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75664B - 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75664B
CN109575664B CN201811571365.4A CN201811571365A CN109575664B CN 109575664 B CN109575664 B CN 109575664B CN 201811571365 A CN201811571365 A CN 201811571365A CN 109575664 B CN109575664 B CN 1095756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or
changing
parts
temperature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7136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75664A (zh
Inventor
郭亨长
张超颖
李学东
姚鸿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G Stationery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G Stationer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G Stationery Inc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G Stationery Inc
Priority to CN20181157136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7566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756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756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756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756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06Artists' pai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91/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oils, fats or waxe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thereof
    • C09D191/06Wax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26Thermosensitive pai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48Stabilisers against degradation by oxygen, light or hea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0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 C09D7/61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in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4Acids; Salts thereof
    • C08K3/26Carbonates; Bicarbonates
    • C08K2003/265Calcium, strontium or barium carbon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8Stabilised against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r oxyd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2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 C08L2205/02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hierarchy C08L, and differing only in parameters such as density, comonomer content, molecular weight, struc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 C08L2205/03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containing four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 Inks, Pencil-Leads, Or Cray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及其制备方法,该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的组分包括:蜡10‑20重量份;硬化油5‑15重量份;白色矿物油15‑25重量份;普通颜料0‑15重量份;填充物40‑55重量份;温感变色材料0.1‑30重量份;抗氧化剂0.01‑1.5重量份;以及紫外光抑制剂0.01‑1重量份。本发明的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具有颜色可随温度升降而改变、长期变色性能稳定、环保无毒、色泽鲜艳、涂画顺滑的突出优点。

Description

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绘画工具材料,特别涉及一种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温感变色材料在日常生活用品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感温变色杯、手机壳、奶瓶、口红、衣物、抱枕、毛巾、纸张、涂料,以及各种玩具、装饰品等,赋予产品美观、趣味性及显示温度变化的特殊功能。在文教用品上,温感变色材料也有一定的应用,例如变色油墨的开发。但在美术用品上,温感变色材料的应用还较为少见,特别是绘画工具如油画棒、蜡笔上,尚未出现相关感温变色产品的研究及应用。
