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00199A - 反馈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反馈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00199A
CN109600199A CN201710940578.9A CN201710940578A CN109600199A CN 109600199 A CN109600199 A CN 109600199A CN 201710940578 A CN201710940578 A CN 201710940578A CN 109600199 A CN109600199 A CN 1096001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neric port
cqi
generic
port set
network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4057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00199B (zh
Inventor
宋扬
孙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4057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001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001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001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001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001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6Channel coefficients, e.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2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e.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反馈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确定M个第一类端口集合,第一类端口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类端口;确定N个第二类端口集合,第二类端口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类端口;根据M个第一类端口集合和N个第二类端口集合,确定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向网络设备反馈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由此可见,本申请技术方案可以根据终端设备本身的信道状态信息和其他终端设备对本终端设备的干扰信息,确定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由于该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充分考虑了终端设备本身的信道状态信息及其他终端设备所产生的干扰,因此能够帮助网络设备更为准确地确定MCS,从而提高网络设备的性能。

Description

反馈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馈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第五代(5th-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新空口(NR,New Radio)引入大规模天线技术,可以更好地支持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Multi-User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技术。目前,在支持MU-MIMO时,网络设备(例如基站)只根据各终端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计算得到各终端设备的预编码向量/矩阵,然后在同一时频资源上同时向多个终端设备发送数据流。但是,这种方式由于无法准确估计多用户干扰而使最终得到的调制编码等级不准确,导致性能下降。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反馈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反馈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M个第一类端口集合;
确定N个第二类端口集合;
根据所述M个第一类端口集合和所述N个第二类端口集合,确定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
向网络设备反馈所述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类端口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类端口,所述第一类端口为用于干扰测量的参考信号端口,M为正整数;所述第二类端口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类端口,所述第二类端口为用于信道测量的参考信号端口,N为正整数。
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反馈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述至少一项配置信息:
第一配置信息用于终端设备确定M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一类端口;
第二配置信息用于终端设备确定N个第二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二类端口;
第三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向所述网络设备反馈第二预设值个CQI;
其中,所述第一类端口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类端口,所述第一类端口为用于干扰测量的参考信号端口,M为正整数;所述第二类端口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类端口,所述第二类端口为用于信道测量的参考信号端口,N为正整数;所述第二预设值为正整数。
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反馈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的装置,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M个第一类端口集合;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N个第二类端口集合;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M个第一类端口集合和所述N个第二类端口集合,确定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
第一反馈单元,用于向网络设备反馈所述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类端口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类端口,所述第一类端口为用于干扰测量的参考信号端口,M为正整数;所述第二类端口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类端口,所述第二类端口为用于信道测量的参考信号端口,N为正整数。
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反馈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的装置,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述至少一项配置信息:
第一配置信息用于终端设备确定M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一类端口;
第二配置信息用于终端设备确定N个第二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二类端口;
第三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向所述网络设备反馈第二预设值个CQI;
其中,所述第一类端口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类端口,所述第一类端口为用于干扰测量的参考信号端口,M为正整数;所述第二类端口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类端口,所述第二类端口为用于信道测量的参考信号端口,N为正整数;所述第二预设值为正整数。
第五方面,提出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M个第一类端口集合;
确定N个第二类端口集合;
根据所述M个第一类端口集合和所述N个第二类端口集合,确定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
向网络设备反馈所述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类端口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类端口,所述第一类端口为用于干扰测量的参考信号端口,M为正整数;所述第二类端口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类端口,所述第二类端口为用于信道测量的参考信号端口,N为正整数。
第六方面,提出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述至少一项配置信息:
第一配置信息用于终端设备确定M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一类端口;
第二配置信息用于终端设备确定N个第二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二类端口;
第三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向所述网络设备反馈第二预设值个CQI;
其中,所述第一类端口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类端口,所述第一类端口为用于干扰测量的参考信号端口,M为正整数;所述第二类端口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类端口,所述第二类端口为用于信道测量的参考信号端口,N为正整数;所述第二预设值为正整数。
第七方面,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当被包括多个应用程序的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M个第一类端口集合;
确定N个第二类端口集合;
根据所述M个第一类端口集合和所述N个第二类端口集合,确定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
向网络设备反馈所述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类端口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类端口,所述第一类端口为用于干扰测量的参考信号端口,M为正整数;所述第二类端口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类端口,所述第二类端口为用于信道测量的参考信号端口,N为正整数。
