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82072B -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82072B
CN109582072B CN201811605098.8A CN201811605098A CN109582072B CN 109582072 B CN109582072 B CN 109582072B CN 201811605098 A CN201811605098 A CN 201811605098A CN 109582072 B CN109582072 B CN 1095820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power supply
component
output
noi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0509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82072A (zh
Inventor
范长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60509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820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820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820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820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820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FSYSTEMS FOR REGULAT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VARIABLES
    • G05F1/00Automatic systems in which deviations of an electric quantity from one or more predetermined values are detected at the output of the system and fed back to a device within the system to restore the detected quantity to its predetermined value or values, i.e. retroactive systems
    • G05F1/10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 G05F1/46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actually regulated by the final control device is dc
    • G05F1/56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actually regulated by the final control device is dc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 series with the load as final contro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方法包括:获取电源的电压输出信息,电压输出信息表明电源在第一时间段内将按第一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响应于第一变化模式符合第一控制条件,控制电源按第二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其中,在第一变化模式下,使用电源进行供电的电子设备产生的第一噪声大于或等于在第二变化模式下使用电源进行供电的电子设备产生的第二噪声;在使用电源进行供电的电子设备中,存在第一部件受电源的电压变化激发产生噪声。本公开中通过改变电源在输出电压信号时的变化模式以降低电子设备所产生的噪声,从而改善第一部件上所产生的噪声对用户产生的影响,由此实现降噪后明显改善用户对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笔记本等设备使用期间,会存在陶瓷电容的压电效应而导致震动现象,进而出现明显的噪声,给用户的使用体验造成影响。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对设备的噪声进行控制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电源的电压输出信息,所述电压输出信息表明所述电源在第一时间段内将按第一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
响应于所述第一变化模式符合第一控制条件,控制所述电源按第二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
其中,在所述第一变化模式下,使用所述电源进行供电的电子设备产生第一噪声,在所述第二变化模式下,使用所述电源进行供电的电子设备产生第二噪声;
所述第一噪声大于或等于第二噪声;
其中,在使用所述电源进行供电的电子设备中,存在第一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受所述电源的电压变化激发产生所述噪声。
上述方法,优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部件,所述电源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将按所述第一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的信息由所述第二部件提供。
上述方法,优选的,所述第一变化模式符合第一控制条件包括:
所述电源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进行电压输出的电压的变化信息表征所述电源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进行电压输出的电压的降低速率处于第一速率范围;
其中,第二变化模式包括:
所述电源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进行电压输出的电压的降低速率处于第二速率范围,所述第二速率范围的最大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速率范围的最小值。
上述方法,优选的,所述电源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进行电压输出的电压的降低速率为所述第二速率范围中的一个固定值。
上述方法,优选的,所述第二部件是具有计算功能的部件;
其中,获取电源的电压输出信息,包括:
获得所述第二部件发送给所述电源的电压请求指令,所述电压请求指令中包含所述电源在第一时间段内将按第一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的电压输出信息。
上述方法,优选的,所述第一变化模式符合第一控制条件,包括:
所述电压请求指令表明:所述电源进行电压输出的电压下降且所述电压请求指令中未要求电压下降到所述第二部件请求的电压的所用时长。
上述方法,优选的,还包括:
采集所述第二部件的输出电流;
如果所述输出电流满足第二控制条件,响应于所述第一变化模式符合第一控制条件,控制所述电源按第二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
其中,所述第二控制条件是电子设备处于低功率运行下的条件。
上述方法,优选的,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变化模式符合第三控制条件,控制所述电源从所述第二变化模式中转变到所述第一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其中,所述电源在所述第二变化模式下与所述第一变化模式下的电压输出参数不同;
其中,所述第三控制条件是所述电源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进行电压输出的电压变化且所述电压变化所导致的变化速率处于第三速率范围,在所述第三控制条件下,所述噪声低于阈值。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包括:
检测器,用于获取电源的电压输出信息,所述电压输出信息表明所述电源在第一时间段内将按第一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
控制器,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变化模式符合第一控制条件,控制所述电源按第二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
其中,在所述第一变化模式下,使用所述电源进行供电的电子设备产生第一噪声,在所述第二变化模式下,使用所述电源进行供电的电子设备产生第二噪声;
所述第一噪声大于或等于第二噪声;
其中,在使用所述电源进行供电的电子设备中,存在第一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受所述电源的电压变化激发产生所述噪声。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电源;
第一部件,受所述电源的电压变化激发产生噪声;
处理器,用于执行应用程序,以实现以下功能:获取所述电源的电压输出信息,所述电压输出信息表明所述电源在第一时间段内将按第一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响应于所述第一变化模式符合第一控制条件,控制所述电源按第二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
其中,在所述第一变化模式下,所述电子设备产生第一噪声,在所述第二变化模式下,所述电子设备产生第二噪声;
所述第一噪声大于或等于第二噪声。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公开中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在使用电源向包括受电压信号激发产生噪声的第一部件的电子设备供电时,通过监测电源的电压输出信息以监测到电源在第一时间段内进行电压输出的第一变化模式是否符合第一控制条件,进而在符合第一控制条件时,控制电源不再按第一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而是按照第二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从而通过控制进行电压输出的变化模式以降低使用电源进行供电的电子设备所产生的噪声,从而改善第一部件上所产生的噪声对用户产生的影响,由此实现降噪后明显改善用户对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图5分别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应用示例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噪声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图14分别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其他应用示例图;
图15为本公开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6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应用示例图;
图17为本公开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公开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9及图20分别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其他应用示例图;
图21为本公开实施例七中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2、图23及图24分别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应用示例图;
图25为本公开实施例七中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26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应用示例图;
图27为本公开实施例七中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又一流程图;
图28为本公开实施例八中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9为本公开实施例九中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0、图31及图32分别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其他应用示例图;
图33为本公开实施例十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4-图38分别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应用示例图;
图39为本公开实施例十一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0-图42分别为本公开实施例十二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3-图45分别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其他应用示例图。
图46为本公开实施例十三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7及图48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应用示例图;
图49为本公开实施例十三的另一流程图;
图50为本公开实施例十四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1为本公开实施例十五提供的一种电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52为本公开实施例十六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3为本公开实施例十七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4、图55及图56分别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为了实现降噪,本公开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首先,获取电源的电压输出信息,该电压输出信息表明电源在未来的第一时间段内将要按照第一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进而为电子设备供电,如手机pad或笔记本等设备;
之后,判断该第一变化模式是否符合第一控制条件,该第一控制条件表征第一变化模式中电源在未来的第一时间段内进行电压输出的状态满足预设条件,例如,电源在未来的第一时间段内进行电压输出的开关频率满足第一控制条件,电源在未来的第一时间段内进行电压输出的电压(第二部件所需电压)的变化信息满足第一控制条件,电源在未来的第一时间段内进行电压输出时电压信号在其波形周期内具有第一下降时刻,电源在未来的第一时间段内进行电压输出的压降参数符合相应的控制条件,电源在第一时间段内进行电压输出的电压的变化幅度和/或变化频率符合第一控制条件,等等。
如果第一变化模式符合第一控制条件,那么本公开中控制电源在未来的第一时间段内按照第二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例如,改变电源进行电压输出时的开关频率动态变化等。
其中,在第一变化模式下,使用电源进行供电的电子设备产生第一噪声,而在第二变化模式下,使用电源进行供电的电子设备产生第二噪声,而第一噪声是大于或等于第二噪声的,可见,本公开中通过控制电源进行电压输出时的电压变化模式来降低电子设备所产生的噪声。
具体的,在使用电源进行供电的电子设备中,存在第一部件,如陶瓷电容等,该第一部件受电源的电压变化激发而产生噪声,也就是说,本公开中通过控制电源对电子设备进行供电时的电压变化模式来降低第一部件所产生的噪声,从而实现有效降噪。
另外,电子设备中还包含有第二部件,如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部件向电源发送电压请求指令,如SVID(System V Interface Description)指令等,由此向电源提供电压输出信息,即电源在第一时间段内将按第一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中所涉及的噪声是指音高和音强变化混乱、听起来不谐和的声音,具体是由发音体不规则的振动产生的(区别于乐音),即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或者,噪声是指在一定环境中不应有而有的声音,可以理解为嘈杂、刺耳的声音,如凡是妨碍到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而本公开中的降噪是指降低噪声的声音强度及声音功率等,从而使得降噪后的电子设备不会影响用户的使用。
以下对本公开中的实现方案进行实例说明:
参考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图,本实施例中的方法适用于具有电源的电子设备,如手机、pad或笔记本等设备,在该电子设备中,电源受电子设备指示向电子设备供电。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监测电子设备中的第二部件所需电压的变化信息。
其中,第二部件为电子设备中需要电压信号支持才能运行的部件,如具有计算能力的部件,如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或图形处理器GPU(GraphicsProcessing Unit)等部件,第二部件可以处于开机状态或者正在运行应用或实现功能的状态,如播放视频等,该第二部件通过向电源发送电压请求指令,如SVID(System VInterface Description)指令等,用以通知电源向第一部件输出其所需要的电压,即通知电源在未来的第一时间段内将按第一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
本实施例中在监测第二部件所需电压的变化信息时,即获取电压在未来第一时间段内的电压输出信息时,可以通过监测第二部件向电源发送的SVID指令并进行解读来获得第二部件所需电压的变化信息,如上升、下降的变化信息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第一时间段是指当前时刻之后的一个时间段,是未来即将发生的时长。
步骤102:判断变化信息是否符合第一控制条件,即判断电压输出信息中电源在未来第一时间段内进行电压输出的第一变化模式是否符合第一控制条件,如果是,执行步骤103。
其中,第一控制条件可以理解为该变化信息所对应的控制条件,或者预先设置的固定的控制条件,本实施例中通过判断变化信息是否符合第一控制条件来确定是否需要对电源的电压输出进行控制进而进行降噪。
步骤103:控制电源按照第二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
其中,第二变化模式可以为变化信息符合第一控制条件下所对应的输出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中的第一部件能够受电压信号激发产生噪声,而因为电压信号的参数不同第一部件所产生的声音的强度或时长不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部件在电源所输出的电压信号下被激发产生噪声,该噪声可以理解为对用户产生不良体验的声音。
