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17575B - 一种被用于多天线传输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被用于多天线传输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617575B CN109617575B CN201910037365.4A CN201910037365A CN109617575B CN 109617575 B CN109617575 B CN 109617575B CN 201910037365 A CN201910037365 A CN 201910037365A CN 109617575 B CN109617575 B CN 10961757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nnel quality
- antenna port
- port groups
- quality values
- group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4
- 239000013598 ve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50069124 RAN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355633 Salmo salar ran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beams, i.e. beam divers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2—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e.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3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pre-detection combining
- H04B7/0842—Weighted combining
- H04B7/086—Weighted combining using weights depending on external parameters, e.g. direction of arrival [DOA], predetermined weights or beamform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多天线传输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UE依次接收第一信令,接收第一无线信号和发送第一信息。其中,K个天线端口组被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所述K是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分别对应K个信道质量值。所述K个信道质量值是K个非负实数。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中的K1个天线端口组对应所述K个信道质量值中的K1个信道质量值。所述K1是小于或者等于所述K的正整数。第一比例序列对应所述K1个信道质量值之间的比值。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所述第一比例序列}。本发明基站可以获得多个波束对应的接收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根据所述比例关系生成对UE更准确的服务波束,从而提高传输质量。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以下原申请的分案申请:
--原申请的申请日:2016年12月28日
--原申请的申请号:201611236923.2
--原申请的发明创造名称:一种被用于多天线传输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多天线传输的方案。
背景技术
大规模(Massive)MIMO(Multi-Input Multi-Output)成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的一个研究热点。大规模MIMO中,多个天线通过波束赋型,形成较窄的波束指向一个特定方向来提高通信质量。大规模MIMO还可以通过多个天线形成不同的方向,同时服务多个用户,以提高大规模MIMO系统的吞吐量,降低传输时延。
根据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RAN1(RadioAccess Network,无线接入网)的讨论,结合了模拟波束赋型(analog beamforming)和数字预编码(digital precoding)的混合波束赋型(hybrid beamforming)成为NR(New Radiotechnology,新型无线技术)系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在大规模MIMO系统中,基站可以进行在一段时间资源上进行波束扫描,UE对波束进行选择并上报,但由于空口资源的限制,用于波束扫描的波束数量和UE上报的波束数量是有限的,另外,由于UE位置的不确定性,用于波束扫描的波束不一定包括对UE服务最好的波束。如何利用UE上报信息形成对UE服务的最佳波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针对上述问题公开了一种方案。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UE中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应用到基站中,反之亦然。进一步的,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被用于多天线传输的UE中的方法,包括:
-步骤A.接收第一信令;
-步骤B.接收第一无线信号;
-步骤C.发送第一信息;
其中,K个天线端口组被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所述K是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分别对应K个信道质量值;所述K个信道质量值是K个非负实数;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中的K1个天线端口组对应所述K个信道质量值中的K1个信道质量值;所述K1是小于或者等于所述K的正整数;第一比例序列对应所述K1个信道质量值之间的比值;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和所述第一比例序列。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好处在于基站可以获得多个波束对应的接收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根据所述比例关系生成对UE更准确的服务波束,从而提高传输质量。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波束和所述服务波束是模拟波束。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天线端口由多根物理天线通过天线虚拟化(Virtualization)叠加而成。所述天线端口到所述多根物理天线的映射系数组成波束赋型向量用于所述天线虚拟化,形成波束。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天线虚拟化包括模拟波束赋型与数字波束赋型。所述模拟波束赋型是RF链路输出到所述多根物理天线的映射,被用于形成模拟波束。所述数字波束赋型是所述天线端口到RF链路的映射,被用于形成数字波束。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波束赋型向量是一个模拟波束赋型矩阵与一个数字波束赋型向量的乘积。所述模拟波束赋型矩阵由一个或者多个模拟波束赋型向量组成。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波束赋型向量是一个模拟波束赋型向量与一个数字波束赋型向量的Kronecker乘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天线虚拟化只包括模拟波束赋型。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天线端口组由一个所述天线端口组成。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天线端口组由多个所述天线端口组成。
作为一个实施例,相同的模拟波束赋型向量和不同的数字波束赋型向量被用于所述天线端口组内不同的天线端口的天线虚拟化。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中存在两个所述天线端口组,所述两个所述天线端口组中所包括的所述天线端口的数量不同。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天线端口对应一个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通过所述天线端口发送。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信号是一个参考符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信号由多个参考符号组成。一个参考符号占一个RE(Resource Element,RE)。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信号是SS(Synchronization Signal,同步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信号是PSS(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主同步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信号是SSS(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第二同步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信号是CSI-RS(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信号是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解调参考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信号是PBCH(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物理广播信道)的DMRS。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信号是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DMRS。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是多个多载波符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是一个SS突发。所述SS突发包括多个SS块。所述SS块至少包括一个同步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是一个CSI-RS突发。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是一次波束扫描(beam sweep)。所述波束扫描是在一段时间内以预定的方式通过发送或者接收的波束覆盖一个空间区域的操作。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分别对应K个参考信号组,所述K个参考信号组分别通过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发送,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由所述K个参考信号组组成。
