式机器人本体内的充电电池供电。
悬挂式机器人及其导轨的其它结构可参见中国专利CN201810417520.0,悬挂式机器人系统和分拣系统及其方向判别方法。
本发明相对于摄像头采集导轨信息的优势是不受光线、灰尘影响,抗干扰能力强。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包括四个振荡电路,每个振荡电路包括集成电路、电容和所述线圈,该振荡电路能将模拟电路转换成数字电路后输送到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经驱动电路控制前转向组件中的前转向电机和后转向组件中的后转向电机动作。
作为优选,所述前滚动组件包括:
前支撑板,其与悬挂式机器人本体机架固定,;
前转动支架,其经前轴承与前支撑板可转动固定;
前减速机,其壳体与前转动支架固定;
前轮,两个,行驶在左导轨和右导轨上,两个前轮与前减速机的输出轴固定,或者,两个前轮中的一个与前减速机的输出轴固定、另一个可转动地套在前减速机的输出轴外;需要说明的是,两个滚轮与减速机的输出轴固定,其存在的缺点是,弯道行驶时,内道与外道行程不同,有一个滚轮与导轨之间会产生非滚动摩擦;两个滚轮中的另一个可转动地套在减速机的输出轴外,其存在的优点是,弯道行驶时,内道与外道虽然行程不同,但可以调节速度,差速滚动,从而减少滚轮与导轨的非滚动摩擦;
前驱动电机,其壳体与前减速机壳体固定、转轴与前减速机的输入轴固定,前驱动电机转动能带动两个前轮转动;
所述的前第一线圈板和前第二线圈板与前转动支架、前驱动电机或前减速机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后滚动组件包括:
后支撑板,其与悬挂式机器人本体机架固定,悬挂式机器人本体机架包括连接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的连接板;
后转动支架,其经后轴承与后支撑板可转动固定;
后减速机,其壳体与后转动支架固定;
后轮,两个,行驶在左导轨和右导轨上,两个后轮与后减速机的输出轴固定,或者,两个后轮中的一个与后减速机的输出轴固定、另一个可转动地套在后减速机的输出轴外;
后驱动电机,其壳体与后减速机壳体固定、转轴与减速机的输入轴固定,后驱动电机转动能带动后轮转动;
所述的后第一线圈板和后第二线圈板与后转动支架、后驱动电机或后减速机固定;
前驱动电机和后驱动电机电连接所述的控制器。
所述前转向组件包括:
前转向板,其一端与前转动支架固定、另一端悬空且固定有前圆弧形齿条;
前转向电机,其壳体与前支撑板固定、转动轴经前齿轮与前圆弧形齿条啮合,前转向电机转动能带动前轮转向,从而能实现悬挂式机器人本体转弯;
作为优选,所述后转向组件包括:
后转向板,其一端与后转动支架固定、另一端悬空且固定有后圆弧形齿条;
后转向电机,其壳体与后支撑板固定、转动轴经后齿轮与后圆弧形齿条啮合,后转向电机转动能带动后轮转向,从而能实现悬挂式机器人本体转弯;
前转向电机和后转向电机电连接所述的控制器。
本发明用圆弧形齿条与齿轮啮合替代减速器,具有成本低、重量轻的优点。
所述前圆弧形齿条的两端设置有前限位块,该前限位块能对前转向板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
所述后圆弧形齿条的两端设置有后限位块,该后限位块能对后转向板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
所述前支撑板开设有前转向通孔,所述的前转向电机固定在所述前支撑板的下方,所述前转向板和前圆弧形齿条安装在前支撑板的上方,前转向电机转动轴穿过该前转向通孔经所述前齿轮与所述的前圆弧形齿条啮合;
所述后支撑板开设有后转向通孔,所述的后转向电机固定在所述后支撑板的下方,所述后转向板和后圆弧形齿条安装在后支撑板的上方,后转向电机转动轴穿过该后转向通孔经所述后齿轮与所述的后圆弧形齿条啮合,塑料作为齿条时噪音低。
所述前转动支架上部分侧视为T字形结构、下部为圆柱形,圆柱形经所述的前轴承与前支撑板固定;所述前转向板开设有前长槽,该前长槽插在前转动支架T字形结构且经前螺钉与T字形结构固定;
所述后转动支架上部分侧视为T字形结构、下部为圆柱形,圆柱形经所述的后轴承与后支撑板固定;所述后转向板开设有后长槽,该后长槽插在后转动支架T字形结构且经后螺钉与T字形结构固定。
所述悬挂式机器人本体包括分拣或运货机器人。
一种悬挂式机器人导轨方向定位装置的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悬挂式机器人本体行驶过程中选择左导轨或右导轨作为参考导轨;
