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68055A - 一种具备内循环且低能耗的液氮冷疗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备内循环且低能耗的液氮冷疗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68055A
CN109568055A CN201910025392.XA CN201910025392A CN109568055A CN 109568055 A CN109568055 A CN 109568055A CN 201910025392 A CN201910025392 A CN 201910025392A CN 109568055 A CN109568055 A CN 1095680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
air duct
liquid nitrogen
cold treatment
hatch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2539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敏
唐文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Haisheng Jie Low Temperature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Haisheng Jie Low Temperatu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Haisheng Jie Low Temperature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Haisheng Jie Low Temperatu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2539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68055A/zh
Publication of CN1095680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680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0/00Treatment rooms or enclosures for medical purposes
    • A61G10/02Treatment rooms or enclosures for medical purposes with artificial climate; with means to maintain a desired pressure, e.g. for germ-free roo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 A61F7/0053Cabins, rooms, chairs or units for treatment with a hot or cold circulating flui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 A61F2007/0001Body part
    • A61F2007/0018Trunk or parts thereof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内循环且低能耗的液氮冷疗舱,包括液氮源和冷疗舱本体,冷疗舱本体包括舱体和舱门,舱门的一侧与舱体的一侧铰接,液氮源通过舱体上的进液管将液氮送入冷疗舱本体的内侧,在进液管与舱体之间设置有搅拌壳以及固定在搅拌壳内腔腔壁上的风机,进液管上远离液氮源的一端与搅拌壳的内腔连通,在舱门的内壁上设置有舱门风道,在舱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左舱体风道和右舱体风道,左舱体风道的另一端以及右舱体风道的另一端均与搅拌壳的内腔连通;舱门风道、左舱体风道以及右舱体风道均通过壁面透风孔与舱体的内腔连通。本发明实现低温氮气快速、有效地循环,降低冷疗舱冷却时间、降低冷疗舱的能耗。

Description

一种具备内循环且低能耗的液氮冷疗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低温治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备内循环且低能耗的液氮冷疗舱。
背景技术
冷疗是利用低于体温的介质接触人体,使之降温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短暂较深的低温可以兴奋神经系统,过长则作用相反;冷作用于局部可使血管收缩,继而扩张,有利于改善局部循环;冷使呼吸加深,临床用于高烧、软组织损伤早期、神经官能症,也常用于保健,提高机体抵抗力。冷疗法是将致冷物质作用于人体,使局部或全身温度一过性降低,从而达到治病和增强体质目的的方法。
现有技术CN105167838B公开了一种超低温冷疗仪,包括气体仓和冷疗舱,气体仓和冷疗舱之间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气体仓包括液氮罐、气囊、液氮腔体、涡轮风机和气体仓排气口,吸气电机通过控制气囊的进出气把液氮压入液氮腔体中,液氮腔体中的液氮在涡轮风机的作用下汽化为氮气,氮气通过进气口进入冷疗舱。气体仓和冷疗舱之间设置进气的进气口、位于进气口下方的排气的升降台排气口、位于进气口上方的第二排气口、位于进气口和第二排气口之间的且用于回收氮气的第一排气口,氮气经由进气口进入冷疗舱,一部分氮气从升降台排气口、第二排气口排出,一部分从第一排气口回收,一部分存留在冷疗舱中。
在此现有技术中,由于用于将氮气排出到大气的其中一个排气口——升降台排气口位于进气口下方,且从进气口进入冷疗舱的气体温度极大地低于常温,而气体温度越低密度越大,因此刚开始进入冷疗舱的气温会因密度较大而大部分降落在冷疗舱底部、位于升降台排气口附近,并被升降台排气口排出,这导致给冷疗舱降温时,缺乏足够低温氮气将其降温、增加了冷疗舱降温时间、增大了低温氮气的需求量、增加了冷疗舱整体的能耗、冷疗舱使用性能极差。
