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48152B - 无线通信系统中防止带宽部分错位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中防止带宽部分错位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48152B
CN109548152B CN201811108204.1A CN201811108204A CN109548152B CN 109548152 B CN109548152 B CN 109548152B CN 201811108204 A CN201811108204 A CN 201811108204A CN 109548152 B CN109548152 B CN 1095481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ndwidth portion
beam failure
random access
downlink
recovery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0820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48152A (zh
Inventor
史敦槐
陈威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ustek Comput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Asustek Comput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ustek Computer Inc filed Critical Asustek Computer Inc
Publication of CN1095481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481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481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481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6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 H04B7/08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7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buffer status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从用户设备的角度公开一种方法和设备。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含在第一上行链路带宽部分上传送调度请求。所述方法进一步包含在第一下行链路带宽部分上接收对所述调度请求的响应。所述方法还包含当使用所述第一上行链路带宽部分和所述第一下行链路带宽部分时检测到波束失败。另外,所述方法包含在所述第一上行链路带宽部分上将波束失败恢复请求传送到网络节点。此外,所述方法包含在传送所述波束失败恢复请求之后在第二下行链路带宽部分上从所述网络节点接收控制信令,其中所述控制信令是对所述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响应且所述第二下行链路带宽部分与所述第一上行链路带宽部分相关联。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中防止带宽部分错位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大体上涉及无线通信网络,且更具体地说涉及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防止带宽部分错位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对将大量数据传送到移动通信装置以及从移动通信装置传送大量数据的需求快速增长,传统的移动语音通信网络演变成与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数据包通信的网络。此类IP数据包通信可以为移动通信装置的用户提供IP承载语音、多媒体、多播和点播通信服务。
示例性网络结构是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E-UTRAN)。E-UTRAN系统可提供高数据吞吐量以便实现上述IP承载语音和多媒体服务。目前,3GPP标准组织正在讨论新下一代(例如,5G)无线电技术。因此,目前正在提交和考虑对3GPP标准的当前主体的改变以使3GPP标准演进和完成。
发明内容
从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的角度公开一种方法和设备。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含在第一上行链路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上传送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所述方法进一步包含在第一下行链路带宽部分上接收对所述调度请求的响应。所述方法还包含当使用所述第一上行链路带宽部分和所述第一下行链路带宽部分时检测到波束失败。另外,所述方法包含在所述第一上行链路带宽部分上将波束失败恢复请求传送到网络节点。此外,所述方法包含在传送所述波束失败恢复请求之后在第二下行链路带宽部分上从所述网络节点接收控制信令,其中所述控制信令是对所述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响应且所述第二下行链路带宽部分与所述第一上行链路带宽部分相关联。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图。
图2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传送器系统(也被称作接入网络)和接收器系统(也被称作用户设备或UE)的框图。
图3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功能框图。
图4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图3的程序代码的功能框图。
图5说明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波束恢复程序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6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图。
图7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图。
图8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图。
图9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0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1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2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描述的示例性无线通信系统和装置采用支持广播服务的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经广泛部署以提供各种类型的通信,例如话音、数据等。这些系统可以基于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TDMA)、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3GPP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无线接入、3GPP长期演进高级(LongTerm Evolution Advanced,LTE-A或LTE-高级)、3GPP2超移动宽带(Ultra MobileBroadband,UMB)、WiMax或一些其它调制技术。
确切地说,下文描述的示例性无线通信系统装置可被设计成支持一个或多个标准,例如由被命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的在本文中被称作3GPP的联合体提供的标准,包含:TR 38.913 V14.1.0,“对下一代接入技术的情境和要求的研究”;TS 36.321V14.3.0,“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媒体接入控制(MAC)协议规范”;TR38.802 V14.1.0,“对新无线电接入技术物理层方面的研究”;RAN1#89主席笔记;RAN1#adhoc2主席笔记;RAN1#90主席笔记;以及R2-1707198,“NR中的波束恢复”,诺基亚(Nokia)和阿尔卡特-朗讯上海贝尔(Alcatel-Lucent Shanghai Bell)。上文所列的标准和文档特此明确地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多址无线通信系统。接入网络100(accessnetwork,AN)包含多个天线群组,一个包含104和106,另一个包含108和110,并且还有一个包含112和114。在图1中,每一天线群组仅示出两个天线,然而,每一天线群组可利用更多或更少的天线。接入终端116(AT)与天线112和114通信,其中天线112和114经由前向链路120向接入终端116传送信息,并经由反向链路118从接入终端116接收信息。接入终端(AT)122与天线106和108通信,其中天线106和108经由前向链路126向接入终端(AT)122传送信息,并经由反向链路124从接入终端(AT)122接收信息。在FDD系统中,通信链路118、120、124和126可使用不同频率以供通信。例如,前向链路120可使用与反向链路118所使用频率不同的频率。
每一天线群组和/或它们被设计成在其中通信的区域常常被称作接入网络的扇区。在实施例中,天线群组各自被设计成与接入网络100所覆盖的区域的扇区中的接入终端通信。
在通过前向链路120和126的通信中,接入网络100的传送天线可以利用波束成形以便改进不同接入终端116和122的前向链路的信噪比。并且,相比于通过单个天线传送到其所有接入终端的接入网络,使用波束成形以传送到在接入网络的整个覆盖范围中随机分散的接入终端的所述接入网络对相邻小区中的接入终端产生更少的干扰。
接入网络(access network,AN)可以是用于与终端通信的固定台或基站,并且也可以被称作接入点、Node B、基站、增强型基站、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 B,eNB),或某一其它术语。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AT)还可以被称作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无线通信装置、终端、接入终端或某一其它术语。
图2是MIMO系统200中的传送器系统210(也被称作接入网络)和接收器系统250(也被称作接入终端(AT)或用户设备(UE))的实施例的简化框图。在传送器系统210处,从数据源212将用于数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提供到传送(TX)数据处理器214。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相应的传送天线传送每个数据流。TX数据处理器214基于针对每一数据流而选择的特定译码方案来格式化、译码及交错所述数据流的业务数据以提供经译码数据。
可使用OFDM技术将每一数据流的经译码数据与导频数据多路复用。导频数据通常为以已知方式进行处理的已知数据样式,且可在接收器系统处使用以估计信道响应。随后基于针对每个数据流选择的特定调制方案(例如,BPSK、QPSK、M-PSK或M-QAM)来调制(即,符号映射)用于所述数据流的多路复用导频和译码数据以提供调制符号。可以通过由处理器230执行的指令来确定用于每个数据流的数据速率、译码和调制。
接着将所有数据流的调制符号提供给TX MIMO处理器220,所述处理器可进一步处理所述调制符号(例如,用于OFDM)。TX MIMO处理器220接着将NT个调制符号流提供给NT个发射器(TMTR)222a至222t。在某些实施例中,TX MIMO处理器220将波束成形权重应用于数据流的符号及从其传送所述符号的天线。
每个传送器222接收并处理相应符号流以提供一个或多个模拟信号,并且进一步调节(例如,放大、滤波和上变频转换)所述模拟信号以提供适合于经由MIMO信道传送的经调制信号。接着分别从NT个天线224a到224t传送来自传送器222a到222t的NT个经调制信号。
