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81577A - 显示屏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屏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81577A
CN109581577A CN201910004738.8A CN201910004738A CN109581577A CN 109581577 A CN109581577 A CN 109581577A CN 201910004738 A CN201910004738 A CN 201910004738A CN 109581577 A CN109581577 A CN 1095815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micro
display screen
screen component
gu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0473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才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0473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81577A/zh
Publication of CN1095815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815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on the light output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1Diffusing sheet or lay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on the light output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8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varying in density, size, shape or depth along the light guid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屏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其中显示屏组件,包括:导光板,导光板的一个侧表面形成为入光面;多个LED灯,多个LED灯与入光面相对,且沿入光面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膜片,第一膜片与导光板层叠设置,第一膜片的朝向导光板的表面和背离导光板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为微结构面,微结构面上设有多个微结构,微结构面包括第一区域和与第一区域连接的第二区域,第二区域位于第一区域的远离LED灯的一侧,第一区域的微结构的雾度大于第二区域的微结构的雾度。根据本申请的显示屏组件,可以减轻或者消除萤火虫问题,提升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显示屏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显示屏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用户对大屏占比的电子装置的追求,电子装置的边框开始越来越窄,但是,将电子装置的底部边框收窄后,显示屏的底部常会出现灯影(也叫萤火虫,hot sport)问题,视觉上看起来亮暗度较不均匀,使用时视觉上的舒适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显示屏组件,所述显示屏组件显示的亮暗度较为均匀,可以提升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上述显示屏组件。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屏组件,包括:导光板,所述导光板的一个侧表面形成为入光面;多个LED灯,多个所述LED灯与所述入光面相对,且沿所述入光面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膜片,所述第一膜片与所述导光板层叠设置,所述第一膜片的朝向所述导光板的表面和背离所述导光板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为微结构面,所述微结构面上设有多个微结构,所述微结构面包括第一区域和与所述第一区域连接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远离所述LED灯的一侧,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微结构的雾度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微结构的雾度。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屏组件,通过将第一膜片的朝向导光板的表面和背离导光板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为设有多个微结构的微结构面,LED灯发射的光线在传递到微结构上时,微结构可以将光线进行打散,以提升光线分布的均匀性。其中,微结构面还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二区域位于第一区域的远离LED灯的一侧,且第一区域的微结构的雾度大于第二区域的微结构的雾度,微结构的雾度越高,光线越容易被打散,通过增大第一区域的微结构的雾度,可以提升微结构的散射效果,使得靠近LED灯一侧的光线可以进一步被打散,从而可以减轻或者消除萤火虫问题,进而可以提升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包括上述显示屏组件。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装置,通过将第一膜片的朝向导光板的表面和背离导光板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为设有多个微结构的微结构面,LED灯发射的光线在传递到微结构上时,微结构可以将光线进行打散,以提升光线分布的均匀性。其中,微结构面还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二区域位于第一区域的远离LED灯的一侧,且第一区域的微结构的雾度大于第二区域的微结构的雾度,微结构的雾度越高,光线越容易被打散,通过增大第一区域的微结构的雾度,可以提升微结构的散射效果,使得靠近LED灯一侧的光线可以进一步被打散,从而可以减轻或者消除萤火虫问题,进而可以提升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屏组件的爆炸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显示屏组件的第一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二的显示屏组件的第一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三的显示屏组件的第一膜片的侧视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四的显示屏组件的第一膜片的侧视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电子装置1000,
