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58878A - 显示面板的背光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的背光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58878A
CN109658878A CN201910159275.2A CN201910159275A CN109658878A CN 109658878 A CN109658878 A CN 109658878A CN 201910159275 A CN201910159275 A CN 201910159275A CN 109658878 A CN109658878 A CN 1096588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voltage
resistance
signal
light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5927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58878B (zh
Inventor
王智勇
孔意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HUIKE JINYA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Huike Jiny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Huike Jiny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Huike Jiny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5927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588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588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588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588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588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G09G3/3413Details of control of colour illumination 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一种显示面板的背光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所述背光驱动电路包括:第一信号输入模块、光源控制模块、第二信号输入模块、电压转换支路、谐波消除模块以及电压输出模块;第一信号输入模块接入亮度调节信号并对亮度调节信号进行稳压处理和滤波处理;光源控制模块接入亮度调节信号并根据亮度调节信号生成开关控制信号;第二信号输入模块接入开机信号并根据开机信号输出供电电源生成的供电电能;电压转换支路根据开关控制信号对供电电能进行转换得到光源驱动电压;谐波消除模块消除电压转换支路中的谐波分量;电压输出模块输出光源驱动电压。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的背光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的背光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显示面板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电子设备,显示面板接入驱动电能以实现相应的视频显示效果,当驱动电能的幅值发生变化时,显示面板的视频显示状态也呈现不同的状态;进而显示面板的驱动技术对于显示面板的工作状态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如何提升显示面板的驱动稳定性已经成为视频显示质量的关键发展点;并且根据人们的使用需求,技术人员相应设计了多种类型的显示面板,每一种类型的显示面板在与之对应的驱动电能下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通过驱动技术能够使显示面板根据技术人员视觉需求实现相应的视频显示效果,以使显示面板具有更高的实用价值。
市场上的显示面板具有不同的类型,比如不同型号的显示面板具有不同的尺寸和功率,用户的视觉观赏感也不尽相同,显示面板就需要不同的驱动电能,以保持额定的工作状态,那么每一种驱动电路输出的驱动电能需要与显示面板的功率需求相匹配,进而保障显示面板的工作安全;同时在显示面板驱动过程中,驱动电路会存在电能转换操作,信号的频率在电能转换过程中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在此过程中,驱动电能在转换过程中会出现较大的杂讯,比如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中会存在较大的高频率谐波,在高频率的电能转换过程中,大功率条件下工作时产生的高频率谐波幅度也更大,高频率谐波也更复杂,这种高频率谐波将会对显示面板的驱动稳定性造成极大的干扰,导致显示面板的视频显示状态不佳;若驱动电能中存在幅度过大的高频率谐波,这种高频率谐波将会对驱动电路本身的电子元器件以及显示面板造成物理损坏。
因此,传统技术中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至少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传统的驱动电路输出的驱动电能的幅值无法进行自适应调节,所述驱动电路的电压转换性能单一,导致驱动电路只能适用于特定类型的显示面板中,所述驱动电路无法根据技术人员的实际需求生成相应幅值的驱动电能,进而导致所述驱动电路无法普适性地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显示面板中,兼容性较低。
2、考虑到显示面板的内部电子元器件的结构复杂性和滤波器件的制造成本,并且显示面板的面积有限,及其组装较难,传统技术的显示面板会由于高频率谐波而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技术人员也没有采用合理的结构来抑制电路中的高频率谐波,造成很强的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干扰)辐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背光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旨在解决示例性技术中驱动电路的电压转换功能单一,兼容性较低,以及传统的驱动电路并未采用谐波抑制方法,导致显示面板的驱动过程中会存在较大的高频率谐波,EMI辐射过强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背光驱动电路,包括:
第一信号输入模块,所述第一信号输入模块接入亮度调节信号并对所述亮度调节信号进行稳压处理和滤波处理;
光源控制模块,所述光源控制模块接所述第一信号输入模块,所述光源控制模块接入所述亮度调节信号并根据所述亮度调节信号生成开关控制信号;
第二信号输入模块,所述第二信号输入模块接供电电源,所述第二信号输入模块接入开机信号并根据所述开机信号输出所述供电电源生成的供电电能;
电压转换支路,所述电压转换支路接所述第二信号输入模块和所述光源控制模块,所述电压转换支路根据所述开关控制信号对所述供电电能进行转换得到光源驱动电压;
谐波消除模块,所述谐波消除模块接所述电压转换支路,所述谐波消除模块消除所述电压转换支路中的谐波分量;以及
电压输出模块,所述电压输出模块接所述第一信号输入模块和所述电压转换支路,所述电压输出模块输出所述光源驱动电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压转换支路包括:
第一滤波模块,所述第一滤波模块接所述第二信号输入模块,所述第一滤波模块对所述供电电能进行第一次滤波处理;
电压放大模块,所述电压放大模块接所述第一滤波模块、所述光源控制模块以及所述谐波消除模块,所述电压放大模块根据所述开关控制信号对第一次滤波处理后的供电电能进行放大得到所述光源驱动电压;
整流模块,所述整流模块接所述电压放大模块,所述整流模块对所述光源驱动电压进行整流并输出;以及
第二滤波模块,所述第二滤波模块接所述整流模块和所述电压输出模块,所述第二滤波模块对整流后的光源驱动电压进行第二次滤波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压放大模块包括第一电感、第一开关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以及第五电阻;
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接所述第一滤波模块,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导通端共接于所述整流模块,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电压放大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入端;
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导通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共接地;
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电压放大模块的片选信号输入端;
所述电压放大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和所述电压放大模块的片选信号输入端接所述光源控制模块。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滤波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容;
所述整流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接所述电压放大模块,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接所述第二滤波模块;
所述第二滤波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电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光驱动电路还包括:
过压检测模块,所述过压检测模块接所述整流模块、所述第二滤波模块以及所述光源控制模块,所述过压检测模块对整流后的光源驱动电压进行采样得到采样电压,并根据所述采样电压输出过压检测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压检测模块包括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以及第三电容;
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接所述整流模块和所述第二滤波模块,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共接于地,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过压检测模块的检测信号输出端,所述过压检测模块的检测信号输出端接所述光源控制模块。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谐波消除模块包括依次串联的第四电容和第九电阻;
