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16262A - 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316262A CN113316262A CN202110594109.2A CN202110594109A CN113316262A CN 113316262 A CN113316262 A CN 113316262A CN 202110594109 A CN202110594109 A CN 202110594109A CN 113316262 A CN113316262 A CN 11331626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rllc
- logical channel
- uplink
- resource allocation
- uplink resour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2163 sequencing techniqu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102100022734 Acyl carrier protein, mitochondrial Human genes 0.000 claims 1
- 101000678845 Homo sapiens Acyl carrier protein, mitochondrial Protein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52 transi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户设备,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包括:获取上行授权,所述上行授权包括上行资源和约束条件;将满足所述约束条件的业务逻辑信道划分为URLLC逻辑信道组和EMMB逻辑信道组;至少按照所述URLLC逻辑信道组中各个URLLC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为各个URLLC逻辑信道分配所述上行资源。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在URLLC与EMMB并发场景下,保证URLLC业务的顺利开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 or 5th generationwireless systems,5G)定义了三大业务场景。大带宽的增强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Broadband,EMBB),高可靠低时延的极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relaible and Low LatencyCommunication,URLLC)和大量连接的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URLLC和EMMB共存是5G典型应用场景。
现有技术中,网络侧是基于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而不是逻辑信道(Logical Channel,LC)来分配上行无线资源,哪些LC上的数据能够放入分配的上行资源中由UE来决定。UE根据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中业务逻辑信道的配置,以及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协议中业务逻辑信道优先级(Logical Channel Prriortization,LCP)的规则,来决定放哪些业务逻辑信道的数据及每个业务逻辑信道放置多少数据。5G R16协议中引入了两种参数(也即allowedCG-list和allowedPHY-PriorityIndex)来分别控制哪些业务逻辑信道可以使用静态上行授权(grant)和动态grant。对于上行资源分配策略,并没有修改,依然是按照逻辑信道j的桶容量Bj(Bucket for logical channel j)的大小和逻辑信道j的优先级进行分配的。
虽然EMMB LC相对于URLLC LC优先级较低,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累积,可能会出现EMMB LC对应的桶容量Bj大于0,而URLLC LC对应的桶容量Bj小于0的情况。根据目前LCP中的上行资源分配算法,划分上行新传资源时,EMMB LC上的数据优先分配到上行资源,URLLCLC上的数据发送被延迟(delay)。另外,如果网络配置不合理,比如URLLC业务LC的优先级低或优先比特率(Prioritized Bit Rate,PBR)/桶大小持续时间(Bucket Size Duration,BSD)偏小,URLLC LC在LCP时也无法及时拿到足量上行资源。上述因素导致URLLC低时延得不到保障,影响业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URLLC与EMMB并发场景下,如何保证URLLC业务的顺利开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资源分配方法,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包括:获取上行授权,所述上行授权包括上行资源和约束条件;将满足所述约束条件的业务逻辑信道划分为URLLC逻辑信道组和EMMB逻辑信道组;至少按照所述URLLC逻辑信道组中各个URLLC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为各个URLLC逻辑信道分配所述上行资源。
可选的,所述至少按照所述URLLC逻辑信道组中各个URLLC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为各个URLLC逻辑信道分配所述上行资源包括:按照各个URLLC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对各个URLLC逻辑信道进行排序;对排序后的所述URLLC逻辑信道依次分配所述上行资源。
可选的,所述按照各个URLLC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对各个URLLC逻辑信道进行排序包括:对于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一致的第一URLLC逻辑信道,按照所述URLLC逻辑信道对应的桶容量对所述URLLC逻辑信道进行排序。
