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39927A -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39927A
CN109639927A CN201811151548.0A CN201811151548A CN109639927A CN 109639927 A CN109639927 A CN 109639927A CN 201811151548 A CN201811151548 A CN 201811151548A CN 109639927 A CN109639927 A CN 1096399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e
user
image forming
forming apparatus
publi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5154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39927B (zh
Inventor
大久保公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6399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399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399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399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501Tailoring a user interface [UI] to specific requirements
    • H04N1/00509Personalising for a particular user or group of users, e.g. a workgroup or company
    • H04N1/00514Personalising for a particular user or group of users, e.g. a workgroup or company for individual us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4Secrecy systems
    • H04N1/4406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 H04N1/4413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involving the use of passwords, ID codes or the like, e.g. PI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11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the display also being used for user input, e.g. touch scree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82Output means outputting a plurality of job set-up options, e.g. number of copies, paper size or resolu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962Inpu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instructions or parameters, e.g. updating internal software
    • H04N1/0097Storage of instructions or parameters, e.g. customised instructions or different parameters for different user I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21Intermediate information stor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4Secrecy systems
    • H04N1/4406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 H04N1/442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using a biometric data reading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4Secrecy systems
    • H04N1/4406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 H04N1/4433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to an apparatus, part of an apparatus or an apparatus fun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未进行登出操作而登出的情况下,使再次登入后的状态以接近用例的方式变化的图像形成装置等。本发明在无意登出时,存储此登出时刻的印刷条件和操作画面的状态。在随后的再次登入时,根据所述存储的印刷条件和操作画面的状态,使图像形成装置恢复到所述登出前的状态。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等,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根据印刷条件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
背景技术
近年来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大量存在具备用户认证功能的装置。此种图像形成装置中,从增强安全性(security)的观点来看也存在如下图像形成装置,亦即,在用户登入后一定时间未进行操作的情况等下,自动登出,由此确保安全性。
另外,正对图像形成装置追加各种功能,针对各功能所设定的项目也多种多样。因此,设定印刷等的条件所需要的操作也增多而变得复杂。但是,若在设定印刷条件的中途经过一定时间未进行操作,则有时无意间被登出处理,所设定的条件因所述登出处理而被删除。此种情况下,需要在登入后再次设定为相同条件,耗费精力。
