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49803B - 患者转移设备 - Google Patents

患者转移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49803B
CN109549803B CN201810154110.1A CN201810154110A CN109549803B CN 109549803 B CN109549803 B CN 109549803B CN 201810154110 A CN201810154110 A CN 201810154110A CN 109549803 B CN109549803 B CN 1095498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transfer device
patient
patient transfer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5411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49803A (zh
Inventor
阿龙·J·埃默森
迪·A·怀特
马修·拉斯特
哈基姆·尼扎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ga Innova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Cega Innova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ga Innova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Cega Innova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95498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498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498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4980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10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special adaptations of hoists thereto
    • A61G7/1025Lateral movement of patients, e.g. horizontal transfer
    • A61G7/103Transfer boar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10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special adaptations of hoists thereto
    • A61G7/1025Lateral movement of patients, e.g. horizontal transfer
    • A61G7/1032Endless bel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10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special adaptations of hoists thereto
    • A61G7/1025Lateral movement of patients, e.g. horizontal transfer
    • A61G7/1036Lateral movement of patients, e.g. horizontal transfer facilitating loading and unloading of the patient, e.g. using flaps or additional til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JPISTONS; CYLINDERS; SEALINGS
    • F16J15/00Sealings
    • F16J15/02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 F16J15/021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with elastic packing
    • F16J15/022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with elastic packing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e or materi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2200/00Information related to the kind of patient or his position
    • A61G2200/10Type of patient
    • A61G2200/16Type of patient bariatric, e.g. heavy or obe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2200/00Information related to the kind of patient or his position
    • A61G2200/30Specific positions of the patient
    • A61G2200/32Specific positions of the patient ly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rs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患者转移设备,包括壳体、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壳体内的层板、以及围绕层板设置的传动带。壳体形成有耦接至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以及附接至侧部和端部的面板,以为患者转移设备提供结构刚度。层板耦接至壳体,并且传动带围绕层板环行,以将躯体从壳体的第一侧部处的第一表面转移至壳体的第二侧部处的第二表面。该患者转移设备能够减少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的材料的交叉污染。

Description

患者转移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一种在医院和病房环境中以及其他医疗或患者治疗情境的患者运送。具体地,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将患者从一个表面转移至另一表面的患者转移设备,例如,在手术室的病床或轮床之间或在检查、实验室、治疗或康复位置转移患者。
背景技术
在医院的日常操作中,经常将患者从一个表面移至另一表面。在许多实例中,患者不能走动并且在护士和/或医护人员的帮助下经由轮床移动患者。例如,当患者做手术时,即使能走动的患者也会因为手术和/或由于手术引起或相关的麻醉效应或后续条件而变得不能走动。
通常,无论何时需要将患者移至新的区域,都经由轮床移动不能走动的患者。例如,在手术之后,护士和/或医护人员通常将患者转移到轮床上,以从手术室运送至康复室。一般地,患者在康复室中会停留在轮床上。一旦康复,则将轮床上的患者移至医院病房内。一旦到了医院病房,则由护士和/或医护人员将患者从轮床移至医院病床。
美国专利第8,782,826号、第9,101,521号以及第9,114,050号中公开了用于移动患者的一些现有技术设备;上述全部现有技术已转让给当前的申请人。本公开公开了一种提供这些现有技术设备的改进和/或替代方案的设备。具体地,本设计解决了在重病患者(现在更为常见遇到)的负荷下实现更大的结构稳定性并且获得防止污染物侵入及便于清洁设备以减少感染的扩散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文描述的各种示例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用于在表面之间转移患者或其他躯体的患者转移设备,例如,在病床、轮床或医院手术室内的其他位置之间以及在其他病房、实验室、检查、治疗、运送及康复环境中转移患者。
