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61686A - 协同杀真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 Google Patents

协同杀真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61686A
CN109561686A CN201780047244.7A CN201780047244A CN109561686A CN 109561686 A CN109561686 A CN 109561686A CN 201780047244 A CN201780047244 A CN 201780047244A CN 109561686 A CN109561686 A CN 1095616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ystal modification
boscalid
pyraclostrobin
composition
pl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4724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詹姆斯·蒂莫西·布里斯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Rotam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Rotam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Rotam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Rotam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5616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616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3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A01N43/4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six-membered r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7/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not being member of a ring and having no bond to a carbon or hydrogen atom, e.g. derivatives of carbonic acid
    • A01N47/08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not being member of a ring and having no bond to a carbon or hydrogen atom, e.g. derivatives of carbonic acid the carbon atom having one or more single bonds to nitrogen atoms
    • A01N47/10Carbamic acid derivatives, i.e. containing the group —O—CO—N<; Thio analogues thereof
    • A01N47/24Carbamic acid derivatives, i.e. containing the group —O—CO—N<; Thio analogues thereof containing the groups, or; Thio analogue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1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and three or mor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 C07D213/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and three or mor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having thre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 C07D213/0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and three or mor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having thre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having no bond between the ring nitrogen atom and a non-ring member or having only hydrogen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 C07D213/6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and three or mor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having thre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having no bond between the ring nitrogen atom and a non-ring member or having only hydrogen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with hetero atoms or with carbon atoms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e.g. ester or nitrile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 C07D213/78Carbon atoms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e.g. ester or nitrile radicals
    • C07D213/81Amides; Imides
    • C07D213/82Amides; Imides in position 3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3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2-diazole or hydrogenated 1,2-diazole rings
    • C07D23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2-diazole or hydrogenated 1,2-diazol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C07D231/1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2-diazole or hydrogenated 1,2-diazol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having two or thre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 C07D231/1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2-diazole or hydrogenated 1,2-diazol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having two or thre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with hetero atoms or with carbon atoms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e.g. ester or nitrile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 C07D231/18One oxygen or sulfur atom
    • C07D231/20One oxygen atom attached in position 3 or 5
    • C07D231/22One oxygen atom attached in position 3 or 5 with aryl radicals attached to ring nitrogen ato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2300/00Combinations or mixtures of active ingredients covered by classes A01N27/00 - A01N65/48 with other active or formulation relevant ingredients, e.g. specific carrier materials or surfactants, covered by classes A01N25/00 - A01N65/48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nt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协同杀真菌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A),2‑氯‑N‑(4′氯[1,1′联苯基]‑2‑基)‑3‑吡啶甲酰胺(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和(B)N‑{2‑[1‑(4‑氯苯基)‑1H‑吡唑‑3‑基氧基甲基]苯基}(N‑甲氧基)氨基甲酸甲酯(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还提供了处理植物和植物材料中的真菌感染的方法。

Description

