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44484B - 终端、基站及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终端、基站及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44484B
CN109644484B CN201780051222.8A CN201780051222A CN109644484B CN 109644484 B CN109644484 B CN 109644484B CN 201780051222 A CN201780051222 A CN 201780051222A CN 109644484 B CN109644484 B CN 1096444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signal waveform
carrier transmission
signal
ofd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5122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44484A (zh
Inventor
山本哲矢
铃木秀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Publication of CN1096444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444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444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444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08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allowing a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to use more than one type of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14Peak power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04L27/2634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modulation
    • H04L27/2636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modulation with FFT or DFT modulators, e.g. standard 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C-FDMA] transmitter or DFT sprea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DFT-SOFD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4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er for adjusting OFDM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e.g. transmission timing or guard interval l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28Variable divi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04L5/0085Timing of allocation when channel conditions chan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6Indication of changes in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gulatory allocation poli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4Rate requirement of the data, e.g. scalable bandwidth, data prio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Abstract

在终端(200)中,Pre‑IFFT单元(204)在上行链路中生成多载波传输(OFDM)或单载波传输(DFT‑s‑OFDM)的信号波形。发送单元(208)使用对终端(200)分配的资源块(PRB),发送生成的信号波形的信号。这里,Pre‑IFFT单元(204)中可生成单载波传输的信号波形的资源块数被限制。由此,在信号波形生成中,可以高效率地切换OFDM和DFT‑s‑OFDM。

Description

终端、基站及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基站及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近年来利用移动宽带的服务的普及,移动通信中的数据业务持续指数函数地增加,面向将来的数据传输容量的扩大成为当务之急。此外,期待今后所有的“东西”都通过因特网而联系的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的飞跃性发展。为了支持IoT的服务的多样化,不仅数据传输容量,而且对于低延迟性及通信区域(覆盖范围)等各种各样的必要条件,也被要求飞跃性的进步。接受这样的背景,与第4世代移动通信系统(4G:4th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比较,在推进大幅度地提高性能及功能的第5代移动通信系统(5G)的技术开发和标准化。
作为4G的无线访问技术(RAT:Radio Access Technology)之一,有由3GPP(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标准化的高级LTE((Long 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Advanced)。在3GPP中,在5G的标准化中,在推进与高级LTE(LTE-Advanced)并非具有后向兼容性的新的无线访问技术(NR:New RAT(新RAT))的技术开发。
在5G中,不仅需要应对增强的移动宽带(eMBB: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还需要应对支持多个MTC(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终端(mMTC:massive MTC)、以及超高可靠低延迟通信(URLLC:Ultra 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等的服务或使用情况的多样性。
近年来,以提高对5G的多样的使用情况的适应性、灵活性为目的,在研讨用于NR的信号波形。
以下,说明由3GPP标准化的LTE和高级LTE(LTE-Advanced)中的信号波形生成技术(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3)。
在LTE的下行链路的信号波形上采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在下行链路中采用OFDM的理由是,可列举在抗频率选择性衰减方面优良,此外,多值调制及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多输入多数出)的兼容性较高。此外,在OFDM中,在频率轴上可分配不连续的资源块,所以资源分配的灵活性较高,可期待调度效果。但是,在OFDM中,峰值对平均信号功率比(PAPR:Peak-to-AveragePower Ratio)较高。
另一方面,在LTE及高级LTE(LTE-Advanced)的上行链路的信号波形上,采用单载波频分复用(SC-FDMA:Single-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通过基于离散傅立叶变换(DFT: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的扩频而可以实现信号波形生成,所以也被称为DFT扩频OFDM(DFT-s-OFDM:DFT扩频OFDM)。在上行链路中采用DFT-s-OFDM的理由可列举由于PAPR较小,所以适合利用功率效率高的放大器,可以支持宽范围的覆盖范围。
在LTE及高级LTE(LTE-Advanced)中采用的OFDM及DFT-s-OFDM,具有通过插入CP(Cyclic Prefix;循环前缀)而除去码元间干扰,比快速傅立叶变换(FFT:Fast FourierTransform)更简单地安装的优点。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S 36.211 V13.3.0,“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Radio Access(E-UTRA);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Release 13),”September2016.
非专利文献2:3GPP TS 36.212 V13.3.0,“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Radio Access(E-UTRA);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Release 13),”September2016.
非专利文献3:3GPP TS 36.213 V13.3.0,“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Radio Access(E-UTRA);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Release 13),”September2016.
