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10819A - 一种可移动回顶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移动回顶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610819A CN109610819A CN201811475854.XA CN201811475854A CN109610819A CN 109610819 A CN109610819 A CN 109610819A CN 201811475854 A CN201811475854 A CN 201811475854A CN 109610819 A CN109610819 A CN 10961081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pright bar
- support system
- stupefied
- returns back
- b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1/00—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 E04G11/36—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for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of plane or curved surfaces end formpanels for floor shutterings
- E04G11/48—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shutterings or frames for floors or roof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00—Scaffolds primarily resting on the ground
- E04G1/24—Scaffolds primarily resting on the ground comprising essentially special base construction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special ground-engaging parts, e.g. inclined struts, wheel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1/00—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 E04G11/36—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for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of plane or curved surfaces end formpanels for floor shutterings
- E04G11/48—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shutterings or frames for floors or roofs
- E04G11/483—Supporting head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00—Scaffolds primarily resting on the ground
- E04G1/24—Scaffolds primarily resting on the ground comprising essentially special base construction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special ground-engaging parts, e.g. inclined struts, wheels
- E04G2001/242—Scaffolds movable on wheels or trac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回顶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施工领域。本发明通过设有万向自锁轮和第一立杆焊接连接有效解决对周围结构面的顶撑问题。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的螺纹连接有效解决传统装置或施工方法无法精准把握其立杆的安装高度和存在的安全隐患。通过调节可调顶托的手柄进行上下调节,有效保证次楞和上层建筑的结构面的紧密连接。通过对整体结构的部分拆解或微调对其进行周围的结构面进行顶撑工作,通过调节万向自锁轮实现对整体体系移动,大大节省施工者的操作时间和工作量,进而提高施工进度,利于推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可移动回顶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场地的局限日益突出。尤其是城市中心地带的建设工程,施工红线紧贴施工现场,材料堆场、场内环形通道等往往需要设置在已施工完成的结构面上。考虑到刚施工完上层建筑物的结构面承载能力,出于对已完成结构面的保护,通常的做法是在设置回顶支撑系统。即搭设内脚手架来传递荷载。但往往施工环形通道、材料堆场等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变换位置,原回顶架就要拆除,重新搭设,需投入较大人力和时间。搭设和拆除工作的操作时间长,影响施工进度,且搭设精度低,有时会在顶部的立杆出现较大的高度差。
