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89019B - 投料结构及调味机 - Google Patents

投料结构及调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89019B
CN109589019B CN201811562953.1A CN201811562953A CN109589019B CN 109589019 B CN109589019 B CN 109589019B CN 201811562953 A CN201811562953 A CN 201811562953A CN 109589019 B CN109589019 B CN 1095890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bottom plate
hole
axis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6295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89019A (zh
Inventor
业明坤
舒春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6295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8901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890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890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890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890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7/00Kitchen containers, stands or the like,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Cutting-boards, e.g. for bread
    • A47J47/01Kitchen containers, stands or the like,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Cutting-boards, e.g. for bread with dispens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投料结构及调味机,该投料结构包括容器、密封件和容器座;所述容器的容器底板开设有开孔,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容器外部,且转动设置于所述开孔一侧,所述容器能够转动至所述开孔贴合到所述密封件一侧;所述容器座具有一端开口的中空腔室,所述容器容置于所述中空腔室内,且所述密封件卡紧于所述容器座的容器座底板;所述容器座底板开设有贯穿所述容器座底板的第一通孔,且所述容器能够转动至所述开孔沿所述开孔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一通孔重合。本发明的投料结构及调味机,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投料结构及调味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生活电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投料结构及调味机。
背景技术
家庭厨房电器越来越多的实现了智能化,给用户带来了许多便利,用户的许多需求可以得到快速和多样化的满足。
厨房烹饪时,在面对用户如何配置自己的调料时,现有的方式是用户会参考菜谱,手动添加一些菜谱提供的调料组成和配比。有经验的厨师能够较好的把握调料的程度,但是初做者就不能很好地把握调料的用量。并且,厨房内各种粉状、液态的调味料种类繁多,各种调料分散放置,比较杂乱、空间占用大。
对于智能调味机,其占用面积不宜过大,妨碍厨房用户的使用空间,因此,小型化智能调味机成为一种趋势。此外,目前的智能调味机在投料过程中,通常结构较为复杂,例如需要通过电动控制器件或需额外配置挤压结构等。不仅结构复杂,而且操作复杂;且器件更多,也不利于设置的小型化。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投料结构及调味机,以解决现有技术调味机投料结构和操作复杂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投料结构,包括容器、密封件和容器座;所述容器的容器底板开设有开孔,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容器外部,且转动设置于所述开孔一侧,所述容器能够转动至所述开孔贴合到所述密封件一侧;
所述容器座具有一端开口的中空腔室,所述容器容置于所述中空腔室内,且所述密封件卡紧于所述容器座的容器座底板;所述容器座底板开设有贯穿所述容器座底板的第一通孔,且所述容器能够转动至所述开孔沿所述开孔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一通孔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容器座底板具有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由所述中空腔室向所述容器座底板内凹陷,所述第一凹陷部的底部开设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密封件卡合于所述第一凹陷部内。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包括面板和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凹陷部由所述面板的一侧向所述面板的另一侧凹陷,所述第二凹陷部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面板与所述第一凹陷部沿所述容器座底板圆周方向的长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的侧方设置有两个第二凸块,所述两个第二凸块位于所述密封件沿所述容器底板的圆周方向的相对两侧;所述容器底板上设置有至少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沿所述容器底板的圆周方向位于所述开孔的侧方,且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的端部位于同一圆周上。
进一步地,所述容器座的侧壁包括侧壁上段和侧壁下段,所述侧壁上段的内侧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轴线与所述中空腔室的轴线平行;所述容器的外侧壁设置有突起,所述突起的顶部与所述容器座轴线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所述侧壁下段的半径;所述突起的上端面与所述容器底面之间的间距不大于所述侧壁下段的高度。
进一步地,沿所述容器座的横截面方向,所述突起的中心与所述开口的轴线上一点所夹的圆心角大于或小于所述定位槽的轴线上一点与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上一点所夹的圆心角。