第八方面,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当被包括多个应用程序的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
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述至少一项配置信息:
第一配置信息用于终端设备确定M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一类端口;
第二配置信息用于终端设备确定N个第二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二类端口;
第三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向所述网络设备反馈第二预设值个CQI;
其中,所述第一类端口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类端口,所述第一类端口为用于干扰测量的参考信号端口,M为正整数;所述第二类端口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类端口,所述第二类端口为用于信道测量的参考信号端口,N为正整数;所述第二预设值为正整数。
由以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方案至少具备如下一种技术效果: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除考虑终端设备本身的信道状态信息外,还会考虑其他终端设备对本终端设备的干扰信息,进而确定多用户的信道状态信息,因此可以提高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反馈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反馈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反馈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反馈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GSM(Global Systemof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讯系统),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系统,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Wireless,宽带码分多址),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业务),LTE(Long 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LTE频分双工)系统、TDD(TimeDivision Duplex,LTE时分双工)、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或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通信系统、5G系统,或者说NR(New Radio,新无线)系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移动电话(Mobile Telephone)、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手机(handset)及便携设备(portable equipment)、车辆(vehicle)等,该终端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是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计算机等,终端设备还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到的网络设备是一种部署在无线接入网中用以为终端设备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所述网络设备可以为基站,所述基站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宏基站,微基站,中继站,接入点等。在采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系统中,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LTE网络中,称为演进的节点B(Evolved NodeB,eNB或eNodeB),在第三代(3rd Generation,3G)网络中,称为节点B(Node B)等等。
图1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反馈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101中,确定M个第一类端口集合,其中,第一类端口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类端口,第一类端口为用于测量干扰的参考信号端口,M为正整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类端口集合可以由终端设备自行选择,也可以由网络设备(例如基站)配置,具体配置过程见后续实施例。
作为一个例子,第一类端口可以为用于测量干扰的NZP CSI-RS(Non-Zero Power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非零功率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端口。
在步骤102中,确定N个第二类端口集合,其中,第二类端口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类端口,第二类端口为用于信道测量的参考信号端口,N为正整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类端口集合可以由终端设备自行选择,也可以由网络设备(例如基站)配置,具体配置过程见后续实施例。
作为一个例子,第二类端口可以为用于信道测量的NZP CSI-RS端口。
在步骤103中,根据M个第一类端口集合和N个第二类端口集合,确定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可以包括:CQI和/或对应数据码字的CQI的数量。
在步骤104中,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该实施例可以根据终端设备本身的信道状态信息和其他终端设备对本终端设备的干扰信息,确定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由于该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充分考虑了终端设备本身的信道状态信息及其他终端设备所产生的干扰,因此能够帮助网络设备更为准确地确定MCS,从而提高网络设备的性能。
实施例一: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确定1~M*N中任一数量个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此时,上述步骤103可以包括:
根据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和第j个第二类端口集合,确定第Pij个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其中,i=1,…M,j=1,…N,Pij=1,…M*N。其中第一类端口为用于干扰测量的参考信号端口,第二类端口为用于信道测量的参考信号端口。
例如,步骤101中确定了3个第一类端口集合:A、B、C,步骤102中确定了2个第一类端口集合:D、E,那么可以确定6种组合方式:(A,D)、(A,E)、(B,D)、(B,E)、(C,D)和(C,E),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计算上述6种组合方式中的至少一种组合方式下的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具体的,可以计算每一个组合方式下的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即可以得到6种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此时,如果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为CQI,则可以计算得到6种组合方式下的CQI。
为了便于理解,以一种组合方式下的CQI的计算过程为例,例如,组合方式为(A、D),A中包括2个第一类端口、D中包括3个第二类端口,此时,终端设备对A中包括的2个第一类端口进行信道估计获取所对应干扰信道信息;对B中包括的3个第二类端口进行信道估计获取所对应信道信息;据此,可以获得3个数据层的SINR,采用某种算法处理这3个SINR,计算得到受到多用户干扰后的SINRMU,之后将SINRMU量化,得到CQI。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该实施例可以仅依据一个第一类端口集合和一个第二类端口集合来计算得到一个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当时有多个第一类端口集合和有多个第二类端口集合时,可以得到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由于每个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均从一定程度反映其他终端设备对本终端设备的干扰情况,因此可以得到更为精细的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
实施例二: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增加网络设备的调度灵活性,可以由网络设备配置一个或多个第一类端口集合;此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在步骤101之前,增加以下步骤: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其中,该第一配置信息用于终端设备确定M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一类端口;
此时,上述步骤101可以包括:
S10,根据该第一配置信息,确定M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一类端口。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由网络设备配置第一类端口集合的数量,以及每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所包括的第一类端口,终端设备根据网络配置的第一类端口集合信息确定的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可以包括全部的第一类端口,也可以包括部分第一类端口。
在一个实施例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完全按照第一配置信息,确定第一类端口集合,此时,该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一类端口,其中,i=1,…M;上述S10可以包括:
将第一配置信息指示的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全部第一类端口确定为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一类端口。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从网络设备配置的第一类端口集合中自主选择一个或多个子集,作为第一类端口集合,此时,该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一类端口,其中,i=1,…M;上述S10可以包括:
将第一配置信息指示的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部分第一类端口确定为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一类端口。