作为一个实施例,K个不同的模拟波束赋型向量被用于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的模拟波束赋型。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K个参考信号组中至少有两个参考信号组在一个时间单元中的时频图案和OCC(Orthogonal Cover Code,正交覆盖码)是相同的。所述两个参考信号在不同的时间资源上发送。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时间单元是符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时间单元是时隙。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时间单元是子帧(subframe)。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时间单元是sTTI(short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短传输时间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显式的指示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隐式的指示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是高层信令。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是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是MAC层信令。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是MAC CE(MAC Control Element,MAC控制粒子)。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是物理层信令。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由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承载。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是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是小区公共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是UE特定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是UE组特定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信道质量值是{瞬时RSRP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长期RSRP,SINR,SNR}中的一种。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K个信道质量值是宽带信道质量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显式的指示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隐式的指示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显式的指示所述第一比例序列。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隐式的指示所述第一比例序列。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由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承载。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由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承载。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在CSI报告中发送。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在多条消息中发送。
作为一个实施例,比特映射(bitmap)被用于确定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对应相同的接收波束赋型向量。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接收波束赋型向量是模拟接收波束赋型向量。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用一个长度为K的比特串表示,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对应的比特位置1,其他比特位置0。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K1大于1。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K1等于1。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比例序列由K1-1个正实数组成。所述K1-1个正实数是所述K1个信道质量值中除最好的信道质量值以外的信道质量值与所述最好的信道质量值之间的比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比例序列由K1-1个正实数对应的量化值组成。
作为一个实施例,当所述K1等于1时,所述第一比例序列被确定为不存在。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比例序列由K1个正实数组成。所述K1个正实数分别是所述K1个信道质量值与所述K1个信道质量值中的最好的信道质量值之间的比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比例序列由K1个正实数对应的量化值组成。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比例序列由K1个小于或者等于1的正实数组成,所述第一比例序列至少包括一个1。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分别对应的K1个波束赋型向量和所述第一比例序列被用于生成用于与所述UE之间数据传输的服务波束。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发送者根据覆盖空间确定与所述UE所在的相对位置有关的服务波束和所述K1个天线端口及所述第一比例序列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根据所述UE上报的所述K1个天线端口及所述第一比例序列确定所述服务波束。
作为一个实施例,第一天线端口组和第二天线端口组是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两个天线端口组,所述K1等于2。第一波束赋型向量被用于所述第一天线端口组的波束赋型,第二波束赋型向量被用于所述第二天线端口组的波束赋型。所述第一比例序列由第一元素和第二元素组成,其中,所述第一元素对应所述第一天线端口组,所述第二元素对应所述第二天线端口组。所述第一元素等于1,所述第二元素等于a,所述a是小于1的正实数。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发送者使用第一元素和第二元素分别加权所述第一波束赋型向量对应的方向和所述第二波束赋型向量对应的方向得到服务波束对应的方向。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发送者存有一张对应关系表,所述对应关系表被用于确定UE的服务波束和所述K1个天线端口及所述第一比例序列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发送者根据所述第一天线端口组,所述第二天线端口组和所述第一比例序列检索所述对应关系表,得到用于与所述UE之间通信的模拟波束方向。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分别对应的K1个波束赋型向量和所述第一比例序列被用于生成下一次波束扫描的信号。所述信号使用的多个波束赋型向量的生成函数的变量是所述K1个波束赋型向量和所述第一比例序列。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多个波束赋型向量的覆盖空间的中心由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及所述第一比例序列确定。
具体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中的K2个天线端口组对应所述K个信道质量值中的K2个信道质量值;所述K2是小于或者等于所述K的正整数;第二比例序列对应所述K2个信道质量值之间的比值;第一接收波束赋型向量被用于接收通过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发送的信号,第二接收波束赋型向量被用于接收通过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发送的信号;所述第一接收波束赋型向量和所述第二接收波束赋型向量不同;所述第一信息还被用于确定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和所述第二比例序列。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好处在于,针对不同的接收波束赋型向量分别通过不同的天线端口组对应的波束赋型向量和不同的比例序列生成多个候选服务波束,增加传输分集效果。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中的天线端口和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中的天线端口不重叠。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和所述第一比例序列被用于生成第一发送波束赋型向量,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和所述第二比例序列}被用于生成第二发送波束赋型向量。所述第一发送波束赋型向量和所述第一接收波束赋型向量被用于第一时间窗上的数据传输的波束赋型;所述第二发送波束赋型向量和所述第二接收波束赋型向量被用于第二时间窗上的数据传输的波束赋型。所述第一时间窗与所述第二时间窗在时域上正交。
作为一个实施例,第一目标信道质量是所述K1个信道质量值的函数,第二目标信道质量是所述K2个信道质量值的函数。当所述第一目标信道质量高于所述第二目标信道质量时,所述第一发送波束赋型向量被优先使用。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目标信道质量和所述第二目标信道质量分别是所述K1个信道质量值和所述K2个信道质量值的加权平均值,所述第一比例序列和所述第二比例序列被分别用于所述加权平均。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目标信道质量和所述第二目标信道质量分别是所述K1个信道质量值和所述K2个信道质量值的平均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发送波束赋型向量与所述接收波束赋型向量是模拟波束赋型向量。
具体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任意两个天线端口是共站或者类共站(Quasi-Co-Located,QCL)的,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任意两个天线端口是共站或者类共站(Quasi-Co-Located,QCL)的,或者,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任意两个天线端口在同一个载波上,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任意两个天线端口在同一个载波上。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好处在于,基站通过使用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指示共站(类共站)或者共载波的天线端口可以更有效的利用所述第一比例序列。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共站或者QCL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明示的指示所述共站或者QCL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暗示的指示所述共站或者QCL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共载波的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明示的指示所述共载波的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暗示的指示所述共载波的信息。
具体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还被用于确定所述K1,所述K2和目标阈值中的至少最后一项;所述目标阈值是一个非负实数;第一信道质量是所述K1个信道质量值中最好的信道质量值;第二信道质量是所述K1个信道质量值中最差的信道质量值;第三信道质量是所述K2个信道质量值中最好的信道质量值;第四信道质量是所述K2个信道质量值中最差的信道质量值;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与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之间的比值和所述第四信道质量与所述第三信道质量之间的比值中的至少之一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目标阈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好处在于所述目标阈值可以用于控制上报开销,从而提高上报效率。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目标阈值的单位是dB。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明示的指示{所述K1,所述K2,目标阈值}中的至少最后一项。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暗示的指示{所述K1,所述K2,目标阈值}中的至少最后一项。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在多个消息中发送。
具体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还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道质量和所述第三信道质量中的至少之一。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好处在于,基站可以通过所述第一信道质量(所述第三信道质量)和所述第一比例序列(所述第二比例序列)近似恢复所述K1个信道质量(所述K2个信道质量),从而提高波束生成和调度的灵活性。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在多个消息中发送。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道质量(所述第三信道质量)的部分在测量报告中发送,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所述第一比例序列}({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所述第二比例序列})的部分在CSI报告中发送。
具体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二无线信号。
