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11988B - 部分带宽切换方法,移动通信系统及用户装置 - Google Patents

部分带宽切换方法,移动通信系统及用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11988B
CN111711988B CN202010414429.0A CN202010414429A CN111711988B CN 111711988 B CN111711988 B CN 111711988B CN 202010414429 A CN202010414429 A CN 202010414429A CN 111711988 B CN111711988 B CN 1117119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ffset
scheduling
value
time
minim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1442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11988A (zh
Inventor
黎添
生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RD Communication Shenzhen Ltd
Original Assignee
JRD Communication Shenzhe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RD Communication Shenzhen Ltd filed Critical JRD Communication Shenzhen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1442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119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119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11988A/zh
Priority to EP21803370.2A priority patent/EP4152851A4/en
Priority to US17/998,806 priority patent/US20230232379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1/093242 priority patent/WO2021228119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119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119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6Indication of changes in allocation
    • H04L5/0098Signalling of the activation or deactivation of component carriers, subcarriers or frequency ban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04W72/232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the control data signalling from the physical layer, e.g. DCI sign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6Reselecting a communication resource in the serving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揭示公开一种部分带宽切换方法,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及一种用户装置。该移动通信系统包括该用户装置及多个收发节点,共同实施该部分带宽切换方法。首先该用户装置使用一第一部分带宽在一第一时隙同时从一第一收发节点接收一第一切换要求,包含一第一调度时间偏移,以及从一第二收发节点接收一第二切换要求,包含一第二调度时间偏移。接着该用户装置根据从这些切换要求所解码而得之对应多个调度时间偏移,计算一调度时间偏移值。该用户装置在该第一时隙的前三个符号时间末之后的一时间长度内,不进行无线讯号的传送及接收。该时间长度是由该调度时间偏移值决定。

Description

部分带宽切换方法,移动通信系统及用户装置
技术领域
本揭示涉及5G新无线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在多收发节点(Transmission/Reception Point;TRP)环境下的部分带宽(Bandwidth Part;BWP)切换方法。
背景技术
在3GPP国际标准会议RAN1#95中,制订了多收发节点TRP/面板传输协议,包括上下行传输的调度方法(scheduling)以及部分带宽切换方法。
如第1图所示,两个收发节点TRP1 110和TRP2 120分别对一用户装置(UserEquipment;UE)130传送一第一切换要求102和一第二切换要求104。
在第3GPP 15版文件中,定义了数据调度时机(Data Scheduling Timing),包含几种调度时间偏移K0到K2,或称传输时间限制(transmission time restriction),以正整数表示时隙数,分别定义每一次上下行通信之间的时间偏移。
然而在多收发节点TRP的环境中,当各个收发节点TRP需要独立的资源分配或其他控制信息时,现有的调度机制或许有改善空间。
在第16版中,非相干联合传输(non-coherent joint transmission;NC-JT)采用多收发节点TRP/面板传输技术,可依据单一实体下行控制信道PDCCH或多重实体下行控制信道PDCCH来决定调度时序。
一用户装置UE连接移动网络所使用的部分带宽,一般由高层参数决定,例如部分下行带宽(BWP-Downlink),初始下行部分带宽(initialDownlinkBWP),部分带宽上行(BWP-Uplink)或初始上行(initialUplinkBWP)等,搭配其他一系列相关参数运算而得,至多可使用四组。
已知标准规格中,有一组高层参数称为CORESETPoolIndex,可由一高层参数ControlResourceSet中获取,用于确认一收发节点TRP。当一用户装置UE收到移动网络使用中的一组高层参数ControlResourceSet,其中包含两个不同的CORESETPoolIndex,则该用户装置UE预期会与至多两个不同收发节点TRP通信。
