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14416A - 一种基于数据统计分析的发票管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数据统计分析的发票管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14416A
CN109614416A CN201811278755.2A CN201811278755A CN109614416A CN 109614416 A CN109614416 A CN 109614416A CN 201811278755 A CN201811278755 A CN 201811278755A CN 109614416 A CN109614416 A CN 1096144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voice
main body
data
amount
gen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7875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7875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14416A/zh
Publication of CN1096144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144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分析中的数据建模分析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统计分析的发票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发票数据,所述发票数据为发票主体在发票的各流通环节中所产生的数据;按照预设的数据处理规则对所述发票数据进行统计;根据统计结果,按照预设的分析方式对所述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并生成异常信息;本发明还公开了用于执行发票管理方法的发票管理装置。本发明的发票管理方法及装置从外部系统中获取到发票数据,从而对发票数据进行统计并分析,以发现不合理的发票数据,进而根据不合理的发票数据发现发票使用异常情况,进而以更低的开发成本实现发票的管理,从而便于税务人员对发票进行监管,降低可发票管理混乱这类问题的发生概率。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数据统计分析的发票管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分析中的数据建模分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数据统计分析的发票管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税收机关的收款收据,发票在生产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发票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发票管理错乱问题,且监管系统的开发成本高,故有必要提供一种开发成本低,又能够实现管理发票的装置或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数据统计分析的发票管理方法,该发票管理方法包括:
获取发票数据,所述发票数据为发票主体在发票的各流通环节中所产生的数据;
按照预设的数据处理规则对所述发票数据进行统计;
根据统计结果,按照预设的分析方式对所述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并生成异常信息。
可选的,所述的获取所述发票数据包括子步骤:
按照预设的获取频率从外部系统中获取所述发票数据,以实时更新发票数据库。
可选的,所述的按照所述预设的数据处理规则对所述发票数据进行统计包括子步骤:
统计发票主体上一月份的开票数量和/或发票主体上一月份的开票总金额;
统计发票主体当前月份的开票数量和/或发票主体当前月份的开票总金额。
可选的,述的根据所述统计结果,按照所述预设的分析方式对所述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并生成所述异常信息包括子步骤:
若所述发票主体当前月份的开票数量大于所述发票主体上一月份的开票数量,和/或若所述发票主体当前月份的开票总金额大于所述发票主体上一月份的开票总金额,则生成异常信息;
接收调整指令,以调整所述发票主体下一个月份可申请的发票数量,和/或调整所述发票主体下一个月份可申请的发票总金额。
可选的,所述的按照所述预设的数据处理规则对所述发票数据进行统计包括子步骤:
获取到发票中的发票主体名称和/或发票主体社会信用代码;
将所述发票主体名称和/或所述发票主体社会信用代码设有所述发票主体的经营范围的检索条件,以检索所述发票主体的所述经营范围;
查询与所述发票主体的所述经营范围对应的发票项目名称。
可选的,所述的按照所述预设的数据处理规则对所述发票数据进行统计包括子步骤:
统计所述发票主体的代开发票类发票总金额;
设定代开发票金额阈值;
将所述代开发票类总金额与所述代开发票金额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代开发票类总金额高于所述代开发票金额阈值,则生成第二异常信息。
可选的,设定代开发票金额阈值具包括子步骤:
统计预设时间段内所述发票主体的每月代开发票类发票总金额;
将所述每月开发发票类发票总金额设为若干个分析样本;
基于所述若干个分析样本生成所述代开发票类发票总金额平均值和/或方差;
根据所述代开发票类发票总金额平均值和/或方差设定所述代开发票金额阈值。
可选的,所述的根据所述代开发票类发票总金额平均值和/或方差设定所述代开发票金额阈值之后,所述发票管理方法包括:
根据修正参数对所述代开发票金额阈值进行修正,以生成修正后的代开发票金额阈值。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基于数据统计分析的发票管理装置,该发票管理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发票数据,所述发票数据为发票主体在发票的各流通环节中所产生的数据;
统计模块,用于按照预设的数据处理规则对所述发票数据进行统计;
分析模块,用于根据统计结果,按照预设的分析方式对所述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并生成异常信息。
