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00856B - 用于具有双工媒体访问控制的多用户操作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具有双工媒体访问控制的多用户操作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00856B
CN109600856B CN201811169181.5A CN201811169181A CN109600856B CN 109600856 B CN109600856 B CN 109600856B CN 201811169181 A CN201811169181 A CN 201811169181A CN 109600856 B CN109600856 B CN 1096008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link
downlink
client stations
transmission
access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6918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00856A (zh
Inventor
褚立文
张鸿远
娄蕙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iwei International Co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Marvell Asia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rvell Asia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rvell Asia Pte Ltd filed Critical Marvell Asia Pte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6008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008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008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008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terminal or device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4Scheduled access
    • H04W74/06Scheduled access using po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5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source usage poli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 H04W74/0816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04W74/0841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with collision treatment
    • H04W74/085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with collision treatment collision avoid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1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for groups of terminals or us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无线局域网中建立具有双工媒体访问控制的多用户操作的方法。具体地,将触发帧发送到无线局域网中的一个或多个客户站。响应于发送触发帧,从一个或多个客户站接收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数据分组。然后确定一个或多个客户站是否支持双工操作。以多用户数据格式配置的下行链路数据分组被发送到支持双工操作的至少一个目的地客户站,而同时从一个或多个客户站接收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数据分组。