其中,目标天线端口组被用于发送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所述目标天线端口组与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和所述第一比例序列关联,或者,所述目标天线端口组与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和所述第二比例序列关联。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好处在于,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对应的波束赋型向量和所述第一比例序列,或者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对应的波束赋型向量和所述第二比例序列,被用于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波束赋型,从而提高作用于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波束赋型增益。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对应的发送波束赋型向量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发送波束赋型向量。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对应的发送波束赋型向量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发送波束赋型向量。
作为一个实施例,当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对应的发送波束赋型向量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发送波束赋型向量时,所述第一接收波束赋型向量被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当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对应的发送波束赋型向量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发送波束赋型向量时,所述第二接收波束赋型向量被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无线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发送波束赋型向量和所述接收波束赋型向量是模拟波束赋型向量。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是PDCCH承载的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是PDSCH承载的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是参考信号。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被用于多天线传输的基站中的方法,包括:
-步骤A.发送第一信令;
-步骤B.发送第一无线信号;
-步骤C.接收第一信息;
其中,K个天线端口组被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所述K是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分别对应K个信道质量值;所述K个信道质量值是K个非负实数;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中的K1个天线端口组对应所述K个信道质量值中的K1个信道质量值;所述K1是小于或者等于所述K的正整数;第一比例序列对应所述K1个信道质量值之间的比值;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和所述第一比例序列。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分别对应的K1个波束赋型向量和所述第一比例序列被用于生成用于与UE之间数据传输的服务波束。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基站根据覆盖空间确定与UE所在的相对位置有关的服务波束与所述K1个天线端口和所述第一比例序列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根据UE上报的所述K1个天线端口和所述第一比例序列确定所述服务波束。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基站存有一张对应关系表,所述对应关系表被用于确定针对UE的服务波束与所述K1个天线端口和所述第一比例序列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基站根据所述K1个天线端口和所述第一比例序列检索所述对应关系表,得到用于与所述UE之间通信的波束赋型向量。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分别对应的K1个波束赋型向量和所述第一比例序列被用于生成下一次波束扫描的信号。所述信号使用的多个波束赋型向量的生成函数的变量是所述K1个波束赋型向量和所述第一比例序列。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多个波束赋型向量的覆盖空间的中心使用的波束赋型向量对应的方向对应所述K1个波束赋型向量对应的方向使用所述第一比例序列权重加和的结果。
具体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中的K2个天线端口组对应所述K个信道质量值中的K2个信道质量值;所述K2是小于或者等于所述K的正整数;第二比例序列对应所述K2个信道质量值之间的比值;第一接收波束赋型向量被用于接收通过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发送的信号,第二接收波束赋型向量被用于接收通过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发送的信号;所述第一接收波束赋型向量和所述第二接收波束赋型向量不同;所述第一信息还被用于确定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和所述第二比例序列。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还被所述基站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接收波束赋型向量和所述第二接收波束赋型向量。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显式的指示所述第一接收波束赋型向量和所述第二接收波束赋型向量。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隐式的指示所述第一接收波束赋型向量和所述第二接收波束赋型向量。
具体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任意两个天线端口是共站或者类共站(Quasi-Co-Located,QCL)的,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任意两个天线端口是共站或者类共站(Quasi-Co-Located,QCL)的,或者,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任意两个天线端口在同一个载波上,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任意两个天线端口在同一个载波上。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基站使用共站(类共站)或者共载波的波束赋型向量及其对应的比例序列生成服务波束。
具体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还被用于确定所述K1,所述K2和目标阈值中的至少最后一项;所述目标阈值是一个非负实数;第一信道质量是所述K1个信道质量值中最好的信道质量值;第二信道质量是所述K1个信道质量值中最差的信道质量值;第三信道质量是所述K2个信道质量值中最好的信道质量值;第四信道质量是所述K2个信道质量值中最差的信道质量值;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与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之间的比值和所述第四信道质量与所述第三信道质量之间的比值中的至少之一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目标阈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基站通过所述K1,所述K2和目标阈值控制上报开销。
具体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还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道质量和所述第三信道质量中的至少之一。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基站结合所述第一信道质量、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和所述第一比例序列近似恢复所述K1个信道质量值,用于多用户MIMO调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基站结合所述第三信道质量,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和所述第二比例序列近似恢复所述K2个信道质量值,用于多用户MIMO调度。
具体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第二无线信号。
其中,目标天线端口组被用于发送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所述目标天线端口组与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和所述第一比例序列关联,或者,所述目标天线端口组与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和所述第二比例序列关联。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对应的K1个波束赋型向量与所述第一比例序列被用于生成目标波束赋型向量;所述目标波束赋型向量用于所述目标天线端口组的波束赋型。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对应的K2个波束赋型向量与所述第一比例序列被用于生成目标波束赋型向量;所述目标波束赋型向量用于所述目标天线端口组的波束赋型。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被用于多天线传输的用户设备,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接收机模块,用于接收第一信令;
-第二接收机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无线信号;
-第三发射机模块,用于发送第一信息;
其中,K个天线端口组被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所述K是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分别对应K个信道质量值;所述K个信道质量值是K个非负实数;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中的K1个天线端口组对应所述K个信道质量值中的K1个信道质量值;所述K1是小于或者等于所述K的正整数;第一比例序列对应所述K1个信道质量值之间的比值;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和所述第一比例序列。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用户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中的K2个天线端口组对应所述K个信道质量值中的K2个信道质量值;所述K2是小于或者等于所述K的正整数;第二比例序列对应所述K2个信道质量值之间的比值;第一接收波束赋型向量被用于接收通过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发送的信号,第二接收波束赋型向量被用于接收通过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发送的信号;所述第一接收波束赋型向量和所述第二接收波束赋型向量不同;所述第一信息还被用于确定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和所述第二比例序列。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用户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任意两个天线端口是共站或者类共站(Quasi-Co-Located,QCL)的,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任意两个天线端口是共站或者类共站(Quasi-Co-Located,QCL)的,或者,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任意两个天线端口在同一个载波上,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任意两个天线端口在同一个载波上。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用户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还被用于确定所述K1、所述K2和目标阈值中的至少最后一项;所述目标阈值是一个非负实数;第一信道质量是所述K1个信道质量值中最好的信道质量值;第二信道质量是所述K1个信道质量值中最差的信道质量值;第三信道质量是所述K2个信道质量值中最好的信道质量值;第四信道质量是所述K2个信道质量值中最差的信道质量值;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与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之间的比值和所述第四信道质量与所述第三信道质量之间的比值中的至少之一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目标阈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用户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还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道质量和所述第三信道质量中的至少之一。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用户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收机模块用于接收第二无线信号,其中,目标天线端口组被用于发送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所述目标天线端口组与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和所述第一比例序列关联,或者,所述目标天线端口组与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和所述第二比例序列关联。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被用于多天线传输的基站设备,包括如下模块,
