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87738A -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87738A
CN109587738A CN201710905136.0A CN201710905136A CN109587738A CN 109587738 A CN109587738 A CN 109587738A CN 201710905136 A CN201710905136 A CN 201710905136A CN 109587738 A CN109587738 A CN 1095877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equipment
qos
message
data
map upd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0513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87738B (zh
Inventor
夏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RD Communication Shenzhen Ltd
Original Assignee
JRD Communication Shenzhe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RD Communication Shenzhen Ltd filed Critical JRD Communication Shenzhen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0513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87738B/zh
Priority to PCT/CN2017/113304 priority patent/WO2019061787A1/en
Publication of CN1095877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877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877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877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4Negotiating SLA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Negotiating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该通信方法包括:判断用户设备是否完成QoS映射更新;若所述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则在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至少部分下行消息中不设置反射QoS标识;否则在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至少部分下行消息中设置所述反射QoS标识。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减少用户设备的负担和功耗。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设备。
背景技术
QoS(Quality of Service)即服务质量,网络为用户提供服务的最终目标就是保证用户的QoS。针对5G网络的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其QoS架构如图1所示,针对每一个用户设备,核心网建立至少一个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会话,对于每个用户设备,接入网为每个PDU会话建立一个或多个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接入网为由核心网建立的每个PDU会话建立至少一个默认。接入网将属于不同PDU会话的数据包流(Internet Protocol Flow,IP Flow)映射到不同的DRB。用户设备和核心网的非接入层数据包过滤器将上行和下行IP流与QoS流(QoS Flow)相关联。在用户设备和接入网中的接入层实现DRB和上行、下行QoS流的映射关联。其中,在下行链路中,接入网根据QoS流标识(QoS Flow ID,QFI)和关联的QoS配置文件将QoS流映射到DRB;在上行链路中,用户设备用QoS流标识进行上行分组。
在NR系统中,基站和核心网可以配置或者更新QoS流的映射关系,即QoS流与DRB的映射关系以及QoS流与IP流的映射关系。其中,NR系统中采用在接入层消息中设置一反射QoS标识(Reflective QoS Indicator,RQI)的方法,用以指示用户设备配置或更新相同的QoS流的映射关系。然而,为了实现该配置或更新QoS映射关系的功能,所有下行链路数据包都需要通过空中接口设置RQI,这将使得用户设备每次接收一个数据包就需要进行QoS映射检查,大大增加了用户设备的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设备,能够解决用户设备负担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判断用户设备是否完成QoS映射更新;若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则在向用户设备发送的至少部分下行消息中不设置反射QoS标识;否则在向用户设备发送的至少部分下行消息中设置反射QoS标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判断用户设备是否需要接入一目标基站,目标基站区别于用户设备的当前服务基站;若用户设备需要接入目标基站,则当前服务基站将用户设备当前的QoS流标识和数据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发送给目标基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第三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判断用户设备是否完成QoS映射更新;若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则在向用户设备发送的至少部分下行消息中不设置更新QoS标识;否则在向用户设备发送的至少部分下行消息中设置更新QoS标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第四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判断用户设备是否完成QoS映射更新;若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则向基站和/或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的确认消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第五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电路,处理器连接通信电路;处理器用于执行指令以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第六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存储功能的设备,存储有指令,该指令被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判断用户设备是否完成QoS映射更新,在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时,在向用户设备发送的至少部分下行消息中不设置反射QoS标识,否则在向用户设备发送的至少部分下行消息中设置反射QoS标识,使得基站在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后,不需要在向用户设备发送的至少部分下行消息中设置反射QoS标识,从而使得用户设备不需要一直进行QoS映射检查,减少了用户设备的负担和功耗。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NR系统的QoS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一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交互过程示意图;
图4是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的至少部分下行SDAP数据包的包头格式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五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六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基站接收到的确认消息为SDAP控制消息的格式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七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步骤S1174之前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基站接收到的确认消息为SDAP数据消息的格式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八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九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十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十实施例中基站和用户设备之间的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18是图17中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的SDAP数据消息的格式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十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十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十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十三实施例中用户设备采用双连接改变辅基站时各实体之间的交互过程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十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十四实施例中用户设备、核心网设备和基站之间的交互过程示意图;