所述谐波消除模块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导通端和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导通端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开机信号为第一电平状态时,则所述第二信号输入模块输出供电电能;
在所述开机信号为第二电平状态时,则所述第二信号输入模块关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信号输入模块包括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十七电阻、第十八电阻、第五电容、第二开关管以及第三开关管;
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一端共接形成所述第二信号输入模块的开机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信号输入模块的开机信号输入端接入所述开机信号;
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共接于第一直流电源;
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二端共接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
所述第十六电阻的第一端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导通端;
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导通端;
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二端共接于地;
所述第十六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七电阻的第一端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导通端接所述第十八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七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八电阻的第二端共接形成所述第二信号输入模块的电源端,所述第二信号输入模块的电源端接所述供电电源和所述电压转换支路;
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导通端和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共接于第二直流电源,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的背光驱动电路;以及
背光源,所述背光源接所述背光驱动电路,所述背光驱动电路驱动所述背光源进行发光。
上述的显示面板的背光驱动电路通过第一信号输入模块接入亮度调节信号,该亮度调节信号能够控制所述背光驱动电路的电压转换过程,以使所述背光驱动电路能够按照技术人员的实际需求输出相应的光源驱动电压,其中开关控制信号包含技术人员的控制信息,进而所述背光驱动电路具有良好的可控性以及兼容性,通过电压转换支路能够输出光源驱动电压,所述光源驱动电压的幅值具有较宽的变化范围,当所述背光驱动电路应用在不同类型的显示面板中,通过该光源驱动电压能够使显示面板处于额定的工作状态,进而提高了所述背光驱动电路的适用范围及其普遍性,所述背光驱动电路具有功能齐全的电压转换功能;并且通过谐波消除模块能够消除电压转换过程中的谐波分量,完全滤除光源驱动电压中的噪声,以使所述背光驱动电路的电压转换精度更高,降低EMI辐射;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谐波消除模块能够对电压转换过程中的谐波干扰采取消除措施,所述背光驱动电路的控制精度性更高,用户的实用体验更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驱动信号的波形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背光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压转换支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压放大模块的电路结构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背光驱动电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过压检测模块的电路结构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谐波消除模块的电路结构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信号输入模块的电路结构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光源控制模块的电路结构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信号输入模块的电路结构图;
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谐波是指在驱动信号的波形下产生干扰的噪声,谐波将会极大地影响电路系统的控制稳定性,进而导致电路系统失控,限制了电路系统的适用范围,因此谐波也成为了电路系统稳定性影响的重要因素;示例性的,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中驱动信号的波形示意,如图1所示,在驱动信号的波形中存在明显的谐波分量,这种谐波分量引起电路系统的控制误差,驱动信号的波形抖动过于频繁,降低驱动信号的控制稳定性和控制鲁棒性,使电路系统的控制性能降低,而且这种谐波分量也会引起较大的EMI辐射,进而降低相关电子设备的使用范围,以及用户的使用效果,驱动电路的控制性能较低;因此在相关电子设备中,需要及时地消除驱动信号中的谐波分量,以提高了电路的控制稳定性和精确性,电路能够根据技术人员的实际需求实现相应的电路功能,用户能够获得更佳的使用体验。
谐波的产生在不同的工业技术领域中都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示例性技术中的显示面板驱动电路也会存在明显的谐波分量,这种谐波分量将会极大地影响显示面板的驱动控制性能,导致显示面板的画面显示效果出现异常,降低了显示面板驱动电路的兼容价值及其应用范围;基于此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背光驱动电路10,通过该背光驱动电路10能够及时消除驱动控制过程中的谐波分量,降低显示面板的EMI辐射;请参阅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背光驱动电路10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背光驱动电路10包括:第一信号输入模块101、光源控制模块102、第二信号输入模块103、电压转换支路104、谐波消除模块105以及电压输出模块106。
所述第一信号输入模块101接入亮度调节信号ADJ并对所述亮度调节信号ADJ进行稳压处理和滤波处理。
其中,所述亮度调节信号ADJ包含显示面板的亮度调控信息,通过亮度调节信号ADJ能够直接改变背光驱动电路10的驱动控制信息,以使显示面板的视频显示状态能够根据技术人员的操作指令发生改变,所述背光驱动电路10的动作状态具有良好的可控性,显示面板的驱动灵活性更高;并且通过对于亮度调节信号ADJ进行稳压和滤波后,能够消除亮度调节信号ADJ中的干扰分量,以使亮度调节信号ADJ实现更加精确的电路控制性能,亮度调节信号ADJ完全保留用户的电路控制信息,提高背光驱动电路10对于显示面板视频显示状态的控制精确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亮度调节信号ADJ由示例性技术中的亮度调节电路产生,其中所述亮度调节电路包括:MOS管和亮度调节芯片等电子元器件,示例性的,所述亮度调节芯片的型号为:DAC0808,所述亮度调节芯片能够识别用户的操作信号,并且根据操作信号中的操作信息生成相应的亮度调节信号ADJ;进而第一信号输入模块101与亮度调节芯片连接,通过亮度调节信号ADJ能够使背光驱动电路10按照技术人员的操作指令实现相应的控制功能,背光驱动电路10具有良好的控制稳定性和控制灵活性,本实施例通过第一信号输入模块101能够实现较佳的通信兼容性,以使所述背光驱动电路10能够适用于各个不同的工业技术领域中,显示面板的控制性能极佳。
所述光源控制模块102接所述第一信号输入模块101,所述光源控制模块102接入所述亮度调节信号ADJ并根据所述亮度调节信号ADJ生成开关控制信号。
本实施例中的光源控制模块102具有信号转换以及信号控制的功能,当光源控制模块102接入亮度调节信号ADJ时,该亮度调节信号ADJ包含原始的电路控制信息,光源控制模块102能够识别并且解析亮度调节信号ADJ中的控制信息;该光源控制模块102根据技术人员的操作信息输出相应的开关控制信号,该开关控制信号具有电路的通断控制功能,所述背光驱动电路10根据开关控制信号进行电压转换,背光驱动电路10可根据技术人员的实际需求输出相应幅值的电压,根据该开关控制信号能够提高背光驱动电路10的电压转换的控制响应速度和准确性;因此所述光源控制模块102具有较为灵活的控制性能,根据技术人员的操作指令进行信号转换功能,并且保障信号在转换过程中的功率,所述背光驱动电路10的内部电压转换具有更加简化的控制步骤以及更低的控制成本,技术人员能够直接操控所述背光驱动电路10的电压转换过程,使用体验更佳。
所述第二信号输入模块103接供电电源VCC1,所述第二信号输入模块103接入开机信号BL_ON并根据所述开机信号BL_ON输出所述供电电源VCC1生成的供电电能。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供电电源VCC1为+10V~+14V直流电源,通过供电电源VCC1输出的供电电能能够为背光驱动电路10提高原始的转换电能,以使背光驱动电路10能够实现稳定的电压转换功能,保障电压转换的安全性能和稳定性能;其中只有当第二信号输入模块103输出供电电能时,背光驱动电路10才能够进行电压转换,显示面板接入额定的电能以保持额定的工作状态;若第二信号输入模块103无法输出供电电能,背光驱动电路10无法实现电压转换的功能,此时显示面板处于失电停机的状态;因此通过供电电源VCC1可保障电压转换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中第二信号输入模块103具有电能的兼容传输功能,开机信号BL_ON包含启停控制信息,通过开机信号BL_ON能够使第二信号输入模块103开启或者停止,以使所述背光驱动电路10的工作状态具有良好的可调控性;示例性的,通过开机信号BL_ON能够使第二信号输入模块103在特定的时间段输出相应的供电电能,所述背光驱动电路10发挥电压转换的功能;显示面板可根据开机信号BL_ON处于相应的工作状态,因此通过开机信号BL_ON能够及时调控第二信号输入模块103的电能传输状态,提高了电压转换过程的控制效率和控制精度,显示面板的视频显示状态具有更快的控制响应速度。
示例性的,开机信号BL_ON由示例性技术中的开机触发电路产生,其中所述开机触发电路包括:MOS管、电子等电子元器件,通过开机触发电路中的MOS管的导通或者关断能够输出不同运行参数的开机信号BL_ON,比如开机信号BL_ON的电平状态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第二信号输入模块103接所述开机触发电路,所述开机触发电路将开机信号BL_ON输出至第二信号输入模块103,技术人员通过控制开机触发电路的信号生成状态,以使背光驱动电路10接入/不接入供电电能,电能的控制稳定性和精确性极高;因此本实施例中的第二信号输入模块103具有较为灵敏的电能通断性能,提高了所述背光驱动电路10的兼容性和适用普遍性,用户的使用体验极佳。
所述电压转换支路104接所述第二信号输入模块103和所述光源控制模块102,所述电压转换支路104根据所述开关控制信号对所述供电电能进行转换得到光源驱动电压。