在接收器系统250处,由NR个天线252a至252r接收所传送的经调制信号,并且将从每个天线252接收到的信号提供到相应的接收器(RCVR)254a至254r。每一接收器254调节(例如,滤波、放大和下转换)相应的接收到的信号、将经调节信号数字化以提供样本,并且进一步处理所述样本以提供对应的“接收到的”符号流。
RX数据处理器260接着基于特定接收器处理技术从NR个接收器254接收并处理NR个接收到的符号流以提供NT个“检测到的”符号流。RX数据处理器260接着对每一检测到的符号流进行解调、解交错和解码以恢复数据流的业务数据。由RX数据处理器260进行的处理与传送器系统210处的TX MIMO处理器220和TX数据处理器214所执行的处理互补。
处理器270周期性地确定要使用哪个预译码矩阵(下文论述)。处理器270制定包括矩阵索引部分和秩值部分的反向链路消息。
反向链路消息可包括与通信链路和/或接收数据流有关的各种类型的信息。反向链路消息接着由TX数据处理器238(其还接收来自数据源236的数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处理,由调制器280调制,由发射器254a至254r调节,及被发射回到发射器系统210。
在传送器系统210处,来自接收器系统250的经调制信号通过天线224接收、通过接收器222调节、通过解调器240解调,并通过RX数据处理器242处理,以提取通过接收器系统250传送的反向链路消息。接着,处理器230确定使用哪一预译码矩阵以确定波束成形权重,然后处理所提取的消息。
转而参看图3,此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替代简化功能框图。如图3中所示出,可以利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装置300以用于实现图1中的UE(或AT)116和122或图1中的基站(或AN)100,并且无线通信系统优选地是LTE系统。通信装置300可以包含输入装置302、输出装置304、控制电路306、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308、存储器310、程序代码312以及收发器314。控制电路306通过CPU 308执行存储器310中的程序代码312,由此控制通信装置300的操作。通信装置300可以接收由用户通过输入装置302(例如键盘或小键盘)输入的信号,且可以通过输出装置304(例如监视器或扬声器)输出图像和声音。收发器314用于接收和传送无线信号、将接收到的信号传递到控制电路306、且无线地输出由控制电路306产生的信号。也可以利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装置300来实现图1中的AN 100。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图3中所示的程序代码312的简化的框图。在此实施例中,程序代码312包含应用层400、层3部分402以及层2部分404,且耦合到层1部分406。层3部分402一般执行无线电资源控制。层2部分404一般执行链路控制。层1部分406一般执行物理连接。
下一代(即,5G)接入技术的3GPP标准化活动自从2015年3月已经启动。一般来说,下一代接入技术旨在支持以下三个系列的使用情形以用于满足紧急的市场需要以及由ITU-R IMT-2020阐述的更长期的要求:
-增强型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
-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mMTC)
-超可靠且低等待时间通信(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Communications,URLLC)。
关于新无线电接入技术的5G研究项目的目的是识别且开发新无线电系统所需的技术组件,其应当能够使用范围至少高达100GHz的任何频谱带。支持高达100GHz的载波频率带来无线电传播领域中的许多挑战。当载波频率增加时,路径损耗也增加。
在LTE中,随机接入、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和缓冲区状态报告(Buffer Status Report,BSR)程序在3GPP TS 36.321中定义。随机接入程序、SR程序和BSR程序是用于UE自主地请求上行链路资源以用于缓冲区中可供发射的数据的设计,如下:
5.1随机接入程序
5.1.1随机接入程序初始化
此子条款中描述的随机接入程序按PDCCH顺序、通过MAC子层自身或通过RRC子层发起。SCell上的随机接入程序将仅通过PDCCH命令发起。如果MAC实体接收到与PDCCH顺序[5]相一致、用其C-RNTI掩蔽且针对特定服务小区的PDCCH传送,则MAC实体将对此服务小区发起随机接入程序。对于SpCell上的随机接入,PDCCH命令或RRC任选地指示ra-PreambleIndex和ra-PRACH-MaskIndex,除了其中指示子载波索引的NB-IoT以外;并且对于SCell上的随机接入,PDCCH命令指示具有不同于000000的值的ra-PreambleIndex,以及ra-PRACH-MaskIndex。对于PRACH上的pTAG前导码传送以及PDCCH顺序的接收,仅支持SpCell。如果UE是NB-IoT UE,则对锚载波或者非锚载波中已在系统信息中配置PRACH资源的一个执行随机接入程序。
在可以发起程序之前,假设相关服务小区的以下信息可用于除NB-IoT UE、BL UE或增强型覆盖范围中的UE[8]以外的UE,除非另外明确陈述:
-传送随机接入前导码prach-ConfigIndex可用的一组PRACH资源。
-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群组以及每个群组中的可用随机接入前导码的集合(仅SpCell):
根据参数numberOfRA-Preambles和sizeOfRA-PreamblesGroupA计算随机接入前导码群组A和随机接入前导码群组B中含有的前导码:
如果sizeOfRA-PreamblesGroupA等于numberOfRA-Preambles,那么不存在随机接入前导码群组B。随机接入前导码群组A中的前导码是前导码0至sizeOfRA-PreamblesGroupA-1,并且如果存在,那么随机接入前导码群组B中的前导码是如[7]中定义的一组64个前导码中的前导码sizeOfRA-PreamblesGroupA到numberOfRA-Preambles-1。
-如果存在随机接入前导码群组B,那么选择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两个群组中的一个群组(仅SpCell)所需的阈值messagePowerOffsetGroupB和messageSizeGroupA、执行随机接入程序的服务小区的经配置UE传送功率PCMAX,c[10]以及前导码和Msg3之间的偏移deltaPreambleMsg3。
-RA响应窗口大小ra-ResponseWindowSize。
-功率斜升因子powerRampingStep。
-前导码传送的最大数目preambleTransMax。
-初始前导码功率preambleInitialReceivedTargetPower。
-基于前导码格式的偏移DELTA_PREAMBLE(见子条款7.6)。
-Msg3HARQ传送的最大数目maxHARQ-Msg3Tx(仅SpCell)。
-竞争解决定时器mac-ContentionResolutionTimer(仅SpCell)。
●注意:可以在发起每个随机接入程序之前从上层更新以上参数。
假设在可以发起程序之前,相关服务小区的以下信息可用于NB-IoT UE、BL UE或增强型覆盖范围中的UE[8]:
-如果UE是BL UE或增强型覆盖范围中的UE,那么:
-与服务小区中支持的每一增强型覆盖范围层相关联的可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传送的一组PRACH资源prach-ConfigIndex。
-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群组以及每个群组中的一组可用随机接入前导码(仅SpCell):
-如果sizeOfRA-PreamblesGroupA不等于numberOfRA-Preambles:
●-随机接入前导码群组A和B存在且如上计算;
-否则:
●-随机接入前导码群组中含有的针对每个增强型覆盖范围层的前导码,如果存在,则为前导码firstPreamble至lastPreamble。
●注意:当PRACH资源对于多个CE层级共享,且CE层级由不同的前导码索引区分时,群组A和群组B不用于此PRACH资源。
-如果UE是NB-IoT UE,那么:
-在锚载波上在服务小区中支持的PRACH资源的可用集合nprach-ParametersList,以及在非锚载波上是在ul-ConfigList中。
-对于随机接入资源选择和前导码传送:
●-PRACH资源映射到增强型覆盖范围层中。
●-每一PRACH资源含有nprach-NumSubcarriers子载波的集合,其可被分割成一个或两个群组以用于通过nprach-SubcarrierMSG3-RangeStart和nprach-NumCBRA-StartSubcarriers的单/多频音发射,如TS36.211[7,10.1.6.1]中指定。每个群组在下文的程序文本中被称为随机接入前导码群组。
-通过以下范围的子载波索引识别子载波:
[nprach-SubcarrierOffset,nprach-SubcarrierOffset+nprach-NumSubcarriers-1]
-随机接入前导码群组的每一子载波对应于随机接入前导码。
●-当从eNB显式发送子载波索引作为PDCCH命令的部分时,将ra-PreambleIndex设置为发送的子载波索引。
-根据以下内容确定PRACH资源到增强型覆盖范围层中的映射:
●-增强型覆盖范围层的数目等于一加上rsrp-ThresholdsPrachInfoList中存在的RSRP阈值的数目。
●-每一增强型覆盖范围层具有存在于nprach-ParametersList中的一个锚载波PRACH资源以及在ul-ConfigList中发送的用于每一非锚载波的零个或一个PRACH资源。
●-增强型覆盖范围层从0开始编号,并且以递增的numRepetitionsPerPreambleAttempt次序进行PRACH资源至增强型覆盖范围层的映射。
●-当多个载波提供用于同一增强型覆盖范围层的PRACH资源时,UE将使用以下选择概率随机地选择其中的一个:
-用于给定增强型覆盖范围层的锚载波PRACH资源的选择概率nprach-ProbabilityAnchor通过nprach-ProbabilityAnchorList中的对应条目得出
-选择概率对于所有非锚载波PRACH资源是相等的,且选择给定非锚载波上的一个PRACH资源的概率是(1-nprach-ProbabilityAnchor)/(非锚NPRACH资源的数目)
-基于服务小区中支持的每一增强型覆盖范围层的RSRP测量选择PRACH资源的判据rsrp-ThresholdsPrachInfoList。
-服务小区中支持的每一增强型覆盖范围层的前导码传送尝试的最大数目maxNumPreambleAttemptCE。
-服务小区中支持的每个增强型覆盖范围层的每次尝试的前导码传送所需的重复数目numRepetitionPerPreambleAttempt。
-执行随机接入程序的服务小区的经配置UE传送功率PCMAX,c[10]。
-服务小区中支持的每个增强型覆盖范围层的RA响应窗口大小ra-ResponseWindowSize和竞争解决定时器mac-ContentionResolutionTimer(仅SpCell)。
-功率斜升因子powerRampingStep。
-前导码传送的最大数目preambleTransMax-CE。
-初始前导码功率preambleInitialReceivedTargetPower。
-基于前导码格式的偏移DELTA_PREAMBLE(见子条款7.6)。对于NB-IoT,DELTA_PREAMBLE设置为0。
随机接入程序将执行如下:
-清空Msg3缓冲器;
-将PREAMBLE_TRANSMISSION_COUNTER设置为1;
-如果UE是NB-IoT UE、BL UE或增强型覆盖范围中的UE:
-将PREAMBLE_TRANSMISSION_COUNTER_CE设定为1;
-如果在发起随机接入程序的PDCCH顺序中已经指示开始增强型覆盖范围层,或对于NB-IoT已经指示起始的NPRACH重复数目,或如果上层已经提供开始增强型覆盖范围层,则:
●-MAC实体认为其自身处于所述增强型覆盖范围层而不管测得的RSRP如何;
-否则:
●-如果上部层在rsrp-ThresholdsPrachInfoList中配置了增强型覆盖范围层3的RSRP阈值,且测得的RSRP小于增强型覆盖范围层3的RSRP阈值且UE能够具有增强型覆盖范围层3,
那么:
-MAC实体考虑处于增强型覆盖范围层3;
●-否则,如果上部层在rsrp-ThresholdsPrachInfoList中配置了增强型覆盖范围层2的RSRP阈值,且测得的RSRP小于增强型覆盖范围层2的RSRP阈值且UE能够具有增强型覆盖范围层2,那么:
-MAC实体认为是在增强型覆盖范围层2中;
●-否则,如果测得的RSRP小于上层在rsrp-ThresholdsPrachInfoList中配置的增强型覆盖范围层1的RSRP阈值,则
-MAC实体考虑处于增强型覆盖范围层1;
●-否则:
-MAC实体考虑处于增强型覆盖范围层0;
-将后退参数值设置为0ms;
-对于RN,暂停任何RN子帧配置;
-继续进行到选择随机接入资源(见子条款5.1.2)。
●注意:在MAC实体中,在任何时间点上,都只存在一个进行中的随机接入程序。如果MAC实体接收到对新随机接入程序的请求同时在MAC实体中已经有进行中的另一个随机接入程序,则由UE实施方案来决定是继续进行中的程序还是启动新的程序。
