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68916A - 用于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68916A
CN116368916A CN202380008498.3A CN202380008498A CN116368916A CN 116368916 A CN116368916 A CN 116368916A CN 202380008498 A CN202380008498 A CN 202380008498A CN 116368916 A CN116368916 A CN 1163689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erminal device
transmitted
information
delay bud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8000849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铮
吕玲
杨中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ectel Wireless Solu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ectel Wireless Solu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ectel Wireless Solu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ectel Wireless Solution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3689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689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通信的方法及装置,根据逻辑信道的PDU集合和剩余时延预算确定通过无线资源传输的第一传输数据,有助于提高不同业务下的数据传输效果。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获取第一无线资源;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传输数据,所述第一传输数据通过所述第一无线资源进行传输;其中,所述第一传输数据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信道中的PDU集合;以及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信道对应的剩余时延预算。

Description

用于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增强的网络传输能力使得数据量大、时延要求高的新型业务(例如,扩展现实(extended reality,XR)业务)逐渐可行。
终端设备缓存中多个逻辑信道(logical channel,LCH)的待传输数据超过分配的无线资源时,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执行逻辑信道优先级(logical channel prioritization,LCP)等处理流程确定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传输数据。当逻辑信道的业务类型为上述新型业务时,终端设备可能无法在时延预算内完成全部数据的传输,导致部分数据失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通信的方法及装置。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各个方面进行介绍。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终端设备获取第一无线资源;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传输数据,所述第一传输数据通过所述第一无线资源进行传输;其中,所述第一传输数据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信道中的PDU集合;以及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信道对应的剩余时延预算。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无线资源,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用于所述终端设备传输第一传输数据;其中,所述第一传输数据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信道中的PDU集合;以及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信道对应的剩余时延预算。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通信的装置,所述装置为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接收单元,用于获取第一无线资源;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一传输数据,所述第一传输数据通过所述第一无线资源进行传输;其中,所述第一传输数据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信道中的PDU集合;以及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信道对应的剩余时延预算。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通信的装置,所述装置为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无线资源,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用于所述终端设备传输第一传输数据;其中,所述第一传输数据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信道中的PDU集合;以及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信道对应的剩余时延预算。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以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程序,以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调用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程序,所述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终端设备可以根据逻辑信道的PDU集合和/或剩余时延预算确定通过多个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传输数据。由此可见,通过无线资源进行传输的数据考虑了时延预算和/或PDU集合的数据形式,有助于提高数据量大、时延要求高等业务的数据传输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的无线通信系统。
图2所示为上行数据传输的流程示意图。
图3所示为执行相关LCP流程确定的传输数据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通信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所示为图4中步骤S420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6所示为图5中步骤S530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7所示为执行不同LCP流程的传输结果的对比图。
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配置方式与相关技术的对比图。
图9所示为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逻辑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通信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用于通信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针对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于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先进的长期演进(advanced long term evolution,LTE-A)系统、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NR系统的演进系统、非授权频谱上的LTE(LTE-based access to unlicensed spectrum,LTE-U)系统、非授权频谱上的NR(NR-basedaccess to unlicensed spectrum,NR-U)系统、NTN系统、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s,WLAN)、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第五代通信(5th-generation,5G)系统。本申请实施例还可应用于其他通信系统,例如未来的通信系统。该未来的通信系统例如可以是第六代(6th-generation,6G)移动通信系统,或者卫星(satellite)通信系统等。
传统的通信系统支持的连接数有限,也易于实现。然而,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系统不仅可以支持传统的蜂窝通信,还可以支持其他类型的一种或多种通信。例如,通信系统可以支持以下通信中的一种或多种: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通信,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通信,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车辆间(vehicle to vehicle,V2V)通信,以及车联网(vehicle to everything,V2X)通信等,本申请实施例也可以应用于支持上述通信方式的通信系统中。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通信系统可以应用于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场景,也可以应用于双连接(dual connectivity,DC)场景,还可以应用于独立(standalone,SA)布网场景。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通信系统可以应用于非授权频谱。该非授权频谱也可以认为是共享频谱。或者,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通信系统也可以应用于授权频谱。该授权频谱也可以认为是专用频谱。
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于地面通信网络(terrestrial networks,TN)系统,也可以应用于NTN系统。作为示例,该NTN系统可以包括基于4G的NTN系统,基于NR的NTN系统,基于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的NTN系统以及基于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internet of things,NB-IoT)的NTN系统。
通信系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的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mobile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是WLAN中的站点(STATION,ST)。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设备、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下一代通信系统(例如NR系统)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是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等。作为一些具体的示例,该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例如,终端设备可以部署在室内或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部署在水面上,如部署在轮船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部署在空中,如部署在飞机、气球和卫星上。
除了终端设备之外,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可以是用于与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该网络设备也可以称为接入网设备或无线接入网设备。该网络设备例如可以是基站。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可以是指将终端设备接入到无线网络的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节点(或设备)。基站可以广义的覆盖如下中的各种名称,或与如下名称进行替换,比如:节点B(NodeB)、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B)、下一代基站(next generation NodeB,gNB)、中继站、接入点、传输点(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oint,TRP)、发射点(transmitting point,TP)、主站MeNB、辅站SeNB、多制式无线(MSR)节点、家庭基站、网络控制器、接入节点、无线节点、接入点(access piont,AP)、传输节点、收发节点、基带单元(base band unit,BBU)、射频拉远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有源天线单元(active antenna unit,AAU)、射频头(remoteradio head,RRH)、中心单元(central unit,CU)、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定位节点等。基站可以是宏基站、微基站、中继节点、施主节点或类似物,或其组合。基站还可以指用于设置于前述设备或装置内的通信模块、调制解调器或芯片。基站还可以是移动交换中心以及D2D、V2X、M2M通信中承担基站功能的设备、6G网络中的网络侧设备、未来的通信系统中承担基站功能的设备等。基站可以支持相同或不同接入技术的网络。本申请的实施例对网络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基站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移动的。例如,直升机或无人机可以被配置成充当移动基站,一个或多个小区可以根据该移动基站的位置移动。在其他示例中,直升机或无人机可以被配置成用作与另一基站通信的设备。
