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56178A - 一种环境调节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境调节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56178A
CN109556178A CN201811205781.2A CN201811205781A CN109556178A CN 109556178 A CN109556178 A CN 109556178A CN 201811205781 A CN201811205781 A CN 201811205781A CN 109556178 A CN109556178 A CN 1095561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sensor
region
regulated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0578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56178B (zh
Inventor
朱顺
俞孟春
李敏
王农
陈小康
周紫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Gree Hefei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Gree Hefei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Gree Hefei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81120578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561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561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561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561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561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3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characterised by a split arrangement, wherein parts of th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e.g. evaporator and condenser, are in separately located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6Remote control
    • F24F11/58Remote control using Internet commun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20Humid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24F2120/10Occupanc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境调节系统,该系统包括:多组执行部件,分布在待调节区域的不同位置处;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执行部件连接;其中,每组所述执行部件包括:传感器和环境调节设备;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参数值;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传感器发送的环境参数值,并根据所述环境参数值,向与所述传感器位于同一组的所述环境调节设备发送控制指令;所述环境调节设备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运行,以使所述待调节区域的不同位置的环境参数值满足预设要求。本发明所述的调节系统能够实现待调节区域内的温度均匀分布,提高了该区域的舒适度,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环境调节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境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空调机组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只具有制冷或制热功能的空调机已无法满足人们的舒适性需求。
虽然,市面上还推出了带有除湿功能的空调机组,但是现有的空调机组功能还是比较单一,使用过程中影响用户舒适性的因素很多,比如,现有的空调机房间内温度分布不均匀,在空调机制冷模式下,往往是对着出风口的位置温度较低,而远离出风口的位置温度偏高,整个房间内温度分布不均匀;又如,现有技术中,当人们从外部环境进入空调环境时,因室内外温差较大,容易导致不适感;此外,当人们进入房间时,需要人工手动开启空调机;当人们离开空调环境时,比如,人们开完会离开会议室,需要有人自觉的去人工手动关闭空调机,否则,空调机会一直运行,浪费能源,而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当离开房间时,人们时常会忘记随时关闭运行着的空调机,造成能源浪费。可见,现有的空调机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低,舒适性也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环境调节系统。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境调节系统,包括:
多组执行部件,分布在待调节区域的不同位置处;
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执行部件连接;
其中,每组所述执行部件包括:传感器和环境调节设备;
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参数值;
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传感器发送的环境参数值,并根据所述环境参数值,向与所述传感器位于同一组的所述环境调节设备发送控制指令;
所述环境调节设备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运行,以使所述待调节区域的不同位置的环境参数值满足预设要求。
可选的,所述传感器是温度传感器或温湿度传感器。
可选的,所述环境调节设备包括:第一室内机;
所述第一室内机能够根据所述控制器下发的控制指令运行,以使所述待调节区域的温度值满足预设要求。
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室内机;
所述第二室内机能够在系统启动时按照所述控制指令对所述待调节区域进行快速升降温。
可选的,所述环境调节设备还包括:加湿模块;
所述加湿模块用于当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检测的湿度值小于标准湿度范围内的最小值时,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进行加湿处理。
可选的,所述环境调节设备还包括:除湿模块;