协同杀真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8月4日向英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题为“协同杀真菌组合物及其用途”的第1613454.6号英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并入本文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协同杀真菌组合物。该组合物可用于预防和/或处理植物和植物部分中的真菌感染。本发明还涉及预防和/或处理植物和植物部分中的真菌感染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保护作物,对于开发改进的杀真菌活性的化合物存在持续需要。此外,基于全世界的单活性直接制剂杀真菌剂的经验表明,抗性发展的风险非常高。世界各地已经有关于田地作物、水果、蔬菜等等中数量日益增加的病原体出现抗性的报道。不同杀真菌剂的混合可以有助于降低目标病原体中对抗性的选择压力。
通用名称为啶酰菌胺的化合物2-氯-N-(4′氯[1,1′联苯基]-2-基)-3-吡啶甲酰胺首次在US 5,330,995中进行了描述。熔点为144℃至145℃的无水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是已知的。这种变体在US 7,501,384中进行了讨论。啶酰菌胺具有杀真菌活性,并且其现在以一系列用于处理真菌感染的制剂是可商购的。
我们已经发现在水中研磨无水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是困难的。因此,直接将无水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配制成需要研磨和/或磨细工艺的制剂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这样的制剂是,例如粒剂、微囊粒剂、片剂、水分散粒剂、水分散片剂、可湿性粉剂或用于种子处理的可湿性粉剂、粉剂制剂,以及活性化合物以分散形式存在的制剂,例如悬浮剂、油基悬浮剂、悬乳剂或用于种子处理的悬浮剂。在配制成悬浮剂之前,需要将无水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水化。
在US 7,501,384中提出,无水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更适合用于制造需要研磨/磨细工艺的制剂。
通用名称为吡唑醚菌酯的化合物N-[2-[[[1-(4-氯苯基)-1H-吡唑-3-基]氧基]甲基]苯基]-N-甲氧基氨基甲酸甲酯是已知的杀真菌剂。用于处理作物中真菌感染的包含吡唑醚菌酯的制剂是已知的,并且是可商购的。US 7,816,392公开了吡唑醚菌酯的四种不同的结晶变体I至IV。
我们已经出人意料地发现,将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与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进行组合提供了具有协同活性的组合物,所述协同活性即与从两种组分单独施用时的活性所预期的活性相比增加的杀真菌活性。
发明内容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杀真菌组合物,其包含:
(A)2-氯-N-(4′氯[1,1′联苯基]-2-基)-3-吡啶甲酰胺(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和
(B)N-{2-[1-(4-氯苯基)-1H-吡唑-3-基氧基甲基]苯基}(N-甲氧基)氨基甲酸甲酯(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
本发明的组合物特别用于预防和/或处理植物和/或植物部分中的真菌感染。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用于预防和/或处理植物和/或植物部分中的真菌感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植物和/或植物部分施用:
(A)2-氯-N-(4′氯[1,1′联苯基]-2-基)-3-吡啶甲酰胺(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和
(B)N-{2-[1-(4-氯苯基)-1H-吡唑-3-基氧基甲基]苯基}(N-甲氧基)氨基甲酸甲酯(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
在另外的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组分在预防和/或处理植物和/或植物部分中的真菌感染中的用途:
(A)2-氯-N-(4′氯[1,1′联苯基]-2-基)-3-吡啶甲酰胺(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和
(B)N-{2-[1-(4-氯苯基)-1H-吡唑-3-基氧基甲基]苯基}(N-甲氧基)氨基甲酸甲酯(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
本文所提及的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是指US 7,501,384中公开的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本文所提及的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至IV是指US7,816,392中公开的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
具体实施方案
本文使用的“植物”是指所有植物及植物种群,如期望的与不期望的野生植物或作物植物。
本文使用的“植物部分”是指植物的所有部分和器官,如芽、叶、针叶、杆、茎、子实体、果实、种子、根、块茎以及根茎。还包括所收获的材料、以及营养性和生殖性繁殖材料,例如插条、块茎、分生组织、根茎、短匐茎、种子、单个及多植物细胞及任何其他植物组织。
“所在地”是指植物生长的地方、植物的植物繁殖材料进行播种的地方或者植物的植物繁殖材料将会播种的地方。
“至少一个”表示多个对应化合物或组分中的1、2、3、4、5、6、7、8、9或更多个,优选1、2或3个。
本发明的协同杀真菌组合物、方法和用途适用于处理广泛作物的植物,包括谷类,例如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玉米、稻、高粱、黑小麦以及有关作物;水果,例如梨果、核果和软果(如苹果、梨、李、桃、开心果(pistachio)、巴旦杏、樱桃和浆果(如葡萄、香蕉、草莓、灌木类浆果(bushberry)、蔓越莓(caneberry)、树莓和黑莓);豆科植物,例如豆类、扁豆、豌豆和大豆;油料植物,例如油菜、芥菜和向日葵;葫芦科,如哈密瓜、西葫芦、黄瓜、甜瓜、南瓜(pumpkin)、南瓜(squash)和西瓜;柑橘类水果,如橙子、柠檬、葡萄柚和柑橘;以及蔬菜类,例如菠菜、生菜、芦笋、卷心菜、胡萝卜、洋葱、西红柿、马铃薯、红辣椒、大蒜和韭葱;咖啡;甘蔗;啤酒花;坚果;以及观赏植物,例如花(如玫瑰)、灌木、阔叶树和常绿植物(如松柏)。
本发明的组合物、方法和用途当施用于谷物、水果、豆科植物、油料植物和蔬菜时特别有利。
本发明的组合物、方法和用途当施用于小麦、大麦、燕麦、稻、葡萄、香蕉、大豆、油菜和蔬菜时是有优势的。
本发明的组合物、方法和用途可用于农业部门和相关使用领域,用于预防和/或处理真菌感染,其包括但不限于:
谷类:
燕麦:叶锈病(燕麦禾柄锈菌(Puccinia coronate var.avenae));
大麦:褐斑;普通根腐病(根腐离蠕孢(Bipolaris sorokiniana));斑点型网斑,斑纹病(内脐蠕孢属(Drechslera)/圆核腔菌(Pyrenophora teres));叶斑(大麦云纹病菌(Rhynchosporium secalis));柱隔孢属叶斑病(柱隔孢叶斑病菌(Ramularia collo-cygni));褐锈病(大麦柄锈菌(Puccinia hordei));白粉病(小麦白粉病菌(Blumeriagraminis));
小麦:褐斑病,麻斑病(偃麦草核腔菌(Pyrenophora tritici-repentis));叶/褐锈病(小麦叶锈菌(Puccinia triticina),Puccinia tritici-duri);小麦壳针孢斑点,壳针孢属(小麦壳针孢(Septoria tritici));稃枯病(小麦壳多孢(stagonosporanodorum));麻斑病;普通根腐病(根腐离蠕孢);白粉病(小麦白粉病菌(Blumeriagraminis));条锈病(小麦条锈病菌(Puccinia strillformis));
浆果:链格孢叶斑病和果腐病(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p.));炭疽病(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spp.),痂囊腔菌属(Elsinoe spp.));葡萄孢属灰霉(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叶斑病和疤斑(球腔菌属(Mycosphaerella spp.),壳针孢属(Septoria spp.),香蕉黑条叶斑病菌(Mycosphaerella fijiensis));链核盘菌属枯萎病和干瘪浆果(链核盘菌属(Monilinia spp.));拟茎点霉叶斑病、枝枯病和果腐病(拟茎点霉属(Phomopsis spp.));白粉病(单囊壳属(Sphaerotheca spp.),叉丝壳属(Microsphaeraspp.),粉孢子属(Oidium spp.));短枝凋萎(亚隔孢壳属(Didymella spp.),茎点霉属(Phoma spp.));马勒-德-香蕉叶斑病(Mal-de-Sigatoka),香蕉叶斑病(Sigatoka)(香蕉叶球腔菌属(Musicola Mycosphaerella));
香蕉:香蕉黑条叶斑病菌(Mycosphaerella fijiensis);
葡萄:角斑病(Mycosphaerella angulata);炭疽病(痂囊腔菌(Elsinoeampelina));黑腐病(葡萄球座菌(Guignardia bidwellii));霜霉病(葡萄霜霉菌(Plasmopara viticola));叶枯病(褐斑病菌(Pseudocercospora vitis));拟茎点霉甘蔗和叶斑病(葡萄枝枯病菌(Phomopsis viticola));白粉病(葡萄钩丝壳(Uncinulanecator));炭疽病(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夏季果腐病病(酸腐)(分支孢子菌属(Cladosporium spp.)和曲霉属(Aspergillus spp.));葡萄孢属灰霉(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大豆:豆薯层锈菌(Phakopsora pachyrhizi);