-第一发射机模块,用于发送第一信令;
-第二发射机模块,用于发送第一无线信号;
-第三接收机模块,用于接收第一信息;
其中,K个天线端口组被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所述K是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分别对应K个信道质量值;所述K个信道质量值是K个非负实数;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中的K1个天线端口组对应所述K个信道质量值中的K1个信道质量值;所述K1是小于或者等于所述K的正整数;第一比例序列对应所述K1个信道质量值之间的比值;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和所述第一比例序列。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基站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中的K2个天线端口组对应所述K个信道质量值中的K2个信道质量值;所述K2是小于或者等于所述K的正整数;第二比例序列对应所述K2个信道质量值之间的比值;第一接收波束赋型向量被用于接收通过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发送的信号,第二接收波束赋型向量被用于接收通过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发送的信号;所述第一接收波束赋型向量和所述第二接收波束赋型向量不同;所述第一信息还被用于确定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和所述第二比例序列。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基站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任意两个天线端口是共站或者类共站(Quasi-Co-Located,QCL)的,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任意两个天线端口是共站或者类共站(Quasi-Co-Located,QCL)的,或者,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任意两个天线端口在同一个载波上,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任意两个天线端口在同一个载波上。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基站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还被用于确定所述K1、所述K2和目标阈值中的至少最后一项;所述目标阈值是一个非负实数;第一信道质量是所述K1个信道质量值中最好的信道质量值;第二信道质量是所述K1个信道质量值中最差的信道质量值;第三信道质量是所述K2个信道质量值中最好的信道质量值;第四信道质量是所述K2个信道质量值中最差的信道质量值;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与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之间的比值和所述第四信道质量与所述第三信道质量之间的比值中的至少之一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目标阈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基站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还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道质量和所述第三信道质量中的至少之一。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基站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送设备还被用于发送第二无线信号,其中,目标天线端口组被用于发送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所述目标天线端口组与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和所述第一比例序列}关联,或者,所述目标天线端口组与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和所述第二比例序列关联。
和传统方案相比,本申请具备如下优势:
-通过信道质量比例的上报更灵活的生成和使用服务波束,增加波束赋型增益;
-通过针对不同的接收波束赋型的多套上报,增加了后续传输的鲁棒性和灵活性;
-通过最佳信道质量的上报,结合信道质量比例的上报,增加了基站多用户调度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中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无线传输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K个参考信号组的模拟波束赋型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K个参考信号组的时序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K1个天线端口组和K2个天线端口组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无线信号波束赋型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UE中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基站中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实施例1
实施例1示例了无线传输的流程图,如附图1所示。附图1中,基站N1是UE U2的服务小区维持基站。附图1中,方框F1中的步骤是可选的。
对于N1,在步骤S11中发送第一信令;在步骤S12中发送第一无线信号;在步骤S13中接收第一信息;在步骤S14中发送第二信号。
对于U2,在步骤S21中接收第一信令;在步骤S22中接收第一无线信号;在步骤S23中发送第一信息;在步骤S24中接收第二信号。
在实施例1中,K个天线端口组被N1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所述第一信令被U2用于确定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所述K是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分别对应K个信道质量值;所述K个信道质量值是K个非负实数;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中的K1个天线端口组对应所述K个信道质量值中的K1个信道质量值;所述K1是小于或者等于所述K的正整数;第一比例序列对应所述K1个信道质量值之间的比值;所述第一信息被N1用于确定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和所述第一比例序列。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中的K2个天线端口组对应所述K个信道质量值中的K2个信道质量值;所述K2是小于或者等于所述K的正整数;第二比例序列对应所述K2个信道质量值之间的比值;第一接收波束赋型向量被U2用于接收通过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发送的信号,第二接收波束赋型向量被U2用于接收通过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发送的信号;所述第一接收波束赋型向量和所述第二接收波束赋型向量不同;所述第一信息还被N1用于确定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和所述第二比例序列。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任意两个天线端口是共站或者类共站(Quasi-Co-Located,QCL)的,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任意两个天线端口是共站或者类共站(Quasi-Co-Located,QCL)的,或者,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任意两个天线端口在同一个载波上,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任意两个天线端口在同一个载波上。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还U2被用于确定所述K1,所述K2和目标阈值中的至少最后一项;所述目标阈值是一个非负实数;第一信道质量是所述K1个信道质量值中最好的信道质量值;第二信道质量是所述K1个信道质量值中最差的信道质量值;第三信道质量是所述K2个信道质量值中最好的信道质量值;第四信道质量是所述K2个信道质量值中最差的信道质量值;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与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之间的比值和所述第四信道质量与所述第三信道质量之间的比值中的至少之一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目标阈值。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还被U2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道质量和所述第三信道质量中的至少之一。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目标天线端口组被N1用于发送所述第二无线信号。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目标天线端口组与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和所述第一比例序列关联;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对应K1个模拟波束赋型向量,所述K1个模拟波束向量和所述第一比例序列被N1用于生成第一目标模拟波束赋型向量,所述第一目标模拟波束赋型向量被用于所述目标天线端口组的模拟波束赋型;所述第一接收波束赋型向量被U2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无线信号。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目标天线端口组与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和所述第二比例序列关联;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对应K2个模拟波束赋型向量,所述K2个模拟波束向量和所述第二比例序列被N1用于生成第二目标模拟波束赋型向量,所述第二目标模拟波束赋型向量被用于所述目标天线端口组的模拟波束赋型;所述第二接收波束赋型向量被U2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无线信号。
实施例2
实施例2示例了K个参考信号组的模拟波束赋型的示意图,如附图2所示。
在实施例2中,所述K个参考信号组和K个天线端口组一一对应。所述参考信号组中的参考信号的数量等于对应的所述天线端口组中的天线端口的数量。
在实施例2中,一个天线端口对应的物理天线被分成了S个天线组,每个所述天线组包括多根天线。所述S为正整数。所述天线端口由S个天线组中的多根天线通过天线虚拟化(Virtualization)叠加而成,所述S个天线组中的多根天线到所述天线端口的映射系数组成波束赋型向量。一个所述天线组通过一个RF(Radio Frequency,射频)链路(Chain)连接到基带处理器。一个所述波束赋型向量由一个模拟波束赋型向量和一个数字波束赋型向量的Kronecker积构成。同一个所述天线组内的多根天线到所述天线端口的映射系数组成这个天线组的模拟波束赋型向量,一个所述天线端口包括的不同天线组对应相同的模拟波束赋型向量。一个所述天线端口包括的不同所述RF链路到所述天线端口的映射系数组成这个天线端口的数字波束赋型向量。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参考信号组仅包括一个所述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组中的参考信号被对应的发送天线端口组中的天线端口发送。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参考信号组仅包括多个所述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组中的多个参考信号分别被对应的发送天线端口组中的多个天线端口发送。一个所述天线端口组中的不同所述天线端口对应相同的所述模拟波束赋型向量。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一个所述天线端口组中的不同所述天线端口对应不同的所述数字波束赋型向量。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是M个天线端口组的子集,UE根据针对所述M个天线端口组中的测量发送辅助信息,基站根据所述辅助信息确定并为UE配置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
