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65100A - 电介质波导电缆 - Google Patents

电介质波导电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65100A
CN109565100A CN201780046147.6A CN201780046147A CN109565100A CN 109565100 A CN109565100 A CN 109565100A CN 201780046147 A CN201780046147 A CN 201780046147A CN 109565100 A CN109565100 A CN 1095651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lectric
waveguide cable
cable according
cable
dielectric wave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4614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迈克尔·沃利特策
贡纳·阿姆布雷希特
赖纳·比普斯
雷蒙德·克拉芬伯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senberger Hochfrequenztechnik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Rosenberger Hochfrequenztechnik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senberger Hochfrequenztechnik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Rosenberger Hochfrequenztechnik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95651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651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3/00Waveguides; Transmission lin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3/16Dielectric waveguides, i.e. without a longitudinal condu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1/00Communication cables or conductors
    • H01B11/18Coaxial cables; Analogous cables having more than one inner conductor within a common outer conductor
    • H01B11/1804Construction of the space inside the hollow inner condu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009Details relating to the conductive cores

Landscapes

  • Wave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介质波导电缆,特别是用于汽车领域,用于传输千兆赫的范围内的电磁波,包括第一电介质并包括第二电介质,第二电介质中含有空气;其中将第一电介质设计用于传输电磁波,并且第一电介质具有第一介电常数;其中第二电介质至少部分地包裹第一电介质,将第二电介质设计用于在空间上限制电磁波,并且第二电介质具有低于第一介电常数的第二介电常数。本发明还涉及信号的传输方法。

Description

电介质波导电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传输千兆赫范围内的射频信号的电介质波导电缆,还涉及一种信号的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用于千兆赫范围内的电磁波的非电介质波导电缆是已知的。例如,US2014/0368301A1公开了一种包括电介质芯和电介质套管的波导,所述电介质芯和电介质套管由金属分界体包裹。
用于光学地传输频率在太赫兹范围内的信号的电介质波导电缆(例如OWG(光波导)或POF(聚合物光纤))早已为人所知。这种电缆通常含有石英玻璃或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基于所使用的材料,由于芯、套管和护套之间的直径比不合适,这些电缆不适用于千兆赫兹范围内的信号传输。
发明内容
在此背景下,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介质波导电缆,适用于在50GHz和500GHz之间的频率范围内传输信号。
根据本发明,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组件实现了所述目的。
因此,提供了以下内容:
-电介质波导电缆,特别是用于汽车领域,用于传输千兆赫的范围内的电磁波,包括第一电介质并包括第二电介质,第二电介质中含有空气;其中将第一电介质设计用于传输电磁波,并且第一电介质具有第一介电常数;其中第二电介质至少部分地包裹第一电介质,将第二电介质设计用于在空间上限制电磁波,并且第二电介质具有低于第一介电常数的第二介电常数;和
-用于通过电介质波导传输频率为50-500GHz,波长在0.6mm到6mm之间的信号的方法,其中电介质波导中的第一电介质的直径与待传输的信号的自由空间波长之间的比率在0.5到2之间,特别是在0.7到1.5之间,特别是大约为1.0。
本发明所基于的思想是包裹具有降低的介电常数的电介质套管的电介质芯材料。由于在第二电介质中含有空气,所以可以进一步降低所述第二电介质的介电常数。