同时在此现有技术的所提到的“循环”中,虽然方案中设置有风机,但是其只是用于将液氮腔中的液氮充分与空气接触然后加速液氮汽化,汽化后的气体在各个腔壁的限位以及进气口的导通下进入冷疗舱,风机对位于冷疗舱中的气体没有任何接触。因此现有技术只能由进气口不断进气,以增大冷疗舱内部的气体体积,从而将位于第一排气口附近的气体“挤入”第一排气口中,然后穿过第一排气口的气体回收到气体仓中。由于回收的气体位于进气口上方,因此这个现有技术不仅将低温气体通过升降台排气口排出,还回收了高温气体,其气体循环性能极差;并且由于只能通过增加气体体积来将第一排气口附近的气体“挤入”第一排气口中,因此距离排气口或者进气口越远的气体的流动性差、甚至没有,无法实现顺利舱体内部的气温的均匀性,只能等待气体自身所具有的“分子无规则运动”性能来以及长时间的等待来均匀舱体内部的温度、实现其降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具备内循环且低能耗的液氮冷疗舱,解决了现有的冷疗舱高能耗、冷却时间长、缺乏有效内循环的问题。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具备内循环且低能耗的液氮冷疗舱,通过有效地设置用于冷疗舱的内循环结构,以使液氮汽化后产生的气体能快速、均匀地布满冷疗舱腔体内,还能将低温氮气循环一圈后,继续被送入冷疗舱中,实现低温氮气快速、有效地循环,降低冷疗舱冷却时间、降低冷疗舱的能耗。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备内循环且低能耗的液氮冷疗舱,包括液氮源和冷疗舱本体,所述冷疗舱本体包括舱体和舱门,所述舱门的一侧与舱体的一侧铰接,所述液氮源通过舱体上的进液管将液氮送入冷疗舱本体的内侧,在所述进液管与舱体之间设置有搅拌壳以及固定在搅拌壳内腔腔壁上的风机,所述进液管上远离液氮源的一端与搅拌壳的内腔连通,在舱门的内壁上设置有舱门风道,在舱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舱体风道,所述舱体风道有两个,分别为左舱体风道和右舱体风道,当舱门闭合时,所述舱门风道的两端分别与左舱体风道的一端以及右舱体风道的一端连通,左舱体风道的另一端以及右舱体风道的另一端均与搅拌壳的内腔连通,且左舱体风道的端部与风机的出风端相对,右舱体风道的端部与风机的进风端相对;
舱门风道、左舱体风道以及右舱体风道均通过壁面透风孔与舱体的内腔连通。
舱门风道、左舱体风道和右舱体风道组成的气体导流通道,导流通道的一端为进气端,另一端为回气端;液氮源为液氮罐,液氮罐将液氮送入进液管中,风机启动,其出风端吹出气体,并加速位于进液管末端的液氮与空气接触,同时将汽化后的液氮送入导流通道中;进入导流通道进气端的低温氮气中,低温氮气进入左舱体风道中,并随着风机源源不断的流体推动力,低温氮气沿着导流通道前行,同时一部分低温氮气通过壁面透风孔进入冷疗舱本体的内腔中,进行热交换,给舱体进行降温,另一部分低温氮气依次经过舱门风道、左舱体风道以及右舱体风道后从导流通道的回气端进入搅拌壳的内腔中,并位于风机的进风端;接着风机将进风端的气体从出风端吹出,并混合着刚刚汽化的低温氮气一同进入导流通道中,进行气流循环。
本发明中,利用了风机自身的性能特点,将气流的流通通道设置成一个环形,从而使位于导流通道中任何位置的流体既处于进气状态,又处于回流状态,以使风机出风端吹动的流体进入导流通道中,并循环一圈后回到风机的进风端,并经由风机的扇叶的转动,将进风端的流体送入风机的出风端,接着再次进入导流通道中,继而不断循环、将位于冷疗舱底部的低温空气不断循环利用、降低冷疗舱冷却时间以及冷疗舱降温时所需的能耗;同时在导流通道以及风机的作用下,以使低温空气绕着冷疗舱移动一圈,从而加速低温空气的均匀化、加速冷疗舱降温效率。
综上,本发明通过有效地设置用于冷疗舱的内循环结构,以使液氮汽化后产生的气体能快速、均匀地布满冷疗舱腔体内,还能将低温氮气循环一圈后,继续被送入冷疗舱中,实现低温氮气快速、有效地循环,降低冷疗舱冷却时间、降低冷疗舱的能耗。
由于采用了本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一种具备内循环且低能耗的液氮冷疗舱,利用了风机自身的性能特点,将气流的流通通道设置成一个环形,从而使位于导流通道中任何位置的流体既处于进气状态,又处于回流状态,以使风机出风端吹动的流体进入导流通道中,并循环一圈后回到风机的进风端,并经由风机的扇叶的转动,将进风端的流体送入风机的出风端,接着再次进入导流通道中,继而不断循环、将位于冷疗舱底部的低温空气不断循环利用、降低冷疗舱冷却时间以及冷疗舱降温时所需的能耗;同时在导流通道以及风机的作用下,以使低温空气绕着冷疗舱移动一圈,从而加速低温空气的均匀化、加速冷疗舱降温效率;
2.本发明一种具备内循环且低能耗的液氮冷疗舱,通过位移传感器检测升降端的高度以及电控来调整升降机的高度,便于快速、准确地将其调整到所需的高度;
3.本发明一种具备内循环且低能耗的液氮冷疗舱,冷疗时,冷疗人员从舱门进入冷疗舱本体内进行冷疗,冷疗人员站在底板上,将头部伸出舱体,以避免头部氮气过多导致人员缺氧;而升降机构支撑端高度可调,以便于根据不同身高的使用者,调整升降机构升降端的高度,以使使用者均能保持头部位于冷疗舱的舱体外;
4.本发明一种具备内循环且低能耗的液氮冷疗舱,外部测量尺、丝杠升降机与拉线传感器匹配实现在被治疗人员未进入舱内前即可调整至合适的站台高度,高度实时显示在控制器主屏上,不必进入舱内后再调整高度,避免出现站台高度过低人员进入后口鼻不能露出氮气层,呼吸氮气造成缺氧窒息的危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冷疗舱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主视图;
图4是沿图3中A-A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舱门闭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局部立体剖视图;
图7是实施例12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安装使用示意图;
