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976C - 致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致冷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5976C CN1095976C CN 94190081 CN94190081A CN1095976C CN 1095976 C CN1095976 C CN 1095976C CN 94190081 CN94190081 CN 94190081 CN 94190081 A CN94190081 A CN 94190081A CN 1095976 C CN1095976 C CN 1095976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source
- refrigerant
- line
- unit
- source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液体线路(5LA,5LB)和气体线路(5GA,5GB)被分别连接到主液体线路(4L)和主气体线路(4G),以使主室外单元(2A)和从属室外单元(2B)得到彼此并联的设置。在从从属室外单元(2B)延伸的气体线路(5GB)上,设置有一个当从属室外单元(2B)在加热操作期间被停止运行时被完全关闭的气体节流阀(V2)。在从从属室外单元(2B)延伸的液体线路(5LB)上,设置有一个当从属室外单元(2B)在冷却操作和加热操作期间被停止运行时得到完全关闭的液体节流阀(V1)。这样,防止了液体致冷剂的压缩和致冷剂循环量的不足。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多个热源单元的致冷设备。
在传统上,作为致冷设备的空调器是已知的,其中多个室内单元通过致冷剂管道而彼此并联地与一个单个的室外单元相连接,以形成多个型的室内单元,如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4-208370号中所公布的那样。这种室外单元具有一个压缩机、一个四通选择阀、一个室外热交换器、一个室外马达驱动膨胀阀和一个接收器。室内单元具有一个室内马达驱动膨胀阀和一个室内热交换器。
在进行冷却操作时,从压缩机排出的致冷剂进行循环,以便在室外热交换器中得到冷凝,在室内马达驱动膨胀阀压强被降低、在室内热交换器被蒸发并随后返回到压缩机。在加热操作中,从压缩机排出的致冷剂进行循环,以便在室内热交换器得到冷凝、在室外马达驱动膨胀阀其压强被降低、在室外热交换器被蒸发并随后返回到压缩机。
另外,在该室外单元中,压缩机的容量根据室内单元的负载而得到调节。
在上述空调器中,由于只设置了单个的室外单元,所以要求与室内负载即所要连接的室内单元的数目相应地制造具有彼此不同的容量的多种室外单元。另外,当室内负载与室外单元的容量不符合时,室外单元的容量即使在小的室内负载情况下也被不利地增大了。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多个—例如两个—具有彼此不同容量的室外单元,可以彼此结合起来,以形成多个型室外单元。
在这种情况下,当处于冷却或加热操作的室外单元与不工作的室外单元同时存在时,必须使致冷剂不被存储在不工作的室外单元中,以保持固定的致冷剂循环量。即需要防止致冷剂循环量不足。
另外,当一个室外单元在加热操作中不工作时,可能有大量的气体致冷剂在该室外单元或致冷剂管道中冷凝。因此,需要防止压缩机在该室外单元重新工作时对液体致冷剂进行压缩。
另外,当空调器具有多个室外单元时,从该室外单元延伸的致冷剂管道被连接到两条主管道,且这些主管道在室内侧。然而,在安装时以自由的方式进行管道设置时,使油回流所需的管道倾斜角度不能得到保证,或者要水平设置的管道部分可能是倾斜的。这对空调器的高度可靠性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考虑到上述问题,作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防止液体致冷剂的压缩和由于致冷剂的存储等而造成的致冷剂循环量的不足,并保证精确的致冷剂管道安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致冷设备具有用于允许和防止致冷剂流动的关闭装置,和/或具有用于排放致冷剂的排放装置或用于回收致冷剂的回收装置,和/或具有在其中采用了多个热源单元的连接部分的结构。
本发明的一种致冷设备包括多个热源单元(2A,2B),这些热源单元(2A,2B)中的每一个都具有一个压缩机(21)和一个其一端与压缩机(21)的排放侧相连的热源侧热交换器(24),且其中液体线路(5LA,5LB)分别与热源侧热交换器(24)的其他端部相连,气体线路(5GA,5GB)分别与压缩机(21)的入口侧相连。另外,在该致冷设备中,设置了一个连接管路部分(11),用于将液体线路(5LA,5LB)的外端和气体线路(5GA,5GB)的外端与一个主液体线路(4L)和一个主气体线路(4G)分别相连,以使热源单元(2A,2B)彼此并联地设置。另外,致冷设备具有多个用户单元(3A,3B),这些用户单元(3A,3B)中的每一个都具有一个用户侧膨胀装置(33)和一个用户侧热交换器(32),且这些用户单元(3A,3B)与主液体线路(4L)和主气体线路(4G)相连,以便彼此并联地设置。
另外,在多个热源单元(2A,2B)之中的至少一个热源单元(2B)的液体线路(5LB)上,设置了一个液体线路关闭装置(V1),当在冷却操作期间热源单元(2B)被停止运行时该液体线路关闭装置(V1)被完全关闭。
在根据本发明的致冷设备中,在液体线路(5LA,5LB)与主液体线路(4L)之间的连接部分上,设置有用于将各个液体线路(5LA,5LB)与主液体线路(4L)相连的一个接收器(12)。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致冷设备包括一个主热源单元(2A),它具有一台压缩机(21),一个热源侧热交换器(24),热源侧热交换器(24)以它的一端与压缩机(21)的入口侧和排放侧相连,以便可在压缩机(21)的两侧之间作切换,而以它的另一端连接液体线路(5LA),该单元还具有一个设置在液体线路(5LA)上的热源侧膨胀装置(25),并且在该单元中还有一个气体线路(5GA),它连接压缩机(21)的入口侧和排放侧,以便可以在压缩机(21)的两侧间作切换;一个从属热源单元(2B),其具有一个压缩机(21),一个热源侧热交换器(24),热交换器(24)一端与压缩机(21)的排放侧和入口侧相连从而能够在压缩机(21)的两侧之间作切换,另一端连接在液体线路(5LA),该单元还具有一个设置在液体线路(5LA)上的热源侧膨胀装置(25),一个气体线路(5GB)与压缩机(21)的排放侧和入口侧相连,以便能够在压缩机(21)的两侧之间进行切换。另外,在该致冷设备中,设置了一个用于将液体线路(5LA,5LB)的外端与气体线路(5GA,5GB)的外端分别与主液体线路(4L)和主气体线路(4G)相连以使热源单元(2A,2B)彼此并联设置的联接管路部分(11)。另外,该致冷设备具有多个用户单元(3A,3B),这些用户单元(3A,3B)中的每一个都具有用户侧热交换器(32)且都与主液体线路(4L)和主气体线路(4G)相连,以便以彼此并联的方式得到设置。
另外,在延伸到从属热源单元(2B)的液体线路(5LB)上,设置有一个液体线路关闭装置(V1),后者当从属热源单元(2B)在致冷操作期间停止运行时被完全关闭。在向从属热源单元(2B)延伸的气体线路(5GB)上,设置有一个气体线路关闭装置(V2),后者当从属热源单元(2B)在加热操作期间停止运行时被完全关闭。
在根据本发明的致冷设备中,在液体线路(5LA,5LB)与主液体线路(4L)之间的连接部分上,设有一个用于将各个液体线路(5LA,5LB)与主液体线路(4L)相连接的接收器(12)。
在根据本发明的致冷设备中,一个对从属热源单元(2B)的压缩机(21)进行旁路的旁路线路(29)与该压缩机(21)的排放和入口侧相连,且一个旁路关闭装置(V3)被设置在该旁路线路(29)上。另外,设置了一个致冷剂排放装置(61),它用于以这样的方式排放剩余在从属热源单元(2B)中的液体致冷剂,即当从属热源单元(2B)在加热操作期间刚好被停止运行后,把不工作的从属热源单元(2B)中所包含的各个旁路关闭装置(V3)和热源侧膨胀装置(25),液体线路关闭装置(V1)和气体线路关闭装置(V2)打开一段预定的时间。
在根据本发明的致冷设备中,在各个用户单元(3A,3B)中设置了一个位于主液体线路(4L)与用户侧热交换器(32)之间的用户侧膨胀装置(33)。另外,还提供了:致冷剂量检测装置(62),用于检测致冷剂的循环量的缺乏;以及致冷剂回收装置(63),用于当从属热源单元(2B)在加热操作期间被停止运行且致冷剂量检测装置(62)检测到致冷剂循环量不足时,以这样的方式从不工作的从属热源单元(2B)回收致冷剂,即打开不工作的从属热源单元(2B)的热源侧膨胀装置(25)和液体线路关闭装置(V1),且对用户侧膨胀装置(33)进行节流以便将液体致冷剂的压力根据大气温度降低到饱和压力。