S2当选中左导轨作为参考导轨时,控制器采集其中一块线圈板上第一基准线圈的电感量作为参考值,同时采集第一调整线圈的电感量;
S3根据第一基准线圈电感量和第一调整线圈电感量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调整线圈相对于左导轨缝隙边缘的位置;
S4 用同样方法,确定其它三块线圈板上的第一调整线圈相对于左导轨缝隙边缘的位置;
S5 根据四块线圈板上第一调整线圈相对于左导轨缝隙边缘的位置,控制器通过前转向电机调整前轮转动方向,通过后转向电机调整后轮转动方向,从而实现悬挂式机器人本体直行、左转或右转;
S6当选中右导轨作为参考导轨时,步骤S2至步骤S5中,第一基准线圈替换为第二基准线圈,第一调整线圈替换为第二调整线圈,左导轨替换为右导轨。
由于受到安装精度、材料因素的影响,需要预先进行标定,第一基准线圈电感量、第一调整线圈相对于左导轨缝隙边缘在不同距离时对应的电感量,能够预先采集并存储在控制器存储器中,挂式机器人本体行驶过程中,只要采集到第一基准线圈电感量和第一调整线圈电感量就能确定第一调整线圈与左导轨缝隙边缘的距离;第二基准线圈电感量、第二调整线圈相对于右导轨缝隙边缘在不同距离时对应的电感量,能够预先采集并存储在控制器存储器中,悬挂式机器人本体行驶过程中,只要采集到第二基准线圈电感量和第二调整线圈电感量就能确定第二调整线圈与右导轨缝隙边缘的距离。
本发明的基本工作原理是:
以分拣包裹或运货为例,本悬挂式机器人通过无线与服务器连接,服务器能控制悬挂式机器人前进、后退、转弯、卸货等,悬挂式机器人在行驶过程中不断地将所处地址发给服务器,当需要右转时,通常选择右导轨作为参考导轨,当需要左转时,通常选择左导轨作为参考导轨,当行驶到目标地址时,将货物卸载在指定位置,在行驶过程中,控制器根据服务器的指令不断调整自身行驶的方向,确保悬挂式机器人不发生轮子以外的摩擦。
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线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悬挂式机器人导轨方向定位装置,包括:
悬挂式机器人本体,其设置有前滚动组件、后滚动组件、前转向组件、后转向组件,前滚动组件能控制两个前轮滚动,后滚动组件能控制两个后轮滚动,两个前轮和两个后轮能沿着左导轨和右导轨行驶,前转向组件能控制前滚动组件中的两个前轮2转动方向,后转向组件能控制后滚动组件中的两个后轮转动方向,左导轨和右导轨为金属导轨;
前第一线圈板91和前第二线圈板92,其固定在前滚动组件中能转动的部件上且位于两个前轮的前方和后方;
后第一线圈板93和后第二线圈板94,其固定在后滚动组件中能转动的部件上且位于两个后轮的前方和后方;
线圈板通常选用PCB板,PCB板还能用于安装集成电路、电容和线圈等电路。
每块线圈板均安装有四个线圈,其中,第一基准线圈901能对准左导轨,第二基准线圈902能对准右导轨,第一调整线圈903部分对准左导轨、部分对准左导轨和右导轨之间的缝隙,第二调整线圈部分对准右导轨、部分对准左导轨和右导轨之间的缝隙,线圈的电感量与导轨的位置相关;
每块线圈板中的第一基准线圈901、第二基准线圈902、第一调整线圈903和第二调整线圈904分别输入控制器,控制器能根据线圈的电感量变化来控制两个前轮和/或两个后轮转动方向,控制器由悬挂式机器人本体内的充电电池供电。
控制器包括四个振荡电路,每个振荡电路包括集成电路、电容和线圈,该振荡电路能将模拟电路转换成数字电路后输送到控制模块,
控制模块经驱动电路控制前转向组件中的前转向电机5和后转向组件中的后转向电机动作。
集成电路选用LDC1314/LDC1614。
前滚动组件包括:
前支撑板1,其与悬挂式机器人本体机架固定;
前转动支架3,其经前轴承与前支撑板1可转动固定;
前减速机8,其壳体与前转动支架3固定;
前轮2,两个,行驶在左导轨和右导轨上,两个前轮2与前减速机8的输出轴固定,或者,两个前轮2中的一个与前减速机8的输出轴固定、另一个可转动地套在前减速机8的输出轴外;
前减速机8,其输出轴与前轮2转轴固定,前减速机8壳体与前转动支架3固定,前轮2能行驶在左导轨和右导轨上;
前驱动电机7,其壳体与前减速机8壳体固定、转轴与前减速机8的输入轴固定,前驱动电机7转动能带动两个前轮2转动;
前第一线圈板和前第二线圈板与前转动支架3、前驱动电机7或前减速机8固定;
后滚动组件包括:
后支撑板,其与悬挂式机器人本体机架固定;
后转动支架,其经后轴承与后支撑板可转动固定;
后减速机,其壳体与后转动支架固定;
后轮,两个,行驶在左导轨和右导轨上,两个后轮与后减速机的输出轴固定,或者,两个后轮中的一个与后减速机的输出轴固定、另一个可转动地套在后减速机的输出轴外;
后驱动电机,其壳体与后减速机壳体固定、转轴与减速机的输入轴固定,后驱动电机转动能带动后轮转动;