可选的,所述至少按照所述URLLC逻辑信道组中各个URLLC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为各个URLLC逻辑信道分配所述上行资源包括:至少按照所述URLLC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确定为各个URLLC逻辑信道分配所述上行资源的顺序;在按照所述顺序为各个URLLC逻辑信道分配所述上行资源时,根据每个URLLC逻辑信道需要发送的数据量确定实际分配的上行资源的大小。
可选的,所述上行资源分配方法还包括:如果为所有URLLC逻辑信道分配所述上行资源后存在剩余上行资源,则按照所述EMMB逻辑信道对应的桶容量以及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为所述EMMB逻辑信道分配所述剩余上行资源。
可选的,所述将满足所述约束条件的业务逻辑信道划分为URLLC逻辑信道组和EMMB逻辑信道组包括:获取5QI与各个业务逻辑信道的第三对应关系;根据所述第三对应关系以及业务逻辑信道的标识确定业务逻辑信道对应的5QI;根据所述业务逻辑信道对应的5QI的大小确定所述业务逻辑信道的类型,所述业务逻辑信道的类型选自URLLC逻辑信道和EMMB逻辑信道。
可选的,所述获取5QI与各个业务逻辑信道的第三对应关系包括:接收PDU会话建立成功回复消息,所述回复消息包括QoS参数;根据所述QoS参数确定QoS流标识与5QI的第一对应关系;根据网络侧配置的SDAP、RLC以及MAC参数获取所述QoS流标识与各个业务逻辑信道的第二对应关系;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和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5QI与各个业务逻辑信道的所述第三对应关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上行资源分配装置,上行资源分配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上行授权,所述上行授权包括上行资源和约束条件;信道分类模块,用于将满足所述约束条件的业务逻辑信道划分为URLLC逻辑信道组和EMMB逻辑信道组;资源分配模块,用于至少按照所述URLLC逻辑信道组中各个URLLC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为各个URLLC逻辑信道分配所述上行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所述上行资源分配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用户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所述上行资源分配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在URLLC与EMMB并发场景下,用户设备在获取上行授权后,首先对业务逻辑信道按照业务进行分类,也即划分为URLLC逻辑信道组和EMMB逻辑信道组;由于URLLC业务相对于EMMB业务对时延要求较高,因此用户设备需要优先为URLLC逻辑信道分配所述上行资源,在具体执行时可以按照URLLC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为所述URLLC逻辑信道组分配所述上行资源。通过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实现URLLC逻辑信道优先分配到上行资源,从而保证URLLC业务数据包在MAC层优先组包并发送出去,保证URLLC业务的顺利开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上行资源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上行资源分配方法的具体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上行资源分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背景技术中所述,虽然EMMB LC相对于URLLC LC优先级较低,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累积,可能会出现EMMB LC对应的桶容量Bj大于0,而URLLC LC对应的桶容量Bj小于0的情况。根据目前LCP中的上行资源分配算法,划分上行新传上行资源时,EMMB LC上的数据优先分配到上行资源,URLLC LC上的数据发送被延迟(delay)。另外,如果网络配置不合理,比如URLLC业务LC的优先级低或优先比特率(Prioritized Bit Rate,PBR)/桶大小持续时间(Bucket Size Duration,BSD)偏小,URLLC LC在LCP时也无法及时拿到足量上行资源。上述因素导致URLLC低时延得不到保障,影响业务。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在URLLC与EMMB并发场景下,用户设备在获取上行授权后,首先对业务逻辑信道按照业务进行分类,也即划分为URLLC逻辑信道组和EMMB逻辑信道组;由于URLLC业务相对于EMMB业务对时延要求较高,因此用户设备需要优先为URLLC逻辑信道分配所述上行资源,在具体执行时可以按照URLLC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为所述URLLC逻辑信道组分配所述上行资源。通过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实现URLLC逻辑信道优先分配到上行资源,从而保证URLLC业务数据包在MAC层优先组包并发送出去,保证URLLC业务的顺利开展。
本方明技术方案可适用于5G(5Generation)通信系统,还可适用于未来新的各种通信系统,例如6G、7G等。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上行资源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可以用于用户设备侧。也即可以由用户设备执行所述上行资源分配方法的各个步骤。所述用户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计算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
具体而言,所述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获取上行授权,所述上行授权包括上行资源和约束条件;
步骤S102:将满足所述约束条件的业务逻辑信道划分为URLLC逻辑信道组和EMMB逻辑信道组;
步骤S103:至少按照所述URLLC逻辑信道组中各个URLLC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为各个URLLC逻辑信道分配所述上行资源。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中各个步骤的序号并不代表对各个步骤的执行顺序的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场景是URLLC与EMMB并发场景,也即UE同时具有URLLC业务与EMMB业务的数据需要发送。