实施例3
实施例3示例了K个参考信号组的时序示意图,如附图3所示。
实施例3中,K个天线端口组对应K个参考信号组。所述K个参考信号组中的任意两个参考信号组所占用的时域资源是正交的。所述K个参考信号组中的任意两个参考信号组对应的模拟波束赋型向量不能被认为是相同的。所述K个参考信号组占用K个时间窗。所述K个时间窗在时域上是正交的。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附图3描述了所述K个参考信号组的一次发送。所述K个参考信号组是周期性发送的。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在一个时间窗内,所述参考信号采用CSI-RS的图案。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在一个时间窗内,所述参考信号采用SS的图案。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附图3中的所述时间窗中包括Q1个OFDM符号,所述Q1是{2,4,7,14}中的一种。
实施例4
实施例4示例了K1个天线端口组和K2个天线端口组的示意图,如附图4所示。
在实施例4中,K个天线端口组被用于发送第一无线信号。K个模拟波束赋型向量被分别用于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的发送模拟波束赋型。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分别对应K个信道质量值。所述K个信道质量值中最好的K1+K2个信道质量值分别对应第一接收波束赋型向量和第二接收波束赋型向量。其中,所述第一接收波束赋型向量对通过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发送的信号做接收模拟波束赋型;所述第二接收波束赋型向量对通过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发送的信号做接收模拟波束赋型。
实施例5
实施例5示例了第二无线信号波束赋型的示意图,如附图5所示。在附图5中,虚线椭圆形是用于发送第一无线信号的模拟波束,实线椭圆形是用于发送第二无线信号的模拟波束。
在实施例5中,UE接收通过K个天线端口组发送的第一无线信号。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对应K个信道质量值。UE接收第一信令确定K1等于2。第一天线端口组和第二天线端口组是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两个天线端口组。所述第一天线端口组对应第一信道质量。所述第二天线端口组是对应第二信道质量。所述第一信道质量是所述K个信道质量值中最好的信道质量值。所述第二信道质量是所述K个信道质量值中次好的信道质量值。UE向基站上报{所述第一天线端口组,所述第二天线端口组,第一比例序列}。所述第一比例序列由{1,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与第一信道质量比值}组成。第一模拟波束赋型向量被用于所述第一天线端口组的模拟波束赋型。第二模拟波束赋型向量被用于所述第二天线端口组的模拟波束赋型。所述基站根据UE上报使用{所述第一模拟波束赋型向量对应的方向,所述第二模拟波束赋型向量对应的方向,所述第一比例序列}生成目标模拟波束赋型向量。所述目标模拟波束赋型向量对应的波束方向在所述第一模拟波束赋型向量对应的波束方向和所述第二模拟波束赋型向量对应的波束方向之间。所述目标模拟波束赋型向量被用于目标天线端口组的模拟波束赋型。所述目标天线端口组被用于发送所述第二无线信号。
实施例6
实施例6示例了用于UE中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附图6所示。在附图6中,UE装置200主要由第一接收机模块201,第二接收机模块202和第三发射机模块203组成。
在实施例6中,第一接收机模块201用于接收第一信令;第二接收机模块202用于接收第一无线信号;第三发射机模块203用于发送第一信息。
在实施例6中,K个天线端口组被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所述K是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分别对应K个信道质量值;。所述K个信道质量值是K个非负实数;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中的K1个天线端口组对应所述K个信道质量值中的K1个信道质量值;所述K1是小于或者等于所述K的正整数;第一比例序列对应所述K1个信道质量值之间的比值;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和所述第一比例序列。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中的K2个天线端口组对应所述K个信道质量值中的K2个信道质量值;所述K2是小于或者等于所述K的正整数;第二比例序列对应所述K2个信道质量值之间的比值;第一接收波束赋型向量被用于接收通过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发送的信号,第二接收波束赋型向量被用于接收通过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发送的信号;所述第一接收波束赋型向量和所述第二接收波束赋型向量不同;所述第一信息还被用于确定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和所述第二比例序列。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任意两个天线端口是共站或者类共站(Quasi-Co-Located,QCL)的,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任意两个天线端口是共站或者类共站(Quasi-Co-Located,QCL)的,或者,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任意两个天线端口在同一个载波上,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任意两个天线端口在同一个载波上。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还被用于确定所述K1,所述K2和目标阈值中的至少最后一项;所述目标阈值是一个非负实数。第一信道质量是所述K1个信道质量值中最好的信道质量值;第二信道质量是所述K1个信道质量值中最差的信道质量值;第三信道质量是所述K2个信道质量值中最好的信道质量值;第四信道质量是所述K2个信道质量值中最差的信道质量值;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与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之间的比值和所述第四信道质量与所述第三信道质量之间的比值中的至少之一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目标阈值。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还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道质量和所述第三信道质量中的至少之一。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二接收机模块202还被用于接收第二无线信号。目标天线端口组被用于发送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所述目标天线端口组与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及所述第一比例序列关联,或者,所述目标天线端口组与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及所述第二比例序列关联。
实施例7
实施例7示例了用于基站中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附图7所示。
在附图7中,基站装置300主要由第一发射机模块301,第二发射机模块302和第三接收机模块303组成。
在实施例7中,第一发射机模块301用于发送第一信令;第二发射机模块302用于发送第一无线信号;第三接收机模块303用于接收第一信息。
在实施例7中,K个天线端口组被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所述K是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分别对应K个信道质量值;所述K个信道质量值是K个非负实数;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中的K1个天线端口组对应所述K个信道质量值中的K1个信道质量值;所述K1是小于或者等于所述K的正整数;第一比例序列对应所述K1个信道质量值之间的比值;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和所述第一比例序列。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中的K2个天线端口组对应所述K个信道质量值中的K2个信道质量值;所述K2是小于或者等于所述K的正整数;第二比例序列对应所述K2个信道质量值之间的比值;第一接收波束赋型向量被用于接收通过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发送的信号,第二接收波束赋型向量被用于接收通过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发送的信号;所述第一接收波束赋型向量和所述第二接收波束赋型向量不同;所述第一信息还被用于确定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和所述第二比例序列。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任意两个天线端口是共站或者类共站(Quasi-Co-Located,QCL)的,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任意两个天线端口是共站或者类共站(Quasi-Co-Located,QCL)的,或者,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任意两个天线端口在同一个载波上,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任意两个天线端口在同一个载波上。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还被用于确定所述K1、所述K2和目标阈值中的至少最后一项;所述目标阈值是一个非负实数;第一信道质量是所述K1个信道质量值中最好的信道质量值;第二信道质量是所述K1个信道质量值中最差的信道质量值;第三信道质量是所述K2个信道质量值中最好的信道质量值;第四信道质量是所述K2个信道质量值中最差的信道质量值;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与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之间的比值和所述第四信道质量与所述第三信道质量之间的比值中的至少之一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目标阈值。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还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道质量和所述第三信道质量中的至少之一。
作为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二发射机模块还被用于发送第二无线信号;目标天线端口组被用于发送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所述目标天线端口组与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和所述第一比例序列关联,或者,所述目标天线端口组与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和所述第二比例序列关联。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硬盘或者光盘等。可选的,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者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形式实现,也可以由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申请不限于任何特定形式的软件和硬件的结合。本申请中的UE或者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上网卡,NB-IOT终端,eMTC终端等无线通信设备。本申请中的基站或者系统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宏蜂窝基站,微蜂窝基站,家庭基站,中继基站等无线通信设备。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6)
1.一种被用于多天线传输的用户设备中的方法,包括:
-步骤A.接收第一信令;
-步骤B.接收第一无线信号;
-步骤C.发送第一信息;