后第一线圈板93和后第二线圈板94与后转动支架、后驱动电机或后减速机固定;
前驱动电机7和后驱动电机电连接控制器。
前转向组件包括:
前转向板4,其一端与前转动支架3固定、另一端悬空且固定有前圆弧形齿条6;
前转向电机5,其壳体与前支撑板1固定、转动轴经前齿轮51与前圆弧形齿条6啮合,前转向电机5转动能带动前轮2转向,从而能实现悬挂式机器人本体转弯;
后转向组件包括:
后转向板,其一端与后转动支架固定、另一端悬空且固定有后圆弧形齿条;
后转向电机,其壳体与后支撑板固定、转动轴经后齿轮与后圆弧形齿条啮合,后转向电机转动能带动后轮转向,从而能实现悬挂式机器人本体转弯;
前转向电机5和后转向电机电连接控制器。
前圆弧形齿条6的两端设置有前限位块61,该前限位块61能对前转向板4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
后圆弧形齿条的两端设置有后限位块,该后限位块能对后转向板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
前支撑板1开设有前转向通孔11,前转向电机5固定在前支撑板1的下方,前转向板4和前圆弧形齿条6安装在前支撑板1的上方,前转向电机5转动轴穿过该前转向通孔11经前齿轮51与前圆弧形齿条6啮合;
后支撑板开设有后转向通孔,后转向电机固定在后支撑板的下方,后转向板和后圆弧形齿条安装在后支撑板的上方,后转向电机转动轴穿过该后转向通孔经后齿轮与后圆弧形齿条啮合。
前转动支架3上部分侧视为T字形结构、下部为圆柱形,圆柱形经前轴承与前支撑板1固定;前转向板4开设有前长槽,该前长槽插在前转动支架3 T字形结构且经前螺钉与T字形结构固定;
后转动支架上部分侧视为T字形结构、下部为圆柱形,圆柱形经后轴承与后支撑板固定;后转向板开设有后长槽,该后长槽插在后转动支架T字形结构且经后螺钉与T字形结构固定。
悬挂式机器人本体包括分拣或运货机器人。
一种悬挂式机器人导轨方向定位装置的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悬挂式机器人本体行驶过程中选择左导轨或右导轨作为参考导轨;
S2当选中左导轨作为参考导轨时,控制器采集其中一块线圈板上第一基准线圈901的电感量作为参考值,同时采集第一调整线圈903的电感量;
S3根据第一基准线圈901电感量和第一调整线圈903电感量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调整线圈903相对于左导轨缝隙边缘的位置;
S4 用同样方法,确定其它三块线圈板上的第一调整线圈903相对于左导轨缝隙边缘的位置;
S5 根据四块线圈板上第一调整线圈903相对于左导轨缝隙边缘的位置,控制器通过前转向电机5调整前轮2转动方向,通过后转向电机调整后轮转动方向,从而实现悬挂式机器人本体直行、左转或右转;
S6当选中右导轨作为参考导轨时,步骤S2至步骤S5中,第一基准线圈901替换为第二基准线圈902,第一调整线圈903替换为第二调整线圈904,左导轨替换为右导轨。
第一基准线圈901电感量、第一调整线圈903相对于左导轨缝隙边缘在不同距离时对应的电感量,能够预先采集并存储在控制器存储器中,挂式机器人本体行驶过程中,只要采集到第一基准线圈901电感量和第一调整线圈903电感量就能确定第一调整线圈903与左导轨缝隙边缘的距离;第二基准线圈902电感量、第二调整线圈904相对于右导轨缝隙边缘在不同距离时对应的电感量,能够预先采集并存储在控制器存储器中,挂式机器人本体行驶过程中,只要采集到第二基准线圈902电感量和第二调整线圈904电感量就能确定第二调整线圈904与右导轨缝隙边缘的距离。

Claims (10)

1.一种悬挂式机器人导轨方向定位装置,包括:
悬挂式机器人本体,其设置有前滚动组件、后滚动组件、前转向组件、后转向组件,前滚动组件能控制两个前轮滚动,后滚动组件能控制两个后轮滚动,两个前轮和两个后轮能沿着左导轨和右导轨行驶,前转向组件能控制前滚动组件中的两个前轮(2)转动方向,后转向组件能控制后滚动组件中的两个后轮转动方向,左导轨和右导轨为金属导轨;
其特征是,还包括:
前第一线圈板(91)和前第二线圈板(92),其固定在前滚动组件中能转动的部件上且位于两个前轮的前方和后方;
后第一线圈板(93)和后第二线圈板(94),其固定在后滚动组件中能转动的部件上且位于两个后轮的前方和后方;
每块线圈板均安装有至少四个线圈,其中,第一基准线圈(901)能对准左导轨,第二基准线圈(902)能对准右导轨,第一调整线圈(903)部分对准左导轨、部分对准左导轨和右导轨之间的缝隙,第二调整线圈(904)部分对准右导轨、部分对准左导轨和右导轨之间的缝隙,第一调整线圈(903)和第二调整线圈(904)均为一个以上,线圈的电感量与导轨的位置相关;