非专利文献4:R1-165173,NTT DOCOMO,INC.,“Comparison of candidatewaveforms,”May 2016
非专利文献5:R1-164629,Ericsson,“On OFDM in NR,”May 2016
非专利文献6:R1-081791,Panasonic“Technical prosals and considerationsfor LTE advanced,”May 2008
非专利文献7:R1-164619,Orange,“Flexible configured OFDM(FC-OFDM)waveform,”May 2016
非专利文献8:R1-1609567,Nokia,Alcatel-Lucent Shanghai,“On UL Waveformsbelow 40GHz,”October 2016
发明内容
在NR中,根据5G的多样的使用情况,有可能定义最大发送功率不同的多个终端。然而,在NR中,在上行链路中,对于最大发送功率不同的终端,有关高效率地切换OFDM和DFT-s-OFDM的信号波形方法,并未进行充分的研究。
因此,本发明的一方式,提供可以在信号波形生成中,高效率地切换OFDM和DFT-s-OFDM的终端、基站及通信方法。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终端包括:生成单元,生成在上行链路中多载波传输或单载波传输的信号波形,并且可生成所述单载波传输的信号波形的所述资源块数被限制;以及发送单元,使用对终端分配的资源块,发送生成的所述信号波形的信号。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基站包括:控制单元,对终端分配上行链路的资源块;接收单元,接收被配置给所述资源块的、多载波传输或单载波传输的信号波形的信号,上述终端中可生成所述单载波传输的信号波形的所述资源块数被限制;以及解调单元,将所述接收的信号解调。
再者,这些概括性的或具体的方式,可作为系统、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或记录介质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系统、装置、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和记录介质的任意的组合来实现。
本发明的终端、基站及通信方法,在信号波形生成中,可以高效率地切换OFDM和DFT-s-OFDM。
从说明书和附图中将清楚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更多的优点和效果。这些优点和/或效果可以由本说明书和附图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记载的特征来分别提供,不需要为了获得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同一特征而提供全部特征。
附图说明
图1表示FC-OFDM的结构例子的图。
图2表示实施方式1的基站的主要结构的框图。
图3表示实施方式1的终端的主要结构的框图。
图4表示实施方式1的基站的结构的框图。
图5表示实施方式1的终端的结构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完成本发明的经过]
首先,说明完成本发明的经过。
在NR的研究中,OFDM或DFT-s-OFDM被继续认为是信号波形的基础,另一方面,在开展假定支持各种各样的使用情况的信号波形的研究。具体地说,对于OFDM或DFT-s-OFDM,在讨论将频域信号通过快速傅立叶逆变换(IFFT: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转换为时域信号后,适用用于抑制频带外辐射的滤除(Filtering)或开窗(Windowing)(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4)。
此外,作为用于NR的信号波形,还在讨论在下行链路中,适用与LTE相同的OFDM,并且为了在上行链路中也实现较高的频率利用效率而适用OFDM(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5)。但是,在OFDM中,存在PAPR较大这样的问题,所以与在LTE中采用的DFT-s-OFDM比较,覆盖范围变窄。或者,为了在上行链路中适用OFDM的情况下实现与DFT-s-OFDM相同程度的覆盖范围,需要在终端中包括性能较高的功率放大器,终端的成本增大。
因此,如在高级LTE(LTE-Advanced)的标准化中也提出的(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6),即使在5G中的NR的标准化中,也提出了根据通信环境等切换信号波形(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7)。
具体而言,在非专利文献6中,在上行链路中,根据通信环境切换DFT-s-OFDM和OFDM。例如,位于小区边缘的终端为发送功率不足的状态,所以使用PAPR小的DFT-s-OFDM进行通信,靠近基站(有时也称为eNB或gNB)的终端或连接到小区大小较小的小小区的终端在发送功率上有余量,所以使用OFDM进行通信。DFT-s-OFDM和OFDM的切换,通过对于IFFT处理单元直接输入调制信号(相当于OFDM)、或在IFFT处理之前适用DFT扩频(相当于DFT-s-OFDM)而可以实现。
此外,在非专利文献7中,展示了为了以提高对5G的多样的使用情况的适用性、灵活性为目的,如图1所示,切换OFDM(多载波模式)、DFT-s-OFDM(DFT扩频模式)和在DFT-s-OFDM中附加了零插入处理的ZT-DFT-s-OFDM(Zero-Tail DFT-s-OFDM。ZT扩频模式)的信号波形生成方法(FC-OFDM:Flexible configured OFDM(灵活配置的OFDM))。这些信号波形的切换,与非专利文献6同样,通过对IFFT处理单元直接输入调制信号(相当于OFDM)、在IFFT处理之前适用DFT扩频(相当于DFT-s-OFDM)、或在IFFT处理之前适用DFT扩频,并且在DFT扩频的前级附加零插入(相当于ZT-DFT-s-OFDM)而可以实现。
例如,在eMBB的上行链路中,终端使用PAPR小的DFT-s-OFDM进行通信。此外,靠近基站的终端或连接到小区大小较小的小小区的终端在发送功率上有余量,所以使用OFDM进行通信。
如上述,在研讨在NR的上行链路中,切换OFDM和DFT-s-OFDM的信号波形生成方法。终端通过根据通信环境等而切换OFDM和DFT-s-OFDM,可以以适当地设定的信号波形高效率地进行上行链路传输。
但是,在NR中,从灵活双工或动态TDD的观点来看,期望提高下行链路传输的设计和上行链路传输的设计的共同性。在这方面,设计NR的上行链路传输,以便对于NR的上行链路传输的所有使用情况,都可以设定OFDM及DFT-s-OFDM的任何一个信号波形,有损害基于OFDM的下行链路传输的设计和上行链路传输的设计的共同性的顾虑。
因此,期望DFT-s-OFDM的信号波形仅被用于发送功率不足的小区边缘等的覆盖范围限制环境等的有限的使用情况,有必要规定可设定DFT-s-OFDM的条件。例如,在非专利文献8中,公开了仅在1资源块(RB:Resource Block。有时也称为PRB(Physical ResourceBlock;物理资源块))分配的情况中设定DFT-s-OFDM等较低PAPR的信号波形。将设定DFT-s-OFDM的条件仅规定为1RB分配的情况是因为,在发送功率固定的基础上,若为了提高通信速度而增加分配RB数,则发送频带中的发送功率频谱密度降低,DFT-s-OFDM的覆盖范围和OFDM没有改变,或者劣化。