图9是图8的俯视图。
附图中标号说明:
1-舱体,2-舱门,3-扶手,4-控制面板,5-活动盖板,6-排气帽,7-悬臂,8-身高测量器,9-电器壳,10-进液管,11-铰链,12-灯组,13-侧壁密封条,14-底部密封条,15-温度传感器,16-舱门风道,17-舱体风道,18-升降机构,19-舱门织布套,20-舱体织布套,21-电磁阀,22-雾化喷嘴,23-风机,24-搅拌壳,25-加热器,26-保温层,27-位移传感器,28-拉线张紧轮,29-丝杆,30-电机,31-液氮罐,32-真空保温管,33-墙板,34-右舱体风道,35-壁面透风孔,36-底板,37-底部透风孔,38-覆盖筒,39-连接风道,40-导液管,41-使用者,42-出风管道,43-回风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结合图1至图9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9所示,本发明一种具备内循环且低能耗的液氮冷疗舱,包括液氮源和冷疗舱本体,所述冷疗舱本体包括舱体1和舱门2,所述舱门2的一侧与舱体1的一侧通过铰链11铰接,舱体1与舱门2都有保温,舱门2关闭时依靠舱体1侧安装的磁性密封条吸附密封。所述液氮源通过舱体1上的进液管10将液氮送入冷疗舱本体的内侧,在所述进液管10与舱体1之间设置有搅拌壳24以及固定在搅拌壳24内腔腔壁上的风机23,所述进液管10上远离液氮源的一端与搅拌壳24的内腔连通,在舱门2的内壁上设置有舱门风道16,在舱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舱体风道,所述舱体风道有两个,分别为左舱体风道17和右舱体风道34,如图4和图5所示,当舱门2闭合时,如图5所示,所述舱门风道16的两端分别与左舱体风道17的一端以及右舱体风道34的一端连通,左舱体风道17的另一端以及右舱体风道34的另一端均与搅拌壳24的内腔连通,且左舱体风道17的端部与风机23的出风端相对,右舱体风道17的端部与风机23的进风端相对;
舱门风道16、左舱体风道17以及右舱体风道34均通过壁面透风孔35与舱体1的内腔连通。
舱门风道16、左舱体风道17和右舱体风道34组成的气体导流通道,且优选地导流通道为与舱体靠近底部的一侧,导流通道的一端为进气端,另一端为回气端;液氮源为液氮罐31,液氮罐31将液氮送入进液管10中,风机23启动,其出风端吹出气体,并加速位于进液管10末端的液氮与空气接触,同时将汽化后的液氮送入导流通道中;进入导流通道进气端的低温氮气中,低温氮气进入左舱体风道17中,并随着风机23源源不断的流体推动力,低温氮气沿着导流通道前行,同时一部分低温氮气通过壁面透风孔35进入冷疗舱本体的内腔中,进行热交换,给舱体进行降温,另一部分低温氮气依次经过舱门风道16、左舱体风道17以及右舱体风道34后从导流通道的回气端进入搅拌壳24的内腔中,并位于风机23的进风端;接着风机将进风端的气体从出风端吹出,并混合着刚刚汽化的低温氮气一同进入导流通道中,进行气流循环。
本发明中,利用了风机自身的性能特点,将气流的流通通道设置成一个环形,从而使位于导流通道中任何位置的流体既处于进气状态,又处于回流状态,以使风机出风端吹动的流体进入导流通道中,并循环一圈后回到风机的进风端,并经由风机的扇叶的转动,将进风端的流体送入风机的出风端,接着再次进入导流通道中,继而不断循环、将位于冷疗舱底部的低温空气不断循环利用、降低冷疗舱冷却时间以及冷疗舱降温时所需的能耗;同时在导流通道以及风机的作用下,以使低温空气绕着冷疗舱移动一圈,从而加速低温空气的均匀化、加速冷疗舱降温效率。
综上,本发明通过有效地设置用于冷疗舱的内循环结构,以使液氮汽化后产生的气体能快速、均匀地布满冷疗舱腔体内,还能将低温氮气循环一圈后,继续被送入冷疗舱中,实现低温氮气快速、有效地循环,降低冷疗舱冷却时间、降低冷疗舱的能耗。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对本发明中的气体循环结构做出进一步地说明。
在所述左舱体风道17和右舱体风道34之间设置有连接风道39,所述连接风道39的两端分别与左舱体风道17远离舱门风道16的一端和右舱体风道34远离舱门风道16的一端连通。连接风道39同舱门风道16一样,通过壁面透风孔35与舱体1的内腔连通。
搅拌壳24通过出风管道42以及回风管道43固定在舱体1上,风机23吹出的风通过出风管道42进入左舱体风道17,位于右舱体风道34的在风机的推力的作用下通过回风管道进入风机23的进风端,舱门闭合时,在不考虑壁面透风孔的前提下、搅拌壳24、出风管道42、左舱体风道17、舱门风道16、右舱体风道34、回风管道43以及连接风道39组成一个闭合的管路。
具体的,在风机23的带动下,气体的流动为:液氮罐31将液氮送入进液管10中,风机23启动,其出风端吹出气体,并加速位于进液管10末端的液氮与空气接触,同时将汽化后的液氮通过出风管道42送入导流通道中;进入导流通道进气端的低温氮气中,一部分进入连接风道39中,连接风道39的气体通过避免透风孔35进入舱体内腔中;另一部分低温氮气进入左舱体风道17中,并随着风机23源源不断的流体推动力。低温氮气沿着导流通道前行,同时导流通道中的低温氮气中,一部分通过壁面透风孔35进入冷疗舱本体的内腔中,进行热交换,给舱体进行降温,另一部分低温氮气依次经过舱门风道16、左舱体风道17以及右舱体风道34后移动到导流通道的回气端,同时连接风道39中的气体移动到回气端,并一起通过回风管道43进入搅拌壳24的内腔中,并位于风机23的进风端;接着风机将进风端的气体从出风端吹出,并混合着刚刚汽化的低温氮气一同进入导流通道中,进行气流循环。
在实际使用时,风机23的速度不能过大,以避免风速过大而在导流通道进风端缺乏低温氮气进入连接通道39中。同时风机23的速度不能过小,以避免导流通道的回气端缺乏足够的气流推动力来推动其进入搅拌壳。
例如当连接风道39的半径为1m、风道横截面为20cm2,风机的风速优选地为1.5~6m/s。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对本发明在实际使用中的身高适应性做出实施说明。
如图6所示,本发明中,在所述舱体1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机构18以及位于升降机构18升降端的底板36。
