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53419B - 一种可拆卸式预装钢筋-混凝土组合梁板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拆卸式预装钢筋-混凝土组合梁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53419B
CN109653419B CN201811566127.4A CN201811566127A CN109653419B CN 109653419 B CN109653419 B CN 109653419B CN 201811566127 A CN201811566127 A CN 201811566127A CN 109653419 B CN109653419 B CN 1096534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 card
beam plate
mould end
several
concre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6612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53419A (zh
Inventor
孟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egu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egu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egu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egu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6612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5341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534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534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534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534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5/00Floors; Floor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E04B5/16Load-carrying floor structures wholly or partly cast or similarly formed in situ
    • E04B5/17Floor structures partly formed in situ
    • E04B5/23Floor structures partly formed in situ with stiffening ribs or other beam-like formations wholly or partly prefabricated
    • E04B5/29Floor structures partly formed in situ with stiffening ribs or other beam-like formations wholly or partly prefabricated the prefabricated parts of the beams consisting wholly of met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拆卸式预装钢筋‑混凝土组合梁板结构,包括混凝土梁板和支撑钢架,所述支撑钢架顶部安装有混凝土梁板,所述混凝土梁板包括受力筋、第一限位卡块和第二限位卡块,若干个所述受力筋均匀水平放置,若干个所述分布筋位于若干个所述受力筋上方且垂直于若干个所述受力筋安装;本发明分为混凝土梁板和支撑钢架两个部分,二者相较于市场上的一体结构,其是组合的安装方式构成的,能够在使用后进行拆卸回收,这样拆除后还可继续用于其它地方,大大降低了建筑垃圾的产生,降低了建筑成本,节约资源;同时混凝土梁板和支撑钢架之间通过独特的支撑方式可以应对诸多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保证结构整体的牢固性,延长建筑整体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可拆卸式预装钢筋-混凝土组合梁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拆卸式预装钢筋-混凝土组合梁板结构。
背景技术