这里,在非专利文献8中,对于终端的最大发送功率,假定了LTE的标准的最大发送功率即23dBm。然而,在NR中,如上述,根据5G的多样的使用情况而考虑有可能定义最大发送功率不同的多个终端。在定义最大发送功率不同的多个终端的情况下,将可设定DFT-s-OFDM的RB数仅限定为1RB是不充分的。例如,在终端的最大发送功率比23dBm大的情况下(例如,30dBm的情况),即使为了提高通信速度而增加分配RB数,与OFDM比较,DFT-s-OFDM可以确保覆盖范围。
因此,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提供可以在信号波形生成中,高效率地切换OFDM和DFT-s-OFDM的终端、基站及通信方法。具体地说,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在上行链路的信号波形生成中,限制可设定DFT-s-OFDM的最大的RB数,并且适当地设定该RB数。此外,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从适当地设定的RB数高效率地确定信号波形。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通信系统的概要]
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包括基站100及终端200。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基站100的主要结构的框图。在图2所示的基站100中,控制单元101对终端200分配上行链路的资源块(PRB),接收单元109接收分配给资源块的、多载波传输(OFDM)或单载波传输(DFT-s-OFDM)的信号波形的信号,解调单元112将信号解调。这里,终端200中可生成单载波传输的信号波形的资源块数被限制。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终端200的主要结构的框图。在图3所示的终端200中,Pre-IFFT单元204(对应于生成单元)生成在上行链路中多载波传输或单载波传输的信号波形,发送单元208使用对终端200分配的资源块,发送生成的信号波形的信号。这里,Pre-IFFT单元204中可生成单载波传输的信号波形的资源块数被限制。
[基站的结构]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基站100的结构的框图。在图4中,基站100具有:控制单元101、编码单元102、调制单元103、信号分配单元104、IFFT单元105、Post-IFFT单元106、发送单元107、天线108、接收单元109、FFT单元110、信号检测单元111、解调单元112、以及解码单元113。
控制单元101确定对终端200的下行链路及上行链路的资源分配(分配频带、分配带宽等),将表示确定的无线资源的资源分配信息输出到信号分配单元104及信号检测单元111。此外,控制单元101将确定的资源分配信息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号(DCI: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或终端固有的高层的信令通知给终端200(控制单元201)(未图示)。
此外,控制单元101生成有关终端200生成的信号波形的信息。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终端200中可生成DFT-s-OFDM(单载波传输)的信号波形的PRB数被限制。例如,可生成DFT-s-OFDM的信号波形的PRB数的最大值(以下,有时表示为“X”)被定义1个。可生成DFT-s-OFDM的信号波形的PRB数的最大值X也可以在标准上被预先定义。控制单元101根据分配给终端200的PRB数是否在最大值X以下,判断该终端200生成的信号波形(OFDM或DFT-s-OFDM),生成有关表示判断结果的信号波形的信息。再者,有关判断基于分配PRB数和最大值X的比较生成的信号波形的方法的细节,将后述。
控制单元101基于有关生成的信号波形的信息,确定用于上行链路接收的处理(例如,与终端200中的Pre-IFFT处理对应的接收处理),将表示确定的处理内容的设定信息输出到信号检测单元111及解调单元112。
再者,控制单元101也可以将有关确定的信号波形的信息根据规定的通知方法通知给终端200。
编码单元102将发送数据(下行链路数据)编码,将得到的编码比特序列输出到调制单元103。
调制单元103将从编码单元102输入的编码比特序列进行调制,将得到的调制码元串输出到信号分配单元104。
信号分配单元104将从调制单元103输入的信号映射到由控制单元101指示的无线资源中。信号分配单元104将映射了信号的下行链路的信号输出到IFFT单元105。
IFFT单元105对从信号分配单元104输入的信号,施以将频域信号转换为时域信号的IFFT处理。IFFT单元105将IFFT处理后的时域信号输出到Post-IFFT单元106。
Post-IFFT单元106对从IFFT单元105输入的IFFT处理后的信号施以Post-IFFT处理,将Post-IFFT处理后的信号输出到发送单元107。例如,Post-IFFT单元106对从IFFT单元106输入的信号施以插入CP的处理。此外,Post-IFFT单元106有时也对从IFFT单元106输入的信号施以开窗或滤除。
发送单元107对从Post-IFFT单元106输入的信号进行D/A(Digital-to-Analog;数模)转换、上变频等的RF(Radio Frequency;无线频率)处理,通过天线108对终端200发送无线信号。
接收单元109对于通过天线108接收到的来自终端200的上行链路信号的信号波形,进行下变频或A/D(Analog-to-Digital;模数)转换等的RF处理,将得到的接收信号输出到FFT单元110。
FFT单元110对从接收单元109输入的信号(时域信号),施以将时域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的FFT处理。FFT单元110将通过FFT处理得到的频域信号输出到信号检测单元111。
信号检测单元111基于从控制单元101接受的设定信息及资源分配信息,对从FFT单元110输入的信号,施以与终端200发送的信号波形对应的均衡处理,将均衡处理后的信号输出到解调单元112。
解调单元112基于从控制单元101接受的设定信息,对从信号检测单元111输入的信号,施以与终端200发送的信号波形对应的解调处理(有时也称为Post-FFT处理),将解调后的信号输出到解码单元113。例如,在终端200(后述的Pre-IFFT单元204)施以DFT扩频作为Pre-IFFT处理并发送了信号的情况下,解调单元112对信号施以IDFT(Inverse DiscreteFourier Transform;离散傅立叶逆变换)处理。
解码单元113对从解调单元112输入的信号进行纠错解码处理,得到接收数据序列(上行链路数据)。
[终端的结构]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终端200的结构的框图。在图5中,终端200具有:控制单元201、编码单元202、调制单元203、Pre-IFFT单元204、信号分配单元205、IFFT单元206、Post-IFFT单元207、发送单元208、天线209、接收单元210、FFT单元211、信号检测单元212、解调单元213、以及解码单元214。