针对此种问题,例如提出了如下图像形成装置,亦即,在既定时间内并无来自用户的操作的情况下,当判断为来自用户的操作为作业中途时保存操作内容,在再次登入时从作业中途的状态起再次开始操作,当按下了用于开始印刷的开始按钮或用于确定设定的确定按钮时,视为作业完成而将保存到的操作内容删除 (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2345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通常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有时以相同条件读取不同的原稿。例如,若印刷第一原稿并在安放第二原稿的期间中经过一定时间,则有时会无意登出。此情况下,由于在登出之前判断第一原稿的印刷已完成,因此有再次登入时印刷条件被删除而显示初始画面的问题。也就是说,在实施扫描后在原稿台上安放新原稿的期间中登出的情况下,在再次登入时显示初始画面,且直到再次使用复印功能为止的屏操作需要时间。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方面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在未进行登出操作而登出的情况下,使再次登入后的状态适当恢复的图像形成装置等。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根据印刷条件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状态判断机构,判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状态;
认证机构,其对用户进行认证而允许所述用户登入所述图像形成装置;
操作显示机构,其能显示接受用户对所述印刷条件的设定的操作画面;
存储机构,其在所述用户未进行登出操作而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登出的情况下,存储所述印刷条件和操作画面的状态;以及
恢复机构,其在所述认证机构允许所述用户登入时,在所述用户是未进行所述登出操作而登出的,且通过所述状态判断机构而判断为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状态并无变化的情况下,读出所述存储机构中所存储的所述印刷条件和所述操作画面的状态而恢复到登出时的状态。
本发明的程序是在根据印刷条件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执行,所述程序的特征在于,具有:
状态判断功能,其判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状态;
认证功能,其对用户进行认证而允许所述用户登入所述图像形成装置;
操作显示功能,其能显示接受用户对所述印刷条件的设定的操作画面;
存储功能,其在所述用户未进行登出操作而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登出的情况下,存储所述印刷条件和操作画面的状态;
恢复功能,其在所述认证功能允许所述用户登入时,在所述用户是未进行所述登出操作而登出的,且通过所述状态判断功能判断为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状态并无变化的情况下,读出所述存储功能中所存储的所述印刷条件和所述操作画面的状态而恢复到登出时的状态。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在未进行登出操作而登出的情况下,存储所述登出时的印刷条件和操作画面的状态,并在再次登入时,根据所述存储的印刷条件和操作画面的状态而恢复到所述登出时的状态。由此,能在再次登入时使图像形成装置的状态适当恢复,能省略为了回到前一次登出时的状态所需要的屏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对第一实施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总体构成进行说明的图。
图2为用于对第一实施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功能构成进行说明的图。
图3为表示第一实施形态的重新开始信息的数据构成的一例的图。
图4为表示第一实施形态的用户登录信息的数据构成的一例的图。
图5为用于对第一实施形态的主处理进行说明的动作流程。
图6为用于对第一实施形态的初始画面的动作例进行说明的图。
图7为用于对第一实施形态的设定初始条件的印刷画面的动作例进行说明的图。
图8为用于对第一实施形态的基于印刷设定信息的画面的动作例进行说明的图。
图9为用于对第一实施形态的基于显示画面信息的画面的动作例进行说明的图。
图10为用于对第二实施形态的主处理进行说明的动作流程。
图11为用于对第三实施形态的主处理进行说明的动作流程。
图12为用于对第四实施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功能构成进行说明的图。
图13为用于对第四实施形态的主处理进行说明的动作流程。
图14为用于对第四实施形态的操作接受处理的动作例进行说明的图。
图15为用于对第五实施形态的恢复画面的动作例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应用了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此外,作为图像形成装置,例如以数码复合机为例进行说明,但当然也能以在计算机上连接打印机那样的系统等来实现。
[1.第一实施形态]
[1.1总体构成]
首先,参照图1和图2对本实施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总体构成进行说明。图1为图像形成装置10的外观立体图,图 2为图像形成装置10的功能构成图。
图像形成装置10是具备控制部110、输入部120、原稿读取部122、图像形成部130、图像处理部135、操作输入部140、显示部150、通信部160、用户认证部170及存储部180而构成。
控制部110为用于控制整个图像形成装置10的功能部。控制部110通过读出存储部180中所存储的各种程序并进行执行而实现各种功能,例如由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等所构成。
输入部120为用于接受输入到图像形成装置10中的图像数据的功能部。输入部120与读取原稿图像的功能部即原稿读取部 122连接,并接受从原稿读取部122输出的图像数据。此外,输入部120也可除此以外而从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存储器或Compact Flash(注册商标)等存储介质接受图像数据,或也可经过通信部160从其他终端接受原稿数据的输入(接收)。