在一些部署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可以是指CU或者DU,或者,网络设备包括CU和DU。gNB还可以包括AAU。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具有移动特性,例如网络设备可以为移动的设备。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为卫星、气球站。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还可以为设置在陆地、水域等位置的基站。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为小区提供服务,终端设备通过该小区使用的传输资源(例如,频域资源,或者说,频谱资源)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该小区可以是网络设备(例如基站)对应的小区,小区可以属于宏基站,也可以属于小小区(small cell)对应的基站,这里的小小区可以包括:城市小区(metro cell)、微小区(micro cell)、微微小区(pico cell)、毫微微小区(femto cell)等,这些小小区具有覆盖范围小、发射功率低的特点,适用于提供高速率的数据传输服务。
示例性地,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网络设备110,网络设备110可以是与终端设备120(或称为通信终端、终端)通信的设备。网络设备110可以为特定的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并且可以与位于该覆盖区域内的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一个网络设备和两个终端设备,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该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多个网络设备并且每个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内可以包括其它数量的终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接入与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management function,AMF)等其他网络实体,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系统中具有通信功能的设备可称为通信设备。以图1示出的通信系统100为例,通信设备可包括具有通信功能的网络设备110和终端设备120,网络设备110和终端设备120可以为上文所述的具体设备,此处不再赘述;通信设备还可包括通信系统100中的其他设备,例如网络控制器、移动管理实体等其他网络实体,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不做限定。
为了便于理解,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一些相关技术知识进行介绍。以下相关技术作为可选方案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进行任意结合,其均属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本申请实施例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部分内容。
随着无线蜂窝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的传输能力在不断增强。增强的网络传输能力使得一些新型业务逐渐变得可行。例如,随着5G技术的发展,频谱效率越来越高,可利用的频带越来越宽,可传输的数据速率越来越大,XR业务得以发展。
通信技术与新型业务的发展互相促进、正向循环。以5G网络和XR业务为例,一个用户的XR业务需要30-200Mbps的传输速率,一个小区内至少需要支持10个终端设备同时进行XR业务,只有5G网络才能提供这么大的传输容量。另一方面,5G蜂窝网络相对之前的无线网络,能提供的传输容量大大增加。现有的主流业务无法填满网络容量,导致网络传输能力空置,客观上也需要一种新业务,充分利用5G网络,促使5G网络快速做大做强。
以XR业务为代表的新型业务具有数据量大、时延要求严苛等特点。例如,引入XR业务后,主流的传输内容是视频数据。视频数据的数据量非常大,按照分辨率不同,每个视频帧的数据量达到10000-30000Bytes。进一步地,时频数据的时延要求很严,通常要求在10-20ms时间内完成传输,否则数据失效,UE会丢弃数据。
为了更好地支持新型业务,需要根据业务特点进行技术增强。例如,对上行XR视频业务的支持,尤其需要增强。为了便于理解,下面以UE和基站为例,结合图2对终端设备上行数据传输的主要流程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UE传输上行数据所需的上行资源,由基站分配。在步骤S210,基站向UE发送上行无线资源。
在步骤S220,UE针对每个上行资源,执行LCP流程,以生成与每个上行资源对应的传输块(transport block,TB)。LCP流程在数据传输流程中的位置如图2所示。
在步骤S230,UE通过对应的上行资源传输TB。
由图2还可以看出,UE的缓存中有2个LCH有数据待传,分别是LCH 1和LCH 2,UE收到基站分配的上行无线资源后,需要确定可以向基站传输相应大小的上行传输块。步骤S220的LCP可用于确定这个上行传输块中,LCH 1和LCH 2分别可以传输的数据大小。也就是说,LCP流程确定UE内的各个LCH可以传输多少数据量。
现有协议中的LCP流程由两轮子流程组成。第一轮子流程按照各个LCH的保证数据率分配,第二轮子流程按照各个LCH的优先级分配。保证数据率可以与LCH对应的保证比特速率(guaranteed bit rate,GBR)相关。
第一轮子流程中网络设备为每个GBR类型的LCH分配有一个保证数据率,保证该LCH可以以某个特定的数据率传输数据。比如,图2所示的例子中,LCH 1的GBR为50Byte/s,LCH 2的GBR为30Byte/s,则第一步LCP流程可以为LCH 1分配50Bytes,为LCH 2分配30Bytes。如果上行传输资源能传输的TB尺寸大于80Bytes,则LCP进入第二个子流程,否则,LCP先满足优先级高的LCH的要求。比如,图2所示的例子中,如果LCH 1的优先级高于LCH 2的优先级,则LCP优先满足LCH 1的要求。相应地,如果TB只能传70Bytes,则LCH 1传50Bytes,LCH 2传20Bytes。
如果第一轮子流程结束后,TB传输空间有剩余,则进入第二轮子流程。在第二步中,LCP先将传输机会分配至优先级高的LCH,如果高优先级的LCH在缓存中的待传输数据全部传输完成,则LCP将传输机会分配至次高优先级的LCH,以此类推,直到TB的传输空间填满为止。
上述第二轮子流程只考虑LCH的优先级,容易造成高优先级LCH过度调度的情况,从而导致低优先级的LCH长时间无法获得传输机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LCP另外引入了令牌桶机制。令牌桶机制中每个LCH都会维护一个令牌桶。单位时间内,每个LCH对应的令牌桶都会注入一定数量的令牌。当LCP流程完成时,每个LCH按照最终的传输字节数从令牌桶中减去相应数量的令牌。再次执行第一轮子流程时,LCP判断LCH的令牌桶中的令牌数量是否为负。如果某个LCH令牌桶中的令牌数量为负,则该LCH不参与第一轮子流程的传输资源分配,只参加第二轮子流程的资源分配。这样,如果一个高优先级的LCH在某次LCP的第二轮子流程中传输了大量数据,导致其令牌桶中的令牌数量为负,则该LCH不参与下一次LCP的第一轮子流程。
图2所示的LCH 1和LCH 2中的数据通常会包括多个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unit,PDU)对应的数据包。终端设备通过执行LCP流程,按确定的数据量在各个LCH的多个PDU中选择通过上行资源传输的数据。
如前文所述,XR等业务具有数据量大、时延要求高等特点。经过研究,如果直接采用上述LCP机制支持XR业务的上行数据传输,会存在如下的多个问题。
一方面,上述LCP机制没有考虑PDU集合(PDU set)。对于数据量大的XR等业务,逻辑信道中的数据可能按照PDU set的方式进行组织。具体而言,每个逻辑信道中会包含多个PDU set,每个PDU set包含多个数据包。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接收方而言,每个PDU set内的各个数据包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因此,每个PDU set中的多个PDU对应的时延预算是一样的。也就是说,这些PDU对应的超时时刻是同一时刻。
前文所述的LCP流程没有考虑PDU set,可能出现一个LCH内的某个PDU set中只传输了一部分PDU的情况,而剩下的PDU只能等到下一次传输机会再传输。如果下一次传输机会迟迟未到,超出了PDU set的超时时刻,则接收方无法利用收到的部分PDU,只能丢弃,以及传输网络白白传输部分PDU,并没有达到效果。因此,终端设备可能无法在时延预算内完成全部数据的传输,从而导致部分数据失效和传输资源的浪费。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图3对执行相关LCP流程确定的传输数据进行说明。参见图3,LCH 1对应XR业务,LCH 2对应常规业务。LCH 1缓存中的8个待传输的数据包归属于两个PDU set。如图3所示,数据包A1-A4属于PDU集合A(PDU set A),数据包B1-B4属于PDU集合B(PDU set B)。其中,PDU set A先到达接入层,排在前面,PDU set B后到达接入层,排在后面。
经过前文所述的LCP流程,终端设备决定通过现有的上行资源传输的数据为图3虚线框内的数据。对于PDU set B,只传输了两个数据包B1和B2,而另外两个数据包B3和B4则未能获得传输机会。如果下一次上行传输资源之前,B3和B4的传输时限已经达到,则终端设备会丢弃B3和B4,意味着B1和B2即使传输成功,接收方也没有用,会丢弃之。
另一方面,上述LCP机制没有考虑数据包的剩余时延预算。在上述LCP的两轮分配机制中,每个令牌桶为非空状态的LCH都能参与第一轮资源分配。因此,其它非XR业务对应的LCH,也能参与第一轮资源分配流程,并获得一些传输空间。如果XR业务的数据包很紧急,则非XR业务的LCH会挤占XR业务的传输空间,导致XR业务的数据包无法在时延预算内获得传输机会。对这种情况,一种解决方案是为XR业务对应的LCH配置较大的GBR,使之在LCP的第一轮中就能获得更多的传输空间。但是,这样可能会导致XR业务LCH中时延预算还比较宽松的数据包获得了传输机会,挤占其它LCH的传输空间,使其它LCH迟迟不能传输数据。
进一步地,上述LCP机制的第二轮子流程只按LCH优先级考虑。如果最高优先级的LCH内数据量太大,则其它更低优先级的LCH只能获得GBR的调度资源。如果低优先级LCH内存在快要超过时延预算的数据包,则可能无法获得调度机会。一种解决方法是将该低优先级LCH的GBR调高,但是,这种解决方法会导致低优先级的LCH在每次LCP的第一轮子流程中都获得更多的传输空间,从而挤占有最高优先级LCH的调度资源,导致最高优先级的LCH达不到相应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
综上,相关LCP机制在支持XR等业务时,因没有考虑时延预算和不同数据形式,可能会使部分传输失效、浪费传输资源,也会导致传输效果不好。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用于通信的方法。通过该方法,终端设备在确定现有无线资源对应的传输数据时,考虑了时延预算和数据的组织形式,提高了数据量大、时延要求高等业务的数据传输效果。下面结合图4对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方法进行详细地说明。
图4所示的方法是站在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交互的角度进行介绍的。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可以是前文提到的任意一种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与网络设备进行直接通信和数据传输。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并与其他通信设备进行数据传输。例如,终端设备可以利用网络设备分配的资源与其他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参见图4,在步骤S410,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无线资源,终端设备接收该第一无线资源。
第一无线资源可以是网络设备分配给终端设备的专用时频资源,也可以是共用时频资源,在此不做限定。
第一无线资源可以是上行无线资源,也可以是侧行无线资源。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动态调度的方式为终端设备分配上行无线资源。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通过静态分配的方式为终端设备分配上行无线资源。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还可以通过侧行通信系统的模式1为终端设备分配侧行无线资源。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该侧行无线资源与其他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终端设备获取第一无线资源可以指的是终端设备通过接收第一无线资源对应的资源信息来获取第一无线资源,也可以指的是终端设备通过接收第一无线资源对应的指示信息来获取第一无线资源。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接收第一无线资源的时域范围和/或频域范围。又如,终端设备可以接收用于指示第一无线资源时频范围的资源指示信息。
第一无线资源的大小根据网络设备的分配确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根据预配置向终端设备分配确定大小的无线资源。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请求一定大小的无线资源。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请求确定分配资源的大小。