显示屏组件100,
LED灯1,导光板2,入光面21,
第一膜片3,第一区域31,主体区域311,凸出区域312,第二区域32,
第二膜片4,
微结构面5,微结构5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屏组件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屏组件100,包括:LED灯1、导光板2和第一膜片3。
如图1所示,导光板2的一个侧表面形成为入光面21,LED灯1设置有多个,多个LED灯1与入光面21相对,且沿入光面2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LED灯1发射出的光线可以通过导光板2的入光面21进入到导光板2内,并在导光板2内进行传递,使得光线从线光源变成面光源,从而可以增大显示屏组件100的显示区域。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膜片3与导光板2层叠设置,第一膜片3的朝向导光板2的表面和背离导光板2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为微结构面5,微结构面5上设有多个微结构51,微结构面5包括第一区域31和与第一区域31连接的第二区域32,第二区域32位于第一区域31的远离LED灯1的一侧,第一区域31的微结构51的雾度大于第二区域32的微结构51的雾度。
其中,第一膜片3的朝向导光板2的表面和背离导光板2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为微结构面5。可以理解的是,可以仅第一膜片3的朝向导光板2的表面形成为微结构面5;或者仅第一膜片3的背离导光板2的表面形成为微结构面5;或者,第一膜片3的朝向导光板2的表面和背离导光板2的表面均形成为微结构面5。
由此,LED灯1发射的光线在传递到微结构51上时,微结构51可以将光线进行打散,使得光线发生散射,从而可以提升光线分布的均匀性。
此外,微结构面5包括第一区域31和与第一区域31连接的第二区域32,第二区域32位于第一区域31的远离LED灯1的一侧,第一区域31的微结构51的雾度大于第二区域32的微结构51的雾度。可以理解的是,微结构51的雾度越高,光线越容易被打散,通过增大第一区域31的微结构51的雾度,可以提升微结构51的散射效果,使得靠近LED灯1一侧的光线可以进一步被打散,从而可以减轻或者消除萤火虫问题,进而可以提升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相关技术中,显示屏组件的一端设有多个LED灯,每个LED灯的发光角度是固定的,相邻两个LED灯的发光角度之间存在交叉,使得相邻两个LED灯之间存在暗区,而LED灯的正前方会存在亮区,由此用户可以观察到显示屏组件的靠近LED灯的一侧,出现灯影(也叫萤火虫,hot sport)。
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增大靠近LED灯1一侧的第一区域31的微结构51的雾度,使得光线可以被雾度较大的微结构51进一步的打散,从而光线可以发生更大程度的散射,使得暗区的亮度有所提升。此外,微结构51的雾度越高,微结构51的透光率就越低,通过增大第一区域31微结构51的雾度,使得亮区的亮度被降低,从而可以减少亮区与暗区的亮暗度的差异,进而减轻或者消除灯影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屏组件100,通过将第一膜片3的朝向导光板2的表面和背离导光板2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为设有多个微结构51的微结构面5,LED灯1发射的光线在传递到微结构51上时,微结构51可以将光线进行打散,以提升光线分布的均匀性。其中,微结构面5还包括第一区域31和第二区域32,第二区域32位于第一区域31的远离LED灯1的一侧,且第一区域31的微结构51的雾度大于第二区域32的微结构51的雾度,微结构51的雾度越高,光线越容易被打散,通过增大第一区域31的微结构51的雾度,可以提升微结构51的散射效果,使得靠近LED灯1一侧的光线可以进一步被打散,从而可以减轻或者消除萤火虫问题,进而可以提升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4所示,第一膜片3为扩散片。扩散片可以把光线进行打散,使得光线分散的较为均匀。由此,不再需要增加额外的扩散片,从而可以减少显示屏组件100的成本,使得显示屏组件100更加轻薄。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显示屏模组100还包括增光片,增光片与第一膜片3层叠设置,且增光片位于第一膜片3的远离导光板2的一侧。增光片的可以将发散的光线在一定角度内进行聚光,使得显示屏组件100的亮度更高。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一膜片3为增光片。增光片的可以将发散的光线在一定角度内进行聚光,使得显示屏组件100的亮度更高。由此,不再需要增加额外的增光片,从而可以减少显示屏组件100的成本,使得显示屏组件100更加轻薄。
进一步地,显示屏模组100还包括扩散片,扩散片与第一膜片3层叠设置,且扩散片位于第一膜片3的靠近导光板2的一侧。扩散片可以把光线进行打散,使得光线分散的较为均匀。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显示屏组件100还包括第二膜片4,第二膜片4为扩散片,第二膜片4与第一膜片3层叠设置,且第二膜片4位于第一膜片3的远离导光板2的一侧,第二膜片4的朝向导光板2的表面和背离导光板2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为微结构面5。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膜片3的朝向导光板2的表面和背离导光板2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为微结构面5,同时第二膜片4的朝向导光板2的表面和背离导光板2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为微结构面5。由此,可以提升微结构面5的数量,使得光线更容易被打散,进一步减轻或者消除萤火虫问题,进而可以提升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所示,第一区域31的微结构51的雾度相同。由此,可以简化第一区域31的微结构51的复杂度,降低第一区域31的微结构51的制造难度,减少第一区域31的微结构51的生产成本。进一步地,第二区域32的微结构51的雾度相同。由此,可以简化第二区域32的微结构51的复杂度,降低第二区域32的微结构51的制造难度,减少第二区域32的微结构51的生产成本。