每块线圈板中的第一基准线圈(901)、第二基准线圈(902)、第一调整线圈(903)和第二调整线圈(904)分别输入控制器,控制器能根据线圈的电感量变化来控制两个前轮和/或两个后轮转动方向,控制器由悬挂式机器人本体内的充电电池供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挂式机器人导轨方向定位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控制器包括四个振荡电路,每个振荡电路包括集成电路、电容和所述线圈,该振荡电路能将模拟电路转换成数字电路后输送到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经驱动电路控制前转向组件中的前转向电机(5)和后转向组件中的后转向电机动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挂式机器人导轨方向定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前滚动组件包括:
前支撑板(1),其与悬挂式机器人本体机架固定;
前转动支架(3),其经前轴承与前支撑板(1)可转动固定;
前减速机(8),其壳体与前转动支架(3)固定;
前轮(2),两个,行驶在左导轨和右导轨上,两个前轮(2)与前减速机(8)的输出轴固定,或者,两个前轮(2)中的一个与前减速机(8)的输出轴固定、另一个可转动地套在前减速机(8)的输出轴外;
前驱动电机(7),其壳体与前减速机(8)壳体固定、转轴与前减速机(8)的输入轴固定,前驱动电机(7)转动能带动两个前轮(2)转动;
所述的前第一线圈板(91)和前第二线圈板(92)与前转动支架(3)、前驱动电机(7)或前减速机(8)固定;
所述后滚动组件包括:
后支撑板,其与悬挂式机器人本体机架固定;
后转动支架,其经后轴承与后支撑板可转动固定;
后减速机,其壳体与后转动支架固定;
后轮,两个,行驶在左导轨和右导轨上,两个后轮与后减速机的输出轴固定,或者,两个后轮中的一个与后减速机的输出轴固定、另一个可转动地套在后减速机的输出轴外;
后驱动电机,其壳体与后减速机壳体固定、转轴与减速机的输入轴固定,后驱动电机转动能带动后轮转动;
所述的后第一线圈板(93)和后第二线圈板(94)与后转动支架、后驱动电机或后减速机固定;
前驱动电机(7)和后驱动电机电连接所述的控制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悬挂式机器人导轨方向定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前转向组件包括:
前转向板(4),其一端与前转动支架(3)固定、另一端悬空且固定有前圆弧形齿条(6);
前转向电机(5),其壳体与前支撑板(1)固定、转动轴经前齿轮(51)与前圆弧形齿条(6)啮合,前转向电机(5)转动能带动前轮(2)转向,从而能实现悬挂式机器人本体转弯;
所述后转向组件包括:
后转向板,其一端与后转动支架固定、另一端悬空且固定有后圆弧形齿条;
后转向电机,其壳体与后支撑板固定、转动轴经后齿轮与后圆弧形齿条啮合,后转向电机转动能带动后轮转向,从而能实现悬挂式机器人本体转弯;
前转向电机(5)和后转向电机电连接所述的控制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悬挂式机器人导轨方向定位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前圆弧形齿条(6)的两端设置有前限位块(61),该前限位块(61)能对前转向板(4)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
所述后圆弧形齿条的两端设置有后限位块,该后限位块能对后转向板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悬挂式机器人导轨方向定位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前支撑板(1)开设有前转向通孔(11),所述的前转向电机(5)固定在所述前支撑板(1)的下方,所述前转向板(4)和前圆弧形齿条(6)安装在前支撑板(1)的上方,前转向电机(5)转动轴穿过该前转向通孔(11)经所述前齿轮(51)与所述的前圆弧形齿条(6)啮合;