该患者转移设备,包括:壳体,该壳体包括相对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耦接至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的尺寸被设定为使所述壳体跨越邻近于所述第一侧部的第一表面与邻近于所述第二侧部的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该壳体还包括面板,附接至相对的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及相对的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所述面板具有为所述壳体提供结构刚性的周向加强件;层板,至少部分地定位在所述壳体内并且耦接至所述壳体;以及传动带,设置成围绕所述层板运动,所述传动带被构造成将躯体从所述壳体的第一侧部处的第一表面转移至所述壳体的第二侧部处的第二表面。
附图说明
图1A是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的患者转移设备的立体图。图1B是示出了具有被定位成用于转移时使用的转移片的患者转移设备的另一立体图。
图2是根据图1A的实施方式的患者转移设备的俯视图。
图3是根据图1A的实施方式的患者转移设备的仰视图。
图4是根据图1A的实施方式的患者转移设备的分解图。
图5是根据图1A的实施方式的患者转移设备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6是根据图5的实施方式的支撑设备的结构板的立体图。
图7是根据图6的实施方式的结构板的一部分的细节图。
图8是根据图6的实施方式的结构板的另一立体图。
图9是根据图1A的实施方式的患者转移设备的细节截面图。
图10是根据本公开的可替代实施方式的患者转移设备的细节截面图。
图11是根据图1A的实施方式的患者转移设备的细节截面图。
图12是根据图1A的实施方式的患者转移设备的细节截面图。
图13是根据图5的实施方式的没有角部缓冲件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14是根据图5的实施方式的壳体的细节截面图。
图15是根据图5的实施方式的移除了上方壳体外壳的壳体的细节立体图。
图16是根据图1A的实施方式的患者转移设备的层板的立体局部剖面图。
图17是根据图16的实施方式的层板的俯视平面图。
图18是根据本公开的可替代实施方式的患者转移设备的层板的俯视平面图。
图19是根据图1A的实施方式的围绕滚轴和层板缠绕的带的细节截面图。
图20是根据图1A的实施方式的患者转移设备的传动带的立体图。
图21A是根据图5的实施方式的患者转移设备的壳体的立体图,但其包括肋部。
图21B是根据图21A的实施方式的患者转移设备的结构板的立体图。
图22是根据图17的实施方式的患者转移设备的层板的立体图,但其包括少量肋部。
图23是根据图22的实施方式且沿着图22中的线23-23截取的患者转移设备的层板的截面图。
图24是根据图22的实施方式的患者转移设备的层板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是患者运送装置、部件、设备或系统100(以下简称“患者转移设备”,为了简便而非旨在限制)的立体图。图2是患者转移设备100的俯视图。图3是患者转移设备100的仰视图。现参考图1A至图3,将进一步描述患者转移设备100。
患者运送系统100包括层板部件102和用于支撑层板部件102的壳体104。层板部件102包括层板(例如,参见图16至图18中的层板130、132)和传动带106,该传动带围绕层板行进,以便于将患者从一个表面转移至邻近的表面。例如,带106可相对于壳体104移动,以便于将患者从壳体104的一侧转移至壳体104的相对侧。如图1B所示,材料片300(例如,一次性转移片)可以定位在患者运送系统100的顶部上并且局部位于患者运输系统内,其中,系统100延伸横过第一患者支撑表面321与第二患者支撑表面322之间的间隙DS,患者从第一患者支撑表面移至第二患者支撑表面。壳体104可以使材料片300免受下方表面321、322的影响,以在将患者从一个表面输送至另一个表面的同时确保从壳体104清洁地移除材料片300。可移除地附接至带106允许材料片300与带一起行进并且在转移期间保持与患者一起,而在转移之后移除层板部件102(包括带106)和壳体104。
材料片300可以包括吸收剂层并且在其暴露边缘357处还具有可由执行患者转移的人抓持的材料层。为了建立转移,该材料片的与暴露边缘357相对的边缘(其可以具有粘合剂的一个或多个下侧贴片(图1B中不可见,但与邻近于暴露边缘357的下侧贴片355相差无几))可以放置成横过带106并粘附至带。带106被构造成用于围绕相对的、间隔开的滚轴118、120进行双向运动(图1A中)。一旦将片300粘附至带106并且在对患者应用该设备之前,可将带106旋转以使片300的一部分卷入或插入到壳体104中。此后,将系统100的插有片300的边缘放置在搁置于起始表面321上的患者的下方(通常,通过将位于起始表面上的患者在他/她的一侧上临时向上滚动),使得在患者向下滚动回来时,患者重量的大部分将搁置在片300和下方的带106上。然后,通过位于患者的最靠近起始表面321的侧面的“推动”人(例如,护士和/或医务人员)发起患者的移动并且由位于患者的最靠近目的地表面322的侧面的“拉动”人(例如,护士和/或医务人员)完成患者的移动。“推动”人通过对患者(例如,患者的侧面)施加力可以发起患者转移,并且“拉动”人可以抓持材料片300的位于患者的一侧上的边缘并拉动相应的边缘,以使患者横过患者运送系统100从第一(起始)表面321移至第二(目的地)表面322,例如,从手术台或实验室或检查站移至病床或轮床。通过遵循材料片300在箭头320所示的方向上的运动(与用于插入片300的带运动方向相反),带106可以传送片300上的患者,以实现将患者转移到目的地表面322。例如,材料片300可以被全部或部分加强,以通过提供目标材料完整性而向医务人员提供最佳的转移后便利性,从而推进或通过其他方式调节患者在病床表面上的位置。患者运送系统100可以通过拉动、通过限制可发生拉动的边缘的拉动力度来抑制发起患者转移,从而保护拉动者(即,移动远离拉动者的负荷可能将负荷/应力转移至拉动者的肩部和背部,这些是常见且昂贵的受伤风险的区域)。
壳体104的尺寸通常被设定为跨越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DS。壳体104包括第一细长侧部框架构件108、第二细长侧部框架构件110、第一细长端部框架构件112以及第二细长端部框架构件114。端部框架构件112、114附接至侧部框架构件108、110,以形成壳体104的周界结构,并且面板116(参见图3)跨在框架构件108、110、112、114之间并且附接至框架构件108、110、112、114,以形成壳体104的底部。一般地,侧部框架构件108、110沿着患者的高度尺寸延伸,并且端部框架构件112、114延伸横过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壳体104被制成足够强固,以具有在跨过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时不会失效的强度。壳体104可以包括轮廓边缘区域,其具有在从第一表面转移至第二表面时选择用于与患者进行人体工程交互的会聚的顶坡和底坡(converging top and bottom slopes)。
层板部件102可以包括沿着层板(例如,参见图16至图18的层板130、132)的一侧定位在壳体104的第一细长框架构件108附近的第一细长滚轴118和沿着层板(例如,参见图16至图18的层板130、132)的另一侧定位在壳体104的第二细长框架构件110附近的第二细长滚轴120。一对连接板122、124(见图4)可以附接至细长滚轴118、120的相应端部以及层板,使得滚轴118、120可相对于连接板122、124以及层板旋转。连接板122、124总体上维持滚轴118、120间隔开并且彼此平行。一个连接板122中可附接至第一端部框架构件112并且另一连接板124可附接至第二端部框架构件114,从而将层板部件102附接至壳体104。连接板122、124可以包括保持/释放机构,该保持/释放机构允许从壳体104移除层板部件102以进行例如清洁。如图4所示,传动带106配合在滚轴118、120上方,使得带106被定位成相对于滚轴118、120为传送关系。第一滚轴118和第二滚轴120及层板(例如,参见图16至图18的层板130、132)定位在传动带106内。传动带106的一部分横过患者运送系统100传送患者,同时,传动带106的其余部分在壳体104与层板(例如,参见图16至图18的层板130、132)之间行进。通过在壳体104与层板(例如,参见图16至图18的层板130、132)之间行进,传动带106不与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接触(分别从第一表面转移患者或者将患者转移至第二表面),从而减少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的材料的交叉污染。
