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61489B - 一种带宽部分配置方法、装置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宽部分配置方法、装置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61489B
CN109561489B CN201711207089.9A CN201711207089A CN109561489B CN 109561489 B CN109561489 B CN 109561489B CN 201711207089 A CN201711207089 A CN 201711207089A CN 109561489 B CN109561489 B CN 1095614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device
message
terminal device
bandwidth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0708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61489A (zh
Inventor
程勇
方平
爱民·贾斯汀·桑
常俊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PCT/CN2018/10695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19062663A1/zh
Publication of CN1095614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614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614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614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04W52/021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using a pre-established activity schedule, e.g. traffic indication fra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8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with additional processing of random access related information at receiving sid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带宽部分配置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第一消息为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命令,或者,第一消息为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或者,第一消息为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冲突解决消息。终端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通知第二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完成了从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方法终端设备可以早使用新的带宽部分与第二网络设备进行通信,有利于终端设备节省电量。

Description

一种带宽部分配置方法、装置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宽部分配置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提供更高的数据速率,第五代(Fif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的新空口(New Radio(NR))将会采用比较大的频域带宽(frequency bandwidth),例如,400兆赫兹(MHz)。如果终端设备(例如,智能手机)的收发射机(transceiver)的射频前端(radiofrequency front end)和基带处理单元(baseband processing unit)一直工作在很大的频域带宽上,会导致终端设备的功耗比较大,降低终端设备的电池的续航时间。
为了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可以在终端设备空闲时和终端设备的通信数据速率比较低时,给终端设备分配比较小的频域带宽,也称为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当终端设备从源网络设备切换至目标网络设备时,为了适应目标网络设备资源分配的需要以及考虑到信道条件的变化,需要更新终端设备使用的带宽部分。
现有技术中,网络设备可以配置一个默认带宽部分,该默认的带宽部分可以为网络设备所服务的所有终端设备使用。默认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可以在系统信息(systeminformation)中携带或者在物理广播信道(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PBCH))上广播。在切换过程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收到的系统信息或广播信息,使用目标网络设备(或称为:目标基站)配置的默认带宽部分与目标网络设备进行通信。但是,如果默认带宽部分比较大,则终端设备使用该默认带宽部分时会造成功耗较大。如果默认带宽部分比较小,则在多个终端设备使用该默认带宽部分时,可能造成部分终端设备不能正常与目标网络设备进行通信。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带宽部分配置方法、装置及设备,用以优化对终端设备的带宽部分的配置。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包括以下任一个:
1、一种带宽部分配置方法,该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的N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N为正整数;
其中,所述第一消息为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命令,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冲突解决消息;
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通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完成了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
通过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能够实现终端设备尽早使用新的带宽部分与第二网络设备进行通信,使终端设备在切换过程中能工作在带宽部分(即终端设备工作在带宽部分覆盖的带宽上,而不是整个载波带宽上),因而可以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有利于终端设备节省电量。且复用现有命令来完成第二网络设备对终端设备的带宽部分的配置,可以避免使用额外的无线资源控制消息来配置带宽部分,进而可以降低控制信令的开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切换应答消息,或者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或者所述冲突解决消息中还可以包括带宽部分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N个带宽部分中的m1个带宽部分作为初始带宽部分,和/或,m2个带宽部分作为默认带宽部分。m1≤N,m2≤N,m1+m2≤N,m1、m2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所述N个带宽部分里包括至少一个初始带宽部分和/或至少一个默认带宽部分,初始带宽部分和默认带宽部分可以相同。
2、如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消息具体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N个带宽部分中的一个带宽部分上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消息。
本实施例能够实现终端设备尽早使用新的带宽部分与第二网络设备进行通信。
3、如实施例1或2所述的方法,在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消息之后或者在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消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使用所述N个带宽部分中的一个或多个带宽部分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进行通信。
本实施例能够实现终端设备尽早使用新的带宽部分与第二网络设备进行通信。
4、如实施例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在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消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测量配置信息,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M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M个带宽部分中的K个带宽部分的测量结果,M和K为正整数,K≤M。
通过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第二网络设备为每个终端设备配置的新的带宽部分可以不同,第二网络设备可以至少根据第一网络设备在切换请求中携带的第二网络设备的带宽部分的测量结果和/或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至少一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确定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带宽部分,因此,带宽部分的配置更有针对性,能够实现为每个终端设备分配信道条件较好的带宽部分。
5、如实施例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每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物理资源块偏移量,物理资源块个数,和子载波间隔。
6、如实施例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每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至少包括:该带宽部分的索引。
通过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
7、一种带宽部分配置方法,该方法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N为正整数;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N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应答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命令,所述切换命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
通过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能够实现终端设备尽早使用新的带宽部分与第二网络设备进行通信,使终端设备在切换过程中能工作在带宽部分(即终端设备工作在带宽部分覆盖的带宽上,而不是整个载波带宽上),因而可以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有利于终端设备节省电量。且复用现有消息来完成第二网络设备对终端设备的带宽部分的配置(如:通过现有的切换应答消息、切换命令来携带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可以避免使用额外的无线资源控制消息来配置带宽部分,进而可以降低控制信令的开销。
8、如实施例7所述的方法,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测量配置信息,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M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M个带宽部分中的K个带宽部分的测量结果,M和K为正整数,K≤M;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所述K个带宽部分的测量结果。
9、如实施例8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三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的一个或者多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
10、如实施例8或9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三消息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
11、如实施例8-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测量配置信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M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
通过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方法,第二网络设备为每个终端设备配置的新的带宽部分可以不同,第二网络设备可以至少根据第一网络设备在切换请求中携带的第二网络设备的带宽部分的测量结果和/或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至少一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确定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带宽部分,因此,带宽部分的配置更有针对性,能够实现为每个终端设备分配信道条件较好的带宽部分。
12、如实施例7-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每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物理资源块偏移量,物理资源块个数和子载波间隔。
13、如实施例7-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每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至少包括:该带宽部分的索引。
通过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
14、一种带宽部分配置方法,该方法包括:
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N为正整数;
其中,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应答消息,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冲突解决消息;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通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完成了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
通过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能够实现终端设备尽早使用新的带宽部分与第二网络设备进行通信,使终端设备在切换过程中能工作在带宽部分(即终端设备工作在带宽部分覆盖的带宽上,而不是整个载波带宽上),因而可以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有利于终端设备节省电量。且复用现有命令来完成第二网络设备对终端设备的带宽部分的配置,可以避免使用额外的无线资源控制消息来配置带宽部分,进而可以降低控制信令的开销。
15、如实施例14所述的方法,在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K个带宽部分的测量结果,K为正整数;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至少根据所述K个带宽部分的测量结果,确定所述N个带宽部分,所述N个带宽部分是所述K个带宽部分的子集,N≤K。
16、如实施例15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三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的一个或者多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二网络设备获得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至少一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后,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中可以只包括N个带宽部分分别对应的物理资源块偏移量。因此,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只修改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至少一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中的每个配置信息中的物理资源块偏移量,其它参数信息不变,并将修改后的物理资源块偏移量作为N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