第一无线资源的资源类型可以通过网络设备进行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配置第一无线资源中部分资源的类型为第一类型。这部分无线资源对应的传输数据可以根据下文的第一信息确定。网络设备还可以配置第一无线资源中的其他无线资源为第二类型,第二类型无线资源对应的传输数据可以按其他信息确定。例如,第一无线资源的部分资源可以为第一类型无线资源,终端设备只针对第一类型无线资源执行指定的LCP流程。
在步骤S420,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传输数据。该第一传输数据通过步骤S410的第一无线资源进行传输。
第一传输数据可以对应终端设备所有逻辑信道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信道。终端设备的所有逻辑信道可以是终端设备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和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之间的一个或多个控制信道、业务信道,在此不做限定。
终端设备的所有逻辑信道可以具有不同的特性。例如,所有逻辑信道中的多个逻辑信道可以对应不同的DBR类型。又如,多个逻辑信道可以具有不同的优先级。又如,多个逻辑信道可以分别对应多种不同的业务类型。
终端设备的所有逻辑信道中可以是包括多种待传输数据的信道。在一些实施例中,所有逻辑信道中的数据可以根据逻辑信道的业务类型进行分类。例如,所有逻辑信道中的多个逻辑信道包括的数据可以对应XR等实时性强的业务类型,还可以对应常规的业务类型。在一些实施例中,所有逻辑信道中的数据可以根据数据组织方式进行分类。例如,部分逻辑信道中的数据可以按PDU set的方式进行组织。部分逻辑信道中的数据可以按PDU数据包的方式进行组织。在一些实施例中,所有逻辑信道中的数据可以分别对应相同或不同的优先级。例如,部分逻辑信道中的数据可以与逻辑信道对应的优先级相关。又如,每个逻辑信道中的PDU或PDU set可以分别对应不同的优先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有逻辑信道中的数据可以包括多种不同时延预算的数据。例如,每个逻辑信道中的数据可以具有相同的时延预算,也可以具有不同的时延预算。又如,所有逻辑信道中的数据可以具有不同的时延预算。
作为可能的实现方式,逻辑信道的业务类型可以包括第一业务类型和第二业务类型。第一业务类型的业务可以是具有PDU set概念的业务。也就是说,第一业务类型对应逻辑信道的数据可以按照PDU set的方式进行组织。典型地,第一业务类型的业务可以包括XR业务。第二业务类型的业务可以是不具有PDU set概念的业务。例如,第二业务类型的业务可以是按PDU数据包的方式进行组织的业务。
根据所有逻辑信道中的待传输数据,终端设备可以确定与第一无线资源对应的第一传输数据。第一传输数据与第一无线资源对应可以指的是第一传输数据的大小根据第一无线资源确定,也可以指的是第一传输数据通过第一无线资源进行传输。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传输数据构造通过第一无线资源传输的传输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有逻辑信道中的待传输数据的大小小于第一无线资源时,终端设备可以直接确定第一传输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无线资源无法传输所有待传输数据,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无线资源的大小,确定所有逻辑信道当前可以进行传输的数据。
第一传输数据可以是一个或多个逻辑信道待传输数据的集合。集合中的数据可以具有多种特性。例如,第一传输数据中的数据可以对应多种业务类型,可以具有不同的优先级,可以是PDU或PDU set,还可以具有相同或不同的剩余时延预算。其中,剩余时延预算可以是指进行上行传输的时刻与数据包超时时刻之间的时间距离。
终端设备可以根据逻辑信道的一种或多种信息确定第一传输数据,这些信息可以称为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可以是终端设备的逻辑信道的多种特性。终端设备的逻辑信道可以指的是终端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信道,该多个逻辑信道也可以表示全部逻辑信道。第一信息例如是逻辑信道对应的GBR,例如是逻辑信道对应的优先级,例如是逻辑信道中的PDU set,例如是逻辑信道对应的剩余时延预算。其中,根据PDU set确定第一传输数据,可以指的是第一传输数据中尽量为数据完整的PDU set。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逻辑信道对应的GBR、优先级以及逻辑信道中的PDU set确定第一传输数据。例如,终端设备可以先按照前文所述的LCP机制确定一个待传输数据,然后再根据PDU set对这个待传输数据进行调整,得到第一传输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逻辑信道中的PDU set确定第一传输数据。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已确定的包含不完整PDU set的待传输数据确定第一传输数据。后文将结合图5进行详细地描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逻辑信道对应的优先级和逻辑信道中的PDUset确定第一传输数据。例如,终端设备可以先根据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对多个逻辑信道进行排序,然后再按每个逻辑信道中的PDU set确定第一传输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剩余时延预算确定第一传输数据。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多个逻辑信道对应的剩余时延预算进行排序,从而确定第一传输数据。又如,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多个逻辑信道中每个数据包的剩余时延预算进行排序,从而确定第一传输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逻辑信道对应的GBR和剩余时延预算确定第一传输数据。例如,终端设备可以先根据剩余时延预算对多个逻辑信道进行排序,然后根据每个逻辑信道的GBR确定第一传输数据。又如,终端设备可以先根据GBR确定多个逻辑信道的传输数据量,再根据每个逻辑信道中数据包的剩余时延预算确定第一传输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逻辑信道对应的优先级和剩余时延预算确定第一传输数据。例如,终端设备可以先根据优先级对多个逻辑信道进行排序,然后根据不同逻辑信道的剩余时延预算确定每个逻辑信道的传输数据,从而确定第一传输数据。例如,终端设备可以先根据多个逻辑信道的剩余时延预算筛选出剩余时延预算较短的逻辑信道,然后根据优先级确定第一传输数据。后文将结合实施例进行具体地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逻辑信道中的PDU set和剩余时延预算确定第一传输数据。例如,终端设备可以综合考虑剩余时延预算和PDU set的数据完整来确定每个逻辑信道的传输数据,从而确定第一传输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一传输数据,可以通过终端设备执行LCP来实现。与前文所述的LCP两轮分配机制相比,终端设备执行该LCP流程时会考虑与逻辑信道相关的更多因素。
作为可能的实现方式,终端设备按某个信息执行LCP时,可以以该个信息为主要因素,同时也会考虑第一信息中的其他信息。例如,终端设备按PDU set执行LCP时,可以根据PDU set及GBR、优先级等多个信息确定第一传输数据。例如,终端设备按剩余时延预算执行LCP时,可以根据剩余时延预算及其他信息确定第一传输数据。
终端设备可以根据配置或预配置进行第一传输数据的确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进行参数配置。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这些参数指示的第一信息确定第一传输数据。作为可能的实现方式,终端设备可以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该第一配置可以配置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中的部分或全部信息确定第一传输数据。例如,第一配置可以向终端设备配置参数,指示终端设备根据PDU set或者剩余时延预算执行LCP。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网络设备配置执行LCP的参数可以为布尔型变量。例如,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是否按PDU set执行LCP时,布尔型变量取值为真可以表示终端设备按PDU set执行LCP;取值为假可以表示终端设备不按PDU set执行LCP。相反地,布尔型变量取值为真可以表示终端设备不按PDU set执行LCP;取值为假可以表示终端设备按PDU set执行LCP。又如,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是否按剩余时延预算执行LCP时,布尔型变量取值为真可以表示终端设备按剩余时延预算执行LCP;取值为假可以表示终端设备不按剩余时延预算执行LCP。
作为另一可能的实现方式,网络设备配置执行LCP的参数可以为枚举型变量。例如,当该变量存在且取值等于“PDU set LCP”时,表示终端设备按PDU set执行LCP,否则,表示终端设备不按PDU set执行LCP。例如,当网络设备配置的参数取值为“remainingBudget”时,表示终端设备按剩余时延预算执行LCP,否则,表示终端设备不按剩余时延预算执行LCP。需要说明的是,“PDU set LCP”和“remaining Budget”均为举例,也可以用其他参数名表示,在此不做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置可以指示终端设备的所有逻辑信道适用于第一信息,也可以指示终端设备的部分逻辑信道适用于第一信息。作为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配置可以指示第一配置信息或第二配置信息,分别对应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传输数据的不同策略。例如,第一配置信息可以配置终端设备的所有逻辑信道,指示所有逻辑信道根据多个信息确定第一传输数据。例如,第二配置信息可以配置终端设备的每个逻辑信道,指示每个逻辑信道根据多个信息确定第一传输数据。后文将结合图8进行具体介绍。
终端设备确定的第一传输数据通过第一无线资源进行传输。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无线资源中的不同资源可以根据不同的第一信息确定对应的传输数据。前文提到,网络设备可以配置第一无线资源的资源类型。作为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无线资源可以包括第一类型无线资源和第二类型无线资源。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判断第一无线资源包含的资源类型,确定通过该资源传输的数据。例如,终端设备判断所述第一无线资源是否包括第一类型无线资源和/或第二类型无线资源,所述第一类型无线资源对应的传输数据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类型无线资源对应的传输数据不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
作为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传输数据可以包括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其中,第一数据可以与第一资源对应,第二数据可以与第二资源对应。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可以根据第一信息中的不同信息确定。例如,对于有XR业务的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可以对所有上行资源对应的传输数据按PDU set确定,也可以只对某些上行资源对应的数据按PDU set来确定。又如,终端设备可以对所有上行资源对应的传输数据按剩余时延预算确定,也可以只对某些上行资源对应的数据按剩余时延预算来确定。
作为可能的实现方式,对于动态调度的上行无线资源,网络设备可以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的参数指示终端设备是否按PDU set执行LCP,或者,是否按剩余时延预算执行LCP。
作为可能的实现方式,对于半静态调度的上行无线资源,网络设备可以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配置指示终端设备是否按剩余时延预算执行LCP,该参数可以被包含在配置授权(configured grant,CG)配置的参数集中。
由图4可知,第一传输数据根据逻辑信道中的PDU set确定可以考虑PDU set数据的完整性,根据剩余时延预算确定可以及时传输剩余时延预算较短的数据,从而提高数据传输效果,提升传输效率。
由前文可知,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多个逻辑信道中的PDU set确定第一传输数据。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图5对这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图5所示的流程为图4所示步骤S420的一种实现方式。为了简洁,图5不再对图4中出现的术语进行解释。
参见图5,在步骤S510,终端设备确定第一待传输数据。
第一待传输数据可以对应终端设备所有逻辑信道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信道。终端设备的所有逻辑信道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以PDU set组织数据的逻辑信道。也就是说,终端设备所有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包括PDU set。在一些实施例中,以PDU set组织数据的逻辑信道也就是对应XR业务的逻辑信道。
第一待传输数据可以用于确定通过第一无线资源传输的第一传输数据。因此,第一待传输数据可以与第一无线资源对应。第一待传输数据也就是拟装入目标传输块进行传输的数据,也可以称为拟传输范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待传输数据可以根据第一无线资源的大小确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待传输数据可以是终端设备针对第一无线资源初步确定的传输数据。例如,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执行前文所述的LCP两轮分配机制确定第一待传输数据。也就是说,终端设备可以先根据第一轮子流程的GBR确定每个逻辑信道的传输量,然后根据第二轮子流程的优先级确定第一待传输数据。又如,终端设备可以先通过优先级对多个逻辑信道进行排序,然后根据GBR确定第一待传输数据。