控制单元201例如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号或终端固有的高层的信令从基站100(控制单元101)(未图示)接受资源分配信息。
控制单元201例如基于资源分配信息所示的、分配给终端200的PRB数,确定用于上行链路发送的处理(例如,Pre-IFFT单元204的处理),将表示确定的处理内容的设定信息输出到Pre-IFFT单元204。具体地说,如上述,终端200中可生成DFT-s-OFDM的信号波形的PRB数的最大值X被定义1个。因此,控制单元201根据分配给终端200的PRB数是否在最大值X以下,判断该终端200生成的信号波形(OFDM或DFT-s-OFDM)。再者,有关判断基于分配PRB数和最大值X的比较生成的信号波形的方法的细节,将后述。
再者,控制单元201也可以使用下行链路控制信号或终端固有的高层的信令,从基站100(未图示)接收有关信号波形的信息,基于该信息,确定用于上行链路发送的处理。
此外,控制单元201基于由基站100(控制单元101)通知的资源分配信息,确定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无线资源,将有关无线资源的信息输出到信号分配单元205。
编码单元202将发送数据(上行链路数据)编码,将得到的编码比特序列输出到调制单元203。
调制单元203将从编码单元202输入的编码比特序列进行调制,将得到的调制码元串输出到Pre-IFFT单元204。
Pre-IFFT单元204对从调制单元203输入的调制码元串,施以在从控制单元201接受的设定信息中所示的Pre-IFFT处理,将Pre-IFFT处理后的信号输出到信号分配单元205。例如,在被指示了OFDM的情况下,Pre-IFFT单元204不对调制码元串施以处理,将调制码元串直接输出到信号分配单元205。此外,在被指示了DFT-s-OFDM的情况下,Pre-IFFT单元204实施DFT扩频处理,将DFT扩频后的序列输出到信号分配单元205。由此,Pre-IFFT单元204在上行链路中生成OFDM(多载波传输)或DFT-s-OFDM(单载波传输)的信号波形。
信号分配单元205将从Pre-IFFT单元204输入的信号映射到由控制单元201指示的无线资源中。信号分配单元205将映射了信号的上行链路的信号输出到IFFT单元206。
IFFT单元206对从信号分配单元205输入的信号,施以将频域信号转换为时域信号的IFFT处理。IFFT单元206将IFFT处理后的时域信号输出到Post-IFFT单元207。
Post-IFFT单元207对从IFFT单元206输入的IFFT处理后的信号施以Post-IFFT处理,将Post-IFFT处理后的信号输出到发送单元208。例如,Post-IFFT单元207对从IFFT单元206输入的信号施以插入CP的处理。或者,Post-IFFT单元207有时对从IFFT单元206输入的信号施以开窗或滤除。
发送单元208对从Post-IFFT单元207输入的信号进行D/A(Digital-to-Analog)转换、上变频等的RF(Radio Frequency)处理,通过天线209对基站100发送无线信号。由此,使用对终端200分配的PRB发送Pre-IFFT单元204中生成的信号波形的信号。
接收单元210对于通过天线209接收到的来自基站100的下行链路信号的信号波形,进行下变频或A/D(Analog-to-Digital)转换等的RF处理,将得到的接收信号输出到FFT单元211。
FFT单元211对从接收单元210输入的信号(时域信号),施以将时域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的FFT处理。FFT单元211将通过FFT处理得到的频域信号输出到信号检测单元212。
信号检测单元212对从FFT单元211输入的信号施以均衡处理,将均衡处理后的信号输出到解调单元213。
解调单元213对从信号检测单元212输入的信号施以解调处理,将解调后的信号输出到解码单元214。
解码单元214对从解调单元213输入的信号进行纠错解码处理,得到接收数据序列(下行链路数据)。
[基站100及终端200的动作]
详细地说明具有以上的结构的基站100及终端200中的动作。
如上述,在发送功率固定的基础上,若为了提高通信速度而增加分配给终端200的PRB数,则发送频带中的发送功率频谱密度降低,DFT-s-OFDM的覆盖范围与OFDM的覆盖范围没有改变,或者劣化。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限制终端200可生成DFT-s-OFDM(可使用)的分配PRB数。具体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标准上,将终端200可使用DFT-s-OFDM的分配PRB数的最大值X仅定义1个。
例如,终端200可使用DFT-s-OFDM的分配PRB数的最大值X也可以根据对终端200可设定的最大发送功率而定义。例如,在对终端200假定了LTE的标准的最大发送功率即23dBm的系统中,在将最大值X设为1PRB就可以,在对终端200假定了最大发送功率与23dBm比较较大的情况下(例如,30dBm的情况)的系统中,也可以将最大值X设为2PRB以上。
通过限制在终端200中可使用DFT-s-OFDM的分配PRB数,在终端200中,可以将上行链路的控制信道或参照信号等尽可能具有与OFDM(即,下行链路)的共同性来设计。此外,通过在标准上仅定义1个在终端200中可使用DFT-s-OFDM的分配PRB数的最大值X,还可以简化用于DFT-s-OFDM的上行链路信号的设计。
例如,在分配给终端200的PRB数大于X的情况下,终端200(控制单元201)将上行链路的信号波形确定为OFDM。然后,终端200(Pre-IFFT单元204)生成OFDM信号波形。即,终端200(Pre-IFFT单元204)对从调制单元203输入的信号不进行DFT处理等,而直接输出到信号分配单元205。此外,在分配给终端200的PRB数大于X的情况下,基站100(控制单元101)将从终端200发送的上行链路的信号波形确定为OFDM,进行接收处理。即,基站100(解调单元112)对从信号检测单元113输入的信号不进行IDFT处理等而进行解调处理。
另一方面,在分配给终端200的PRB数为X以下的情况下,终端200(控制单元201)根据以下2个方法的任何一个方法确定上行链路的信号波形。
第1个方法是,在分配给终端200的PRB数为X以下的情况下,终端200将上行链路的信号波形确定为DFT-s-OFDM,生成DFT-s-OFDM信号波形。即,终端200(Pre-IFFT单元204)对从调制单元203输入的信号进行DFT处理等。
根据该方法,终端200可以根据分配的PRB数、以及标准上定义的阈值(最大值X)确定信号波形。因此,基站100不必对终端200追加并通知CP-OFDM及DFT-s-OFDM的设定,可以削减信令。
第2方法是,在分配给终端200的PRB数为X以下的情况下,容许终端200设定OFDM及DFT-s-OFDM的任何一个。这种情况下,表示使用了OFDM或DFT-s-OFDM的哪一个的设定,作为有关信号波形的信息,也可以根据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信号等的高层的信令或DCI的上行链路的资源分配而从基站100通知给终端200。
根据该方法,可以根据小区的运行环境,灵活地设定终端200的信号波形。