进一步地,所述投料结构还包括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驱动轴和搅拌叶片,所述驱动轴与所述容器的轴线平行,所述搅拌叶片位于所述容器内部,且固定设置于所述驱动轴一端的侧壁,所述驱动轴的另一端由所述容器底板穿过并延伸至所述容器外部,与位于所述容器外部的驱动机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轴包括叶片固定轴和传动轴;所述搅拌叶片的一侧固定设置于所述叶片固定轴的第一端部侧壁,所述叶片固定轴的第二端部与所述传动轴的第一端部插接,所述传动轴的第二端部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叶片固定轴的第二端部具有第一中空孔道,所述第一中空孔道的轴线与所述叶片固定轴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一中空孔道的横截面为多边形,所述传动轴的第一端部插接于所述第一中空孔道内,且所述传动轴的第一端部的横截面形状和尺寸与所述第一中空孔道的横截面形状和尺寸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叶片固定轴的第一端部外侧套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叶片的一侧固定于所述搅拌杆侧壁;
所述搅拌杆具有第二中空孔道,所述第二中空孔道的轴线与所述搅拌杆的轴线平行,所述叶片固定轴的第一端部的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且所述第二中空孔道的横截面形状和尺寸与所述叶片固定轴的第一端部的横截面形状和尺寸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调味机,包括上述投料结构。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投料结构及调味机,其有益效果主要如下:
通过容器底板上开设开孔,开孔的端面所在端面紧贴设置有密封件,调控开孔与外部环境的连通或密封,从而控制容器内调味料的投放;通过设置容器座,并在容器座的底部设置对应的凹陷部及通孔,同时设置密封件的凹陷部及通孔,能够使密封件的位置相对固定,通过转动容器,实现投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投料模块的投料单元和出液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投料模块的容器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投料模块的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投料模块的容器的仰视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投料模块的容器的仰视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投料模块的容器的仰视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投料模块的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投料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投料模块的传送机构和搅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投料模块的搅拌机构的爆炸图;
图1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投料模块的液罐安装的爆炸图;
图1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调味机的整体结构图;
图1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图12的A-A剖面图;
图1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调味机的称重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容器,2-开孔,3-容器底板,4-突起,5-密封件,6-第一凸块,7-第二凸块,8-面板,9-第二凹陷部,10-容器座,11-定位槽,12-第一凹陷部,13-第一通孔,14-第二通孔,15-驱动机构,16-转轴,17-分配器,18-驱动轴,19-转轴齿轮,20-驱动轴齿轮,21-搅拌叶片,22-下料通道,23-第一挡板,24-第二挡板,25-分配器叶片,26-叶片固定轴,27-密封垫圈,28-传动轴,29-出液通道,30-第一支撑座,31-底座,32-液罐,33-泵体,34-支撑架,35-下外罩,36-下罩底,37-传感器固定板,38-盖板,39-传感器,40-材料容置器皿,41-上外罩,42-器皿检测组件,43-显示窗口,44-物料收纳器皿,45-下料斗,46-搅拌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是为了清楚说明产品部件进行的编号,不代表任何实质性区别。术语“前”“后”均以常规对产品结构认知为准。“上一个”“后一个”是基于排列顺序而描述。“上”“下”均以附图所示方向为准。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投料结构,包括容器、密封件和容器座10;容器的容器底板3开设有开孔2,密封件位于容器外部,且转动设置于开孔2一侧,容器能够转动至开孔2贴合到密封件一侧;
容器座10具有一端开口的中空腔室,容器容置于中空腔室内,且密封件卡紧于容器座10的容器座底板;容器座底板开设有贯穿容器座底板的第一通孔13,且容器能够转动至开孔2沿开孔2的轴线方向与第一通孔13重合。
参见图3所示,容器1可为中空的结构,其底部封口、而上端开口的结构。容器1中空的内部可盛装调味料或其他物料;调味料或其他物料可以是粉状的,也可以是液态的。容器1优选为柱体筒状,只要便于盛装物料即可。以下均以容器1内盛装粉状调味料为例进行说明。
容器1开口的上端可盖合有端盖,以使端盖与容器1之间形成闭合的空间;特别是当容器1内部盛装有调味料时,在容器1上端盖合端盖,使容器1内部盛装的调味料与外界环境隔离,能够增强容器1内调味料的干净、干燥状态。端盖可以是转动连接在容器1上端;端盖与容器1也可以是各自独立的,当需要盖合端盖时,再将端盖放置到容器1上端即可。可以理解的是,容器1的上端也可以没有端盖。
容器1通常开口朝上的放置。以下皆以容器1的开口朝上放置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参见图3-图6所示,容器1的底部为容器底板3,形成容器1下端封口的结构。在容器底板3上开设有贯穿容器底板3的开孔2。密封件5转动设置于容器底板3下侧,且位于开孔2一侧,使得密封件5与容器底板3能够相对转动。当容器1相对密封件5转动时,能够使开孔2转动至贴合在密封件5一侧,以使容器的底部处于密封状态。
其中,容器底板3与密封件5可通过一连接轴连接,连接轴垂直于容器底板3设置。容器底板3与连接轴转动连接,此时,密封件5可与连接轴固定或转动连接;密封件5与连接轴转动连接,容器底板3可与连接轴转动或固定连接,也可通过其他方式连接,只要能够实现容器1与密封件5之间相对转动的运动即可。
当开孔2的位置在竖直方向上与密封件5错开,容器1内的调味料能够由开孔2处排出容器1;当密封件5贴合到开孔2处,能够使容器1的容器底板处于密封状态,则此时,容器1内的调味料不会由开孔2处漏出。
其中,密封件5可为片层状的密封片,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的结构,只要密封件5具有能够与开孔2贴合的端面即可。并且,密封件5能够与开孔2贴合的端面的面积大于开孔2的横截面积,也即大于开孔2沿平行于容器底板3板面的截面面积,使密封件5可贴合在开孔2处,能够使容器底板3上的开孔2处于密封状态,使容器1内的调味料不会由开孔2处泄露到容器1外即可。
该投料结构还包括容器座10。容器座10可为上端开口的中空筒状结构,其具有中空腔室。仍以容器座10开口朝上放置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容器1容置于容器座10内,容器1的容器底板3与容器座10的容器座底板接触。
当容器1容置到容器座10内时,位于容器底板3下侧的密封件5卡紧于容器座底板上;则当转动容器1时,密封件5不会随容器1一起转动,或至少不会与容器1相同幅度或速度的转动,进而能够使容器底板3上的开孔2转动至贴合于密封件5一侧,或转动至与密封件5错开。
