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81621A - 光学镜头 - Google Patents

光学镜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81621A
CN109581621A CN201710906069.4A CN201710906069A CN109581621A CN 109581621 A CN109581621 A CN 109581621A CN 201710906069 A CN201710906069 A CN 201710906069A CN 109581621 A CN109581621 A CN 1095816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optical
object side
optical lens
image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0606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波
王东方
谢前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0606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81621A/zh
Publication of CN1095816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816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5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 G02B13/006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at least one element being a compound optical element, e.g. cemented element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学镜头,该光学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可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其中,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均可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七透镜均可具有负光焦度;其中,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均可为凸面,像侧面均可为凹面;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可为凹面;以及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可为凸面。

Description

光学镜头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光学镜头,更具体地,本申请涉及一种包括七片透镜的光学镜头。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对车载镜头的像素要求越来越高,随之芯片的尺寸也增大,导致整个光学镜头的尺寸也随之增大。这将不利于镜头的小型化,同时会引起制造成本的上升。
对于部分特殊的应用情况,例如对车载镜头夜间使用效果的要求,需要通过增加镜头的通光口径来提升夜间使用效果,这样也将导致镜头的口径增大。
然而,对于某些安装位置有限制的应用,需要使用小尺寸镜头才可以满足安装要求。例如需要安装在挡风玻璃内侧的车载镜头,由于对挡风玻璃有干扰风险并且受到安装位置的限制,需要使用特殊的镜头设计以满足小口径、小尺寸和高像素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可适用于车载安装的、可至少克服或部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至少一个缺陷的光学镜头。
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这样一种光学镜头,该光学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可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其中,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均可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七透镜均可具有负光焦度;其中,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均可为凸面,像侧面均可为凹面;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可为凹面;以及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可为凸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可胶合组成第一胶合透镜。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可胶合组成第二胶合透镜。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七透镜的物侧面可为凹面,像侧面可为凸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中的至少之一可以是非球面镜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均可以是玻璃镜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还可包括设置于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之间的光阑。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中心至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可满足:TTL/F≤3.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中心至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可进一步满足:TTL/F≤2.1。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度FOV、光学镜头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通光口径D以及光学镜头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h之间可满足:D/h/FOV≤0.05。
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这样一种光学镜头,该光学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可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其中,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均可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七透镜均可具有负光焦度;其中,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可胶合;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可胶合;以及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中心至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可满足:TTL/F≤3.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均可为凸面,像侧面均可为凹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可为凹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可为凸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七透镜的物侧面可为凹面,像侧面为可凸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中的至少之一可以是非球面镜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均可以是玻璃镜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还可包括设置于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之间的光阑。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中心至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可进一步满足:TTL/F≤2.1。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度FOV、光学镜头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通光口径D以及光学镜头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h之间可满足:D/h/FOV≤0.05。