Description

用于具有双工媒体访问控制的多用户操作的系统和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公开要求于2017年10月2号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566,997的35U.S.C.§119(e)的权益,其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局域网(WLAN)中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并且具体地,涉及WLAN中具有双工MAC的多用户操作。
背景技术
在用于WLAN的802.11标准中,MAC子层为传输媒体提供流控制和多路复用。具体地,当向网络上的另一设备发送数据时,MAC协议控制何时发送数据,以及是否需要等待时段以避免拥塞和来自试图竞争相同传输媒体的其他传输的冲突。现有的802.11标准定义了用于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传输的半双工媒体访问。例如,对于与WLAN中的多个客户站通信的接入点,不允许在当前的802.11标准下同时发生下行链路传输和上行链路传输,因为当下行链路传输和上行链路传输占用相同信道时进行噪声消除是困难的。因此,传统上限制WLAN中的数据传输吞吐量,因为必须轮流发生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传输。
发明内容
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无线局域网中建立具有双工媒体访问控制的多用户操作的方法。具体地,将触发帧发送到无线局域网中的一个或多个客户站。响应于发送触发帧,从一个或多个客户站接收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数据分组。然后确定一个或多个客户站是否支持双工操作。将以多用户数据格式配置的下行链路数据分组发送到支持双工操作的至少一个目的地客户站,而同时从一个或多个客户站接收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数据分组。
在一些实现中,响应于确定一个或多个客户站支持双工操作,下行链路数据分组被配置为去往在一个或多个客户站处的下行链路多用户物理层会聚协议(PLCP)协议数据单元(PPDU)。
在一些实现中,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数据分组的传输和下行链路数据分组的传输在第一相同时间开始,并且在第二相同时间结束。
在一些实现中,响应于接收到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数据分组,接收下行链路确认消息。响应于发送下行链路数据分组,从一个或多个客户站中的一个客户站接收上行链路确认消息,同时发送下行链路确认消息。
在一些实现中,将子信道分配给支持用于上行链路传输和下行链路传输两者的双工传输的一个或多个客户站中的一个客户站。
在一些实现中,将第一子信道分配给支持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双工传输的一个或多个客户站中的一个客户站。将与第一子信道不同的第二子信道分配给用于下行链路传输的一个或多个客户站中的一个客户站。
在一些实现中,推迟将下行链路数据分组发送到一个或多个客户站中的一个客户站,直到检测到来自一个或多个客户站中的一个客户站的第一上行链路多用户数据分组,以避免与来自另一客户站的第二上行链路多用户数据分组的冲突。
在一些实现中,在将以多用户数据格式配置的下行链路数据分组发送到一个或多个客户站中的一个客户站之前通告信道空闲评估检查,以避免与来自另一客户站的其他上行链路多用户数据分组的冲突。
在一些实现中,以多用户数据格式配置的下行链路数据分组包括请求上行链路多用户数据聚合媒体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A-MPDU)的触发信息。
在一些实现中,在接收到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数据分组的同时发送下行链路数据分组之后,通过在接收另一上行链路传输的同时发送另一下行链路数据分组来级联双工多用户传输。
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进一步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被配置用于在无线局域网中建立具有双工媒体访问控制的多用户操作。网络设备包括存储器和无线收发器。无线收发器被配置为将触发帧发送到无线局域网中的一个或多个客户站,并且响应于发送触发帧,从一个或多个客户站接收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数据分组。该网络设备进一步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被配置为确定一个或多个客户站是否支持双工操作。该无线收发器进一步被配置为将以多用户数据格式配置的下行链路数据分组发送到支持双工操作的至少一个目的地客户站,而同时从一个或多个客户站接收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数据分组。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其性质和各种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部分,并且在附图中:
图1提供了示出根据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的具有多用户操作的双工传输的方面的框图;
图2提供了示出根据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的具有在图1中讨论的具有多用户操作的双工传输的开始的方面的框图;
图3提供了示出根据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的开始下行链路双工多用户传输的备选方式的方面的框图;
图4提供了示出根据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的具有多用户级联的双工传输的方面的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的如关于图1-4所描述的在WLAN中建立具有多用户操作的双工传输的方面的示例逻辑流程图;