鳞茎类蔬菜:葡萄孢属叶枯病(葡萄孢属(Botrytis spp.));葡萄孢属颈腐病(葡萄孢属);紫斑病和叶枯病(链格孢霉属(Alternaria porri));匍柄霉属叶枯病和茎腐烂(膨胀匐柄霉(Stemphylium vesicarium));霜霉病(Downy mildew)(葱霜霉(Peronosporadestructor));
胡萝卜:链格孢叶斑(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p.));尾孢菌属叶斑(尾孢菌属(Cercospora spp.));白粉病(白粉菌属(Erysiphe spp.));南方根腐病(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衣池(yiuch);
葫芦科蔬菜:霜霉病(黄瓜霜霉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链格孢属枯萎病(瓜链格孢(Alternaria cucumerina));尾孢菌属叶斑(Cercospora citrulina);蔓枯病(西瓜蔓枯病菌(Didymella bryoniae));白粉病(黄瓜白粉病菌(Sphaerothecafuliginea),二孢白粉菌(Erysiphe cichoracearum));炭疽病(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orbiculare));
啤酒花:白粉病(二孢白粉菌,单囊壳属(Sphaerotheca spp.));霜霉病(葎草假霜霉(Pseudoperonospora humuli));白粉病(二孢白粉菌,律草单囊壳(Sphaerothecahumuli),羽衣草单囊壳菌(Sphaerotheca macularis),单囊壳属);
开心果:链格孢病晚疫病(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p.));葡萄孢属花和嫩枝枯萎病(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穗和嫩枝枯萎病(葡萄溃疡病菌(Botryosphaeriadothidea));
梨果:苹果斑点落叶病(轮斑病菌(Alternaria mali));苹果黑星病(苹果黑星菌(Venturia inaequalis));苦腐病(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spp.));黑腐病/蛙眼叶斑病(钝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obtusa));青霉病(青霉菌属(Penicillium spp.));布鲁克斯(Brooks)斑点(苹果黑点病菌(Mycosphaerella pomi));蝇屎斑(蝇粪病菌(Zygophiala jamaicensis));灰霉病(葡萄孢真菌(Botrytis spp.));梨黑星病(梨黑星菌(Venturia pirina));白粉病(白叉丝单囊壳(Podosphaera leucotricha));煤污病(病害复合体(disease complex));白腐病(葡萄溃疡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桧胶锈病(美洲苹果锈病菌(Gymnosporangium juniperi-virginianae));柑橘锈病(榲桲锈病菌(Gymnosporangium clavipes));
油菜:茎点霉属(十字花科小球腔菌(Leptosphaeria maculans));淡叶斑点(芸苔叶斑病菌(Pyrenopeziza brassicae));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水果:白粉病(白叉丝单囊壳(Podospheara leucotricha);蔷薇单丝壳菌(Sphaerothecapannosa)),疮痂病(苹果黑星菌);
核果:链格孢叶斑(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p.));炭疽病(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spp.));花腐病(链核盘菌属(Monilinia spp.));褐腐病(链核盘菌属);叶斑病(叶斑病菌(Blumeriella jaapii));白粉病(单囊壳属(Sphaerotheca spp.),白粉病菌(Podosphaera spp.));成熟的水果腐烂病(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核果链核盘菌(Monilinia laxa),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根霉属菌属(Rhizopusspp.));锈病(疣双胞锈病(Tranzschelia discolor));疮痂病(黑星病菌(Cladosporiumcarpophilum));蛀洞(Wilsonomyces carpophilus);
草莓:炭疽病(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spp.));葡萄孢属灰霉(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叶斑病(草莓球腔菌(Mycosphaerella fragariae));白粉病(草莓白粉病菌(Sphaerotheca macularis));
坚果:链格孢叶斑(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p.));炭疽病(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spp.));花腐病(链核盘菌属(Monilinia spp.));东部榛疫病(榛子东部枯萎病菌(Anisogramma anomala));叶锈病(疣双胞锈病(Tranzschelia discolor));疮痂病(黑星病菌,C.caryigenum);绿色水果腐烂病(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蛀洞(Wilsonomyces carpophilus);
蔬菜:霜霉病(单轴霉属(Plasmopara spp.));白粉病(粉孢子属(Oidium spp.));葡萄孢属灰霉(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本发明的杀真菌组合物、方法和用途在处理和/或预防由真菌病原体引起的真菌疾病方面表现出出人意料的高效力,所述真菌疾病包括:
大麦:斑点(内脐蠕孢属/圆核腔菌);叶斑(大麦云纹病菌);柱隔孢属叶斑病(柱隔孢叶斑病菌);
小麦:叶/褐锈病(小麦叶锈菌,Puccinia tritici-duri);小麦壳针孢斑点,壳针孢属(小麦壳针孢);稃枯病(小麦壳多孢);条锈病(小麦条锈菌病);
香蕉:香蕉黑条叶斑病菌;
葡萄:霜霉病(霜霉菌);白粉病(葡萄钩丝壳);葡萄孢属灰霉(灰葡萄孢菌);
大豆:豆薯层锈菌;
油菜:茎点霉属(十字花科小球腔菌);淡叶斑点(芸苔叶斑病菌);核盘菌;
水果:白粉病(白叉丝单囊壳;蔷薇单丝壳菌),疮痂病(黑星病);
蔬菜:霜霉病(单轴霉属);白粉病(粉孢子属);葡萄孢属灰霉(灰葡萄孢菌)。
本发明的组合物包含(A)2-氯-N-(4′氯[1,1′联苯基]-2-基)-3-吡啶甲酰胺(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和(B)N-[2-[1-(4-氯苯基)-1H-吡唑-3-基氧基甲基]苯基](N-甲氧基)氨基甲酸甲酯(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可按任何合适的量存在于本发明的协同杀真菌组合物中,并且优选按重量计以至多80%的量存在,更优选按重量计以至多70%的量存在,仍更优选按重量计以至多60%的量存在。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可按该组合物的重量计以约1%至约80%的量存在,优选按重量计以约1%至约70%的量存在,更优选按该组合物的重量计以约1%至约60%的量存在。
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可按任何合适的量存在于该协同杀真菌组合物中,并且优选按重量计以至多70%的量存在,更优选按重量计以至多60%的量存在,仍更优选按重量计以至多50%的量存在。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可按该组合物的重量计以约1%至约70%的量存在,优选按重量计以约1%至约60%的量存在,更优选按该组合物的重量计以约1%至约50%的量存在。
组分(A)和(B)可以以任何合适的重量比用于本发明的组合物、方法或用途中。该组合物中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和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的重量比可以为约50∶1至约1∶50,优选约25∶1至约1∶25,更优选约20∶1至约1∶20,还更优选约15∶1至约1∶15,进一步更优选约10∶1至约1∶10。对于许多实施方案的优选重量比为约5∶1至约1∶5。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以常规方式制备,例如通过将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与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连同适合于制剂形式的助剂混合。可以被包含在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中的合适助剂包括所有常规的配制佐剂或组分,如增充剂、载体、溶剂、表面活性剂、稳定剂、消泡剂、防冻剂、防腐剂、抗氧化剂、着色剂、增稠剂、固体附着剂以及惰性填料。这类助剂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并且是可商购的。它们在本发明组合物的制剂中的使用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可以以广泛的制剂类型提供本发明的组合物。合适的制剂包括可溶液剂(SL)、乳油(EC)、水乳剂(EW)、微乳剂(ME)、悬浮剂(SC)、油基悬浮剂(OD)、悬浮种衣剂(FS)、水分散粒剂(WG)、可溶粒剂(SG)、可湿性粉剂(WP)、可溶粉剂(SP)、颗粒剂(GR)、微囊粒剂(CG)、细粒剂(FG)、大粒剂(GG)、悬乳剂(SE)、微囊悬浮剂(CS)和微粒剂(MG)。优选地,将该协同杀真菌组合物配制成悬浮剂(SC)、水分散粒剂(WG)、悬乳剂(SE)、微囊悬浮剂(CS)、油基悬浮剂(OD)或可溶粒剂(SG)。
该杀真菌组合物可包含一种或更多种惰性填料。这类惰性填料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并且是可商购的。适合的填料包括例如天然研磨的矿物,如高岭土、矾土、滑石、白垩、石英、凹凸棒石、蒙脱石和硅藻土;或合成研磨的矿物,例如高度分散的硅酸、氧化铝、硅酸盐以及磷酸钙和磷酸氢钙。用于颗粒的合适惰性填料包括例如,粉碎及分级的天然矿物(如方解石、大理石、浮石、海泡石和白云石)、或无机和有机研磨材料的合成颗粒,以及有机材料(如锯屑、椰子壳、玉米芯和烟草茎)的颗粒。