在设计第二电介质时,必须在机械稳定性和在第二电介质中尽可能高的空气比例之间实现折中。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电介质层必须设计为具有尽可能高的介电常数,使得电磁波保持在第一电介质中。这改善了信号传输,特别是在电缆弯曲时。
必须为第二电介质选择较低的介电常数,这样就改善了第一电介质中波的引导。此外,第二电介质的较低介电常数减少了损耗。
电介质套管设计为即使在千兆赫范围内的频率下,它也会集中电磁波的尽可能大的一部分在芯中传输。
根据本发明的电介质波导仅使用电介质材料进行信号传输。因此,电介质波导的两端彼此直流隔离(DC-isolated)。
在其他从属权利要求中以及在参考附图的说明中可以找到有利的改进和发展。
毋庸置疑,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上述特征和下文即将说明的特征不仅可以在分别表示的组合中使用,而且可以在其他组合中使用或单独使用。
术语“芯”和“第一电介质”,“套管”和“第二电介质”,以及“护套”和“第三电介质”在下文中分别同义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电介质波导电缆还具有第三电介质,该第三电介质形成第一和第二电介质的外保护套。这样就可以保护电介质波导电缆免受外部环境影响,例如UV辐射或机械影响。此外,可以选择第三电介质的刚性,使得波导电缆不易扭结。
第一、第二和第三电介质的正确材料和直径组合可导致电介质波导电缆表现出低衰减,低色散和高接触不敏感性,也就是说电缆中波的引导不受手接触的影响。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电缆还可以设计为与水或金属接触。
此外,有利的是,第三电介质由各种材料构成。在这种情况下,外层保护波导电缆免受非电气环境影响,例如UV辐射影响或机械影响。就其材料特性而言,第二内层设计为保护波导电缆免受电气环境影响。这样,护套的第二内层也将波导电缆中的电场屏蔽在外部。这样,可以将保护套形式的第三电介质设计为用于各种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第一电介质的介电常数与第二电介质的介电常数之间的差值在0.3到2.0之间,特别是在0.5到1.2之间,特别是大约0.8。
目前是否存在介电常数小于2.0的固体材料尚不可知。因此,通过在第二电介质中包含特定量的空气来实现介电常数的这些差异。第一电介质和第二电介质的介电常数之间的较大差异改善了第一电介质中的电磁波的引导。因此,即使弯曲半径小,也可以引导电磁波。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改进方案,第一和/或第二电介质包含聚乙烯(PE)和/或聚丙烯(PP)和/或聚四氟乙烯(PTFE)。
虽然迄今为止PE,PP或PTFE尚未用于传输电介质波导的电磁波,但是大量测试表明,在千兆赫范围内,所述材料表现出低衰减现象,并且电介质波导电缆的介电常数和损耗因子之间的比率特别有利。
当所述材料用于汽车领域时,可以混合添加剂以增强耐温性。
此外,所述材料由于其柔韧性而特别有利。如果设计合理,包括所述材料的波导电缆具有五倍于电缆直径的弯曲半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第二电介质为泡沫——特别是PE泡沫的形式,和/或网格形式,和/或至少一个包裹第一电介质的带的形式,和/或非织造材料。
塑料泡沫适于包含空气同时具有足够的机械稳定性。作为替代方案,第二电介质也可以是网格的形式,在网格的各条纤维之间具有足够大的中间空间。另一替代方案为:第二电介质可以是一条或多条包裹第一电介质的带的形式。另一替代方案为:第二电介质可以是非织造材料的形式。非织造材料理解为具有非定向纤维的片状结构。
在这种情况下,将第二电介质构造为混合材料是特别有利的。因此,第二电介质还可包括泡沫、网格或带状材料等成分中的多个。另外,泡沫可以具有多个不同材料的介电层。还可以想到用各种材料的纤维或使用多种不同材料的带来编织网格。
这样,第二电介质可以在机械和电气特性方面以特别有利的方式设计。另外,可以进一步调节第二电介质的介电常数。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第三电介质包含热塑性弹性体(TPE),特别是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TPE-S)。TPE——特别是TPE-S——是具有很大的损耗因子和有利的机械性能的电介质,特别是在抗扭结方面,且还具有高阻燃性。
片材很大的损耗因子的另一个优点是相对较高的非期望的模式因此严重衰减,因为这些模式具有比待传输的基谐模式(fundamental mode)更大的电磁场范围。
根据另一优选实施例,第一电介质具有充有空气的孔。这样,可以实现在特定频率范围内的电磁波的群延迟时间恒定的结果。这样就加宽了频带,为所述频带设计了电介质波导电缆。
另外,孔减小了电缆衰减,因为至少一部分能量导向孔中,并且在孔中几乎没有衰减。
该孔特别有利地在第一电介质中沿轴向居中地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第一电介质具有对称的横截面,特别是圆形或多边形的横截面。如果芯的横截面对称,则波不受优选方向的控制。这在圆偏振波的情况下尤其有利。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第一电介质的横截面的边长不同。在线性极化波的情况下,其振荡方向可以与边长之一平行。基于波的馈送,这样就产生了待传输的电磁波的优选方向,该优选的方向沿平行于振荡方向的边长,即相对较长或相对较短的边长。这导致即使在电缆弯曲的情况下,电磁极化的方向稳定性也增加。
特别地,选择具有无限大量对称轴的横截面区域,特别是具有两个对称轴是有利的。例如,第一电介质的横截面可以是矩形或椭圆形。具有椭圆形横截面的电介质易于制造。
横截面边长各异的芯对于线性极化波特别有利。波的极化遵循半轴的方向。短边馈电导致衰减较低。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第二电介质具有多个辐条,特别是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七个或八个辐条。这样就可以进一步调节第二电介质的介电常数。将辐条理解为第一电介质和第三电介质之间的间隔件,该间隔件在垂直于传输方向的平面中延伸,即径向延伸,并且仅部分地填充第一和第三电介质之间的中间空间。