传统上,触发部分带宽切换的第一种方法是通过高层定义的定时器。另一种方法是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CI)。举例来说,在一上行调度下行控制信息(UL Scheduling DCI)中(例如DCI格式0_1)定义了一个部分带宽指标字段,该部分带宽指标字段的值表示应使用的上行部分带宽。当用户装置UE收到一上行调度下行控制信息DCI时,若是用户装置UE正在使用中的上行部分带宽并非应使用的上行部分带宽,则该用户装置UE必须切换至该上行调度下行控制信息DCI所指定使用的上行部分带宽。在多收发节点TRP的环境下,部分带宽的切换则是由所有收发节点TRP协作进行。
然而,当多个下行控制信息DCI由多个收发节点TRP分别调度决定时,可能会产生一些问题。举例来说,如果多个收发节点TRP巧合地在同一时隙(Time Slot)触发了部分带宽切换程序,其最小传输时间限制缺乏一个有效的机制进行适当的调度。如果没有明确的定义一个偏移值,用户装置UE无法判断何时开始进行新的部分带宽传输或接收。因此,本揭示提出了一个在多收发节点TRP/面板环境下的部分带宽切换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揭示提供一种部分带宽切换方法,用于使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一用户装置UE使用一第一部分带宽同时连接多个收发节点TRP进行移动网络通信。首先该用户装置UE进行一接收步骤,在一第一时隙同时从多个收发节点TRP接收对应的切换要求,每一切换要求中包含一调度时间偏移,例如:该用户装置UE从一第一收发节点TRP1接收一第一切换要求RQ1,该第一切换要求包含一第一调度时间偏移,以及该用户装置UE从一第二收发节点TRP2接收一第二切换要求,该第二切换要求包含一第二调度时间偏移。接着该用户装置UE根据从这些切换要求所解码而得之对应多个调度时间偏移,计算一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该用户装置UE在接收完第一切换要求RQ1和第二切换要求RQ2之后的一时间长度内,不进行无线讯号的传送及接收。
该时间长度是由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决定,该用户装置UE是在近乎同时接收第一切换要求RQ1和该第二切换要求RQ2。
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切换要求RQ1和该第二切换要求RQ2系为上行调度下行控制信息(UL Scheduling DCI),由实体下行控制信道(PDCCH)携带。该时间长度从该第一时隙中的第三个符号时间末起算,延伸至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对应的时隙起始前为止。这些调度时间偏移系为5G新无线电技术标准规格16版所定义的上行传输偏移(K2),而该接收步骤是在一第一部分带宽进行。
该用户装置UE包含一最小调度偏移参数(minimumSchedulingOffset),并从这些上行scheduling下行控制信息DCI中的最小可用调度平移指标字段(minimum applicablescheduling offset indicator field)中计算出一最小调度平移限制(minimumscheduling offset restriction)最小调度平移限制K2min
计算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的步骤可以是从该最小调度平移限制K2min以及至少这些调度时间偏移之中,取一最小值,作为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
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的计算,也可以是计算这些调度时间偏移中之一最大值,并从该最小调度平移限制K2min及该最大值中选取较小者,作为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
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的另一计算方法,也可以是计算该用户装置UE从每一连接的收发节点TRP所得之调度时间偏移的一平均值,再从该最小调度平移限制K2min及该平均值中选取较小者,作为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
计算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的步骤,也可以是该用户装置UE从一收发节点所携带的DCI中读取对应的调度时间偏移作为一选定值,再从该最小调度平移限制K2min及该选定值中选取较小者,作为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其中该收发节点是由高层参数CORESETPoolIndex指定。例如CORESETPoolIndex=0时,即是对应到ID为0的收发节点。
计算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的另一方法,也可以是由该用户装置UE从所有连接的收发节点TRP中所接收到的切换要求中,选择最早译码出来的调度时间偏移成为一选定值,再从该最小调度平移限制K2min及该选定值中选取较小者,作为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切换要求和该第二切换要求是为下行调度下行控制信息(DL Scheduling DCI),由实体下行控制信道PDCCH携带。这些调度时间偏移系为5G新无线电技术标准规格16版所定义的下行传输偏移(K0),而该接收步骤系在一第一部分带宽进行。经过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对应的时隙数之后,该用户装置UE使用不同于该第一部分带宽的一第二部分带宽连接每一收发节点TRP。该用户装置UE根据一高层参数(实体下行共享信道聚合因子;pdsch-AggregationFactor)计算出一最小调度平移限制(minimumscheduling offset restriction)K0min
其中计算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的步骤可以是从该些调度时间偏移中取一最大值,再从该K0min及该最大值中,取一最小值,作为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
计算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的步骤也可以是该用户装置UE从所有连接的收发节点TRP中选择其一,使其对应的调度时间偏移成为一选定值,再从该K0min及该选定值中选取较小者,作为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