该杀真菌组合物任选地包含一种或更多种表面活性剂,该一种或更多种表面活性剂优选在性质上是非离子型、阳离子型和/或阴离子型的,并且是具有良好的乳化、分散及润湿特性的表面活性剂混合物,这取决于待配制的活性化合物的性质。合适的表面活性剂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并且是可商购的。
合适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是所谓的水溶性皂(water-soluble soap)和水溶性合成表面活性化合物(water-soluble synthetic surface-active compound)二者。可以使用的皂是高级脂肪酸(C10至C22)的碱金属盐、碱土金属盐或经取代铵盐或未取代的铵盐,例如油酸或硬脂酸或天然脂肪酸混合物的钠盐或钾盐。
表面活性剂可以是离子或非离子型乳化剂、分散剂或润湿剂。可以使用的实例是聚丙烯酸的盐、木质素磺酸的盐、苯磺酸或萘磺酸的盐、环氧乙烷与脂肪醇或与脂肪酸或与脂肪胺的缩聚物、取代苯酚(尤其是烷基酚)、磺基琥珀酸酯盐、牛磺酸衍生物(尤其是牛磺酸烷基酯)或聚乙氧基化酚或醇的磷酸酯。当活性化合物和/或惰性载体和/或助剂/佐剂不溶解于水中并且用于该组合物最终施用于植物或植物部分的介质是水时,通常需要至少一种表面活性剂的存在。
该杀真菌组合物任选地进一步包含一种或更多种聚合物稳定剂。可以用于本发明中的合适聚合物稳定剂包括但不限于:聚丙烯、聚异丁烯、聚异戊二烯、单烯烃和二烯烃的共聚物、聚丙烯酸酯、聚苯乙烯、聚乙酸乙烯酯、聚氨基甲酸酯或聚酰胺。合适的稳定剂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并且是可商购的。
通常认为上述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稳定剂将稳定性赋予该组合物,进而允许该组合物能被配制、贮藏、运输以及施用。
适合的消泡剂包括通常可以在农用化学组合物中用于此目的的所有物质。合适的消泡剂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并且是可商购的。特别优选的消泡剂是聚二甲基硅氧烷和全氟烷基膦酸的混合物,如可从GE或康普顿(Compton)获得的硅酮消泡剂。
合适的有机溶剂可以选自充分溶解所使用的活性化合物的所有常规的有机溶剂。此外,用于戊唑醇和百菌清的合适的有机溶剂是本领域已知的。下列提及的溶剂可被认为是优选的:N-甲基吡咯烷酮、N-辛基吡咯烷酮、环己基-1-吡咯烷酮;或SOLVESSOTM200,石蜡烃、异链烷烃、环烷烃和芳族烃的混合物。合适的溶剂是可商购的。
合适的防腐剂包括通常可以在此种类型的农业化学组合物中用于此目的的所有物质并且同样在本领域中是熟知的。可以提及的合适实例包括(来自拜耳AG(Bayer AG))以及(来自拜耳AG)。
合适的抗氧化剂是通常可以在农业化学组合物中用于此目的的所有物质,如本领域已知的。优选丁羟甲苯。
合适的增稠剂包括通常可以在农业化学组合物中用于此目的的所有物质。例如,黄原胶、PVOH、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粘土水合硅酸盐、硅酸镁铝或它们的混合物。再者,此类增稠剂是本领域中已知并且是可商购的。
该杀真菌组合物可以进一步包含一种或更多种固体附着剂。这类附着剂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并且是可商购的。它们包括有机粘合剂,这些有机粘合剂包括增粘剂,如纤维素或经取代的纤维素,处于粉末、颗粒或胶乳形式的天然及合成聚合物,以及无机粘合剂,如石膏、硅石或水泥。
此外,根据制剂,本发明的组合物还可以包含水。
配制的组合物可以例如以使用稀释剂(如水)进行适当的稀释的喷雾形式施用。
组分(A)和(B)在本发明方法和用途中的施用(使用)率,会根据例如使用类型、土壤类型、季节、气候、土壤生态学和植物类型进行变化,但是使得将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和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两者均以提供期望作用的有效量施用。通过常规试验可以容易地确定针对一组给定条件的组分(A)和(B)的施用率。
通常,本发明的协同杀真菌组合物的施用率为约1至3L/ha或kg/ha。
本发明的方法和用途中组分(A)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和组分(B)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的总量的施用率优选为约50至2000克/公顷,更优选约100至约1000克/公顷。一般来说,当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以约25至约800克/公顷,优选约20至约650克/公顷,更优选约100至约500克/公顷施用时;并且当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以约5至约400克/公顷,优选约5至约350克/公顷,更优选约50至约300克/公顷使用时,将会获得满意的结果。
可以通过本领域已知的技术直接(即未稀释的)使用或用合适的溶剂(尤其是水)进行稀释后使用此类制剂,对植物、植物部分和/或其所在地进行处理并保护其免受真菌感染。通常,含有活性成分的制剂可以用水稀释。该组合物可以用本领域中已知的方法施用。这些方法包括包衣、喷涂、浸渍、倾倒、浸没、浸泡、注射、灌溉等。
可以将组分(A)和(B)同时地和/或连续地,优选以短时间间隔(例如在同一天)施用于期望控制的所在地、植物和/或植物部分。
可以将组分(A)和(B)按任意顺序施用于植物、该植物的一个或更多个部分(如叶子或种子)、或其所在地。可以将每种组分仅施用一次或施用多次。优选地,将组分(A)和(B)中的每一种施用多次,特别是1至6次。
可以按以上所描述的任何合适的形式施用组分(A)和(B)。一般会将活性组分作为制剂进行施用,即包含一种或更多种活性组分以及另外的载体、表面活性剂或其他常规用于制剂技术中的促进施用的佐剂一起的组合物。
在本发明中组分(A)和(B)同时施用的情况下,它们可以作为包含组分(A)和(B)的组合物施用,这种情况下组分(A)和(B)可以获自分开的制剂来源并且混合在一起(称为桶混物、即用型、喷雾液、或浆料)(任选地与其他杀有害生物剂一起),或者组分(A)和(B)可以作为单一制剂混合物来源(称为预混合物、浓缩物、配制的化合物(或产品))而获得(并且任选地与其他杀有害生物剂混合在一起)。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方法和用途采用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的不同之处在于以下事实:它们被经处理的植物特别良好地耐受并且是环境友好的。
为了例示的目的通过下列实施例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案。
在这些实施例中,除非另有说明,百分比是重量百分比。
实施例
制剂实施例
实施例1-啶酰菌胺结晶变体II悬浮剂(SC)
由下表所列的组分制备包含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的悬浮剂(SC)。
实施例2-吡唑醚菌酯结晶变体IV的悬浮剂(SC)
由下表所列的组分制备包含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的悬浮剂(SC)。
吡唑醚菌酯结晶变体IV 12.8%
丙二醇 10%
三苯乙烯基苯酚乙氧基化物 5%
木质素磺酸钠 1%
羧甲基纤维素 1%
硅油(以75%水乳剂的形式) 1%
补足至1L
实施例3-啶酰菌胺结晶变体I+吡唑醚菌酯结晶变体I的悬浮剂(SC)
由下表所列的组分制备包含啶酰菌胺结晶变体I和吡唑醚菌酯结晶变体I的悬浮剂(SC)。
啶酰菌胺结晶变体I 25.2%
吡唑醚菌酯结晶变体I 12.8%
丙二醇 10%
三苯乙烯基苯酚乙氧基化物 5%
木质素磺酸钠 1%
羧甲基纤维素 1%
硅油(以75%水乳剂的形式) 1%
补足至1L
实施例4-啶酰菌胺结晶变体I+吡唑醚菌酯结晶变体II的悬浮剂(SC)
由下表所列的组分制备包含啶酰菌胺结晶变体I和吡唑醚菌酯结晶变体II的悬浮剂(SC)。
实施例5-啶酰菌胺结晶变体I+吡唑醚菌酯结晶变体III的悬浮剂(SC)
由下表所列的组分制备包含啶酰菌胺结晶变体I和吡唑醚菌酯结晶变体III的悬浮剂(SC)。
啶酰菌胺结晶变体I 25.2%
吡唑醚菌酯结晶变体III 12.8%
丙二醇 10%
三苯乙烯基苯酚乙氧基化物 5%
木质素磺酸钠 1%
羧甲基纤维素 1%
硅油(以75%水乳剂的形式) 1%
补足至1L
实施例6-啶酰菌胺结晶变体I+吡唑醚菌酯结晶变体IV的悬浮剂(SC)
由下表所列的组分制备包含啶酰菌胺结晶变体I和吡唑醚菌酯结晶变体IV的悬浮剂(SC)。
啶酰菌胺结晶变体I 25.2%
吡唑醚菌酯结晶变体IV 12.8%
丙二醇 10%
三苯乙烯基苯酚乙氧基化物 5%
木质素磺酸钠 1%
羧甲基纤维素 1%
硅油(以75%水乳剂的形式) 1%
补足至1L
实施例7-啶酰菌胺结晶变体II+吡唑醚菌酯结晶变体I的悬浮剂(SC)
由下表所列的组分制备包含啶酰菌胺结晶变体II和吡唑醚菌酯结晶变体I的悬浮剂(SC)。
实施例8-啶酰菌胺结晶变体II+吡唑醚菌酯结晶变体II的悬浮剂(SC)
由下表所列的组分制备包含啶酰菌胺结晶变体II和吡唑醚菌酯结晶变体II的悬浮剂(SC)。
啶酰菌胺结晶变体II 25.2%
吡唑醚菌酯结晶变体II 12.8%
丙二醇 10%
三苯乙烯基苯酚乙氧基化物 5%
木质素磺酸钠 1%
羧甲基纤维素 1%
硅油(以75%水乳剂的形式) 1%
补足至1L
实施例9-啶酰菌胺结晶变体II+吡唑醚菌酯结晶变体III的悬浮剂(SC)
由下表所列的组分制备包含啶酰菌胺结晶变体II和吡唑醚菌酯结晶变体III的悬浮剂(SC)。
啶酰菌胺结晶变体II 25.2%
吡唑醚菌酯结晶变体III 12.8%
丙二醇 10%
三苯乙烯基苯酚乙氧基化物 5%
木质素磺酸钠 1%
羧甲基纤维素 1%
硅油(以75%水乳剂的形式) 1%
补足至1L
实施例10-啶酰菌胺结晶变体II+吡唑醚菌酯结晶变体IV的悬浮剂(SC)
由下表所列的组分制备包含啶酰菌胺结晶变体II和吡唑醚菌酯结晶变体IV的悬浮剂(SC)。
实施例11-啶酰菌胺结晶变体II+吡唑醚菌酯结晶变体IV的悬浮剂(SC)
由下表所列的组分制备包含啶酰菌胺结晶变体II和吡唑醚菌酯结晶变体IV的悬浮剂(SC)。
啶酰菌胺结晶变体II 16.67%
吡唑醚菌酯结晶变体IV 10%
丙二醇 10%
三苯乙烯基苯酚乙氧基化物 5%
木质素磺酸钠 1%
羧甲基纤维素 1%
硅油(以75%水乳剂的形式) 1%
补足至1L
实施例12-啶酰菌胺结晶变体II+吡唑醚菌酯结晶变体IV的水分散粒剂(WG)
由下表所列的组分制备包含啶酰菌胺结晶变体II和吡唑醚菌酯结晶变体IV的水分散粒剂(WG)组合物。
实施例13-啶酰菌胺结晶变体II+吡唑醚菌酯结晶变体IV的微囊悬浮剂(CS)
由下表所列的组分制备包含啶酰菌胺结晶变体II和吡唑醚菌酯结晶变体IV的微囊悬浮剂(CS)。
实施例14-啶酰菌胺结晶变体II+吡唑醚菌酯结晶变体IV的水分散粒剂(WG)
由下表所列的组分制备包含啶酰菌胺结晶变体II和吡唑醚菌酯结晶变体IV的水分散粒剂(WG)组合物。