其中,本实施例中在第二部件所需电压的变化信息符合第一控制条件时控制电源按照第二变化模式输出电压信号,进而控制电压信号发生变化,由此,在电源的第二变化模式下,第一部件所产生的噪声会小于或等于第一部件在第二部件所需电压下的噪声,也就是说,第一部件被电源按照第二变化模式输出的电压信号激发所产生的噪声会小于或等于第一部件被电源按照第二部件所需电压即第一变化模式所输出的电压信号激发所产生的噪声,即在电源按照第二变化模式输出电压信号之后,电子设备中的第一部件所产生的噪声会降低。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实施例一中公开的一种控制方法,在电源向电子设备供电时,监测电子设备中的第二部件所需电压的变化信息,进而在变化信息符合第一控制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电源按照第二变化模式输出电压信号为电子设备供电,从而在第二变化模式下,电子设备中能够受电压信号激发产生声音的第一部件受电源输出的电压信号所产生的噪声小于其在第二部件所需电压下的噪声,从而实现降噪。可见,本实施例中通过对第二部件所需电压的变化信息进行监测,从而控制电源的输出模式,从而对第一部件进行降噪,降低噪声后明显改善用户对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变化模式符合第一控制条件具体可以为:
第一变化模式中所述电源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进行电压输出的电压即第二部件的所需电压所导致的变化幅度和/或变化频率符合第一控制条件。
其中,第二部件所需电压所导致的变化幅度,是指,电源按照第二部件所需电压(即第一变化模式中电源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进行电压输出的电压)进行电压信号输出时在第二部件和/或第一部件上所形成的电压变化的变化幅度;第二部件所需电压所导致的变化频率,是指,电源按照第二部件所需电压进行电压信号输出时在第二部件或第一部件上所形成的电压变化的变化频率。本实施例中,对第二部件所需电压所导致的变化幅度和/或变化频率可以通过对第二部件所需电压的变化进行解析得到。
相应的,变化幅度和/或变化频率符合第一控制条件可以包括有以下几种情况,例如:
第二部件的所需电压所导致的变化幅度符合第一控制条件,这里的第一控制条件可以为电压降低幅度高于幅度阈值或者在一定时长内的电压降低幅度高于幅度阈值等,如图2中所示,第二部件的所需电压在1秒内的变化幅度达到1000mv,如此之高,会使得电压信号的输出在第一部件上产生较高的压差,从而造成第一部件振动幅度较大,由此所产生的噪声强度较高;
或者
第二部件的所需电压所导致的变化频率符合第一控制条件。这里的第一控制条件可以为电压变化频率高于一定阈值或者在一定时长内的电压变化频率高于一定阈值。如图3中所示,第二部件的所需电压在1秒内的变化次数到达5次,1秒内5次电压信号的输出变化会在第一部件上产生频繁的压差变动,从而造成第一部件频繁振动,由此造成第一部件上频繁产生噪声;
或者
第二部件的所需电压所导致的变化幅度和变化频率符合第一控制条件,这里的第一控制条件可以为在一定时长内电压降低幅度高于幅度阈值且电压变化次数高于次数阈值,如第二部件在开机过程中对电压的需求剧烈变化,或者,第二部件中运行有视频播放应用或是游戏应用时,因为画面剧烈变化或音频强度剧烈变化而导致第二部件对电压的需求剧烈变化等等,如图4中所示,第二部件的所需电压在1秒内的变化次数到达3次且变化的幅度达到1000mv,如此频繁剧烈波动的电压信号在输出到第一部件上会给第一部件上产生频繁剧烈的压差变动,从而造成第一部件频繁振动且振动幅度较高,由此,第一部件上会产生强度较高且较为频繁的噪声。
基于以上实现,在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变化模式可以为:
电源的输出电压信号的变化幅度和/或变化频率符合第二控制条件。
其中,第一控制条件和第二控制条件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第二控制条件中的电压变化幅度小于第一控制条件中的电压变化幅度;
第二控制条件中的电压变化频率小于第一控制条件中的电压变化频率。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控制电源按照第二变化模式输出电压信号,具体可以有以下几种实现方式:
控制电源按照低于第一控制条件中的电压变化幅度来输出电压信号,例如,基于电源当前输出的电压信号的幅度,控制电源输出电压信号,如维持当前的电压信号固定不变或者降低所输出的电压信号所形成的幅度差,使得电源实际所输出的电压信号的变化幅度低于第二部件所需电压所导致的电压变化幅度,如图5中所示,由此降低所输出的电压信号的电压变化幅度,从而降低输出到第一部件上的电压信号在第一部件上所形成的压差,从而减小第一部件上的震动幅度,从而减小第一部件上所产生的噪声;
或者
控制电源按照低于第一控制条件中的电压变化频率来输出电压信号,例如,基于电源当前输出的电压信号,控制电源输出电压信号,如维持当前的电压信号或者延迟电压变化,由此使得电源实际所输出的电压信号的变化频率明显低于第二部件所需电压所导致的电压变化频率,由此降低所输出的电压信号的电压变化频率,从而降低输出到第一部件上的电压信号在第一部件上所形成的压差变动频率,从而减少第一部件的振动次数,由此减少第一部件上产生的噪声;
或者
控制电源按照低于第一控制条件中的电压变化符合和电压变化频率来输出电压信号,例如,基于电源当前输出的电压信号,控制电源输出电压信号,如降低所输出的电压信号所形成的幅度差并或者延迟电压变化,由此电源实际所输出的电压信号变化幅度降低,而且变化频率也降到,由此降低所输出的电压信号的电压变化幅度及电压变化频率,从而降低输出到第一部件上的电压信号在第一部件上所形成的压差并减少压差变动,从而减小第一部件上的震动幅度并减少第一部件上的振动次数,从而减小第一部件上所产生的噪声;再如,基于电源当前输出的电压信号,控制电源输出电压信号,如维持当前的电压信号固定不变,由此电源实际所输出的电压信号变化幅度为0,而且变化频率也降到最低,由此降低所输出的电压信号的电压变化幅度及电压变化频率,从而降低输出到第一部件上的电压信号在第一部件上所形成的压差并减少压差变动,从而减小第一部件上的震动幅度并减少第一部件上的振动次数,从而减小第一部件上所产生的噪声。
具体的,第二部件为具有计算功能的部件,如CPU或GPU等,相应的,第二变化模式可以为:电源以固定的(恒定)电压幅度向第二部件输出电压信号,也就是说,电源实际所输出的电压信号的幅度不再变化,即变化幅度为0,由此降低输出到第一部件如陶瓷电容上的电压信号在第一部件上所形成的压差,从而减小陶瓷电容上的震动幅度,从而减小陶瓷电容上所产生的噪声。
基于以上实现,本实施例中可以预先对第二部件开机过程中对电压的需求记录或者记录各个应用在运行时第二部件对电压的需求,进而标记出电压需求出现剧烈变化的情况或状态,如应用运行或开机等,在后续这些情况或状态出现时,就可以执行本实施例中的方案,即控制电源按照第二变化模式输出电压信号,从而实现有效降噪。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部件的所需电压至少具有第一电压范围和第二电压范围,第一电压范围的电压变化幅度小于第二电压范围的电压变化幅度。具体的,第二部件具有至少一个工作模式,第二部件在相应工作模式下所需的电压变化幅度不同。例如,CPU具有C0-C10等多个工作模式,CPU在C1到C10之间不固定的动态切换,使得CPU所需电压至少具有10个电压范围,每个电压范围内的电压变化幅度不同,如C0到C7之间所需电压的电压变化幅度小于C8-C10中所需电压的电压变化幅度。由此,CPU在C8-C10中的各工作模式之间动态切换时,CPU所需电压所导致的电压变化幅度会明显较大,可能会在陶瓷电容两端的电压变化巨大,如压差能够达到1000mv,甚至更高,继而可能听到明显的兹兹的噪声,而CPU在C0到C7中的各工作模式之间动态切换时,CPU所需电压所导致的电压变化幅度较小,陶瓷电容两端的电压变化锐减,压差可能不会到达400mv,那么在陶瓷电容的上噪声会明显较小。
相应的,为了降低噪声,本实施例中控制电源按照第二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具体可以为:
控制电源以第一电压范围对应的电压变化幅度向第二部件输出电压信号。即控制电源以第二部件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对应的电压变化幅度向第二部件输出电压信号,第一工作模式可以为电源所输出的电压信号不再频繁剧烈变动的工作模式。例如,对于CPU,控制电源按照CPU在C0到C7中一个工作模式的电压需求向CPU输出电压信号,使得CPU运行在C0到C7中的工作模式,电源所输出的电压信号不再频繁剧烈变动,达到减少电压变化幅度的效果,从而不会再陶瓷电容等组件上产生较大的压差,由此实现降噪。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控制电源按照第二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具体可以为:
控制电源拒绝对第二部件的电压请求指令进行响应并按照第二变化模式输出电压信号。
例如,本实施例中利用电子设备中第二部件的CFG9Strap具有的SVID忽视(bypass)功能,对具体接口进行处理。具体可以为,利用将接口CFG9的本身特性,即接口CFG9接地,不执行SVID指令,将接口CFG9虚置(floating),正常执行SVID指令,这样,可以通过设置接口CFG9,来对是否执行SVID进行控制。具体的设置方法可使用现有的芯片EC,其具有通用输入输出GPIO(General Purpose Input Output),使用EC的GPIO和第二部件的CFG9相连,就可以使用EC的GPIO可设定功能,方便的设置接口CFG9的状态,从而方便的对是否正常的执行SVID进行控制。对CFG9设置低位,从而电源不再接收也不再响应第二部件的电压请求指令如SVID指令等,从而电源按照第二变化模式输出电压信号,如以恒定电压向第二部件输出电压信号,电压信号不再频繁剧烈变动,从而不会再陶瓷电容等组件上产生较大的压差,由此实现降噪。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中的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如图6中所示:
步骤104:判断第一变化模式是否符合第二控制条件,如果是,执行步骤105。
其中,第二控制条件和第一控制条件不同,在第二控制条件所对应的第一变化模式下,第一部件产生的噪声小于或等于第一控制条件所对应的第一变化模式下产生的噪声。也就是说,电源在未来第一时间段内进行电压输出符合第二控制条件时第一部件所产生的噪声小于或等于电源在未来第一时间段内进行电压输出符合第一控制条件时第一部件所产生的噪声。由此,在电源在未来第一时间段内进行电压输出不再符合第一控制条件,而是符合第二控制条件时,表明第一部件所产生的噪声已经降低,如达到用户可以接受的程度时,就可以执行步骤105。
步骤105:控制电源按照第一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
其中,第一变化模式可以为电源不再违背第二部件对电压信号的需求,由此,第一变化模式符合第二控制条件时,本实施例中仍然按照第二部件所需电压进行电压信号的输出,此时也不会产生较大的噪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以下实现:
监测电子设备的运行状态,例如采集第二部件的输出电流,并判断是否符合相应的执行条件,其中,执行条件可以为电子设备处于低功率运行下的条件,如第二部件处于低功率运行或者低负载运行下的条件,由此以确定电子设备是否处于低负载或低功率状态,如开机状态等,之后,如果电子设备处于低负载或低功率等状态,如处于开机状态中,那么执行以上本实施例中控制电源按照第二变化模式输出电压信号,而如果不在以上状态,那么不再执行本实施例中对电源的电压信号的输出控制。
可见,本实施例中通过对电子设备或第二部件当前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如通过采集第二部件的输出电流来判断第二部件是否处于低功率或低负载的运行状态,如开机状态等,如果第二部件处于开机状态,那么表明第二部件对电压变化幅度、电压变化频率或者电压是否在波形周期或一定时长内降低到所需的电压值并不要求,那么此时,就可以对电源所输出的电压信号的电压变化幅度和/或电压频率进行控制,之后,电压可能在固定时长内无法降低到所需要的电压值,但由于此时第二部件处于开机状态,第二部件上并没有运行应用或功能,从而不会对用户的使用产生较大的影响,由此就可以大幅度的降低第一部件上所产生的噪声。
另外,如果第二部件的输出电流不符合执行条件,那么表明电子设备或第二部件并没有处于开机状态,如果降低电压变化幅度或电压变化频率,可能会对电子设备或第二部件的正常运行产生不良影响,为此,此时不再对电源的电压信号输出进行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执行条件的判断可以在步骤101之前执行或者在步骤101之后执行,其执行顺序不同所形成的不同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公开的发明构思,这些技术方案都在本公开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参考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适用于具有电源的电子设备中,如手机、pad或笔记本等设备,在该电子设备中,电源受电子设备指示向电子设备供电。
在本实施例中,该装置具体可以包括以下结构:
检测器701,获取电源的电压输出信息,该电压输出信息表明电源在未来的第一时间段内将按照第一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具体的,在使用电源向电子设备供电时,检测器701用于监测电子设备的第二部件所需电压的变化信息。
其中,第二部件为电子设备中需要电压信号支持才能运行的部件,如具有计算能力的部件,如CPU或GPU等部件,该第二部件通过向电源发送电压请求指令,如SVID指令等,用以通知电源向第二部件输出其所需要的电压。
本实施例中检测器701在监测第二部件所需电压的变化信息时,可以通过监测第二部件向电源发送的SVID指令并进行解读来获得第二部件所需电压的变化信息,如上升、下降的变化信息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控制器702,用于响应于第一变化模式符合第一控制条件,控制电源按照第二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具体的,控制器702响应于变化信息符合第一控制条件,控制电源按照第二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
其中,第一控制条件可以理解为该变化信息所对应的控制条件,或者预先设置的固定的控制条件,本实施例中控制器702通过判断变化信息是否符合第一控制条件来确定是否需要对电源的电压输出进行控制进而进行降噪。
其中,第二变化模式可以为变化信息符合第一控制条件下所对应的输出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中除了包括有第二部件之外,还可以包括有第一部件,该第一部件能够受电压信号激发产生噪声,而因为电压信号的参数不同第一部件所产生的声音的强度或时长不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部件在电源所输出的电压信号下被激发产生噪声,该噪声可以理解为对用户产生不良体验的声音。
其中,本实施例中控制器702在第二部件所需电压的变化信息符合第一控制条件时控制电源按照第二变化模式输出电压信号,进而控制电压信号发生变化,由此,在电源的第二变化模式下,第一部件所产生的噪声会小于或等于第一部件在第二部件所需电压下的噪声,也就是说,第一部件被电源按照第二变化模式输出的电压信号激发所产生的噪声会小于或等于第一部件被电源按照第二部件所需电压所输出的电压信号激发所产生的噪声,即在电源按照第二变化模式输出电压信号之后,电子设备中的第一部件所产生的噪声会降低。
其中,变化信息符合第一控制条件,包括:
第一变化模式中所述电源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进行电压输出的电压即第二部件的所需电压所导致的变化幅度和/或变化频率符合第一控制条件。相应的,第二变化模式包括:电源的输出电压信号的变化幅度和/或变化频率符合第二控制条件;
其中,第一控制条件和第二控制条件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第二控制条件中的电压变化幅度小于第一控制条件中的电压变化幅度;
第二控制条件中的电压变化频率小于第一控制条件中的电压变化频率。
具体的,第二部件是具备计算功能的部件;相应的,第二变化模式,包括:电源以固定的电压幅度向第二部件输出电压信号。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部件的所需电压至少具有第一电压范围和第二电压范围,第一电压范围的电压变化幅度小于第二电压范围的电压变化幅度。第二部件具有至少一个工作模式,第二部件在相应工作模式下所需的电压变化幅度不同。相应的,第二变化模式,包括:电源以第一电压范围对应的电压变化幅度向第二部件输出电压信号。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控制器702控制电源按照第二变化模式输出电压信号,具体可以为:控制电源拒绝对第二部件的电压请求指令进行响应并按照第二变化模式输出电压信号。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控制器702还可以用于:
响应于第一变化模式符合第二控制条件,控制电源按照第一变化模式输出电压信号,其中,第二控制条件和第一控制条件不同,在第二控制条件所对应的第一变化模式下第一部件产生的噪音小于或等于第一控制条件所对应的第一变化模式下所产生的噪音。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实施例二中公开的一种控制装置,在电源向电子设备供电时,监测电子设备中的第二部件所需电压的变化信息,进而在变化信息符合第一控制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电源按照第二变化模式输出电压信号为电子设备供电,从而在第二变化模式下,电子设备中能够受电压信号激发产生声音的第一部件受电源输出的电压信号所产生的噪声小于或等于其在第二部件所需电压下的噪声,从而实现降噪。可见,本实施例中通过对第二部件所需电压的变化信息进行监测,从而控制电源的输出模式,从而对第一部件进行降噪,降低噪声后明显改善用户对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
参考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pad或笔记本等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该电子设备中可以包括有以下结构:
第一部件801,第一部件801能够受电压信号激发产生声音,如陶瓷电容等部件。
第二部件802,可以为具有计算能力的部件,如CPU或GPU等。
电源803,用于向电子设备供电。
处理器804,用于执行应用程序,以实现以下功能:获取电源的电压输出信息,该电压输出信息表明电源在未来的第一时间段内将按照第一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响应于第一变化模式符合第一控制条件,控制电源按照第二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具体的,处理器804用于监测第二部件802所需电压的变化信息,响应于变化信息符合第一控制条件,控制电源按照第二变化模式输出电压信号。其中,应用程序可以为预先设置在存储器中的软件或代码,处理器804中包含内核,由内核去存储器中调取并运行该应用程序,以实现相应的功能。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包括至少一个存储芯片。
其中,第二部件802通过向电源803发送电压请求指令,如SVID指令等,用以通知电源803向第二部件802输出其所需要的电压。本实施例中处理器804在监测第二部件802所需电压的变化信息时,可以通过监测第二部件802向电源803发送的SVID指令并进行解读来获得第二部件802所需电压的变化信息,如上升、下降的变化信息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需要说明的是,处理器804可以与第二部件802为同一部件,如CPU在提供计算能力的同时,也可以实现处理器804的功能。
其中,第一控制条件可以理解为该变化信息所对应的控制条件,或者预先设置的固定的控制条件,本实施例中处理器804通过判断变化信息是否符合第一控制条件来确定是否需要对电源803的电压输出进行控制进而进行降噪。
其中,第二变化模式可以为变化信息符合第一控制条件下所对应的输出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因为电压信号的参数不同第一部件801所产生的声音的强度或时长不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部件801在电源803所输出的电压信号下被激发产生噪声,该噪声可以理解为对用户产生不良体验的声音。