第一待传输数据中可能包括数据不完整的PDU set。数据不完整的PDU set可以指的是该PDU set的部分数据在拟传输范围内,还有部分数据未进入拟传输范围。未进入拟传输范围的数据也可以称为剩余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待传输数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数据不完整的PDU set。例如,图3所示的PDU集合B。如图3所示,第一待传输数据为虚线框内的所有数据。其中,PDU集合B中的数据包B1和B2将与PDU集合A一起传输,B3和B4还需要等待下一个无线资源。也就是说,第一待传输数据中PDU集合B为数据不完整的PDU set。
作为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待传输数据根据GBR确定时主要考虑传输的数据量,可能出现只传输PDU set中部分数据的情况。
在步骤S520,终端设备判断第一待传输数据是否包含数据不完整的PDU set。
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这个判断,确定第一待传输数据内的数据情况。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待传输数据中数据的指示信息判断是否包含数据不完整的PDUset。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先根据第一待传输数据对应的一个或多个逻辑信道的数据类型或业务类型,判断第一待传输数据中是否包含按PDU set组织的数据。进一步地,如果第一待传输数据包含PDU set,终端设备再判断这些PDU set的数据是否完整。
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步骤S520的判断结果和其他信息确定第一传输数据。步骤S520如果确定第一待传输数据包含数据不完整的PDU set时,执行步骤S530;如果确定第一待传输数据不包含数据不完整的PDU set时,执行步骤S540。
在步骤S530,如果第一待传输数据包含数据不完整的PDU set,终端设备根据第二信息对第一待传输数据进行调整,得到第一传输数据。
终端设备根据第二信息对第一待传输数据进行调整,可以指的是终端设备尽量减少第一待传输数据中数据不完整的PDU set的数量,或者减少第一待传输数据中数据不完整的PDU set的剩余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待传输数据包括N个数据不完整的PDUset,其中N可以是大于或者等于1的自然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二信息将第一待传输数据中N个数据不完整的PDU set调整为M个数据不完整的PDU集合,其中M可以是小于或者等于N的自然数。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M的值可以小于N的值。例如,N的值为3时,终端设备可以将3个数据不完整的PDU set调整为2个数据不完整的PDU set和1个数据完整的PDU set。也就是说,M的值为2,M小于N。又如,N为3时,终端设备可以将3个数据不完整的PDU set调整为2个数据不完整的PDU set,剩下的1个数据不完整的PDU set不通过第一无线资源进行传输。
作为另一可能的实现方式,M的值可以等于N的值。例如,第一待传输数据中可能只包括1个数据不完整的PDU set。也就是说,N的值为1。该PDU set的数据量大于第一无线资源可以传输的数据量。经过步骤S530的调整,第一待传输数据中全部为该PDU set的数据,但是还是数据不完整的PDU set。也就是说,M的值也是1。
作为又一可能的实现方式,M的值可以为0。例如,N的值为2时,终端设备通过步骤S530的调整,可以将2个不完整PDU set的剩余数据均作为第一传输数据中的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减少数据不完整的PDU set的数量可以指的是根据第二信息将数据不完整的PDU set调整为数据完整的PDU set。例如,终端设备可以将不完整PDU set的剩余数据写入拟传输范围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数据不完整的PDU set调整为数据完整的PDU set可以通过将第一待传输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撤回,腾出传输空间补足完整的PDU set的方式来实现。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作为整体的PDU set同时进行传输,从而避免剩下的数据超过要求时刻,导致已传输的部分数据失效。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撤回第一待传输数据中除需要调整的不完整PDU set之外的部分数据,然后将该PDU set对应的剩余数据纳入第一传输数据中,使得该PDU set的所有数据可以通过第一无线资源进行传输。以图3所示的PDU集合B为例,可以撤回LCH 2中的部分数据,腾出的空间用于传输B3和B4。
在一些实施例中,减少第一传输数据中不完整PDU set的数量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实现。例如,在确定传输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将某个数据不完整的PDU set撤回,该PDU set不列入与第一无线资源对应的第一传输数据中,也可以避免资源传输的浪费。
第二信息可以包括与第一待传输数据对应的所有逻辑信道相关的一种或多种信息。第一待传输数据对应的所有逻辑信道可以是一个或多个逻辑信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信息可以包括第一待传输数据对应的所有逻辑信道的业务类型。终端设备可以根据逻辑信道的业务类型对第一待传输数据进行调整。作为可能的实现方式,业务类型可以包括前文所述的第一业务类型和第二业务类型。其中,第二业务类型对应的数据可能不是按PDU set进行组织,时延的要求性也不高。如果第一待传输数据对应的所有逻辑信道的业务类型包括第二业务类型,终端设备可以优先撤回第二业务类型对应的逻辑信道中的数据,以保证XR等第一业务类型对应业务的传输需求。如果第一待传输数据对应的所有逻辑信道的业务类型不包括第二业务类型,终端设备可以基于其他信息进行部分数据的撤回。其他信息例如是第一待传输数据中数据不完整的PDU set。第一待传输数据中数据不完整的PDU set可以指的是一个或多个数据不完整的PDU set。例如,根据GBR确定的第一待传输数据可能包括多个逻辑信道对应的多个数据不完整的PDU set。撤回部分数据不完整的PDU set,以满足其他PDU set的传输数据完整,可以有助于提高传输效果。后文将结合图6对基于多个数据不完整的PDU set进行调整的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信息可以包括第一待传输数据对应的所有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第一待传输数据对应的所有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不同时,终端设备可以优先撤回优先级最低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数据。通过这部分数据的撤回,来保证高优先级逻辑信道的PDU set完整传输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信息可以指示第一待传输数据中超过GBR对应数据量的数据。在执行前文所述的LCP机制确定第一待传输数据时,第二轮子流程可以使优先级较高的逻辑信道对应的传输数据超过GBR对应的数据量。终端设备可以优先撤回这部分超过GBR对应数据量的数据。通过这部分数据的撤回,可以在满足GBR要求的情况下实现完整PDU set传输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信息可以指示第一待传输数据中数据不完整的PDU set。也就是说,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待传输数据中的一个或多个数据不完整的PDU set对第一待传输数据进行调整。这些数据不完整的PDU set的信息可以是对应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可以是PDU set对应的优先级,可以是PDU set之间的依赖性,可以是PDU set的剩余时延预算,可以是PDU set未进入第一待传输数据中的剩余比特数,还可以是第一待传输数据中多个数据不完整的PDU set的比特数。后文将结合图6和图7进行具体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待传输数据的调整结果得到第一传输数据。作为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传输数据可以包括调整后的数据完整的PDU set,也包括第一待传输数据中未被撤回的数据。作为可能的实现方式,调整后的数据完整的PDU set可以为第一传输数据的全部数据。为了实现完整PDU set传输的目的,终端设备可能需要将第一待传输数据中的其他数据全部撤回。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传输数据将数据不完整的PDU set调整为数据完整的PDUset后,可能还有剩余的空间,例如剩余的上行传输空间。例如,撤回的数据量大于补足该PDU set的剩余数据量,执行步骤S530后,第一传输数据还有剩余的空间。也就是说,第一无线资源中可能还包括剩余资源,终端设备可以从多个逻辑信道未进入拟传输范围的数据确定这部分剩余资源对应的数据,也就是确定列入拟传输范围的数据。
作为可能的实现方式,终端设备可以优先根据终端设备的所有逻辑信道中剩余的数据完整的PDU set确定第一传输数据。具体而言,终端设备可以选择大小合适的完整PDUset,列入拟传输范围,从而确定第一传输数据。
作为可能的实现方式,终端设备还可以根据逻辑信道的业务类型、优先级等方面选择剩余资源对应的数据。例如,如果没有任何完整PDU set能满足剩余资源的大小,则终端设备可以选择下面三种处理方式中一种或多种。
处理方式一:终端设备可以从第二业务类型对应的逻辑信道中,选择优先级最高的逻辑信道中的部分PDU,列入拟传输范围。
处理方式二:终端设备可以从第一业务类型对应的逻辑信道中,先选优先级最高的逻辑信道,再在选中的逻辑信道中选择优先级最高的PDU set、或者优先级最低的PDUset、或者剩余传输时延最大的PDU set或者剩余传输时延最小的PDU set,将其中的部分PDU列入拟传输范围。
处理方式三:终端设备可以从第一业务类型对应的逻辑信道中,选择优先级最高的PDU set、或者优先级最低的PDU set、或者剩余传输时延最大的PDU set或者剩余传输时延最小的PDU set,将其中的部分PDU列入拟传输范围。
在步骤S540,如果第一待传输数据不包含数据不完整的PDU set,终端设备不对第一待传输数据进行调整,第一待传输数据为第一传输数据。也就是说,如果终端设备判断第一待传输数据不包含数据不完整的PDU set,可以直接将第一待传输数据作为第一传输数据构造进行传输的传输块。
前文结合图5介绍了一种根据PDU set确定第一传输数据的可能的实现方式。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撤回部分数据的方式来实现完整PDU set传输的目的。下面以第一业务类型的业务是XR业务为例,结合图6对该方法进行详细地描述。
图6所示的流程为图5中步骤S520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图6中终端设备配置了按PDU set执行LCP。终端设备可以按前文所述的LCP流程执行,确定哪些PDU拟装入目标传输块进行传输,也就是确定第一待传输数据。终端设备可以判断这些PDU中,是否存在PDUset只有一部分PDU进入拟传输PDU范围。如果有,则按图6所示的流程,撤回部分数据,腾出传输空间,用于补足完整的PDU set。
参见图6,在步骤S610,判断是否有XR的PDU进入拟传输范围。如果有则执行步骤S620,如果没有则执行步骤S650。
在步骤S620,判断是否有非XR的LCH存在超过GBR的资源分配。如果有则执行步骤S630,如果没有则执行步骤S640。
在步骤S630,从最低优先级的非XR的LCH开始,撤回超过GBR范围分配的字节(byte)数。如果撤回数据腾出的空间可以补足不完整的PDU set,则流程结束。
在步骤S640,从最低优先级的非XR的LCH开始,撤回GBR范围内分配的字节数。如果撤回数据腾出的空间可以补足不完整的PDU set,则流程结束。
在步骤S650,根据拟传输范围中不完整的PDU进行数据的撤回。如果非XR的逻辑信道所对应的传输数据量已经全部撤回,但还是无法满足“完整PDU set传输”的目的,则终端设备可以撤回一个或多个非完整的PDU set。或者说,如果第一待传输数据中没有非XR的PDU进入拟传输范围,终端设备可以撤回一个或多个数据不完整的PDU set。前文提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待传输数据中数据不完整的PDU set的信息对第一待传输数据调整。通过步骤S650撤回的资源可以用于传输另一些PDU set,以达到“完整PDU set传输”的目的。具体而言,终端设备可以选择放弃哪些PDU set的传输,终端设备的选择准则可以是前文提到的数据不完整的PDU set的多个信息,该多个信息可以表示为步骤S650所示的多种撤回准则。具体选择如下的哪一种撤回准则,可以通过网络设备进行配置。
撤回准则一:从最低优先级的XR LCH开始,撤回不完整的PDU。该准则与第一待传输数据中数据不完整的PDU set对应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关联。优先撤回低优先级逻辑信道中数据不完整的PDU set中的PDU可以保证高优先级逻辑信道数据的优先传输,有助于满足QoS的要求。
撤回准则二:从最低优先级的PDU set开始,撤回不完整的PDU。该准则与第一待传输数据中数据不完整的PDU set对应的优先级关联。优先撤回低优先级的不完整PDU set中的部分PDU以保证高优先级PDU set的优先传输,从而满足QoS的要求。
撤回准则三:从剩余时延预算最长的PDU set开始,撤回不完整的PDU。该准则与第一待传输数据中数据不完整的PDU set的剩余时延预算关联。优先撤回剩余时延预算较长的PDU set中的PDU可以及时传输剩余时延预算较短的数据,有助于提升传输效率。
撤回准则四:根据PDU set间的依赖性,选择不完整的PDU进行撤回。该准则与第一待传输数据中多个数据不完整的PDU set的依赖性关联。根据多个PDU set的依赖性选择撤回的部分数据,可以提高传输效果。例如,解调第一待传输数据中数据完整的PDU set A需要数据不完整的PDU set B时,尽量不撤回PDU set B。
撤回准则五:从剩余PDU的比特数最多的PDU set开始,撤回不完整的PDU。
撤回准则六:从剩余PDU的比特数最少的PDU set开始,撤回不完整的PDU。准则五和准则六均与第一待传输数据中数据不完整的PDU set的剩余比特数相关联。
撤回准则七:从已经进入传输范围的PDU的比特数最多的PDU set开始,撤回不完整的PDU。
撤回准则八:从已经进入传输范围的PDU的比特数最少的PDU set开始,撤回不完整的PDU。准则七和准则八均与第一待传输数据中数据不完整的PDU set的比特数相关联。
为了便于理解图6所示的方法,下面结合图7所示的四个逻辑信道,对图6所示的方法进行更明确地介绍。