可选的,所述数据获取模块包括子模块:
实时更新子模块,用于按照预设的获取频率从外部系统中获取所述发票数据,以实时更新发票数据库。
可选的,所述统计模块包括子模块:
第一统计子模块,用于统计发票主体上一月份的开票数量和/或发票主体上一月份的开票总金额;
第二统计子模块,统计发票主体当前月份的开票数量和/或发票主体当前月份的开票总金额。
可选的,所述分析模块包括子模块:
异常信息生成子模块,用于若所述发票主体当前月份的开票数量大于所述发票主体上一月份的开票数量,和/或若所述发票主体当前月份的开票总金额大于所述发票主体上一月份的开票总金额,则生成异常信息;
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调整指令,以调整所述发票主体下一个月份可申请的发票数量,和/或调整所述发票主体下一个月份可申请的发票总金额。
可选的,统计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到发票中的发票主体名称和/或发票主体社会信用代码;
将所述发票主体名称和/或所述发票主体社会信用代码设有所述发票主体的经营范围的检索条件,以检索所述发票主体的所述经营范围;
查询与所述发票主体的所述经营范围对应的发票项目名称。
可选的,统计模块具体用于:
统计所述发票主体的代开发票类发票总金额;
设定代开发票金额阈值。
可选的,分析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代开发票类总金额与所述代开发票金额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代开发票类总金额高于所述代开发票金额阈值,则生成第二异常信息。
可选的,统计模块具体用于:
统计预设时间段内所述发票主体的每月代开发票类发票总金额;
将所述每月开发发票类发票总金额设为若干个分析样本;
基于所述若干个分析样本生成所述代开发票类发票总金额平均值和/或方差;
根据所述代开发票类发票总金额平均值和/或方差设定所述代开发票金额阈值。
可选的,所述基于数据统计分析的发票管理装置还包括修正模块,所述修正模块用于:
根据修正参数对所述代开发票金额阈值进行修正,以生成修正后的代开发票金额阈值。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另一种基于数据统计分析的发票管理装置,该发票管理装置包括:
至少1个存储单元;
与所述至少1个存储单元耦合的处理单元;
其中,所述至少1个存储单元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调用所述计算机指令,以执行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发票管理方法。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调用时,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发票管理方法。
本发明的发票管理方法及装置从外部系统中获取到发票数据,从而对发票数据进行统计并分析,以发现不合理的发票数据,进而根据不合理的发票数据发现发票使用异常情况,进而以更低的开发成本实现发票的管理,从而便于税务人员对发票进行监管的,降低可发票管理混乱这类问题的发生概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发票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发票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发票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发票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发票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装置、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税收机关的收款收据,发票在生产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发票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发票管理错乱问题,且监管系统的开发成本高,故有必要提供一种开发成本低,又能够实现管理发票的系统或方法。
针对该场景,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数据统计分析的发票管理方法及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一种基于数据统计分析的发票管理方法,该发票管理方法包括步骤:
101、获取发票数据,该发票数据包括了发票主体在发票的各流通环节中所产生的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可以从多个终端中采集发票数据,多个终端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地域且多个终端可以是不同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系统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发票数据包括发票主体名称、发票主体社会信用代码、发票主体年度可申报的发票数量、单张发票的最大可开金额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获取到发票中的发票主体名称及发票主体社会信用代码后,再以该发票主体名称及发票主体社会信用代码为检索到发票主体经营范围,接着以检索到的发票主体经营范围为检索条件从数据库中检索到发票主体经营范围对应的发票项目名称。
例如,假设某个具有开票资质的发票主体需要申报一张发票项目名称为“台式机箱”发票,而该发票主体的经营范围为“建筑装修”,即该发票项目名称与发票主体的经营范围不对应,此时,当本发明实施例的发票管理系统接收到发票项目名称为“台式机箱”发票时,首先获取该发票对应的发票主体名称及发票主体社会信用代码,然后根据该发票主体名称及发票主体社会信用代码为检索到发票主体经营范围,即“建筑装修”;接着以“建筑装修”为检索条件从数据库中检索到“建筑装修”对应的发票项目名称,即“吊灯装饰、墙壁装修、地板安装”。
需要说明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发票管理系统具有发票项目名称数据库,该发票项目名称数据库中预先存储有各行各业的发票主体各自对应的经营范围数据。
