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64537B - 日志发送装置、日志收集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日志发送装置、日志收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64537B
CN109564537B CN201780049460.5A CN201780049460A CN109564537B CN 109564537 B CN109564537 B CN 109564537B CN 201780049460 A CN201780049460 A CN 201780049460A CN 109564537 B CN109564537 B CN 1095645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g
environment
transmission device
unit
c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4946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64537A (zh
Inventor
关口隆昭
土山惠
永井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urecia Clario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lar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lar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lario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5645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645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645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645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4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computer activity, e.g. of down time, of input/output operation ; 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user activity, e.g. usability assessment
    • G06F11/3466Performance evaluation by tracing or monitoring
    • G06F11/3476Data logg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0703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 G06F11/0706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the processing taking place on a specific hardware platform or in a specific software environment
    • G06F11/0709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the processing taking place on a specific hardware platform or in a specific software environment in a distributed system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tandalone computer nodes, e.g. clusters, client-server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0703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 G06F11/0751Error or fault detection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003Monitor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being monitored
    • G06F11/3006Monitor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being monitored where the computing system is distributed, e.g. networked systems, clusters, multiprocessor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051Monitoring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of the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e.g. monitoring the presence of processing resources, peripherals, I/O links, software progra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055Monitoring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the status of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of the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e.g. monitoring if the computing system is on, off, available, not availabl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4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computer activity, e.g. of down time, of input/output operation ; 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user activity, e.g. usability assessment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3/00Testing or monitoring of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 G05B23/02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 G05B23/0205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 G05B23/0259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ponse to fault detection
    • G05B23/0264Control of logging system, e.g. decision on which data to store; time-stamping measur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0703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 G06F11/0766Error or fault reporting or storing
    • G06F11/0778Dumping, i.e. gathering error/state information after a fault for later diagno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0703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 G06F11/0766Error or fault reporting or storing
    • G06F11/0784Routing of error reports, e.g. with a specific transmission path or data flow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0703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 G06F11/0793Remedial or corrective ac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error detection, to error correction, and to monitoring
