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07781A - 一种基于短程反硝化反应的水体治理装置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短程反硝化反应的水体治理装置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07781A
CN109607781A CN201811415977.4A CN201811415977A CN109607781A CN 109607781 A CN109607781 A CN 109607781A CN 201811415977 A CN201811415977 A CN 201811415977A CN 109607781 A CN109607781 A CN 1096077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udge
water body
tank
nitrogen
po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1597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雪祥
常宏
徐心怡
杨洪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Xiang Xia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Xiang Xia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Xiang Xia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Xiang Xia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1597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07781A/zh
Publication of CN1096077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077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0Aerobic and anaerobic proc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16Nitrogen compounds, e.g. ammonia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短程反硝化反应的水体治理装置及其方法,属于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水体治理中治理技术效率低下等问题。本基于短程反硝化反应的水体治理装置包括坝体、沟渠、调节池、生物反应池以及污泥沉淀池,坝体与调节池之间设置有沟渠,生物反应池与调节池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管,其另一侧与污泥沉淀池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管,且生物反应池上外连有生物发生器,污泥沉淀池上设置有第三连接管,采用生物反应器技术+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生化技术的应用基本杜绝了传统处理技术中出现的污泥膨胀的问题,且实现了增加硝化作用和延长泥龄的目的。本发明具有治理效果卓越、不反弹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短程反硝化反应的水体治理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体的治理装置以及治理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短程反硝化反应的水体治理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河道或湖泊的水体与其它水体状态有很大不同,其由于水体缺氧,有机物腐败等因素,其理化环境表现为强还原性质,有机无机污染极其严重,水体有异味,已经不适合水生生物生存,水生植物退化甚至灭绝,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只有少量耐污生物品种存在。食物链断裂,食物网支离破碎,生态系统结构严重失衡,功能严重退化甚至丧失。