所述除湿模块用于当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检测的湿度值大于标准湿度范围内的最大值时,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进行除湿处理。
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系统无线连接的智能终端的定位信息,以使所述控制器能够根据所述定位信息确定出该智能终端与所述系统的距离,并当所述距离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执行部件开启运行,当所述距离大于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执行部件停止运行。
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人体红外感应模块;
所述人体红外感应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待调节区域内是否有人,以使所述控制器在所述待调节区域内无人时,控制所述执行部件停止运行。
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红外测温仪;
所述红外测温仪用于在所述待调节区域从无人状态变为有人状态时,获取该人的体表温度,以使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体表温度控制所述环境调节设备运行。
所述环境调节系统包括:空调系统。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环境调节系统,包括:多组执行部件,分布在待调节区域的不同位置处;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执行部件连接;其中,每组所述执行部件包括:传感器和环境调节设备;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参数值;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传感器发送的环境参数值,并根据所述环境参数值,向与所述传感器位于同一组的所述环境调节设备发送控制指令;所述环境调节设备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运行,以使所述待调节区域的不同位置的环境参数值满足预设要求。本发明所述的调节系统能够实现待调节区域内的温度均匀分布,提高了该区域的舒适度,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环境调节系统实施例一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环境调节系统实施例二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环境调节系统实施例二执行时对应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环境调节系统实施例三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环境调节系统实施例四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环境调节系统实施例五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环境调节系统实施例六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环境调节系统实施例六执行时对应的流程示意图。
图中:1、温度传感器;2、加湿模块;3、第一室内机;4、第二室内机;5、人体红外感应模块;6、节流电磁阀;7、控制器;8、无线通信模块;9、室外机;10、温湿度传感器;11、红外测温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发明环境调节系统实施例一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环境调节系统包括:
多组执行部件,分布在待调节区域的不同位置处;
控制器7,分别与所述执行部件连接;
其中,每组所述执行部件包括:传感器和环境调节设备;
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参数值;
所述控制器7用于接收所述传感器发送的环境参数值,并根据所述环境参数值,向与所述传感器位于同一组的所述环境调节设备发送控制指令;
所述环境调节设备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运行,以使所述待调节区域的不同位置的环境参数值满足预设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是温度传感器1。
进一步的,所述环境调节设备包括:第一室内机3;
所述第一室内机3能够根据所述控制器7下发的控制指令运行,以使所述待调节区域的温度值满足预设要求。
所述环境调节系统可以是空调系统,所述第一室内机3为控温室内机(可以是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空调室外机9。
本实施例所述的系统在实际使用时,先将每组执行部件安装在室内的不同位置(优选的情况是将每组执行部件均匀的安装在室内的各个位置),其中,每组执行部件,包括:温度传感器1和第一室内机3。在系统运行时,所述各个温度传感器1采集室内不同位置的温度值,并将所述温度值传送给所述控制器7;所述控制器7根据所述不同位置的温度值,控制相应的第一室内机3进行升温或降温运行,以使室内的温度值满足预设要求。
所述预设要求可以是:将室内的温度值维持在用户设置的目标温度值,且该室内的温度分布均匀。
该实施例所述的环境调节系统在实际执行时,所述控制器7需要根据温度传感器1采集的室内不同位置的温度值来判断该室内的温度分布是否均匀;并当判断出该室内的温度分布不均匀时,控制相应的第一室内机3进行升温或降温,以使室内的温度值达到目标温度值。
具体的,根据室内不同位置的温度值,判断该室内的温度分布是否均匀,包括:
将所述不同位置的温度值分别与所述目标温度值进行比较;
当存在一个位置的温度值与所述目标温度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温差阈值时,则判断出该室内的温度分布不均匀。
当某一位置上的温度传感器1采集的温度值与所述目标温度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温差阈值时,通过控制与该温度传感器1位于同一组的第二室内机4(即距离该温度传感器1最近的第二室内机4)进行升温或者降温运行,以使该位置的温度值与所述目标温度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者等于温差阈值。
当分布在室内不同位置处的每一个温度传感器1采集的环境温度值与所述目标温度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均小于或等于温差阈值时,则判断出该室内的温度分布不均匀。
本实施例所述的调节系统通过在待调节区域的不同位置处设置温度传感器1和环境调节设备,并通过所述温度传感器1检测环境温度值,并发送给控制器7,所述控制器7会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值,向与所述温度传感器1位于同一组的所述环境调节设备发送控制指令,以使所述待调节区域的不同位置的环境温度值均达到预设要求,实现待调节区域内的温度分布均匀。本实施例所述的调节系统能够实现待调节区域内的温度均匀分布,提高了该区域的舒适度,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图2是本发明环境调节系统实施例二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环境调节系统包括:
本实施例所述的环境调节系统包括:
多组执行部件,分布在待调节区域的不同位置处;
控制器7,分别与所述执行部件连接;
其中,每组所述执行部件包括:传感器和环境调节设备;