    • G06F2201/86Event-based monito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一种日志发送装置,经由通信网与日志收集装置连接,具备:应用执行部,输出日志;环境变化管理部,生成作为表示该日志发送装置的状态的变化的信息的环境代码;以及发送部,将日志及环境代码向日志收集装置发送;环境变化管理部生成表示从应用执行部前次输出日志到此次输出为止的状态的变化的环境代码。

Description

日志发送装置、日志收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日志发送装置及日志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在设备中发生了某种故障的情况下,参照该设备的日志信息而调查故障原因的情况较多。此时,仅根据发生了故障的设备的日志信息,有信息不足而不能进行有效的调查的情况,所以将关联的其他设备的日志信息也一起收集而进行调查。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日志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图形用户界面,使操作者选择日志收集对象的设备以及收集的日志;以及组合管理机构,判别与在上述图形用户界面上选择的日志关联的其他日志,将上述关联的其他日志在上述图形用户界面上设为选择状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9974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发明中,在不能从发生了故障的设备得到详细的日志的情况下,故障原因的调查较困难。
用来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的日志发送装置,是经由通信网与日志收集装置连接的日志发送装置,具备:应用执行部,输出日志;环境变化管理部,生成作为表示该日志发送装置的状态的变化的信息的环境代码;以及发送部,将上述日志及上述环境代码向上述日志收集装置发送;上述环境变化管理部生成表示从上述应用执行部前次输出上述日志到此次输出为止的状态的变化的上述环境代码。
本发明的第2技术方案的日志收集系统,包括经由通信网连接的日志发送装置及日志收集装置,上述日志发送装置具备:应用部,输出日志;环境变化管理部,生成作为表示该日志发送装置的状态的变化的信息的环境代码;以及发送部,将上述日志及上述环境代码发送至上述日志收集装置;上述环境变化管理部生成表示从上述应用部前次输出上述日志到此次输出为止的状态的变化的上述环境代码;上述日志收集装置具备:故障检测部,将从上述日志发送装置接收到的上述日志解析而检测故障;以及类似环境判定部,使用从上述日志发送装置接收到的上述环境代码,判定状态状态相同或类似的其他的日志发送装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能够得到在故障的检测和异常发生时的状态的再现中所需要的信息,所以即使在从发生了故障的设备不能得到详细的日志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用异常发生时的状态类似的其他设备的日志来进行故障原因的调查。
附图说明
图1是日志收集系统1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日志发送装置的结构图。
图3是日志收集装置的结构图。
图4是表示概要日志DB的结构和保存的信息的图。
图5是表示详细日志DB的结构和保存的信息的图。
图6是表示环境ID定义信息的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应用执行部在显示操作部上显示的画面的例子的图。
图8中(a)是表示详细日志的一例的图,图8中(b)是表示概要日志的一例的图,图8中(c)是表示环境代码的一例的图,
图9是表示环境变化管理部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0中(a)是表示以前收集到的环境信息的图,图10中(b)是表示新收集到的环境信息的图。
图11是表示日志输出部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日志发送部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故障检测部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4是说明环境信息的还原处理的概要的图。
图15中(a)是表示环境信息一览表的图,图15中(b)是表示作为处理结果的类似度计算结果表的图。
图16是表示详细日志的一例的图。
图17是表示变形例1的向用户寻求发送许可的图。
图18是表示变形例1的日志请求接收部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9是表示变形例2的基础ID定义表的一例的图。
图20是第2实施方式的日志收集系统的整体结构图。
图21是表示日志间接发送装置及日志直接发送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22是表示概要日志DB的结构及保存的信息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16,说明日志发送装置及日志收集系统的第1实施方式。
(整体结构和发明内容)
图1是日志收集系统1的整体结构图。日志收集系统1包括1台日志收集装置200、和多个日志发送装置1100。日志收集装置200与多个日志发送装置1100经由网络500连接。网络500是广域的网络,例如是因特网。日志发送装置1100例如是能够搭载到车辆中的车导航系统(以下称作“车载导航”)。日志收集装置200是将日志发送装置1100输出的日志收集并解析的服务器装置。
在日志发送装置1100发送的日志中,有详细日志和概要日志两种。概要日志虽然信息量比详细日志少,但至少包含能够由日志收集装置200检测出发生了某种故障的信息。在详细日志中,包含比概要日志详细的信息,例如有助于故障的原因探明及故障的解决的信息。
第1实施方式的概要是以下这样的。当日志收集装置200从收集到的日志信息中检测出异常,为了研究其详细情况,向发送了异常被检测到的日志的日志发送装置1100(以下称作“被异常检测装置”)请求详细日志。但是,在日志收集装置200发送了详细日志的请求时,设想有被异常检测装置的电源是关闭的状态的情况等、不能发送详细日志的情况。因此,日志收集装置200不仅向被异常检测装置,而且还向环境与被异常检测装置相同或类似的其他的日志发送装置1100(以下称作“代替装置”)请求详细日志。但是,所述的日志发送装置1100的“环境”,是包括硬件及软件的至少一方的结构在内的日志发送装置1100的状态。日志收集装置200使用从代替装置接收的详细日志将异常的详细情况进行解析。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日志发送装置的结构)
图2是日志发送装置1100的结构图。日志发送装置1100具备保存概要日志DB610及详细日志DB620的存储部1101、执行日志发送装置1100的一系列的处理的控制部1102、显示应用的执行画面等并受理用户的操作的显示操作部1103、以及进行与日志收集装置200的通信的通信部1104。控制部1102通过未图示的CPU执行保存在未图示的ROM中的程序,作为应用执行部1110、环境变化管理部1120、日志输出部1130、日志发送部1140和日志请求接收部1150进行动作。显示操作部1103是具备向用户进行信息提示功能和受理来自用户的操作的输入功能的、例如液晶触摸面板。显示操作部1103基于控制部1102的指令提示信息,将用户的输入向控制部1102传递。
应用执行部1110执行1个以上的应用,例如目的地检索的应用,将作为各应用的动作日志的消息601向日志输出部1130输出。在消息601中包含有详细日志和概要日志。应用执行部1110在输出概要日志的情况下必定输出详细日志,但是在输出详细日志的情况下也有不输出概要日志的情况。
环境变化管理部1120监测日志发送装置1100的环境的变化,将每当由应用执行部1110输出概要日志时的环境的变化作为后面详细叙述的环境代码602输出。即,在仅输出详细日志而不输出概要日志的情况下,环境变化管理部1120不输出环境代码602。例如,在日志发送装置1100的环境是硬件结构及软件结构的情况下,硬件的追加及拆卸、软件的版本升级作为环境的变化被环境变化管理部1120检测。
日志输出部1130将应用执行部1110输出的详细日志保存在详细日志DB620。日志输出部1130将应用执行部1110输出的概要日志、及环境变化管理部1120输出的环境代码602保存至概要日志DB610。以下,将概要日志和环境代码602合称为“概要集合”。概要日志DB610的结构及详细日志DB620的结构在后面叙述。
日志发送部1140按照每个预先设定的时间周期将保存在概要日志DB610中的概要集合603向日志收集装置200发送。此外,日志发送部1140基于来自日志请求接收部1150的动作指令,将保存在详细日志DB620中的详细日志向日志收集装置200发送。
当日志请求接收部1150从日志收集装置200接收到详细日志请求,向日志发送部1140输出动作指令,使日志发送部1140向日志收集装置200发送详细日志。
另外,应用执行部1110、环境变化管理部1120、日志输出部1130、日志发送部1140及日志请求接收部1150也可以为作为专用的硬件来实现的结构。
(日志收集装置的结构)
图3是日志收集装置200的结构图。日志收集装置200具备将收集到的日志保存的存储部201、执行日志收集装置200的一系列的处理的控制部202、以及进行与日志发送装置1100的通信的通信部203。控制部202通过未图示的CPU执行保存在未图示的ROM中的程序,作为故障检测部210、环境信息还原部220和类似环境判定部230进行动作。另外,故障检测部210、环境信息还原部220、类似环境判定部230也可以为作为专用的硬件来实现的结构。