作为替代方案,还可以想到第二电介质在轴向方向上具有多个支撑盘。在这种情况下,在电缆的传输方向上形成多个彼此相继的支撑盘。支撑盘之间的距离应根据波长确定。这样就可以进一步调节第二电介质的介电常数。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第二电介质具有至少一条填充细丝,特别是两条填充细丝,螺旋地包裹第一电介质。填充细丝可以具有一种或多种纤维或一种或多种泡沫股线,并确保在第一电介质周围的区域中具有其它气穴。特别有利的是:将所述填充细丝包裹在芯上以聚拢第一电介质的外轮廓。
更加有利的是当第二电介质具有围绕至少一根光纤的泡沫块时。在这种情况下,空气充入纤维和泡沫块之间。这样,可以进一步调节第二电介质的介电常数。
在适当的情况下,上述改进和发展可以以任何期望的方式彼此组合。本发明的进一步可能的改进、发展和实施方式还包括未明确引用的上文或下文关于示例性实施例描述的本发明的特征的组合。特别地,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将在这种情况下添加各个方面作为对本发明的相应基本形式的改进或补充。
附图说明
下面将使用在附图的示意图中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介质波导电缆的剖视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介质波导电缆的剖视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介质波导电缆的剖视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介质波导电缆的剖视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介质波导电缆的剖视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介质波导电缆的剖视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介质波导电缆的剖视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介质波导电缆的剖视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介质波导电缆的剖视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介质波导电缆的剖视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光波导和电介质波导电缆的介电常数曲线;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电介质波导电缆的两个介电常数曲线的比较。
附图旨在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附图示出了实施例,并且结合说明书,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概念。参考附图,其他实施例和所提到的很多优点变得清晰。附图中所示的元件彼此不一定按比例显示。
在附图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相同的,功能相同的和作用相同的元件、特征和部件分别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下文将连贯全面地对这些附图进行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图1-10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介质波导电缆。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所述根据图1-10的修改可以以任何期望的方式进行交换和组合。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介质波导电缆10。波导电缆10包括用于传输电磁波的电介质芯12,用于屏蔽待传输的波的电介质套管14,以及用于保护电介质波导电缆10的电介质护套16。
在图1中,由PE构成的芯12具有圆形横截面。由PE泡沫构成的套管14设计成同心地包裹芯。泡沫设计成在足够的机械稳定性下适于在套管14中包含尽可能多的空气。
由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TPE-S)组成的护套16设计成同心地包裹套管14。护套16保护电缆10免受UV辐射和机械影响。另外,所述护罩还保护电缆10不被使用者触摸。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介质波导电缆20。与图1相似,电缆20具有芯22、套管24以及护套26。图2中的电缆20与图1中的电缆10的不同之处在于电缆20的芯22具有孔21。
孔21构造在芯22的中心。但是,也可以想到将孔21与芯22非对称地布置。此外,可以想到在芯22中形成多个孔21。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另一电介质波导电缆30。图3中的电介质波导电缆30以与图2中的电缆20类似的方式构造,并且具有带有孔31的芯32、套管34和护套36。
电缆30与图2中的电缆20的不同之处在于芯32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芯32的矩形横截面产生了波的优选方向,根据波的馈送,所述波沿着芯的相对长或相对短的一侧的方向传播。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波导电缆40,其以与电缆30类似的方式构造,具有与电缆30类似的技术效果。与电缆30类似,电介质波导电缆40还包括具有孔41的芯42、包裹芯42的PE泡沫、以及由TPE-S组成的护套46。