可逆感温变色颜料是由电子转移型有机化合物体系制备的,它是一类具有特殊化学结构的有机发色体系。在特定温度下因电子转移使该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实现从“有色→无色”和“无色→有色”状态的颜色变化。不同于传统的无机重金属复盐络合物型和液晶型温感变色材料,有机可逆感温变色颜料不含有重金属,可满足对美术用品安全环保方面的要求。但其耐酸碱性、耐溶剂性以及耐热性差的缺点又限制了这类材料的应用及推广,因此需要寻求某种手段和技术来规避和克服这些不足。利用微胶囊技术将感温变色颜料作为芯材包裹在具有成膜效果的壁材里,使之与外界环境相互隔离开来,不仅能够避免变色颜料与外界杂物的接触,从而提高了有机可逆温感变色颜料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并且由于微胶囊本身无渗透性,经处理后的有机可逆感温变色微胶囊可以始终保持固体粉末的状态,还能防止高温状态下温感变色材料熔化为液态后泄漏情况的发生,极大的提高了有机可逆温感变色材料的实用性,拓展了其应用范围。但可逆感温变色颜料本身是一个不稳定体系,因为稳定就难于变化,所以其耐光、耐热、耐老化等性能远不及普通颜料,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注意。
微胶囊化的可逆感温变色颜料是由高分子树脂构成的微胶囊包裹着电子给予体、电子接受体及溶剂。溶剂决定变色温度,籍由不同的溶剂选择,制作成不同温度区间的变色的色料,其粒径为3-10μm,具有很好的耐溶剂性和分散性,适合用于油墨、涂料及塑胶的射出、押出,最高耐温温度为230℃。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颜色可随温度升降而改变、变色性能长期稳定、环保无毒、色泽鲜艳、涂画顺滑的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如下:
一种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其组分包括油画棒基材、温感变色材料、抗氧化剂和紫外光抑制剂;
进一步地,所述油画棒基材包括蜡、硬化油、白色矿物油、填充物和可有可无的普通颜料;
进一步地,按重量份计,所述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包括:所述蜡10-20重量份, 优选的,所述蜡11-18重量份;
所述硬化油5-15重量份,优选的,所述硬化油8-13重量份;
所述白色矿物油15-25重量份,优选的,所述白色矿物油18-23重量份;
所述普通颜料0-15重量份,优选的,所述普通颜料0-8重量份;
所述填充物40-55重量份,优选的,所述填充物45-53重量份;
所述温感变色材料0.1-30重量份,优选的,所述温感变色材料4-20重量份;
所述抗氧化剂0.01-1.5重量份,优选的,所述抗氧化剂0.05-1重量份;以及
所述紫外光抑制剂0.01-1重量份,优选的,所述紫外光抑制剂0.04-0.5重量份;
进一步地,所述蜡包括选自石蜡、蜂蜡、微晶蜡、费托蜡、聚乙烯蜡、聚丙烯蜡、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蜡、氧化聚乙烯蜡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硬化油为饱和脂肪酸甘油酸酯;
所述白色矿物油为40℃运动粘度为30-70 mm2/s的化妆级白油;
所述填充物包括选自碳酸钙、高岭土、滑石粉、白炭黑、硫酸钡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当所述普通颜料的重量份不为0时, 所述普通颜料与所述温感变色材料的重量比为1:1.5-6;
进一步地,所述温感变色材料包括至少一种微胶囊化的可逆感温变色颜料;
所述可逆感温变色颜料包括由电子转移型有机化合物体系制备的一类有机发色体系;
所述电子转移型有机化合物体系包含电子给予体、电子接受体和溶剂;
所述电子给予体包括选自三芳甲烷类、荧烷类、吩噻嗪类、吲哚满类、螺环吡喃类、罗丹明B内酰胺类、邻苯二甲酸丙酯、聚烯丙基甲醇类、金胺类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电子接受体包括选自酚类、羧酸类、磺酸类、酸式磷酸酯或其金属盐、三氮杂茂、卤代醇或其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溶剂包括选自醇、硫醇、酮、醚、磷酸酯、磺酸酯、羧酸酯、亚硫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微胶囊化的可逆感温变色颜料呈圆球状,平均粒径3-10μm,其具有一层厚约0.2-0.5μm的高分子树脂外壳,所述外壳内部为所述电子转移型有机化合物体系;
进一步地,所述抗氧化剂包括选自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1,1-二甲基乙基)-4-甲氧基苯酚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紫外光抑制剂为4-甲氧基苯酚。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a):将蜡、硬化油、白色矿物油和抗氧化剂进行混合熔化,之后得到混合蜡液;
步骤(b):向所述步骤(a)得到的所述混合蜡液中加入温感变色材料、紫外光抑制剂以及可有可无的普通颜料进行均匀搅拌,在搅拌的同时进行加热,得到均匀混合物;
步骤(c):将所述步骤(b)得到的所述均匀混合物研磨加工成微细粒状半固态物;
步骤(d):将所述步骤(c)得到的所述微细粒状半固态物加热至使其完全熔化,加入填充物,并搅拌得到均匀的液态浆状物;
步骤(e):将所述步骤(d)得到的所述液态浆状物通过成型工艺得到所述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的熔化温度为80-110℃,熔化时间为60-120分钟;
所述步骤(b)的加热温度为70-90℃,搅拌时间为30-60分钟;
所述步骤(d)将所述微细粒状半固态物加热至70-90℃,搅拌时间为30-60分钟;
所述步骤(e)的所述成型工艺的冷却温度为8-20℃;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c)中,将所述均匀混合物用三辊研磨机研磨加工至所述微细粒状半固态物的颗粒细度在5-50μm;
所述步骤(d)中,搅拌至所述液态浆状物的颗粒细度在5-50μm。
本发明的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中,所述可逆感温变色颜料包含由电子转移型有机化合物体系制备的一类具有特殊化学结构的有机发色体系,可随温度上升或下降而反复改变颜色,所述电子转移型有机化合物体系包含电子给予体、电子接受体和溶剂,所述电子给予体决定颜色变化,常见的有三芳甲烷类、荧烷类、吩噻嗪类、吲哚满类、螺环吡喃类、罗丹明B内酰胺类、邻苯二甲酸丙酯、聚烯丙基甲醇类、金胺类等;所述电子接受体决定颜色深浅,常见的有酚类、羧酸类、磺酸类、酸式磷酸酯或其金属盐、三氮杂茂、卤代醇或其衍生物等;所述溶剂决定变色温度,常见的有醇、硫醇、酮、醚、磷酸酯、磺酸酯、羧酸酯、亚硫酸酯等。在特定温度下因电子转移使该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实现颜色转变。