计算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的步骤也可以是该用户装置UE从所有连接的收发节点TRP中所接收到的切换要求中,选择最早译码出来的调度时间偏移成为一选定值,再从该K0min及该选定值中选取较小者,作为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
由于上述部分带宽切换方法主要由移动通信系统和用户装置在不改变硬件结构的前提下进行实施,故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也要求保护可用于执行上述部分带宽切换方法的移动通信系统及用户装置。由于移动通信系统及用户装置的具体实施例已完整揭露于上述部分带宽切换方法中,故不再重复赘述。更多具体实施方式将搭配图式详述于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已知移动通信系统的多TRP环境架构100
图2是上行部分带宽切换的实施例200
图3是下行部分带宽切换的实施例300;以及
图4是本揭示的移动通信系统实施部分带宽切换方法的流程图400。
具体实施方式
本揭示以图1之移动通信系统多TRP环境架构100为基础,但可以进一步推广到N个收发节点TRP同时对一个用户装置UE,基于多收发节点TRP环境为前提而进行部分带宽BWP切换方法。假设在切换部分带宽BWP之前所有收发节点TRP皆使用第一部分带宽BWP1与用户装置UE通信,则在切换完成之后,所有收发节点TRP皆改为第二部分带宽BWP2与用户装置UE通信。至于使用的情境,分为上行与下行,分别有不同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2。图2是上行部分带宽切换的实施例。为方便说明起见,以2个收发节点TRP说明详细过程。在一实施例200中,包含了两个收发节点TRP1 210,TRP2 220和一个用户装置(UE)230。该TRP1 210和TRP2 220巧合地在同一时隙T发送了一第一切换要求202和第二切换要求204给该UE230。该第一切换要求202是系由一第一实体下行控制信道PDCCH1承载的一第一上行调度下行控制信息DCI1,而该第二切换要求204系由一第二实体下行控制信道PDCCH2承载的一第二上行调度下行控制信息DCI2。每一DCI中包含一个时域资源分配字段(time domain resource assignment field),从其中解出的值即为对应该TRP1 210和该TRP2 220的调度时间偏移K2,在此表示为K2-1及K2-2。若有N个收发节点TRP则对应的调度时间偏移表示为K2-N。本揭示的UE 230即是根据该些调度时间偏移K2以及一最小调度平移限制K2min做运算之后获得的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作为第二部分带宽BWP2传输的时机依据。
作为一实施例,假设该用户装置UE已设定一高层参数
minimumSchedulingOffset,则该最小调度平移限制K2min是由上行调度下行控制信息(UL scheduling DCI)中的最小可用调度平移指标字段(minimum applicablescheduling offset indicator field)字段所定义之最小调度平移限制(minimumscheduling offset restriction)。所谓高层参数泛指根据5G通信网路更高一层系统预先设定好的参数,属于已知规范,在此仅引以为例,不加赘述。
在计算出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后,该用户装置UE自时隙T之后的TOFFSET个时隙内维持不发送也不接收无线讯号的状态。原本触发部分带宽BWP切换的步骤是在一第一部分带宽BWP1上进行,在完成部分带宽切换之后,上述发送实体上行共享信道PUSCH的步骤则是采用切换后的第二部分带宽BWP2来进行。
在一实施例中,假设有N个收发节点TRP和一个用户装置UE形成一个多收发节点TRP网络环境,则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的计算方式如第(1)式所示,从该最小调度平移限制K2min以及至少该些调度时间偏移之中,取一最小值,作为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
TOFFSET=min(K2min,K2-1,K2-2,…,K2-N) (1)
在本实施例中,时间系以时隙(time slot)为基本单位,该些调度时间偏移K2值皆为整数,代表时隙数量。所以该用户装置UE事实上是在一个时隙T之后的TOFFSET个时隙之间维持不发送不接收的状态。
由于第一切换要求202和第二切换要求204的本质是一种上行调度下行控制信息(UL Scheduling DCI),其传送时间只占了三个符号时间(图2所示之TS1和TS2),不足一个时隙T。所以更确切的说,该用户装置UE维持不发送不接收状态的时间,是从TS1(TS2)时间之后开始起算,直至第(T+TOFFSET)个时隙结束为止。以图2为例,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可能刚好等于K2之中最小者,即K2-1
在另一实施例中,考虑到不同用户装置UE本身的执行效能差异,如果用户装置UE切换部分带宽所需的时间较长,期间不想要持续接收其他的上行调度下行控制信息DCI,所以可采用较大的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该用户装置UE可先计算该些调度时间偏移中之一最大值,再从该最小调度平移限制K2min及该最大值中选取较小者,作为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如第(2)式所示:
TOFFSET=min{K2min,max(K2-1,K2-2,…,K2-N)} (2)
在另一实施例中,考虑到一般而言,传输可靠性和效能一向难以两全,必须取舍,所以取其平衡也是一种方法。如第(3)式所示,用户装置UE首先计算从每一连接的收发节点TRP所得之调度时间偏移K2的一平均值,再从该最小调度平移限制K2min及该平均值中选取较小者,作为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
TOFFSET=min{K2min,(K2-1,K2-2,…,K2-N)/N} (3)
在进一步实施例中,若要强调简化设计,该用户装置UE可直接使一收发节点TRP对应的调度时间偏移成为一选定值,并从该最小调度平移限制K2min及该选定值中选取较小者,作为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如第(4)式所示:
TOFFSET=min{K2min,K2} (4)
其中K2表示该选定值。而该收发节点是预先配置或者预先设置的CORESETPoolIndex值(例如CORESETPoolIndex=0)对应的一个TRP。K2是该TRP的实体下行控制信道PDCCH所提供的上行调度下行控制信息DCI中的时域资源分配字段(Time Domain ResourceAssignment Field)译码出来的时隙偏移值(Slot Offset Value)。