故障检测部210基于从日志发送装置1100接收到的概要日志来检测故障的发生,向被异常检测装置及代替装置发送详细日志请求。故障发生的检测例如基于后述的HTTP应答的状态代码及日志的相关关系来判断。所谓日志的相关关系,是分别存在与请求的日志对应的应答的日志、与函数的调用日志对应的被调用的函数的日志。详细日志请求的发送例如在日志发送装置1100的通信部1104能够利用SMS(SMS:Short Message Service)等的PUSH型的通知功能的情况下,可以通过PUSH型的通知来实现。但是,也可以通过从日志发送装置1100对日志收集装置反复进行轮询处理来实现。
环境信息还原部220使用日志信息中包含的环境代码602的履历、以及初始环境信息221,将表示各个日志发送装置1100的环境(状态)的环境信息还原。初始环境信息221是表示各个日志发送装置1100的初始即制品出厂时的环境的信息。另外,初始环境信息221被保存在日志收集装置200的存储部201中,但在图3中为了方便而记载为装备在环境信息还原部220中。
类似环境判定部230使用环境信息还原部220还原后的各个日志发送装置1100的环境信息,判定与发生了故障的日志发送装置1100环境类似的其他日志发送装置1100。即,类似环境判定部230确定针对故障检测部210检测到故障的被异常检测装置的代替装置。
在存储部201中,确保与日志收集装置200所连接的各个日志发送装置1100对应的概要集合的保存区域、及详细日志的保存区域。在图3中,表示了日志收集装置200连接有N个日志发送装置1100的情况下的存储部201的结构。即,在存储部201中,保存着将各个日志发送装置1100所发送的概要集合进行保存的N个概要DB、和将各个日志发送装置1100所发送的详细日志进行保存的N个详细DB。各个概要DB的结构与对应的日志发送装置1100的概要日志DB610是同样的,各个详细DB的结构与详细日志DB620是同样的。
(概要日志DB的结构)
图4是表示概要日志DB610的结构和所保存的信息的图。概要日志DB610包括时刻611、概要消息612及环境代码613这3个字段。在时刻611的字段中,保存概要日志被输出的时刻。在概要消息612的字段中,保存应用执行部1110输出的概要日志。在环境代码613的字段中,保存环境变化管理部1120输出的环境代码602。但是,在环境没有变化而没有输出环境代码613的情况下,保存表示没有符合的信息的“-”。
在图4所示的保存信息的第2行的日志中,表示在2015年10月3日的3时15分32.765秒进行了使用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的请求处理(以下称作“HTTP请求”)。此外,在环境代码613的字段中保存有“-”,表示在紧前从概要日志被输出没有发生环境的变化。
在接着的第3行的日志中,表示了在作为约0.5秒后的同日的3时15分33.423秒接收到使用HTTP的应答(以下称作“HTTP应答”)、状态代码是200。所谓状态代码,是表示HTTP应答的概要的代码,200代号表示正常地进行了处理,400代号表示由于请求了处理的客户端所造成的问题而使处理没有被正常地进行。
由于在该第3行的日志中的环境代码613的字段中也保存有“-”,所以表示此时也没有环境的变化。并且,在第4行的日志中,表示了在约0.1秒后进行了画面变迁,以及日志发送装置1100的环境变化而输出了“1001-12”的环境代码。
在接着的第5行的日志中,表示在两日后的2015年10月5日1时0分47.786秒进行了HTTP请求,以及日志发送装置1100的环境变化、输出了“2-101”的环境代码。在第6行的日志中,表示在约1秒后接收到HTTP应答,状态代码是400,以及没有环境的变化。在第7行的日志中,表示在约0.1秒后进行了画面变迁,以及日志发送装置1100的环境变化、输出了“1001-14”的环境代码。
(详细日志DB的结构)
图5是表示详细日志DB620的结构和所保存的信息的图。详细日志DB620包括时刻621及详细消息622这2个字段。在时刻621的字段中保存详细日志被输出的时刻。在详细消息622的字段中,保存应用执行部1110输出的详细日志。
在图5所示的保存信息的第2行的日志中,表示在2015年10月3日的3时15分32.765秒发送HTTP请求、其途径是“GET”。进而,具体地表示所请求的URL。在第3行的日志中,表示接收到状态代码是200的HTTP应答,其状态代码的意义是“OK”、即正常地进行了处理。在第4行的日志中,表示进行了画面变迁、变迁目标的画面ID是12。
在第5行及第7行中,表示省略了一些日志的记载。在第6行的日志中,表示了在5时15分33.423秒将软件从版本100升级到了版本101。
在第8行的日志中,表示在2015年10月5日1时0分47.786秒发送HTTP请求、其途径是“GET”。进而,具体地表示所请求的URL。在第9行的日志中,表示接收到状态代码是400的HTTP应答,以及该状态代码的意义是“BadRequest”即无效请求、即在日志发送装置1100发送的HTTP请求中有问题。在第10行的日志中,表示进行了画面变迁、变迁目标的画面ID是14。
如果将图4所示的概要日志DB610与图5所示的详细日志DB620比较,则概要日志DB610的10月3日和10月5日的各自3个日志与详细日志DB620的第2~第4行的日志和第8~第10行的日志分别对应。即,至少关于软件的更新的日志在概要日志DB610中不存在。
(环境代码)
所谓环境代码,是表示日志发送装置1100的环境的变化的、事前设定的代码,用表示变化后的环境的种类的环境ID与环境值的组合来表现。所谓环境值,是表示由该环境ID表示的项目的变化后的状态的值。环境ID通过环境ID定义信息来定义。环境ID定义信息被保存在日志发送装置1100的环境变化管理部1120及日志收集装置200的环境信息还原部220中。
图6是表示环境ID和环境值的意义的、环境ID定义信息630的一例的图。如图6所示,环境ID“1”表示硬件结构被变更,对该环境ID赋予的环境值是确定变更后的硬件结构的信息。例如在环境ID“1”的环境值是“Type-A”的情况下,表示被变更为另外被定义的“Type-A”的硬件结构。同样,环境ID“2”表示软件版本被变更,环境ID“2”的环境值表示变更后的软件版本。
(动作例)
以上是日志收集系统1的结构。以下说明本系统的动作。
图7是作为进行了图4及图5所示的HTTP请求的结果而表示应用执行部1110在显示操作部1103上显示的画面的例子得到图。图7中(a)表示在2015年10月3日访问的结果,图7中(b)表示在2015年10月5日访问的结果。哪个画面都对作为相同的URL的“http://example.com/nearby-restaurant.html”进行了访问。该URL是检索并显示在HTTP请求被发送的位置的附近存在的餐厅。
在10月3日访问的情况下,根据在图4及图5中状态代码为200也可知,由于正常地进行了处理,所以如图7中(a)所示那样在显示操作部1103上餐厅的位置被显示。另一方面,在10月5日访问的情况下,根据在图4及图5中状态代码为400也可知,因某种原因而发生了错误,如图7中(b)所示,餐厅没有被显示,而在显示操作部1103上显示了错误的内容。
图8是表示显示了2015年10月5日的执行画面时的、应用执行部输出的消息601及环境变化管理部1120输出的环境代码602的图。图8中(a)所示的详细日志表示通过HTTP的GET途径进行了向图中所示的URL的请求。图8中(b)所示的概要日志表示进行了HTTP请求。图8中(c)所示的环境代码602表示环境代码是“2-101”。根据图6所示的环境ID定义信息630,“2”表示环境ID是软件版本,“101”表示与环境ID“2”对应的环境值是101。即“2-101”的环境代码602表示在从紧前概要日志被输出到此次的概要日志被输出为止,软件版本变化为了“101”。
(环境变化管理部的动作)
图9是表示生成环境代码602的环境变化管理部1120的动作的流程图。当应用执行部1110输出了概要日志,环境变化管理部1120执行动作由图9表示的程序。以下说明的各步骤的执行主体是环境变化管理部1120,即日志发送装置1100具备的未图示的CPU。
环境变化管理部1120首先收集日志发送装置1100的环境信息(步骤S1121)。环境信息的收集通过收集在环境ID定义信息630中被定义的项目的信息来进行。接着,环境变化管理部1120对于收集到的环境信息的各值,与以前收集并保存在存储部1101中的环境信息比较,判断从前次收集到信息时起是否有变化(步骤S1122)。在判断为在环境信息中有变化的情况下,生成将变化的环境ID与环境值组合的环境代码(步骤S1123),将变化后的环境信息保存到存储部1101中(步骤S1124),结束图9的流程图。在步骤S1122中判断为在环境信息中没有变化的情况下,结束图9的流程图。
图10中(a)、图10中(b)是表示进行了图4及图5所示的2015年10月5日的HTTP请求时的环境信息的比较的图,图10中(a)表示以前收集并保存在存储部1101中的环境信息,图10中(b)表示新收集到的环境信息。图10中(a)和图10中(b)的差异点是环境ID“2”的环境值,由于变化后的环境值是“101”,所以环境代码602为“2-101”。
(日志输出部的动作)
图11是表示从应用执行部1110接受到消息601时的日志输出部1130的动作的流程图。以下说明的各步骤的执行主体是日志输出部1130,即日志发送装置1100具备的未图示的CPU。
日志输出部1130首先将消息601中包含的详细日志向详细日志DB620保存(步骤S1131)。接着,判断在消息601中是否包含概要日志(步骤S1132)。在判断为包含概要日志的情况下,将消息601中包含的概要日志和从环境变化管理部1120接收到的环境代码602向概要日志DB610保存(步骤S1133),结束图11的流程图。在步骤S1132中判断为不包含概要日志的情况下,结束图11的流程图。
(日志发送部的动作)
图12是表示将如上述那样保存的概要日志DB610及详细日志DB620的内容向日志收集装置200发送时的日志发送部1140的动作的流程图。以下说明的各步骤的执行主体是日志发送部1140,即日志发送装置1100所具备的未图示的CPU。
日志发送部1140以每5分钟等的一定的时间间隔,在日志发送部1140的刚启动后,或者通过用户的动作停止指令带来的动作停止紧前进行以下的发送处理。但是,也可以基于用户的操作输入来执行发送处理。