传统的搭设装置和方法,在下层建筑物的已完成的结构面上进行基础整平或铺设垫板,然后对其进行搭设,在搭设基础单元需要固定连接底座支撑板或块。同时由于在搭设时,没有可参照的结构,施工者很难把握其安装的精度,进而影响其安装质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不能通过移动对周围的结构面也进行顶撑,需要全部拆除或重新搭设进行完成。进而给施工者带来了大量的工作量和操作时间,影响其施工进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传统搭设装置和方法不能解决对周围的结构面进行顶撑,没有可参照结构无法精准判断其搭设精度,影响安装质量导致存在安全隐患问题,故此提出一种可移动回顶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用于适应在不同的工位之间的转换,无需将其整体拆解就可以实现对下工位进行顶撑,方便施工者使用,节约施工操作量和操作时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一种可移动回顶支撑体系,固定连接在下层建筑物的结构面与上层建筑物的结构板之间,包括多个结构单元,多个所述结构单元均包括万向自锁轮、第一立杆、第二立杆、横向杆、纵向杆和扣件;所述万向自锁轮的顶端与第一立杆的底端固定连接为连接体;所述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的顶部均设有螺纹;所述第二立杆的底部通过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套筒与第一立杆的螺纹或第二立杆的螺纹螺纹连接;所述横向杆的两端部通过扣件分别固定连接在横向相邻的两个第一立杆的螺纹或第二立杆的螺纹的下侧;所述纵向杆的两端部通过扣件分别固定连接在纵向相邻两个第一立杆的螺纹或第二立杆的螺纹的下侧;所述第二立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可调顶托;所述可调顶托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主楞;所述主楞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次楞,该次楞远离主楞的一侧与上层建筑物结构板的底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杆与纵向杆在平行的水平面上垂直设置;所述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均与横向杆和纵向杆垂直设置;所述主楞和次楞在平行的水平面上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竖直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横向杆的距离和纵向杆的距离均为800-950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立杆顶部设有的螺纹和第二立杆顶部设有的螺纹均位于纵向杆的上方100-150mm;所述第一螺纹套筒的有效长度为100-120mm。
进一步的,横向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立杆的距离和纵向相邻的两个第一立杆的距离均为600-700mm。
进一步的,所述可调顶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套筒,该第二螺纹套筒与第二立杆顶部设有的螺纹匹配;所述可调顶托的顶端转动连接有与主楞相匹配的槽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螺纹套筒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手柄,该第二螺纹套筒的有效长度为200-300mm。
进一步的,所述主楞和次楞均为木枋,且主楞的宽度为次楞的宽度1/2。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回顶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堆场所设的材料计算出上层建筑物的结构面承受的净载荷值;
步骤二、通过在堆场用地范围内上层建筑物的结构面所承受的净载荷值,合理设计出回顶支撑体系的结构;
步骤三、根据回顶支撑体系的结构在下层建筑物结构面上的投影,在下层建筑物结构面上规划出所有的支撑区域面积,并进行测量和放线;
步骤三、架设回顶支撑体系;
A、将所有的万向自锁轮均处于锁止状态,并将所有的连接体放置在下层建筑物结构面上的放线地点;
B、将处于下层结构面中心位置的连接体与横向相邻的连接体通过扣件与横向杆的两端部进行横向固定连接;
C、以B中安装完成横向连接的连接体为基准,与纵向相邻的连接体通过扣件与纵向杆的两端部进行纵向固定连接;
D、重复B和C步骤,将所有的连接体与需要连接的横向杆和纵向杆连接完成后,再进行第一立杆顶部的螺纹与第二立杆顶部的第一螺纹套筒进行螺纹连接;
E、以处于中心位置的第二立杆与横向相邻的第二立杆通过扣件与横向杆进行横向固定连接;
F、以E中完成连接的第二立杆与纵向相邻的第二立杆通过扣件与纵向杆进行纵向固定连接;