按照预设的数据处理规则对发票数据进行统计。例如,对发票中的项目名称进行统计。
可选的,的按照预设的数据处理规则对发票数据进行统计包括子步骤:
获取到发票中的发票主体名称和/或发票主体社会信用代码;
将发票主体名称和/或发票主体社会信用代码设有发票主体的经营范围的检索条件,以检索发票主体的经营范围;
查询与发票主体的经营范围对应的发票项目名称。
103、根据统计结果,按照预设的分析方式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并生成异常信息。
可选的,将检索到的发票项目名称与开票人录入的发票项目名称进行比较,若检索到的发票项目名称包括开票人录入的发票项目名称,则显示该发票正常;若检索到的发票项目名称不包括开票人录入的发票项目名称,则显示该发票不正常。
例如,将“吊灯装饰、墙壁装修、地板安装”与“台式机箱”比较,此时由于字段“台式机箱”并在字段“吊灯装饰、墙壁装修、地板安装”中,故本发明实施例的发票管理系统显示该发票不正常,存在虚开发票的可能性。本发明实施例的发票管理系统可自动判断是否存在开票人虚开发票的情况,省去了税务人员人为核对发票主体经营范围的过程,进而便于税务人员对发票进行管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的按照预设的数据处理规则对发票数据进行统计和的根据统计结果,按照预设的分析方式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并生成异常信息包括子步骤:
统计发票主体的代开发票类发票总金额;
设定代开发票金额阈值;
将代开发票类总金额与代开发票金额阈值进行比较,若代开发票类总金额高于代开发票金额阈值,则生成第二异常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设定代开发票金额阈值具包括子步骤:
统计预设时间段内发票主体的每月代开发票类发票总金额;
将每月开发发票类发票总金额设为若干个分析样本;
基于若干个分析样本生成代开发票类发票总金额平均值和/或方差;
根据代开发票类发票总金额平均值和/或方差设定代开发票金额阈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的根据代开发票类发票总金额平均值和/或方差设定代开发票金额阈值之后,发票管理方法包括:
根据修正参数对代开发票金额阈值进行修正,以生成修正后的代开发票金额阈值。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从外部系统(例如开票系统)中获取到发票数据,从而对发票数据进行统计并分析,以发现不合理的发票数据,进而根据不合理的发票数据发现发票使用异常情况,进而以更低的开发成本实现发票的管理,从而便于税务人员对发票进行监管的,降低可发票管理混乱这类问题的发生概率。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2,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二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统计分析的发票管理方法,该发票管理方法包括步骤:
201、按照预设的获取频率从外部系统中获取发票数据,以实时更新发票数据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可以从多个终端中采集发票数据,多个终端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地域且多个终端可以是不同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系统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发票数据包括发票主体名称、发票主体社会信用代码、发票主体年度可申报的发票数量、单张发票的最大可开金额。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可以每隔一天从外部系统中获取发票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发票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接收发票数据更新指令,以使得本发明的发票管理装置在接收到发票数据更新指令后,立刻更新发票数据。
202、统计发票主体上一月份的开票数量和/或发票主体上一月份的开票总金额。
203、统计发票主体当前月份的开票数量和/或发票主体当前月份的开票总金额。
204、若发票主体当前月份的开票数量大于发票主体上一月份的开票数量,和/或若发票主体当前月份的开票总金额大于发票主体上一月份的开票总金额,则生成异常信息。
205、接收调整指令,以提高发票主体下一个月份可申请的发票数量,和/或提高发票主体下一个月份可申请的发票总金额。
例如,假设发票主体的当前年度的开票数量为60张,而这50张发票的总金额为50万,而为了减少发票主体持有的闲置发票数量,根据发票管理要求,税务机关将发票主体的当前年度的开票总数量除以12个月,接着再估算出发票主体在下一年度的最大开票数量或发票主体下一年度的每月最大开票数量,和估算出发票主体在下一年度的最大开票总金额或发票主体下一年度的每月最大开票总金额,和单张发票的最大开票金额。这样一来,就会遇到以下问题:
若某一个发票主体是在当前年度的12月份注册成功并开始经营的,那么按照现有的发票管理要求,该发票主体实际只有1个月的开票数量及开票金额,却被当成有12个月的开票数量及开票金额,进而导致按照发票管理要求估算出的发票主体在下一年度的最大开票数量或发票主体下一年度的每月最大开票数量,和估算出发票主体在下一年度的最大开票总金额或发票主体下一年度的每月最大开票总金额,和单张发票的最大开票金额与发票主体的实际经营情况不相符,如单张发票的最大开票金额过小,发票主体为了开具较大金额的发票时,需要使用多张发票。这样就导致了发票的浪费,也使得发票主体开票更加麻烦,