冷疗时,冷疗人员从舱门2进入冷疗舱本体内进行冷疗,冷疗人员站在底板36上,将头部伸出舱体,以避免头部氮气过多导致人员缺氧;而升降机构18支撑端高度可调,以便于根据不同身高的使用者,调整升降机构升降端的高度,以使使用者均能保持头部位于冷疗舱的舱体外。
在所述底板36上设置有底部透风孔37,所述底部透风孔37将底板36的上、下表面连通。
底部透风孔37的设置便于底板36上下的空气流动,加速温度变化,提高温度的均匀性。
在所述底板36的下方设置有覆盖筒38,所述升降机构18位于覆盖筒38的中心孔中。
覆盖筒38将升降机构覆盖住,以提高发明的美观。优选地,在覆盖筒38的侧壁上设置有流通孔,以便于覆盖筒内、外的空气通过流通孔流通,加速空气的均匀性。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控制做出实施说明。
本发明中,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以及均与控制器信号连接的操作面板4和位移传感器27,所述升降机构18为电控升降机构,其驱动电机与控制器连接,其中,
所述操作面板4固定在冷疗舱本体的外壁上,其采集输入信号,并将采集到的信号发送给控制器;
所述位移传感器27采集升降机构18升降端的高度信息,并将其采集到的信息发送给控制器;
控制器接收来自操作面板4以及位移传感器的信息,并控制升降机构18的1驱动电机的工作状态。
操作面板优选地采用触屏或者物理按键与显示器的组合。
使用者先进行身高测量,接着将其通过操作面板输入控制器,控制器根据使用者身高信息、位移传感器27采集升降机构18升降端的高度信息来适应性调整升降机构18升降端的高度。例如,升降机构18升降端的高度信息为80cm,使用者身高为190cm,其使用冷疗舱时,所需的升降机构18升降端的高度为20cm,则控制器控制升降机构18,以使其升降端的高度下降60cm。
通过位移传感器27检测升降端的高度以及电控来调整升降机18的高度,便于快速、准确地将其调整到所需的高度。
进一步地,在所述冷疗舱本体的内腔腔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5,温度传感器15优选地安装在腔壁靠近顶部的一侧,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其采集冷疗舱本体内侧的温度信息,并将其发送给控制;
在进液管10上接入电磁阀21,所述电磁阀21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控制电磁阀21的工作状态。
根据温度传感器15的所测值与控制器中程序设定值之比较,以控制电磁阀21的开、关和开关频率,从而通过控制喷入舱体内的液氮的量来控制温度。例如当温度传感器15所采集到的温度信息高于设定的温度信息时,电磁阀21开,继续向舱体内喷射低温氮气;当温度传感器15所采集到的温度信息低于设定的温度信息时,电磁阀21关,暂停向舱体内喷射低温氮气。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3中的电控式升降机构做出实施说明。
如图6所示,升降机构18采用剪叉式升降机,其包括两个x形的支撑组件、丝杆29和电机30,支撑组件包括两个铰接的连杆,支撑组件之间用两个驱动杆连接起来,丝杆29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其一端与一个驱动杆螺纹连接后、通过减速器与电机30的驱动端连接,其另一端与另一个驱动杆螺纹连接,支撑组件的底部与舱体1的底部滑动连接,丝杆转动,支撑组件底部的两端互相靠近或者远离,从而完成底板的上升和下降的调整。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3中的位移传感器做出实施说明。
如图6所示,位移传感器27采用拉线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的钢绳一端与升降装置的升降端连接,其另一端与传感器内部的回旋装置连接。当升降端上移时,钢绳被拉动,钢绳带动传感器传动机构和传感元件同步转动,已进行位移的检测;当升降端下移时,传感器内部的回旋装置将自动收回绳索,并在绳索伸收过程中保持张力不变,从而输出一个与绳索移动量成正比的电信号。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回温做出实施说明。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发明中,在所述搅拌壳24中设置有加热器25,所述加热器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加热器25的工作状态。
加热器25工作,将空气加热,热气的循环、流通同低温氮气,具体地:热量经风机23在搅拌壳24内搅拌推送入由舱体风道与舱门风道16组成的环形风道中,风道内热氮气通过舱体织布套20和舱门织布套19风道处的壁面透风孔进入舱内;部分未排出热氮气经导流通道的回气端再次进入搅拌壳24,气流按此方式进行内循环。升温过程中,热气从下向上流动,内部不会进入外部空气,因此内部升温不会化水,从而升温不需要对舱内烘干,升温快,升温电能消耗小。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是对身高测量做出实施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中,在所述冷疗舱上设置有人体身高测量器8。
当身高测量器为机械式数字量尺时,使用者先在身高测量器8上进行身高测量,接着将其通过操作面板输入控制器,控制器根据使用者身高信息、位移传感器27采集升降机构18升降端的高度信息来适应性调整升降机构18升降端的高度。例如,升降机构18升降端的高度信息为80cm,使用者身高为190cm,其使用冷疗舱时,所需的升降机构18升降端的高度为20cm,则控制器控制升降机构18,以使其升降端的高度下降60cm。
当身高测量器为机电式的量尺时,其与控制器连接,并将采集到的身高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接收来自身高测量尺的身高信息,并适应性调整升降机构18升降端的高度。