目前我国河道和湖泊水体治理主要是采取对河底清淤,清除河底底层富含有机物的淤泥,并且利用该污泥当做肥料种植树木草坪做到废物再利用,同时在河底架设增氧管网,增氧区安装填料支架和填料,增加水中的含氧量培养微生物,利用微生物把水中有机物进行降解。还有部分是在水体中投加芽孢杆菌属、酵母菌属、光合菌属、亚硝化弧菌属、硝化杆菌属以及变形菌属等菌剂,设计理念是河道中未清理完毕的有机污染物在微生物的好氧处理作用下能够快速的分解,解决了人工清淤不完全的问题。疏通河道的上下游的入水口与出水口,加强了河道中河水的流动性,从而使得河道中的水能够快速更新,污染物不会沉积。最后通过水生植物的投放,建立以水生植物为主的生物净化系统,进一步净化水质,使得其符合国家水质标准。采取上述办法之外的还有采用清淤加换水加气浮加曝气加浮床等组合工艺。通过大量的走访发现,采取以上的各种办法最终都不可避免的出现水质反复,水体呈浅绿色,水体富营养严重导致水质持续恶化,因为上面的几种工艺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水体富营养的实际原因,属于治标不治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河道和湖泊的黑臭水体、劣五类水体、居民生活污水、城市道路污水、水产养殖污水、工业污水和已经治理后反弹的河流水体进行排放处理,克服现有技术中河道水体治理技术效率低下,治理效果差,易反复等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高效稳定的河道或湖泊水体治理方法以及水体治理装置,用于提升河道或湖泊水体治理效果,实现水体能见度高,并且水体中含有淡淡的清香味,杜绝水体反复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坝体、调节池、生物反应池以及污泥沉淀池,所述的坝体与调节池之间设置有沟渠,所述的生物反应池一侧与调节池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管,其另一侧与污泥沉淀池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管,且所述的生物反应池上外连有生物发生器,所述的污泥沉淀池上设置有用于回流的第三连接管,所述的第三连接管连通污泥沉淀池与第一连接管。
本水体治理装置的工作原理为:装置内的调节池与坝体之间设置有沟渠,调节池在引入坝体内的水体时,通过沟渠中的粉碎性格栅和回转式格栅来过滤清除水体中的垃圾,调节池与生物反应池相连通,当水体进入到生物反应池中后,外接的生物发生器会向生物反应池中喷入厌氧氨氧化菌群对水体进行净化,得到治理后的混合污泥最后进入污泥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部分沉淀污泥通过第三连接管回回流至生物反应池中。
在上述的一种水体治理装置中,所述的生物反应池由若干个水池组成,自左向右第一个为设有悬浮填料的移动床生物膜反应池,第二、三个为设有悬浮填料的缺氧池,剩余的为好氧池,每个所述的好氧池内均设置有曝气头以及与曝气头相配合使用的气量调节阀,所述调节阀的尾端设置有气体流量计与风机。好氧池通过设有的风机、气体流量计、气量调节阀及曝气头来实现对氧气进出的控制,帮助增氧。
在上述的一种水体治理装置中,所述的生物发生器与移动床生物膜反应池相连通,且在连接管路上设置有射流器。通过射流器将生产出的2×106CFU/ml以上的高浓度厌氧氨氧化菌群源源不断地送入移动床生物膜反应池中,为输送提供动力,帮助提升输送效率。
在上述的一种水体治理装置中,每个所述的移动床生物膜反应池与缺氧池内均设置有若干个水下推流器,每个所述的水下推流器设置于水池的侧壁上。水下推流器在工作时可以帮助进行充分的搅拌,使混合物更加均匀。
在上述的一种水体治理装置中,所述生物反应池的各个水池之间按照水流方向可设计成I性或S型或折流型,且各个水池之间通过过流孔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水体治理装置中,所述调节池与生物反应池之间的第一连接管上设置有进水泵。进水泵的设置起到增压的作用,帮助提高调节池与生物反应池之间液体的流动性。
在上述的一种水体治理装置中,所述的调节池上设置有溢流阀与放空管。溢流阀的设置可以起到防止溢流的作用,提高调节池的工作稳定性,放空管可以帮助快速排出池内的剩余液体。
在上述的一种水体治理装置中,最后一个好氧池和第一个移动床生物膜反应池之间设置有回流装置,所述的回流装置为硝化液回流泵或回流堰。回流装置的设置可以帮助实现循环,提高液体的利用率。
在上述的一种水体治理装置中,所述的第三连接管上设置有污泥回流泵。帮助污泥实现循环,提高污泥的重复利用率。
在上述的一种水体治理装置中,每个所述好氧池内的曝气头与相配合的气量调节阀之间串连设置,各个气量调节阀之间并合连接之后再与风机相串连。每个好氧池的氧气含量可通过各自的调节阀单独控制,具有较高的调整灵活性。
在上述的一种水体治理装置中,所述的坝体上开设有用于进水的水闸以及用于接通坝体内部水源与沟渠的闸板阀,所述的水闸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水闸开合的液位传感器。通过液位传感器的设置来提高水阀的自动化性能。