G、重复进行E和F步骤将该层所有的第二立杆与需要连接的横向杆和纵向杆连接完成后,进行上层的第二立杆的顶部螺纹与该层第二立杆底部设有的第一螺纹套筒进行螺纹连接至设计要求的高度;
H、将第二立杆顶部的螺纹与可调顶托底部设有的第二螺纹套筒进行螺纹连接,并将可调顶托的手柄旋至最低处,后将主楞固定连接在可调顶托顶部设有的槽钢内,主楞的上方等间距排布水平垂直设置多条次楞;
I、通过调节可调顶托的手柄将次楞与上层建筑物的结构板紧固;
步骤四、调整回顶支撑体系移至所需的下步工位;
S1、调节可调顶托的手柄至最低处,将次楞与上层建筑物的结构板分离;
S2、根据下步工位的支撑区域面积和高度对回顶支撑体系的结构进行拆解或增设至所需的结构;
S3、打开万向自锁轮的锁止装置,将所需的回顶支撑体系移至下步工位,与下层建筑物结构面上预先所测量绘制的图线重合,并锁止万向自锁轮;
S4、调节可调顶托的手柄将次楞与上层建筑物结构板紧固;
步骤五、拆除回顶支撑体系;
W1、调节可调顶托的手柄至最低位置处,将次楞与上层建筑物的结构板分离;
W2、将次楞和主楞依次拆下,后将回顶支撑体系从边缘处向内侧拆解,且由上及下拆解;
W3、重复W2步骤直至回顶支撑体系拆解完成,并将其归类按堆放标准堆放至规定区域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杆和纵向杆均伸出扣件盖板边缘长度为100-200mm,所有扣件的紧固程度均保证在40N·m-50N·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获得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提出的回顶支撑体系底部设有万向自锁轮,通过调节可以实现回顶支撑体系的整体移动。无需操作者使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整体的拆解,进而需要大量的操作时间和工作量,影响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效率。通过回顶支撑体系的底部设有万向轮可以很好的解决此类问题。
2、本发明中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的连接采用第一螺纹套管和螺纹的配合,使其竖直方向的立杆均位于同一直线上,进而有效解决立杆在中间位置处的应力集中问题。同时第一立杆的螺纹和第二立杆的螺纹均位于位于纵向杆的上方100-150mm;第一螺纹套筒的有效长度为100-120mm,在有效保证将其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或第二立杆与第二立杆连接处的许用应力。同时能精准控制回顶支撑体系的纵向高度,横向杆和纵向杆与第一套筒之间的位置关系,有效保证整体回顶支撑体系的结构避免出现偏差,影响支撑效果。
3、本发明提出第二立杆的顶部匹配有可调顶托,可调顶托的底部设有第二螺纹套筒且外壁设有手柄,第二螺纹套筒的有效长度为200-300mm。方便使用者调节可调顶托进而对其主楞和次楞进行上下调节,将其上层建筑物的结构板进行紧固。在保证可调顶托与第二立杆的有效配合解决应力,同时仍进行上下的调节,可以适应各种复杂的上层建筑物结构板。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移动的回顶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连接方便和灵活,对于现场条件适应性强,施工工具简单、可重复利用,安全可靠,节省大量施工时间和机械设备和人员投入,降低了施工成本。适应在不同的工位之间的转换,无需将其整体拆解就可以实现对下工位进行顶撑,方便施工者使用,节约施工操作量和操作时间。只要上层建筑物结构面在同一标高面上,只需要整体搭设一遍,后期要变换回顶位置时,只需整体移动和局部微调即可完成新的回顶支撑,并且适用于各种脚手架的架体与搭设方式。在工程案例中已成功实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万向自锁轮,2、第一立杆,3、横向杆,4、主楞,5、第二立杆,6、次楞,7、第一螺纹套筒,8、槽钢,9、第二螺纹套管,10、可调顶托,11、纵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结合图1所示,一种可移动回顶支撑体系,固定连接在下层建筑物的结构面与上层建筑物的结构板之间,包括多个结构单元,多个结构单元均包括万向自锁轮1、第一立杆2、第二立杆5、横向杆3、纵向杆11和扣件。横向杆3与纵向杆11在平行的水平面上垂直设置;第一立杆2和第二立杆5均与横向杆3和纵向杆11垂直设置;主楞4和次楞6在平行的水平面上垂直设置。垂直设置使装置整体结构更为紧固,同时将各个部件所受的力进行有效地分解,达到实际顶撑时应有的承载能力。
万向自锁轮1的顶端与第一立杆2的底端焊接连接为连接体。第一立杆2和第二立杆5的顶部均设有螺纹。第二立杆5的底部通过焊接连接有第一螺纹套筒7与第一立杆2顶部设有的螺纹匹配。第二立杆5的第一螺纹套管7与下方的第二立杆5的顶部设有的螺纹匹配。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的连接采用第一螺纹套管和螺纹的配合,使其竖直方向的立杆均位于同一直线上,进而有效解决立杆在中间位置处的应力集中问题。同时第一立杆的螺纹和第二立杆的螺纹均位于位于纵向杆的上方100-150mm;第一螺纹套筒的有效长度为100-120mm,在有效保证将其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或第二立杆与第二立杆连接处的许用应力。同时能精准控制回顶支撑体系的纵向高度,横向杆和纵向杆与第一套筒之间的位置关系,有效保证整体回顶支撑体系的结构避免出现偏差,影响支撑效果。
