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96688B - 一种液相转移二维纳米材料层至传感器表面的修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相转移二维纳米材料层至传感器表面的修饰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596688B CN109596688B CN201811344808.6A CN201811344808A CN109596688B CN 109596688 B CN109596688 B CN 109596688B CN 201811344808 A CN201811344808 A CN 201811344808A CN 109596688 B CN109596688 B CN 10959668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optical fiber
- dimensional
- transferring
- sensing are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26—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electrochemical variables; by using electrolysis or electrophoresis
- G01N27/28—Electrolytic cell components
- G01N27/30—Electrodes, e.g. test electrodes; Half-cells
- G01N27/327—Biochemical electrodes, e.g. electrical or mechanical details for in vitro measureme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液相转移二维纳米材料层至传感器表面的修饰方法,包括将二硫化钼和石墨烯转移到微尺度的圆柱面,还包括将包括二硫化钨、二硒化钼或二硒化钨在内的其他二维材料和和石墨烯转移到平面、半圆柱面以及其他不规则曲面。主要步骤:去包层处理,蒸镀,去离子水包裹,水滴表面移动,吸水贴合,转移以及石墨烯液相转移。本发明提出的液相转移法可以将二维纳米材料修饰在微米尺度的传感器表面上,以实现对整个光纤SPR传感区域的覆盖,有效解决了非平面传感区域修饰不完全的难题,并可以将此方法扩展应用到任意形状的曲面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传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相转移二维纳米材料层至传感器表面的修饰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老龄化以及肥胖发生率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体内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危及患者的身体健康,对多种器官以及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害。由于目前的医疗条件不足以治愈糖尿病,对血糖进行的有效监测和控制则成为了糖尿病治疗的首要任务。因此连续血糖监测对糖尿病诊治的重要意义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目前的血糖监测多采用快速指尖采血来检测血糖。由于检测方法的限制,血糖监测只能在孤立的时间点完成,其结果反映的是一天中某几个时刻的瞬间血糖。然而,瞬间血糖浓度容易受运动、饮食、药物、情绪波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和不准确性。为了更全面地反映人体血糖浓度的变化,就必须实现血糖浓度的连续检测。无创和微创检测技术使得血糖浓度的连续检测成为可能。无创血糖检测技术不需要提取血液等体内物质,不需要将传感器植入皮下,依靠光与人体特定部位组织的相互作用来检测病人体内血糖浓度的变化,是最理想的人体血糖检测方法。微创血糖浓度检测技术是通过将传感器植入皮下或通过细胞间质液透皮抽取的方法来测量人体细胞间质液中葡萄糖浓度,再根据细胞间质液中葡萄糖浓度与血液中葡萄糖浓度的关系得到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微创血糖检测技术在最大限度地减少创伤的基础上,可实现人体血糖浓度的动态、连续监测,技术原理相对简单,具有可实现性强、使用方便、测量速度快等特点。
目前商用微创连续葡萄糖检测仪器基本采用酶催化的方法,即利用葡萄糖氧化酶等酶类催化人体组织液内的葡萄糖进行分解,分解的过程中伴有电子的转移,产生了可供探测电流,根据该电流大小可以得到相应的葡萄糖浓度。虽然该种方法可以配合先进的MEMS加工技术以达到小型化、操作简易的要求,但仍存在着两个重要问题。基于酶催化的检测方法基本原理是酶使葡萄糖消耗,但待测物的消耗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得结果不能准确反映待测物水平,而在低血糖的情况下葡萄糖消耗对测量准确度带来的影响更是不能忽略。同时,除了该化学反应中产生了电流,人体中也存在着生物电,因此测量过程中生物电对测量结果的干扰是不可避免的。以上这两个问题归结起来都是影响基于酶催化原理的连续血糖监测方法准确性的原因。
近年来一些研究人员将目光转移向了基于光学方法的连续血糖监测。光学检测由于不消耗待测物葡萄糖,并且不受生物电的电信号影响,成功克服了现有商品化的连续血糖监测仪器的缺点,因此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而其中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因其对折射率极其敏感并且可以实现实时测量而被广泛用于生化检测中。
表面等离子共振(SPR)传感器因其实时测量、对折射率敏感等优势,在气体测量、生命科学、疾病诊断、食品监测等各个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传统商用SPR生化检测装置多采用棱镜型结构,其体积庞大、价格昂贵,因此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转向了光纤SPR传感器,以试图将仪器小型化。小型化的SPR传感器拥有更加多样的发展可能,如与微流控芯片结合、作为植入式传感器等。但是传统的光纤SPR传感器面临着灵敏度普遍不高的问题,因此近几年也出现了许多对光纤SPR传感器进行修饰以提高其灵敏度的相关研究。
