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08136A - 教学楼的抗震墙体 - Google Patents

教学楼的抗震墙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08136A
CN109608136A CN201910005886.1A CN201910005886A CN109608136A CN 109608136 A CN109608136 A CN 109608136A CN 201910005886 A CN201910005886 A CN 201910005886A CN 109608136 A CN109608136 A CN 1096081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oncrete
added
teaching building
antidetonation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0588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伟钦
郑潮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engzh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engzh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engzh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engzh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0588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08136A/zh
Publication of CN1096081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0813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 C04B28/02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containing hydraulic cements other than calcium sulfates
    • C04B28/04Portland c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04B2/84Walls made by casting, pouring, or tamping in situ
    • E04B2/86Walls made by casting, pouring, or tamping in situ made in permanent for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20Resistance against chemical, physical or biological attack
    • C04B2111/2038Resistance against physical degradation
    • C04B2111/2053Earthquake- or hurricane-resistant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0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 C04B2201/5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for the mechanical strength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教学楼技术领域,针对地震时教学楼墙体容易坍塌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教学楼的抗震墙体,该技术方案如下:包括钢筋以及混凝土,混凝土包括:硅酸盐水泥100份;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20‑30份;硅烷偶联剂10‑15份;填料90‑100份。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使得震动冲击传导至抗震墙体上的混凝土中时,将通过在混凝土发生形变的过程中,利用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分子链弹性形变产生的阻尼将震动冲击消耗掉,同时使得抗震墙体的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弹性,使得抗震墙体不易坍塌。

Description

教学楼的抗震墙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教学楼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教学楼的抗震墙体。
背景技术
教学楼作为教学场所,其人员密集度较大,当发生地震时,教学楼结构坍塌将可能引起大量的人员伤亡,因此对教学楼的抗震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通常,教学楼主要以提高框架抗震强度辅助以轻质抗震墙体的手段为主,使得地震时,教学楼框架主体不易破损,且抗震墙体质轻,坍塌时减少人员伤亡,但抗震墙体坍塌将可能引起逃生通道堵塞,也会引起人们恐慌,不利于人们迅速撤离至空地避难,因此,对于教学楼的抗震墙体,还有改善空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教学楼的抗震墙体,具有抗震墙体不易坍塌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教学楼的抗震墙体,包括钢筋以及混凝土,所述混凝土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硅酸盐水泥100份;
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20-30份;
硅烷偶联剂10-15份;
填料90-100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凝土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硅酸盐水泥100份;