如图2中所示,本发明的一种致冷设备包括:一个主热源单元(2A),该主热源单元(2A)包括一个压缩机(21)、一个热源侧热交换器(24)—其一端与压缩机(21)的排放侧和入口侧相连以便能够在压缩机(21)的两个侧之间进行切换且其另一端与一个液体线路(5LA)相连、以及一个被设置在液体线路(5LA)上并能够调节其打开的热源侧膨胀装置(25),其中气体线路(5GA)与压缩机(21)的排放侧和入口侧相连,以便能够在压缩机(21)的两侧之间进行切换;一个从属热源单元(2B),该从属热源单元(2B)包括一个压缩机(21)、一个热源侧热交换器(24)—其一端与压缩机(21)的排放侧和入口侧相连,从而能够在压缩机(21)的两侧之间进行切换且其另一端与一个液体线路(5LB)相连、以及一个设置在液体线路(5LB)上并能够调节其打开的热源侧膨胀装置(25),其中气体线路(5GB)与压缩机(21)的排放侧和入口侧相连,从而能够在压缩机(21)的两侧之间进行切换;一个连接管路部分(11),用于将液体线路(5LA,5LB)的外端部和气体线路(5GA,5GB)的外端部分别与一个主液体线路(4L)和一个主气体线路(4G)相连,从而使热源单元(2A,2B)被以彼此并联的方式设置;以及,多个用户单元(3A,3B),这些用户单元(3A,3B)中的每一个都具有一个用户侧热交换器(32),且这些单元与主液体线路(4L)和主气体线路(4G)相连,以便以彼此并联的方式得到设置。
另外,在位于液体线路(5LA,5LB)和主液体线路(4L)之间的连接部分上,设置有一个接收器(12),且该接收器(12)将各个液体线路(5LA,5LB)连接到主液体线路(4L)。另外,在向从属热源单元(2B)延伸的气体线路(5GB)上,设置有一个气体线路关闭装置(V2),它当从属热源单元(2B)在加热操作期间停止运行时被完全关闭。另外,提供了完全关闭控制装置(6),用于当从属热源单元(2B)在致冷操作期间被停止运行时,把停止运行的从属热源单元(2B)的热源侧膨胀装置(25)控制成完全关闭。
在根据本发明的致冷设备中,一个对从属热源单元(2B)的压缩机(21)进行旁路的旁路线路(29)与压缩机(21)的排放和入口侧相连,且在旁路线路(29)上设置了一个旁路关闭装置(V3)。另外,设置了用于排放剩余在从属热源单元(2B)中的液体致冷剂的致冷剂排放装置(61),以便在从属热源单元(2B)在加热操作期间刚好被停止运行之后把不工作的从属热源单元(2B)中所包含的旁路关闭装置(V3)和热源侧膨胀装置(25),和气体线路关闭装置(V2)打开一段预定的时间。
在根据本发明的致冷设备中,在各个用户单元(3A,3B)中设置了一个位于主液体线路(4L)和用户侧热交换器(32)之间的用户侧膨胀装置(33)。另外,该致冷设备具有用于检测致冷剂循环量的缺乏的致冷剂量检测装置(62),和致冷剂回收装置(63),该致冷剂回收装置(63)用于当从属热源单元(2B)在加热操作期间被停止运行且致冷剂量检测装置(62)检测致冷剂循环量的缺乏时,以这样的方式从从属热源单元(2B)回收致冷剂,即打开不工作的从属热源单元(2B)的热源侧膨胀装置(25)并对用户侧膨胀装置(33)进行节流,以根据外界温度而将液体致冷剂的压力降低到一个饱和压力。
如图7所示,在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致冷设备中,在从主热源单元(2A)的热源侧热交换器(24)延伸的气体致冷剂管道(26)与从从属热源单元(2B)延伸的气体线路(5GB)之间,设置有一个致冷剂回收管线(8),通过该致冷剂回收管线(8)致冷剂从从属热源单元(2B)流向主热源单元(2A)。
如图9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致冷设备具有一个连接管路部分(11);该连接管路部分(11)用于将主热源单元和从属热源单元(2A,2B)的液体线路(5LA,5LB)的外侧端部连接到一个主液体线路(4L),并将主热源单元(2A)的气体线路(5GA)的外端连接到一个主气体线路(4G),而不是将管路部分(11)与气体线路关闭装置(V2)相连接。另外,在该致冷设备中,设置了一个分支管线(5a),后者的一端与从主热源单元(2A)的热源侧热交换器(24)延伸的气体致冷剂管道(26)相连。另外,在连接管路部分(11)中,设置了一个恒压管路(9),后者具有一个通常维持高压状态的常高压通道(91)和一个通常维持低压状态的常低压通道(92),且其中通常为高压的通道(91)和通常为低压的通道(92)均与主气体线路(4G)和分支管线(5a)相连。在恒压管路(9)中,从属热源单元(2B)的气体线路(5GB)与通常为高压的通道(91)相连,以使致冷剂从气体线路(5GB)流向通常为高压的通道(91);且从属热源单元(2B)的气体线路(5GB)与通常为低压的通道(92)相连,以使致冷剂从通常为低压的通道(92)流向气体线路(5GB)。
在根据本发明的致冷设备中,在位于液体线路(5LA,5LB)与主液体线路(4L)之间的连接部分上,设置有一个接收器(12);该接收器(12)用于将各个液体线路(5LA,5LB)连接到主液体线路(4L)。
如图10所示,在根据本发明的致冷设备中,设置了一个连接管路部分(11)、一个分支管线(5a)和恒压管路(9),而不是连接管路部分(11)和气体线路关闭装置(V2)。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致冷设备中,在通常为低压的通道(92)与气体线路(5GB)之间,连接有一个致冷剂回收通道(8a);通过该致冷剂回收通道(8a),致冷剂从从属热源单元(2B)的气体线路(5GB)流向恒压管路(9)的通常为低压的通道(92)。
如图11所示,在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致冷设备中,设置了一个连接气体管线(10);该连接气体管线(10)的相应端部与热源单元(2A,2B)的热源侧热交换器(24)的相应气体致冷剂管道(26)相连,且它具有一个关闭装置(V19),该关闭装置(V19)用于当至少一个热源单元(2B)在冷却操作期间被停止运行时防止致冷剂流入处于停止运行的热源单元(2B)。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致冷设备中,连接管路部分(11)被形成为一个单个的单元。
在上述结构中,在本发明的致冷设备中,从热源单元(2A,2B)的压缩机(21)排放的高压气体致冷剂先在热源侧热交换器(24)中得到冷凝,以变成液体致冷剂。这两种液体致冷剂流在连接管路部分(11)的主液体线路(4L)处相遇。特别地,在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致冷设备的情况下,液体致冷剂在接收器(12)处相遇。随后,在各个用户单元(3A,3B)中,液体致冷剂的压力在用户侧膨胀装置(33)处得到降低并在用户侧热交换器(32)处被蒸发,变成具有低压的气体致冷剂。该气体致冷剂在连接管路部分(11)被分配给气体线路(5GA,5GB)并随后被返回到热源单元(2A,2B)的压缩机(21)。通过重复上述循环过程,可以得到冷却操作。
另外,当至少一个热源单元(2B)在冷却操作期间被停止运行时,液体线路关闭装置(V1)被关闭,以防止液体致冷剂被存储在热源单元(2B)中。
在本发明的致冷设备中,在其冷却操作中,从热源单元(2A,2B)的压缩机(21)排放的高压气体致冷剂先在热源侧热交换器(24)处得到冷凝而变成液体冷凝剂。这两股液体致冷剂流在连接管路部分(11)的主液体线路(4L)处相遇。特别地,在本发明的一种致冷设备中,液体致冷剂在接收器(12)相遇。随后,在各个用户单元(3A,3B)中,液体致冷剂的压力被在用户侧膨胀装置(33)或类似装置处被降低,且在用户侧热交换器(32)被蒸发而变成具有低压强的气体致冷剂。该气体致冷剂在连接管路部分(11)被分配给气体线路(5GA,5GB)并随后返回到热源单元(2A,2B)的压缩机(21)。该冷却操作是通过重复上述循环过程而进行的。
在加热操作时,从热源单元(2A,2B)的压缩机(21)排放的高压气体致冷剂流入连接管路部分(11),并在主气体线路(4G)相遇。随后,收集的气体致冷剂流入用户单元(3A,3B)。该气体致冷剂在各个用户侧热交换器(32)得到冷凝,以变成液体致冷剂。该液体致冷剂流过主液体线路(4L)并随后在连接管路部分(11)被分配给通向热源单元(2A,2B)的液体线路(5LA,5LB)。特别地,在本发明的一种致冷设备的情况下,致冷剂在接收器(12)处得到分配。随后,在热源单元(2A,2B)中,所分配的液体致冷剂的压强在热源侧膨胀装置(25)得到降低,且该液体致冷剂在热源侧热交换器(24)被蒸发,以变成具有低压的气体致冷剂。随后,该气体致冷剂返回到热源单元(2A,2B)的压缩机(21)。加热操作就是通过重复上述循环过程而进行的。
当从属热源单元(2B)在加热操作中被关闭时,气体线路关闭装置(V2)被关闭,从而防止了液体致冷剂在被关闭期间被存储在从属热源单元(2B)中,且防止了在主热源单元(2A)与用户单元(3A,3B)之间致冷剂循环量不足。
进一步地,当从属热源单元(2B)在冷却操作和加热操作期间被关闭时,液体线路关闭装置(V1)或热源侧膨胀装置(25)被关闭,从而防止了液体致冷剂在关闭期间被存储在从属热源单元(2B)中,并防止了在主热源单元(2A)和用户单元(3A,3B)之间致冷剂循环量不足。
在本发明的一种致冷设备中,在从属热源单元(2B)在加热操作期间刚刚被关闭之后,致冷剂排放装置(61)将旁路关闭装置(V3)、从属热源单元(2B)的热源侧膨胀装置(25)、液体线路关闭装置(V1)和气体线路关闭装置(V2)打开一段预定的时间。在本发明的一种致冷设备中,在从属热源单元(2B)在加热操作期间刚刚被关闭之后,致冷剂排放装置(61)将旁路关闭装置(V3)、从属热源单元(2B)的热源侧膨胀装置(25)和气体线路关闭装置(V2)打开一段预定的时间。因此,在主热源单元(2A)中的高压气体致冷剂经过从属热源单元(2B)的气体线路(5GB)而流入液体线路(5LB),从而使在关闭期间剩余在从属热源单元中的液体致冷剂被排放到主液体线路(4L)或其它同类线路,从而防止致冷剂循环量不足。