优选地,在第一区域31至第二区域32的方向上,第一区域31的微结构51的雾度逐渐减小。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区域31的微结构51的雾度大于第二区域32的微结构51的雾度,第一区域31的透光率要小于第二区域32的透光率,由此第一区域31和第二区域32的连接处可能存在亮暗度的分界线,通过在第一区域31至第二区域32的方向上,第一区域31的微结构51的雾度逐渐减小,从而可以弱化第一区域31和第二区域32的分界线,进而在视觉上可以提升第一区域31和第二区域32的一体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所示,第一区域31的远离入光面21的边界线与入光面21之间的距离相等。由此,可以简化第一区域31结构的复杂度,降低第一区域31的制造难度,提升第一区域31的生产效率,减少第一区域31的生产成本,例如,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区域31形成为一个矩形区域。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第一区域31至第二区域32的方向上,第一区域31的长度为L,L满足:2mm≤L≤5mm。由此,不仅可以保证第一区域31的微结构51对光线的散射强度,使得光线的分布更为均匀,同时还可以减少微结构51对LED灯1上侧的光线的遮挡,从而保证显示屏组件100的显示亮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区域31可以包括:主体区域311和凸出区域312,主体区域311的远离入光面21的边界线与入光面21之间的距离相等。凸出区域312为多个,多个凸出区域312与多个LED灯1一一对应,且一一对应的LED灯1与凸出区域312正对,凸出区域312连接在主体区域311远离入光面21的一侧。可以理解的是,LED灯1的正前方的亮度较大,通过设置与LED灯1一一对应的凸出区域312,使得凸出区域312可以将亮度更大的区域的光线进一步打散,由此在降低亮区亮度的同时,还可以实现光线的均匀分布,从而较好的消除萤火虫问题。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多个凸出区域312的形状和尺寸相同。由此,可以简化多个凸出区域312结构的复杂度,降低多个凸出区域312的制造难度,减少多个凸出区域312的生产成本。可选地,多个凸出区域312的正投影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或者多边形。例如,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个凸出区域312的正投影的形状均为半圆形。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在主体区域311至凸出区域312的方向上,凸出区域312的宽度逐渐减小。可以理解的是,在主体区域311至凸出区域312的方向上,LED灯1的亮度是略微降低的,通过在主体区域311至凸出区域312的方向上,将凸出区域312的宽度设置成逐渐减小,可以在保证凸出区域312的微结构51对光线的散射强度的同时,减少凸出区域312对LED灯1远离主体区域311的一侧的光线的遮挡。
可选地,如图4和图5所示,微结构51形成为凹槽或凸起。微结构51可以是向内凹入的凹槽(参照图5),也可以是外凸出的凸起(参照图4)。当微结构51形成为凹槽时,光线在传递至凹槽的内表面后,可以发生散射,以实现光线的多角度的扩散;当微结构51形成为凸起时,光线在传递至凸起的外表面后,可以发生散射,以实现光线的多角度的扩散。
具体地,具有上述微结构51的第一膜片3或者第二膜片4是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制造的,首先在滚轮上雕刻出分别与第一区域31和第二区域32相对的高雾度和低雾度的微结构51;然后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材料件上涂覆一层胶;最后,使用滚轮在PET材料件上进行滚压,从而生产出具有两种雾度分布的第一膜片3或者第二膜片4。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滚轮上雕刻出一组分别与第一区域31和第二区域32相对的高雾度和低雾度的微结构51,也可以雕刻出多组分别与第一区域31和第二区域32相对的高雾度和低雾度的微结构51。
其中,具有多组高雾度和低雾度的微结构51的滚轮,可以一次性的制造出多组具有两种雾度分布的微结构面5。具体地,具有多组微结构面5的材料件,可以通过冲切模具进行冲切,从而生产出多片第一膜片3或者第二膜片4。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0。
如图6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0,包括上述显示屏组件100。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0,通过将第一膜片3的朝向导光板2的表面和背离导光板2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为设有多个微结构51的微结构面5,LED灯1发射的光线在传递到微结构51上时,微结构51可以将光线进行打散,以提升光线分布的均匀性。其中,微结构面5还包括第一区域31和第二区域32,第二区域32位于第一区域31的远离LED灯1的一侧,且第一区域31的微结构51的雾度大于第二区域32的微结构51的雾度,微结构51的雾度越高,光线越容易被打散,通过增大第一区域31的微结构51的雾度,可以提升微结构51的散射效果,使得靠近LED灯1一侧的光线可以进一步被打散,从而可以减轻或者消除萤火虫问题,进而可以提升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装置1000可以为游戏装置、音乐播放装置、存储装置、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设备,或者应用于汽车的设备等。此外,作为在此使用的“电子装置10001000”包括,但不限于被设置成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数字用户线路(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以及/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例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以及/或另一通信电子装置10001000的)无线接口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通信电子装置10001000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装置”、“无线装置”以及/或“移动装置”。移动装置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CS)装置;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1000。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3)