本发明的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中,所述微胶囊化的可逆感温变色颜料呈圆球状,平均粒径3-10 μm,具有一层厚约0.2-0.5 μm的不会溶解亦不会融化的高分子树脂外壳,所述外壳内部为所述包含电子给予体、电子接受体和溶剂的电子转移型有机化合物体系。利用微胶囊化技术将电子转移型有机化合物体系变色物质包裹在高分子树脂中,保护其免受腐蚀。
本发明的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的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具有色彩艳丽、涂色顺滑的特点,在纸上绘画着色力强、铺展性好、叠色性能优异,可达到类似油画的效果,但比油画使用更为方便;
2、本发明的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的笔身颜色及涂画颜色均可随温度升降而变化,较普通油画棒具有更强的趣味性,且具有可以显示温度变化的特殊功能;
3、本发明的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配方中使用的抗氧化剂和紫外光抑制剂可提高温感变色材料的长期稳定性,包括变色特性、变色速度及自恢复速度的稳定性,保证变色性能的持续有效性,延长变色颜料的使用寿命。
4、本发明的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配方中使用的可逆感温变色颜料不含有危害人体健康的重金属,通过了欧盟EN-71及RoHS测试,可满足对美术用品安全环保方面的要求;
5、本发明的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配方环保,安全无毒,且生产过程中的物料可回收重新熔化使用,循环利用价值高,经济效果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列举这些实例仅出于示例性目的而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的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其组分包括油画棒基材、温感变色材料、抗氧化剂和紫外光抑制剂。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包括所述油画棒基材67.5-130重量份、所述温感变色材料0.1-30重量份、所述抗氧化剂0.01-1.5重量份和所述紫外光抑制剂0.01-1重量份。
进一步地,所述油画棒基材包括蜡、硬化油、白色矿物油、填充物和可有可无的普通颜料。
本发明的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按重量份计,包括:所述蜡10-20重量份;所述硬化油5-15重量份;所述白色矿物油15-25重量份;所述普通颜料0-15重量份;所述填充物40-55重量份;所述温感变色材料0.1-30重量份;所述抗氧化剂0.01-1.5重量份;以及所述紫外光抑制剂0.01-1重量份。
优选的,按重量份计,其组分包括:所述蜡11-18重量份;所述硬化油8-13重量份;所述白色矿物油18-23重量份;所述普通颜料0-8重量份;所述填充物45-53重量份;所述温感变色材料4-20重量份;所述抗氧化剂0.05-1重量份;以及所述紫外光抑制剂0.04-0.5重量份。
本发明的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中的所述蜡包括选自石蜡、蜂蜡、微晶蜡、合成蜡中的至少一种,其中合成蜡包括选自费托蜡、聚乙烯蜡、聚丙烯蜡、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蜡、氧化聚乙烯蜡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石蜡与另一种以上蜡的组合。
本发明的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中的所述硬化油主要成分为饱和脂肪酸甘油酸酯,并无其他特别限制。
本发明的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中的所述白色矿物油优选为40℃运动粘度为30-70mm2/s的化妆级白油。
本发明的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中的所述填充物可以是碳酸钙、高岭土、滑石粉、白炭黑、硫酸钡等,可以是一种或多种,特别优选是碳酸钙。
本发明的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中的所述普通颜料并无特别限制,只要不对本发明的目的产生不利影响即可。使用普通颜料时,作为白色颜料可以是钛白粉、氧化锌等;
红色颜料可以是大红粉、氧化铁红等;
橙色颜料可以是永固橙等;
黄色颜料可以是耐晒黄、氧化铁黄等;
绿色颜料可以是酞菁绿等;
蓝色颜料可以是酞菁蓝、群青等;
紫色颜料可以是永固紫、甲基紫等;
黑色颜料的可以是炭黑,乙炔黑,苯胺黑等;
以上颜料可以为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并无特殊限制,只需按照所需颜色和颜料配色原理进行调配。
配方中可以不使用所述普通颜料,而单独使用所述温感变色材料;也可以将所述普通颜料与所述温感变色材料配合使用。
本发明的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中,可以将所述普通颜料与所述温感变色材料以重量比1:1.5-6配合使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将所述普通颜料与所述温感变色材料以重量比1:2配合使用。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将所述普通颜料与所述温感变色材料以重量比1:3.3配合使用。
本发明的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中,所述温感变色材料为微胶囊化的可逆感温变色颜料,且可以为一种或多种温感变色材料的组合。
本发明的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中的所述温感变色材料为粒径为3-10 μm微胶囊化的可逆感温变色颜料,其是由电子转移型有机化合物体系制备的一类具有特殊化学结构的有机发色体系,包含电子给予体、电子接受体和溶剂。