例如,在小区运用柔性双工(Flexible duplex)或全双工(Full duplex)的情况下,从干扰控制的观点来说,期望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之间信号波形被统一。因此,这种情况下,在分配给终端200的PRB数为X以下的情况中,基站100通过对终端200也设定与下行链路同样的OFDM的信号波形发送,使干扰控制容易。
此外,与终端200同样,在分配给终端200的PRB数为X以下的情况下,基站100(控制单元101)根据上述2个方法的任何一个,确定从终端200发送的上行链路的信号波形,进行接收处理即可。例如,在终端200发送DFT-s-OFDM的信号波的情况下,基站100的解调单元112对从信号检测单元113输入的信号进行IDFT处理等。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信号波形生成中,作为切换DFT-s-OFDM和OFDM的基准的分配PRB数的最大值X被设定,限制终端200中的DFT-s-OFDM的使用。例如,通过根据终端200的最大发送功率定义最大值X,可以适当地设定对终端200可设定DFT-s-OFDM的最大的PRB数。由此,例如,即使在终端200为了提高通信速度而分配PRB数增加的情况下,与OFDM比较,也可以不使覆盖范围劣化,而发送DFT-s-OFDM信号波形的上行链路信号。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在信号波形生成中,高效率地切换OFDM和DFT-s-OFDM。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使用DFT-s-OFDM的最大的PRB数X在标准上仅被定义1个。由此,可以简化使用了DFT-s-OFDM的信号波形的上行链路信号的设计。
此外,终端200可以从对终端200的分配PRB数,确定要生成的信号波形。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终端200可以从PRB数高效率地确定信号波形,可以抑制有关信号波形的设定的信令的增加。
(实施方式2)
本实施方式的基站及终端,基本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基站100及终端200是共同的,所以沿用图4及图5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限制终端200可使用DFT-s-OFDM的分配PRB数,并且将终端200可使用DFT-s-OFDM的分配PRB数的最大值X定义多个的方法。
如上述,在发送功率固定的基础上,若为了提高通信速度而增加对终端200分配的PRB数,则发送频带中的发送功率频谱密度降低,DFT-s-OFDM的覆盖范围与OFDM的覆盖范围没有改变,或者劣化。
顺便说明一下,DFT-s-OFDM的覆盖范围因发送功率频谱密度的下降而变得比OFDM的覆盖范围窄的(反转)PRB数,根据终端200的最大发送功率而不同。即,终端200确保覆盖范围并且可使用DFT-s-OFDM的分配PRB数,根据终端200的最大发送功率而不同。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终端200可使用DFT-s-OFDM的分配PRB数(即,分配PRB数的最大值X)根据终端200的最大发送功率而定义多个。即,多个最大值X与终端200的最大发送功率被分别相关联定义。
例如,在终端200的最大发送功率为23dBm的情况下,也可以相关联着X=1PRB,在终端200的最大发送功率为30dBm的情况,也可以相关联着X=4PRB。即,最大发送功率越大,与该最大发送功率相关联的最大值X的值越大。再者,设定给终端200的最大发送功率、以及与最大发送功率相关联的PRB数X的值不限定于这些值。
通过将终端200中可使用DFT-s-OFDM的分配PRB数的最大值定义多个,例如,对于由最大发送功率规定的多个终端类别,可进行适当的上行链路信号波形的设定。
此外,终端200可以根据设定给该终端200的最大发送功率,唯一地确定可使用DFT-s-OFDM的分配PRB数的最大值X。即,对于终端200,基站100不必用信令通知可使用DFT-s-OFDM的分配PRB数的最大值X,所以可以削减信令。
例如,与实施方式1同样,在分配给终端200的PRB数大于X的情况下,终端200(控制单元201)将上行链路的信号波形确定为OFDM,生成OFDM信号波形。此外,在分配给终端200的PRB数大于X的情况下,基站100(控制单元101)将从终端200发送的上行链路的信号波形确定为OFDM,进行接收处理。
另一方面,在分配给终端200的PRB数为X以下的情况下,与实施方式1同样,终端200(控制单元201)根据以下2个方法的任何一个来确定上行链路的信号波形。
第1个方法是,在分配给终端200的PRB数为X以下的情况下,终端200将上行链路的信号波形确定为DFT-s-OFDM,生成DFT-s-OFDM信号波形。根据该方法,终端200可以根据分配的PRB数及最大值X而确定信号波形。因此,对于终端200,基站100不必追加并通知CP-OFDM及DFT-s-OFDM的设定,所以可以削减信令。
第2个方法是,在分配给终端200的PRB数为X以下的情况下,也容许终端200可以设定OFDM及DFT-s-OFDM的任何一个。这种情况下,表示使用OFDM或DFT-s-OFDM的哪一个的设定,作为有关信号波形的信息,通过RRC信号等的高层的信令或基于DCI的上行链路的资源分配而从基站100通知给终端200就可以。根据该方法,可以根据小区的运行环境,灵活地设定终端200的信号波形。
此外,与终端200同样,在分配给终端200的PRB数为X以下的情况下,基站100(控制单元101)根据上述2个方法的任何一个,确定从终端200发送的上行链路的信号波形,进行接收处理即可。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信号波形生成中,将作为切换DFT-s-OFDM和OFDM的基准的分配PRB数的最大值X,根据设定给终端200的最大发送功率定义多个,限制终端200中的DFT-s-OFDM的使用。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在设定了最大发送功率不同的多个终端200的情况下,各终端200也可以根据设定给各终端200的最大发送功率,适当地设定上行链路的信号波形。
(实施方式3)
本实施方式的基站及终端,基本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基站100及终端200是共同的,所以沿用图4及图5进行说明。
如实施方式2中说明的,DFT-s-OFDM的覆盖范围因发送功率频谱密度的下降而变得比OFDM的覆盖范围窄的(反转)PRB数,根据终端200的最大发送功率而不同。另一方面,DFT-s-OFDM的覆盖范围变得比OFDM的覆盖范围窄的PRB数不仅依赖于终端200的最大发送功率,考虑终端200的最大发送功率,并且将该PRB数某种程度灵活地设定也是有用的。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实施方式1、2同样,说明限制终端200可使用DFT-s-OFDM的分配PRB数(即,分配PRB数的最大值X),并且基站100设定终端200中可使用DFT-s-OFDM的分配PRB数的最大值X,并通知给终端200的情况。
例如,在终端200的最大发送功率为23dBm的情况,基站100也可以对该终端200通知X=1PRB,在终端200的最大发送功率为30dBm的情况下,对该终端200通知X=4PRB。此外,基站100可以不限于终端200的最大发送功率而基于其他参数来设定最大值X,也可以基于最大发送功率及其他参数的组合来设定最大值X。