图25是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十五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6是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十六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7是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十七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8是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十八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9是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十九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0是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二十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1是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二十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2是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二十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3是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二十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4是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二十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5是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二十五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6是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二十六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7是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二十七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8是本发明通信设备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9是本发明通信设备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0是本发明通信设备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1是本发明具有存储功能的设备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2是本发明具有存储功能的设备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3是本发明具有存储功能的设备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2所示,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基站。基站连接核心网并与用户设备进行无线通信,为相应的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基站可以为宏基站、微(micro)基站、微微(pico)基站或家庭基站(femtocell)。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站也可以被称为无线基站、接入点、B节点,演进型B节点(eNodeB,eNB),gNB或其他合适的术语。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
S11:判断用户设备是否完成QoS映射更新;
在NR系统中,提出了一个新接入子层,服务数据适应协议层(Service DataAdaption Protocol,SDAP),用于在上行和下行数据包中设置QoS流标识,以及实现DRB和上行、下行QoS流的映射。其中,针对上行链路,该新接入子层SDAP采用上行链路反射QoS映射(Uplink Reflective QoS Mapping),即对于每个DRB,用户设备监视下行链路的QoS流标识,并在上行链路中应用相同的映射。用户设备可以根据当前接收到的下行数据包的QoS映射关系,确定是否需要进行QoS映射更新,若需要,则进行映射更新。
具体地,结合图3所示,在一个应用例中,基站需要初始化或者更新QoS映射关系时,可以在向用户设备发送的下行消息中设置RQI,其中,该下行消息可以是控制信令,也可以是数据消息,基站可以通过广播方式向所有用户设备发送给下行消息,也可以直接向某一个或某一些用户设备发送该下行消息,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用户设备接收到该下行消息后,解析获得RQI值为预设值(如1),则用户设备进行QoS映射检查,即在接入层检查该消息的QFI和DRB的映射关系是否更改,若更改,则在自身保存的QoS映射关系表中更新该QFI和DRB的映射关系,并在非接入层检查该消息的QFI和IP流的映射关系是否更改,若更改,则同样在自身保存的QoS映射关系表中更新该QFI和IP流的映射关系,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后,可以向基站发送完成QoS映射更新的确认消息,以通知基站该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其中,该确认消息的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定,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基站也可以在向用户设备发送多个设置有预设RQI(如1)的下行消息,或者在向用户设备持续发送预设时间的设置有预设RQI的下行消息,又或者接收到用户设备通过更新后的DRB传输的上行消息后,直接确定该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不需要接收到用户设备的确认消息。
S12:若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则在向用户设备发送的至少部分下行消息中不设置反射QoS标识;否则在向用户设备发送的至少部分下行消息中设置反射QoS标识。
其中,该反射QoS标识RQI可以占用一个或多个比特,并且设置该RQI时,该RQI的值为预设值(如1)时,则会触发用户设备进行QoS映射检查,其中该预设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定,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地,在上述应用例中,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后,基站可以在后续向用户设备发送的至少部分下行消息中不设置RQI,即省略RQI,其中,该至少部分下行消息至少包括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后的QoS流对应的IP流消息。否则,基站继续在向用户设备发送的至少部分下行消息中设置预设RQI。
例如,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后,基站后续向该用户设备发送的下行SDAP数据包的包头如图4所示,该SDAP数据包的包头中不设置RQI,保留8比特的QFI。当然,该SDAP数据包也可以采用透明模式进行传输,即省略包头。其中,可以在PDCP层设置一标识,以区分该SDAP消息是数据消息还是控制消息,如该标识为1,则表示该SDAP消息是控制消息,否则为数据消息。
在其他实施例中,基站也可以将该RQI设置为非预设值(如0),从而不触发用户设备进行QoS映射检查,降低用户设备的负担。基站不设置RQI的同时,也可以进一步省略QFI,以降低空中接口的负担。基站不设置RQI和QFI同时,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的上行消息中,也可以不设置RQI和QFI,以进一步降低空中接口的负担。
本实施例中,基站通过判断用户设备是否完成QoS映射更新,在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时,在向用户设备发送的至少部分下行消息中不设置反射QoS标识,否则在向用户设备发送的至少部分下行消息中设置反射QoS标识,使得基站在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后,不需要在向用户设备发送的至少部分下行消息中设置反射QoS标识,从而使得用户设备不需要一直进行QoS映射检查,减少了用户设备的负担和功耗。
如图5所示,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二实施例是在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11进一步包括:
S111:判断向用户设备发送的服务数据适应协议数据消息的数量是否大于预设数量;
其中,该预设数量是由网络配置的,具体数值根据实际网络质量和网络需求而定,此处不做具体限定。该服务数据适应协议(SDAP)数据消息中设置有反射QoS标识(RQI),以通知用户设备进行QoS映射检查。
S112:若向用户设备发送的服务数据适应协议数据消息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则判定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
具体地,在一个应用例中,基站可以向用户设备连续发送多个SDAP数据消息,且该SDAP数据消息中,设置有RQI,该RQI值为预设值1,该SDAP数据消息是通过更新后的DRB传输的,则只要用户设备接收到一个该SDAP数据消息,用户设备就会进行QoS映射检查,并完成QoS映射更新。基站开始向用户设备发送SDAP数据消息时,即开启一个计数器,只要该计数器的当前计数值和初始计数值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数量(如10)时,则表明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的该SDAP数据消息的数量大于该预设数量,此时基站认为用户设备已经触发并完成QoS映射更新,后续可以在向该用户设备发送的至少部分下行消息中不设置该RQI。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基站也可以在向用户设备发送的SDAP数据消息中设置一计数值,每发送一次SDAP数据消息,则将该计数值加一或减一,以用于判断该SDAP数据消息的发送数量是否大于预设数量。基站也可以不是连续向用户设备发送该SDAP数据消息,例如间隔发送等,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如图6所示,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三实施例是在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11进一步包括:
S113:判断连续向用户设备发送的服务数据适应协议数据消息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预设时间;
其中,该预设时间是由网络配置的,具体数值可以根据网络质量和网络需求而定,此处不做具体限定。该服务数据适应协议(SDAP)数据消息中设置有反射QoS标识(RQI),以通知用户设备进行QoS映射检查。
S114:若连续向用户设备发送的服务数据适应协议数据消息的持续时间大于预设时间,则判定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
具体地,在一个应用例中,基站持续向用户设备连续发送多个SDAP数据消息,且该SDAP数据消息中,设置有RQI,该RQI值为预设值1,该SDAP数据消息是通过更新后的DRB传输的,则只要用户设备接收到一个该SDAP数据消息,用户设备就会进行QoS映射检查,并完成QoS映射更新。基站开始持续向用户设备发送SDAP数据消息时,即开启一个计时器,只要该计时器持续记录的时间大于预设时间(如5秒)时,则表明基站连续向用户设备发送的该SDAP数据消息的持续时间大于该预设时间,此时基站认为用户设备已经触发并完成QoS映射更新,后续可以在向该用户设备发送的至少部分下行消息中不设置该RQI。
如图7所示,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四实施例是在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11进一步包括:
S115: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包,其中上行数据包对应的QoS流映射到QoS映射更新后的数据无线承载;
其中,基站可以根据接收到的该上行数据包的QFI和DRB判断该用户设备是否完成QoS映射更新,其中DRB即为传输该上行数据包对应的QoS的数据无线承载。