本发明的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中的可逆感温变色颜料可随温度上升或下降而反复改变颜色,其是由电子转移型有机化合物体系制备的一类具有特殊化学结构的有机发色体系,包含电子给予体、电子接受体和溶剂。电子给予体决定颜色变化,常见的有三芳甲烷类、荧烷类、吩噻嗪类、吲哚满类、螺环吡喃类、罗丹明B内酰胺类、邻苯二甲酸丙酯、聚烯丙基甲醇类、金胺类等;电子接受体决定颜色深浅,常见的有酚类、羧酸类、磺酸类、酸式磷酸酯或其金属盐、三氮杂茂、卤代醇或其衍生物等;溶剂决定变色温度,常见的有醇、硫醇、酮、醚、磷酸酯、磺酸酯、羧酸酯、亚硫酸酯等。籍由不同的溶剂选择,制作成不同温度区间的变色的色料,在特定温度下因电子转移使该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实现颜色转变。
本发明的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中的所述微胶囊化的可逆感温变色颜料呈圆球状,平均粒径3-10 μm,具有一层厚约0.2-0.5 μm的不会溶解亦不会融化的高分子树脂外壳,所述外壳内部是由电子给予体、电子接受体和溶剂构成的电子转移型有机化合物体系,利用微胶囊化技术将电子转移型有机化合物体系变色物质包裹在高分子树脂中,保护其免受腐蚀。
本发明的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中的所述可逆感温变色颜料按变色温度的范围可分为小区间、中区间、大区间。感温变色颜料以升温过程完全消色时的温度T命名,定义T度感温变色颜料在降温过程中完全显色的温度为t,则变色温度范围即T与t的差值(T-t)的值。小区间感温变色颜料变色温度范围大约为2-10℃,低温有色而高温无色,例如31度小区间感温变色颜料,温度高于31℃时消色,温度低于28℃时显色;中区间变色温度范围大约为10-30℃,高温消色,低温显色,区间有色,例如30度中区间感温变色颜料,温度高于30℃时消色,温度低于8℃时显色;大区间变色温度范围大约为30-50℃,高温消色,低温显色,区间有色,例如45度大区间感温变色颜料,温度高于45℃时消色,温度低于-5℃时显色。
本发明的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中的所述温感变色材料可以为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并无特殊限制;只需按照颜料配色原理将一种或多种温感变色材料进行单独调配或与一种或多种普通颜料进行复合调配,通过温度的改变实现“彩色↔白色”、“一种彩色↔另一种彩色”以及“一种颜色↔第二种颜色↔第三种颜色↔多种颜色” 等的颜色变化状态。
本发明的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包括所述温感变色材料0.1-30重量份,优选的,所述温感变色材料可以是4-20重量份。
本发明的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中的所述抗氧化剂为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1,1-二甲基乙基)-4-甲氧基苯酚中的一种。本发明的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包括所述抗氧化剂0.01-1.5重量份,优选的,包括所述抗氧化剂0.05-1重量份,更优选的,所述抗氧化剂为0.1重量份或0.12重量份。
本发明的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中的所述紫外光抑制剂为4-甲氧基苯酚。本发明的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包括所述紫外光抑制剂0.01-1重量份,优选的,所述紫外光抑制剂0.04-0.5重量份,更优选的,所述紫外光抑制剂为0.05重量份或0.06重量份。
本发明的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a):将蜡、硬化油、白色矿物油和抗氧化剂进行混合熔化,熔化温度为80-110℃,熔化时间为60-120分钟,之后得到混合蜡液;
步骤(b):向步骤(a)得到的所述混合蜡液中加入温感变色材料、紫外光抑制剂以及可有可无的普通颜料进行均匀搅拌,在搅拌的同时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70-90℃,搅拌30-60分钟得到均匀混合物;
步骤(c):将步骤(b)得到的所述均匀混合物用三辊研磨机加工成微细粒状半固态物;
步骤(d):将步骤(c)得到的所述微细粒状半固态物加热至70-90℃使其完全熔化,加入填充物,并搅拌30-60分钟得到均匀的液态浆状物;
步骤(e):将步骤(d)得到的所述液态浆状物通过成型工艺得到所述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所述成型工艺的冷却温度为8-20℃。
在上述步骤中,进一步包括在步骤(c)中,将所述均匀混合物用三辊研磨机加工至所述微细粒状半固态物的颗粒细度在5-50μm;在步骤(d)中,将所述半固态物加热至70-90℃使其完全熔化,加入填充物,并搅拌30-60分钟至所述液态浆状物的颗粒细度在5-50μm。
以上各组分的加入均按照预定的重量份配比进行。
通过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具有颜色可随温度升降而改变、长期变色性能稳定、环保无毒、色泽鲜艳、涂画顺滑的突出优点,不仅具有美术用品的专业性,还具有更多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本发明的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笔身和涂画颜色均可随温度升降而改变,因为油画棒为蜡质体系,摩擦会使蜡扩散而磨损笔身或影响涂画笔迹,故不宜采用摩擦生热来改变温度,温度升降的方式优选为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热源或冷源等温度源传热,例如手等皮肤接触传热、放置于烘箱、冰柜、使用吹风机等,只要不影响笔身和笔迹的温度改变方式均可。
除非另作限定,本发明所用术语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实施例
实施例1
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的配方如下:石蜡10重量份;蜂蜡2重量份;费托蜡1重量份;硬化油9重量份;白色矿物油21.5重量份;碳酸钙50.35重量份;31℃小区间感温紫罗兰色粉6重量份(T=31℃,t=28℃);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0.1重量份;以及4-甲氧基苯酚0.05重量份。
按上述比例,将石蜡、蜂蜡、费托蜡、硬化油、白色矿物油、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加入搅拌桶进行混合熔化,熔化温度为80-110℃,熔化时间为60-120分钟,之后得到混合蜡液;