图4中的电缆40凭借芯42的椭圆的横截面形状区别于电缆30。与芯32类似,图4中的芯42的边长(即半轴)也各异。因此,待传送的波同样被强制在优选方向,该优选方向是沿相对长或相对短的半轴方向。但是,根据当前的研究成果,在横截面为椭圆形的情况下,制造方面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电介质波导电缆50,其具有芯52(孔51穿过芯52)、套管54和护套56。
电介质波导电缆50与上述电缆不同之处在于多边形横截面形状的芯52。在图5中,多边形横截面同样具有不同的最大边长57和58。毋庸置疑,如果不需要波的优选方向,那么也可以设想多边形横截面具有相同的最大边长57、58。此外,多边形的最大边长57、58可以以任何所需的方式以与图3中的矩形或图4中的椭圆的边长完全相同的方式变化。
尽管图2-5中的电介质波导电缆20、30、40和50中的每个都有孔,但毋庸置疑,也可以将电缆20、30、40、50设计成在芯中没有孔。
另外,电介质波导电缆10、20、30、40和50的套管皆为PE泡沫。毋庸置疑,作为替代方案,根据本发明的替代实施例,例如聚四氟乙烯(PTFE)带或网格也是可以想到的。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电介质波导电缆60的另一实施例。与上述电缆类似,电缆60还具有芯62和护套66。
电缆60与上述电缆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套管具有辐条64。在辐条64之间形成气穴63。应根据机械方面的考虑——特别是稳定性要求来设计辐条64。因此,可以设想将辐条64设计成在电缆60的传输方向上是连续的,或者沿着传输方向以支撑盘的方式布置多层辐条64,其中所述辐条相互之间的距离取决于要传输的波的波长。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介质波导电缆70。电介质波导电缆70具有芯72,并具有第二电介质74,第二电介质74具有气穴73。护套76用气穴73包裹第二电介质74。在图7中,第二电介质74或套管为所谓的填充细丝,以螺旋方式包裹芯72,因此在护套76和芯72之间形成空间。填充细丝74可具有多个相对较小的纺织细丝。这样,填充细丝74的介电常数可以根据特定应用进行调节。
电缆60和72的芯62和72没有任何孔。毋庸置疑,电缆60和70也可以设计成在芯62和72中分别有孔。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介质波导电缆80。与图2中的电缆20类似,电缆80还具有TPE护套86、具有孔81的芯82和电介质套管83、84。
电缆80与上述电缆的不同之处在于其电介质套管的结构——所述电介质套管为两层83和84。通过为套管83、84选择各种塑料,或者通过套管83、84的相应层厚度,可以根据特定应用来调节介电常数。虽然图8仅作为示例示出了两层,但是也可以想到包括多于两层的结构。
毋庸置疑,套管83、84的层结构可以以任何期望的方式与上述介电质波导电缆10、20、30、40或50中的一个组合。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另一电介质波导电缆90。
与图2中的电介质波导电缆20类似,电缆90具有芯92(芯92具有孔91)、套管94以及护套95、96。
电缆90与电缆20的不同之处在于护套95、96的多层结构,护套95、96具有第一层96和第二层95。第一层96包含TPE-S,第二层95包含PE。这样,外护套96保护电缆免受机械影响和UV辐射,而内护套95电保护和屏蔽电缆。
虽然图9中示出了两层护套95、96,但也可以想到多于两层的护套。
毋庸置疑,上述电介质波导电缆10、20、30、40、50、60、70和80可以以任何期望的方式与电缆90的多层护套95、96组合。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另一电介质波导电缆100,与上述电缆类似,电缆100还具有护套107、套管106和具有孔101的芯102。电缆100凭借两个填充细丝103和104区别于上述电缆。填充细丝103和104包裹在芯102周围,从而填充细丝103和104向矩形芯102提供所需的——例如圆形或椭圆形——外形。毋庸置疑,可以想象填充细丝103和104包裹在具有任何所需横截面的芯上。但是,这对于有角(即矩形或多边形)横截面的芯尤其必要,因为有角芯制造起来比较困难。
图11显示了各种导体径向的四个介电常数。根据现有技术的单模光纤导体、多模光纤导体和聚合物光纤(POF)导体的介电常数曲线17、18、19分别基于单模和多模的1550nm的波长和POF的650nm的波长。根据本发明的电介质波导的介电常数曲线11基于2.14mm的波长。
在图11中,λ0表示自由空间波长,x表示距导体中心点的径向距离,而εr表示介电常数。
基于电介质波导10的介电常数曲线11,可以在x/λ0≈0.5处识别出εr的第一个不连续点。该不连续点出现在第一电介质12和第二电介质14之间的过渡处。显然,第一电介质(即芯)的直径大致对应于信号的波长。
第一电介质10的直径与电介质波导在千兆赫范围内的频率的自由空间波长之间的比率通常在0.25到1.0之间,特别是在0.35到0.75之间,特别是约0.5。基于如此低的比率,在第一电介质中很大程度地引导基谐模式。
可以在x/λ0≈1.25处识别出εr的另一个不连续点。该不连续点出现在第二电介质14和第三电介质16之间的过渡处。
电介质波导10的介电常数曲线11在x/λ0≈1.4处在电介质波导的外边缘处结束。空气的介电常数如下所示。由于不排除要传输的波部分地在电缆外传播,所以介电常数用1表示。
因此,电介质波导的总直径约为待传输的信号的自由空间波长的三倍。
基于单模光纤导体的介电常数曲线17,可以在x/λ0≈3.3处识别出εr的第一个小的不连续点。该不连续点出现在芯和护套之间的过渡处,并且Δεr≤0.1。因此,芯直径与自由空间波长的比率明显大于根据本发明的电介质波导中的相应比率。因此,信号的基谐模式在单模光纤中引导比在电介质波导中引导差很多。
基于多模光纤导体的介电常数曲线18和基于聚合物光纤(POF)导体的介电常数曲线19,分别可以在x/λ0≈16和x/λ0≈750处识别出εr的第一个不连续点。这种不连续点出现在芯和护套之间的过渡处。因此,信号的基谐模式在多模光纤中和在POF导体中引导,也比在电介质波导中引导得差很多。