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参数值;
所述控制器7用于接收所述传感器发送的环境参数值,并根据所述环境参数值,向与所述传感器位于同一组的所述环境调节设备发送控制指令;
所述环境调节设备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运行,以使所述待调节区域的不同位置的环境参数值满足预设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是温度传感器1。
进一步的,所述环境调节设备包括:第一室内机3;所述第一室内机3能够根据所述控制器7下发的控制指令运行,以使所述待调节区域的温度值满足预设要求。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室内机4;
所述第二室内机4能够在系统启动时按照所述控制指令对所述待调节区域进行快速升降温。
本实施例所述的调节系统中,所述第一室内机3支持精准控温模式,所述第二室内机4支持快速升降温模式,具体的,所述第二室内机4能够快速的将待调节区域的温度到达用户设置的目标温度值附近,但是该第二室内机4的温度调节精度较差,无法精准的达到所述目标温度值。本实施例在实际使用时,先让所述第二室内机4以快速升降温模式开启运行,以将室内的温度维持在所述目标温度值附近,但是此时室内的温度与目标温度值偏差较大,然后控制器7再将所述第一室内机3开启运行,所述第一室内机3是以精准控温模式运行,所述控制器7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1的采集值(检测值)对所述第一室内机3进行控制,以使第一室内机3对室内温度进行精准调节,实现室内温度维持在用户设置的目标温度值,且室内温度分布均匀。
图3是该系统实施例二执行时对应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执行过程包括:
S31:所述第二室内机4以快速升降温模式开启运行;
S32:当室内的温度维持在所述目标温度值附近时,将所有第一室内机3开启运行;
S33:控制器7根据室内不同位置处的温度值,控制与所述温度传感器1位于同一组的所述第一室内机3,以使室内温度满足预设要求。
本实施例所述的调节系统通过所述第二室内机4能够将室内温度快速达到目标温度值附近,并在控制器7的控制下利用第一室内机3实现室内温度的精准调节,以使室内不同位置的环境温度值满足预设要求。本实施例所述的调节系统能够快速精准的将室内的温度调节至目标值,并且通过设置在室内不同位置处的温度传感器1和第一室内机3能够使室内的温度分布均匀,实现了快速精准控温和温度场分布均匀的目的。
图4是本发明环境调节系统实施例三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环境调节系统包括:
多组执行部件,分布在待调节区域的不同位置处;
控制器7,分别与所述执行部件连接;
其中,每组所述执行部件包括:传感器和环境调节设备;
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参数值;
所述控制器7用于接收所述传感器发送的环境参数值,并根据所述环境参数值,向与所述传感器位于同一组的所述环境调节设备发送控制指令;
所述环境调节设备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运行,以使所述待调节区域的不同位置的环境参数值满足预设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是温湿度传感器10。
进一步的,所述环境调节设备包括:第一室内机3;
所述第一室内机3能够根据所述控制器7下发的控制指令运行,以使所述待调节区域的温度值满足预设要求。
所述环境调节系统可以是空调系统,所述第一室内机3为控温室内机(可以是空调室内机)。
进一步的,所述环境调节设备还包括:加湿模块2;
所述加湿模块2用于当所述温湿度传感器10检测的湿度值小于标准湿度范围内的最小值时,在所述控制器7的控制下进行加湿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环境调节设备还包括:除湿模块;
所述除湿模块用于当所述温湿度传感器10检测的湿度值大于标准湿度范围内的最大值时,在所述控制器7的控制下进行除湿处理。
在实际使用中,所述除湿模块可以是空调制冷模块中的节流电磁阀6,每个第一室内机3都对应设置有一个节流电磁阀6,节流电磁阀6能够在控制器7的控制器7实现节流降压,从而降低室内的湿度。
本实施例所述的调节系统与前面的实施例相比,增加了湿度检测功能,且增加了加湿模块2和除湿模块,本实施例所述的调节系统,能够在所述控制器7的控制下,实现对待调节区域湿度的调节,能够将湿度维持在用户设置的目标湿度值,且使室内湿度分布均匀,提高了待调节区域的舒适度,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图5是本发明环境调节系统实施例四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环境调节系统在实施例一至三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8;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8用于获取与所述系统无线连接的智能终端的定位信息,以使所述控制器7能够根据所述定位信息确定出该智能终端与所述系统的距离,并当所述距离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执行部件开启运行;当所述距离大于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执行部件停止运行。
本实施例所述的调节系统在实际使用中,可通过无线网络将用户的智能手机与该系统进行远程联网,使得控制器7能够读取该智能手机的定位信息,并根据该定位信息确定出该用户与所述系统的距离,并根据该距离实现对该调节系统(如空调系统)的提前预开和关闭功能,解决出门忘关空调系统带来的能源浪费问题。
图6是本发明环境调节系统实施例五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环境调节系统包括:
多组执行部件,分布在待调节区域的不同位置处;
控制器7,分别与所述执行部件连接;
其中,每组所述执行部件包括:传感器和环境调节设备;
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参数值;
所述控制器7用于接收所述传感器发送的环境参数值,并根据所述环境参数值,向与所述传感器位于同一组的所述环境调节设备发送控制指令;
所述环境调节设备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运行,以使所述待调节区域的不同位置的环境参数值满足预设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人体红外感应模块5;
所述人体红外感应模块5用于判断所述待调节区域内是否有人,以使所述控制器7在所述待调节区域内无人时,控制所述执行部件停止运行。
本实施例所述的调节系统通过所述人体红外感应模块5判断所述待调节区域内是否有人,并当所述待调节区域内无人时,控制所述执行部件停止运行,使得该调节系统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该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手动关闭空调系统的麻烦,也解决出门忘关空调系统带来的能源浪费问题。
图7是本发明环境调节系统实施例六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环境调节系统包括:
多组执行部件,分布在待调节区域的不同位置处;
控制器7,分别与所述执行部件连接;
其中,每组所述执行部件包括:传感器和环境调节设备;
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参数值;
所述控制器7用于接收所述传感器发送的环境参数值,并根据所述环境参数值,向与所述传感器位于同一组的所述环境调节设备发送控制指令;