其中所述光源驱动电压符合显示面板的额定功率需求,显示面板根据该光源驱动电压能够处于额定的工作状态,保障显示面板的视频显示安全性和稳定性;本实施例中的电压转换支路104根据技术人员的电路功能需求进行电压转换,以调整供电电能的电压幅值,显示面板可接入额定的电能;当第二信号输入模块103将供电电能输出至电压转换支路104,光源控制模块102将开关控制信号输出至电压转换支路104,通过开关控制信号能够及时改变电压转换支路104的电压转换性能,当电压转换支路104对供电电能能够进行精确的转换和调控,光源驱动电压的幅值始终处于显示面板的安全范围,并且所述电压转换支路104输出的光源驱动电压的幅值具有较宽的变化范围,电压转换支路104具有较佳的电压转换性能,经过电压转换后的光源驱动电压能够广泛地适用于各个不同类型的显示面板,并保障显示面板内部电子元器件的工作安全性,兼容性极强,显示面板能够显示更加完整、清晰的图像/视频,给用户带来良好的观赏体验。
所述谐波消除模块105接所述电压转换支路104,所述谐波消除模块105消除所述电压转换支路104中的谐波分量。
参照上文,由于电压转换支路104需要对电压的幅值进行转换以及根据开关控制信号实现自身的通断,因此电压转换支路104在进行电压转换过程中,电压转换支路104中的运行电压会出现谐波,进而导致电压转换支路104自身的控制性能不稳定;本实施例通过谐波消除模块105能够对电压转换支路104采取谐波抑制措施,消除电压转换支路104在电压转换过程中的谐波分量,保障电压转换过程中的控制稳定性,所述背光驱动电路10根据技术人员的操作指令可直接输出相应幅值的光源驱动电压,降低了显示面板的EMI辐射;因此本实施例通过谐波消除模块105能够及时消除电压转换支路104中的谐波分量,电压转换支路104的电压转换精度更高,显示面板在大功率、高频率的光源驱动电压下也能够实现良好的视频显示效果,适用范围极广;从而本实施例在背光驱动电路10中添加谐波消除模块105,以及时消除电压转换过程中的谐波分量,背光驱动电路10的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无需占用所述背光驱动电路10的较大空间体积,所述背光驱动电路10具有较低的谐波抑制成本,保障了电压转换支路104输出的光源驱动电压的稳定性和兼容性,显示面板能够呈现质量更佳的画面显示效果。
所述电压输出模块106接所述第一信号输入模块101和所述电压转换支路104,所述电压输出模块106输出所述光源驱动电压。
可选的,所述电压输出模块106接显示面板中的外设模块,比如所述外设模块包括:栅极驱动电路、源极驱动电路等,电压输出模块106与外设模块之间能够实现兼容的电能传输过程,以使背光驱动电路10能够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显示面板中,并保障所述显示面板能够处于额定的视频显示状态,电压输出模块106具有较高的通信兼容性;当第一信号输入模块101将稳压处理后和滤波处理后的亮度调节信号输出至电压输出模块106时,通过亮度调节信号能够为电压输出模块106提供电压输出模块106提供参考电压信息,电压输出模块106输出的电压具有更标准的规格参数,进而通过该电压输出模块106输出的光源驱动电压能够与显示面板的额定电压需求完全匹配一致,显示面板接入该光源驱动电压保持额定的工作状态,显示面板具有更高的控制安全性和灵敏性;在经过电压转换后,背光驱动电路10能够根据技术人员的实际需求输出相应的光源驱动电压,可操控性能极强,降低了背光驱动电路10的电压传输成本以及电路设计难度,背光驱动电路10能够向各个不同类型的显示面板提供稳定的电能,应用成本较低,所述背光驱动电路10具有更广的适用范围,实用价值更高。
在图2示出背光驱动电路10的结构示意中,背光驱动电路10包括6个电路模块,其电路结构较为简单,通过亮度调节信号ADJ和开机信号BL_ON能够灵活控制背光驱动电路10的电压转换过程,以使电压转换支路104在特定的时间内接入供电电能,并对所述供电电能进行电压转换,以输出符合显示面板额定功率需求的光源驱动电压,所述背光驱动电路10的电压转换过程具有良好的可操控性和兼容性;当背光驱动电路10应用不同类型的显示面板中,电压转换支路104可根据开关控制信号实现电压转换,该电压转换过程能够得到自适应改变,通过光源驱动电压能够保障显示面板处于安全、稳定的工作状态,经过电压转换后光源驱动电压的幅值就有极广的幅值变化范围,该背光驱动电路10的适用范围极广,显示面板能够显示更加清晰、完整的图像,给用户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同时,本实施例通过谐波消除模块105能够对于电压转换中信号的谐波分量采取抑制措施,电压转换支路104根据技术人员的实际需求进行精确和稳定的电压转换,通过电压转换支路104输出的光源驱动电压具有极高的精确性,所述显示面板在大功率、高频率的条件下也能够保持极佳的视频显示状态,降低了显示面板中的EMI辐射;本实施例中的背光驱动电路10具有较低的电压转换成本,组成简单,节省了电压转换的步骤,经过电压转换后的光源驱动电压能够完全符合显示面板的安全需求,用户的使用体验极佳;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示例性技术中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的电压转换功能的可控性不强,兼容性较低,电压转换后的电压无法满足不同类型显示面板的额定功率需求,以及导致显示面板存在较大的EMI辐射,谐波辐射较大,电压转换的误差较大的问题。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压转换支路104的结构示意,请参阅图3,所述电压转换支路104包括:第一滤波模块1041、电压放大模块1042、整流模块1043以及第二滤波模块1044,电压转换支路104具有较为简化的电路空间结构。
所述第一滤波模块1041接所述第二信号输入模块103,所述第一滤波模块1041对所述供电电能进行第一次滤波处理。
所述第一滤波模块1041具有电能滤波的功能,通过第一次滤波处理能够消除供电电能中的交流分量,以使第一滤波模块1041输出的电能保留直流分量;其中所述供电电能中的交流分量作为干扰噪声,将会引起电压转换过程中出现较大的误差;因此本实施例通过第一滤波模块1041能够及时消除干扰分量,所述电压转换支路104对供电电能进行精确的电压转换过程,保障了电压转换过程的稳定性和兼容性,电压转换支路104能够安全按照技术人员的操作需求转换得到特定幅值的光源驱动电压,提高了电压转换过程的功能复杂性和适应性。
所述电压放大模块1042接所述第一滤波模块1041、所述光源控制模块102以及所述谐波消除模块105,所述电压放大模块1042根据所述开关控制信号对第一次滤波处理后的供电电能进行放大得到所述光源驱动电压。
其中所述电压放大模块1042具有特定的电压放大倍数,第一滤波模块1041将第一次滤波处理后的供电电能输出至电压放大模块1042,光源控制模块102将开关控制信号输出至电压放大模块1042,电压放大模块1042从开关控制信号中解析出电压放大信息,通过电压放大模块1042对于第一次滤波处理后的供电电能进行任意倍数的放大操作,以完成电压转换功能;所述电压放大模块1042可根据开关控制信号实现任意倍数的放大操作,并且开关控制信号包含显示面板的功率需求信息,电压放大模块1042可进行精确的电压放大的操作,保障了显示面板的视频显示安全性能;因此本实施例中的电压放大模块1042的电压放大功能具有良好的可操控性和灵活性,电压放大模块1042可根据技术人员的实际需求进行任意倍数的电压放大,兼容性极强,有助于提高电压转换支路10的适用范围。
其中,在电压放大模块1042进行电压放大过程中,通过谐波消除模块105能够及时消除电压放大过程中的谐波分量,以避免信号的谐波误差引起电压放大功能的失真以及失控,通过谐波消除模块105能够使电压放大模块1042中的电压保持稳定和安全,电压放大模块1042具有更高的控制鲁棒性和精确性;若背光驱动电路10应用在显示面板中,则电压放大模块1042根据技术人员的实际需求进行无干扰的电压放大操作,显示面板的控制性能更佳,保障了电压放大模块1042的物理安全性,电能在放大过程中所产生的EMI辐射得到了及时的消除。
所述整流模块1043接所述电压放大模块1042,所述整流模块1043对所述光源驱动电压进行整流并输出。
由于在电压放大模块1042对电能进行放大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电压的转换以及自身电子元器件的通断控制,那么供电电能在放大过程中会引入一定程度的交流分量,这种交流分量将会导致光源驱动电压的幅值精度降低,减损显示面板的视频显示效果;因此通过整流模块1043能够及时滤除光源驱动电压中的交流分量,以保障电压转换支路104对于供电电能幅值的放大精度;经过整流模块1043对于光源驱动电压进行整流操作后,所述整流模块1043能够完全保留光源驱动电压中的直流分量,以实现电压转换支路104的精确电压放大功能,整流后的光源驱动电压能够使显示面板中的内部电子元器件处于额定的工作状态,保障了电压转换支路104输出电能的精度和稳定性;从而本实施例通过整流模块1043极大地保障了光源驱动电压的兼容性和电压精确,以使所述电压转换支路104能够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显示面板,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安全性能。
所述第二滤波模块1044接所述整流模块1043和所述电压输出模块106,所述第二滤波模块1044对整流后的光源驱动电压进行第二次滤波处理。
参照上文,为了避免电压转换支路104输出的光源驱动电压存在低频的交流分量,进而影响背光驱动电路10对于显示面板的控制精度和控制响应速度,本实施例通过在电压转换支路104中设置第二滤波模块1044,以确保电压转换支路104输出的光源驱动电压保留直流分量信息,完全消除光源驱动电压中的杂讯和噪声,显示面板能够实时接入额定、平稳的电能,以保持正常的视频显示状态,提高了电压转换支路104的电压放大精度和准确性;根据第二滤波模块1044输出的光源驱动电压能够使显示面板按照技术人员的操作指令进行视频显示,电压转换支路104能够在各种类型的显示面板中保持高精度的电压放大功能,实用价值及其使用范围更高。
在图3示出电压转换支路104的结构示意,电压转换支路104具有良好的可操控性和调节性,通过对于供电电能进行滤波、放大、以及升压处理后,输出的光源驱动电压具有极高的精确,进而光源驱动电压能够使显示面板处于安全、稳定的工作状态,所述电压转换支路104的空间结构较为简化,降低了电压方法的成本,电压方法的步骤更加简化以及灵活,电压转换支路104根据技术人员的操作指令输出光源驱动电压,该光源驱动电压完全符合显示面板的额定功率需求,保障了背光驱动电路10的兼容性和适用范围,提高了显示面板中各个电子元器件的安全等级,电压转换支路104的电压转换功能具有更高的控制性能。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图4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压放大模块1042的具体电路结构,请参阅图4,所述电压放大模块1042包括第一电感L1、第一开关管M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以及第五电阻R5。
所述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接所述第一滤波模块1041,通过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能够实时接入第一次滤波处理后的供电电能,以实现电压放大模块1042与第一滤波模块1041之间的电能无损耗传输,提高电压转换支路104的电能传输效率。
所述第一电感L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开关管M1的第一导通端共接于所述整流模块1043,当电压放大模块1042对电能进行功率放大处理后,电压放大模块1042将光源驱动电压输出至整流模块1043,以使电压转换支路1042能够快速地实现电压放大以及电压传输的功能。
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第一开关管M1的控制端,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为所述电压放大模块1042的控制信号输入端。
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第一开关管M1的第二导通端,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共接地GND。