所述后支撑板开设有后转向通孔,所述的后转向电机固定在所述后支撑板的下方,所述后转向板和后圆弧形齿条安装在后支撑板的上方,后转向电机转动轴穿过该后转向通孔经所述后齿轮与所述的后圆弧形齿条啮合。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悬挂式机器人导轨方向定位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前转动支架(3)上部分侧视为T字形结构、下部为圆柱形,圆柱形经所述的前轴承与前支撑板(1)固定;所述前转向板(4)开设有前长槽,该前长槽插在前转动支架(3)T字形结构且经前螺钉与T字形结构固定;
所述后转动支架上部分侧视为T字形结构、下部为圆柱形,圆柱形经所述的后轴承与后支撑板固定;所述后转向板开设有后长槽,该后长槽插在后转动支架T字形结构且经后螺钉与T字形结构固定。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悬挂式机器人导轨方向定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悬挂式机器人本体包括分拣或运货机器人。
9.一种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悬挂式机器人导轨方向定位装置的定位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S1悬挂式机器人本体行驶过程中选择左导轨或右导轨作为参考导轨;
S2当选中左导轨作为参考导轨时,控制器采集其中一块线圈板上第一基准线圈(901)的电感量作为参考值,同时采集第一调整线圈(903)的电感量;
S3根据第一基准线圈(901)电感量和第一调整线圈(903)电感量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调整线圈(903)相对于左导轨缝隙边缘的位置;
S4用同样方法,确定其它三块线圈板上的第一调整线圈(903)相对于左导轨缝隙边缘的位置;
S5根据四块线圈板上第一调整线圈(903)相对于左导轨缝隙边缘的位置,控制器通过前转向电机(5)调整前轮(2)转动方向,通过后转向电机调整后轮转动方向,从而实现悬挂式机器人本体直行、左转或右转;
S6当选中右导轨作为参考导轨时,步骤S2至步骤S5中,第一基准线圈(901)替换为第二基准线圈(902),第一调整线圈(903)替换为第二调整线圈(904),左导轨替换为右导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悬挂式机器人导轨方向定位装置的定位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3中,第一基准线圈(901)电感量、第一调整线圈(903)相对于左导轨缝隙边缘在不同距离时对应的电感量,能够预先采集并存储在控制器存储器中,挂式机器人本体行驶过程中,只要采集到第一基准线圈(901)电感量和第一调整线圈(903)电感量就能确定第一调整线圈(903)与左导轨缝隙边缘的距离;第二基准线圈(902)电感量、第二调整线圈(904)相对于右导轨缝隙边缘在不同距离时对应的电感量,能够预先采集并存储在控制器存储器中,挂式机器人本体行驶过程中,只要采集到第二基准线圈(902)电感量和第二调整线圈(904)电感量就能确定第二调整线圈(904)与右导轨缝隙边缘的距离。
CN201811390572.XA 2018-11-21 2018-11-21 悬挂式机器人导轨方向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 Active CN1096642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90572.XA CN109664260B (zh) 2018-11-21 2018-11-21 悬挂式机器人导轨方向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90572.XA CN109664260B (zh) 2018-11-21 2018-11-21 悬挂式机器人导轨方向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64260A CN109664260A (zh) 2019-04-23
CN109664260B true CN109664260B (zh) 2020-11-03

Family