原稿读取部122读取原稿的图像并生成图像数据,输出至输入部120。由具备例如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等将光学信息转换成电信号的器件的扫描装置等所构成。
图像形成部130为用于在记录介质(例如记录用纸)上形成图像数据的功能部。例如,从图1的供纸托盘132供给记录用纸,在图像形成部130中,在记录用纸的表面上形成图像后,将纸排出到排纸托盘134。图像形成部130例如由利用了电子照相方式的激光打印机等所构成。
图像处理部135为对图像数据实施各种图像处理的功能部。例如进行图像数据的锐化处理或进行彩色转换处理。
操作输入部140为用于由操作者即用户指示动作或指示设定的功能部,由各种按键开关(key switch)、检测接触输入的装置等所构成。另外,显示部150为用于告知用户各种信息的功能部,例如由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等所构成。此外,将显示部150中所显示的画面称为操作画面。
此处,本实施形态中,具备操作输入部140与显示部150 一体地形成的触摸屏。作为检测触摸屏的输入的方法,可使用通常的检测方法,也可为例如电阻膜方式、红外线方式、电磁感应方式、静电电容方式中的任一方法。
通信部160为用于与其他装置进行通信的功能部。例如,为能利用有线LAN(LocalArea Network,局域网)进行通信的功能部,或为能利用无线LAN进行通信的功能部。通信方式可为Ethernet(注册商标)或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Engineers,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802.11a/b/g/n,也可为LTE(注册商标)通信网或WiMAX(注册商标)那样的通信网。
用户认证部170为对利用图像形成装置10的用户(操作者) 进行认证的功能部。作为用户认证的方法,可使用通常的认证方法,例如利用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读卡器读入ID (Identification,身份识别)卡等中所存储的用户信息,根据所述用户信息来进行用户的认证,或通过密码输入来进行用户认证。另外,可利用活体信息(例如声音、静脉、指纹、视网膜等)来进行用户认证,也可通过外部的认证服务器来进行用户认证。
存储部180为存储着图像形成装置10的动作所需要的各种程序、各种数据的功能部。存储部180例如由半导体存储器或 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等所构成。
另外,存储部180中存储着重新开始信息182、用户登录信息184及状态判断信息186。
参照图3对重新开始信息182进行说明。重新开始信息182 为用户无意登出的情况下所存储的信息,且为用于在再次登入时再现前一次登出时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状态的信息。重新开始信息182中,存储着无意登出的用户名即最终登出用户名(例如“职员A”)、显示画面信息(例如“复印设定画面”)、及印刷设定信息(例如“份数为3,色彩模式为全彩”)。
显示画面信息为显示登出时显示部150中所显示的画面的状况的信息。在本实施形态中,设为存储画面名,但可存储分配到每个画面的ID,也可存储正显示的视窗的种类或位置等信息。
印刷设定信息为表示登出时图像形成装置10中设定的印刷条件的信息。在本实施形态中,将一个或多个设定项目与其值相对应地存储(例如将设定项目“份数”与此设定项目的设定值“3”相对应)。
用户登录信息184为与图像形成装置10中涉及登入/登出的用户登录有关的信息。如图4所示,针对用户名(例如“职员 A”)而存储着所述用户的登入日期时间(例如“2017/06/01 10: 00:01”)、登出日期时间(例如“2017/06/01 10:04:22”)、登出方法(例如“正常”)。此处,用户名也可存储用于唯一地确定用户的账户名或用户ID等信息。
所谓登出方法,为表示根据用户名所确定的用户如何登出的信息。登出方法是用于在图像形成装置10的用户登入时,判别前一次登出是否是有意进行。在本实施形态中,设为存储用于确定登出方法的字符串,但也可为是否有意登出的标志(flag)。
此外,在本实施形态中,将登出方法设为由按下登出按钮所致的登出、与超时登出两种。另外,将由按下登出按钮所致的登出视为有意登出,将超时登出视为无意登出。
此外,登出方法也当然可为上述以外的登出方法。例如,也可为通过进入省电模式而登出的登出方法、切断电源的登出方法、因其他用户引起的中断所致的登出方法。
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以登出方法的形式存储,但在未存储登出方法而无登出日期时间的情况下,也可判断为无意的登出方法。
状态判断信息186为用于判断图像形成装置10的状态在登出时与再次登入时是否一致的信息。在本实施形态中,设为根据原稿读取部122中载置的原稿的设置状态而判断。此情况下,在状态判断信息186中,可存储登出时载置在原稿读取部122中的原稿的图像数据,也可存储原稿读取部122的状态在登出期间中是否变化的标志。
[1.2处理流程]
接着,对本实施形态的处理流程进行说明。
图5为对图像形成装置10的主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首先,通过用户认证部170进行用户的认证(步骤S1002)。在正确地进行了用户认证的情况(允许登入的情况)下,接着判断是否读入前一次登出时的显示画面信息和印刷设定信息。
首先,判断经认证的用户(当前登入的用户)的用户登录是否存储在用户登录信息184中(步骤S1004)。在存储着用户登录的情况下,判断该用户的前一次登出方法是否为超时登出,也就是无意登出(步骤S1004;是→步骤S1006)。前一次登出方法只要从用户登录信息184中参照该用户在最接近当前时刻的登出日期时间的登出方法即可。此外,在未存储登出时间的情况下判断为无意登出时,也可参照该用户在最接近当前时刻的登入日期时间的用户登录。
在为超时登出的情况下,接着判断当前登入的用户、与重新开始信息182中所存储的最终登出用户是否一致(步骤S1006;是→步骤S1008)。如本实施形态那样,在存储着最终登出用户名的情况下,只要根据当前登入的用户的用户名与最终登出用户名是否一致来进行判断即可。
接着,判断原稿的设置状态从前一次登出时起是否无变化 (步骤S1008;是→步骤S1010)。所谓原稿的设置状态,是指原稿被设置于图像形成装置10的状态,本实施形态中是指原稿读取部122中是否载置着原稿,载置的情况下载置的原稿的种类或内容等与原稿读取部122有关的状态。原稿的设置状态从前一次登出时起是否无变化的判断是根据状态判断信息186来进行。
此处,原稿的设置状态是否改变的判断可想到各种方法,例如为以下方法。
(1)判断原稿台、原稿自动供给装置(ADF:Auto Document Feeder)的状态是否无变化。例如,判断从无意登出起到当前登入时为止的期间中,原稿台上是否保持载置着原稿,原稿自动供给装置中是否保持安放着原稿。