图6提供了示出根据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的同时建立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多用户传输的示例逻辑流程图;
图7提供了示出根据本文描述的实施例的开始下行链路多用户传输以避免与去往在WLAN中的接入点处的上行链路传输冲突的示例逻辑流程图;以及
图8示出了根据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设备805的示例的简化框图80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描述了用于在802.11无线局域网(WLAN)中具有双工媒体访问控制(MAC)的多用户操作的方法和系统。
在用于WLAN的现有802.11标准中,MAC控制协议通常不允许同时进行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传输,因为当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传输共享相同的无线信道时,噪声消除存在困难。例如,在WLAN中,当客户站将分组发送到接入点(上行链路)时,接入点需要等待直到传输结束,向客户站发送确认,并且随后等待退避时段直到信道被清除,并且然后可以开始到客户站的下行链路传输。类似地,当接入点将数据发送到客户站(下行链路)时,不能在下行链路传输的同时执行上行链路传输-在接入点可以接收任何上行链路传输之前,所有其他客户站需要等待从接入点到结束的下行链路传输。传统WLAN中的这种半双工传输方案具有严重受限制的网络数据吞吐量。特别是,对于其中定义了各种多用户操作的802.11ax,诸如下行链路正交频分多址(OFDMA)、下行链路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IMO)、下行链路OFDMA和MIMO、上行链路OFDMA、上行链路多用户MIMO、以及上行链路OFDMA和MIMO等,半双工(仅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传输方案可能是非常低效地服务于WLAN中的多个客户站的传输要求。
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提供了MAC控制方案,其允许WLAN中的双工传输。例如,可以同时执行从客户站到接入点的上行链路传输以及从接入点到客户站(或另一客户站)的下行链路传输。随后,可以以双向方式同时交换确认消息。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多用户数据帧可以在触发帧之后同时开始并且同时结束。在2018年9月20日授权的共同拥有的美国专利号9,450,743中讨论了用于双工传输的MAC帧报头,其通过引用整体明确地并入本文。
图1提供了示出根据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的具有多用户操作的双工传输的方面的框图100。框图100示出了具有接入点105和客户站111-112的WLAN。为了发起双工传输,在退避时间段101之后等待信道被清除,接入点105将触发帧102发送到客户站111-112以触发上行链路传输。接入点105在发送触发帧102之后决定是否发起双工多用户传输。如果接入点105决定发起双工传输,则接入点105可以以多用户物理层会聚协议(PLCP)协议数据单元(PPDU)的形式配置下行链路数据帧,其去往在支持双工操作的客户站处。具体地,下行链路数据可以以下行链路多用户PPDU 106a-b的形式从接入点105被发送到客户站111-112,而上行链路传输可以同时发起。例如,基于上行链路高效(HE)触发(TB)的PPDU 103和104可以分别从客户站111-112同时被发送到接入点105。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下行链路多用户PPDU 106a-b和上行链路HE-TB PPDU 103和104同时结束。
在一些实施例中,客户站111-112在接收到触发帧102时,如果触发帧102指示在任何上行链路传输之前需要CCA感测,可以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感测以确定信道是否空闲用于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数据传输103、104、106a-b结束之后,可与发送确认消息以确认接收到数据。例如,客户站111可以发送确认115以确认接收到下行链路PPDU 106a;客户站112可以发送确认114以确认下行链路PPDU 106b;并且接入点可以发送确认消息116a-b以分别确认上行链路PPDU 103和104。下行链路确认116a-b和上行链路确认103和104可以同时开始但可以具有不同的长度并且不必在相同时间结束。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WLAN中仅存在一个客户站时,例如客户站112不存在,在图100处所描述的双工传输仍然适用,除了接入点105可以以单用户PPDU的形式发送下行链路数据106a之外。
可以在客户站111-112之间共享用于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传输的带宽。例如,每个客户站可以被分配给相同的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子信道(资源单元)。或者备选地,每个客户站可以具有不同的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子信道(资源单元)。例如,客户站的下行链路资源单元由客户站的上行链路资源单元覆盖,例如,到客户站的下行链路传输被分配资源单元,该资源单元是分配给客户的上行链路资源单元的子集。例如,客户站的上行链路资源单元由客户站的下行链路资源单元覆盖,例如,到客户站的上行链路传输被分配资源单元,该资源单元是分配给客户站的下行链路资源单元的子集。或者备选地,作为另一示例,分配给客户站的上行链路资源单元和下行链路资源单元可以彼此重叠但不相互包含。