具体的,终端设备可以依据由第一类端口进行信道估计得到的信道信息的干扰强度,从网络设备配置的第一类端口集合中自主选择一个或多个子集,此时,该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一类端口的干扰强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干扰阈值;也就是说,终端设备将网络配置的第一类端口中干扰最强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类端口去掉,其中,端口的干扰强度可以通过端口进行信道估计得到的干扰功率来计算得到,预设的干扰阈值可以为一个预先设置的数值,也可以根据一定算法(例如排序算法)生成的值。
进一步的,还可以向网络设备反馈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的相关信息;其中,该相关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项: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一类端口的编号、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所排除的第一类端口的编号,以便网络设备可以依据端口的编号确定干扰最大的第一类端口。
例如,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所排除的第一类端口干扰强度最大,此时,可以向网络设备反馈该第一类端口的编号,以便网络设备可以据此重新调度,增加调度灵活性以提升整体容量,例如去掉一些对整体性能影响较大的用户。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该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事先确定多种所期望的多种调度组合,并由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多种第一类端口集合,通过终端设备的测量和反馈获得更加准确的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增加了网络设备的调度灵活性和准确性;此外,终端设备也可以从网络设备配置的第一类端口集合中选择一个或多个子集作为最终的第一类端口集合并反馈给网络设备,也可以增加网络设备的调度灵活性和准确性
实施例三: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增加网络设备的调度灵活性,可以由网络设备配置一个或多个第二类端口集合;此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在步骤102之前,增加以下步骤: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配置信息,其中,该第二配置信息用于终端设备确定N个第二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二类端口;
此时,上述步骤101可以包括:
S11,根据该第二配置信息,确定N个第二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二类端口。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由网络设备配置第二类端口集合的数量,以及每个第二类端口集合中所包括的第二类端口,第二类端口集合中可以包括全部的第二类端口,也可以包括部分第二类端口。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完全按照第二配置信息,确定第二类端口集合,也可以从网络设备配置的第二类端口集合中自主选择一个或多个子集,作为第二端口集合,其具体实现过程与上一实施例类似,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该实施例中,可以由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第二类端口集合,增加了网络设备的调度灵活性;此外,终端设备也可以从网络设备配置的第二类端口集合中选择一个或多个子集作为最终的第二类端口集合,增加了终端设备的工作灵活性,并反馈给网络设备,也可以增加网络设备的调度灵活性和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两个实施例中阐述了网络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配置第一类端口集合和第二类端口集合的实现方式,此外,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由终端设备自行配置第一类端口集合和第二类端口集合,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实施例四:本申请实施例中,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可以包括:CQI和/或对应数据码字的CQI的数量。
当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为对应数据码字的CQI的数量时,上述步骤103可以包括:
根据预设类型信息,确定对应数据码字的CQI的数量;
其中,所述预设类型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二类端口的总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配置信息及第一预设值,该第三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向网络设备反馈第二预设值个CQI,第一预设值为正整数,第二预设值为正整数。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预设类型信息为第二类端口的总数,此时,当第二类端口的总数小于或等于4时,确定对应数据码字的CQI的数量为1;当第二类端口的总数大于4时,确定对应数据码字的CQI的数量为2。
例如,如果第二类端口的总数小于等于4时,反馈1个数据码字(CW,CodeWord)的CQI——CQIMU,0;如果第二类端口的总数大于4时,反馈2个CW的CQI——CQIMU,0,CQIMU,1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预设类型信息为第三配置信息,即由基站指示对应数据码字的CQI的数量以及数据层(对应第二类端口)到数据码字的映射关系,此时,确定对应数据码字的CQI的数量为第二预设值。例如,第二预设阈值为1,此时,确定对应数据码字的CQI的数量为1。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预设类型信息为第一预设值,此时,确定对应数据码字的CQI的数量为第一预设值。例如,第一预设阈值为1,确定对应数据码字的CQI的数量为1。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该实施例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确定对应数据码字的CQI的数量,从而提高网络设备的调度灵活性。
当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为CQI时,可以向网络设备反馈差值形式的CQI,此时,上述步骤104可以包括:
计算第一CQI与第二CQI的差值ΔCQI;
将ΔCQI确定为需要向网络设备反馈的CQI;
其中,第一CQI为在第二CQI反馈给网络设备之后,根据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和第j个第二类端口集合确定的CQI,第二CQI为已反馈给网络设备的CQI。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CQI可以为上一次反馈给网络设备的CQI,也可以为第一次反馈给网络设备的CQI,其中,第一次反馈给网络设备的CQI为单用户CQI。
例如,当第一次反馈的CQI仅为CQISU,0时,一个或两个CQIMU,0(CQIMU,1)均为与CQISU,0的差值;当第一次反馈的CQI为CQISU,0和CQISU,1时,一个或两个CQIMU,0(CQIMU,1)可以为与CQISU,0或CQISU,1的差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ΔCQI的量化可以使用第一次反馈CQI的量化表,也可以使用比第一次反馈CQI的量化表更为精细的量化表,以使网络设备获得更为准确的SINR信息以确定调制编码等级MCS。
当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为CQI时,可以向网络设备反馈差值形式的CQI,此时,上述步骤104可以包括:
当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包括多个CQI时,以多个CQI中的一个CQI作为基准CQI,计算其他CQI与基准CQI的差值;
向网络设备反馈基准CQI及计算得到的差值。
为了便于理解,结合“实施例一”中有关组合方式的实例进行描述,例如,当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包括:根据组合方式(A、D)计算得到的CQI(称为第三CQI)、和根据组合方式(A、E)计算得到的CQI(称为第四CQI)时,可以将第三CQI作为基准CQI,计算第三CQI与第四CQI的差值,并将第三CQI及差值反馈给网络设备。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该实施例可以通过CQI差值的形式,将CQI反馈给网络设备,由于CQI差值的数据量相对较小,因此可以降低反馈CQI的开销。
当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为CQI时,上述步骤104可以包括:
当目标CQI低于CQI阈值时,将该CQI阈值确定为需要向网络设备反馈的CQI,其中,该目标CQI为根据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和第j个第二类端口集合确定的CQI。
例如,为反馈的一个或两个CQIMU,0(CQIMU,1)设置CQI取值下限,当计算得到的CQIMU低于CQIMU,min时,CQIMU取值为CQIMU,min。网络设备可以据此判断是否需要调度该用户。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向网络设备反馈CQI取值下限,来告知网络设备该终端设备受到干扰特别大并有可能不能传输数据的第一类端口信息,以便网络设备来判断是否需要调度该端口对应的终端设备。
实施例五: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还可以向网络设备反馈第j个第二类端口集合的相关信息,以便网络设备及时了解第二类端口的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先确定第j个第二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信道质量低于预设质量值的第二类端口;之后向网络设备反馈信道质量低于预设质量值的第二类端口的编号。例如,向网络设备反馈SINR最大的第二类端口的编号。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第j个第二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二类端口确定下述至少一种反馈信息: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和秩指示RI;向网络设备发送该反馈信息。
图2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反馈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201中,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述至少一项配置信息:
第一配置信息用于终端设备确定M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一类端口,第一类端口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类端口,第一类端口为用于干扰测量的参考信号端口,M为正整数;
第二配置信息用于终端设备确定N个第二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二类端口。第二类端口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类端口,第二类端口为用于信道测量的参考信号端口,N为正整数;