(2)在状态判断信息186中存储原稿的图像数据,并判断该图像是否一致。例如,在步骤S1010中读取原稿读取部122中载置的原稿,判断该原稿的图像数据、与状态判断信息186中所存储的原稿的图像数据的此两个图像数据是否一致。在一致的情况下,判断为原稿的设置状态并无变化。此外,关于此情况下的一致性的判断,即便所述两个图像数据不完全一致也允许其被认为是一致的程度的差异。
接着,若原稿的设置状态并无变化,则读入重新开始信息 182中所存储的显示画面信息和印刷设定信息,并进行图像形成装置10的设定(步骤S1010;是→步骤S1012)。具体来说,将基于读入的显示画面信息的显示画面显示在显示部150中,并根据印刷设定信息设定印刷条件。由此,用户能从前一次登出时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状态起再次开始作业。
此外,在用户登录信息184中不存在所认证的用户的登录的情况(步骤S1004;否)、前一次登出方法并非超时的情况(步骤S1006;否)、最终登出用户名与所认证的用户的用户名不一致的情况(步骤S1008;否)、原稿的设置状态有变化的情况(步骤S1010;否)下,不设定显示画面信息和印刷设定信息。
接着,在用户登录信息184中存储当前登入的用户和登入的日期时间(步骤S1014)。
接着,判断用户是否操作了图像形成装置10(步骤S1016)。若未操作,则判断是否经过超时时间(步骤S1016;否→步骤 S1018)。在未经过超时时间的情况下,回到步骤S1016。
此处,超时时间可由用户设定,也可预先设定。例如,在设定为“3分钟”的情况下,在超过3分钟时强制登出。此外,超时时间为用户登出的时间,因此也可为例如进入省电模式的时间等。
在经过了超时时间的情况下,存储原稿的设置状态以作为状态判断信息186,另外,存储重新开始信息182(步骤S1018;是→步骤S1020)。关于原稿的设置状态,例如存储在原稿台上载置着原稿或在原稿自动供给装置中存在原稿的信息。另外,原稿台的情况下,也可读取原稿读取部122的原稿,并将在步骤 S1010中进行比较的图像数据存储在状态判断信息186中。另外,关于重新开始信息182,存储此时刻的显示画面信息、印刷设定信息及登入的用户。
接着,在用户登录信息184中,与当前登入的用户相对应地存储登出日期时间、及作为登出方法的“超时”的字符串,进行登出(步骤S1022)。由此,结束主处理。
另外,在步骤S1016中用户操作了图像形成装置10的情况下,判断该操作是否为登出操作(步骤S1016;是→步骤S1024)。所谓登出操作,是指用户指示登出图像形成装置10的操作。具体来说,例如是指选择登出按钮的操作。
在为登出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1024;是),删除重新开始信息182(步骤S1026)。另外,在用户登录信息184的用户登录中,与当前登入的用户相对应地存储登出日期时间、及作为登出方法的“正常”的字符串,进行登出(步骤S1028)。
在进行了登出操作以外的操作的情况下,执行该操作(步骤S1024;否→步骤S1030),回到步骤S1016。
参照图6至图9对显示部150中显示的显示画面的具体例进行说明。图6为图像形成装置10的显示画面(操作画面)W100 的一例。作为图像形成装置10中的初始画面而进行显示,将登入的用户名显示在区域R100中。另外,将登出按钮显示在区域 R102中,用户能通过进行选择(例如触摸操作)而有意登出。另外,在其下方的区域R104中,显示着用于选择使用图像形成装置10的哪个功能的按钮。例如,通过触摸“复印”按钮而复印模式动作。此画面在未读出显示画面信息和印刷设定信息的情况下显示。
图7为表示复印模式的初始画面的显示画面W110的一例。在显示画面W110中,设定着初始条件作为印刷条件。而且,印刷条件显示在区域R110中,例如显示着设定为色彩模式“自动”、复印浓度“自动”、分页/组合“无”等的状态。
另外,印刷份数显示在区域R112中,在本图中设定着“1”。用户能自此开始设定印刷条件。
图8为用户设定了印刷条件的情况的显示画面W120的一例。当前登入的用户被显示在区域R128中,且所设定的印刷条件被显示在区域R120中。例如,从初始条件变更为色彩模式“全彩”、分页/组合“二合一(2in1)”。另外,区域R122中显示着印刷份数,本图中变更为“3”。
此处,若用户选择区域R126中显示的复印开始按钮(例如实行黑白复印的黑白开始按钮或实行彩色复印的彩色开始按钮),则按照所设定的印刷条件进行复印。
另外,此处若选择(例如触摸操作)区域R124中所显示的登出按钮,则用户“职员A”进行有意的登出操作。也就是说,印刷设定信息(及显示画面信息)被初始化。
然而,在未进行登出操作而因超时而登出的情况下,存储印刷条件作为印刷设定信息。此情况下,在同一职员A登入,进而原稿的设置状态相同(无变化)的情况下,读入印刷设定信息,设定印刷条件。若是以前,则以图7的显示画面W110恢复,在本实施形态中,以图8的显示画面W120恢复。
另外,将表示各种设定中途的情况的显示画面W130的一例示于图9中。在图9中,显示着用于进行各种设定的视窗或作业区域、设定信息等各种项目。
显示画面W130中显示着纸张设定画面R130,其中在R132 中选择“普通纸”。此“普通纸”可设定为印刷条件,另外也可不设定为印刷条件。
在图9中,以此显示画面W130进行显示,但在无意登出时作为显示画面信息而保存。因此,在登入时(用户恢复时)显示图9的显示画面W130。
此外,在本实施形态中,存储原稿读取部122中载置的原稿的图像数据以作为状态判断信息186,但只要为获知原稿的设置状态有无变化的数据,则也可存储图像数据以外的数据。例如,也可存储是否载置着原稿的标志。也就是说,也能以载置着原稿的状态为真,以未载置原稿的状态为假,在登出时的真假值与再次登入时的真假值不同的情况下,判断为状态变化。或者,也可从登出后起到再次登入为止监视原稿读取部122,存储若原稿读取部122的状态改变则为真、将除此以外的情况视为假的真假值,在步骤S1010中,当此真假值为真时判断为原稿的设置状态改变。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形态,若用户无意登出后再次登入时原稿的设置状态并无变化,则能根据印刷设定信息或显示画面信息而使印刷条件或显示画面恢复。因此,能使再次登入后的状态以接近用例的形式变化。
此外,这些与印刷设定信息或显示画面信息有关的恢复也可设为能选择。例如,设为根据印刷设定信息使印刷条件恢复,但也可使显示画面成为初始画面(例如图6)那样的动作。
[2.第二实施形态]
接着,对第二实施形态进行说明。第二实施形态与第一实施形态不同,且为原稿读取部122读取存储介质中所存储的图像的实施形态。此情况下,原稿读取部122例如为USB接口或读卡器、光学驱动器等,供安装或插入存储有图像的存储介质。
因此,本实施形态的状态判断信息186不存储载置在原稿台上的原稿的状态,而是存储安装在(存在于)原稿读取部122 中的存储介质的状态。第二实施形态与第一实施形态的功能构成及处理大致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以与第一实施形态不同的内容为中心进行说明。