实施例15-啶酰菌胺结晶变体II+吡唑醚菌酯结晶变体IV的可溶粒剂(SG)
由下表所列的组分制备包含啶酰菌胺结晶变体II和吡唑醚菌酯结晶变体IV的可溶粒剂(SG)组合物。
实施例16-啶酰菌胺结晶变体II+吡唑醚菌酯结晶变体IV的悬浮种衣剂(FS)
由下表所列的组分制备包含啶酰菌胺结晶变体II和吡唑醚菌酯结晶变体IV的悬浮种衣剂(FS)。
啶酰菌胺结晶变体II 3%
吡唑醚菌酯结晶变体IV 1.67%
丙二醇 10%
三苯乙烯基苯酚乙氧基化物 5%
木质素磺酸钠 1%
羧甲基纤维素 1%
硅油(以75%水乳剂的形式) 1%
补足至1L
实施例17-啶酰菌胺结晶变体II+吡唑醚菌酯结晶变体IV的悬乳剂(SE)
由下表所列的组分制备包含啶酰菌胺结晶变体II和吡唑醚菌酯结晶变体IV的悬乳剂(SE)组合物。
实施例18-啶酰菌胺结晶变体II+吡唑醚菌酯结晶变体IV的油基悬浮剂(OD)
由下表所列的组分制备包含啶酰菌胺结晶变体II和吡唑醚菌酯结晶变体IV的油基悬浮剂(OD)组合物。
啶酰菌胺结晶变体II 40%
吡唑醚菌酯结晶变体IV 20%
三苯乙烯基苯酚乙氧基化物 7.5%
木质素磺酸钠 1.5%
二氧化硅 1.5%
硅油 1.5%
植物油 补足到100%
实施例19-啶酰菌胺结晶变体II的水分散粒剂(WG)
由下表所列的组分制备包含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的水分散粒剂(WG)组合物。
实施例20-吡唑醚菌酯结晶变体IV的悬浮剂(SC)
由下表所列的组分制备包含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的悬浮剂(SC)组合物。
吡唑醚菌酯结晶变体IV 30%
丙二醇 10%
三苯乙烯基苯酚乙氧基化物 5%
木质素磺酸钠 1%
羧甲基纤维素 1%
硅油(以75%水乳剂的形式) 1%
补足至1L
生物学实施例
当包含两种活性化合物的组合物的活性大于单独施用两种活性化合物的活性的总和时,两种活性化合物的组合存在协同作用。给定的两种活性化合物的组合的预期活性可通过所谓的“科尔比(Colby)公式”进行计算(参见S.R.科尔比(Colby),“计算除草剂组合的协同和拮抗反应(Calculating Synergistic and Antagonistic Responses ofHerbicide Combinations)”,杂草(Weeds)1967,15,20-22):
其中:
A=当以m g/ha的施用率使用活性化合物A时,化合物A的活性百分比;
B=当以n g/ha的施用率使用活性化合物B时,化合物B的活性百分比;
E=当以m g/ha和n g/ha的施用率一起使用化合物A和B时,估算活性的百分比;
那么:
E=A+B-(A×B/100)。
如果针对化合物A和B的组合所观察到的实际活性大于所计算的活性,那么该组合的活性是超加性的。换言之,存在协同作用。
在以下实施例中,以观察到的被所示真菌感染的植物的百分比表示真菌感染的严重程度。
生物学实施例1-葡萄(葡萄霜霉菌)
将葡萄植物用葡萄霜霉菌的分生孢子悬浮液喷雾,并且在20℃和100%相对大气湿度的条件下孵育48小时。然后用上述制剂实施例1至20的组合物喷洒植物。将处理过的植物在15℃和80%相对大气湿度条件下的温室中保持10天,之后评估真菌感染的严重程度。
结果总结在下表中。
从上表所列数据可以看出,啶酰菌胺和吡唑醚菌酯的组合(具体是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和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的组合)在真菌感染的控制中显示出显著增加的活性。结果显示出协同作用。
生物学实施例2-葡萄(葡萄钩丝壳)
将葡萄植物用葡萄钩丝壳的分生孢子悬浮液喷雾,并且在20℃和100%相对大气湿度的条件下孵育48小时。然后用上述制剂实施例1至20的组合物喷洒植物。将处理过的植物在15℃和80%相对大气湿度条件下的温室中保持10天,之后评估真菌感染的严重程度。
结果列出于下表中。
从上表所列数据可以看出,啶酰菌胺和吡唑醚菌酯的组合(具体是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和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的组合)在真菌感染的控制中显示出显著增加的活性。结果显示出协同作用。
生物学实施例3-葡萄(灰葡萄孢菌)
将葡萄植物用灰葡萄孢菌的分生孢子悬浮液喷雾,并且在20℃和100%相对大气湿度的条件下孵育48小时。然后用上述制剂实施例1至20的组合物喷洒植物。处理后,将植物在15℃和80%相对大气湿度条件下的温室中保持10天,之后评估真菌感染的严重程度。结果总结在下表中。
从上表所列数据可以看出,啶酰菌胺和吡唑醚菌酯的组合(具体是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和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的组合)在真菌感染的控制中显示出显著增加的活性。结果显示出协同作用。
生物学实施例4-大麦(内脐蠕孢/圆核腔菌)
将大麦植物用内脐蠕孢/圆核腔菌的分生孢子悬浮液喷雾,并且在20℃和100%相对大气湿度的条件下孵育48小时。然后用上述制剂实施例1至20的组合物喷洒植物。处理后,将植物保持在15℃和80%相对大气湿度条件下的温室中保持10天。然后评估真菌感染的严重程度。
结果总结在下表中。
从上表所列数据可以看出,啶酰菌胺和吡唑醚菌酯的组合(具体是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和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的组合)在真菌感染的控制中显示出显著增加的活性。结果显示出协同作用。
生物学实施例5-大麦(大麦云纹病菌)
将大麦植物用大麦云纹病菌的分生孢子悬浮液喷雾,并且在20℃和100%相对大气湿度的条件下孵育48小时。然后用上述制剂实施例1至20的组合物喷洒植物。将处理过的植物在15℃和80%相对大气湿度条件下的温室中保持10天,之后评估真菌感染的严重程度。
结果总结在下表中。
从上表所列数据可以看出,啶酰菌胺和吡唑醚菌酯的组合(具体是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和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的组合)在真菌感染的控制中显示出显著增加的活性。结果显示出协同作用。
生物学实施例6-大麦(柱隔孢叶斑病菌)
将大麦植物用柱隔孢叶斑病菌的分生孢子悬浮液喷雾,并且在20℃和100%相对大气湿度的条件下孵育48小时。然后用上述制剂实施例1至20的组合物喷洒植物。将处理过的植物在15℃和80%相对大气湿度条件下的温室中保持10天,之后评估真菌感染的严重程度。
结果总结在下表中。
从上表所列数据可以看出,啶酰菌胺和吡唑醚菌酯的组合(具体是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和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的组合)在真菌感染的控制中显示出显著增加的活性。结果显示出协同作用。
生物学实施例7-小麦(小麦叶锈菌)
将小麦植物用小麦叶锈菌的分生孢子悬浮液喷雾,并且在20℃和100%相对大气湿度的条件下孵育48小时。然后用根据上述制剂实施例1至20所述的组合物喷洒植物。然后,将处理过的植物在15℃和80%相对大气湿度条件下的温室中保持10天,之后评估真菌感染的严重程度。
结果列出于下表中。
从上表所列数据可以看出,啶酰菌胺和吡唑醚菌酯的组合(具体是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和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的组合)在真菌感染的控制中显示出显著增加的活性。结果显示出协同作用。
生物学实施例8-小麦(小麦壳针孢)
将小麦植物用小麦壳针孢的分生孢子悬浮液喷雾,并且在20℃和100%相对大气湿度的条件下孵育48小时。然后用根据上述制剂实施例1至20所述的组合物喷洒植物。然后,将处理过的植物在15℃和80%相对大气湿度条件下的温室中保持10天,之后评估真菌感染的严重程度。
结果列出于下表中。
从上表所列数据可以看出,啶酰菌胺和吡唑醚菌酯的组合(具体是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和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的组合)在真菌感染的控制中显示出显著增加的活性。结果显示出协同作用。
生物学实施例9-小麦(小麦壳多孢)
将小麦植物用小麦壳多孢的分生孢子悬浮液喷雾,并且在20℃和100%相对大气湿度的条件下孵育持续48小时。然后用根据上述制剂实施例1至20所述的组合物喷洒植物。然后,将处理过的植物在15℃和80%相对大气湿度条件下的温室中保持10天,之后评估真菌感染的严重程度。
结果列出于下表中。
从上表所列数据可以看出,啶酰菌胺和吡唑醚菌酯的组合(具体是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和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的组合)在真菌感染的控制中显示出显著增加的活性。结果显示出协同作用。
生物学实施例10-小麦(条形柄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将小麦植物用条形柄锈菌的分生孢子悬浮液喷雾,并且在20℃和100%相对大气湿度条件下孵育48小时。然后用根据上述制剂实施例1至20所述的组合物喷洒植物。然后,将处理过的植物在15℃和80%相对大气湿度条件下的温室中保持10天,之后评估真菌感染的严重程度。
结果列出于下表中。
从上表所列数据可以看出,啶酰菌胺和吡唑醚菌酯的组合(具体是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和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的组合)在真菌感染的控制中显示出显著增加的活性。结果显示出协同作用。
生物学实施例11-香蕉(香蕉黑条叶斑病菌)
将香蕉植物用香蕉黑条叶斑病菌的分生孢子悬浮液喷雾,并且在20℃和100%相对大气湿度条件下孵育48小时。然后用根据上述制剂实施例1至20所述的组合物喷洒植物。然后,将处理过的植物在15℃和80%相对大气湿度条件下的温室中保持10天,之后评估真菌感染的严重程度。
结果列出于下表中。
从上表所列数据可以看出,啶酰菌胺和吡唑醚菌酯的组合(具体是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和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的组合)在真菌感染的控制中显示出显著增加的活性。结果显示出协同作用。
生物学实施例12-大豆(豆薯层锈菌)
将大豆植物用豆薯层锈菌的分生孢子悬浮液喷雾,并且在20℃和100%相对大气湿度条件下孵育48小时。然后用根据上述制剂实施例1至20所述的组合物喷洒植物。然后,将处理过的植物在15℃和80%相对大气湿度条件下的温室中保持10天,之后评估真菌感染的严重程度。
结果列出于下表中。