在另一个简化设计的实施例中,如果用户装置UE同时接收到多个上行调度下行控制信息DCI,但只能有一个下行控制信息DCI能被选择以进行部分带宽切换,其他下行控制信息DCI被丢弃。则选择下行控制信息DCI的方式除了随机选择之外,也可以直接采用第一个译码成功者。如第(5)式所示,用户装置UE从所有连接的收发节点TRP中所接收到的切换要求中,选择最早译码出来的调度时间偏移成为一选定值K2,再从该最小调度平移限制K2min及该选定值K2中选取较小者,作为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
TOFFSET=min{K2min,K2} (5)
请参阅图3。图3是下行部分带宽切换的实施例。同样以2个收发节点TRP说明详细过程。在该实施例300中,包含了两个收发节点TRP1 310,TRP2 320和一个UE 330。该TRP1310和TRP2 320在同一时隙T发送了一第一切换要求302和第二切换要求304给该UE 330。该第一切换要求302系由一实体下行控制信道PDCCH1承载的一下行调度下行控制信息DCI1,而该第二切换要求304系由一实体下行控制信道PDCCH2承载的一下行调度下行控制信息DCI2。每一下行调度下行控制信息DCI中包含一个时域资源分配字段(time domainresource assignment field),从其中解出的值即为对应该TRP1 310和该TRP2 320的调度时间偏移K0,在此表示为调度时间偏移K0-1及K0-2。若有N个收发节点TRP则对应的调度时间偏移表示为K0-N。本揭示的UE 330即是根据该些调度时间偏移K0以及该最小调度平移限制K0min做运算之后获得的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作为新部分带宽传输的时间依据。
在计算出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后,该用户装置UE从时隙T之后的该段时间维持不发送也不接收无线讯号的状态。原本触发部分带宽BWP切换的步骤系在一第一部分带宽BWP上进行,在完成部分带宽BWP切换之后,上述接收的步骤则是采用切换后的第二部分带宽BWP来进行。
在一实施例中,考虑到该用户装置UE的效能差异,可能没办法在处理部分带宽切换过程所需的最小延迟时间内侦测其他的下行调度下行控制信息DCI(例如下行控制信息DCI格式1_1),因此倾向使用较大的调度时间偏移。首先该用户装置UE根据一高层参数(实体下行共享信道聚合因子;pdsch-AggregationFactor)计算出一最小调度平移限制(minimum schedulingoffset restriction)K0min。接着根据第(6)式,从这些调度时间偏移中取一最大值,并从该K0min及该最大值中,取一最小值,作为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
TOFFSET=min{K0min,max(K0-1,K0-2,…,K0-N)} (6)
在另一实施例中,若考虑到简化设计的需求,该用户装置UE可直接使一收发节点TRP对应的调度时间偏移成为一选定值,再从该K0min及该选定值中选取较小者,作为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
TOFFSET=min{K0min,K0} (7)
其中K0表示该选定值。而该收发节点TRP是预先配置或者预先设置的CORESETPoolIndex值(例如CORESETPoolIndex=0)对应的一个TRP。K2是该TRP的实体下行控制信道PDCCH所提供的下行调度下行控制信息DCI中的时域资源分配字段(Time Domain Resource AssignmentField)译码出来的时隙偏移值(Slot Offset Value)。
在另一个简化设计的实施例中,如果用户装置UE同时接收到多个下行调度下行控制信息DCI,但只能有一个下行调度下行控制信息DCI能被选择以进行部分带宽切换,其他下行调度下行控制信息DCI被丢弃。则选择下行调度下行控制信息DCI的方式除了随机选择之外,也可以直接采用第一个译码成功者。如第(8)式所示,用户装置UE从所有连接的收发节点TRP中所接收到的切换要求中,选择最早译码出来的调度时间偏移成为一选定值K0,再从该最小调度平移限制K0min及该选定值中选取较小者,作为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
TOFFSET=min{K0min,K0} (8)
总结上述实施例,可归纳成图4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实施部分带宽切换方法流程图。首先在步骤410中,第一传送接收点第一收发节点TRP和第二传送接收点第二收发节点TRP分别发送一第一部分带宽切换要求及一第二部分带宽切换要求给一用户装置UE;在步骤420中,用户装置UE根据该一第一部分带宽切换要求及该第二部分带宽切换要求中所夹带之调度时间偏移K,运算出一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在步骤430中,用户装置UE在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所对应的时隙范围内,维持不传送且不接收无线讯号的状态。其中步骤410的接收过程是使用第一部分带宽。过了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之后的传送和接收则使用不同于该第一部分带宽的一第二部分带宽。
本揭示系基于3GPP NR进行设计改良。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33)

1.一种部分带宽切换方法,用于使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一用户装置同时连接多个收发节点TRP进行移动网络通信,其特征在于:
该用户装置进行一接收步骤,从多个收发节点TRP接收对应的切换要求,每一切换要求中包含一调度时间偏移,所述接收步骤进一步至少包含:
该用户装置从一第一收发节点接收一第一切换要求,该第一切换要求包含一第一调度时间偏移;以及
该用户装置从一第二收发节点接收一第二切换要求,该第二切换要求包含一第二调度时间偏移;
该用户装置根据从该些切换要求所解码而得之对应多个调度时间偏移,计算一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
该用户装置在接收完第一切换要求和第二切换要求之后的一时间长度内,不进行无线讯号的传送及接收;其中:
该第一切换要求和该第二切换要求是用来要求切换使用中的部分带宽;
该时间长度是由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决定;以及
该用户装置使用一第一部分带宽在一第一时隙同时接收第一切换要求和该第二切换要求;