●注意:NB-IoT UE测量锚载波上的RSRP。
5.1.2随机接入资源选择
随机接入资源选择程序将执行如下:
-对于BL UE或在增强覆盖范围中的UE,选择对应于所选择增强型覆盖范围层的PRACH资源集合。
-除了对于NB-IoT外,如果已经显式地发送ra-PreambleIndex(随机接入前导码)和ra-PRACH-MaskIndex(PRACH掩码索引)且ra-PreambleIndex不是000000,则:
-随机接入前导码和PRACH掩码索引是那些用信号显式表示的;
-否则,对于NB-IoT,如果ra-PreambleIndex(随机接入前导码)和PRACH资源已经显式地发送,那么:
-PRACH资源是经显式发送的资源;
-如果发送的ra-PreambleIndex不是000000,那么:
●-将随机接入前导码设定成nprach-SubcarrierOffset+nprach-NumCBRA-StartSubcarriers+(ra-PreambleIndex modulo(nprach-NumSubcarriers-nprach-NumCBRA-StartSubcarriers)),其中nprach-SubcarrierOffset、nprach-NumCBRA-StartSubcarriers和nprach-NumSubcarriers是当前使用的PRACH资源中的参数。
-否则:
●-根据PRACH资源以及对多频音Msg3传送的支持选择随机接入前导码群组。支持多频音Msg3的UE将在不存在多频音Msg3随机接入前导码群组的情况下仅选择单频音Msg3随机接入前导码群组。
●-在所选择的群组内随机选择随机接入前导码。
-否则,将通过MAC实体选择随机接入前导码,如下:
-对于BL UE或在增强覆盖范围中的UE,如果随机接入前导码群组B不存在,那么选择对应于所选择增强型覆盖范围层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群组。
-对于NB-IoT,根据被配置的概率分布随机地选择对应于所选择增强型覆盖范围层的PRACH资源中的一个,且选择对应于PRACH资源和随机接入前导码群组和对多频音Msg3传送的支持。支持多频音Msg3的UE将在不存在多频音Msg3随机接入前导码群组的情况下仅选择单频音Msg3随机接入前导码群组。
-对于在前导码群组B不存在的情况下的BL UE或增强覆盖范围中的UE除外,或对于在Msg3尚未传送的情况下的NB-IoT UE除外,MAC实体将:
●-如果存在随机接入前导码群组B并且出现任何以下事件,那么:
-潜在消息大小(可用于传送的UL数据加上MAC标头,以及在需要的情况下的MAC控制元素)大于messageSizeGroupA,且路径损耗小于(执行随机接入程序的服务小区的)PCMAX,c-preambleInitialReceivedTargetPower-deltaPreambleMsg3-messagePowerOffsetGroupB;
-针对CCCH逻辑信道发起随机接入程序并且CCCH SDU大小加上MAC标头大于messageSizeGroupA;
-选择随机接入前导码群组B;
●-否则:
-选择随机接入前导码群组A。
-否则,如果重新传送Msg3,那么MAC实体将:
●-选择与用于对应于Msg3的第一次传送的前导码传送尝试相同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群组。
-在所选择的群组内随机选择随机接入前导码。随机函数应使得每一个所允许的选择都可以以相等概率进行选择;
-除了NB-IoT以外,将PRACH掩码索引设置为0。
-确定含有由prach-ConfigIndex给定的限制条件所允许的PRACH的下一个可用子帧(除了NB-IoT以外)、PRACH掩码索引(除了NB-IoT以外,见子条款7.3)、物理层时序要求[2],以及在NB-IoT情况下由与更高增强型覆盖范围层相关的PRACH资源占用的子帧(MAC实体可以在确定下一个可用PRACH子帧时考虑可能出现的测量间隙);
-如果传送模式是TDD且PRACH掩码索引等于零,那么:
-如果ra-PreambleIndex经显式发送且其不是000000(即,未被MAC选中),那么:
●-以相等概率从所确定的子帧中可用的PRACH中随机地选择一个PRACH。
-否则:
●-以相等概率从所确定的子帧和接下来的两个连续子帧中可用的PRACH中随机地选择一个PRACH。
-否则:
-根据PRACH掩码索引(若存在)的要求确定所确定的子帧内的PRACH。
-对于NB-IoT UE、BL UE或增强型覆盖范围中的UE,选择对应于所选增强型覆盖范围层和PRACH的ra-ResponseWindowSize和mac-ContentionResolutionTimer。
-继续进行到传送随机接入前导码(见子条款5.1.3)。
5.1.3随机接入前导码传送
随机接入程序将执行如下:
-将PREAMBLE_RECEIVED_TARGET_POWER设定为preambleInitialReceivedTargetPower+DELTA_PREAMBLE+(PREAMBLE_TRANSMISSION_COUNTER-1)*powerRampingStep;
-如果UE是BL UE或增强型覆盖范围中的UE,那么:
-将PREAMBLE_RECEIVED_TARGET_POWER设定为:
PREAMBLE_RECEIVED_TARGET_POWER-10*log10(numRepetitionPerPreambleAttempt);
-如果NB-IoT:
-对于增强型覆盖范围层0,将PREAMBLE_RECEIVED_TARGET_POWER设定为:
PREAMBLE_RECEIVED_TARGET_POWER-10*log10(numRepetitionPerPreambleAttempt)
-对于其它增强型覆盖范围层,将对应于最大UE输出功率设定PREAMBLE_RECEIVED_TARGET_POWER;
-如果UE是NB-IoT UE、BL UE或增强型覆盖范围中的UE:
-指示物理层以对应于所选前导码群组的前导码传送所需的重复数目(即,numRepetitionPerPreambleAttempt)传送前导码,使用对应于所选增强型覆盖范围层的所选PRACH、对应的RA-RNTI、前导码索引,或对于NB-IoT子载波索引还使用PREAMBLE_RECEIVED_TARGET_POWER。
-否则:
-指示物理层使用所选择的PRACH、对应的RA-RNTI、前导码索引和PREAMBLE_RECEIVED_TARGET_POWER传送前导码。
5.1.4随机接入响应接收
一旦传送了随机接入前导码并且无论可能出现测量间隙或针对传送的副链路发现间隙或针对接收的副链路发现间隙与否,MAC实体都将在RA响应窗口中对SpCell的PDCCH监控由下文定义的RA-RNTI识别的随机接入响应,所述RA响应窗口在含有前导码传送[7]的结尾的子帧处开始加上三个子帧并且具有长度ra-ResponseWindowSize。如果UE是BL UE或增强型覆盖范围中的UE,则RA响应窗口在含有最后一个前导码重复的结尾的子帧处开始加上三个子帧并且具有针对对应的覆盖范围层的长度ra-ResponseWindowSize。如果UE是NB-IoT UE,则在NPRACH重复数目大于或等于64的情况下,RA响应窗口在含有最后一个前导码重复的结尾的子帧处开始加上41子帧并且具有针对对应的覆盖范围层的长度ra-ResponseWindowSize,且在NPRACH重复数目小于64的情况下,RA响应窗口在含有最后一个前导码重复的结尾的子帧处开始加上4个子帧并且具有针对对应的覆盖范围层的长度ra-ResponseWindowSize。与其中传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的PRACH相关联的RA-RNTI计算为:
RA-RNTI=1+t_id+10*f_id
其中t_id是指定PRACH的第一子帧的索引(0≤t_id<10),且f_id是所述子帧内指定PRACH的索引,除了NB-IoT UE、BL UE或增强型覆盖范围中的UE以外,其按频域的升序(0≤f_id<6)。如果PRACH资源是在TDD载波上,那么f_id设置为fRA,其中在[7]的章节5.7.1中定义了fRA
对于BL UE和增强型覆盖范围中的UE,与其中传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的PRACH相关联的RA-RNTI计算为:
RA-RNTI=1+t_id+10*f_id+60*(SFN_id mod(Wmax/10))
其中t_id是指定PRACH的第一子帧的索引(0≤t_id<10),f_id是所述子帧内指定PRACH的索引,按频域的升序(0≤f_id<6),SFN_id是指定PRACH的第一无线电帧的索引,且Wmax是400,对于BL UE或增强型覆盖范围中的UE是子帧中最大的可能RAR窗口大小。如果PRACH资源是在TDD载波上,那么f_id设置为fRA,其中在[7]的章节5.7.1中定义了fRA
对于NB-IoT UE,与其中传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的PRACH相关联的RA-RNTI计算为:
RA-RNTI=1+floor(SFN_id/4)+256*carrier_id
其中SFN_id是指定PRACH的第一无线电帧的索引,且carrier_id是与指定PRACH相关联的UL载波的索引。锚载波的carrier_id是0。
在成功接收含有与传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匹配的随机接入前导码识别符的随机接入响应之后,MAC实体可以停止监控随机接入响应。
-如果在针对RA-RNTI的PDCCH上已经接收到对于此TTI的下行链路分配且成功地解码接收到的TB,那么无论是否可能出现测量间隙或用于传送的副链路发现间隙或用于接收的副链路发现间隙,MAC实体都将:
-如果随机接入响应含有后退指示符子标头,那么:
●-除其中使用表7.2-2的值的NB-IoT以外,设置后退参数值,如由后退指示符子标头的BI字段和表7.2-1指示。
-否则,将后退参数值设置为0ms。
-如果随机接入响应含有对应于传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标识符(见子条款5.1.3),则MAC实体将:
●-认为此随机接入响应接收成功,并且对传送了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服务小区应用以下动作:
-处理接收到的时序提前命令(见子条款5.2);
-对下层指示preambleInitialReceivedTargetPower以及应用至最新前导码传送的功率斜升的量(即,PREAMBLE_TRANSMISSION_COUNTER-1)*powerRampingStep);
-如果SCell是以ul-Configuration-r14配置,那么接收到的UL准予,否则处理接收到的UL准予值且将其指示给下部层;
●-如果ra-PreambleIndex经显式发送且其不是000000(即,未被MAC选中),那么:
-认为随机接入程序成功完成。
-如果UE是NB-IoT UE,那么:
-包含于PDCCH传送中的UL准予仅对于被配置的载波是有效的。
●-否则,如果随机接入前导码被MAC实体选中,则:
-不迟于在对应于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提供的UL准予的第一次传送时,将临时C-RNTI设置为在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接收到的值;
-如果这是在此随机接入程序内第一成功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响应,那么:
-如果不是针对CCCH逻辑信道进行传送,则指示复用和汇编实体在后续上行链路传送中包含C-RNTIMAC控制单元;
-获得MAC PDU以从“复用和汇编”实体传送并将其存储在Msg3缓冲区中。
●注意:当需要上行链路传送时,例如对于竞争解决,eNB在随机接入响应中不应提供小于56位的准予(或对于NB-IoT为88位)。
●注意:如果在随机接入程序内,随机接入响应中提供的针对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同一群组的上行链路准予具有与在随机接入程序期间所分配的第一上行链路准予不同的大小,那么不定义UE行为。
如果无随机接入响应或者对于BL UE或在用于模式B操作的增强型覆盖范围中的UE在RA响应窗口内未接收到PDCCH调度随机接入响应,或者如果所有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响应都不含有对应于传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识别符,那么随机接入响应接收视为不成功且MAC实体将:
-如果尚未从下层接收到功率提升暂停通知,则:
-使PREAMBLE_TRANSMISSION_COUNTER增加1;
-如果UE是NB-IoT UE、BL UE或增强型覆盖范围中的UE:
-如果PREAMBLE_TRANSMISSION_COUNTER=preambleTransMax-CE+1,那么:
●-如果在SpCell上传送随机接入前导码,那么:
-向上部层指示随机接入问题;
-如果NB-IoT:
-认为随机接入程序未成功完成;
-否则:
-如果PREAMBLE_TRANSMISSION_COUNTER=preambleTransMax+1,那么:
●-如果在SpCell上传送随机接入前导码,那么:
-向上部层指示随机接入问题;
●-如果在SCell上传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则:
-认为随机接入程序未成功完成。
-如果在此随机接入程序中随机接入前导码被MAC选中,则:
-基于后退参数,根据0与后退参数值之间的一致分布选择随机后退时间;
-将后续随机接入传送延迟所述后退时间;
-否则如果其中传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的SCell是以ul-Configuration-r14配置:
-延迟后续随机接入传送直到随机接入程序由具有相同的ra-PreambleIndex和ra-PRACH-MaskIndex的PDCCH命令发起;
-如果UE是NB-IoT UE、BL UE或增强型覆盖范围中的UE:
-使PREAMBLE_TRANSMISSION_COUNTER_CE增加1;
-如果PREAMBLE_TRANSMISSION_COUNTER_CE=用于对应增强型覆盖范围层的maxNumPreambleAttemptCE+1:
●-重新设置PREAMBLE_TRANSMISSION_COUNTER_CE;
●-如果被服务小区和UE支持,那么认为处于下一增强型覆盖范围层,否则保持在当前增强型覆盖范围层;
●-如果UE是NB-IoT UE,那么:
-如果随机接入程序由PDCCH命令发起,那么:
-选择UL载波的列表中的PRACH资源从而为载波索引等于((来自PDCCH命令的载波索引)模(所选择增强型覆盖范围中的PRACH资源的数目))的所选择增强型覆盖范围层提供PRACH资源;
-将所选择PRACH资源视为显式地发送;
-继续进行到选择随机接入资源(见子条款5.1.2)。
5.1.5竞争解决
竞争解决是基于SpCell的PDCCH上的C-RNTI或DL-SCH上的UE竞争解决标识。
一旦传送Msg3,MAC实体将:
-对于BL UE或增强型覆盖范围中的UE或者NB-IoT UE除外,启动mac-ContentionResolutionTimer且在每一HARQ重新传送时重新启动mac-ContentionResolutionTimer;
-对于BL UE或增强型覆盖范围中的UE或者NB-IoT UE,启动mac-ContentionResolutionTimer且在子帧中含有对应PUSCH传送的上一次重复的集束的每一HARQ重新传送时重新启动mac-ContentionResolutionTimer;
-无论是否可能出现测量间隙或用于接收的副链路发现间隙,都一直监测PDCCH到mac-ContentionResolutionTimer到期或停止为止;
-如果从下层接收到PDCCH传送的接收通知,则MAC实体将:
-如果在Msg3中包含C-RNTI MAC控制元素,那么:
●-如果由MAC子层自身或由RRC子层发起随机接入程序并且PDCCH传送寻址至C-RNTI且含有针对新传送的UL准予;或
●-如果通过PDCCH命令发起随机接入程序并且PDCCH传送定址到C-RNTI,那么:
-认为此竞争解决成功;
-停止mac-ContentionResolutionTimer;
-丢弃临时C-RNTI;
-如果UE是NB-IoT UE,那么:
-包含于PDCCH传送中的UL准予或DL指派仅对于被配置的载波是有效的。
-认为此随机接入程序成功完成。
-否则,如果CCCH SDU包含在Msg3中且PDCCH传送定址到其临时C-RNTI,那么:
●-如果MAC PDU成功解码,那么:
-停止mac-ContentionResolutionTimer;
-如果MAC PDU含有UE竞争解决标识MAC控制元素;并且
-如果MAC控制单元中包含的UE竞争解决标识与Msg3中传送的CCCH SDU的前48位匹配,则:
-认为此竞争解决成功并且结束MAC PDU的分解和解复用;
-将C-RNTI设置为临时C-RNTI的值;
-丢弃临时C-RNTI;
-认为此随机接入程序成功完成。
-否则
-丢弃临时C-RNTI;
-认为此竞争解决不成功并且舍弃成功解码的MAC PDU。
-如果mac-ContentionResolutionTimer到期,那么:
-丢弃临时C-RNTI;
-认为竞争解决不成功。
-如果认为竞争解决不成功,则MAC实体将:
-清空Msg3缓冲区中用于传送MAC PDU的HARQ缓存区;
-如果尚未从下层接收到功率提升暂停通知,则:
●-使PREAMBLE_TRANSMISSION_COUNTER增加1;
-如果UE是NB-IoT UE、BL UE或增强型覆盖范围中的UE:
●-如果PREAMBLE_TRANSMISSION_COUNTER=preambleTransMax-CE+1,那么:
-向上层指示随机接入问题。
-如果NB-IoT:
-认为随机接入程序未成功完成;
-否则:
●-如果PREAMBLE_TRANSMISSION_COUNTER=preambleTransMax+1,那么:
-向上层指示随机接入问题。
-基于后退参数,根据0与后退参数值之间的一致分布选择随机后退时间;
-将后续随机接入传送延迟所述后退时间;
-继续进行到选择随机接入资源(见子条款5.1.2)。
5.1.6随机接入程序的完成
在完成随机接入程序时,MAC实体将:
-丢弃显式地发送的ra-PreambleIndex和ra-PRACH-MaskIndex(若存在);
-清空Msg3缓冲区中用于传送MAC PDU的HARQ缓冲区。
此外,RN将恢复暂停的RN子帧配置(若存在)。
[…]
5.4.4调度请求
调度请求(SR)用于请求用于新传送的UL-SCH资源。
当触发SR时,其将被视为待决的,直到其被取消为止。当组装MAC PDU且此PDU包含含有直到(且包含)触发BSR的最后事件的缓冲状态的BSR(参见子条款5.4.5)时,或者如果所有待决SR由副链路BSR触发,当组装MAC PDU且此PDU包含含有直到(且包含)触发副链路BSR的最后事件的缓冲状态的副链路BSR(参见子条款5.14.1.4)时,或者如果所有待决SR由副链路BSR触发,当上部层配置自主资源选择时,或当UL准予可适应可用于传送的所有待决数据时,将取消所有待决SR且将停止sr-ProhibitTimer。
如果触发SR且不存在其它待决的SR,那么MAC实体将SR_COUNTER设定为0。
只要一个SR待决,MAC实体就将针对每一TTI:
-如果没有UL-SCH资源可用于在此TTI中的传送:
-如果MAC实体不具有用于任何TTI中配置的SR的有效PUCCH资源且如果用于MCGMAC实体的rach-Skip或用于SCG MAC实体的rach-SkipSCG未经配置:那么在SpCell上起始随机接入程序(参见子条款5.1)且取消所有待决SR;
-否则如果MAC实体具有至少一个有效的PUCCH资源用于为此TTI配置的SR且如果此TTI不是用于传送的测量间隙或副链路发现间隙的部分且如果sr-ProhibitTimer不处于运行中:
●-如果SR_COUNTER<dsr-TransMax:
-将SR_COUNTER递增1;
-指示物理层在用于SR的一个有效的PUCCH资源上发送SR;
-启动sr-ProhibitTimer。
●-否则:
-通知RRC释放用于所有服务小区的PUCCH;
-通知RRC释放用于所有服务小区的SRS;
-清除任何经配置下行链路指派和上行链路准予;
-在SpCell上起始随机接入程序(参见子条款5.1)且取消所有待决SR。
●注意:当MAC实体在一个TTI中具有用于SR的多于一个有效的PUCCH资源时在哪一有效的用于SR的PUCCH资源上用信号表示SR的选择留给UE实施方案解决。
●注意:SR_COUNTER针对每一SR集束递增。sr-ProhibitTimer是在SR集束的第一TTI中启动。
3GPP TR 38.802描述波束失败和波束管理如下:
6.1.6.1波束管理
在NR中,波束管理被定义为如下:
-波束管理:获取且维持可用于DL和UL传送/接收的TRP和/或UE波束的集合的L1/L2程序的集合,其包含至少以下方面:
-波束确定:用于TRP或UE选择其自身的Tx/Rx波束。
-波束测量:用于TRP或UE测量所接收波束成形信号的特性
-波束报告:用于UE基于波束测量报告波束成形信号的信息
-波束扫掠:覆盖空间区域的操作,其中以预定方式在时间间隔期间传送和/或接收波束。
[…]
NR支持UE可触发器从波束失败恢复的机制。波束失败事件在相关联控制信道的波束对链路的质量下降到足够低(例如,与阈值(相关联定时器超时)比较)时发生。当波束失败发生时触发从波束失败恢复的机制。应注意此处波束对链路是为了方便而使用,且可或可不在规范中使用。网络向UE显式地配置用于恢复目的的信号的UL传送的资源。支持其中基站从所有或部分方向进行监听的资源的配置,例如随机接入区。用以报告波束失败的UL传送/资源可位于与PRACH(正交于PRACH资源的资源)相同的时间例项中或在不同于PRACH的时间例项(可针对UE配置)处。支持用于允许UE监视波束以识别新潜在波束的DL信号的传送。
在NR中,在RAN1中论述波束恢复请求。RAN1#89主席笔记、RAN1#adhoc2主席笔记和RAN1#90主席笔记包含与波束恢复请求相关的以下协议:
协议:
·考虑以下用于RACH设计的新使用情况,
–波束恢复请求
–按需SI请求
·研究以下方面:
–满足以上新使用情况的需要
–对容量的影响
–是否需要额外前导码格式
–对RACH程序的影响
工作假设:
·至少支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传送的以下触发条件:
–条件1:当检测到波束失败且至少对于当仅CSI-RS用于新候选波束识别时的情况识别候选波束时
–有待进一步研究条件2:至少对于无互易性的情况单独检测波束失败
·在无候选波束的知识的情况下如何传送恢复请求有待进一步研究
注意:如果支持两个条件,那么UE使用哪一触发条件还取决于gNB配置和UE能力
协议:
·支持以下信道用于波束失败恢复请求传送:
–基于PRACH的非基于竞争的信道,其使用正交于其它PRACH传送的资源的资源,至少用于FDM情况
·实现正交性的其它方式有待进一步研究,例如,与其它PRACH资源的CDM/TDM
·是否具有与用于其它目的的PRACH的序列和/或格式不同的序列和/或格式有待进一步研究
·注意:这不阻止来自其它日程项目的波束失败恢复请求传送的PRACH设计优化尝试
·有待进一步研究:在此PRACH资源上的重新传送行为类似于常规RACH程序
–使用用于波束失败恢复请求传送的PUCCH的支持
·PUCCH是否具有波束扫掠有待进一步研究
·注意:这可以或可以不影响PUCCH设计
–基于竞争的PRACH资源作为对无竞争波束失败恢复资源的补充有待进一步研究
·来自传统的RACH资源池
·使用4步RACH程序
·注意:例如,如果新候选波束不具有用于无竞争PRACH状传送的资源,那么使用基于竞争的PRACH资源
–UE是否半静态地被配置成使用其中的一个或这两者有待进一步研究,如果是两者,则在UE被配置有两者的情况下是否支持UE对信道中的一个的动态选择
协议:
·为了接收对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gNB响应,UE监视NR PDCCH,假设对应PDCCHDM-RS是以UE识别的候选波束的RS经过空间QCL
–候选波束是否是从预配置集合识别有待进一步研究
–支持在时间窗口期间对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gNB响应的检测
·时间窗口是被配置或预定有待进一步研究
·时间窗口内的监视时机的数目有待进一步研究
·时间窗口的大小/位置有待进一步研究
·如果窗口内未检测到响应,那么UE可以执行请求的重新传送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细节
–如果在某一数目的传送之后未检测到,那么UE通知较高层实体
·传送的数目或者可能进一步结合或由定时器单独确定有待进一步研究
协议:
●RAN1同意特定数目的波束失败恢复请求传送是通过使用一些参数为NW可配置的
■由NW使用的参数可以是:
○传送的数目
○单独基于定时器
○以上的组合
●有待进一步研究:波束失败恢复程序是否受到RLF事件影响
协议:
·NR研究了通过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的Msg3对例如最强SS块索引等SS块索引的报告
·NR研究了通过无竞争的随机接入程序的Msg1对多个SS块索引的报告
·例如,网络可将多个RACH传送时间和RACH前导码指派到UE。UE可通过选择RACH传送时间而传达一个SS块索引,且通过选择RACH前导码而隐式地传达另一SS块索引
协议:
·存在初始作用中DL/UL带宽部分对将对于UE有效,直到在建立RRC连接期间或之后以带宽部分显式地(重新)配置UE为止
–初始作用中DL/UL带宽部分被限制在用于给定频带的UE最小带宽内
–有待进一步研究:在初始接入日程中论述初始作用中DL/UL带宽部分的细节
·通过至少在(有待进一步研究:调度)DCI中的显式指示而支持DL和UL带宽部分的激活/去激活
–有待进一步研究:另外,支持基于MAC CE的方法
·借助于用于UE将其作用中DL带宽部分切换到默认DL带宽部分而支持DL带宽部分的激活/去激活
–默认DL带宽部分可为上文所定义的初始作用中DL带宽部分
–有待进一步研究:默认DL带宽部分可由网络重新配置
–有待进一步研究:基于定时器的解决方案的详细机制(例如,引入新定时器或再使用DRX定时器)
–有待进一步研究:切换到默认DL带宽部分的其它条件
在RAN2中,在RAN2#NR专用2会议中贡献与波束恢复相关的一些讨论,如3GPP R2-1707198中所描述如下:
Figure DA00018084368535866268
波束恢复
在UE事件触发的波束恢复中,当确定对波束恢复的需要时以某些条件配置UE。检测对恢复的需要的一个潜在方法是使用波束测量(由L1提供)。L2可以被配置成监视为了PDCCH接收而分配的特定波束。在那些波束上检测到信号降级会触发恢复动作。对于恢复动作,UE应当经由L1/L2波束报告向网络指示新的潜在波束(如果可用),或者UE应当在这些波束存在的情况下请求网络切换到替代波束(用于PDCCH监视)。
对于波束恢复可以使用以下信号/通道:
无竞争信号/PUCCH/PRACH上的调度请求