从上表所列数据可以看出,啶酰菌胺和吡唑醚菌酯的组合(具体是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和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的组合)在真菌感染的控制中显示出显著增加的活性。结果显示出协同作用。
生物学实施例13-油菜(十字花科小球腔菌)
将油菜植物用十字花科小球腔菌的分生孢子悬浮液喷雾,并且在20℃和100%相对大气湿度条件下孵育48小时。然后用根据上述制剂实施例1至20所述的组合物喷洒植物。然后,将处理过的植物在15℃和80%相对大气湿度条件下的温室中保持10天,之后评估真菌感染的严重程度。
结果列出于下表中。
从上表所列数据可以看出,啶酰菌胺和吡唑醚菌酯的组合(具体是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和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的组合)在真菌感染的控制中显示出显著增加的活性。结果显示出协同作用。
生物学实施例14-油菜(芸苔叶斑病菌)
将油菜植物用芸苔叶斑病菌的分生孢子悬浮液喷雾,并且在20℃和100%相对大气湿度条件下孵育48小时。然后用根据上述制剂实施例1至20所述的组合物喷洒植物。然后,将处理过的植物在15℃和80%相对大气湿度条件下的温室中保持10天,之后评估真菌感染的严重程度。
结果列出于下表中。
从上表所列数据可以看出,啶酰菌胺和吡唑醚菌酯的组合(具体是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和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的组合)在真菌感染的控制中显示出显著增加的活性。结果显示出协同作用。
生物学实施例15-油菜(核盘菌)
将油菜植物用核盘菌的分生孢子悬浮液喷雾,并且在20℃和100%相对大气湿度条件下孵育48小时。然后用根据上述制剂实施例1至20所述的组合物喷洒植物。然后,将处理过的植物在15℃和80%相对大气湿度条件下的温室中保持10天,之后评估真菌感染的严重程度。
结果列出于下表中。
从上表所列数据可以看出,啶酰菌胺和吡唑醚菌酯的组合(具体是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和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的组合)在真菌感染的控制中显示出显著增加的活性。结果显示出协同作用。
生物学实施例16-苹果(白叉丝单囊壳)
将苹果植物用白叉丝单囊壳的分生孢子悬浮液喷雾,并且在20℃和100%相对大气湿度条件下孵育48小时。然后用根据上述制剂实施例1至20所述的组合物喷洒植物。然后,将处理过的植物在15℃和80%相对大气湿度条件下的温室中保持10天,之后评估真菌感染的严重程度。
结果列出于下表中。
从上表所列数据可以看出,啶酰菌胺和吡唑醚菌酯的组合(具体是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和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的组合)在真菌感染的控制中显示出显著增加的活性。结果显示出协同作用。
生物学实施例17-桃(蔷薇单丝壳菌)
将桃子植物用蔷薇单丝壳菌的分生孢子悬浮液喷雾,并且在20℃和100%相对大气湿度条件下孵育48小时。然后用根据上述制剂实施例1至20所述的组合物喷洒植物。然后,将处理过的植物在15℃和80%相对大气湿度条件下的温室中保持10天,之后评估真菌感染的严重程度。
结果列出于下表中。
从上表所列数据可以看出,啶酰菌胺和吡唑醚菌酯的组合(具体是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和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的组合)在真菌感染的控制中显示出显著增加的活性。结果显示出协同作用。
生物学实施例18-梨(苹果黑星菌)
将梨植物用苹果黑星菌的分生孢子悬浮液喷雾,并且在20℃和100%相对大气湿度条件下孵育48小时。然后用根据上述制剂实施例1至20所述的组合物喷洒植物。然后,将处理过的植物在15℃和80%相对大气湿度条件下的温室中保持10天,之后评估真菌感染的严重程度。
结果列出于下表中。
从上表所列数据可以看出,啶酰菌胺和吡唑醚菌酯的组合(具体是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和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的组合)在真菌感染的控制中显示出显著增加的活性。结果显示出协同作用。
生物学实施例19-甘蓝(单轴霉属)
将甘蓝植物用单轴霉属菌的分生孢子悬浮液喷雾,并且在20℃和100%相对大气湿度条件下孵育48小时。然后用根据上述制剂实施例1至20所述的组合物喷洒植物。然后,将处理过的植物在15℃和80%相对大气湿度条件下的温室中保持10天,之后评估真菌感染的严重程度。
结果列出于下表中。
从上表所列数据可以看出,啶酰菌胺和吡唑醚菌酯的组合(具体是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和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的组合)在真菌感染的控制中显示出显著增加的活性。结果显示出协同作用。
生物学实施例20-西红柿(粉孢子属)
将西红柿植物用粉孢子属菌的分生孢子悬浮液喷雾,并且在20℃和100%相对大气湿度条件下孵育48小时。然后用根据上述制剂实施例1至20所述的组合物喷洒植物。然后,将处理过的植物在15℃和80%相对大气湿度条件下的温室中保持10天,之后评估真菌感染的严重程度。
结果列出于下表中。
从上表所列数据可以看出,啶酰菌胺和吡唑醚菌酯的组合(具体是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和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的组合)在真菌感染的控制中显示出显著增加的活性。结果显示出协同作用。
生物学实施例21-黄瓜(灰葡萄孢菌)
将黄瓜植物用灰葡萄孢菌的分生孢子悬浮液喷雾,并且在20℃和100%相对大气湿度条件下孵育48小时。然后用根据上述制剂实施例1至20所述的组合物喷洒植物。然后,将处理过的植物在15℃和80%相对大气湿度条件下的温室中保持10天,之后评估真菌感染的严重程度。
结果列出于下表中。
从上表所列数据可以看出,啶酰菌胺和吡唑醚菌酯的组合(具体是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和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的组合)在真菌感染的控制中显示出显著增加的活性。结果显示出协同作用。

Claims (57)

1.一种杀真菌组合物,其包含:
(A)2-氯-N-(4′氯[1,1′联苯基]-2-基)-3-吡啶甲酰胺(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和
(B)N-{2-[1-(4-氯苯基)-1H-吡唑-3-基氧基甲基]苯基}(N-甲氧基)氨基甲酸甲酯(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以所述组合物的按重量计约1%至约80%的量存在于协同杀真菌组合物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物,其中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以按重量计约1%至70%的量存在于所述协同杀真菌组合物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其中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以按重量计约1%至60%的量存在于所述协同杀真菌组合物中。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以按重量计约1%至70%的量存在于协同杀真菌组合物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物,其中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以按重量计约1%至60%的量存在于所述协同杀真菌组合物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物,其中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以按重量计约1%至50%的量存在于所述协同杀真菌组合物中。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和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在所述组合物中的重量比为约50∶1至约1∶5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合物,其中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和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在所述组合物中的重量比为约25∶1至约1∶2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合物,其中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和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在所述组合物中的重量比为约20∶1至约1∶2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组合物,其中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和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在所述组合物中的重量比为约15∶1至约1∶15。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和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重量比为约10∶1至约1∶10。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组合物,其中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和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在所述组合物中的重量比为约5∶1至约1∶5。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包含选自以下的一种或更多种助剂:增充剂、载体、溶剂、表面活性剂、稳定剂、消泡剂、防冻剂、防腐剂、抗氧化剂、着色剂、增稠剂、固体附着剂和惰性填料。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是可溶液剂(SL)、乳油(EC)、水乳剂(EW)、微乳剂(ME)、悬浮剂(SC)、油基悬浮剂(OD)、悬浮种衣剂(FS)、水分散粒剂(WG)、可溶粒剂(SG)、可湿性粉剂(WP)、可溶粉剂(SP)、颗粒剂(GR)、微囊粒剂(CG)、细粒剂(FG)、大粒剂(GG)、悬乳剂(SE)、微囊悬浮剂(CS)或微粒剂(MG)。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是悬浮剂(SC)、水分散粒剂(WG)、悬乳剂(SE)、微囊悬浮剂(CS)、油基悬浮剂(OD)或可溶粒剂(SG)。