例如,基站接收到的该上行数据包的QFI和DRB分别为0xFE和0,基站可以在其更新后的QFI和DRB映射表中,查找该QFI和DRB的映射关系,若QFI=0xFE映射到DRB=0,则表明该用户设备已经完成QoS映射更新,否则,该用户设备没有完成QoS映射更新。
S116:若接收到该上行数据包,则判定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
具体地,在一个应用例中,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后,如将QoS流映射到更新后的DRB后,用户设备后续向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包中,该上行数据包所属的QoS流即通过更新后的DRB传输,若基站接收到该上行数据包,解析后获取该上行数据包的QFI对应的DRB是更新后的DRB,则表明该用户设备已经完成QoS映射更新,在后续向该用户设备发送的至少部分下行消息中可以不设置该RQI。其中,该上行数据包也可以同时作为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的确认消息。
如图8所示,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五实施例是在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11进一步包括:
S117: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的确认消息;
其中,确认消息包括但不限于服务数据适应协议(SDAP)数据消息、服务数据适应协议(SDAP)控制消息、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消息,该确认消息用于通知基站该用户设备完成接入层的QoS映射更新,即完成QoS流和DRB之间的映射更新。
S118:若接收到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的确认消息,则判定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
具体地,在一个应用例中,结合图3所示,基站需要初始化或者更新QoS映射关系时,例如将QoS流x映射到DRB y时,在向用户设备发送的SDAP数据消息中设置RQI=1,其中,该SDAP数据消息的QFI=x,并且通过DRB y传输该SDAP数据消息。用户设备接收到该SDAP数据消息后,解析获得RQI值为预设值(即1),则用户设备进行QoS映射检查,检查该消息的QFI=x在用户设备自身保存的映射表中是否映射到DRB y,若映射表中该QFI=x映射到的DRB不是DRB y,如映射到DRBz,则用户设备在自身保存的映射表中将该QFI和DRB的映射关系更新为QFI=x映射到DRB y,然后,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完成QoS映射更新的确认消息,以通知基站该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基站接收到该确认消息,例如接收到RRC消息,并在该RRC消息中获取到确认位的值为1时,则基站确认该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
如图9所示,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六实施例是在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五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117进一步包括:
S1170:判断接收到的服务数据适应协议控制消息中的确认标识位是否为预设值;
其中,该预设值是预先设置的通知基站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的标识值,根据标识位的占用的比特数确定其具体数值,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S1171:若服务数据适应协议控制消息中的确认标识位为预设值,则判定接收到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的确认消息。
具体地,结合图10所示,在一个应用例中,该SDAP控制消息的格式如图10所示,其中第一位D/C若是1,则表示当前消息是SDAP控制消息,若是0,则表示当前消息是SDAP数据消息,第二位S即为透明模式标识位,若S为1,则表示采用SDAP透明模式,若S为0,则表示不采用SDAP透明模式,第三位A即为该确认标识位,若A为1,则表示该消息为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的确认消息,数据位R为保留位,数据位QFI为QoS流标识。若基站接收到该SDAP控制消息,且该消息中A为1时,则判定接收到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的确认消息。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确认标识位也可以占用更多比特,或者设置于其他位置,该SDAP控制消息的格式也可以采用其他类型,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如图11所示,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七实施例是在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五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117进一步包括:
S1172:判断接收到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消息的有效载荷是否为零比特,该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消息中包括该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消息映射到的QoS流对应的QoS流标识;
S1173:若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消息的有效载荷为零比特,则判断传输该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消息的数据无线承载是否与QoS映射更新后的该QoS流标识映射到的数据无线承载一致;
S1174:若一致,则判定接收到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的确认消息。
具体地,在一个应用例中,若基站接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PDCP数据消息时,解析后获得该PDCP消息的有效载荷为零比特,即该PDCP数据消息的上层SDAP层数据消息的有效数据长度为零比特,则该上层SDAP数据消息中只包含数据包头,其中,该上层SDAP数据消息的数据包头格式可以采用如图13所示的格式,若该数据包头中包含的QFI和传输该PDCP数据消息的DRB之间的映射关系,与经过QoS映射更新后的该QFI和DRB之间的映射关系一致,即传输该PDCP数据消息的DRB与基站中更新的QoS映射表中该QFI对应的DRB一致,则基站判定接收到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的确认消息。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基站还可以同时判断接收到的PDCP数据消息中确认标识位是否为预设值,以判定是否接收到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的确认消息,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地,如图12所示,步骤S1174之前,进一步包括:
S1175:判断接收到的服务数据适应协议数据消息包头中的确认标识位是否为预设值;
S1176:若服务数据适应协议数据消息中的确认标识位为预设值,则判定接收到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的确认消息。
具体地,结合图13所示,在一个应用例中,该SDAP数据消息的格式如图13所示,其中第一位A即为该确认标识位,若A为1,则表示该消息为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的确认消息,数据位QFI为QoS流标识。若基站接收到该SDAP数据消息,且该消息中A为1时,则判定接收到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的确认消息,该确认消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完成该确认消息携带的QFI与传输该确认消息的DRB之间的映射更新。其中,用户设备可以在PDCP层设置一标识,以区分该SDAP消息是数据消息还是控制消息,如该标识为1,则表示该SDAP消息是控制消息,否则为数据消息。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SDAP数据消息也可以包括其他数据,或者采用其他数据格式,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如图14所示,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八实施例是在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12进一步包括:
S121:向用户设备发送的至少部分服务数据适应协议数据消息的数据包头中仅设置QoS流标识。
具体地,结合图4所示,在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后,基站可以在向该用户设备发送的至少部分SDAP数据消息中,省略RQI,仅设置QFI,如仅设置8比特的QFI,从而进一步降低空中接口和用户设备的负担。其中,该至少部分SDAP数据消息包括用户设备已经完成QoS映射更新的部分QoS流对应的数据包,即该至少部分SDAP数据消息是通过更新后的DRB传输。
可选地,由于SDAP数据包的包头中不包括区别SDAP数据消息和控制消息的标识位,因此,可以在下层消息中增加该标识位,如在PDCP层设置一SDAP数据消息的指示位,以区别SDAP数据消息和SDAP控制消息。
在其他实施例中,该SDAP数据包的包头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格式,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还可以与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二至第七中任一个实施例及其任意不冲突的组合相结合。
如图15所示,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九实施例是在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12进一步包括:
S122:向用户设备发送的服务数据适应协议数据消息中省略数据包头。
其中,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设置有服务数据适应协议数据消息的指示位,以区别服务数据适应协议数据消息是否携带包头的格式。
具体地,在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后,基站可以在向该用户设备发送的至少部分SDAP数据消息中,省略RQI,同时省略QFI,即采用SDAP透明模式传输数据,从而减少开销,进一步降低空中接口和用户设备的负担。其中,该至少部分SDAP数据消息包括用户设备已经完成QoS映射更新的部分QoS流对应的数据包,即该至少部分SDAP数据消息是通过更新后的DRB传输。
由于SDAP数据包的包头中不包括区别SDAP数据消息是否携带包头的标识位,因此,可以在下层消息中增加该标识位,如在PDCP层设置一SDAP数据消息的指示位,以区别SDAP数据消息是否携带包头的格式,例如该指示位为1,则该SDAP数据消息不携带包头。
在其他实施例中,该SDAP数据包的包头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格式,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还可以与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二至第七中任一个实施例及其任意不冲突的组合相结合。