该第一切换要求和该第二切换要求是为上行调度下行控制信息DCI,由实体下行控制信道携带,占用该第一时隙中的前三个符号时间;
该时间长度从该第一时隙中的第三个符号时间末起算,直至第(T+TOFFSET)个时槽结束为止;
该些调度时间偏移是5G新无线电技术标准规格16版所定义的上行传输偏移K2
该用户装置包含一最小调度平移参数,并从该些上行调度下行控制信息中的最小可用调度平移指标字段中计算出一最小调度平移限制K2min
计算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的步骤包含:从该最小调度平移限制K2min以及至少该些调度时间偏移之中,取一最小值,做为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分带宽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含:
经过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对应的时间之后,该用户装置切换至不同于该第一部分带宽的一第二部分带宽与上述第一收发节点与第二收发节点进行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分带宽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的步骤包含:计算该些调度时间偏移中之一最大值;以及
从该最小调度平移限制及该最大值中选取较小者,做为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分带宽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的步骤包含:计算该用户装置从每一连接的收发节点TRP所得之调度时间偏移的一平均值;以及
从该最小调度平移限制及该平均值中选取较小者,做为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分带宽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的步骤包含:
该用户装置从一收发节点所携带的下行控制信息中读取对应的调度时间偏移作为一选定值;以及
从该最小调度平移限制K2min及该选定值中选取较小者,作为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其中该收发节点是由高层参数CORESETPoolIndex指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分带宽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的步骤包含:
该用户装置从所有连接的收发节点中所接收到的切换要求中,选择最早译码出来的调度时间偏移成为一选定值;
从该最小调度平移限制及该选定值中选取较小者,做为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分带宽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切换要求和该第二切换要求是下行调度下行控制信息,由实体下行控制信道携带,占用该第一时隙中的前三个符号时间;
该时间长度从该第一时隙中的第三个符号时间末起算,直至第(T+TOFFSET)个时槽结束为止;
该些调度时间偏移是5G新无线电技术标准规格16版所定义的下行传输偏移K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部分带宽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含:
该用户装置根据一高层参数计算出一最小调度平移限制K0min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部分带宽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的步骤包含:
从该些调度时间偏移中取一最大值;以及
从该最小调度平移限制K0min及该最大值中,取一最小值,做为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部分带宽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的步骤包含:
该用户装置从一收发节点所携带的DCI中读取对应的调度时间偏移作为一选定值;以及
从该最小调度平移限制K0min及该选定值中选取较小者,作为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其中所选择的收发节点根据是切换要求中的DCI对应的TRP;其中该收发节点是由高层参数CORESETPoolIndex指定。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部分带宽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的步骤包含:
该用户装置从所有连接的收发节点中所接收到的切换要求中,选择最早译码出来的调度时间偏移成为一选定值;
从该最小调度平移限制K0min及该选定值中选取较小者,做为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
12.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包括多个收发节点TRP同时连接一用户装置,使该用户装置进行移动网络通信,其特征在于:
该移动通信系统从多个收发节点TRP发送切换要求,使该用户装置在一第一时隙使用一第一部分带宽同时从一第一收发节点接收一第一切换要求,并从一第二收发节点接收一第二切换要求,其中该第一切换要求包含一第一调度时间偏移,该第二切换要求包含一第二调度时间偏移;其中:
该用户装置根据从该些切换要求所解码而得之对应多个调度时间偏移,计算一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该用户装置在接收完第一切换要求和第二切换要求之后的一时间长度内,不进行无线讯号的传送及接收;
该第一切换要求和该第二切换要求是用来要求切换使用中的部分带宽;以及
该时间长度是由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决定;
该第一切换要求和该第二切换要求是为上行调度下行控制信息DCI,由实体下行控制信道携带,占用该第一时隙中的前三个符号时间;
该时间长度从该第一时隙中的第三个符号时间末起算,直至第(T+TOFFSET)个时槽结束为止;
该些调度时间偏移是5G新无线电技术标准规格16版所定义的上行传输偏移K2
该用户装置包含一最小调度平移参数,并从该些上行调度下行控制信息中的最小可用调度平移指标字段中计算出一最小调度平移限制K2min