横向杆3的两端部通过扣件分别卡接连接在横向相邻的两个第一立杆2的螺纹或第二立杆5的螺纹的下侧;纵向杆11的两端部通过扣件分别卡接连接在纵向相邻两个第一立杆2的螺纹或第二立杆5的螺纹的下侧。横向相邻的两个第一立杆2的距离和纵向相邻的两个第一立杆2的距离均为650mm。第一立杆2顶部设有的螺纹和第二立杆5顶部设有的螺纹均位于纵向杆11的上方150mm;第一螺纹套筒7的有效长度为120mm。竖直方向相邻的两个横向杆3的距离和纵向杆11的距离均为850mm。
最上方的第二立杆5顶部设有的螺纹与可调顶托10的底部设有第二套管9匹配。第二螺纹套管9的外壁焊接有手柄,该第二螺纹套筒9的有效长度为260mm。通过调节手柄将可调顶托10进行上下调节。可调顶托10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槽钢8与主楞4匹配。主楞4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次楞6,该次楞6远离主楞4的一侧与上层建筑物结构板的底面固定连接。主楞4和次楞6均为木枋,且主楞4的宽度为次楞6的宽度1/2。第二立杆的顶部匹配有可调顶托,可调顶托的底部设有第二螺纹套筒且外壁设有手柄,第二螺纹套筒的有效长度为200-300mm。方便使用者调节可调顶托进而对其主楞和次楞进行上下调节,将其上层建筑物的结构板进行紧固。在保证可调顶托与第二立杆的有效配合解决应力,同时仍进行上下的调节,可以适应各种复杂的上层建筑物结构板。
实施例2:
结合图1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回顶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堆场所设的材料计算出上层建筑物的结构面承受的净载荷值;
步骤二、通过在堆场用地范围内上层建筑物的结构面所承受的净载荷值,合理设计出回顶支撑体系的结构;
步骤三、根据回顶支撑体系的结构在下层建筑物结构面上的投影,在下层建筑物结构面上规划出所有的支撑区域面积,并进行测量和放线;
步骤三、架设回顶支撑体系;
A、将所有的万向自锁轮1均处于锁止状态,并将所有的连接体放置在下层建筑物结构面上的放线地点;
B、将处于下层结构面中心位置的连接体与横向相邻的连接体通过扣件与横向杆3的两端部进行横向固定连接;
C、以B中安装完成横向连接的连接体为基准,与纵向相邻的连接体通过扣件与纵向杆11的两端部进行纵向固定连接;
D、重复B和C步骤,将所有的连接体与需要连接的横向杆3和纵向杆11连接完成后,再进行第一立杆2顶部的螺纹与第二立杆5顶部的第一螺纹套筒7进行螺纹连接;
E、以处于中心位置的第二立杆5与横向相邻的第二立杆5通过扣件与横向杆3进行横向固定连接;
F、以E中完成连接的第二立杆5与纵向相邻的第二立杆5通过扣件与纵向杆11进行纵向固定连接;
G、重复进行E和F步骤将该层所有的第二立杆5与需要连接的横向杆3和纵向杆11连接完成后,进行上层的第二立杆5的顶部螺纹与该层第二立杆5底部设有的第一螺纹套筒7进行螺纹连接至设计要求的高度;
H、将第二立杆5顶部的螺纹与可调顶托10底部设有的第二螺纹套筒(9)进行螺纹连接,并将可调顶托10的手柄旋至最低处,后将主楞4固定连接在可调顶托10顶部设有的槽钢8内,主楞4的上方等间距排布水平垂直设置多条次楞6;
I、通过调节可调顶托10的手柄将次楞6与上层建筑物的结构板紧固;
步骤四、调整回顶支撑体系移至所需的下步工位;
S1、调节可调顶托10的手柄至最低处,将次楞6与上层建筑物的结构板分离;
S2、根据下步工位的支撑区域面积对回顶支撑体系的结构进行拆解至所需的结构;
S3、打开万向自锁轮1的锁止装置,将所需的回顶支撑体系移至下步工位,与下层建筑物结构面上预先所测量绘制的图线重合,并锁止万向自锁轮1;
S4、调节可调顶托10的手柄将次楞6与上层建筑物结构板紧固;
步骤五、拆除回顶支撑体系;
W1、调节可调顶托10的手柄至最低位置处,将次楞6与上层建筑物的结构板分离;
W2、将次楞6和主楞4依次拆下,后将回顶支撑体系从边缘处向内侧拆解,且由上及下拆解;
W3、重复W2步骤直至回顶支撑体系拆解完成,并将其归类按堆放标准堆放至规定区域位置。
其中:横向杆3和纵向杆11均伸出扣件盖板边缘长度为150mm,所有扣件的紧固程度均保证为45N·m。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移动的回顶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连接方便和灵活,对于现场条件适应性强,施工工具简单、可重复利用,安全可靠,节省大量施工时间和机械设备和人员投入,降低了施工成本。适应在不同的工位之间的转换,无需将其整体拆解就可以实现对下工位进行顶撑,方便施工者使用,节约施工操作量和操作时间。只要上层建筑物结构面在同一标高面上,只需要整体搭设一遍,后期要变换回顶位置时,只需整体移动和局部微调即可完成新的回顶支撑,并且适用于各种脚手架的架体与搭设方式。在工程案例中已成功实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可移动回顶支撑体系,固定连接在下层建筑物的结构面与上层建筑物的结构板之间,包括多个结构单元,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结构单元均包括万向自锁轮(1)、第一立杆(2)、第二立杆(5)、横向杆(3)、纵向杆(11)和扣件;所述万向自锁轮(1)的顶端与第一立杆(2)的底端固定连接为连接体;所述第一立杆(2)和第二立杆(5)的顶部均设有螺纹;所述第二立杆(5)的底部通过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套筒(7)与第一立杆(2)螺纹连接;所述横向杆(3)的两端部通过扣件分别固定连接在横向相邻的两个第一立杆(2)的螺纹或第二立杆(5)的螺纹的下侧;所述纵向杆(11)的两端部通过扣件分别固定连接在纵向相邻两个第一立杆(2)的螺纹或第二立杆