利用二维纳米材料对光纤SPR传感器进行修饰以提升传感器性能成为今年来的研究热点,虽然对于光纤SPR传感器表面修饰的研究很多,但是在光纤微米级的圆周表面直接构建纳米结构非常困难,现有的方法集中在利用电化学方法或化学方法进行纳米颗粒的生长、绑定、自组装等,但这些方法对于纳米颗粒的排布很难做到较好的控制,特别是对于图形化的排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液相转移二维纳米材料层至传感器膜表面的修饰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相转移二维纳米材料层至传感器表面的修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二硫化钼和石墨烯转移到微尺度的圆柱面,还包括将包括二硫化钨、二硒化钼或二硒化钨在内的其他二维材料和和石墨烯转移到平面、半圆柱面以及其他不规则曲面。
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传感区域的去包层处理:在光纤的中间部分剥掉长约15±5mm的包层,裸露出纤芯表面,确保无包层残留;然后按照去离子水-乙醇-丙酮-乙醇-去离子水的顺序将整个光纤擦洗干净,干燥;
第二步,蒸镀:采用热蒸发镀膜工艺对光纤进行加工,在一次镀膜过程中,先后在光纤表面蒸镀上固定厚度的粘接层和传感电介质层;
第三步,去离子水包裹:将热蒸发镀膜后的光纤放于洁净的玻璃片上,并在传感区域滴上适合的去离子水,使得整个传感区域包裹在水中;
第四步,水滴表面移动:根据光纤传感区域尺寸计算得传感区域的平面展开大约为一个长为15±5mm,宽为2±1.5mm的矩形;将裁剪至与该矩形同样形状大小的二维材料放于液滴中,此时二维材料浮于水滴表面,将其移动至传感区域的正上方;
第五步,吸水贴合:去离子水缓缓吸走,在吸水的过程中,轻触包括MoS2在内的二维纳米材料层的表面保护层聚苯乙烯层,以保证二维材料一直处于传感区域正上方;将剩余的去离子水全部吸走,使得包括MoS2在内的二维纳米材料层完全贴合在圆周的金膜表面;
第六步,转移:将传感器浸泡在装有甲苯溶剂的玻璃培养皿中2±1.5个小时,此时PS层会被清洗去除即完成了一次单层包括MoS2在内的二维纳米材料层的转移过程;对于多层MoS2的修饰,在清洗完上一层的表面保护层之后,再使用同样的办法转下一层即可;
第七步,石墨烯液相转移:石墨烯的表面保护层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对应溶剂为丙酮,方法同上第四至六步。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出的液相转移法可以将二维纳米材料修饰在微米尺度的传感器表面上,以实现对整个光纤SPR传感区域的覆盖,有效解决了非平面传感区域修饰不完全的难题,并可以将此方法扩展应用到任意形状的曲面上。
2、采用本发明制备出的传感器相比于其他结构,MoS2-石墨烯纳米复合结构能够利用MoS2的高光学吸收系数和石墨烯较大的表面积-体积比的特性,极大提高了SPR传感器的检测性能,拥有体积小、灵敏度高、无毒无污染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基于MoS2-石墨烯纳米复合结构修饰的光纤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二维纳米材料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纤芯层,2-涂覆层和包层,3-粘结层,4-传感电介质层,5-二维纳米材料层,6-单层MoS2,7-单层MoS2,8-单层MoS2,9-单层石墨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不对本发明作任何的限制。
如图1所示,纳米复合结构修饰的光纤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所述光纤种类至少包括多模光纤、单模光纤、U型光纤、侧边抛磨光纤、卤化银光纤、锥型光纤中的任一种,包括设置于光纤上的传感区域,所述传感区域长度范围在15±5mm,优选15mm。所述传感区域自内向外由纤芯层1、粘结层3、传感电介质层4和二维纳米材料层5构成;所述粘结层3至少由金属铬或金属钛中任一种构成,所述传感电介质层4至少由金层、金属银、铂、铝、铜和硅中任一种构成,所述二维纳米材料层5由若干层数的二硫化钼、二硫化钨、二硒化钼和二硒化钨与若干层数的石墨烯的组合构成。如图2所示,该二维纳米材料层为三层二硫化钼6,7,8加单层石墨烯9。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液相转移二维纳米材料层至传感器表面的修饰方法,是首次提出的一种新方法,具体的步骤如下:
第1步,传感区域的去包层处理:取长度约10cm长的多模光纤,在光纤的中间部分用刀片剥掉长约15mm的包层和涂覆层,并用刀片反复轻刮裸露出的纤芯表面以确保无包层残留。剥好之后按照去离子水-乙醇-丙酮-乙醇-去离子水的顺序将整个光纤擦洗干净,等待干燥。
第2步,蒸镀:采用热蒸发镀膜工艺对光纤进行加工,在一次镀膜过程中,先后在光纤表面蒸镀上5±3nm厚度的包括铬在内的粘接层和35±20nm厚度的包括金在内的传感电介质层。
第3步,去离子水包裹:将热蒸发镀膜后的光纤放于洁净的玻璃片上,并在传感区域滴上适合的去离子水,使得整个传感区域包裹在水中。
第4步,水滴表面移动:根据光纤传感区域尺寸计算得传感区域的平面展开大约为一个长为15±5mm,宽为2±1.5mm的矩形。将裁剪至与该矩形同样形状大小的包括MoS2在内的二维纳米材料层放于液滴中,此时包括MoS2在内的二维纳米材料层浮于水滴表面,用镊子将其移动至传感区域的正上方。
第5步,使用一次性塑料滴管将去离子水缓缓吸走,注意在吸水的过程中,用镊子轻触包括MoS2在内的二维纳米材料层的表面保护层聚苯乙烯(PS)层,以保证包括MoS2在内的二维纳米材料层一直处于传感区域正上方;最后用纸将剩余的去离子水全部吸走,此时,由于水的范德华力的作用使得包括MoS2在内的二维纳米材料层完全贴合在包括金在内的传感电介质层表面。
第6步,转移:将传感器浸泡在装有甲苯溶剂的玻璃培养皿中2±1.5个小时,此时PS层会被清洗去除即完成了一次单层包括MoS2在内的二维纳米材料层的转移过程。由于包括MoS2在内的二维纳米材料层与包括MoS2在内的二维纳米材料层能够形成稳定键连接,如MoS2与金形成Au-S键,接触到金膜的部分再次侵入水中时不会掉落,因此对于多层MoS2的修饰,在清洗完上一层的表面保护层之后,再使用同样的办法转下一层即可。
第7步,石墨烯液相转移:对于石墨烯来说,石墨烯的表面保护层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对应溶剂为丙酮,方法同上第4至6步。