外部测量尺、丝杠升降机与拉线传感器匹配实现在被治疗人员未进入舱内前即可调整至合适的站台高度,高度实时显示在控制器主屏上,不必进入舱内后再调整高度,避免出现站台高度过低人员进入后口鼻不能露出氮气层,呼吸氮气造成缺氧窒息的危险。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是对冷疗舱的内部做出实施说明。
在所述舱体1和舱门2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舱体织布套20和舱门织布套19,连接舱门风道16和舱体1内腔的壁面透风孔35位于舱门织布套19上,连接舱体风道与舱体1内腔的壁面透风孔35位于舱体织布套20上。
冷疗舱内部使用织布包裹,相比金属避免而言可降低皮肤触碰到时的刺激感,提升美观性,并能对位于导流通道中的气体进行导流。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是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中,在所述舱体1的顶部设置有悬臂7,所述悬臂7的一端与舱体1的顶部连接,其另一端悬于舱体1上方,悬臂7的一侧设置有能照亮舱体1内壁的灯组12。
灯组12优选地采用半圆灯组,灯组为高亮度灯,灯光颜色可设定,冷疗舱运行时常亮,悬臂为半圆形使得灯光向下照射时正好汇聚在站台;在灯光照射下,人员进出时开关舱门方便,且在灯光与氮气作用下使得冷疗过程十分炫酷。、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是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中,在所述舱体1的顶部设置有能将冷疗舱本体顶部开口覆盖的活动盖板5,所述活动杆盖板5通过转轴与舱体1转动连接,绕着转轴的轴线转动活动盖板5,能使冷疗舱本体顶部开口被活动盖板5覆盖或者暴露出来。
冷疗舱预冷时,使用者位于舱体外侧,舱门关闭、冷疗舱本体顶部开口被活动盖板5覆盖,以使冷疗舱内部为一个密闭空间,便于快速、少量的低温氮气即可将冷疗舱进行预冷;预冷完成后,绕着转轴的轴线转动活动盖板5,使冷疗舱本体顶部开口暴露出来,打开舱门,使用者进入舱体,接着关闭舱门,进行冷疗。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是对舱门的闭合做出实施说明。
在所述舱体与舱门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侧壁密封条13,舱门上与舱体的侧壁密封条13接触的部位也设置有侧壁密封条13,在舱体的底部与舱门相对的部位设置有底部密封条14,同样的在舱门与舱体上设置有底部密封条14接触的部位也设置有底部密封条。
舱门与舱体通过磁性密封条密封,在灯光照射下,人员进出时开关方便,开关不费力。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是对液氮的进入做出实施说明。
如图4和图5所示,在进液管10上远离液氮源的一端设置有雾化喷嘴22。使用雾化装置和风机实现内循环,既能降低能源损耗又能提高温度均匀性。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是对液氮源做出实施说明。
液氮源为液氮罐,冷疗舱使用外部液氮罐集中供液,一台液氮罐通过真空保温管32输送至一台或则多台冷疗舱,如图7-图9所示,真空保温管的一端与液氮罐连通,其另一端与进液管10的一端连通;液氮罐与冷疗舱由墙板33隔开,这种使用方式液氮罐补充液氮更直接,且便于液氮罐的管理。外置液氮罐31可根据冷疗舱的配置数量选择不同型号,相比一台冷疗舱配置一个固定型号液氮罐而言其成本更低。
实施例13
舱门、舱体上均包裹有保温层,搅拌壳24也被保温层包括。控制器可以采用单片机、ARM处理器或者CPU等。单片机时型号优选为AT89C1051,温度传感器的型号优选为TR/02035,拉线位移传感器的型号优选为HY50S-800。所述拉线传感器27、电机30均安装于舱体1外部由电器壳9保护处于常温状态,避免低温受损。
实施例14
本发明,具体操作如下:
S1、进入冷疗前,被治疗人员通过冷疗舱体1上的身高测量器8实测其下巴立体的高度;
S2、将所测值通过操作面板4输入控制器中,控制器通过拉线位移传感器27感知到剪叉式升降机18的站台所处深度,即站台与舱体上口部的距离;控制器根据输入值判断是否发送信号给电机30,通过电机30的正转或反转转带动丝杆29,丝杆29的转动改变剪叉式升降机18的剪叉角度,通过其角度的改变来调节站台深度,以使升降机升降端的高度<被治疗人员下巴离地高度,使治疗过程中氮气不进入口鼻。
S3、设备进入预冷: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15的所测值与程序设定值之比较,控制液氮电磁阀21的开/关,和开关频率,从而通过控制喷入液氮的量来控制温度。电磁阀21开启时液氮经过雾化喷嘴22进入被保温层26包覆的搅拌壳24,由风机23搅拌的氮雾推送入由舱体风道与舱门风道16组成的圆形风道,风道内氮雾通过舱体织布套20和舱门织布套19风道处的预留小孔进入舱内;部分未排出氮雾经风道17的回风口再次进入搅拌壳24,气流按此方式进行内循环;
预冷过程中舱门2、活动盖板5始终处于关闭状态,这样可控制氮雾过度外溢和防止气体对流,减少预冷液氮的消耗;舱内液氮汽化进行热交换后体积增加变成氮气,氮气通过活动盖板5上有小量预紧力只能单向流通的排气帽6排出舱外;
S4、舱内完成预冷开启活动盖板5,工作人员手拉半圆形扶手3将舱门打开,此时舱体1顶部的悬臂7上的半圆灯组12亮起,灯光照射舱内便于被治疗人员进入;
S5、人员进入后控制器进行2~3min的冷疗倒计时,冷疗过程中的温度恒温方式与预冷时相同,完全由控制器控制电磁阀21实现;预冷和治疗过程中风机23的驱动电机始终保持运转。所述电磁阀21、风机23的电机部分均安装于舱体1外部由电器壳9保护处于常温状态,避免低温受损;