详细地说,当致冷剂流过主气体线路(4G)或其它同类线路时,致冷剂的压力由于压力损失而降低。在加热操作中的用户单元(3A,3B)中,由于用户单元(3A,3B)的管道长度不同而造成的用户单元(3A,3B)的压力损失的不同得到了补偿。例如,借助作为用户侧膨胀装置(33)的马达驱动膨胀阀,而对该压力损失差进行补偿。其结果是主液体线路(4L)中的致冷剂压强变得低于从压缩机(21)排放的致冷剂的压强,从而使剩余在从属热源单元(2B)中的液体致冷剂被排放到主液体线路(4L)或类似线路。
在本发明的一种致冷设备中,当从属热源单元(2B)在加热操作期间被关闭且致冷剂量检测装置(62)检测到致冷剂循环量不足时,致冷剂回收装置(63)打开热源侧膨胀装置(25)和液体线路关闭装置(V1)并对用户侧膨胀装置(33)进行节流,从而根据外界温度将液体致冷剂的压强降低到一个饱和压强。在本发明的一种致冷设备中,当从属热源单元(2B)在加热操作期间被关闭且致冷剂量检测装置(62)检测到致冷剂循环量不足时,致冷剂回收装置(63)将热源侧膨胀装置(25)打开并对用户侧膨胀装置(33)进行节流,从而根据外界温度而将液体致冷剂的压强降低到一个饱和压强。因此,剩余在从属热源单元(2B)中的液体致冷剂在关闭期间得到蒸发,从而使蒸发的致冷剂返回到主热源单元(2A)。
在本发明的一种致冷设备中,当从属热源单元(2B)在加热操作期间被关闭时,致冷剂回收管线(8)在与从属热源单元(2B)相连的气体线路(5GB)与主热源单元(2A)的低压气体侧之间建立连通,从而使剩余在不工作的从属热源单元(2B)中的致冷剂返回到主热源单元(2A)。
在根据本发明的致冷设备中,流入从属热源单元(2B)的气体致冷剂和从从属热源单元(2B)排放的气体致冷剂,当在气体线路(5GB)与主气体线路(4G)之间流动时,流过通常为高压的通道(91)和通常为低压的通道(92);该两个通道组成了恒压回路(9)。因此,在本发明的一种情况下,在没有气体线路关闭装置(V2)的情况下,防止了液体致冷剂被存储在从属热源单元(2B)中。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种致冷设备中,接收器(12)收集并分配液体致冷剂。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致冷设备中,当从属热源单元(2B)在加热操作期间被关闭时,致冷剂回收通道(8a),通过恒压回路(9),在与从属热源单元(2B)相连的气体线路(5GB)与主热源单元(2A)的低压气体侧之间正常地建立起连通,从而使剩余在不工作的从属热源单元(2B)中的致冷剂返回到主热源单元(2A)。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致冷设备中,热源单元(2A,2B)的热源侧热交换器(24)的气体致冷剂管道(26),通过连接气体管线(10)而彼此连通。因此,流过相应的热源侧热交换器(24)的致冷剂循环量大体上彼此相等,从而增大了该致冷设备的特性系数(COP)。
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致冷设备,由于至少一个热源单元(2B)的液体线路(5LB)带有液体线路关闭装置(V1),且该液体线路关闭装置(V1)当热源单元(2B)在冷却操作中被关闭时被完全关闭,所以防止了液体致冷剂被存储在不工作的热源单元(2B)中。这防止了在另一个热源单元(2A)与用户单元(3A,3B)之间致冷剂循环量的不足。
其结果,是能够将多个热源单元(2A,2B)结合起来。进一步地,由于能够产生和结合具有彼此不同的容量的多个热源单元(2A,2B),从而能够用少数几种热源单元(2A,2B)来匹配多种负载。
根据本发明的致冷设备,由于单个接收器(12)的设置能够省去热源单元(2A,2B)的相应接收器,这减少了元件的数目。另外,由于液体致冷剂的分配是可靠地进行的,所以即使在闪蒸(flash)气体流入主液体线路(4L)或类似线路中时,也能够有把握地防止致冷剂的不平衡流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致冷设备,其气体线路关闭装置(V2)和液体线路关闭装置(V1)分别被设置在与从属热源单元(2B)相连的气体线路(5GB)和液体线路(5LB)上,且当从属热源单元(2B)在冷却操作和加热操作期间被关闭时,液体线路关闭装置(V1)被关闭,且当从属热源单元(2B)在加热操作期间被关闭时气体线路关闭装置(V2)被关闭。因此,在关闭时可以防止液体致冷剂被存储在从属热源单元(2B)中,例如能够防止液体致冷剂被存储在接收器或类似装置中。详细地说,由于操作时液体致冷剂的压力高于根据外界温度的饱和压力,所以液体致冷剂可以被存储在接收器或类似装置中。但在这种致冷设备中,能够防止液体致冷剂的存储。
另外,根据这种致冷设备,能够防止主热源单元(2A)与用户单元(3A,3B)之间的致冷剂循环量不足,且能够防止在从属热源单元(2B)再启动时从属热源单元(2B)中剩余的液体致冷剂被压缩机(21)所压缩。
其结果,能够将多个热源单元(2A,2B)结合起来。另外,由于能够产生和结合多个具有彼此不同容量的热源单元(2A,2B),从而能够用少数几种热源单元(2A,2B)来匹配多种负载。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致冷设备,由于单个接收器(12)的设置能够省去热源单元(2A,2B)的相应接收器,从而降低元件的数目。另外,由于液体致冷剂的分配能够有把握地进行,因而即使当闪蒸气体流入主液体线路(4L)或类似线路时,也能够有把握地防止不平衡的致冷剂流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致冷设备,在从属热源单元(2B)在加热操作期间刚刚被关闭之后,致冷剂排放装置(61)进行工作,以使来自主热源单元(2A)的高压气体致冷剂经过气体线路(5GB)和从属热源单元(2B)而流入液体线路(5LB)。因此,在关闭时剩余在从属热源单元(2B)中的液体致冷剂被排放到主液体线路(4L)或类似线路,从而有把握地防止了致冷剂循环量不足。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致冷设备,当致冷剂量检测装置(62)检测到致冷剂循环量不足时,致冷剂回收装置(63)对用户侧膨胀装置(33)进行节流,以将液体致冷剂的压强降低到根据外界温度的饱和压强。其结果,剩余在不工作的从属热源单元(2B)中的液体致冷剂得到蒸发并返回到主热源单元(2A)中。因此,能够有把握地在任何时候防止致冷剂循环量不足。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致冷设备,由于当从属热源单元(2B)在冷却操作和加热操作期间被关闭时热源侧膨胀装置(25)被完全关闭,所以能够防止液体致冷剂在从属热源单元(2B)中的存储。另外,由于可不需要液体线路关闭装置(V1),元件的数目减少了。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致冷设备,当从属热源单元(2B)在加热操作期间被关闭时,致冷剂回收管线(8)在与从属热源单元(2B)相连的气体线路(5GB)和主热源单元(2A)的低压气体侧之间建立连通。因此,在关闭时剩余在从属热源单元(2B)中的致冷剂能够返回到主热源单元(2A)。另外,由于可以不用致冷剂排放装置(61)和致冷剂回收装置(63),所以该致冷设备的结构能够得到简化。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致冷设备,由于设置了恒压管路(9)且流入和流出从属热源单元(2B)的气体致冷剂能够通过该恒压管路(9),所以当从属热源单元(2B)在致冷操作期间被关闭时,高压气体致冷剂不流入从属热源单元(2B)。因此,能够防止液体致冷剂在从属热源单元(2B)中的存储。另外,由于可以不用气体线路关闭装置(V2),致冷设备的结构能够得到简化。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致冷设备,当从属热源单元(2B)在加热操作期间被关闭时,恒压管路(9)和致冷剂回收通道(8a)在与从属热源单元(2B)相连的气体线路(5GB)与主热源单元(2A)的低压气体侧之间建立连通。因此,在关闭期间剩余在从属热源单元(2B)中的致冷剂能够返回到主热源单元(2A)。另外,由于可以不用致冷剂回收装置(63)和致冷剂排放装置(61),该致冷设备的结构能够得到简化。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致冷设备,由于热源单元(2A,2B)的热源侧热交换器(24)的气体致冷剂管道(26)彼此连通,所以流过相应的热源侧热交换器(24)的致冷剂循环量能够大体彼此相等,从而增大了致冷设备的特性系数(COP)。另外,在热源单元(2A,2B)之间,用于检测冷却操作时的高压的高压检测器和用于检测加热操作时的低压的低压检测器可以共用。这减少了元件的数目。
另外,当从属热源单元(2B)在加热操作期间被停止运行时,从属热源单元(2B)中剩余的致冷剂在关闭期间能够有把握地返回到主热源单元(2A)。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致冷设备,由于热源单元(2A,2B)与用户单元(3A,3B)之间的连接管路部分(11)被单元化了,回油所需要的管道的倾斜角度得到了保证,且水平设置的管道的一部分能够被保持在水平状态。另外,由于管道的数目在安装了多个热源单元(2A,2B)时能够得到减少,所以降低了管道设置的步骤数目,从而简化了管道设置。