应注意,如同第一端部框架构件112和第二端部框架构件114及第一滚轴118和第二滚轴120的命名,壳体104的第一侧部框架构件108和第二侧部框架构件110的命名是随意的。因此,这些命名的任一个或全部可以互相交换或相反,而不丧失一般性。例如,层板部件102可被构造成在任一方向上将患者从壳体104的第一侧部框架构件108转移至第二侧部构件110,或从第二侧部构件110转移至第一侧部构件108。例如,壳体104还能够在任意水平或竖直平面内或者在水平和竖直平面两者内旋转,以使得第一侧部框架构件108和第二侧部框架构件110相对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相应位置能够互换,和/或使得第一端部框架构件112和第二端部框架构件114的位置能够互换。
例如,与滚轴板(roller board)和其他现有系统相反,在转移过程期间,患者转移系统保持大致静止横过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的间隙DS,从而降低从第一表面至第二表面的交叉污染的风险,并且减少所需的患者操纵次数。在转移过程期间,患者的重量由层板部件102支撑,例如,通过带106将来自患者躯体的竖直(重力)负荷转移到层板(例如,参见图16至图18的层板130、132)上并且由此转移至第一表面和/或第二表面。层板部件102通过壳体104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隔离,从而降低从第一表面至第二表面的材料交叉污染风险。与其他设备相比较,该“间隔开的”或“隔离的”患者转移构造还减少了每次患者转移时所需的操纵次数。
可倒置的层板
参考图16至图18,示出了支撑层板130(图16、图17和图22至图24)及可替代的支撑层板132(图18)。层板130、132被构造成定位在传动带106内并且至少部分或完全被接收在壳体104内。层板130、132分别经由连接板122、124耦接至第一细长框架构件112和第二细长框架构件114。层板130、132被构造成在横过层板从壳体104的一侧至壳体104的相对侧的转移期间支撑患者或其他躯体。
层板130、132可被构造成是可倒置的。例如,层板130、132在每个相应层板130、132的两侧上可以具有相同的表面,使得层板130、132可以放置到壳体104中,其任一侧向外朝向,而不对患者转移设备100或患者产生影响,从而提高患者转移设备100及其部件的寿命。通过将层板130、132设计成可倒置的,例如,在从壳体104移除层板以对壳体104和层板或带进行清洁之后,层板130、132去除了用户将层板倒置地放置于壳体104中产生的可能错误。双侧层板130、132还防止因将指定方位的层板倒置地放置于壳体104中而引起带106被意外磨损,由此提高带106的寿命并且为用户呈现高质量图像。层板130、13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具有低摩擦表面精加工(例如,优化的热塑性)、纹理、或涂层(例如,浸渍有
Figure BDA0001580734730000081
或硅树脂的尼龙),以减少层板与环行带106之间的摩擦力的静态和动态系数。
参考图22,示出了层板130的立体图。参考图17,示出了层板130的俯视平面图。层板130的仰视平面图与层板130的俯视平面图相同,并且由此省去仰视平面图。层板130的相对的主表面134、136彼此相同,并且由此层板130能够安装在壳体104中,且其任一主表面134、136从壳体104向外朝向。相应地,层板的顶部主表面和底部主表面大致对称。层板130包括相对端部138、140以用于分别附接至连接板122、124和/或附接至壳体104的端部框架构件112、114。层板130包括用于放置邻近的细长滚轴118、120的相对侧部142、144。与层板130的主表面134、136类似,端部138、140可以彼此相同,并且侧部142、144可以彼此相同,使得层板130到壳体104的安装不在指定的定向上。层板130被构造成接收在带106内,使得带106沿着主表面134、136延伸并且围绕沿着层板130的侧部142、144设置的滚轴118、120缠绕。
参考图16和图23,层板130可被制成具有带有一体式肋部150的两个相同的压力形成面板,一体式肋部向主表面134、136提供应力并且总体上向层板130的结构提供应力。如图23中示出的,每个面板146、148的肋部150均可以从其相应的主表面134、136向内突出,使得主表面134、136大致是平面的,以便于患者转移,并且肋部150增强主表面134、136的刚度。通过这种方式,肋部150提高了主表面134、136的刚度,而不增加层板130的整体轮廓。面板146、148的肋部150可以彼此对准(参见图23),使得邻近的肋部150彼此邻接抵靠,以进一步提高主表面134、136的刚度。邻近的肋部150可以沿着层板130的中线彼此邻接抵靠,分别等距定位在面板146、148的主表面134、136之间。每个面板146、148的肋部150数量可以根据应用而改变。例如,每个面板146、148均可以包括如图22至图24中示出的五个肋部150,如图16和图17中示出的十二个肋部150,或向主表面134、136提供期望的刚度量所需的其他肋部150数量。压力形成面板146、148能够减小层板130的重量,从而减少患者运送系统100的整体重量。例如,每个面板146、148均可以由任何铝合金、镁合金、或任何其他结构强硬的金属、合金、或塑料/聚合体形成。面板146、148可以被附接在一起,以创建强硬的、双侧层板本体130。例如,邻近的肋部150(参见图23)可被附接在一起(例如,焊接、用铆钉连接、或以其他方式固定在一起),以将面板146、148固定在一起。此外或可替代地,诸如通过外部帽或内壁系统,可以将面板146、148的周界接合在一起。
参考图24,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层板130的分解图。如图24中示出的,连接带141可将面板146、148连接在一起。连接带141可形成为单个统一式部件、或者可以由图23中示出的独立区段141a、141b、141c、141d形成以用于将面板146、148的相应侧部和端部连接在一起。例如,第一连接带141a和第二连接带141c可用于将面板146、148的相应端部138、140连接在一起,并且第三连接带141b和第四连接带141d可用于将相应的侧部142、144连接在一起。每个面板146、148均可包括被构造成向内转向的周界凸缘143以便于将连接带141附接至面板146、148。周界凸缘143可以围绕各个面板146、148的周界连续(参见图24)或非连续地延伸。面板146、148和连接带141可经由紧固件(诸如示出的铆钉145)附接在一起。
继续参考图24,层板130可以包括便于用户(例如,护士和/或医务人员)移动层板130的操作零件。例如,如图22中示出的,层板130可以包括位于紧邻层板130的各端138、140的手柄147。相应的端部轨道149至少部分将手柄147固定在位,并且相应的孔151可被限定在相应的手柄147与端部轨道149之间,以容纳用户的手。每个手柄147均可以是弯曲的,并且每个手柄147的端部可通过各种方式附接至相应的端部轨道149,诸如卡扣配合到限定在端部轨道149中的接收孔中。端部轨道149可以包括沿着手柄147的侧部延伸的防护件153,以抑制污染物通过手柄147与面板144、146之间的分界面进入。防护件153可以与面板144、146的主表面134、136大致齐平(参见图23),从而不干涉带围绕表面134、136的移动。防护件153可以至少部分外接该孔151。参考图24,每个手柄147均可被接收在限定于面板146、148的端部138、140中的大致半圆形切口155中。手柄147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附接至面板146、148的端部,诸如经由图24中示出的铆钉157。
端部轨道149可以沿着层板130的每个相应端部138、140延伸。端部轨道149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附接至面板146、148的端部138、140,诸如经由图24中示出的螺钉159。当被附接至面板146、148时(参见图22),端部轨道148可用作端帽以密封面板146、148的端部从而避免污染,并且通过孔51可以看见手柄147。端部轨道149可沿着层板130的每个侧部142、144旋转地支撑滚轴118、120。例如,如图24中示出的,在带围绕层板130环行期间,每个端部轨道149均可以包括两个向内突出的支柱161,滚轴118、120的端部安装在支柱161上并且围绕支柱旋转。每个相应的端部轨道149上的支柱161可彼此间隔开一足够的距离,该距离允许将面板146、148定位在滚轴118、120之间,其中,滚轴118、120与层板130的侧部142、144之间存在间隙。
