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62692B - 一种中医多模望诊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医多模望诊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62692B
CN109662692B CN201811618750.XA CN201811618750A CN109662692B CN 109662692 B CN109662692 B CN 109662692B CN 201811618750 A CN201811618750 A CN 201811618750A CN 109662692 B CN109662692 B CN 1096626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traditional chinese
source system
chinese medicine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1875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62692A (zh
Inventor
赵凯军
李航
刘延勇
骆学荣
王东
邢婉丽
程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pitalBi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apitalBi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pitalBio Corp filed Critical CapitalBio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161875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6269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626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626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626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626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059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using light, e.g. diagnosis by transillumination, diascopy, fluorescence
    • A61B5/0077Devices for viewing the surface of the body, e.g. camera, magnifying le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059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using light, e.g. diagnosis by transillumination, diascopy, fluorescence
    • A61B5/0082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using light, e.g. diagnosis by transillumination, diascopy, fluorescence adapted for particular medical purposes
    • A61B5/0088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using light, e.g. diagnosis by transillumination, diascopy, fluorescence adapted for particular medical purposes for oral or dental tissu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5For evaluating or diagnosing the musculoskeletal system or teeth
    • A61B5/4538Evaluating a particular part of the muscoloskeletal system or a particular medical condition
    • A61B5/4542Evaluating the mouth, e.g. the jaw
    • A61B5/4552Evaluating soft tissue within the mouth, e.g. gums or tongu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8Other medical applications
    • A61B5/4854Diagnosis based on concepts of traditional oriental medicin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Surge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a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entistr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Alternative & Traditional Medicine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Rheumatology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医多模望诊仪,其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内且可移动的摄像系统,所述摄像系统用于拍摄待测人员的待检测部位的图像和/或视频;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光源系统,所述第一光源系统用于照亮所述待检测部位中的面、手、耳和舌;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二光源系统,所述第二光源系统用于照亮所述待检测部位中的目。在采集不同位置时,可通过对应的光源照亮,实现对面、手、耳、舌和目的图像和/或视频采集。本申请通过采集人体的多个器官的图像和/或视频,作为检查的标准,以增加检测准确性,对受试者的健康状况作出综合判断。