作为其他参数,例如,可列举终端的能力(Capability)(是否对应于全双工)或小区初始连接过程时的接收灵敏度(SINR)等。
例如,与实施方式1、2同样,在分配给终端200的PRB数大于X的情况下,终端200(控制单元201)将上行链路的信号波形确定为OFDM,生成OFDM信号波形。此外,在分配给终端200的PRB数大于X的情况下,基站100(控制单元101)将从终端200发送的上行链路的信号波形确定为OFDM,进行接收处理。
另一方面,在分配给终端200的PRB数为X以下的情况下,与实施方式1、2同样,终端200(控制单元201)根据以下2个方法的任何一个来确定上行链路的信号波形。
第1个方法是,在分配给终端200的PRB数为X以下的情况下,终端200将上行链路的信号波形确定为DFT-s-OFDM,生成DFT-s-OFDM信号波形。根据该方法,终端200可以根据分配的PRB数及最大值X而确定信号波形。因此,对于终端200,基站100不必追加并通知CP-OFDM及DFT-s-OFDM的设定,所以可以削减信令。
第2个方法是,在分配给终端200的PRB数为X以下的情况下,也容许终端200可以设定OFDM及DFT-s-OFDM的任何一个。这种情况下,表示使用OFDM或DFT-s-OFDM的哪一个的设定,作为有关信号波形的信息,通过RRC信号等的高层的信令或基于DCI的上行链路的资源分配而从基站100通知给终端200就可以。根据该方法,可以根据小区的运行环境,灵活地设定终端200的信号波形。
此外,与终端200同样,在分配给终端200的PRB数为X以下的情况下,基站100(控制单元101)根据上述2个方法的任何一个,确定从终端200发送的上行链路的信号波形,进行接收处理即可。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甚至在从基站100向终端200通知可使用DFT-s-OFDM的分配PRB数的最大值X之前,终端200也发送上行链路信号(例如,随机访问信号等)。因此,在终端200在分配PRB数的最大值X被通知前的上行链路信号传输中,也可以不依赖于分配PRB数而使用DFT-s-OFDM或OFDM的任何一个生成信号波形。或者,在分配PRB数的最大值X被通知前的上行链路信号传输中,也可以预先定义与X不同的、终端200可使用DFT-s-OFDM的最大的分配PRB数Y。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信号波形生成中,作为切换DFT-s-OFDM和OFDM的基准的分配PRB数的最大值X由基站100设定,通知给终端200。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基站100可以根据有关最大发送功率等的终端200的通信环境,适当地设定上行链路的信号波形。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
再者,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用硬件构成的例子说明了本发明的一方式,但在与硬件的协同中即使用软件也可实现本发明。
此外,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中的各功能块通常被作为集成电路即LSI实现。集成电路控制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使用的各功能块,也可以包括输入和输出。它们既可以单独集成为1芯片,也可以包含一部分或全部地集成为1芯片。这里,设为了LSI,但根据集成程度的不同,有时也被称为IC、系统LSI、超大LSI(Super LSI)、特大LSI(Ultra LSI)。
此外,集成电路的方法不限于LSI,也可以用专用电路或专用处理器来实现。也可以使用可在LSI制造后可编程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使用可重构LSI内部的电路单元的连接和设定的可重构处理器(ReconfigurableProcessor)。
而且,随着半导体的技术进步或随之派生的其它技术,如果出现能够替代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技术,当然可利用该技术进行功能块的集成化。还存在着适用生物技术等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终端包括:生成单元,生成在上行链路中多载波传输或单载波传输的信号波形,并且可生成单载波传输的信号波形的资源块数被限制;以及发送单元,使用对终端分配的资源块,发送生成的所述信号波形的信号。
本发明的终端中,可生成所述单载波传输的信号波形的所述资源块数的最大值被定义1个。
本发明的终端中,可生成所述单载波传输的信号波形的所述资源块数的最大值被定义多个。
本发明的终端中,所述多个最大值与所述终端的最大发送功率分别相关联定义,所述最大发送功率越大,与该最大发送功率相关联的所述最大值越大。
本发明的终端中,可生成所述单载波传输的信号波形的所述资源块数的最大值由基站设定,通知给所述终端。
本发明的基站包括:控制单元,对终端分配上行链路的资源块;接收单元,接收被配置给所述资源块的、多载波传输或单载波传输的信号波形的信号,所述终端中可生成所述单载波传输的信号波形的所述资源块数被限制;以及解调单元,将所述接收的信号解调。
本发明的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生成在上行链路中多载波传输或单载波传输的信号波形,可生成所述单载波传输的信号波形的所述资源块数被限制,使用对终端分配的资源块,发送生成的所述信号波形的信号。
本发明的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终端分配上行链路的资源块,接收被配置给所述资源块的、多载波传输或单载波传输的信号波形的信号,所述终端中可生成所述单载波传输的信号波形的所述资源块数被限制,将所述接收的信号解调。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一方式对移动通信系统是有用的。
标号说明
100 基站
101,201 控制单元
102,202 编码单元
103,203 调制单元
104,205 信号分配单元
105,206 IFFT单元
106,207 Post-IFFT单元
107,208 发送单元
108,209 天线
109,210 接收单元
110,211 FFT单元
111,212 信号检测单元
112,213 解调单元
113,214 解码单元
200 终端
204 Pre-IFFT单元

Claims (7)

1.一种终端,包括:
控制单元,根据从基站被通知的对终端分配的资源块以及可生成单载波传输的信号波形的资源块数的最大值,确定上行链路中多载波传输或单载波传输的信号波形;
生成单元,生成确定的多载波传输或单载波传输的所述信号波形,并且可生成所述单载波传输的信号波形的所述资源块数被可生成单载波传输的信号波形的所述资源块数的最大值限制;以及
发送单元,使用对所述终端分配的所述资源块,发送生成的所述信号波形的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
可生成所述单载波传输的信号波形的所述资源块数的最大值被定义1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