图2提供了示出根据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的具有在图1中讨论的具有多用户操作的双工传输的开始的方面的框图。框图200示出了当新客户站113加入具有接入点105和客户站111-112的WLAN时的具有多用户操作的双工传输(如图1中的图100所示)。新客户站113可以加入WLAN以发起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入上行链路多用户操作的客户站与加入下行链路多用户操作的客户站相同,例如,每个新客户站可以加入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多用户操作两者。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入上行链路多用户操作的客户站可以重叠,但是可以与加入下行链路多用户操作的客户站组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下行链路多用户目的地可以从另一客户站接收上行链路传输,则可能发生冲突。例如,如图200所示,如果客户站113作为下行链路多用户目的地加入,则客户站113也可以从客户站112接收上行链路传输104,由于客户站113可能不能从接入点105正确地接收下行链路多用户PPDU 106c,因此可能发生冲突。
为了开始双工下行链路多用户传输并且为了避免冲突(例如,如上所述在下行链路传输106c和上行链路传输104之间),接入点105可以推迟下行链路多用户双工传输106c,直到检测到来自客户站113的上行链路传输,例如,在传统的PHY-SIG和/或802.11ax PHY-ISIG被正确地从上行链路传输接收和检测之后。以这种方式,客户站113可以具有更高的机会来正确地接收下行链路传输106c而不会与来自客户端设备的上行链路传输104冲突。备选地,下行链路多用户双工PPDU的传输和上行链路多用户双工PPDU的传输可以同时开始并且同时结束,如图200中的示例所示。或者,如果在一段时间内没有从客户站113接收到上行链路传输,则接入点105可以调度下行链路传输106c开始的默认时间,这意味着客户站113可能正忙。
图3提供了示出根据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的开始下行链路双工多用户传输的备选方式的方面的框图。图300示出了在退避时段121之后,客户站(例如,111)可以首先发起上行链路传输(例如,103)。在接入点105在103处接收到上行链路PPDU之后,接入点105可以确定客户站111是否支持双工传输。接入点105然后指出接入点是目的地设备,并且来自上行链路传输(例如,103)的所接收的PPDU的PPDU长度。然后,接入点105可以将下行链路多用户PPDU 106a-b发送到包括TXOP发起者的客户站。确认消息115和116a可以分别在接入点和客户站之间交换。在退避时段122之后可以重复过程131,例如,在过程132中,在接入点105接收到发起上行链路多用户PPDU113之后,可以以类似的方式发起双工下行链路多用户传输125a-125b。
在图300中,由于客户站112和113可以从客户站123和接入点105两者接收PPDU,因此客户站112-113可能不会正确地接收下行链路多用户PPDU(例如,125a-b)。
图4提供了示出根据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的具有多用户级联的双工传输的方面的框图。图400示出了在从接入点121清除信道和后续触发帧102的退避时段121之后,可以“级联”双工上行链路传输和下行链路传输。例如,下行链路多用户PPDU 114和116可以请求上行链路多用户数据聚合MAC协议数据单元(MPDU)。因此,双工多用户传输可以与多用户级联操作相结合,例如,上行链路传输113、117与下行链路传输114、116一起可以作为上行链路传输123、127和下行链路传输124和126被重复。
图5-图7示出了示出根据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的如关于图1-4所描述的在WLAN中建立具有多用户操作的双工传输的各个方面的示例逻辑流程图。过程500-800可以在符合802.11标准(例如802.11ax、802.11az等)操作的无线通信设备(图8中的805)中被实现。
在图500中,在502处,WLAN中的接入点可以将触发帧发送到WLAN中的一个或多个客户站,例如,参见图1中从接入点105发送到客户站111-112的触发帧102。在504处,响应于发送触发帧,接入点可以从一个或多个客户站接收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数据分组(例如,参见图1中的103、104)。在506处,接入点可以确定一个或多个客户站是否支持双工操作,并且发送指向支持双工操作的客户站的以多用户数据格式配置的下行链路数据分组(例如,图1中的106a、106b),同时接收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数据分组。
图6提供了示出根据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的同时建立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多用户传输的示例逻辑流程图。在602处,接入点可以将触发帧(例如,图1中的102)发送到无线局域网中的一个或多个客户站。在604处,接入点可以配置下行链路多用户PPDU并且将其发送到一个或多个目的地客户站。在606处,接入点可以同时接收与来自一个或多个客户站的下行链路多用户PPDU同时开始和结束的上行链路多用户PPDU。
图7提供了示出根据本文描述的实施例的开始下行链路多用户传输以避免与指向WLAN中的接入点的上行链路传输冲突的示例逻辑流程图。在702处,接入点可以开始于将触发帧发送到WLAN中的一个或多个客户站,但是然后在704处推迟下行链路多用户PPDU的下行链路传输。例如,如图2所示,当客户站113是用于下行链路多用户PPDU 106c的目的地但客户站113也可以接收上行链路传输104时,可能发生冲突。因此,接入点105可以推迟下行链路PPDU 106c的传输。
在706处,接入点可以从一个或多个客户站接收上行链路多用户A-MPDU,并且在708处解码上行链路多用户A-MPDU以确定一个或多个客户站是否可用于双工传输。在710处,如果一个或多个客户站可用于双工传输,则接入点可以将下行链路多用户PPDU发送到一个或多个目的地客户站。备选地,如果一个或多个客户站不可用于双工传输,则接入点可以等待直到完成上行链路多用户A-MPDU传输,发送确认消息,并且然后在信道通畅时发送下行链路PPDU。
图8示出了根据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设备805的示例的简化框图800。设备805的各种示例包括AP、基站(BS)、客户端设备、接入终端(AT)、客户站、或移动站(MS)等。例如,设备805可以表示贯穿图1-7中讨论的接入点或客户端设备。