本申请采用了例如七片透镜,通过优化设置镜片的形状,合理分配各镜片的光焦度以及形成胶合透镜等实现光学镜头的小型化、小口径和高像素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通过以下非限制性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
图1为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为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做出更详细的说明。应理解,这些详细说明只是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表述“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全部组合。
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第一、第二、第三等的表述仅用于将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区分开来,而不表示对特征的任何限制。因此,在不背离本申请的教导的情况下,下文中讨论的第一透镜也可被称作第二透镜或第三透镜,第一胶合透镜也可被称作第二胶合透镜。
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稍微夸大了透镜的厚度、尺寸和形状。具体来讲,附图中所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即,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不限于附图中示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并非严格按比例绘制。
在本文中,近轴区域是指光轴附近的区域。若透镜表面为凸面且未界定该凸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凸面;若透镜表面为凹面且未界定该凹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凹面。每个透镜中最靠近物体的表面称为物侧面,每个透镜中最靠近成像面的表面称为像侧面。
还应理解的是,用语“包括”、“包括有”、“具有”、“包含”和/或“包含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示存在所陈述的特征、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有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此外,当诸如“...中的至少一个”的表述出现在所列特征的列表之后时,修饰整个所列特征,而不是修饰列表中的单独元件。此外,当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时,使用“可”表示“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并且,用语“示例性的”旨在指代示例或举例说明。
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用语(包括技术用语和科学用语)均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还应理解的是,用语(例如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用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被以理想化或过度正式意义解释,除非本文中明确如此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以下对本申请的特征、原理和其他方面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包括例如七个具有光焦度的透镜,即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这七个透镜沿着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
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还可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成像面的感光元件。可选地,设置于成像面的感光元件可以是感光耦合元件(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元件(CMOS)。
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凸面,像侧面可为凹面。第一透镜能够尽可能地收集大视场光线,并使所收集的光线进入后方光学系统,有利于减小镜头的口径。在实际应用中,考虑到车载镜头室外安装使用环境,车载镜头会处于雨雪等恶劣天气中,将第一透镜布置为凸面朝向物侧的弯月形状有利于水滴等的滑落,减小对镜头成像质量的影响。
第二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凸面,像侧面可为凹面。
第三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凸面,像侧面可为凹面。
第四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可为凹面。
第五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可为凸面。
第六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可为凸面。
第七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七透镜的物侧面可为凹面,像侧面可为凸面。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胶合透镜可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色差或消除色差。在光学镜头中使用胶合透镜能够改善像质、减少光能量的反射损失,从而提升镜头成像的清晰度。另外,胶合透镜的使用还可简化镜头制造过程中的装配程序。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可通过将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与第三透镜的物侧面胶合,而将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组合成第一胶合透镜。进一步地,还可将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与第五透镜的物侧面胶合,而将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组合成第二胶合透镜。通过引入由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组成的第一胶合透镜,由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组成的第二胶合透镜,可有助于消除色差影响,减小系统的公差敏感度;同时,胶合的透镜还可以残留部分色差以平衡光学系统的整体色差。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的胶合省略了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的胶合省略了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使得光学系统整体紧凑,有利于满足系统小型化需求。并且,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的胶合、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的胶合会降低镜片单元因在组立过程中产生的倾斜/偏芯等公差敏感度问题。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可在例如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之间设置用于限制光束的光阑,以进一步提高镜头的成像质量。当将光阑设置于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之间时,可收缩入射光线,减小系统公差敏感度,有利于减小镜头的前后镜片组口径,同时实现平衡整个镜头的前端口径和后端口径的效果。