如图16所示,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十实施例是在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11之前,进一步包括:
S10:向用户设备发送服务数据适应协议控制消息,以通知用户设备进行QoS映射检查。
其中,该服务数据适应协议控制消息中至少包括反射QoS标识和QoS流标识。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设置有服务数据适应协议控制消息的指示位,以区别服务数据适应协议数据消息和服务数据适应协议控制消息。
具体地,结合图17所示,在一个应用例中,基站需要进行初始化配置或者更新QoS映射关系时,即需要初始化或更新QoS流和DRB之间的映射关系时,可以向用户设备发送SDAP控制消息,且该SDAP控制消息的包头中设置有预设RQI和QFI,如该RQI值为1,该SDAP控制消息通过需要初始化或更新的对应DRB传输,用户设备接收到该SDAP控制消息后,获得该RQI值为1,则用户设备进行QoS映射检查,并将该消息的QFI映射到该对应的DRB,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后,可以向基站返回一SDAP控制消息,以通知基站该用户设备已经完成QoS映射更新,该返回的SDAP控制消息中包括但不限于确认标识(ACK)、QFI和IP流标识(IPFlow)。其中,基站发送的该SDAP控制消息也可以包括该IP Flow。
其中,该SDAP控制消息的格式如图18所示,第一位RQI即为反射QoS标识,若RQI为1,则表示指示用户设备进行QoS映射检查,若RQI为0,则表示指示用户设备不需进行QoS映射检查,数据位QFI为QoS流标识,用于指示当前消息所属的QoS流。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SDAP控制消息的格式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返回的确认消息也可以是SDAP数据消息等,具体可以参考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四至第七中任一个实施例的内容,此处不再重复。
本实施例还可以与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四至第九中任一个实施例及其任意不冲突的组合相结合。
如图19所示,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十一实施例包括:
S21:判断用户设备是否需要接入一目标基站,该目标基站区别于用户设备的当前服务基站;
S22:若用户设备需要接入目标基站,则当前服务基站将用户设备当前的QoS流标识和数据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发送给目标基站。
具体地,在一个应用例中,由于用户设备位置移动、网络质量过差或者基站负载过大等原因,用户设备可能需要切换到区别于当前服务基站的另一个基站,或者需要同时接入到另一个基站,则为了保证数据服务质量,例如数据传输的QoS等级,当前服务基站需要将用户设备当前的QFI和DRB的映射关系发送给目标基站,使得目标基站不需要重新配置QoS映射关系,可以减少目标基站的额外负担和开销,减低目标基站的功耗,同时可以保证用户设备接入目标基站后仍然可以采用与原基站相同的QoS映射关系进行数据传输,降低由于接入新基站导致服务质量下降的可能性。
本实施例步骤的执行可以是在步骤S11之前,或者步骤S11之后,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还可以与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一至第十中任一个实施例或者其不冲突的任意组合相结合。
如图20所示,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十二实施例是在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21包括:
S211:判断用户设备是否需要切换服务基站;
S212:若用户设备需要切换服务基站,则判定用户设备需要接入目标基站。
其中,该目标基站即是该用户设备需要切换进入的新基站。
具体地,在一个应用例中,由于用户设备位置移动或者当前基站服务质量下降等原因,用户设备需要切换服务基站时,用户设备可以向当前服务基站发送切换请求,该切换请求中可以包括目标基站信息,当前服务基站接收到该切换请求后,获取该目标基站信息,通过基站间的接口,例如X2或S1接口,将该用户设备当前的QoS映射关系发送给目标服务基站,使得目标基站不需要重新配置QoS映射关系,可以减少目标基站的额外负担和开销,减低目标基站的功耗,同时保证用户设备接入目标基站后仍然可以采用与原基站相同的QoS映射关系进行数据传输,降低由于接入新基站导致服务质量下降的可能性。
如图21所示,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十三实施例是在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21包括:
S213:判断用户设备是否需要采用双连接且需要将至少一个数据无线承载从当前服务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传输;
S214:若用户设备需要采用双连接且需要将至少一个数据无线承载从当前服务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传输,则判定用户设备需要接入目标基站。
具体地,在一个应用例中,由于服务需求等因素,用户设备可能需要采用双连接,即同时连接两个基站,其中一个为主基站(MeNB),另一个为辅基站(SeNB),主基站可以是用户设备的当前服务基站,辅基站可以是用户设备需要接入的目标基站,该目标基站也可以是用户设备需要更改的辅基站。
结合图22所示,当用户设备采用双连接,且需要将至少一个数据无线承载从MeNB切换到SeNB,例如需要改变双连接的SeNB时,MeNB向目标基站SeNB发送辅基站更改请求消息,该辅基站更改请求中包括用户设备当前的QoS映射关系,即QFI和DRB之间的映射关系,该辅基站更改请求消息中还包括辅小区组的设置信息,目标基站SeNB接收到该辅基站更改请求消息后,向该MeNB回复一个辅基站更改请求确认消息,该辅基站更改请求确认消息中包括辅小区组的设置信息,MeNB接收到该辅基站更改请求确认消息后,向用户设备发送一个RRC连接重配置消息,用户设备完成RRC连接重配置后,向MeNB回复一个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然后MeNB向目标基站SeNB发送一个辅基站重配置完成消息,用户设备和目标基站SeNB之间进行随机接入过程,然后MeNB向目标基站SeNB发送SN状态转移消息,之后服务网关S-GW即通过MeNB向目标基站SeNB发送数据前送消息,最后移动管理实体MME和MeNB之间进行路径更新过程,完成整个辅基站SeNB的更改过程。
本实施例中,主基站将该用户设备当前的QoS映射关系发送给目标基站,使得目标基站不需要重新配置QoS映射关系,可以减少目标基站的额外负担和开销,减低目标基站的功耗。
如图23所示,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十四实施例的执行主体是核心网设备。核心网主要是提供用户连接、对用户的管理以及对业务完成承载,作为承载网络提供到外部网络的接口,核心网设备包括网关、路由器等设备,例如LTE系统中的移动管理实体(MobileManagement Entity,MME)或UMTS系统中的GPRS服务支持节点(Serving GPRS SupportNode,SGSN)等。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
S31:判断用户设备是否完成QoS映射更新;
S32:若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则在向用户设备发送的至少部分下行非接入层消息中不设置更新QoS标识;否则在向用户设备发送的至少部分下行非接入层消息中设置更新QoS标识。
具体地,在一个应用例中,结合图24所示,当核心网设备(CoreNetwork,CN)需要配置或更新IP流和QoS流之间的映射关系时,CN可以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消息,其中该下行消息可以是下行数据包,也可以是下行控制信令,该下行消息中包括非接入层消息。该下行消息中设置有一更新QoS标识,用于指示用户设备配置或更新IP流和QoS流之间的映射关系,基站接收到该下行消息后,会检查该下行消息中的更新QoS标识,若存在该更新QoS标识且该更新QoS标识的值为预设值(如1)时,基站将在该下行消息的数据包头中设置一反射QoS标识(RQI),并该RQI设为预设值(如1),然后向用户设备发送该下行消息。用户设备接收到该下行消息后,解析发现该RQI为预设值,则用户设备会进行QoS更新检查,具体检查过程可以参考步骤S11的内容,此处不再重复。
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后,可以向核心网设备CN发送一完成QoS映射更新的确认消息,也可以直接将IP流映射到更新后的QoS流进行传输,则核心网设备CN可以接收到该确认消息或该IP流数据后,根据该确认消息中的确认位或者该IP流和对应的QFI的映射关系,即可以得知用户设备已经完成QoS映射更新。
核心网设备CN确定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后,则可以在向用户设备发送的下行消息中不设置该更新QoS标识,即可以省略该更新QoS标识,从而使得用户设备可以不进行非接入层的QoS映射检查,从而减少用户设备的负担和功耗。同时,若基站也不需要进行QFI和DRB的映射更新时,基站可以同时在下行接入层消息中不设置RQI,从而使得用户设备直接不进行QoS映射检查,进一步减少用户设备的负担和功耗。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核心网设备CN也可以向用户设备发送多个下行消息或者持续发送下行消息一段时间后,直接确定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
具体如图25所示,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十五实施例是在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十四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31进一步包括:
S311:判断向用户设备发送的下行消息的数量是否大于预设数量;
其中,该预设数量是由网络配置的,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定,此处不做具体限定。该下行消息中设置有更新QoS标识,以通知用户设备进行QoS映射检查。
S312:若向用户设备发送的下行消息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则判定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
具体地,在一个应用例中,核心网设备可以连续向用户设备发送多个下行消息,该下行消息的数据包头部设置有一更新QoS标识,该更新QoS标识为预设值(如1),当发送的下行消息数量达到预设数量(如10)时,则核心网设备直接判定用户设备接收到该下行消息,并完成QoS映射更新。其中,核心网设备可以采用计数器或者在消息中设置计数值等方法,计算向用户设备发送的下行消息的数量。
在其他应用例中,核心网设备也可以不是连续向用户设备发送该下行消息,例如可以是间隔发送,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如图26所示,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十六实施例是在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十四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31进一步包括:
S313:判断连续向用户设备发送的下行消息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预设时间;
其中,该预设时间是由网络配置的,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定,此处不做具体限定。该下行消息中设置有更新QoS标识,以通知用户设备进行QoS映射检查。