(5)的螺纹的下侧;所述第二立杆(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可调顶托(10);所述可调顶托(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主楞(4);所述主楞(4)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次楞(6),该次楞(6)远离主楞(4)的一侧与上层建筑物结构板的底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回顶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杆(3)与纵向杆(11)在平行的水平面上垂直设置;所述第一立杆(2)和第二立杆(5)均与横向杆(3)和纵向杆(11)垂直设置;所述主楞(4)和次楞(6)在平行的水平面上垂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回顶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竖直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横向杆(3)的距离和纵向杆(11)的距离均为800-95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回顶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杆(2)顶部设有的螺纹和第二立杆(5)顶部设有的螺纹均位于纵向杆(11)的上方100-150mm;所述第一螺纹套筒(7)的有效长度为100-1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回顶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横向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立杆(2)的距离和纵向相邻的两个第一立杆(2)的距离均为600-7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回顶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顶托(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套筒(9),该第二螺纹套筒(9)与第二立杆(5)顶部设有的螺纹匹配;所述可调顶托(10)的顶端转动连接有与主楞(4)相匹配的槽钢(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回顶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套筒(9)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手柄,该第二螺纹套筒(9)的有效长度为200-300mm。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回顶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楞(4)和次楞(6)均为木枋,且主楞(4)的宽度为次楞(6)的宽度1/2。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回顶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堆场所设的材料计算出上层建筑物的结构面承受的净载荷值;
步骤二、通过在堆场用地范围内上层建筑物的结构面所承受的净载荷值,合理设计出回顶支撑体系的结构;
步骤三、根据回顶支撑体系的结构在下层建筑物结构面上的投影,在下层建筑物结构面上规划出所有的支撑区域面积,并进行测量和放线;
步骤三、架设回顶支撑体系;
A、将所有的万向自锁轮(1)均处于锁止状态,并将所有的连接体放置在下层建筑物结构面上的放线地点;
B、将处于下层结构面中心位置的连接体与横向相邻的连接体通过扣件与横向杆(3)的两端部进行横向固定连接;
C、以B中安装完成横向连接的连接体为基准,与纵向相邻的连接体通过扣件与纵向杆(11)的两端部进行纵向固定连接;
D、重复B和C步骤,将所有的连接体与需要连接的横向杆(3)和纵向杆(11)连接完成后,再进行第一立杆(2)顶部的螺纹与第二立杆(5)顶部的第一螺纹套筒(7)进行螺纹连接;
E、以处于中心位置的第二立杆(5)与横向相邻的第二立杆(5)通过扣件与横向杆(3)进行横向固定连接;
F、以E中完成连接的第二立杆(5)与纵向相邻的第二立杆(5)通过扣件与纵向杆(11)进行纵向固定连接;
G、重复进行E和F步骤将该层所有的第二立杆(5)与需要连接的横向杆(3)和纵向杆(11)连接完成后,进行上层的第二立杆(5)的顶部螺纹与该层第二立杆(5)底部设有的第一螺纹套筒(7)进行螺纹连接至设计要求的高度;
H、将第二立杆(5)顶部的螺纹与可调顶托(10)底部设有的第二螺纹套筒(9)进行螺纹连接,并将可调顶托(10)的手柄旋至最低处,后将主楞(4)固定连接在可调顶托(10)顶部设有的槽钢(8)内,主楞(4)的上方等间距排布水平垂直设置多条次楞(6);
I、通过调节可调顶托(10)的手柄将次楞(6)与上层建筑物的结构板紧固;
步骤四、调整回顶支撑体系移至所需的下步工位;
S1、调节可调顶托(10)的手柄至最低处,将次楞(6)与上层建筑物的结构板分离;
S2、根据下步工位的支撑区域面积和高度对回顶支撑体系的结构进行拆解或增设至所需的结构;
S3、打开万向自锁轮(1)的锁止装置,将所需的回顶支撑体系移至下步工位,与下层建筑物结构面上预先所测量绘制的图线重合,并锁止万向自锁轮(1);