图1是空调器的致冷剂管线图,显示了本发明的致冷设备的例1。
图2是一个空调器的致冷剂管线图,显示了本发明的致冷设备例2。
图3是一个空调器的致冷剂管线图,显示了例2的一种修正。
图4是一个空调器的致冷剂管线图,显示了例2的另一种修正。
图5是剖视图,显示了一种外部平衡式可逆阀打开的状态。
图6是剖视图,显示了外部平衡式可逆阀关闭时的状态。
图7是一种空调器的致冷剂管线图,显示了本发明的致冷设备的例3。
图8是一种空调器的致冷剂管线图,显示了例3的一种修正。
图9是一种空调器的致冷剂管线图,显示了本发明的致冷设备的例4。
图10是一种空调器的致冷剂管线图,显示了例4的一种修正。
图11是一种空调器的致冷剂管线图,显示了本发明的致冷设备的例5。
图12是一种空调器的致冷剂管线图,显示了例5的一种修正。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上述例子进行详细描述。
例1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致冷设备的一个例子。标号(1)表示一个作为致冷设备的空调器。在空调器(1)中,两个室外单元(2A,2B)与主液体线路(4L)和主气体线路(4G)相连,以与彼此平行的方式设置,且两个室内单元(3A,3B)与主液体线路(4L)和主气体线路(4G)相连,从而以彼此平行的方式得到设置。
每一个室外单元(2A,2B)被用作一个热源单元,该热源单元具有一个压缩机(21)、一个四通选择阀(22)、一个室外热交换器(24)—该室外热交换器(24)被用作位于室外风扇(23)附近的热源侧热交换器、和一个用作热源侧膨胀装置的室外马达驱动膨胀阀(25)。其中流有气体的室外热交换器(24)的一个端部与气体致冷剂管道(26)相连,且它的其中流有液体的另一个端部与液体线路(5LA,5LB)相连。
气体致冷剂管道(26),经过四通阀(22)而与压缩机(21)的一个入口侧和一个排放侧相连,该四通阀(22)可切换地选择压缩机(21)的排放侧和入口侧。从室外热交换器(24)延伸的液体线路(5LA,5LB)依次经过室外马达驱动膨胀阀(25)和用于存储液体致冷剂的接收器(27)而与主液体线路(4L)相连。
进一步地,压缩机(21)经过致冷剂管道(26)而与气体线路(5GA,5GB)相连。气体线路(5GA,5GB)经过四通阀(22)而与压缩机(21)的排放侧和入口侧相连,并且还与主气体线路(4G)相连,该四通阀(22)可切换地选择压缩机(21)的排放侧和入口侧。在压缩机(21)的入口侧与在气体致冷剂管道(26)中部的四通阀(22)之间,设置有一个蓄能器(28)。
各个室内单元(3A,3B)被用作用户单元,该用户单元具有一个作为用户侧热交换器的靠近室内风扇(31)的室内热交换器(32)和一个作为用户侧膨胀装置的室内马达驱动膨胀阀(33)。该室内热交换器(32)经过一个室内液体管道(34)而与主液体线路(4L)相连,并经过一个室内气体管道(35)而与主气体线路(4G)相连。室内马达驱动膨胀阀(33)被设置在室内液体管道(34)中。
这两个室外单元(2A,2B)是本发明的一个特征,且它们这样地构成,以使一个单个的主室外单元(2A)和一个单个的从属室外单元(2B)彼此并联。各个室外单元(2A,2B)的容量根据室内负载即室内单元(3A,3B)的数目而设定。主室外单元(2A)的压缩机(21)这样构成,以使其容量由一个转换线路在多个步骤中进行设定;而从属室外单元(2B)的压缩机(21)则这样地构成,以使其容量能够通过卸载控制而在100%、50%、0%之间切换。
另外,在主室外单元(2A)和室内单元(3A,3B)中设置了各种检测器。
在主室外单元(2A)中,一个用于检测从压缩机(21)排放的气体致冷剂的温度的排放气体温度检测器(Th1)被设置在位于压缩机(21)的排放侧的气体致冷剂管道(26)部分处,一个用于检测将要被吸入压缩机(21)的气体致冷剂的温度的吸入气体温度检测器(Th2)被设置在位于压缩机(21)的入口侧的致冷剂管道(26)部分处,一个用于检测室外热交换器(24)侧的液体致冷剂温度的室外液体温度检测器(Th3)被设置在液体线路(5LA)上;且一个用于检测外界空气温度的外界空气温度检测器(Th4)被设置在室外热交换器(24)附近。另外,一个用于检测从压缩机(21)排放的气体致冷剂的压力的高压检测器(HPS)被设置在位于压缩机(21)的排放侧的气体致冷剂管道(26)部分处,且一个用于检测将要被吸入压缩机(21)的气体致冷剂的压力的低压检测器(LPS)被设置在位于压缩机(21)的入口侧的气体致冷剂管道(26)部分处。
在各个室内单元(3A,3B)中,一个用于检测在室内热交换器(32)侧的液体致冷剂温度的室内液体温度检测器(Th5)被设置在室内液体管道(34)中,一个用于检测室内热交换器(32)侧的气体致冷剂温度的室内气体温度检测器(Th6)被设置在室内气体管道(35)中,且一个用于检测室温的室温检测器(Th7)被设置在室内风扇(31)的附近。
来自所述检测器(Th1-Th7,HPS,LPS)的检测信号被输入到控制器(6)中,且控制器(6)根据这些检测信号来控制马达操作膨胀阀(25,33)的开口和压缩机(21)的容量等等。
空调器(1)具有作为连接管线部分的管道单元(11)。管道单元(11)是本发明的一个特征,它将室内单元(3A,3B)侧的液体线路(5LA,5LB)和气体线路(5GA,5GB)分别连接到主液体线路(4L)和主气体线路(4G)。
详细地说,各个液体线路(5LA,5LB)由从室外单元(2A,2B)向外延伸的液体管道(51,52)和连接到液体管道(51,52)外端的液体通道(53,54)组成。液体管道(51,52)的内端部连接到室外热交换器(24)。室外马达驱动膨胀阀(25)和接收器(27)被设置在液体管道(51,52)中。
各个气体线路(5GA,5GB)由从室外单元(2A,2B)向外延伸的气体管道(55,56)和连接到气体管道(55,56)的外端部的气体通道(57,58)组成。气体管道(55,56)经过四通选择阀(22)而与压缩机(21)相连。
主液体线路(4L)由一个在室内单元(3A,3B)侧延伸的主液体管道(41)和一个连接到主液体管道(41)的一端和在室外单元(2A,2B)侧的液体通道(53,54)的主液体通道(42)组成。主液体管道(41)的另一端与室内单元(3A,3B)的室内液体管道(34)相连。
各个主气体线路(4G)由一个在室内单元(3A,3B)侧延伸的主气体管道(43)和一个连接到主气体管道(43)的一端和在室外单元(2A,2B)侧的气体通道(57,58)的主气体通道(44)组成。主气体管道(43)的另一端与室内单元(3A,3B)的室内气体管道(35)相连。
管道单元(11)是这样地构成的,以使室外单元(2A,2B)侧的液体线路(5LA,5LB)的液体通道(53,54)、主液体线路(4L)的主液体通道(42)、室外单元(2A,2B)侧的气体线路(5GA,5GB)的气体通道(57,58)、以及主气体线路(4G)的主气体通道(44)被整体制成并被单元化。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一个特征,管道单元(11)具有被整体单元化的液体节流阀(V1)和气体节流阀(V2)。气体节流阀(V2)被设置在从属室外单元(2B)侧的气体线路(5GB)的气体通道(58)中,并被用作用于打开和关闭气体通道(58)的气体线路关闭装置。气体节流阀(V2)被设置在从属室外单元(2B)侧的气体通道(58)与主气体线路(4G)的主气体通道(44)之间的一个连接部分附近,并被这样地构成,使它当从属室外单元(2B)在加热操作期间被停止运行时能够根据来自控制器(6)的控制信号而完全关闭。
液体节流阀(V1)被设置在从属室外单元(2B)侧的液体线路(5LB)的液体通道(54)中,并被用作打开和关闭液体通道(54)的液体管线关闭装置。液体节流阀(V1)被设置在一个连接部分的附近,而连接部分位于从属室外单元(2B)侧的液体通道(54)与主液体线路(4L)的主液体通道(42)之间,并且液体节流阀(V1)被这样地构成,使它当从属室外单元(2B)在冷却操作和加热操作期间被停止运行时能够根据来自控制器(6)的控制信号而完全关闭。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特征,从属室外单元(2B)具有一个旁路线路(29),且后者与压缩机(21)的排放侧和入口侧相连,以对压缩机(21)进行旁路。在旁路线路(29)上,设置了用于打开和关闭旁路线路(29)的双向旁路节流阀(V3)。该旁路节流阀(V3)被用作旁路关闭装置。在控制器(6)中,设置了一个致冷剂排放装置(61);该致冷剂排放装置(61)在从属室外单元(2B)在加热操作期间刚刚被停止运行之后,将旁路节流阀(V3)、室外马达驱动膨胀阀(25)、液体节流阀(V1)和气体节流阀(V2)打开一段预定的时间(例如几分钟),从而将从属室外单元(2B)中的液体致冷剂排放到主室外单元(2A)。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一个特征,控制器(6)具有一个致冷剂量检测装置(62)和一个致冷剂回收装置(63)。致冷剂量检测装置(62)被适当地构成,以便当空调器(1)处于加热操作期间和从属室外单元(2B)被停止运行时在主室外单元(2A)的马达操作膨胀阀(25)被完全打开和室外热交换器(24)的致冷剂根据室外液体温度检测器(Th3)和吸入气体温度检测器(Th2)的检测信号的过度加热程度超过了设定的温度的情况下,检测致冷剂循环量的不足。