1.一种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光板,所述导光板的一个侧表面形成为入光面;
多个LED灯,多个所述LED灯与所述入光面相对,且沿所述入光面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第一膜片,所述第一膜片与所述导光板层叠设置,所述第一膜片的朝向所述导光板的表面和背离所述导光板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为微结构面,所述微结构面上设有多个微结构,所述微结构面包括第一区域和与所述第一区域连接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远离所述LED灯的一侧,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微结构的雾度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微结构的雾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片为扩散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片为增光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组件还包括第二膜片,所述第二膜片为扩散片,所述第二膜片与所述第一膜片层叠设置,且所述第二膜片位于所述第一膜片的远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所述第二膜片的朝向所述导光板的表面和背离所述导光板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为所述微结构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微结构的雾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区域至所述第二区域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微结构的雾度逐渐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微结构的雾度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的远离所述入光面的边界线与所述入光面之间的距离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包括:
主体区域,所述主体区域的远离所述入光面的边界线与所述入光面之间的距离相等;
凸出区域,所述凸出区域为多个,多个所述凸出区域与多个所述LED灯一一对应,且一一对应的所述LED灯与所述凸出区域正对,所述凸出区域连接在所述主体区域远离所述入光面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凸出区域的形状和尺寸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区域至所述凸出区域的方向上,所述凸出区域的宽度逐渐减小。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形成为凹槽或凸起。
13.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组件。
CN201910004738.8A 2019-01-03 2019-01-03 显示屏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Pending CN1095815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04738.8A CN109581577A (zh) 2019-01-03 2019-01-03 显示屏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04738.8A CN109581577A (zh) 2019-01-03 2019-01-03 显示屏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81577A true CN109581577A (zh) 2019-04-05

Family

ID=65915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04738.8A Pending CN109581577A (zh) 2019-01-03 2019-01-03 显示屏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81577A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29319A (ja) * 2006-11-21 2008-06-05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光散乱膜付き透光性基板
CN101749644A (zh) * 2009-12-31 2010-06-23 长兴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扩散膜及其制造方法
WO2010141261A2 (en) * 2009-06-02 2010-12-09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Light redirecting film and display system incorporating same
CN202791414U (zh) * 2012-07-04 2013-03-13 富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灯具结构
CN103343943A (zh) * 2013-05-08 2013-10-0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以及白光led
CN103345011A (zh) * 2013-06-28 2013-10-09 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侧光式背光模组的扩散膜