其中,本实施例中处理器804在第二部件802所需电压的变化信息符合第一控制条件时控制电源803按照第二变化模式输出电压信号,进而控制电压信号发生变化,由此,在电源803的第二变化模式下,第一部件801所产生的噪声会小于或等于第一部件801在第二部件802所需电压下的噪声,也就是说,第一部件801被电源803按照第二变化模式输出的电压信号激发所产生的噪声会小于或等于第一部件801被电源803按照第二部件802所需电压所输出的电压信号激发所产生的噪声,即在电源803按照第二变化模式输出电压信号之后,电子设备中的第一部件801所产生的噪声会降低。
其中,变化信息符合第一控制条件,包括:
第一变化模式中所述电源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进行电压输出的电压即第二部件802的所需电压所导致的变化幅度和/或变化频率符合第一控制条件。相应的,第二变化模式包括:电源803的输出电压信号的变化幅度和/或变化频率符合第二控制条件;
其中,第一控制条件和第二控制条件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第二控制条件中的电压变化幅度小于第一控制条件中的电压变化幅度;
第二控制条件中的电压变化频率小于第一控制条件中的电压变化频率。
具体的,第二部件802是具备计算功能的部件;相应的,第二变化模式,包括:电源803以恒定电压幅度向第二部件802输出电压信号。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部件802的所需电压至少具有第一电压范围和第二电压范围,第一电压范围的电压变化幅度小于第二电压范围的电压变化幅度。第二部件802具有至少一个工作模式,第二部件802在相应工作模式下所需的电压变化幅度不同。相应的,第二变化模式,包括:电源803以第一电压范围对应的电压变化幅度向第二部件802输出电压信号。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804控制电源803按照第二变化模式输出电压信号,具体可以为:控制电源803拒绝对第二部件802的电压请求指令进行响应并按照第二变化模式输出电压信号。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处理器804还可以用于:
响应于第一变化模式即变化信息符合第二控制条件,控制电源803按照第一变化模式输出电压信号,其中,第二控制条件和第一控制条件不同,在第二控制条件所对应的第一变化模式下,第一部件801产生的噪音小于或等于第一控制条件所对应的第一变化模式下产生的噪音。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实施例三中公开的一种电子设备,在电源向电子设备供电时,监测电子设备中的第二部件所需电压的变化信息,进而在变化信息符合第一控制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电源按照第二变化模式输出电压信号为电子设备供电,从而在第二变化模式下,电子设备中能够受电压信号激发产生声音的第一部件受电源输出的电压信号所产生的噪声小于或等于其在第二部件所需电压下的噪声,从而实现降噪。可见,本实施例中通过对第二部件所需电压的变化信息进行监测,从而控制电源的输出模式,从而对第一部件进行降噪,降低噪声后明显改善用户对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
以下以电子设备为笔记本、第二部件为CPU、第一部件为陶瓷电容为例,对本实施例中的方案进行举例说明:
由于现有的笔记本电脑中,当开机启动期间,CPU会通过SVID指令来要求电源来调整电压,电源的输出电压会频繁剧烈波动,如图9中所示,由此会引起开机时,用户能听到明显的音频噪音。
为实现降噪,本实施例中通过改变系统开机启动期间CPU的电压行为,让电源的输出电压行为分开控制,如分为:启动期间电压和启动完成后电压。通过设计一个Detect(图形模式的初始化)系统开机启动完成的机制:在开机期间不执行SVID调整电压的指令,如拒绝对SVID指令进行响应,维持固定的Boot电压,如图10中所示,解决由此产生的音频噪音问题,期间,不影响CPU和系统现有的功能,不影响系统可靠性,也不会对画面展示Performance产生影响;而当Detect系统机制指示开机启动完成后,系统恢复正常的工作方式,即电源执行CPU的SVID调整电压的指令。
如图11中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执行方案如下:
1、系统开机启动,电源电压开始输出,判断CPU的SVID指令表明电压信号剧烈变化时,不执行SVID电压调整,执行2;
2、维持电压固定,直到系统启动完成,执行3;
3、电源响应CPU的SVID指令,CPU和电源正常工作。
在具体实现中,计算机启动时CPU从C0---C10state不固定的动态切换,导致陶瓷电容两极的电压变化巨大,ΔV>1000mV,继而可以听到明显的滋滋的电源噪音。而如果计算机启动时CPU只在C0---C7间的动态切换,陶瓷电容MLCC两极的电压变化锐减,ΔV<400mV。本实施例中通过利用C0~C7下的CPU动态电源电压变化幅度明显小于C0~C10下的CPU动态电源电压变化幅度,在Power On期间限制CPU的C State在C0~C7,达到减少电压变化幅度的效果,以实现解决计算机启动时电源噪音问题。系统启动完毕后解除限制,恢复正常的CState。具体的,如图12中所示,以C7state启动计算机,在power on信号变low时开始计时,延迟器延迟10s后,通知BIOS修改C7state为默认Cstate,之后,BIOS接收命令修改Cstate为默认状态,一直到power off变low时修改设置为C7state,等待下一次启动,再次以C7启动计算机。
在另一实现中,本实施例中利用CPU现有的接口:CFG9接口,其具有SVID的bypass功能,当CFG9接地,电源不执行SVID指令,如图13中所示,当CFG9不接地即Floating,电源正常执行SVID指令。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可以利用嵌入式控制器EC(embedded controller)的GPIO可设定功能,将目前的直接接地接口改为连接EC的GPIO,如图14中所示,当系统开机Power On时,GPIO设为低,进而连接到GPIO的CFG9接地就可以忽略掉SVID指令,CPU电压固定,等开机完成后,设为高,电源对CPU的SVID正常响应。此动态控制方案可解决开机时明显的音频噪音问题,同时也保证了系统正常的功能。
参考图15,为本公开实施例四所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的方法适用于具有电源的电子设备中,如手机、pad或笔记本等设备,在该电子设备中,电源受电子设备指示向电子设备供电,如电子设备中的第二部件,如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部件可以向电源发送电压请求指令,如SVID(System V InterfaceDescription)指令等,用以通知电源向第一部件输出其所需要的电压,即通知电源在未来的第一时间段内将按第一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相应的,电源对SVID指令进行响应为电子设备供电。其中电子设备中包含受电压信号激发产生声音的第一部件,如陶瓷电容等,陶瓷电容会因为电压信号的传输而震动,由此可能会产生对用户产生不良影响的噪声。
在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解决以上噪声问题:
步骤1501:监测电源的开关频率。
其中,本实施例中监测电源的开关频率,即为获取电源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电压输出信息,具体的,电源的开关频率是指电源中进行直流传输的电源转换器的开关频率,如DC/DC(直流/直流)电源转换器,其作为开关电源芯片,利用电容、电感的储能的特性,通过可控开关进行高频开关的动作,将输入的电能储存在电容(感)里,当开关断开时,电能再释放给负载,提供能量。这期间电源转换器进行开关的动作的频率即为电源的开关频率,在该开关频率下,第一部件能够受电源在开关频率下所输出的电压信号激发而产生噪声,尤其是当开关频率降低到20k赫兹以下时,噪声非常明显,可见,开关频率的大小关系到噪声的强度,关系到用户是否可以接收相应强度下的噪声。本实施例中对电源的开关频率进行监测并获取。
其中,第一时间段是指当前时刻之后的一个时间段,是未来即将发生的时长,如下一秒或下两秒等。
步骤1502:判断开关频率是否符合第一控制条件,如果是,执行步骤1503。
其中,开关频率是否符合第一控制条件即为:电源输出信息中电源在未来的第一时间段内进行电压输出的第一变化模式是否符合第一控制条件,具体的,开关频率是否符合第一控制条件表征第一部件所产生的噪声是否是因为开关频率的不适所引起的,而开关频率的不适可能会使得第一部件所产生的噪声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由此,本实施例中通过判断开关频率是否符合第一控制条件来确定第一部件所产生的噪声是不是因为开关频率所导致的,由此,来执行相应的步骤方案。例如,如果开关频率符合第一控制条件,那么表明第一部件所产生的噪声可能是因为开关频率的不适所引起的,如开关频率较低,那么执行步骤1503,如果开关频率不符合第一控制条件,那么表明第一部件所产生的噪声可能不是因为开关频率的不适所引起的,那么不执行步骤1503,而是继续由电源按照其需求及自身状态来决定开关频率,即控制电源继续按照第一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
步骤1503:控制电源执行第一频率变化模式。
其中,第一频率变化模式是指电源的开关频率的频率变化模式,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在判断出开关频率符合第一控制条件时,表征开关频率不适导致第一部件产生的噪声影响到用户的使用体验,此时,控制电源不再按照原频率变化模式即前文中的第一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而是按照第一频率变化模式即前文中的第二变化模式下的开关频率来输出电压信号,从而减轻或避免开关频率不适所造成的第一部件所产生的噪声。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公开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在使用电源向包括受电压信号激发产生声音的第一部件的电子设备供电时,通过监测电源的开关频率,而第一部件受电源在开关频率下所输出的电压信号激发会产生噪声,由此响应于开关频率符合第一控制条件,表征第一部件上在该开关频率下所产生的噪声满足一定的条件时,控制电源执行第一频率变化模式,由此改变电源在输出电压信号时的开关频率,从而改善第一部件上所产生的噪声对用户产生的影响,由此实现降噪后明显改善用户对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通过降噪,能够有效降低损耗,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由此延长电源的使用时长。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中控制电源执行第一频率变化模式即控制电源按照第二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具体可以为:
控制电源输出电压信号的开关频率在目标频率范围内动态变化。
其中,控制电源输出电压信号的开关频率在目标频率范围内动态变化可以理解为:控制电源在目标频率范围内动态挑选一个频率在作为开关频率进行电压信号的输出,如图16中所示,目标频率范围中包含A、B、C、D等几个频率值,控制电源选择A作为开关频率进行电压信号输出之后,控制电源选择C作为开关频率进行电压信号的输出,之后再控制电源选择D作为开关频率进行电压信号的输出,等等,也就是说,电源不再以一个固定的开关频率输出电压信号,而是在目标频率范围内不断选择一个不同的频率值作为开关频率进行电压信号的输出。由此,开关频率的不断变化,从而打破原来固定的开关频率对第一部件所引起的振动,如共振等,从而减少噪声,实现降噪。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控制电源输出电压信号的开关频率在目标频率范围内动态变化,可以有以下实现:
控制电源输出电压信号的开关频率为目标频率范围内按照随机算法所选择的相应的频率值。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控制电源在目标频率范围内随机选择频率值作为开关频率进行电压信号的输出,即电源的开关频率在目标频率范围内随机动态变化。
或者,本实施例中控制电源输出电压信号的开关频率在目标频率范围内动态变化,也可以有以下实现:
控制电源输出电压信号的开关频率为目标频率范围内按照线性或非线性选择算法所选择的相应的频率值。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控制电源在目标频率范围内按照线性选择算法选择频率值作为开关频率进行电压信号的输出,其中线性选择算法可以为:在目标频率范围内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次序依次选取相应的频率值,选取的频率值之间的差值相等,此时,电源输出电压信号的开关频率是线性的增大或者减小,例如,开关频率在10k开始到20k之间,每次选取的开关频率相比前一次选取增加或减少1k,如每次选择的开关频率分别为:10k、11k、12k、13k等等;
或者,本实施例中控制电源在目标频率范围内按照非线性选择算法选择频率值作为开关频率进行电压信号的输出,其中,非线性选择算法可以为:在目标频率范围内按照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的次序选取相应的频率值,选取的频率值之间的差值不同或相同(不是每次选取的频率值之间的差值都相同,即非线性),此时,电压输出的电压信号的开关频率是非线性的增大或减小,例如,开关频率在10k开始到20k之间,每次选取的开关频率相比前一次选取增加或减少的差值不同,如每次选择的开关频率分别为:10k、11k、14k、16k、19k等等。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变化模式符合第一控制条件即为:开关频率符合第一控制条件,具体的可以为:
电源进行电压输出的开关频率处于声音频率范围,使得第一部件产生共振噪声。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电源在输出电压信号的开关频率处于能够与第一部件产生共振现象导致共振噪声的声音频率范围内,例如,电源的开关频率进入低频的20kHz及以下的频率时,或者开关频率处于低频的20kHz及以下且固定的频率时,可能会与陶瓷电容等器件之间出现共振现象,而共振的陶瓷电容会产生较高的共振噪声,如明显的“zizizi”的噪声。
具体的,声音频率范围内的最大噪声可以为第一阈值对应的频率,第一阈值可以为对第一部件产生共振的频率值,如20kHz的第一阈值,由此,如果判断出开关频率处于最大噪声在20kHz的声音频率范围内即低于20kHz,那么可以确定第一部件所产生的噪声可能是由于开关频率的不适所造成的,此时控制电源执行第一频率变化模式,如控制电源输出电压信号的开关频率在目标频率范围内动态变化,不再处于初始的开关频率,或者不再维持在固定的开关频率,从而打破第一部件的共振,实现降噪。
而具体实现中第一频率变化模式下开关频率所处的目标频率范围内至少可以包含第一阈值对应的频率,如目标频率范围为包含20kHz的频率范围。例如,本实施例中如果判断出开关频率处于最大噪声在20kHz的声音频率范围内,那么可以确定第一部件所产生的噪声可能是由于开关频率的不适所造成的,此时控制电源输出电压信号的开关频率在20kHz附近的频率范围内动态变化,不再处于初始的开关频率,或者不再维持在固定的22kHz、20kHz或18kHz的开关频率,而是在这些频率中动态变化,从而打破第一部件的共振,实现降噪。
或者,具体实现中第一频率变化模式下开关频率所处的目标频率范围内的最大值小于或等于目标频率,目标频率即为第一阈值对应的频率,即目标频率范围的最大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对应的频率,如最大值为20kHz。例如,本实施例中如果判断出开关频率处于最大噪声在20kHz的声音频率范围内,那么可以确定第一部件所产生的噪声可能是由于开关频率低频的不适所造成的,此时控制电源输出电压信号的开关频率在最大值为20kHz的频率范围内动态变化,不再处于初始的开关频率,或者不再维持在固定的20kHz的开关频率,而是在这些频率中动态变化,如在20kHz及以下的频率中随机变化,从而打破第一部件的共振,实现降噪。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声音频率范围为听觉频率范围内的低频范围,即人耳能够感知到的频率范围中的低频范围,如20kHz附近或以下的范围。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电源的开关频率在低于某个频率如20kHz时,可能会在第一部件上产生噪声,此时,为了降低或避免这一类噪声,本实施例中控制电源输出电压信号的开关频率在低频范围内动态变化,如在20kHz以下的范围动态变化,不再维持在20kHz,那么就可以打破共振现象,实现降噪。
参考图17,为本公开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适用于具有电源的电子设备,如手机、pad或笔记本等设备,在该电子设备中,电源受电子设备指示向电子设备供电。其中电子设备中包含受电压信号激发产生声音的第一部件,如陶瓷电容等,陶瓷电容会因为电压信号的传输而震动,由此可能会产生对用户产生不良影响的噪声。
在本实施例中,该装置可以包括以下结构:
检测器1701,获取电源的电压输出信息,该电压输出信息表明电源在未来的第一时间段内将按照第一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具体的,在使用电源向电子设备供电时,检测器1701用于监测电源的开关频率。
其中,本实施例中监测电源的开关频率,即为获取电源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电压输出信息,具体的,电源的开关频率是指电源中进行直流传输的电源转换器的开关频率,如DC/DC(直流/直流)电源转换器,其作为开关电源芯片,利用电容、电感的储能的特性,通过可控开关进行高频开关的动作,将输入的电能储存在电容(感)里,当开关断开时,电能再释放给负载,提供能量。这期间电源转换器进行开关的动作的频率即为电源的开关频率,在该开关频率下,第一部件能够受电源在开关频率下所输出的电压信号激发而产生噪声,尤其是当开关频率降低到20k赫兹以下时,噪声非常明显,可见,开关频率的大小关系到噪声的强度,关系到用户是否可以接收相应强度下的噪声。本实施例中对电源的开关频率进行监测并获取。
控制器1702,用于响应于第一变化模式符合第一控制条件,控制电源按照第二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具体的,控制器1702响应于开关频率符合控制条件,控制电源执行第一频率变化模式。
其中,开关频率是否符合第一控制条件即为:电源输出信息中电源在未来的第一时间段内进行电压输出的第一变化模式是否符合第一控制条件,具体的,开关频率是否符合第一控制条件表征第一部件所产生的噪声是否是因为开关频率的不适所引起的,而开关频率的不适可能会使得第一部件所产生的噪声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由此,本实施例中控制器1702通过判断开关频率是否符合第一控制条件来确定第一部件所产生的噪声是不是因为开关频率所导致的,如开关频率较低,由此,来执行相应的操作,如控制电源执行第一频率变化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频率变化模式是指电源的开关频率的频率变化模式,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控制器1702在判断出开关频率符合第一控制条件时,表征开关频率不适导致第一部件产生的噪声影响到用户的使用体验,此时,控制电源按照第一频率变化模式下的开关频率来输出电压信号,从而减轻或避免开关频率不适所造成的第一部件所产生的噪声。
其中,控制器1702控制电源执行第一频率变化模式即控制电源按第二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包括:
控制电源输出电压信号的开关频率在目标频率范围内动态变化。例如,控制电源输出电压信号的开关频率为目标频率范围内按照随机算法所选择的相应的频率值,或者,控制电源输出电压信号的开关频率为目标频率范围内按照线性或非线性选择算法所选择的相应的频率值。
具体的,第一变化模式符合第一控制条件即为:开关频率符合第一控制条件,具体包括:
电源进行电压输出的开关频率处于声音频率范围,使得第一部件产生共振噪声。例如,声音频率范围内的最大频率为第一阈值对应的频率;相应的,第一频率变化模式下,开关频率所处的目标频率范围内至少包含第一阈值对应的频率。或者,声音频率范围内的最大频率为第一阈值对应的频率;相应的,第一频率变化模式下,开关频率所处的目标频率范围内的最大频率小于或等于目标频率,目标频率为第一阈值对应频率。声音频率范围为听觉频率范围中的低频范围。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公开实施例五中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在使用电源向包括受电压信号激发产生声音的第一部件的电子设备供电时,通过监测电源的开关频率,而第一部件受电源在开关频率下所输出的电压信号激发会产生噪声,由此响应于开关频率符合第一控制条件,表征第一部件上在该开关频率下所产生的噪声满足一定的条件时,控制电源执行第一频率变化模式,由此改变电源在输出电压信号时的开关频率,从而改善第一部件上所产生的噪声对用户产生的影响,由此实现降噪后明显改善用户对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通过降噪,能够有效降低损耗,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由此延长电源的使用时长。
参考图18,为本公开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pad或笔记本等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有以下结构:
电源1801,电源1801用于向电子设备供电,并且,电源1801在进行电压输出时具有第一变化模式,例如,电源1801具有开关频率。
其中,电子设备中的CPU发送SVID指令给电源1801,电源1801对SVID指令进行响应为电子设备供电。而电源1801的开关频率是指电源1801中进行直流传输的电源转换器的开关频率,如DC/DC(直流/直流)电源转换器,其作为开关电源芯片,利用电容、电感的储能的特性,通过可控开关进行高频开关的动作,将输入的电能储存在电容(感)里,当开关断开时,电能再释放给负载,提供能量。
第一部件1802,受电压激发产生噪声,例如,受电源1801在开关频率下输出的电压信号激发产生噪声。
其中,电源1801向电子设备供电时,在其开关频率下,第一部件1802能够受电源1801在开关频率下所输出的电压信号激发而产生噪声,开关频率的大小关系到噪声的强度,关系到用户是否可以接收相应强度下的噪声。
处理器1803,用于执行应用程序,以实现以下功能:获取电源1801的电压输出信息,电压输出信息表明电源1801在未来的第一时间段内将按第一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响应于第一变化模式符合第一控制条件,控制电源1801按第二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其中,在第一变化模式下,电子设备产生的第一噪声大于或等于在第二变化模式下电子设备产生的第二噪声。具体的,处理器1803用于:监测电源1801的开关频率,响应于开关频率符合控制条件,控制电源1802执行第一频率变化模式。其中,应用程序可以为预先设置在存储器中的软件或代码,处理器1803中包含内核,由内核去存储器中调取并运行该应用程序,以实现相应的功能。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包括至少一个存储芯片。
其中,开关频率是否符合第一控制条件表征第一部件1802所产生的噪声是否是因为开关频率的不适所引起的,而开关频率的不适可能会使得第一部件1802所产生的噪声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由此,本实施例中处理器1803通过判断开关频率是否符合第一控制条件来确定第一部件1802所产生的噪声是不是因为开关频率所导致的,由此,执行控制电源1802执行相应的方案,如执行第一频率变换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频率变化模式是指电源1801的开关频率的频率变化模式,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处理器1803在判断出开关频率符合第一控制条件时,表征开关频率不适导致第一部件1802产生的噪声影响到用户的使用体验,此时,控制电源1801按照第一频率变化模式下的开关频率来输出电压信号,从而减轻或避免开关频率不适所造成的第一部件1802所产生的噪声。
其中,处理器1803控制电源按第二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即控制电源执行第一频率变化模式,具体包括:
控制电源1801输出电压信号的开关频率在目标频率范围内动态变化。例如,控制电源1801输出电压信号的开关频率为目标频率范围内按照随机算法所选择的相应的频率值,或者,控制电源1801输出电压信号的开关频率为目标频率范围内按照线性或非线性选择算法所选择的相应的频率值。
具体的,第一变化模式符合第一控制条件即为:开关频率符合第一控制条件,具体包括:
电源进行电压输出的开关频率处于声音频率范围,使得第一部件1802产生共振噪声。例如,声音频率范围内的最大频率为第一阈值对应的频率;相应的,第一频率变化模式下,开关频率所处的目标频率范围内至少包含第一阈值对应的频率。或者,声音频率范围内的最大频率为第一阈值对应的频率;相应的,第一频率变化模式下,开关频率所处的目标频率范围内的最大频率小于或等于目标频率,目标频率为第一阈值对应频率。声音频率范围为听觉频率范围中的低频范围。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公开实施例六中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在使用电源向包括受电压信号激发产生声音的第一部件的电子设备供电时,通过监测电源的开关频率,而第一部件受电源在开关频率下所输出的电压信号激发会产生噪声,由此响应于开关频率符合第一控制条件,表征第一部件上在该开关频率下所产生的噪声满足一定的条件时,控制电源执行第一频率变化模式,由此改变电源在输出电压信号时的开关频率,从而改善第一部件上所产生的噪声对用户产生的影响,由此实现降噪后明显改善用户对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通过降噪,能够有效降低损耗,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由此延长电源的使用时长。
以下以电子设备为笔记本、第一部件为陶瓷电容为例,对本实施例中的方案进行举例说明:
现有笔记本电脑设计中,DC/DC电源转换器为了节省能源,提高轻载效率,会随着负载的减小来降低开关频率,从几百kHz到几kHz,但是,当开关频率降到20kHz以下,虽然能够达到低频降低损耗的目的,但是开关频率进入人耳可以感知到的音频范围时,就会产生令人讨厌的“zi…zi…”的噪声,严重影响产品的使用体验。
为此,本实施例中通过动态改变轻载工作下DC/DC电源转换器电源供应器开关频率的方案来解决音频噪音问题,具体实现中:当开关频率降低到20kHz以下,那么就不再维持原来的固定开关频率,而改为随机的动态开关频率,从而既能有效的降低开关损耗,节省能源,以延长电源使用市场,同时也可以很好的解决由此产生的音频噪音问题,以提高产品的使用体验,由此适应越来越严格的Energy Star规范。
例如,统称采用固定开关频率的工作方式下,由于以固定的开关频率工作,会在固定低频的开关频率如20kHz或20kHz时产生周期性的陶瓷电容压电效应,如图19中的开关频率信号所示,进一步与主板及系统产生共振,由此出现人耳能听见的“zizizi”的噪声。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施例中对电源采用动态可变的开关频率工作方式,通过改变固定频率的工作方式,使开关频率可以随机动态调整,例如,电源在开关频率低于20kHz以下,就采用动态可变开关频率工作,如图20中的开关频率信号所示,从而打破原来固定低频所产生的共振,解决音频噪声的问题,提升用户对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
参考图21,为本公开实施例七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图,本实施例中的方法适用于具有电源的电子设备,如手机、pad或笔记本等设备,在该电子设备中,电源受电子设备指示向电子设备供电。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01:监测电子设备中的第二部件所需电压的变化信息。
其中,第二部件为电子设备中需要电压信号支持才能运行的部件,如具有计算能力的部件,如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等部件,该第二部件通过向电源发送电压请求指令,如SVID(System V Interface Description)指令等,用以通知电源向第二部件输出其所需要的电压,即通知电源在未来的第一时间段内将按第一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
本实施例中在监测第二部件所需电压的变化信息时,即获取电压在未来第一时间段内的电压输出信息时,可以通过监测第二部件向电源发送的SVID指令并进行解读来获得第二部件所需电压的变化信息,如上升、下降的变化信息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第一时间段是指当前时刻之后的一个时间段,是未来即将发生的时长。
步骤2102:判断变化信息是否符合第一控制条件,即判断电压输出信息中电源在未来第一时间段内进行电压输出的第一变化模式是否符合第一控制条件,如果是,执行步骤2103。
其中,第一控制条件可以理解为该变化信息所对应的控制条件,或者预先设置的固定的控制条件,本实施例中通过判断变化信息是否符合第一控制条件来确定是否需要对电源的电压输出进行控制进而进行降噪。
步骤2103:控制电源按照第一输出模式输出电压信号。
其中,第一输出模式可以为第一控制条件下所对应的输出模式,即为电源在未来第一时间段内按第二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中的第一部件能够受电压信号激发产生噪声,而因为电压信号的参数不同第一部件所产生的声音的强度或时长不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部件在电源所输出的电压信号下被激发产生噪声,该噪声可以理解为对用户产生不良体验的声音。
其中,本实施例中在第二部件所需电压的变化信息符合第一控制条件时控制电源按照第一输出模式输出电压信号,进而控制电压信号发生变化,由此,在电源的第一输出模式下,第一部件所产生的噪声会小于或等于第一部件在第二部件所需电压下的噪声,也就是说,第一部件被电源按照第一输出模式输出的电压信号激发所产生的噪声会小于或等于第一部件被电源按照第二部件所需电压所输出的电压信号激发所产生的噪声,即在电源按照第一输出模式输出电压信号之后,电子设备中的第一部件所产生的噪声会降低。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实施例七中公开的一种控制方法,在电源向电子设备供电时,监测电子设备中的第二部件所需电压的变化信息,进而在变化信息符合第一控制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电源按照第一输出模式输出电压信号为电子设备供电,从而在第一输出模式下,电子设备中能够受电压信号激发产生声音的第一部件受电源输出的电压信号所产生的噪声小于或等于其在第二部件所需电压下的噪声,从而实现降噪。可见,本实施例中通过对第二部件所需电压的变化信息进行监测,从而控制电源的输出模式,从而对第一部件进行降噪,降低噪声后明显改善用户对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变化模式符合第一控制条件,即变化信息符合第一控制条件,可以包括以下情况:
电源在第一时间段内进行电压输出的电压的变化信息表征电源在未来的第一时间段内进行电压输出的电压的变化速率处于第一速率范围,即第一部件的所需电压变化且该所需电压变化而导致的变化速率处于第一速率范围。
其中,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解读出变化信息中第二部件当前所需要的电压,再获取到电源的当前电压之后,通过将当前电压与第二部件所需要的电压进行比对,来获取到变化信息所表征的内容,即第二部件所需电压是否变化,以及,电源按照第二部件所需电压进行电压信号输出时所导致的电压变化速率是否处于第一速率范围。需要说明的是,电源在按照第二部件所需电压进行电压信号输出时,其输出时刻以及输出时的电压变化速率可以根据电子设备实际运行时的状态确定,如负载或者功率等,也就是说,电压变化速率是电源如果按照第二部件所需电压进行电压信号输出时实际所形成的电压变化速率,区别于第二部件所需求的电压变化速率,实际上,第二部件通常不会直接要求电源在输出其所需电压时的电压变化速率或者其所需电压是否在某个时刻达到。
由此,本实施例中判断出变化信息表征第二部件所需电压变化且该所需电压变化所导致的变化速率处于第一速率范围,那么就可以确定电子设备中可能会因为第一部件受到电源按照第二部件所需电压所输出的电压信号激发而产生噪声,此时的噪声明显会给用户带来不良的使用体验。
为此,本实施例中电源进行电压输出的第二变化模式,即为电源输出电压信号所按照的第一输出模式具体可以为:
电源的输出电压的变化速率处于第二速率范围,第二速率范围与第一速率范围不同,例如,第一速率范围中包含所述第二速率范围,如图22中所示,或者,第一速率范围与所述第二速率范围之间不重叠,如图23中所示,由此,在控制电源按照变化速率在第二速率范围内输出电压信号之后,第一部件被电源按照变化速率在第二速率范围内输出的电压信号激发所产生的噪声会小于或等于第一部件被电源按照变化速率在第一速率范围内所输出的电压信号激发所产生的噪声,由此,在电源按照第一输出模式输出电压信号之后,从而能够明显改变第一部件上的电压变化速率,从而改变第一部件上的瞬时压差,电子设备中的第一部件所产生的噪声会降低,明显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速率范围可以由连续的速率值组成,或者,第二速率范围可以为离散的速率值组成。同理第一速率范围也可以是由连续的速率值组成,也可以由离散的速率值组成。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电源在第一时间段内进行电压输出的电压的变化信息符合第一控制条件,可以为:变化信息表征第二部件所需电压即电源在未来的第一时间段内进行电压输出的电压变化且电压变化所导致的变化速率在第一速率范围内动态变化而不是一个固定的,由于变化信息表征第一部件所需电压在电源实际进行输出时所导致的变化速率在第一速率范围内动态变化,变化速率频繁动态变化的电压信号会在第一部件上产生强度较大或持续较长的噪声,从而对用户造成不良体验,为此,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输出模式可以为:
电源在未来的第一时间段内的输出电压的变换速率为第二速率范围中的一个固定值,当然,这里的固定值是属于第二速率范围内的一个固定变化速率值,或者,也可以是第一速率范围内的一个固定变化速率值,如图22中的第一速率范围和第二速率范围的关系中,固定值可以为处于第一速率范围和第二速率范围所重叠的区域中的一个固定值,由此,在控制电源以变化速率在第二速率范围中的一个固定值输出电压信号之后,第一部件被电源在该固定变化速率值下输出的电压信号激发所产生的噪声会明显小于或等于第一部件被电源在变化速率在第一速率范围内动态变化所输出的电压信号激发所产生的噪声,由此,在电源按照第一输出模式输出电压信号之后,明显改变第一部件上的电压变化速率,并维持在固定值,从而改变第一部件上的瞬时压差并维持在固定的值,由此电子设备中的第一部件所产生的噪声会降低,明显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变化模式符合第一控制条件,即变化信息符合第一控制条件,可以包括以下情况:
电源在第一时间段内进行电压输出的电压的变化信息表征电源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进行电压输出的电压的降低速率处于第一速率范围,即第二部件的所需电压降低且该所需电压降低所导致的降低速率处于第一速率范围。
其中,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解读出变化信息中第二部件当前所需要的电压,再获取到电源的当前电压之后,通过将当前电压与第二部件所需的电压进行比对,来获取到变化信息所表征的内容,即第二部件所需电压是否降低,以及,电源按照第二部件所需电压进行电压信号输出时所导致的电压降低速率是否处于第一速率范围。需要说明的是,电源在按照第二部件所需电压进行电压信号输出时,其输出时刻以及输出时的电压降低速率可以根据电子设备实际运行时的状态确定,如负载或者功率等,也就是说,电压降低速率是电源如果按照第二部件所需电压进行电压信号输出时实际所形成的电压降低速率,区别于第二部件所需求的电压降低速率,实际上,第二部件通常不会直接要求电源在输出其所需电压时的电压降低速率或者其所需电压是否在某个时刻达到。
由于,本实施例中判断出变化信息表征第二部件所需电压降低且该所需电压降低所导致的降低速率处于第一速率范围,那么就可以确定电子设备中可能会因为第一部件受到电源按照第二部件所需电压所输出的电压信号激发而产生噪声,此时的噪声明显会给用户带来不良的使用体验。
为此,本实施例中电源进行电压输出的第二变化模式,即为电源输出电压信号所按照的第一输出模式则可以为:
电源在未来的第一时间段内的输出电压的降低速率处于第二速率范围,第二速率范围的最大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速率范围的最小值,如图24中所示。由此,在控制电源按照降低速率在第二速率范围内输出电压信号之后,第二部件被电源以低于第一速率范围的第二速率范围内的压降速率输出的电压信号激发所产生的噪声明显小于或等于第一部件被电源按照压降速率在第一速率范围内所输出的电压信号激发所产生的噪声,由此,在电源按照第一输出模式输出电压信号之后,从而能够明显降低第一部件上的压降速率,从而减少第一部件上的瞬时压差,从而使得电子设备中的第一部件所产生的噪声会降低,明显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电源在第一时间段内进行电压输出的电压的变化信息符合第一控制条件,可以为:变化信息表征第二部件所需要电压即电源在未来的第一时间段内进行电压输出的电压降低且该电压降低所导致的降低速率在第一速率范围内的固定值,由于第一速率范围内的固定值也是较高的压降速率,而较高压降速率的电压信号会在第一部件上产生强度较大的噪声,从而对用户造成不良的使用体验,为此,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输出模式可以为:
电源在未来的第一时间段内的输出电压的降低速率为第二速率范围内的一个固定值,当然,这里的固定值是属于第二速率范围内的一个固定值,而第二速率范围内的压降速率值肯定是小于第一速率范围内的压降速率值的,由此,在控制电源以较低的压降速率值输出电压信号之后,明显降低第一部件上的压降速率,从而减少第一部件上的瞬时压差,从而使得电子设备中的第一部件所产生的噪声会降低,明显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部件可以为具有计算功能的部件,如CPU或图形处理器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等,相应的,获取电源的电压输出信息,具体可以通过获得第二部件发送给电源的电压请求指令获得,该电压请求指令中包含电压在未来的第一时间段内将按第一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的电压输出信息,相应的,第一变化模式符合第一控制条件,即为:变化信息符合第一控制条件,具体可以为:
电压请求指令表明:电源进行电压输出的电压下降且电压请求指令中未要求电压下降到第二部件请求的电压的所用时长。例如,第二部件所需电压的变化信息表明第二部件的所需电压下降且第二部件未要求下降到所需电压所用的时长,也就是说,只要第二部件所需电压下降且不要求压降时长,那么就可以确定为:第一变化模式符合第一控制条件;或者,第二部件所需电压的变化信息表征第二部件的所需电压下降且该所需电压下降而导致的下降速率大于第一阈值以及第二部件未要求下降到所需电压所用的时长,也就是说,只有第二部件所需电压下降且下降速率大于第一阈值而且不要压降时长,才可以确定为:第一变化模式符合第一控制条件。
这里的第一阈值可以为预设,具体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如对噪声的要求等,如果用户要求较低的噪声,那么可以将第一阈值设置较小些,如果用户对噪声的容忍度较高,可以设置较高的第一阈值。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第二部件所需要电压下降且相对于电源从当前电压下降到第二部件所需电压时的下降速率超过第一阈值,那么在第一部件上的压降速率也会较高,那么第一部件上受压降速率较高的电压信号激发会产生更强的噪声,从而影响用户使用体验,为此,本实施例中可以控制电源按照第一输出模式输出电压信号,即控制电源以较低的压降速率输出电压信号,也就是说,控制电源输出电压信号之后,在第二部件和第一部件上所形成的压降速率会明显降低,从而减少第一部件上的瞬时压差,进而第一部件上在压降速率较低的电压信号激发下所产生的噪声会明显降低,由此实现降噪。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中在步骤2101之后,在步骤2102之前,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如图25中所示:
步骤2104:采集第二部件的输出电流。
其中,输出电流为第二部件当前的输出电流,表征第二部件上的当前负载或当前功率。
步骤2105:判断输出电流是否满足第二控制条件,如果是,执行步骤2102,否则,不再执行本实施例中对电源的电压信号的输出控制。
其中,第二控制条件可以为电子设备处于低功率运行下的条件,如第一部件处于低功率运行或者低负载运行下的条件。
可见,本实施例中通过对电子设备或第二部件当前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如通过采集第二部件的输出电流来判断第二部件是否处于低功率或低负载的运行状态,如待机模式或屏幕关闭后台下载状态等,如果第二部件处于低功率或者低负载,那么表明第二部件对压降速率或者电压是否在波形周期或一定时长内降低到所需的电压值并不要求,那么此时,就可以对电源所输出的电压信号的压降速率进行控制,如图26中所示,在降低压降速率之后,电压可能在固定时长内无法降低到所需要的电压值,但由于此时第二部件处于低功率或低负载状态,也不会对第二部件上所运行的应用或功能产生较大的影响,由此就可以大幅度的降低第一部件上所产生的噪声。
另外,如果第二部件的输出电流不符合第二控制条件,那么表明电子设备或第二部件并没有处于低功率或低负载状态,如果降低压降速率,可能会对电子设备或第二部件的正常运行产生不良影响,为此,此时不再对电源的电压信号输出进行压降速率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2104可以在步骤2101之后执行,或者,也可以在步骤2101之前执行,步骤2104的执行顺序不同所形成的不同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公开的发明构思,这些技术方案都在本公开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中在步骤2103之后,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如图27中所示:
步骤2106:判断所述第一变化模式是否符合第三控制条件,即判断变化信息是否符合第三控制条件,如果是,执行步骤2107。
其中,第三控制条件可以为第二部件的所需电压变化且所需电压变化所导致的变化速率处于第三速率范围,例如,以第二部件的所需电压降低且降低速率低于第一阈值、降低速率频繁动态变化或者降低速率处于第三速率范围,第三速率范围可以与第二速率范围相同、相近或相关,由此,表明此时的电压变化速率不会在第一部件上产生较高或较强的噪声,此时,在第三控制条件下,第一部件上所产生的噪声低于阈值,例如噪声的声强在可接受范围内,即声强低于某个阈值,这里的阈值可以是固定值也可以是变化的,以表征第一部件上的噪声在能够接收的噪声范围内,此时执行步骤2107。
步骤2107:控制电源从第二变化模式中转变到第一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例如,控制电源从第一输出模式转换到第二输出模式进行电压输出。
其中,电源在第二输出模式下与第一输出模式下的电压输出参数不同。例如,第二输出模式下电源按照第二部件所需电压进行电压信号的输出,而在第一输出模式下电源按照压降速率低于变化信息符合第一控制条件的第二部件所需电压的输出方式进行电压信号的输出,由此,第二输出模式下电源不再违背第二部件的请求,而是完全按照第二部件的请求为第二部件输出电压信号,而此时第一部件上所产生的噪声也不会过高。
参考图28,为本公开实施例八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适用于具有电源的电子设备中,如手机、pad或笔记本等设备,在该电子设备中,电源受电子设备指示向电子设备供电。
在本实施例中,该装置具体可以包括以下结构:
检测器2801,获取电源的电压输出信息,该电压输出信息表明电源在未来的第一时间段内将按照第一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具体的,在使用电源向电子设备供电时,检测器2801用于监测电子设备的第二部件所需电压的变化信息。
其中,第二部件为电子设备中需要电压信号支持才能运行的部件,如具有计算能力的部件,如中央处理器CPU等部件,该第二部件通过向电源发送电压请求指令,如SVID指令等,用以通知电源向第二部件输出其所需要的电压。
本实施例中检测器2801在监测第二部件所需电压的变化信息时,可以通过监测第二部件向电源发送的SVID指令并进行解读来获得第二部件所需电压的变化信息,如上升、下降的变化信息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控制器2802,用于响应于第一变化模式符合第一控制条件,控制电源按照第二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具体的,控制器2802响应于变化信息符合第一控制条件,控制电源按照第一输出模式输出电压信号。
其中,第一控制条件可以理解为该变化信息所对应的控制条件,或者预先设置的固定的控制条件,本实施例中控制器2802通过判断变化信息是否符合第一控制条件来确定是否需要对电源的电压输出进行控制进而进行降噪。
其中,第一输出模式可以为第一控制条件下所对应的输出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中第一部件能够受电压信号激发产生声音,而因为电压信号的参数不同第一部件所产生的声音的强度或时长不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部件在电源所输出的电压信号下被激发产生噪声,该噪声可以理解为对用户产生不良体验的声音。
其中,本实施例中控制器2802在第二部件所需电压的变化信息符合第一控制条件时控制电源按照第一输出模式输出电压信号,进而控制电压信号发生变化,由此,在电源的第一输出模式下,第一部件所产生的噪声会小于或等于第一部件在第二部件所需电压下的噪声,也就是说,第一部件被电源按照第一输出模式输出的电压信号激发所产生的噪声会小于或等于第一部件被电源按照第二部件所需电压所输出的电压信号激发所产生的噪声,即在电源按照第一输出模式输出电压信号之后,电子设备中的第一部件所产生的噪声会降低。
其中,变化信息符合第一控制条件可以包括:
变化信息表征第二部件的所需电压变化且所需电压变化所导致的变化速率处于第一速率范围。相应的,第一输出模式包括:
电源的输出电压的变化速率处于第二速率范围,第二速率范围与第一速率范围不同。进一步,第一输出模式为电源的输出电压的变化速率为第二速率范围中的一个固定值。
或者,变化信息符合第一控制条件可以包括:
变化信息表征第二部件的所需电压降低且所需电压降低所导致的降低速率处于第一速率范围。相应的,第一输出模式包括,包括:
电源的输出电压的降低速率处于第二速率范围,第二速率范围的最大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速率范围的最小值。进一步,第一输出模式为电源的输出电压的降低速率为第二速率范围中的一个固定值。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部件是具有计算功能的部件;相应的,变化信息符合第一控制条件可以包括:
变化信息表明第二部件的所需电压下降、所需电压下降所导致的降低速率大于第一阈值且第二部件未要求下降到所需电压所用的时长。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控制器2802还可以用于:
采集第二部件的输出电流;如果输出电流满足第二控制条件,响应于第一变化模式符合第一控制条件,控制电源按第二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其中,第二控制条件是电子设备处于低功率运行下的条件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控制器2802还可以用于:
响应于变化信息符合第三控制条件,控制所述电源从第二变化模式中转变到第一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电源在第二变化模式下与第一变化模式下的电压输出参数不同;其中,第三控制条件是电源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进行电压输出的电压变化即第二部件的所需电压变化且所需电压变化所导致的变化速率处于第三速率范围,在第三控制条件下,噪声的声强低于阈值。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实施例八中公开的一种控制装置,在电源向电子设备供电时,监测电子设备中的第一部件所需电压的变化信息,进而在变化信息符合第一控制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电源按照第一输出模式输出电压信号为电子设备供电,从而在第一输出模式下,电子设备中能够受电压信号激发产生声音的第二部件受电源输出的电压信号所产生的噪声小于或等于其在第一部件所需电压下的噪声,从而实现降噪。可见,本实施例中通过对第一部件所需电压的变化信息进行监测,从而控制电源的输出模式,从而对第二部件进行降噪,降低噪声后明显改善用户对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
参考图29,为本公开实施例九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pad或笔记本等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该电子设备中可以包括有以下结构:
第一部件2901,第一部件2901能够受电压信号激发产生声音,如陶瓷电容等部件。
第二部件2902,可以为具有计算能力的部件,如CPU或GPU等。
电源2903,用于向电子设备供电。
处理器2904,用于执行应用程序,以实现以下功能:获取电源的电压输出信息,该电压输出信息表明电源在未来的第一时间段内将按照第一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响应于第一变化模式符合第一控制条件,控制电源按照第二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具体的,处理器2904用于监测第二部件2902所需电压的变化信息,响应于变化信息符合第一控制条件,控制电源按照第一输出模式输出电压信号。其中,应用程序可以为预先设置在存储器中的软件或代码,处理器2904中包含内核,由内核去存储器中调取并运行该应用程序,以实现相应的功能。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包括至少一个存储芯片。
其中,第二部件2902通过向电源2903发送电压请求指令,如SVID指令等,用以通知电源2903向第二部件2902输出其所需要的电压。本实施例中处理器2904在监测第二部件2902所需电压的变化信息时,可以通过监测第二部件2902向电源2903发送的SVID指令并进行解读来获得第二部件2902所需电压的变化信息,如上升、下降的变化信息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需要说明的是,处理器2904可以与第二部件2902为同一部件,如CPU在提供计算能力的同时,也可以实现处理器2904的功能。
其中,第一控制条件可以理解为该变化信息所对应的控制条件,或者预先设置的固定的控制条件,本实施例中处理器2904通过判断变化信息是否符合第一控制条件来确定是否需要对电源2903的电压输出进行控制进而进行降噪。
其中,第一输出模式可以为第一控制条件下所对应的输出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因为电压信号的参数不同第一部件2901所产生的声音的强度或时长不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部件2901在电源2903所输出的电压信号下被激发产生噪声,该噪声可以理解为对用户产生不良体验的声音。
其中,本实施例中处理器2904在第二部件2902所需电压的变化信息符合第一控制条件时控制电源2903按照第一输出模式输出电压信号,进而控制电压信号发生变化,由此,在电源2903的第一输出模式下,第一部件2901所产生的噪声会小于或等于第一部件2901在第二部件2902所需电压下的噪声,也就是说,第一部件2901被电源2903按照第一输出模式输出的电压信号激发所产生的噪声会小于或等于第一部件2901被电源2903按照第二部件2902所需电压所输出的电压信号激发所产生的噪声,即在电源2903按照第一输出模式输出电压信号之后,电子设备中的第一部件2901所产生的噪声会降低。
其中,变化信息符合第一控制条件可以包括:
变化信息表征第二部件2902的所需电压变化且所需电压变化所导致的变化速率处于第一速率范围。相应的,第一输出模式包括:
电源2903的输出电压的变化速率处于第二速率范围,第二速率范围与第一速率范围不同。进一步,第一输出模式为电源2903的输出电压的变化速率为第二速率范围中的一个固定值。
或者,变化信息符合第一控制条件可以包括:
变化信息表征第二部件2902的所需电压降低且所需电压降低所导致的降低速率处于第一速率范围。相应的,第一输出模式包括,包括:
电源2903的输出电压的降低速率处于第二速率范围,第二速率范围的最大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速率范围的最小值。进一步,第一输出模式为电源2903的输出电压的降低速率为第二速率范围中的一个固定值。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部件2902是具有计算功能的部件;相应的,变化信息符合第一控制条件可以包括:
变化信息表明第二部件2902的所需电压下降、所需电压下降所导致的降低速率大于第一阈值且第一部件未要求下降到所需电压所用的时长。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处理器2904还可以用于:
采集第二部件2902的输出电流;如果输出电流满足第二控制条件,响应于变化信息符合第一控制条件,控制电源2903按照第一输出模式输出电压;其中,第二控制条件是电子设备处于低功率运行下的条件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处理器2904还可以用于:
响应于变化信息符合第三控制条件,控制电源2903从第一输出模式中转变到第二输出模式输出电压信号,电源2903在第二输出模式下与第一输出模式下的电压输出参数不同;其中,第三控制条件是第二部件2902的所需电压变化且所需电压变化所导致的变化速率处于第三速率范围,在第三控制条件下,噪声低于阈值,例如噪声的声强在可接受范围内。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实施例九中公开的一种电子设备,在电源向电子设备供电时,监测电子设备中的第而部件所需电压的变化信息,进而在变化信息符合第一控制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电源按照第一输出模式输出电压信号为电子设备供电,从而在第一输出模式下,电子设备中能够受电压信号激发产生声音的第一部件受电源输出的电压信号所产生的噪声小于或等于其在第二部件所需电压下的噪声,从而实现降噪。可见,本实施例中通过对第二部件所需电压的变化信息进行监测,从而控制电源的输出模式,从而对第一部件进行降噪,降低噪声后明显改善用户对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
以下以电子设备为笔记本、第一部件为陶瓷电容、第二部件为CPU为例,对本实施例中的方案进行举例说明:
由于现有的笔记本电脑中,当系统处于idle模式即待机模式下时,由于CPU不断变化的电压输出而造成陶瓷电容等引发压电效应,如图30中所示,陶瓷电容或电阻器件会在不断变化的电压输出下上下(2)左右(1)震动,从而人导致共振现象而发出明显的音频噪声,为用户带来不良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监测CPU的SVID中的setVID_decay命令来确定CPU是否处于压降状态且压降速率是否超过一定阈值,如果是,那么通过激活慢衰减模式即设置固定且小的压摆率来降低压降速率,由此来降低陶瓷电容等组件两端的电压差,从而减少陶瓷电容的震动幅度,进而降低整体主板的共振幅度,实现大幅减少音频噪声的声强水平。
如图31中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执行方案如下:
1、CPU开始工作,发送SVID指令,向电源要求电压输出;
2、电源芯片接收SVID指令并解读;
3、电源芯片判断SVID指令是否为setVID_decay,即是否为压降状态,如果是,执行步骤4,否则,执行步骤5;
4、电源芯片激活慢衰减模式同时侦测CPU的输出电流值,执行步骤6;
5、电源芯片不激活慢衰减模式,继续按照SVID指令向CPU输出电压信号,结束本方案;
6、侦测CPU输出电流是否大于一定阈值,如果是,执行步骤7,否则,执行步骤8;
7、电源芯片设置慢衰减模式中的压摆率即压降速率为固定值,如rate=0.00625mV/us,结束本方案;
8、电源芯片维持默认的压摆率即压降速率,结束本方案。
具体如32中所示,本实施例中在CPU要求电压从1.95v降低到1.6v时,由于350mv的压降速率较高,而导致陶瓷电容共振噪声较大的情况,此时,本实施例中电源芯片控制向CPU输出电压信号的压摆率,即将压降设置到28mv,从而明显降低压降速率,来减少陶瓷电容两端的压差,从而明显降低陶瓷电容的共振所产生的噪声。
参考图33,为本公开实施例十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图,适用于具有电源的电子设备中,而电子设备中包括受电压激发产生声音的第一部件,如陶瓷电容等部件,而该第一部件在电源输出的电压信号的激发下可能会产生噪声。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会获取电源在未来的第一时间段内将按照第一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的信息,并对该信息进行判断,在该信息中的第一变化模式符合第一控制条件时,执行图33中所示步骤。
其中,第一变化模式可以为:电源在第一时间段内进行电压输出时电压信号在其波形周期内具有第一下降时刻的模式,而该第一下降时刻使得电压信号在第一部件上产生噪声。相应的,第一控制条件可以为:第一下降时刻下使得电压信号在第一部件上产生的噪声高于阈值,由此,本实施例中在发现第一变化模式符合第一控制条件,此时,本实施例中执行如图33中所示的方案。如下:
步骤3301:获得电子设备中电源输出的电压信号在其波形周期内的目标下降时刻。
其中,电子设备中的电源为电子设备提供的电压信号通常为直流电,而在微观层面上,该直流电是以一定频率如600k或300k到900k中的一个频率等进行传输的,其电压有效幅度值仍为固定的值,如1v等。因此,在电源为电子设备提供电压信号时,电压信号可能会在电子设备上产生噪声。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波形周期即为电压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信号波形的波形周期,如图34中所示,电压信号以锯齿波或三角波或其他样式的波形在每个波形周期内变换(波形处于X轴以上),从而传输到电子设备,为电子设备供电。相应的,电压信号的下降时刻即为电压信号在其波形周期内的幅值下降的时刻。
步骤3302:基于目标下降时刻,控制电源输出电压信号进行供电。
其中,目标下降时刻为使得电压信号在电子设备具体为第一部件中所产生的噪声小于阈值的时刻,即:在电压信号传输给电子设备时,电压信号在每个波形周期上的目标下降时刻信号幅值下降,那么此时的电压信号在电子设备上对其受电压激发产生声音的第一部件所激发出的噪声低于阈值。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多次对目标下降时刻进行调整,以确定最终的目标下降时刻为使得电压信号在第一部件中所产生的噪声最小的时刻,由此,对电子设备进行降噪到最低。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公开实施例十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通过对输出给电子设备的电压信号在其波形周期内的下降时刻进行获取,进而得到电压信号在其波形周期内的目标下降时刻,由此,在进行供电时,电压信号在其波形周期内的目标下降时刻进行下降能够使得电压信号在电子设备上所产生的噪声低于阈值。可见,本实施例中通过控制电源向电子设备输出的电压信号在其波形周期内的下降时刻来使得电压信号在电子设备中所产生的噪声降低,而不改变电源震动周期和频率,也不会影响电源的输出效率,由此来可靠且有效的降低电子设备的噪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在获得电源输出的电压信号在其波形周期内的目标下降时刻时,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首先,获得第一电子部件在波形周期内至少一个启动时刻开启时电信号所对应的信号上升函数和信号下降函数。