致冷剂回收装置(63)被适当地构成,以在致冷剂量检测装置(62)当从属室外单元(2B)在加热操作期间被停止运行时检测到致冷剂循环量不足的情况下,将液体节流阀(V1)打开一段预定的时间,并对室内马达驱动膨胀阀(33)进行一段预定时间的节流,从而根据外界温度而将液体致冷剂的压强降低到一个饱和压强。因此,不工作的从属室外单元(2B)中的液体致冷剂得到蒸发并返回到主室外单元(2A)。在此情况下,如果不工作的从属室外单元(2B)的室外马达驱动膨胀阀(25)未被打开,则致冷剂回收装置(63)能够使室外马达驱动膨胀阀(25)打开一段预定时间。
例1的运行
下面描述对空调器(1)进行控制的操作。
在冷却操作中,四通选择阀(22)如图1的虚线所示地得到切换。从两个室外单元(2A,2B)的压缩机(21)排放的相应的高压气体致冷剂先在室外热交换器(24)凝聚,而变成液体致冷剂。该两股液体致冷剂在管道单元(11)的主液体通道(42)相遇。然后,汇集的液体致冷剂流入室内单元(3A,3B)。在各个室内单元(3A,3B)中,液体致冷剂的压强在室内马达驱动膨胀阀(33)处被降低,且液体致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32)处被蒸发而变成低压气体致冷剂。该气体致冷剂在管道单元(11)处被分配给气体通道(57,58)并随后返回到室外单元(2A,2B)的压缩机(21)。冷却操作就是通过重复上述循环过程而进行的。
在加热操作时,四通选择阀(22)如图1中的实线所示地得到切换。从两个室外单元(2A,2B)的压缩机(21)排放的高压气体致冷剂流入到管道单元(11)并在管道单元(11)的主气体通道(44)处相遇。然后汇集的气体致冷剂流入室内单元(3A,3B)。该气体致冷剂在各个室内热交换器(32)处凝聚,而变成液体致冷剂。该液体致冷剂流过管道单元(11)的主液体通道(42)并随后在管道单元(11)被分配给连接到室外单元(2A,2B)的液体通道(53,54)。在室外单元(2A,2B)中,分配的液体致冷剂的压强在室外马达驱动膨胀阀(25)处被降低,且液体致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24)被蒸发而变成低压气体致冷剂。然后,该气体致冷剂返回到室外单元(2A,2B)的压缩机(21)。加热操作通过重复上述循环过程而进行。
在上述冷却和加热操作中,控制器(6)根据室内负载,控制相应的室内马达驱动膨胀阀(33)的开口和相应的室外马达驱动膨胀阀(25)的开口,并控制相应的室外单元(2A,2B)的压缩机(21)的容量。具体地说,控制器(6)对从属室外单元(2B)的压缩机(21)的容量进行控制以使其在100%、50%和0%之间进行切换,并对主室外单元(2A)的压缩机(21)的容量借助一个转换线路进行控制,使之大体线性地随着室内负载而改变。当室内单元(3A,3B)的负载减少到要由主室外单元(2A)的容量来响应时,控制器(6)使从属室外单元(2B)停止运行。
进一步地,当从属室外单元(2B)在冷却操作期间和加热操作期间被停止运行时,控制器(6)关闭液体节流阀(V1),从而防止液体致冷剂被存储在接收器(27)等中。具体地说,由于在运行时液体致冷剂的压强高于根据外界温度的饱和压强,液体致冷剂可能被存储在接收器(27)中。而控制器(6)防止了液体致冷剂的存储。
另外,当从属室外单元(2B)在加热操作期间被停止运行时,控制器(6)关闭气体节流阀(V2),从而防止液体致冷剂在停止运行时被存储在从属室外单元(2B)中,并防止主室外单元(2A)与室内单元(3A,3B)之间的致冷剂循环量不足。
在从属室外单元(2B)在加热操作期间刚刚被停止运行之后,致冷剂排放装置(61)将旁路节流阀(V3)、从属室外单元(2B)的室外马达驱动膨胀阀(25)、液体节流阀(V1)和气体节流阀(V2)打开一段预定时间(例如几分钟)。其结果,高压气体致冷剂从主室外单元(2A)经过从属室外单元(2B)的气体线路(5GB)流入液体线路(5LB),以使不工作的从属室外单元(2B)中的液体致冷剂被排放到主液体线路(4L)或类似线路中。因此,防止了致冷剂循环量的不足。
具体地,当致冷剂流过主气体线路(4G)或类似线路时,致冷剂的压强由于压强损失而降低。在加热操作期间的室内单元(3A,3B)中,由于室内单元(3A,3B)的管道长度的不同而引起的压强损失的不同,由室内马达驱动膨胀阀(33)进行补偿。其结果,主液体线路(4L)中的致冷剂压强变得低于从压缩机(21)排放的致冷剂的压强,使从属室外单元(2B)中的液体致冷剂被排放到主液体线路(4L)或类似线路中。
当空调器(1)处于加热操作中同时从属室外单元(2B)被停止运行时,致冷剂量检测装置(62)检测是否缺少致冷剂循环量。假如主室外单元(2A)的室外马达驱动膨胀阀(25)被完全打开,并且根据室外液体温度检测器(Th3)和吸入气体温度检测器(Th2)的检测信号的室外热交换器(24)的致冷剂的过热度超过了预定温度,致冷剂量检测装置(62)就检测到致冷剂循环量的不足。
当致冷剂量检测装置(62)检测到致冷剂循环量不足时,致冷剂回收装置(63)将液体节流阀(V1)打开一段预定时间,并对室内马达驱动膨胀阀(33)进行预定时间的节流,以将液体致冷剂的压强降低到根据外界温度的饱和压强,从而不工作的从属室外单元(2B)中的液体致冷剂被蒸发,并且被蒸发的制冷剂随即返回到主室外单元(2A)。在此情况下,如果不工作的从属室外单元(2B)的室外马达驱动膨胀阀(25)未被打开,致冷剂回收装置(63)就将室外马达驱动膨胀阀(25)打开一段预定时间。
例1的效果
根据该例,由于在与从属室外单元(2B)相连的气体线路(5GB)上设置了气体节流阀(V2),当从属室外单元(2B)在加热操作期间被停止运行时,该气体节流阀(V2)能够得到关闭,从而防止了液体致冷剂被存储在停止运行的从属室外单元(2B)中。这防止了主室外单元(2A)与室内单元(3A,3B)之间的致冷剂循环量的不足。
进一步地,由于在与从属室外单元(2B)相连的液体线路(5LB)上设置了液体节流阀(V1),当从属室外单元(2B)在冷却操作和加热操作期间被停止运行时,该液体节流阀(V1)能够被关闭,从而防止了液体致冷剂被存储在接收器(27)等等中。
其结果,能够将多个室外单元(2A,2B)结合起来。另外,由于能够制成并结合那些具有彼此不同的容量的多个室外单元(2A,2B),就能够用少数几种室外单元(2A,2B)来匹配多种室内单元(3A,3B)。
在从属室外单元(2B)在加热操作期间刚刚被停止运行之后,致冷剂排放装置(61)进行运行,以使高压气体致冷剂通过从属室外单元(2B)流入液体线路(5LB)。因此,在停止运行的从属室外单元(2B)中的液体致冷剂被排放到主液体线路(4L)或类似线路,从而有把握地防止了致冷剂循环量的不足。
当致冷剂数量检测装置(62)检测到致冷剂循环量不足时,致冷剂回收装置(63)对室内马达驱动膨胀阀(33)进行节流,以将液体致冷剂的压强降低到根据外界温度的饱和压强。其结果,在加热操作期间被停止运行的从属室外单元(2B)中的液体致冷剂得到蒸发并返回到主室外单元(2A)。因此,能够在任何时候都有把握地防止致冷剂循环量的不足。
进一步地,由于室外单元(2A,2B)与室内单元(3A,3B)之间的管道连接件构成了单独的管道单元(11),能够保证回油所要求的倾斜角度,且将要被水平设置的管道部分能够被有把握地保持在水平位置。因此,回油能够得到保证和液体致冷剂的闪蒸得到了防止。这使得能够进行高度可靠的空气调节。另外,由于在安装了两个室外单元(2A,2B)时管道的数目能够得到减少,因而降低了管道设置的步骤数目,从而简化了管道设置。
例2
图2显示了本发明的致冷设备的一个例子。在管道单元(11)中设置有一个单个的接收器(12)。接收器(12)被设置在主液体通道(42)与连接到室外单元(2A,2B)的液体通道(53,54)之间的连接部分处。接收器(12)存储液体致冷剂,在冷却操作期间收集从室外单元(2A,2B)至主液体线路(4L)的液体致冷剂,并在加热操作期间将来自主液体线路(4L)的液体致冷剂分配到室外单元(2A,2B)。在本例中,省去图1所示的接收器(27),且省去液体节流阀(V1),因为室外马达驱动膨胀阀(25)被完全关闭,以代替液体节流阀(V1)的关闭。
在本例中,控制器(6)被用作完全关闭控制装置,该完全关闭控制装置用于当从属室外单元(2B)在致冷操作期间被停止运行时完全关闭从属室外单元(2B)的室外马达驱动膨胀阀(25)。
根据本例,由于设置了单个的接收器(12)而不用在室外单元(2A,2B)中设置相应的接收器,从而降低了元件的数目。进一步地,由于液体致冷剂的分配能够有把握地进行,因而即使当闪蒸的气体流入主液体线路(4L)或类似线路中时,也能够有把握地防止致冷剂的不平衡流动。其他的结构、操作和效果与图1所示的例1的相同。
例2的修正1
图3是一个阀门管路(13),显示了上述气体节流阀(V2)的一种修正。该阀门管路(13)由第一通道(13a)和第二通道(13b)组成;第一通道(13a)具有一个单向阀(V4),气体致冷剂通过该单向阀(V4)而从从属室外单元(2B)流入主气体线路(4G);第二通道(13b)具有一个节流阀(V5),它在冷却操作时打开。
例2的修正2
图4是一个外部平衡式双向阀(7),显示了气体节流阀(V2)的另一种修正。外部平衡式双向阀(7)与一个先导线路(14)相连。先导线路(14)由以下部件组成:一个高压管线(14a),它与主气体线路(4G)和主液体线路(4L)相连、具有单向阀(V6,V7)并引导高压致冷剂;一个低压管线(14b),它与主气体线路(4G)和主液体线路(4L)相连、具有单向阀(V8,V9)并保持在低压状态。