S4、调节可调顶托(10)的手柄将次楞(6)与上层建筑物结构板紧固;
步骤五、拆除回顶支撑体系;
W1、调节可调顶托(10)的手柄至最低位置处,将次楞(6)与上层建筑物的结构板分离;
W2、将次楞(6)和主楞(4)依次拆下,后将回顶支撑体系从边缘处向内侧拆解,且由上及下拆解;
W3、重复W2步骤直至回顶支撑体系拆解完成,并将其归类按堆放标准堆放至规定区域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回顶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杆(3)和纵向杆(11)均伸出扣件盖板边缘长度为100-200mm,所有扣件的紧固程度均保证在40N·m-50N·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475854.XA CN109610819A (zh) | 2018-12-04 | 2018-12-04 | 一种可移动回顶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475854.XA CN109610819A (zh) | 2018-12-04 | 2018-12-04 | 一种可移动回顶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610819A true CN109610819A (zh) | 2019-04-12 |
Family
ID=66006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475854.XA Pending CN109610819A (zh) | 2018-12-04 | 2018-12-04 | 一种可移动回顶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610819A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59186A (zh) * | 2019-06-13 | 2019-09-20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大型机械下楼板回顶方法 |
CN110805273A (zh) * | 2019-11-21 | 2020-02-18 | 深圳市东深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混凝土框剪结构的支撑构件及安装方法 |
CN111305538A (zh) * | 2020-04-11 | 2020-06-19 | 南通航宇结构件有限公司 | 一种行走式移动架及其使用方法 |
CN111927096A (zh) * | 2020-07-09 | 2020-11-13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可移动性回顶装置 |
CN112459471A (zh) * | 2020-11-30 | 2021-03-09 |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 梁板支撑施工方法 |
CN114922418A (zh) * | 2022-04-22 | 2022-08-19 | 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盘扣架以及盘扣架矩阵 |
US11993943B2 (en) | 2020-02-07 | 2024-05-28 | Southern Coastal Contractors & Services, Inc. | Support system for use in construction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96235A (zh) * | 2014-08-28 | 2014-12-10 | 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可移动模板支撑桁架及其施工方法 |
CN204112768U (zh) * | 2014-05-04 | 2015-01-21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调节式双向钢管支撑顶托结构 |
CN106812312A (zh) * | 2017-02-08 | 2017-06-09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大跨度模板支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CN207453461U (zh) * | 2017-11-21 | 2018-06-05 | 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支撑架 |
CN108265974A (zh) * | 2018-04-09 | 2018-07-10 | 沭阳八闽木业有限公司 | 一种建筑模板的独立支撑架 |
-
2018
- 2018-12-04 CN CN201811475854.XA patent/CN10961081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4112768U (zh) * | 2014-05-04 | 2015-01-21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调节式双向钢管支撑顶托结构 |