向上述混合蜡液中再加入上述比例的感温紫罗兰色粉和4-甲氧基苯酚进行均匀搅拌,在搅拌的同时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70-90℃,搅拌30-60分钟得到均匀混合物;
再将其用三辊研磨机加工成微细粒状半固态物;
将研磨得到的半固态物重新倒入搅拌桶加热至70-90℃使其完全熔化,向其中加入定量的碳酸钙,并搅拌30-60分钟得到均匀的液态浆状物;
将上述液态浆状物通过成型工艺得到所述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成型时使用的冷却温度为8-20℃。
按照上述配方和制备工艺得到的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配方中无普通颜料,仅使用感温紫罗兰色粉,温度升降时可呈现出“紫色↔白色”的变化。具体变化如表1所示:当温度低于28℃时感温紫罗兰色粉完全显色,油画棒笔身及涂画颜色均呈现为紫色;当温度高于31℃时感温紫罗兰色粉完全消色,所呈现出的即为白色;当温度在28-31℃,感温紫罗兰色粉为部分显色状态,呈现紫色与白色的过渡状态,即浅紫色。
表1
温度 <28℃ 28-31℃ >31℃
感温紫罗兰色粉状态 完全显色 部分显色 完全消色
油画棒笔身及涂画颜色 紫色 紫色与白色的过渡状态,即浅紫色 白色
实施例2
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的配方如下:石蜡10重量份;微晶蜡1重量份;硬化油9重量份;白色矿物油20重量份;耐晒黄10G颜料2.5重量份;钛白粉1重量份;碳酸钙49.35重量份;30℃中区间感温土耳其蓝色粉7重量份(T=30℃,t=8℃);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0.1重量份;以及4-甲氧基苯酚0.05重量份。
按上述比例,将石蜡、微晶蜡、硬化油、白色矿物油、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加入搅拌桶进行混合熔化,熔化温度为80-110℃,熔化时间为60-120分钟,之后得到混合蜡液;
向上述混合蜡液中再加入上述比例的耐晒黄10G颜料、钛白粉、感温土耳其蓝色粉、4-甲氧基苯酚进行均匀搅拌,在搅拌的同时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70-90℃,搅拌30-60分钟得到均匀混合物;
再将其用三辊研磨机加工成微细粒状半固态物;
将研磨得到的半固态物重新倒入搅拌桶加热至70-90℃使其完全熔化,向其中加入定量的碳酸钙,并搅拌30-60分钟得到均匀的液态浆状物;
将上述液态浆状物通过成型工艺得到所述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成型时使用的冷却温度为8-20℃。
按照上述配方和制备工艺得到的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配方中存在普通白色颜料、普通黄色颜料及感温土耳其蓝色粉,温度升降时可呈现出“绿色↔黄色”的变化。具体变化如表2所示:当温度低于8℃时感温土耳其蓝色粉完全显色,油画棒笔身及涂画颜色均呈现为黄色颜料与感温土耳其蓝色粉所混合成的绿色;温度高于30℃时感温土耳其蓝色粉完全消色,所呈现出的即为黄色;当温度在8-30℃,感温土耳其蓝色粉为部分显色状态,呈现出的为绿色与黄色的过渡状态,即黄绿色。
表2
温度 <8℃ 8-30℃ >30℃
感温土耳其蓝色粉状态 完全显色 部分显色 完全消色
油画棒笔身及涂画颜色 绿色 绿色与黄色的过渡状态,即黄绿色 黄色
实施例3
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的配方如下:石蜡11重量份;硬化油8重量份;白色矿物油19重量份;永固黄颜料2重量份;钛白粉0.72重量份;碳酸钙50.1重量份;20℃小区间感温紫罗兰色粉4重量份(T1=20℃,t1=17℃);33℃小区间感温大红色粉5重量份(T2=33℃,t2=30℃);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0.12重量份;以及4-甲氧基苯酚0.06重量份。
按上述比例,将石蜡、硬化油、白色矿物油、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加入搅拌桶进行混合熔化,熔化温度为80-110℃,熔化时间为60-120分钟,之后得到混合蜡液;
向上述混合蜡液中再加入上述比例的永固黄、钛白粉、感温大红色粉、感温紫罗兰色粉、4-甲氧基苯酚进行均匀搅拌,在搅拌的同时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70-90℃,搅拌30-60分钟得到均匀混合物;
再将其用三辊研磨机加工成微细粒状半固态物;
将研磨得到的半固态物重新倒入搅拌桶加热至70-90℃使其完全熔化,向其中加入定量的碳酸钙,并搅拌30-60分钟得到均匀的液态浆状物;
将上述液态浆状物通过成型工艺得到所述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成型时使用的冷却温度为8-20℃。
按照上述配方和制备工艺得到的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配方中存在普通白色颜料、普通黄色颜料、感温大红色粉及感温紫罗兰色粉,温度升降时可呈现出“棕色↔橙色↔黄色”的变化。具体变化如表3所示:当温度低于17℃时感温紫罗兰色粉和感温大红色粉均完全显色,油画棒笔身及涂画颜色均呈现为黄色颜料与感温紫罗兰、感温大红色粉所混合成的棕褐色;当温度在17-20℃时,感温紫罗兰色粉部分显色,感温大红色粉完全显色,所呈现出的即为棕褐色与橙色的过渡状态,即棕色;当温度在20-30℃时,感温紫罗兰色粉完全消色,感温大红色粉完全显色,所呈现出的即为黄色颜料与感温大红色粉所混合成的橙色;当温度在30-33℃时,感温紫罗兰色粉完全消色,感温大红色粉部分显色,所呈现出的即为橙色与黄色的过渡状态,即橙黄色;当温度高于33℃时,感温紫罗兰色粉和感温大红色粉均完全消色,所呈现出的即为黄色。
表3
温度 <17℃ 17-20℃ 20-30℃ 30-33℃ >33℃
感温紫罗兰色粉状态 完全显色 部分显色 完全消色 完全消色 完全消色
感温大红色粉状态 完全显色 完全显色 完全显色 部分显色 完全消色
油画棒笔身及涂画颜色 棕褐色 棕褐色与橙色的过渡状态,即棕色 橙色 橙色与黄色的过渡状态,即橙黄色 黄色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的优点,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作为对比实施例的变色油画棒:
对比实施例1a
变色油画棒配方如下:石蜡10重量份;蜂蜡2重量份;费托蜡1重量份;硬化油9重量份;白色矿物油21.5重量份;碳酸钙50.4重量份;31℃小区间感温紫罗兰色粉6重量份(T=31℃,t=28℃);以及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0.1重量份。
对比实施例2a