参见图7,终端设备包括四个逻辑信道,分别是LCH 1、LCH 2、LCH 3和LCH 4。如图7所示,LCH 1和LCH 2属于XR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LCH 3和LCH 4属于其它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LCH 1中有一个PDU set,包含三个PDU,分别是1A、1B、1C。LCH2中有一个PDU set,包含三个PDU,分别是2A、2B、2C。
参见图7中的上图,经过前文所述的LCP流程(现有的原始LCP流程)后,有8个数据包进入拟传输范围,分别是虚线框内的1A、1B、2A、2B、3A、3B、4A和4B。图7中的下图为按照图6所示方法调整后的进入拟传输范围的数据包,分别是虚线框内的1A、1B、1C、2A、2B、2C、3A和4A。
具体而言,按照图6所示的方法,终端设备判定LCH 1和LCH 2中各有一个非完整的PDU set,按网络设备配置,开始图6中的处理流程。
首先从非XR的LCH开始,判定LCH 3和LCH 4中是否有数据量能被撤回。具体地,先判断是否有GBR之外的数据量,如果有,则撤回,如果没有,再考虑LCH 3和LCH 4中GBR范围之内的数据量。考虑撤回LCH 3和LCH 4的数据量时,按LCH 3和LCH 4的优先级顺序考虑,先撤回低优先级LCH的GBR之外的数据量,再撤回高优先级LCH的GBR之外的数据量,之后撤回低优先级LCH的GBR之内的数据量,最后撤回高优先级LCH的GBR之内的数据量。然后,把撤回的数据量所腾出的传输空间分配至XR对应的LCH中未包含进LCP结果的非完整PDU set中的剩余PDU,即图7中的数据包1C和2C。在这一流程中,任一步骤如果能满足“完整PDU set传输”的目的,则流程结束。比如,图7中,将3B和4B撤回后,将1C和2C进入LCP结果,则流程结束。
通过图5至图7,具体介绍了根据PDU set执行LCP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根据PDUset执行LCP可以满足XR等业务传输数据量大且按PDU set组织的传输需求,有助于提高数据传输效果。
前文提到,网络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进行多种方式的配置。在相关技术中,终端设备的所有逻辑信道均有配置参数。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进行配置时,可以通过增加配置参数的方式来进行配置。
网络设备可以通过不同的调度策略来实现对终端设备的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第一调度策略配置终端设备的所有逻辑信道为相同的参数,也就是“perUE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第二调度策略配置每个逻辑信道使多个逻辑信道的参数不同,也就是“per LCH配置”。
第一调度策略可以与第一配置信息对应。作为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配置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根据哪些信息确定第一传输数据。第一配置信息对应的参数可以在逻辑信道的配置参数之外,从而对所有的逻辑信道进行配置。
作为可能的实现方式,配置终端设备按剩余时延预算执行LCP时,第一配置信息对应的配置参数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所有逻辑信道是否根据剩余时延预算确定第一传输数据。
第二调度策略可以与第二配置信息对应。作为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配置信息可以配置终端设备的每个逻辑信道,指示每个逻辑信道根据哪些信息确定第一传输数据。第二配置信息对应的参数可以在逻辑信道的配置参数之外,也可以在每个逻辑信道的配置参数中增加一个参数,从而对每个逻辑信道进行配置。
作为可能的实现方式,配置终端设备按剩余时延预算执行LCP时,第二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每个逻辑信道的配置参数,每个逻辑信道的配置参数用于指示每个逻辑信道是否根据剩余时延预算确定第一传输数据。
例如,终端设备可以在每个逻辑信道的配置参数中通过增加一个参数来进行指示。该参数可以直接指示是否按剩余时延预算执行LCP,例如参数为“是否按剩余时延预算执行LCP”。配置参数中增加的参数可以是布尔型变量,也可以是枚举型变量。
又例如,终端设备可以通过隐式的方式进行指示。也就是说,终端设备可以将是否按剩余时延预算执行LCP与逻辑信道对应的已有参数进行关联。已有参数例如是逻辑信道的业务类型。配置参数可以指示该逻辑信道是否属于第一业务类型或第二业务类型对应的逻辑信道。如果是第一业务类型对应的逻辑信道,则终端设备认为LCP时对该逻辑信道按剩余时延预算执行。如果不是第一业务类型对应的逻辑信道,或者是第二业务类型对应的逻辑信道,则终端设备认为LCP时对该逻辑信道不按剩余时延预算执行。例如,第一业务类型的业务为XR业务时,该指示隐含的逻辑关系为“只要属于XR相关的LCH,就按剩余时延预算执行LCP”。但需要说明的是,属于XR相关LCH,只是执行剩余预算的LCP的充分条件,不是必要条件。
再例如,可以在逻辑信道的配置参数之外,增加一个指示“哪些LCH按剩余时延预算执行LCP”。也就是说,第二配置信息可以用于指示多个逻辑信道中根据剩余时延预算确定第一传输数据的逻辑信道。例如,增加的指示可以是一个列表,表中的逻辑信道按剩余时延预算执行LCP,其它逻辑信道不按剩余时延预算执行LCP。又如,增加的指示可以是一个比特位图,位图中每一个比特表示一个逻辑信道。典型地,按LCH idx排列,LCH idx=0的,占第0个比特,LCH idx=1的,占第1个比特……如果比特值为0,表示对应的逻辑信道不按剩余时延预算执行LCP,如果比特值为1,表示对应的逻辑信道按剩余时延预算执行LCP,反之也可以。
再例如,可以在逻辑信道的配置参数之外,增加一个指示,该指示可以确定逻辑信道根据剩余时延预算执行LCP的第一条件。也就是说,第二配置信息可以指示多个逻辑信道根据剩余时延预算确定第一传输数据的第一条件。第一条件可以根据一个门限(第一门限)确定。第一门限例如是优先级门限、时延预算门限以及比特速率门限等。如果逻辑信道达到该第一门限,则按剩余时延预算执行LCP,否则,不按剩余时延预算执行LCP。例如,第一门限为LCH idx>X,当LCH idx大于X时,该LCH按剩余时延预算执行LCP。又如,第一门限为逻辑信道的平均比特速率大于30Mbps,当某个逻辑信道的平均比特速率达到条件时,终端设备对该逻辑信道按剩余时延预算执行LCP。又如,第一门限为逻辑信道的平均时延预算小于N毫秒,终端设备对满足条件的逻辑信道按剩余时延预算执行LCP。其中,平均时延预算可以是按PDU表示的分组时延预算(packet delay budget,PDB),也可以是按PDU set表示的时延预算(PDU set delay budget,PSDB)。
为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图8,以配置按时延预算执行LCP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终端设备的多种配置方式和相关参数进行介绍。
如图8所示,相关技术中终端设备的三个逻辑信道都有配置参数。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分别通过第一调度策略810和第二调度策略820进行配置。通过对比相关技术和本申请实施例的配置方式,可以看到本申请实施例在配置方式上的改进,这些改进有助于对不同逻辑信道执行LCP的方式进行管理。
参见图8,第一调度策略810与“per UE配置”对应。在第一调度策略810中,网络设备在逻辑信道的配置参数外增加了一个参数“是否按剩余时延预算执行LCP”。
第二调度策略820与“per LCH配置”对应。在第二调度策略820中,包括四种配置方式。第一种配置方式:在每个逻辑信道的配置参数中增加一个参数“是否按剩余时延预算执行LCP”。第二种配置方式,在每个逻辑信道的配置参数中增加一个参数“是否属于XR相关LCH”。第三种配置方式,在逻辑信道的配置参数外增加了一个指示“按剩余时延预算执行LCP的LCH列表:LCH 1,LCH 3”。也就是说,LCH 1和LCH 3按剩余时延预算执行LCP,LCH 2不按剩余时延预算执行LCP。第四种配置方式,在逻辑信道的配置参数外增加了一个指示“按剩余时延预算执行LCP的LCH必须符合的条件”,该条件可以是优先级门限、时延预算门限或者其它门限。
上文结合图8,介绍了为终端设备配置按时延预算执行LCP的相关参数。网络设备还可以为终端设备配置一些其它的LCP相关参数。通过执行上述配置,终端设备可以将逻辑信道分为两类:按时延预算执行LCP的逻辑信道和不按时延预算执行LCP的逻辑信道。
终端设备按图8的第二调度策略配置每个逻辑信道是否按剩余时延预算执行LCP时,终端设备还可以根据其它多种第一信息针对第一无线资源确定第一传输数据。为便于描述,多个逻辑信道中配置为按剩余时延预算执行LCP的逻辑信道可以为第一逻辑信道。也就是说,第一逻辑信道配置为根据所述剩余时延预算确定通过所述第一无线资源传输的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多个逻辑信道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逻辑信道。按剩余时延预算执行LCP时,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至少一个第一逻辑信道的第三信息,确定通过第一无线资源传输的多个数据,从而根据这些多个数据确定第一传输数据。
第三信息可以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信息: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优先级;第一逻辑信道中的PDU或PDU集合的优先级;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剩余时延预算;以及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剩余时延预算门限。
作为可能的实现方式,根据不同的第三信息确定第一传输数据可以表示不同的策略。这些策略也就是按剩余时延预算执行LCP时的不同策略。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网络设备的配置确定采用哪种策略执行LCP流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优先级确定第一传输数据。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按优先级对多个第一逻辑信道进行排序,然后按第一逻辑信道的顺序确定可以进入拟传输范围的PDU或PDU set,从而确定第一传输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逻辑信道中的PDU或PDU set的优先级确定第一传输数据。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按多个第一逻辑信道中PDU或PDU set的优先级对所有的PDU或PDU set进行排序,然后按顺序确定可以进入拟传输范围的数据,从而确定第一传输数据。
作为可能的实现方式,各个PDU进入拟传输范围的顺序,并不一定是构造第一传输数据对应的传输块时各个PDU的排列顺序。比如,图9中1D和1A在LCP中进入传输范围时的顺序可能为1D-1A。但是,如果两个包都进入传输范围,则构造传输块还是按它们在逻辑信道中的顺序,即1A在前,1D在后。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剩余时延预算确定第一传输数据。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多个第一逻辑信道的剩余时延预算进行排序,剩余时延预算较短的排在前面,然后按第一逻辑信道的顺序确定可以进入拟传输范围的数据,从而确定第一传输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剩余时延预算门限确定第一传输数据。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剩余时延预算门限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多个第一逻辑信道,然后根据优先级或者剩余时限进行排序,从而确定第一传输数据。
作为可能的实现方式,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配置确定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剩余时延预算门限。第二配置可以统一指示终端设备的所有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剩余时延预算门限。或者,第二配置可以分别指示终端设备的每个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剩余时延预算。所有第一逻辑信道的剩余时延预算门限可以是全部相同或者不同的,也可以是部分相同的。例如,网络设备可以为每个按时延预算执行LCP的逻辑信道配一个剩余时延预算的门限,各个逻辑信道使用不同的剩余时延预算的门限。又如,网络设备也可以为终端设备配置一个统一的时延预算门限,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对所有同类型的逻辑信道使用相同的剩余时延预算的门限。
作为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配置可以通过网络设备进行配置。例如,网络设备可以通过RRC消息配置多个逻辑信道的剩余时延预算门限。例如,网络设备可以通过MAC控制单元(MAC control element,MAC CE)配置多个逻辑信道的剩余时延预算门限。例如,网络设备可以通过RRC配置多个剩余时延预算门限,再通过MAC CE通知终端设备使用其中的一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三信息中的多种信息确定第一传输数据。作为可能的实现方式,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多个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优先级和多个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对应的剩余时延预算确定通过第一无线资源传输的多个数据,从而确定第一传输数据。例如,如果多个第一逻辑信道的剩余时延预算均低于剩余时延预算门限,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多个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优先级确定通过第一无线资源传输的多个数据,从而确定第一传输数据。又如,如果多个第一逻辑信道的剩余时延预算均低于剩余时延预算门限,终端设备可以综合考虑优先级以及多个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对应的剩余时延预算,来确定第一传输数据。
前文提到,终端设备中的不同逻辑信道可以根据不同的信息执行LCP。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多个逻辑信道对应的优先级对多个逻辑信道进行排序,然后根据多个逻辑信道分别对应的第一信息确定第一传输数据。例如,终端设备按优先级进行排序后,可以对不同的逻辑信道使用不同的条件,筛选出该逻辑信道中的一部分PDU或PDU set,进入LCP的待传输范围。