S6、完成冷疗后若短时间不使用设备可关闭活动盖5减少冷气外溢量,减少再次使用时预冷的液氮消耗量;若长时间不用或则已完成多个治疗量周期关闭活动盖5,操作电脑4进入回温模式,此模式下电磁阀21保持常闭。回温时舱顶活动盖板关闭,风机将加热器的热量鼓出内循环升温;升温只对氮气加热,冷氮气与舱内各部件逐渐升温,氮气升温体积增加升温过程亦是氮气排出的过程,活动盖板上的排气帽6有小量预紧力只能单向流通,外部空气(水汽)不能进入,升温不会产生化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具备内循环且低能耗的液氮冷疗舱,包括液氮源和冷疗舱本体,所述冷疗舱本体包括舱体(1)和舱门(2),所述舱门(2)的一侧与舱体(1)的一侧铰接,所述液氮源通过舱体(1)上的进液管(10)将液氮送入冷疗舱本体的内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液管(10)与舱体(1)之间设置有搅拌壳(24)以及固定在搅拌壳(24)内腔腔壁上的风机(23),所述进液管(10)上远离液氮源的一端与搅拌壳(24)的内腔连通,在舱门(2)的内壁上设置有舱门风道(16),在舱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舱体风道,所述舱体风道有两个,分别为左舱体风道(17)和右舱体风道(34),当舱门(2)闭合时,所述舱门风道(16)的两端分别与左舱体风道(17)的一端以及右舱体风道(34)的一端连通,左舱体风道(17)的另一端以及右舱体风道(34)的另一端均与搅拌壳(24)的内腔连通,且左舱体风道(17)的端部与风机(23)的出风端相对,右舱体风道(17)的端部与风机(23)的进风端相对;
舱门风道(16)、左舱体风道(17)以及右舱体风道(34)均通过壁面透风孔(35)与舱体(1)的内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内循环且低能耗的液氮冷疗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舱体(1)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机构(18)以及位于升降机构(18)升降端的底板(3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备内循环且低能耗的液氮冷疗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以及均与控制器信号连接的操作面板(4)和位移传感器(27),所述升降机构(18)为电控升降机构,其驱动电机与控制器连接,其中,
所述操作面板(4)固定在冷疗舱本体的外壁上,其采集输入信号,并将采集到的信号发送给控制器;
所述位移传感器(27)采集升降机构(18)升降端的高度信息,并将其采集到的信息发送给控制器;
控制器接收来自操作面板(4)以及位移传感器的信息,并控制升降机构(18)的1驱动电机的工作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备内循环且低能耗的液氮冷疗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疗舱本体的内腔腔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5),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其采集冷疗舱本体内侧的温度信息,并将其发送给控制;
在进液管(10)上接入电磁阀(21),所述电磁阀(21)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控制电磁阀(21)的工作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备内循环且低能耗的液氮冷疗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搅拌壳(24)中设置有加热器(25),所述加热器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加热器(25)的工作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备内循环且低能耗的液氮冷疗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36)上设置有底部透风孔(37),所述底部透风孔(37)将底板(36)的上、下表面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具备内循环且低能耗的液氮冷疗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疗舱上设置有人体身高测量器(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内循环且低能耗的液氮冷疗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舱体(1)和舱门(2)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舱体织布套(20)和舱门织布套(19),连接舱门风道(16)和舱体(1)内腔的壁面透风孔(35)位于舱门织布套(19)上,连接舱体风道与舱体(1)内腔的壁面透风孔(35)位于舱体织布套(20)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内循环且低能耗的液氮冷疗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舱体(1)的顶部设置有悬臂(7),所述悬臂(7)的一端与舱体(1)的顶部连接,其另一端悬于舱体(1)上方,悬臂(7)的一侧设置有能照亮舱体(1)内壁的灯组(1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内循环且低能耗的液氮冷疗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舱体(1)的顶部设置有能将冷疗舱本体顶部开口覆盖的活动盖板(5),所述活动杆盖板(5)通过转轴与舱体(1)转动连接,绕着转轴的轴线转动活动盖板(5),能使冷疗舱本体顶部开口被活动盖板(5)覆盖或者暴露出来。
CN201910025392.XA 2019-01-11 2019-01-11 一种具备内循环且低能耗的液氮冷疗舱 Pending CN1095680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25392.XA CN109568055A (zh) 2019-01-11 2019-01-11 一种具备内循环且低能耗的液氮冷疗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25392.XA CN109568055A (zh) 2019-01-11 2019-01-11 一种具备内循环且低能耗的液氮冷疗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68055A true CN109568055A (zh) 2019-04-05