在上述的一种水体治理装置中,所述的沟渠内设置有粉碎性栅格、回转式栅格以及提升泵,所述的提升泵为水流进入到调节池提供动力。利用安装在沟渠中的粉碎性栅格粉碎垃圾,粉碎的垃圾通过回转式栅格进行清理,防止垃圾进入到装置的内部。
在上述的一种水体治理装置中,所述的污泥沉淀池上连接有污泥脱水机。
一种基于短程反硝化反应的水体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启动系统:接种传统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投加至生物反应池,使污泥浓度为1500-3000mg/L;启动生物发生器,向生物反应池源源不断的输送2×106CFU/ml以上的高浓度厌氧氨氧化菌群或接种已经挂好厌氧氨氧化生物膜的悬浮填料至生物反应池的移动床生物膜反应池和缺氧池,悬浮填料填充体积比为15-40%;
2)运行调节:
2.1)河道或湖泊与污泥沉淀池回流污泥混合后进入移动床生物膜反应池,该池悬浮填料生物膜上的反硝化菌进行短程反硝化,将回流污泥中的硝态氮还原为亚硝态氮,生物膜上的厌氧氨氧化菌再将亚硝态氮和氨氮转化为氮气,而后絮体污泥中的聚磷菌发生厌氧释磷作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池的泥水混合液和回流硝化液一起进入缺氧池,该池悬浮填料生物膜上反硝化菌进行短程反硝化,将回流硝化液中的硝态氮还原为亚硝态氮,而后生物膜中的厌氧氨氧化菌将亚硝态氮和氨氮转化为氮气;最后污水进入好氧池,絮体污泥中的氨氧化菌与亚硝酸盐氧化菌将污水中剩余的氨氮氧化为硝态氮;
2.2)生物反应池好氧池污泥回流比为50-200%;通过调整剩余污泥的排放量,控制反应器中絮体污泥的污泥龄控制为15-20天;
2.3)通过调整气量调节阀的开启度,调控好氧池的充氧量,控制好氧池前端溶解氧浓度为0.5-1.5mg/L,好氧池最后一个水池中溶解氧浓度为0.3-0.6mg/L;
2.4)移动床生物膜反应池的河流或湖泊的水力停留时间为8-14h,其中河流或湖泊的厌氧水力停留时间为1.5-3h,缺氧水力停留时间为3-6h;好氧水力停留时间为3.5-5h;
2.5)硝化液回流比为50-200%;当缺氧区出水硝态氮或亚硝态氮大于3mg/L时,降低硝化液回流比;当好氧池出水硝态氮浓度大于10mg/L时,提高硝化液回流比。
本发明基于短程反硝化反应的水体治理方法,与传统水体治理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1)污水中的氨氮60%通过厌氧氨氧化反应去除,所以仅有剩下的40%氨氮进入好氧池,因此好氧池的需氧量可降低一半以上,进而可节省系统运行能耗。
2)好氧池氧化的氨氮量降低60%,使得回流的硝化液中的硝态氮浓度降低60%,进而使得缺氧需要还原的硝态氮的量降低60%;同时硝态氮只需还原为亚硝态氮,无需进一步还原为氮气,因此可大幅降低反硝化碳源需求量。
3)高浓度厌氧氨氧化菌群脱氮污泥产量低,可减少污水厂污泥处置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水体治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坝体;2、调节池;3、生物反应池;4、污泥沉淀池;5、沟渠;6、第一连接管;7、第二连接管;8、生物发生器;9、第三连接管;10、移动床生物膜反应池;11、缺氧池;12、好氧池;13、曝气头;14、气量调节阀;15、气体流量计;16、风机;17、射流器;18、推流器;19、进水泵;20、溢流阀;21、放空管;22、回流装置;23、污泥回流泵;24、水闸;25、闸板阀;26、液位传感器;27、粉碎性栅格;28、回转式栅格;29、提升泵;30、污泥脱水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一种水体治理装置,包括坝体1、调节池2、生物反应池3以及污泥沉淀池4,坝体1与调节池2之间设置有沟渠5,生物反应池3一侧与调节池2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管6,其另一侧与污泥沉淀池4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管7,且生物反应池3上外连有生物发生器8,污泥沉淀池4上设置有用于回流的第三连接管9,第三连接管9连通污泥沉淀池4与第一连接管6。
生物反应池3由若干个水池组成,自左向右第一个为设有悬浮填料的移动床生物膜反应池10,第二、三个为设有悬浮填料的缺氧池11,剩余的为好氧池12,每个好氧池12内均设置有曝气头13以及与曝气头13相配合使用的气量调节阀14,调节阀的尾端设置有气体流量计15与风机16,好氧池12通过设有的风机16、气体流量计15、气量调节阀14及曝气头13来实现对氧气进出的控制,帮助增氧。
生物发生器8与移动床生物膜反应池10相连通,且在连接管路上设置有射流器17,通过射流器17将生产出的2×106CFU/ml以上的高浓度厌氧氨氧化菌群源源不断地送入移动床生物膜反应池10中,为输送提供动力,帮助提升输送效率。