在第一胶合透镜中,靠近物侧的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靠近像侧的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这样的设置有利于将经过第一透镜的光线进一步平缓过渡至第四透镜,有利于后方光线光程的减小,缩短光学系统总长,以实现短TTL,实现小型化特性。
在第二胶合透镜中,靠近物侧的第四透镜具有负光焦度,靠近像侧的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这样的设置有利于将经过光阑的光线进行发散后再汇聚,使其平缓过渡至第六透镜,有利于后方光线光程的减小,缩短光学系统总长,以实现短TTL,实现小型化特性。
第六透镜可将第五透镜收集的光线进行进一步汇聚,调整光线,使光线走势平稳过渡至第七透镜,有利于减小系统后端口径。由于第七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可将经过第六透镜的光线进行发散,使其平缓过渡至镜头的成像面,有利于减小系统的光学总长以及后端口径,并且在使用非球面镜片的情况下,可进一步减小系统场曲。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即,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中心至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可满足TTL/F≤3.5,更具体地,TTL和F进一步可满足TTL/F≤2.1。满足条件式TTL/F≤3.5,可实现镜头的小型化特性。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度FOV、光学镜头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通光口径D以及光学镜头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h之间可满足D/h/FOV≤0.05,更具体地,D、h和FOV进一步可满足D/h/FOV≤0.04。满足条件式D/h/FOV≤0.05,可实现镜头的小口径特性。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可将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中的至少之一布置为非球面镜片。非球面镜片的特点是:从镜片中心到周边曲率是连续变化的。与从镜片中心到周边有恒定曲率的球面镜片不同,非球面镜片具有更佳的曲率半径特性,具有改善歪曲像差及改善像散像差的优点。采用非球面镜片后,能够尽可能地消除在成像的时候出现的像差,从而提升镜头的成像质量。
由于塑料材质的镜片热膨胀系数较大,当镜头所使用的环境温度变化较大时,塑料材质的透镜会对镜头的整体性能造成较大影响。而采用玻璃材质的镜片,可减小温度对镜头性能的影响。在实施方式中,可将镜头中的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均布置为玻璃镜片,使得光学镜头具有良好的温度稳定性。
根据本申请的上述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可采用多片镜片,例如上文所述的七片。通过优化设置上述光学镜头各透镜的光焦度、面型,对光线进行调整使系统达到小口径和短TTL的要求;通过将光阑设置于镜头的偏前部位置,使得整个镜头的前端口径和后端口径接近;通过合理设置两组胶合镜片,一方面可消除镜片之间的间隔,另一方面可消除色差,使得影像清晰,以降低软件误判的风险;以及通过布置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进一步减小本发明镜头的尺寸,从而使得该镜头能够更好地符合车载镜头的要求。
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未背离本申请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可改变构成镜头的透镜数量,来获得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各个结果和优点。例如,虽然在实施方式中以七个透镜为例进行了描述,但是该光学镜头不限于包括七个透镜。如果需要,该光学镜头还可包括其它数量的透镜。
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可适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以下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光学镜头。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光学镜头沿着光轴从物侧至成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和第七透镜L7。
第一透镜L1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弯月透镜,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
第二透镜L2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弯月透镜,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L3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弯月透镜,其物侧面S4为凸面,像侧面S5为凹面。其中,第二透镜L2和第三透镜L3胶合组成第一胶合透镜。
第四透镜L4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双凹透镜,其物侧面S7为凹面,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L5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透镜,其物侧面S8为凸面,像侧面S9为凸面。其中,第四透镜L4和第五透镜L5胶合组成第二胶合透镜。
第六透镜L6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透镜,其物侧面S10为凸面,像侧面S11为凸面。
第七透镜L7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弯月透镜,其物侧面S12为凹面,像侧面S13为凸面。
可选地,该光学镜头还可包括具有物侧面S14和像侧面S15的滤光片L8和/或保护透镜L8’。滤光片L8可用于校正色彩偏差。保护透镜L8’可用于保护位于成像面IMA的图像传感芯片。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5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IMA上。
在本实施例的光学镜头中,在第三透镜L3与第四透镜L4之间设置光阑STO以提高成像质量。
表1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镜头的各透镜的曲率半径R、厚度T、折射率Nd以及阿贝数Vd,其中,曲率半径R和厚度T的单位均为毫米(mm)。
表1
面号 曲率半径R 厚度T 折射率Nd 阿贝数Vd
1 33.1933 3.7469 1.77 49.61
2 108.7808 0.4756
3 13.7750 3.9991 1.73 54.68
4 51.6328 0.5334 1.54 47.23
5 8.0041 4.4981
STO 无穷 3.0401
7 -9.7590 1.2977 1.69 31.08
8 14.2605 6.1892 1.81 41.00
9 -17.1527 0.2019
10 18.9902 5.0765 1.76 52.33
11 -46.7772 0.1966
12 -23.7715 4.2944 1.69 31.08
13 -38.6616 4.8550
14 无穷 0.9500 1.52 64.21
15 无穷 8.7366
IMA 无穷
本实施例采用了七片透镜作为示例,通过合理分配各个透镜的光焦度与面型,各透镜的中心厚度以及各透镜间的空气间隔,可使镜头在保证小口径与高像素的同时,实现减小光学总长度效果。各非球面面型Z由以下公式限定:
其中,Z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为非球面的近轴曲率,c=1/R(即,近轴曲率c为上表1中曲率半径R的倒数);k为圆锥系数conic;A、B、C、D、E均为高次项系数。下表2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1中的非球面透镜表面S7、S8、S9、S10、S11、S12和S13的圆锥系数k以及高次项系数A、B、C、D和E。
表2
面号 K A B C D E
7 -1.0595 -3.5774E-05 1.4265E-06 2.9021E-08 -3.2548E-09 4.1334E-11
8 -0.5446 7.0775E-04 -2.2944E-05 5.0091E-07 -5.7542E-09 2.1363E-11
9 -2.6184 4.5383E-05 -2.1061E-07 -9.3300E-09 3.0204E-10 -3.5541E-12
10 -1.5044 -3.3630E-05 -4.5480E-07 4.2119E-09 -6.7322E-11 -4.9343E-13
11 7.9275 -1.5236E-04 2.1729E-07 1.1265E-08 -8.4301E-11 -2.4566E-13