设备805可以包括处理器电子设备810,诸如实现产生本公开中所呈现的技术的方法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处理器电子设备810可以是可操作的以执行计算机可读指令,当在处理器电子设备810上执行时,使设备805实现产生本公开中所呈现的技术的方法(例如,过程500-700)。例如,处理器电子设备810可以解码所接收的上行链路A-MPDU以确定客户站是否支持双工传输,或者从上行链路A-MPDU标识传统PHY SIG或802.11PHY ISIG。
设备805可以包括收发器电子设备815(例如,发送器、接收器、或收发器),以通过一个或多个天线820a-820b发送和/或接收无线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收发器电子设备815可以包括多个无线电单元。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电单元包括基带单元(BBU)和射频单元(RFU)以发送和接收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备805包括用于发送的专用电路(例如,专用发送器)和用于接收的专用电路(例如,专用接收器)。例如,收发器电子设备815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收器,其从一个或多个天线820a-820b接收通过一个或多个WLAN信道发送的一个或多个信号。收发器天线820a-b和收发器电子器件815被配置为
设备805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225,其被配置为存储诸如数据和/或指令的信息(例如,使得设备805实现产生本公开中所呈现的技术的方法的计算机可读指令。
结合图1-8所讨论的各种实施例由一个或多个电子电路的各种电子组件执行,诸如但不限于集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SIC)、DSP等。贯穿本公开所讨论的各种组件,诸如但不限于网络设备(例如,关于图1-8中所讨论的无线AP、LP设备)等,被配置为包括一组电子电路组件,并且可通信地在一个或多个电子电路上操作。每个电子电路被配置为包括但不限于逻辑门、存储器单元、放大器、滤波器等中的任何一个。本文所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和组件被配置为至少部分地由存储在一个或多个暂时性或非暂时性处理器可读介质上的处理器可执行指令来操作和/或实现。
虽然本文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但是这些实施例仅通过示例来提供。在不脱离本公开的情况下,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有关的许多变化、改变和替换是可应用的。应注意,可以在实践本公开时采用本文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各种备选方案。以下权利要求旨在限定本公开的范围,并且由此覆盖这些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方法和结构。
虽然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绘了操作,但是这不应被解释为要求以所示的特定顺序或按顺序执行这些操作,或者执行所有示出的操作以实现期望的结果。
已经根据特定方面描述了本说明书的主题,但是可以实现其他方面并且这些方面在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内。例如,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动作可以以不同的顺序执行并且仍然实现期望的结果。作为一个示例,图7中所描绘的过程不一定需要所示的特定顺序或按顺序来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现中,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其他变化在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用于在无线局域网中建立具有双工媒体访问控制的多用户操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无线局域网中,从接入点向一个或多个客户站发送触发帧;
响应于发送所述触发帧,在所述接入点处从所述一个或多个客户站接收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数据分组;
在所述接入点处,通过解码所述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数据分组中的每个上行链路数据分组来确定所述一个或多个客户站中的任何一个客户站是否支持双工操作;以及
在从所述一个或多个客户站同时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数据分组的同时,从所述接入点向被确定为支持双工操作的至少一个目的地客户站发送以多用户数据格式配置的下行链路数据分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响应于在所述接入点处通过解码所述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数据分组中的每个上行链路数据分组而确定所述一个或多个客户站支持双工操作,将所述下行链路数据分组配置为去往所述一个或多个客户站的下行链路多用户物理层汇聚协议(PLCP)协议数据单元(PPDU)。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数据分组的传输和所述下行链路数据分组的传输在相同的第一时间开始并且在相同的第二时间结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响应于在所述接入点处接收到所述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数据分组,从所述接入点发送下行链路确认消息;以及
