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87717A - 连接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连接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87717A
CN109587717A CN201811533567.XA CN201811533567A CN109587717A CN 109587717 A CN109587717 A CN 109587717A CN 201811533567 A CN201811533567 A CN 201811533567A CN 109587717 A CN109587717 A CN 1095877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terminal
priority
size rel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3356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87717B (zh
Inventor
郑英
邓惟
李明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3356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877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877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877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877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877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连接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方法包括:接收来自多个终端的连接请求,根据连接请求获取终端的标识信息;确定标识信息对应的优先度,并确定基站的负载信息;比较负载信息与预设负载阈值的第一大小关系,并根据第一大小关系和优先度确定多个终端分别对应的无线资源连接方案。在UE终端请求建立RRC连接时,获取UE终端在RRCConnection Request信令中附带的ARP信息,同时设立触发门限来触发优先接入流程和抢占流程,进而确定UE终端对应的无线资源连接方案,使得在RRC建立阶段即可实现对高优先级用户和业务的优先接入,保证了高优先级用户的使用体验,进而提高了网络资源利用效率。

Description

连接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4G时代不断地发展,有限的空口资源和设备硬件资源已经无法应对越来越多的用户需求。在高负荷情况下,为了保证承载的服务质量,基站只能接入优先的用户和承载。
为了保证已经接入的承载的QoS,现有系统在RRC接入阶段设计了三个接纳控制门限,分别对应不同的介入策略。
当用户数比例大于用户数接纳控制门限1,拒绝初始接入用户(紧急呼叫用户、VoLTE用户、RRC请求原因为highPriorityAccess的用户除外)、启动动态调整ACB;当用户数比例大于用户数接纳控制门限2,则拒绝新用户(紧急呼叫用户、VoLTE用户、RRC请求原因为highPriorityAccess的用户除外),且允许接入的新用户基于ARP对在线用户执行资源抢占,对待抢占的目标用户执行承载释放;当用户数比例大于用户数接纳控制门限3,则拒绝所有新用户。
在承载建立阶段通过QCI和ARP对用户和业务进行分级进行资源调度。
用户开户时与运营商签约其承载业务优先级。eNodeB可以根据不同承载业务级别进行差异化的准入和拥塞控制。
在E-RAB建立时,EPC会下发ARP给eNodeB。eNodeB将ARP映射为承载业务优先级,承载业务的优先级被分为金银铜铁四个级别。ARP到承载业务优先级的映射可通过参数金牌业务ARP门限、银牌业务ARP门限和铜牌业务ARP门限来配置,这三者之外的ARP值对应铁牌业务。
ARP值和业务等级之前的映射如下表所示,ARP值越大,则优先级越低,在网络拥塞时容易被准入拒绝。
由于用户需要先建立RRC连接后才能建立承载,目前仅能在建立承载阶段接收到核心网下发的用户的QCI和ARP信息。因此在RRC接入阶段,当接入用户超过接纳控制门限1和2时,系统随机挑选一部分用户进行接入。因此高优先级业务和用户有可能在RRC建立阶段就被拒绝接入,导致用户体验变差。
若RRC用户数比例大于接纳控制门限3,系统将会拒绝所有新用户,从而无法在资源受限时及时处理高优先级用户的紧急业务,导致用户体验变差。
综上所述,目前亟需一种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连接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在RRC建立阶段即可实现对高优先级用户和业务的优先接入,保证高优先级用户的使用体验,进而提高了网络资源利用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控制方法,方法包括:接收来自多个终端的连接请求,根据连接请求获取终端的标识信息;确定标识信息对应的优先度,并确定基站的负载信息;比较负载信息与预设负载阈值的第一大小关系,并根据第一大小关系和优先度确定多个终端分别对应的无线资源连接方案。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控制装置,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和控制单元;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多个终端的连接请求,根据所述连接请求获取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控制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优先度,并确定所述基站的负载信息;以及比较所述负载信息与预设负载阈值的第一大小关系,并根据所述第一大小关系和所述优先度确定多个所述终端分别对应的无线资源连接方案。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控制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存储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当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方面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当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方面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通过在接收到终端的连接请求时,同时获取终端的标识信息并确定该终端的优先度和当前基站的负载信息;通过判断负载信息是否超过预设的门限值,结合终端的优先度确定当前终端对应的无线资源连接方法,在RRC建立阶段即可实现对高优先级用户和业务的优先接入,有效地提高网络资源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现网RRC接纳控制策略。