17、如实施例15或16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三消息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
18、如实施例15-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三消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M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所述K个带宽部分是所述M个带宽部分的子集,K≤M,M为正整数。
通过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方法,第二网络设备为每个终端设备配置的新的带宽部分可以不同,第二网络设备可以至少根据第一网络设备在切换请求中携带的第二网络设备的带宽部分的测量结果和/或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至少一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确定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带宽部分,因此,带宽部分的配置更有针对性,能够实现为每个终端设备分配信道条件较好的带宽部分。
19、如实施例14-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每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物理资源块偏移量,物理资源块个数和子载波间隔。
20、如实施例14-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每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至少包括:该带宽部分的索引。
通过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二网络设备成功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序列之后发送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可以避免过早的为终端设备预留带宽部分资源,可以避免因终端设备随机接入第二网络设备不成功而造成的所配置的带宽部分浪费。在通过切换命令消息包括新的带宽部分配置信息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的通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来配置和/或激活新的带宽部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竞争解决消息来给终端设备配置或激活一个或者多个带宽部分,即在终端设备竞争成功之后发送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可以避免过早的为终端设备预留带宽部分资源,可以避免因终端设备随机接入第二网络设备不成功而造成的所配置的带宽部分浪费。在通过切换命令或者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来发送新的带宽部分配置信息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的通过竞争解决消息来配置和/或激活新的带宽部分。
21、一种带宽部分配置装置,所述装置为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的N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N为正整数;
其中,所述第一消息为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命令,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冲突解决消息;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通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完成了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
22、如实施例21所述的装置,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N个带宽部分中的一个带宽部分上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消息。
23、如实施例21或22所述的装置,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消息之后或者在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消息之后,使用所述N个带宽部分中的一个或多个带宽部分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进行通信。
24、如实施例21-2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在接收所述第一消息之前,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测量配置信息,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M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M个带宽部分中的K个带宽部分的测量结果,M和K为正整数,K≤M。
25、如实施例21-2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每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物理资源块偏移量,物理资源块个数,和子载波间隔。
26、如实施例21-2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每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至少包括:该带宽部分的索引。
27、一种带宽部分配置装置,所述装置为第一网络设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包括: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N为正整数;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N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应答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命令,所述切换命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
28、如实施例27所述的装置,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之前,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测量配置信息,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M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M个带宽部分中的K个带宽部分的测量结果,M和K为正整数,K≤M;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所述K个带宽部分的测量结果。
29、如实施例28所述的装置,所述第三消息还包括所述装置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的一个或者多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
30、如实施例28或29所述的装置,所述第三消息为所述装置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
31、如实施例28-30任一项所述的装置,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在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测量配置信息之前,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M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
32、如实施例27-3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每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物理资源块偏移量,物理资源块个数和子载波间隔。
33、如实施例27-3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每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至少包括:该带宽部分的索引。
34、一种带宽部分配置装置,所述装置为第二网络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包括: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N为正整数;
其中,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应答消息,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冲突解决消息;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通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完成了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
35、如实施例34所述的装置,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在发送第一消息之前,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装置的K个带宽部分的测量结果,K为正整数;
所述装置,还包括:处理单元,用于至少根据所述K个带宽部分的测量结果,确定所述N个带宽部分,所述N个带宽部分是所述K个带宽部分的子集,N≤K。
36、如实施例35所述的装置,所述第三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的一个或者多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
37、如实施例35或36所述的装置,所述第三消息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
38、如实施例35-3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三消息之前,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装置的M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所述K个带宽部分是所述M个带宽部分的子集,K≤M,M为正整数。
39、如实施例34-3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每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物理资源块偏移量,物理资源块个数和子载波间隔。
40、如实施例34-3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每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至少包括:该带宽部分的索引。
41、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时,
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的N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N为正整数;
其中,所述第一消息为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命令,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冲突解决消息;
所述收发器,用于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通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完成了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
42、如实施例41所述的终端设备,所述收发器用于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消息具体为:所述收发器用于在所述N个带宽部分中的一个带宽部分上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消息。
43、如实施例41或42所述的终端设备,所述收发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消息之后或者在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消息之后,使用所述N个带宽部分中的一个或多个带宽部分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进行通信。
44、如实施例41-43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在接收所述第一消息之前,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测量配置信息,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M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M个带宽部分中的K个带宽部分的测量结果,M和K为正整数,K≤M。
45、如实施例41-44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每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物理资源块偏移量,物理资源块个数,和子载波间隔。
46、如实施例41-44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每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至少包括:该带宽部分的索引。
47、一种第一网络设备,该第一网络设备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时,
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N为正整数;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N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应答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命令,所述切换命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
48、如实施例47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之前,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测量配置信息,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M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M个带宽部分中的K个带宽部分的测量结果,M和K为正整数,K≤M;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所述K个带宽部分的测量结果。
49、如实施例48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所述第三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的一个或者多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
50、如实施例48或49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所述第三消息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
51、如实施例48-50任一项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在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测量配置信息之前,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M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
52、如实施例47-51任一项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每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物理资源块偏移量,物理资源块个数和子载波间隔。
53、如实施例47-51任一项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每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至少包括:该带宽部分的索引。
54、一种第二网络设备,该第二网络设备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时,
所述收发器,用于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N为正整数;
其中,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应答消息,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冲突解决消息;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通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完成了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