为了组装层板130,面板146、148可以诸如经由铆钉145、点焊和/或其他紧固方法连接在一起。手柄147可以诸如经由铆钉157、点焊、和/或其他紧固方法连接至面板144、146的端部。然后,端部轨道149可以诸如经由螺钉159、铆钉、点焊、和/或其他紧固方法连接至面板144、146的端部。在将端部轨道149连接至面板144、146期间,滚轴118、120可以与端部轨道149上的支柱161对准,使得当将端部轨道149连接至面板144、146时,滚轴118、120旋转地安装在支柱161上。此外,在将端部轨道149连接至面板144、146期间,诸如经由手柄147的端部与端部轨道149之间的卡扣配合连接,手柄147可被接收在每个端部轨道149上的防护件153之间,并且手柄147可以连接至相应的端部轨道149。与现有患者转移设备相关,层板130提供更快的组装、更少的硬件、以及更少的零件。与用于现有患者转移设备的层板相比,层板130的重量更轻,不包括暴露的硬件,包括统一的框架和面板,并且不包括内部框架工件。层板130可以包括铆接的周界缝,以提供面板144、146的快速组装。
参考图18,示出了层板132的俯视平面图。层板132的仰视平面图与层板132的俯视平面图相同,并且由此省去了仰视平面图。层板132的相对主表面152、154彼此相同,并且由此层板132能够安装在壳体104中,其中任一主表面152、154从壳体104向外朝向。层板132包括相对端部156、158以用于分别附接至连接板122、124和/或壳体104的端部框架构件112、114。层板132包括相对侧部160、162以用于放置邻近的细长滚轴118、120。与层板132的主表面152、154类似,端部156、158可以彼此相同,并且侧部160、162可以彼此相同,使得层板132到壳体104的安装不在指定的定向上。层板132被构造成接收在带106内,使得带106沿着主表面152、154延伸并且围绕沿着层板132的侧部160、162设置的滚轴118、120缠绕。层板132可被挤压或具有本文公开的其他结构。
参考图16和图17,层板130在其顶部主表面134和底部主表面136上不具有任何硬件。类似地,参考图18,层板132在其顶部主表面152和底部主表面154上不具有任何硬件。去除表面硬件提供了平滑、一致的表面,以改进带106的性能和寿命并且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滚轴与层板之间的距离
滚轴118、120与层板的侧部(例如,图17中示出的层板130的侧部142、144或者图18中示出的层板132的侧部160、162)之间的距离相对于现有类似的转移设备而增加。参考图19,滚轴118与层板132分隔开一距离D1。更具体地,距离D1限定在滚轴118的外表面与层板132之间。距离D1的尺寸被设定成减少滚轴118与层板132的侧部160之间因壳体的层板132的过度挠曲而可能发生的接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距离D1至少为2.5mm。尽管出于简化之缘故在图19中仅示出了滚轴118和侧部160,但滚轴120类似地与层板132的侧162分隔开一距离D1。同样,当使用层板130时,滚轴118与侧部142分隔开一距离D1,并且滚轴120与侧部144分隔开一距离D1。因此,滚轴118、120保持自由旋转且在患者转移期间由于距离D1而不受层板130、132的侧部的干涉。根据滚轴118、120及邻近的壳体的挠曲量,可以采取其他措施来帮助维持足够距离D1。具体地,第一细长滚轴和第二细长滚轴可以与层板的相对侧部间隔开一容差,其从层板的相对端部至其中间部分增加,在传动带上将患者从第一表面转移至第二表面时,选择的容差维持用于滚轴和/或壳体的屈曲的空隙(clearance)。
参考图20,示出了传动带106的立体图。带106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视觉对准引导线166,以便于将一次性转移片装载到带106上并且插入到壳体中(参见图1B的上述讨论)。例如,图20中的带106包括位于带106的上表面上的三个视觉对准引导线166,尽管可以包括多于或少于三个线166。视觉对准引导线166可以与滚轴118、120平行延伸(参见图4),以确保在附接至带106时,将转移片的边缘放置成与滚轴118、120平行,以用于将片插入到壳体中。如图20中示出的,视觉对准引导线166可以延伸滚轴118、120的长度的大部分。视觉对准引导线166的类型与患者转移设备100的其他特征一致。
仍参考图20,带106的边缘168可以被包边或通过其他方式保护性地精加工,例如,通过抗磨损的涂层或密封。带106的毛边易于产生摩擦和磨损并且易于随着时间产生磨耗,尤其在带106针对层板130、132移动并且摩擦的情况中。包边/受保护的边缘168提高带106的寿命并且排除审美和/或功能问题,诸如,边缘磨损。包边边缘168通过改变带106的中心170与边缘168之间的带周向尺寸(或长度)而为带移动提供阻力(即,在维持松动中心170的作用的同时,提供边缘168上的张力)。包边边缘168可以位于带106的内表面或外表面上,并且可以由与带106相同的材料或不同的材料形成。
带106可以包括低摩擦内表面或衬层172,以减少层板130、132上产生的阻力。内表面172可以包括低摩擦表面精加工(例如,优化的热塑性)、纹理、或涂层(例如,浸渍
Figure BDA0001580734730000131
或硅树脂的尼龙),以减少摩擦力的静态和动态系数。此外或可替代地,内表面172可被构造成与层板130、132的外表面相互作用,以促进低摩擦。例如,带106的内表面172与层板130、132的外表面之间的图案相互作用(pattern interaction)可以提供相应表面之间的低摩擦力。因此,带106在层板上移动,但是此外,在转移躯体时,层板基本上不具有任何移动零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层板130、132可被涂覆,以便减少与移动带106的摩擦,或者可以使用另一减少摩擦的表面。用于减少摩擦的表面的合适涂覆和表面精加工技术包括但不限于粉末涂覆(例如,自由流动、干粉末涂覆技术)、纹理化表面施加、薄膜涂覆、气相沉积、喷雾、以及选择用于少摩擦、耐久性及其他性质的其他涂覆和表面处理技术。转移带106还可以设置有减少摩擦(例如,内)表面或层,例如,浸渍尼龙或其他材料的硅树脂,其被选择用于沿着转移带106与层板130、132的相向表面之间的分界面减少摩擦。
壳体的密封周界边缘
壳体104的外周界边缘可被密封,以降低污染物(具体地,污染流体,诸如血液或尿液)沿着未被密封的接缝边缘进入并停留的风险。壳体104和/或特定硬件的设计可以用于确保沿着壳体104的周界的紧密配合。参考图9,壳体104可以包括周界垫圈或缓冲件174,以确保沿着壳体104的周界的紧密配合。例如,周界垫圈174可以密封壳体104的两个壳体部分(诸如,上壳体外壳176和下壳体外壳178)之间的分界面。周界垫圈174可以由弹性体材料制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周界垫圈174可以具有自10至100的邵氏A刚度。参考图10,在替代的构造中,壳体外壳176、178可被设计成在壳体外壳176、178之间形成液密接触配合,从而形成围绕壳体104的周界延伸的密封或可密封边缘180。密封边缘180可具有与壳体外壳176、178相同的材料(诸如塑料),或者弹性体材料,例如,具有范围为10至100的邵氏A刚度。例如,壳体外壳176、178可以经由紧固件182耦接在一起。紧固件182可以将壳体外壳176、178固定在一起,以确保周界垫圈174或密封边缘180维持壳体外壳176、178之间的密封分界面,从而降低污染物沿着壳体104的外周界边缘进入并停留的风险。
壳体外壳与底部面板之间的垫圈接缝
接缝呈现出流体及此处的其他污染物进入并停留的风险并且一般不易于清除。参考图11和图12,壳体104可以包括位于在底部面板或底板116与一个或两个壳体外壳176、178之间形成的外部暴露接缝处的一个或多个垫圈。如图11和图12中示出的,壳体104可以包括定位在底部面板116与下壳体外壳178之间且与其密封地接合的第一垫圈184,以防止污染物通过形成在底部面板116与下壳体外壳178之间的接缝进入壳体104中。壳体104可以包括定位在底部面板116与上壳体外壳176之间且与其密封地接合的第二垫圈186,以防止污染物通过形成在底部面板116与上壳体外壳176之间的接缝进入壳体104中。垫圈184、186可以围绕底部面板116的相对表面连续地延伸,以分别在底部面板116与下壳体外壳178和上壳体外壳176之间形成连续的接缝。垫圈184、186可有效地密封污染物进入点,从而允许使用常规方法对接缝进行清洁。垫圈184、186可以由弹性体材料制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垫圈184、186由具有范围为5至100的邵氏A刚度的弹性体材料制成。
抗冲击角部
参考图5,壳体104可以具有抗冲击角部缓冲件188。与壳体外壳176、178相比,角部缓冲件188较不易于损坏,并且在无明显损坏的前提下提高抗冲击的能力。通过在壳体104的角部和边缘处提供冲击和磨损保护,角部缓冲件188通过将能量转移至患者转移设备100的结构部分(例如,面板116)明显减少了来自不正确处理或冲击而遭受的损坏。角部缓冲件188可以由耐用的吸收冲击的弹性体材料形成,诸如,自结皮泡沫和/或橡胶状复合物,例如,其具有范围为10至100的邵氏A刚度(不含乳胶)。用于形成角部缓冲件188的材料可以具有与壳体外壳176、178类似的纹理和刚度特征,以减少角部缓冲件188的表面上的蒙皮阻力的风险。