RAN1尚未显式地同意根据PRACH周期配置调度请求信号,但已同意可至少在PUCCH上递送SR。
调度请求SR由UE常规地使用以请求用于新数据传送的UL-SCH资源。从波束管理角度,SR可用以请求资源以用于传送波束报告以指示用于PDCCH接收的候选波束(CSI-RS)。当UE可触发用于波束恢复的SR传送时网络可指定且配置特定触发条件。SR还可用于其它波束管理事件。
RAN1已同意波束恢复信号可以另外用于SR。在我们看来,SR和波束恢复信号应当具有联合的设计和配置:SR信号可指示恢复请求和调度请求两者。
SR信号应当能够被配置成指示至少特定SS块:如果在当前链接失败时UE检测到替代波束(基于CSI-RS测量),那么可触发SR到对应SS块。
RACH:
当链接无法通过其它方式恢复(即尚未以例如SS块特定SR等专用恢复信号对UE进行配置)但UE已检测到当前服务小区中的潜在波束时,随机接入程序的使用可以用作后退机制。在RA程序中,UE可以通过在对应于特定(SS块)的RACH资源上发送msg1而指示新的优选波束来指示恢复。网络能够例如基于msg3中的UE标识而检测链接恢复。另外,UE可以例如在msg3中发送波束报告。
观察1:SR信号(如果被配置)可用于波束恢复。SR信号指示特定SS块。
观察2:基于竞争的RACH程序可作为后退选项用于波束恢复。
在LTE中的MAC规范中定义了SR触发,用于专用SR资源和随机接入。采用同样情况应用于NR中。使所有SR触发在一个地点是有益的,且因此在MAC规范中应当定义波束恢复触发。类似地,在同一地点还应当定义后退到随机接入的触发。
提议1:如果波束恢复程序被配置成使用例如SR等无竞争(专用)信令资源,那么在MAC规范中应当定义触发以及用于SR的其它触发。
提议2:如果波束恢复使用PRACH资源,那么在MAC中应当定义触发(以及SR触发)。
作为移动性来论述用于NR的波束管理而无RRC涉及。波束恢复是波束管理的部分。因此,其应当是无RRC涉及的L1/L2程序,即在当前PDCCH波束失败时波束恢复程序尝试获得新PDCCH波束。考虑提议3和4,我们一般来说提出:
提议3:确定何时使用无竞争以及何时使用基于竞争的恢复是MAC层功能。
提议4:波束恢复是无RRC涉及的L1/L2程序。
提议5:触发波束恢复应当基于网络可配置的事件。
在NR单个小区情况中,如果UE检测到小区中的波束失败,那么UE可以发起波束恢复程序以重新建立UE与网络之间的波束对(例如,TRP或基站或小区)。波束恢复程序可以是SR程序。用于波束恢复目的的SR程序是通过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传送波束恢复请求。行为的细节可以参考涉及RAN1协议。波束恢复程序还可以是随机接入程序。在一个实施例中,用于波束恢复目的的随机接入程序可以是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波束恢复请求可以通过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传送和/或用于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的Msg3传送来进行传送。替代地,用于波束恢复目的的随机接入程序可以是非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波束恢复请求可以通过用于非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的PRACH传送来进行传送。图5说明用于NR中的波束恢复程序的示例性实施例。
在NR中,介绍了用于支持小区中的多个基础参数的带宽部分概念。在版本15中,UE将支持小区中的多个带宽部分,但每次将激活多个带宽部分中的仅一个。带宽部分(例如,上行链路带宽部分或下行链路带宽部分)将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号被激活和/或去激活。此外,可以通过RRC配置(例如,初始带宽部分)和/或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元素(CE)激活带宽部分。且每一带宽部分将与特定基础参数相关联。在波束恢复程序中,UE将需要监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以确定波束对是否成功地恢复。更具体地说,UE需要监视候选波束上的下行链路控制信令。基于带宽概念,在UE在上行链路带宽部分上传送波束恢复请求之后,可假设UE将需要监视与发生波束失败的小区的当前被激活下行链路带宽部分相关联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由于要花费时间来对准在网络与UE之间的波束失败发生的理解,因此一些下行链路消息和一些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可能不会被UE成功地接收。如果带宽激活命令未被UE接收,那么UE和网络将对UE的被激活下行链路带宽部分具有不同理解。
图6中示出问题的实例。在实例中,网络尝试通过带宽部分激活命令来改变UE的下行链路被激活带宽部分。然而,由于波束失败发生,因此UE将错过带宽部分激活命令。在此情况下,在上行链路带宽部分上从UE接收到波束恢复请求(例如,用于请求的SR)的网络难以确切地知道波束失败发生的时间点以及哪一下行链路带宽部分由UE监视。为了解决此问题,可以考虑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1:网络实施方案-一个可能方法是网络可以在任何可能的(下行链路)带宽部分的控制信道上传送波束恢复请求的响应。此外,波束恢复请求的响应可以让UE执行某些动作将是有益的。有帮助的过程可以包含下方列出的一个或多个动作。
1.改变(下行链路)被激活带宽部分
2.执行数据传送(例如,通过MAC CE的MAC层报告、RRC层报告或MAC层反馈)
3.执行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传送(例如,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反馈)
4.执行上行链路参考信号传送(例如,探测参考信号)
此方法的缺陷是控制信道资源浪费。
另一可能的方法是依赖于基于定时器控制的带宽部分改变。更具体地说,在NR中,定时器将用以复位(下行链路)被激活带宽部分。定时器到期後网络可以响应于波束恢复请求。类似于先前方法,波束恢复请求的响应可以让UE执行某些动作将是有益的。有帮助的过程可以是下方列出的一个或多个动作。
1.改变(下行链路)被激活带宽部分
2.执行数据传送(例如,通过MAC CE的MAC层报告、RRC层报告或MAC层反馈)
3.执行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传送(例如,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反馈)
4.执行上行链路参考信号传送(例如,探测参考信号)
解决方案2:UE直接指示其被激活带宽部分-由于问题是网络不知道哪一(下行链路)带宽部分在UE侧中被激活,因此一个解决方案可以是UE直接向网络告知(下行链路)带宽部分的信息。更具体地说,UE可以在波束恢复请求中将(下行链路)带宽部分信息传送到网络。可以用显式或隐式方式运载(下行链路)带宽部分信息。
举例来说,波束恢复请求可以运载显式字段以指示带宽部分信息。
作为另一实例,网络可以通过波束恢复请求的传送而导出(下行链路)带宽部分信息。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波束恢复请求的传送的参考信号(例如,DMRS或上行链路参考信号)导出(下行链路)带宽部分信息。替代地,可以通过用于波束恢复请求的传送的(上行链路)带宽部分导出(下行链路)带宽部分信息。替代地,可以通过用于波束恢复请求的传送的PRACH资源(例如,时域和/或频域和/或码域)导出(下行链路)带宽部分信息。替代地,可以通过从UE的数据传送来导出(下行链路)带宽部分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传送可以是并不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动态调度的数据传送。举例来说,数据传送可以是竞争随机接入程序中的Msg3传送。替代地,数据传送可以是竞争随机接入程序中的第一步传送。举例来说,数据传送可以是基于消息的随机接入程序中的Msg1传送。替代地,数据传送可以是竞争随机接入程序中的与前导码配对的数据传送。替代地,数据传送可以是波束恢复请求。且波束恢复请求可以是对其它小区(例如,与UE在其上传送波束恢复请求的小区不同的小区)的波束恢复请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网络通过数据传送中的内容导出带宽部分信息。所述内容可以是MAC CE或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消息。
在图7中,示出此解决方案的可能的实例。在实例中,UE可以在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上传送波束恢复请求。波束恢复请求可以作为调度请求或具有额外信息的特殊调度请求而传送。在网络从UE接收到波束恢复请求之后,网络可确切地导出UE正监视响应的带宽部分以用于恢复波束失败。且网络可以传送用于恢复UE与网络之间的波束对链接的信号。所述信号可以是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参考信号或同步信号。所述信号还可以是MAC CE或RRC消息。
解决方案3:自动对准程序-用于防止此错位的可能的方法可以是让网络在波束失败条件中预测UE的(下行链路)被激活带宽部分。为了实现此概念,下方提出若干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个可能的方法是当波束失败发生时让UE自主地将(下行链路)被激活带宽部分改变为特定(下行链路)带宽部分。以此方式,网络可以知道哪一(下行链路)带宽部分应当用于响应来自UE的波束恢复请求。在一个实施例中,特定带宽部分可以是默认带宽部分、由网络指派的特定带宽部分(例如,RRC配置)、规范中预定义的带宽部分、具有PRACH资源分配的带宽部分,或由网络通过系统信息指派的特定带宽部分。
另一可能的方法可以是让UE当接收到带宽部分激活命令时传送反馈。以此方式,将减少错位的可能性。在一个实施例中,反馈可以是上行链路控制信息。替代地,反馈可以是MAC CE。
在图8中,示出此解决方案的可能的实例。在实例中,UE可以基于从基站接收到的命令将被激活带宽部分改变为带宽部分2。当UE检测到波束失败时,UE将需要将波束恢复请求传送到网络。为了防止问题,UE可以基于基站与UE之间的在传送波束恢复请求之前建立的关联而改变(下行链路)带宽部分。替代地,UE可以基于波束恢复请求的传送与用于恢复信号的可能接收机会之间的关联而改变(下行链路)带宽部分。更具体地说,波束失败可以是用于触发带宽部分激活或带宽部分改变的事件。
所述关联可以在网络与UE之间共享。且所述关联可在规范中定义或在波束失败之前配置。UE可以本身激活(下行链路)带宽部分1,且开始监视(下行链路)带宽部分上的恢复信号。
图9是从UE的角度看的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900。在步骤905中,UE在第一上行链路BWP上传送SR。在步骤910中,UE在第一下行链路BWP上接收对SR的响应。在步骤915中,UE当使用第一上行链路BWP和第一下行链路BWP时检测到波束失败。在步骤920中,UE在第一上行链路BWP上将波束失败恢复(BFR)请求传送到网络节点。在步骤925中,UE在传送BFR请求之后在第二下行链路BWP上从网络节点接收控制信令,其中所述控制信令是对BFR请求的响应且第二下行链路BWP与第一上行链路BWP相关联。
在一个实施例中,UE可以响应于检测到波束失败而将被激活带宽部分从第一下行链路BWP改变到第二下行链路BWP。另外,UE可以响应于接收到控制信令而确定波束失败被成功地恢复。
在一个实施例中,UE可以在改变下行链路BWP之后传送BFR请求。网络节点可以响应于接收到BFR请求而传送响应。当检测到波束失败时第二下行链路BWP非激活中(或不在使用中)。BFR请求可以在PRACH上传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信令可以是上行链路准予或下行链路指派。第二下行链路BWP与第一上行链路BWP之间的关联可以由网络节点在检测到波束失败之前进行配置。波束失败可以触发将被激活带宽部分从第一下行链路BWP改变到第二下行链路BWP。
返回参看图3和4,在UE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300包含存储于存储器310中的程序代码312。CPU 308可以执行程序代码312以使UE能够:(i)在第一上行链路带宽部分BWP上传送SR,(ii)在第一下行链路BWP上接收对SR的响应,(iii)当使用第一上行链路BWP和第一下行链路BWP时检测到波束失败,(iv)在第一上行链路BWP上将BFR请求传送到网络节点,且(v)在传送BFR请求之后在第二下行链路BWP上从网络节点接收控制信令,其中所述控制信令是对BFR请求的响应且第二下行链路BWP与第一上行链路BWP相关联。此外,CPU308可以执行程序代码312以执行所有上述动作和步骤或本文中描述的其它动作和步骤。
图10是从UE的角度看的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1000。在步骤1005中,UE检测到波束失败。在步骤1010中,UE将波束恢复请求传送到网络,其中波束恢复请求包含被激活带宽部分的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UE可以在波束恢复请求的传送之后在被激活带宽部分上接收控制信号。UE还可以在UE接收到控制信号之后确定波束失败被恢复。