本发明公开和揭示的所有组合可以通过借鉴本文公开内容产生,尽管本发明的组合已通过详细实施过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发明所述的装置进行拼接或改动,或增减某些部件,更具体地说,所有相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他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精神、范围和内容之中。
Claims (1)
1.一种液相转移二维纳米材料层至传感器表面的修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二硫化钼和石墨烯转移到微尺度的圆柱面,还包括将包括二硫化钨、二硒化钼或二硒化钨在内的其他二维材料和石墨烯转移到平面、半圆柱面以及其他不规则曲面;
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传感区域的去包层处理:在光纤的中间部分剥掉长15±5mm的包层,裸露出纤芯表面,确保无包层残留;然后按照去离子水-乙醇-丙酮-乙醇-去离子水的顺序将整个光纤擦洗干净,干燥;
第二步,蒸镀:采用热蒸发镀膜工艺对光纤进行加工,在一次镀膜过程中,先后在光纤表面蒸镀上固定厚度的粘接层和传感电介质层;
第三步,去离子水包裹:将热蒸发镀膜后的光纤放于洁净的玻璃片上,并在传感区域滴上适合的去离子水,使得整个传感区域包裹在水中;
第四步,水滴表面移动:根据光纤传感区域尺寸计算得传感区域的平面展开为一个长为15±5mm,宽为2±1.5mm的矩形;将裁剪至与该矩形同样形状大小的二维材料放于液滴中,此时二维材料浮于水滴表面,将其移动至传感区域的正上方;
第五步,吸水贴合:去离子水缓缓吸走,在吸水的过程中,轻触包括MoS2在内的二维纳米材料层的表面保护层聚苯乙烯层,以保证二维材料一直处于传感区域正上方;将剩余的去离子水全部吸走,使得包括MoS2在内的二维纳米材料层完全贴合在圆周的金膜表面;
第六步,转移:将传感器浸泡在装有甲苯溶剂的玻璃培养皿中2±1.5个小时,此时PS层会被清洗去除即完成了一次单层包括MoS2在内的二维纳米材料层的转移过程;对于多层MoS2的修饰,在清洗完上一层的表面保护层之后,再使用同样的办法转下一层即可;
第七步,石墨烯液相转移:石墨烯的表面保护层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对应溶剂为丙酮,方法同上第四至六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344808.6A CN109596688B (zh) | 2018-11-13 | 2018-11-13 | 一种液相转移二维纳米材料层至传感器表面的修饰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344808.6A CN109596688B (zh) | 2018-11-13 | 2018-11-13 | 一种液相转移二维纳米材料层至传感器表面的修饰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596688A CN109596688A (zh) | 2019-04-09 |
CN109596688B true CN109596688B (zh) | 2021-06-29 |
Family
ID=65957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344808.6A Active CN109596688B (zh) | 2018-11-13 | 2018-11-13 | 一种液相转移二维纳米材料层至传感器表面的修饰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596688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19136A (zh) * | 2010-04-23 | 2010-09-01 | 天津大学 | 基于光纤表面等离子共振的人体葡萄糖浓度连续监测装置 |
KR101334439B1 (ko) * | 2011-07-08 | 2013-11-29 | 경희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 그라핀층을 갖는 표면 플라즈몬 공명 센서칩 및 이를 갖는 바이오센서 |
CN104345047A (zh) * | 2014-11-03 | 2015-02-11 | 天津大学 | 基于周期性金属结构的光纤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 |
CN106896066A (zh) * | 2017-02-28 | 2017-06-27 | 武汉理工大学 | 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免疫传感探针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603358A (zh) * | 2017-09-18 | 2018-01-19 | 浙江汉邦化工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石墨烯的氟碳防腐涂料的制备方法 |
-
2018
- 2018-11-13 CN CN201811344808.6A patent/CN10959668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19136A (zh) * | 2010-04-23 | 2010-09-01 | 天津大学 | 基于光纤表面等离子共振的人体葡萄糖浓度连续监测装置 |
KR101334439B1 (ko) * | 2011-07-08 | 2013-11-29 | 경희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 그라핀층을 갖는 표면 플라즈몬 공명 센서칩 및 이를 갖는 바이오센서 |
CN104345047A (zh) * | 2014-11-03 | 2015-02-11 | 天津大学 | 基于周期性金属结构的光纤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 |
CN106896066A (zh) * | 2017-02-28 | 2017-06-27 | 武汉理工大学 | 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免疫传感探针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603358A (zh) * | 2017-09-18 | 2018-01-19 | 浙江汉邦化工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石墨烯的氟碳防腐涂料的制备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Graphene–MoS2 hybrid nanostructures enhanc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biosensors;Shuwen Zeng等;《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20141103;第207卷;第801-810页 * |