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为所述电压放大模块1042的片选信号输入端。
所述电压放大模块1042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和所述电压放大模块1042的片选信号输入端接所述光源控制模块102。
其中,电压放大模块1042的控制信号输入端接入开关控制信号,通过该开关控制信号可控制电压放大模块1042的电压放大状态以及各个电子元器件的工作状态;电压放大模块1042的片选信号输入端接入片选信号,通过该片选信号能够改变电压放大模块1042的电压放大倍数,进而电压放大模块1042的电压放大状态具有良好的可操控性以及灵活性;光源控制模块102根据用户的电路功能需求输出开关控制信号和片选信号,以改变电压放大模块1042中各个电子元器件的工作状态,经过电压放大后电能能够符合显示面板的功能需求,以保障电压放大过程的兼容性和普适性。
示例性的,第一开关管M1为MOS管或者三极管,当第一开关管M1的控制端接入开关控制信号时,当开关控制信号为不同的电平状态时,第一开关管M1的第一导通端和第一开关管M1的第二导通端之间导通或者关断,进而第一开关管实现电能放大的作用;示例性的,第一开关管M1为NMOS管,所述NMOS管的栅极为第一开关管M1的控制端,所述NMOS管的漏极为第一开关管M1的第一导通端,所述NMOS管的源极为第一开关管M1的第二导通端,当所述开关控制信号为第一电平状态,NMOS管导通;当所述开关控制信号为第二电平状态,NMOS管关断;进而通过改变开关控制信号的电平状态,使NMOS管导通或者关断,第一开关管M1具有较为灵敏的控制精度和较快的控制效率;因此第一开关管M1的控制端接入开关控制信号时,能够实现不同的电压放大倍数,技术人员可实时改变电压放大模块1042的电压放大倍数,简化第一次滤波处理后的供电电能的电压放大操作流程,电压放大的控制性能更佳。
在图4中的电压放大模块1042的电路结构中,电压放大模块1042根据第一电感L1和第一开关管M1实现电压放大功能,其中第一电感L1和第一开关管M1这两者都具有电能功率放大的效果,因此所述电压放大模块1042具有较为简化的电路结构,易于实现,节省了本实施例中电压放大的成本;并且通过开关控制信号能够直接改变第一开关管M1的导通或者关断状态,电压放大的倍数可根据技术人员的实际需求发生相应改变,电压放大模块1042的工作状态具有较高的控制响应速度和控制响应精度,电压放大模块1042的电路结构的电压放大功能可进行任意调节,光源驱动电压能够兼容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显示面板,进而保障显示面板的工作稳定性,用户的使用体验更佳。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滤波模块104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容C1;电容能够起到“隔直通交”的电路效果,因此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滤波模块1041通过第一电容C1能够滤除供电电能中的交流分量,以保障电压转换支路104在对于电能升压之前,电压放大模块1042能够接入直流电能,所述第一滤波模块1041具有较为兼容、简化的电路结构。
所述整流模块1043包括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接所述电压放大模块1042,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接所述第二滤波模块1044;其中二极管具有单向导通性,以实现交流转直流的作用,当二极管的阳极接入光源驱动电压时,通过二极管能够完全消除光源驱动电压中的交流分量,通过第一二极管能够提高光源驱动电压的电能精度,通过光源驱动电压实现更佳的控制精确性,所述电压转换支路104的电压转换的稳定性更高,具有极强的抗干扰性,增强了显示面板的工作安全性能。
所述第二滤波模块1044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电容;当第二电容接入整流后的光源驱动电压时,第二电容消除光源驱动电压中的干扰分量,进而通过第二哦模块1044输出的光源驱动电压至包含直流信息,提升电压转换支路104的电压转换效率和精确性,显示面板根据光源驱动电压处于安全的视频显示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滤波模块1041中第一电容的数量以及第二滤波模块1044中第二电容的数量可根据显示面板的类型进行实时调整,电压转换支路104的电路结构具有灵活的可调性,以得到最佳的电压转换效果,光源驱动电压驱动显示面板处于额定的工作状态,背光驱动电路10可适用于各个不同的工业技术领域,适用范围极广。
示例性的,第一滤波模块1041包括一个第一电容,其中,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接第二信号输入模块103和电压放大模块1042,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接地GND,第一滤波模块1041具有较低的电能滤波成本,适应范围广;第二滤波模块1044包括至少两个第二电容,每一个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共接于整流模块1043和电压输出模块106,每一个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共接于地GND,通过第二滤波模块1044确保了光源驱动电压的精度,本实施例中电压转换支路104的电压转换安全性更高。
结合上文,本实施例中的电压转换支路104具有较为简化的电路结构,电压转换支路104中各个电子元器件工作状态的可操作性和灵活性较高,易于实现,技术人员可直接操作电压转换支路104的电压放大流程,以使第二滤波模块1044输出的光源驱动电压可使显示面板处于额定的工作状态,兼容性极强;并且通过电压转换支路104中的电路模块可消除电能中的干扰分量,当电压方法后输出光源驱动电压,该光源驱动电压具有极高的精度和控制响应速度,显示面板可根据技术人员的实际需求进行视频显示功能,通过电压转换支路104实现的性能更佳的电压放大操作,光源驱动电压就有更广的调节范围,提高了背光驱动电路10的兼容性和实用价值。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图5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背光驱动电路10的另一种结构示意,相比于图2和图3中背光驱动电路10的结构示意,图5中的背光驱动电路10还包括:过压检测模块501,所述过压检测模块501接所述整流模块1043、所述第二滤波模块1044以及所述光源控制模块102,所述过压检测模块501对整流后的光源驱动电压进行采样得到采样电压,并根据所述采样电压输出过压检测信号。
本实施例中的过压检测模块501具有过压检测的功能,通过过压检测模块501接入整流模块1043输出的光源驱动电压,通过该光源驱动电压能够得出电压转换支路104中电压运行状态,进而通过对于电压转换支路104的电压运行状态进行采样,根据采样结果生成过压检测信号,该过压检测信号与电压转换支路104的过压运行状态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比如,过压检测信号为第一电平状态,则电压转换支路104处于过压运行状态;过压检测信号为第二电平状态,则电压转换支路104不处于过压运行状态;因此本实施例中的过压检测模块501通过对于电压转换支路104的电压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的检测后,可根据过压检测信号能够精确地得出电压转换支路104输出的光源驱动电压是否处于安全运行状态;当光源控制模块102接入并识别该过压检测信号,光源控制模块102根据过压检测信号能够对电压转换支路104采样过压保护措施,以防止电压转换支路104长期处于过压运行状态,避免显示面板中电子元器件接入高压电能而遭受损坏;从而本实施例中的背光驱动电路10通过过压检测模块501实现对于电压转换过程中过压状态的自适应、反馈控制,电压转换支路104能够对供电电能进行稳定、正常的电压转换功能,保障了电压转换支路104中各个电子元器件的物理安全性,经过电压转换后得到的光源驱动电压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实现了对于背光驱动电路10中过压状态精确检测和控制功能,背光驱动电路10能够对自身的过压状态作出及时的控制响应,控制的安全性更加,显示面板能够显示更加清晰、完整的图像/视频。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图6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过压检测模块501的具体电路结构,如图6所示,所述过压检测模块501包括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以及第三电容C3。
所述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接所述整流模块1043和所述第二滤波模块1044,所述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所述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所述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共接于地GND,所述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为所述过压检测模块501的检测信号输出端,所述过压检测模块501的检测信号输出端接所述光源控制模块102。
当过压检测模块501对于电压转换支路104的过压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后,得到过压检测结果,进而过压检测模块501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将过压检测信号输出至光源控制模块102,进而光源控制模块102根据过压检测信号能够实时、准确地得出光源驱动电压是否处于过压状态,以实现对于背光驱动电路10的过压状态的快速响应控制。
在图6示出过压检测模块501的电路结构中,第六电阻R6和第八电阻R8能够起到分压的作用,当通过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接入电压转换后的电能后,根据第六电阻R6的阻值和第八电阻R8的阻值之间的分压比以获取采样电压,通过采样电压能够精确地得到整流后的光源驱动电压的幅值,通过第六电阻R6和第八电阻R8之间的阻值比值能够得到精确地得到采样电压,以保障电压转换支路104中运行电能的采样精度和采样安全性;通过第七电阻R7对采样电压进行转换后得到过压检测信号,该过压检测信号能够直接被光源控制模块102直接识别并解析,以驱动光源控制模块102对于过压运行状态进行快速的控制响应;因此本实施例中的过压检测模块501具有极为简化的电路结构,能够直接接入电压转换支路10中的电能,极大地保障了过压检测模块501中的电压检测安全性,检测的灵敏度极高,避免光源驱动电压出现较大的检测误差,提高了背光驱动电路10的兼容性和适用范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图7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谐波消除模块105的具体电路结构,请参阅图7,所述谐波消除模块105包括依次串联的第四电容C4和第九电阻R9。
所述谐波消除模块105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关管M1的第一导通端和所述第一开关管M1的第二导通端之间。