S314:若连续向用户设备发送的下行消息的持续时间大于预设时间,则判定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
具体地,在一个应用例中,核心网设备可以连续向用户设备发送多个下行消息,该下行消息的数据包头部设置有一更新QoS标识,该更新QoS标识为预设值(如1),核心网设备开始向用户设备发送该下行消息时,开启一计时器,当连续发送的下行消息的持续时间,即该计时器记录的时间达到预设时间(如10秒)时,则核心网设备直接判定用户设备接收到该下行消息,并完成QoS映射更新。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核心网设备还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包判断用户设备是否完成QoS映射更新。
具体如图27所示,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十七实施例是在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十四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31进一步包括:
S315: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包,其中上行数据包对应的IP流映射到QoS映射更新后的QoS流;
S316:若接收到该上行数据包,则判定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
具体地,核心网设备可以根据接收到的该上行数据包的QFI和IP流判断该用户设备是否完成QoS映射更新。
例如,核心网设备接收到的该上行数据包的QFI和IP流分别为0xFE和1,核心网设备可以在其更新后的QFI和IP流映射表中,查找该QFI和IP流的映射关系,若QFI=0xFE映射到IP流=1,则表明该用户设备已经完成QoS映射更新,否则,该用户设备没有完成QoS映射更新。其中,该上行数据包也可以作为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的确认消息。
如图28所示,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十八实施例是在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十四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31进一步包括:
S317: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的确认消息;
其中,该确认消息包括非接入层消息,即NAS消息,该确认消息用于通知核心网设备该用户设备完成非接入层的QoS映射更新,即完成QoS流和IP流的映射更新。
S318:若接收到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的确认消息,则判定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
具体地,在一个应用例中,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后,向核心网设备发送NAS消息,该NAS消息中设置有一确认位,该确认位的数值可以为预设值1,则用户设备接收到该确认消息后,则可以根据该确认位的数值确定该用户设备完成非接入层的QoS映射更新。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确认消息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消息,包括数据消息和控制消息,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如图29所示,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十九实施例的执行主体是用户设备。用户设备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移动的,可以为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台式电脑、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无绳电话等。本实施例包括:
S41:判断用户设备是否完成QoS映射更新;
S42:若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则向基站和/或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的确认消息。
其中,该确认消息可以是数据消息,也可以是控制消息,向基站发送的确认消息包括但不限于SDAP数据消息、SDAP控制消息、RRC消息和PDCP消息,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确认消息包括非接入层消息,即NAS消息。该确认消息也可以直接是通过QoS映射更新后的QoS流和/或DRB传输的数据包,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地,结合图3和图24所示,用户设备接收到基站和/或核心网设备发送的下行消息时,若该下行消息中的反射QoS标识或更新QoS标识为预设值(如1)时,则进行QoS更新检查,在接入层检查接收的下行消息中QFI和DRB的映射关系是否与用户设备保存的映射关系一致,若不一致,则将保存的对应映射关系更新为当前下行消息中QFI和DRB的映射关系,若用户设备保存的映射关系中不存在该下行消息中QFI和DRB的映射关系,则在保存的映射关系中增加该下行消息中QFI和DRB的映射关系。类似的,在非接入层检查接收到的下行消息的QFI和IP流的映射关系是否与用户设备保存的映射关系一致,若不一致,则保存的对应映射关系更新为当前下行消息中QFI和IP流的映射关系,若用户设备保存的映射关系中不存在该下行消息中QFI和IP流的映射关系,则在保存的映射关系中增加该下行消息中QFI和IP流的映射关系。
用户设备完成上述更新过程后,则可以向基站和/或向核心网设备发送该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的确认消息,从而可以使得基站或核心网设备在向用户设备发送的下行消息中不设置该RQI或不设置该更新QoS标识,进而可以使得用户设备不需要进行QoS更新检查,减少用户设备的负担和功耗。
如图30所示,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二十实施例是在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十九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41之前,进一步包括:
S401:接收来自基站的下行消息,其中该下行消息中包括反射QoS标识;
其中,该下行消息可以是数据消息,也可以是控制消息,该下行消息的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定,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S402:判断该反射QoS标识是否为预设值;
S403:若该反射QoS标识为预设值,则进行QoS映射检查。
其中,该预设值可以根据该反射QoS标识占用的比特数而定,例如1或11,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地,在一个应用例中,结合图3所示,用户设备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下行消息,如SDAP数据消息后,解析获得该RQI值为1,则用户设备进行QoS映射检查,以在QoS映射关系改变时,更新该用户设备保存的QoS映射关系,进而保证数据的正常传输和服务质量。
如图31所示,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二十一实施例是在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二十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403进一步包括:
S4031:获取下行消息的QoS流标识和对应的当前数据无线承载;
S4032:在用户设备的映射表中查找QoS流标识对应的原始数据无线承载;
S4033:若当前数据无线承载和原始数据无线承载不同,则用户设备更新映射表,以将QoS流标识对应的数据无线承载更新为当前数据无线承载;
S4034:若在该映射表中查找不到该QoS流标识,则用户设备更新该映射表,在该映射表中增加该QoS流标识与当前数据无线承载之间的映射关系。
具体地,在一个应用例中,当用户设备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下行消息,且该下行消息的RQI为1时,用户设备开始进行QoS更新检查,获取该下行消息的QFI和DRB,例如QFI=0xAA,DRB=3,然后在用户设备自身保存的映射表中检查该QFI=0xAA对应的原始DRB是否为3,若该QFI=0xAA对应的原始DRB=2,则该原始DRB与当前DRB不同,用户设备更新该映射表,将该原始DRB更新为当前DRB,即将QFI=0xAA对应的DRB更新为DRB=3,从而完成QoS映射更新。若该映射表中不存在QFI=0xAA对应的原始DRB,则用户设备在该映射表中查找不到QFI=0xAA,用户设备会更新该映射表,将QFI=0xAA和DRB=3之间的映射关系增加到该映射表中,从而完成QoS映射更新。
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仅进行接入层的QoS映射检查。
在其他实施例中,用户设备还可以进一步检查更新非接入层的映射关系。
具体如图32所示,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二十二实施例是在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二十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403进一步包括:
S4035:获取下行消息的QoS流标识和对应的当前IP流;
S4036:在用户设备的映射表中查找QoS流标识对应的原始IP流;
S4037:若当前IP流和原始IP流不同,则用户设备更新映射表,以将QoS流标识对应的IP流更新为当前IP流;
S4038:若在该映射表中查找不到该QoS流标识,则用户设备更新该映射表,在该映射表中增加该QoS流标识与当前IP流之间的映射关系。
具体地,在一个应用例中,当用户设备接收到核心网设备发送的下行消息,且该下行消息的接入层的RQI为1,且该下行消息的更新QoS标识也为1时,用户设备开始进行QoS更新检查,获取该下行消息的QFI和IP流,例如QFI=0xAA,IP流=4,然后在用户设备自身保存的映射表中检查该QFI=0xAA对应的原始IP流是否为4,若该QFI=0xAA对应的原始IP流=5,则该IP流与当前IP流不同,用户设备更新该映射表,将该原始IP流更新为当前IP流,即将QFI=0xAA对应的IP流更新为IP流=4,从而完成QoS映射更新。若该映射表中不存在QFI=0xAA对应的原始IP流,则用户设备在该映射表中查找不到该QFI=0xAA,用户设备会更新该映射表,将QFI=0xAA和IP流=5之间的映射关系增加到该映射表中,从而完成QoS映射更新。
如图33所示,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二十三实施例是在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二十一或第二十二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41进一步包括:
S411:当用户设备完成QoS更新检查并更新映射表后,判定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
具体地,当用户设备完成接入层和/或非接入层的QoS映射更新,并更新自身保存的映射表后,用户设备即完成该QoS映射更新,可以进行后续步骤,后续步骤具体可以参考S42,此处不再重复。
在其他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后,还可以向基站或核心网设备发送的至少部分上行消息中省略QFI或者数据包头,该至少部分上行消息通过QoS映射更新后的QoS流和/或DRB传输。