第三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向网络设备反馈第二预设值个CQI,第二预设值为正整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第二配置信息及第三配置信息,与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第一配置信息、第二配置信息及第三配置信息类似,对此不再赘述,详情请见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内容。
图3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反馈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反馈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的装置300,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301,用于确定M个第一类端口集合;
第二确定单元302,用于确定N个第二类端口集合;
第三确定单元303,用于根据所述M个第一类端口集合和所述N个第二类端口集合,确定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
第一反馈单元304,用于向网络设备反馈所述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类端口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类端口,所述第一类端口为用于干扰测量的参考信号端口,M为正整数;所述第二类端口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类端口,所述第二类端口为用于信道测量的参考信号端口,N为正整数。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该实施例可以根据终端设备本身的信道状态信息和其他终端设备对本终端设备的干扰信息,确定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由于该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充分考虑了终端设备本身的信道状态信息及其他终端设备所产生的干扰,因此能够帮助网络设备更为准确地确定MCS,从而提高网络设备的性能。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确定单元303,具体用于:
根据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和第j个第二类端口集合,确定第Pij个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
其中,i=1,…M,j=1,…N,Pij=1,…M*N。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终端设备确定所述M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一类端口;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301,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确定所述M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一类端口。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一类端口;
其中,i=1,…M;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301,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指示的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全部第一类端口,确定为所述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一类端口。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一类端口;
其中,i=1,…M;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301,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指示的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部分第一类端口,确定为所述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一类端口。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一类端口的干扰强度小于或等于干扰阈值。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反馈单元,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反馈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的相关信息;
其中,所述相关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项: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一类端口的编号、所述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所排除的第一类端口的编号。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终端设备确定所述N个第二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二类端口;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30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确定所述N个第二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二类端口。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包括:信道质量指示CQI和/或对应数据码字的CQI的数量。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为对应数据码字的CQI的数量;
所述第三确定单元303,具体用于:
根据预设类型信息,确定对应数据码字的CQI的数量;
其中,所述预设类型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种:第二类端口的总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配置信息及第一预设值,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向所述网络设备反馈第二预设值个CQI以及第二类端口到数据码字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一预设值为正整数,第二预设值为正整数。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预设类型信息为所述第二类端口的总数;
所述第三确定单元303,具体用于:
当所述第二类端口的总数小于或等于4时,确定对应数据码字的CQI的数量为1;
当所述第二类端口的总数大于4时,确定对应数据码字的CQI的数量为2。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为CQI;
所述第一反馈单元304,具体用于:
计算第一CQI与第二CQI的差值ΔCQI;
其中,所述第一CQI为在所述第二CQI反馈给网络设备之后,根据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和第j个第二类端口集合确定的CQI,所述第二CQI为已反馈给所述网络设备的CQI;
将所述ΔCQI确定为需要向网络设备反馈的CQI。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为CQI;
所述第一反馈单元304,具体用于:
当所述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包括多个CQI时,以所述多个CQI中的一个CQI作为基准CQI,计算其他CQI与所述基准CQI的差值;
向网络设备反馈所述基准CQI及所述差值。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反馈单元304,具体用于:
当目标CQI低于CQI阈值时,将所述CQI阈值确定为需要向网络设备反馈的CQI;
其中,所述目标CQI为根据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和第j个第二类端口集合确定的CQI。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反馈单元,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反馈第j个第二类端口集合的相关信息。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反馈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第j个第二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信道质量低于预设质量值的第二类端口;
向网络设备反馈所述信道质量低于预设质量值的第二类端口的编号。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反馈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第j个第二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二类端口确定下述至少一种反馈信息: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和秩指示RI;
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反馈信息。
图4是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反馈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反馈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的装置400,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401,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述至少一项配置信息:
第一配置信息用于终端设备确定M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一类端口;
第二配置信息用于终端设备确定N个第二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二类端口;
第三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向所述网络设备反馈第二预设值个CQI;
其中,所述第一类端口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类端口,所述第一类端口为用于干扰测量的参考信号端口,M为正整数;所述第二类端口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类端口,所述第二类端口为用于信道测量的参考信号端口,N为正整数;所述第二预设值为正整数。
图5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5所示的电子设备5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501、存储器502、至少一个网络接口504和用户接口503。电子设备5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505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50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5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5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505。
