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99871B - 一种分布式潮流控制器潮流计算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布式潮流控制器潮流计算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99871B
CN109599871B CN201811503961.9A CN201811503961A CN109599871B CN 109599871 B CN109599871 B CN 109599871B CN 201811503961 A CN201811503961 A CN 201811503961A CN 109599871 B CN109599871 B CN 1095998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ies
target line
injection
target
side convert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0396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99871A (zh
Inventor
刘俊磊
刘思捷
钱峰
杨韵
钟雅珊
彭红英
唐爱红
程昱
徐树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Electric Power Dispatch Control Center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Electric Power Dispatch Control Center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Electric Power Dispatch Control Center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Priority to CN20181150396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998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998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998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998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998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connecting networks of the same frequency but supplied from different sources
    • H02J3/06Controlling transfer of power between connected networks; Controlling sharing of load between connected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using a single network for simultaneous distribution of power at different frequencies; using a single network for simultaneous distribution of ac power and of dc pow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2203/20Simulating, e g planning, reliability check, modelling or computer assisted design [C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布式潮流控制器潮流计算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在目标线路的首端和末端之间加入三组母线,并在目标线路的首端接入并联侧变流器,在目标线路和三组母线之间接入两组串联侧变流器,得到自定义模型;将自定义模型的各个变流器等效为对应的电流源,得到等效模型;构建两个串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压与目标线路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之间的计算关系,并转换得到两个串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流;构建并联侧变流器从目标线路吸收的有功功率与两个串联侧变流器向目标线路发出的有功功率之间的计算关系,并转换得到并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流;根据注入电流在等效模型中的目标母线和三组母线处对应注入电流,得到潮流计算模型。

Description

一种分布式潮流控制器潮流计算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直流混联电网运行与稳定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布式潮流控制器潮流计算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特高压交直流工程相继投产,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交直流混联电网,在因交流系统故障而引发的直流闭锁时,对送端系统将存在电压和频率升高,急需将剩余功率疏散转移;对受端系统则存在因电源缺额而导致的电压和频率降低,急需功率支援的现象。但,交直流混联电网的系统转动惯量相比传统电网却逐步减小,使系统存在稳定风险。分布式潮流控制器(distributed power flow controller,DPFC)是一种以低投入成本快速对电网参数进行调控的柔性交流输电设备,可以快速对电网潮流进行控制,提高交直流混联电网的稳定性。
DPFC的串联侧由多组变流器组成,但对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的潮流计算稳态模型,国内外目前均将分布式潮流控制器串联侧的多组变流器等效成一组,只看其整体效应。如果能知晓串联侧各组变流器的工作状态,知晓被控线路各段被补偿的状况,就可根据电网功率需求而对串联侧各组变流器分别进行出力控制,提升DPFC的整体工作效率,提高DPFC的使用效率,加强电网的快速潮流调控能力,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因此,研发能表征各组变流器功率调节特性的DPFC潮流计算稳态模型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布式潮流控制器潮流计算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可以对各组串联侧变流器分别控制,提高提高交直流混联电网的潮流快速调控能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分布式潮流控制器潮流计算模型构建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线路,在所述目标线路的首端和末端之间加入三组母线,并在所述目标线路的首端接入并联侧变流器,在所述目标线路和三组所述母线之间接入两组串联侧变流器,得到自定义模型;
将所述自定义模型的各个变流器等效为对应的电流源,得到等效模型;