梁板是楼盖中相互作用梁、板的结合。钢筋混凝土现浇梁板体系是目前使用最多、适用范围最广泛的一种楼盖形式,它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对建筑物有着很大的影响,整浇楼盖中梁、板是相互作用的整体,彼此之间密切联系,共同受力和变形。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建设工程规模不断扩大,作为建筑施工重要组成部分,混凝土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受到诸多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混凝土梁板容易发生各种不同程度的裂缝,虽然细微的混凝土裂缝对工程项目安全和质量没有较大影响,但是如果梁板出现明显裂缝就会带来各种质量问题,例如渗水、坍塌等,对建筑项目功能和寿命产生长久危害;现有的梁板均为一体式结构,在实际操作以及建筑过程中制造难度大,且制造的成本高,且在使用后无法进行拆卸回收,这样拆除时就会造成大量的建筑垃圾,且造成建筑成本的增加,浪费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拆卸式预装钢筋-混凝土组合梁板结构,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该钢筋-混凝土梁板分为混凝土梁板和支撑钢架两个部分,二者相较于市场上的一体结构,其是组合的安装方式构成的,能够在使用后进行拆卸回收,这样拆除后还可继续用于其它地方,大大降低了建筑垃圾的产生,降低了建筑成本,节约资源;同时混凝土梁板和支撑钢架之间通过独特的支撑方式可以应对诸多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保证结构整体的牢固性,延长建筑整体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拆卸式预装钢筋-混凝土组合梁板结构,包括混凝土梁板和支撑钢架,所述支撑钢架顶部安装有混凝土梁板,所述混凝土梁板包括受力筋、分布筋、第一构造筋、第二构造筋、混凝土浇筑体、第一限位卡块和第二限位卡块,若干个所述受力筋均匀水平放置,若干个所述分布筋位于若干个所述受力筋上方且垂直于若干个所述受力筋安装,相邻三个所述分布筋通过第一构造筋连接,且第一构造筋位于两个所述受力筋中间,另相邻三个所述分布筋通过第二构造筋连接,且第二构造筋位于两个所述受力筋中间,所述受力筋、分布筋、第一构造筋和第二构造筋外侧包裹设置有混凝土浇筑体,所述混凝土浇筑体底部等距离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第一限位卡块,且第一限位卡块和分布筋平行,所述混凝土浇筑体底部等距离且位于相邻所述第一限位卡块间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第二限位卡块,且受力筋和第二限位卡块平行;
所述支撑钢架包括压型钢板、第二限位卡槽、第一限位卡槽、穿孔、支撑钢筋、FRP横梁和FRP纵梁,所述混凝土梁板底部安装有压型钢板,所述压型钢板顶部开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一限位卡槽,所述压型钢板顶部且位于相邻所述第一限位卡槽间开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二限位卡槽,若干个所述第二限位卡槽底部开设有若干个所述穿孔,所述压型钢板底部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支撑钢筋,相邻所述支撑钢筋一侧分别与两个所述FRP横梁通过螺栓固定安装连接,两个所述FRP横梁连接分别与FRP纵梁两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限位卡块和第一限位卡槽配合使用,所述第二限位卡块和第二限位卡槽配合使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混凝土梁板的制作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首先将混凝土梁板模板组装完成,将受力筋均匀等距离放置在模板中,然后将分布筋垂直于受力筋等距离均匀水平放置在受力筋上方,通过细钢丝将每个接触点连接固定,然后分别通过第一构造筋和第二构造筋均匀套接在分布筋外侧,通过细钢丝将每个接触点连接固定;
步骤二:灌注混凝土,卸料点与模板的距离保持在1~1.5m,堆料高度控制在50cm以下,浇筑坯层厚度不大于30cm,在进行水平钢筋网浇筑层下料时,一次卸料的堆料高度控制在50cm以下,同样保证浇筑坯层厚度不大于30cm,初步浇筑完成,使用大功率手持式振捣棒,按照50cm的振捣间距、顺时针的振捣方向、60°的振捣角度和5mi n的振捣时间进行均匀有序地振捣,振捣完成,浇筑后用刮尺刮平,再用木制抹具提出浆液后,用铁制抹具抹平收光,放置风凉干燥处凝固;
步骤三:修补混凝土梁板表面缺陷,当凝固后,拆除模板,其中较小且数量不多的蜂窝、露石以及缺边缺角,利用1:2~1:2.5水泥砂浆抹平,抹砂浆前,表面利用钢丝刷和压力水进行清洗,较大面积的蜂窝、麻面和露筋,先凿去薄弱的混凝土层和突出的骨料颗粒,再用钢丝刷和压力水刷洗表面,然后使用细石混凝土填塞捣实。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一中所述模板包括第一模端、第二模端和连接模体,所述第一模端和第二模端通过若干个所述连接模体进行连接,且第一模端和第二模端分别位于若干个所述连接模体两端,所述第一模端一端外侧对称安装有第一连接耳,所述第二模端一端外侧对称安装有第三连接耳,所述第二模端两端外侧对称安装有第二连接耳,所述第一模端、第二模端和连接模体顶部中心处均开设有若干个第四限位卡槽,若干个所述第四限位卡槽顶部均开设有若干个通孔,若干个所述通孔底部均设置有固定螺栓,且固定螺栓顶端穿过通孔安装有紧固件,所述第一模端、第二模端和连接模体顶部一端开设有第三限位卡槽,所述第一模端、第二模端和若干个所述连接模体底部两侧对称安装有支撑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耳和一端所述第二连接耳螺丝连接固定,所述第三连接耳和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接耳螺丝连接固定,相邻所述第二连接耳螺丝连接固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紧固件顶部设置有挡块,且底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紧固件和固定螺栓配合使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耳和第一模端侧面为统一平面,两端所述第二连接耳和连接模体两侧面均为统一平面,所述第三连接耳和第二模端侧面为统一平面。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模板的安装和使用方法为:
首先根据所需混凝土梁板的长度来组合第一模端、第二模端和连接模体,中间部分为连接模体,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安装,个数不限,其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模端和第二模端,且通过螺丝依次穿过第一连接耳、第二连接耳和第三连接耳完成组装,便于安装同时方便调节以及拆卸,安装完毕后,将固定螺栓顶端穿过通孔安装有紧固件,拧紧固定螺栓将紧固件固定在第四限位卡槽顶侧,然后将受力筋均匀等距离放置在模板中,然后将分布筋垂直于受力筋等距离均匀水平放置在受力筋上方,通过细钢丝将每个接触点连接固定,然后分别通过第一构造筋和第二构造筋均匀套接在分布筋外侧,通过细钢丝将每个接触点连接固定,然后浇灌混凝土,经过一系列操作成型后,拧下固定螺栓,紧固件固定在第二限位卡块内部,然后拆下第一模端、第二模端和连接模体。
与原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钢筋-混凝土梁板分为混凝土梁板和支撑钢架两个部分,二者相较于市场上的一体结构,其是组合的安装方式构成的,在混凝土梁板的制造过程中,将固定螺栓顶端穿过通孔安装有紧固件,拧紧固定螺栓将紧固件固定在第四限位卡槽顶侧,这样紧固件安装在混凝土梁板内部,混凝土梁板和支撑钢架连接时,只需将螺栓穿过顶部的压型钢板和穿孔后拧紧即可完成混凝土梁板和支撑钢架的安装,在混凝土梁板能够在使用后进行拆卸回收,这样拆除后还可继续用于其它地方,大大降低了建筑垃圾的产生,降低了建筑成本,节约资源;
2、同时混凝土梁板和支撑钢架之间通过独特的支撑方式可以应对诸多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相互垂直的第一限位卡块和第二限位卡块以及相互匹配的第一限位卡槽和第二限位卡槽,保证结构整体的牢固性,延长建筑整体的使用寿命;
3、混凝土梁板的制造过程中,根据所需混凝土梁板的长度来组合第一模端、第二模端和连接模体,中间部分为连接模体,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安装,个数不限,其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模端和第二模端,且通过螺丝依次穿过第一连接耳、第二连接耳和第三连接耳完成组装,便于安装同时方便调节以及拆卸。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混凝土梁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混凝土梁板底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支撑钢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支撑钢架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模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模端结构示意图。
图中:1、混凝土梁板;2、支撑钢架;3、受力筋;4、分布筋;5、第一构造筋;6、第二构造筋;7、混凝土浇筑体;8、第一限位卡块;9、第二限位卡块;10、压型钢板;11、第二限位卡槽;12、第一限位卡槽;13、穿孔;14、支撑钢筋;15、FRP横梁;16、FRP纵梁;17、第一模端;18、第二模端;19、连接模体;20、第一连接耳;21、第二连接耳;22、支撑板;23、第三连接耳;24、第三限位卡槽;25、紧固件;26、固定螺栓;27、通孔;28、第四限位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所示,一种可拆卸式预装钢筋-混凝土组合梁板结构,包括混凝土梁板1和支撑钢架2,支撑钢架2顶部安装有混凝土梁板1,混凝土梁板1包括受力筋3、分布筋4、第一构造筋5、第二构造筋6、混凝土浇筑体7、第一限位卡块8和第二限位卡块9,若干个受力筋3均匀水平放置,若干个分布筋4位于若干个受力筋3上方且垂直于若干个受力筋3安装,相邻三个分布筋4通过第一构造筋5连接,且第一构造筋5位于两个受力筋3中间,另相邻三个分布筋4通过第二构造筋6连接,且第二构造筋6位于两个受力筋3中间,受力筋3、分布筋4、第一构造筋5和第二构造筋6外侧包裹设置有混凝土浇筑体7,混凝土浇筑体7底部等距离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限位卡块8,且第一限位卡块8和分布筋4平行,混凝土浇筑体7底部等距离且位于相邻第一限位卡块8间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限位卡块9,且受力筋3和第二限位卡块9平行;