所述环境调节设备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运行,以使所述待调节区域的不同位置的环境参数值满足预设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人体红外感应模块5和红外测温仪11;
所述人体红外感应模块5用于判断所述待调节区域内人员存在状况;
所述红外测温仪11用于在所述待调节区域从无人状态变为有人状态时,获取该人的体表温度,以使所述控制器7根据所述体表温度控制所述环境调节设备运行。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7根据所述体表温度控制所述环境调节设备运行,包括:
在该人进入室内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将该人的体表温度作为目标温度控制所述环境调节设备运行;
在该人进入室内超出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后,将所述用户设置的目标温度值作为目标温度控制所述环境调节设备运行。
图8是该系统实施例六执行时对应的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执行过程包括:
S81:判断室内是否有人;
S82:当室内从无人状态变为有人状态时,获取该人的体表温度;
S83:在该人进入室内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将该人的体表温度作为目标温度控制所述环境调节设备运行,以使室内温度维持在该人的体表温度;
S84:在该人进入室内超出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后,将所述用户设置的目标温度值作为目标温度控制所述环境调节设备运行,以使室内温度维持在用户设置的目标温度值。
本实施例在实际使用中,比如,当一个用户进入一个无人员存在的房间,开门后20分钟内,红外测温仪11自动检测人体体温,并通过控制器7对所述环境调节设备的控制,使该房间内的环境温度维持在人体体感舒适温度(即人体体表温度),减少人体的忽冷忽热感,降低用户生病风险;当该用户进入房间20分钟以后,控制器7会关闭体感控制逻辑,按照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所述的控制过程来进行环境参数的控制,从而使房间内的不同位置的环境参数值满足预设要求。
本实施例通过对待调节区域内布置传感器的方式进行进准化采集每一个区域温度场和/温湿度场的分布情况,通过对第一室内机3的控制,实现对温度的精确控制,保证待调节区域内的整体环境参数的一致性;同时通过红外测温仪11采集进入房间内的人员体表温度,精准确定出人体最佳舒适温度,并在用户刚进入该区域时,能够将该区域的温度维持在人体最佳舒适温度,降低了用户进入房间产生的忽冷忽热感,有利于用户的身体健康,提高了用户体验。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六任一所述的环境调节系统均可以是:空调系统。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至少两个。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环境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组执行部件,分布在待调节区域的不同位置处;
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执行部件连接;
其中,每组所述执行部件包括:传感器和环境调节设备;
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参数值;
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传感器发送的环境参数值,并根据所述环境参数值,向与所述传感器位于同一组的所述环境调节设备发送控制指令;
所述环境调节设备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运行,以使所述待调节区域的不同位置的环境参数值满足预设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是温度传感器或温湿度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调节设备包括:第一室内机;
所述第一室内机能够根据所述控制器下发的控制指令运行,以使所述待调节区域的温度值满足预设要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室内机;
所述第二室内机能够在系统启动时按照所述控制指令对所述待调节区域进行快速升降温。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调节设备还包括:加湿模块;
所述加湿模块用于当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检测的湿度值小于标准湿度范围内的最小值时,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进行加湿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调节设备还包括:除湿模块;
所述除湿模块用于当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检测的湿度值大于标准湿度范围内的最大值时,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进行除湿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系统无线连接的智能终端的定位信息,以使所述控制器能够根据所述定位信息确定出该智能终端与所述系统的距离,并当所述距离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执行部件开启运行,当所述距离大于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执行部件停止运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人体红外感应模块;
所述人体红外感应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待调节区域内是否有人,以使所述控制器在所述待调节区域内无人时,控制所述执行部件停止运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红外测温仪;
所述红外测温仪用于在所述待调节区域从无人状态变为有人状态时,获取该人的体表温度,以使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体表温度控制所述环境调节设备运行。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调节系统包括:空调系统。
CN201811205781.2A 2018-10-16 2018-10-16 一种环境调节系统 Active CN1095561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05781.2A CN109556178B (zh) 2018-10-16 2018-10-16 一种环境调节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05781.2A CN109556178B (zh) 2018-10-16 2018-10-16 一种环境调节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56178A true CN109556178A (zh) 2019-04-02
CN109556178B CN109556178B (zh) 2021-04-06