在发送所述下行链路确认消息的同时,响应于发送所述下行链路数据分组,在所述接入点处从所述一个或多个客户站中的所述一个客户站接收上行链路确认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接入点处将子信道分配给所述一个或多个客户站中支持双工传输的所述一个客户站,以用于上行链路传输和下行链路传输两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接入点处将第一子信道分配给所述一个或多个客户站中支持双工传输的所述一个客户站,以用于上行链路传输;以及
在所述接入点处将与所述第一子信道不同的第二子信道分配给所述一个或多个客户站中的所述一个客户站,以用于下行链路传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推迟从所述接入点向所述一个或多个客户站中的所述一个客户站发送所述下行链路数据分组,直到由所述接入点检测到来自所述一个或多个客户站中的所述一个客户站的第一上行链路多用户数据分组,以避免与来自另一客户站的第二上行链路多用户数据分组的冲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将以多用户数据格式配置的所述下行链路数据分组发送到所述一个或多个客户站中的一个客户站之前,在所述接入点处执行空闲信道评估检查,以避免与来自另一客户站的其他上行链路多用户数据分组的冲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以多用户数据格式配置的所述下行链路数据分组包括请求上行链路多用户数据聚合媒体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A-MPDU)的触发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接入点处通过以下来级联双工多用户传输:在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数据分组的同时发送所述下行链路数据分组之后,在接收另一上行链路传输的同时发送另一下行链路数据分组。
11.一种被配置用于在无线局域网中建立具有双工媒体访问控制的多用户操作的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
存储器;
无线收发器,被配置为:
将触发帧发送到无线局域网中的一个或多个客户站,以及
响应于发送所述触发帧,从所述一个或多个客户站接收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数据分组;以及
处理器,被配置为通过解码所述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数据分组中的每个上行链路数据分组来确定所述一个或多个客户站中的任何一个客户站是否支持双工操作,
其中所述无线收发器进一步被配置为在从所述一个或多个客户站同时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数据分组的同时,将以多用户数据格式配置的下行链路数据分组发送到被确定为支持双工操作的至少一个目的地客户站。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响应于确定所述一个或多个客户站支持双工操作,将所述下行链路数据分组配置为去往所述一个或多个客户站的下行链路多用户物理层汇聚协议(PLCP)协议数据单元(PPDU)。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数据分组的传输和所述下行链路数据分组的传输在相同的第一时间开始并且在相同的第二时间结束。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数据分组,发送下行链路确认消息;以及
在发送所述下行链路确认消息的同时,响应于发送所述下行链路数据分组,从所述一个或多个客户站中的所述一个客户站接收上行链路确认消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将子信道分配给所述一个或多个客户站中支持双工传输的所述一个客户站,以用于上行链路传输和下行链路传输两者。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将第一子信道分配给所述一个或多个客户站中支持双工传输的所述一个客户站,以用于上行链路传输;以及
将与所述第一子信道不同的第二子信道分配给所述一个或多个客户站中的所述一个客户站,以用于下行链路传输。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推迟将所述下行链路数据分组发送到所述一个或多个客户站中的所述一个客户站,直到检测到来自所述一个或多个客户站中的所述一个客户站的第一上行链路多用户数据分组,以避免与来自另一客户站的第二上行链路多用户数据分组的冲突。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在将以多用户数据格式配置的所述下行链路数据分组发送到所述一个或多个客户站中的一个客户站之前执行空闲信道评估检查,以避免与来自另一客户站的其他上行链路多用户数据分组的冲突。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以多用户数据格式配置的所述下行链路数据分组包括请求上行链路多用户数据聚合媒体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A-MPDU)的触发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通过以下来级联双工多用户传输:在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数据分组的同时发送所述下行链路数据分组之后,在接收另一上行链路传输的同时发送另一下行链路数据分组。
CN201811169181.5A 2017-10-02 2018-10-08 用于具有双工媒体访问控制的多用户操作的系统和方法 Active CN1096008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566997P 2017-10-02 2017-10-02
US62/566,997 2017-10-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00856A CN109600856A (zh) 2019-04-09
CN109600856B true CN109600856B (zh) 2023-10-13