55、如实施例54所述的第二网络设备,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在发送第一消息之前,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K个带宽部分的测量结果,K为正整数;
所述处理器,用于至少根据所述K个带宽部分的测量结果,确定所述N个带宽部分,所述N个带宽部分是所述K个带宽部分的子集,N≤K。
56、如实施例55所述的第二网络设备,所述第三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的一个或者多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
57、如实施例55或56所述的第二网络设备,所述第三消息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
58、如实施例55-57任一项所述的第二网络设备,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在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三消息之前,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M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所述K个带宽部分是所述M个带宽部分的子集,K≤M,M为正整数。
59、如实施例54-58任一项所述的第二网络设备,每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物理资源块偏移量,物理资源块个数和子载波间隔。
60、如实施例54-58任一项所述的第二网络设备,每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至少包括:该带宽部分的索引。
61、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在某一计算机单元上执行时,将会使所述计算机单元实现如实施例1-6任一所述的方法。
62、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在某一计算机单元上执行时,将会使所述计算机单元实现如实施例7-13任一所述的方法。
63、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在某一计算机单元上执行时,将会使所述计算机单元实现如实施例14-20任一所述的方法。
64、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在某一计算机单元上执行时,将会使所述计算机单元实现如实施例1-6任一所述的方法。
65、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在某一计算机单元上执行时,将会使所述计算机单元实现如实施例7-13任一所述的方法。
66、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在某一计算机单元上执行时,将会使所述计算机单元实现如实施例14-20任一所述的方法。
6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在某一计算机上执行时,将会使所述计算机实现如实施例1-6任一所述的方法。
6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在某一计算机上执行时,将会使所述计算机实现如实施例7-13任一所述的方法。
6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在某一计算机上执行时,将会使所述计算机实现如实施例14-20任一所述的方法。
70、一种芯片,包括:处理模块与通信接口,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执行如实施例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71、根据实施例70所述的芯片,所述芯片还包括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指令,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执行所述存储模块存储的指令,并且对所述存储模块中存储的指令的执行使得所述处理模块执行实施例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72、一种芯片,包括:处理模块与通信接口,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执行如7-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73、根据实施例72所述的芯片,所述芯片还包括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指令,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执行所述存储模块存储的指令,并且对所述存储模块中存储的指令的执行使得所述处理模块执行实施例7-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74、一种芯片,包括:处理模块与通信接口,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执行如14-2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75、根据实施例74所述的芯片,所述芯片还包括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指令,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执行所述存储模块存储的指令,并且对所述存储模块中存储的指令的执行使得所述处理模块执行实施例14-2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76、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如实施例1-6任一所述的用户设备和如实施例7-13任一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和如实施例14-20任一所述的第二网络设备。
前述提供的各实施例的编号与后文的各实施例的编号并无明确的对应关系,仅为了此部分在表述上的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中带宽部分与载波带宽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中第一种应用场景对应带宽部分配置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中第二种应用场景对应带宽部分配置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中第三种应用场景对应带宽部分配置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中带宽部分配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6为本申请中带宽部分配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7为本申请中带宽部分配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8为本申请中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中第一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中第二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对本申请涉及的技术术语和应用场景进行介绍。
如图1所示,带宽部分包括N个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每个物理资源块包括K个子载波(sub-carrier),N是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例如,N=2),K是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例如,K=12)。其中,N个物理资源块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图1中的载波带宽(carrier bandwidth)可以是指4G或者5G移动通信系统工作的一个载波(carrier)提供的频域带宽,包括L个PRB,其中,L是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L大于或等于N。
网络设备可以给该网络设备服务的一个终端设备分配至少一个带宽部分。考虑到频率选择性衰落(frequency-selective fading),一个载波带宽上不同位置上的带宽部分可能会有不同的衰落特性。对于一个终端设备而言,服务该终端设备的网络设备可以尽量为该终端设备分配信道条件好的带宽部分。
在本申请中,切换过程可以是指终端设备从一个服务小区(可以称为源小区(source cell))切换到另外一个服务小区(可以称为目标小区(target cell))的过程,这种切换为小区间切换,即源小区和目标小区可以是属于同一个网络设备控制的,也可以是属于不同的网络设备控制的;或者,切换过程可以是指终端设备从一个服务基站(即源基站,例如,source gNB)切换到另外一个服务基站(即目标基站,例如,target gNB)的过程,这种切换可以称为基站间切换。
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网元包括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网络设备是终端设备通过无线方式接入到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接入设备,可以是基站(NodeB)、演进型基站(eNodeB)、5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下一代移动通信基站(next generation Node B,gNB),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或Wi-Fi系统中的接入节点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网络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终端设备(Terminal equipment)也可以称为终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等。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等。
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适用于终端设备采用无随机接入的(RACH-less)切换场景、终端设备采用基于非竞争随机接入(contention free random access,CFRA)的切换场景、以及终端设备采用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contention based random access,CBRA)的切换场景。应理解的是,本申请意在通过上述三种切换场景说明如何优化对终端设备的带宽部分的配置。
在本申请中,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每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物理资源块偏移量(PRB Offset),物理资源块个数(number of PRBs)和子载波间隔(sub-carrierspacing)。其中,所述物理资源块偏移量可以是一个带宽部分包含的第一个物理资源块相对于整个载波带宽包含的第一个物理资源块的偏移量,如图1所示。此外,每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参数:循环前缀长度(cyclic prefix length)、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TTI),中心频点(center frequency),和频率位置(frequency location)。
此外,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每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至少包括:该带宽部分的索引。每个带宽部分的索引可以指示对应的一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一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多个参数,例如,物理资源块偏移量,物理资源块个数和子载波间隔。进一步的,每个索引对应的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参数:循环前缀长度、传输时间间隔,中心频点,和频率位置。
在本申请中,初始带宽部分(initial BWP)可以作为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建立连接过程中使用的带宽部分。默认带宽部分(default BWP)可以作为终端设备由休眠过程中醒来以后使用的带宽部分,或者可以是终端设备失去上行同步以后使用的带宽部分,或者可以是终端设备发起随机接入时使用的带宽部分。其中,默认带宽部分可以与初始带宽部分相同。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第一种应用场景:终端设备采用无随机接入的切换场景。
其中,第一网络设备为源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为目标网络设备。
如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带宽部分配置方法,该方法包括:
S201: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M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
其中,S201为可选的步骤,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M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M个带宽部分可以是第二网络设备为其所服务的全部或者部分终端设备所配置的多个带宽部分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可以为一个BWP列表信息,例如,该列表信息中可以包括多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或多个BWP的索引。其中,每个BWP的索引用于指示对应的一个BWP的配置信息。
S202:第一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测量配置信息(MeasurementConfiguration)。
测量配置信息至少可以包括上述M个带宽部分配置信息,用以指示终端设备对M个带宽部分进行测量。
可选的,测量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二网络设备的工作频率。
S203: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测量报告(Measurement Reports)。
该测量报告中包括K个带宽部分的测量结果。
具体的,终端设备根据上述测量配置信息,对M个带宽部分进行测量,可以选择其中的K个带宽部分的测量结果上报,M和K为正整数,K≤M。
具体的,每个带宽部分的测量结果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1)接收信号质量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RSSI),或者RSSI在时域里的平均值,或者RSSI在频域里的平均值;
(2)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或者RSRP的在时域里的平均值,或者RSRP在频域里的平均值;
(3)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RSRQ),或者RSRQ在时域里的平均值,或者RSRQ在频域里的平均值;
应理解的是,上述(1)、(2)、(3)中,在时域里的平均值可以是在时间上的平均值,例如,加权平均或者滑动平均。RSSI或者RSRP或者RSRQ可以是在一个载波带宽上的测量结果,或者也可以是在一个带宽部分上的测量结果。在频域里的平均值可以是在频率上的平均值,例如,在整个载波带宽上的平均值,或者是在一个带宽部分上的平均值。
(4)第二网络设备的小区质量(cell quality)。
具体的,终端设备可以根据上述(1)、(2)、(3)中的至少一个测量结果,结合预设条件,确定第一网络设备的小区质量。例如,当(1)满足条件1且(2)满足条件2时,确定小区质量为第一等级。条件(1)和条件(2)为预设条件,小区质量可以采用等级或数值进行表示,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应理解的是,除了上述K个带宽部分的测量结果,终端设备还可上报的测量报告中还包括多种其他类型的测量结果。例如,测量报告中还可以包括:终端设备对第一网络设备为该终端设备配置的至少一个带宽部分的测量结果,可以进一步包括终端设备对第一网络设备的载波带宽的测量结果。此时,第一网络设备可以至少根据第二网络设备的K个带宽部分的测量结果、第一网络设备为该终端设备配置的至少一个带宽部分的测量结果、以及第一网络设备的载波带宽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以便做出切换决定,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S204:第一网络设备针对终端设备做出切换决定(Handover Decision)。
具体的,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终端设备发送的测量结果(包括K个带宽部分的测量结果)判断是否对该终端设备进行切换(所述切换可以为:将该终端设备从第一网络设备切换到第二网络设备),即作出切换决定(Handover Decision)。第一网络设备判断是否对该终端设备进行切换取决于第一网络设备的具体实现,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S205: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切换请求(Handover Request)到第二网络设备。
该切换请求用于请求将该终端设备切换到第二网络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切换请求可以包括终端设备发送的测量报告,其中,该测量报告中包括K个带宽部分的测量结果。