Family

ID=65916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25392.XA Pending CN109568055A (zh) 2019-01-11 2019-01-11 一种具备内循环且低能耗的液氮冷疗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68055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16888A (zh) * 2019-11-21 2020-03-27 上海理工大学 缓解疲劳的低温冷冻治疗仪装置
WO2020215529A1 (zh) * 2019-04-24 2020-10-29 青岛世纪杰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便携式全身超低温身体机能恢复系统
CN112370233A (zh) * 2020-10-30 2021-02-19 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氮挥发装置
CN114028208A (zh) * 2021-11-26 2022-02-11 查显进 亚低温氧疗仪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960017494U (ko) * 1994-11-30 1996-06-17 삼성중공업주식회사 수직 승하강 장치의 자동정위치조정 장치
DE19808811A1 (de) * 1998-03-03 1999-09-09 Crio Medizintechnik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Erzeugung von Kaltluft
EP1398292A1 (de) * 2002-09-13 2004-03-17 MAHA Maschinenbau Haldenwang GmbH & Co. KG Steuervorrichtung für Hebebühnen
RU48473U1 (ru) * 2005-07-05 2005-10-27 Сергеева Анастасия Александровна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криотерапии
KR20080000168U (ko) * 2007-12-31 2008-02-13 넥슨 주식회사 극저온요법기기
RU122884U1 (ru) * 2012-01-31 2012-12-20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фирма "Реабокс"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оведения воздушно-газовых лечебных процедур
RU130836U1 (ru) * 2013-03-29 2013-08-10 Владимир Петрович Шуппо Криотерапевтичес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US20170209302A1 (en) * 2016-01-19 2017-07-27 Cryotech Nordic Ou Fluid circulation system for a cryocabin arrangement and related cryocabin arrangement
US20180055685A1 (en) * 2016-08-29 2018-03-01 Revo Cryotherapy, LLC Cryotherapy system with inflatable chamber
WO2018220422A1 (es) * 2017-05-30 2018-12-06 Qw Health Colombia S.A.S Maquina de crioterapia para recuperación o tratamiento de sistema muscular mediante aplicación de frio homogéneo
CN109157323A (zh) * 2018-11-05 2019-01-08 赖飞 一种全身冷冻治疗系统
CN209864439U (zh) * 2019-01-11 2019-12-31 四川海盛杰低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内循环且低能耗的液氮冷疗舱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960017494U (ko) * 1994-11-30 1996-06-17 삼성중공업주식회사 수직 승하강 장치의 자동정위치조정 장치
DE19808811A1 (de) * 1998-03-03 1999-09-09 Crio Medizintechnik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Erzeugung von Kaltluft
EP1398292A1 (de) * 2002-09-13 2004-03-17 MAHA Maschinenbau Haldenwang GmbH & Co. KG Steuervorrichtung für Hebebühnen
RU48473U1 (ru) * 2005-07-05 2005-10-27 Сергеева Анастасия Александровна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криотерапии