参照上述图4的实施例,在对于供电电能进行放大过程中,通过开关控制信号需要频繁地控制第一开关管M1导通或者关断,进而所述第一开关管M1在通断的过程中会出现较大的高频率谐波分量,进而第一开关管M1将会承受较大的尖峰电压/尖峰电流的冲击,降低了电压放大的精度;本实施例第四电容C4能够通过电能中的谐波分量,并且通过第九电阻R9能够消耗谐波电能,以使电压转换支路104输出的光源驱动电压具有更高精确性;因此本实施例中的谐波消除模块105具有较为简化的电路结构,能够及时地对电压放大过程中的谐波分量进行消除,以保障电压转换支路104中的电能控制精度和安全性;通过谐波消除模块105能够提高电压转换支路104的控制鲁棒性,电压放大模块1042能够对电能进行高精度的放大功能,第一开关管M1根据技术人员的操作指令进行导通或者关断,光源驱动电压的幅值具有更高的精度,以使不同类型的显示面板根据该光源驱动电压始终处于额定的工作状态,所述背光驱动电路10对于显示面板的工作状态进行更加稳定和精确的控制功能;并且本实施例以较为简化的电路结构在背光驱动电路10实现谐波消除功能,电路结构易于实现,组装简单,减少了电压放大过程中的谐波消除成本,以使背光驱动电路10中的电子元器件空间布局具有更高的集成化,节省了背光驱动电路10的占用空间体积,给显示面板驱动过程的后期整改带来更大的便利和更低的成本,显示面板的视频显示状态具有更加安全的控制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开机信号BL_ON为第一电平状态时,则所述第二信号输入模块103输出供电电能;在所述开机信号BL_ON为第二电平状态时,则所述第二信号输入模块103关断。
当第二信号输入模块103关断时,第二信号输入模块103无法输出供电电能,电压转换支路104就无法对供电电能进行转换,背光驱动电路10处于停止状态;相反若第二信号输入模块103导通时,第二信号输入模块103输出稳定的供电电能,电压转换支路104就能够对供电电能进行安全转换,以输出光源驱动电压,通过该光源驱动电压可使显示面板处于额定的视频显示状态,此时背光驱动电路10在显示面板中发挥正常、稳定的电压控制功能,因此第二信号输入模块103具有良好的通断控制性能以及电能传输性能。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平状态为高电平状态或者低电平状态,对此不做限定;所述第二电平状态为高电平状态或者低电平状态,并且第一电平状态和第二电平状态的相位交错;因此所述第二信号输入模块103具有较为灵活、兼容的电路通断控制方式,通过改变开机信号BL_ON的电平状态,以使第二信号输入模块103导通或者关断,进而第二信号输入模块103具有较为灵活、快速的控制方式,操作简便,开机信号BL_ON包含技术人员的控制信息,当第二信号输入模块103导通或者关断时,背光驱动电路10根据技术人员的实际需求对于供电电能进行转换,进而根据第二信号输入模块103能够实现对于背光驱动电路10工作状态的灵活控制性能,背光驱动电路10输出的光源驱动电压可使显示面板处于更加安全的视频显示状态,给用户带来更佳的视觉体验,提高所述背光驱动电路10的电压转换过程的控制灵敏性和精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图8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二信号输入模块103的具体电路结构,请参阅图8,所述第二信号输入模块103包括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第十八电阻R18、第五电容C5、第二开关管M2以及第三开关管M3。
所述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三电阻R13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十四电阻R14的第一端共接形成所述第二信号输入模块103的开机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信号输入模块103的开机信号输入端接入所述开机信号BL_ON;本实施例中的第二信号输入模块103具有较高的通信兼容性,第二信号输入模块103可兼容接入相应的开机信号BL_ON,第二信号输入模块103根据技术人员的操作指令改变自身的工作状态,提高了第二信号输入模块103的控制稳定性。
所述第十电阻R10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一端共接于第一直流电源VCC2。
可选的,第一直流电源VCC2为+2V~+5V的直流电源,通过第一直流电源VCC2可输出直流电能,保障第二信号输入模块103中各个电子元器件的工作稳定性和安全性,供电电能的传输效率更高。
所述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三电阻R13的第二端共接于所述第二开关管M2的控制端。
所述第十六电阻R16的第一端接所述第二开关管M2的第一导通端。
所述第十四电阻R14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五电阻R15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第二开关管M2的第二导通端。
所述第十一电阻若1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五电阻R5的第二端共接于地GND。
所述第十六电阻R16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七电阻R17的第一端接所述第三开关管M3的控制端,所述第三开关管M3的第一导通端接所述第十八电阻R18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七电阻R17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八电阻R18的第二端共接形成所述第二信号输入模块103的电源端,所述第二信号输入模块103的电源端接所述供电电源VCC1和所述电压转换支路104;通过第二信号输入模块103的电源端接入供电电能,并且通过第二信号输入模块103自身的通断控制以实现电能传输性能,通过第二信号输入模块103能够降低背光驱动电路10接入供电电能过程中的电能损耗,提高背光驱动电路10的兼容性能。
所述第三开关管M3的第二导通端和所述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共接于第二直流电源VCC3,所述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接地GND,其中所述第五电容C5能够稳压的作用。
可选的,第二直流电源VCC3为0.1V~10V的直流电源,通过第二直流电源VCC3输出的直流电能可保障第三开关管M3处于稳定、安全的通断控制状态,第二信号输入模块103能够始终处于正常的工作过程,第二信号输入模块103可根据操作指令输出相应的供电电能,提升了背光驱动电路10对于供电电能控制稳定性和控制兼容性,显示面板能够长期处于额定的工作状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二开关管M2为三极管或者MOS管,第三开关管M3为三极管或者MOS管,通过控制第二开关管M2导通或者关断以及第三开关管M3导通或者关断,以使第二信号输入模块103能够传输相应的供电电能,进而改变第二信号输入模块103的电能传输状态;示例性的,所述第二开关管M2为NPN型三极管,所述第三开关管M3为PNP型三极管,NPN型三极管的基极为第二开关管M2的控制端,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为第二开关管M2的第一导通端,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为第二开关管M2的第二导通端;PNP型三极管的基极为第三开关管M3的控制端,PN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为第三开关管M3的第一导通端,PN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为第三开关管M3的第二导通端,进而NPN型三极管和PNP型三极管具有不同的电源导通极性,当第二开关管M2的控制端接入开机信号BL_ON,通过开机信号BL_ON可控制第二开关管M2的第一导通端和第二导通端之间导通或者关断,进而第二开关管M2和第三开关管M3这两者相互配合,以实现第二信号输入模块103自身的导通或者关断,所述背光驱动电路10的电能传输状态具有较高的控制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控制流程更加简化。
在图8示出第二信号输入模块103的具体电路结构,第二信号输入模块103可兼容地接入开机信号BL_ON,其中开机信号BL_ON包含用户的控制信息,以使第二信号输入模块103能够按照技术人员的操作指令输出供电电能,提高第二信号输入模块103的可控性和灵活性,供电电能能够在第二信号输入模块103中进行快速的传输,降低了电能的损耗;从而本实施例中的第二信号输入模块103通过结合第二开关管M2和第三开关管M3能够实现对于供电电能的通断控制,操作简便,电路的结构制造成本和应用成本都较低,通过第二信号输入模块103能够灵活地控制电压转换过程,进而使得背光驱动电路10输出相应的光源驱动电压,显示面板能够处于额定的动作状态;因此,本实施例通过第二信号输入模块103保障了背光驱动电路10的控制精确性,所述背光驱动电路10能够在不同类型的显示面板中发挥电能驱动的效果,用户的使用体验更佳。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图9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光源控制模块102的具体电路结构,请参阅图9,所述光源控制模块102包括光源控制芯片U1、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十电阻R20、第二十一电阻R21、第二十二电阻R22、第二十三电阻R23、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以及第九电容C9。
其中,所述第十九电阻R19的第一端为所述光源控制模块102的调节信号输入端,所述光源控制模块102的调节信号输入端接入所述亮度调节信号ADJ,进而本实施例中光源控制模块102可与外界的电子电路进行稳定的信号传输过程,兼容性极强。
所述第十九电阻R19的第二端、所述第六电容C6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十电阻R20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十一电阻R21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光源控制芯片U1的调光信号输入管脚DIM,所述光源控制芯片U1的调光信号输入管脚DIM接入亮度调节信号ADJ,通过该亮度调节信号ADJ能够改变光源控制芯片U1的工作状态,进而通过光源控制芯片U1控制背光驱动电路10的电能转换状态,光源控制芯片U1能够直接识别亮度调节信号ADJ中的控制信息,以实现电能驱动控制的功能。
所述第六电容C6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十电阻R20的第二端共接地GND。
所述第二十一电阻R21的第二端接第三直流电源VCC4,通过第三直流电源VCC4输出的直流电能能够使光源控制芯片U1接入完整的控制信息,保障光源控制芯片U1的工作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第三直流电源VCC4为+3V~+9V直流电源。
所述光源控制芯片U1的过压保护管脚OVP接电压转换支路104,在电压转换支路104进行电能转换的过程中,光源控制芯片U1通过过压保护管脚OVP能够检测电压转换支路104是否处于过压运行状态,进而光源控制芯片U1对于电压转换支路104的过压状态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和检测灵敏度。