因此,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根据K个带宽部分的测量结果确定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1个带宽部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切换请求还可以包括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至少一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
因此,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一个或者多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获知终端设备当前使用的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并结合K个带宽部分的测量结果,确定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1个带宽部分。本申请对第二网络设备确定所述N1个带宽部分的过程不作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二网络设备获得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至少一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后,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1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中可以只包括N1个带宽部分分别对应的物理资源块偏移量。因此,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只修改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至少一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中的每个配置信息中的物理资源块偏移量,其它参数信息不变,并将修改后的物理资源块偏移量作为N1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例如,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5个带宽部分,第二网络设备也为终端设备配置5个带宽部分,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配置的5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中只包括5个物理资源块偏移量,此时,终端设备收到该配置信息后,根据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5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和5个物理资源块偏移量,确定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配置的5个带宽部分,其他参数信息不变。
此外,切换请求还可以包括以下多种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1)该终端设备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要求;(2)该终端设备的通信速率要求;(3)该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
S206:第二网络设备进行准入控制(Admission Control)。
其中,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切换请求携带的内容对该终端设备进行准入控制操作,以决定是否接受该终端设备的切换,即是否接受为该终端设备提供服务。这里对第二网络设备的准入控制的操作和算法不作限定,可以由第二网络设备的实现决定。如果第二网络设备决定接受该终端设备,则执行S207。
S207: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切换应答消息(Handover ACK或者,Handover Request ACK)。
切换应答消息可以包括: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1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N1为正整数。
其中,N1个带宽部分信息可以至少根据上述切换请求中包括的K个带宽部分的测量结果和/或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一个或者多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确定,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切换应答消息中还可以包括带宽部分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N1个带宽部分中的m1个带宽部分作为初始带宽部分,和/或,m2个带宽部分作为默认带宽部分。m1≤N1,m2≤N1,m1+m2≤N1,m1、m2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
所述N1个带宽部分里包括至少一个初始带宽部分和/或至少一个默认带宽部分,初始带宽部分和默认带宽部分可以相同。
此外,切换应答消息还可以包括以下多种信息中的至少一种:(1)第二网络设备给该终端设备分配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 Radio-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C-RNTI);
(2)第二网络设备给该终端设备分配的一个或者多个上行授权(Uplink(UL)grant)信息。
S208:第一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切换命令(Handover Command)。
其中,切换命令可以是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置(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切换命令可以包括: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1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切换命令中还可以包括带宽部分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N1个带宽部分中的m1个带宽部分作为初始带宽部分,和/或,m2个带宽部分作为默认带宽部分。m1≤N1,m2≤N1,m1+m2≤N1,m1、m2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
所述N1个带宽部分里包括至少一个初始带宽部分和/或至少一个默认带宽部分,初始带宽部分和默认带宽部分可以相同。
此外,切换命令还可以包括以下多种信息中的至少一种:(1)第二网络设备给该终端设备分配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2)第二网络设备给该终端设备分配的一个或者多个上行授权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S207中的切换应答消息中可以包括第一指示信息,而不包括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1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在切换过程中和/或在切换完成之后可以继续使用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一个或者多个带宽部分。因此,S208中的切换命令(Handover Command)中可以包括该第一指示信息,而不包括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1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因此,第二网络设备可以不需要对终端设备使用的带宽部分进行配置,第二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切换应答消息将该第一指示信息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再由第一网络设备通过切换命令将第一指示信息通知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在收到该第一指示信息后,继续使用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一个或者多个带宽部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S207中的切换应答消息中包括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1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在切换过程中继续使用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一个或者多个带宽部分。在终端设备切换完成之后,终端设备使用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1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S208中的切换命令(Handover Command)中包括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1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
S209:终端设备使用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1个带宽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带宽部分。
终端设备在收到切换命令之后,可以从切换命令中获得N1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其中,N1个带宽部分可以包括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分配的一个或者多个初始带宽部分(initial BWP),即终端设备还可能收到更新的带宽部分配置信息,当前N1个带宽部分只是暂时使用。其中,所述初始BWP中的一个或者多个BWP可以是该终端设备的默认带宽部分(default BWP)。或者,N1个带宽部分可以是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分配的一个或者多个BWP,即终端设备可能不会收到更新的带宽部分配置信息,只要终端设备在第二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内不切换至其他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可能一直可以使用这N1个带宽部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切换命令中还可以包括带宽部分指示信息时,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带宽部分指示信息确定所述N1个带宽部分中的m1个带宽部分作为初始带宽部分,和/或,m2个带宽部分作为默认带宽部分。m1≤N1,m2≤N1,m1+m2≤N1,m1、m2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
S209可以在终端设备收到切换命令之后的任一个时间点(如:任一个消息的收/发的时间点)执行。例如,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S209可以在S208后执行,即在终端设备收到切换命令之后执行;或者,S209可以在S211后执行。
S210:终端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授权。
S210为可选步骤,若S208中的切换命令携带了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给该终端设备分配的上行授权,第二网络设备无需再向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授权,即S210可以不执行。
若S208中的切换命令没有携带所述上行授权,终端设备可以在N1个带宽部分上或者在N1个带宽部分中的一个带宽部分上检测和接收上行授权。
S211:终端设备发送切换完成消息到第二网络设备。
切换完成消息可以是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置完成(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
进一步的,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在发送所述切换应答消息之后或者在收到切换完成消息之后为终端设备预留所述N1个带宽部分对应的资源,这里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可以在所述N1个带宽部分中的一个带宽部分上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切换完成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终端设备在发送所述切换完成消息之后,使用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1个带宽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带宽部分与第二网络设备进行通信。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切换完成消息所使用的可以是第一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的带宽部分或者整个载波带宽。
应理解的是,针对上述S202,S203和S208,终端设备与第一网络设备可以采用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至少一个带宽部分发送或接收消息。
由图2所示实施例可知,终端设备可以从接收到的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命令中获得第二网络设备给终端设备配置的一个或者多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因此,终端设备可以在执行切换命令之前就获得新的带宽部分,从而能尽早使用新的带宽部分与第二网络设备进行通信,使终端设备在切换过程中能工作在带宽部分(即终端设备工作在带宽部分覆盖的带宽上,而不是整个载波带宽上),因而可以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有利于终端设备节省电量。且第二网络设备为每个终端设备配置的新的带宽部分可以不同,第二网络设备可以至少根据第一网络设备在切换请求中携带的第二网络设备的带宽部分的测量结果和/或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至少一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确定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带宽部分,因此,带宽部分的配置更有针对性,能够实现为每个终端设备分配信道条件较好的带宽部分。此外,上述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复用切换命令来完成第二网络设备对终端设备的带宽部分的配置,可以避免使用额外的无线资源控制消息来配置带宽部分,进而可以降低控制信令的开销。
第二种应用场景:终端设备采用基于非竞争随机接入的切换场景。
其中,第一网络设备为源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为目标网络设备。
如图3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带宽部分配置方法,该方法包括:
S301~S306的内容可以分别参考S201~S206,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S307: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切换应答消息。
由于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为终端设备采用非竞争随机接入的切换场景。因此,第二网络设备在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的切换应答消息中可以携带第二网络设备给该终端设备分配的专属随机接入资源(dedicated random access resource),也可以称之为专属随机接入信道资源(dedicated Random Access Channel resource),或者也可以称之为专属物理随机接入信道资源(dedicated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resource)。因此,切换应答消息中携带该专属随机接入资源的信息。
其中,专属随机接入资源可以是专属随机接入前导(dedicated random accesspreamble);或者,专属随机接入资源可以是专属频域资源,例如,一个或者多个物理资源块(PRB)或者子载波;或者,专属随机接入资源可以是专属时域资源,例如,一个或者多个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OFDM symbol)或者时隙(slot);或者,专属随机接入资源可以是专属随机接入前导和时/频资源组合。这里对专属随机接入资源不做限定,可以由网络设备实现决定。
进一步的,切换应答消息还可以携带第二网络设备给该终端设备分配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切换应答消息可以包括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1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也可以不包括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1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N1为正整数。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切换应答消息中还可以包括带宽部分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N1个带宽部分中的m1个带宽部分作为初始带宽部分,和/或,m2个带宽部分作为默认带宽部分。m1≤N1,m2≤N1,m1+m2≤N1,m1、m2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