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对发票主体的上一月份的开票数量和/或开票总金额进行统计,且对发票主体的当前月份的开票数量和/或开票总金额进行统计,若当前月份的开票数量大于发票主体上一月份的开票数量,则提高发票主体下一个月份可申请的发票数量,和/或若当前月份的开票总金额大于发票主体上一月份的开票总金额,则提高发票主体下一个月份可申请的发票总金额,可使得估算出的发票主体在下一月份的最大开票数量,和估算出发票主体在下一月份的最大开票总金额,和单张发票的最大开票金额更加符合发票主体的实际经营情况,同时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发票系统通过自动调整发票主体的开票数量、开票总金额、单张发票总金额,使得税务人员能够更加便捷地对发票进行管理,降低了管理混乱这类问题的发生概率。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公开的一种基于数据统计分析的发票管理装置,该发票管理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301,获取发票数据,该发票数据包括了发票主体在发票的各流通环节中所产生的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可以从多个终端中采集发票数据,多个终端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地域且多个终端可以是不同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系统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发票数据包括发票主体名称、发票主体社会信用代码、发票主体年度可申报的发票数量、单张发票的最大可开金额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获取到发票中的发票主体名称及发票主体社会信用代码后,再以该发票主体名称及发票主体社会信用代码为检索到发票主体经营范围,接着以检索到的发票主体经营范围为检索条件从数据库中检索到发票主体经营范围对应的发票项目名称。
例如,假设某个具有开票资质的发票主体需要申报一张发票项目名称为“台式机箱”发票,而该发票主体的经营范围为“建筑装修”,即该发票项目名称与发票主体的经营范围不对应,此时,当本发明实施例的发票管理系统接收到发票项目名称为“台式机箱”发票时,首先获取该发票对应的发票主体名称及发票主体社会信用代码,然后根据该发票主体名称及发票主体社会信用代码为检索到发票主体经营范围,即“建筑装修”;接着以“建筑装修”为检索条件从数据库中检索到“建筑装修”对应的发票项目名称,即“吊灯装饰、墙壁装修、地板安装”。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基于数据统计分析的发票管理装置还包括修正模块(附图未示出),所述修正模块用于:
根据修正参数对所述代开发票金额阈值进行修正,以生成修正后的代开发票金额阈值。
需要说明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发票管理系统具有发票项目名称数据库,该发票项目名称数据库中预先存储有各行各业的发票主体各自对应的经营范围数据。
统计模块302,用于按照预设的数据处理规则对发票数据进行统计。例如,对发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票中的项目名称进行统计。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统计模块302具体用于:
获取到发票中的发票主体名称和/或发票主体社会信用代码;
将所述发票主体名称和/或所述发票主体社会信用代码设有所述发票主体的经营范围的检索条件,以检索所述发票主体的所述经营范围;
查询与所述发票主体的所述经营范围对应的发票项目名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统计模块302具体用于:
统计预设时间段内所述发票主体的每月代开发票类发票总金额;
将所述每月开发发票类发票总金额设为若干个分析样本;
基于所述若干个分析样本生成所述代开发票类发票总金额平均值和/或方差;
根据所述代开发票类发票总金额平均值和/或方差设定所述代开发票金额阈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统计模块302具体用于:
统计所述发票主体的代开发票类发票总金额;
设定代开发票金额阈值。
分析模块303,用于根据统计结果,按照预设的分析方式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并生成异常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分析模块303具体用于将所述代开发票类总金额与所述代开发票金额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代开发票类总金额高于所述代开发票金额阈值,则生成第二异常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将检索到的发票项目名称与开票人录入的发票项目名称进行比较,若检索到的发票项目名称包括开票人录入的发票项目名称,则显示该发票正常;若检索到的发票项目名称不包括开票人录入的发票项目名称,则显示该发票不正常。
例如,将“吊灯装饰、墙壁装修、地板安装”与“台式机箱”比较,此时由于字段“台式机箱”并在字段“吊灯装饰、墙壁装修、地板安装”中,故本发明实施例的发票管理系统显示该发票不正常,存在虚开发票的可能性。本发明实施例的发票管理系统可自动判断是否存在开票人虚开发票的情况,省去了税务人员人为核对发票主体经营范围的过程,进而便于税务人员对发票进行管理。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4,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四公开了另一种基于数据统计分析的发票管理装置,该发票管理装置包括:
实时更新子模块3011,用于按照预设的获取频率从外部系统中获取发票数据,以实时更新发票数据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可以从多个终端中采集发票数据,多个终端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地域且多个终端可以是不同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系统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发票数据包括发票主体名称、发票主体社会信用代码、发票主体年度可申报的发票数量、单张发票的最大可开金额。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可以每隔一天从外部系统中获取发票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发票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接收发票数据更新指令,以使得本发明的发票管理装置在接收到发票数据更新指令后,立刻更新发票数据。
第一统计子模块3021,用于统计发票主体上一月份的开票数量和/或发票主体上一月份的开票总金额。
第二统计子模块3022,用于统计发票主体当前月份的开票数量和/或发票主体当前月份的开票总金额。