所述第七电容C7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八电容C8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光源控制芯片U1的补偿管脚COMP,所述第七电容C7的第二端接所述第二十二电阻R22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十二电阻R22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八电容C8的第二端共接于地GND,通过补偿管脚COMP能够使光源控制芯片U1的内部电子元器件处于安全、稳定的工作状态,光源控制模块102具有极佳的控制性能。
所述光源控制芯片U1的反馈管脚FB接第一信号输入模块101,光源控制芯片U1的反馈管脚FB接入稳压处理和滤波处理后的亮度调节信号ADJ,光源控制芯片U1通过反馈管脚FB能够实现自适应反馈控制,所述光源控制芯片U1根据用户的操作指令对电能转换过程进行调控,背光驱动电路10输出的光源驱动电压能够兼容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显示面板,有利于提高电能转换过程的兼容性和稳定性。
所述光源控制芯片U1的电压输入管脚Vin接第四直流电源VCC5;通过第四直流电源VCC5能够将直流电能输出至光源控制芯片U1,以使所述光源控制芯片U1处于稳定的信号控制状态,所述背光驱动电路10能够持续性地将额定电能输出至显示面板,电压转换过程中控制稳定性更高。
可选的,所述第四直流电源VCC5为0.1V~10V直流电源。
所述光源控制芯片U1的门控管脚Gate接所述电压转换支路104,所述光源控制芯片U1的门控管脚Gate将开关控制信号输出至所述电压转换支路104,当所述光源控制芯片U1根据亮度调节信号ADJ中的控制信息生成开关控制信号,通过开关控制信号能够改变电压转换支路104的电能转换过程;因此光源控制芯片U1与电压转换支路104能够实现信号的兼容传输功能,提高了所述背光驱动电路10的控制稳定性,显示面板能够处于安全的视频显示状态。
所述光源控制芯片U1的接地管脚和所述第九电容C9的第一端共接地GND。
所述光源控制芯片U1的片选信号输出管脚CS和所述第九电容C9的第二端共接于所述第二十三电阻R23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十三电阻R23的第二端接所述电压转换支路104;当光源控制芯片U1生成片选信号时,通过第二十三电阻R23的第二端将片选信号输出至电压转换支路104,根据片选信号及时控制电压转换支路104的工作状态,所述片选信号包含电压转换功能控制信息,电压转换支路104根据片选信号能够实现最佳的电能转换状态,所述光源控制芯片U1具有更加齐全的集中控制功能,所述背光驱动电路10的控制性能更佳,给用户带来更佳的使用体验。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光源控制芯片U1的型号为:FAN7601或者ICE2AS01,进而本实施例中的光源控制模块102通过光源控制芯片U1能够对于电压转换过程进行综合分析、控制,保障了背光驱动电路10的控制兼容性。
在图9示出光源控制模块102的具体电路结构中,光源控制芯片U1具有信号分析和集中控制功能,当光源控制芯片U1接入用户的控制信息,光源控制芯片U1根据用户的控制信息改变背光驱动电路10的电能转换状态,背光驱动电路10输出的光源驱动电压根据显示面板的额定功率需求发生实时改变,提高了背光驱动电路10的兼容性和适用范围;因此本实施例中的光源控制模块102通过光源控制芯片U1能够自适应改变电能转换状态,光源控制芯片U1的信号控制功能齐全,适用范围较广,有利于降低电能转换过程中的控制成本;进而光源控制模块102根据技术人员的操作指令调控光源驱动电压的幅值,控制灵敏性和控制响应速度极佳,显示面板能够接入更加安全、额定的电能。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图10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信号输入模块101的具体电路结构,请参阅图10,所述第一信号输入模块101包括第二十四电阻R24、第二十五电阻R25、第二十六电阻R26、第二十七电阻R27、第二十八电阻R28、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第二二极管D2以及第三二极管D3。
其中,所述第二十四电阻R24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一信号输入模块101的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信号输入模块101的信号输入端接入所述亮度调节信号ADJ,进而第一信号输入模块101与外界的电子电路具有较高的通信兼容性;当第一信号输入模块101接入亮度调节信号ADJ时,所述背光驱动电路10根据技术人员的操作信息实现相应的视频显示功能,保障了所述背光驱动电路10的控制精确性。
所述第二十四电阻R24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电容C10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接所述第二十五电阻R25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十五电阻R25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一电容C11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第二十六电阻R26的第一端;其中,所述第二十五电阻R25的第二端、所述第十一电容C11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十六电阻R26的第一端共接形成所述第一信号输入模块101的反馈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信号输入模块101的反馈信号输出端接所述光源控制模块102。
本实施例中的第二二极管D2能够起到稳压的作用,第十电容C10能够起到滤波的作用,经过稳压处理和滤波处理后的亮度调节信号ADJ具有更高精度的控制稳定性,消除了亮度调节信号ADJ中的干扰分量;将经过稳压处理和滤波处理后的亮度调节信号ADJ作为反馈量,输出至光源控制模块102,所述光源控制模块102根据反馈量对于电能转换过程进行自适应控制,以提高电能转换过程的稳定性和灵活性,所述背光驱动电路10能够输出更加稳定的额定电能,显示面板的视频显示安全性更高。
所述第二十六电阻R26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十七电阻R27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十八电阻R28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共接形成所述第一信号输入模块101的基准信号输出端,所述第十一电容C11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十七电阻R27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十八电阻R28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共接于地GND。
所述第一信号输入模块101的基准信号输出端接所述电压输出模块106,第三二极管D3在第一信号输入模块101中能够起到稳压的作用,进而第一信号输入模块101的基准信号输出端输出的信号具有特定的幅值,以使背光驱动电路10对于电能转换具有更高精度的转换功能,通过第一信号输入模块101的基准信号输出端输出的信号可作为电压输出模块106的参考电压信息,进而电压输出模块106在参考电压信息的基础之上能够输出更加精确的光源驱动电压,显示面板中的各个电子元器件在光源驱动电压的控制下能够始终处于额定、安全的工作状态,所述背光驱动电路10在各种不同的应用环境中可根据技术人员的实际电路功能需求输出相应的额定电能,保障了所述背光驱动电路10对于供电电能的转换以及传输精度,显示面板具有灵活、准确的控制功能,经过电能转换后输出光源驱动电压的幅值具有更广的变化范围,实用价值更高,所述背光驱动电路10的电路结构的兼容性更佳。
图11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10的结构示意,请参阅图11,所述显示装置110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的背光驱动电路10和背光源1101;其中,所述背光源1101接所述背光驱动电路10,所述背光驱动电路10驱动所述背光源1101进行发光。
在一个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10可以为设置有上述背光驱动电路10的任意类型的显示装置,例如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装置)、OLED(OrganicElectroluminesence Display,有机电激光显示)显示装置、QLED(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s,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或曲面显示装置等。
参照上述图2至图10的实施方式,当背光驱动电路10应用在显示装置110中时,背光驱动电路10可根据用户的操作指令输出额定电能,以使显示装置110中的各个电子元器件处于额定的运行状态,极大地保障了显示装置110的工作安全性,显示装置110能够在不同的电力系统中保持稳定运行,背光驱动电路10将电能转换后的电能输出至背光源1101,以使背光源1101能够发出适当的光源,用户的使用体验效果更佳;并且背光驱动电路10的内部电路模块可实现谐波消除功能,所述背光驱动电路10具有更高的控制性能,降低了显示装置110的EMI辐射,视频显示质量更佳,显示装置110在用户的操控下改变自身的视频显示状态,提高了显示装置110的控制灵活性和控制可靠性;因此本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110的电路结构较为简化,电路占用的空间体积更小,电能驱动的成本更低,在高频率等各种环境中也能保持可靠的控制性能,兼容性极强,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示例性技术中的显示装置的电能转换过程复杂,驱动电路无法将外界电能转换为显示装置内部的额定电能,进而导致显示装置的控制安全性和稳定性较低,无法普遍适用,以及显示装置的内部缺乏谐波抑制方法,进而导致显示装置存在较大的EMI辐射,示例性技术中显示装置的画面显示效果不佳,用户视觉体验较低的问题。
在本文对各种器件、电路、装置、系统和/或方法描述了各种实施方式。阐述了很多特定的细节以提供对如在说明书中描述的和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方式的总结构、功能、制造和使用的彻底理解。然而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实施方式可在没有这样的特定细节的情况下被实施。在其它实例中,详细描述了公知的操作、部件和元件,以免使在说明书中的实施方式难以理解。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在本文和所示的实施方式是非限制性例子,且因此可认识到,在本文公开的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细节可以是代表性的且并不一定限制实施方式的范围。
在整个说明书中对“各种实施方式”、“在实施方式中”、“一个实施方式”或“实施方式”等的引用意为关于实施方式所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括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因此,短语“在各种实施方式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或“在实施方式中”等在整个说明书中的适当地方的出现并不一定都指同一实施方式。此外,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以任何适当的方式组合。因此,关于一个实施方式示出或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全部或部分地与一个或多个其它实施方式的特征、结构或特性进行组合,而没有假定这样的组合不是不合逻辑的或无功能的限制。任何方向参考(例如,加上、减去、上部、下部、向上、向下、左边、右边、向左、向右、顶部、底部、在…之上、在…之下、垂直、水平、顺时针和逆时针)用于识别目的以帮助读者理解本公开内容,且并不产生限制,特别是关于实施方式的位置、定向或使用。