本实施形态的功能构成与图2不同,在输入部120上连接着媒体读取部。所谓媒体读取部,为从所安装的USB存储器、 Compact Flash(注册商标)等半导体存储装置、CD-R(Compact Disc-Recordable,一次性可写入光盘)或Blu-ray Disc(蓝光光盘)那样的光盘装置等存储介质读取图像数据,并向输入部120 输入此数据的功能部。
参照图10对本实施形态的主处理进行说明。标注着与图5 相同的附图标记的处理与图5的相同附图标记的处理相同。在符合步骤S1008的判断的情况下,接着判断存储介质安装状态从前一次登出时起是否无变化(步骤S1008;是→步骤S2002)。
所谓存储介质安装状态,是指通过在原稿读取部122中安装存储介质是否存在存储介质,存在存储介质的情况下为何种存储介质等的与安装在原稿读取部122中的存储介质有关的状态。存储介质的安装状态(存储介质安装状态)从前一次登出时起有无变化的判断是根据状态判断信息186而进行。
在本实施形态中,可检测出存储介质已被卸除,也可以在安装着存储介质的状态的情况下使用存储介质的识别信息(例如序列号)进行判断。在使用序列号的情况下,存储此序列号以作为状态判断信息186。在步骤S2002中读取所安装的存储介质的序列号,并将此序列号与状态判断信息186中所存储的序列号进行比较。在进行比较结果两序列号一致的情况下,判断为存储介质安装状态并无变化。
另外,在因超时而登出的情况下,将存储介质安装状态存储以作为状态判断信息186(步骤S2004)。
此外,在本实施形态中,将存储介质的序列号存储以作为状态判断信息186,但只要是获知存储介质安装状态有无变化的数据,则也可存储序列号以外的数据。例如,也可存储存储介质的文档构成或登出时参照的文档的路径、时间戳、文档的内容或文档的哈希摘要(hash digest)等。
另外,在检测到检测出存储介质被卸除的情况下,在状态判断信息186中已存储表示存储介质的状态有变化的信息。由此,能判断存储介质的安装状态的变化。
[3.第三实施形态]
接下来,对第三实施形态进行说明。第三实施形态与第一实施形态不同,为在状态判断信息186中不存储载置在原稿台上的原稿的设置状态,而是存储手动进纸托盘的状态的实施形态。第三实施形态与第一实施形态的功能构成及处理大致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以与第一实施形态不同的内容为中心进行说明。
关于本实施形态的功能构成,与图2不同,在图像形成部 130中具备能侦测纸张(记录介质)的有无的手动进纸托盘。
参照图11对本实施形态的主处理进行说明。标注着与图5 相同的附图标记的处理与图5的相同附图标记的处理相同。在符合步骤S1008的判断的情况下,接着判断手动进纸托盘状态从前一次登出时起是否无变化(步骤S1008;是→步骤S3002)。
所谓手动进纸托盘状态,是指手动进纸托盘是否打开,手动进纸托盘上载置的纸张是否存在等的状态。手动进纸托盘状态从前一次登出时起是否无变化的判断根据状态判断信息186而进行。
在本实施形态中,在状态判断信息186中存储手动进纸托盘是否打开的信息、和手动进纸托盘上是否载置着纸张的信息。在步骤S3002中读取手动进纸托盘状态,并将此手动进纸托盘状态、与状态判断信息186中所存储的手动进纸托盘状态进行比较。作为比较的结果,在两手动进纸托盘的状态一致的情况下,判断为手动进纸托盘的状态并无变化。
另外,在因超时而登出的情况下,存储手动进纸托盘状态以作为状态判断信息186(步骤S3004)。
[4.第四实施形态]
接下来,对第四实施形态进行说明。第四实施形态为在第一实施形态中追加人感传感器的功能部、及利用此人感传感器的判断的实施形态。在本实施形态中,将读入显示画面信息和印刷设定信息的情况设为图像形成装置10的周围状态并无变化的情况。
具体来说,在以下情况下判断为周围的状态并无变化,亦即,所认证的用户的用户名与最终登出用户名一致,所述用户的前一次登出方法成为超时。而且,图像形成装置10的状态并无变化,从登出时起到再次登入时为止,用户持续在图像形成装置 10的周围。
本实施形态的功能构成是将第一实施形态的图2替换为图 12而成。标记着与图2相同的附图标记的功能部与图2的相同附图标记的功能部相同。另外,虽然图中未示,但连接于输入部 120的功能部可为原稿读取部122,或也可为媒体读取部,或也可为此两者。
本实施形态的存储部180中存储着重新开始信息182、用户登录信息184、状态判断信息186及人感传感器状态信息188。另外,还具备人感传感器部190,此人感传感器部190侦测存在于图像形成装置10的周边的人。
所谓人感传感器状态信息188,为用于在登出时与再次登入时,判断图像形成装置10的周围的状态是否一致的信息。在本实施形态中,从登出时起到再次登出时为止的期间中,存储图像形成装置10的周围的状态有变化还是没变化中的任一个。
本实施形态的主处理是将第一实施形态的图5替换成图13 及图14而成。标注着与图5相同的附图标记的处理与图5的相同附图标记的处理相同。
首先,进行操作接受处理(步骤S4002)。所谓操作接受处理,为图像形成装置10在接受来自用户的操作时所执行的处理,且为用于发挥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功能的处理。此外,操作接受处理因登出而结束。详细情况将在下文中描述。
接着,在操作接受处理(步骤S4002)中,判断是否因超时而登出(步骤S4004)。在判断为因超时而登出的情况下,存储为人感传感器状态无变化(步骤S4004;是→步骤S4006)。接着,人感传感器部190开始动作,监视图像形成装置10的周围状态的变化(步骤S4008)。
然后,判断人感传感器部190的侦测状态是否无变化(步骤S4010)。所谓人感传感器部190的侦测状态有变化的情况,例如为人感传感器部190侦测到在登出时,本存在于图像形成装置10的周围的用户离开图像形成装置10的周围的情况等。
在人感传感器部190的侦测状态无变化的情况下,接着判断是否存在来自用户的操作(步骤S4010;否→步骤S4012)。若并无来自用户的操作则回到步骤S4010(步骤S4012;否)。若存在来自用户的操作,则停止人感传感器部190的动作(步骤 S4012;是→步骤S4014),进行操作接受处理。
在人感传感器部190的侦测状态有变化的情况下,在人感传感器状态信息188中存储为有变化(步骤S4010;是→步骤 S4016)。接着,停止人感传感器部190的动作(步骤S4018),判断是否存在来自用户的操作(步骤S4020)。
若存在来自用户的操作,则进行操作接受处理(步骤S4020;是)。若并无操作,则反复进行有无用户操作的判断直到有操作为止(步骤S4020;否)。也就是说,在人感传感器部的侦测状态有变化的情况下,以后无论图像形成装置10的周围的状态如何变化,均仅判断是否有来自用户的操作。
步骤S4004中,在并未判断为因超时而登出的情况下,不进行开始人感传感器部190的动作,而仅判断是否有来自用户的操作(步骤S4004;否→步骤S4020)。
参照图14对操作接受处理进行说明。在符合步骤S1008 的判断的情况下,接着判断图像形成装置10的状态从前一次登出时起是否无变化(步骤S1008;是→步骤S4052)。也就是说,使用状态判断信息186来判断图像形成部130外部的特定功能部的状态在登出时与再次登入时是否一致。关于进行与哪个功能部有关的状态的判断,取决于输入部120或连接于图像形成部130 的功能部(例如原稿读取部、手动进纸托盘部)。