12 -12.7945 7.28872E-05 -3.2941E-07 1.62618E-09 4.98433E-11 -1.9168E-13
13 0.0000 2.7712E-04 -5.4463E-08 2.48309E-09 -2.306E-10 1.65609E-12
下表3给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即,从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的中心至成像面S16的轴上距离)、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光学镜头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的最大通光口径D、光学镜头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h以及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
表3
参数 TTL(mm) F(mm) D(mm) h(mm) FOV(°)
数值 48.09 23.60 20 15.88 37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满足TTL/F=2.038;以及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度FOV、光学镜头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的最大通光口径D以及光学镜头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h之间满足D/h/FOV=0.034。
实施例2
以下参照图2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光学镜头。在本实施例及以下实施例中,为简洁起见,将省略部分与实施例1相似的描述。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光学镜头沿着光轴从物侧至成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和第七透镜L7。
第一透镜L1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弯月透镜,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
第二透镜L2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弯月透镜,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L3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弯月透镜,其物侧面S4为凸面,像侧面S5为凹面。其中,第二透镜L2和第三透镜L3胶合组成第一胶合透镜。
第四透镜L4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双凹透镜,其物侧面S7为凹面,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L5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透镜,其物侧面S8为凸面,像侧面S9为凸面。其中,第四透镜L4和第五透镜L5胶合组成第二胶合透镜。
第六透镜L6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透镜,其物侧面S10为凸面,像侧面S11为凸面。
第七透镜L7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弯月透镜,其物侧面S12为凹面,像侧面S13为凸面。
可选地,该光学镜头还可包括具有物侧面S14和像侧面S15的滤光片L8和/或保护透镜L8’。滤光片L8可用于校正色彩偏差。保护透镜L8’可用于保护位于成像面IMA的图像传感芯片。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5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IMA上。
在本实施例的光学镜头中,在第三透镜L3与第四透镜L4之间设置光阑STO以提高成像质量。
下表4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镜头的各透镜的曲率半径R、厚度T、折射率Nd以及阿贝数Vd,其中,曲率半径R和厚度T的单位均为毫米(mm)。下表5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2中的非球面透镜表面S7、S8、S9、S10、S11、S12和S13的圆锥系数k以及高次项系数A、B、C、D和E。下表6给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即,从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的中心至成像面S16的轴上距离)、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光学镜头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的最大通光口径D、光学镜头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h以及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
表4
面号 曲率半径R 厚度T 折射率Nd 阿贝数Vd
1 33.9526 3.7469 1.77 49.61
2 112.9299 0.4756
3 13.8115 3.9375 1.73 54.68
4 49.4860 0.8000 1.54 47.23
5 8.0055 4.3663
STO 无穷 3.1373
7 -9.7030 1.3691 1.69 31.08
8 14.1983 6.2064 1.81 41.00
9 -17.1459 0.2019
10 18.7574 4.7213 1.76 52.33
11 -48.0522 0.4000
12 -23.7708 4.1742 1.69 31.08
13 -38.6580 4.8550
14 无穷 0.9500 1.52 64.21
15 无穷 8.6418
IMA 无穷
表5
面号 K A B C D E
7 -0.9909 -4.4842E-05 1.4971E-06 2.9779E-08 -3.4916E-09 3.0265E-11
8 -0.0820 7.3015E-04 -2.2485E-05 5.0410E-07 -5.7879E-09 1.9946E-11
9 -2.6359 4.5671E-05 -2.0668E-07 -8.7396E-09 3.1520E-10 -3.4278E-12
10 -1.4918 -3.3463E-05 -4.6493E-07 3.8914E-09 -7.0000E-11 -4.5938E-13
11 8.1248 -1.5280E-04 2.1846E-07 1.1404E-08 -8.3827E-11 -2.8861E-13
12 -12.5374 7.25722E-05 -3.2884E-07 1.52892E-09 5.02936E-11 -1.1929E-13
13 0.0000 2.7776E-04 -1.1884E-07 1.8982E-09 -2.3111E-10 1.69733E-12
表6
参数 TTL(mm) F(mm) D(mm) h(mm) FOV(°)
数值 47.98 23.60 20 15.87 37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满足TTL/F=2.033;以及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度FOV、光学镜头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的最大通光口径D以及光学镜头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h之间满足D/h/FOV=0.034。
综上,实施例1至实施例2分别满足以下表7所示的关系。
表7
条件式/实施例 1 2
TTL/F 2.038 2.033
D/h/FOV 0.034 0.034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1)

1.光学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五透镜和所述第六透镜均具有正光焦度;
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七透镜均具有负光焦度;
其中,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均为凸面,像侧面均为凹面;
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凹面;以及