日志发送部1140首先将概要日志DB610的内容发送至日志收集装置200(步骤S1141)。接着,日志发送部1140将概要日志DB610的内容删除(步骤S1142)。接着,日志发送部1140确认是否从日志收集装置200接收到详细日志请求(步骤S1143)。在判断为接收到详细日志请求的情况下,将详细日志DB620的内容发送至日志收集装置200(步骤S1144),将详细日志DB620的内容删除(步骤S1145),结束图12的流程图。日志发送部1140在判断为没有接收到详细日志请求的情况下,结束图12的流程图。
以上是,发送日志信息时的日志发送装置1100的动作。将这样发送的概要日志DB及详细日志DB的内容保存到日志收集装置200的存储部201中。
(日志收集装置的动作)
图13是表示故障检测部210的动作的流程图。以下说明的各步骤的执行主体是故障检测部210,即日志收集装置200所具备的未图示的CPU。故障检测部210按照与日志收集装置200连接的各个日志发送装置1100的每个日志,每当经过规定时间、例如24小时就执行以下说明的处理。以下,以与某个日志发送装置1100对应的第1概要DB640和第1详细DB650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故障检测部210参照存储部201中所保存的第1概要DB640,取得规定的期间、例如最新的24小时的概要日志(步骤S211)。接着,确认在所取得的概要日志中是否包含某种错误(步骤S212)。异常的有无可以是,例如如果HTTP应答的状态代码是200代号则判断为无异常,如果是200代号以外则判断为有异常。故障检测部210在判断为包含异常的情况下,进行以下说明的环境信息的还原(步骤S213),基于之后说明的类似环境的判定来确定代替装置(步骤S214)。接着,故障检测部210向发送了被检测到异常的日志的日志发送装置1100、即被异常检测装置和代替装置发送详细日志请求(步骤S215),结束图13的流程图。在故障检测部210判断为不包含异常的情况下,结束图13的流程图。
(日志收集装置的环境信息还原处理)
由故障检测部210进行的环境信息的还原处理,是当在从某个日志发送装置1100取得的概要日志中检测到异常时、为了将各日志发送装置1100的环境(状态)彼此进行比较而将各日志发送装置1100的环境信息还原的处理。在该处理中,将处理对象的日志发送装置1100的初始环境信息221用保存在与该日志发送装置1100对应的概要DB中的概要集合中所包含的环境代码602来更新,即进行覆盖。即,如果有关于在初始环境信息221和环境代码602中共通的环境ID的记载,则以环境代码602的记载为优先,将关于仅在某一方中有的环境ID的记载作为环境信息还原。如果在步骤S212中从概要日志检测到异常,则该处理将全部的日志发送装置1100作为处理对象而依次进行。
图14是表示环境信息的还原处理的一例的图。在此,得到图4所示的概要日志,以故障检测部210在10月5日的1时0分48.525秒的日志中检测到异常的情况为例,说明环境信息的还原处理。例如如图14所示,在初始环境信息221中包含有与环境代码的“1-TypeA”和“2-100”对应的信息,在概要DB中包含的检测到异常的时刻为止的环境代码602是“1001-12”和“2-101”的情况下,如以下这样将环境信息还原。即,将包括“1-TypeA”、“2-101”和“1001-12”的环境信息还原。环境代码“1”的环境值由于不包含在概要DB中,所以是初始值的原状,这是因为环境代码“2”的环境值被变更为“101”,环境代码“1001”的环境值被变更为“12”。
(日志收集装置的类似环境判定处理)
由故障检测部210进行的类似环境的判定处理是使用步骤S213的环境信息还原处理的结果例如如以下这样进行。即,使用预先设定的环境ID的各项目的权重,将检测到异常的被异常检测装置以外的全部的日志发送装置1100作为对象,分别计算与被异常检测装置的环境ID的环境值一致的项目的权重合计的值作为类似度。并且,基于类似度的高低决定代替装置。代替装置既可以为类似度最高的1台日志发送装置1100,也可以为类似度较高的上位的规定数量的日志发送装置1100。
图15是表示类似环境判定处理的一例的图,图15中(a)是表示作为类似环境判定处理的前提的环境信息的一览,即环境信息一览表706的图,图15中(b)是表示作为处理结果的类似度计算结果表707的图。在图15所示的例子中,有4个日志发送装置,即第1~第4日志发送装置,其中的第1日志发送装置是被异常检测装置。如图15中(a)所示,各个日志发送装置的环境信息不同,按照每个环境ID为与第1日志发送装置相同的环境值或不同的环境值。
图15中(b)所示的“权重”的字段表示预先设定的按各个环境ID的权重。在某个环境ID的环境值与作为被异常检测装置的第1日志发送装置一致的情况下,加上该环境ID的权重。例如第2日志发送装置由于环境ID“1”的环境值与第1日志发送装置一致,所以类似度计算结果表707中的环境ID“1”的值成为作为权重值的“10”。第2日志发送装置由于环境ID“2”的环境值也与第1日志发送装置一致,所以同样,环境ID“2”的值为作为权重的值的“15”。但是,由于第2日志发送装置的环境ID“1001”的环境值与第1日志发送装置不一致,所以类似度计算结果表707中的环境ID“1001”的值为零。因此,第2日志发送装置的权重的合计即类似度是“25”。其中,这里仅表示了环境ID“1”、“2”、“1001”的值的合计值。同样,第3日志发送装置的类似度是“15”,第4日志发送装置的类似度是“16”。
因而,在仅将类似度最高的装置作为代替装置的情况下,仅第2日志发送装置为代替装置,在将类似度较高的上位2装置作为代替装置的情况下,第2日志发送装置和第4日志发送装置为代替装置。
图16是表示将代替装置设为类似度较高的上位2个日志发送装置1100,即第2日志发送装置和第4日志发送装置的情况下、从这些代替装置接收到的详细日志的图。但是,在图16中仅表示了软件更新的日志和向上述的URL的访问日志。日志收集装置200除了能够得到被异常检测装置的详细日志以外还能得到图16所示的代替装置的详细日志,所以能够推测为在将软件更新为版本101的情况下发生错误的可能性较高。通过这样收集故障发生环境类似的其他的日志发送装置的日志,能够开始故障发生条件及再现次序的调查。
根据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的作用效果。
(1)日志发送装置1100经由网络500与日志收集装置200连接。日志发送装置1100具备:应用执行部1110,输出概要日志;环境变化管理部1120,生成作为表示日志发送装置1100的状态的变化的信息的环境代码602;以及日志发送部1140,将概要日志及环境代码向日志收集装置200发送;环境变化管理部1120生成表示从应用执行部1110前次输出概要日志到此次输出为止的日志发送装置1100的状态的变化、即表示环境变化的环境代码602。
日志发送装置1100由于日志发送装置1100不仅发送概要日志、还发送表示生成该概要日志时的环境的环境代码602,所以接收到上述的日志收集装置200能够将详细的发生条件及再现次序进行表示。环境代码602说起来是日志发送装置1100的环境信息的差信息,所以虽然是详细的信息,与环境信息本身相比,削减了记录所需要的存储区域及通信量。
此外,由于日志发送装置1100能够提供故障的检测所需要的概要日志和异常发生时的状态的再现所需要的环境代码602,所以日志收集装置200在不能从发生了故障的日志发送装置1100得到详细日志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用异常发生时的状态类似的其他日志发送装置1100的日志进行故障原因的调查。
(2)具备日志请求接收部,即通信部1104,该日志请求接收部在从日志收集装置200接收到详细日志指令时、发送包含比概要日志详细的信息的详细日志。
因此,可以平时发送能够以有限的通信频带或较少的耗电来进行处理的、信息量较少的概要日志,对应于来自日志收集装置200的请求而发送用来调查详细情况的详细日志。
(3)环境代码602由表示有变化的状态的项目的项目代码即环境ID、和表示由项目代码表示的项目的变化后的值的值代码即环境值构成。
因此,能够将日志发送装置1100的环境的变化简洁地表现。
(4)日志收集系统1包括经由网络500连接的日志发送装置1100及日志收集装置200。日志发送装置1100具备:应用执行部1110,输出日志;环境变化管理部1120,生成作为表示日志发送装置1100的状态的变化的信息的环境代码602;以及日志发送部1140,将概要日志及环境代码发送至日志收集装置200;环境变化管理部1120生成表示从应用执行部1110前次输出概要日志到此次输出为止的日志发送装置1100的状态的变化、即表示环境变化的环境代码602。日志收集装置200具备:故障检测部210,将从日志发送装置1100接收到的概要日志解析而检测故障;环境信息还原部220,使用从日志发送装置1100接收到的环境代码602,将日志发送装置1100的状态即环境信息还原;以及类似环境判定部230,使用环境信息还原部220,判定与作为发送了故障检测部210检测到故障的概要日志的日志发送装置1100的被异常检测装置相同或类似的其他的日志发送装置1100。
日志收集装置200将接收到的概要日志进行解析而检测故障,判定与被异常检测装置相同或类似的其他的日志发送装置1100,所以通过将这些概要日志进行比较,能够将故障的原因通过概要日志的范围进行调查。
(5)日志收集装置200具备日志请求部,即故障检测部210,该故障检测部210向与作为发送了故障检测部210检测到故障的概要日志的日志发送装置的被异常检测装置的环境相同或类似的其他的日志发送装置1100发送详细日志指令。日志发送装置1100具备日志请求接收部1150,该日志请求接收部1150在从日志收集装置200接收到详细日志请求时,发送包含比概要日志更详细的信息的详细日志。
因此,日志收集装置200能够取得状态与被异常检测装置相同或类似的其他的日志发送装置1100的详细日志。由此,日志收集装置200能够调查环境的差异给故障带来的影响。
(变形例1)