所述N1个带宽部分里包括至少一个初始带宽部分和/或至少一个默认带宽部分,初始带宽部分和默认带宽部分可以相同。
S308:第一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切换命令(Handover Command)。
切换命令至少携带专属随机接入资源的信息。
若S307中的切换应答消息包括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1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切换命令也可以包括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1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
进一步的,切换命令还可以携带S307中的切换应答消息包括的第二网络设备给该终端设备分配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此外,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类似,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S307中的切换应答消息中可以包括第一指示信息,而不包括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1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在切换过程中和/或在切换完成之后可以继续使用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一个或者多个带宽部分。因此,S308中的切换命令(Handover Command)中可以包括第一指示信息,而不包括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1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因此,第二网络设备可以不需要对终端设备使用的带宽部分进行配置,第二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切换应答消息将该第一指示信息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再由第一网络设备通过切换命令将第一指示信息通知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在收到该第一指示信息后,继续使用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一个或者多个带宽部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S307中的切换应答消息中包括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1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在切换过程中继续使用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一个或者多个带宽部分。在终端设备切换完成之后,终端设备使用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1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S308中的切换命令(Handover Command)中包括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1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切换应答消息中还可以包括带宽部分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N1个带宽部分中的m1个带宽部分作为初始带宽部分,和/或,m2个带宽部分作为默认带宽部分。m1≤N1,m2≤N1,m1+m2≤N1,m1、m2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
所述N1个带宽部分里包括至少一个初始带宽部分和/或至少一个默认带宽部分,初始带宽部分和默认带宽部分可以相同。
S309:终端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序列到第二网络设备。
为了实现与第二网络设备的上行同步和与第二网络设备建立连接,终端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序列或者随机接入序列(Random Access Preamble,或者称为随机接入前导)到第二网络设备。在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的切换场景下,终端设备根据切换命令中携带的专属随机接入资源的信息选择专属随机接入资源发送随机接入序列。例如,专属随机接入资源可以是专属随机接入序列,或者,终端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序列的时域和/或频率资源是专属时域和/或频率资源。
S310:第二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响应(Random Access Response,RAR)到终端设备。
在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序列之后,第二网络设备根据随机接入序列占用的专属随机接入资源(例如,随机接入序列,或者专属时域和/或频率资源)识别该终端设备,第二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响应到该终端设备。
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包括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2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N2为正整数。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还可以包括带宽部分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N2个带宽部分中的n1个带宽部分作为初始带宽部分,和/或,n2个带宽部分作为默认带宽部分。n1≤N2,n2≤N2,n1+n2≤N2,n1、n2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
所述N2个带宽部分里包括至少一个初始带宽部分和/或至少一个默认带宽部分,初始带宽部分和默认带宽部分可以相同。
应理解的是,若第二网络设备已经通过切换命令给终端设备配置了带宽部分(即切换命令包括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1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则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可以是在N1个带宽部分中的一个带宽部分上发送的,或者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可以是在与该N1个带宽部分不同的另外一个带宽部分上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包括的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2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可以是对N1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的更新。或者,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包括的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2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用于激活N1个带宽部分中的N2个带宽部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若不包括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2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在切换过程中和/或在切换完成之后可以继续使用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一个或者多个带宽部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包括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2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在切换过程中继续使用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一个或者多个带宽部分。在终端设备切换完成之后,终端设备使用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2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二网络设备获得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至少一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后,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2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中可以只包括N2个带宽部分分别对应的物理资源块偏移量。因此,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只修改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至少一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中的每个配置信息中的物理资源块偏移量,其它参数信息不变,并将修改后的物理资源块偏移量作为N2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
S311:终端设备使用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2个带宽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带宽部分。
其中,N2个带宽部分可以是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分配的一个或者多个初始带宽部分(initial BWP),即终端设备还可能收到更新的带宽部分配置信息,当前N2个带宽部分只是暂时使用。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初始带宽部分可以是默认带宽部分(default BWP)。或者,N2个带宽部分可以是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分配的一个或者多个BWP,即终端设备可能不会收到更新的带宽部分配置信息,只要终端设备在第二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内不切换至其他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可能一直使用这N2个带宽部分。
S311可以在终端设备收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之后的任一个时间点(如:任一个消息的收/发的时间点)执行。例如,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S311可以在S310后执行,即在终端设备收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之后执行;或者,S311可以在S312后执行。
S312:终端设备发送切换完成消息到第二网络设备。
进一步的,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在发送所述切换应答消息之后或者在收到切换完成消息之后为终端设备预留N2个带宽部分资源,这里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在N2个带宽部分中的一个带宽部分上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切换完成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终端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切换完成消息后,终端设备可以使用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2个带宽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带宽部分与第二网络设备进行通信。
由上述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可知,终端设备可以从接收到的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获得第二网络设备给终端设备配置的一个或者多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或激活第二网络设备给终端设备配置的一个或者多个带宽部分,因此,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获得新的带宽部分以使用新的带宽部分与第二网络设备进行通信,使终端设备在切换过程中能工作在带宽部分(即终端设备工作在带宽部分覆盖的带宽上,而不是整个载波带宽上),因而可以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有利于终端设备节省电量。且第二网络设备为每个终端设备配置的新的带宽部分可以不同,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网络设备在切换请求中携带的第二网络设备的带宽部分的测量结果和/或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至少一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确定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带宽部分,因此,带宽部分的配置更有针对性,能够实现为每个终端设备分配信道条件较好的带宽部分。此外,上述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复用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来完成第二网络设备对终端设备的带宽部分的配置或激活,可以避免使用额外的无线资源控制消息来配置或激活带宽部分,进而可以降低控制信令的开销。
进一步地,与如图2所示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网络设备可以通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来给终端设备配置或激活一个或者多个带宽部分,即在第二网络设备成功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序列之后发送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可以避免过早的为终端设备预留带宽部分资源,可以避免因终端设备随机接入第二网络设备不成功而造成的所配置的带宽部分浪费。在通过切换命令消息包括新的带宽部分配置信息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的通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来配置和/或激活新的带宽部分。
第三种应用场景:终端设备采用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的切换场景。
其中,第一网络设备为源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为目标网络设备。
如图4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带宽部分配置方法,该方法包括:
S401~S406的内容可以分别参考S201~S206,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S407:第二网络设备发送切换应答消息到第一网络设备。
由于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终端设备采用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的切换场景。第二网络设备在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的切换应答消息中可以至少包括第二网络设备给该终端设备分配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切换应答消息可以包括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1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也可以不包括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1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N1为正整数。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切换应答消息中还可以包括带宽部分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N1个带宽部分中的m1个带宽部分作为初始带宽部分,和/或,m2个带宽部分作为默认带宽部分。m1≤N1,m2≤N1,m1+m2≤N1,m1、m2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
所述N1个带宽部分里包括至少一个初始带宽部分和/或至少一个默认带宽部分,初始带宽部分和默认带宽部分可以相同。