参考图13,壳体104被示出为不具有一个角部缓冲件。如图13中示出的,周界垫圈或缓冲件174沿着壳体104的外边缘延伸,以在上壳体外壳176与下壳体外壳178之间形成密封的分界面。一个或多个紧固件182可以至少部分延伸通过壳体外壳176、178和底部面板116,以将外壳176、178及面板116耦接在一起(图11至图17)。
参考图14和图15,角部缓冲件188可与壳体外壳176、178成一体。例如,壳体外壳176、178可分别限定用于将角部缓冲件188附接至壳体外壳176、178的凸缘190、192。凸缘190、192可朝向彼此延伸并且可分别被接收在形成于角部缓冲件188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处的凹槽194、196中,以将角部缓冲件188保持至上外壳176和下外壳178,角部缓冲件188的保持部分198可被接收在壳体外壳176、178之间,并且角部缓冲件188的缓冲件部分200可从保持部分198向外延伸并且可暴露于吸收对患者转移设备100的相应角部的冲击。可以通过凹槽194、196将保持部分198和缓冲件部分200彼此划分。如图15中示出的,一个或多个紧固件182可以将角部缓冲件188紧固至底部面板116、下壳体外壳178以及上壳体外壳176(从图5中移除,以示出相对于下壳体外壳178和底部面板116定位的角部缓冲件18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与定位在冲击点处相反(例如,仅依赖于弹性-无弹性冲击情景),角部缓冲件188被具体设计成与底部面板116接触,以分散较大表面区域上(例如,面板116上)的冲击能量。
壳体的刚度和结构
患者转移设备100的刚度和结构部分地由底部面板116提供。如图5至图8、图21A及图21B中示出的,底部面板116包括具有周向加强件(circumferential reinforcement)的基部20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从基部204的整个周界向上延伸的结构侧壁206,从而类似底板。侧壁206可被定位成大致垂直于基部204,其可以是平坦的。如图21A和图21B中示出的,基部204可以包括为面板116提供额外刚度的肋部,其适合于在患者转移期间维持基部204与层板部件102的底侧之间的空隙。基部204可以包括沿着壳体104的长度方向纵向延伸的多个细长肋部208。肋部208在壳体104的横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肋部208可以从基部204向下突出,使得肋部208不会减少面板116与层板部件102之间的名义空隙。肋部208可被构造成以重量有效的方式减少基部204的挠曲,从而以不增加壳体104重量的最小限度在患者转移期间限制基部204与层板部件102之间的干涉。肋部208可以具有各种尺寸。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肋部208具有足以提供手指宽度进入以用于进行清洁的宽度(诸如,至少四分之三英寸宽等),并且肋部208具有最小限度地增加或不增加患者转移设备100的整体轮廓的深度(诸如,近似四分之一英寸的深度)。肋部208在患者转移期间可以防止壳体104移位。肋部208的几何形状可被构造成抑制壳体104移位。肋部208可以为设备100的移位提供障碍,这是因为肋部208可以与在患者转移期间施加的转移力垂直地突出并且在患者的重量下可以支承到屈服下方表面中,诸如,衬垫下方的床垫或泡沫板。肋部208可以设置成与抑制移位的其他特征结合,诸如,带106和滚轴118、120的低摩擦运动(其减少壳体104上的促使移位的横向力)、应用于底部面板116的向外朝向表面216(例如,底部表面)的表面处理。面板116的向外朝向表面216可被构造有具有高摩擦特性(例如,高摩擦系数)的表面处理。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突出肋部208可以包括高摩擦涂层或处理,以进一步抑制壳体104的横向移位。在另一实施方式中,面板116的整个向外朝向的表面216可以包括高摩擦涂层或处理,以抑制壳体104的横向移位。尽管图21A和图21B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四个肋部208,但基部204可以包括多于或少于四个肋部。
现有转移设备包括具有各种部件的框架,并且具有周向加强件的面板116去除了对这种框架的使用,这在不影响并潜在地改进转移期间用于承重的芯部件的刚性功能的前提下减少患者转移设备100的总重量。例如,面板116可被成形、冲压、浇铸、模制。面板116可以由金属、塑料、金属与塑料的组合、或能够在结构上形成一体式侧壁206的其他化合物或聚合体制成。用于形成面板116的材料的弯曲模量可具有0.1GPA的最小值。面板116在其向下朝向表面上的任何点处可以具有小于10mm的挠曲。
如图7中示出的,可以沿着面板侧壁206的上边缘形成唇缘210。唇缘210便于相对于框架构件108,110,112,114放置面板116(参见图4)并且还加强侧壁206及面板116自身的刚度。例如,如图9至图12中示出的,位于面板116的侧壁206的顶部处的唇缘210可以设置在下壳体外壳178的直立壁212上方并且可被捕获在壳体外壳176、178之间。侧壁206和直立壁212可以彼此平行并接触。一个或多个紧固件182可以延伸通过面板116的侧壁206及壳体外壳176、178,以将面板116和壳体外壳176、178固定在一起,使得面板116向患者转移设备100提供结构刚度。
连接硬件
参考图1A至图3,患者转移设备100包括不可见外部硬件或突起。换言之,在患者转移设备100中已经去除了全部外部暴露的硬件和橡胶垫脚或支架,以减少空置的污染物进入及积聚点。如图5中示出的,在适用于壳体的组装的多个机械连接点处通过使用经由面板116的臂206插入的紧固件182可以将壳体104的部件(例如,壳体外壳和结构板)连接在一起。紧固件182可以从壳体104的内部接近(参见图5),但在壳体104的外部不可见。如图9至图12中示出的,紧固件182可以水平定向并且可以穿透上壳体外壳176、下壳体外壳178以及底部面板116的竖直壁,从而将上壳体外壳176、下壳体外壳178以及底部面板116连接在一起接合成为统一的相对刚性的结构。
面板的摩擦特性
参考图8,面板116的向外朝向表面216(例如,底部表面)构造有具有高摩擦特性(例如,高摩擦系数)的表面处理,其防止设备100在使用期间相对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移动。现有设备包括围绕设备的侧部设置的弹性体垫脚,并且面板116的高摩擦特性去除了患者转移设备100的这些弹性体垫脚。可以向面板116的向外朝向表面216施加抗损坏涂层,以保护表面216免于损坏。
如本文描述的,面板116的底部表面216可以包括高摩擦材料(例如,橡胶或类似弹性体),以在将患者从一个表面转移至另一表面期间保持壳体104大致静止。因此,如一些其他(例如,滚轴板)设计中,在正常操作时,壳体104在转移期间不随着患者(或其他躯体)行进。替代地,患者和下方片随着带106的旋转而移动。因此,如本文相对于患者转移设备100和壳体104使用的术语“大致静止”表示:在患者转移期间,壳体104的至少一部分保持与第一(起始)表面接触,并且壳体104的至少另一部分保持与第二(目的地)表面接触。患者转移设备100的与相应的初始表面和最终表面接触的部分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壳体104的一个或多个侧部(例如,侧部108和/或侧部110)和/或底部面板116。面板116的底部表面被构造成在患者转移期间保持患者转移设备100相对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至少一个大致静止。
参考图4和图6,面板116的内表面218具有低摩擦特性(例如,低摩擦系数),以确保带106(参见图4)及相关联的转移片相对于面板116具有阻碍自由旋转的运动。面板116的内表面218可以具有低摩擦表面精加工(例如,优化的热塑性)、纹理、或涂层(例如,浸渍有
Figure BDA0001580734730000191
或硅树脂的尼龙),以降低摩擦的静态和动态系数。
相对于现有的转移设备,患者转移设备100提供多种优点。例如,与现有转移设备相比,患者转移设备100的总重量降低,从而更易于使护士和/或其他医务人员移动患者转移设备100并且将患者从第一(初始)表面转移至第二(目的地)表面。患者转移设备100相对于现有的转移设备降低了设备100的损坏风险。例如,患者转移设备100具有向患者转移设备100提供冲击保护的角部缓冲件和/或周界垫圈。患者转移设备100降低了病毒/细菌污染的风险。例如,患者转移设备100提供了其各个部件之间的密封接缝和分界面并且去除了外部连接或其他突出硬件,从而减少患者转移设备100的污染进入点并且便于清洁。患者转移设备100具有减少的部件数目,从而使得更易于制造和组装患者转移设备100。例如,患者转移设备100不包括分离的结构支撑框架,而是包括具有结构侧壁的底部面板,其用作患者转移设备100的底部以及为患者转移设备10提供结构刚性。患者转移设备100减少设备在患者转移期间横过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的间隙的移动和停留。例如,患者转移设备100包括不具有定位垫脚的高摩擦底部表面,其提供防滑表面,以确保患者转移设备100在患者转移期间意外地移动。患者转移设备100减少滚轴上的带移动。例如,患者转移设备100包括具有限制带意外地移动的包边边缘的带。
