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31470A - 一种冷却水循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却水循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31470A
CN109631470A CN201811521000.0A CN201811521000A CN109631470A CN 109631470 A CN109631470 A CN 109631470A CN 201811521000 A CN201811521000 A CN 201811521000A CN 109631470 A CN109631470 A CN 1096314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ank
cooling
conditioning
collection chamber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2100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31470B (zh
Inventor
赵瑞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Wanbo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Wanbo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Wanbo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Wanbo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2100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314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314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314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314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314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2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liquids, e.g. bri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8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 Y02P80/10Efficient use of energy, e.g. using compressed air or pressurized fluid as energy carri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水循环设备,包括循环水部分、冷却部分和热量回收部分。循环水部分包括水箱、设在水箱顶面上的输入端和设在水箱底面上的输出端。冷却部分包括均布在水箱内的降温管、设在水箱底面上的分气室、设在水箱顶面上的集气室和工业空调。热量回收部分包括设在集气室上方的循环水箱、均布在集气室上表面上的散热翅、与循环水箱连接的输入管和与循环水箱连接的输出管,散热翅插入到循环水箱内。本发明用于药厂的水体冷却,占地面积小,工作效率高,同时还能够将回收的热量提供给其他生产工序使用,进一步提高热量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冷却水循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药过程中冷却水循环使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冷却水循环设备。
背景技术
冷却水是指用以降低被冷却对象温度的水。主要有循环冷却水、直流冷却水、间接冷却水等,其中循环冷却水是指经换热而返回冷却构筑物降温,并经必要的处理后,再循环用的冷却水。直流冷却水是指在冷却过程中,只使用一次就被排掉的冷却水。间接冷却水是指与被冷却物质通过换热设备间接换热的冷却水。随着空气调节冷源技术的发展和节水的要求,冷却水系统已不允许直流。
药厂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水对发酵罐降温。随着环保要求工业用地成本的提高,以往直排和降温池降温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降温效率高的冷却水循环设备。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冷却水循环设备,包括循环水部分、冷却部分和热量回收部分;
所述循环水部分包括水箱、设在水箱上的输入端和设在水箱上的输出端;
所述冷却部分包括均布在水箱内的降温管、设在水箱底面上的分气室、设在水箱顶面上的集气室和工业空调;
所述降温管的两端分别与分气室和集气室连接;
所述工业空调的输出端与分气室连接,输入端与集气室连接;
所述热量回收部分包括设在集气室上方的循环水箱、均布在集气室上表面上的散热翅、与循环水箱连接的输入管和与循环水箱连接的输出管;
所述散热翅插入到循环水箱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业空调将液态制冷剂输入到分气室内,液态制冷剂分别进入到降温管,在降温管内与循环水完成热量交换,循环水的温度降低,制冷剂的温度升高。制冷剂吸收热量后气化,上升到集气室内,集气室内的气态制冷剂再次返回到工业空调,经过散热和压缩后变为液态制冷剂后重新输入到分气室内。通过这样的循环,能够源源不断的将循环水中的热量吸出,改变了传统的直排耗水量大和散热池散热占地面积大的问题。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气室内水平设置有隔板;
所述隔板上间隔设置有导气孔;
所述隔板的上表面上铰接有导气板;
所述工业空调与分气室的连接处位于隔板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气孔和导气板能够使制冷剂在分气室内分布的更加均匀,可以使制冷剂均匀的进入到每一根降温管内。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板上设有用于限制导气板转动角度的限位支架;
所述限位支架与导气板一一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支架通过限制导气板的转动角度,能够进一步控制每个导气孔的流量,在远离工业空调与分气室连接处的方向上,导气板的转动角度越来越大,能够使制冷剂分布的更加均匀。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业空调输入端与集气室的连接处设有阀组;
所述阀组包括顺序连接的截止阀、单向阀和比例阀;
所述截止阀的输入端与集气室连接;
所述比例阀的输出端与工业空调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截止阀能够控制制冷剂是否进入工业空调,单向阀避免制冷剂回流,而比例阀能够控制管道流量,通过上述的阀组,可以使制冷剂在管道内单向流动,并且流量稳定,工业空调不会出现过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业空调为两组;每组所述工业空调的数量为两个以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组空调一用一备,当其中一组发生故障或者超负荷时,备用组能够马上启动,避免处理中断。每组空调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当该组中某台工业空调突然失效后其余空调仍然具有处理能力,给备用机组的启动争取时间。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降温管按照MxN的方式排列;
