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60208A - 发光器件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光器件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60208A
CN109560208A CN201811523220.7A CN201811523220A CN109560208A CN 109560208 A CN109560208 A CN 109560208A CN 201811523220 A CN201811523220 A CN 201811523220A CN 109560208 A CN109560208 A CN 1095602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red
metal layer
emitting
g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2322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振
卓恩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K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K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K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K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2322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60208A/zh
Publication of CN1095602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60208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23074 priority patent/WO2020119556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10K50/125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 H10K50/13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comprising stacked EL layers within one EL unit
    • H10K50/13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comprising stacked EL layers within one EL unit with spacer layers between the electroluminescent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10K50/125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光器件及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发光器件包括:阴极金属层,所述阴极金属层电连接至外部电源阴极;阳极金属层,所述阳极金属层电连接至外部电源阴极;电荷产生层,所述电荷产生层设置于所述阴极金属层及阳极金属层之间;红绿发光复合层,所述红绿发光复合层设置于阴极金属层与所述电荷产生层之间;量子点蓝光发光层,所述量子点蓝光发光层设置于所述电荷产生层与所述阳极金属层之间。

Description

发光器件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光器件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申请有关的背景信息,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目前的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中,由于蓝光的发光频率较红光、绿光的发光频率高,蓝光光子能量较高,导致蓝光有机材料衰变或者老化,缩短了OLED显示装置的寿命。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光器件及显示装置,实现了提高显示装置的单色纯度,加宽显示装置显示色域,提高显示装置寿命,特别大幅提高大尺寸OLED显示装置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出的一种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包括:阴极金属层,所述阴极金属层电连接至外部电源阴极;阳极金属层,所述阳极金属层电连接至外部电源阴极;电荷产生层,所述电荷产生层设置于所述阴极金属层及阳极金属层之间;红绿发光复合层,所述红绿发光复合层设置于阴极金属层与所述电荷产生层之间;量子点蓝光发光层,所述量子点蓝光发光层设置于所述电荷产生层与所述阳极金属层之间。
可选地,所述红绿发光复合层为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层。
可选地,所述红绿发光复合层包括相邻设置的红光发光层及绿光发光层,其中所述绿光发光层设置于所述阴极金属层与所述绿光发光层之间。
可选地,所述红绿发光复合层包括相邻设置的红光发光层及绿光发光层,其中所述红光发光层设置于所述阴极金属层与所述红光发光层之间。
可选地,所述红绿发光复合层由发红光及发绿光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相互掺杂构成。
可选地,所述红绿发光复合层与所述阴极金属层之间还设置有相邻设置的第一电子注入层及第一电子传输层,其中所述第一电子注入层与所述阴极金属层相接,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层与所述红绿发光复合层相接。
可选地,所述红绿发光复合层与所述电荷产生层之间还设置有相邻设置的第一空穴注入层及第一空穴传输层,其中所述第一空穴注入层与所述电荷产生层相接,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层与所述红绿发光复合层相接。
可选地,所述电荷产生层与所述量子点蓝光发光层之间还设置有相邻设置的第二电子注入层及第二电子传输层,其中所述第二电子注入层与所述电荷产生层相接,所述第二电子传输层与所述量子点蓝光发光层相接。
可选地,所述量子点蓝光发光层与所述阳极金属层之间还设置有相邻设置的第二空穴注入层及第二空穴传输层,其中所述第二空穴注入层与所述阳极金属层相接,所述第二空穴传输层与所述量子点蓝光发光层相接。
此外,本申请还提出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发光器件。