单模光纤导体的介电常数曲线17、多模光纤导体的介电常数曲线18和聚合物光纤导体的介电常数曲线19的介电常数曲线仅部分地示出,如图11所示。所述导体在X/λ0≈1350处仍未终止,并且因为材料还有进一步转变,所以出现更多不连续点。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没有孔的电介质波导电缆10的和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孔31的电介质波导电缆30的介电常数曲线11、37之间的比较。
介电常数曲线37在x/λ0≈0.1处具有εr的第一不连续点。此时,过渡是从孔到第一电介质32的过渡。在充气孔中,介电常数约为1。可以在x/λ0≈0.6处识别出εr的另一个不连续点。该不连续点出现在第一电介质32和第二电介质34之间的过渡处。可以在x/λ0≈1.27处识别出εr的另一个不连续点。该不连续点出现在第二电介质34和第三电介质36之间的过渡处。在最后一个不连续点处,介电常数下降到1,这里是电缆的终点。
虽然已经参考上面的优选示例性实施例完整地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而是可以以各种方式进行修改。
附图标记列表
10 电介质波导电缆
11 电介质波导电缆的介电常数曲线
12 第一电介质
14 第二电介质
16 第三电介质
17 单模光纤导体的介电常数曲线
18 多模光纤导体的介电常数曲线
19 聚合物光纤导体的介电常数曲线
20 电介质波导电缆
21 孔
22 第一电介质
24 第二电介质
26 第三电介质
30 电介质波导电缆
31 孔
32 第一电介质
34 第二电介质
36 第三电介质
37 具有孔的电介质波导电缆的介电常数曲线
40 电介质波导电缆
41 孔
42 第一电介质
44 第二电介质
46 第三电介质
50 电介质波导电缆
51 孔
52 第一电介质
54 第二电介质
56 第三电介质
60 电介质波导电缆
62 第一电介质
63 气穴
64 第二电介质
66 第三电介质
70 电介质波导电缆
72 第一电介质
73 气穴
74 第二电介质
76 第三电介质
80 电介质波导电缆
81 孔
82 第一电介质
83 第二电介质的内层
84 第二电介质的外层
86 第三电介质
90 电介质波导电缆
91 孔
92 第一电介质
94 第二电介质
95 第三电介质的内层
96 第三电介质的外层
100 电介质波导电缆
101 孔
102 第一电介质
103 第一填充细丝
104 第二填充细丝
105 气穴
106 聚乙烯泡沫
107 第三电介质

Claims (15)

1.一种电介质波导电缆(10),特别是用于汽车领域,用于传输频率在千兆赫范围内的电磁波,包括第一电介质(12;22;32;42;52;62;72;82;92;102)并包括第二电介质(14;24;34;44;54;64;74;83,84;94;103;104),所述第二电介质中含有空气;
其中,所述第一电介质用于传输电磁波,并且所述第一电介质具有第一介电常数;
其中,所述第二电介质至少部分地包裹所述第一电介质,所述第二电介质用于在空间上限制电磁波,并且所述第二电介质具有低于所述第一介电常数的第二介电常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介质波导电缆,还具有第三电介质(16;26;36;46;56;66;76;86;95,96;107),所述第三电介质形成所述第一和第二电介质的外保护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介质波导电缆,其中,所述第三电介质具有由各种材料构成的多个层(95,96),其中外层(96)用于保护所述波导电缆免受非电气环境影响,并且其中内层(95)设计成保护所述波导电缆免受电气环境影响并屏蔽所述波导电缆中的电场。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介质波导电缆,其中,所述第二电介质的介电常数低于2,和/或所述第一电介质的介电常数与所述第二电介质的介电常数的差至少为0.3,特别是至少为0.5,特别是至少为0.8。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介质波导电缆,其中,所述第一和/或第二电介质包含聚乙烯PE和/或聚丙烯PP和/或聚四氟乙烯PTFE。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介质波导电缆,其中,所述第二电介质为泡沫——特别是PE泡沫的形式,和/或网格形式,和/或至少一个包裹所述第一电介质的带的形式,和/或非织造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介质波导电缆,所述第三电介质包含热塑性弹性体TPE,特别是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TPE-S。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介质波导电缆,其中,所述第一电介质具有充有空气的孔(21;31;41;51;91;101)。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介质波导电缆,其中,所述第一电介质具有圆形或多边形的横截面。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介质波导电缆,其中,所述第一电介质具有两条边长不同的横截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介质波导电缆,其中,所述第一电介质具有长方形或椭圆形横截面。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介质波导电缆,其中,所述第二电介质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一电介质径向布置的多个辐条(64),特别是两个,三个,四个,六个,七个或八个辐条。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介质波导电缆,其中,所述第二电介质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一电介质轴向布置的多个支撑盘。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介质波导电缆,其中,所述第二电介质具有至少一条填充细丝,特别是两条填充细丝,螺旋地包裹所述第一电介质,