其中,K个天线端口组被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所述K是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分别对应K个信道质量值;所述K个信道质量值是K个非负实数;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中的K1个天线端口组对应所述K个信道质量值中的K1个信道质量值;所述K1是小于或者等于所述K的正整数;第一比例序列对应所述K1个信道质量值之间的比值;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和所述第一比例序列;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目标阈值;所述目标阈值是一个非负实数;第一信道质量是所述K1个信道质量值中最好的信道质量值,第二信道质量是所述K1个信道质量值中最差的信道质量值;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与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之间的比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目标阈值;第一信令是RRC信令,所述第一信息在CSI报告中发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分别对应K个参考信号组,所述K个参考信号组分别通过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发送,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由所述K个参考信号组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K个信道质量值是宽带信道质量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比例序列由K1-1个正实数组成;所述K1-1个正实数是所述K1个信道质量值中除最好的信道质量值以外的信道质量值与所述最好的信道质量值之间的比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中的K2个天线端口组对应所述K个信道质量值中的K2个信道质量值;所述K2是小于或者等于所述K的正整数;第二比例序列对应所述K2个信道质量值之间的比值;第一接收波束赋型向量被用于接收通过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发送的信号,第二接收波束赋型向量被用于接收通过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发送的信号;所述第一接收波束赋型向量和所述第二接收波束赋型向量不同;所述第一信息还被用于确定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和所述第二比例序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任意两个天线端口是共站或者类共站(Quasi-Co-Located,QCL)的,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任意两个天线端口是共站或者类共站(Quasi-Co-Located,QCL)的,或者,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任意两个天线端口在同一个载波上,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任意两个天线端口在同一个载波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K1、所述K2和目标阈值中的至少最后一项;所述目标阈值是一个非负实数;第一信道质量是所述K1个信道质量值中最好的信道质量值;第二信道质量是所述K1个信道质量值中最差的信道质量值;第三信道质量是所述K2个信道质量值中最好的信道质量值;第四信道质量是所述K2个信道质量值中最差的信道质量值;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与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之间的比值和所述第四信道质量与所述第三信道质量之间的比值中的至少之一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目标阈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还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道质量和所述第三信道质量中的至少之一。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的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二无线信号;
其中,目标天线端口组被用于发送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所述目标天线端口组与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和所述第一比例序列关联,或者,所述目标天线端口组与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和所述第二比例序列关联。
10.一种被用于多天线传输的基站中的方法,包括:
-步骤A.发送第一信令;
-步骤B.发送第一无线信号;
-步骤C.接收第一信息;
其中,K个天线端口组被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所述K是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分别对应K个信道质量值;所述K个信道质量值是K个非负实数;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中的K1个天线端口组对应所述K个信道质量值中的K1个信道质量值;所述K1是小于或者等于所述K的正整数;第一比例序列对应所述K1个信道质量值之间的比值;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及所述第一比例序列;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目标阈值;所述目标阈值是一个非负实数;第一信道质量是所述K1个信道质量值中最好的信道质量值,第二信道质量是所述K1个信道质量值中最差的信道质量值;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与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之间的比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目标阈值;第一信令是RRC信令,所述第一信息在CSI报告中发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分别对应K个参考信号组,所述K个参考信号组分别通过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发送,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由所述K个参考信号组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K个信道质量值是宽带信道质量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比例序列由K1-1个正实数组成;所述K1-1个正实数是所述K1个信道质量值中除最好的信道质量值以外的信道质量值与所述最好的信道质量值之间的比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中的K2个天线端口组对应所述K个信道质量值中的K2个信道质量值;所述K2是小于或者等于所述K的正整数;第二比例序列对应所述K2个信道质量值之间的比值;第一接收波束赋型向量被用于接收通过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发送的信号,第二接收波束赋型向量被用于接收通过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发送的信号;所述第一接收波束赋型向量和所述第二接收波束赋型向量不同;所述第一信息还被用于确定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和所述第二比例序列。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任意两个天线端口是共站或者类共站(Quasi-Co-Located,QCL)的,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任意两个天线端口是共站或者类共站(Quasi-Co-Located,QCL)的,或者,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任意两个天线端口在同一个载波上,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任意两个天线端口在同一个载波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K1、所述K2和目标阈值中的至少最后一项;所述目标阈值是一个非负实数;第一信道质量是所述K1个信道质量值中最好的信道质量值;第二信道质量是所述K1个信道质量值中最差的信道质量值;第三信道质量是所述K2个信道质量值中最好的信道质量值;第四信道质量是所述K2个信道质量值中最差的信道质量值;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与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之间的比值和所述第四信道质量与所述第三信道质量之间的比值中的至少之一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目标阈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还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道质量和所述第三信道质量中的至少之一。
18.根据权利要求14至17中的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第二无线信号;
其中,目标天线端口组被用于发送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所述目标天线端口组与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和所述第一比例序列关联,或者,所述目标天线端口组与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和所述第二比例序列关联。
19.一种被用于多天线传输的用户设备,其中,包括如下模块:
-第一接收机模块,用于接收第一信令;
-第二接收机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无线信号;
-第三发射机模块,用于发送第一信息;
其中,K个天线端口组被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所述K是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分别对应K个信道质量值;所述K个信道质量值是K个非负实数;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中的K1个天线端口组对应所述K个信道质量值中的K1个信道质量值;所述K1是小于或者等于所述K的正整数;第一比例序列对应所述K1个信道质量值之间的比值;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和所述第一比例序列;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目标阈值;所述目标阈值是一个非负实数;第一信道质量是所述K1个信道质量值中最好的信道质量值,第二信道质量是所述K1个信道质量值中最差的信道质量值;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与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之间的比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目标阈值;第一信令是RRC信令,所述第一信息在CSI报告中发送。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分别对应K个参考信号组,所述K个参考信号组分别通过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发送,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由所述K个参考信号组组成。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K个信道质量值是宽带信道质量值。
22.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比例序列由K1-1个正实数组成;所述K1-1个正实数是所述K1个信道质量值中除最好的信道质量值以外的信道质量值与所述最好的信道质量值之间的比值。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中的K2个天线端口组对应所述K个信道质量值中的K2个信道质量值;所述K2是小于或者等于所述K的正整数;第二比例序列对应所述K2个信道质量值之间的比值;第一接收波束赋型向量被用于接收通过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发送的信号,第二接收波束赋型向量被用于接收通过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发送的信号;所述第一接收波束赋型向量和所述第二接收波束赋型向量不同;所述第一信息还被用于确定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和所述第二比例序列。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任意两个天线端口是共站或者类共站(Quasi-Co-Located,QCL)的,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任意两个天线端口是共站或者类共站(Quasi-Co-Located,QCL)的,或者,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任意两个天线端口在同一个载波上,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任意两个天线端口在同一个载波上。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K1、所述K2和目标阈值中的至少最后一项;所述目标阈值是一个非负实数;第一信道质量是所述K1个信道质量值中最好的信道质量值;第二信道质量是所述K1个信道质量值中最差的信道质量值;第三信道质量是所述K2个信道质量值中最好的信道质量值;第四信道质量是所述K2个信道质量值中最差的信道质量值;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与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之间的比值和所述第四信道质量与所述第三信道质量之间的比值中的至少之一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目标阈值。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还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道质量和所述第三信道质量中的至少之一。