其中,第一电子部件是指设置在电源中的部件,如晶体管等,而当第一电子部件开启时,电信号开始下降,如下桥晶体管。也就是说,在电源的电路结构中,存在第一电子部件,其具有开启时刻,在开启时,经过该第一电子部件所输出的电信号开始下降。除此之外,电源中还具有第二电子部件,其具有开启时刻,在开启时,经过该第二电子部件所输出的电信号开始上升,如上桥晶体管。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子部件与第二电子部件之间的开启状态为互斥关系,即第一电子部件开启时,第二电子部件关闭,第二电子部件开启,第一电子部件就关闭。在同一个波形周期内,第二电子部件在第一电子部件开启时的时刻关闭。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电子部件在波形周期内具有多个启动时刻,如图35中所示,波形周期内的每个时刻点均可以作为第一电子部件的开启时刻,开启后到波形周期结束即为第一电子部件的开启时长。而第一电子部件在每个启动时刻开启时,均对应一个电信号的信号上升函数和信号下降函数,本实施例中即对这些启动时刻所对应的函数进行获取,如图36中所示,第一电子部件在T1时刻开启时,经过第一电子部件的电信号具有信号上升函数A1(x),具有信号下降函数F1(x),而第一电子部件在T2时刻开启时,经过第一电子部件的电信号具有信号上升函数A2(x),具有信号下降函数F2(x),以此类推,在此期间电信号的电压有效值及最高幅度值可能发生变化,也可能均不变。
之后,至少基于信号上升函数和信号下降函数,获得第一电子部件在波形周期内的目标启动时刻作为电信号在其波形周期内的目标下降时刻。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子部件在任意时刻开启时电信号的信号上升函数是可以相同的(第二电子部件如上桥晶体管的开始时刻固定),即A1(x)和A2(x)是相同的(也可以不同),均可以用A1(x)表示,而第一电子部件在不同时刻开启时电信号的信号下降函数是不同的。即,第一电子部件开始时刻即第二电子部件的关闭时刻不同,而电信号的电压有效值始终是固定的,如1v等,由此,在波形周期的时长固定的情况下,第一电子部件处于开启状态的时长因为第一电子部件的开启时刻不同而不同,如开启时刻越早,时长越长,电信号处于压降状态的时长越长,由此,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中受电压激发而产生声音的第一部件所产生的噪声的时长越就越长,而第一电子部件的开启时间越晚,虽然减少了产生噪声的时长,但是电信号处于压降状态时的压降速率也就越高,从而电子设备所产生的噪声强度也越大。
之后,本实施例中为了找到噪声时长和噪声强度之间的平衡点,即找到第一电子设备的目标下降时刻,使得电子设备所产生的噪声时长即短而且噪声强度也小,也就是找到使得电信号在经过电路时所消耗的能量(受电压激发产生声音的第一部件两端能量差)降低,那么本实施例中就可以在基于信号上升函数和信号下降函数,获得第一电子部件在波形周期内的目标启动时刻时,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获得第一电子部件在其波形周期内的启动时刻所对应的信号上升函数与信号下降函数所形成的波形面积,如图37中所示,信号上升函数和信号下降函数与预设的坐标轴如X轴之间所形成的波形面积,之后,就可以确定较小的波形面积所对应的启动时刻作为目标启动时刻,即在该目标启动时刻第一电子部件开启,能够使得电信号的信号上升函数与信号下降函数所形成的波形面积较小,相应的,电信号在经过电路时所消耗的能量较小,那么电子设备中受电压激发产生声音的第一部件两端的能量差较小,此时第一部件两端的振幅较小,由此,可以将在有电压信号经过电子设备上所产生的噪声降低到阈值以下。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在基于目标下降时刻控制电源输出电压信号进行供电时,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以目标下降时刻为电源中第一电子部件在波形周期内的开启时刻,控制电源输出电压信号。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在控制电源输出电压信号时,控制电源中的第一电子部件在电压信号的波形周期内的开始时刻为目标下降时刻,如图38中所示,由此,在一个完整的波形周期内,电源所输出的电压信号就可以在电子设备中所产生的噪声低于阈值,即:电子设备中受电压激发产生声音的部件在一个完整的波形周期内的两端能量差较小,就可以使得该部件的振幅减小,那么电子设备整体所产生的噪声就减小,由此来有效降低噪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在基于目标下降时刻控制电源输出电压信号进行供电时,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基于目标下降时刻,控制电源向第二部件输出电压信号。
其中,第二部件可以是电子设备中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器件,如运行应用或者执行命令等,如电子设备中的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
相应的,电压信号在电子设备中所产生的噪声低于阈值可以为:
电压信号在经过电子设备中的第一部件到达第二部件的过程中,第一部件所产生的噪声低于阈值。
其中,阈值可以为预先设置的噪声阈值,也可以为变化的噪声阈值,该阈值的设置与用户可接收噪声的状态而定,如果用户对噪声敏感,可以设置较低的阈值,从而通过本实施例降噪到阈值,达到改善用户使用体验的目的。其中,第一部件可以为受电压激发可能产生声音的器件,如陶瓷电容等。也就是说,电源在向第二部件如CPU输出电压信号时,电压信号在经过陶瓷电容到达CPU时,可能会引起陶瓷电容共振,振幅较大,而产生较大的噪声,为此,本实施例中,通过对电压信号在其波形周期中的目标下降时刻即电源中下桥晶体管的目标开启时刻进行获取,从而以目标下降时刻为电源中第一电子部件在波形周期内的开启时刻,控制电源向CPU输出电压信号,由此,电源中第一电子部件在其波形周期中以目标开启时刻开始所输出的电压信号在经过陶瓷电容时,对陶瓷电容两端所形成的能量差最小,由此陶瓷电容的振幅最小,进而所产生的噪声也最小。
参考图39,为本公开实施例十一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适用于电源中,该电源为电子设备供电,而电子设备中包括受电压激发产生声音的第一部件,如陶瓷电容等部件,而该第一部件在电源输出的电压信号的激发下可能会产生噪声。
在本实施例中,该装置首先会获取电源在未来的第一时间段内将按照第一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的信息,并对该信息进行判断,在该信息中的第一变化模式符合第一控制条件时,运行图39中所示的结构。
其中,第一变化模式可以为:电源在第一时间段内进行电压输出时电压信号在其波形周期内具有第一下降时刻的模式,而该第一下降时刻使得电压信号在第一部件上产生噪声。相应的,第一控制条件可以为:第一下降时刻下使得电压信号在第一部件上产生的噪声高于阈值,由此,本实施例中在发现第一变化模式符合第一控制条件,此时,本实施例中运行图39中所示的方案。如下:
时刻获得单元3901,用于获得电子设备的电源输出的电压信号在其波形周期内的目标下降时刻。
其中,电子设备中的电源为电子设备提供的电压信号通常为直流电,而在微观层面上,该直流电是以一定频率如600k或300k到900k中的一个频率等进行传输的,其电压有效幅度值仍为固定的值,如1v等。因此,在电源为电子设备提供电压信号时,电压信号可能会在电子设备上产生噪声。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波形周期即为电压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信号波形的波形周期,如图34中所示,电压信号以锯齿波或三角波或其他样式的波形在每个波形周期内变换(波形处于X轴以上),从而传输到电子设备,为电子设备供电。相应的,电压信号的下降时刻即为电压信号在其波形周期内的幅值下降的时刻。
具体的,时刻获得单元3901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首先,获得第一电子部件在波形周期内至少一个启动时刻开启时电信号所对应的信号上升函数和信号下降函数;
其次,至少基于信号下降函数和信号上升函数,获得第一电子部件在波形周期内的目标启动时刻作为电信号在其波形周期内的目标下降时刻,例如,获得第一电子部件在波形周期内的启动时刻所对应的,信号上升函数与信号下降函数所形成的波形面积,如信号上升函数和信号下降函数与预设的坐标轴之间所形成的波形面积,从而确定较小或最小的波形面积所对应的启动时刻为目标启动时刻。
输出控制单元3902,用于基于目标下降时刻,控制电源输出电压信号进行供电;其中,目标下降时刻使得电压信号在电子设备中所产生的噪声低于阈值,电子设备中包括受电压激发产生声音的部件,噪声由受电压激发产生声音的部件受电压信号激发产生。
其中,目标下降时刻为使得电压信号在电子设备中所产生的噪声低于阈值的时刻,即:在电压信号传输给电子设备时,电压信号在每个波形周期上的目标下降时刻信号幅值下降,那么此时的电压信号在电子设备上对其受电压激发产生声音的第一部件所激发出的噪声低于阈值。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控制装置可以通过多次对目标下降时刻进行调整,以确定最终的目标下降时刻为使得电压信号在第一部件中所产生的噪声最小的时刻,由此,对电子设备进行降噪到最低。
具体的,输出控制单元3902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以目标下降时刻为电源中的第一电子部件在波形周期内的开启时刻,控制电源向第二部件输出电压信号。第二部件是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器件,如CPU等。
而电压信号在电子设备中所产生的噪声低于阈值,可以为:
电压信号经过电子设备中的第一部件到达第二部件的过程中,第一部件所产生的噪声低于阈值。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公开实施例十一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通过对输出给电子设备的电压信号在其波形周期内的下降时刻进行获取,进而得到电压信号在其波形周期内的目标下降时刻,由此,在进行供电时,电压信号在其波形周期内的目标下降时刻进行下降能够使得电压信号在电子设备上所产生的噪声低于阈值。可见,本实施例中通过控制电源向电子设备输出的电压信号在其波形周期内的下降时刻来使得电压信号在电子设备中所产生的噪声降低,而不改变电源震动周期和频率,也不会影响电源的输出效率,由此来可靠且有效的降低电子设备的噪声。
参考图40,为本公开实施例十二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中可以包括有以下结构:
受电压激发产生声音的第一部件4001。
其中,第一部件4001可以为陶瓷电容等受电压激发产生声音的部件。
电源4002,用于输出电压信号。
具体的,电源4002在接收到电子设备所生成的电压请求指令,如第二部件如CPU请求电源4002输出一定电压值的SVID(System V Interface Description)指令,之后,电源4002向CPU输出相应的电压信号。
其中,电压信号通常为直流电,而在微观层面上,该直流电是以一定频率如600k或300k到400k中的一个频率等进行传输的,其电压有效幅度值仍为固定的值,如1v等。因此,在电源4002为电子设备提供电压信号时,电压信号可能会在电子设备上产生噪声。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波形周期即为电压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信号波形的波形周期,如图34中所示,电压信号以锯齿波或三角波或其他样式的波形在每个波形周期内变换(波形处于X轴以上),从而传输到电子设备,为电子设备供电。相应的,电压信号的下降时刻即为电压信号在其波形周期内的幅值下降的时刻。
比较器4003,用于获取电源4002的电压输出信息,电压输出信息表明电源4002在未来的第一时间段内将按第一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响应于第一变化模式符合第一控制条件,控制电源4002按第二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其中,在第一变化模式下,电子设备产生的第一噪声大于或等于在第二变化模式下电子设备产生的第二噪声,具体的,比较器4003响应于第一变化模式符合第一控制条件,获得电源4002输出的电压信号在其波形周期内的目标下降时刻。
电源控制器4004,用于基于目标下降时刻,控制电源4002输出电压信号进行供电;其中,目标下降时刻使得电压信号在电子设备中所产生的噪声最小,噪声由受电压激发产生声音的第一部件4001受电压信号激发产生。
其中,目标下降时刻为使得电压信号在电子设备中所产生的噪声最小的时刻,即:在电压信号传输给电子设备时,电压信号在每个波形周期上的目标下降时刻信号幅值下降,那么此时的电压信号在电子设备上对其受电压激发产生声音的部件所激发出的噪声最小。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公开实施例十二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通过对输出给电子设备的电压信号在其波形周期内的下降时刻进行获取,进而得到电压信号在其波形周期内的目标下降时刻,由此,在进行供电时,电压信号在其波形周期内的目标下降时刻进行下降能够使得电压信号在电子设备上所产生的噪声最小。可见,本实施例中通过控制电源向电子设备输出的电压信号在其波形周期内的下降时刻来使得电压信号在电子设备中所产生的噪声最小,而不改变电源震动周期和频率,也不会影响电源的输出效率,由此来可靠且有效的降低电子设备的噪声。
在具体实现中,电源4002至少可以包括以下结构,如图41中所示:
第一电子部件4021,当第一电子部件4021开启时,第一电子部件4021上的电信号开始下降;
而比较器4003获得目标下降时刻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首先,获得第一电子部件4021在波形周期内至少一个启动时刻开启时电信号所对应的信号上升函数和信号下降函数;
其次,至少基于信号下降函数和信号上升函数,获得第一电子部件4021在波形周期内的目标启动时刻作为电信号在其波形周期内的目标下降时刻,例如,获得第一电子部件4021在波形周期内的启动时刻所对应的,信号上升函数与信号下降函数所形成的波形面积,如信号上升函数和信号下降函数与预设的坐标轴之间所形成的波形面积,从而确定最小的波形面积所对应的启动时刻为目标启动时刻。
其中,电源控制器4004,具体用于触发第一电子部件4021将目标下降时刻设置为在波形周期内的开启时刻。
具体的,电子设备中还可以包括有以下结构,如图42中所示:
第二部件4005,第二部件4005可以为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器件,如CPU等,第二部件4005即为向电源4002发出SVID指令要求电源4002输出电压信号。
相应的,电源控制器4004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以目标下降时刻为电源4002中的第一电子部件4021在波形周期内的开启时刻,控制电源4002向第二部件4005输出电压信号。
而电压信号在电子设备中所产生的噪声最小,可以理解为:
电压信号经过电子设备中的器件4001到达第二部件4005的过程中,器件4001所产生的噪声最小。
以下以电子设备为笔记本,第二部件为CPU,受电压激发产生声音的器件为陶瓷电容,第一电子器件为下桥晶体管为例,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方案进行举例说明:
电源芯片正常工作时,假设:切换频率Fsw=600k,周期为T,输出电压Vout=1V,如图43中电压信号所示,函数A1(x)是固定函数,变量即为上桥晶体管如MOSFET开启时长T1(on),故占空比D1=T1(on)*Fsw,下桥晶体管如MOSFET开启时长为T-T1,函数为F1(x)。所以在一个完整周期T内,陶瓷电容正负极两端能量变换为:ΔE1=A1(x)+F1(x);
改变上桥MOSFET开启时长为T2(on),故占空比D2=T2(on)*Fsw,下桥MOSFET开启时长为T-T2,函数为F2(x)。所以在一个完整周期T内,陶瓷电容正负极两端能量变换为:ΔE2=A1(x)+F2(x),以此类推。
之后,反复比较ΔE1,ΔE2……ΔEn,找出最小值,即为陶瓷电容的最小振幅点,由此,确定下桥晶体管在该最小值对应的占空比,进而控制下桥MOSFET在该占空比所对应的开启时刻上开启,控制上桥晶体管在该开启时刻上关闭,由此,电源向CPU输出电压信号时所产生的噪声最小。
具体方案的实现流程,参考图44和图45中所示:
1、电源芯片开始工作,发送命令修改上桥晶体管开启时长;
2、上下桥晶体管放电控制线路接收指令并修改上桥晶体管开启时长T1;
3、电源芯片计算T1条件下函数A1(x)和F1(x),发送给比较器;
4、比较器计算ΔE1=A1(x)+F1(x),判断是否为最小值,如果是,执行5,否则,执行6;
5、比较器将数值ΔE1反馈给电源芯片,并锁定T1,将T1固定,即固定下桥晶体管的开启时刻;
6、比较器发送命令给电源芯片继续下达修改T1的命令,返回1,继续计算到ΔEn=An(x)+Fn(x)直到找到ΔE最小的值所对应的上桥晶体管的开启时长,对应于下桥晶体管的开启时刻。
参考图46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十三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图,适用于对具有电源供电的电子设备,用以对电子设备所产生的噪声进行控制。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601:获取电子设备的电压请求指令。
其中,电压请求指令中至少包括电源在未来的第一时间段内将按照第一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的电压输出信息,具体的,该电压输出信息中的第一变化模式包含有电子设备所请求的压降参数。例如,电子设备为了运行某个应用或者进入某个工作模式时需要电源输出相应的电压来支持应用或工作模式的运行,此时,电子设备生成电压请求指令,以通知到电源了解电子设备当前所需要的电压,如升压到一定数值或者降压到一定数值,再如,在一定时长内升压到一定数值或者降压到一定数值,等等,即压降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电压请求指令可以是电子设备中的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所生成的指令,如SVID(System V Interface Description)指令等,用以通知电源向CPU输出其所需要的电压。
其中,第一时间段是指当前时刻之后的一个时间段,是未来即将发生的时长。
步骤4602:判断压降参数是否符合与压降参数相对应的控制条件,如果是,执行步骤4603,否则,执行步骤4604。
其中,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对压降参数是否满足相应的控制条件进行判断来确定第一变化模式是否符合第一控制条件,如对压降参数中电子设备所需要的电压进行条件判断,从而确定出是否执行步骤4603。
步骤4603:延迟第一时长后对电源的输出电压信号进行降压处理。
其中,本实施例中在确定第一变化模式符合第一控制条件即压降参数符合对应的控制条件时,控制电源在未来的第一时间段内将按照第二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即延迟第一时长后对电源的输出电压信号进行降压处理。具体的,第一时长可以用户需求进行设置,比如用户需要完全静音,那么可以设置时长较高,由此减少了压降后的低压所保持的时间,从而在电源的输出电压信号经过电子设备上的各组件如主板上的陶瓷电容时,就可以减少压降后低压在陶瓷电容两端造成压差过高所持续的时长,从而减少陶瓷电容所产生的噪声的时长,由此减少因为压降而导致噪声产生的时长。当然,第一时长也可以用其它方式自适应的确定,例如根据实际的系统运行情况和用户对噪声的敏感程度自动的设定,当然也包含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对第一时长进行更个性化、更合理的设置。
步骤4604:立即对电源的输出电压信号进行降压处理。