构建两个串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压与所述目标线路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之间的计算关系,并转换得到两个串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流;
构建并联侧变流器从所述目标线路吸收的有功功率与两个串联侧变流器向所述目标线路发出的有功功率之间的计算关系,并转换得到并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流;
根据两个串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流、并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流在所述等效模型中的所述目标母线和三组所述母线处对应注入电流,得到潮流计算模型。
优选地,所述获取目标线路,在所述目标线路的首端和末端之间加入三组母线,并在所述目标线路的首端接入并联侧变流器,在所述目标线路和三组所述母线之间接入两组串联侧变流器,得到自定义模型具体为:
获取目标线路,在所述目标线路的首端和末端之间依次加入第一母线、第二母线和第三母线,并在所述目标线路的首端接入并联侧变流器,在所述目标线路的首端和所述第一母线之间接入一组串联侧变流器,在所述第二母线和所述第三母线之间接入一组串联侧变流器,得到自定义模型。
优选地,两个串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压和阻抗均相同。
优选地,所述两个串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压与所述目标线路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之间的计算关系为: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021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022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023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024
式中,Vse1q、Vse2q分别为两个串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压的横分量,Vse1d、Vse2d分别为两个串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压的纵分量,Kpp、Kpq为比例系数,Kip、Kiq为积分系数,PLref、QLref分别是目标线路的有功功率目标值和无功功率目标值,PL、QL为目标线路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优选地,两个串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流为: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031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032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033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034
式中,Vse1x=Vse1dcosθ1-Vse1qsinθ1,Vse2x=Vse1dcosθ1-Vse1qsinθ1,Vse1y=Vse1dsinθ1+Vse1qcosθ1,Vse2y=Vse1dsinθ1+Vse1qcosθ1,θ1为目标线路的首端的电压相角,Xse1为两个串联侧变流器的阻抗。
优选地,并联侧变流器从所述目标线路吸收的有功功率与两个串联侧变流器向所述目标线路发出的有功功率之间的计算关系为:
Psh=Pse1+Pse2
式中,Psh=V1Ishd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035
Psh为联侧变流器从所述目标线路吸收的有功功率,Pse1、Pse2为两个串联侧变流器向所述目标线路发出的有功功率,V1为目标线路的首端的电压幅值,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036
为两个串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压,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037
为目标线路的末端的电流的共轭值。
优选地,并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流为:
Ishx=Ishd cosθ1-Ishq sinθ1
Ishy=Ishd sinθ1+Ishq cosθ1
式中,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038
Kpv为比例系数,Kiv为积分系数,V1ref为目标线路的首端的电压目标值。
优选地,所述根据两个串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流、并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流在所述等效模型中的所述目标母线和三组所述母线处对应注入电流,得到潮流计算模型具体为:
根据两个串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流、并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流,依次向所述等效模型中的所述目标线路的首端、所述第一母线、述第二母线、所述第三母线对应注入电流,得到潮流计算模型。
优选地,向所述目标线路首端注入的电流为-(Ishx+Ise1x)-j(Ishy+Ise1y),向所述第一母线注入的电流为Ise1x+jIse1y,向所述第二母线注入的电流为-(Ise2x+jIse2y),向所述第三母线注入的电流为Ise2x+jIse2y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分布式潮流控制器潮流计算模型构建装置,包括:
建模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线路,在所述目标线路的首端和末端之间加入三组母线,并在所述目标线路的首端接入并联侧变流器,在所述目标线路和三组所述母线之间接入两组串联侧变流器,得到自定义模型;
等效模块,用于将所述自定义模型的各个变流器等效为对应的电流源,得到等效模型;
第一构建模块,用于构建两个串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压与所述目标线路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之间的计算关系,并转换得到两个串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流;
第二构建模块,用于构建并联侧变流器从所述目标线路吸收的有功功率与两个串联侧变流器向所述目标线路发出的有功功率之间的计算关系,并转换得到并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流;