返回参看图3和4,在UE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300包含存储于存储器310中的程序代码312。CPU 308可以执行程序代码312以使网络节点能够:(i)检测到波束失败,以及(ii)将波束恢复请求传送到网络,其中波束恢复请求包含被激活带宽部分的信息。此外,CPU 308可以执行程序代码312以执行所有上述动作和步骤或本文中描述的其它动作和步骤。
图11是从基站的角度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1100。在步骤1105中,基站接收来自UE的波束恢复请求,其中波束恢复请求包含被激活带宽部分的信息。在步骤1110中,基站基于被激活带宽部分的信息将控制信号传送到UE。
返回参看图3和4,在基站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300包含存储于存储器310中的程序代码312。CPU 308可以执行程序代码312以使UE能够:(i)接收来自UE的波束恢复请求,其中波束恢复请求包含被激活带宽部分的信息,以及(ii)基于被激活带宽部分的信息将控制信号传送到UE。此外,CPU 308可以执行程序代码312以执行所有上述动作和步骤或本文中描述的其它动作和步骤。
在图10和11中图示且上文描述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波束恢复请求可以是上行链路控制信号(例如,上行链路控制信息)或PRACH传送。被激活带宽部分的信息可以是由波束恢复请求使用的带宽部分、波束恢复请求中的字段、由波束恢复请求的传送使用的资源的时间和/或频率和/或代码的组合,或与波束恢复请求一起传送的参考信号。控制信号可以是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波束恢复确认信号、下行链路指派或上行链路准予。
在一个实施例中,被激活带宽部分可以是下行链路带宽部分、上行链路带宽部分,或UE正在其上监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带宽部分。被激活带宽部分的信息可以是带宽部分的索引。
图12是从UE的角度看的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1200。在步骤1205中,UE使用第一带宽部分时检测到波束失败。在步骤1210中,UE将波束恢复请求传送到网络。在步骤1215中,UE在波束恢复请求的传送之后在第二带宽部分上从网络接收控制信号,其中第二带宽部分不同于第一带宽部分。
在一个实施例中,UE在检测到波束失败之后可能不从网络接收带宽部分激活命令。UE可以在UE接收到控制信号之后确定波束失败被恢复。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检测到波束失败时第二带宽部分可以非激活中。当检测到波束失败时可能已经激活第一带宽部分。波束恢复请求可以是上行链路控制信号(例如,上行链路控制信息)或PRACH传送。控制信号可以是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波束恢复确认、下行链路指派或上行链路准予。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带宽部分可以与第一基础参数相关联,且第二带宽部分可以与第二基础参数相关联。第一带宽部分可以是下行链路带宽部分或UE正在其上监视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带宽部分。第二带宽部分可以是下行链路带宽部分或UE正在其上监视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带宽部分。
在一个实施例中,UE无法在同时监视第一带宽部分和第二带宽部分上的控制信道。第一带宽部分和第二带宽部分可以具有不同控制信道。第一带宽部分和第二带宽部分可以属于同一小区。
返回参看图3和4,在UE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300包含存储于存储器310中的程序代码312。CPU 308可以执行程序代码312以使UE能够:(i)使用第一带宽部分时检测到波束失败,(ii)将波束恢复请求传送到网络,以及(iii)在波束恢复请求的传送之后在第二带宽部分上从网络接收控制信号,其中第二带宽部分不同于第一带宽部分。此外,CPU308可以执行程序代码312以执行所有上述动作和步骤或本文中描述的其它动作和步骤。
上文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种方面。应明白,本文中的教示可以通过广泛多种形式实施,且本文中所公开的任何具体结构、功能或这两者仅是代表性的。基于本文中的教示,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本文中公开的方面可以独立于任何其它方面而实施,且可以各种方式组合这些方面中的两个或多于两个方面。举例来说,可以使用本文中所阐述的任何数目个方面来实施设备或实践方法。另外,通过使用除了本文所阐述的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不同于本文所阐述的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其它结构、功能性或结构与功能性,可实施此设备或可实践此方法。作为上述概念中的一些的实例,在一些方面中,可以基于脉冲重复频率建立并行信道。在一些方面中,可以基于脉冲位置或偏移建立并行信道。在一些方面中,可以基于时间跳频序列建立并行信道。在一些方面中,可基于脉冲重复频率、脉冲位置或偏移以及时间跳频序列而建立并行信道。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使用多种不同技术及技艺中的任一者来表示信息及信号。举例来说,可通过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粒子、光场或光粒子或其任何组合来表示在整个上文描述中可能参考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位、符号和码片。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进一步了解结合本文公开的方面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模块、处理器、构件、电路和算法步骤可以实施为电子硬件(例如,数字实施方案、模拟实施方案或两者的组合,其可使用信源编码或一些其它技术来设计)、并入有指令的各种形式的程序或设计代码(本文为方便起见可称为“软件”或“软件模块”),或两者的组合。为清晰地说明硬件与软件的此可互换性,上文已大体就各种说明性组件、块、模块、电路和步骤的功能性加以描述。此类功能性是实施为硬件还是软件取决于特定应用及强加于整个系统的设计约束。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针对每一具体应用以不同方式来实施所描述的功能性,但这样的实施决策不应被解释为会引起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另外,结合本文公开的方面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模块和电路可以实施于集成电路(“IC”)、接入终端或接入点内或者由集成电路、接入终端或接入点执行。IC可以包括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装置、离散门或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组件、电气组件、光学组件、机械组件,或其经设计以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功能的任何组合,且可以执行驻留在IC内、在IC外或这两种情况下的代码或指令。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在替代方案中,处理器可以是任何的常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实施为计算装置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心结合的一或多个微处理器,或任何其它此类配置。
应理解,在任何所公开过程中的步骤的任何特定次序或层级都是示例方法的实例。应理解,基于设计偏好,过程中的步骤的特定次序或层级可以重新布置,同时保持在本公开的范围内。随附的方法权利要求以样本次序呈现各种步骤的元素,且并不有意限于所呈现的特定次序或阶层。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方面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用这两者的组合实施。软件模块(例如,包含可执行指令和相关数据)和其它数据可以驻存在数据存储器中,例如RAM存储器、快闪存储器、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除式磁盘、CD-ROM或所属领域中已知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的任何其它形式。样本存储媒体可以耦合到例如计算机/处理器等机器(为方便起见,所述机器在本文中可以称为“处理器”),使得所述处理器可以从存储媒体读取信息(例如,代码)且将信息写入到存储媒体。或者,示例存储媒体可以与处理器形成一体。处理器及存储媒体可驻留在ASIC中。ASIC可驻存在用户设备中。在替代方案中,处理器和存储媒体可作为离散组件驻留在用户设备中。此外,在一些方面中,任何合适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包括计算机可读媒体,所述计算机可读媒体包括与本发明的各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相关的代码。在一些方面中,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封装材料。
虽然已结合各种方面描述本发明,但应理解本发明能够进行进一步修改。本申请意图涵盖对本发明的任何改变、使用或调适,这通常遵循本发明的原理且包含对本公开的此类偏离,所述偏离处于在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内的已知及惯常实践的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用于用户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第一上行链路带宽部分上传送调度请求;
在第一下行链路带宽部分上接收对所述调度请求的响应;
当使用所述第一上行链路带宽部分和所述第一下行链路带宽部分时检测到波束失败;
在所述第一上行链路带宽部分上将波束失败恢复请求传送到网络节点;以及
在传送所述波束失败恢复请求之后在第二下行链路带宽部分上从所述网络节点接收控制信令,其中所述控制信令是对所述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响应且所述第二下行链路带宽部分与所述第一上行链路带宽部分相关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响应于检测到所述波束失败而将被激活带宽部分从所述第一下行链路带宽部分改变到所述第二下行链路带宽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响应于接收到所述控制信令而确定所述波束失败被成功地恢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在改变所述下行链路带宽部分之后传送所述波束失败恢复请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是由所述网络节点响应于接收到所述波束失败恢复请求而传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检测到所述波束失败时所述第二下行链路带宽部分未被激活或所述第二下行链路带宽部分不在使用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束失败恢复请求是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上传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令是上行链路准予或下行链路指派。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行链路带宽部分与所述第一上行链路带宽部分之间的关联是由所述网络节点在所述检测到所述波束失败之前进行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束失败触发将被激活带宽部分从所述第一下行链路带宽部分改变到所述第二下行链路带宽部分。
11.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电路;
处理器,其安装于所述控制电路中;以及