其中,用户接口503可以包括显示器、键盘或者点击设备(例如,鼠标,轨迹球(trackball)、触感板或者触摸屏等。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5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DataRate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RAM,DRRAM)。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5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502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操作系统5021和应用程序5022。
其中,操作系统5021,包含各种系统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应用程序5022,包含各种应用程序,例如媒体播放器(MediaPlayer)、浏览器(Browser)等,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5022中。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500还包括:存储在存储器502上并可在处理器5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501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确定M个第一类端口集合;
确定N个第二类端口集合;
根据所述M个第一类端口集合和所述N个第二类端口集合,确定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
向网络设备反馈所述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类端口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类端口,所述第一类端口为用于干扰测量的参考信号端口,M为正整数;所述第二类端口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类端口,所述第二类端口为用于信道测量的参考信号端口,N为正整数。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501中,或者由处理器501实现。处理器5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5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5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502,处理器501读取存储器5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具体地,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501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反馈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这些实施例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或其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s,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ing,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设备(ProgrammableLogic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用于执行本申请所述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
对于软件实现,可通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述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函数等)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技术。软件代码可存储在存储器中并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在处理器中或在处理器外部实现。
此外,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501执行时还可实现如下步骤: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M个第一类端口集合和所述N个第二类端口集合,确定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包括:
根据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和第j个第二类端口集合,确定第Pij个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
其中,i=1,…M,j=1,…N,Pij=1,…M*N。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终端设备确定所述M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一类端口;
所述确定M个第一类端口集合,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确定所述M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一类端口。
可选地,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一类端口;
其中,i=1,…M;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确定所述M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一类端口,包括:
将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指示的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全部第一类端口,确定为所述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一类端口。
可选地,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一类端口;
其中,i=1,…M;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确定所述M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一类端口,包括:
将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指示的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部分第一类端口,确定为所述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一类端口。
可选地,所述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一类端口的干扰强度小于或等于干扰阈值。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网络设备反馈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的相关信息;
其中,所述相关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项: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一类端口的编号、所述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所排除的第一类端口的编号。
可选地,所述确定N个第二类端口集合,包括: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终端设备确定所述N个第二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二类端口;
所述确定N个第二类端口集合,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确定所述N个第二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二类端口。
可选地,所述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包括:信道质量指示CQI和/或对应数据码字的CQI的数量。
可选地,所述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为对应数据码字的CQI的数量;
所述确定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包括:
根据预设类型信息,确定对应数据码字的CQI的数量;
其中,所述预设类型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种:第二类端口的总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配置信息及第一预设值,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向所述网络设备反馈第二预设值个CQI,所述第一预设值为正整数,第二预设值为正整数。
可选地,所述预设类型信息为所述第二类端口的总数;
所述根据预设类型信息,确定对应数据码字的CQI的数量,包括:
当所述第二类端口的总数小于或等于4时,确定对应数据码字的CQI的数量为1;
当所述第二类端口的总数大于4时,确定对应数据码字的CQI的数量为2。
可选地,所述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为CQI;
所述向网络设备反馈所述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包括:
计算第一CQI与第二CQI的差值ΔCQI;
其中,所述第一CQI为在所述第二CQI反馈给网络设备之后,根据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和第j个第二类端口集合确定的CQI,所述第二CQI为已反馈给所述网络设备的CQI;
将所述ΔCQI确定为需要向网络设备反馈的CQI。
可选地,所述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为CQI;
所述向网络设备反馈所述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包括:
当所述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包括多个CQI时,以所述多个CQI中的一个CQI作为基准CQI,计算其他CQI与所述基准CQI的差值;
向网络设备反馈所述基准CQI及所述差值。
可选地,所述向网络设备反馈所述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包括:
当目标CQI低于CQI阈值时,将所述CQI阈值确定为需要向网络设备反馈的CQI;
其中,所述目标CQI为根据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和第j个第二类端口集合确定的CQI。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网络设备反馈第j个第二类端口集合的相关信息。
可选地,所述向所述网络设备反馈第j个第二类端口集合的相关信息,包括:
确定第j个第二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信道质量低于预设质量值的第二类端口;
向网络设备反馈所述信道质量低于预设质量值的第二类端口的编号。
可选地,所述向所述网络设备反馈第j个第二类端口集合的相关信息,包括:
根据第j个第二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二类端口确定下述至少一种反馈信息: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和秩指示RI;
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反馈信息。
终端设备500能够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网络设备600包括:处理器601、收发机602、存储器603、用户接口604和总线接口,其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设备600还包括:存储在存储器上603并可在处理器6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601、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述至少一项配置信息:
第一配置信息用于终端设备确定M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一类端口;
第二配置信息用于终端设备确定N个第二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二类端口;
第三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向所述网络设备反馈第二预设值个CQI;
其中,所述第一类端口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类端口,所述第一类端口为用于干扰测量的参考信号端口,M为正整数;所述第二类端口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类端口,所述第二类端口为用于信道测量的参考信号端口,N为正整数;所述第二预设值为正整数。
在图6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6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603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602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备,用户接口604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
处理器60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603可以存储处理器6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设备中,向终端发送寻呼消息,若所述寻呼消息中存在指示发送的数据发送指示时,向所述终端发送下行数据包。这样可以实现在发送完寻呼消息时,就可以直接进行下行数据包的传输,从而不需要像现有技术一样在接收到寻呼消息后建立RRC连接才可以传输下行数据包,进而可以降低传输下行数据包的时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该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该指令当被包括多个应用程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执行时,能够使该便携式电子设备执行图1所示实施例的方法,并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M个第一类端口集合;
确定N个第二类端口集合;
根据所述M个第一类端口集合和所述N个第二类端口集合,确定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
向网络设备反馈所述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类端口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类端口,所述第一类端口为用于干扰测量的参考信号端口,M为正整数;所述第二类端口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类端口,所述第二类端口为用于信道测量的参考信号端口,N为正整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该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该指令当被包括多个应用程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执行时,能够使该便携式电子设备执行图1所示实施例的方法,并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述至少一项配置信息:
第一配置信息用于终端设备确定M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一类端口;
第二配置信息用于终端设备确定N个第二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二类端口;
第三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向所述网络设备反馈第二预设值个CQI;
其中,所述第一类端口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类端口,所述第一类端口为用于干扰测量的参考信号端口,M为正整数;所述第二类端口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类端口,所述第二类端口为用于信道测量的参考信号端口,N为正整数;所述第二预设值为正整数。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具体的,计算机例如可以为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何设备的组合。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Claims (40)

1.一种反馈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M个第一类端口集合;
确定N个第二类端口集合;
根据所述M个第一类端口集合和所述N个第二类端口集合,确定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
向网络设备反馈所述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类端口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类端口,所述第一类端口为用于干扰测量的参考信号端口,M为正整数;所述第二类端口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类端口,所述第二类端口为用于信道测量的参考信号端口,N为正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M个第一类端口集合和所述N个第二类端口集合,确定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包括:
根据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和第j个第二类端口集合,确定第Pij个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
其中,i=1,…M,j=1,…N,Pij=1,…M*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终端设备确定所述M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一类端口;
所述确定M个第一类端口集合,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确定所述M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一类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一类端口;
其中,i=1,…M;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确定所述M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一类端口,包括:
将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指示的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全部第一类端口,确定为所述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一类端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一类端口;
其中,i=1,…M;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确定所述M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一类端口,包括:
将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指示的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部分第一类端口,确定为所述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一类端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一类端口的干扰强度小于或等于干扰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网络设备反馈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的相关信息;
其中,所述相关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项: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一类端口的编号、所述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所排除的第一类端口的编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N个第二类端口集合,包括: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终端设备确定所述N个第二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二类端口;
所述确定N个第二类端口集合,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确定所述N个第二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二类端口。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包括:信道质量指示CQI和/或对应数据码字的CQI的数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为对应数据码字的CQI的数量;
所述确定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包括:
根据预设类型信息,确定对应数据码字的CQI的数量;
其中,所述预设类型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种:第二类端口的总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配置信息及第一预设值,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向所述网络设备反馈第二预设值个CQI以及第二类端口到数据码字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一预设值为正整数,第二预设值为正整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类型信息为所述第二类端口的总数;