通过因其结构获益的用于患者转移的方法使用设备100。这些包括:用于将患者从第一表面转移至第二表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利用患者转移设备跨越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的间隙,该设备包括壳体,壳体具有耦接至第一相对端部和第二相对端部的第一相对侧部和第二相对侧部,并且壳体还具有面板,面板具有耦接至第一相对侧部和第二相对侧部及第一相对端部和第二相对端部的周向加强件,以当装载有移动横过间隙的患者时为患者转移设备提供结构刚度,第一表面邻近于第一侧部并且第二表面邻近于第二侧部;以及在一次性片上将患者从第一表面移至第二表面,该一次性片通过固定至传动带,该传动带设置成围绕跨越间隙的层板,并且至少部分定位在壳体内并由壳体支撑。在该方法中,面板可沿着底部表面摩擦特征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接触,底部表面摩擦特征适于在患者移动时维持患者转移设备相对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位置。在该方法中,患者转移设备可以包括被适于密封壳体以防止流体和其他污染物进入的密封的外周界。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在将患者装载到设备上并且执行移动之前,将一次性片至少部分插入到壳体中。该方法还可进一步包括:将层板从壳体移除并且将其定向倒置,其中,层板设置在壳体内,其中,层板的顶部表面和底部表面倒置。该方法还可包括:利用患者转移设备跨越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的间隙,其中,患者由壳体支撑,并且在横过间隙将患者从第一表面移动至第二表面时,患者在一次性片上并且随着一次性片行进。该方法还可包括:通过传动带旋转沿着层板的相对侧部设置的第一细长滚轴和第二细长滚轴,其中,在将患者从第一表面转移至第二表面时,传动带与第一细长滚轴和第二细长滚轴旋转地接合,并且其中,第一细长滚轴和第二细长滚轴与层板的相对侧部间隔开一容差,其从层板的相对端部至其中间部分增加,在传动带上将患者从第一表面转移至第二表面时,选择的容差维持用于滚轴和/或壳体的屈曲的空隙。
尽管已经参考示例性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改变并且不同的等同物可以替换其具体的元件。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而是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涵盖的实施方式的基本范围的情况下,也能够适配于不同的问题和情形,并且应用不同的材料和技术。

Claims (18)

1.一种患者转移设备,包括:
壳体,包括:
相对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耦接至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的尺寸被设定为使所述壳体跨越邻近于所述第一侧部的第一表面与邻近于所述第二侧部的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以及
面板,附接至相对的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及相对的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所述面板具有为所述壳体提供结构刚性的周向加强件;
层板,至少部分地定位在所述壳体内并且耦接至所述壳体;以及
传动带,设置成围绕所述层板运动,所述传动带被构造成将躯体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侧部处的所述第一表面转移至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侧部处的所述第二表面,
其中,所述面板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上的单个统一式基部面板结构,并且所述周向加强件包括围绕所述基部面板结构的周界且与所述壳体的直立壁相邻地延伸的在结构上成一体的竖直侧壁;并且
其中,所述在结构上成一体的竖直侧壁沿着所述壳体的相对的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并沿着所述壳体的相对的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附接至所述直立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患者转移设备,其中,所述壳体还包括不能从所述壳体的外部接近的多个水平定向的紧固件;并且其中,所述紧固件将所述壳体的所述面板、相对的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以及相对的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连接在一起;并且
所述患者转移设备还包括多个机械连接点,所述机械连接点适于固定所述紧固件以用于所述壳体的组装;其中,所述机械连接点沿着所述壳体的内表面设置且不能从所述壳体的外部接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患者转移设备,其中,所述患者转移设备不包括外部暴露的机械紧固件或金属硬件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患者转移设备,其中,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中的每个均包括轮廓边缘区域,所述轮廓边缘区域具有在将躯体从所述第一表面转移至所述第二表面时选择用于与躯体进行人体工程交互的会聚的顶坡和底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患者转移设备,其中,所述面板的底部表面被构造有表面处理,在躯体的转移期间,所述表面处理提供摩擦力以保持所述患者转移设备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个静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患者转移设备,其中:
所述壳体的外周界包括流体密封件;并且
所述流体密封件包括垫圈,以密封所述壳体的所述外周界从而防止流体的进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患者转移设备,还包括沿着所述面板与所述壳体之间的一个或多个外部暴露的接缝设置的一个或多个所述垫圈,所述垫圈适于密封所述壳体以防污染物进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患者转移设备,其中,所述传动带以双向传送关系围绕所述层板设置,所述传动带被构造成在一个方向上运动以将转移片插入到所述壳体中以及在相反方向上运动以将躯体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侧部处的所述第一表面转移至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侧部处的所述第二表面;并且
所述患者转移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传动带的暴露表面上的一个或多个视觉对准引导件,所述一个或多个视觉对准引导件被构造成引导位于所述传动带上的且适于在所述传动带上转移躯体的转移片的对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患者转移设备,其中:
所述壳体还包括防冲击角部构件,所述防冲击角部构件适于分散入射于所述防冲击角部构件上的冲击能量;
所述防冲击角部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每个角部处的弹性体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患者转移设备,其中,所述层板能附接至壳体端部框架构件以用于从所述壳体释放并移除所述层板,并且其中,所述层板相对于对称的顶部主表面和底部主表面能倒置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且