在容器座底板上开设有贯穿容器座底板的第一通孔13。当容器1转动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使得容器底板3上的开孔2与密封件5错开,并与容器座底板上的第一通孔13重合,则容器1内的调味料能够经由容器底板3上的开孔2和容器座底板上的第一通孔13向容器座10外部漏出,排放到其他器件内,实现该投料结构的投料过程。
当不需要投料或需将容器1由容器座10内取出以补料或进行其他操作时,则可转动容器1,使容器底板3上的开孔2转动至与密封件5贴合,使容器1的下端处于密封状态。
其中,在容器1的侧壁还可设置料位检测组件,用于检测容器1内盛装的物料的余量。料位检测组件可为常规料位检测器件即可。
采用上述结构,在容器1内的调味料排放或使容器1处于密封状态的过程中,只需转动容器1即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无需其他电力控制,且便于直接将容器1整体由容器座10内取出。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示,容器座底板具有第一凹陷部12,第一凹陷部12由中空腔室向容器座底板内凹陷,第一凹陷部12的底部开设第一通孔13,密封件卡合于第一凹陷部12内。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具体说明密封件与容器座底板的卡紧结构。
容器座底板上对应设置第一凹陷部12,当将容器容置于容器座10内时,密封件位于第一凹陷部12内,则容器底板3能够与容器座底板紧密贴合在一起,使容器1能够更稳定地容置于容器座10内。
具体地,密封件5卡合于该第一凹陷部12内,当容器1转动时,密封件5不会随容器一起转动,从而使开孔2能够转动至与密封件5贴合在一起或与密封件5错开。其中,密封件1卡合于第一凹陷部12内的形式,例如可以采用在第一凹陷部12的底部或侧方设置相应的突块,以限制密封件5沿容器座底板圆周方向的运动即可。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参见图7所示,密封件包括面板8和第二凹陷部9;第二凹陷部9由面板8的一侧向面板8的另一侧凹陷,第二凹陷部9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通孔14,第二通孔14与第一通孔13连通;面板8与第一凹陷部12沿容器座底板圆周方向的长度相同。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具体说明密封件5的结构。
具体地,密封件5的面板8的上端面可与容器座底板的上端面齐平,密封件5的第二凹陷部9的下底面与第一凹陷部12的上底面贴合,既能够使第二凹陷部9的底部与第一凹陷部12的底部能够更好的贴合,也能够避免容器底板3和容器座底板之间的贴合状态。
第二凹陷部9的底部开设第二通孔14。当密封件卡合于第一凹陷部12内时,第二通孔14即与第一通孔13在竖直方向上重合,使第二通孔14与第一通孔13处于连通状态。
当容器1相对于密封件5转动,以使得开孔2与第二通孔14的位置在竖直方向错开,则开孔2与密封件5第二凹陷部9的底部或与密封件5的面板8贴合,容器1的底部处于密封状态;当容器1相对于密封件5转动,使开孔2在竖直方向上与第二通孔14重合,则开孔2、第二通孔14和第一通孔13处于连通状态,便于容器1内的调味料排出。
其中,当密封件5采用包括面板8和第二凹陷部9的结构时,沿容器座底板的圆周方向,面板8的长度与第一凹陷部12的长度相同,使密封件卡合于第一凹陷部12内,便于转动容器1时,密封件5不会发生沿容器座底板圆周方向的转动。优选面板8的侧面与第一凹陷部12的内侧面紧密贴合,使得密封件5能够紧密地卡合于第一凹陷部12内,避免发生沿平行于容器座底板的各向运动。
可以理解的是,当密封件5采用包括面板8和第二凹陷部9的结构时,容器底板3上的开孔2与第二凹陷部9底部的第二通孔14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为避免由开孔2处漏出的调味料累积到第一凹陷部12内第二通孔14之外的区域,可设置一下料管道;下料管道的一端与开孔2连通,下料管道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凹陷部9的上底面。
当下料管道的下端与第二通孔14连通时,容器内的调味料可向外排放;当下料管道的下端与第二通孔14错开,并贴合在第二凹陷部9上底面时,则容器1的底部处于密封状态。
密封件5采用第二凹陷部9的结构以与第一凹陷部12相配合,更便于密封件5稳定地卡合于容器座底板上,同时,也更利于容器1在容器座10内的稳定放置。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密封件的侧方设置有两个第二凸块7,两个第二凸块7位于密封件沿容器底板的圆周方向的相对两侧;容器底板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凸块6,两个第一凸块6沿容器底板的圆周方向位于开孔的侧方,且第一凸块6和第二凸块7的端部位于同一圆周上。
进一步地,为避免容器1与密封件5相对转动的幅度过大,可在容器底板的下侧设置第一凸块6,密封件5的侧方设置第二凸块7,并且,第一凸块6的端部与第二凸块7的端部位于同一圆周上。
当密封件5采用包括面板8和第二凹陷部9的结构时,第二凸块7可设置在面板8的侧方,并优选靠近容器底板3的外周。同时,容器底板3上设置的第一凸块6也靠近容器底板3的外周。参见图4和图5所示,第一凸块6的端部和第二凸块7的端部位于同一圆周上,当密封件5不动,容器1转动时,转动至第一凸块6靠近第二凸块7时,第二凸块7能够阻止第一凸块6沿原来的方向继续逆时针运动;同样,当容器反向转动时,密封件5另一侧的第二凸块7阻止位于开孔2另一侧的第一凸块6继续顺时针运动,进而限制容器1与密封件5相对转动的幅度。
可以理解的是,参见图6所示,当密封件5采用无通孔的片状结构时,容器底板3上对应设置一个第一凸块6即可,该第一凸块6位于开孔一侧,第二凸块7可位于靠近容器底板3外周的一侧,且分别靠近密封件5沿容器底板3圆周方向的相对两侧,且第一凸块6位于两个第二凸块7之间。第一凸块6的端部和第二凸块7的端部位于同一圆周上。其中,第一凸块6优选沿开孔2的切线方向设置,该切线经过容器底板3的中心。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参见图2和图3所示,容器座10的侧壁包括侧壁上段和侧壁下段,侧壁上段的内侧设置有定位槽11,定位槽11的轴线与中空腔室的轴线平行;容器的外侧壁设置有突起4,突起4的顶部与容器座10轴线之间的距离不大于侧壁下段的半径;突起的上端面与容器底面之间的间距不大于侧壁下段的高度。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具体说明容器1与容器座10的定位的结构。
以容器座10的中空部分为圆柱体结构为例进行说明。容器座10的内径可等于或略大于容器1的外径,使得结构更紧凑,且定位效果更好。容器座10的侧壁可包括侧壁上段和侧壁下段,侧壁上段和侧壁下段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两部分固定连接在一起,以形成具有中空腔室的结构;且侧壁下段的内径大于侧壁上段的内径。以下如无特殊说明,侧壁下段或侧壁上段的直径均指侧壁下段或侧壁上段相对应的内径。
在侧壁上段的内侧设置有定位槽11,定位槽11的轴线与容器座10的轴线平行;并在容器1的外侧壁对应设置突起4。突起4沿水平方向的宽度等于或略小于定位槽11沿水平方向的宽度,使得突起4贴合于定位槽11的两侧,且能够沿定位槽11上下滑动。
并且,突起4的上端面与容器1底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侧壁下段的高度;优选突起4的上端面与容器1底面之间的距离等于侧壁下段的高度。则当突起4沿定位槽11向下滑动时,并使得容器1的容器底板3与容器座10的容器座底板接触时,突起4位于侧壁上段的下方、侧壁下段对应的区间内。