17.一种预防和/或处理植物和/或植物部分中的真菌感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所述植物和/或植物部分施用:
(A)2-氯-N-(4′氯[1,1′联苯基]-2-基)-3-吡啶甲酰胺(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和
(B)N-{2-[1-(4-氯苯基)-1H-吡唑-3-基氧基甲基]苯基}(N-甲氧基)氨基甲酸甲酯(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被处理的植物选自谷物、水果、浆果、豆科植物、油料植物、葫芦科、柑橘类水果、蔬菜、观赏植物、阔叶树和常绿植物。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被处理的植物选自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玉米,稻,高粱和黑小麦;苹果,梨,李,桃,开心果(pistachio),巴旦杏,樱桃,葡萄,香蕉,草莓,灌木类浆果,蔓越莓,树莓和黑莓;豆类,扁豆,豌豆和大豆;油菜,芥菜和向日葵;哈密瓜,西葫芦,黄瓜,甜瓜,南瓜(pumpkin),南瓜(squash)和西瓜;橙子,柠檬,葡萄柚和柑橘;菠菜,生菜,芦笋,卷心菜,胡萝卜,洋葱,西红柿,马铃薯,红辣椒,大蒜和韭葱;咖啡;甘蔗;啤酒花;坚果;玫瑰,灌木和松柏。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被处理的植物选自小麦、大麦、燕麦、稻、葡萄、香蕉、大豆、油菜和蔬菜。
21.根据权利要求17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和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的重量比为约50∶1至约1∶50。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和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的重量比为约25∶1至约1∶25。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和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的重量比为约20∶1至约1∶20。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和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的重量比为约15∶1至约1∶15。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和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的重量比为约10∶1至约1∶10。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和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的重量比为约5∶1至约1∶5。
27.根据权利要求17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组分(A)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和组分(B)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的总量的施用率为约100至约1000克/公顷。
28.根据权利要求17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组分(A)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的施用率为约25至约800克/公顷。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的施用率为约20至约650克/公顷。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中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的施用率为约100至约500克/公顷。
31.根据权利要求17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组分(B)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的施用率为约5至约400克/公顷。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中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的施用率为约5至约350克/公顷。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中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的施用率为约50至约300克/公顷。
34.根据权利要求17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将组分(A)和(B)同时和/或相继施用于期望控制的所在地、植物和/或植物部分。
35.根据权利要求17至3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
36.如下组分在预防和/或处理植物和/或植物部分中的真菌感染中的用途:
(A)2-氯-N-(4′氯[1,1′联苯基]-2-基)-3-吡啶甲酰胺(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和
(B)N-{2-[1-(4-氯苯基)-1H-吡唑-3-基氧基甲基]苯基}(N-甲氧基)氨基甲酸甲酯(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用途,其中被处理的植物选自谷物、水果、浆果、豆科植物、油料植物、葫芦科、柑橘类水果、蔬菜、观赏植物、阔叶树和常绿植物。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用途,其中被处理的植物选自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玉米,稻,高粱和黑小麦;苹果,梨,李,桃,开心果,巴旦杏,樱桃,葡萄,香蕉,草莓,灌木类浆果,蔓越莓,树莓和黑莓;豆类,扁豆,豌豆和大豆;油菜,芥菜和向日葵;哈密瓜,西葫芦,黄瓜,甜瓜,南瓜(pumpkin),南瓜(squash)和西瓜;橙子,柠檬,葡萄柚和柑橘;菠菜,生菜,芦笋,卷心菜,胡萝卜,洋葱,西红柿,马铃薯,红辣椒,大蒜和韭葱;咖啡;甘蔗;啤酒花;坚果;玫瑰,灌木和松柏。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用途,其中被处理的植物选自小麦、大麦、燕麦、稻、葡萄、香蕉、大豆、油菜和蔬菜。
40.根据权利要求36至3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中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和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的重量比为约50∶1至约1∶50。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用途,其中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和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的重量比为约25∶1至约1∶25。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用途,其中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和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的重量比为约20∶1至约1∶20。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用途,其中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和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的重量比为约15∶1至约1∶15。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用途,其中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和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的重量比为约10∶1至约1∶10。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用途,其中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和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的重量比为约5∶1至约1∶5。
46.根据权利要求36至4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中组分(A)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和组分(B)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的总量的施用率为约100至约1000克/公顷。
47.根据权利要求36至4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中组分(A)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的施用率为约25至约800克/公顷。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用途,其中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的施用率为约20至约650克/公顷。