27.根据权利要求23至26中的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收机模块接收第二无线信号;其中,目标天线端口组被用于发送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所述目标天线端口组与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及所述第一比例序列关联,或者,所述目标天线端口组与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及所述第二比例序列关联。
28.一种被用于多天线传输的基站设备,其中,包括如下模块:
-第一发射机模块,用于发送第一信令;
-第二发射机模块,用于发送第一无线信号;
-第三接收机模块,用于接收第一信息;
其中,K个天线端口组被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所述K是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分别对应K个信道质量值,所述K个信道质量值是K个非负实数,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中的K1个天线端口组对应所述K个信道质量值中的K1个信道质量值,所述K1是小于或者等于所述K的正整数,第一比例序列对应所述K1个信道质量值之间的比值,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和所述第一比例序列;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目标阈值;所述目标阈值是一个非负实数;第一信道质量是所述K1个信道质量值中最好的信道质量值,第二信道质量是所述K1个信道质量值中最差的信道质量值;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与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之间的比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目标阈值;第一信令是RRC信令,所述第一信息在CSI报告中发送。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基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分别对应K个参考信号组,所述K个参考信号组分别通过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发送,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由所述K个参考信号组组成。
30.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基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K个信道质量值是宽带信道质量值。
31.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基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比例序列由K1-1个正实数组成;所述K1-1个正实数是所述K1个信道质量值中除最好的信道质量值以外的信道质量值与所述最好的信道质量值之间的比值。
32.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基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K个天线端口组中的K2个天线端口组对应所述K个信道质量值中的K2个信道质量值;所述K2是小于或者等于所述K的正整数;第二比例序列对应所述K2个信道质量值之间的比值;第一接收波束赋型向量被用于接收通过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发送的信号,第二接收波束赋型向量被用于接收通过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发送的信号;所述第一接收波束赋型向量和所述第二接收波束赋型向量不同;所述第一信息还被用于确定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和所述第二比例序列。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基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任意两个天线端口是共站或者类共站(Quasi-Co-Located,QCL)的,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任意两个天线端口是共站或者类共站(Quasi-Co-Located,QCL)的,或者,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任意两个天线端口在同一个载波上,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任意两个天线端口在同一个载波上。
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基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K1、所述K2和目标阈值中的至少最后一项;所述目标阈值是一个非负实数;第一信道质量是所述K1个信道质量值中最好的信道质量值;第二信道质量是所述K1个信道质量值中最差的信道质量值;第三信道质量是所述K2个信道质量值中最好的信道质量值;第四信道质量是所述K2个信道质量值中最差的信道质量值;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与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之间的比值和所述第四信道质量与所述第三信道质量之间的比值中的至少之一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目标阈值。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基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还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道质量和所述第三信道质量中的至少之一。
36.根据权利要求32至35中的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基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射机模块发送第二无线信号;其中,目标天线端口组被用于发送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所述目标天线端口组与所述K1个天线端口组及所述第一比例序列关联,或者,所述目标天线端口组与所述K2个天线端口组及所述第二比例序列关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037365.4A CN109617575B (zh) | 2016-12-28 | 2016-12-28 | 一种被用于多天线传输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236923.2A CN108259071B (zh) | 2016-12-28 | 2016-12-28 | 一种被用于多天线传输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
CN201910037365.4A CN109617575B (zh) | 2016-12-28 | 2016-12-28 | 一种被用于多天线传输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1236923.2A Division CN108259071B (zh) | 2016-12-28 | 2016-12-28 | 一种被用于多天线传输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617575A CN109617575A (zh) | 2019-04-12 |
CN109617575B true CN109617575B (zh) | 2020-06-30 |
Family
ID=6270682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037365.4A Active CN109617575B (zh) | 2016-12-28 | 2016-12-28 | 一种被用于多天线传输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
CN201611236923.2A Active CN108259071B (zh) | 2016-12-28 | 2016-12-28 | 一种被用于多天线传输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1236923.2A Active CN108259071B (zh) | 2016-12-28 | 2016-12-28 | 一种被用于多天线传输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3) | US10951271B2 (zh) |
CN (2) | CN109617575B (zh) |
WO (1) | WO201812080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038557B2 (en) * | 2016-03-31 | 2021-06-1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reference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CN108288984B (zh) * | 2017-01-09 | 2022-05-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参数指示及确定方法和接收端设备及发射端设备 |
CN108631831B (zh) * | 2017-03-24 | 2021-10-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
CN108809600B (zh) * | 2017-05-05 | 2023-11-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
CN109980362B (zh) * | 2017-12-27 | 2021-06-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天线装置及波束状态切换方法 |
CN112737707B (zh) * | 2019-10-14 | 2022-06-07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使用混合波束成形并执行天线校准方法的收发器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84537A (zh) * | 2013-05-21 | 2014-12-03 |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信道信息反馈方法和装置 |
CN104796232A (zh) * | 2014-01-18 | 2015-07-22 |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在非授权频谱上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
WO2016047505A1 (ja) * | 2014-09-25 | 2016-03-31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基地局及びユーザ装置 |
CN106034360A (zh) * | 2015-03-17 | 2016-10-19 |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多用户叠加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
CN106209195A (zh) * | 2015-03-06 | 2016-12-07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388931B1 (en) * | 2010-05-21 | 2017-09-13 | Ime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mixed analog/digital beamform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CN102170335B (zh) * | 2011-05-03 | 2016-09-2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信道状态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 |