由于侧壁下段的半径大于突起4到容器座10轴线之间的最大距离,则当突起4位于侧壁下段对应的中空柱体空间内时,容器1能够自由转动,突起4并不会影响容器1的转动,还能够起到在竖直方向上限制容器1挪动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容器1放置在容器座10内的稳定性。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沿容器座10的横截面方向,突起4的中心与开口的轴线上一点所夹的圆心角大于或小于定位槽11的轴线上一点与第一通孔13的轴线上一点所夹的圆心角。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具体说明定位槽11和突起4的相对位置关系。
当将容器1放置于容器座10内时,在竖直方向上,容器底板上的开孔2与密封件上的第二通孔14的位置是错开的,同时,也与容器座底板上的第一通孔13的位置是错开的。
当定位槽11位于密封件一侧,且更靠近第二通孔14时,则沿容器座10的横截面方向,且以容器座10中空腔室轴线上一点为圆心,定位槽11的轴线上一点与第一通孔13的轴线上一点之间所夹的圆心角小于突起4的中心与开孔2的轴线上对应的一点之间所夹的圆心角。
当定位槽11位于密封件一侧,且远离第二通孔14时,则沿容器座10的横截面方向,且以容器座10中空腔室的轴线上一点为圆心,定位槽11的轴线上一点与第一通孔13的轴线上一点之间所夹的圆心角大于突起4的中心与开孔2的轴线上对应的一点之间所夹的圆心角。
定位槽11相对于第一通孔13的位置,以及突起4相对于开孔2的位置,其具体的间距,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只要能够使容器1外侧的突起4沿定位槽11滑动,以将容器1容置于容器座10内时,密封件5刚好对应容器座底板第一凹陷部12的位置,使密封件5卡合于第一凹陷部12内即可。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8所示,还提供一种投料模块,该投料模块包括至少一个投料单元;任一投料单元包括容器1、搅拌机构、传送机构和驱动机构15;容器1的容器底板3开设有开孔2,开孔2的下方连通有下料通道22;
搅拌机构包括驱动轴18和搅拌叶片21,搅拌叶片21转动设置于容器1内部,搅拌叶片21固定设置于驱动轴18一端的侧壁,驱动轴18的另一端穿过容器底板3,且与驱动机构15连接;
传送机构包括转轴16和分配器17,分配器17位于下料通道22内,分配器17套设于转轴16的一端,转轴16的另一端穿过下料通道22的侧壁,且与驱动机构15连接。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具体说明一种投料模块的结构。对于该投料模块中任一投料单元的结构,容器1可采用上述各实施例中的容器1;其中,容器1、密封件5和容器座10的设置关系也可以优选采用上述各实施例中的结构。参见图8所示,在容器1的容器底板3上开孔2的下方设置下料通道22,下料通道22位于容器1的外部且位于其下方。其中,驱动机构15也可固定连接于容器座10下侧。
其中,下料通道22的上端入口可直接与开孔2相连通;当容器1固定于容器座10内时,下料通道22的上端入口也可与容器座10底部第一凹陷部12上的第一通孔13相连通。以下均以容器1固定于容器座10内,容器座10底部的容器座底板具有第一凹陷部12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
当密封件5第二凹陷部9底部的第二通孔14与下料管道的出口连通时,容器1中盛装的调味料顺序经由开孔2、下料管道、第二通孔14、第一通孔13进入到下料通道22内,并经由下料通道22投放到物料收纳器皿44中。下料通道22通常竖向设置,则进入到下料通道22中的调味料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即可顺利排出下料通道22,进入到物料收纳器皿44中。
搅拌机构包括驱动轴18和搅拌叶片21。驱动轴18位于容器1内部的一端的侧壁固定有搅拌叶片21,驱动轴18的另一端穿过容器底板3,延伸至容器1的外部,且与驱动机构15连接。当驱动机构15带动驱动轴18转动时,其带动固定于驱动轴18一侧的搅拌叶片21转动,以搅拌容器1内的调味料。
其中,搅拌叶片21可以是一片,也可以有多片。当有多片搅拌叶片21时,多片搅拌叶片21沿驱动轴18周向分布;且任一搅拌叶片21的一侧固定于驱动轴18侧壁,另一侧沿驱动轴18的径向延伸。
搅拌叶片21的叶面可与驱动轴18的轴线平行,也可与驱动轴18的轴线之间具有预设夹角,通常该叶面与轴线不垂直;叶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只要能够便于在驱动轴18带动下转动,以搅拌容器1内的调味料即可。
其中,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搅拌叶片21的下端面可延伸至容器1底部底板3的上侧面,搅拌叶片21的侧面可延伸至容器1的侧壁,以充分搅拌容器1内的调味料。搅拌叶片21的材质优选采用具有弹性的材料,避免搅拌叶片21与容器1内壁之间刮擦造成的损伤,例如可采用硅胶叶片、橡胶叶片等。
作为另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搅拌叶片21可包括搅拌叶片本体、第一叶片垫片和第二叶片垫片。第一叶片垫片固定于搅拌叶片本体的下端;搅拌叶片本体的下端面与容器1的底部之间具有间隙,在其下端固定第一叶片垫片后,使第一叶片垫片的下端面延伸至容器1的底板3上侧面。
第二叶片垫片固定于搅拌叶片本体的侧部,即搅拌叶片本体的一侧固定于驱动轴18侧壁,与之相对的另一侧固定有第二叶片垫片;搅拌叶片本体的侧面与容器1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在搅拌叶片本体的侧面固定第二叶片垫片后,第二叶片垫片的一侧延伸至容器1的侧壁。
使搅拌叶片21的下端面直接延伸至容器底板3上侧,或者,使第一叶片垫片的下端面延伸至容器底板3上侧,以及使搅拌叶片21的侧面直接延伸至容器1侧壁,或者,使第二叶片垫片的一侧延伸至容器1侧壁,使得搅拌叶片21能够充分搅拌容器1内的调味料,避免出现死角而使得调味料在容器1内堆积。可以理解的是,搅拌叶片21的下端面延伸至容器1的容器底板3上侧,侧面延伸至容器1的侧壁,并不是指搅拌叶片21与容器1内壁完全没有间隙而固定连接在一起,二者之间不固定连接,只接触,具有一定的间隙,只是间隙比较小,以利于搅拌叶片21的转动。
进一步,带动搅拌叶片21转动的驱动轴18的另一端由容器1的底部穿过,使驱动轴18的另一端位于容器1的外部,且与位于容器1外部的驱动机构15连接。其中,驱动轴18与容器1的容器底板3可间隙配合或通过其他结构配合,以使得驱动轴18转动时,容器1的容器底板3并不会随驱动轴18一起转动。
传送机构包括转轴16和分配器17。分配器17设置于下料通道22内;并且,其套设于转轴16一端,转轴16的另一端穿过下料通道22的侧壁,延伸至下料通道22的外部,且也与驱动机构15连接。其中,转轴16的轴线可与开孔2的轴线垂直;位于下料通道22内的转轴16的一端可与下料通道22的侧壁转动连接,以增强转轴16转动的稳定性。
转轴16在驱动机构15驱动下转动,带动位于转轴16另一端的分配器17转动。当有调味料由容器1进入到下料通道22时,转动的分配器17能够有利于调味料顺利向下输送。并且,通过调整分配器17的转速或工作时间,能够更准确控制调味料的输送量。进一步,当分配器17停止转动时,分配器17位于下料通道22内,还能够起到暂时停止输送调味料的作用,而不必采用其他方式暂时关停,例如不必通过旋动容器1以使密封件5密封开孔2。
采用一个驱动机构15,带动搅拌机构搅拌容器1内调味料的同时,也能够带动传送机构的分配器17动作,以更高效地将容器1内的调味料传送至物料收纳器皿中。并且,下料通道22竖向设置于容器1下方,并将驱动机构15设置于容器1下方,能够使结构更紧凑、小巧。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转轴16上套接有转轴齿轮19,转轴齿轮19位于下料通道22的外部;驱动轴18位于容器1外部的一端套设有驱动轴齿轮20,且驱动轴齿轮20与转轴齿轮19啮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具体说明驱动轴18和转轴16均与驱动机构15连接的结构。
参见图8和图9所示,转轴16上套接的转轴齿轮19位于下料通道22的外部,转轴齿轮19的旋转面与转轴16的轴线垂直,且转轴齿轮19固定于转轴16外侧。当转轴16在驱动机构15的驱动下转动时,转轴齿轮19随转轴16一起转动。