如图34所示,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二十四实施例是在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十九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42进一步包括:
S421:在向基站发送的服务数据适应协议数据消息或服务数据适应协议控制消息或者无线资源控制消息或者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消息中,设置确认标识位为预设值。
其中,该预设值根据该确认标识位所占用的比特数设置,例如1或11,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该SDAP控制消息、SDAP数据消息的格式分别可以参考图10和图13所示的格式,此处不再重复。该RRC消息可以与现有RRC消息类似,至少在包头中设置一个确认标识位,该PDCP消息可以参考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七实施例中的PDCP消息,或者在现有的PDCP消息包头中设置一确认标识位。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SDAP控制消息、SDAP数据消息、RRC消息和PDCP消息的格式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采用其他数据格式,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如图35所示,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二十五实施例是在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十九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42进一步包括:
S422:设置向基站发送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消息的有效载荷为零比特,且该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消息中包括QoS流标识;
其中,该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消息通过QoS映射更新后的该QoS流标识对应的数据无线承载传输。
具体地,在一个应用例中,用户设备可以设置向基站发送的PDCP数据消息的有效载荷为零比特,例如上层SDAP数据载荷长度为零比特,即该SDAP数据消息仅包含数据包头,以使得该PDCP数据包为空包,从而与正常传输的SDAP数据消息区分开来。其中,该上层SDAP数据消息的数据包头格式可以采用如图13所示的格式,且该数据包头中包含的QFI和传输该PDCP数据消息的DRB之间的映射关系,与经过QoS映射更新后的该QFI和DRB之间的映射关系一致,即传输该PDCP数据消息的DRB与用户设备更新后的映射表中该QFI对应的DRB一致,以将该PDCP数据消息作为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的确认消息发送给基站。
如图36所示,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二十六实施例是在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二十五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42之后,进一步包括:
S43:设置向基站发送的至少部分服务数据适应协议数据消息的数据包头中仅包含QoS流标识;或者省略向基站发送的至少部分服务数据适应协议数据消息的数据包头。
其中,该至少部分服务数据适应协议数据消息通过QoS映射更新后的QoS流和/或DRB传输。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设置有服务数据适应协议数据消息的指示位,以区别服务数据适应协议数据消息是否携带包头的格式。
具体地,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后,该完成映射更新的QoS流对应的上行数据包,该SDAP数据消息可以仅包含QFI或者直接采用SDAP透明模式省略整个数据包头,从而进一步降低空中接口和用户设备的负担,提高通信效率。同时,该上行SDAP数据包还可以作为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的确认消息。
由于SDAP数据包的包头中不包括区别SDAP数据消息是否携带包头的标识位,因此,可以在下层消息中增加该标识位,如在PDCP层设置一SDAP数据消息的指示位,以区别SDAP数据消息是否携带包头的格式,例如该指示位为1,则该SDAP数据消息不携带包头。
如图37所示,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二十七实施例是在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十九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42进一步包括:
S423:向核心网设备发送上行数据包,其中上行数据包对应的IP流映射到QoS映射更新后的QoS流。
其中,该上行数据包包括上行NAS层数据包。
由于该上行数据包是对应的IP流映射到QoS映射更新后的QoS流,则表明该用户设备已经完成非接入层的QoS映射更新,该上行数据包可以作为该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的确认消息发送给核心网设备,以使得核心网设备在该QoS流对应的下行消息中可以不用再设置更新QoS标识。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和核心网设备之间的交互过程可以参考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十九实施例的内容,此处不再重复。
如图38所示,本发明通信设备10第一实施例包括:处理器110和通信电路120,该处理器110连接该通信电路120;
通信电路120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是通信设备10与其他通信设备进行通信的接口。
处理器110控制通信设备的操作,处理器110还可以称为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处理器110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处理器110还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处理器110用于执行指令以实现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一至第十三实施例中任一个以及任意不冲突的组合所提供的方法。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通信设备1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图未示)等其他部件,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的通信设备可以是基站,也可以是可集成于基站中的独立部件,例如基带板。
如图39所示,本发明通信设备20第二实施例包括:处理器210和通信电路220,处理器210连接通信电路220。
通信电路220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是通信设备20与其他通信设备进行通信的接口。
处理器210控制通信设备的操作,处理器210还可以称为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处理器210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处理器210还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处理器210用于执行指令以实现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十四至第十八实施例中任一个以及任意不冲突的组合所提供的方法。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通信设备2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图未示)等其他部件,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的通信设备可以是核心网设备,例如网关、路由器等,也可以是可集成于核心网设备中的独立部件。
如图40所示,本发明通信设备30第三实施例包括:处理器310和通信电路320,处理器310连接通信电路320。
通信电路320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是通信设备30与其他通信设备进行通信的接口。
处理器310控制通信设备的操作,处理器310还可以称为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处理器310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处理器310还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处理器310用于执行指令以实现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十九至第二十七实施例中任一个以及任意不冲突的组合所提供的方法。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通信设备3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图未示)等其他部件,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的通信设备可以是用户设备,例如终端,也可以是可集成于终端中的独立部件,例如基带芯片。
如图41所示,本发明具有存储功能的设备第一实施例中,具有存储功能的设备70内部存储有程序701,该程序701被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一至第十三实施例中任一个以及任意不冲突的组合所提供的方法。
其中,具有存储功能的设备70可以是便携式存储介质如U盘、光盘,也可以是基站、服务器或可集成于基站中的独立部件,例如基带板等。
如图42所示,本发明具有存储功能的设备第二实施例中,具有存储功能的设备80内部存储有程序801,该程序801被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十四至第十八实施例中任一个以及任意不冲突的组合所提供的方法。
其中,具有存储功能的设备80可以是便携式存储介质如U盘、光盘,也可以是核心网设备、服务器或可集成于核心网设备中的独立部件,例如基带芯片等。
如图43所示,本发明具有存储功能的设备第三实施例中,具有存储功能的设备90内部存储有程序901,该程序901被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十九至第二十七实施例中任一个以及任意不冲突的组合所提供的方法。
其中,具有存储功能的设备90可以是便携式存储介质如U盘、光盘,也可以是用户设备、服务器或可集成于用户设备中的独立部件,例如基带芯片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35)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用户设备是否完成QoS映射更新;
若所述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则在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至少部分下行消息中不设置反射QoS标识;否则在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至少部分下行消息中设置所述反射QoS标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用户设备是否完成QoS映射更新包括:
判断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服务数据适应协议数据消息的数量是否大于预设数量;