如图5和6所示,外部平衡式双向阀(7)带有一个阀座(71)和一个先导阀(72)。阀座(71)由一个外壳(73)、一个可往复运动地设置在外壳(73)中的阀芯(74)和几个在外壳(73)中的阀芯(74)的两侧上形成的压力腔(75a,75b)组成。阀座(71)与从属室外单元(2B)侧的气体通道(58)相连,并与两个先导管(76a,76b)相连,而压力腔(75a,75b)通过先导管(76a,76b)而彼此连通。气体通道(58),通过阀芯(74)的运动,而在连通状态(见图5)和关闭状态(见图6)之间切换。
先导阀(72)由一个外壳(77)和可往复运动地设置在外壳(77)中的活塞(78)组成。在先导阀(72)中,两个先导管(76a,76b)与高压管线(14a)和低压管线(14b)相连。活塞(78)由控制器(6)的控制信号移动,从而使高压气体或低压气体被引向压力室(75a,75b),从而使阀芯(74)移动。根据阀芯(74)的运动,气体通道(58)得到连通或关闭。
例3
图7显示了本发明的致冷设备的一个例子。在此例子中,除了图1所示的空调器(1)之外,还设置了一个致冷剂回收管线(8)。
致冷剂回收管线(8)由一个从主室外单元(2A)向外延伸的致冷剂回收管道(81)和一个与致冷剂回收管道(81)的一个外端相连的致冷剂回收管道(82)构成。致冷剂回收管道(81)的内端连接到设置在室外热交换器(24)与主室外单元(2A)的四通选择阀(22)之间的气体致冷剂管道(26)。
致冷剂回收通道(82)的外端与从属室外单元(2B)侧的气体通道(58)相连,并带有毛细管(83)和单向阀(V10),用于使致冷剂能够从气体通道(58)流向主室外单元(2A)。进一步地,在致冷剂回收管线(8)中,致冷剂回收通道(82)、毛细管(83)和单向阀(V10)与管道单元(11)单元化了,从而被包含在管道单元(11)中。
因此,由于致冷剂回收管线(8)被包含在空调器(1)的管道中,当从属室外单元(2B)在加热操作期间被停止运行时,致冷剂回收管线(8)在与从属室外单元(2B)相连的气体通道(58)和主室外单元(2A)的低压气体侧之间建立了连通。因此,能够防止液体致冷剂被存储在从属室外单元(2B)中。另外,由于图1中所示的例子中的致冷剂排放装置(61)和致冷剂回收装置(63)能够被省去,空调器(1)的结构能够得到简化。其他的结构、运行和效果与图1所示的例1相同。
对例3的修正
图8显示了对图7所示的例3的修正。在管道单元(11)中设置了一个单独的接收器(12)。接收器(12)被设置在一个连接部分处,而该连接部分位于主液体通道(42)与连接到室外单元(2A,2B)的液体通道(53,54)之间。接收器(12)存储液体致冷剂,在冷却操作期间将来自室外单元(2A,2B)的液体致冷剂收集到主液体线路(4L),并在加热操作期间将来自主液体线路(4L)的液体致冷剂分配到室外单元(2A,2B)。在本例中,可以省去如图7所示的接收器(27),而且还可以省去液体节流阀(V1),因为室外马达驱动膨胀阀(25)被完全关闭,以代替液体节流阀(V1)的关闭。
例4
图9显示了空调器(1)的另一个例子,即本发明的致冷设备的一个例子。该例是这样构成的,即在图1所示的空调器(1)中设置了一个分支管线(5a)和一个恒压管线(9)。分支管线(5a)由一个从主室外单元(2A)向外延伸的分支管道(5b)和一个与分支管道(5b)的外端相连的分支通道(5c)组成。分支管道(5b)的内端与设置在室外热交换器(24)与主室外单元(2A)的四通选择阀(22)之间的气体致冷剂管道(26)相连。分支通道(5c)的外端与恒压管线(9)相连。
恒压管线(9)带有通常为高压的通道(91)和通常为低压的通道(92)。通常为高压的通道(91)的一端与通常为低压的通道(92)的一端,经过单向阀(V11,V12),而分别与分支通道(5c)相连,且通常为高压的通道(91)与通常为低压的通道(92)各自的另一端经过四通选择阀(V13)而与主气体线路(4G)的主气体通道(44)相连。通常为高压的通道(91)的单向阀(V11)被适当地构成,以使致冷剂从分支通道(5c)流向通常为高压的通道(91);且通常为低压的通道(92)的单向阀(V12)被适当地构成,以使致冷剂从通常为低压的通道(92)流向分支通道(5c)。四通选择阀(V13)在冷却操作时按虚线所示地进行切换,以将低压气体致冷剂引入到通常为低压的通道(92)中;而四通选择阀(V13)在加热操作中如实线所示地进行切换,以将高压气体致冷剂引入到通常为高压的通道(91)中。
通常为高压的通道(91)通过容许致冷剂流入常高压通道(91)的单向阀(V14,15),而与主气体通道(44)和通向从属室外单元(2B)的气体通道(58)相连,从而使通常为高压的通道(91)总是被保持在高压状态。通常为低压的通道(92)通过容许致冷剂流入主气体通道(44)和气体通道(58)的单向阀(V16,V17),与主气体通道(44)和通向从属室外单元(2B)的气体通道(58)相连,从而将通常为低压的通道(92)始终保持在低压状态。
致冷剂回收通道(8a)被连接在通常为低压的通道(92)与通向从属室外单元(2B)的气体通道(58)之间。在致冷剂回收通道(8a)中,设置了毛细管(84)和节流阀(V18)。节流阀(V18)被设置成当从属室外单元(2B)在加热操作期间被停止运行时打开。
恒定压强管线(9)、分支通道(5c)、致冷剂回收通道(8a)、毛细管(84)和节流阀(V18)同管道单元(11)一起被单元化了,从而被包含在管道单元(11)中。
在本例中,由于通向主室外单元(2A)的气体通道(57)与主气体通道(44)直接相连,所以省去图1所示的气体节流阀(V2)。
根据本例,由于恒压管线(9)和致冷剂回收通道(8a)被包含在空调器(1)的管道中,所以当从属室外单元(2B)在加热操作期间被停止运行时,通常为低压的通道(92)和致冷剂回收通道(8a)就在通向从属室外单元(2B)的气体通道(58)与主室外单元(2A)的低压气体侧之间建立起连通。因此,防止了液体致冷剂被存储在从属室外单元(2B)中。进一步地,由于省去了图7所示的气体节流阀(V2),元件的数目能被减少。
另外,由于可以省去图1的例中所示的致冷剂排放装置(61)和致冷剂回收装置(63),致冷设备的结构能够得到简化。其他的结构、操作和效果与图1的例子中的相同。
在本例中,由于节流阀(V18)在从属室外单元(2B)的加热操作期间关闭,与采用例3所示的单向阀(V10)的情况相比,加热时的操作性能得到了改善。然而,也可以省去节流阀(V18),虽然加热时的操作性能略微有所降低。
例4的修正
图10显示了图9所示的例4的修正。在管道单元(11)中设置了一个单独的接收器(12)。接收器(12)被设置在处于主液体通道(42)与连接到室外单元(2A,2B)的液体通道(53,54)之间的连接部分处。接收器(12)存储液体致冷剂,在冷却操作期间将来自室外单元(2A,2B)的液体致冷剂收集到主液体线路(4L),并在加热操作期间将来自主液体线路(4L)的液体致冷剂分配到室外单元(2A,2B)。在此例中,省去图9所示的接收器(27),且省去液体节流阀(V1),因为室外马达驱动膨胀阀(25)被完全关闭,以代替液体节流阀(V1)的关闭。
例5
图11显示了空调器(1)的又一个例子,它是本发明的致冷设备的一个例子。在该例中,在图2所示的空调器(1)中设置了连接气体管线(10)。
连接气体管线(10)的一端与从主室外单元(2A)的室外热交换器(24)延伸的气体致冷剂管道(26)相连,且其另一端与从从属室外单元(2B)的室外热交换器(24)延伸的气体致冷剂管道(26)相连。连接气体管线(10)由一些从相应的室外单元(2A,2B)向外延伸的气体连接管道(10a)、一些以其两端与气体连接管道(10a)的相应外端相连的气体连接管道(10b)、和一个设置在气体连接管道(10b)中的节流阀(V19)组成。节流阀(V19)当从属室外单元(2B)在冷却操作期间被停止运行时是一个完全关闭用的关闭装置,以防止致冷剂流入从属室外单元(2B)。
气体连接管道(10b)和节流阀(V19)同管道单元(11)一起被单元化了,从而被包含在管道单元(11)中。
在冷却和加热操作中,节流阀(V19)在两个室外单元(2A,2B)运行时打开。因此,在冷却操作期间高压气体致冷剂均匀地流过两个室外热交换器(24),且在加热操作期间低压气体致冷剂均匀地流过两个室外热交换器(24)。
例如,当从属室外单元(2B)的运行能力相对于其负载较大时,从从属室外单元(2B)的压缩机(21)排放的一部分致冷剂经过连接气体管线(10)而流入主室外单元(2A)的室外热交换器(24)中。
当从属室外单元(2B)在冷却操作期间被停止运行时,节流阀(V19)被完全关闭和气体节流阀(V2)被打开,从而使从属室外单元(2B)中的致冷剂被吸入主室外单元(2A)的低压侧。当从属室外单元(2B)在加热操作期间被停止运行时,节流阀(V19)被打开且气体节流阀(V2)被完全关闭,从而使从属室外单元(2B)中的致冷剂经过连接气体管线(10)而被吸入到主室外单元(2A)的低压侧。
根据本例,由于主室外单元(2A)的室外热交换器(24)的气体致冷剂管道(26)与从属室外单元(2B)的室外热交换器(24)的气体致冷剂管道(26)相连通,流过相应的室外热交换器(24)的致冷剂循环量就能够大体上彼此相等,从而增大了该致冷设备的特性系数(COP)。另外,在室外单元(2A,2B)之间,用于检测冷却操作中的高压的高压检测器和用于在加热操作中检测低压的低压检测器能够被共享。这减少了元件的数目。进一步地,当从属室外单元(2B)在加热操作期间被停止运行时,被停止运行的从属热源单元(2B)中的致冷剂能够有把握地返回到主室外单元(2A)。其他的结构、操作和效果与图2所示的例2中的相同。
例5的修正