ROUGHENED CYLINDRICAL GOLD LAYER WITH CURVE GRAPHENE COATING FOR ENHANCED SENSITIVITY OF FIBER SPR SENSOR;Bingyu Lu 等;《Transducers 2017, Kaohsiung, TAIWAN》;20170622;第1991-1994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596688A (zh) | 2019-04-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Song et al. | Flexible plasmonic biosensors for healthcare monitoring: Progress and prospects | |
Jin et al. | Advanced materials for health monitoring with skin‐based wearable devices | |
Wang et al. | Mechano‐based transductive sensing for wearable healthcare | |
Johnston et al. | Advances in biosensors for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towards wearables | |
Brown et al. | Wearable technology for chronic wound monitoring: current dressings, advancements, and future prospects | |
CN109655515A (zh) | 一种纳米复合结构修饰的光纤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 | |
Liu et al. | Skin-interfaced superhydrophobic insensible sweat sensors for evaluating body thermoregulation and skin barrier functions | |
Chen et al. | Application of microfluidics in wearable devices | |
Xue et al. | Blood sampling using microneedles as a minimally invasive platform for biomedical diagnostics | |
JP5784031B2 (ja) | 皮膚に適用される比較的小型のデバイス、モジュラー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使用方法 | |
Chinnadayyala et al. | review—in vivo and in vitro microneedle based enzymatic and non-enzymatic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biosensors | |
US20070027383A1 (en) | Patch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non-invasive glucose measurement | |
WO2016025468A2 (en) | Devices and related methods for epidermal characterization of biofluids | |
MXPA06014896A (es) | Medicion no invasiva de la glucosa. | |
Sanati et al. | Recent advancement in electrode materials and fabrication, microfluidic designs, and self-powered systems for wearable non-invasive electrochemical glucose monitoring | |
Cheng et al. | Recent progress in intelligent wearable sensors for health monitoring and wound healing based on biofluids | |
Islam et al. | Wearable sensors for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measurement: physics, characteristics, design and applications | |
CN102058399B (zh) | 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仿生号脉系统 | |
WO2009025698A1 (en) |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he measurement of analytes | |
WO2015192064A1 (en) | Graphene-based nanosensor for identifying target analytes | |
CN110522460A (zh) | 一种基于透皮微针阵列的多指标检测传感器及制备方法 | |
Lu et al. | Microneedle-based device for biological analysis | |
JP2009136526A (ja) | 分析チップ | |
CN109596688B (zh) | 一种液相转移二维纳米材料层至传感器表面的修饰方法 | |
Hu et al. | Smart electronics based on 2D materials for wireless healthcare monitoring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