计算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的步骤包含:从该最小调度平移限制K2min以及至少该些调度时间偏移之中,取一最小值,做为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经过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对应的时间之后,该用户装置切换至不同于该第一部分带宽的一第二部分带宽与上述第一收发节点与第二收发节点进行通信。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用户装置计算该些调度时间偏移中之一最大值,并从该最小调度平移限制及该最大值中选取较小者,做为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用户装置计算从每一连接的收发节点TRP所得之调度时间偏移的一平均值,并从该最小调度平移限制及该平均值中选取较小者,做为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用户装置从一收发节点所携带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中读取对应的调度时间偏移作为一选定值,并从该最小调度平移限制K2min及该选定值中选取较小者,作为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其中该收发节点是由高层参数CORESETPoolIndex指定。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用户装置从所有连接的收发节点中所接收到的切换要求中,选择最早译码出来的调度时间偏移成为一选定值,并从该最小调度平移限制及该选定值中选取较小者,做为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切换要求和该第二切换要求是下行调度下行控制信息,由实体下行控制信道携带,占用该第一时隙中的前三个符号时间;
该时间长度从该第一时隙中的第三个符号时间末起算,直至第(T+TOFFSET)个时槽结束为止;
该些调度时间偏移是5G新无线电技术标准规格16版所定义的下行传输偏移K0。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用户装置根据一高层参数计算出一最小调度平移限制K0min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用户装置从该些调度时间偏移中取一最大值,并从该最小调度平移限制K0min及该最大值中,取一最小值,做为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用户装置从一收发节点所携带的DCI中读取对应的调度时间偏移作为一选定值,并从该最小调度平移限制K0min及该选定值中选取较小者,作为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其中:
所选择的收发节点根据是切换要求中的DCI对应的TRP;以及
该收发节点是由高层参数CORESETPoolIndex指定。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用户装置从所有连接的收发节点中所接收到的切换要求中,选择最早译码出来的调度时间偏移成为一选定值,并从该最小调度平移限制K0min及该选定值中选取较小者,做为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
23.一种用户装置,可同时连接包括多个收发节点TRP的一移动通信系统以进行移动网络通信,其特征在于:
该用户装置在一第一时隙使用一第一部分带宽同时从一第一收发节点接收一第一切换要求,并从一第二收发节点接收一第二切换要求,其中该第一切换要求包含一第一调度时间偏移,该第二切换要求包含一第二调度时间偏移;
该用户装置根据从该些切换要求所解码而得之对应多个调度时间偏移,计算一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该用户装置在接收完第一切换要求和第二切换要求之后的一时间长度内,不进行无线讯号的传送及接收;其中:
该第一切换要求和该第二切换要求是用来要求切换使用中的部分带宽;以及
该时间长度是由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决定;
该第一切换要求和该第二切换要求是为上行调度下行控制信息DCI,由实体下行控制信道携带,占用该第一时隙中的前三个符号时间;
该时间长度从该第一时隙中的第三个符号时间末起算,直至第(T+TOFFSET)个时槽结束为止;
该些调度时间偏移是5G新无线电技术标准规格16版所定义的上行传输偏移K2
该用户装置包含一最小调度平移参数,并从该些上行调度下行控制信息中的最小可用调度平移指标字段中计算出一最小调度平移限制K2min
计算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的步骤包含:从该最小调度平移限制K2min以及至少该些调度时间偏移之中,取一最小值,做为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用户装置,其特征在于:
经过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对应的时间之后,该用户装置切换至不同于该第一部分带宽的一第二部分带宽与上述第一收发节点与第二收发节点进行通信。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用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用户装置计算该些调度时间偏移中之一最大值,并从该最小调度平移限制及该最大值中选取较小者,做为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用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用户装置计算从每一连接的收发节点TRP所得之调度时间偏移的一平均值,并从该最小调度平移限制及该平均值中选取较小者,做为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
2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用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用户装置从一收发节点所携带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中读取对应的调度时间偏移作为一选定值,并从该最小调度平移限制K2min及该选定值中选取较小者,作为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其中该收发节点是由高层参数CORESETPoolIndex指定。