Description

一种中医多模望诊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医多模望诊仪。
背景技术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治疾病的四大方法。望,指观气色。因为人体脏腑经络疾病的最终发展,将会在人体表面所表现出来。中医运用视觉,对病人全身和局部的神、色、形、态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望而知之谓之神”,望诊为四诊之首。
人体五官(目、耳、鼻、口、舌)与五脏气血盛衰有关,若脏腑功能活动有变化,必然反映于人体外部的神、色、形、态等各方面。五脏六腑和体表由十二经脉贯通在一起,又分别和全身的筋、骨、皮、肉、脉(五体)相配:肺主皮毛,肝主筋,脾主肌肉,心主血脉,肾主骨。五官亦与五脏相关:鼻为肺之窍,目为肝之窍,口为脾之窍,舌为心之窍,耳为肾之窍。因此,观察体表和五官形态功能的变化可推断内脏的变化。
综上,望诊的重点在望目、望神、望面色、望舌、望手、望耳诊和望大小二便。通过多种模式的诊断,综合判断人体健康状况。
目前国内市场上已有用以面诊、舌诊和脉诊的客观化中医器械,但是通过更多的模式来实现综合观察人体面色、舌体、舌苔,手、耳和白睛、黑睛及问诊等综合判断人体健康状况的仪器还没有。在诊治过程中这些仪器都不能准确的检测人体健康状况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中医多模望诊仪,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多模望诊仪,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医多模望诊仪,其包括:
壳体;
位于所述壳体内且可移动的摄像系统,所述摄像系统用于拍摄待测人员的待检测部位的图像和/或视频;
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光源系统,所述第一光源系统用于照亮所述待检测部位中的面、手、耳和舌;
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二光源系统,所述第二光源系统用于照亮所述待检测部位中的目。
优选的,上述的中医多模望诊仪中,还包括第一丝杠导轨,所述第一丝杠导轨安装在壳体的底板上,所述第一光源系统相对于所述底板固定;
所述摄像系统和所述第二光源系统均可移动的安装在所述第一丝杠导轨上。
优选的,上述的中医多模望诊仪中,所述第二光源系统可以穿过所述第一光源系统。
优选的,上述的中医多模望诊仪中,所述第一光源系统为环形结构,且所述第二光源沿所述第一光源系统的轴线移动。
优选的,上述的中医多模望诊仪中,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第一丝杠导轨相连并沿所述第一丝杠导轨移动,所述支架穿过所述壳体的上板,并沿所述上板的缝隙移动;
所述第一光源系统固定在所述上板上。
优选的,上述的中医多模望诊仪中,所述摄像系统和所述第二光源系统集成在一起,并通过第二丝杠导轨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支架上。
优选的,上述的中医多模望诊仪中,所述第一光源系统包括:
电路板安装板,所述电路板安装板固定在所述上板上;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为具有供所述支架穿过的缝隙的环形电路板;
均光柱,所述均光柱靠近所述壳体的检测窗口的一端为由端部向中间渐缩的结构,且所述均光柱具有供所述支架穿过的缝隙,所述电路板的缝隙与所述均光柱的缝隙相对;
第一LED光源,所述第一LED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优选的,上述的中医多模望诊仪中,所述第二光源系统包括第二LED光源和罩设在所述第二LED光源外侧的均光罩。
优选的,上述的中医多模望诊仪中,还包括下巴托,所述下巴托的高度可调,且所述下巴托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侧。
优选的,上述的中医多模望诊仪中,所述壳体的外侧面设置有旋转屏,所述旋转屏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均可转动。
优选的,上述的中医多模望诊仪中,所述旋转屏通过通讯模块与所述摄像系统连接,所述旋转屏显示所述摄像系统采集的信息。
优选的,上述的中医多模望诊仪中,所述壳体的检测窗口处设置有用于遮挡所述检测窗口处光线的遮光件,所述遮光件可折叠且可移动布置。
优选的,上述的中医多模望诊仪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板上的用于接受语音信息并播放语音的智能语音模块。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中医多模望诊仪,包括壳体、摄像系统、第一光源系统和第二光源系统,在采集不同位置时,可通过对应的光源照亮,实现对面、手、耳、舌和目的图像和/或视频采集。