每个移动床生物膜反应池10与缺氧池11内均设置有若干个水下推流器18,每个水下推流器18设置于水池的侧壁上,水下推流器18在工作时可以帮助进行充分的搅拌,使混合物更加均匀。
生物反应池3的各个水池之间按照水流方向可设计成I性或S型或折流型,且各个水池之间通过过流孔连接。
调节池2与生物反应池3之间的第一连接管6上设置有进水泵19,进水泵19的设置起到增压的作用,帮助提高调节池2与生物反应池3之间液体的流动性。
调节池2上设置有溢流阀20与放空管21,溢流阀20的设置可以起到防止溢流的作用,提高调节池2的工作稳定性,放空管21可以帮助快速排出池内的剩余液体。
最后一个好氧池12和第一个移动床生物膜反应池10之间设置有回流装置22,回流装置22为硝化液回流泵或回流堰,回流装置22的设置可以帮助实现循环,提高液体的利用率。
第三连接管9上设置有污泥回流泵23,帮助污泥实现循环,提高污泥的重复利用率。
每个好氧池12内的曝气头13与相配合的气量调节阀14之间串连设置,各个气量调节阀14之间并合连接之后再与风机16相串连,每个好氧池12的氧气含量可通过各自的调节阀单独控制,具有较高的调整灵活性。
坝体1上开设有用于进水的水闸24以及用于接通坝体1内部水源与沟渠5的闸板阀25,水闸24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水闸24开合的液位传感器26,通过液位传感器26的设置来提高水阀的自动化性能。
沟渠5内设置有粉碎性栅格27、回转式栅格28以及提升泵29,提升泵29为水流进入到调节池2提供动力,利用安装在沟渠5中的粉碎性栅格27粉碎垃圾,粉碎的垃圾通过回转式栅格28进行清理,防止垃圾进入到装置的内部。
进一步细说,污泥沉淀池4上连接有污泥脱水机30。
该水体治理装置的处理流程为:河道或湖泊通过闸板阀25进入沟渠5,利用安装在沟渠5中的粉碎性栅格27粉碎垃圾,粉碎的垃圾通过回转式栅格28进行清理,沟渠5的水通过自流或提升泵29提升到生物反应池3,污泥沉淀池4回流污泥利用污泥回流泵23泵送到移动床生物膜反应池10进行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与厌氧释磷,而后与回流硝化液一起进入缺氧池11,发生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除磷,然后进入好氧池12发生好氧硝化作用,从而达到将氮从污水中脱除的目的,混合污泥最后进入污泥沉淀池4进行泥水分离,上清液作为系统出水排放,部分沉淀污泥作为剩余污泥进行污泥脱水后外运,部分沉淀污泥回流至反应器前端的移动床生物膜反应池10。
试验系统如图1所示,各反应器均采用PVC板制成,生物发生器8有效体积为500L,均分为7个水池,试验采用某河流污水作为原水,具体水质如下:COD浓度为12000-16000mg/L;试验的河道为杭州市临安区青山镇某段河道,为主河道干流,其河道长约63公里,沿河居民聚集区污染较重约2000米,宽度5-9米,蓄水水深约2米。河道内部水体浑浊偏绿,随处可见漂浮垃圾,部分区段底泥上翻、水体黑臭等污染现象。污染物来源主要为附近部分未截污纳管的生活污水,根据其水质检测结果(见表2),三项水质指标COD、氨氮、总磷均偏高,三项数值均超《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见表1)V类水标准,河道水质总体属劣V类水体。
表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序号 项目 IV类 V类
1 化学需氧量(COD)(mg/L)≤ 30 40
2 氨氮(NH3-N)(mg/L)≤ 1.5 2.0
3 总磷(以P计)(mg/L)≤ 0.3 0.4
表2青山镇某河段水质检测表
项目 COD(mg/L) 氨氮(mg/L) 总磷(mg/L)
检测数据 46.30 3.96 0.72
具体运行操作如下:
1)启动系统:接种传统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投加至生物反应池3,使污泥浓度为1500-3000mg/L;启动生物发生器8,向生物反应池3源源不断的输送2×106CFU/ml以上的高浓度厌氧氨氧化菌群或接种已经挂好厌氧氨氧化生物膜的悬浮填料至生物反应池3的移动床生物膜反应池10和缺氧池11,悬浮填料填充体积比为15-40%;
2)运行调节:
2.1)河道或湖泊与污泥沉淀池4回流污泥混合后进入移动床生物膜反应池10,该池悬浮填料生物膜上的反硝化菌进行短程反硝化,将回流污泥中的硝态氮还原为亚硝态氮,生物膜上的厌氧氨氧化菌再将亚硝态氮和氨氮转化为氮气,而后絮体污泥中的聚磷菌发生厌氧释磷作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池10的泥水混合液和回流硝化液一起进入缺氧池11,该池悬浮填料生物膜上反硝化菌进行短程反硝化,将回流硝化液中的硝态氮还原为亚硝态氮,而后生物膜中的厌氧氨氧化菌将亚硝态氮和氨氮转化为氮气;最后污水进入好氧池12,絮体污泥中的氨氧化菌与亚硝酸盐氧化菌将污水中剩余的氨氮氧化为硝态氮;