本申请提出的所述发光器件及具有该发光器件的显示装置,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所述量子点蓝光发光层为的发光材料为量子点材料,量子点通常是由II-VI、或III-V族元素组成的球形半导体纳米微粒,粒径一般在几纳米至数十纳米之间。量子点材料由于量子限域效应的存在,原本连续的能带变成分立的能级结构,当受到光或电的剌激时,量子点会发出有色光线,光线的颜色与其性质有关,因此可以通过改变其尺寸对其发出的光线进行控制而产生蓝光。量子点蓝光发光层具有发光光谱集中、色纯度高等优点,可以大幅度提高传统显示装置的色域,使显示装置的色彩还原能力得到增强。同时,该量子点蓝光发光层中的量子点材料不会像蓝色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产生老化或者衰变问题,从而有效提高显示装置特别是大尺寸显示装置的寿命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发光器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发光器件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申请发光器件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申请显示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设置为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申请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设置为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出的一种发光器件100,所述发光器件100包括:
阴极金属层10A,所述阴极金属层10A电连接至外部电源阴极;阳极金属层10B,所述阳极金属层10B电连接至外部电源阴极;电荷产生层70(charge generate layer,CGL),所述电荷产生层70设置于所述阴极金属层10A及阳极金属层10B之间;红绿发光复合层40,所述红绿发光复合层40设置于阴极金属层10A与所述电荷产生层70之间;量子点蓝光发光层80,所述量子点蓝光发光层80设置于所述电荷产生层70与所述阳极金属层10B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阴极金属层10A接通外部电源阴极、所述阳极金属层10B接通外部电源阳极后,所述阴极金属层10A中的电子流向所述红绿发光复合层40,同时所述电荷产生层70中的空穴流向所述红绿发光复合层40,电子和空穴在所述红绿发光复合层40相遇激发而发出红光和绿光;同时,所述电荷产生层70中的电子流向所述量子点蓝光发光层80,所述阳极金属层10B的空穴流向所述量子点蓝光发光层80,电子和空穴在所述量子点蓝光发光层80因对流而产生电流,所述量子点蓝光发光层80中的发光材料受电流激发而发出蓝光;所述红绿发光复合层40发出的红光和绿光与所述量子点蓝光发光层80发出的蓝光混合后形成白光,该所述发光器件100发出的白光,可以作为显示装置的背光源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所述量子点蓝光发光层80为的发光材料为量子点(Quantum Dots,QDs)材料,量子点通常是由II-VI、或III-V族元素组成的球形半导体纳米微粒,粒径一般在几纳米至数十纳米之间。量子点材料由于量子限域效应的存在,原本连续的能带变成分立的能级结构,当受到光或电的剌激时,量子点会发出有色光线,可以通过改变量子点尺寸或者材料对其发出的光线进行控制而产生蓝光。量子点蓝光发光层80具有发光光谱集中、色纯度高等优点,可以大幅度提高传统显示装置的色域,使显示装置的色彩还原能力得到增强。同时,该量子点蓝光发光层80中的量子点材料不会像蓝色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一样(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产生老化或者衰变问题,从而有效提高显示装置特别是大尺寸显示装置的寿命和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红绿发光复合层40与所述阴极金属层10A之间还设置有相邻设置的第一电子注入层20A及第一电子传输层30A,其中,所述第一电子注入层20A与所述阴极金属层10A相接,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层30A与所述红绿发光复合层40相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阴极金属层10A中的电子依次经所述第一电子注入层20A、第一电子传输层30A进入到所述红绿发光复合层40,与所述红绿发光复合层40中的空穴相遇而激发出绿光和红光。
可选地,所述红绿发光复合层40与所述电荷产生层70之间还设置有相邻设置的第一空穴注入层60A及第一空穴传输层50A,其中所述第一空穴注入层60A与所述电荷产生层70相接,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层50A与所述红绿发光复合层40相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荷产生层70中的空穴依次经所述第一空穴注入层60A、第一空穴传输层50A进入到所述红绿发光复合层40,与所述红绿发光复合层40中的电子相遇而激发出绿光和红光。
可选地,所述电荷产生层70与所述量子点蓝光发光层80之间还设置有相邻设置的第二电子注入层20B及第二电子传输层30B,其中所述第二电子注入层20B与所述电荷产生层70相接,所述第二电子传输层30B与所述量子点蓝光发光层80相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荷产生层70中的电子依次经所述第二电子注入层20B、第二电子传输层30B进入到所述量子点蓝光发光层80,与所述量子点蓝光发光层80中的空穴相遇而激发出蓝光。
可选地,所述量子点蓝光发光层80与所述阳极金属层10B之间还设置有相邻设置的第二空穴注入层60B及第二空穴传输层50B,其中所述第二空穴注入层60B与所述阳极金属层10B相接,所述第二空穴传输层50B与所述量子点蓝光发光层80相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阳极金属层10B中的空穴依次经所述第二空穴注入层60B、第二空穴传输层50B进入到所述量子点蓝光发光层80,与所述量子点蓝光发光层80的电子相遇而激发出蓝光。
可选地,所述红绿发光复合层40为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层。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红绿发光复合层40中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发出的红光、绿光光子能量没有蓝光光子能量高,不会存在过早衰变或者老化的问题,因而,所述红绿发光复合层40中可为有机发光单元。可以理解,该所述红绿发光复合层40中也可为量子点发光单元。
请参阅图1,可选地,所述红绿发光复合层40包括相邻设置的绿光发光层41及红光发光层42,其中,所述绿光发光层41设置于所述阴极金属层10A与所述绿光发光层41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红绿发光复合层40中的绿光发光层41设置于所述阴极金属层10A与所述红光发光层42之间,也即所述绿光发光层41更靠近所述阴极金属层10A,当所述绿光发光层41中的有机发光材料的能级相比所述红光发光层42中的有机发光材料的能级更靠近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层30A中材料的能级时,将所述绿光发光层41设置为更靠近所述阴极金属层10A以与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层30A相接,更利于将第一电子传输层30A中的电子传输至所述红绿发光复合层40。