可生成所述单载波传输的信号波形的所述资源块数的最大值被定义多个。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
所述多个最大值与所述终端的最大发送功率被分别相关联定义,
所述最大发送功率越大,与该最大发送功率相关联的所述最大值越大。
5.一种基站,包括:
控制单元,对终端分配上行链路的资源块并通知给所述终端,根据对所述终端分配的所述资源块以及可生成单载波传输的信号波形的资源块数的最大值,判断上行链路的多载波传输或单载波传输的信号波形;
接收单元,接收被配置给所述资源块的、多载波传输或单载波传输的所述信号波形的信号,所述终端中可生成所述单载波传输的信号波形的所述资源块数被可生成单载波传输的信号波形的所述资源块数的最大值限制;以及
解调单元,将接收的所述信号解调,
所述基站设定可生成所述单载波传输的信号波形的所述资源块数的最大值并通知给所述终端。
6.一种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从基站被通知的对终端分配的资源块以及可生成单载波传输的信号波形的资源块数的最大值,确定上行链路中多载波传输或单载波传输的所述信号波形;
生成确定的多载波传输或单载波传输的所述信号波形,可生成所述单载波传输的信号波形的所述资源块数被可生成单载波传输的信号波形的所述资源块数的最大值限制;
使用对所述终端分配的所述资源块,发送生成的所述信号波形的信号。
7.一种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设定可生成单载波传输的信号波形的资源块数的最大值并通知给终端;
对所述终端分配上行链路的资源块并通知给所述终端,根据对所述终端分配的所述资源块以及可生成单载波传输的信号波形的所述资源块数的最大值,判断上行链路的多载波传输或单载波传输的信号波形;
接收被配置给所述资源块的、多载波传输或单载波传输的所述信号波形的信号,所述终端中可生成所述单载波传输的信号波形的所述资源块数被可生成单载波传输的信号波形的所述资源块数的最大值限制;
将接收的所述信号解调。
CN201780051222.8A 2016-11-09 2017-09-26 终端、基站及通信方法 Active CN1096444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18899 2016-11-09
JP2016218899 2016-11-09
PCT/JP2017/034615 WO2018088043A1 (ja) 2016-11-09 2017-09-26 端末、基地局及び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44484A CN109644484A (zh) 2019-04-16
CN109644484B true CN109644484B (zh) 2022-04-05

Family

ID=621105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51222.8A Active CN109644484B (zh) 2016-11-09 2017-09-26 终端、基站及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11219001B2 (zh)
EP (1) EP3541136A4 (zh)
JP (2) JP6967525B2 (zh)
KR (1) KR102431947B1 (zh)
CN (1) CN109644484B (zh)
BR (1) BR112019001993A2 (zh)
MX (1) MX2019001800A (zh)
RU (1) RU2743856C2 (zh)
SG (1) SG11201901291PA (zh)
WO (1) WO201808804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19001B2 (en) * 2016-11-09 2022-01-04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Terminal,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20230224894A1 (en) * 2022-01-10 2023-07-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gaps for full-duplex communications based on uplink and downlink waveform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2068A (zh) * 2006-05-09 2007-11-14 富士通株式会社 无线电发送方法和装置及无线电接收方法和装置
CN101848467A (zh) * 2009-03-27 2010-09-2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02047732A (zh) * 2008-03-28 2011-05-04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装置和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30030A (en) * 1959-08-27 1962-04-17 Lafayette Brass Mfg Company In Rotating reaction sprinkle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US6535739B1 (en) 2000-04-07 2003-03-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of handoff within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containing digital base stations with different spectral capabilities
US7974258B2 (en) * 2007-03-01 2011-07-05 Intel Corporation Adaptive mode transmitter for PAPR reduction and link optimization
US8625475B2 (en) * 2007-09-24 2014-01-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ponding to an interactive multicast message with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106057A1 (en) * 2008-03-25 2009-09-30 Panasonic Corpor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size dependent transport block size signalling
RU2470494C2 (ru) * 2008-04-22 2012-12-20 Нтт Досомо, Инк. Способ мобильной связи, мобильная станция и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радиосвязи