28.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用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用户装置从所有连接的收发节点中所接收到的切换要求中,选择最早译码出来的调度时间偏移成为一选定值,并从该最小调度平移限制及该选定值中选取较小者,做为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
29.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用户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切换要求和该第二切换要求是下行调度下行控制信息,由实体下行控制信道携带,占用该第一时隙中的前三个符号时间;
该时间长度从该第一时隙中的第三个符号时间末起算,直至第(T+TOFFSET)个时槽结束为止;
该些调度时间偏移是5G新无线电技术标准规格16版所定义的下行传输偏移K0。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用户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用户装置根据一高层参数计算出一最小调度平移限制K0min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用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用户装置从该些调度时间偏移中取一最大值,并从该最小调度平移限制K0min及该最大值中,取一最小值,做为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用户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用户装置从一收发节点所携带的DCI中读取对应的调度时间偏移作为一选定值,并从该最小调度平移限制K0min及该选定值中选取较小者,作为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其中:
所选择的收发节点根据是切换要求中的DCI对应的TRP;以及
该收发节点是由高层参数CORESETPoolIndex指定。
33.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用户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用户装置从所有连接的收发节点中所接收到的切换要求中,选择最早译码出来的调度时间偏移成为一选定值,并从该最小调度平移限制K0min及该选定值中选取较小者,做为该调度时间偏移值TOFFSET
CN202010414429.0A 2020-05-15 2020-05-15 部分带宽切换方法,移动通信系统及用户装置 Active CN1117119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14429.0A CN111711988B (zh) 2020-05-15 2020-05-15 部分带宽切换方法,移动通信系统及用户装置
EP21803370.2A EP4152851A4 (en) 2020-05-15 2021-05-12 BANDWIDTH PART SWITCHING METHO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USER EQUIPMENT
US17/998,806 US20230232379A1 (en) 2020-05-15 2021-05-12 Bandwidth part switching metho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ue
PCT/CN2021/093242 WO2021228119A1 (zh) 2020-05-15 2021-05-12 部分带宽切换方法、移动通信系统及用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14429.0A CN111711988B (zh) 2020-05-15 2020-05-15 部分带宽切换方法,移动通信系统及用户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11988A CN111711988A (zh) 2020-09-25
CN111711988B true CN111711988B (zh) 2024-05-28

Family

ID=72537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14429.0A Active CN111711988B (zh) 2020-05-15 2020-05-15 部分带宽切换方法,移动通信系统及用户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32379A1 (zh)
EP (1) EP4152851A4 (zh)
CN (1) CN111711988B (zh)
WO (1) WO202122811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243314A1 (en) * 2020-11-06 2023-09-13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5707021A (zh) * 2021-08-04 2023-0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86881A (zh) * 2017-09-29 2019-04-05 株式会社Kt 用于在新无线电中切换带宽部分的方法和装置
KR20190038300A (ko) * 2017-09-29 2019-04-08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차세대 무선망에서 대역폭 파트를 전환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10446269A (zh) * 2018-05-04 2019-11-12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内容处理的方法和设备
CN110474755A (zh) * 2018-05-11 2019-11-19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时隙配置的方法和设备
CN110536444A (zh) * 2019-04-30 2019-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部分带宽切换方法、装置、服务节点、用户终端和介质