支撑钢架2包括压型钢板10、第二限位卡槽11、第一限位卡槽12、穿孔13、支撑钢筋14、FRP横梁15和FRP纵梁16,混凝土梁板1底部安装有压型钢板10,压型钢板10顶部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限位卡槽12,压型钢板10顶部且位于相邻第一限位卡槽12间开设有若干个第二限位卡槽11,若干个第二限位卡槽11底部开设有若干个穿孔13,压型钢板10底部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支撑钢筋14,相邻支撑钢筋14一侧分别与两个FRP横梁15通过螺栓固定安装连接,两个FRP横梁15连接分别与FRP纵梁16两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连接。
第一限位卡块8和第一限位卡槽12配合使用,第二限位卡块9和第二限位卡槽11配合使用,便于在安装过程中起到限位作用,第一限位卡块8和第一限位卡槽12抵御X轴方向的移动,第二限位卡块9和第二限位卡槽11抵御Y轴方向的移动,二者共同配合加强整体安装强度。
混凝土梁板1的制作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首先将混凝土梁板1模板组装完成,将受力筋3均匀等距离放置在模板中,然后将分布筋4垂直于受力筋3等距离均匀水平放置在受力筋3上方,通过细钢丝将每个接触点连接固定,然后分别通过第一构造筋5和第二构造筋6均匀套接在分布筋4外侧,通过细钢丝将每个接触点连接固定;
步骤二:灌注混凝土,卸料点与模板的距离保持在1~1.5m,堆料高度控制在50cm以下,浇筑坯层厚度不大于30cm,在进行水平钢筋网浇筑层下料时,一次卸料的堆料高度控制在50cm以下,同样保证浇筑坯层厚度不大于30cm,初步浇筑完成,使用大功率手持式振捣棒,按照50cm的振捣间距、顺时针的振捣方向、60°的振捣角度和5mi n的振捣时间进行均匀有序地振捣,振捣完成,浇筑后用刮尺刮平,再用木制抹具提出浆液后,用铁制抹具抹平收光,为保证永久面的外观质量,模板边采用复振工艺,可有效减少混凝土表面气泡,复振后的浮浆、泡沫在下料钱用木质刮浆板刮除,放置风凉干燥处凝固;
步骤三:修补混凝土梁板1表面缺陷,当凝固后,拆除模板,其中较小且数量不多的蜂窝、露石以及缺边缺角,利用1:2~1:2.5水泥砂浆抹平,抹砂浆前,表面利用钢丝刷和压力水进行清洗,较大面积的蜂窝、麻面和露筋,先凿去薄弱的混凝土层和突出的骨料颗粒,再用钢丝刷和压力水刷洗表面,然后使用细石混凝土填塞捣实。
步骤一中模板包括第一模端17、第二模端18和连接模体19,第一模端17和第二模端18通过若干个连接模体19进行连接,且第一模端17和第二模端18分别位于若干个连接模体19两端,第一模端17一端外侧对称安装有第一连接耳20,第二模端18一端外侧对称安装有第三连接耳23,第二模端18两端外侧对称安装有第二连接耳21,第一模端17、第二模端18和连接模体19顶部中心处均开设有若干个第四限位卡槽28,若干个第四限位卡槽28顶部均开设有若干个通孔27,若干个通孔27底部均设置有固定螺栓26,且固定螺栓26顶端穿过通孔27安装有紧固件25,第一模端17、第二模端18和连接模体19顶部一端开设有第三限位卡槽24,第一模端17、第二模端18和若干个连接模体19底部两侧对称安装有支撑板22。
第一连接耳20和一端第二连接耳21螺丝连接固定,第三连接耳23和另一端第二连接耳21螺丝连接固定,相邻第二连接耳21螺丝连接固定,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安装,个数不限,其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模端17和第二模端18,且通过螺丝依次穿过第一连接耳20、第二连接耳21和第三连接耳23完成组装,便于安装同时方便调节以及拆卸。
紧固件25顶部设置有挡块,且底部开设有螺纹孔,紧固件25和固定螺栓26配合使用,通过顶部的挡块起到限位作用,可以加强整体的连接强度,同时通过开设了螺纹孔的紧固件25和固定螺栓26配合使用,便于安装和拆卸,能够在使用后进行拆卸回收,这样拆除后还可继续用于其它地方,大大降低了建筑垃圾的产生,降低了建筑成本,节约资源。
第一连接耳20和第一模端17侧面为统一平面,两端第二连接耳21和连接模体19两侧面均为统一平面,第三连接耳23和第二模端18侧面为统一平面,保证整个模板连接时候时无裂缝,保证制造出来的混凝土梁板1表面光滑,内部构造紧密。
模板的安装和使用方法为:
首先根据所需混凝土梁板1的长度来组合第一模端17、第二模端18和连接模体19,中间部分为连接模体19,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安装,个数不限,其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模端17和第二模端18,且通过螺丝依次穿过第一连接耳20、第二连接耳21和第三连接耳23完成组装,便于安装同时方便调节以及拆卸,安装完毕后,将固定螺栓26顶端穿过通孔27安装有紧固件25,拧紧固定螺栓26将紧固件25固定在第四限位卡槽28顶侧,然后将受力筋3均匀等距离放置在模板中,然后将分布筋4垂直于受力筋3等距离均匀水平放置在受力筋3上方,通过细钢丝将每个接触点连接固定,然后分别通过第一构造筋5和第二构造筋6均匀套接在分布筋4外侧,通过细钢丝将每个接触点连接固定,然后浇灌混凝土,经过一系列操作成型后,拧下固定螺栓26,紧固件25固定在第二限位卡块9内部,然后拆下第一模端17、第二模端18和连接模体19。