所述患者转移设备还包括沿着所述层板的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延伸的第一细长滚轴和第二细长滚轴,其中,所述第一细长滚轴和所述第二细长滚轴与所述层板的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间隔开一距离,所述距离减少所述第一细长滚轴和所述第二细长滚轴与所述层板的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之间因所述层板的过度挠曲而引起的接触,其中,所述层板包括对称的所述顶部主表面和所述底部主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患者转移设备,其中,所述层板包括连续的顶部表面和底部表面,在所述顶部表面或所述底部表面上不具有能接近的机械紧固件或层板组件硬件;并且
其中,所述层板包括限定所述顶部表面和所述底部表面的挤压式聚合体层板本体;或者
其中,所述层板包括对称的两个面板结构,所述两个面板结构耦接在一起以限定所述层板的所述顶部表面和所述底部表面,其中,在所述顶部表面与所述底部表面之间延伸有多个一体式结构肋部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患者转移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传动带的内部部分上的低摩擦表面材料,所述低摩擦表面材料被选择成减少所述传动带的所述内部部分与所述层板的顶部表面之间的摩擦力。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患者转移设备,还包括所述传动带的一个或多个外边缘上的被包边或保护性地精加工的边缘;
其中,所述传动带的内表面和所述层板的外表面中的一者或两者被纹理化,以减少所述传动带的所述内表面与所述层板的所述外表面之间接触的表面积,并且由此减少所述传动带与所述层板之间的摩擦力。
14.一种用于将躯体从第一表面转移至第二表面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用一转移设备跨越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所述转移设备包括:
壳体,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耦接至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表面邻近于所述第一侧部,并且所述第二表面邻近于所述第二侧部,
面板,具有周向加强件,所述周向加强件耦接至相对的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以及相对的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以在装载有所述躯体时为所述转移设备提供结构刚性,以及
传动带,设置成围绕至少部分地定位在所述壳体内且由所述壳体支撑的层板;以及
在所述传动带上将所述躯体从所述第一表面转移至所述第二表面,其中,所述躯体横过所述距离由所述层板支撑,
其中,所述面板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上的限定水平基部的单个统一式基部面板结构,其中,所述周向加强件包括围绕所述基部面板结构的周界且与所述壳体的直立壁相邻地延伸的在结构上成一体的竖直侧壁,并且其中,所述基部面板结构的所述在结构上成一体的竖直侧壁沿着所述壳体的相对的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并沿着所述壳体的相对的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附接至所述直立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所述转移设备定位成沿着限定在所述面板的底部上的摩擦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接触,所述摩擦表面适于在转移所述躯体的同时维持所述转移设备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材料片附接至所述传动带,并将所述材料片的一部分插入到所述传动带上的所述壳体中,其中,在转移所述躯体的同时,所述躯体由所述层板支撑在附接至所述传动带的所述材料片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层板从所述壳体移除、将所述层板的定向倒置,并将所述层板重新定位成至少部分地在所述壳体内并由所述壳体支撑,其中,所述层板的顶表面和底表面或相对的侧部或端部被倒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将细长的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接合在所述传动带内,其中,所述第一滚轴和所述第二滚轴从所述层板的相对侧部间隔开一容差,所述容差从所述层板的相对端部到所述层板的中间部分增加,以及
将所述传动带与细长的所述第一滚轴和所述第二滚轴旋转地接合,其中,在将由所述层板支撑的所述躯体从所述第一表面转移到所述第二表面的同时,所述容差维持细长的所述第一滚轴和所述第二滚轴与在屈曲时的所述层板的所述相对侧部之间的空隙。
CN201810154110.1A 2017-09-27 2018-02-22 患者转移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5498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563898P 2017-09-27 2017-09-27
US62/563,898 2017-09-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49803A CN109549803A (zh) 2019-04-02
CN109549803B true CN109549803B (zh) 2021-10-29

Family

ID=6385819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62682.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253421U (zh) 2017-09-27 2018-02-22 患者转移设备
CN20181015411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549803B (zh) 2017-09-27 2018-02-22 患者转移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62682.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253421U (zh) 2017-09-27 2018-02-22 患者转移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331236B2 (zh)
EP (1) EP3687469B1 (zh)
JP (1) JP7004473B2 (zh)
CN (2) CN209253421U (zh)
CA (1) CA3076230A1 (zh)
WO (1) WO201906775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28216B2 (en) 2017-03-03 2020-11-10 Medline Industries, Inc. Inflatable patient repositioning sheet
US10772778B2 (en) 2017-04-25 2020-09-15 Medline Industries, Inc. Patient repositioning sheet and sling
CN209253421U (zh) * 2017-09-27 2019-08-16 瑟格创新有限公司 患者转移设备
US11331235B2 (en) 2019-09-13 2022-05-17 Medline Industries, Lp Patient repositioning sheet, system, and method
USD1014899S1 (en) * 2021-09-13 2024-02-13 Christine Clarke Transfer board for physically disabled person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01519A (en) * 1988-10-13 1992-04-07 Tuneo Yamamoto Automatic care-taking system in use for bed-ridden patient