Family

ID=65864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05781.2A Active CN109556178B (zh) 2018-10-16 2018-10-16 一种环境调节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5617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18052A (zh) * 2021-05-14 2021-08-06 广州市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温度调节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484783A (zh) * 2020-11-11 2022-05-1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320277A1 (en) * 2007-12-27 2010-12-23 Walter Stark Constant air volume / variable air temperature zon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trol system
CN203432022U (zh) * 2013-05-29 2014-02-12 东莞市瑞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室内空调和温湿度检测的控制装置
CN205536378U (zh) * 2016-01-19 2016-08-31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家用电器的控制装置及系统
CN105928142A (zh) * 2016-04-29 2016-09-0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温度控制方法
CN106878121A (zh) * 2017-03-27 2017-06-2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智能家电设备及其控制装置、方法和智能家电设备系统
CN107238185A (zh) * 2017-05-31 2017-10-10 合肥亿迈杰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域分级的智能温度调节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320277A1 (en) * 2007-12-27 2010-12-23 Walter Stark Constant air volume / variable air temperature zon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trol system
CN203432022U (zh) * 2013-05-29 2014-02-12 东莞市瑞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室内空调和温湿度检测的控制装置
CN205536378U (zh) * 2016-01-19 2016-08-31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家用电器的控制装置及系统
CN105928142A (zh) * 2016-04-29 2016-09-0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温度控制方法
CN106878121A (zh) * 2017-03-27 2017-06-2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智能家电设备及其控制装置、方法和智能家电设备系统
CN107238185A (zh) * 2017-05-31 2017-10-10 合肥亿迈杰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域分级的智能温度调节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84783A (zh) * 2020-11-11 2022-05-1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3218052A (zh) * 2021-05-14 2021-08-06 广州市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温度调节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218052B (zh) * 2021-05-14 2022-12-16 广州市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温度调节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56178B (zh) 2021-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68877B2 (en) Intelligent air-conditioning controlling system and intelligent controlling method for the same
CN103982986B (zh) 空调器及其舒适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5650811B (zh) 控制空调室内机的方法和装置
CN103822332B (zh) 基于睡眠状态调节温度的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07014037B (zh) 一种智能空调控制系统以及空调器
CN104896668A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智能调节系统及其调节方法
CN107061339A (zh) 电风扇及其控制方法
CN110529988A (zh) 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空调和存储介质
CN107676935B (zh) 智能空调节能控制方法
CN103423841B (zh) 门禁空调联动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7906676A (zh) 智能音响控制空调的方法和智能音响
CN105444327B (zh) 一种空调运行控制方法
CN107084505A (zh) 空调器与风扇的联动控制方法及系统、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6247567B (zh)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425698A (zh) 一种用户偏好自学习的空调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5042794A (zh) 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
CN108981087A (zh) 一种自动调节温度的智能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04896652A (zh) 智能空调系统
CN107152761A (zh) 空调器与风扇的联动控制方法及系统、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5042813A (zh) 一种变频空调器控制方法
CN110486910A (zh) 基于区域关键词的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系统
CN107014042A (zh) 空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307597A (zh) 一种分区控制的空调室内机、控制方法及空调机组
CN109556178A (zh) 一种环境调节系统
CN115451556A (zh) 一种家用中央空调的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 Min

Inventor after: Zhu Shun

Inventor after: Yu Mengchun

Inventor after: Wang Nong

Inventor after: Chen Xiaokang

Inventor after: Zhou Zijuan

Inventor before: Zhu Shun

Inventor before: Yu Mengchun

Inventor before: Li Min

Inventor before: Wang Nong

Inventor before: Chen Xiaokang

Inventor before: Zhou Zijua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