2.2)生物反应池3好氧池12污泥回流比为50-200%;通过调整剩余污泥的排放量,控制反应器中絮体污泥的污泥龄控制为15-20天;
2.3)通过调整气量调节阀14的开启度,调控好氧池12的充氧量,控制好氧池12前端溶解氧浓度为0.5-1.5mg/L,好氧池12最后一个水池中溶解氧浓度为0.3-0.6mg/L;
2.4)移动床生物膜反应池10的河流或湖泊的水力停留时间为8-14h,其中河流或湖泊的厌氧水力停留时间为1.5-3h,缺氧水力停留时间为3-6h;好氧水力停留时间为3.5-5h;
2.5)硝化液回流比为50-200%;当缺氧区出水硝态氮或亚硝态氮大于3mg/L时,降低硝化液回流比;当好氧池12出水硝态氮浓度大于10mg/L时,提高硝化液回流比。
试验结果表明:经过水质处理后1个月、6个月和1年后进行跟踪监测,处理后河水水质水质检测结果如表3:
表3水质处理后1个月、6个月和1年后河水水质检测表
项目 COD(mg/L) 氨氮(mg/L) 总磷(mg/L)
处理1个月后 23.10 0.80 0.22
处理6个月后 18.50 0.60 0.14
处理1年后 12.30 0.29 0.11
生物反应器技术+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生化技术的应用基本杜绝了传统处理技术中出现的污泥膨胀的问题,且实现了增加硝化作用和延长泥龄的目的。移动床生物膜反应池10可基本实现反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生长空间相对独立,不互相影响,极大程度地优化了这两种生物菌种的生存环境,两种反应同时存在于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工艺中,使其具有强大的脱氮除磷能力。通过实验证明,总磷去除率提高了82%,氨氮去除率提高了95.4%左右。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坝体1、调节池2、生物反应池3、污泥沉淀池4、沟渠5、第一连接管6、第二连接管7、生物发生器8、第三连接管9、移动床生物膜反应池10、缺氧池11、好氧池12、曝气头13、气量调节阀14、气体流量计15、风机16、射流器17、推流器18、进水泵19、溢流阀20、放空管21、回流装置22、污泥回流泵23、水闸24、闸板阀25、液位传感器26、粉碎性栅格27、回转式栅格28、提升泵29、污泥脱水机30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水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坝体(1)、调节池(2)、生物反应池(3)以及污泥沉淀池(4),所述的坝体(1)与调节池(2)之间设置有沟渠(5),所述的生物反应池(3)一侧与调节池(2)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管(6),其另一侧与污泥沉淀池(4)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管(7),且所述的生物反应池(3)上外连有生物发生器(8),所述的污泥沉淀池(4)上设置有用于回流的第三连接管(9),所述的第三连接管(9)连通污泥沉淀池(4)与第一连接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反应池(3)由若干个水池组成,自左向右第一个为设有悬浮填料的移动床生物膜反应池(10),第二、三个为设有悬浮填料的缺氧池(11),剩余的为好氧池(12),每个所述的好氧池(12)内均设置有曝气头(13)以及与曝气头(13)相配合使用的气量调节阀(14),所述气量调节阀(14)的尾端设置有气体流量计(15)与风机(16),所述的生物发生器(8)与移动床生物膜反应池(10)相连通,且在连接管路上设置有射流器(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移动床生物膜反应池(10)与缺氧池(11)内均设置有若干个水下推流器(18),每个所述的水下推流器(18)设置于水池的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反应池(3)的各个水池之间按照水流方向设计成I性或S型或折流型,且各个水池之间通过过流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2)与生物反应池(3)之间的第一连接管(6)上设置有进水泵(19),所述的调节池(2)上设置有溢流阀(20)与放空管(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最后一个好氧池(12)和第一个移动床生物膜反应池(10)之间设置有回流装置(22),所述的回流装置(22)为硝化液回流泵或回流堰。