日志发送装置1100也可以在接收到详细日志请求时,向用户寻求发送详细日志的许可,仅在得到了用户的许可的情况发送详细日志。向用户寻求发送详细日志的许可的方法,既可以使用未图示的声音输出部进行通过声音的询问,也可以使用显示操作部1103进行通过显示的询问。进而,也可以将详细日志请求与未发送的概要日志一起发送。
图17是表示使用显示操作部1103进行通过显示的询问的例子的图。在图17所示的图中,如果由用户选择“是”,则发送详细日志,如果由用户选择“否”,则不发送详细日志。
图18是表示变形例1的日志请求接收部1150的动作的流程图。以下说明的各步骤的执行主体是日志请求接收部1150,即日志发送装置1100的未图示的CPU。
在步骤S1151中,进行向日志发送装置1100的用户寻求发送可否的确认、即进行发送的许可的询问。在接着的步骤S1152中,判断是否得到了发送OK的应答、即是否得到许可。在判断为得到了肯定性的应答的情况下向步骤S1153前进,从概要日志DB610取得概要集合并发送。并且,接着从详细日志DB1155取得详细日志并发送,结束图18的流程图。在步骤S1152中判断为得到了否定性的应答的情况下,结束图18的流程图。
另外,也可以是步骤S1152中判断为得到了否定性的应答的情况下,日志发送装置1100向日志收集装置200发送该消息,接收到该消息的日志收集装置200向其他的日志发送装置1100发送详细日志请求。
此外,也可以是,日志发送装置1100在接收详细日志请求之前预先进行详细日志的发送可否的确认,保存其结果。在此情况下,不进行图17所示的显示,而基于保存的结果进行动作。
(变形例2)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环境代码602由环境ID和环境值构成,但环境代码602也可以还包括基础ID。所谓基础ID,是表示作为基准的日志发送装置1100的状态的基准代码,是对于日志发送装置1100的若干环境ID设定了对应的环境值的初始值。基础ID的值和与其对应的环境信息中的各个环境ID的环境值的初始值由基础ID定义表710来定义。基础ID定义表710被保存在日志收集装置200及日志发送装置1100双方中。
图19是表示基础ID定义表710的一例的图。如图19所示,在基础ID定义表710中,按照基础ID规定了环境ID与作为初始值的环境值的组合。另外,在图19中在基础ID定义表710中仅包含2个环境ID,但也可以包含3个以上的环境ID,只要至少包含1个环境ID就可以。
变形例2的环境变化管理部1120在初次生成环境代码602的情况下,生成表示基准代码所示的日志发送装置1100的环境信息与当前的日志发送装置1100的环境信息的差的环境ID及环境值。环境变化管理部1120在第2次以后生成环境代码602的情况下,生成表示从应用执行部1110前次输出概要日志到此次输出为止的日志发送装置1100的状态的变化的环境ID及环境值。
例如,日志发送装置1100在初次生成环境代码602时的环境信息是“1-TypeA,2-101”的情况下,在作为基础ID而使用“01”的情况下,输出“01-2-101”作为环境代码602。这是因为,与由基础ID“01”表示的环境信息的差异点是环境ID“2”的环境值。并且,在接着生成环境代码602时的环境信息是“1-TypeB,2-100”的情况下,输出“01-1-TypeB”作为环境代码602。这是因为,前次的环境代码602的生成以后的环境信息的变化是“1-TypeB”。
环境信息还原部220使用日志收集装置200中具备的基础ID定义表710和接收的环境代码602,将日志发送装置1100的环境信息还原。
根据该变形例2,由于将日志发送装置1100的环境信息用与通过基础ID表示的环境信息的差来表现,所以能够削减作为日志记录的信息量,并且将详细的环境信息还原。
(变形例3)
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日志收集装置200的故障检测部210在检测到故障的情况下,向被异常检测装置及代替装置发送详细日志请求。但是,也可以仅在不能从被异常检测装置得到详细日志的情况下向代替装置发送详细日志请求。所述的不能从被异常检测装置得到详细日志的情况,例如是因为在日志收集装置200检测到故障的时点被异常检测装置的电源成为关闭等的理由、日志收集装置200不能进行与被异常检测装置的通信、不能发送详细日志请求的情况。此外,虽然日志收集装置200能够发送详细日志请求、但在规定的时间内例如10秒以内没有将详细日志从被异常检测装置发送的情况也包含在不能得到详细日志的情况中。另外,在不能将详细日志请求发送给被异常检测装置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Wake On LAN等的技术从远程将电源开启。
(变形例4)
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如果检测到故障的发生则向日志发送装置1100发送详细日志请求,但也可以不发送详细日志请求,而仅使用概要日志确定发生故障的环境信息。例如,判断是否从代替装置的概要日志中发现与被异常检测装置同样的故障,通过对多个代替装置进行该判断,能够确定发生故障的环境信息。
(变形例5)
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应用执行部1110输出详细日志及概要日志。但是,也可以日志输出部1130基于应用执行部1110输出的详细日志来生成概要日志。例如,预先准备与详细日志对应的概要日志的模板,仅在输出了符合所准备的样式的详细日志的情况下日志输出部1130生成概要日志。在此情况下,环境变化管理部1120仅在日志输出部1130生成了概要日志的情况下输出环境代码602。
(变形例6)
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日志发送装置1100的“环境”,表示硬件及软件的至少一方的结构。但是,也可以对日志发送装置1100的“环境”添加日志发送装置1100的资源,即未图示的CPU的负荷率、未图示的存储区域的空闲容量、未图示的RAM的使用量等。进而,也可以将日志发送装置1100的温度及工作时间等有可能有助于故障发生的原因探明的信息再添加到日志发送装置1100的“环境”中。
(第2实施方式)
参照图20~图22,说明日志发送装置及日志收集系统的第2实施方式。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标号,主要对差异点进行说明。关于没有特别说明的点,与第1实施方式是相同的。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要是在将具备对于日志收集装置200的直接的通信机构的日志发送装置(以下称作“日志直接发送装置”)和不具备对于日志收集装置200的直接的通信机构的日志发送装置(以下称作“日志间接发送装置”)进行组合来使用这一点上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
图20是第2实施方式的日志收集系统1A的整体结构图。日志收集系统1A由1台日志收集装置200、多个日志间接发送装置1200和多个日志直接发送装置1300构成。日志直接发送装置1300经由网络500与日志收集装置200连接。日志间接发送装置1200经由日志直接发送装置1300及网络500与日志收集装置200连接。日志间接发送装置1200例如是能够搭载到车辆上的车载导航。日志直接发送装置1300例如是便携电话、智能电话或专用的通信模块。
日志收集装置200的结构及动作与第1实施方式是同样的,所以省略说明。
图21是表示日志间接发送装置1200及日志直接发送装置1300的结构的图。对于日志间接发送装置1200及日志直接发送装置1300的结构及动作,没有特别进行说明的点是与第1实施方式的日志发送装置1100同样的。即,日志间接发送装置1200如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那样,按照预先设定的每时间周期发送概要集合623。将该概要集合623如后述那样附加上日志直接发送装置1300的环境代码1632而向日志收集装置200发送。
日志间接发送装置1200与第1实施方式的日志发送装置1100相比,在通信部1204的通信目标被限定这一点上不同。通信部1204与日志直接发送装置1300的近距离通信部1306进行通信。通信部1204及近距离通信部1306进行通过Bluetooth(注册商标)或Wi-Fi(注册商标)等的通信。即,日志间接发送装置1200将应用执行部1110输出的概要日志和环境变化管理部1220输出的环境代码1622组合,并作为概要集合623输出至日志直接发送装置1300。
日志直接发送装置1300与第1实施方式的日志发送装置1100相比,还具备近距离通信部1306这一点不同。此外,应用执行部1310执行的应用包括后述的转送应用。进而,通信部1304对应于多个通信标准,使用的通信标准的变化被反映到环境代码1632中。例如,环境ID“2001”表示通信部1304使用的通信标准已变化,在其值是“零”的情况下表示被切换为3G,在其值是“1”的情况下表示被切换为LTE。
近距离通信部1306通过Bluetooth(注册商标)或Wi-Fi(注册商标)等与日志间接发送装置1200通信。近距离通信部1306基于用户的指示等动作状态被切换为开启和关闭。如果近距离通信部1306的动作状态被切换为关闭,则不能进行与日志间接发送装置1200的通信,但日志直接发送装置1300的耗电量被抑制。如果近距离通信部1306的动作状态被切换为开启,则能够进行与日志间接发送装置1200的通信,但日志直接发送装置1300的耗电量增加。近距离通信部1306的动作状态的变化被反映到环境代码1632中。例如,环境ID“2002”表示近距离通信部1306的动作状态已变化,在其值是“零”的情况下表示被切换为关闭,在其值是“1”的情况下表示被切换为开启。
转送应用取得日志间接发送装置1200输出的概要集合623,将该概要集合623的内容作为该应用的概要日志输出至日志输出部1330。日志直接发送装置1300也与日志间接发送装置1200同样,对应用执行部1310输出的概要日志赋予环境变化管理部1320输出的环境代码1632而生成概要集合。即,在日志间接发送装置1200的应用执行部1210输出概要日志的情况下,附加日志间接发送装置1200的环境代码1622及日志直接发送装置1300的环境代码1632而成为概要集合633。但是,应用执行部1310执行的应用并不限定于对概要集合623进行处理的转送应用,也有在日志直接发送装置1300输出的概要集合633中不包含日志间接发送装置1200的环境代码1622的情况。