变色油画棒配方如下:石蜡10重量份;微晶蜡1重量份;硬化油9重量份;白色矿物油20重量份;耐晒黄10G颜料2.5重量份;钛白粉1重量份;碳酸钙49.45重量份;30℃中区间感温土耳其蓝色粉7重量份(T=30℃,t=8℃);以及4-甲氧基苯酚0.05重量份。
对比实施例3a
变色油画棒配方如下:石蜡11重量份;硬化油8重量份;白色矿物油19重量份;永固黄颜料2重量份;钛白粉0.72重量份;碳酸钙48.66重量份;20℃小区间感温紫罗兰色粉4重量份(T1=20℃,t1=17℃);33℃小区间感温大红色粉5重量份(T2=33℃,t2=30℃);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0.12重量份;以及4-甲氧基苯酚1.5重量份。
通过与上述实施例1-3相同的制备方法获得对比实施例1a,2a,3a的变色油画棒。
产品性能测试:
根据以下方法评价实施例1-3中制得的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和对比实施例1a-3a中制得的变色油画棒进行抗折力、软化点、紫外测试,以及长期稳定性测试; 所述的长期稳定性测试包含变色特性、变色速度及自恢复速度测试。
抗折力测定方法参照QB/T 2586-2014油画棒行业标准,要求抗折力>4 N。
软化点测定方法参照QB/T 2586-2014油画棒行业标准,要求软化点>50℃。
紫外测试是将样品放置于紫外灯箱中直接照射,观察样品出现不可逆褪色(即取出后无法恢复)的时间。
长期稳定性是指将样品常温放置6个月后,以该样品所含多种温感变色材料的t值中的最低温度作为环境温度,用笔身或涂画后的纸张接触T度的温度源(若含多种温感变色材料,则从T值的最小值到最大值依次试验),测定其以下性能:
变色特性测试是指一直接触温度源,肉眼观察接触前后的变色情况,并对变色特性进行打分:
A:接触后颜色变化明显,且与原状态存在明显色差;
B:接触后颜色变化较小,或与原状态无明显色差。
变色速度测试是分别接触温度源,肉眼观察颜色变化,用秒表测定色浓度变化80%以上所需要的时间。
自恢复速度测试是接触温度源30 s后,撤走温度源,用秒表测定其在环境中自行恢复至原状态所需时间。
测试结果示于表 4中。
表4
Figure 277798DEST_PATH_IMAGE001
从表4 所示的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的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就其紫外测试而言,具有比对比实施例更长的耐紫外时间,即更好的耐候性与稳定性, 就长期稳定性而言,具有更好的变色特性、更快的变色速度和自恢复速度。此外,它们的抗折力和软化点满足行业要求,变色特性无问题,具有明显的颜色变化,变色响应速度快且可逆。
对比实施例1a-3a 所示的变色油画棒,其耐候性、变色特性、变色速度劣于本发明的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
根据上述测试结果显示,与常规变色油画棒相比,本发明的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就包括抗折力、软化点、紫外测试,以及长期稳定性,包含变色特性、变色速度及自恢复速度在内的性能而言,作为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功能优异。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注意的是,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示范性的,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作出各种其他替换、改变和改进。因而,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而仅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17)

1.一种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包括油画棒基材、温感变色材料、抗氧化剂和紫外光抑制剂,按重量份计,所述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包括所述油画棒基材67.5-130重量份、所述温感变色材料0.1-30重量份、所述抗氧化剂0.01-1.5重量份和所述紫外光抑制剂0.01-1重量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画棒基材包括蜡、硬化油、白色矿物油、填充物和普通颜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画棒基材包括蜡、硬化油、白色矿物油和填充物。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包括:所述蜡10-20重量份;
所述硬化油5-15重量份;
所述白色矿物油15-25重量份;
所述普通颜料0-15重量份;
所述填充物40-55重量份;
所述温感变色材料0.1-30重量份;
所述抗氧化剂0.01-1.5重量份;以及
所述紫外光抑制剂0.01-1重量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包括:所述蜡11-18重量份;
所述硬化油8-13重量份;
所述白色矿物油18-23重量份;
所述普通颜料0-8重量份;
所述填充物45-53重量份;
所述温感变色材料4-20重量份;
所述抗氧化剂0.05-1重量份;以及
所述紫外光抑制剂0.04-0.5重量份。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其特征在于,
所述蜡包括选自石蜡、蜂蜡、微晶蜡、费托蜡、聚乙烯蜡、聚丙烯蜡、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蜡、氧化聚乙烯蜡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硬化油为饱和脂肪酸甘油酸酯;
所述白色矿物油为40℃运动粘度为30-70 mm2/s的化妆级白油;
所述填充物包括选自碳酸钙、高岭土、滑石粉、白炭黑、硫酸钡中的至少一种。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普通颜料的重量份不为0时, 所述普通颜料与所述温感变色材料的重量比为1:1.5-6。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感变色材料包括至少一种微胶囊化的可逆感温变色颜料;
所述可逆感温变色颜料包括由电子转移型有机化合物体系制备的一类有机发色体系;
所述电子转移型有机化合物体系包含电子给予体、电子接受体和溶剂;