本申请通过采集人体的多个器官的图像和/或视频,作为检查的标准,以增加检测准确性,对受试者的健康状况作出综合判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的中医多模望诊仪的底板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的中医多模望诊仪的支架部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的中医多模望诊仪的第一光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的中医多模望诊仪的第二光源系统位于第一光源系统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的中医多模望诊仪的旋转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的中医多模望诊仪的下巴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中医多模望诊仪,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医多模望诊仪包括:壳体、摄像系统、第一光源系统和第二光源系统,其中,摄像系统、第一光源系统和第二光源系统均位于壳体内部,即壳体作为整个中医多模望诊仪的保护体,罩设在外侧,以保护里面的部件,提高该中医多模望诊仪的使用寿命。上述的摄像系统用于拍摄待测人员的待检测部位的图像和/或视频,通过摄像系统采集到待检测部位,以作为中医诊治的基础。为了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在壳体内设置了照亮待检测部位的光源,包括用于照亮待检测部位中的面、手、耳和舌的第一光源系统和用于照亮待检测部位中的目的第二光源系统。工作时,在采集不同位置时,可通过对应的光源照亮,实现对面、手、耳、舌和目的图像和/或视频采集。本申请通过采集人体的多个器官的图像和/或视频,作为检查的标准,以增加检测准确性,对受试者的健康状况作出综合判断。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该中医多模望诊仪还包括第一丝杠导轨3,该第一丝杠导轨3安装在壳体的底板1上,并且第一光源系统相对于底板1固定,而上述的摄像系统和第二光源系统均可移动的安装在第一丝杠导轨3上。本申请通过第一丝杠导轨3的作用,将摄像系统和第二光源系统的位置设置为可调节的,以改变光源相对于摄像系统的位置,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底板1上还安装有系统控制板和用于提供电能的电源4。本申请中的摄像系统包括摄像头7和连接件。
具体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光源系统能够穿过第一光源系统,及第二光源系统能够进入第一光源系统实现嵌设布置。如此布置可调节摄像系统与第一光源系统的位置。
优选的,上述的第一光源系统为环形结构,并且第二光源系统沿第一光源系统的轴线移动。将第一光源系统沿第二光源系统的轴线移动,可保证摄像系统位于第一光源系统的轴线上。
此外,该中医多模望诊仪还包括支架5,该支架5与第一丝杠导轨3相连并沿第一丝杠导轨3移动,上述的支架5穿过壳体的上板2,并沿上板2的缝隙移动,上述的第一光源系统固定在上板2上。具体的,上述的支架5随第一丝杠导轨3沿缝隙移动,以调节摄像系统的位置,适应不同待检测位置的拍摄。此处提供了第一丝杠导轨3作为调节摄像头7位置的装置在实际中还可采用气缸滑轨的方式实现位置的移动。本申请中的壳体包括外罩、外罩内部的底板以及位于底板和顶板之间的上板,即将中医多模望诊仪设置为两层结构。该外罩具有检测窗口。
本申请中的摄像系统和第二光源系统集成在一起,并通过第二丝杠导轨6可滑动的安装在支架5上,即摄像系统可沿第二丝杠导轨6移动,并且第二丝杠导轨6通过支架5能沿第一丝杠导轨3移动,以实现摄像系统位置的调节,通过设置两个丝杠导轨,可进一步增大摄像系统的调节范围,并同时降低使用一个丝杠导轨时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具体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光源系统包括:电路板安装板、电路板9和均光柱10,其中,电路板安装板固定在壳体的上板2上,电路板9是环形结构,第一LED光源与环形电路板电连接,即电路板9为第一LED光源提供与电源的连接,具体的,该第一LED光源位于靠近检测窗口的一端,通过螺丝固定在电路板安装板上,均光柱10是圆柱与椭圆锥的组合体,即为靠近检测窗口的一端为由端部向中间渐缩的结构,与环形电路板9同心,底端留有一条供支架穿过的缝隙11,并且电路板的缝隙与均光柱的缝隙相对,以保证支架沿均光柱的轴向移动。工作时,连接有摄像系统的支架5移动至均光柱10内部,第一LED光源打开,摄像系统拍摄待检测部件的图片或视频。均光柱10的作用用于保证均光柱10内部的光线处处相同,以避免出现拍摄不清楚的问题,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光源系统包括第二LED光源和罩设在第二LED光源外侧的均光罩8,均光罩为由靠近第二LED光源的一端向另一端渐缩的结构,如此设置可保证第二LED光源传递的均匀性,防止出现背光的问题,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下巴托13,该下巴托13位于壳体的外侧,且高度和角度均可调,以适应不同的待检测者和检测者不同位置处于拍摄区域。下巴托13可根据人脸大小不同,调整高度升降,可手动或自动实现。在检测耳诊时,两侧可分别旋转。用于人脸定位用的下巴托13在和人脸接触部位设有弹性软垫,材质可以是海绵、硅胶等其他弹性材料。
为了便于观看拍摄的图像,在壳体的外侧面设置了旋转屏12,并且该旋转屏12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均可转动,便于用户查看图像和报告信息。对于旋转屏12的尺寸和种类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设置,且均在保护范围内。对于旋转屏12的转动角度,优选的,沿水平方向旋转可达90°,沿垂直方向可达60°。仪器相关的操作可通过仪器前面板的按键功能实现,也可以在旋转屏12上通过应用程序的按键手触完成。
采集的图像或视频显示可以在本机旋转屏12显示,也可以利用USB外接其它显示器显示。
该旋转屏12通过通讯模块与摄像系统连接,并且旋转屏12用于显示摄像系统采集的信息,该信息包括图片和视频。而图片的内容包括待测人员的面部和手以及人体姿势等。摄像系统采集到的信息作为诊断的依据。具体的,通讯模块包括:蓝牙模块、Wifi、GPRS等各种通讯模块,实现人机互动。人机互动包括接受并发出图像和声音信号、接受手势和姿态信号。
为了防止外界光线对检测的影响,该中医多模望诊仪的壳体的检测窗口处设置有遮光件,该遮光件用于遮挡检测窗口处的光线,实现外界与壳体内的隔绝,具体的,该遮光件与均光柱10靠近检测窗口的一端相连。该遮光件可折叠且可移动,以方便对遮光件的位置调节,实现遮挡。遮光件由遮光布和龙骨组成,可以避免环境光对采集图像的影响。