日志请求接收部1350在从日志收集装置200接收到详细日志请求的情况下,不仅将保存在详细日志DB620B中的详细日志向日志收集装置200发送,还向日志间接发送装置1200发送详细日志请求。并且,将对应于该请求而从日志间接发送装置1200发送的详细日志也向日志收集装置200发送。但是,在近距离通信部1306的动作状态是关闭的情况等不能进行与日志间接发送装置1200的通信的情况下,不向日志间接发送装置1200发送详细日志请求。
图22是表示概要日志DB610B的结构及保存的信息的图。在图22中,表示了基于转送应用的动作的日志、即日志间接发送装置1200输出的基于概要集合623的日志。如图22所示,对于日志间接发送装置1200的应用执行部1210输出的概要消息,赋予了日志间接发送装置1200生成的环境代码1622和日志直接发送装置1300生成的环境代码1632。例如,根据第5行的日志,表示从得到HTTP应答到进行画面变迁,环境代码“2001-1”即日志直接发送装置1300的通信部1304使用的通信标准被切换为LTE。因此,日志收集装置200不仅能够掌握日志间接发送装置1200、还能够掌握日志直接发送装置1300的环境信息。
根据上述的第2实施方式,能得到以下的作用效果。
(1)日志直接发送装置1300具备与其他的1个日志发送装置即日志间接发送装置1200进行通信的近距离通信部1306。应用执行部1310将从日志间接发送装置1200接收到的概要日志及从日志间接发送装置1200接收到的环境代码1622作为概要日志输出。
因此,日志直接发送装置1300将对于从日志间接发送装置1200接收到的概要日志及环境代码1622附加了环境变化管理部1320输出的环境代码1632后的概要集合633发送至日志收集装置200。由此,日志收集装置200不仅能够将日志间接发送装置1200,还能够将日志直接发送装置1300的环境信息也还原。
(2)日志直接发送装置1300具备日志请求接收部1350,该日志请求接收部在从日志收集装置200接收到详细日志指令时,向日志间接发送装置1200输出详细日志指令,将从日志间接发送装置1200接收到的详细日志向日志收集装置200发送的。
因此,日志收集装置200不仅能够取得日志直接发送装置1300的详细日志,还能够取得日志间接发送装置1200的详细日志。
(3)近距离通信部1306的动作状态能够切换为开启或关闭,上述近距离通信部的动作状态的切换被反映到环境变化管理部1320输出的环境代码1632中。因此,在以近距离通信部1306的动作状态被切换为关闭为原因而发生了问题的情况下,原因的探明变得容易。
(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
日志间接发送装置1200也可以即使没有接收到详细日志请求也将详细日志向日志直接发送装置1300发送。日志间接发送装置1200将详细日志向日志直接发送装置1300发送的定时既可以按照每规定的时间周期,也可以是每当从应用执行部1210输出详细日志时。
日志直接发送装置1300如果在没有接收到详细日志请求的时刻从日志间接发送装置1200接收到详细日志,则不向日志收集装置200发送而储存到详细日志DB620B中。并且,当从日志收集装置200接收到详细日志请求时,将其详细日志向日志收集装置200发送。
根据该变形例,当日志收集装置200发送了详细日志请求时,即使在日志间接发送装置1200不能与日志直接发送装置1300通信的情况下,日志收集装置200也能够取得日志间接发送装置1200已经发送给日志直接发送装置1300的详细日志。该变形例在日志间接发送装置1200和日志直接发送装置1300不总是在相同的场所使用的情况、或日志间接发送装置1200的电源被关闭的机会较多的情况下特别有效。具体而言,在日志间接发送装置1200是搭载在车辆上的车载导航、日志直接发送装置1300是便携终端的情况下特别有效。
(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
也可以是,日志间接发送装置1200在接收到详细日志请求时向用户寻求发送详细日志的许可,仅在得到了用户的许可的情况下发送详细日志。此时,为了向用户寻求发送详细日志的许可,既可以在日志间接发送装置1200具备的显示操作部1203上进行询问的显示,也可以在日志直接发送装置1300具备的显示操作部1303上进行询问的显示。
进而,也可以在发送详细日志请求时将未发送的概要日志也一起发送。
假设程序被保存在未图示的ROM中,但程序也可以被保存到未图示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此外,也可以是,日志发送装置1100具备未图示的输入输出接口,当需要时经由输入输出接口和日志发送装置1100所能够利用的介质而从其他装置读入程序。这里所述的介质,是指例如能够相对于输入输出接口拆装的存储介质或通信介质,即有线、无线、光等的网络或在该网络中传输的输送波或数字信号。此外,也可以是,将由程序实现的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用硬件电路或FPGA实现。
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也可以分别组合。
在上述中,说明了各种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内容。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所能够想到的其他的形态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本申请基于日本专利申请2016年第177323号(2016年9月12日申请)主张优先权,这里引用其全部内容。
标号说明
1、1A 日志收集系统
1100 日志发送装置
200 日志收集装置
210 故障检测部
220 环境信息还原部
230 类似环境判定部
602、1622、1632 环境代码
603、623、633 概要集合
612 概要消息
622 详细消息
630 环境ID定义信息
710 基础ID定义表
1100 日志发送装置
1110、1210、1310 应用执行部
1120、1220、1320 环境变化管理部
1140、1240、1340 日志发送部
1150、1250、1350 日志请求接收部
1200 日志间接发送装置
1300 日志直接发送装置
1306 近距离通信部

Claims (13)

1.一种日志发送装置,经由通信网与日志收集装置连接,
具备:
应用执行部,执行一个以上的应用,并输出作为各个上述应用的动作日志的消息,在该消息中包含有概要日志与详细日志,该详细日志包含比上述概要日志更详细的信息;
环境变化管理部,生成作为表示每当由上述应用执行部输出上述概要日志时的该日志发送装置的状态的变化的信息的环境代码;以及
发送部,将上述概要日志以及上述环境代码发送至上述日志收集装置;
上述环境变化管理部生成表示从上述应用执行部前次输出上述概要日志到此次输出为止的上述状态的变化的上述环境代码,
上述环境变化管理部对于上述日志发送装置的状态的项目收集值,判断收集到的值相对于前次收集到的值是否有变化,在判断为有变化的情况下,生成上述环境代码,
上述环境变化管理部在初次生成上述环境代码的情况下,生成表示上述日志发送装置的当前状态与以基准代码所表示的上述日志发送装置的基准状态之间差异的上述环境代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日志发送装置,
还具备日志请求接收部,该日志请求接收部在从上述日志收集装置接收到详细日志指令的情况下,发送上述详细日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日志发送装置,
上述环境代码由项目代码和值代码构成,上述项目代码表示有变化的状态的项目;上述值代码表示由上述项目代码所表示的上述项目的变化后的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日志发送装置,
还具备近距离通信部,该近距离通信部与其他的日志发送装置进行通信;
上述应用执行部将从上述其他的日志发送装置接收到的上述概要日志以及从上述其他的日志发送装置接收到的上述环境代码作为上述概要日志输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日志发送装置,
还具备日志请求接收部,该日志请求接收部在从上述日志收集装置接收到详细日志指令时,向上述其他的日志发送装置输出上述详细日志指令,将从上述其他的日志发送装置接收到的上述详细日志向上述日志收集装置发送。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日志发送装置,
上述近距离通信部的动作状态能够切换为开启或关闭;
在上述状态的变化中包含上述近距离通信部的动作状态的切换。
7.一种日志收集系统,包括经由通信网连接的多个日志发送装置、以及日志收集装置,
上述日志发送装置具备:
应用部,输出日志;
环境变化管理部,生成作为表示该日志发送装置的状态的变化的信息的环境代码;以及
发送部,将上述日志以及上述环境代码发送至上述日志收集装置;
上述环境变化管理部生成表示从上述应用部前次输出上述日志到此次输出为止的上述状态的变化的上述环境代码;
上述日志收集装置具备:
故障检测部,将从上述日志发送装置接收到的上述日志进行解析,检测故障;
环境信息还原部,使用从上述日志发送装置接收到的上述环境代码,将上述日志发送装置的状态还原;以及
类似环境判定部,使用上述环境信息还原部还原后的上述日志发送装置的状态,判定状态与被异常检测装置相同或类似的其他的日志发送装置,上述被异常检测装置为发送了上述故障检测部检测出故障的上述日志的上述日志发送装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日志收集系统,
上述日志收集装置还具备日志请求部,该日志请求部将详细日志指令发送至上述类似环境判定部判定为状态与上述被异常检测装置相同或类似的其他的上述日志发送装置;