作为可能的实现方式,多个逻辑信道使用不同条件执行LCP时,各个逻辑信道的筛选条件可以通过网络设备进行配置。例如,网络设备可以通过RRC消息配置每个逻辑信道的筛选条件。例如,网络设备可以通过MAC CE配置每个逻辑信道的筛选条件。例如,网络设备可以通过RRC配置多个筛选条件,再通过MAC CE通知终端设备使用其中的一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上述按剩余时延预算执行LCP后,第一无线资源可能还包括剩余资源,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逻辑信道中的剩余数据,或者其他逻辑信道中的数据确定这部分剩余资源对应的数据,也就是确定列入拟传输范围的数据。
作为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根据按剩余时延预算执行的LCP是否考虑第一逻辑信道中的全部数据包来进行确定。也就是说,根据第一逻辑信道中是否有剩余数据来确定。
例如,第三信息为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优先级或者PDU/PDU set的优先级时,在LCP流程中已经将目标逻辑信道(第一逻辑信道)中的所有数据列入待传输范围。如果还有剩余传输空间,可以将其他逻辑信道的数据列入LCP的待传输范围,例如图8中不属于按时延预算执行LCP的逻辑信道。对其它逻辑信道的LCP,可以按现有协议执行。
例如,第三信息为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剩余时延预算门限,或者多个逻辑信道采用不同筛选条件执行LCP时,LCP流程中不会将“按时延预算执行LCP的LCH”中的数据包全部考虑在内。终端设备在执行上述LCP流程后,如果还有剩余传输空间,可以先考虑“按时延预算执行LCP的LCH”中的剩余数据包,也可以先考虑其它逻辑信道中的数据包,还可以将“按时延预算执行LCP的LCH”中的剩余数据包与其它逻辑信道中的数据包同等优先级考虑。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按剩余时延预算执行LCP”的第一逻辑信道,终端设备可以不使用前文提到的令牌桶机制,也可以对第一逻辑信道使用令牌桶机制,但不论其令牌桶值是否为负,总在第一轮调度时考虑它。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图9所示的逻辑信道结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按时延预算执行LCP的多种可能的策略进行具体地说明。
图9所示的结构中包括两个逻辑信道LCH 1和LCH 2,这两个逻辑信道均配置为按时延预算执行LCP的逻辑信道。
策略一可以是按第一逻辑信道的优先级执行LCP。对于按时延预算执行LCP的多个第一逻辑信道,可以从高优先级到低优先级将逻辑信道进行排队,再将各个逻辑信道中的所有PDU或PDU set按顺序列入拟传输范围。图9中两个LCH都配置了按时延预算执行LCP,先按优先级排,LCH 1在LCH 2的前面。再按PDU顺序排,各个PDU进入传输范围的顺序为:1A-1B-1C-1D-1E-1F-2A-2B-2C-2D-2E-2F。根据这个顺序和第一无线资源的大小,可以确定第一传输数据。
策略二可以是按PDU或PDU set的优先级执行LCP。按时延预算执行LCP的多个第一逻辑信道,可以将这些第一逻辑信道所对应的PDU set,从高优先级到低优先级排列,相同优先级则按剩余时延预算排列,剩余时延短的PDU set排在前面,将各个PDU set列入拟传输范围。图9按策略二执行时,将两个第一逻辑信道的缓存中的数据包统一按PDU set的优先级排列,则LCH 1中的第二个PDU set优先级最高,为High+,排在最前面;LCH 2中的第一个PDU set,优先级为High,排在第二;LCH 2中的第二个PDU set,优先级为normal,排在第三;LCH 1中的第一个PDU set,优先级为low,排在第四。所以,各个PDU进入传输范围的顺序为:1D-1E-1F-2A-2B-2C-2D-2E-2F-1A-1B-1C。根据这个顺序和第一无线资源的大小,可以确定第一传输数据。
策略三可以是根据剩余时延预算的门限执行LCP。通过引入一个剩余时延预算的门限,LCP里先从高优先级到低优先级将第一逻辑信道排队。在多个第一逻辑信道中,筛选剩余时延预算低于门限的PDU或PDU set。比如图9所示的例子中,先考虑LCH 1中剩余时延预算低于门限的PDU或PDU set,再考虑LCH 2中剩余时延预算低于门限的PDU或PDU set,之后考虑LCH 1中剩余时延预算高于门限的PDU或PDU set,最后考虑LCH 2中剩余时延预算高于门限的PDU或PDU set。按照这个顺序执行LCP,从而确定第一传输数据。
策略四可以是不同逻辑信道采用不同条件进行PDU或PDU set数据的筛选。比如图9所示的例子中,可以对LCH 1配置剩余时延预算门限,对LCH 2配置保证数据量。保证数据量可以是X个字节数,或者Y个PDU,或者Z个PDU set。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剩余时延预算门限筛选出LCH 1中符合条件的PDU set,然后根据保证数据量确定LCH 2中可以进入拟传输范围的数据。按照优先级将LCH 1和LCH2筛选出的PDU set和数据进行排序,从而确定第一传输数据。
上文结合图2至图9,详细地描述了本申请的方法实施例。下面结合图10至图12,详细描述本申请的装置实施例。应理解,装置实施例的描述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相互对应,因此,未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前面的方法实施例。
图10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用于通信的装置的示意性框图。该装置可以为上文描述的任意一种终端设备。图10所示的装置1000包括接收单元1010和确定单元1020。
接收单元1010,可用于获取第一无线资源;
确定单元1020,可用于确定第一传输数据,第一传输数据通过第一无线资源进行传输;其中,第一传输数据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一信息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终端设备的逻辑信道中的PDU集合;以及终端设备的逻辑信道对应的剩余时延预算。
可选地,终端设备所有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包括PDU集合,确定单元1020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第一待传输数据与第一无线资源对应;装置1000还包括判断单元,可用于判断第一待传输数据是否包含数据不完整的PDU集合;装置1000还包括调整单元,可用于如果第一待传输数据包含数据不完整的PDU集合,终端设备根据第二信息对第一待传输数据进行调整,得到第一传输数据;或者,如果第一待传输数据不包含数据不完整的PDU集合,终端设备不对第一待传输数据进行调整,第一待传输数据为第一传输数据。
可选地,第二信息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第一待传输数据对应的所有逻辑信道的业务类型;第一待传输数据对应的所有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第一待传输数据中超过GBR对应数据量的数据;以及第一待传输数据中数据不完整的PDU集合。
可选地,第一待传输数据中数据不完整的PDU集合的信息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数据不完整的PDU集合对应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数据不完整的PDU集合对应的优先级;第一待传输中多个PDU集合之间的依赖性;数据不完整的PDU集合的剩余时延预算;数据不完整的PDU集合的剩余比特数;以及第一待传输数据中数据不完整的PDU集合的比特数。
可选地,第一待传输数据包括N个数据不完整的PDU集合,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自然数,调整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二信息将N个数据不完整的PDU集合调整为M个数据不完整的PDU集合,其中M为小于或等于N的自然数。
可选地,调整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二信息撤回第一待传输数据中的部分数据;将第一待传输数据中未撤回数据的至少一个数据不完整的PDU集合对应的剩余数据作为第一传输数据中的数据。
可选地,业务类型包括第一业务类型和第二业务类型,调整单元还用于如果第一待传输数据对应的所有逻辑信道的业务类型包括第二业务类型,终端设备优先撤回第二业务类型对应的逻辑信道中的数据;或者,如果第一待传输数据对应的所有逻辑信道的业务类型不包括第二业务类型,终端设备基于第一待传输数据中数据不完整的PDU集合进行部分数据的撤回。
可选地,第一待传输数据对应的所有逻辑信道对应的优先级不同,调整单元还用于优先撤回优先级最低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数据。
可选地,第一待传输数据包括超过GBR对应数据量的数据,调整单元还用于优先撤回超过GBR对应数据量的数据。
可选地,确定单元1020还用于如果第一无线资源中还包括剩余资源,优先根据所有逻辑信道中剩余的数据完整的PDU集合确定第一传输数据。
可选地,第一无线资源的资源类型根据网络设备的配置确定,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第一无线资源是否包括第一类型无线资源和/或第二类型无线资源,第一类型无线资源对应的传输数据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二类型无线资源对应的传输数据不根据第一信息确定。
可选地,接收单元1010还用于接收第一配置,第一配置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所有逻辑信道适用于第一信息,或者,终端设备的部分逻辑信道适用于第一信息。
可选地,第一信息包括剩余时延预算,第一配置对应的配置参数包括以下的一种:是否按剩余时延预算执行LCP,以及是否属于第一业务类型或第二业务类型对应的逻辑信道。
可选地,第一信息包括剩余时延预算,第一配置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所有逻辑信道中根据剩余时延预算确定第一传输数据的逻辑信道。
可选地,第一信息包括剩余时延预算,第一配置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所有逻辑信道根据剩余时延预算确定第一传输数据的第一条件。
可选地,第一条件根据第一门限确定,第一门限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优先级门限、时延预算门限以及比特速率门限。
可选地,终端设备的所有逻辑信道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逻辑信道,第一逻辑信道配置为根据剩余时延预算确定通过第一无线资源传输的数据,确定单元1020用于根据至少一个第一逻辑信道的第三信息,确定通过第一无线资源传输的多个数据;根据多个数据确定第一传输数据。
可选地,第三信息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优先级;第一逻辑信道中的PDU或PDU集合的优先级;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剩余时延预算;以及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剩余时延预算门限。
可选地,确定单元1020还用于如果多个第一逻辑信道的剩余时延预算均低于剩余时延预算门限,根据多个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优先级,和/或,多个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对应的剩余时延预算确定多个第一逻辑信道通过第一无线资源传输的多个数据。
可选地,接收单元1010还用于接收第二配置,第二配置用于统一指示终端设备的所有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剩余时延预算门限,或者,用于分别指示终端设备的每个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剩余时延预算;其中,所有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剩余时延预算门限为以下中的一种情况:全部相同、部分相同以及全部不同。
可选地,确定单元1020还用于如果第一无线资源还有剩余资源,终端设备根据以下的一种或多种信息确定第一传输数据中通过剩余资源传输的数据:第一逻辑信道中的剩余数据;以及所有逻辑信道中除第一逻辑信道之外的其他逻辑信道中的数据。
图11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用于通信的装置的示意性框图。该装置可以为上文描述的任意一种网络设备。图11所示的装置1100包括发送单元1110。
发送单元1110可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无线资源,第一无线资源用于终端设备传输第一传输数据;其中,第一传输数据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一信息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终端设备的逻辑信道中的PDU集合;以及终端设备的逻辑信道对应的剩余时延预算。
可选地,发送单元1110还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第一配置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所有逻辑信道适用于第一信息,或者终端设备的部分逻辑信道适用于第一信息。
可选地,第一信息包括剩余时延预算,第一配置对应的配置参数包括以下的一种:是否按剩余时延预算执行LCP,以及是否属于第一业务类型或第二业务类型对应的逻辑信道。
可选地,第一信息包括剩余时延预算,第一配置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所有逻辑信道中根据剩余时延预算确定第一传输数据的逻辑信道。
可选地,第一信息包括剩余时延预算,第一配置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所有逻辑信道根据剩余时延预算确定第一传输数据的第一条件。
可选地,第一条件根据第一门限确定,第一门限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优先级门限、时延预算门限以及比特速率门限。
可选地,装置1100还包括配置单元,可用于对第一无线资源的资源类型进行配置,配置用于指示第一无线资源是否包括第一类型无线资源和/或第二类型无线资源,第一类型无线资源对应的传输数据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二类型无线资源对应的传输数据不根据第一信息确定。