驱动轴18的下端套接有驱动轴齿轮20;驱动轴齿轮20位于容器1的外部,且位于容器1的下方。驱动轴齿轮20固定在驱动轴18上;并且,驱动轴齿轮20的旋转面与驱动轴18的轴线垂直。
进一步,驱动轴齿轮20与转轴齿轮19啮合。当驱动机构15驱动转轴16转动,转轴16转动以带动分配器17转动的同时,转轴16也带动转轴齿轮19一起转动;转动的转轴齿轮19带动与转轴齿轮19啮合的驱动轴齿轮20转动,驱动轴齿轮20进而带动驱动轴18一起转动;转动的驱动轴18带动固定在驱动轴18上端的搅拌叶片21转动,以搅拌容器1内的调味料。
采用上述结构,仅只用一个驱动机构15,即可同时带动搅拌叶片21和分配器17转动,实现容器1内调味料的搅拌和下料通道22内调味料的输送。其结构简单、紧凑,能够较少驱动结构的数量,便于整体布置和设备小型化。并且,容器1内调味料的搅拌和下料通道22内调味料的输送过程同步控制,能够简化控制过程。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参见图9所示,分配器17包括第一挡板23、第二挡板24和至少两片分配器叶片25;至少两片分配器叶片25围绕转轴16周向分布,任一分配器叶片25的一侧固定于转轴16侧壁,且任一分配器叶片25沿转轴16的径向延伸;第一挡板23和第二挡板24均垂直于转轴16设置且套设于转轴16外侧;任一分配器叶片25的一端与第一挡板23接触,另一端与第二挡板24接触。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具体说明分配器的结构。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具体说明分配器17的结构。第一挡板23和第二挡板24的中心位置均具有孔道,转轴16由该孔道中穿过,第一挡板23和第二挡板24均固定于转轴16上。转轴16侧壁上的多片分配器叶片25优选围绕转轴16周向均匀分布。
由第一挡板23、相邻两片分配器叶片25和第二挡板24之间的空间构成可以容纳调味料的暂存区。当开孔2与下料通道22处于连通状态时,容器1内的调味料由容器1进入到下料通道22的入口,随即进入到分配器17容纳调味料的暂存区,在分配器17转动过程中,暂存区可转动至开口朝下,则将暂存区的调味料向下料通道22的出口输送。其中,第一挡板23与第二挡板24之间的间距优选等于或大于开孔2的直径。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参见图10所示,驱动轴18包括叶片固定轴26和传动轴28;搅拌叶片21的一侧固定设置于叶片固定轴26的第一端部侧壁,叶片固定轴26的第二端部与传动轴28的第一端部插接,传动轴28的第二端部与驱动机构15连接。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具体说明搅拌机构。参见图8和图10所示,叶片固定轴26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叶片固定轴26的第一端部位于容器内。叶片固定轴26的第一端部的侧壁固定有搅拌叶片21。当驱动轴18转动时,其带动搅拌叶片21转动,以搅拌容器1内的调味料。搅拌叶片21可以是一片,也可以有多片。当有多片搅拌叶片21时,多片搅拌叶片21沿驱动轴18周向分布;且任一搅拌叶片21的一侧固定于叶片固定轴26的第一端部的侧壁,另一侧沿驱动轴18的径向延伸,此处不再赘述。
传动轴28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叶片固定轴26的第二端部与传动轴28的第一端部插接,传动轴28的第二端部与驱动机构15连接。则驱动机构15带动传动轴28转动,传动轴28带动叶片固定轴26转动,进而带动搅拌叶片21转动,以搅拌容器1内的调味料。
其中,叶片固定轴26或传动轴28的外侧还可套设密封垫圈27。当容器1容置于容器座10内时,密封垫圈27位于容器座底板的下侧,且贴合在容器座底板的下底面上,以起到密封叶片固定轴26与容器座底板相接处位置的作用。
其中,可以是叶片固定轴26的第二端部穿过容器底板3和容器座底板,延伸至容器座10的外部,以与位于容器座10外部的传动轴28插接;也可以是传动轴28的第一端部穿过容器座底板和容器底板3,延伸至容器1内部或容器底板3内,以与位于容器1内部的叶片固定轴26插接。
叶片固定轴26与传动轴28通过插接的方式连接,使得叶片固定轴26和搅拌叶片21能够随容器1一起直接由容器座10内取出,进行补料或其他操作,结构简单,拆接方便。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叶片固定轴26的第二端部具有第一中空孔道,第一中空孔道的轴线与叶片固定轴26的轴线平行;第一中空孔道的横截面为多边形,传动轴28的第一端部插接于第一中空孔道内,且传动轴28的第一端部的横截面的形状和尺寸与第一中空孔道的横截面形状和尺寸相同。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具体说明叶片固定轴26与传动轴28的插接方式。
叶片固定轴26第二端板的第一中空孔道,其轴线优选与叶片固定轴26的轴线重合。第一中空孔道的横截面为与第一中空孔道轴线垂直的平面。以下如无特殊说明,横截面均为与其相应部件的轴线垂直的平面。第一中空孔道的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传动轴28的第一端部的横截面也为多边形;并且,第一中空孔道的横截面与传动轴28的第一端部的横截面,二者形状和尺寸相同。
当传动轴28的第一端部插接于第一中空孔道内时,传动轴28的侧壁与第一中空孔道的侧壁紧密贴合。则传动轴28转动时,其能够带动叶片固定轴26一起转动,叶片固定轴26不会相对于传动轴28发生转动。可以理解的是,叶片固定轴26内第一中空孔道的长度可适当调节,只要便于传动轴28插接到第一中空孔道内,便于二者稳定连接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是传动轴28的第一端部具有第一中空孔道,叶片固定轴26的第二端部插接于传动轴28的第一中空孔道内。叶片固定轴26的第二端部的横截面形状和尺寸与第一中空孔道的横截面形状和尺寸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参见图10所示,叶片固定轴26的第一端部外侧套接有搅拌杆46,搅拌叶片21的一侧固定于搅拌杆46侧壁;搅拌杆46具有第二中空孔道,第二中空孔道的轴线与搅拌杆46的轴线平行,叶片固定轴26的第一端部的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且第二中空孔道的横截面形状和尺寸与叶片固定轴26的第一端部的横截面形状和尺寸相同。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具体说明叶片固定轴26与搅拌叶片21的连接方式。
搅拌杆46的第二中空孔道的轴线优选与搅拌杆46的轴线重合。该第二中空孔道的横截面为多边形结构;并且,叶片固定轴26第一端部的横截面也具有多边形的结构,且其与搅拌杆46的第二中空孔道的多边形形状和尺寸相同。则搅拌杆46直接插接到叶片固定轴26上部,使叶片固定轴26上部位于搅拌杆46的第二中空孔道内,二者即起到连接的作用。
当叶片固定轴26转动时,其即可带动搅拌杆46转动,进而带动搅拌叶片21转动。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使搅拌叶片21由驱动轴18上取下,便于对容器1或搅拌叶片21进行清洁或其他操作,且结构简单,拆接方便。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参见图10所示,传动轴28的第二端部的横截面为多边形,驱动轴齿轮20具有第三中空孔道,第三中空孔道的轴线与驱动轴齿轮20的轴线平行,第三中空孔道的横截面形状和尺寸与传动轴28的第二端部的横截面形状和尺寸相同。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具体说明传动轴28与驱动机构15的连接方式。