虽然上面以某个详细程度描述了某些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可对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做出很多变更而不偏离本公开的范围。连接参考(例如,附接、耦合、连接等)应被广泛地解释,并可包括在元件的连接之间的中间构件和在元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因此,连接参考并不一定暗示两个元件直接连接/耦合且彼此处于固定关系中。“例如”在整个说明书中的使用应被广泛地解释并用于提供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非限制性例子,且本公开不限于这样的例子。意图是包含在上述描述中或在附图中示出的所有事务应被解释为仅仅是例证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可做出在细节或结构上的变化而不偏离本公开。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的背光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信号输入模块,所述第一信号输入模块接入亮度调节信号并对所述亮度调节信号进行稳压处理和滤波处理;
光源控制模块,所述光源控制模块接所述第一信号输入模块,所述光源控制模块接入所述亮度调节信号并根据所述亮度调节信号生成开关控制信号;
第二信号输入模块,所述第二信号输入模块接供电电源,所述第二信号输入模块接入开机信号并根据所述开机信号输出所述供电电源生成的供电电能;
电压转换支路,所述电压转换支路接所述第二信号输入模块和所述光源控制模块,所述电压转换支路根据所述开关控制信号对所述供电电能进行转换得到光源驱动电压;
谐波消除模块,所述谐波消除模块接所述电压转换支路,所述谐波消除模块消除所述电压转换支路中的谐波分量;以及
电压输出模块,所述电压输出模块接所述第一信号输入模块和所述电压转换支路,所述电压输出模块输出所述光源驱动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背光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转换支路包括:
第一滤波模块,所述第一滤波模块接所述第二信号输入模块,所述第一滤波模块对所述供电电能进行第一次滤波处理;
电压放大模块,所述电压放大模块接所述第一滤波模块、所述光源控制模块以及所述谐波消除模块,所述电压放大模块根据所述开关控制信号对第一次滤波处理后的供电电能进行放大得到所述光源驱动电压;
整流模块,所述整流模块接所述电压放大模块,所述整流模块对所述光源驱动电压进行整流并输出;以及
第二滤波模块,所述第二滤波模块接所述整流模块和所述电压输出模块,所述第二滤波模块对整流后的光源驱动电压进行第二次滤波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的背光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放大模块包括第一电感、第一开关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以及第五电阻;
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接所述第一滤波模块,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导通端共接于所述整流模块,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电压放大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入端;
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导通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共接地;
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电压放大模块的片选信号输入端;
所述电压放大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和所述电压放大模块的片选信号输入端接所述光源控制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的背光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波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容;
所述整流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接所述电压放大模块,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接所述第二滤波模块;
所述第二滤波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电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的背光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驱动电路还包括:
过压检测模块,所述过压检测模块接所述整流模块、所述第二滤波模块以及所述光源控制模块,所述过压检测模块对整流后的光源驱动电压进行采样得到采样电压,并根据所述采样电压输出过压检测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的背光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压检测模块包括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以及第三电容;
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接所述整流模块和所述第二滤波模块,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共接于地,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过压检测模块的检测信号输出端,所述过压检测模块的检测信号输出端接所述光源控制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的背光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波消除模块包括依次串联的第四电容和第九电阻;
所述谐波消除模块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导通端和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导通端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背光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机信号为第一电平状态时,则所述第二信号输入模块输出供电电能;
在所述开机信号为第二电平状态时,则所述第二信号输入模块关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的背光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输入模块包括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十七电阻、第十八电阻、第五电容、第二开关管以及第三开关管;
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一端共接形成所述第二信号输入模块的开机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信号输入模块的开机信号输入端接入所述开机信号;
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共接于第一直流电源;
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二端共接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
所述第十六电阻的第一端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导通端;
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导通端;
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二端共接于地;
所述第十六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七电阻的第一端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导通端接所述第十八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七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八电阻的第二端共接形成所述第二信号输入模块的电源端,所述第二信号输入模块的电源端接所述供电电源和所述电压转换支路;
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导通端和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共接于第二直流电源,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的背光驱动电路;以及
背光源,所述背光源接所述背光驱动电路,所述背光驱动电路驱动所述背光源进行发光。
CN201910159275.2A 2019-03-04 2019-03-04 显示面板的背光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096588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59275.2A CN109658878B (zh) 2019-03-04 2019-03-04 显示面板的背光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59275.2A CN109658878B (zh) 2019-03-04 2019-03-04 显示面板的背光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58878A true CN109658878A (zh) 2019-04-19
CN109658878B CN109658878B (zh) 2024-01-09

Family

ID=66123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59275.2A Active CN109658878B (zh) 2019-03-04 2019-03-04 显示面板的背光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58878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49753A (zh) * 2019-04-24 2019-06-28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源的供电装置