其中,特别地,所述第二电介质还具有围绕所述至少一条填充细丝的泡沫块,其中,空气充入所述填充细丝和所述泡沫块之间。
15.一种传输方法,用于通过电介质波导传输频率为50-500GHz波长在0.6mm到6mm之间的信号,其中所述电介质波导中的第一电介质的直径与所述待传输的信号的自由空间波长之间的比率在0.5到2之间,特别是在0.7到1.5之间,特别是大约为1.0。
CN201780046147.6A 2016-10-10 2017-07-18 电介质波导电缆 Pending CN10956510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6193115.9A EP3306740A1 (de) 2016-10-10 2016-10-10 Dielektrisches wellenleiterkabel
EP16193115.9 2016-10-10
PCT/EP2017/068148 WO2018068914A1 (de) 2016-10-10 2017-07-18 Dielektrisches wellenleiterkabel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65100A true CN109565100A (zh) 2019-04-02

Family

ID=57130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46147.6A Pending CN109565100A (zh) 2016-10-10 2017-07-18 电介质波导电缆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306740A1 (zh)
KR (1) KR20190065239A (zh)
CN (1) CN109565100A (zh)
WO (1) WO201806891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352921A1 (en) * 2022-04-29 2023-11-02 Electrical Components International ,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onnection of high voltage wiring harnes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16866B (zh) * 2018-12-21 2024-07-23 胡贝尔舒纳公司 介电波导电缆
WO2020168504A1 (zh) * 2019-02-21 2020-08-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线及通信线缆
CN114631228B (zh) 2019-11-21 2024-01-05 胡贝尔舒纳公司 高频组件
KR20220120697A (ko) * 2020-02-20 2022-08-30 다이킨 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유전체 도파 선로
DE102022212905A1 (de) 2022-11-30 2024-06-06 Siemens Healthineers Ag Dielektrischer Wellenleiter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190178A (fr) * 1958-01-16 1959-10-09 Comp Generale Electricite Ligne pour la transmission des ondes eh10
GB1473655A (en) * 1974-11-15 1977-05-18 Post Office Dielectric waveguides
JPS579524B2 (zh) * 1975-05-26 1982-02-22
US4441091A (en) * 1979-07-18 1984-04-03 Hitachi Cable Ltd. Low loss leakage transmission line
US4463329A (en) * 1978-08-15 1984-07-31 Hirosuke Suzuki Dielectric waveguide
CA2449596A1 (en) * 2003-12-05 2005-06-05 Stanislaw Bleszynski Dielectric cable system for millimeter microwave
US20120199235A1 (en) * 2011-02-03 2012-08-09 Patrick Rybski Dielectric structure that withstands compression
WO2016089492A1 (en) * 2014-12-04 2016-06-09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Transmission medium and communication interfaces and methods for use therewit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72840B2 (en) 2013-06-12 2016-10-1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Dielectric waveguide comprised of a core, a cladding surrounding the core and cylindrical shape conductive rings surrounding the cladding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190178A (fr) * 1958-01-16 1959-10-09 Comp Generale Electricite Ligne pour la transmission des ondes eh10