上述日志发送装置还具备日志请求接收部,该日志请求接收部在从上述日志收集装置接收到上述详细日志指令的情况下,发送包含比上述日志更详细的信息的详细日志。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日志收集系统,
上述环境代码由项目代码和值代码构成,上述项目代码表示有变化的状态的项目;上述值代码表示由上述项目代码所表示的上述项目的变化后的值。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日志收集系统,
上述日志发送装置的上述环境变化管理部对于上述日志发送装置的状态的项目收集值,判断收集到的值相对于前次收集到的值是否有变化,在判断为有变化的情况下,生成所述环境代码。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日志收集系统,
上述日志发送装置被分类为经由其他的日志发送装置连接到上述通信网的日志间接发送装置、和不经由其他的日志发送装置而连接到上述通信网的日志直接发送装置;
上述日志直接发送装置还具备:
近距离通信部,与上述日志间接发送装置进行通信;以及
日志请求接收部,在从上述日志收集装置接收到详细日志指令的情况下,将详细日志指令输出至上述日志间接发送装置,将包含比从上述日志间接发送装置接收到的上述日志更详细的信息的详细日志向上述日志收集装置发送。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日志收集系统,
上述日志请求部在没有从上述被异常检测装置得到上述详细日志的情况下,将上述详细日志指令发送至上述类似环境判定部判定为状态与上述被异常检测装置相同或类似的其他的上述日志发送装置。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日志收集系统,
上述日志发送装置的上述环境变化管理部在初次生成上述环境代码的情况下,生成表示上述日志发送装置的当前状态与以基准代码所表示的上述日志发送装置的基准状态之间差异的上述环境代码。
CN201780049460.5A 2016-09-12 2017-04-18 日志发送装置、日志收集系统 Active CN1095645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77323 2016-09-12
JP2016177323A JP6649214B2 (ja) 2016-09-12 2016-09-12 ログ送信装置、ログ収集システム
PCT/JP2017/015517 WO2018047398A1 (ja) 2016-09-12 2017-04-18 ログ送信装置、ログ収集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64537A CN109564537A (zh) 2019-04-02
CN109564537B true CN109564537B (zh) 2022-12-23

Family

ID=61562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49460.5A Active CN109564537B (zh) 2016-09-12 2017-04-18 日志发送装置、日志收集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163632B2 (zh)
EP (1) EP3511832B1 (zh)
JP (1) JP6649214B2 (zh)
CN (1) CN109564537B (zh)
WO (1) WO201804739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34903B2 (ja) * 2019-03-05 2022-09-1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不具合再現支援システム、不具合再現支援方法
JP7318353B2 (ja) * 2019-06-25 2023-08-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詳細ログ配信システム、および詳細ログ配信方法
US11768701B2 (en) * 2019-09-17 2023-09-26 Western Digital Technologies, Inc. Exception analysis for data storage devices
JP7360888B2 (ja) * 2019-10-10 2023-10-13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異常検知装置、セキュリティシステム及び異常検知方法
JP7574035B2 (ja) 2020-10-01 2024-10-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12032683B2 (en) * 2021-07-29 2024-07-09 Micro Focus Llc Abnormality detection in log entry collection
US11652755B1 (en) * 2021-07-30 2023-05-16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Adaptive telemetry using cooperative selective summarization metric reporting
US12045468B2 (en) 2021-11-12 2024-07-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torage devices configured to obtain data of external devices for debugging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96982A (zh) * 2010-12-29 2011-06-15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用于服务器监控的语音报警系统和方法
JP2012008819A (ja) * 2010-06-25 2012-01-12 Hitachi Ltd 計算機システム及び計算機の管理方法
CN102484808A (zh) * 2010-08-12 2012-05-30 京瓷株式会社 无线测量采集方法和无线终端
EP2492771A2 (en) * 2011-02-23 2012-08-29 Yokogawa Electric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correcting measurement data
CN103186535A (zh) * 2011-12-27 2013-07-0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图片管理方法及设备
CN103647669A (zh) * 2013-12-16 2014-03-19 上海证券交易所 一种保证分布式数据处理一致性的系统及方法
CN103718154A (zh) * 2011-06-01 2014-04-09 施耐德电气It公司 用于执行设备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CN105117322A (zh) * 2015-08-28 2015-12-02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一种基于多源报警日志安全事件特征分析的去冗余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46365B2 (en) 2002-04-30 2009-06-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Network device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JP2006048433A (ja) * 2004-08-05 2006-02-16 Ricoh Co Ltd プリンタドライバおよびプリンタシステム
JP4606273B2 (ja) 2004-08-30 2011-01-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ログ収集装置,ログ収集プログラム
JP2006221538A (ja) * 2005-02-14 2006-08-24 Anritsu Corp 測定装置及び該装置を用いた変更履歴取得方法
US20100162269A1 (en) * 2008-12-22 2010-06-24 Unisys Corporation Controllable interaction between multiple event monitoring subsystems for computing environments
US8756586B2 (en) * 2009-12-10 2014-06-17 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ed performance testing in a dynamic production environment
CN103026344B (zh) * 2010-06-07 2015-09-09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故障检测设备、故障检测方法和程序记录介质
JP5447416B2 (ja) * 2011-03-23 2014-03-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ログ解析装置