若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服务数据适应协议数据消息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则判定所述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
其中,所述服务数据适应协议数据消息中设置有所述反射QoS标识,以通知所述用户设备进行QoS映射检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用户设备是否完成QoS映射更新包括:
判断连续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服务数据适应协议数据消息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预设时间;
若连续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服务数据适应协议数据消息的持续时间大于预设时间,则判定所述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
其中,所述服务数据适应协议数据消息中设置有所述反射QoS标识,以通知所述用户设备进行QoS映射检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用户设备是否完成QoS映射更新包括:
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包,其中所述上行数据包对应的QoS流映射到所述QoS映射更新后的数据无线承载;
若接收到所述上行数据包,则判定所述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用户设备是否完成QoS映射更新包括:
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的确认消息;
若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的确认消息,则判定所述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认消息包括服务数据适应协议数据消息、服务数据适应协议控制消息、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消息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的确认消息包括:
判断接收到的所述服务数据适应协议控制消息中的确认标识位是否为预设值;
若所述服务数据适应协议控制消息中的确认标识位为所述预设值,则判定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的确认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的确认消息包括:
判断接收到的所述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消息的有效载荷是否为零比特,所述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消息中包括所述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消息映射到的QoS流对应的QoS流标识;
若所述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消息的有效载荷为零比特,则判断传输所述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消息的数据无线承载是否与QoS映射更新后的所述QoS流标识映射到的所述数据无线承载一致;
若一致,则判定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的确认消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定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的确认消息之前,进一步包括:
判断接收到的所述服务数据适应协议数据消息包头中的确认标识位是否为预设值;
若所述服务数据适应协议数据消息中的确认标识位为所述预设值,则判定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的确认消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至少部分下行消息中不设置反射QoS标识,包括: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至少部分服务数据适应协议数据消息的数据包头中仅设置QoS流标识。
11.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至少部分下行消息中不设置反射QoS标识,包括: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至少部分服务数据适应协议数据消息中省略数据包头;
其中,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设置有所述服务数据适应协议数据消息的指示位,以区别所述服务数据适应协议数据消息是否携带包头的格式。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用户设备是否完成QoS映射更新之前,包括: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服务数据适应协议控制消息,以通知所述用户设备进行QoS映射检查;
其中,所述服务数据适应协议控制消息中至少包括所述反射QoS标识和QoS流标识。
13.根据权利要7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设置有所述服务数据适应协议控制消息的指示位,以区别服务数据适应协议数据消息和所述服务数据适应协议控制消息。
14.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用户设备是否需要接入一目标基站,所述目标基站区别于所述用户设备的当前服务基站;
若所述用户设备需要接入所述目标基站,则所述当前服务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当前的QoS流标识和数据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发送给所述目标基站。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用户设备是否需要接入一目标基站包括:
判断所述用户设备是否需要切换服务基站;
若所述用户设备需要切换服务基站,则判定用户设备需要接入所述目标基站。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用户设备是否需要接入一目标基站包括:
判断所述用户设备是否需要采用双连接且需要将至少一个数据无线承载从所述当前服务基站切换到所述目标基站传输;
若所述用户设备需要采用双连接且需要将至少一个数据无线承载从所述当前服务基站切换到所述目标基站传输,则判定用户设备需要接入所述目标基站。
17.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用户设备是否完成QoS映射更新;
若所述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则在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至少部分下行消息中不设置更新QoS标识;否则在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至少部分下行消息中设置所述更新QoS标识。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用户设备是否完成QoS映射更新包括:
判断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下行消息的数量是否大于预设数量;
若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下行消息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则判定所述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
其中,所述下行消息中设置有所述更新QoS标识,以通知所述用户设备进行QoS映射检查。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用户设备是否完成QoS映射更新包括:
判断连续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下行消息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预设时间;
若连续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下行消息的持续时间大于预设时间,则判定所述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
其中,所述下行消息中设置有所述更新QoS标识,以通知所述用户设备进行QoS映射检查。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用户设备是否完成QoS映射更新包括:
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包,其中所述上行数据包对应的IP流映射到所述QoS映射更新后的QoS流;
若接收到所述上行数据包,则判定所述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用户设备是否完成QoS映射更新包括:
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的确认消息;
若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的确认消息,则判定所述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认消息包括非接入层消息。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的确认消息包括:
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包,其中所述上行数据包对应的IP流映射到所述QoS映射更新后的QoS流;
若接收到所述上行数据包,则判定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的确认消息。
24.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用户设备是否完成QoS映射更新;
若所述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则向基站和/或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的确认消息。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用户设备是否完成QoS映射更新之前,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基站的下行消息,其中所述下行消息中包括反射QoS标识;
判断所述反射QoS标识是否为预设值;
若所述反射QoS标识为预设值,则进行QoS映射检查。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QoS映射检查包括:
获取所述下行消息的QoS流标识和对应的当前数据无线承载;
在所述用户设备的映射表中查找所述QoS流标识对应的原始数据无线承载;
若所述当前数据无线承载和所述原始数据无线承载不同,则所述用户设备更新所述映射表,以将所述QoS流标识对应的数据无线承载更新为所述当前数据无线承载;
若在所述映射表中查找不到所述QoS流标识,则所述用户设备更新所述映射表,在所述映射表中增加所述QoS流标识与所述当前数据无线承载之间的映射关系。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QoS映射检查包括:
获取所述下行消息的QoS流标识和对应的当前IP流;
在所述用户设备的映射表中查找所述QoS流标识对应的原始IP流;
若所述当前IP流和所述原始IP流不同,则所述用户设备更新所述映射表,以将所述QoS流标识对应的IP流更新为所述当前IP流;