US8683626B1 (en) * 2013-01-17 2014-04-01 Karen S. Kaczmarek Hospital bed with conveyor mattress
CN105232271A (zh) * 2015-09-19 2016-01-13 梁博 一种新型医用转移车
CN105963094A (zh) * 2016-04-21 2016-09-28 孙经武 滚筒式患者转移装置及其转移患者的方法
CN209253421U (zh) * 2017-09-27 2019-08-16 瑟格创新有限公司 患者转移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81988A (en) * 1975-12-27 1977-07-08 Toyoda Chuo Kenkyusho Kk Apparatus for transfering materials
US5390379A (en) * 1992-01-06 1995-02-21 Palmer, Jr.; John M. Person conveyor
US5855207A (en) * 1997-05-29 1999-01-05 Moenning; Stephen P. Medical table assembly having a restrainment apparatus mounted thereto and an associated method of immobilizing object
AR022706A1 (es) * 2000-02-21 2002-09-04 Sorokin Silvia Diana Una cama para personas en estado de postracion permanente.
AU2003243480A1 (en) * 2002-06-10 2003-12-22 Astir Technologies, Llc. Body transfer system
WO2005027814A1 (en) 2003-09-25 2005-03-31 Mark Kevin Ricks A bed for patient care
US7540043B2 (en) * 2004-12-03 2009-06-02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ortable patient conveyor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US8713730B2 (en) * 2011-05-31 2014-05-06 Lawrence R. Koh and Nina Merrell-Koh Medical transport device
US9114050B2 (en) * 2012-04-16 2015-08-25 Cega Innovation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patients
US8782826B2 (en) 2012-04-16 2014-07-22 Cega Innovation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patients
US9101521B2 (en) * 2012-04-16 2015-08-11 Cega Innovations, Llc Systems, methods and transfer sheets for transferring patients
US10297812B2 (en) * 2016-07-14 2019-05-21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Terminals of an electrochemical cell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01519A (en) * 1988-10-13 1992-04-07 Tuneo Yamamoto Automatic care-taking system in use for bed-ridden patient
US8683626B1 (en) * 2013-01-17 2014-04-01 Karen S. Kaczmarek Hospital bed with conveyor mattress
CN105232271A (zh) * 2015-09-19 2016-01-13 梁博 一种新型医用转移车
CN105963094A (zh) * 2016-04-21 2016-09-28 孙经武 滚筒式患者转移装置及其转移患者的方法
CN209253421U (zh) * 2017-09-27 2019-08-16 瑟格创新有限公司 患者转移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04473B2 (ja) 2022-01-21
EP3687469B1 (en) 2021-04-14
JP2020534960A (ja) 2020-12-03
US11331236B2 (en) 2022-05-17
CN209253421U (zh) 2019-08-16
CN109549803A (zh) 2019-04-02
US20190091088A1 (en) 2019-03-28
CA3076230A1 (en) 2019-04-04
EP3687469A1 (en) 2020-08-05
WO2019067758A1 (en) 2019-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49803B (zh) 患者转移设备
US7975330B2 (en) Occupant transfer topper
EP2305199A2 (en) Occupant transfer sheet
JP2020534960A5 (zh)
US20070079438A1 (en) Patient lift and transfer device
JP2004500192A (ja) 手術室台用肥満学面
EP3498248B1 (en) Patient trolley and patient transfer device
US20050283905A1 (en) Material mover having a fluid film reservoir
US20230096795A1 (en) Coupling systems for releasably coupling equipment to a patient transport systems
US20150216745A1 (en) Non-disposable medical equipment cover and method of applying the same
US20210106145A1 (en) Medical furniture cover and method of applying the same
US6971132B2 (en) Mattress with hand supports
US20240108519A1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securing equipment to a patient transport system
KR101072846B1 (ko) 회전벨트가 구비된 스쿠프형 들것
US20230181400A1 (en) Negative-pressure shield device
JP2581806Y2 (ja) 患者移動用具
EP3705100A1 (en) A disposable medical device for lift and transfer of patients
US20220347517A1 (en) Lightweight portable panel for physical therapy or exercise
EP2666392A1 (en) Fitted bed sheet with glide flaps
US20210244593A1 (en) Repositioning system for the safe repositioning of a patient
US20130320688A1 (en) Bariatric Adapter for Standard-Size Gurney
JP2012250000A (ja) 小児用下腿免荷装具
JP2007082601A (ja) 歩行器
JP2006204492A (ja) ストレッチャー
JP2013202274A (ja) 車椅子用の携帯型スロー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