注入模块,用于根据两个串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流、并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流在所述等效模型中的所述目标母线和三组所述母线处对应注入电流,得到潮流计算模型。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布式潮流控制器潮流计算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在目标线路的首端和末端之间加入三组母线,并在目标线路的首端接入并联侧变流器,在目标线路和三组母线之间接入两组串联侧变流器,得到自定义模型;将自定义模型的各个变流器等效为对应的电流源,得到等效模型;构建两个串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压与目标线路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之间的计算关系,并转换得到两个串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流;构建并联侧变流器从目标线路吸收的有功功率与两个串联侧变流器向目标线路发出的有功功率之间的计算关系,并转换得到并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流;根据注入电流在等效模型中的目标母线和三组母线处对应注入电流,得到潮流计算模型。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分布式潮流控制器潮流计算模型,可以知晓被控线路的全线各段电压和潮流值,可以知晓每组变流器分别向线路注入的电压幅值和相角,可以知晓每组变流器向被控线路提供的能量支撑度和每组变流器的工作状态,故可以提高交直流混联电网的潮流快速调控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分布式潮流控制器潮流计算模型构建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分布式潮流控制器潮流计算模型构建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自定义模型的示意图;
图4为自定义模型等效为电压源模型的示意图;
图5为等效模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布式潮流控制器潮流计算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可以对各组串联侧变流器分别控制,提高提高交直流混联电网的潮流快速调控能力。
为使得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分布式潮流控制器潮流计算模型构建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101、获取目标线路,在目标线路的首端和末端之间加入三组母线,并在目标线路的首端接入并联侧变流器,在目标线路和三组母线之间接入两组串联侧变流器,得到自定义模型;
如图3所示,获取目标线路Bus1—Bus2,在目标线路的首端Bus1和末端Bus2之间依次加入第一母线M1、第二母线M2和第三母线M3,并在目标线路的首端Bus1接入并联侧变流器,在目标线路的首端Bus1和第一母线M1之间接入一组串联侧变流器,在第二母线M2和第三母线M3之间接入一组串联侧变流器,得到自定义模型。
在图3中,V1为目标线路的首端的电压幅值,θ1为目标线路的首端的电压相角,Xse1和Xse2为两个串联侧变流器的阻抗,输电线路M1—M2与输电线路M3—Bus2的阻抗相等,均为ZL,PL+jQL为目标线路的末端的潮流,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066
为目标线路的末端的电流相量。
102、将自定义模型的各个变流器等效为对应的电流源,得到等效模型;
根据DPFC的工作原理,本发明实施例将上述自定义模型首先以等效电压源进行表示,如图4所示,其中,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061
为并联侧等效电压源,接入至首端Bus1上,Xsh为并联侧变压器的阻抗,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062
为两组串联侧等效电压源的电压相量。
然后,结合PSASP中暂稳模型输出量的特点,采用电流注入法建立DPFC的潮流计算模型。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用如图5所示模型对图4所示DPFC电压源等效模型进行进一步等效,即得到本发明实施例的等效模型。
在图5中,Psh为联侧变流器从目标线路吸收的有功功率,Pse1、Pse2为两个串联侧变流器向目标线路发出的有功功率,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063
为并联侧的变流器的等效注入电流相量,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064
分别为两组串联侧变流器的等效注入电流相量(为方便说明,以下均称为注入电流)。
103、构建两个串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压与目标线路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之间的计算关系,并转换得到两个串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两个串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压和阻抗设置为相同参数,即: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065
Xse1=Xse2 (2)
故由图5可知,本发明中的两组串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流分别为: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071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072
综合(1)~(4)可知: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073
DPFC串联侧是通过向系统注入电压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074
来控制线路潮流的。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075
可以分解为与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076
同相位的纵分量Vse1q、Vse2q和与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077
正交的横分量Vse1d、Vse2d,改变Vse1q、Vse2q就可以控制线路上有功功率,改变Vse1d、Vse2d就可以改变线路上的无功功率。而两组串联侧所控制的目标线路相同,故本发明将Vse1q、Vse2q、Vse1d、Vse2d用式(6)~(9)进行描述。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078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079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0710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0711
其中,Vse1q、Vse2q分别为两个串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压的横分量,Vse1d、Vse2d分别为两个串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压的纵分量,Kpp、Kpq为比例系数,Kip、Kiq为积分系数,PLref、QLref分别是目标线路的有功功率目标值和无功功率目标值,PL、QL为目标线路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取DPFC并联接入点母线电压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0712