其中,本实施例中在确定第一变化模式不符合第一控制条件即压降参数不符合对应的控制条件时,控制电源在未来的第一时间段内继续按照第一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即不延迟第一时长而是立即对电源的输出电压信号进行降压处理。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立即”是指在电压请求指令中所请求的压降时刻立即对电源的输出电压信号进行降压处理。相应的,延迟第一时长之后,再对电源的输出电压信号进行降压处理,是指,在电压请求指令中所请求的压降时刻上延迟第一时长之后的时刻,对电源的输出电压信号进行降压处理。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公开实施例十三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在获取到电子设备的电压请求指令之后,通过对电压请求指令中电子设备所请求的压降参数是否符合相应的控制条件进行识别,进而在符合时,延迟第一时长后再对电源的输出电压信号进行降压处理,区别于现有技术中在接收到指令后立即对输出电压信号进行降压处理,本实施例中通过延迟时长再进行降压,由此来减少因为压降而导致噪声存在的时长,从而减少噪声,进而明显改善用户对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在延迟第一时长后对电源的输出电压信号进行降压处理时,可以在延迟第一时长之后,电源对电压信号进行降压处理时,可以采用与延迟第一时长之前的压降速率进行降压处理,或者采用比延迟第一时长之前更低的压降速率进行降压处理,由此达到减少噪声存在时长的同时,降低噪声强度。当然,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延迟第一时长之后,电源对电压信号进行降压处理时,可以采用比延迟第一时长之前较高的压降速率进行降压处理,从而尽快达到电压请求指令中所指示的电压。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压降参数符合与该压降参数相对应的控制条件,具体可以为:
压降参数中的目标电压值与电源的当前电压值以及当前电压值对应的第一基准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满足控制条件。
其中,目标电压值是指压降参数中电子设备所需要进行压降的目标值,当前电压值是指电源向电子设备输出的电压信号的当前值,而第一基准值为与当前电压值相对应的预设标准值。而本实施例中在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满足控制条件时,延迟第一时长对电源的输出电压信号进行降压处理。
具体的,第一基准值介于当前电压值和目标电压值之间时,即当前电压值大于第一基准值,第一基准值大于目标电压值,三者的大小关系满足控制条件,此时延迟第一时长对电源的输出电压信号进行降压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基准值与当前电压值相对应,可以理解为:从当前电压值降低到第一基准值的降压幅度对电子设备所产生的噪声的影响较小,比如不会引起电子设备产生噪声或者所产生的噪声可以忽略不计,由此,不会对用户产生不良使用体验,而从当前电压值降低到第一基准值以下的电压的降压幅度会对电子设备所产生的噪声的影响较大,例如,引起电子设备各组件共振而噪声较大,对用户产生不良的使用体验。
例如,电源向电子设备输出的电压信号的当前电压值为1v,其对应的预设第一基准值为0.7v,而如果电子设备所需要的目标电压值为0.5v,那么第一基准值0.7v是介于当前电压值1v和目标电压值0.5v之间的,此时,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满足控制条件,此时就可以延迟第一时长如0.8秒后,再对电源的输出电压信号进行降压处理,由此,从开始压降到压降完成时刻之间的压降时长明显减少,由此,减少因为从1v即刻降低到0.5v所造成的噪声的时长,进而减少噪声,如图47中所示;
或者,再如,电源向电子设备输出的电压信号的当前电压值为1v,其对应的预设第一基准值为0.7v,而如果电子设备所需要的目标电压值为0.8v,那么第一基准值0.7v并没有介于当前电压值1v和目标电压值0.8v之间,此时,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不满足控制条件,此时就不延迟而是直接对电源的输出电压信号进行降压处理。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压降参数符合与该压降参数相对应的控制条件,具体可以为:
压降参数中的目标电压值与电源的当前电压值之间的压差与当前电压值所对应的目标压差之间的大小关系满足控制条件。
其中,压降参数中的目标电压值与电源的当前电压值之间的压差是指,从电源的当前电压值到电子设备所需要的电压值之间的电压降落幅度。当前电压值对应的目标压差是指,对于当前电压值而言,对电子设备产生噪声的影响最小的压降幅度。
具体的,目标电压值与当前电压值之间的压差大于当前电压值对应的目标压差,此时,延迟第一时长后再对电源的输出电压信号进行降压处理。
其中,目标压差与当前电压值相对应,可以理解为:如果从当前电压值进行压降的变化幅度不超过这一目标压差,那么压降对电子设备所产生的噪声的影响较小,比如不会引起电子设备产生噪声或者所产生的噪声可以忽略不计,由此,不会对用户产生不良使用体验;如果从当前电压值进行压降的变化幅度超过这一目标压差,会对电子设备所产生的噪声的影响较大,例如,引起电子设备各组件共振而噪声较大,对用户产生不良的使用体验。
例如,电源向电子设备输出的电压信号的当前电压值为1v,其对应的目标压差为0.3v,而如果电子设备所需要的目标电压值为0.5v,那么1v与0.5v之间的压差0.5v是大于0.3v的,此时,控制条件满足,此时就可以延迟预设的时长如0.8秒后,再对电源的输出电压信号进行降压处理,由此,减少因为从1v即刻降低到0.5v所造成的噪声的时长,进而减少噪声,如图48中所示;
或者,再如,电源向电子设备输出的电压信号的当前电压值为1v,其对应的目标压差为0.3v,而如果电子设备所需要的目标电压值为0.8v,那么1v与0.8v之间的压差0.2v是小于0.3v的,此时,控制条件不满足,此时就不延迟而是直接对电源的输出电压信号进行降压处理。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步骤4603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在电压请求指令中所指示的降压周期中,延长第一时长后,对电源的输出电压信号进行降压处理。
其中,降压周期可以理解为第二部件所要求的压降时长,即第二部件需要电源输出的电压信号在该压降时长内达到所需要的电压,本实施例中所延迟的第一时长可以根据电压请求指令中所需要的压降时长来确定,如延长的时长可以为压降时长的一半或者2/3,或者根据电压请求指令中所需要的降压周期如波形周期来确定,例如,CPU在电压请求指令中要求在一个波形周期内进行压降,或者在一个固定时长如1秒内进行压降。
例如,CPU在电压请求指令中需要在一个波形周期内从1v降压到0.5v,基于本实施例中的方案,如果判断出0.5v符合相应的控制条件,那么延迟2/3个波形周期的时长后,再将1v的电压信号降压到0.5v,由此,在一个波形周期内电源对CPU的输出电压信号从1v降低到了0.5v,满足了CPU对电压的需求,而且,在一个波形周期内,减少了压降后的0.5v所保持的时间,由此减少因为压降而导致噪声产生的时长;
或者,CPU在电压请求指令中需要在1秒内从1v降低到0.5v,基于本实施例中的方案,如果判断出0.5v符合相应的控制条件,那么延迟0.7秒后再将1v的电压信号降压到0.5v,由此,在1秒内电源对CPU的输出电压信号从1v降低到了0.5v,满足了CPU对电压的需求,而且,在1秒内,减少了压降后的0.5v所保持的时间,相比不延迟压降0.5v维持1秒中的方案,明显减少因为压降而导致噪声产生的时长。
可见,本实施例中基于电子设备对电压信号的需求:在降压周期内进行压降,而不限制在该降压周期内压降的时刻点,从而本实施例中在该降压周期内延迟压降的时刻点,由此来减少压降的时长,从而减少因压降而导致的噪声所产生的时长,由此来减少噪声,改善用户对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
基于以上实现,本实施例中在步骤4603之前,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如图49中所示:
步骤4605:生成完成指令,并将完成指令发送给电子设备。
其中,完成指令是指表征电源进行压降完成而生成的指令。在本实施例中,如果压降参数满足相应的控制条件,那么本实施例中可以先给电子设备发送完成指令,以通知到电子设备降压完成,可以满足其运行需求,在此期间延迟第一时长,之后,再对电源的输出电压信号进行降压处理。另外,在步骤4605立即对电源的输出电压信号进行降压处理之前,也可以生成完成之后并将完成指令发送给电子设备。
而在对电源的输出电压信号进行降压处理之后,都可以清楚已经处理完成的电压请求指令,再接收并处理下一个新的电压请求指令。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在延迟第一时长后再对电源的输出电压进行降压处理时,可能会因为缩短了压降的时长而导致压降速率过高,如果压降速率超过一定阈值,那么可能会给电子设备中的组件如主板上的陶瓷电容等在压降的过程中造成较大的电压差,从而使得陶瓷电容在压降过程中的震动幅度增大,进而产生较大的噪声,为此,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减少噪声,还可以对压降的速率进行获取,例如对电压请求指令中所包含的目标电压值与当前电压值在压降时长内所对应的压降速率进行计算,在对压降速率进行获取之后,比对压降速率及预设的速率阈值之间的大小,如果压降速率大于预设的速率阈值,那么设置电源所输出的电压的压降速率处于固定的一个较低的速率值,由此通过降低压降速率来降低陶瓷电容等组件两端的电压差,进而减少陶瓷电容的震动幅度,由此降低整体电子设备包括主板等结构的共振幅度,实现大幅减少音频噪声的声强水平。
另外,以上降低压降速率的方案中,可以适用于电子设备处于待机模式或者其他对电压压降速率或者是否必须达到压降的目标电压值要求比较特殊的场景中,例如,电子设备处于待机模式下,CPU对电源的输出电压信号的要求不高,此时,本实施例中首先可以通过判断CPU输出电流是否大于一定的值来确定电子设备是否处于待机模式或者对电源的输出电压要求不高的模式中,之后,可以对电子设备在延迟第一时长后,对压降速率进行监测,进而在压降速率过高时,将压降速率降低到一个固定的小的值,从而通过降低压降速率来降低陶瓷电容等组件两端的电压差,进而减少陶瓷电容的震动幅度,由此降低整体电子设备包括主板等结构的共振幅度,实现在减少陶瓷电容上噪声产生的时长的同时,大幅减少音频噪声的声强水平。
需要说明的是,判断CPU输出电流是否大于一定的值的执行顺序也可以是在延迟第一时长之后或者对压降速率进行监测及比对之后进行,由此产生的技术方案同样在本公开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参考图50,为本公开实施例十四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适用于具有电源的电子设备中,用以对电子设备的噪声进行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该装置可以包括以下结构:
指令获取单元5001,用于获取电子设备的电压请求指令。
其中,电压请求指令中至少包括电子设备所请求的压降参数。例如,电子设备为了运行某个应用或者进入某个工作模式时需要电源输出相应的电压来支持应用或工作模式的运行,此时,电子设备生成电压请求指令,以通知到电源了解电子设备当前所需要的电压,如升压到一定数值或者降压到一定数值,再如,在一定时长内升压到一定数值或者降压到一定数值,等等,即压降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电压请求指令可以是电子设备中的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所生成的指令,如SVID指令等,用以通知电源向CPU输出其所需要的电压。
延迟控制单元5002,用于如果压降参数符合与压降参数相对应的控制条件,延迟第一时长后对电源的输出电压信号进行降压处理。
其中,本实施例中延迟控制单元5002可以通过对压降参数是否满足相应的控制条件进行判断,如对压降参数中电子设备所需要的电压进行条件判断,从而确定出是否延迟第一时长后对电源的输出电压信号进行降压处理。
其中,本实施例中所延迟的时长可以用户需求进行设置,比如用户需要完全静音,那么可以设置时长较高,由此减少了压降后的低压所保持的时间,由此减少因为压降而导致噪声产生的时长。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公开实施例十四提供的一种噪声控制装置,在获取到电子设备的电压请求指令之后,通过对电压请求指令中电子设备所请求的压降参数是否符合相应的控制条件进行识别,进而在符合时,延迟第一时长后再对电源的输出电压信号进行降压处理,区别于现有技术中在接收到指令后立即对输出电压信号进行降压处理,本实施例中通过延迟时长再进行降压,由此来减少因为压降而导致噪声存在的时长,从而减少噪声,进而明显改善用户对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延迟控制单元5002判断出压降参数符合与压降参数相对应的控制条件,具体可以为:
压降参数中的目标电压值与电源的当前电压值及当前电压值对应的第一基准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满足控制条件,例如,第一基准值介于当前电压值与目标电压值之间,即满足控制条件;
或者
压降参数中的目标电压值与电源的当前电压值之间的压差与当前电压值对应的目标压差之间的大小关系满足控制条件,例如,目标电压值与当前电压值之间的压差大于当前电压值对应的目标压差,即满足控制条件。
而延迟控制单元5002在延迟第一时长对电源的输出电压信号进行降压处理时,具体可以为:
在电压请求指令中所指示的降压周期中,延迟第一时长后,对电源的输出电压信号进行降压处理。
相应的,在延迟控制单元5002在延迟第一时长之前,还可以生成完成指令,并将完成指令发送给电子设备,进而通知到电子设备完成降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装置的各个单元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前文中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详述。
参考图51,为本公开实施例十五提供的一种电源的结构示意图,该电源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中,为电子设备提供电源。
在本实施例中,该电源中可以包括以下结构:
控制器5101,用于获得电子设备的电压请求指令。
其中,电压请求指令中至少包括电子设备所请求的压降参数。例如,电子设备为了运行某个应用或者进入某个工作模式时需要电源输出相应的电压来支持应用或工作模式的运行,此时,电子设备生成电压请求指令,以通知到电源了解电子设备当前所需要的电压,如升压到一定数值或者降压到一定数值,再如,在一定时长内升压到一定数值或者降压到一定数值,等等,即压降参数。相应的,电源中的控制器5101获得电子设备所生成的电压请求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电压请求指令可以是电子设备中的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所生成的指令,如SVID指令等,用以通知电源向CPU输出其所需要的电压。
其中,控制器5101可以为电源中的电源控制芯片实现。
比较器5102,用于判断压降参数是否符合与压降参数相对应的控制条件,如果压降参数符合与压降参数相对应的控制条件,触发控制器5101延迟第一时长后对电源的输出电压信号进行降压处理。
其中,本实施例中比较器5102可以通过对压降参数是否满足相应的控制条件进行判断,如对压降参数中电子设备所需要的电压进行条件判断,从而确定出是否触发控制器5101延迟第一时长后对电源的输出电压信号进行降压处理。
其中,本实施例中所延迟的时长可以用户需求进行设置,比如用户需要完全静音,那么可以设置时长较高,由此减少了压降后的低压所保持的时间,由此减少因为压降而导致噪声产生的时长。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公开实施例十五提供的一种电源,在获取到电子设备的电压请求指令之后,通过对电压请求指令中电子设备所请求的压降参数是否符合相应的控制条件进行识别,进而在符合时,延迟第一时长后再对电源的输出电压信号进行降压处理,区别于现有技术中在接收到指令后立即对输出电压信号进行降压处理,本实施例中通过延迟时长再进行降压,由此来减少因为压降而导致噪声存在的时长,从而减少噪声,进而明显改善用户对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比较器5102判断出压降参数符合与压降参数相对应的控制条件,具体可以为:
压降参数中的目标电压值与电源的当前电压值及当前电压值对应的第一基准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满足控制条件,例如,第一基准值介于当前电压值与目标电压值之间,即满足控制条件;
或者
压降参数中的目标电压值与电源的当前电压值之间的压差与当前电压值对应的目标压差之间的大小关系满足控制条件,例如,目标电压值与当前电压值之间的压差大于当前电压值对应的目标压差,即满足控制条件。
而控制器5101在延迟第一时长对电源的输出电压信号进行降压处理时,具体可以为:
在电压请求指令中所指示的降压周期中,延迟第一时长后,对电源的输出电压信号进行降压处理。
相应的,在控制器5101在延迟第一时长之前,还可以生成完成指令,并将完成指令发送给电子设备,进而通知到电子设备完成降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电源的各个组件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前文中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详述。
参考图52,为本公开实施例十六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适用于具有电源的电子设备中,用以对电子设备的噪声进行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该装置可以包括以下结构:
检测器5201,获取电源的电压输出信息,该电压输出信息表明电源在未来的第一时间段内将按照第一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具体的,用于获取电子设备的电压请求指令。
其中,电压请求指令中至少包括电源在未来的第一时间段内将按照第一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的电压输出信息,具体的,该电压输出信息中的第一变化模式包含有电子设备所请求的压降参数。例如,电子设备为了运行某个应用或者进入某个工作模式时需要电源输出相应的电压来支持应用或工作模式的运行,此时,电子设备生成电压请求指令,以通知到电源了解电子设备当前所需要的电压,如升压到一定数值或者降压到一定数值,再如,在一定时长内升压到一定数值或者降压到一定数值,等等,即压降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电压请求指令可以是电子设备中的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所生成的指令,如SVID指令等,用以通知电源向CPU输出其所需要的电压。
控制器5202,用于响应于第一变化模式符合第一控制条件,控制电源按照第二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具体的,控制器5202判断压降参数是否符合压降参数对应的控制条件,如果压降参数符合与压降参数相对应的控制条件,延迟第一时长后对电源的输出电压信号进行降压处理。
其中,本实施例中控制器5202可以通过对压降参数是否满足相应的控制条件进行判断,如对压降参数中电子设备所需要的电压进行条件判断,从而确定出是否延迟第一时长后对电源的输出电压信号进行降压处理。
其中,本实施例中所延迟的时长可以用户需求进行设置,比如用户需要完全静音,那么可以设置时长较高,由此减少了压降后的低压所保持的时间,由此减少因为压降而导致噪声产生的时长。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公开实施例十六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在获取到电子设备的电压请求指令之后,通过对电压请求指令中电子设备所请求的压降参数是否符合相应的控制条件进行识别,进而在符合时,延迟第一时长后再对电源的输出电压信号进行降压处理,区别于现有技术中在接收到指令后立即对输出电压信号进行降压处理,本实施例中通过延迟时长再进行降压,由此来减少因为压降而导致噪声存在的时长,从而减少噪声,进而明显改善用户对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
参考图53,为本公开实施例十七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中可以包括以下结构:
电源5301;
第一部件5302,受电源5301的电压变化激发产生噪声,如陶瓷电容等。
第二部件5303,用于生成电压请求指令,如CPU等。