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用途,其中啶酰菌胺的结晶变体II的施用率为约100至约500克/公顷。
50.根据权利要求36至4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中组分(B)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的施用率为约5至约400克/公顷。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用途,其中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的施用率为约5至约350克/公顷。
52.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用途,其中吡唑醚菌酯的结晶变体IV的施用率为约50至约300克/公顷。
53.根据权利要求36至5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中将组分(A)和(B)同时和/或相继施用于期望控制的所在地、植物和/或植物部分。
54.根据权利要求36至5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中使用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
55.一种基本上如上文所述的杀真菌组合物。
56.一种基本上如上所述的用于处理和/或预防植物和/或植物材料中真菌感染的方法。
57.一种基本上如上所述的用途。
CN201780047244.7A 2016-08-04 2017-07-27 协同杀真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Pending CN10956168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1613454.6A GB2552694B (en) 2016-08-04 2016-08-04 A Synergistic fungicidal composition and use thereof
GB1613454.6 2016-08-04
PCT/CN2017/094632 WO2018024147A1 (en) 2016-08-04 2017-07-27 A synergistic fungicidal composition and use thereof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61686A true CN109561686A (zh) 2019-04-02

Family

ID=60940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47244.7A Pending CN109561686A (zh) 2016-08-04 2017-07-27 协同杀真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61686A (zh)
GB (1) GB2552694B (zh)
TW (1) TWI789356B (zh)
WO (1) WO2018024147A1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1026A (zh) * 2003-02-14 2006-03-22 巴斯夫股份有限公司 脱水啶酰菌胺的新晶型
CN101203136A (zh) * 2005-06-20 2008-06-18 巴斯福股份公司 唑菌胺酯的晶型
CN102595879A (zh) * 2009-11-06 2012-07-18 巴斯夫欧洲公司 4-羟基苯甲酸和选定农药的结晶配合物
CN103347389A (zh) * 2010-12-09 2013-10-09 拜耳知识产权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改善特性的农药混合物
CN103355333A (zh) * 2013-07-31 2013-10-23 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与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CN103392706A (zh) * 2013-08-21 2013-11-20 陕西康禾立丰生物科技药业有限公司 用于防治作物真菌和细菌性病害的农药及其制备
CN103404523A (zh) * 2013-08-21 2013-11-27 陕西康禾立丰生物科技药业有限公司 用于防止作物白粉、叶斑及霜霉类病害的农药及制备
CN103719120A (zh) * 2012-10-15 2014-04-16 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与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CN104430435A (zh) * 2014-12-29 2015-03-25 河北野田农用化学有限公司 含吡唑醚菌酯和啶酰菌胺的水分散粒剂农药、制法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31026A (zh) * 2005-08-02 2006-02-08 范顺岐 太阳能热泵供暖装置
ES2439284T5 (es) * 2009-07-14 2023-06-27 Basf Se Un proceso para preparar una suspensión acuosa de un compuesto pesticida orgánico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1026A (zh) * 2003-02-14 2006-03-22 巴斯夫股份有限公司 脱水啶酰菌胺的新晶型
CN101203136A (zh) * 2005-06-20 2008-06-18 巴斯福股份公司 唑菌胺酯的晶型
CN102595879A (zh) * 2009-11-06 2012-07-18 巴斯夫欧洲公司 4-羟基苯甲酸和选定农药的结晶配合物
CN103347389A (zh) * 2010-12-09 2013-10-09 拜耳知识产权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改善特性的农药混合物
CN103719120A (zh) * 2012-10-15 2014-04-16 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与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CN103355333A (zh) * 2013-07-31 2013-10-23 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与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CN103392706A (zh) * 2013-08-21 2013-11-20 陕西康禾立丰生物科技药业有限公司 用于防治作物真菌和细菌性病害的农药及其制备
CN103404523A (zh) * 2013-08-21 2013-11-27 陕西康禾立丰生物科技药业有限公司 用于防止作物白粉、叶斑及霜霉类病害的农药及制备
CN104430435A (zh) * 2014-12-29 2015-03-25 河北野田农用化学有限公司 含吡唑醚菌酯和啶酰菌胺的水分散粒剂农药、制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GB2552694B (en) 2020-03-04
WO2018024147A1 (en) 2018-02-08
TWI789356B (zh) 2023-01-11
BR112017022487A2 (pt) 2018-07-10
GB2552694A (en) 2018-02-07
TW201808099A (zh) 2018-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07940B2 (ja) 殺真菌組成物
CN109906034A (zh) 杀真菌组合
CN102395272A (zh) 杀真菌混合物和其用途
BRPI1000361B1 (pt) composição fungicida, seu uso e métodos de prevenção e/ou combate a dano patogênio ou dano por pragas em uma planta
CN106455573A (zh) 包含新烟碱杀虫剂和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协同杀虫组合物
JP7091319B2 (ja) 殺有害生物組成物
WO2015062353A9 (en) Fungicidal composition and the use thereof
CN110113944A (zh) 杀真菌组合物
CN105407721A (zh) 杀真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17562071A (zh) 控制或预防植物被植物病原性真菌侵染的方法
CN110519989A (zh) 杀真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6922694A (zh) 一种杀菌组合物
CN104968202A (zh) 具有减少的植物毒性的苯醚甲环唑立体异构组合物
CN109561688A (zh) 协同杀真菌组合物
CN106922706A (zh) 一种杀菌组合物
EP3023007A1 (en) Fungicidal mixture
CN105557695B (zh) 一种活性成分组合物
EP1269846A1 (en) Fungicidal mixtures
CN106922695A (zh) 一种杀菌组合物
CN109561686A (zh) 协同杀真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8419798A (zh) 一种含烯肟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8347938A (zh) 协同性杀虫组合物
CN110573016B (zh) 杀真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6922721A (zh) 一种杀菌组合物
JP3848530B2 (ja) 農園芸用殺菌組成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