KR20080000168U (ko) * 2007-12-31 2008-02-13 넥슨 주식회사 극저온요법기기
RU122884U1 (ru) * 2012-01-31 2012-12-20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фирма "Реабокс"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оведения воздушно-газовых лечебных процедур
RU130836U1 (ru) * 2013-03-29 2013-08-10 Владимир Петрович Шуппо Криотерапевтичес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US20170209302A1 (en) * 2016-01-19 2017-07-27 Cryotech Nordic Ou Fluid circulation system for a cryocabin arrangement and related cryocabin arrangement
US20180055685A1 (en) * 2016-08-29 2018-03-01 Revo Cryotherapy, LLC Cryotherapy system with inflatable chamber
WO2018220422A1 (es) * 2017-05-30 2018-12-06 Qw Health Colombia S.A.S Maquina de crioterapia para recuperación o tratamiento de sistema muscular mediante aplicación de frio homogéneo
CN109157323A (zh) * 2018-11-05 2019-01-08 赖飞 一种全身冷冻治疗系统
CN209864439U (zh) * 2019-01-11 2019-12-31 四川海盛杰低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内循环且低能耗的液氮冷疗舱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15529A1 (zh) * 2019-04-24 2020-10-29 青岛世纪杰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便携式全身超低温身体机能恢复系统
CN110916888A (zh) * 2019-11-21 2020-03-27 上海理工大学 缓解疲劳的低温冷冻治疗仪装置
CN112370233A (zh) * 2020-10-30 2021-02-19 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氮挥发装置
CN114028208A (zh) * 2021-11-26 2022-02-11 查显进 亚低温氧疗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68055A (zh) 一种具备内循环且低能耗的液氮冷疗舱
CN109431796A (zh) 一种理疗艾灸系统
CN209864439U (zh) 一种具备内循环且低能耗的液氮冷疗舱
CN206463082U (zh) 多功能小动物手术台
CN105839714B (zh) 淋浴结构
CN208920825U (zh) 一种具有风道切换功能的烘干机
CN208071964U (zh) 一种用于面料的涂覆设备
CN208549582U (zh) 一种动物光照实验箱
CN206959435U (zh) 一种用于冷柜玻璃的除雾系统
CN205718209U (zh) 一种晶圆清洗机
CN219273082U (zh) 一种新型低温恒温装置
CN108371580A (zh) 一种腿部冷热敷治疗器材
CN208936759U (zh) 一种红外线加热的装置
CN208187009U (zh) 一种纤维板加工用蒸汽烘干装置
CN210407809U (zh) 一种自动恒温沙发
CN208096679U (zh) 一种暖风快干淋浴器
CN209596155U (zh) 一种带有速度指示灯的电动按摩器
CN207132647U (zh) 一种新型电力设备箱
CN206749033U (zh) 一种新型双向拉伸制膜机
CN206986186U (zh) 一种抗肿瘤免疫细胞培养箱
CN207525526U (zh) 带烘干功能的晾衣机
CN110237417A (zh) 一种用于美容护肤的导入装置
CN206627577U (zh) 一种电气性能温升测试设备
CN207627582U (zh) 一种畜牧用气囊式按摩箱
CN214751565U (zh) 睡眠环境舒适性测试实验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611130 Wenjiang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eastern sec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ark, Chengdu cross strai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ark

Applicant after: Haier Biomedical Technology (Chengdu) Co.,Ltd.

Address before: 611130 Wenjiang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eastern sec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ark, Chengdu cross strai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ark

Applicant before: SICHUAN HAISHENGJIE CRYOGENIC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