传动轴28的第二端部的横截面也可为多边形结构,驱动轴齿轮20可具有第三中空孔道,且该第三中空孔道的横截面形状和尺寸与传动轴28第二端部横截面的形状和齿轮相同,则传动轴28的下端部可直接插接在驱动轴齿轮20内部。驱动轴齿轮20与转轴齿轮19啮合,实现驱动机构15对驱动轴18的驱动。
当驱动机构15带动转轴16转动,转轴16带动转轴齿轮19转动,转轴齿轮19带动驱动轴齿轮20转动,驱动轴齿轮20带动传动轴28转动,传动轴28带动叶片固定轴26转动,进而带动搅拌叶片21转动,以搅拌容器1内的调味料。上述结构,使驱动轴18各部分的拆接更灵活,且其结构简单,拆接方便。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容器1和下料通道22有多个;多个容器1并排设置且相互靠拢,且多个下料通道22相互靠拢。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具体说明具有多个投料单元时的结构。
以四个投料单元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四个投料单元的容器1可沿圆周周向分布,四个容器1的中心可位于一虚拟圆的圆周上。各容器1相互贴紧布置。
容器1下方的下料通道22也相互靠近,集中于四个容器1形成的虚拟圆的轴线的外周;并且,各下料通道22更靠近四个容器1形成的虚拟圆的轴线。下料通道22的下方设置一下料斗45,各下料通道22的下端口均接入到下料斗45上端口内部,使得下料通道22内的调味料均能够进入到下料斗45内,由下料斗45的下端口进入到物料收纳器皿44。
可以理解的是,当设置多个容器1和多个下料通道22时,也相应设置多个驱动机构15、搅拌机构和传送机构。容器1、下料通道22、驱动机构15、搅拌机构和传送机构的数量相同。上述各结构之间的具体设置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该投料模块还包括至少一个液罐32;液罐32的出液通道29与下料通道22固定于第一支撑座30上。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具体说明投料模块的结构。参见图1和图11所示所示,具体地,投料单元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多个;液罐32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多个。投料单元和液罐32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以下以四个投料单元和四个液罐32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分别设置液罐32和容器1时,容器1中盛装粉状调味料,液罐32中盛装液态的物料。液罐32是中空的结构,以便于盛装液态的物料。且其上部开口,底部处于封口状态;其上部可盖合有端盖,也可没有。
四个液罐32沿圆周周向分布,四个液罐32的中心可位于另一虚拟圆的圆周上。并且,各投料单元相互贴紧布置,四个液罐32相互贴紧布置,以使结构更紧凑。
容器1下方的下料通道22也相互靠近,集中于四个容器1形成的虚拟圆的轴线的外周;并且,各下料通道22更靠近四个容器1形成的虚拟圆的轴线。下料通道22的下方设置一下料斗45,各下料通道22的下端口均接入到下料斗45上端口内部,使得下料通道22内的调味料均能够进入到下料斗45内,由下料斗45的下端口进入到物料收纳器皿44。
各下料通道22固定于第一支撑座30上;第一支撑座30的形状不作具体限定,只要便于固定各下料通道22即可。当有四个容器1时,对应设置四个容器座10。四个容器座10可以各自单独设立,并沿一虚拟圆的圆周方向并排布置在一起,使各容器1的底部位于同一平面;也可以是在一个容器座10内设置四个中空腔室,任意相邻两个中空腔室之间具有间隔,例如,任意相邻两个中空腔室之间由相应的侧壁间隔。
各下料通道22与第一支撑座30具体固定形式不作具体限定,只要便于下料通道22的固定即可。例如,第一支撑座30可以是柱体结构,可以是下料通道22的上部、中部和/或下部侧壁固定于第一支撑座30;第一支撑座30也可以是框架结构,例如第一支撑座30具有相应的孔道,各下料通道22卡接在相应的孔道内。优选下料通道22的上部固定于第一支撑座30。其中,驱动机构15也可对应设置四套,并固定于第一支撑座30或容器座10上。其中,容器座10也可与第一支撑座30固定连接。
容器座10的下端可直接固定于第一支撑座30上侧,或通过其他支撑结构固定于第一支撑座30上侧,支撑结构不作具体限定,只要便于容器座10、下料通道22的设置和固定、便于驱动机构15的固定即可。
其中,液罐32的出液通道29也固定于第一支撑座30,使得液罐32的出液通道29与下料通道22的出口位于同一区域。具体地,四个液罐32的出液通道29可沿一虚拟圆的圆周布置。液罐32的出液通道29与下料通道22的出口可位于同一平面,液罐32的出液通道29的出口也可高于或低于下料通道22的出口,只要便于液罐32中的物料和下料通道22中的调味料的投放即可。四个液罐32可以设置在容器1的上方、侧方或下方,只要便于液罐32中的物料的排放即可。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支撑座;第一支撑座30固定设置于第二支撑座上方,且第一支撑座30与第二支撑座之间具有间隔;第二支撑座包括顶板和底座31,底座31具有中空内腔,顶板盖合于底座31顶部,至少一个液罐32固定于底座31的中空内腔内部;中空内腔内部还固定有至少一个泵体33,泵体33的入口与液罐32的出口连通,泵体33的出口与出液通道29的入口连通。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具体说明液罐32的设置结构。第一支撑座30与第二支撑座处于上下设置的结构;并且,第一支撑座30与第二支撑座之间间隔一定距离。第一支撑座30与第二支撑座通过支撑架34连接;支撑架34优选设置在第一支撑座30和第二支撑座的侧方。
参见图1和图11所示,第二支撑座包括顶板和底座31,底座31具有中空的结构,例如,底座31可以为中空的柱体结构;也可以是横截面为其他形状的中空结构,其各横截面面积不相同的结构,只要便于液罐32的安装和固定即可。
当液罐32放置到底座31内部后,将顶板盖合在底座31顶部,使第二支撑座的顶部为一平台结构。同时,由于第一支撑座30与第二支撑座之间具有间隔,且第二支撑座的顶部为一平台结构,下料通道22的出口以及液罐32的出液通道29均固定于第一支撑座30。当在第二支撑座上方放置物料收纳器皿44时,无论是投放粉料或液体物料,物料收纳器皿44均可以放置在第二支撑座上方,便于粉料或液态调味料的投放和收集,也可使结构更紧凑。
其中,当液罐32固定于第二支撑座内部,液罐32的出液通道29位于液罐32的上方时,可通过设置泵体33,实现调控液态物料投放的种类和用量的目的。例如,通过调控泵体33的转速和/或工作时间实现调控液态物料投放的种类和用量的目的。
泵体33的入口与液罐32的出口连通,泵体33的出口与出液通道29的入口连通。泵体33的入口与液罐32的出口,以及泵体33的出口与出液通道29的入口之间均可通过管道连通。连通的管道可以是硬管,也可以是软管。为便于管道的灵活设置,优选为软管。
泵体33的位置可根据投料模块的结构灵活设置,例如,设置在第二支撑座内部;当有四个液罐32时,对应设置四个泵体33,四个泵体33并排设置于液罐32一侧。整个第二支撑座可容置于中空的下外罩35内部,下外罩35的底部设置下罩底36,下外罩35固定于下罩底36上侧。其中,底座31的底部可以是开口的,则液罐32直接搁置于下罩底36上侧。其中,容器座10、第一支撑座30、下料通道22等结构均可容置于上外罩41内部。该调味机整体结构可参见图12和图13所示。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调味机,该调味机包括上述投料单元。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调味机,该调味机包括上述投料模块;还包括称重模块;称重模块包括传感器39、传感器固定板37和盖板38;传感器39固定于传感器固定板37上侧,盖板38盖合于传感器39上侧,且传感器39固定底座31盖合于容器1顶部。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具体说明称重模块的结构。称重模块可设置于容器1的上方。参见图14所示,称重模块包括传感器固定板37,传感器固定板37可直接盖合在容器座10或容器1上方。