更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该中医多模望诊仪还包括设置在壳体的底板1上的用于接受语音信息并播放语音的智能语音模块。工作时,智能语音模块提示检测面诊,第一丝杠导轨3复位,同时第一光源系统的光源自动打开,智能语音模块提示受试者摆正姿势,开始拍摄面部图像或视频。在面诊位置,同时可以拍左手和右手的图像或视频。
智能语音模块提示检测舌诊和耳诊,第一丝杠导轨3上的支架5向前移动到舌诊位置,同时舌诊光源自动打开,下巴托13自动上升到指定位置,语音提示受试者摆正姿势,开始拍摄舌部图像或视频,包括舌面和舌根。在舌诊位置,受试者头部向左右旋转,同时手动旋转下巴托13,可以拍左耳和右耳的图像或视频。
智能语音模块提示检测目诊,第一丝杠导轨3的支架5向前移动到仪器的壳体的边缘,然后第二丝杠导轨6运动,将摄像头7和第二光源系统移出壳体一定距离,同时第二光源系统的光源自动打开,下巴托13自动复位,智能语音模块提示受试者摆正姿势,摄像系统也可调整角度,开始拍摄目部图像或视频。
具体的,目诊检测时,摄像头7可移动到前端靠近人体眼部,面诊、手诊检测时,摄像头7距面部210-240毫米范围内,舌诊、耳诊检测时,摄像头7距面部90-100毫米范围内。
采集的图像或视频,语音问答通过计算机软件算法进行综合处理。实现中医目诊、舌诊、面诊、问诊、手诊、耳诊等多种模式诊断,从而对受试者的健康状况作出综合判断。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中医多模望诊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位于所述壳体内且可移动的摄像系统,所述摄像系统用于拍摄待测人员的待检测部位的图像和/或视频;
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光源系统,所述第一光源系统用于照亮所述待检测部位中的面、手、耳和舌;
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二光源系统,所述第二光源系统用于照亮所述待检测部位中的目;还包括第一丝杠导轨,所述第一丝杠导轨安装在壳体的底板上,所述第一光源系统相对于所述底板固定;
所述摄像系统和所述第二光源系统均可移动的安装在所述第一丝杠导轨上;所述第二光源系统可以穿过所述第一光源系统;所述第一光源系统为环形结构,且所述第二光源沿所述第一光源系统的轴线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多模望诊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第一丝杠导轨相连并沿所述第一丝杠导轨移动,所述支架穿过所述壳体的上板,并沿所述上板的缝隙移动;
所述第一光源系统固定在所述上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医多模望诊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系统和所述第二光源系统集成在一起,并通过第二丝杠导轨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支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医多模望诊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系统包括:
电路板安装板,所述电路板安装板固定在所述上板上;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为具有供所述支架穿过的缝隙的环形电路板;
均光柱,所述均光柱靠近所述壳体的检测窗口的一端为由端部向中间渐缩的结构,且所述均光柱具有供所述支架穿过的缝隙,所述电路板的缝隙与所述均光柱的缝隙相对;
第一LED光源,所述第一LED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且靠近所述检测窗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医多模望诊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源系统包括第二LED光源和罩设在所述第二LED光源外侧的均光罩。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中医多模望诊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巴托,所述下巴托的高度可调,且所述下巴托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医多模望诊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侧面设置有旋转屏,所述旋转屏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均可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医多模望诊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屏通过通讯模块与所述摄像系统连接,所述旋转屏显示所述摄像系统采集的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医多模望诊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检测窗口处设置有用于遮挡所述检测窗口处光线的遮光件,所述遮光件可折叠且可移动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中医多模望诊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板上的用于接受语音信息并播放语音的智能语音模块。
CN201811618750.XA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中医多模望诊仪 Active CN1096626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18750.XA CN109662692B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中医多模望诊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18750.XA CN109662692B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中医多模望诊仪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62692A CN109662692A (zh) 2019-04-23