所述电子给予体包括选自三芳甲烷类、荧烷类、吩噻嗪类、吲哚满类、螺环吡喃类、罗丹明B内酰胺类、邻苯二甲酸丙酯、聚烯丙基甲醇类、金胺类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电子接受体包括选自酚类、羧酸类、磺酸类、酸式磷酸酯或其金属盐、三氮杂茂、卤代醇或其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溶剂包括选自醇、硫醇、酮、醚、磷酸酯、磺酸酯、羧酸酯、亚硫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囊化的可逆感温变色颜料呈圆球状,平均粒径3-10μm,其具有一层厚0.2-0.5μm的高分子树脂外壳,所述外壳内部为所述电子转移型有机化合物体系。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包括选自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1,1-二甲基乙基)-4-甲氧基苯酚中的至少一种。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光抑制剂为4-甲氧基苯酚。
12.一种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a):将蜡、硬化油、白色矿物油和抗氧化剂进行混合熔化,之后得到混合蜡液;
步骤(b):向所述步骤(a)得到的所述混合蜡液中加入温感变色材料、紫外光抑制剂以及普通颜料进行均匀搅拌,在搅拌的同时进行加热,得到均匀混合物;
步骤(c):将所述步骤(b)得到的所述均匀混合物研磨加工成微细粒状半固态物;
步骤(d):将所述步骤(c)得到的所述微细粒状半固态物加热至使其完全熔化,加入填充物,并搅拌得到均匀的液态浆状物;
步骤(e):将所述步骤(d)得到的所述液态浆状物通过成型工艺得到所述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a)的熔化温度为80-110℃,熔化时间为60-120分钟;
所述步骤(b)的加热温度为70-90℃,搅拌时间为30-60分钟;
所述步骤(d)将所述微细粒状半固态物加热至70-90℃,搅拌时间为30-60分钟;
所述步骤(e)的所述成型工艺的冷却温度为8-20℃。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c)中,将所述均匀混合物用三辊研磨机研磨加工至所述微细粒状半固态物的颗粒细度在5-50μm;
所述步骤(d)中,搅拌至所述液态浆状物的颗粒细度在5-50μm。
15.一种权利要求3所述的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a):将蜡、硬化油、白色矿物油和抗氧化剂进行混合熔化,之后得到混合蜡液;
步骤(b):向所述步骤(a)得到的所述混合蜡液中加入温感变色材料、紫外光抑制剂进行均匀搅拌,在搅拌的同时进行加热,得到均匀混合物;
步骤(c):将所述步骤(b)得到的所述均匀混合物研磨加工成微细粒状半固态物;
步骤(d):将所述步骤(c)得到的所述微细粒状半固态物加热至使其完全熔化,加入填充物,并搅拌得到均匀的液态浆状物;
步骤(e):将所述步骤(d)得到的所述液态浆状物通过成型工艺得到所述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a)的熔化温度为80-110℃,熔化时间为60-120分钟;
所述步骤(b)的加热温度为70-90℃,搅拌时间为30-60分钟;
所述步骤(d)将所述微细粒状半固态物加热至70-90℃,搅拌时间为30-60分钟;
所述步骤(e)的所述成型工艺的冷却温度为8-20℃。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c)中,将所述均匀混合物用三辊研磨机研磨加工至所述微细粒状半固态物的颗粒细度在5-50μm;
所述步骤(d)中,搅拌至所述液态浆状物的颗粒细度在5-50μm。
CN201811571365.4A 2018-12-21 2018-12-21 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95756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71365.4A CN109575664B (zh) 2018-12-21 2018-12-21 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71365.4A CN109575664B (zh) 2018-12-21 2018-12-21 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75664A CN109575664A (zh) 2019-04-05
CN109575664B true CN109575664B (zh) 2021-03-26

Family

ID=65931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71365.4A Active CN109575664B (zh) 2018-12-21 2018-12-21 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756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80353B (zh) * 2020-10-23 2021-10-29 浙江画之都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抗紫外线感温变色蜡彩画颜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31979A (zh) * 2021-12-22 2022-02-11 杭州米娅嗨米文化有限公司 一种油画棒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81170B (zh) * 2021-12-28 2023-08-18 上海晨光文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软性油画棒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10142A (zh) * 2022-01-29 2022-04-29 张文涵 一种变色油画颜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60223A1 (de) * 1998-02-13 2000-12-20 Institut Für Neue Materialien gem. GmbH Photochrome beschichtungszusammensetzung und damit beschichtete substrate
WO2003038009A1 (en) * 2001-11-01 2003-05-08 Transitions Optical, Inc. Photochromic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s