可选地,终端设备的所有逻辑信道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逻辑信道,第一逻辑信道配置为根据剩余时延预算确定通过第一无线资源传输的数据,发送单元1100还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配置,第一配置用于统一指示终端设备的所有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剩余时延预算门限,或者,用于分别指示终端设备的每个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剩余时延预算门限,其中,所有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剩余时延预算门限为以下中的一种情况:全部相同、部分相同以及全部不同。
图1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图12中的虚线表示该单元或模块为可选的。该装置1200可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装置1200可以是芯片或终端设备。
装置12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210。该处理器1210可支持装置1200实现前文方法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该处理器121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或者专用处理器。例如,该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者,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装置12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1220。存储器1220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可以被处理器1210执行,使得处理器1210执行前文方法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存储器1220可以独立于处理器1210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1210中。
装置12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1230。处理器1210可以通过收发器1230与其他设备或芯片进行通信。例如,处理器1210可以通过收发器1230与其他设备或芯片进行数据收发。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或网络设备中,并且该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由终端或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读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通用光盘(digital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或网络设备中,并且该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由终端或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或网络设备中,并且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由终端或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
本申请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可以被可互换使用。另外,本申请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定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提到的“指示”可以是直接指示,也可以是间接指示,还可以是表示具有关联关系。举例说明,A指示B,可以表示A直接指示B,例如B可以通过A获取;也可以表示A间接指示B,例如A指示C,B可以通过C获取;还可以表示A和B之间具有关联关系。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术语“对应”可表示两者之间具有直接对应或间接对应的关系,也可以表示两者之间具有关联关系,也可以是指示与被指示、配置与被配置等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预配置”可以通过在设备(例如,包括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中预先保存相应的代码、表格或其他可用于指示相关信息的方式来实现,本申请对于其具体的实现方式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协议”可以指通信领域的标准协议,例如可以包括LTE协议、NR协议以及应用于未来的通信系统中的相关协议,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7)

1.一种用于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获取第一无线资源;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传输数据,所述第一传输数据通过所述第一无线资源进行传输;
其中,所述第一传输数据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信道中的协议数据单元PDU集合;以及
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信道对应的剩余时延预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所有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包括所述PDU集合,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传输数据,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第一待传输数据,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与所述第一无线资源对应;
所述终端设备判断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是否包含数据不完整的PDU集合;
如果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包含所述数据不完整的PDU集合,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第二信息对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进行调整,得到所述第一传输数据;或者,
如果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不包含所述数据不完整的PDU集合,所述终端设备不对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进行调整,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为所述第一传输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对应的所有逻辑信道的业务类型;
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对应的所有逻辑信道的优先级;
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中超过保证比特速率GBR对应数据量的数据;以及
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中数据不完整的PDU集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中数据不完整的PDU集合的信息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数据不完整的PDU集合对应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
所述数据不完整的PDU集合对应的优先级;
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中多个PDU集合之间的依赖性;
所述数据不完整的PDU集合的剩余时延预算;
所述数据不完整的PDU集合的剩余比特数;以及
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中所述数据不完整的PDU集合的比特数。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包括N个数据不完整的PDU集合,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自然数,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第二信息对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进行调整,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第二信息将所述N个数据不完整的PDU集合调整为M个数据不完整的PDU集合,其中M为小于或等于N的自然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第二信息将所述N个数据不完整的PDU集合调整为M个数据不完整的PDU集合,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信息撤回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中的部分数据;
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中未撤回数据的至少一个数据不完整的PDU集合对应的剩余数据作为所述第一传输数据中的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类型包括第一业务类型和第二业务类型,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信息撤回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中的部分数据,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对应的所有逻辑信道的业务类型包括所述第二业务类型,所述终端设备优先撤回所述第二业务类型对应的逻辑信道中的数据;或者,
如果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对应的所有逻辑信道的业务类型不包括所述第二业务类型,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中数据不完整的PDU集合进行所述部分数据的撤回。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对应的所有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不同,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信息撤回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中的部分数据,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优先撤回优先级最低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包括超过GBR对应数据量的数据,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信息撤回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中的部分数据,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优先撤回所述超过GBR对应数据量的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第二信息对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进行调整之后,在所述得到所述第一传输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无线资源中还包括剩余资源,所述终端设备优先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所有逻辑信道中剩余的数据完整的PDU集合确定所述第一传输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资源类型根据所述网络设备的配置确定,在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传输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判断所述第一无线资源是否包括第一类型无线资源和/或第二类型无线资源,所述第一类型无线资源对应的传输数据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类型无线资源对应的传输数据不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传输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第一配置,所述第一配置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所有逻辑信道适用于所述第一信息,或者,所述终端设备的部分逻辑信道适用于所述第一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剩余时延预算,所述第一配置对应的配置参数包括以下的一种:是否按剩余时延预算执行LCP,以及是否属于第一业务类型或第二业务类型对应的逻辑信道。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剩余时延预算,所述第一配置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所有逻辑信道中根据所述剩余时延预算确定所述第一传输数据的逻辑信道。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剩余时延预算,所述第一配置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所有逻辑信道根据所述剩余时延预算确定所述第一传输数据的第一条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件根据第一门限确定,所述第一门限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优先级门限、时延预算门限以及比特速率门限。