S408: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切换命令到该终端设备。
第一网络设备在收到切换应答消息之后,第一网络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发送切换命令,切换命令至少携带第二网络设备给终端设备分配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若S407中的切换应答消息包括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1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切换命令也可以包括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1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
此外,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类似,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S407中的切换应答消息中可以包括第一指示信息,而不包括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1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在切换过程中和/或在切换完成之后可以继续使用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一个或者多个带宽部分。因此,S408中的切换命令(Handover Command)中可以包括第一指示信息,而不包括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1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因此,第二网络设备可以不需要对终端设备使用的带宽部分进行配置,第二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切换应答消息将该第一指示信息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再由第一网络设备通过切换命令将第一指示信息通知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在收到该第一指示信息后,继续使用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一个或者多个带宽部分。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S407中的切换应答消息中可以包括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1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在切换过程中继续使用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一个或者多个带宽部分。在终端设备切换完成之后,终端设备使用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1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S408中的切换命令(Handover Command)中包括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1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切换应答消息中还可以包括带宽部分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N1个带宽部分中的m1个带宽部分作为初始带宽部分,和/或,m2个带宽部分作为默认带宽部分。m1≤N1,m2≤N1,m1+m2≤N1,m1、m2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
所述N1个带宽部分里包括至少一个初始带宽部分和/或至少一个默认带宽部分,初始带宽部分和默认带宽部分可以相同。
S409:终端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序列到第二网络设备。
为了实现与第二网络设备的上行同步和与第二网络设备建立连接,终端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序列到第二网络设备。这里考虑的是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的切换场景,因此,终端设备可以随机选择一个随机接入序列发送到第二网络设备。
S410:第二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响应到该终端设备。
由于该终端设备采用的是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第二网络设备在收到所述随机接入序列之后并不能马上识别该终端设备。第二网络设备只能发送随机接入响应到一个或者多个终端设备。随机接入响应至少携带第二网络设备分配的上行授权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还可以包括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2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也可以不包括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2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
此时,如果该终端设备成能够成功完成随机接入第二网络设备,即如果终端设备竞争成功,则该终端设备可以使用该N2个带宽部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还可以包括带宽部分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N2个带宽部分中的n1个带宽部分作为初始带宽部分,和/或,n2个带宽部分作为默认带宽部分。n1≤N2,n2≤N2,n1+n2≤N2,n1、n2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
所述N2个带宽部分里包括至少一个初始带宽部分和/或至少一个默认带宽部分,初始带宽部分和默认带宽部分可以相同。
应理解的是,若第二网络设备已经通过切换命令给终端设备配置了带宽部分(即切换命令包括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1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则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可以是在N1个带宽部分中的一个带宽部分上发送的,或者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可以是在与该N1个带宽部分不同的另外一个带宽部分上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包括的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2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可以是对N1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的更新。或者,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包括的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2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用于激活N1个带宽部分中的N2个带宽部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若不包括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2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在切换过程中和/或在切换完成之后可以继续使用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一个或者多个带宽部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包括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2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在切换过程中继续使用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一个或者多个带宽部分。在终端设备切换完成之后,终端设备使用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2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
S411:终端设备发送Msg3到第二网络设备。
在收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之后,该终端设备可以从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获得上行授权。该终端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Msg3(Message 3)。Msg3可以是在专属控制信道(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DCCH)上传输的无线资源控制-切换确认(Radio ResourceControl(RRC)Handover Confirm)消息。Msg3至少携带该终端设备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所述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是第二网络设备给该终端设备分配的,如本实施例的S407和S408中所描述。
S412: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竞争解决(Contention Resolution)消息到该终端设备。
在收到一个或者多个终端设备发送的Msg3之后,第二网络设备可以通过收到的一个或者多个Msg3来识别正在进行竞争随机接入的终端设备。如果第二网络设备可以识别该终端设备,例如,通过该终端设备发送的终端设备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来识别终端设备,则第二网络设备会发送竞争解决消息到终端设备。
竞争解决消息可以用于向该终端设备指示该终端设备竞争成功(随机接入竞争成功,该终端设备已经被第二网络设备识别)。
此时,竞争解决消息包括至少可以携带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3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N3为正整数。
进一步的,竞争解决消息还可以包括第二网络设备给终端设备分配的上行授权(UL grant)。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切换应答消息中还可以包括带宽部分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N3个带宽部分中的k1个带宽部分作为初始带宽部分,和/或,k2个带宽部分作为默认带宽部分。k1≤N1,k2≤N1,k1+k2≤N1,k1、k2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
所述N3个带宽部分里包括至少一个初始带宽部分和/或至少一个默认带宽部分,初始带宽部分和默认带宽部分可以相同。
应理解的是,若第二网络设备已经通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给终端设备配置了带宽部分(即切换命令包括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2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则竞争解决消息可以是在N2个带宽部分中的一个带宽部分上发送的,或者竞争解决消息可以是在与该N2个带宽部分不同的另外一个带宽部分上发送的。竞争解决消息包括的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3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可以是对N2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的更新。或者,竞争解决消息包括的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3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用于激活N2个带宽部分中的N3个带宽部分。
应理解的是,若第二网络设备已经通过切换命令给终端设备配置了带宽部分(即切换命令包括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1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而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不包括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2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则竞争解决消息可以是在N1个带宽部分中的一个带宽部分上发送的,或者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可以是在与该N1个带宽部分不同的另外一个带宽部分上发送的。竞争解决消息包括的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3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可以是对N1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的更新。或者,竞争解决消息包括的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3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用于激活N1个带宽部分中的N3个带宽部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竞争解决消息中若不包括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3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在切换过程中和/或在切换完成之后可以继续使用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一个或者多个带宽部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竞争解决消息中包括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3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在切换过程中继续使用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一个或者多个带宽部分。在终端设备切换完成之后,终端设备使用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3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二网络设备获得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至少一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后,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3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中可以只包括N3个带宽部分分别对应的物理资源块偏移量。因此,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只修改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至少一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中的每个配置信息中的物理资源块偏移量,其它参数信息不变,并将修改后的物理资源块偏移量作为N3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
S413:终端设备使用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3个带宽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带宽部分。
其中,N个带宽部分可以是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分配的一个或者多个初始BWP,即终端设备还可能收到更新的带宽部分配置信息,当前N3个带宽部分只是暂时使用。或者,N3个带宽部分可以是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分配的一个或者多个BWP,即终端设备可能不会收到更新的带宽部分配置信息,只要终端设备在第二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内不切换至其他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可能一直使用这N3个带宽部分。
S413可以在终端设备收到竞争解决消息之后的任一个时间点(如:任一个消息的收/发的时间点)执行。例如,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S413可以在S412后执行,即在终端设备收到竞争解决消息之后执行;或者,S413可以在S414后执行。
S414:终端设备发送切换完成消息到第二网络设备。