与同步坐标轴d轴重合,经过xy坐标变换后,串联注入的电压相量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0713
的实部Vse1x、Vse2x和虚部Vse1y、Vse2y可表示为:
Vse1x=Vse1dcosθ1-Vse1qsinθ1 (10)
Vse2x=Vse1dcosθ1-Vse1qsinθ1 (11)
Vse1y=Vse1dsinθ1+Vse1qcosθ1 (12)
Vse2y=Vse1dsinθ1+Vse1qcosθ1 (13)
对公式(3)—(13)进行综合。则,两个串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流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081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082
的实部Ise1x、Ise2x和虚部Ise1y、Ise2y为: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083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084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085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086
式中,Vse1x=Vse1dcosθ1-Vse1qsinθ1,Vse2x=Vse1dcosθ1-Vse1qsinθ1,Vse1y=Vse1dsinθ1+Vse1qcosθ1,Vse2y=Vse1dsinθ1+Vse1qcosθ1,θ1为目标线路的首端的电压相角,Xse1为两个串联侧变流器的阻抗。
104、构建并联侧变流器从目标线路吸收的有功功率与两个串联侧变流器向目标线路发出的有功功率之间的计算关系,并转换得到并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流;
根据瞬时功率理论,本发明实施例将Psh、Pse1和Pse2分别表示如下:
Psh=V1dIshd+V1qIshq (18)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087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088
式中,V1d、V1q分别为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089
的d轴分量和q轴分量,Ishd、Ishq分别为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0810
的d轴和q轴分量。Psh为联侧变流器从目标线路吸收的有功功率,Pse1、Pse2为两个串联侧变流器向目标线路发出的有功功率,V1为目标线路的首端的电压幅值,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0811
为两个串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压,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0812
为目标线路的末端的电流的共轭值,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0813
与同步坐标系中的d轴重合,则此时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0814
的d、q轴分量分别V1d=V1、V1q=0。
因此,公式(18)可以简化为:
Psh=V1Ishd (21)
稳态时,DPFC并联侧换流器由系统吸收的有功功率等于串联侧换流器向系统发出的有功功率,即:
Psh=Pse1+Pse2 (22)
因此,综合(1)、(19)、(20),则有如下关系式:
Pse1=Pse2 (23)
由式(22)、(23),本发明得到:
Psh=2Pse1 (24)
综合(19)、(21)、(24),则可得到: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091
因为通过控制Ishq可以控制无功功率,进而控制DPFC接入点的交流母线电压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092
保持其恒定。故Ishq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093
式中,Kpv为比例系数,Kiv为积分系数,V1ref为目标线路的首端的电压目标值。
经过xy坐标变换,可得并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流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094
的实部分量Ishx和虚部分量Ishy为:
Ishx=Ishdcosθ1-Ishqsinθ1 (27)
Ishy=Ishdsinθ1+Ishqcosθ1 (28)
105、根据两个串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流、并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流在等效模型中的目标母线和三组母线处对应注入电流,得到潮流计算模型。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两个串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流、并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流,依次向等效模型中的目标线路的首端Bus1、第一母线M1、述第二母线M2、第三母线M3对应注入电流,得到潮流计算模型。
更进一步地,向目标线路首端Bus1注入的电流为-(Ishx+Ise1x)-j(Ishy+Ise1y),向第一母线M1注入的电流为Ise1x+jIse1y,向第二母线M2注入的电流为-(Ise2x+jIse2y),向第三母线M3注入的电流为Ise2x+jIse2y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分布式潮流控制器潮流计算模型,可以知晓被控线路的全线各段电压和潮流值,可以知晓每组变流器分别向线路注入的电压幅值和相角,可以知晓每组变流器向被控线路提供的能量支撑度和每组变流器的工作状态,故可以提高交直流混联电网的潮流快速调控能力。
以上是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分布式潮流控制器潮流计算模型构建方法进行的详细说明,以下将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分布式潮流控制器潮流计算模型构建装置的结构和连接关系进行说明,请参阅图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分布式潮流控制器潮流计算模型构建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建模模块201,用于获取目标线路,在目标线路的首端和末端之间加入三组母线,并在目标线路的首端接入并联侧变流器,在目标线路和三组母线之间接入两组串联侧变流器,得到自定义模型;
等效模块202,用于将自定义模型的各个变流器等效为对应的电流源,得到等效模型;