异常信息生成子模块3031,用于若发票主体当前月份的开票数量大于发票主体上一月份的开票数量,和/或若发票主体当前月份的开票总金额大于发票主体上一月份的开票总金额,则生成异常信息。
指令接收模块3032,用于接收调整指令,以提高发票主体下一个月份可申请的发票数量,和/或提高发票主体下一个月份可申请的发票总金额。
例如,假设发票主体的当前年度的开票数量为60张,而这50张发票的总金额为50万,而为了减少发票主体持有的闲置发票数量,根据发票管理要求,税务机关将发票主体的当前年度的开票总数量除以12个月,接着再估算出发票主体在下一年度的最大开票数量或发票主体下一年度的每月最大开票数量,和估算出发票主体在下一年度的最大开票总金额或发票主体下一年度的每月最大开票总金额,和单张发票的最大开票金额。这样一来,就会遇到以下问题:
若某一个发票主体是在当前年度的12月份注册成功并开始经营的,那么按照现有的发票管理要求,该发票主体实际只有1个月的开票数量及开票金额,却被当成有12个月的开票数量及开票金额,进而导致按照发票管理要求估算出的发票主体在下一年度的最大开票数量或发票主体下一年度的每月最大开票数量,和估算出发票主体在下一年度的最大开票总金额或发票主体下一年度的每月最大开票总金额,和单张发票的最大开票金额与发票主体的实际经营情况不相符,如单张发票的最大开票金额过小,发票主体为了开具较大金额的发票时,需要使用多张发票。这样就导致了发票的浪费,也使得发票主体开票更加麻烦,
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对发票主体的上一月份的开票数量和/或开票总金额进行统计,且对发票主体的当前月份的开票数量和/或开票总金额进行统计,若当前月份的开票数量大于发票主体上一月份的开票数量,则提高发票主体下一个月份可申请的发票数量,和/或若当前月份的开票总金额大于发票主体上一月份的开票总金额,则提高发票主体下一个月份可申请的发票总金额,可使得估算出的发票主体在下一月份的最大开票数量,和估算出发票主体在下一月份的最大开票总金额,和单张发票的最大开票金额更加符合发票主体的实际经营情况,同时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发票系统通过自动调整发票主体的开票数量、开票总金额、单张发票总金额,使得税务人员能够更加便捷地对发票进行管理,降低了管理混乱这类问题的发生概率。
实施例五
请参阅图5,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五公开了另一种基于数据统计分析的发票管理装置,该发票管理装置包括:
通信接口501,能够使的该发票管理装置50与其他通信设备通信。具体实现中,通信接口501可包括有线通信接口(例如以太网接口),也可包括无线通信接口。
存储器503与处理器502耦合,用于存储各种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网络通信程序等。本发明实施例中,存储器503可用于存储数据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存储器503可用于存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公开的发票管理方法的实现程序。关于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公开的发票管理方法的实现,请图1、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502可用于读取和执行计算机可读指令。具体的,处理器502可用于调用存储于存储器503中的程序,例如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发票管理方法的实现程序,并执行该实现程序包含的指令。
当处理器502调用该计算机指令时,可执行以下步骤:获取发票数据,发票数据为发票主体在发票的各流通环节中所产生的数据;按照预设的数据处理规则对发票数据进行统计;根据统计结果,按照预设的分析方式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并生成异常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处理器502调用该计算机指令时,还可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发票管理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发票管理装置通过执行发票管理方法,从外部系统(例如开票系统)中获取到发票数据,从而对发票数据进行统计并分析,以发现不合理的发票数据,进而根据不合理的发票数据发现发票使用异常情况,进而以更低的开发成本实现发票的管理,从而便于税务人员对发票进行监管的,降低可发票管理混乱这类问题的发生概率。
实施例六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实施例一、实施例二中任意一个实施例所描述的发票管理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执行发票管理方法,从外部系统(例如开票系统)中获取到发票数据,从而对发票数据进行统计并分析,以发现不合理的发票数据,进而根据不合理的发票数据发现发票使用异常情况,进而以更低的开发成本实现发票的管理,从而便于税务人员对发票进行监管的,降低可发票管理混乱这类问题的发生概率。
实施例七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且该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实施例一、实施例二中任意一个实施例所描述的发票管理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执行发票管理方法,从外部系统(例如开票系统)中获取到发票数据,从而对发票数据进行统计并分析,以发现不合理的发票数据,进而根据不合理的发票数据发现发票使用异常情况,进而以更低的开发成本实现发票的管理,从而便于税务人员对发票进行监管的,降低可发票管理混乱这类问题的发生概率。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数据统计分析的发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票管理方法包括:
获取发票数据,所述发票数据为发票主体在发票的各流通环节中所产生的数据;
按照预设的数据处理规则对所述发票数据进行统计;
根据统计结果,按照预设的分析方式对所述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并生成异常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获取所述发票数据包括子步骤:
按照预设的获取频率从外部系统中获取所述发票数据,以实时更新发票数据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照所述预设的数据处理规则对所述发票数据进行统计包括子步骤:
统计发票主体上一月份的开票数量和/或发票主体上一月份的开票总金额;
统计发票主体当前月份的开票数量和/或发票主体当前月份的开票总金额。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据所述统计结果,按照所述预设的分析方式对所述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并生成所述异常信息包括子步骤:
若所述发票主体当前月份的开票数量大于所述发票主体上一月份的开票数量,和/或若所述发票主体当前月份的开票总金额大于所述发票主体上一月份的开票总金额,则生成异常信息;
接收调整指令,以调整所述发票主体下一个月份可申请的发票数量,和/或调整所述发票主体下一个月份可申请的发票总金额。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照所述预设的数据处理规则对所述发票数据进行统计包括子步骤:
获取到发票中的发票主体名称和/或发票主体社会信用代码;
将所述发票主体名称和/或所述发票主体社会信用代码设有所述发票主体的经营范围的检索条件,以检索所述发票主体的所述经营范围;
查询与所述发票主体的所述经营范围对应的发票项目名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照所述预设的数据处理规则对所述发票数据进行统计和所述的根据统计结果,按照所述预设的分析方式对所述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并生成所述异常信息所述包括子步骤:
统计所述发票主体的代开发票类发票总金额;
设定代开发票金额阈值;
将所述代开发票类总金额与所述代开发票金额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代开发票类总金额高于所述代开发票金额阈值,则生成第二异常信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定代开发票金额阈值具包括子步骤:
统计预设时间段内所述发票主体的每月代开发票类发票总金额;
将所述每月开发发票类发票总金额设为若干个分析样本;
基于所述若干个分析样本生成所述代开发票类发票总金额平均值和/或方差;
根据所述代开发票类发票总金额平均值和/或方差设定所述代开发票金额阈值。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据所述代开发票类发票总金额平均值和/或方差设定所述代开发票金额阈值之后,所述发票管理方法包括:
根据修正参数对所述代开发票金额阈值进行修正,以生成修正后的代开发票金额阈值。
9.一种基于数据统计分析的发票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1个存储单元;
与所述至少1个存储单元耦合的处理单元;
其中,所述至少1个存储单元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调用所述计算机指令,以执行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发票管理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调用时,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发票管理方法。
CN201811278755.2A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基于数据统计分析的发票管理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96144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78755.2A CN109614416A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基于数据统计分析的发票管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78755.2A CN109614416A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基于数据统计分析的发票管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14416A true CN109614416A (zh) 2019-04-12

Family

ID=660022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78755.2A Pending CN109614416A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基于数据统计分析的发票管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1441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99189A (zh) * 2019-09-24 2019-12-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票据风险分析方法、相关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675235A (zh) * 2019-08-26 2020-01-10 北京金堤科技有限公司 财务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55971A1 (en) * 2007-04-10 2008-10-16 Epiphany Star Ltd. Method and system of self-auditing for recovering sales tax
CN101404104A (zh) * 2008-11-03 2009-04-08 田小平 一种电子发票和税务征管系统和方法
CN104424595A (zh) * 2013-09-04 2015-03-18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税务监控方法及其系统