所述导气孔的数量为M个或者N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温管按照矩阵的方式排列,可以使每排降温管对应一个导气孔,制冷剂能够均匀的流动到每排降温管内。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降温管上套有隔离管;
所述隔离管的两端分别与水箱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离管能够拦截运行过程中的水锈等,能够起到保护降温管的作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降温管与隔离管之间填充有导热介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热介质作为降温管和隔离管之间的过渡,能够加快热量的传递,提高冷却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热介质为低温导热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使用低温导热油作为导热介质,低温导热油热稳定性好、热容量大,具有良好的耐低温流动性,同时还能够避免与其相接触的降温管和隔离管发生锈蚀。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冷却过程中,工业空调将制冷剂液化后导入分气室,制冷剂在分气室内部分气化并进入都每一根降温管内。降温管内,制冷剂迅速气化,与水箱内的水完成热量交换,水箱内的水温度下降。气化后的制冷剂返回到工业空调内再次液化。该过程循环进行,能够有效的降低水箱内水的温度,实现冷却。水箱内的水重复利用,利用率更高。特别是这种冷却方式占地面积小,彻底解决了降温池降温占地面积过大的问题。
2.冷却剂在进入到分气室后,分别从每一个导气孔中流出,导气孔与降温管对应,能够使制冷剂均匀的进入到每一根降温管。制冷剂的分布更加均匀,能够有效提高冷却效率,避免水箱内冷热不均。
3.本发明中工业空调准备了两组,一用一备,每组中空调的数量为两台以上。工作组其中一个空调发生故障时,其余的空调能够继续工作,给备用组空调的启动争取时间,同时当冷却效率不足时,备用组空调马上启动,能够有效提高本发明运行的稳定性。
4.本发明在降温管外另外增加了隔离管作为保护,隔离管能够拦截工作过过程中的水锈和水中的杂质,避免降温管被腐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降温管和隔离管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11、水箱;12、输入端;13、输出端;21、降温管;22、分气室;23、集气室;24、工业空调;31、循环水箱;32、散热翅;33、输入管;34、输出管;41、隔板;42、导气孔;43、导气板;44、限位支架;51、截止阀;52、单向阀;53、比例阀;6、隔离管;7、导热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种冷却水循环设备,包括循环水部分、冷却部分和热量回收部分。
循环水部分包括水箱11、设在水箱11侧面上的输入端12和设在水箱11侧面上的输出端13。输入端12和输出端13都是水管,热水从输入端12进入,降温后从输出管13输出。
参照图2和图3,冷却部分中,集气室23设在水箱11的顶面上,分气室22设在水箱11的底面上。降温管21垂直设置在水箱11内,上端穿过水箱11的顶面后与集气室23连接,下端穿过水箱11的底面后与分气室22连接。降温管21按照MxN的矩阵在水箱11内设置。
集气室23上安装有循环水箱31,集气室23的顶面上均布有散热翅32,散热翅32插入到循环水箱31内。输入管33和输出管34分别连接在循环水箱31的侧壁上,冷水从输入管33进入,从输出管34排出。该过程中,散热翅32浸泡在水中,制冷剂气化后吸收热量的一部分通过散热翅32转移到循环水箱31内的水中。循环水箱31内的水温度升高后可以作为热源,供给车间其他工序使用,还能够降低制冷剂的温度,从而降低工业空调24的工作负荷。
分气室22内水平设置有隔板41,将其分成上下两个部分。隔板41上间隔开有导气孔42,每一个导气孔42配置一个导气板43,导气板43的一侧配置了一个限位支架44。制冷剂进入顶到隔板41下方的空间后,开始少量气化,气化后上升,将导气孔42上的导气板43顶开,进入到隔板41上方的空间后再进入到与导气孔42对应的降温管21内。限位支架44能够限制导气板43的转动角度。
工业空调24有两组,每组数量两个以上。工业空调24与集气室23连接处顺序连接有截止阀51、单向阀52和比例阀53。
参照图4,降温管21外套有隔离管6,降温管21和隔离管6内充满导热介质7。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高温水通过输入端12流入水箱11,降温后从输出端13流出,该过程循环进行。
该过程中,工业空调24动作,将制冷剂降温和冷凝后由气态变为液态,输入到分气室22内。液态制冷剂在分气室22内隔板41的下方部分气化,然后将导气孔42上的导气板43顶开,流入到隔板41上方并进入到邻近的降温管21内。导气板43的转动角度通过限位支架44限制,当其与限位支架44接触后停止转动,从而实现限制导气孔42流量的作用。
冷却水的热量通过隔离管6、导热介质7和降温管21传递给制冷剂,制冷剂吸收后气化,进入集气室23。然后通过截止阀51、单向阀52和比例阀53返回工业空调24。
集气室23的上表面上均布有散热翅32,能够将制冷剂吸收的一部分热量传递给循环水箱31中的水。循环水箱31水同样处于流动状态,供给生产车间内的其他工序或者作为暖气热源使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冷却水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水部分、冷却部分和热量回收部分;
所述循环水部分包括水箱(11)、设在水箱(11)上的输入端(12)和设在水箱(11)上的输出端(13);
所述冷却部分包括均布在水箱(11)内的降温管(21)、设在水箱(11)底面上的分气室(22)、设在水箱(11)顶面上的集气室(23)和工业空调(24);
所述降温管(21)的两端分别与分气室(22)和集气室(23)连接;
所述工业空调(24)的输出端与分气室(22)连接,输入端与集气室(23)连接;
所述热量回收部分包括设在集气室(23)上方的循环水箱(31)、均布在集气室(23)上表面上的散热翅(32)、与循环水箱(31)连接的输入管(33)和与循环水箱(31)连接的输出管(34);
所述散热翅(32)插入到循环水箱(3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水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气室(22)内水平设置有隔板(41);
所述隔板(41)上间隔设置有导气孔(42);
所述隔板(41)的上表面上铰接有导气板(43);
所述工业空调(24)与分气室(22)的连接处位于隔板(41)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却水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41)上设有用于限制导气板(43)转动角度的限位支架(44);
所述限位支架(44)与导气板(43)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水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空调(24)输入端与集气室(23)的连接处设有阀组;
所述阀组包括顺序连接的截止阀(51)、单向阀(52)和比例阀(53);
所述截止阀(51)的输入端与集气室(23)连接;
所述比例阀(53)的输出端与工业空调(2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水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空调(24)为两组;每组所述工业空调(24)的数量为两个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水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管(21)按照MxN的方式排列;