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控制方法中接入抢占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RRC建立阶段的接纳抢占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控制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发明,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如图1所示,现网中RRC接纳控制策略在RRC接入阶段设计了三个接纳控制门限,分别对应不同的介入策略。当用户数比例大于用户数接纳控制门限1,拒绝初始接入用户(紧急呼叫用户、VoLTE用户、RRC请求原因为highPriorityAccess的用户除外)、启动动态调整ACB;当用户数比例大于用户数接纳控制门限2,则拒绝新用户(紧急呼叫用户、VoLTE用户、RRC请求原因为highPriorityAccess的用户除外),且允许接入的新用户基于ARP对在线用户执行资源抢占,对待抢占的目标用户执行承载释放;当用户数比例大于用户数接纳控制门限3,则拒绝所有新用户。
其中,在承载建立阶段通过QCI和ARP对用户和业务进行分级进行资源调度。如表1所示:
表1
用户开户时与运营商签约其承载业务优先级。eNodeB可以根据不同承载业务级别进行差异化的准入和拥塞控制。
在E-RAB建立时,EPC会下发ARP给eNodeB。eNodeB将ARP映射为承载业务优先级,承载业务的优先级被分为金银铜铁四个级别。ARP到承载业务优先级的映射可通过参数金牌业务ARP门限、银牌业务ARP门限和铜牌业务ARP门限来配置,这三者之外的ARP值对应铁牌业务,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ARP值 业务等级
1~5 金牌
6~10 银牌
11~15 铜牌
ARP值和业务等级之前的映射如下表所示,ARP值越大,则优先级越低,在网络拥塞时容易被准入拒绝。
而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连接控制方法:
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连接控制方法,包括:
S202,接收来自多个终端的连接请求,根据连接请求获取终端的标识信息;
S204,确定标识信息对应的优先度,并确定基站的负载信息;
S206,比较负载信息与预设负载阈值的第一大小关系,并根据第一大小关系和优先度确定多个终端分别对应的无线资源连接方案。
在该实施例中,在接收到多个终端的连接请求时,UE(用户终端)需要向eNodeB(基站)发送信令RRC(无线资源控制)Connection Request,在此信令中携带用户的ARP信息,即用户的终端标识,并根据ARP信息确定UE终端的优先度。同时确定基站的负载信息,设定对应的门限值,即负载阈值,根据基站的负载信息是否超过对应的门限值,确定具有不同ARP信息的UE终端对应的无线资源连接方案。应用了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UE终端请求建立RRC连接时,获取UE终端在RRCConnectionRequest信令中附带的ARP信息,同时设立触发门限来触发优先接入流程和抢占流程,进而确定UE终端对应的无线资源连接方案,使得在RRC建立阶段即可实现对高优先级用户和业务的优先接入,保证了高优先级用户的使用体验,进而提高了网络资源利用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负载信息包括连接数信息和资源利用率信息,预设负载阈值包括第一连接数阈值和第一资源利用率阈值;以及根据第一大小关系和优先度确定多个终端分别对应的连接方案的步骤,具体为:
当获取到连接数信息小于第一连接数阈值,且资源利用率信息小于第一资源利用率阈值的第一大小关系,根据连接请求确定对应的终端的连接发起时间;根据连接发起时间确定多个终端的第一连接顺序;按照第一连接顺序依次建立多个终端的无线资源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基站的负载信息包括当前接入的终端的连接数信息NRRC和当前的物理硬件资源利用率信息PRBeNB,并有如下公式:
当上述公式的输出结果为FALSE时,即判断连接数信息小于第一连接数阈值,且资源利用率信息小于第一资源利用率阈值,第一门限S1未被触发,所有的新接入用户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接入。
在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地,预设负载阈值还包括第二连接数阈值和第二资源利用率阈值;以及根据第一大小关系和优先度确定多个终端分别对应的连接方案的步骤,还包括:
当获取到连接数信息大于或等于第一连接数阈值且小于第二连接数阈值,和/或资源利用率信息大于或等于第一资源利用率阈值且小于第二利用率阈值的第一大小关系,根据优先度确定多个终端的第二连接顺序;按照第二连接顺序依次建立多个终端的无线资源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基站的负载信息包括当前接入的终端的连接数信息NRRC和当前的物理硬件资源利用率信息PRBeNB,并有如下公式:
当公式①的输出结果为TRUE,且公式②的输出结果为FALSE时,即连接数信息大于或等于第一连接数阈值且小于第二连接数阈值,和/或资源利用率信息大于或等于第一资源利用率阈值且小于第二利用率阈值,此时触发优先接入流程。根据优先度对多个终端进行排序后得到第二连接顺序,按照第二连接顺序依次建立多个终端的无线资源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大小关系和所述优先度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连接方案的步骤,还包括:
当获取到连接数信息大于或等于第二连接数阈值,和/或资源利用率信息大于或等于第二资源利用率阈值的大小关系,获取未连接的全部终端中,优先度高于或等于优先度阈值的第一终端的第一数量;获取已连接的全部终端中,优先度低于优先度阈值的第二终端的第二数量;比较第一数量和第二数量的第二大小关系,根据第二大小关系确定多个第一终端分别对应的连接方案。
在该实施例中,基站的负载信息包括当前接入的终端的连接数信息NRRC和当前的物理硬件资源利用率信息PRBeNB,并有如下公式:
当上述公式的输出结果为TRUE时,即连接数信息大于或等于第二连接数阈值,和/或资源利用率信息大于或等于第二资源利用率阈值的大小关系,此时触发抢占流程。将对基站上所有允许被抢占的RRC连接态的用户按照ARP从大到小进行排序,ARP数值大的用户的优先级别更低,排在队列顶端优先被抢占。具体如图3所示,在所有带连接的终端中,确定高于优先度阈值的第一终端,即需要优先保证连接的用户,并确认该类用户的第一数量NARP=n;同时在已经连接的终端中,确定优先度低于优先度阈值的第二终端,形成包括所有第二终端的待抢占用户列表,并确定该待抢占用户的第二数量NARP>n。比较第一数量NARP=n和第二数量NARP>n的第二大小关系,并进一步根据第二大小关系确定多个第一终端分别对应的连接方案。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根据第二大小关系确定多个第一终端分别对应的连接方案的步骤,具体包括:
当获取到第二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一数量的第二大小关系,根据第二终端的优先度对第二终端进行排序,以得到待释放队列;根据优先度,在待释放队列中选取第一数量的第二终端,并标记为第三终端;释放第三终端的无线资源连接,并建立第一终端的无线资源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首先需要判断当前是否满足批量抢占的条件,具体为判断如下公式是否成立:
NARP=n≥NARP>n
当上述公式成立时,则说明有足够多的低优先级用户可以供待接入用户列表中ARP优先级最高的用户抢占,此时如图3所示,在待抢占用户列表中,按照ARP由高到低的顺序,选取出第一数量NARP=n的第二类终端,并将其标记为第三类终端,释放待释放的第三终端的无线资源连接,并建立待接入的第一终端的无线资源连接。
具体地,如图3所示,如从ARP为1的用户开始进行接入,判断待抢占用户列表中的最高级别的用户数是否满足条件NARP=n≥NARP>n,即是否有足够的低优先级用户可以供待接入用户列表中ARP优先级最高的用户抢占,若有则启动批量抢占。
如ARP级别1的用户数是否小于ARP 2-15的用户数,若满足条件,则一次性释放足够ARP 1的用户接入的RRC连接,供ARP 1的用户接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根据第二大小关系确定多个第一终端分别对应的连接方案的步骤,还包括:
当获取到第二数量小于第一数量的第二大小关系,根据优先度对多个第一终端进行排序,以得到待连接队列,并根据优先度对多个第二终端进行排序,以得到待释放队列;依次比较待连接队列中的每一个第一终端与待释放队列中的每一个第二终端的优先度;当获取到待释放队列中存在优先度低于第一终端的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比较结果,根据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优先度确定与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二终端,并标记为第四终端;释放第四终端的无线资源连接,并建立第一终端的无线资源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有如下公式:
NARP=n≥NARP>n
当上述公式不成立时,则说明没有足够多的低优先级用户可以供待接入用户列表中ARP优先级最高的用户抢占,即不满足批量抢占条件,此时逐个比较待接入用户数ARP值是否小于待抢占用户的ARP,若小于则释放待抢占用户的RRC连接,并允许待接入用户进行接入。具体地,根据优先度对多个第一终端进行排序,以得到待连接队列,并根据优先度对多个第二终端进行排序,以得到待释放队列;从待连接队列中,按照优先度由高到低,即ARP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选取第一终端;同时在袋释放队列中,按照优先度由低到高,即ARP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选取第二终端;依次比较选取的第一终端和选取的第二终端的ARP值,若第一终端的ARP值小于第二终端的ARP值,则释放第二终端的RRC连接,允许第一终端抢占被释放的RRC连接,以满足高优先度用户的连接需求。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根据第二大小关系确定多个第一终端分别对应的连接方案的步骤,还包括:
当获取到待释放队列中所有第二终端的优先度都大于第一终端的比较结果,拒绝第一终端的连接请求。
在该实施例中,如果依次选取的第一终端的ARP值不大于全部依次选取的第二终端中的任一个终端的ARP值,则直接拒绝该第一终端的接入请求。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在与终端建立无线资源连接后,获取终端的优先度;向终端发送优先度,以使终端存储并更新优先度。
在该实施例中,将最后一次默认承载建立时携带的ARP信息存储在终端侧,并在每次承载建立时更新ARP信息。在RRC连接建立过程中,UE终端需要向eNodeB发送信令RRCConnection Request,并在此信令中携带用户的ARP信息,以保证在RRC建立阶段即可实现对高优先级用户和业务的优先接入,提高了网络资源利用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RRC建立阶段的接纳抢占方法具体包括:
S402,将最后以此默认承载建立时携带的ARP信息存储在终端;
S404,RRC连接建立请求时上报ARP信息;
S406,判断是否达到触发门限1;当判断结果为是,进入S408,当判断结果为否,进入S410;
S408,按照APR对等待用户进行排队;
S410,按照时间顺序对用户进行排序;
S412,判断是否触发门限2;当判断结果为是,进入S416,当判断结果为否,进入S414;
S414,按照等待用户队列顺序建立RRC连接;
S416,触发抢占流程;
S418,寻找连接态最低优先级用户并排序;
S420,判断是否满足批量抢占条件;当判断结果为是,进入S422,当判断结果为否,进入S424;
S422,批量释放低优先级用户,批量接入;
S424,判断请求接入用户ARP是否小于最低优先级用户;当判断结果为是,进入S426,当判断结果为否,进入S428;
S426,释放最低优先级用户,逐个接入;
S428,接入失败,释放RRC连接。
另外,结合图1至图4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控制方法可以由连接控制设备来实现。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控制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连接控制设备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501以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502。
具体地,上述处理器501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PU),或者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可以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存储器502可以包括用于数据或指令的大容量存储器。举例来说而非限制,存储器502可包括硬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HDD)、软盘驱动器、闪存、光盘、磁光盘、磁带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驱动器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502可包括可移除或不可移除(或固定)的介质。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502可在数据处理装置的内部或外部。在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502是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502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在合适的情况下,该ROM可以是掩模编程的ROM、可编程ROM(PROM)、可擦除PROM(EPROM)、电可擦除PROM(EEPROM)、电可改写ROM(EAROM)或闪存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