GB1473655A (en) * 1974-11-15 1977-05-18 Post Office Dielectric waveguides
JPS579524B2 (zh) * 1975-05-26 1982-02-22
US4463329A (en) * 1978-08-15 1984-07-31 Hirosuke Suzuki Dielectric waveguide
US4441091A (en) * 1979-07-18 1984-04-03 Hitachi Cable Ltd. Low loss leakage transmission line
CA2449596A1 (en) * 2003-12-05 2005-06-05 Stanislaw Bleszynski Dielectric cable system for millimeter microwave
US20120199235A1 (en) * 2011-02-03 2012-08-09 Patrick Rybski Dielectric structure that withstands compression
WO2016089492A1 (en) * 2014-12-04 2016-06-09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Transmission medium and communication interfaces and methods for use therewit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352921A1 (en) * 2022-04-29 2023-11-02 Electrical Components International ,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onnection of high voltage wiring harnes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90065239A (ko) 2019-06-11
WO2018068914A1 (de) 2018-04-19
EP3306740A1 (de) 2018-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65100A (zh) 电介质波导电缆
KR102178730B1 (ko) 유전체 도파관
US7098405B2 (en) High performance support-separator for communications cables
US7196272B2 (en) High performance support-separators for communications cables
US5467420A (en) Coaxial high frequency cable including an optical fiber element
US7202418B2 (en) Flame retardant and smoke suppressant composite high performance support-separators and conduit tubes
JP6481033B2 (ja) 撚り対線を有するケーブル
KR102208519B1 (ko) 밀리미터-파 신호들의 송신을 위한 낮은-손실 유전체 도파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케이블
US9316801B1 (en) Communication cables incorporating twisted pair separators
CN108885925B (zh) 用于传输电信号的线缆
MX2011008431A (es) Separador para cable de comunicacion con extremos perfilados.
CN103534764A (zh) 具有屏蔽件的星绞线缆
US10784584B1 (en) Radiating coaxial cable configured to transmit power and data
MX2014006782A (es) Componente de cable con material no inflamable.
KR20100089395A (ko) 동축 케이블 및 동축 케이블 구조체
CA2999825C (en) Fabricatable data transmission cable
US20200219638A1 (en) Cables Incorporating Asymmetrical Separators
US7544894B2 (en) Cable structure
US20140338969A1 (en) Optical-electrical composite cable
US20220227657A1 (en) Quartz fibre with hydrogen barrier layer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CA1269264A (en) Round birefraction dielectric wave-guide
CN106128603A (zh) 一种抗氧化耐高温光电复合电缆
US12057614B2 (en) Dielectric waveguide
KR102206260B1 (ko) 광전 복합 케이블
US20220209386A1 (en) Multi-cable made of plurality of dielectric waveguid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