CN109982014A (zh) * 2019-04-22 2019-07-05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电路及电视机
CN110390907A (zh) * 2019-08-15 2019-10-29 深圳市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驱动芯片、显示屏驱动电路及显示屏驱动方法
CN113012647A (zh) * 2019-12-20 2021-06-22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和背光光源控制方法
CN116168654A (zh) * 2023-04-14 2023-05-26 杭州凡诺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屏背光源控制电路、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2995A (zh) * 2010-12-22 2012-07-04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背光调节电路
CN203433780U (zh) * 2013-09-17 2014-02-12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背光电流调节电路
CN203673805U (zh) * 2013-12-18 2014-06-25 Tcl康钛汽车信息服务(深圳)有限公司 能降低emi辐射的背光升压电路和led背光驱动电路
US20150042233A1 (en) * 2013-08-12 2015-02-12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LED Backlight Driving Circuit and LCD
CN106251812A (zh) * 2016-08-16 2016-12-21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驱动电路和电子设备
CN106851151A (zh) * 2017-03-31 2017-06-13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器及其tv电源
CN206820650U (zh) * 2017-05-12 2017-12-29 广州视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电源电路
CN207352945U (zh) * 2017-11-07 2018-05-11 上海九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减少电磁干扰的led背光电路、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377595A (zh) * 2018-03-14 2018-08-07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一体的低成本背光电路和显示设备
CN108665859A (zh) * 2018-08-01 2018-10-16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源控制电路及背光源
CN109215597A (zh) * 2018-10-12 2019-01-15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驱动电路和电视机
CN209461136U (zh) * 2019-03-04 2019-10-01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背光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2995A (zh) * 2010-12-22 2012-07-04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背光调节电路
US20150042233A1 (en) * 2013-08-12 2015-02-12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LED Backlight Driving Circuit and LCD
CN203433780U (zh) * 2013-09-17 2014-02-12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背光电流调节电路
CN203673805U (zh) * 2013-12-18 2014-06-25 Tcl康钛汽车信息服务(深圳)有限公司 能降低emi辐射的背光升压电路和led背光驱动电路
CN106251812A (zh) * 2016-08-16 2016-12-21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驱动电路和电子设备
CN106851151A (zh) * 2017-03-31 2017-06-13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器及其tv电源
CN206820650U (zh) * 2017-05-12 2017-12-29 广州视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电源电路
CN207352945U (zh) * 2017-11-07 2018-05-11 上海九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减少电磁干扰的led背光电路、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377595A (zh) * 2018-03-14 2018-08-07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一体的低成本背光电路和显示设备
CN108665859A (zh) * 2018-08-01 2018-10-16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源控制电路及背光源
CN109215597A (zh) * 2018-10-12 2019-01-15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驱动电路和电视机
CN209461136U (zh) * 2019-03-04 2019-10-01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背光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82014A (zh) * 2019-04-22 2019-07-05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电路及电视机
CN109982014B (zh) * 2019-04-22 2023-09-29 重庆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电路及电视机
CN109949753A (zh) * 2019-04-24 2019-06-28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源的供电装置
CN110390907A (zh) * 2019-08-15 2019-10-29 深圳市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驱动芯片、显示屏驱动电路及显示屏驱动方法
CN113012647A (zh) * 2019-12-20 2021-06-22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和背光光源控制方法
CN113012647B (zh) * 2019-12-20 2022-05-27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和背光光源控制方法
CN116168654A (zh) * 2023-04-14 2023-05-26 杭州凡诺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屏背光源控制电路、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58878B (zh) 2024-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58878A (zh) 显示面板的背光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6535390B (zh) 恒流驱动电源及显示设备
WO2015139437A1 (zh) 一种oled驱动电源装置
CN109712574A (zh) 一种恒压恒流驱动控制电路、驱动电源和电视机
CN205596389U (zh) 恒流交流驱动电路和电视机
CN209461136U (zh) 显示面板的背光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5960070A (zh) 一种单反馈直推式dc调光led灯管驱动电路
CN203167379U (zh) 一种隔离式led日光灯驱动电源
CN103219893A (zh) 开关电源控制器以及开关电源电路
WO2021042915A1 (zh) 电源控制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6786814B (zh) 一种泄放电路
CN101742770B (zh) 一种led调光电路
CN109639161A (zh) 电压转换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8762158A (zh) 基于msp430单片机设计的高效数控直流电源及其测试方法
CN106549588A (zh) 电视机的电源电路及电视机
CN210246392U (zh) 电源控制电路、副电源电路、电源系统及电子设备
CN211606889U (zh) 过压保护电路、恒流驱动电路、驱动板卡及电子设备
CN208723804U (zh) 电源供电电路
CN209462243U (zh) 开关电源的同步关断电路、开关电源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
CN211959373U (zh) 一种led电源过压保护电路、led驱动电源电路及电视机
CN105722274A (zh)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控制电路、芯片及led驱动电路
CN101364771B (zh) 一种单芯片控制的电源装置
CN203233312U (zh) 一种开关电源控制器以及开关电源装置
CN208523023U (zh) 一种防误接的led灯管
CN203039967U (zh) 一种分体式led灯具及其驱动电源插拔保护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16

Address after: No. 2388, Dongcheng Avenue, Jieshi Town, Banan District, Chongqing

Applicant after: CHONGQING HUIKE JINYA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The New District of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230012 nine Top Road and intersection of the northeast corner of Kui he Lu

Applicant before: HEFEI HUIKE JINYANG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