处理器501通过读取并执行存储器5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连接控制方法。
在一个示例中,连接控制设备还可包括通信接口503和总线510。其中,如图5所示,处理器501、存储器502、通信接口503通过总线510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通信接口503,主要用于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中各模块、装置、单元和/或设备之间的通信。
总线510包括硬件、软件或两者,将连接控制设备的部件彼此耦接在一起。举例来说而非限制,总线可包括加速图形端口(AGP)或其他图形总线、增强工业标准架构(EISA)总线、前端总线(FSB)、超传输(HT)互连、工业标准架构(ISA)总线、无限带宽互连、低引脚数(LPC)总线、存储器总线、微信道架构(MCA)总线、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PCI-Express(PCI-X)总线、串行高级技术附件(SAT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局部(VLB)总线或其他合适的总线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总线5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总线。尽管本发明实施例描述和示出了特定的总线,但本发明考虑任何合适的总线或互连。
另外,结合上述实施例中的连接控制方法,本发明实施例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来实现。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连接控制方法。
需要明确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文所描述并在图中示出的特定配置和处理。为了简明起见,这里省略了对已知方法的详细描述。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和示出了若干具体的步骤作为示例。但是,本发明的方法过程并不限于所描述和示出的具体步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领会本发明的精神后,作出各种改变、修改和添加,或者改变步骤之间的顺序。
以上所述的结构框图中所示的功能块可以实现为硬件、软件、固件或者它们的组合。当以硬件方式实现时,其可以例如是电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SIC)、适当的固件、插件、功能卡等等。当以软件方式实现时,本发明的元素是被用于执行所需任务的程序或者代码段。程序或者代码段可以存储在机器可读介质中,或者通过载波中携带的数据信号在传输介质或者通信链路上传送。“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介质。机器可读介质的例子包括电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设备、ROM、闪存、可擦除ROM(EROM)、软盘、CD-ROM、光盘、硬盘、光纤介质、射频(RF)链路,等等。代码段可以经由诸如因特网、内联网等的计算机网络被下载。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提及的示例性实施例,基于一系列的步骤或者装置描述一些方法或系统。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步骤的顺序,也就是说,可以按照实施例中提及的顺序执行步骤,也可以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或者若干步骤同时执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应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连接控制方法,用于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连接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多个终端的连接请求,根据所述连接请求获取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
确定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优先度,并确定所述基站的负载信息;
比较所述负载信息与预设负载阈值的第一大小关系,并根据所述第一大小关系和所述优先度确定多个所述终端分别对应的无线资源连接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信息包括连接数信息和资源利用率信息,所述预设负载阈值包括第一连接数阈值和第一资源利用率阈值;以及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大小关系和所述优先度确定多个所述终端分别对应的连接方案的步骤,具体为:
当获取到所述连接数信息小于第一连接数阈值,且所述资源利用率信息小于第一资源利用率阈值的所述第一大小关系,
根据所述连接请求确定对应的所述终端的连接发起时间;
根据所述连接发起时间确定多个所述终端的第一连接顺序;
按照所述第一连接顺序依次建立多个所述终端的无线资源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负载阈值还包括第二连接数阈值和第二资源利用率阈值;以及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大小关系和所述优先度确定多个所述终端分别对应的连接方案的步骤,还包括:
当获取到所述连接数信息大于或等于第一连接数阈值且小于第二连接数阈值,和/或所述资源利用率信息大于或等于第一资源利用率阈值且小于第二利用率阈值的所述第一大小关系,
根据所述优先度确定多个所述终端的第二连接顺序;
按照所述第二连接顺序依次建立多个所述终端的所述无线资源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大小关系和所述优先度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连接方案的步骤,还包括:
当获取到所述连接数信息大于或等于第二连接数阈值,和/或所述资源利用率信息大于或等于第二资源利用率阈值的大小关系,
获取未连接的全部所述终端中,所述优先度高于或等于优先度阈值的第一终端的第一数量;
获取已连接的全部所述终端中,所述优先度低于所述优先度阈值的第二终端的第二数量;
比较所述第一数量和所述第二数量的第二大小关系,根据所述第二大小关系确定所述多个所述第一终端分别对应的所述连接方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大小关系确定所述多个所述第一终端分别对应的连接方案的步骤,具体包括:
当获取到所述第二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数量的第二大小关系,
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所述优先度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排序,以得到待释放队列;
根据所述优先度,在所述待释放队列中选取第一数量的所述第二终端,并标记为第三终端;
释放所述第三终端的所述无线资源连接,并建立所述第一终端的所述无线资源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大小关系确定所述多个所述第一终端分别对应的连接方案的步骤,还包括:
当获取到所述第二数量小于所述第一数量的第二大小关系,
根据所述优先度对多个所述第一终端进行排序,以得到待连接队列,并根据所述优先度对多个所述第二终端进行排序,以得到待释放队列;
依次比较所述待连接队列中的每一个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待释放队列中的每一个第二终端的优先度;
当获取到所述待释放队列中存在所述优先度低于所述第一终端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的比较结果,根据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的所述优先度确定与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所述第二终端,并标记为第四终端;
释放所述第四终端的所述无线资源连接,并建立所述第一终端的所述无线资源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大小关系确定所述多个所述第一终端分别对应的连接方案的步骤,还包括:
当所述获取到所述待释放队列中所有所述第二终端的所述优先度都大于所述第一终端的比较结果,拒绝所述第一终端的所述连接请求。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与所述终端建立所述无线资源连接后,获取所述终端的所述优先度;
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优先度,以使所述终端存储并更新所述优先度。
9.一种连接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多个终端的连接请求,根据所述连接请求获取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
控制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优先度,并确定所述基站的负载信息;以及
比较所述负载信息与预设负载阈值的第一大小关系,并根据所述第一大小关系和所述优先度确定多个所述终端分别对应的无线资源连接方案。
10.一种连接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控制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控制方法。
CN201811533567.XA 2018-12-14 2018-12-14 连接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5877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33567.XA CN109587717B (zh) 2018-12-14 2018-12-14 连接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33567.XA CN109587717B (zh) 2018-12-14 2018-12-14 连接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87717A true CN109587717A (zh) 2019-04-05
CN109587717B CN109587717B (zh) 2022-04-08

Family

ID=65928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33567.XA Active CN109587717B (zh) 2018-12-14 2018-12-14 连接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87717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48409A (zh) * 2019-06-27 2019-09-17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注册方法和系统
CN110381537A (zh) * 2019-08-12 2019-10-25 深圳创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QoE的带宽限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933760A (zh) * 2019-11-28 2020-03-27 北京明略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承载接纳控制方法、装置及基站设备
CN111835650A (zh) * 2019-04-17 2020-10-27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收发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996126A (zh) * 2019-12-16 2021-06-18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方法和5g基站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6461A (zh) * 2008-09-23 2010-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入控制的方法、系统及网元
CN103476074A (zh) * 2013-08-30 2013-12-25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抢占方法及设备