本发明实施例所称URLLC逻辑信道是指承载了URLLC业务数据的逻辑信道;EMMB逻辑信道是指承载了EMMB业务数据的逻辑信道。
在具体实施中,UE需要发送上行数据时,会向网络侧请求调度上行资源。网络侧为UE分配上行传输资源。由UE决定将上行资源分配给各个逻辑信道。由于网络侧分配给UE的上行资源可能不足以承载所有UE需要发送的数据,因此UE在分配上行资源时,需要将上行资源优先发送给具备更高优先级的数据。
在步骤S101的具体实施中,UE获取上行授权(Uplink grant),所述上行授权可以包括上行资源和约束条件。UE根据MAC标准协议规定选出满足上行授权约束条件的业务逻辑信道。
在步骤S102的具体实施中,UE对上述满足约束条件的业务逻辑信道进行分类,分为URLLC逻辑信道组(URLLC LC list)和EMMB逻辑信道组(EMMB LC list)。URLLC逻辑信道组可以包括至少一个URLLC逻辑信道,EMMB逻辑信道组包括至少一个EMMB逻辑信道。
URLLC业务对应逻辑信道在资源分配时的优先级比EMMB业务对应逻辑信道在资源分配时的优先级高,才能保证URLLC业务数据包在MAC优先组包。故而在步骤S103的具体实施中,优先为URLLC逻辑信道组中各个URLLC逻辑信道分配上行资源。由于逻辑信道本身具有优先级,因此可以按照URLLC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的顺序分配上行资源。URLLC逻辑信道的优先级越高,该URLLC逻辑信道越早地被分配上行资源。
具体地,URLLC逻辑信道也对应有桶容量Bj。桶容量Bj表示网络侧为该逻辑信道配置的能够传输的最大数据量。相对于现有技术组直接按照桶容量Bj一并对URLLC逻辑信道和EMMB信道进行优先级排序而言,本发明实施例不管URLLC逻辑信道对应的桶容量Bj的大小,优先对其按照逻辑信道的优先级进行排序后分配上行资源。
而对于EMMB逻辑信道组中各个EMMB逻辑信道,则可以在为所有的URLLC逻辑信道分配完上行资源后,继续采用现有通信标准协议中规定的资源分配算法(也可以称为令牌桶算法)进行资源分配。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实现URLLC逻辑信道优先分配到上行资源,从而保证URLLC业务数据包在MAC层优先组包并发送出去,保证URLLC业务的顺利开展。
在一个非限制性的实施例中,图1所示步骤S103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按照所述URLLC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对所述URLLC逻辑信道进行排序;对排序后的所述URLLC逻辑信道依次分配所述上行资源。
本实施例中,URLLC逻辑信道的优先级越高,该逻辑信道的排序越靠前。
进一步地,对于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一致的第一URLLC逻辑信道,按照所述URLLC逻辑信道对应的桶容量对所述URLLC逻辑信道进行排序。
本实施例中,如果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相同,则按照桶容量Bj进行排序,逻辑信道的桶容量Bj越大,该逻辑信道的排序越靠前。
在一个非限制性的实施例中,在按照所述顺序为各个URLLC逻辑信道分配所述上行资源时,根据每个URLLC逻辑信道需要发送的数据量确定实际分配的上行资源的大小。
与现有技术中按照预算数量的大小分配上行资源不同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按照每个URLLC逻辑信道需要发送的数据量确定实际分配的上行资源的大小。例如,URLLC逻辑信道的桶容量Bj为10字节,需要发送的数据量为100字节,那么在上行资源充足的情况下,实际分配给该逻辑信道的上行资源为100字节。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资源分配方式,在保证URLLC逻辑信道优先分配上行资源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保证优先级较高的URLLC逻辑信道被分配到足够的上行资源。
在一个非限制性的实施例中,只有在为所有URLLC逻辑信道分配所述上行资源后存在剩余上行资源的情况下,才按照所述EMMB逻辑信道对应的桶容量和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为所述EMMB逻辑信道分配所述剩余上行资源。
按照桶容量Bj分配上行资源的具体步骤如下:1>对于所有桶容量Bj>0的逻辑信道,按照优先级依次递减的顺序进行上行资源分配;2>Bj减去逻辑信道j在第1>中获得的上行资源数量;3>如果前两步执行完,还有剩余上行资源,则不管Bj的大小,把剩余的资源按照逻辑信道优先级分配给各个逻辑信道。
上述按照桶容量Bj分配上行资源的具体步骤为通信标准协议所规定的内容,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非限制性的实施例中,图1所示步骤S102可以包括以下步骤:获取5QI与各个业务逻辑信道的第三对应关系;根据所述第三对应关系以及业务逻辑信道的标识确定业务逻辑信道对应的5QI;根据所述业务逻辑信道对应的5QI的大小确定所述业务逻辑信道的类型,所述业务逻辑信道的类型选自URLLC逻辑信道和EMMB逻辑信道。
本实施例中,5QI是指5G服务质量标识(QoS Identifier)。在Qos参数中,每个5QI均关联了一组QoS特性,如资源类型(resource type)和包时延预算(packet delaybudget)等。根据5QI的值可以确定具体的业务类型。例如,5QI的值为80-86时,对应的业务类型为URLLC时延敏感业务。
具体实施中,业务逻辑信道与5QI之间具有映射关系,也即第三对应关系。那么可以根据该映射关系确定业务逻辑信道对应的5QI,根据业务逻辑信道对应的5QI的值即可确定该业务逻辑信道的类型。例如,业务逻辑信道对应的5QI的值落入数值范围80-86,则可以确定该业务逻辑信道的类型为URLLC逻辑信道。
进一步地,UE接收PDU会话建立成功回复消息,所述回复消息包括QoS参数;根据所述QoS参数确定QoS流标识与5QI的第一对应关系;根据网络侧配置的SDAP、RLC以及MAC参数获取所述QoS流标识与各个业务逻辑信道的第二对应关系;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和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5QI与各个业务逻辑信道的所述第三对应关系。