请参阅图2,可选地,所述红绿发光复合层40包括相邻设置的红光发光层42及绿光发光层41,其中所述红光发光层42设置于所述阴极金属层10A与所述红光发光层42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红绿发光复合层40中的红光发光层42设置于所述阴极金属层10A与所述绿光发光层41之间,也即所述红光发光层42更靠近所述阴极金属层10A,当所述红光发光层42中的有机发光材料的能级相比所述绿光发光层41中的有机发光材料的能级更靠近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层30A中材料的能级时,将所述红光发光层42设置为更靠近所述阴极金属层10A以与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层30A相接,更利于将第一电子传输层30A中的电子传输至所述红绿发光复合层40。
请参阅图3,可选地,所述红绿发光复合层40由发红光及发绿光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相互掺杂构成。
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红绿发光复合层40中的红光发光材料与绿光发光材料的能级与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层30A中材料的能级差不多时,可将发红光及发绿光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相互掺杂构成所述红绿发光复合层40,此时,所述述红绿发光复合层40一次成型,而不用分别形成前述红光发光层42及绿光发光层41,简化生产工艺,节约生产成本。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器件100还包括基板90,所述阴极金属层10A、第一电子注入层20A、第一电子传输层30A、红绿发光复合层40、第一空穴传输层50A、第一空穴注入层60A、电荷产生层70、第二电子注入层20B、第二电子传输层30B、量子点蓝光发光层80、第二空穴传输层50B、第二空穴注入层60B及阳极金属层10B依序堆叠于所述基板90上。
此外,请参阅图4,本申请还提出一种显示装置200,所述显示装置200包括上述的发光器件100、阵列基板201及彩膜基板202,至少一所述发光器件100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201与彩膜基板202之间,当有所述发光器件100,在所述阵列基板201及彩膜基板202之前形成一发白光区域205,所述彩膜基板202设置于所述白光区域205的出光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阵列基板201上设置有多个阵列排布的设置为驱动所述发光器件100发白光的薄膜晶体管单元203,所述薄膜晶体管单元203与发光器件100一一对应,通过所述薄膜晶体管单元203调整所述发光器件100的发白光的亮度,每一所述发光器件100对应一所述彩膜基板202上的亚像素单元204,一个红亚像素单元204A、一个绿亚像素单元204B及一个蓝亚像素单元204C构成一个像素单元,所述发光器件100发出的白光经过所述彩膜基板202上的多个像素单元后形成显示画面。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显示装置200包括上述发光器件100,因而至少具有所述上述发光器件100的上述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此外,所述显示装置200还包括外壳及主控电路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申请的申请构思下,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包括:
阴极金属层,所述阴极金属层电连接至外部电源阴极;
阳极金属层,所述阳极金属层电连接至外部电源阴极;
电荷产生层,所述电荷产生层设置于所述阴极金属层及所述阳极金属层之间;
红绿发光复合层,所述红绿发光复合层设置于所述阴极金属层与所述电荷产生层之间;以及
量子点蓝光发光层,所述量子点蓝光发光层设置于所述电荷产生层与所述阳极金属层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红绿发光复合层为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红绿发光复合层包括相邻设置的红光发光层及绿光发光层,其中,所述绿光发光层设置于所述阴极金属层与所述红光发光层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红绿发光复合层包括相邻设置的红光发光层及绿光发光层,其中,所述红光发光层设置于所述阴极金属层与所述绿光发光层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红绿发光复合层由发红光及发绿光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相互掺杂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红绿发光复合层与所述阴极金属层之间还设置有相邻设置的第一电子注入层及第一电子传输层,其中,所述第一电子注入层与所述阴极金属层相接,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层与所述红绿发光复合层相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红绿发光复合层与所述电荷产生层之间还设置有相邻设置的第一空穴注入层及第一空穴传输层,其中,所述第一空穴注入层与所述电荷产生层相接,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层与所述红绿发光复合层相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荷产生层与所述量子点蓝光发光层之间还设置有相邻设置的第二电子注入层及第二电子传输层,其中,所述第二电子注入层与所述电荷产生层相接,所述第二电子传输层与所述量子点蓝光发光层相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蓝光发光层与所述阳极金属层之间还设置有相邻设置的第二空穴注入层及第二空穴传输层,其中,所述第二空穴注入层与所述阳极金属层相接,所述第二空穴传输层与所述量子点蓝光发光层相接。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发光器件。
CN201811523220.7A 2018-12-12 2018-12-12 发光器件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95602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23220.7A CN109560208A (zh) 2018-12-12 2018-12-12 发光器件及显示装置
PCT/CN2019/123074 WO2020119556A1 (zh) 2018-12-12 2019-12-04 发光器件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23220.7A CN109560208A (zh) 2018-12-12 2018-12-12 发光器件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60208A true CN109560208A (zh) 2019-04-02

Family

ID=65869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23220.7A Pending CN109560208A (zh) 2018-12-12 2018-12-12 发光器件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60208A (zh)