17.根据权利要求1,11-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有逻辑信道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逻辑信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配置为根据所述剩余时延预算确定通过所述第一无线资源传输的数据,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传输数据,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逻辑信道的第三信息,确定通过所述第一无线资源传输的多个数据;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多个数据确定所述第一传输数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信息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优先级;
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中的PDU或PDU集合的优先级;
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剩余时延预算;以及
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剩余时延预算门限。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逻辑信道的第三信息,确定通过所述第一无线资源传输的多个数据,包括:
如果多个第一逻辑信道的剩余时延预算均低于所述多个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剩余时延预算门限,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多个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优先级,和/或,所述多个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对应的剩余时延预算确定所述多个第一逻辑信道通过所述第一无线资源传输的多个数据。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第二配置,所述第二配置用于统一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所有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剩余时延预算门限,或者,用于分别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每个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剩余时延预算门限;
其中,所述所有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剩余时延预算门限为以下中的一种情况:全部相同、部分相同以及全部不同。
21.根据权利要求17-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通过所述第一无线资源传输的多个数据之后,在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多个数据确定所述第一传输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无线资源还有剩余资源,所述终端设备根据以下的一种或多种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传输数据中通过所述剩余资源传输的数据:
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中的剩余数据;以及
所述所有逻辑信道中除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之外的其他逻辑信道中的数据。
22.一种用于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无线资源,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用于所述终端设备传输第一传输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传输数据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信道中的协议数据单元PDU集合;以及
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信道对应的剩余时延预算。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所述第一配置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所有逻辑信道适用于所述第一信息,或者所述终端设备的部分逻辑信道适用于所述第一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剩余时延预算,所述第一配置对应的配置参数包括以下的一种:是否按剩余时延预算执行LCP,以及是否属于第一业务类型或第二业务类型对应的逻辑信道。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剩余时延预算,所述第一配置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所有逻辑信道中根据所述剩余时延预算确定所述第一传输数据的逻辑信道。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剩余时延预算,所述第一配置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所有逻辑信道根据所述剩余时延预算确定所述第一传输数据的第一条件。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件根据第一门限确定,所述第一门限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优先级门限、时延预算门限以及比特速率门限。
28.根据权利要求22-2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对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资源类型进行配置,所述配置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无线资源是否包括第一类型无线资源和/或第二类型无线资源,所述第一类型无线资源对应的传输数据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类型无线资源对应的传输数据不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
29.根据权利要求22或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有逻辑信道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逻辑信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配置为根据所述剩余时延预算确定通过所述第一无线资源传输的数据,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配置,所述第一配置用于统一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所有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剩余时延预算门限,或者,用于分别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每个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剩余时延预算门限,其中,所述所有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剩余时延预算门限为以下中的一种情况:全部相同、部分相同以及全部不同。
30.一种用于通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为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获取第一无线资源;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一传输数据,所述第一传输数据通过所述第一无线资源进行传输;
其中,所述第一传输数据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信道中的协议数据单元PDU集合;以及
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信道对应的剩余时延预算。
31.一种用于通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为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无线资源,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用于所述终端设备传输第一传输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传输数据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信道中的协议数据单元PDU集合;以及
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信道对应的剩余时延预算。
32.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3.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程序,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4.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调用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6.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程序,所述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7.一种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80008498.3A 2023-01-19 2023-01-19 用于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636891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073232 2023-01-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68916A true CN116368916A (zh) 2023-06-30

Family

ID=86925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80008498.3A Pending CN116368916A (zh) 2023-01-19 2023-01-19 用于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6891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052391A1 (zh) 一种通信方法、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US20210212104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transmitting and configuring sidelink data
WO2018027988A1 (zh) 网络切片的选择方法、无线接入设备和终端
WO2016169340A1 (zh) 频谱协调装置和方法、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
US2023030893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162911A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
WO2018157756A1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20147044A1 (zh) 授权业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2052851A1 (zh) 一种服务质量QoS的监测方法
CN114531400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21056313A1 (zh) 上行逻辑信道复用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WO2022033543A1 (zh) 一种中继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0140276A1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系统
WO2023056938A1 (zh) 一种小区重选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1955043B (zh) 用户设备中的动态最大数据突发量实施
CN113316262B (zh) 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户设备
EP4262314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6368916A (zh) 用于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CN114828105A (zh) 一种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WO2016082216A1 (zh) 使用频谱资源进行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WO2021022423A1 (zh)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WO2024050780A1 (zh) 用于确定资源分配方式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13181943A1 (zh) 频谱和功率的通知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13507727B (zh) 分离承载模式下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以及终端设备
WO2021155574A1 (zh) 信道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