本发明的钢筋-混凝土组合梁板结构安装原理:钢筋-混凝土梁板分为混凝土梁板1和支撑钢架2两个部分,实际安装过程,首先先将支撑钢架2的若干个支撑钢筋14进行安装固定,然后每两个支撑钢筋14通过两个FRP横梁15螺栓连接固定,两个FRP横梁15通过FRP纵梁16连接固定,FRP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支撑钢架2顶部焊接有压型钢板10,压型钢板10事先已经压制出第一限位卡槽12和第二限位卡槽11,同时第二限位卡槽11内开设有穿孔13,安装时将混凝土梁板1整体起吊至支撑钢架2顶部,然后第一限位卡块8与第一限位卡槽12限位安装,第二限位卡块9和第二限位卡槽11限位安装,通过螺栓穿过穿孔13与紧固件25连接杰克完成安装,混凝土梁板1内部设置有受力筋3、分布筋4、第一构造筋5和第二构造筋6起到加强整体强度的作用。
与原有技术相比,该发明的有益效果:
1、钢筋-混凝土梁板分为混凝土梁板1和支撑钢架2两个部分,二者相较于市场上的一体结构,其是组合的安装方式构成的,在混凝土梁板1的制造过程中,将固定螺栓26顶端穿过通孔27安装有紧固件25,拧紧固定螺栓26将紧固件25固定在第四限位卡槽28顶侧,这样紧固件25安装在混凝土梁板1内部,混凝土梁板1和支撑钢架2连接时,只需将螺栓穿过顶部的压型钢板10和穿孔13后拧紧即可完成混凝土梁板1和支撑钢架2的安装,在混凝土梁板1能够在使用后进行拆卸回收,这样拆除后还可继续用于其它地方,大大降低了建筑垃圾的产生,降低了建筑成本,节约资源;
2、同时混凝土梁板1和支撑钢架2之间通过独特的支撑方式可以应对诸多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相互垂直的第一限位卡块8和第二限位卡块9以及相互匹配的第一限位卡槽12和第二限位卡槽11,保证结构整体的牢固性,延长建筑整体的使用寿命;
3、混凝土梁板1的制造过程中,根据所需混凝土梁板1的长度来组合第一模端17、第二模端18和连接模体19,中间部分为连接模体19,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安装,个数不限,其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模端17和第二模端18,且通过螺丝依次穿过第一连接耳20、第二连接耳21和第三连接耳23完成组装,便于安装同时方便调节以及拆卸。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可拆卸式预装钢筋-混凝土组合梁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梁板(1)和支撑钢架(2),所述支撑钢架(2)顶部安装有混凝土梁板(1),所述混凝土梁板(1)包括受力筋(3)、分布筋(4)、第一构造筋(5)、第二构造筋(6)、混凝土浇筑体(7)、第一限位卡块(8)和第二限位卡块(9),若干个所述受力筋(3)均匀水平放置,若干个所述分布筋(4)位于若干个所述受力筋(3)上方且垂直于若干个所述受力筋(3)安装,相邻三个所述分布筋(4)通过第一构造筋(5)连接,且第一构造筋(5)位于两个所述受力筋(3)中间,另相邻三个所述分布筋(4)通过第二构造筋(6)连接,且第二构造筋(6)位于两个所述受力筋(3)中间,所述受力筋(3)、分布筋(4)、第一构造筋(5)和第二构造筋(6)外侧包裹设置有混凝土浇筑体(7),所述混凝土浇筑体(7)底部等距离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第一限位卡块(8),且第一限位卡块(8)和分布筋(4)平行,所述混凝土浇筑体(7)底部等距离且位于相邻所述第一限位卡块(8)间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第二限位卡块(9),且受力筋(3)和第二限位卡块(9)平行;
所述支撑钢架(2)包括压型钢板(10)、第二限位卡槽(11)、第一限位卡槽(12)、穿孔(13)、支撑钢筋(14)、FRP横梁(15)和FRP纵梁(16),所述混凝土梁板(1)底部安装有压型钢板(10),所述压型钢板(10)顶部开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一限位卡槽(12),所述压型钢板(10)顶部且位于相邻所述第一限位卡槽(12)间开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二限位卡槽(11),若干个所述第二限位卡槽(11)底部开设有若干个所述穿孔(13),所述压型钢板(10)底部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支撑钢筋(14),相邻所述支撑钢筋(14)一侧分别与两个所述FRP横梁(15)通过螺栓固定安装连接,两个所述FRP横梁(15)连接分别与FRP纵梁(16)两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式预装钢筋-混凝土组合梁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卡块(8)和第一限位卡槽(12)配合使用,所述第二限位卡块(9)和第二限位卡槽(11)配合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式预装钢筋-混凝土组合梁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梁板(1)的制作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首先将混凝土梁板(1)模板组装完成,将受力筋(3)均匀等距离放置在模板中,然后将分布筋(4)垂直于受力筋(3)等距离均匀水平放置在受力筋(3)上方,通过细钢丝将每个接触点连接固定,然后分别通过第一构造筋(5)和第二构造筋(6)均匀套接在分布筋(4)外侧,通过细钢丝将每个接触点连接固定;