图12显示了上述例5的一个修正。在此例中,与旁路线路(29)并联地设置了一个辅助旁路线路(29a)。
在辅助旁路线路(29a)上,设置了一个单向阀(V20),以使致冷剂从入口侧流向压缩机(21)的排放侧。
当从属室外单元(2B)在加热操作期间被停止运行时,在从属室外单元(2B)中的致冷剂通过连接气体管线(10)而被吸入到主室外单元(2A)的低压侧,如在上述例5中所解释的。此时,四通选择阀(22)可处于冷却操作状态,如图12中用实线所表示的。在此情况下,当旁路线路(29)的旁路节流阀(V3)是用作使致冷剂从排放侧流向压缩机(21)的入口侧的止回阀时,致冷剂流过压缩机(21)。因此,在从属室外单元(2B)中设置了辅助旁路线路(29a),以便有把握地将致冷剂吸入主室外单元(2A)。
其他修正
上述各个例子中的各个空调器(1),由两个室外单元(2A,2B)和两个室内单元(3A,3B)组成。本发明的空调器可由三个或更多个室外单元和三个或更多个室内单元组成。在此情况下,多个室外单元中的一个被用作主室外单元。
在图1的例子中,可在位于主液体通道(42)与朝着室外单元(2A,2B)延伸的液体通道(53,54)之间的连接部分处设置接收器(12),如图2所示。因此,防止了在空调器具有长管道的情况下的致冷剂的存储。
在图1的例子中,致冷剂量检测装置(62)被适当地构成,以根据室外马达驱动膨胀阀(25)的开口和过热度,检测致冷剂循环量的不足。然而,致冷剂量检测装置(62)也可以这样构成,即使其能够当室外热交换器(24)中的致冷剂的蒸发温度比外界温度低预定程度时检测致冷剂循环量的不足。
在图1的例子中,致冷剂回收装置(63)被适当地构成,以在预定时间里回收致冷剂。然而,在室外热交换器(24)的压缩机(21)侧或在从属室外单元(2B)的类似位置上,设置了压强检测器,并且致冷剂回收装置(63)可以适当地构成,以当该压强检测器检测到致冷剂压强降低到一个预定压强时,完成对致冷剂的回收。
在图2、3、4、8和10的例子中,可以省去液体节流阀(V1),因为室外马达驱动膨胀阀(25)能够自由地打开和关闭。然而,在采用不能自由打开和关闭的阀(诸如自动膨胀阀)的情况下,设置了液体节流阀(V1),以防止致冷剂的存储,如图1等所示。
在图1等的例子中,设置了双向旁路节流阀(V3)。然而,如图12所示,可以设置一个单向旁路节流阀(V3)和一个辅助旁路线路(29a)。
在以上的例子中,对可在冷却循环和加热循环之间可逆运行的空调器进行了描述。本发明的一种空调器可以是只用于冷却的空调器。在此情况下,可以不采用图1所示的室外马达驱动膨胀阀(25)和四通选择阀(22)以及气体节流阀(V2)。当从属室外单元(2B)在冷却操作期间被停止运行时,液体节流阀(V1)被完全关闭。
进一步地,在只用于冷却的空调器中,如图2所示,接收器(12)可被设置在位于主液体通道(42)与从室外单元(2A,2B)向外延伸的液体通道(53,54)之间的连接部分处。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致冷设备,能够设置多个室外单元,且利用这些室外单元能够实现有效的冷却和加热操作。因此,本发明的致冷设备适用于大型建筑或类似建筑的空调。
Claims (15)
1.一种致冷设备,包括:
多个热源单元(2A,2B),每一个热源单元(2A,2B)都具有一个压缩机(21)和一个以其一端与压缩机(21)的排放侧相连的热源侧热交换器(24),且其中液体线路(5LA,5LB)分别与热源侧热交换器(24)的其他端相连,且气体线路(5GA,5GB)分别与压缩机(21)的入口侧相连;
一个连接管路部分(11),用于将液体线路(5LA,5LB)的外端和气体线路(5GA,5GB)的外端分别与主液体线路(4L)和主气体线路(4G)相连,以便热源单元(2A,2B)被彼此并联地设置;
多个用户单元(3A,3B),用户单元(3A,3B)中的每一个都具有用户侧膨胀装置(33)和一个用户侧热交换器(32)并都与主液体线路(4L)和主气体线路(4G)相连,以便以彼此并联的方式得到设置;以及
一个液体线路关闭装置(V1),它被设置在至少一个热源单元(2B)的液体线路(5LB)上并当热源单元(2B)在冷却操作期间被停止运行时被完全关闭;
其中一个用于将各个液体线路(5LA,5LB)连接到主液体线路(4L)的接收器(12)被设置在位于液体线路(5LA,5LB)与主液体线路(4L)之间的连接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冷设备,进一步包括:
一个连接气体管线(10),它的相应端部与热源单元(2A,2B)的热源侧热交换器(24)的相应气体致冷剂管道(26)相连,且其具有一个关闭装置(V19),该关闭装置(V19)用于当至少一个热源单元(2B)在冷却操作期间被停止运行时防止致冷剂流入被停止运行的热源单元(2B)。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冷设备,其中连接管路部分(11)被制成一个单独的单元。
4.一种致冷设备,包括:
一个主热源单元(2A),它具有一个压缩机(21)、一个热源侧热交换器(24)-其一端与压缩机(21)的排放侧和入口侧相连以便能够在压缩机(21)的两侧之间切换且其另一端与液体线路(5LA)相连、以及一个设置在液体线路(5LA)上的热源侧膨胀装置(25),且其中一条气体线路(5GA)与压缩机(21)的排放侧和入口侧相连以便能够在压缩机(21)的两侧之间切换;
一个从属热源单元(2B),它具有一个压缩机(21)、一个热源侧热交换器(24)-其一端与压缩机(21)的排放侧和入口侧相连以便能够在压缩机(21)的两侧之间切换且其另一端与液体线路(5LB)相连;以及一个设置在液体线路(5LB)上的热源侧膨胀装置(25),且其中一条气体线路(5GB)与压缩机(21)的排放侧和入口侧相连以便能够在压缩机(21)的两侧之间切换;
一个连接管路部分(11),用于将液体线路(5LA,5LB)的外端与气体线路(5GA,5GB)的外端分别连接到主液体线路(4L)和主气体线路(4G),从而使热源单元(2A,2B)得到并联设置;
多个用户单元(3A,3B),它们中的每一个都具有用户侧热交换器(32)且它们与主液体线路(4L)和主气体线路(4G)相连以得到彼此并联的设置;
一个液体线路关闭装置(V1),它被设置在向从属热源单元(2B)延伸的液体线路(5LB)上并当从属热源单元(2B)在致冷操作期间被停止运行时被完全关闭;以及
一个气体线路关闭装置(V2),它被设置在向从属热源单元(2B)延伸的气体线路(5GB)上,并当从属热源单元(2B)在加热操作期间被停止运行时被完全关闭;
其中一个用于将各个液体线路(5LA,5LB)连接到主液体线路(4L)的接收器(12)被设置在位于液体线路(5LA,5LB)与主液体线路(4L)之间的连接部分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致冷设备,进一步包括:
一个连接气体管线(10),它的相应端部与热源单元(2A,2B)的热源侧热交换器(24)的相应气体致冷剂管道(26)相连,且其具有一个关闭装置(V19),该关闭装置(V19)用于当至少一个热源单元(2B)在冷却操作期间被停止运行时防止致冷剂流入被停止运行的热源单元(2B)。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致冷设备,进一步包括:
一个旁路线路(29),它对从属热源单元(2B)的压缩机(21)进行旁路,且它与压缩机(21)的排放和入口侧相连;
一个设置在旁路线路(29)上的旁路关闭装置(V3);以及
一个致冷剂排放装置(61),用于在从属热源单元(2B)在加热操作期间刚刚被停止运行后,以这样的方式排放剩余在从属热源单元(2B)中的致冷剂,即使在被停止运行的从属热源单元(2B)中所包含的旁路关闭装置(V3)和热源侧膨胀装置(25)、液体线路关闭装置(V1)和气体线路关闭装置(V2)打开一段预定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致冷设备,进一步包括:
一个设置在各个用户单元(3A,3B)中位于主液体线路(4L)与用户侧热交换器(32)之间的用户侧膨胀装置(33);
一个致冷剂量检测装置(62),用于检测致冷剂循环量的不足;以及
一个致冷剂回收装置(63),用于当从属热源单元(2B)在加热操作期间被停止运行和致冷剂量检测装置(62)检测到致冷剂循环量不足时,从被停止运行的从属热源单元(2B)以这样的方式回收致冷剂,即使得被停止运行的从属热源单元(2B)的热源侧膨胀装置(25)和液体线路关闭装置(V1)打开,并对用户侧膨胀装置(33)进行节流以便将液体致冷剂的压强降低到根据外界温度的饱和压强。
8.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何一项的致冷设备,其中连接管路部分(11)被制成一个单独的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致冷设备,其中一个致冷剂回收管线(8)被连接在从主热源单元(2A)的热源侧热交换器(24)延伸的气体致冷剂管道(26)与从属热源单元(2B)延伸的气体线路(5GB)之间,而致冷剂通过致冷剂回收管线(18)而从从属热源单元(2B)流向主热源单元(2A)。
10.一种致冷设备,包括:
一个主热源单元(2A),它具有一个压缩机(21)、一个热源侧热交换器(24)-其一端与压缩机(21)的排放侧和入口侧相连以便能够在压缩机(21)的两侧之间进行切换和其另一端与一个液体线路(5LA)相连、以及一个设置在液体线路(5LA)上并能够调节其开口的热源侧膨胀装置(25),其中一条气体线路(5GA)与压缩机(21)的排放侧和入口侧相连以便在压缩机(21)的两侧之间进行切换;