作为其中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传感器固定板37可转动连接于容器座10或容器1一侧,使得传感器固定板37可相对于容器座10或容器1转动。
当转动传感器固定板37,以使传感器固定板37的活动的一侧向上运动时,容器1上部的开口可打开,可向容器1中补充调味料,或将容器1由容器座10中取出。传感器39固定于传感器固定板37的上侧,盖板38盖合于传感器固定板37上侧,传感器39上侧可与盖板38下侧固定连接。可在盖板38上方方式材料容置器皿40,用于放置待称重的食材。
可以理解的是,在盖板38的侧方还可设置相应的电子控制或显示器件,以获取和显示称重的数据。当需称取食材或其他物料重量时,可直接将相应的物料放置在盖板38上方即可。采用上述结构,使调味机的结构更紧凑、功能更全面。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微控单元,微控单元根据输入的食材种类和重量调整投料模块投放调味料的种类和用量。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具体说明微控单元的作用。微控单元的设置位置可根据实际需求或安装的便捷性合理设置,只要便于结构紧凑、便于安装和数据线/电线的连接即可。其中,微控单元可为常规可编程控制元件。
具体地,设置微控单元,可以根据食材种类、重量等,获取所需调味料的种类和用量。例如,微控单元可与驱动机构15电连接,以用于根据调味料需求情况,控制相应驱动机构15的工作状态。微控单元可与泵体33电连接,以用于根据液态物料的需求情况,控制泵体33的工作状态。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可包括器皿检测组件42,用于检测下外罩35上方是否放置有物料收纳器皿44。器皿检测组件42设置于第一支撑座30下侧或上外罩41下侧,使之位于下外罩35的上方或斜上方。其也可设置于其他位置,只要便于对物料收纳器皿44存在状态的监测即可。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下外罩35的侧面还可设置一显示窗口43,用于显示容器1和/或液罐32中物料的存量或物料投放速度,也可用于输入控制指令。具体地,显示窗口43包括显示器,显示器可与微控单元电连接。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调味方法,采用上述调味机添加调味料,具体为:
获取食材的种类和重量;
根据食材的种类和重量,获取添加调味料的种类和用量;
根据调味料的种类和用量配备调味料。
采用本发明的调味机进行调味,在称重模块称重时,就可以直接获取到食材的重量和种类,根据食材的重量和种类,在配备调味料时,能够更准确地调控调味料用量。
本发明的投料单元、投料模块、调味机及调味方法,通过容器底板上开设开孔,开孔的端面所在端面紧贴设置有密封件,调控开孔与外部环境的连通或密封,从而控制容器内入料的投放。通过设置容器座,并在容器座的底部设置对应的凹陷部及通孔,同时设置密封件的凹陷部及通孔,能够使密封件的位置相对固定,通过转动容器,实现投料;通过在开孔下方设置下料通道,采用一个驱动机构实现下料通道内物料的输送以及容器内物料的搅拌,结构简单、紧凑。更进一步,通过设置液罐,并使液罐的出液通道与下料通道固定于同一支撑台,便于对粉料、液态物料的收集;液罐和容器上下方位设置,结构更紧凑;通过称重模块的设置,能够便于直接获取食材重量和种类。
最后,本发明的方法仅为较佳的实施方案,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投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密封件和容器座;所述容器的容器底板开设有开孔,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容器外部,且转动设置于所述开孔一侧,所述容器能够转动至所述开孔贴合到所述密封件一侧;
所述容器座具有一端开口的中空腔室,所述容器容置于所述中空腔室内,所述容器座包括容器座底板,所述容器座底板具有第一凹陷部,所述密封件卡合于所述第一凹陷部内;所述容器座底板开设有贯穿所述容器座底板的第一通孔,且所述容器能够转动至所述开孔沿所述开孔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一通孔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陷部由所述中空腔室向所述容器座底板内凹陷,所述第一凹陷部的底部开设所述第一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包括面板和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凹陷部由所述面板的一侧向所述面板的另一侧凹陷,所述第二凹陷部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面板与所述第一凹陷部沿所述容器座底板圆周方向的长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的侧方设置有两个第二凸块,所述两个第二凸块位于所述密封件沿所述容器底板的圆周方向的相对两侧;所述容器底板上设置有至少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沿所述容器底板的圆周方向位于所述开孔的侧方,且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的端部位于同一圆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座的侧壁包括侧壁上段和侧壁下段,所述侧壁上段的内侧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轴线与所述中空腔室的轴线平行;所述容器的外侧壁设置有突起,所述突起的顶部与所述容器座轴线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所述侧壁下段的半径;所述突起的上端面与所述容器底面之间的间距不大于所述侧壁下段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投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容器座的横截面方向,所述突起的中心与所述开口的轴线上一点所夹的圆心角大于或小于所述定位槽的轴线上一点与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上一点所夹的圆心角。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投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结构还包括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驱动轴和搅拌叶片,所述驱动轴与所述容器的轴线平行,所述搅拌叶片位于所述容器内部,且固定设置于所述驱动轴一端的侧壁,所述驱动轴的另一端由所述容器底板穿过并延伸至所述容器外部,与位于所述容器外部的驱动机构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包括叶片固定轴和传动轴;所述搅拌叶片的一侧固定设置于所述叶片固定轴的第一端部侧壁,所述叶片固定轴的第二端部与所述传动轴的第一端部插接,所述传动轴的第二端部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投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固定轴的第二端部具有第一中空孔道,所述第一中空孔道的轴线与所述叶片固定轴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一中空孔道的横截面为多边形,所述传动轴的第一端部插接于所述第一中空孔道内,且所述传动轴的第一端部的横截面形状和尺寸与所述第一中空孔道的横截面形状和尺寸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投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固定轴的第一端部外侧套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叶片的一侧固定于所述搅拌杆侧壁;