JP4511622B2 (ja) * 2008-04-22 2010-07-28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方法、移動局及び無線基地局
JP5213586B2 (ja) * 2008-08-25 2013-06-19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及び基地局装置並びに通信制御方法
US8913672B2 (en) * 2008-09-12 2014-12-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Efficiently identifying system waveform in uplink transmission
WO2010082888A1 (en) 2009-01-14 2010-07-2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036511B2 (en) * 2010-08-03 2015-05-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ssion of uplink control signal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629578B1 (en) * 2010-10-12 2015-11-04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9210618B2 (en) * 2012-10-24 2015-12-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UE-assisted management of advanced radio link features
WO2014085710A1 (en) * 2012-11-29 2014-06-05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Reduction of spectral leakage in an ofdm system
EP3030030B1 (en) * 2013-08-30 2017-09-2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US9231534B2 (en) * 2013-09-30 2016-01-05 Broadcom Corporation Optimal envelope tracking reference waveform generation
WO2015189653A1 (en) * 2014-06-10 2015-12-17 Eutelsat S A Ofdm based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system and method
US10602507B2 (en) * 2016-09-29 2020-03-24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acilitating uplink communication waveform selection
JP7066624B2 (ja) * 2016-11-02 2022-05-13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及び上り信号送信方法
US11219001B2 (en) * 2016-11-09 2022-01-04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Terminal,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2068A (zh) * 2006-05-09 2007-11-14 富士通株式会社 无线电发送方法和装置及无线电接收方法和装置
CN102047732A (zh) * 2008-03-28 2011-05-04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装置和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CN101848467A (zh) * 2009-03-27 2010-09-2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8088043A1 (ja) 2019-09-26
EP3541136A4 (en) 2019-10-16
KR102431947B1 (ko) 2022-08-11
RU2019105132A3 (zh) 2020-12-10
EP3541136A1 (en) 2019-09-18
CN109644484A (zh) 2019-04-16
US20190182813A1 (en) 2019-06-13
RU2019105132A (ru) 2020-12-10
JP6967525B2 (ja) 2021-11-17
JP7165249B2 (ja) 2022-11-02
US11219001B2 (en) 2022-01-04
RU2743856C2 (ru) 2021-03-01
JP2022009417A (ja) 2022-01-14
MX2019001800A (es) 2019-06-20
SG11201901291PA (en) 2019-03-28
BR112019001993A2 (pt) 2019-05-07
WO2018088043A1 (ja) 2018-05-17
KR20190075896A (ko) 2019-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8213860B2 (en) Frequency and time domain multiplexing for low 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 (PAPR) waveform design with multiple streams
JP5406916B2 (ja) 装置
CN108432197B (zh) 终端及发送方法
CN110651516B (zh) 终端及通信方法
US11637733B2 (en) Transmission apparatus, recep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KR20220044494A (ko) 뉴 라디오 비허가 (nr-u) 를 위한 물리 업링크 제어 채널 (pucch) 및 참조 신호 설계
JP7165249B2 (ja) 基地局、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CN110100490B (zh) 基站、终端和通信方法
CN108306706B (zh) 一种数据接收、发送方法和接收、发送设备
JP5289437B2 (ja) 無線送信装置及び無線送信方法
CN117880974A (zh) 传输信号的频谱扩展
CN113940040A (zh) 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