US8953699B2 (en) * | 2011-11-07 | 2015-02-10 |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SI feedback for joint processing schemes in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
US9294179B2 (en) * | 2012-02-07 | 2016-03-22 |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 Gain normalization correction of PMI and COI feedback for base station with antenna array |
KR20150054718A (ko) * | 2012-07-12 | 2015-05-20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안테나 포트향 참조 신호 전송 방법 |
US9178583B2 (en) * | 2013-01-08 | 2015-11-03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design in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EP2996378B1 (en) | 2013-06-19 | 2019-01-30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Communication quality measurement method |
US9461727B2 (en) * | 2013-09-05 | 2016-10-04 | Intel Corporation | Adaptive sectorization of a spational region for parallel multi-user transmissions |
JP6114153B2 (ja) * | 2013-09-26 | 2017-04-12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基地局、移動局、参照信号送信方法及びチャネル品質測定方法 |
CN104202073A (zh) | 2014-03-04 | 2014-12-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信道信息的反馈方法、导频及波束发送方法、系统及装置 |
KR102258289B1 (ko) * | 2014-05-22 | 2021-05-31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이차원 배열 안테나를 사용하는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채널 피드백의 생성 및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WO2016032104A1 (ko) * | 2014-08-24 | 2016-03-0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빔포밍을 위한 가중치 결정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US9999073B2 (en) * | 2014-11-18 | 2018-06-12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Signaling adapted CSI-RS periodicities in active antenna systems |
US9973249B2 (en) * | 2014-12-23 | 2018-05-1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schemes for FD-MIMO |
US9780856B2 (en) * | 2015-01-16 | 2017-10-03 |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patial on sub-band massive MIMO/BFN to provide a large number of orthogonal channels |
WO2016163843A1 (ko) * | 2015-04-10 | 2016-10-13 | 엘지전자(주)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 정보를 보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US10547366B2 (en) * | 2015-09-04 | 2020-01-2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SI reporting on PUCCH |
US10651901B2 (en) * | 2016-01-12 | 2020-05-12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multi-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
WO2017138750A1 (en) * | 2016-02-12 | 2017-08-1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status information feedback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1038557B2 (en) * | 2016-03-31 | 2021-06-1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reference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CN106211338B (zh) * | 2016-07-13 | 2019-06-14 | 江苏中兴微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空域位置特性的用户调度方法 |
US10484064B2 (en) * | 2016-09-01 | 2019-11-19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ownlink and uplink CSI acquisition |
-
2016
- 2016-12-28 CN CN201910037365.4A patent/CN109617575B/zh active Active
- 2016-12-28 CN CN201611236923.2A patent/CN108259071B/zh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07-25 WO PCT/CN2017/094209 patent/WO2018120803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9
- 2019-06-27 US US16/454,075 patent/US10951271B2/en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12-31 US US17/138,945 patent/US11626904B2/en active Active
-
2023
- 2023-04-10 US US18/132,467 patent/US20240039583A1/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84537A (zh) * | 2013-05-21 | 2014-12-03 |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信道信息反馈方法和装置 |
CN104796232A (zh) * | 2014-01-18 | 2015-07-22 |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在非授权频谱上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
WO2016047505A1 (ja) * | 2014-09-25 | 2016-03-31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基地局及びユーザ装置 |
CN106209195A (zh) * | 2015-03-06 | 2016-12-07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
CN106034360A (zh) * | 2015-03-17 | 2016-10-19 |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多用户叠加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259071B (zh) | 2019-02-26 |
US20190319680A1 (en) | 2019-10-17 |
CN109617575A (zh) | 2019-04-12 |
CN108259071A (zh) | 2018-07-06 |
US20210126676A1 (en) | 2021-04-29 |
US11626904B2 (en) | 2023-04-11 |
US10951271B2 (en) | 2021-03-16 |
US20240039583A1 (en) | 2024-02-01 |
WO2018120803A1 (zh) | 2018-07-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617575B (zh) | 一种被用于多天线传输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 |
US10804979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acquiring and feeding back transmission beam information | |
WO2018059112A1 (zh) | 一种天线波束管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108633062B (zh) | 一种基站、用户设备中的用于多天线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8155923B (zh) | 一种被用于多天线传输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7659349B (zh) | 一种无线传输中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8737041B (zh) | 一种用于多天线传输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4828252A (zh) | 多传输点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7294574B (zh) | 多传输点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1585736A (zh) | 一种基站、用户设备中的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8024371B (zh) | 一种用于动态调度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8242944B (zh) | 一种用于多天线传输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8023622B (zh) | 一种用于信道反馈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1342868B (zh) | 一种大尺度mimo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 |
CN110268638B (zh) | 一种用户设备、基站中的被用于多天线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8809366B (zh) |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8271264B (zh) | 一种被用于多天线传输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8390707B (zh) | 一种被用于多天线传输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8633063B (zh) | 一种用于多天线传输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1585619B (zh) | 一种被用于多天线传输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1585625B (zh) | 一种被用于多天线传输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0493881B (zh) | 一种ue、基站中的用于多天线传输方法和装置 | |
CN104540202B (zh) | 一种lte自适应信号发射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03 Address after: Texas, USA Patentee after: Aurora Technology Consult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A2117, Building B, 555 Dongchuan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200240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LANGB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