CN104731940A (zh) * 2015-03-31 2015-06-24 浪潮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电子发票查验方法
CN105630785A (zh) * 2014-10-27 2016-06-01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票使用异常预警方法和系统
CN108074188A (zh) * 2016-11-15 2018-05-25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8230127A (zh) * 2016-12-22 2018-06-29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顶版开票率监控企业虚开发票的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55971A1 (en) * 2007-04-10 2008-10-16 Epiphany Star Ltd. Method and system of self-auditing for recovering sales tax
CN101404104A (zh) * 2008-11-03 2009-04-08 田小平 一种电子发票和税务征管系统和方法
CN104424595A (zh) * 2013-09-04 2015-03-18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税务监控方法及其系统
CN105630785A (zh) * 2014-10-27 2016-06-01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票使用异常预警方法和系统
CN104731940A (zh) * 2015-03-31 2015-06-24 浪潮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电子发票查验方法
CN108074188A (zh) * 2016-11-15 2018-05-25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8230127A (zh) * 2016-12-22 2018-06-29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顶版开票率监控企业虚开发票的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75235A (zh) * 2019-08-26 2020-01-10 北京金堤科技有限公司 财务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599189A (zh) * 2019-09-24 2019-12-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票据风险分析方法、相关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13854A (zh) 知识图谱信息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428322A (zh) 一种业务数据的适配方法及装置
CN107730228A (zh) 账户清结算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784517A (zh) 一种客户信息筛选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069519A (zh) 数据信息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344153A (zh) 业务数据的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9740129B (zh) 基于区块链的报表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636741A (zh) 金融终端的故障预警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376364A (zh) 一种支付系统对账的方法、设备及终端设备
CN105989163A (zh) 数据实时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7622326A (zh) 用户分类、可用资源预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7391506A (zh) 用于查询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10728301A (zh) 一种个人用户的信用评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063066A (zh) 数据查询方法及装置、数据管理系统
CN109614416A (zh) 一种基于数据统计分析的发票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2506892A (zh) 一种基于元数据技术的指标溯源管理系统
CN109117467A (zh) 可配置的动态数据报表的生成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CN110378569A (zh) 产业关系链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09941A (zh) 一种产品模块类型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4994220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14219596A (zh) 一种基于决策树模型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2631889B (zh) 针对应用系统的画像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6844497A (zh) 一种数据库代码的检查装置和方法
CN109947797B (zh) 一种数据检查装置及方法
CN113312529A (zh) 一种数据可视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1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