所述根据预设类型信息,确定对应数据码字的CQI的数量,包括:
当所述第二类端口的总数小于或等于4时,确定对应数据码字的CQI的数量为1;
当所述第二类端口的总数大于4时,确定对应数据码字的CQI的数量为2。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为CQI;
所述向网络设备反馈所述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包括:
计算第一CQI与第二CQI的差值ΔCQI;
其中,所述第一CQI为在所述第二CQI反馈给网络设备之后,根据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和第j个第二类端口集合确定的CQI,所述第二CQI为已反馈给所述网络设备的CQI;
将所述ΔCQI确定为需要向网络设备反馈的CQI。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为CQI;
所述向网络设备反馈所述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包括:
当所述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包括多个CQI时,以所述多个CQI中的一个CQI作为基准CQI,计算其他CQI与所述基准CQI的差值;
向网络设备反馈所述基准CQI及所述差值。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网络设备反馈所述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包括:
当目标CQI低于CQI阈值时,将所述CQI阈值确定为需要向网络设备反馈的CQI;
其中,所述目标CQI为根据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和第j个第二类端口集合确定的CQI。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网络设备反馈第j个第二类端口集合的相关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网络设备反馈第j个第二类端口集合的相关信息,包括:
确定第j个第二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信道质量低于预设质量值的第二类端口;
向网络设备反馈所述信道质量低于预设质量值的第二类端口的编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网络设备反馈第j个第二类端口集合的相关信息,包括:
根据第j个第二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二类端口确定下述至少一种反馈信息: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和秩指示RI;
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反馈信息。
18.一种反馈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述至少一项配置信息:
第一配置信息用于终端设备确定M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一类端口;
第二配置信息用于终端设备确定N个第二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二类端口;
第三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向所述网络设备反馈第二预设值个CQI;
其中,所述第一类端口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类端口,所述第一类端口为用于干扰测量的参考信号端口,M为正整数;所述第二类端口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类端口,所述第二类端口为用于信道测量的参考信号端口,N为正整数;所述第二预设值为正整数。
19.一种反馈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的装置,应用于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M个第一类端口集合;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N个第二类端口集合;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M个第一类端口集合和所述N个第二类端口集合,确定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
第一反馈单元,用于向网络设备反馈所述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类端口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类端口,所述第一类端口为用于干扰测量的参考信号端口,M为正整数;所述第二类端口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类端口,所述第二类端口为用于信道测量的参考信号端口,N为正整数。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和第j个第二类端口集合,确定第Pij个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
其中,i=1,…M,j=1,…N,Pij=1,…M*N。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终端设备确定所述M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一类端口;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确定所述M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一类端口。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一类端口;
其中,i=1,…M;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指示的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全部第一类端口,确定为所述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一类端口。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一类端口;
其中,i=1,…M;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指示的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部分第一类端口,确定为所述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一类端口。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一类端口的干扰强度小于或等于干扰阈值。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反馈单元,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反馈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的相关信息;
其中,所述相关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项: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一类端口的编号、所述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所排除的第一类端口的编号。
26.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终端设备确定所述N个第二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二类端口;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确定所述N个第二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二类端口。
27.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包括:信道质量指示CQI和/或对应数据码字的CQI的数量。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为对应数据码字的CQI的数量;
所述第三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预设类型信息,确定对应数据码字的CQI的数量;
其中,所述预设类型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种:第二类端口的总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配置信息及第一预设值,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向所述网络设备反馈第二预设值个CQI以及第二类端口到数据码字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一预设值为正整数,第二预设值为正整数。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类型信息为所述第二类端口的总数;
所述第三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当所述第二类端口的总数小于或等于4时,确定对应数据码字的CQI的数量为1;
当所述第二类端口的总数大于4时,确定对应数据码字的CQI的数量为2。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为CQI;
所述第一反馈单元,具体用于:
计算第一CQI与第二CQI的差值ΔCQI;
其中,所述第一CQI为在所述第二CQI反馈给网络设备之后,根据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和第j个第二类端口集合确定的CQI,所述第二CQI为已反馈给所述网络设备的CQI;
将所述ΔCQI确定为需要向网络设备反馈的CQI。
31.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为CQI;
所述第一反馈单元,具体用于:
当所述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包括多个CQI时,以所述多个CQI中的一个CQI作为基准CQI,计算其他CQI与所述基准CQI的差值;
向网络设备反馈所述基准CQI及所述差值。
32.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馈单元,具体用于:
当目标CQI低于CQI阈值时,将所述CQI阈值确定为需要向网络设备反馈的CQI;
其中,所述目标CQI为根据第i个第一类端口集合和第j个第二类端口集合确定的CQI。
3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反馈单元,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反馈第j个第二类端口集合的相关信息。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反馈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第j个第二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信道质量低于预设质量值的第二类端口;