所述导气孔(42)的数量为M个或者N个。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冷却水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管(21)上套有隔离管(6);
所述隔离管(6)的两端分别与水箱(1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冷却水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管(21)与隔离管(6)之间填充有导热介质(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冷却水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介质(7)为低温导热油。
CN201811521000.0A 2018-12-12 2018-12-12 一种冷却水循环设备 Active CN1096314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21000.0A CN109631470B (zh) 2018-12-12 2018-12-12 一种冷却水循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21000.0A CN109631470B (zh) 2018-12-12 2018-12-12 一种冷却水循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31470A true CN109631470A (zh) 2019-04-16
CN109631470B CN109631470B (zh) 2020-07-10

Family

ID=66073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21000.0A Active CN109631470B (zh) 2018-12-12 2018-12-12 一种冷却水循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3147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18679A (zh) * 2021-05-28 2021-08-31 重庆化工职业学院 一种循环反应釜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90578A (ja) * 1997-12-26 1999-07-13 Hitachi Cable Ltd 冷水の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CN101666567A (zh) * 2009-09-28 2010-03-10 四川丹甫制冷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 贮液式汽液热交换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换热系统
CN203837562U (zh) * 2014-05-05 2014-09-17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热管式冷却塔节水装置
CN203928827U (zh) * 2014-06-12 2014-11-05 南京吉捷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冰箱余热的热水器
CN204128259U (zh) * 2014-08-22 2015-01-28 孙立祥 液冷散热器
CN204963361U (zh) * 2015-08-03 2016-01-13 王月球 一种冷却水循环装置
CN206362026U (zh) * 2016-12-27 2017-07-28 李绍堂 一种用于供暖热泵的水槽式控制水流蒸发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90578A (ja) * 1997-12-26 1999-07-13 Hitachi Cable Ltd 冷水の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CN101666567A (zh) * 2009-09-28 2010-03-10 四川丹甫制冷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 贮液式汽液热交换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换热系统
CN203837562U (zh) * 2014-05-05 2014-09-17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热管式冷却塔节水装置
CN203928827U (zh) * 2014-06-12 2014-11-05 南京吉捷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冰箱余热的热水器
CN204128259U (zh) * 2014-08-22 2015-01-28 孙立祥 液冷散热器
CN204963361U (zh) * 2015-08-03 2016-01-13 王月球 一种冷却水循环装置
CN206362026U (zh) * 2016-12-27 2017-07-28 李绍堂 一种用于供暖热泵的水槽式控制水流蒸发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18679A (zh) * 2021-05-28 2021-08-31 重庆化工职业学院 一种循环反应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31470B (zh) 2020-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08252U (zh) 一种利用地下水源热泵的机房空调
CN110351986B (zh) 具有复合冷源的分区内冷型机柜散热系统
CN206959266U (zh) 一种全新风净化空调排风冷热能再利用的节能装置
CN109631470A (zh) 一种冷却水循环设备
CN107606814A (zh) 超低高度大温差溴化锂吸收式换热机组
CN104534598A (zh) 采用双水源热泵的机房空调热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1866872U (zh) 一种户式辐射平面空调流量分配调节系统
CN217881677U (zh) 一种储能电池及其热管理系统
CN208688020U (zh) 一种微型水冷设备
CN105757852A (zh) 大温差运行空调冷却水的方法和装置
CN204787173U (zh) 一种换热器、空调系统及集流管
CN208139614U (zh) 适应环境温度范围宽的多温度供液机组
CN206626981U (zh) 一种二次杀菌冷却水冷却循环装置
CN214120498U (zh) 一种空分设备冷却水循环装置
CN110030607A (zh) 一种烟气余热综合利用系统
CN210488350U (zh) 一种组合式气候箱的温湿度控制装置
CN215765846U (zh) 一种新型冷暖同供设备
CN105241106B (zh) 一种冷暖两用微型环控装置
CN205138004U (zh) 蒸发冷凝器
CN214094763U (zh) 中央空调用集成式泵站
CN216845232U (zh) 一种高精度多种供液温度激光器冷却装置
CN212458011U (zh) 节能型循环冷却系统
CN216619976U (zh) 一种冬季冷热同时供应的污水源热泵系统
CN220474739U (zh) 一种管路组件、散热组件及电池装置
CN212409114U (zh) 雷达负载用二次冷却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