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好氧池(12)内的曝气头(13)与相配合的气量调节阀(14)之间串连设置,各个气量调节阀(14)之间并合连接之后再与风机(16)相串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坝体(1)上开设有用于进水的水闸(24)以及用于接通坝体(1)内部水源与沟渠(5)的闸板阀(25),所述的水闸(24)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水闸(24)开合的液位传感器(26),所述的沟渠(5)内设置有粉碎性栅格(27)、回转式栅格(28)以及提升泵(29),所述的提升泵(29)为水流进入到调节池(2)提供动力。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泥沉淀池(4)上连接有污泥脱水机(30),其连接的第三连接管(9)上设置有污泥回流泵(23)。
10.一种基于短程反硝化反应的水体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启动系统:接种传统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投加至生物反应池(3),使污泥浓度为1500-3000mg/L;启动生物发生器(8),向生物反应池(3)源源不断的输送2×106CFU/ml以上的高浓度厌氧氨氧化菌群或接种已经挂好厌氧氨氧化生物膜的悬浮填料至生物反应池(3)的移动床生物膜反应池(10)和缺氧池(11),悬浮填料填充体积比为15-40%;
2)运行调节:
2.1)河道或湖泊与污泥沉淀池(4)回流污泥混合后进入移动床生物膜反应池(10),该池悬浮填料生物膜上的反硝化菌进行短程反硝化,将回流污泥中的硝态氮还原为亚硝态氮,生物膜上的厌氧氨氧化菌再将亚硝态氮和氨氮转化为氮气,而后絮体污泥中的聚磷菌发生厌氧释磷作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池(10)的泥水混合液和回流硝化液一起进入缺氧池(11),该池悬浮填料生物膜上反硝化菌进行短程反硝化,将回流硝化液中的硝态氮还原为亚硝态氮,而后生物膜中的厌氧氨氧化菌将亚硝态氮和氨氮转化为氮气;最后污水进入好氧池(12),絮体污泥中的氨氧化菌与亚硝酸盐氧化菌将污水中剩余的氨氮氧化为硝态氮;
2.2)生物反应池(3)好氧池(12)污泥回流比为50-200%;通过调整剩余污泥的排放量,控制反应器中絮体污泥的污泥龄控制为15-20天;
2.3)通过调整气量调节阀(14)的开启度,调控好氧池(12)的充氧量,控制好氧池(12)前端溶解氧浓度为0.5-1.5mg/L,好氧池(12)最后一个水池中溶解氧浓度为0.3-0.6mg/L;
2.4)移动床生物膜反应池(10)的河流或湖泊的水力停留时间为8-14h,其中河流或湖泊的厌氧水力停留时间为1.5-3h,缺氧水力停留时间为3-6h;好氧水力停留时间为3.5-5h;
2.5)硝化液回流比为50-200%;当缺氧区出水硝态氮或亚硝态氮大于3mg/L时,降低硝化液回流比;当好氧池(12)出水硝态氮浓度大于10mg/L时,提高硝化液回流比。
CN201811415977.4A 2018-11-26 2018-11-26 一种基于短程反硝化反应的水体治理装置及其方法 Pending CN1096077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15977.4A CN109607781A (zh) 2018-11-26 2018-11-26 一种基于短程反硝化反应的水体治理装置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15977.4A CN109607781A (zh) 2018-11-26 2018-11-26 一种基于短程反硝化反应的水体治理装置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07781A true CN109607781A (zh) 2019-04-12

Family

ID=66004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15977.4A Pending CN109607781A (zh) 2018-11-26 2018-11-26 一种基于短程反硝化反应的水体治理装置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07781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05508Y (zh) * 2008-10-07 2009-09-09 浙江大学 菌种流加式厌氧氨氧化装置
CN103833134A (zh) * 2014-03-06 2014-06-04 北京工业大学 连续流污水处理系统实现短程脱氮的方法
CN104556376A (zh) * 2014-11-29 2015-04-29 北京工业大学 基于短程反硝化提供亚硝酸盐的城市污水生物除磷自养脱氮方法