所述搅拌杆具有第二中空孔道,所述第二中空孔道的轴线与所述搅拌杆的轴线平行,所述叶片固定轴的第一端部的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且所述第二中空孔道的横截面形状和尺寸与所述叶片固定轴的第一端部的横截面形状和尺寸相同。
11.一种调味机,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投料结构。
CN201811562953.1A 2018-12-20 2018-12-20 投料结构及调味机 Active CN1095890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62953.1A CN109589019B (zh) 2018-12-20 2018-12-20 投料结构及调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62953.1A CN109589019B (zh) 2018-12-20 2018-12-20 投料结构及调味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89019A CN109589019A (zh) 2019-04-09
CN109589019B true CN109589019B (zh) 2020-12-22

Family

ID=65964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62953.1A Active CN109589019B (zh) 2018-12-20 2018-12-20 投料结构及调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890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64566A (zh) * 2019-04-19 2019-06-11 广州陈扬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炒菜机及固体配料防潮装置
CN111513599B (zh) * 2019-12-30 2023-10-24 广州富港万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物料下料智能厨具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935060U (zh) * 2014-06-05 2014-11-12 潘毅强 一种自动冲泡器的下料机构
CN204336754U (zh) * 2015-01-10 2015-05-20 邹水良 一种调料装置
CN204600260U (zh) * 2015-03-09 2015-09-02 广东顺德迪泰隆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食品料理机
CN205585914U (zh) * 2016-03-04 2016-09-21 湖北巨鹏厨房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餐饮调味酱料储料罐结构
CN106983411A (zh) * 2016-05-15 2017-07-28 刘昌亚 一种陶瓷阀片式定量调料机
CN107411586A (zh) * 2016-05-24 2017-12-01 广东艾诗凯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投料的料理机及其投料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98081A1 (en) * 2014-04-16 2015-10-22 Daniel Jeffrey Mcmath Portable ingredients system
CN206612626U (zh) * 2016-12-06 2017-11-0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定量装置、厨房储具及烹饪器具
CN108606644A (zh) * 2018-05-31 2018-10-02 湖州鸿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出调味料机构的定量分料结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935060U (zh) * 2014-06-05 2014-11-12 潘毅强 一种自动冲泡器的下料机构
CN204336754U (zh) * 2015-01-10 2015-05-20 邹水良 一种调料装置
CN204600260U (zh) * 2015-03-09 2015-09-02 广东顺德迪泰隆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食品料理机
CN205585914U (zh) * 2016-03-04 2016-09-21 湖北巨鹏厨房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餐饮调味酱料储料罐结构
CN106983411A (zh) * 2016-05-15 2017-07-28 刘昌亚 一种陶瓷阀片式定量调料机
CN107411586A (zh) * 2016-05-24 2017-12-01 广东艾诗凯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投料的料理机及其投料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89019A (zh) 2019-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21387B (zh) 搅拌器容器以及组装包括伸缩轴的搅拌器容器的方法
CN109589019B (zh) 投料结构及调味机
CN109452890B (zh) 投料模块及调味机
CN106983402A (zh) 组合式榨汁机搅拌机
CN218877649U (zh) 一种粉剂农药定量灌装机
CN108209644B (zh) 烹饪设备及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
EP0776829A1 (en) Powder filling apparatus
JP4896330B2 (ja) ばら荷用の計量装置
US4165185A (en) Mixer, preferably for the mixing of concrete
CN113425142A (zh) 一种自动分菜装置
CN113693461A (zh) 自动拌菜机
CN111772481B (zh) 一种婴儿奶粉调奶器
JP3538136B2 (ja) 穀物搬送機構
CN205267856U (zh) 一种全自动调奶器
CN206761586U (zh) 烹饪设备
CN216020625U (zh) 自动拌菜机
CN220529861U (zh) 调料添加装置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8823501U (zh) 一种分样装置
CN215641049U (zh) 一种色谱仪校验装置
CN213429731U (zh) 一种具有旋翼清理结构的玉米方便粥搅拌机
TWI807761B (zh) 烹飪設備
CN220546186U (zh) 龙头壳体、调料投放装置以及烹饪器具
CN214093228U (zh) 阀体组件、加工杯组件以及食品加工机
GB2477973A (en) Bulk feeder
CN212707687U (zh) 一种智能乳胶连续发泡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