Family

ID=65727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69181.5A Active CN109600856B (zh) 2017-10-02 2018-10-08 用于具有双工媒体访问控制的多用户操作的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660105B2 (zh)
CN (1) CN109600856B (zh)
DE (1) DE10201821694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34019B (zh) * 2019-07-12 2024-0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链路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US11638238B2 (en) * 2020-01-04 2023-04-25 Nxp Usa, Inc. Trigger frame based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mmunications
CN114727262A (zh) * 2021-01-05 2022-07-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时间资源分配和接收方法及相关装置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7512A (zh) * 2008-03-27 2009-09-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层异构分布式基站和方法
CN102013959A (zh) * 2010-12-01 2011-04-13 北京新岸线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多用户调度的通信方法及无线通信系统
WO2013013145A2 (en) * 2011-07-20 2013-01-24 Zte (Usa) Inc. Link aggregation system, protection system, and cross polarization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applications for all outdoor radios using wireless channels operating at a licensing-free 60 ghz band
WO2013168105A1 (en) * 2012-05-09 2013-11-14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Methods,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configuring wireless transmissions
CN104067554A (zh) * 2011-11-25 2014-09-24 株式会社泛泰 发送/接收关于处于频带间tdd发送方案的用户终端的发送模式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4717760A (zh) * 2013-12-13 2015-06-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全双工传输建立和释放机制
CN105099638A (zh) * 2014-05-09 2015-11-2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收发用户设备性能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JP2015222972A (ja) * 2014-02-19 2015-12-10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及び基地局
WO2016041205A1 (zh) * 2014-09-19 2016-03-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wlan系统中全双工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CN105681277A (zh) * 2015-12-28 2016-06-15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全双工无线局域网中节点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917712A (zh) * 2014-11-26 2016-08-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42617B2 (en) * 2008-06-02 2013-09-24 Apple Inc. Adaptive operational full-duplex and half-duplex FDD modes in wireless networks
US8451771B2 (en) * 2010-12-13 2013-05-28 Cisco Technology, Inc. Medium reservation techniques for multi-user transmissions
US9825678B2 (en) * 2013-11-26 2017-11-21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Uplink multi-use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fo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US9450743B1 (en) 2013-11-26 2016-09-20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Duplex mode enabling frame header
KR102216662B1 (ko) * 2014-05-26 2021-02-18 주식회사 윌러스표준기술연구소 데이터 동시 송수신을 위한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무선 통신 장치
KR20170018397A (ko) * 2014-06-12 2017-02-17 마벨 월드 트레이드 리미티드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멀티플렉스 wlan 내의 서브채널 할당
US10231215B2 (en) * 2014-08-07 2019-03-12 Lg Electronics Inc. Multi-user transmission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JP6837978B2 (ja) * 2014-10-20 2021-03-03 ホアウェイ・テクノロジーズ・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 無線ローカルエリア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いてシグナリングを送受信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9706534B2 (en) * 2014-12-03 2017-07-11 Intel IP Corporat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opportunity in a high-efficiency 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
US9531520B2 (en) * 2015-03-23 2016-12-27 Newracom,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ownlink and uplink multi-user transmissions
US10285202B2 (en) * 2015-06-09 2019-05-07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Channel access for simultaneous uplink transmissions by multip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GB2559884B (en) * 2015-07-10 2020-01-29 Canon Kk Trigger frames adapted to packet-based policies in an 802.11 network
US10014917B2 (en) * 2015-12-15 2018-07-03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Triggered uplink transmissions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US10993182B2 (en) * 2016-03-24 2021-04-27 Lg Electronics Inc. Power saving method through user-specific signaling
CN107371226A (zh) * 2016-05-13 2017-11-2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传输上行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US10694464B2 (en) * 2016-08-31 2020-06-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through random access resource indicator