所述第五透镜和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胶合组成第一胶合透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胶合组成第二胶合透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所述第六透镜和所述第七透镜中的至少之一是非球面镜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七透镜均为玻璃镜片。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之间的光阑。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中心至所述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TL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满足:TTL/F≤3.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中心至所述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TL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进一步满足:TTL/F≤2.1。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度FOV、所述光学镜头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通光口径D以及所述光学镜头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h之间满足:D/h/FOV≤0.05。
11.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五透镜和所述第六透镜均具有正光焦度;
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七透镜均具有负光焦度;
其中,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胶合;
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胶合;以及
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中心至所述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TL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满足:TTL/F≤3.5。
CN201710906069.4A 2017-09-29 2017-09-29 光学镜头 Pending CN1095816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06069.4A CN109581621A (zh) 2017-09-29 2017-09-29 光学镜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06069.4A CN109581621A (zh) 2017-09-29 2017-09-29 光学镜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81621A true CN109581621A (zh) 2019-04-05

Family

ID=65914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06069.4A Pending CN109581621A (zh) 2017-09-29 2017-09-29 光学镜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8162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47370A1 (zh) * 2021-05-24 2022-12-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镜头、投影光机以及近眼显示系统
CN116107055A (zh) * 2022-09-23 2023-05-12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光学镜头和高精度激光雷达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31224A (ja) * 1998-02-16 1999-08-27 Olympus Optical Co Ltd 顕微鏡対物レンズ
JP2000092316A (ja) * 1998-09-09 2000-03-31 Nikon Corp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US6147815A (en) * 1998-05-07 2000-11-14 Nikon Corporation Imaging optical system
US6301063B1 (en) * 1999-03-29 2001-10-09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Color image readout lens
US20120075729A1 (en) * 2010-09-24 2012-03-29 Ryosuke Uemura Optical system, and imag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CN106772951A (zh) * 2017-03-02 2017-05-31 舜宇光学(中山)有限公司 一种广角低畸变镜头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31224A (ja) * 1998-02-16 1999-08-27 Olympus Optical Co Ltd 顕微鏡対物レンズ
US6147815A (en) * 1998-05-07 2000-11-14 Nikon Corporation Imaging optical system
JP2000092316A (ja) * 1998-09-09 2000-03-31 Nikon Corp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US6301063B1 (en) * 1999-03-29 2001-10-09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Color image readout lens
US20120075729A1 (en) * 2010-09-24 2012-03-29 Ryosuke Uemura Optical system, and imag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CN106772951A (zh) * 2017-03-02 2017-05-31 舜宇光学(中山)有限公司 一种广角低畸变镜头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林,黄一帆,王涌天: "《现代光学设计方法》", 30 April 2015,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47370A1 (zh) * 2021-05-24 2022-12-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镜头、投影光机以及近眼显示系统
CN116107055A (zh) * 2022-09-23 2023-05-12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光学镜头和高精度激光雷达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45077A (zh)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0412727A (zh) 光学镜头
CN109581620A (zh) 光学镜头
CN109960020A (zh) 光学镜头
CN110412721A (zh) 光学镜头
CN110456475A (zh) 光学镜头
CN109960004A (zh) 光学镜头
CN109001886A (zh) 光学镜头
CN109324397A (zh) 光学镜头
CN109557644A (zh)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0488470A (zh) 光学镜头
CN110361830A (zh) 光学镜头
CN109960006A (zh) 光学镜头
CN108873243A (zh) 光学镜头
CN109491056A (zh)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09324385A (zh) 光学镜头
CN109425959A (zh) 光学镜头
CN109425957A (zh) 光学镜头
CN109307921A (zh) 光学镜头
CN109683291A (zh)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0501799A (zh) 光学镜头
CN109324386A (zh) 光学镜头
CN110412719A (zh) 光学镜头
CN110412722A (zh) 光学镜头
CN109932807A (zh) 光学镜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