其中,电压请求指令中至少包括电源在未来的第一时间段内将按照第一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的电压输出信息,具体的,该电压输出信息中的第一变化模式包含有电子设备所请求的压降参数。第二部件5303可以为电子设备中的CPU,CPU向电源请求输出电压以支持应用及系统的运行。在具体实现中,电压请求指令可以为SVID的setVID命令实现。
处理器5304,用于获取电源5301的电压输出信息,电压输出信息表明电源5301在第一时间段内将按第一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响应于第一变化模式符合第一控制条件,控制电源5301按第二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具体的,处理器5304获取第二部件5303发送的电压请求指令,如果第一变化模式中的压降参数符合与压降参数相对应的控制条件,延迟第一时长后对电源5301的输出电压信号进行降压处理。
例如,电子设备中的CPU为了运行某个应用或者进入某个工作模式时需要电源输出相应的电压来支持应用或工作模式的运行,此时,CPU生成电压请求指令,以通知到电源了解CPU当前所需要的电压,如升压到一定数值或者降压到一定数值,再如,在一定时长内升压到一定数值或者降压到一定数值,等等,即压降参数。
其中,处理器5304可以通过对压降参数是否满足相应的控制条件进行判断,如对压降参数中第二部件5303所需要的电压进行条件判断,从而确定出是否延迟第一时长后对电源的输出电压信号进行降压处理。
其中,处理器5304所延迟的时长可以用户需求进行设置,比如用户需要完全静音,那么可以设置时长较高,由此减少了压降后的低压所保持的时间,由此减少因为压降而导致噪声产生的时长。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公开实施例十七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中,在获取到目标组件的电压请求指令之后,通过对电压请求指令中目标组件所请求的压降参数是否符合相应的控制条件进行识别,进而在符合时,延迟第一时长后再对电源的输出电压信号进行降压处理,区别于现有技术中电源在接收到指令后立即对输出电压信号进行降压处理,本实施例中通过对电源延迟时长再进行降压,由此来减少因为压降而导致噪声存在的时长,从而减少噪声,进而明显改善用户对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5304判断出压降参数符合与压降参数相对应的控制条件,具体可以为:
压降参数中的目标电压值与电源的当前电压值及当前电压值对应的第一基准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满足控制条件,例如,第一基准值介于当前电压值与目标电压值之间,即满足控制条件;
或者
压降参数中的目标电压值与电源的当前电压值之间的压差与当前电压值对应的目标压差之间的大小关系满足控制条件,例如,目标电压值与当前电压值之间的压差大于当前电压值对应的目标压差,即满足控制条件。
而处理器5304在延迟第一时长对电源的输出电压信号进行降压处理时,具体可以为:
在电压请求指令中所指示的降压周期中,延迟第一时长后,对电源的输出电压信号进行降压处理。
相应的,在处理器5304在延迟第一时长之前,还可以生成完成指令,并将完成指令发送给电子设备,进而通知到电子设备完成降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中的各个组件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前文中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详述。
在具体实现中,本公开中以电子设备为笔记本电脑,第二部件为CPU、第一部件为陶瓷电容为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举例说明:
本方案通过在线路中增加基准电压X、比较器以及延迟反馈线路(延迟为Y),然后利用CPU SVID的setVID命令获取目标电压值,来和X进行比较对比,目的是始终保持高电压到低电压的过程中电压下降开始时间始终在X与Y进行运算处理之后,这样符合SVID协议的前提下,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陶瓷电容处于震动的时长,从而减少震动噪声所产生的时长,进而降低整体主板的噪声,实现降噪。具体如下:
结合图54和图55所示,X为基准电压,Vout为当前电压值,以下对降噪流程进行举例说明:
1、CPU发送SVID指令(VID command down),以要求电源进行压降;
2、电源芯片在接收到SVID指令后并解析SVID指令,比对目标电压值是否在基准电压X之下,如果是,那么先向CPU报告电压进行设置,即压降;
3、电源在向CPU报告之后,延迟Y的时长;
4、电源在延迟Y的时长后执行降压命令,即将当前电压值降低到目标电压值;
5、清除已经处理的电压请求指令;
6、CPU发送电压请求指令,要求电压回升;
7、电源在接收到要求回升的电压请求指令之后,立即回升电压;
8、电源向CPU报告电压进行设置,即升压。
具体流程图如图56中所示:
1、CPU开始工作后,发送SVID指令给电源,要求输出电压;
2、CPU的电源芯片接收SVID指令并解读出当前指令电压要求的目标电压值;
3、将目标电压值与基准电压X做比较,并判断是否大于X,如果是,执行4,否则,执行5;
4、CPU的电源芯片立即执行SVID指令并反馈给CPU降压完成,结束本方案;
5、延迟反馈线路工作并延迟Y的时长,执行6;
6、CPU的电源芯片延迟Y的时长后,开始执行SVID指令并反馈给CPU降压完成(或者,在步骤5延迟Y的时长之前,立即反馈给CPU降压完成),结束本方案。
进一步的,在执行SVID指令时,还可以包括以下流程:
7、侦测CPU输出电流,是否大于一定的值,如果是,执行8,否则,执行9;
8、电源芯片设置执行SVID指令时的压摆率(即压降速率)为一个固定的小的值,并执行SVID指令,以降低压摆率并将压摆率保持稳定,结束本方案;
9、电源芯片维持执行SVID指令时的压摆率,并执行SVID指令,结束本方案。
可见,本公开的实施例中,通过对电子设备降压过程中的压降参数是否符合控制条件,如当前电压值对应的基准值是否介于当前电压值与目标电压值之间,如果是,那么延迟第一时长后再对电源的输出电压信号进行降压处理,而进一步的,在延迟第一时长后再进行降压处理时,可以对压降速率进行监测,进而在压降速率过高时,将压降速率降低到一个固定的小的值,从而通过降低压降速率来降低陶瓷电容等组件两端的电压差,进而减少陶瓷电容的震动幅度,由此降低整体电子设备包括主板等结构的共振幅度,实现在减少陶瓷电容上噪声产生的时长的同时,大幅减少音频噪声的声强水平。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公开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电源的电压输出信息,所述电压输出信息表明所述电源在第一时间段内将按第一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
响应于所述第一变化模式符合第一控制条件,控制所述电源按第二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
其中,在所述第一变化模式下,使用所述电源进行供电的电子设备产生第一噪声,在所述第二变化模式下,使用所述电源进行供电的电子设备产生第二噪声;
所述第一噪声大于或等于第二噪声;
其中,在使用所述电源进行供电的电子设备中,存在第一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受所述电源的电压变化激发产生所述噪声;
其中,所述第一变化模式符合第一控制条件包括:
所述电源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进行电压输出的电压的变化信息表征所述电源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进行电压输出的电压的降低速率处于第一速率范围;
其中,第二变化模式包括:
所述电源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进行电压输出的电压的降低速率处于第二速率范围,所述第二速率范围的最大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速率范围的最小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部件,所述电源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将按所述第一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的信息由所述第二部件提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电源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进行电压输出的电压的降低速率为所述第二速率范围中的一个固定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二部件是具有计算功能的部件;
其中,获取电源的电压输出信息,包括:
获得所述第二部件发送给所述电源的电压请求指令,所述电压请求指令中包含所述电源在第一时间段内将按第一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的电压输出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一变化模式符合第一控制条件,包括:
所述电压请求指令表明:所述电源进行电压输出的电压下降且所述电压请求指令中未要求电压下降到所述第二部件请求的电压的所用时长。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采集所述第二部件的输出电流;
如果所述输出电流满足第二控制条件,响应于所述第一变化模式符合第一控制条件,控制所述电源按第二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
其中,所述第二控制条件是电子设备处于低功率运行下的条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变化模式符合第三控制条件,控制所述电源从所述第二变化模式中转变到所述第一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其中,所述电源在所述第二变化模式下与所述第一变化模式下的电压输出参数不同;
其中,所述第三控制条件是所述电源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进行电压输出的电压变化且所述电压变化所导致的变化速率处于第三速率范围,在所述第三控制条件下,所述噪声低于阈值。
8.一种控制装置,包括:
检测器,用于获取电源的电压输出信息,所述电压输出信息表明所述电源在第一时间段内将按第一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
控制器,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变化模式符合第一控制条件,控制所述电源按第二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
其中,在所述第一变化模式下,使用所述电源进行供电的电子设备产生第一噪声,在所述第二变化模式下,使用所述电源进行供电的电子设备产生第二噪声;
所述第一噪声大于或等于第二噪声;
其中,在使用所述电源进行供电的电子设备中,存在第一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受所述电源的电压变化激发产生所述噪声;
其中,所述第一变化模式符合第一控制条件包括:
所述电源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进行电压输出的电压的变化信息表征所述电源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进行电压输出的电压的降低速率处于第一速率范围;
其中,第二变化模式包括:
所述电源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进行电压输出的电压的降低速率处于第二速率范围,所述第二速率范围的最大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速率范围的最小值。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电源;
第一部件,受所述电源的电压变化激发产生噪声;
处理器,用于执行应用程序,以实现以下功能:获取所述电源的电压输出信息,所述电压输出信息表明所述电源在第一时间段内将按第一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响应于所述第一变化模式符合第一控制条件,控制所述电源按第二变化模式进行电压输出;
其中,在所述第一变化模式下,所述电子设备产生第一噪声,在所述第二变化模式下,所述电子设备产生第二噪声;
所述第一噪声大于或等于第二噪声;
其中,所述第一变化模式符合第一控制条件包括:
所述电源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进行电压输出的电压的变化信息表征所述电源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进行电压输出的电压的降低速率处于第一速率范围;
其中,第二变化模式包括:
所述电源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进行电压输出的电压的降低速率处于第二速率范围,所述第二速率范围的最大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速率范围的最小值。
CN201811605098.8A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95820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05098.8A CN109582072B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05098.8A CN109582072B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82072A CN109582072A (zh) 2019-04-05
CN109582072B true CN109582072B (zh) 2020-04-24

Family

ID=65932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05098.8A Active CN109582072B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820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51673B (zh) * 2020-09-01 2022-01-0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降噪功能的電子裝置以及降噪方法
CN112799498A (zh) * 2021-02-07 2021-05-1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4518C (zh) * 2001-02-10 2005-08-10 深圳赛意法微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音频放大器的关机噪声抑制电路
JP4371769B2 (ja) * 2003-10-27 2009-11-25 株式会社ルネサステクノロジ 半導体回路デバイス及びデータ処理システム
CN102445976B (zh) * 2010-10-12 2014-05-28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央处理单元电源供应电路及其操作方法
US8542054B2 (en) * 2011-10-31 2013-09-24 Apple Inc. Power switch acceleration scheme for fast wakeup
JP6033709B2 (ja) * 2013-02-28 2016-11-30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82072A (zh) 2019-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91490B (zh)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KR101562448B1 (ko) 휴대용 컴퓨팅 디바이스의 멀티코어 프로세서에서 다수의 코어들로의 전력을 동적으로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9582072B (zh)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16017916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ak dynamic power management in a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
JPH0720968A (ja) 電圧と周波数を動的に変更することによってコンピュータの消費電力を減少させる方法
US8677165B2 (en) Variably delayed wakeup transition
JP5605960B2 (ja) 周波数変動を低減させて中央処理装置電力を制御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8181049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frequency of a clock signal to control power consumption and a device having power consumption capabilities
US10203378B1 (en) Power source capability detection
EP3433703A1 (en) Peak current support for a power rail system via a shared secondary power supply
KR20040084832A (ko) 정보 처리 장치, 전기 기기, 정보 처리 장치의 클럭 제어방법, 클럭 제어 프로그램 및 그 프로그램 제품
US20230297157A1 (en) Power consumption control apparatus, processor, and power consumption control method
CN109542154B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US9075613B2 (en) Low power consumption circuit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CN116389976A (zh) 提高外放声音效果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US9781679B2 (en) Electronic systems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electronic systems
US2011009940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method of controll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and system-on-chip
CN109687690B (zh)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5430564A (zh) 移动设备
CN112995853B (zh) 音箱及其控制方法、供电控制电路
CN105827210A (zh) 一种电压调节方法及终端
CN109683694A (zh)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799498A (zh)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933180B (zh)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687709A (zh) 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