ID=66141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90572.XA Active CN109664260B (zh) 2018-11-21 2018-11-21 悬挂式机器人导轨方向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642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71413B (zh) * 2018-11-21 2020-11-24 杭州亚美利嘉科技有限公司 悬挂式机器人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39307A (ja) * 1985-04-17 1986-10-24 Hitachi Ltd 位置決め装置
JP5787436B2 (ja) * 2011-03-07 2015-09-30 株式会社 弘 前 機 械 開 発 プレパラート用グリッパーヘッド
CN103465233A (zh) * 2013-09-06 2013-12-25 苏州凯欧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以电磁力驱动的超高精度定位工作台
CN105666480A (zh) * 2016-02-26 2016-06-15 东莞市速美达自动化有限公司 直线滑块式回转运动机器人
CN105826865B (zh) * 2016-05-25 2018-02-27 山东大学 适应单导线的悬挂式巡线机器人结构及其越障方法
CN206982657U (zh) * 2017-06-09 2018-02-09 杭州亚美利嘉科技有限公司 悬挂式机器人导轨、悬挂式机器人及其运行系统
CN207224024U (zh) * 2017-09-05 2018-04-13 杭州亚美利嘉科技有限公司 用磁作为方向定位的机器人
CN108406736A (zh) * 2018-05-04 2018-08-17 杭州亚美利嘉科技有限公司 悬挂式机器人系统和分拣系统及其方向判别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64260A (zh) 2019-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125827A1 (en) Omnidirectional vehicl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9664260B (zh) 悬挂式机器人导轨方向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
US20200398891A1 (en) Actuator synchronization in a steer-by-wire steering system
CN105858030B (zh) 一种带夹抱机构的可换向式穿梭车
CN206416936U (zh) 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用后视镜调节装置
CN205014973U (zh) 一种汽车对称板件的同步检测装置
CN100475144C (zh) X射线支架
CN108247261A (zh) 一种钢筋笼焊接机头及基于该机头的钢筋笼焊接装置
US20110095499A1 (en) Driving device for adjusting an orientation of a vehicle wheel
CN106586542A (zh) 可沿弧形轨道运动的机械手
CN109991985A (zh) 一种ccd摇头循迹小车及循迹方法
CN204777466U (zh) 三维移动式车身锁紧装置
CN108674321A (zh) 一种汽车雷达安装设备
CN109571413B (zh) 悬挂式机器人
CN209640185U (zh) 一种检测用ccd模组
CN114084563A (zh) 双驱轨道车辆及其差速控制方法
CN108161551B (zh) 一种多流水线辊道的差速器生产系统
CN110817291A (zh) 一种工件水平回转装置
CN207644521U (zh) 一种底盘结构
CN217861241U (zh) 一种可差速行驶的轨道机器人底盘
CN213946231U (zh) 一种mws30差速器壳体的加工固定装置
CN110528341A (zh) 一种可变轨式轨道
CN220884868U (zh) 一种无人机陀螺仪xy轴校准运输机构
CN108032925B (zh) 一种自平衡装备电动跟踪车系统
CN108232452B (zh) 一种多导轨同步虚轴伺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