CN104196235A (zh) * | 2014-08-28 | 2014-12-10 | 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可移动模板支撑桁架及其施工方法 |
CN106812312A (zh) * | 2017-02-08 | 2017-06-09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大跨度模板支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CN207453461U (zh) * | 2017-11-21 | 2018-06-05 | 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支撑架 |
CN108265974A (zh) * | 2018-04-09 | 2018-07-10 | 沭阳八闽木业有限公司 | 一种建筑模板的独立支撑架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59186A (zh) * | 2019-06-13 | 2019-09-20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大型机械下楼板回顶方法 |
CN110259186B (zh) * | 2019-06-13 | 2023-08-29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大型机械下楼板回顶方法 |
CN110805273A (zh) * | 2019-11-21 | 2020-02-18 | 深圳市东深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混凝土框剪结构的支撑构件及安装方法 |
US11993943B2 (en) | 2020-02-07 | 2024-05-28 | Southern Coastal Contractors & Services, Inc. | Support system for use in construction |
CN111305538A (zh) * | 2020-04-11 | 2020-06-19 | 南通航宇结构件有限公司 | 一种行走式移动架及其使用方法 |
CN111927096A (zh) * | 2020-07-09 | 2020-11-13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可移动性回顶装置 |
CN112459471A (zh) * | 2020-11-30 | 2021-03-09 |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 梁板支撑施工方法 |
CN114922418A (zh) * | 2022-04-22 | 2022-08-19 | 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盘扣架以及盘扣架矩阵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610819A (zh) | 一种可移动回顶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 | |
CN109339458A (zh) | 一种现浇梁钢筋笼绑扎安装多功能台车 | |
CN106013774A (zh) | 一种适合调遣的滑模柔性平台装置 | |
CN109457872A (zh) | 一种现浇框架柱钢筋笼预制装配式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 |
CN111472540A (zh) | 适用于池壁混凝土浇筑的一体化模架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7259974U (zh) | 一种铁路桥墩模板安装的手持调模工具 | |
CN203795311U (zh) | 多肢高墩同滑施工装置 | |
CN211286627U (zh) | 一种混凝土梁浇筑模板的可调节加固工具 | |
CN201933791U (zh) | 单箱双室整孔箱梁钢筋整体绑扎定位装置 | |
CN209384526U (zh) | 一种现浇框架柱钢筋笼预制装配式施工装置 | |
CN207727978U (zh) | 无梁楼板柱帽模板加固装置 | |
CN209308433U (zh) | 一种现浇梁钢筋笼绑扎安装多功能台车 | |
CN209482350U (zh) | 一种管廊模板整体式支撑装置 | |
CN104533077B (zh) | 一种用于液压爬模架体中的可伸缩平台及其制作方法 | |
CN203307733U (zh) | 高架桥的混凝土桥墩的施工平台体系 | |
CN214739896U (zh) | 一种超高层的超高构架层框架梁支模体系 | |
CN103669219B (zh) | 多肢高墩同滑施工装置 | |
CN211974259U (zh) | 一种可调悬挑脚手架托架和一种悬挑脚手架结构 | |
CN212562406U (zh) | 一种悬挑脚手架 | |
CN208815876U (zh) | 一种可拆卸悬挑脚手架立杆固定装置 | |
CN207331749U (zh) | 一种可移动内膜装置 | |
CN203613461U (zh) | 滑模施工提升系统 | |
CN207048397U (zh) | 110kV变电站单管出线构架 | |
CN106245534B (zh) | 桥梁悬挑人行道板模板系统及施工方法 | |
CN207452942U (zh) | 一种可移动滑模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