进一步的,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在发送所述切换应答消息之后或者在收到切换完成消息之后为终端设备预留N3个带宽部分资源,这里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在N3个带宽部分中的一个带宽部分上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切换完成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终端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切换完成消息后,终端设备可以使用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3个带宽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带宽部分与第二网络设备进行通信。
由图4所示实施例可知,终端设备可以从接收到的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竞争解决消息中获得第二网络设备给终端设备配置的一个或者多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或激活第二网络设备给终端设备配置的一个或者多个带宽部分,因此,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获得新的带宽部分以使用新的带宽部分与第二网络设备进行通信,使终端设备在切换过程中能工作在带宽部分(即终端设备工作在带宽部分覆盖的带宽上,而不是整个载波带宽上,因而可以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有利于终端设备节省电量。且第二网络设备为每个终端设备配置的新的带宽部分可以不同,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网络设备在切换请求中携带的第二网络设备的带宽部分的测量结果和/或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至少一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确定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带宽部分,因此,带宽部分的配置更有针对性,能够实现为每个终端设备分配信道条件较好的带宽部分。此外,上述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复用竞争解决消息来完成第二网络设备对终端设备的带宽部分的配置或激活,可以避免使用额外的无线资源控制消息来配置或激活带宽部分,进而可以降低控制信令的开销。
进一步的,与如图2和图3所示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竞争解决消息来给终端设备配置或激活一个或者多个带宽部分,即在终端设备竞争成功之后发送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可以避免过早的为终端设备预留带宽部分资源,可以避免因终端设备随机接入第二网络设备不成功而造成的所配置的带宽部分浪费。在通过切换命令或者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来发送新的带宽部分配置信息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的通过竞争解决消息来配置和/或激活新的带宽部分。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带宽部分配置装置,对应于终端设备,用于实现如图2、图3、图4所示的方法,参阅图5所示,一种带宽部分配置装置500包括:接收单元501和发送单元502。
所述接收单元501,用于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的N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N为正整数;
其中,所述第一消息为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命令,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冲突解决消息;
所述发送单元502,用于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通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完成了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
具体参见如图2、图3、图4所示的方法实施例,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带宽部分配置装置,对应于第一网络设备,用于实现如图2、图3、图4所示的方法,参阅图6所示,一种带宽部分配置装置600包括:接收单元601和发送单元602。
所述接收单元601,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N为正整数;
所述发送单元602,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N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应答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命令,所述切换命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装置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
具体参见如图2、图3、图4所示的方法实施例,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带宽部分配置装置,对应于第二网络设备,用于实现如图2、图3、图4所示的方法,参阅图7所示,一种带宽部分配置装置700包括:发送单元701和接收单元702。
所述发送单元701,用于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装置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N为正整数;
其中,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装置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应答消息,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装置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装置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冲突解决消息;
所述接收单元702,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通知所述装置所述终端设备完成了从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所述装置。
具体参见如图2、图3、图4所示的方法实施例,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以上各个单元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集成到一个物理实体上,也可以物理上分开。且这些单元可以全部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也可以全部以硬件的形式实现;还可以部分单元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部分单元以硬件的形式实现。例如处理单元可以为单独设立的处理元件,也可以集成在某一个芯片中实现,此外,也可以以程序的形式存储于存储器中,由某一个处理元件调用并执行该单元的功能。其它单元的实现与之类似。此外这些单元全部或部分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实现。这里所述的处理元件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或以上各个单元可以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此外,以上接收单元是一种控制接收的单元,可以通过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接收装置,例如天线和射频装置接收信息。以上发送单元是一种控制发送的单元,可以通过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发送装置,例如天线和射频装置发送信息。
例如,以上这些单元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再如,当以上某个单元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的处理器。再如,这些单元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SOC)的形式实现。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用于实现如图2、图3或图4所示的方法,参阅图8所示,所述终端设备800中包括:收发器801、处理器802、存储器803。
所述存储器803,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当处理器802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时,使通信装置800执行上述如图2、图3或图4所示的方法。
可以理解的,上述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带宽部分配置装置可以以图8所示的终端设备800实现。终端设备800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第一网络设备,用于实现如图2、图3或图4所示的方法,参阅图9所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900中包括:收发器901、处理器902、存储器903。
所述存储器903,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当处理器902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时,使网络设备900执行上述如图2、图3或图4所示的方法。
可以理解的,上述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带宽部分配置装置可以以图9所示的第一网络设备900实现。第一网络设备900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第二网络设备,用于实现如图2、图3或图4所示的方法,参阅图10所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1000中包括:收发器1001、处理器1002、存储器1003。
所述存储器1003,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当处理器1002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时,使网络设备1000执行上述如图2、图3或图4所示的方法。
可以理解的,上述图7所示实施例中的带宽部分配置装置可以以图10所示的第二网络设备1000实现。第二网络设备1000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在上述图8,图9和图10中,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硬件芯片或者其任意组合。存储器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存储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1)

1.一种带宽部分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的N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N为正整数;
其中,所述第一消息为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命令,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冲突解决消息;
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通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完成了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消息具体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N个带宽部分中的一个带宽部分上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消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消息之后或者在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消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使用所述N个带宽部分中的一个或多个带宽部分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进行通信。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消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测量配置信息,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M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M个带宽部分中的K个带宽部分的测量结果,M和K为正整数,K≤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物理资源块偏移量,物理资源块个数,和子载波间隔。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至少包括:该带宽部分的索引。
6.一种带宽部分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N个带宽部分中的一个带宽部分上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用于通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完成了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消息,N为正整数;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N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应答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命令,所述切换命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测量配置信息,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M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M个带宽部分中的K个带宽部分的测量结果,M和K为正整数,K≤M;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所述K个带宽部分的测量结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的一个或者多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消息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测量配置信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M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
11.一种带宽部分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N为正整数;
其中,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应答消息,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冲突解决消息;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通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完成了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
其中,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具体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在所述N个带宽部分中的一个带宽部分上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K个带宽部分的测量结果,K为正整数;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至少根据所述K个带宽部分的测量结果,确定所述N个带宽部分,所述N个带宽部分是所述K个带宽部分的子集,N≤K。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的一个或者多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消息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三消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M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所述K个带宽部分是所述M个带宽部分的子集,K≤M,M为正整数。
16.一种带宽部分配置装置,所述装置为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的N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N为正整数;
其中,所述第一消息为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命令,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冲突解决消息;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通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完成了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