具体实施中,在分组数据单元(Packet Data Unit,PDU)会话(session)建立成功回复消息中,网络侧会给UE发送QoS流描述(QoS flow description)和QoS Rule,终端解读这两个参数,可以得到QoS流标识(QoS Flow Identifier,QFI)与5QI的第一对应关系。再根据网络侧对业务数据适配协议(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SDAP)/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MAC配置,可得到QFI,无线承载(Radio Bearer,RB),LC的第二对应关系。最终可得到LC与5QI的第三对应关系,从而可判断出LC对应的是URLLC还是EMMB业务。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的UE可以识别出业务逻辑信道对应的业务类型,知道哪些业务逻辑信道上的数据是时延敏感的,从而为后续的资源分配奠定基础。
请参照图2,图2示出了一种上行资源分配方法的具体流程图。
图2所示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选择满足约束条件的业务逻辑信道;
步骤S202:对业务逻辑信道进行分类,分为URLLC LC list和EMMB LC list;
步骤S203:对URLLC LC list进行优化资源分配;
步骤S204:判断是否存在剩余上行资源,如果是,执行步骤S205,否则结束流程;
步骤S205:根据标准协议对EMMB LC list进行上行资源分配。
本实施例中,步骤S203中对URLLC LC list进行优化资源分配是指,按照业务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对URLLC LC list中的URLLC逻辑信道进行排序由优先分配资源的过程。
步骤S205中对EMMB LC list进行上行资源分配是指,按照标准协议中规定的资源分配方式,也即按照桶容量Bj的大小和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依次进行资源分配的过程。
关于上述优化资源分配以及标准协议中的资源分配方式的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前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一个具体应用场景中,对采用现有技术进行资源分配的结果与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资源分配的结果进行比对。具体请参照表1-表4。各个逻辑信道采用逻辑信道标识(Logical Channel Identity,LCID)来表示。假设总的上行资源大小为500字节(bytes)。
表1
表1示出了采用现有技术进行资源分配的过程。其中,共有四个逻辑信道需要上传数据,也即lcid2、lcid5、lcid4和lcid3。逻辑信道的优先级(priority)的数值越小,其优先级越高。各个逻辑信道按照桶容量Bj的大小排序分别是lcid2、lcid5、lcid4和lcid3,在第一次分配时,lcid2获得100字节,lcid5获得10字节,lcid4获得200字节,lcid3获得100字节。此时还剩余90字节,而lcid2和lcid5还有剩余数据未发送,则将剩余90字节分配给逻辑信道优先级较高的lcid2。
至此,各个逻辑信道分配到的上行资源和剩余数据量如表2所示。
表2
lcid | 数据量 | 得到的grant | 剩余数据量 |
EMMB:lcid2 | 200 | 190 | 10 |
EMMB:lcid3 | 100 | 100 | 0 |
URLLC:lcid4 | 200 | 200 | 0 |
URLLC:lcid5 | 150 | 10 | 140 |
通过表2可以看到,由于URLLC逻辑信道lcid5未能排在EMMB逻辑信道(也即lcid2和lcid3)之前分配grant,导致URLLC逻辑信道lcid5上大量数据滞留,无法及时发送。
表3
lcid | priority | Bj | 数据量 | Grant分配 |
URLLC:lcid4 | 3 | -10 | 200 | 分配200;剩余500-200=300 |
URLLC:lcid5 | 6 | 10 | 150 | 分配150;剩余300-150=150 |
EMMB:lcid2 | 5 | 100 | 200 | 分配100;剩余50 |
EMMB:lcid3 | 4 | -100 | 100 | 分配50;剩余0 |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资源分配的过程。其中,共有四个逻辑信道需要上传数据,也即lcid2、lcid5、lcid4和lcid3。lcid5、lcid4为URLLC逻辑信道,lcid2和lcid3为EMMB逻辑信道。对于URLLC逻辑信道,按照逻辑信道优先级大小排序分别是lcid4和lcid5,在分配时,lcid4获得200字节,lcid5获得150字节。此时剩余150字节的上行资源,继续为EMMB逻辑信道分配上行资源。按照桶容量Bj大小先为lcid2分配100字节,此时剩余50字节,lcid3获得50字节。
至此,各个逻辑信道分配到的上行资源和剩余数据量如表4所示。
表4
lcid | 数据量 | 得到的grant | 剩余数据量 |
EMMB:lcid2 | 200 | 100 | 100 |
EMMB:lcid3 | 100 | 50 | 50 |
URLLC:lcid4 | 200 | 200 | 0 |
URLLC:lcid5 | 150 | 150 | 0 |
通过表4可以看到,不管网络配置的优先级/PBR/BSD如何,优化的资源分配算法能优先满足时延敏感业务的URLLC逻辑信道,从而达到快速处理的目的。
请参照图3,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上行资源分配装置。上行资源分配装置30可以包括:
获取模块301,用于获取上行授权,所述上行授权包括上行资源和约束条件;
信道分类模块302,用于将满足所述约束条件的业务逻辑信道划分为URLLC逻辑信道组和EMMB逻辑信道组;
资源分配模块303,用于至少按照所述URLLC逻辑信道组中各个URLLC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为各个URLLC逻辑信道分配所述上行资源。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实现URLLC逻辑信道优先分配到上行资源,从而保证URLLC业务数据包在MAC层优先组包并发送出去,保证URLLC业务的顺利开展。