存储器,其安装于所述控制电路中且以操作方式耦合到所述处理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执行存储于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代码以进行以下操作:
在第一上行链路带宽部分上传送调度请求;
在第一下行链路带宽部分上接收对所述调度请求的响应;
当使用所述第一上行链路带宽部分和所述第一下行链路带宽部分时检测到波束失败;
在所述第一上行链路带宽部分上将波束失败恢复请求传送到网络节点;以及
在传送所述波束失败恢复请求之后在第二下行链路带宽部分上从所述网络节点接收控制信令,其中所述控制信令是对所述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响应且所述第二下行链路带宽部分与所述第一上行链路带宽部分相关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进一步被配置成执行存储于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程序代码以进行以下操作: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波束失败而将被激活带宽部分从所述第一下行链路带宽部分改变到所述第二下行链路带宽部分。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进一步被配置成执行存储于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程序代码以进行以下操作: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控制信令而确定所述波束失败被成功地恢复。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在改变所述下行链路带宽部分之后传送所述波束失败恢复请求。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是由所述网络节点响应于接收到所述波束失败恢复请求而传送。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检测到所述波束失败时所述第二下行链路带宽部分未被激活或所述第二下行链路带宽部分不在使用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束失败恢复请求是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上传送。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令是上行链路准予或下行链路指派。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行链路带宽部分与所述第一上行链路带宽部分之间的关联是由所述网络节点在所述检测到所述波束失败之前进行配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束失败触发将被激活带宽部分从所述第一下行链路带宽部分改变到所述第二下行链路带宽部分。
CN201811108204.1A 2017-09-22 2018-09-21 无线通信系统中防止带宽部分错位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95481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562095P 2017-09-22 2017-09-22
US62/562,095 2017-09-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48152A CN109548152A (zh) 2019-03-29
CN109548152B true CN109548152B (zh) 2023-01-03

Family

ID=63840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08204.1A Active CN109548152B (zh) 2017-09-22 2018-09-21 无线通信系统中防止带宽部分错位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11006441B2 (zh)
EP (1) EP3461026B1 (zh)
JP (2) JP2019062533A (zh)
KR (1) KR102173269B1 (zh)
CN (1) CN109548152B (zh)
ES (1) ES2818593T3 (zh)
TW (1) TWI6911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77929B2 (en) 2017-09-22 2021-11-1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tivating bandwidth part
JP2019062533A (ja) * 2017-09-22 2019-04-18 華碩電腦股▲ふん▼有限公司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帯域幅部分ミスアライメントを防ぐ方法及び装置
US10873866B2 (en) * 2017-09-27 2020-12-22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managing radio resources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US10965433B2 (en) * 2017-09-28 2021-03-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witching of bandwidth part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1108796B (zh) * 2017-09-28 2024-04-0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多个带宽部分上执行数据发射和测量的方法和网络节点
CN117042160A (zh) 2017-10-24 2023-11-10 Lg电子株式会社 基站和由基站执行的方法
US11576085B2 (en) 2017-10-25 2023-02-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condary cell activation and deactivation enhancements in new radio
US10887903B2 (en) 2017-10-26 2021-01-05 Ofinno, Llc Wireless device processes with bandwidth part switching
US10693620B2 (en) * 2017-10-27 2020-06-23 Ofinno, Llc Bandwidth part configuration and operation
US10869312B2 (en) * 2017-10-31 2020-12-15 Ofinno, Llc Scheduling with bandwidth part switching
CN115987349A (zh) * 2017-11-15 2023-04-18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A3082698C (en) 2017-11-15 2024-04-02 Nokia Technologies Oy Random access with bandwidth part switch
CN116886255A (zh) * 2017-11-24 2023-10-13 鸿颖创新有限公司 基地台以及通过基地台执行的方法
US11206596B2 (en) * 2017-11-27 2021-12-21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interruption of beaming recovery procedur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856241B (zh) * 2018-01-11 2020-11-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定时器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US10833753B2 (en) * 2018-03-30 2020-11-10 Ofinno, Llc Radio beam failure recovery procedure timing
US11324066B2 (en) * 2018-04-23 2022-05-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downlink monitoring techniques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10475279B (zh) * 2018-05-11 2021-04-09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US11006364B2 (en) * 2018-06-15 2021-05-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 tracking and recovery in connected-mode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mode
US10778318B2 (en) * 2018-08-03 2020-09-15 Ofinno, Llc Bandwidth parts switching in beam failure recovery procedure
US11272539B2 (en) 2018-08-09 2022-03-08 Ofinno, Llc Channel access and bandwidth part switching
US11228931B2 (en) * 2018-08-10 2022-01-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On-demand physical layer reporting by a UE
US11324064B2 (en) * 2018-09-24 2022-05-03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Beam failure recovery procedures
WO2020092752A1 (en) * 2018-11-01 2020-05-07 Convida Wireless, Llc Beam failure recovery on a non-failed cell
KR20200060965A (ko) * 2018-11-23 2020-06-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 라디오 링크 페일을 결정하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그에 관한 방법
US11310005B2 (en) * 2018-12-14 2022-04-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communicating using multiple transmission points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O2020136817A1 (ja) * 2018-12-27 2020-07-02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CN111867119B (zh) * 2019-04-30 2021-10-15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侧链路的经配置准予的处置重传指示的方法和设备
WO2020220372A1 (en) * 2019-05-02 2020-11-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 failure recovery using two-step contention free random access channel procedure
US11245510B2 (en) * 2019-05-02 2022-02-08 Ofinno, Llc Beam failure recovery procedure for bandwidth parts
EP3991471B1 (en) * 2019-06-28 2024-03-0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Apparatus,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performing beam failure recovery