第一构建模块203,用于构建两个串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压与目标线路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之间的计算关系,并转换得到两个串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流;
第二构建模块204,用于构建并联侧变流器从目标线路吸收的有功功率与两个串联侧变流器向目标线路发出的有功功率之间的计算关系,并转换得到并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流;
注入模块205,用于根据两个串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流、并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流在等效模型中的目标母线和三组母线处对应注入电流,得到潮流计算模型。
更进一步地,建模模块201还用于获取目标线路,在目标线路的首端和末端之间依次加入第一母线、第二母线和第三母线,并在目标线路的首端接入并联侧变流器,在目标线路的首端和第一母线之间接入一组串联侧变流器,在第二母线和第三母线之间接入一组串联侧变流器,得到自定义模型。
更进一步地,两个串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压和阻抗均相同。
更进一步地,两个串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压与目标线路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之间的计算关系为: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101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102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111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112
式中,Vse1q、Vse2q分别为两个串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压的横分量,Vse1d、Vse2d分别为两个串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压的纵分量,Kpp、Kpq为比例系数,Kip、Kiq为积分系数,PLref、QLref分别是目标线路的有功功率目标值和无功功率目标值,PL、QL为目标线路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更进一步地,两个串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流为: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113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114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115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116
式中,Vse1x=Vse1dcosθ1-Vse1qsinθ1,Vse2x=Vse1dcosθ1-Vse1qsinθ1,Vse1y=Vse1dsinθ1+Vse1qcosθ1,Vse2y=Vse1dsinθ1+Vse1qcosθ1,θ1为目标线路的首端的电压相角,Xse1为两个串联侧变流器的阻抗。
更进一步地,并联侧变流器从目标线路吸收的有功功率与两个串联侧变流器向目标线路发出的有功功率之间的计算关系为:
Psh=Pse1+Pse2
式中,Psh=V1Ishd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117
Psh为联侧变流器从目标线路吸收的有功功率,Pse1、Pse2为两个串联侧变流器向目标线路发出的有功功率,V1为目标线路的首端的电压幅值,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118
为两个串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压,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119
为目标线路的末端的电流的共轭值。
更进一步地,并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流为:
Ishx=Ishd cosθ1-Ishq sinθ1
Ishy=Ishd sinθ1+Ishq cosθ1
式中,
Figure BDA00018989457000001110
Kpv为比例系数,Kiv为积分系数,V1ref为目标线路的首端的电压目标值。
更进一步地,注入模块205还用于根据两个串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流、并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流,依次向等效模型中的目标线路的首端、第一母线、述第二母线、第三母线对应注入电流,得到潮流计算模型。
更进一步地,向目标线路首端注入的电流为-(Ishx+Ise1x)-j(Ishy+Ise1y),向第一母线注入的电流为Ise1x+jIse1y,向第二母线注入的电流为-(Ise2x+jIse2y),向第三母线注入的电流为Ise2x+jIse2y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分布式潮流控制器潮流计算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线路,在所述目标线路的首端和末端之间加入三组母线,并在所述目标线路的首端接入并联侧变流器,在所述目标线路和三组所述母线之间接入两组串联侧变流器,得到自定义模型;
将所述自定义模型的各个变流器等效为对应的电流源,得到等效模型;
构建两个串联侧变流器各自的注入电压与所述目标线路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之间的计算关系,并转换得到两个串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流;
构建并联侧变流器从所述目标线路吸收的有功功率与两个串联侧变流器向所述目标线路发出的有功功率之间的计算关系,并转换得到并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流;
根据两个串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流、并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流在所述等效模型中的所述目标线路和三组所述母线处对应注入电流,得到潮流计算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潮流控制器潮流计算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线路,在所述目标线路的首端和末端之间加入三组母线,并在所述目标线路的首端接入并联侧变流器,在所述目标线路和三组所述母线之间接入两组串联侧变流器,得到自定义模型具体为:
获取目标线路,在所述目标线路的首端和末端之间依次加入第一母线、第二母线和第三母线,并在所述目标线路的首端接入并联侧变流器,在所述目标线路的首端和所述第一母线之间接入一组串联侧变流器,在所述第二母线和所述第三母线之间接入一组串联侧变流器,得到自定义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布式潮流控制器潮流计算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两个串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压和阻抗均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布式潮流控制器潮流计算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串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压与所述目标线路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之间的计算关系为:
Figure FDA0003264349320000011
Figure FDA0003264349320000012
Figure FDA0003264349320000021
Figure FDA0003264349320000022
式中,Vse1q、Vse2q分别为两个串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压的横分量,Vse1d、Vse2d分别为两个串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压的纵分量,Kpp、Kpq为比例系数,Kip、Kiq为积分系数,PLref、QLref分别是目标线路的有功功率目标值和无功功率目标值,PL、QL为目标线路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布式潮流控制器潮流计算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两个串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流为:
Figure FDA0003264349320000023
Figure FDA0003264349320000024
Figure FDA0003264349320000025
Figure FDA0003264349320000026
式中,Vse1x、Vse2x为串联注入电压相量
Figure FDA0003264349320000027
的实部,Vse1y、Vse2y为串联注入电压向量
Figure FDA0003264349320000028
的虚部,Ise1x、Ise2x为串联侧注入电流
Figure FDA0003264349320000029
的实部,Ise1y、Ise2y为串联侧注入电流
Figure FDA00032643493200000210
的虚部,Vse1x=Vse1dcosθ1-Vse1qsinθ1,Vse2x=Vse1dcosθ1-Vse1qsinθ1,Vse1y=Vse1dsinθ1+Vse1qcosθ1,Vse2y=Vse1dsinθ1+Vse1qcosθ1,θ1为目标线路的首端的电压相角,Xse1为两个串联侧变流器的阻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布式潮流控制器潮流计算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并联侧变流器从所述目标线路吸收的有功功率与两个串联侧变流器向所述目标线路发出的有功功率之间的计算关系为:
Psh=Pse1+Pse2
式中,Psh=V1Ishd
Figure FDA00032643493200000211
Psh为联侧变流器从所述目标线路吸收的有功功率,Pse1、Pse2为两个串联侧变流器向所述目标线路发出的有功功率,V1为目标线路的首端的电压幅值,
Figure FDA00032643493200000212
为两个串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压,
Figure FDA00032643493200000213
为目标线路的末端的电流的共轭值,Ishd为并联侧的变流器的等效注入电流相量
Figure FDA00032643493200000214
的d轴分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布式潮流控制器潮流计算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并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流为:
Ishx=Ishdcosθ1-Ishqsinθ1
Ishy=Ishdsinθ1+Ishqcosθ1
式中,
Figure FDA0003264349320000031
Kpv为比例系数,Kiv为积分系数,V1ref为目标线路的首端的电压目标值,Ishx和Ishy为并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流
Figure FDA0003264349320000032
的实部分量和虚部分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布式潮流控制器潮流计算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两个串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流、并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流在所述等效模型中的所述目标线路和三组所述母线处对应注入电流,得到潮流计算模型具体为:
根据两个串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流、并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流,依次向所述等效模型中的所述目标线路的首端、所述第一母线、所述第二母线、所述第三母线对应注入电流,得到潮流计算模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布式潮流控制器潮流计算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目标线路首端注入的电流为-(Ishx+Ise1x)-j(Ishy+Ise1y),向所述第一母线注入的电流为Ise1x+jIse1y,向所述第二母线注入的电流为-(Ise2x+jIse2y),向所述第三母线注入的电流为Ise2x+jIse2y
10.一种分布式潮流控制器潮流计算模型构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模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线路,在所述目标线路的首端和末端之间加入三组母线,并在所述目标线路的首端接入并联侧变流器,在所述目标线路和三组所述母线之间接入两组串联侧变流器,得到自定义模型;
等效模块,用于将所述自定义模型的各个变流器等效为对应的电流源,得到等效模型;
第一构建模块,用于构建两个串联侧变流器各自的注入电压与所述目标线路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之间的计算关系,并转换得到两个串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流;
第二构建模块,用于构建并联侧变流器从所述目标线路吸收的有功功率与两个串联侧变流器向所述目标线路发出的有功功率之间的计算关系,并转换得到并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流;
注入模块,用于根据两个串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流、并联侧变流器的注入电流在所述等效模型中的所述目标线路和三组所述母线处对应注入电流,得到潮流计算模型。