US20130227352A1 (en) * 2012-02-24 2013-08-29 Commvault Systems, Inc. Log monitoring
US8954387B2 (en) * 2012-06-07 2015-02-10 Vmware, Inc. Tracking changes that affect performance of deployed applications
JP5903028B2 (ja) * 2012-11-13 2016-04-1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動作検証システム、動作検証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動作検証方法
US20150193326A1 (en) * 2014-01-06 2015-07-0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rror identification and data collection
JP2016048433A (ja) 2014-08-27 2016-04-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履歴管理装置、電子機器、履歴管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履歴管理システム
FR3027178B1 (fr) * 2014-10-10 2018-01-12 Cassidian Cybersecurity Sas Procede d’ajustement dynamique d’un niveau de verbosite d’un composant d’un reseau de communications
US9893952B2 (en) * 2015-01-09 2018-02-1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Dynamic telemetry message profiling and adjustment
US10027534B1 (en) * 2015-05-27 2018-07-17 VCE IP Holding Company LLC Log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computing systems
US9575828B2 (en) * 2015-07-08 2017-02-21 Cisco Technology, Inc. Correctly identifying potential anomalies in a distributed storage system
US20170010930A1 (en) * 2015-07-08 2017-01-12 Cisco Technology, Inc. Interactive mechanism to view logs and metrics upon an anomaly in a distributed storage system
US9794158B2 (en) * 2015-09-08 2017-10-17 Uber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event analyzer and outlier visualization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08819A (ja) * 2010-06-25 2012-01-12 Hitachi Ltd 計算機システム及び計算機の管理方法
CN102484808A (zh) * 2010-08-12 2012-05-30 京瓷株式会社 无线测量采集方法和无线终端
CN102096982A (zh) * 2010-12-29 2011-06-15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用于服务器监控的语音报警系统和方法
EP2492771A2 (en) * 2011-02-23 2012-08-29 Yokogawa Electric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correcting measurement data
CN103718154A (zh) * 2011-06-01 2014-04-09 施耐德电气It公司 用于执行设备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CN103186535A (zh) * 2011-12-27 2013-07-0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图片管理方法及设备
CN103647669A (zh) * 2013-12-16 2014-03-19 上海证券交易所 一种保证分布式数据处理一致性的系统及方法
CN105117322A (zh) * 2015-08-28 2015-12-02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一种基于多源报警日志安全事件特征分析的去冗余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64537A (zh) 2019-04-02
EP3511832A4 (en) 2020-10-07
JP2018045269A (ja) 2018-03-22
EP3511832B1 (en) 2022-12-07
WO2018047398A1 (ja) 2018-03-15
JP6649214B2 (ja) 2020-02-19
US11163632B2 (en) 2021-11-02
US20190196898A1 (en) 2019-06-27
EP3511832A1 (en) 2019-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64537B (zh) 日志发送装置、日志收集系统
US10430135B2 (en) Relay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N108446211B (zh) 浏览器异常收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KR101444726B1 (ko) 고객 맞춤형 피부 진단 및 관리 방법, 이를 구현하는 서버, 그 시스템 및 기록매체
EP2660761A1 (en) Timestamp management method for data synchronization and terminal therefor
US20150199656A1 (en) Status Conditions of Imaging Devices for Generating Automatic Service Support
CN110620806B (zh) 信息生成方法和装置
JP6232057B2 (ja) 管理装置
JP6015750B2 (ja) ログ収集サーバ、ログ収集システム、ログ収集方法
JP2012230451A (ja) ネットワーク端末故障対応システム、端末装置、サーバ装置、ネットワーク端末故障対応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50199655A1 (en) Status Conditions of Imaging Devices for Generating Automatic Service Support
JP5632733B2 (ja) 表示装置、画面画像転送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EP3625685B1 (en) Conditionally crashing software applications to track software use
US20150067078A1 (en)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and computer for detecting trends in social media
CN111460020B (zh) 用于解析消息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US12101384B2 (en) Terminal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system
US8001431B2 (en) Control apparatus
CN111158971A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CN111045723B (zh) 关联系统间的代码变更通知方法、装置
US12072985B2 (en) Policy evaluation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CN109086066B (zh) 应用程序的更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45935B (zh) 超时请求的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JP6750270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7014351A (zh) 一种网络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849381A (zh) 通报预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