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28-30份;
硅烷偶联剂14-15份;
填料95-98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以利用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分子链呈螺旋状的特性以提供强大的弹力进而产生强大的阻尼,使得地震时,震动冲击传导至抗震墙体上的混凝土中时,将通过在混凝土发生形变的过程中,利用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分子链弹性形变产生的阻尼将震动冲击消耗掉,同时使得抗震墙体的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弹性,不易受到震动冲击而断裂;通过硅烷偶联剂增加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与硅酸盐水泥的连接稳定性,以通过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赋予硅酸盐水泥一定的弹性形变能力,不易在形变的过程中因硅酸盐水泥形变量不足而开裂;在地震时,通过填料跟随硅酸盐水泥形变而运动时产生相互摩擦以消耗震动冲击带来的能量,进一步削减地震带来的冲击能力,保护抗震墙体,使得抗震墙体不易坍塌,使得抗震墙体的结构稳定性较好,进而使得教学楼的安全性较佳,便于在地震时人员的撤离;通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配合,使得抗震墙体的抗压抗拉能力较强,使得抗震墙体结构稳定性高,配合混凝土结构抵抗震动冲击的能力提升,使得抗震墙体整体结构强度较高,稳定性较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填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玻璃纤维15-18份;
大理石粉20-25份;
石英砂10-12份;
粘土30-32份;
陶瓷粉12-14份;
所述填料的总质量份为95-98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入玻璃纤维以补强混凝土,以在混凝土内部形成抗拉力,使得混凝土不易开裂;通过加入粘土以增加混凝土的粘性,使得混凝土不易开裂,抗震墙体抗震时通过粘土分子运动需要克服相互之间的粘性以消耗大量的震动冲击能力,进一步提高抗震墙体耗能上限,使得抗震墙体抗震能力进一步提高;通过加入大理石粉、石英砂以及陶瓷粉,使得混凝土的抗压能力较强,使得抗震墙体能辅助教学楼的框架结构支撑楼体重量,进一步提高教学楼的结构稳定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填料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白炭黑2-3份;
所述填料的总质量份为95-98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入白炭黑对混凝土进行补强,有效提高抗震墙体的结构强度,使得抗震墙体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凝土的浆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165-180℃下混合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以及硅烷偶联剂以形成预混物;
(2)将硅酸盐水泥加入水中并搅拌均匀以形成水泥浆液;
(3)将预混物加入水泥浆液中搅拌均匀;
(4)将填料加入水泥浆液中搅拌均匀以形成混凝土浆液。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165-180℃下混合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以及硅烷偶联剂以使硅烷化反应充分,使得硅烷偶联剂与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稳定结合以形成预混物,再将预混物加入至水泥浆液中搅拌,以使得硅烷偶联剂与水泥结合,进而使得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与水泥稳定结合,以保证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赋予水泥弹性的效果;通过最后再加入填料,避免影响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在水泥体系中的分散度,使得混凝土质量较高。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1)中,在165-180℃下恒温搅拌120s-180s。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硅烷偶联剂充分反应,使得硅烷偶联剂与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充分结合,进而提高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与水泥的结合稳定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3)中将预混物冷却至室温并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形成预混物溶液,再加入水泥浆液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导致水泥浆液中的水分沸腾,同时减少高温导致有机溶剂挥发的情况。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3)中,所述有机溶剂为丙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丙酮易溶于水的特性使得溶解于丙酮中的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能与溶于水中的水泥分子充分结合,保证通过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给予水泥胶体更好的弹力的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1)中,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基与硅烷偶联剂在双螺杆搅拌机或捏合机中进行搅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与硅烷偶联剂能充分搅拌均匀,使得硅烷化反应更为充分。