其中,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消息具体为:所述发送单元在所述N个带宽部分中的一个带宽部分上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消息。
17.一种带宽部分配置装置,所述装置为第一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包括: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N个带宽部分中的一个带宽部分上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用于通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完成了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消息,N为正整数;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N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应答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命令,所述切换命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
18.一种带宽部分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为第二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包括: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N为正整数;
其中,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应答消息,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冲突解决消息;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通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完成了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
其中,所述接收单元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具体为:所述接收单元在所述N个带宽部分中的一个带宽部分上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
19.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终端设备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时,
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的N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N为正整数;
其中,所述第一消息为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命令,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冲突解决消息;
所述收发器,用于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通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完成了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
其中,所述收发器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消息具体为:所述收发器在所述N个带宽部分中的一个带宽部分上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消息。
20.一种第一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网络设备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时,
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N个带宽部分中的一个带宽部分上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用于通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完成了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消息,N为正整数;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N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应答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命令,所述切换命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
21.一种第二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网络设备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时,
所述收发器,用于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N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N为正整数;
其中,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应答消息,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冲突解决消息;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通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完成了从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
其中,所述收发器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具体为:所述收发器在所述N个带宽部分中的一个带宽部分上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
CN201711207089.9A 2017-09-26 2017-11-27 一种带宽部分配置方法、装置及设备 Active CN1095614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8/106958 WO2019062663A1 (zh) 2017-09-26 2018-09-21 一种带宽部分配置方法、装置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841780 2017-09-26
CN201710884178 2017-09-26
CN201710922939 2017-09-30
CN2017109229397 2017-09-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61489A CN109561489A (zh) 2019-04-02
CN109561489B true CN109561489B (zh) 2021-01-29

Family

ID=65863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07089.9A Active CN109561489B (zh) 2017-09-26 2017-11-27 一种带宽部分配置方法、装置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61489B (zh)
WO (1) WO201906266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78130B (zh) * 2019-04-30 2022-11-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Srs资源配置方法、bwp的切换处理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10546996B (zh) * 2019-07-23 2022-07-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直连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2312488B (zh) * 2019-07-31 2022-09-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信息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21026674A1 (en) * 2019-08-09 2021-02-18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Handover in integrated networks
CN112351500A (zh) * 2019-08-09 2021-02-0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bwp组切换方法、基站及终端
WO2021087927A1 (zh) * 2019-11-07 2021-05-14 富士通株式会社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13365351B (zh) * 2020-03-06 2023-08-15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EP4156813A4 (en) * 2020-06-13 2023-06-28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Bwp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6250316A (zh) * 2020-07-31 2023-06-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2141613A1 (en) * 2021-01-01 2022-07-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bandwidth part switching pattern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8556A (zh) * 2009-08-11 2011-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设备向载波聚合小区切换的方法及系统
CN103906176A (zh) * 2012-12-27 2014-07-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站点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231637A (zh) * 2016-07-29 2016-12-14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辅小区变换方法、装置以及基站
EP3142283A1 (en) * 2014-05-09 2017-03-15 ZTE Corporation 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CN107027118A (zh) * 2016-02-02 2017-08-0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小区间切换方法及装置、基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589017B1 (en) * 2009-04-09 2021-08-1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andom access method, evolved node b, and terminal equipment
CN102264111A (zh) * 2010-05-24 2011-1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载波汇聚下的小区间切换方法及基站
CN106034335A (zh) * 2015-03-19 2016-10-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网络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6454961B (zh) * 2015-08-07 2019-11-1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灵活带宽的小区切换方法、系统以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8556A (zh) * 2009-08-11 2011-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设备向载波聚合小区切换的方法及系统
CN103906176A (zh) * 2012-12-27 2014-07-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站点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EP3142283A1 (en) * 2014-05-09 2017-03-15 ZTE Corporation 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CN107027118A (zh) * 2016-02-02 2017-08-0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小区间切换方法及装置、基站
CN106231637A (zh) * 2016-07-29 2016-12-14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辅小区变换方法、装置以及基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61489A (zh) 2019-04-02
WO2019062663A1 (zh) 2019-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61489B (zh) 一种带宽部分配置方法、装置及设备
US11723085B2 (en) Service carrier frequency selec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696348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network slicing
EP3731567B1 (en) 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8024385B (zh) 随机接入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用户设备
US20140120926A1 (en) Method of operating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in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operating multiple beams
CN111465117A (zh) 一种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CN116321510A (zh) 用于随机接入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KR20190034329A (ko) 랜덤 액세스 방법 및 장치
CN110099459B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KR20180124862A (ko) D2d 통신을 위한 방법 및 d2d 장비
US11432335B2 (en) Back-off timer per SSB in NR
EP3934346A1 (en) User equipment operation during an inactive state
WO2014107880A1 (zh) 调度信令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WO2019097110A1 (en)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in inter-rat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149702B (zh) 带宽部分的参数配置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基站、用户设备
WO2017051381A1 (en)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reducing delay for sidelink transmissions
US20200367121A1 (en) Tele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WO2019112493A1 (en) Frequency multiplexing of first and second ofdma transmissions
EP3395100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bility management
WO2018188611A1 (zh) 标识分配、消息、参数发送、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EP3217745B1 (en) Method, wireless access device, and user equipment for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CN114982334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