CN109662692B true CN109662692B (zh) 2022-03-25

Family

ID=66146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18750.XA Active CN109662692B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中医多模望诊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626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67905B (zh) * 2020-05-31 2023-12-26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用于中医目诊的检查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16269243B (zh) * 2023-05-17 2023-12-05 通化海恩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舌面象采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29365A (ja) * 2007-11-27 2009-06-11 Sony Corp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CN101836855B (zh) * 2009-03-17 2014-03-26 上海道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中医舌象及面色一体诊断仪
CN102894959B (zh) * 2011-07-25 2014-10-01 邵光震 一种中医望闻问诊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05996970B (zh) * 2016-06-29 2018-03-27 郭福生 一种舌面象仪
CN106510638A (zh) * 2016-12-06 2017-03-22 郭福生 一种舌面仪
CN207136834U (zh) * 2016-12-16 2018-03-27 张娟娟 一种中医自动化诊断设备及系统
CN207785161U (zh) * 2017-05-10 2018-08-31 北京同方神火联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表情分析系统
CN108814546A (zh) * 2018-03-14 2018-11-16 天津中医药大学 一种中医检查用舌诊仪
CN109008973A (zh) * 2018-07-25 2018-12-18 芜湖圣美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中医舌面仪
CN109044281A (zh) * 2018-08-23 2018-12-21 北京泊易行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牙齿监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62692A (zh) 2019-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44586B2 (en) Eyelid illumin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aging meibomian glands for meibomian gland analysis
US11504000B2 (en) Ophthalmologic testing systems and methods
JPH01312902A (ja) 眼球運動検査装置
US2023013738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sualization of ocular anatomy
CN109662692B (zh) 一种中医多模望诊仪
CN106491074B (zh) 翻转式眼震图仪
CN103815869A (zh) 一种手持式眼底照相机
US11564568B1 (en) Eye imaging system and fundus camera positioning device
CN201091575Y (zh) 眼底图像检验系统
CN205795642U (zh) 一种手持式眼底照相机
CN210843007U (zh) 一种静脉血管显像及投影装置
CN108742542A (zh) 一种中医用舌面检测系统及使用方法
CN210810960U (zh) 一种智能筛查斜视及屈光度的诊断装置
CN113069078A (zh) 一种bppv诊断治疗辅助装置
KR20000049623A (ko) 홍채촬영장치 및 간이 홍채촬영장치와 그를 이용한유전인자 진단시스템
CN111643049A (zh) 眼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及眼部扫描图像获取方法
CN210582461U (zh) 舌面诊测信息采集系统
CN213715886U (zh) 超声诊断系统
CN206499439U (zh) 一种眼部成像设备
CN218737895U (zh) 智慧梳妆台
CN115836837B (zh) 眼科检测装置
CN110652281B (zh)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视野计及视野检测方法
KR20230126515A (ko) 착용형 안저촬영기
KR20040075182A (ko) 비디오 안진 기록장치용 보안경 조립체
CN216135864U (zh) 一种bppv诊断治疗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