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1)中,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基与硅烷偶联剂在捏合机中进行搅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捏合机提供剪切力,使得硅烷偶联剂更易于分散于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中,提高施工效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使得震动冲击传导至抗震墙体上的混凝土中时,将通过在混凝土发生形变的过程中,利用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分子链弹性形变产生的阻尼将震动冲击消耗掉,同时使得抗震墙体的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弹性,使得抗震墙体不易坍塌;
2.通过硅烷偶联剂增加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与硅酸盐水泥的连接稳定性,以通过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负压硅酸盐水泥一定的弹性形变能力,不易在形变的过程中因硅酸盐水泥形变量不足而开裂;
3.通过在165-180℃下混合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以及硅烷偶联剂以使硅烷化反应充分,再将预混物加入至水泥浆液中搅拌,以使得硅烷偶联剂与水泥结合,进而使得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与水泥稳定结合,以保证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赋予水泥弹性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教学楼的抗震墙体,包括钢筋网以及混凝土,钢筋网作为抗震墙体框架,通过浇注混凝土的浆液至覆盖钢筋网,以在混凝土的浆液固化后形成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筋网共两层且相互平行;
抗震墙体总厚度为365mm,钢筋网距离最靠近的墙面的距离均为50mm;
钢筋直径为20mm。
混凝土的浆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20kg以及硅烷偶联剂10kg加入捏合机中,升温至165℃,恒温搅拌180s,形成预混物;
(2)在第一搅拌釜中加入硅酸盐水泥100kg以及水50kg,转速60r/min,搅拌10min,以形成水泥浆液;
(3)在第二搅拌釜中加入20kg丙酮,将预混物降温至室温后再加入第二搅拌釜中,转速60r/min,搅拌至预混物完全溶解以形成预混物溶液;
再将预混物溶液加入第一搅拌釜内的水泥浆液中,通过第一搅拌釜以转速100r/min进行搅拌,搅拌15min以搅拌均匀;
(4)将玻璃纤维15kg、大理石粉21kg、石英砂10kg、粘土30kg、陶瓷粉12kg、白炭黑2kg加入第一搅拌釜中,转速60r/min,搅拌30min,转速120r/min,搅拌15min,转速30r/min,持续搅拌至使用完毕。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混凝土的浆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24kg以及硅烷偶联剂12kg加入捏合机中,升温至165℃,恒温搅拌180s,形成预混物;
(2)在第一搅拌釜中加入硅酸盐水泥100kg以及水50kg,转速60r/min,搅拌10min,以形成水泥浆液;
(3)在第二搅拌釜中加入24kg丙酮,将预混物降温至室温后再加入第二搅拌釜中,转速60r/min,搅拌至预混物完全溶解以形成预混物溶液;
再将预混物溶液加入第一搅拌釜内的水泥浆液中,通过第一搅拌釜以转速100r/min进行搅拌,搅拌15min以搅拌均匀;
(4)将玻璃纤维14kg、大理石粉20kg、石英砂12kg、粘土32kg、陶瓷粉14kg、白炭黑3kg加入第一搅拌釜中,转速60r/min,搅拌30min,转速120r/min,搅拌15min,转速30r/min,持续搅拌至使用完毕。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混凝土的浆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28kg以及硅烷偶联剂14kg加入捏合机中,升温至165℃,恒温搅拌180s,形成预混物;
(2)在第一搅拌釜中加入硅酸盐水泥100kg以及水50kg,转速60r/min,搅拌10min,以形成水泥浆液;
(3)在第二搅拌釜中加入28kg丙酮,将预混物降温至室温后再加入第二搅拌釜中,转速60r/min,搅拌至预混物完全溶解以形成预混物溶液;
再将预混物溶液加入第一搅拌釜内的水泥浆液中,通过第一搅拌釜以转速100r/min进行搅拌,搅拌15min以搅拌均匀;
(4)将玻璃纤维18kg、大理石粉20kg、石英砂11kg、粘土32kg、陶瓷粉14kg、白炭黑3kg加入第一搅拌釜中,转速60r/min,搅拌30min,转速120r/min,搅拌15min,转速30r/min,持续搅拌至使用完毕。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混凝土的浆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30kg以及硅烷偶联剂15kg加入捏合机中,升温至165℃,恒温搅拌180s,形成预混物;
(2)在第一搅拌釜中加入硅酸盐水泥100kg以及水50kg,转速60r/min,搅拌10min,以形成水泥浆液;
(3)在第二搅拌釜中加入30kg丙酮,将预混物降温至室温后再加入第二搅拌釜中,转速60r/min,搅拌至预混物完全溶解以形成预混物溶液;
再将预混物溶液加入第一搅拌釜内的水泥浆液中,通过第一搅拌釜以转速100r/min进行搅拌,搅拌15min以搅拌均匀;
(4)将玻璃纤维16kg、大理石粉25kg、石英砂12kg、粘土31kg、陶瓷粉13kg、白炭黑3kg加入第一搅拌釜中,转速60r/min,搅拌30min,转速120r/min,搅拌15min,转速30r/min,持续搅拌至使用完毕。