CN102321467A (zh) * 2011-09-02 2012-01-18 广州崇誉工业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逆感温变色材料
CN104893421A (zh) * 2015-06-29 2015-09-09 蔡武军 一种可逆温敏变色固体墨组合物
CN105264025A (zh) * 2013-04-30 2016-01-20 株式会社百乐 固体书写材料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24392B (zh) * 2009-11-24 2013-04-03 张世智 多重可逆变色微胶囊防伪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与应用
JP5833457B2 (ja) * 2011-02-24 2015-12-16 株式会社サクラクレパス 感温変色性組成物
JP2011162791A (ja) * 2011-04-08 2011-08-25 Pilot Ink Co Ltd 可逆熱変色性塗料又はインキ組成物
CN106317994B (zh) * 2016-08-18 2018-11-27 真彩文具股份有限公司 油画棒棒芯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36667A (zh) * 2017-11-28 2018-04-20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热致色变涂料及制备方法、热致色变涂层、热致色变复合涂层、示温显色装置和电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60223A1 (de) * 1998-02-13 2000-12-20 Institut Für Neue Materialien gem. GmbH Photochrome beschichtungszusammensetzung und damit beschichtete substrate
WO2003038009A1 (en) * 2001-11-01 2003-05-08 Transitions Optical, Inc. Photochromic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s
AU2002343602B2 (en) * 2001-11-01 2005-10-20 Transitions Optical, Inc Photochromic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s
CN102321467A (zh) * 2011-09-02 2012-01-18 广州崇誉工业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逆感温变色材料
CN105264025A (zh) * 2013-04-30 2016-01-20 株式会社百乐 固体书写材料
CN104893421A (zh) * 2015-06-29 2015-09-09 蔡武军 一种可逆温敏变色固体墨组合物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hotostabilization of organic thermochromic pigments: Action of benzotriazole type UV absorbersbearing an amphoteric counter-ion moiety on the light fastness of color formers;Oda, Hironori;《DYES AND PIGMENTS》;20061012;第76卷(第1期);全文 *
可逆热致变色材料的应用新进展;王旭东 等;《化工进展》;20000525;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75664A (zh) 2019-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75664B (zh) 长期稳定变色油画棒及其制备方法
EP3763789B1 (en) Microcapsule-type temperature change pigment,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use thereof, and temperature change ink and use thereof
US5464470A (en) Color-changing marking composition system
US4421560A (en) Thermochromatic materials
JP4271401B2 (ja) 加熱発色型可逆熱変色性顔料
JPH0114270B2 (zh)
CN107129720B (zh) 书写工具用水性墨组合物
CN109627853A (zh) 热敏可逆变色彩色铅芯及其制备方法和铅笔
US20090097898A1 (en) Hand held photochromic marking implement
CN104087064A (zh) 热消墨水
WO2020229183A1 (en) Solid ink composition and water-based ink composition comprising the same
TWI825008B (zh) 感溫變色性色彩記憶性組合物及內包有其之感溫變色性色彩記憶性微膠囊顏料
CA2863341A1 (en) Reversible thermochromic and photochromic ink pens and markers
CN108373659A (zh) 一种用于纸材料的感温变色水性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JPS62138568A (ja) 色彩記憶性塗料
JP6420059B2 (ja) 筆記具用水性インク組成物
JP2007145699A (ja) 鱗片状ガラス
JP2004149726A (ja) 筆記具用多色変色性水性インキ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ボールペン
CN115124884A (zh) 热敏变色水彩笔墨水
KR100462651B1 (ko) 수성의 마킹용 고형 조성물, 그 제조방법 및 상기조성물을 포함하는 수성 마킹 도구
JP2018203933A (ja) 筆記具用水性インク組成物
JPS61182984A (ja) 熱回復可能物品の適切な温度到達の決定方法
CN104893427A (zh) 一种可逆温敏变色中性墨水
JP2018009165A (ja) ボールペン用熱変色性インキ組成物及びそれを内蔵したボールペン
JP2015010114A (ja) マーキングペン用水性インキ組成物及びそれを内蔵したマーキングペ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