一个从属热源单元(2B),它具有一个压缩机(21)、一个热源侧热交换器(24)-其一端与压缩机(21)的排放侧和入口侧相连以便在压缩机(21)的两侧之间进行切换且其另一端与一条液体线路(5LB)相连、以及一个设置在液体线路(5LB)上并能够调节其开口的热源侧膨胀装置(25),其中一条气体线路(5GB)与压缩机(21)的排放侧和入口侧相连以便在压缩机(21)的两侧之间进行切换;
一个连接管路部分(11),用于将液体线路(5LA,5LB)的外端和气体线路(5GA,5GB)的外端分别连接到主液体线路(4L)和主气体线路(4G),从而使热源单元(2A,2B)被彼此并联地设置;
多个用户单元(3A,3B),其中每一个都具有用户侧热交换器(32),且与主液体线路(4L)和主气体线路(4G)相连以便得到并联的设置;
一个接收器(12),它被设置在位于液体线路(5LA,5LB)与主液体线路(4L)之间的连接部分处并将各个液体线路(5LA,5LB)与主液体线路(4L)相连;
一个设置在向从属热源单元(2B)延伸的气体线路(5GB)上的气体线路关闭装置(V2),它当从属热源单元(2B)在加热操作期间被停止运行时被完全关闭;以及
一个完全关闭控制装置(6),用于当从属热源单元(2B)在致冷操作期间被停止运行时把停止运行的从属热源单元(2B)的热源侧膨胀装置控制成完全关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致冷设备,进一步包括:
一个旁路线路(29),它对从属热源单元(2B)的压缩机(21)进行旁路,且与压缩机(21)的排放侧和入口侧相连;
一个设置在旁路线路(29)上的旁路关闭装置(V3);以及
一个致冷剂排放装置(61),用于在从属热源单元(2B)在加热操作期间刚刚被停止运行时,以这样的方式排放剩余在从属热源单元(2B)中的致冷剂,即使在被停止运行的从属热源单元(2B)中所包含的旁路关闭装置(V3)和热源侧膨胀装置(25)、气体线路关闭装置(V2)打开一段预定时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的致冷设备,进一步包括:
一个设置在各个用户单元(3A,3B)中并位于主液体线路(4L)与用户侧热交换器(32)之间的用户侧膨胀装置(33);
一个致冷剂量检测装置(62),用于检测致冷剂循环量的不足;以及
一个致冷剂回收装置(63),用于当从属热源单元(2B)在加热操作期间被停止运行和致冷剂量检测装置(62)检测到致冷剂循环量不足时从被停止运行的从属热源单元(2B)以这样的方式回收致冷剂,即使得被停止运行的从属热源单元(2B)的热源侧膨胀装置(25)打开并对用户侧膨胀装置(33)进行节流以将液体致冷剂的压强降低到根据外界温度的饱和压强。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致冷设备,其中
一个致冷剂回收管线(8)被连接在从主热源单元(2A)的热源侧热交换器(24)延伸的气体致冷剂管道(26)与从从属热源单元(2B)延伸的气体线路(5GB)之间,而致冷剂通过致冷剂回收管线(8)而从从属热源单元(2B)流向主热源单元(2A)。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致冷设备,进一步包括:
一个连接气体管线(10),它的相应端部与热源单元(2A,2B)的热源侧热交换器(24)的相应气体致冷剂管道(26)相连,且其具有一个关闭装置(V19),该关闭装置(V19)用于当至少一个热源单元(2B)在冷却操作期间被停止运行时防止致冷剂流入被停止运行的热源单元(2B)。
15.根据权利要求10、11、13或14中任何一项的致冷设备,其中连接管路部分(11)被制成一个单独的单元。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4190081 CN1095976C (zh) | 1994-02-28 | 1994-02-28 | 致冷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37878/93 | 1993-02-26 | ||
CN 94190081 CN1095976C (zh) | 1994-02-28 | 1994-02-28 | 致冷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2753A CN1102753A (zh) | 1995-05-17 |
CN1095976C true CN1095976C (zh) | 2002-12-11 |
Family
ID=5039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9419008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5976C (zh) | 1994-02-28 | 1994-02-28 | 致冷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5976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735964B2 (en) * | 2002-06-05 | 2004-05-18 | Carrier Corporation |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with refrigerant charge management |
JP4316933B2 (ja) * | 2003-06-03 | 2009-08-19 |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 |
KR101610836B1 (ko) * | 2008-12-16 | 2016-04-11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시스템에어컨 및 그 운전방법 |
SE541469C2 (en) * | 2015-11-20 | 2019-10-08 | Sens Geoenergy Storage Ab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heat pumping |
CN109489101B (zh) * | 2018-11-12 | 2021-04-09 | 北京热科能源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集中供热系统及其集中供热方法 |
CN111271892B (zh) * | 2018-12-05 | 2021-11-05 | 约克广州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 | 制冷系统 |
-
1994
- 1994-02-28 CN CN 94190081 patent/CN1095976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2753A (zh) | 1995-05-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52217C (zh) | 空气调节装置的均油运转控制装置 | |
CN1084467C (zh) | 致冷设备 | |
CN1226573C (zh) | 空调装置 | |
CN1281906C (zh) | 冷冻装置 | |
CN1062948C (zh) | 空调装置 | |
CN1215300C (zh) | 多方式燃气热泵式空调装置 | |
CN1112556C (zh) | 制冷循环中的容量控制装置 | |
CN1110664C (zh) | 冷冻装置 | |
CN1125292C (zh) | 冷冻装置 | |
CN1149373C (zh) | 冰箱 | |
CN1910409A (zh) | 空调装置 | |
CN1920421A (zh) | 储热式空调机 | |
CN100344915C (zh) | 致冷循环设备 | |
CN1906452A (zh) | 空调裝置 | |
CN1464962A (zh) | 冷冻装置 | |
CN1842683A (zh) | 冷冻装置 | |
CN1095976C (zh) | 致冷设备 | |
CN1764809A (zh) | 空调机 | |
CN1302239C (zh) | 制冷循环装置 | |
KR100758901B1 (ko) | 멀티형 공기조화기 | |
CN1723370A (zh) | 空调系统 | |
CN1246658C (zh) | 使用多压缩机的热泵型空调系统的线性膨胀阀的控制方法 | |
CN1154806C (zh) | 空调系统 | |
CN1338594A (zh) | 可利用储能自动调节空调机能量的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 |
CN1752612A (zh) | 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21211 Termination date: 20100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