在图像形成装置10的状态无变化的情况下,接着判断人感传感器状态是否无变化(步骤S4052;是→步骤S4054)。在本实施形态中,由于人感传感器状态信息188中存储着人感传感器的变化的有无,因此只要根据该人感传感器状态信息188来进行判断即可。
另外,在因超时而登出的情况下,为了在步骤S4052中比较图像形成装置10的状态,存储成为比较对象的功能部的状态以作为状态判断信息186(步骤S4056)。
[5.第五实施形态]
接下来,对第五实施形态进行说明。第五实施形态为构成与第一实施形态相同,但在根据显示画面信息和印刷设定信息恢复画面时,向用户询问是否进行恢复的选择的实施形态。
图15为向用户进行询问的显示画面W500的一例。在显示画面W500中显示着对话框区域R500,此对话框区域R500用于使用户选择是否显示基于显示画面信息和印刷设定信息的画面。另外,在对话框区域R500上,显示着用于根据显示画面信息和印刷设定信息来恢复画面的按钮R502、及用于显示初始画面的按钮R504。通过用户选择(例如触摸操作)并根据选择在显示部150中显示画面。
此外,对通过对话框使用户选择显示画面进行了说明,但只要能实现同样的处理,则也可利用适当的方法来实现。例如,也可显示专用的画面而非对话,也可在显示部150的一部分中示出能通过图标(icon)等来显示前一次登出时的画面,并通过操作此图标等而显示前一次登出时的画面。
另外,除了所述选项以外,也可设为能选择与印刷设定信息或显示画面信息有关的恢复。例如,根据显示画面信息来使显示画面恢复,也可设为能选择使印刷设定成为初始状态那样的动作。
[6.第六实施形态]
接下来,对第六实施形态进行说明。第六实施形态为构成与第一实施形态相同,但在操作已完成的情况下,不显示前一次登出时的画面的实施形态。
所谓操作已完成的情况,例如是指已按下复印开始按钮(图 8的R126中显示的按钮)而使图像形成装置10的复印功能工作的情况等,根据对图像形成装置10进行的设定而图像形成装置 10已发挥了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功能的情况。此情况下,由于基于设定的功能已发挥,因此在登出后、再次登入时不再使用此设定。
例如,存储部180中存储操作是否完成的标志,在用户认证再次后,读入显示画面信息和印刷设定信息之前,在通过此标志而判断为操作已完成的情况下,只要进行不读入显示画面信息和印刷设定信息的动作即可。另外,关于操作是否完成的标志,只要在步骤S1014中判断用户的操作是否已使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功能发挥,并将其结果存储在存储部180中即可。
此外,存储部180中,除了所述标志以外,只要为能判断操作是否完成的信息,则也可存储适当的信息。例如,也可在步骤S1014中将进行了何种操作存储在存储部180中,并在再次登入时判断此所存储的操作是否为使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功能发挥的操作。
[7.效果]
根据所述本实施形态,而在并非有意登出的情况下的再次登入时,根据存储部180中所存储的显示画面信息和印刷设定信息来显示画面,因此无需费事地进行用于回到登出前的状态的操作。由此,能在接近用例的状态下开始作业,能提高便利性。
另外,亦应对欲从初始画面开始重新进行设定的情况,通过询问用户,或根据用户是否离开图像形成装置10进行判断,而能考虑用户的意愿,能进一步提高便利性。
[8.变形例]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进行了详述,但具体构成不限于所述实施形态,不偏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的设计等也包含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另外,所述实施形态当然能将各实施形态组合而实行。例如,通过将第一实施形态、第二实施形态及第三实施形态组合而实行,能根据多个功能部的状态判断图像形成装置10的状态有无变化。另外,通过与第四实施形态组合,能设为进一步有效运用人感传感器的实施形态,或通过与第五实施形态组合,能恢复操作者所选择的情况。
另外,实施形态中在各装置中动作的程序为控制CPU等以实现所述实施形态的功能的程序(使计算机发挥功能的程序)。而且,这些装置中操作的信息是在其处理时暂且存储在暂且存储装置(例如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 中,然后存储在HDD或SSD(solid state drive,固态驱动器)等的存储装置中,视需要由CPU进行读出、修正、写入。
另外,在市场上流通的情况下,能在便携式存储介质中所存储程序而进行流通,或传送到经由因特网等网络而连接的服务器计算机。此情况下,服务器计算机的存储装置也当然包括在本发明中。
附图标记说明
10 图像形成装置
110 控制部
120 输入部
122 原稿读取部
130 图像形成部
132 供纸托盘
134 排纸托盘
135 图像处理部
140 操作输入部
150 显示部
160 通信部
170 用户认证部
180 存储部
182 重新开始信息
184 用户登录信息
186 状态判断信息

Claims (7)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根据印刷条件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状态判断机构,其判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状态;
认证机构,其对用户进行认证而允许所述用户登入所述图像形成装置;
操作显示机构,其能显示接受用户对所述印刷条件的设定的操作画面;
存储机构,其在未进行所述用户的登出操作而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登出的情况下,存储所述印刷条件和操作画面的状态;以及
恢复机构,其在所述认证机构允许所述用户登入时,在所述用户是未进行所述登出操作而登出的,且通过所述状态判断机构判断为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状态并无变化的情况下,读出所述存储机构中所存储的所述印刷条件和所述操作画面的状态而恢复到登出时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读取所设置的原稿并作为所述图像而输出的原稿读取机构,
所述状态判断机构判断通过所述原稿读取机构所设置的原稿的状态以作为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读出存储介质中所存储的图像的图像读出机构,
所述状态判断机构判断所述存储介质的安装变化状态即存储介质安装状态以作为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安放所述记录介质的手动进纸托盘,