CN107911849A (zh) * 2017-10-19 2018-04-13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te系统接纳控制判决中的接入抢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6461A (zh) * 2008-09-23 2010-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入控制的方法、系统及网元
CN103476074A (zh) * 2013-08-30 2013-12-25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抢占方法及设备
CN107911849A (zh) * 2017-10-19 2018-04-13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te系统接纳控制判决中的接入抢占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35650A (zh) * 2019-04-17 2020-10-27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收发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248409A (zh) * 2019-06-27 2019-09-17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注册方法和系统
CN110248409B (zh) * 2019-06-27 2022-04-15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注册方法和系统
CN110381537A (zh) * 2019-08-12 2019-10-25 深圳创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QoE的带宽限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81537B (zh) * 2019-08-12 2022-10-28 深圳创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QoE的带宽限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933760A (zh) * 2019-11-28 2020-03-27 北京明略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承载接纳控制方法、装置及基站设备
CN112996126A (zh) * 2019-12-16 2021-06-18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方法和5g基站
CN112996126B (zh) * 2019-12-16 2022-11-04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方法和5g基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87717B (zh) 2022-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87717A (zh) 连接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0268679B1 (ko)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프 우선순위 결정방법
US7295514B2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call admiss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605266B (zh) 无线接入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1174232B1 (ko) 셀룰러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서버에 대한 통신 셀 할당 시스템과 방법
CA2503761A1 (en)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managing the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packets in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US7388832B2 (en) Call-admission controller and method of call-admission control
JPH10150686A (ja) トラヒック過負荷制御システム
CN112469133B (zh) 一种载波资源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3781185A (zh) 一种机器类终端的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
KR100790074B1 (ko) 휴대단말기의 호 연결방법
WO2017118053A1 (zh) 一种信道占用的判决方法及判决装置
US11122494B2 (en) Access method, and terminal
CN106686668B (zh) 一种语音回落小区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7318133B (zh) 基站资源分配方法、宏基站及终端
CN112383952B (zh) 一种载波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9587739B (zh) 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203354B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787645B (zh) 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的处理方法及装置、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69132B (zh) 一种载波资源调度方法和装置
US8843152B2 (en) Media gateway preferential routing circuit allocation techniques in UMA
CN111371537B (zh) 小区载波聚合参数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475341B (zh) 一种进行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13316262A (zh) 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户设备
CN110198525B (zh) 资源抢占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