关于所述上行资源分配装置30的工作原理、工作方式的更多内容,可以参照图1至图2中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具体实施中,上述上行资源分配装置可以对应于用户设备中具有上行资源分配功能的芯片,例如SOC(System-On-a-Chip,片上系统)、基带芯片等;或者对应于用户设备中包括具有上行资源分配功能的芯片模组;或者对应于具有数据处理功能芯片的芯片模组,或者对应于用户设备。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各个装置、产品包含的各个模块/单元,其可以是软件模块/单元,也可以是硬件模块/单元,或者也可以部分是软件模块/单元,部分是硬件模块/单元。例如,对于应用于或集成于芯片的各个装置、产品,其包含的各个模块/单元可以都采用电路等硬件的方式实现,或者,至少部分模块/单元可以采用软件程序的方式实现,该软件程序运行于芯片内部集成的处理器,剩余的(如果有)部分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电路等硬件方式实现;对于应用于或集成于芯片模组的各个装置、产品,其包含的各个模块/单元可以都采用电路等硬件的方式实现,不同的模块/单元可以位于芯片模组的同一组件(例如芯片、电路模块等)或者不同组件中,或者,至少部分模块/单元可以采用软件程序的方式实现,该软件程序运行于芯片模组内部集成的处理器,剩余的(如果有)部分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电路等硬件方式实现;对于应用于或集成于终端的各个装置、产品,其包含的各个模块/单元可以都采用电路等硬件的方式实现,不同的模块/单元可以位于终端内同一组件(例如,芯片、电路模块等)或者不同组件中,或者,至少部分模块/单元可以采用软件程序的方式实现,该软件程序运行于终端内部集成的处理器,剩余的(如果有)部分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电路等硬件方式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运行时可以执行图1或图2中所示的上行资源分配方法的步骤。所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ROM、RAM、磁盘或光盘等。所述存储介质还可以包括非挥发性存储器(non-volatile)或者非瞬态(non-transitory)存储器等。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可以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可以执行图1或图2中所示的上行资源分配方法的步骤。
本方明技术方案也适用于不同的网络架构,包括但不限于中继网络架构、双链接架构、Vehicle-to-Everything(车辆到任何物体的通信)架构等架构。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基站(base station,简称BS),也可称为基站设备,是一种部署在无线接入网(RAN)用以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例如在2G网络中提供基站功能的设备包括基地无线收发站(英文:base transceiver station,简称BTS),3G网络中提供基站功能的设备包括节点B(NodeB),在4G网络中提供基站功能的设备包括演进的节点B(evolvedNodeB,eNB),在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简称WLAN)中,提供基站功能的设备为接入点(access point,简称AP),5G新无线(New Radio,简称NR)中的提供基站功能的设备gNB,以及继续演进的节点B(ng-eNB),其中gNB和终端之间采用NR技术进行通信,ng-eNB和终端之间采用E-UTRA(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技术进行通信,gNB和ng-eNB均可连接到5G核心网。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基站还包含在未来新的通信系统中提供基站功能的设备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网络侧network是指为终端提供通信服务的通信网络,包含无线接入网的基站,还可以包含无线接入网的基站控制器,还可以包含核心网侧的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可以指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mobile station,建成MS)、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设备(terminal equipment)、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终端设备还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简称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简称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简称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定义接入网到终端的单向通信链路为下行链路,在下行链路上传输的数据为下行数据,下行数据的传输方向称为下行方向;而终端到接入网的单向通信链路为上行链路,在上行链路上传输的数据为上行数据,上行数据的传输方向称为上行方向。
本申请实施例中出现的第一、第二等描述,仅作示意与区分描述对象之用,没有次序之分,也不表示本申请实施例中对设备个数的特别限定,不能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任何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出现的“连接”是指直接连接或者间接连接等各种连接方式,以实现设备间的通信,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定。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unit,简称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装置和系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包括,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上行授权,所述上行授权包括上行资源和约束条件;
将满足所述约束条件的业务逻辑信道划分为URLLC逻辑信道组和EMMB逻辑信道组;
至少按照所述URLLC逻辑信道组中各个URLLC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为各个URLLC逻辑信道分配所述上行资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按照所述URLLC逻辑信道组中各个URLLC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为各个URLLC逻辑信道分配所述上行资源包括:
按照各个URLLC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对各个URLLC逻辑信道进行排序;对排序后的所述URLLC逻辑信道依次分配所述上行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各个URLLC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对各个URLLC逻辑信道进行排序包括:
对于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一致的第一URLLC逻辑信道,按照所述URLLC逻辑信道对应的桶容量对所述URLLC逻辑信道进行排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按照所述URLLC逻辑信道组中各个URLLC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为各个URLLC逻辑信道分配所述上行资源包括:
至少按照所述URLLC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确定为各个URLLC逻辑信道分配所述上行资源的顺序;
在按照所述顺序为各个URLLC逻辑信道分配所述上行资源时,根据每个URLLC逻辑信道需要发送的数据量确定实际分配的上行资源的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果为所有URLLC逻辑信道分配所述上行资源后存在剩余上行资源,则按照所述EMMB逻辑信道对应的桶容量以及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为所述EMMB逻辑信道分配所述剩余上行资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满足所述约束条件的业务逻辑信道划分为URLLC逻辑信道组和EMMB逻辑信道组包括:
获取5QI与各个业务逻辑信道的第三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第三对应关系以及业务逻辑信道的标识确定业务逻辑信道对应的5QI;
根据所述业务逻辑信道对应的5QI的大小确定所述业务逻辑信道的类型,所述业务逻辑信道的类型选自URLLC逻辑信道和EMMB逻辑信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5QI与各个业务逻辑信道的第三对应关系包括:
接收PDU会话建立成功回复消息,所述回复消息包括QoS参数;
根据所述QoS参数确定QoS流标识与5QI的第一对应关系;
根据网络侧配置的SDAP、RLC以及MAC参数获取所述QoS流标识与各个业务逻辑信道的第二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和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5QI与各个业务逻辑信道的所述第三对应关系。
8.一种上行资源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上行授权,所述上行授权包括上行资源和约束条件;信道分类模块,用于将满足所述约束条件的业务逻辑信道划分为URLLC逻辑信道组和EMMB逻辑信道组;
资源分配模块,用于至少按照所述URLLC逻辑信道组中各个URLLC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为各个URLLC逻辑信道分配所述上行资源。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上行资源分配方法的步骤。
10.一种用户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上行资源分配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594109.2A CN113316262B (zh) | 2021-05-28 | 2021-05-28 | 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户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594109.2A CN113316262B (zh) | 2021-05-28 | 2021-05-28 | 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户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16262A true CN113316262A (zh) | 2021-08-27 |
CN113316262B CN113316262B (zh) | 2022-08-26 |
Family
ID=77376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594109.2A Active CN113316262B (zh) | 2021-05-28 | 2021-05-28 | 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户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316262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065105A1 (zh) * | 2022-09-26 | 2024-04-04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逻辑信道优先级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12332A (zh) * | 2016-11-01 | 2018-05-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终端 |
CN109788570A (zh) * | 2017-11-14 | 2019-05-21 |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逻辑信道优先级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
WO2019220648A1 (ja) * | 2018-05-18 | 2019-11-21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US20200245335A1 (en) * | 2019-01-24 | 2020-07-3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nhancements to support multiple semi-persistent resource allocations per serving cell |
US20200314888A1 (en) * | 2017-09-29 | 2020-10-01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Multi-qos-level uplink grant and lcg control process |