所述状态判断机构判断所述手动进纸托盘的状态以作为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检测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用户的有无的人感传感器,
所述恢复机构在进一步通过所述人感传感器检测出操作者并无变化的情况下,读出所述存储机构中所存储的所述印刷条件和所述操作画面的状态,恢复到登出时的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恢复机构在由所述操作者进行了恢复操作的情况下,读出所述存储机构中所存储的所述印刷条件和所述操作画面的状态,恢复到登出时的状态。
7.一种程序,其在根据印刷条件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执行,所述程序的特征在于,具有:
状态判断功能,其判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状态;
认证功能,其对用户进行认证而允许所述用户登入所述图像形成装置;
操作显示功能,其能显示接受用户对所述印刷条件的设定的操作画面;
存储功能,其在未进行所述用户的登出操作而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登出的情况下,存储所述印刷条件和操作画面的状态;
恢复功能,其在所述认证功能允许所述用户登入时,在所述用户是未进行所述登出操作而登出的,且通过所述状态判断功能判断为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状态并无变化的情况下,读出所述存储功能中所存储的所述印刷条件和所述操作画面的状态而恢复到登出时的状态。
CN201811151548.0A 2017-10-06 2018-09-29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96399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96102A JP7050450B2 (ja) 2017-10-06 2017-10-06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7-196102 2017-10-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39927A true CN109639927A (zh) 2019-04-16
CN109639927B CN109639927B (zh) 2020-05-19

Family

ID=65993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51548.0A Active CN109639927B (zh) 2017-10-06 2018-09-29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462313B2 (zh)
JP (1) JP7050450B2 (zh)
CN (1) CN1096399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22850B2 (ja) * 2018-04-12 2022-08-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307342A1 (en) * 2008-06-05 2009-12-10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Job execution system, job execution apparatus, counter data administ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recording medium
JP2010023451A (ja) * 2008-07-24 2010-02-04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プログラム
CN102880022A (zh) * 2011-07-11 2013-01-16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和控制方法
US20140029041A1 (en) * 2012-07-27 2014-01-30 Oki Data Corporatio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06383752A (zh) * 2016-08-24 2017-02-08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浏览器页面异常恢复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018283A (zh) * 2015-09-17 2017-08-04 佳能株式会社 作业处理装置以及作业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US20170272594A1 (en) * 2016-03-17 2017-09-2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for the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87471A (ja) * 2008-02-08 2009-08-20 Oki Data Corp 情報処理装置
JP5344546B2 (ja) * 2008-07-09 2013-11-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記憶媒体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288931B2 (ja) * 2013-04-09 2018-03-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とプログラム
US9311033B2 (en) * 2014-08-07 2016-04-12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system for storing and retrieving setting information
JP2017107473A (ja) * 2015-12-11 2017-06-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サーバ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307342A1 (en) * 2008-06-05 2009-12-10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Job execution system, job execution apparatus, counter data administ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recording medium