CN103527973A (zh) * 2012-07-05 2014-01-22 奇菱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CN204513084U (zh) * 2014-12-30 2015-07-29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棱镜膜组合装置及背光显示装置
CN105711069A (zh) * 2014-08-11 2016-06-29 丁憉拜 一种增亮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5911751A (zh) * 2016-04-21 2016-08-31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设备
CN206757246U (zh) * 2016-11-29 2017-12-15 天津市中环量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照明设备
CN206804905U (zh) * 2017-06-14 2017-12-26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增亮膜及背光模组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29319A (ja) * 2006-11-21 2008-06-05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光散乱膜付き透光性基板
WO2010141261A2 (en) * 2009-06-02 2010-12-09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Light redirecting film and display system incorporating same
CN101749644A (zh) * 2009-12-31 2010-06-23 长兴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扩散膜及其制造方法
CN202791414U (zh) * 2012-07-04 2013-03-13 富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灯具结构
CN103527973A (zh) * 2012-07-05 2014-01-22 奇菱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CN103343943A (zh) * 2013-05-08 2013-10-0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以及白光led
CN103345011A (zh) * 2013-06-28 2013-10-09 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侧光式背光模组的扩散膜
CN105711069A (zh) * 2014-08-11 2016-06-29 丁憉拜 一种增亮薄膜的制备方法
CN204513084U (zh) * 2014-12-30 2015-07-29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棱镜膜组合装置及背光显示装置
CN105911751A (zh) * 2016-04-21 2016-08-31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设备
CN206757246U (zh) * 2016-11-29 2017-12-15 天津市中环量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照明设备
CN206804905U (zh) * 2017-06-14 2017-12-26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增亮膜及背光模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57473B2 (en) Reflective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display with stacked light guides and method
EP2558775B1 (en) Illumination device comprising a film-based lightguide
KR102165542B1 (ko) 필름 기반 라이트가이드를 포함하는 프론트 조명 디바이스
US8434909B2 (en) Light emitting display with light mixing within a film
CN100412573C (zh) 双面导光板、面光源装置及显示装置
CN111542772B (zh) 具有基于薄膜的光导和附加反射表面的光发射设备
US8045068B2 (en) Display apparatus with gradation pattern near display boundary
US8807768B2 (en) Display apparatus
CN110914746B (zh) 用于超薄直射式背光的光学透镜
CN100427975C (zh) 背光模块及所使用的扩散板结构
CN101770045B (zh) 棱镜片、背光单元和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
US10151948B2 (en) Display apparatus
CN102472844A (zh) 光学板
CN106020431A (zh) 头戴式电子装置及其显示器
US20170023727A1 (en) Edge type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9581577A (zh) 显示屏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CN112954091A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US20140177198A1 (en) Light source module and keyboard having the same
CN105717699A (zh) 具有图案化的背光提取脊的显示器背光灯
CN209044086U (zh) 增光膜、背光模组和电子装置
CN111512087B (zh) 光学构件及导光系统
CN106291799A (zh) 导光膜片及其制作方法和设备、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KR20110034936A (ko) 내구성이 강화된 광확산 부재
CN101936488A (zh) 背光模块
CN117406496A (zh) 光学膜片、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