实施例5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混凝土的浆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30kg以及硅烷偶联剂15kg加入捏合机中,升温至170℃,恒温搅拌160s,形成预混物;
(2)在第一搅拌釜中加入硅酸盐水泥100kg以及水50kg,转速60r/min,搅拌10min,以形成水泥浆液;
(3)在第二搅拌釜中加入30kg丙酮,将预混物降温至室温后再加入第二搅拌釜中,转速60r/min,搅拌至预混物完全溶解以形成预混物溶液;
再将预混物溶液加入第一搅拌釜内的水泥浆液中,通过第一搅拌釜以转速100r/min进行搅拌,搅拌15min以搅拌均匀;
(4)将玻璃纤维16kg、大理石粉25kg、石英砂12kg、粘土31kg、陶瓷粉13kg、白炭黑3kg加入第一搅拌釜中,转速60r/min,搅拌30min,转速120r/min,搅拌15min,转速30r/min,持续搅拌至使用完毕。
实施例6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混凝土的浆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30kg以及硅烷偶联剂15kg加入捏合机中,升温至180℃,恒温搅拌120s,形成预混物;
(2)在第一搅拌釜中加入硅酸盐水泥100kg以及水50kg,转速60r/min,搅拌10min,以形成水泥浆液;
(3)在第二搅拌釜中加入30kg丙酮,将预混物降温至室温后再加入第二搅拌釜中,转速60r/min,搅拌至预混物完全溶解以形成预混物溶液;
再将预混物溶液加入第一搅拌釜内的水泥浆液中,通过第一搅拌釜以转速100r/min进行搅拌,搅拌15min以搅拌均匀;
(4)将玻璃纤维16kg、大理石粉25kg、石英砂12kg、粘土31kg、陶瓷粉13kg、白炭黑3kg加入第一搅拌釜中,转速60r/min,搅拌30min,转速120r/min,搅拌15min,转速30r/min,持续搅拌至使用完毕。
比较例1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混凝土的浆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30kg以及硅烷偶联剂15kg加入捏合机中,升温至165℃,恒温搅拌60s,形成预混物;
(2)在第一搅拌釜中加入硅酸盐水泥100kg以及水50kg,转速60r/min,搅拌10min,以形成水泥浆液;
(3)在第二搅拌釜中加入30kg丙酮,将预混物降温至室温后再加入第二搅拌釜中,转速60r/min,搅拌至预混物完全溶解以形成预混物溶液;
再将预混物溶液加入第一搅拌釜内的水泥浆液中,通过第一搅拌釜以转速100r/min进行搅拌,搅拌15min以搅拌均匀;
(4)将玻璃纤维16kg、大理石粉25kg、石英砂12kg、粘土31kg、陶瓷粉13kg、白炭黑3kg加入第一搅拌釜中,转速60r/min,搅拌30min,转速120r/min,搅拌15min,转速30r/min,持续搅拌至使用完毕。
比较例2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混凝土的浆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硅烷偶联剂15kg加入捏合机中,升温至165℃,恒温搅拌180s,形成预混物;
(2)在第一搅拌釜中加入硅酸盐水泥100kg以及水50kg,转速60r/min,搅拌10min,以形成水泥浆液;
(3)在第二搅拌釜中加入30kg丙酮,将预混物降温至室温后再加入第二搅拌釜中,转速60r/min,搅拌至预混物完全溶解以形成预混物溶液;
再将预混物溶液加入第一搅拌釜内的水泥浆液中,通过第一搅拌釜以转速100r/min进行搅拌,搅拌15min以搅拌均匀;
(4)将玻璃纤维16kg、大理石粉25kg、石英砂12kg、粘土31kg、陶瓷粉13kg、白炭黑3kg加入第一搅拌釜中,转速60r/min,搅拌30min,转速120r/min,搅拌15min,转速30r/min,持续搅拌至使用完毕。
比较例3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混凝土的浆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硅烷偶联剂15kg加入捏合机中,升温至165℃,恒温搅拌180s,形成预混物;
(2)在第一搅拌釜中加入硅酸盐水泥100kg以及水50kg,转速60r/min,搅拌10min,以形成水泥浆液;
(3)在第二搅拌釜中加入30kg丙酮,将预混物降温至室温后再加入第二搅拌釜中,转速60r/min,搅拌至预混物完全溶解以形成预混物溶液;
再将预混物溶液加入第一搅拌釜内的水泥浆液中,通过第一搅拌釜以转速100r/min进行搅拌,搅拌15min以搅拌均匀;
(4)将玻璃纤维16kg、大理石粉25kg、石英砂12kg、陶瓷粉13kg、白炭黑3kg加入第一搅拌釜中,转速60r/min,搅拌30min,转速120r/min,搅拌15min,转速30r/min,持续搅拌至使用完毕。
比较例4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混凝土的浆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硅烷偶联剂15kg加入捏合机中,升温至165℃,恒温搅拌180s,形成预混物;
(2)在第一搅拌釜中加入硅酸盐水泥100kg以及水50kg,转速60r/min,搅拌10min,以形成水泥浆液;
(3)在第二搅拌釜中加入30kg丙酮,将预混物降温至室温后再加入第二搅拌釜中,转速60r/min,搅拌至预混物完全溶解以形成预混物溶液;
再将预混物溶液加入第一搅拌釜内的水泥浆液中,通过第一搅拌釜以转速100r/min进行搅拌,搅拌15min以搅拌均匀;
(4)将玻璃纤维16kg、大理石粉25kg、石英砂12kg、陶瓷粉13kg加入第一搅拌釜中,转速60r/min,搅拌30min,转速120r/min,搅拌15min,转速30r/min,持续搅拌至使用完毕。
实验1
将各实施例及比较例制备的教学楼的抗震墙体竖立在模拟地震平台上,通过连接在模拟地震平台上的支架夹持固定,测试教学楼的抗震墙体坍塌时模拟地震平台的地震强度等级。
教学楼的抗震墙体试样尺寸为长3m、高3m。
实验2
根据GB/T50107-20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检测各实施例制备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具体检测数据见表1。
表1
坍塌时地震强度等级 抗压强度
实施例1 9级无损 28MPa
实施例2 9级无损 28MPa
实施例3 9级无损 30MPa
实施例4 9级无损 32MPa