CN201811503961.9A 2018-12-10 2018-12-10 一种分布式潮流控制器潮流计算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95998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03961.9A CN109599871B (zh) 2018-12-10 2018-12-10 一种分布式潮流控制器潮流计算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03961.9A CN109599871B (zh) 2018-12-10 2018-12-10 一种分布式潮流控制器潮流计算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99871A CN109599871A (zh) 2019-04-09
CN109599871B true CN109599871B (zh) 2021-11-02

Family

ID=65962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03961.9A Active CN109599871B (zh) 2018-12-10 2018-12-10 一种分布式潮流控制器潮流计算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998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36928B (zh) * 2021-02-05 2021-12-28 浙江大学 分布式潮流控制器潮流控制模式定值换算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11132A (zh) * 2017-04-27 2017-06-30 武汉理工大学 基于mmc的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的电磁暂态数学模型、控制系统及建模方法
CN107093901A (zh) * 2016-12-19 2017-08-25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的机电暂态模型与仿真方法
CN107425526A (zh) * 2017-06-12 2017-12-01 武汉理工大学 分布式潮流控制器单相等效仿真方法
CN107425529A (zh) * 2017-04-11 2017-12-01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功率协调分配的upqc控制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41839A1 (en) * 2006-10-12 2008-10-02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Method for correlating differential brain images and genotypes; genes that correlate with differential brain imag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93901A (zh) * 2016-12-19 2017-08-25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的机电暂态模型与仿真方法
CN107425529A (zh) * 2017-04-11 2017-12-01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功率协调分配的upqc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911132A (zh) * 2017-04-27 2017-06-30 武汉理工大学 基于mmc的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的电磁暂态数学模型、控制系统及建模方法
CN107425526A (zh) * 2017-06-12 2017-12-01 武汉理工大学 分布式潮流控制器单相等效仿真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协调分布式潮流控制器串并联变流器能量交换的等效模型";唐爱红;《电力系统自动化》;20180410;第30-36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99871A (zh) 2019-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Yuan et al. A FACTS device: Distributed power-flow controller (DPFC)
CN107681682B (zh) 一种基于ward等值的交直流系统等值方法
Büyük et al. Improved instantaneous power theory based current harmonic extraction for unbalanced electrical grid conditions
Baradar et al. The modeling multi-terminal VSC-HVDC in power flow calculation using unified methodology
CN108336751B (zh) 一种lcc-mmc混合直流电网的机电暂态建模方法
CN109918733B (zh) 一种双馈风电机组电磁暂态等值建模方法及装置
CN102751720B (zh) 一种Flexible HVDC潮流计算模型及其计算方法
CN110718918B (zh) 一种基于hvac和lcc-vsc hvdc混合系统的潮流计算方法
CN106655199B (zh) 一种提高电压稳定性的vsc-hvdc功率控制方法
CN107968422B (zh) 提高vsc与弱交流电网交换功率稳定性的锁相方法
CN106026154B (zh) 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输电系统的建模方法
CN108429294B (zh) 一种含能量路由器的交直流网络潮流模型及求解方法
CN110797874A (zh) 含电力电子变压器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状态估计方法
CN102361329A (zh) 一种用于混合交直流系统动态特性研究的建模方法
CN106655234B (zh) 一种线路阻抗和联络线功率对广义短路比影响的分析方法
CN108021719A (zh) 一种风电场并网的无源控制方法
WO2018196381A1 (zh) 双极电压源换流器无源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599871B (zh) 一种分布式潮流控制器潮流计算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
CN106611461B (zh) 一种含vsc-hvdc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极限的计算方法
CN103326365A (zh) 风电场谐波抑制方法、风力发电机组和风力发电站
CN103972918A (zh) 备用式双极直流输电电路
CN104362675B (zh) 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方法、装置及逆变器系统
CN111092446B (zh) 一种基于解耦控制的电能路由器高压交流端口多功能形态实现方法
CN111952995B (zh) 一种电网单相故障下直流电容电压平衡控制方法
Bian et al. Dynamic modeling of large scale power system with FACTS and DFIG type wind turb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