WO2021081908A1 (zh) * | 2019-10-31 | 2021-05-06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为上行逻辑信道分配资源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
-
2021
- 2021-05-28 CN CN202110594109.2A patent/CN11331626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12332A (zh) * | 2016-11-01 | 2018-05-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终端 |
US20200314888A1 (en) * | 2017-09-29 | 2020-10-01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Multi-qos-level uplink grant and lcg control process |
CN109788570A (zh) * | 2017-11-14 | 2019-05-21 |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逻辑信道优先级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
WO2019220648A1 (ja) * | 2018-05-18 | 2019-11-21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US20200245335A1 (en) * | 2019-01-24 | 2020-07-3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nhancements to support multiple semi-persistent resource allocations per serving cell |
WO2021081908A1 (zh) * | 2019-10-31 | 2021-05-06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为上行逻辑信道分配资源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HUAWEI等: "R2-1708910 "LCP priority and procedure in NR"", 《3GPP TSG_RAN\WG2_RL2》 * |
QUALCOMM: ""R1-2004461 Remaining issues on uplink collision handling and SPS for URLLC"", 《3GPP TSG_RAN\WG1_RL1》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065105A1 (zh) * | 2022-09-26 | 2024-04-04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逻辑信道优先级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16262B (zh) | 2022-08-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20191769A1 (zh) | 传输侧行信道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 |
US11812461B2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 |
CN110677921B (zh) | 侧链路无线承载的配置方法、装置 | |
US20240349265A1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JP7169499B2 (ja) | キャリア集合の決定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記憶媒体、および電子デバイス | |
CN109151914B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接入网设备 | |
CN110690944B (zh) | 信道状态信息的优先级发送、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用户设备 | |
CN103650614B (zh) | 资源分配方法、装置、网络侧设备和终端 | |
WO2021081824A1 (zh) | 无线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 | |
WO2014094310A1 (zh) | 资源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6385696A (zh) |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 |
WO2017118053A1 (zh) | 一种信道占用的判决方法及判决装置 | |
CN105578605A (zh) | 服务质量分类标识qci业务的调度方法及装置 | |
CN113316262B (zh) | 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户设备 | |
CN111309462A (zh) | 一种任务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3950029A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16368916A (zh) | 用于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7409349B (zh) | 发现信息传输方法、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 |
CN113766575A (zh) | 通信方法及通信设备 | |
CN110933756A (zh) | 一种资源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8513727B (zh) | 建立缺省数据无线承载的方法和装置 | |
WO2021238602A1 (zh) | 多连接网络中的切换方法、网络设备以及系统 | |
CN113747420A (zh) | 多连接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和系统 | |
WO2020087454A1 (zh) | 调整功率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 |
CN114268546B (zh) | 用于网络切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