实施例5 9级无损 28MPa
实施例6 9级无损 29MPa
比较例1 9级出现较大裂痕 26MPa
比较例2 8级坍塌 26MPa
比较例3 7级坍塌 27MPa
比较例4 7级坍塌 24MPa
根据表1可得,在165-180℃下恒温搅拌能有效提高硅烷化反应程度,使得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能有效的为水泥提供弹性并通过分子链弹性形变的阻尼消耗掉震动冲击,使得教学楼的抗震墙体的抗震性能较佳。
通过加入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以及粘土均能有效提高教学楼的抗震墙体的抗震性能。
通过加入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能一定程度上通过其弹力补强混凝土结构,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压强度。
通过加入白炭黑能有效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使得其抗压强度明显增强。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教学楼的抗震墙体,其特征是:包括钢筋以及混凝土,所述混凝土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硅酸盐水泥100份;
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20-30份;
硅烷偶联剂10-15份;
填料90-1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学楼的抗震墙体,其特征是:所述混凝土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硅酸盐水泥100份;
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28-30份;
硅烷偶联剂14-15份;
填料95-98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教学楼的抗震墙体,其特征是:所述填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玻璃纤维15-18份;
大理石粉20-25份;
石英砂10-12份;
粘土30-32份;
陶瓷粉12-14份;
所述填料的总质量份为95-98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教学楼的抗震墙体,其特征是:所述填料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白炭黑2-3份;
所述填料的总质量份为95-98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学楼的抗震墙体,其特征是:所述混凝土的浆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165-180℃下混合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以及硅烷偶联剂以形成预混物;
(2)将硅酸盐水泥加入水中并搅拌均匀以形成水泥浆液;
(3)将预混物加入水泥浆液中搅拌均匀;
(4)将填料加入水泥浆液中搅拌均匀以形成混凝土浆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教学楼的抗震墙体,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中,在165-180℃下恒温搅拌120s-180s。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教学楼的抗震墙体,其特征是:所述步骤(3)中将预混物冷却至室温并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形成预混物溶液,再加入水泥浆液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教学楼的抗震墙体,其特征是:所述步骤(3)中,所述有机溶剂为丙酮。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教学楼的抗震墙体,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中,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基与硅烷偶联剂在双螺杆搅拌机或捏合机中进行搅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教学楼的抗震墙体,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中,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基与硅烷偶联剂在捏合机中进行搅拌。
CN201910005886.1A 2019-01-03 2019-01-03 教学楼的抗震墙体 Withdrawn CN1096081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05886.1A CN109608136A (zh) 2019-01-03 2019-01-03 教学楼的抗震墙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05886.1A CN109608136A (zh) 2019-01-03 2019-01-03 教学楼的抗震墙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08136A true CN109608136A (zh) 2019-04-12

Family

ID=66017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05886.1A Withdrawn CN109608136A (zh) 2019-01-03 2019-01-03 教学楼的抗震墙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0813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69117A (zh) * 2018-12-26 2019-02-22 陕西天石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大体积混凝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49682B2 (en) * 2002-04-29 2004-06-15 Ut-Battelle, Llc Controlling the set of carbon-fiber embedded cement with electric current