步骤二:灌注混凝土,卸料点与模板的距离保持在1~1.5m,堆料高度控制在50cm以下,浇筑坯层厚度不大于30cm,在进行水平钢筋网浇筑层下料时,一次卸料的堆料高度控制在50cm以下,同样保证浇筑坯层厚度不大于30cm,初步浇筑完成,使用大功率手持式振捣棒,按照50cm的振捣间距、顺时针的振捣方向、60°的振捣角度和5min的振捣时间进行均匀有序地振捣,振捣完成,浇筑后用刮尺刮平,再用木制抹具提出浆液后,用铁制抹具抹平收光,放置风凉干燥处凝固;
步骤三:修补混凝土梁板(1)表面缺陷,当凝固后,拆除模板,其中较小且数量不多的蜂窝、露石以及缺边缺角,利用1:2~1:2.5水泥砂浆抹平,抹砂浆前,表面利用钢丝刷和压力水进行清洗,较大面积的蜂窝、麻面和露筋,先凿去薄弱的混凝土层和突出的骨料颗粒,再用钢丝刷和压力水刷洗表面,然后使用细石混凝土填塞捣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式预装钢筋-混凝土组合梁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模板包括第一模端(17)、第二模端(18)和连接模体(19),所述第一模端(17)和第二模端(18)通过若干个所述连接模体(19)进行连接,且第一模端(17)和第二模端(18)分别位于若干个所述连接模体(19)两端,所述第一模端(17)一端外侧对称安装有第一连接耳(20),所述第二模端(18)一端外侧对称安装有第三连接耳(23),所述第二模端(18)两端外侧对称安装有第二连接耳(21),所述第一模端(17)、第二模端(18)和连接模体(19)顶部中心处均开设有若干个第四限位卡槽(28),若干个所述第四限位卡槽(28)顶部均开设有若干个通孔(27),若干个所述通孔(27)底部均设置有固定螺栓(26),且固定螺栓(26)顶端穿过通孔(27)安装有紧固件(25),所述第一模端(17)、第二模端(18)和连接模体(19)顶部一端开设有第三限位卡槽(24),所述第一模端(17)、第二模端(18)和若干个所述连接模体(19)底部两侧对称安装有支撑板(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式预装钢筋-混凝土组合梁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耳(20)和一端所述第二连接耳(21)螺丝连接固定,所述第三连接耳(23)和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接耳(21)螺丝连接固定,相邻所述第二连接耳(21)螺丝连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式预装钢筋-混凝土组合梁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25)顶部设置有挡块,且底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紧固件(25)和固定螺栓(26)配合使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式预装钢筋-混凝土组合梁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耳(20)和第一模端(17)侧面为统一平面,两端所述第二连接耳(21)和连接模体(19)两侧面均为统一平面,所述第三连接耳(23)和第二模端(18)侧面为统一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式预装钢筋-混凝土组合梁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的安装和使用方法为:
首先根据所需混凝土梁板(1)的长度来组合第一模端(17)、第二模端(18)和连接模体(19),中间部分为连接模体(19),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安装,个数不限,其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模端(17)和第二模端(18),且通过螺丝依次穿过第一连接耳(20)、第二连接耳(21)和第三连接耳(23)完成组装,便于安装同时方便调节以及拆卸,安装完毕后,将固定螺栓(26)顶端穿过通孔(27)安装有紧固件(25),拧紧固定螺栓(26)将紧固件(25)固定在第四限位卡槽(28)顶侧,然后将受力筋(3)均匀等距离放置在模板中,然后将分布筋(4)垂直于受力筋(3)等距离均匀水平放置在受力筋(3)上方,通过细钢丝将每个接触点连接固定,然后分别通过第一构造筋(5)和第二构造筋(6)均匀套接在分布筋(4)外侧,通过细钢丝将每个接触点连接固定,然后浇灌混凝土,经过一系列操作成型后,拧下固定螺栓(26),紧固件(25)固定在第二限位卡块(9)内部,然后拆下第一模端(17)、第二模端(18)和连接模体(19)。
CN201811566127.4A 2018-12-20 2018-12-20 一种可拆卸式预装钢筋-混凝土组合梁板结构 Active CN1096534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66127.4A CN109653419B (zh) 2018-12-20 2018-12-20 一种可拆卸式预装钢筋-混凝土组合梁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66127.4A CN109653419B (zh) 2018-12-20 2018-12-20 一种可拆卸式预装钢筋-混凝土组合梁板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53419A CN109653419A (zh) 2019-04-19
CN109653419B true CN109653419B (zh) 2019-09-27