WO2021008316A1 (en) * 2019-07-12 2021-01-21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beam failure recovery for secondary cell
US11425724B2 (en) * 2019-07-12 2022-08-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Carrier aggregation for narrowband internet of things user equipment
CN114128385B (zh) * 2019-07-19 2023-08-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非对称带宽部分发送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220329312A1 (en) * 2019-10-02 2022-10-13 Ntt Docomo, Inc.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US20210235302A1 (en) * 2020-01-23 2021-07-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scheduling request
KR20220137001A (ko) * 2020-02-04 2022-10-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휴면 대역폭 부분의 자동 변경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EP3893588B1 (en) * 2020-04-10 2022-08-31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of a user equipment, user equipment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for secondary cell beam failure recover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596964B (zh) 2020-04-30 2023-03-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下行接收触发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N111711988B (zh) * 2020-05-15 2024-05-28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部分带宽切换方法,移动通信系统及用户装置
US11716747B2 (en) * 2021-04-02 2023-08-01 Nokia Technologies Oy Polling and keep-alive signals for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1261298A1 (en) * 2000-05-09 2002-02-07 Mathew Mcpherson An acoustic guitar
CN101965022A (zh) * 2009-05-27 2011-02-02 摩托罗拉公司 用于正交频分复用通信系统中的上行链路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05706510A (zh) * 2013-10-31 2016-06-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多用户上行链路带宽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0113829T2 (de) * 2000-05-09 2006-06-08 McPherson, Mathew A., Norwalk Schalllochform und -lage und deckplattenkonstruktion in einer akustischen gitarre
US8711709B2 (en) * 2009-03-12 2014-04-29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for a radio link failure
US10292139B2 (en) * 2012-06-29 2019-05-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forming
CN107079459A (zh) * 2015-08-11 2017-08-18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从波束故障中恢复
CN106921422B (zh) * 2015-12-24 2021-05-07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mmw信道中的混合波束成形的信道估计的方法和系统
CN108702180A (zh) * 2016-03-03 2018-10-23 Idac控股公司 用于波束成形系统内的波束控制的方法及设备
EP3498036A1 (en) 2016-08-10 2019-06-19 IDAC Holdings, Inc. Connectivity supervision and recovery
CN109792364B (zh) 2016-08-10 2022-11-18 Idac控股公司 用于在无线网络中有效功率节省的方法和装置
CN108781373B (zh) * 2016-08-12 2022-04-08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无线链路失败检测的处理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WO2018059399A1 (zh) 2016-09-30 2018-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系统、终端和基站
US10477457B2 (en) 2016-11-03 2019-11-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to support ultra-wide bandwidth in fifth generation (5G) new radio
US10827530B2 (en) * 2017-05-04 2020-11-03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message for random access in multi beam system
US10461994B2 (en) * 2017-06-16 2019-10-29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response to beam failure recovery request
US10674383B2 (en) * 2017-07-25 2020-06-02 Mediatek Inc. Channels and procedures for beam failure recovery
JP2019062533A (ja) 2017-09-22 2019-04-18 華碩電腦股▲ふん▼有限公司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帯域幅部分ミスアライメントを防ぐ方法及び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1261298A1 (en) * 2000-05-09 2002-02-07 Mathew Mcpherson An acoustic guitar
CN101965022A (zh) * 2009-05-27 2011-02-02 摩托罗拉公司 用于正交频分复用通信系统中的上行链路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05706510A (zh) * 2013-10-31 2016-06-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多用户上行链路带宽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06973433A (zh) * 2013-10-31 2017-07-2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多用户上行链路带宽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1-1715468";Huawei, HiSilicon;《3GPP tsg_ran\WG1_RL1》;20170912;正文第3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173269B1 (ko) 2020-11-04
JP2020188513A (ja) 2020-11-19
TW201916625A (zh) 2019-04-16
ES2818593T3 (es) 2021-04-13
EP3461026A1 (en) 2019-03-27
US20190098655A1 (en) 2019-03-28
CN109548152A (zh) 2019-03-29
EP3461026B1 (en) 2020-07-15
US11006441B2 (en) 2021-05-11
JP7220184B2 (ja) 2023-02-09
JP2019062533A (ja) 2019-04-18
TWI691178B (zh) 2020-04-11
KR20190034117A (ko) 2019-04-01
US20210227566A1 (en) 2021-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48152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防止带宽部分错位的方法和设备
CN109842894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减少波束恢复程序中断的方法和设备
US1131744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handling BWP inactivity timer dur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60254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handling beam failure recover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70173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selecting bandwidth part for random access (RA) procedur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511036B (zh) 针对系统信息请求的随机接入程序的方法和设备
US11785650B2 (en) Reception of split random access response
CN110035558B (zh) 通过随机接入程序恢复波束失效的方法和设备
CN109699088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基于msg3的系统信息请求的方法和设备
US1050663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PDCCH)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1025902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llback action of small data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29101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beam for preconfigured uplink resour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230139797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서빙 셀 변경에서 실패 핸들링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