CN101831971A (zh) * 2010-04-21 2010-09-15 中南大学 混凝土短肢剪力墙
CN102503228A (zh) * 2011-11-02 2012-06-20 山东华伟银凯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砂浆用防护剂
CN102976697A (zh) * 2012-12-24 2013-03-20 武汉理工大学 用于桥面铺装的高韧性低收缩抗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93442A (zh) * 2013-04-26 2013-07-10 四川川交路桥有限责任公司 高钛重矿渣泵送混凝土及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49682B2 (en) * 2002-04-29 2004-06-15 Ut-Battelle, Llc Controlling the set of carbon-fiber embedded cement with electric current
CN101831971A (zh) * 2010-04-21 2010-09-15 中南大学 混凝土短肢剪力墙
CN102503228A (zh) * 2011-11-02 2012-06-20 山东华伟银凯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砂浆用防护剂
CN102976697A (zh) * 2012-12-24 2013-03-20 武汉理工大学 用于桥面铺装的高韧性低收缩抗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93442A (zh) * 2013-04-26 2013-07-10 四川川交路桥有限责任公司 高钛重矿渣泵送混凝土及施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国化学学会高分子委员会"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筹备委员会: "《1989年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 预印集 第2册》", 30 November 1989 *
徐跃,张欣平: "《工程材料及热成形技术 第2版》", 31 October 2015 *
韩哲文: "《高分子科学教程 第二版》", 28 February 2011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69117A (zh) * 2018-12-26 2019-02-22 陕西天石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大体积混凝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asheed et al. Mechanical behavior of sustainable hybrid-synthetic fiber reinforced cellular light weight concrete for structural applications of masonry
CN108529968A (zh) 一种用于3d打印的纤维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88964A (zh) 一种钢管泡沫混凝土组合立柱及其施工方法
CN111116132A (zh) 用于组合结构及装配式建筑节点的灌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RU2502709C2 (ru) Легкий фибробетон
CN103482928B (zh) 高强度水泥基无收缩灌浆料
CN104894991A (zh) 一种声屏障
CN109629363A (zh) 市政道路施工方法
CN114044658B (zh) 一种纤维增强高强泡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608136A (zh) 教学楼的抗震墙体
CN104891916B (zh) 石膏组合物,砌块和钢骨架轻质高强防裂石膏条板
CN103541505A (zh) 钢骨玻璃混凝土异形截面柱
Hui et al. Behavior of concrete-filled GFRP tube columns under cyclic axial compression
CN110407545A (zh) 一种湿拌抹灰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Sun Strength criterion for ecological light porous concrete under multiaxial stress
CN101830676A (zh) 一种抗剪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57209A (zh) 一种碱矿渣混凝土预制窨井盖及其制备工艺
US11732103B2 (en) Modified expanded polystyrene particles, modification method thereof, concrete containing modified expanded polystyrene
CN103541500A (zh) 异形截面钢管玻璃混凝土芯柱
CN110357541A (zh) 一种再生细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00718A (zh) 一种防撞结构柱
CN208009634U (zh) 一种纤维增强混凝土-再生混凝土混合式框架
CN114426422B (zh) 一种地下空间用防水防渗中高强度树脂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
CN109881772B (zh) 一种无梁柱板式房屋结构体系
CN107761990A (zh) 新型装配式建筑体系及其装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