US20180084548A1 (en) * 2016-09-22 2018-03-22 Intel Corporation Access point (ap), station (sta) and method for full-duplex (fd) communication in high-efficiency (he) arrangements
US20180184409A1 (en) * 2016-12-23 2018-06-28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s of triggering simultaneous multi-user uplink and downlink ofdma transmissions for full- duplex communications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7512A (zh) * 2008-03-27 2009-09-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层异构分布式基站和方法
CN102013959A (zh) * 2010-12-01 2011-04-13 北京新岸线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多用户调度的通信方法及无线通信系统
WO2013013145A2 (en) * 2011-07-20 2013-01-24 Zte (Usa) Inc. Link aggregation system, protection system, and cross polarization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applications for all outdoor radios using wireless channels operating at a licensing-free 60 ghz band
CN104067554A (zh) * 2011-11-25 2014-09-24 株式会社泛泰 发送/接收关于处于频带间tdd发送方案的用户终端的发送模式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WO2013168105A1 (en) * 2012-05-09 2013-11-14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Methods,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configuring wireless transmissions
CN104717760A (zh) * 2013-12-13 2015-06-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全双工传输建立和释放机制
JP2015222972A (ja) * 2014-02-19 2015-12-10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及び基地局
CN105099638A (zh) * 2014-05-09 2015-11-2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收发用户设备性能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WO2016041205A1 (zh) * 2014-09-19 2016-03-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wlan系统中全双工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CN105917712A (zh) * 2014-11-26 2016-08-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5681277A (zh) * 2015-12-28 2016-06-15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全双工无线局域网中节点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带内全双工无线通信自干扰消除及MAC调度研究综述;孙彦景;左海维;李松;;电子科技大学学报(06);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104513A1 (en) 2019-04-04
DE102018216944A1 (de) 2019-04-04
CN109600856A (zh) 2019-04-09
US10660105B2 (en) 2020-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394920B2 (ja)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US1012249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K transmission in a WLAN
CN107113112B (zh) 发送和接收肯定应答/否定应答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7078858B (zh) 在无线lan系统中发送和接收多用户块确认帧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7211323B (zh) 用于在无线lan多用户传输机会中传输数据的系统和方法
US1047664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frame
JP2020507264A (ja) フィードバック方法及びユーザ機器
KR101234758B1 (ko)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채널 예약 방법 및 장치
US11985720B2 (en) Synchronizing multi-link communications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CN113301661A (zh) 一种随机接入退避方法和系统
JP6518009B2 (ja) 上りリンク多重ユーザ送信において確認応答信号処理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TWI583237B (zh) 用於請求及傳送區塊確認之無線裝置、方法及電腦可讀媒體
CN109600856B (zh) 用于具有双工媒体访问控制的多用户操作的系统和方法
CN108123781B (zh) 一种信息指示方法、接收方法及装置
WO2016062135A1 (zh) 无线局域网络站点共享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WO2016127348A1 (zh) 接入点ap、站点sta、通信系统及数据传输方法
KR20170034410A (ko) 무선 근거리 통신망에서의 데이터 송신 방법 및 장치
KR20190113423A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스케줄링 요청을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6559192B (zh) 一种基于ofdma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17126518A1 (ja) 無線基地局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CN112703793B (zh) 用于早期数据传输的方法、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WO2020156339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JP7165004B2 (ja)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7071923A (zh) 一种带内全双工通信的探测及争用解决方法
CN112005605B (zh) 随机接入过程中消息传输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26

Address after: Singapore City

Applicant after: Marvell Asia Pte. Ltd.

Address before: Ford street, Grand Cayman, Cayman Islands

Applicant before: Kaiwei international Co.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26

Address after: Ford street, Grand Cayman, Cayman Islands

Applicant after: Kaiwei international Co.

Address before: Hamilton, Bermuda

Applicant before: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26

Address after: Hamilton, Bermuda

Applicant after: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Address before: Saint Michael

Applicant before: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