WO (1) WO202011955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19556A1 (zh) * 2018-12-12 2020-06-18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器件及显示装置
CN111613731A (zh) * 2020-05-18 2020-09-01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51672A (zh) * 2014-07-09 2014-09-1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Oled像素结构
CN104362255A (zh) * 2014-10-21 2015-02-1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白光oled器件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33250A (zh) * 2012-08-24 2014-03-12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WO2014088667A2 (en) * 2012-09-14 2014-06-12 Qd Vision, Inc. Light emitting device including tandem structure
US10192932B2 (en) * 2016-02-02 2019-01-29 Apple Inc. Quantum dot LED and OLED integration for high efficiency displays
CN105914228B (zh) * 2016-06-02 2020-07-2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Oled器件与oled显示器
KR20180076857A (ko) * 2016-12-28 2018-07-0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다이오드 표시장치
CN107958961A (zh) * 2017-11-20 2018-04-24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串联量子点发光器件、面板即显示器
CN108364985A (zh) * 2018-02-08 2018-08-03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oled显示面板
CN109560208A (zh) * 2018-12-12 2019-04-02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器件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51672A (zh) * 2014-07-09 2014-09-1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Oled像素结构
CN104362255A (zh) * 2014-10-21 2015-02-1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白光oled器件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19556A1 (zh) * 2018-12-12 2020-06-18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器件及显示装置
CN111613731A (zh) * 2020-05-18 2020-09-01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WO2021232502A1 (zh) * 2020-05-18 2021-11-25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119556A1 (zh) 2020-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62255B (zh) 白光oled器件结构
US9735386B2 (en) Quantum-dot based hybrid LED lighting devices
CN108461641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03346265B (zh) 一种发光器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6684112A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6653803B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8878667B (zh) 发光器件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
CN106654050B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装置
CN106449720B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6684113A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6229418A (zh) 一种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及显示装置
CN109560208A (zh) 发光器件及显示装置
CN106784209A (zh) 一种全彩qled显示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06898704B (zh)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及显示面板
CN106409877B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7665917A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7611274A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208622783U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屏
CN106298854B (zh) 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9616504A (zh) 显示面板
KR101135536B1 (ko) 유기 발광 장치
CN104851988A (zh) 有机发光显示器件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7195793A (zh) 一种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相应的显示面板
CN104779333B (zh) 大面积量子点发光装置
CN109801951A (zh) 阵列基板、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