JP2010023451A (ja) * 2008-07-24 2010-02-04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プログラム
CN102880022A (zh) * 2011-07-11 2013-01-16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和控制方法
US20140029041A1 (en) * 2012-07-27 2014-01-30 Oki Data Corporatio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07018283A (zh) * 2015-09-17 2017-08-04 佳能株式会社 作业处理装置以及作业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US20170272594A1 (en) * 2016-03-17 2017-09-2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for the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06383752A (zh) * 2016-08-24 2017-02-08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浏览器页面异常恢复处理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462313B2 (en) 2019-10-29
JP2019069539A (ja) 2019-05-09
US20190109956A1 (en) 2019-04-11
JP7050450B2 (ja) 2022-04-08
CN109639927B (zh) 2020-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1020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displaying initial screen based on past setting information,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719433B (zh) 图像形成装置的作业处理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
US20070140557A1 (en)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CN105049659A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05511983B (zh) 作业处理装置及控制作业处理装置的方法
CN105611103A (zh)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1998020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3856657A (zh) 信息处理装置和认证方法
CN106878144A (zh) 图像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9143642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109639927A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6488065A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2866959A (zh) 电子设备
US20230156132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eletion of setting history
US937448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setting initial display scre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4517047B (zh) 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
US8634093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recording user information into external recording medium, and control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therefor
US20240134945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EP4361729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program
US20240146852A1 (en) Control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control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40069820A1 (en) Job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display method
US11816233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US20230291851A1 (en) Display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display processing method
US1194982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notifying detection of virus
CN102572179A (zh) 用于处理代码的设备以及该设备的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