Family

ID=66115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66127.4A Active CN109653419B (zh) 2018-12-20 2018-12-20 一种可拆卸式预装钢筋-混凝土组合梁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5341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321241A1 (en) * 2000-09-27 2002-03-27 Runhorn Pretech Engineering Co., Ltd. The prefabrication of the waffle slab in wafer foundry (fab)
CN201883600U (zh) * 2010-12-02 2011-06-29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Frp与混凝土组合板
CN103306411A (zh) * 2012-12-20 2013-09-18 上海钢之杰钢结构建筑有限公司 基于压型钢板和混凝土的可拆卸式组合楼面系统
CN205444613U (zh) * 2015-12-31 2016-08-10 浙江绿筑建筑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应用于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预制叠合楼板连接件
CN206368306U (zh) * 2017-01-05 2017-08-01 北京九州有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卸的复合式结构层
CN206562697U (zh) * 2017-03-16 2017-10-17 青岛新华友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蜂槽芯空心楼盖
CN206722170U (zh) * 2017-04-06 2017-12-08 江西双德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装配式钢结构楼板
CN207419760U (zh) * 2017-08-25 2018-05-29 程浩 一种组合建筑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53419A (zh) 2019-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69995C (zh) 后浇带梁板模板的施工方法
CN105804395B (zh) 基于整体式定型模板的楼梯一次连续浇筑成型施工方法
CN108638324A (zh) 一种预制箱梁的施工方法
CN106996190A (zh) 后浇带模板及后浇带浇筑方法
CN105952154B (zh) 一种混凝土浇筑模板支架
CN108019054A (zh) 一种墙体预留洞防渗漏封堵装置
CN106193588A (zh) 一种浇筑建筑物后浇带的方法及浇筑模
CN200999409Y (zh) 一种预制薄板现浇叠合空心楼板
CN109469242A (zh) 一种压型钢板-再生混凝土组合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CN109653419B (zh) 一种可拆卸式预装钢筋-混凝土组合梁板结构
CN207988292U (zh) 预制叠合楼板
CN206844444U (zh) 一种基于免拆模板的钢筋桁架混凝土空心楼盖
CN108582426A (zh) 一种劲性柱的制作装置与制作方法
CN108381730A (zh) 一种混合梁的制作装置和制作方法
CN209907616U (zh) 一种现浇楼板施工缝侧挡结构
CN106760487B (zh) 一种现浇混凝土外墙防开裂挂板施工方法
CN106368362A (zh) 一种gbf高注合金薄壁方箱的空心楼板及制作方法
CN207296392U (zh) 后浇带模板装置
CN206448272U (zh) 路基边坡拱形骨架一次成型模具
CN110439162A (zh) 现浇空心楼盖的施工工艺
CN107366427B (zh) 一种城市现浇空腹夹层板结构混凝土施工方法
CN205976472U (zh) 一种浇筑建筑物后浇带的浇筑模
CN211849006U (zh) 一种模块化快速拼装的空心板梁横向拼接辅助施工装置
CN208163928U (zh) 一种劲性柱的制作装置
CN208717969U (zh) 一种新型后浇带模板支设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000 room 2201-2217, building 2, No.211, Zhujiang South Road, Mudu Town,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HEGU ARCHITECTURAL DESIGN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301, Handa Science Park, No. 8 Pioneer Street, Suzhou High-tech Zone,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HEGU ARCHITECTURAL DESIG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