向网络设备反馈所述信道质量低于预设质量值的第二类端口的编号。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反馈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第j个第二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二类端口确定下述至少一种反馈信息: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和秩指示RI;
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反馈信息。
36.一种反馈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的装置,应用于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述至少一项配置信息:
第一配置信息用于终端设备确定M个第一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一类端口;
第二配置信息用于终端设备确定N个第二类端口集合中包括的第二类端口;
第三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向所述网络设备反馈第二预设值个CQI;
其中,所述第一类端口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类端口,所述第一类端口为用于干扰测量的参考信号端口,M为正整数;所述第二类端口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类端口,所述第二类端口为用于信道测量的参考信号端口,N为正整数;所述第二预设值为正整数。
37.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终端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17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3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当被包括多个应用程序的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17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39.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网络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8所述方法的步骤。
4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当被包括多个应用程序的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710940578.9A 2017-09-30 2017-09-30 反馈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96001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40578.9A CN109600199B (zh) 2017-09-30 2017-09-30 反馈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40578.9A CN109600199B (zh) 2017-09-30 2017-09-30 反馈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00199A true CN109600199A (zh) 2019-04-09
CN109600199B CN109600199B (zh) 2021-01-08

Family

ID=65956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40578.9A Active CN109600199B (zh) 2017-09-30 2017-09-30 反馈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0019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98365A (zh) * 2020-12-01 2022-06-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0244A (zh) * 2011-07-15 2011-12-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测量参考信息的通知方法、干扰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3944686A (zh) * 2013-01-18 2014-07-23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多用户mimo系统的csi反馈方法及装置
US20150146673A1 (en) * 2011-02-11 2015-05-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channel and interference estimations in macro/rrh system
WO2016114868A1 (en) * 2015-01-16 2016-07-21 Intel Corpor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for dynamic csi-rs and csi-im transmission in lte systems
CN106160948A (zh) * 2015-04-20 2016-1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质量指示cqi数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6559807A (zh) * 2015-09-25 2017-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146673A1 (en) * 2011-02-11 2015-05-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channel and interference estimations in macro/rrh system
CN102300244A (zh) * 2011-07-15 2011-12-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测量参考信息的通知方法、干扰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3944686A (zh) * 2013-01-18 2014-07-23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多用户mimo系统的csi反馈方法及装置
WO2016114868A1 (en) * 2015-01-16 2016-07-21 Intel Corpor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for dynamic csi-rs and csi-im transmission in lte systems
CN106160948A (zh) * 2015-04-20 2016-1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质量指示cqi数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6559807A (zh) * 2015-09-25 2017-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On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and CSI for reciprocity based operation", 《3GPP TSG-RAN WG1 NR AD HOC #3 R1-171634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tails of CSI measurement", 《3GPP TSG RAN WG1 #90 R1-1713394》 *
李庆忠: "MIMO干扰对齐预编码与信道反馈研究",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98365A (zh) * 2020-12-01 2022-06-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598365B (zh) * 2020-12-01 2023-10-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00199B (zh) 2021-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22192B (zh) 参考信号资源的测量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用户侧设备
JP2021519001A (ja) 測定報告方法、端末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CN111432479B (zh) 传输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US922549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resource elements for the provision of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s
CN110324884A (zh) 传输模式确定方法及设备
CN104303444A (zh) 用于设备恢复的外层循环链路自适应
CN111050390A (zh) 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0035427A (zh) Ue能力上报、时隙偏移确定方法和设备
CN105099617A (zh) 处理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
US20220408288A1 (e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measur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0155604A1 (zh) 测量上报的方法与装置
US11832251B2 (en) Apparatus for CSI prediction control
CN112672378A (zh) 资源测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09802806A (zh) 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资源的配置方法和设备
CN108599819A (zh) 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反馈方法、接收端和发射端
CN115104263A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9219127A (zh) 一种功率余量上报方法、基站和终端
CN110381000A (zh) 通信系统参数的确定、指示方法及设备
CN108934019A (zh) 一种波束信息上报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09600199A (zh) 反馈多用户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EP404444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channel information
CN104170439A (zh) 连接态准入方法、装置及设备
JP2018534840A (ja) 重み値取得方法及び装置
CN111970036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EP3989635A1 (e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