若在所述映射表中查找不到所述QoS流标识,则所述用户设备更新所述映射表,在所述映射表中增加所述QoS流标识与所述当前IP流之间的映射关系。
28.根据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用户设备是否完成QoS映射更新包括:
当所述用户设备完成所述QoS更新检查并更新所述映射表后,判定所述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
29.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基站发送的确认消息包括服务数据适应协议数据消息、服务数据适应协议控制消息、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消息中的至少一种。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的确认消息包括:
在向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服务数据适应协议数据消息或所述服务数据适应协议控制消息或者无线资源控制消息或者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消息中,设置确认标识位为预设值。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的确认消息包括:
设置向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消息的有效载荷为零比特,且所述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消息中包括QoS流标识;
其中,所述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消息通过QoS映射更新后的所述QoS流标识对应的数据无线承载传输。
32.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确认消息包括非接入层消息。
33.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用户设备完成QoS映射更新的确认消息包括:
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上行数据包,其中所述上行数据包对应的IP流映射到所述QoS映射更新后的QoS流。
34.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通信电路,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通信电路;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16、17-23、24-3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5.一种具有存储功能的设备,存储有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6、17-23、24-3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710905136.0A 2017-09-28 2017-09-28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设备 Active CN1095877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05136.0A CN109587738B (zh) 2017-09-28 2017-09-28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设备
PCT/CN2017/113304 WO2019061787A1 (en) 2017-09-28 2017-11-28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STORAGE FUNCTION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05136.0A CN109587738B (zh) 2017-09-28 2017-09-28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87738A true CN109587738A (zh) 2019-04-05
CN109587738B CN109587738B (zh) 2022-04-22

Family

ID=65900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05136.0A Active CN109587738B (zh) 2017-09-28 2017-09-28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87738B (zh)
WO (1) WO201906178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63017A (zh) * 2019-12-30 2020-05-15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基站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147678A1 (zh) * 2020-01-21 2021-07-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51043A (zh) * 2018-04-04 2019-10-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9423A (zh) * 2006-11-10 2008-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服务质量映射表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EP3010281A1 (en) * 2007-08-19 2016-04-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of handover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9423A (zh) * 2006-11-10 2008-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服务质量映射表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EP3010281A1 (en) * 2007-08-19 2016-04-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of handover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 "Data forwarding with QoS flow relocation", 《3GPP TSG-RAN3 MEETING #95BIS R3-171072》 *
HUAWEI等: "SDAP Header Format", 《3GPP TSG-RAN WG2#99 MEETING R2-1708932》 *
NOKIA: "5GS Reflective QoS", 《SA WG2 MEETING #122 S2-174406》 *
TCL: "Solutions for Flexible QFI Presence for AS Level Reflective QoS", 《3GPP TSG-RAN2 NR#99 R2- 1707868》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63017A (zh) * 2019-12-30 2020-05-15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基站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63017B (zh) * 2019-12-30 2023-10-24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基站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147678A1 (zh) * 2020-01-21 2021-07-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61787A1 (en) 2019-04-04
CN109587738B (zh) 2022-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96291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移动性管理实体和移动终端
CN108260121B (zh) 一种数据调度方法、基站及系统
CN110249597A (zh) 一种QoS流处理方法、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02413583B (zh) 一种天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17118199A1 (zh) 一种数据调度方法、基站及系统
CN109151924A (zh) 通信方法及接入网设备、核心网设备
CN109076382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基站执行的数据传输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装置
CN103974238B (zh) 一种在异构网络中实现安全检测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905330B (zh) 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电基站控制器、和重定位方法
CN109245845A (zh) 一种信令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8702802A (zh) 用户设备及其数据传输方法以及网络节点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TW201119432A (en) Method of measurement reporting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20164615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2438277A (zh) 一种终端接入方法及系统
WO2012079527A1 (zh) 公共路径的建立和使用方法、m2m的通信方法及系统
WO2018058686A1 (zh) 一种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073638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和接入网网元
CN104429156B (zh) 一种无线网络的建立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9587738A (zh)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设备
US8948131B2 (e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gateway
CN108307450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024301A (zh) 基站、用户设备及其执行的方法
CN110035449A (zh) 一种数据量报告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4378730A (zh) 一种m2m业务在蜂窝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接入系统
CN102469552B (zh) 一种终端接入的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