CN106430586A (zh) * 2016-10-27 2017-02-22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一种强化脱氮a/o流离生化池
CN108675450A (zh) * 2018-05-07 2018-10-19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实现城市污水高效低耗脱氮除磷的装置和方法
CN108862576A (zh) * 2018-06-01 2018-11-23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短程硝化反硝化一体化工艺启动及运行性能强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05508Y (zh) * 2008-10-07 2009-09-09 浙江大学 菌种流加式厌氧氨氧化装置
CN103833134A (zh) * 2014-03-06 2014-06-04 北京工业大学 连续流污水处理系统实现短程脱氮的方法
CN104556376A (zh) * 2014-11-29 2015-04-29 北京工业大学 基于短程反硝化提供亚硝酸盐的城市污水生物除磷自养脱氮方法
CN106430586A (zh) * 2016-10-27 2017-02-22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一种强化脱氮a/o流离生化池
CN108675450A (zh) * 2018-05-07 2018-10-19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实现城市污水高效低耗脱氮除磷的装置和方法
CN108862576A (zh) * 2018-06-01 2018-11-23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短程硝化反硝化一体化工艺启动及运行性能强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等: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与实践》", 30 September 2018, 中国环境出版集团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77319B (zh) 一种基于MBBR的Bardenpho脱氮除磷工艺
CN102659244B (zh) 一体化内循环式脱氮除碳生物膜反应器及其操作方法
CN102485668B (zh) 废水预处理方法以及其应用
CN106565017B (zh) 一种双循环的脱氮除磷废水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03241908B (zh) 规模化养猪场废水处理方法
CN106746175A (zh) 一种餐厨垃圾废水处理方法
CN106116031A (zh) 一种屠宰废水的高效处理工艺
CN101525207A (zh) 前置反硝化脱氮生物滤池污水处理集成工艺
CN104944679B (zh) 一种分散型高氨氮污水的处理方法
CN106430845A (zh) 餐厨垃圾废水处理装置
CN110040917A (zh) 一种黑臭水体的快速净化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110040916A (zh) 一种黑臭水体的成套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105967435A (zh) 一种双循环的脱氮除磷废水处理系统及其工艺
CN110127953A (zh) 一种人工湿地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系统及方法
CN103030250A (zh) 一种强化脱氮的mbr污水处理方法
CN105923771A (zh) 一种自循环生物脱氮反应器
CN104591392A (zh) 一种高氨氮低碳氮比养猪废水缓释碳源生化脱氮处理装置及其处理养猪废水的方法
CN205528250U (zh) 养殖污水处理系统
CN105967334B (zh) 曝气人工湿地
CN110104890A (zh) 一种mbbr工艺与超效分离系统组合的水处理工艺
CN212609832U (zh) 一种串联回流强化脱氮人工湿地
CN112897679A (zh) 一种用于污水厂尾水处理的人工湿地系统
CN204752469U (zh) 一种分散型高氨氮污水的处理装置
CN1300016C (zh) 一种河流湖泊的水净化方法及其专用造流曝气设备
CN206720962U (zh) 一种强化脱氮除磷的污水处理回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1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