WO2019244861A1 (ja) * 2018-06-19 2019-12-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WO2020041182A1 (en) * 2018-08-20 2020-02-27 Intel Corporation Bandwidth part switching delay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062533A (ja) * 2017-09-22 2019-04-18 華碩電腦股▲ふん▼有限公司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帯域幅部分ミスアライメントを防ぐ方法及び装置
US10693620B2 (en) * 2017-10-27 2020-06-23 Ofinno, Llc Bandwidth part configuration and operation
US11006442B2 (en) * 2018-02-13 2021-05-11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andwidth part switch operation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US11129057B2 (en) * 2018-05-21 2021-09-21 Apple Inc. Bandwidth part (BWP) switching
US11272507B2 (en) * 2018-07-23 2022-03-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Bandwidth part switching for multiple transceiver nodes
US11140675B2 (en) * 2018-09-27 2021-10-05 Mediatek Inc. Methods of efficient bandwidth part switching in carrier aggregation
EP3651396A1 (en) * 2018-11-09 2020-05-13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User equipment and system performing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peration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86881A (zh) * 2017-09-29 2019-04-05 株式会社Kt 用于在新无线电中切换带宽部分的方法和装置
KR20190038300A (ko) * 2017-09-29 2019-04-08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차세대 무선망에서 대역폭 파트를 전환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10446269A (zh) * 2018-05-04 2019-11-12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内容处理的方法和设备
CN110474755A (zh) * 2018-05-11 2019-11-19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时隙配置的方法和设备
WO2019244861A1 (ja) * 2018-06-19 2019-12-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WO2020041182A1 (en) * 2018-08-20 2020-02-27 Intel Corporation Bandwidth part switching delay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CN110536444A (zh) * 2019-04-30 2019-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部分带宽切换方法、装置、服务节点、用户终端和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1-1907918_Summary#3 of offline on Cross-Slot Scheduling".3GPP tsg_ran\wg1_rl1.2019,第5页表3第18行. *
Lenovo, Motorola Mobility.R1-1912316 "Discussion of multi-panel/TRP transmission".3GPP tsg_ran\wg1_rl1.2019,(tsgr1_99),第3页第2.1.3节,图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11988A (zh) 2020-09-25
EP4152851A4 (en) 2024-05-22
WO2021228119A9 (zh) 2022-01-20
WO2021228119A1 (zh) 2021-11-18
US20230232379A1 (en) 2023-07-20
EP4152851A1 (en) 2023-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40820B2 (en)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message transmission method, transmission resource determ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1034308B (zh) 默认准共位假设的方法及其用户设备
TWI751234B (zh) 用於傳輸信號的方法、終端設備和網絡設備
US20210377979A1 (en) User equipment and system performing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perations
CN114424488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uci复用的方法和装置
KR20200015284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점유 시간 지시 방법 및 장치
US11425708B2 (en) Resource management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RU2763775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JP2014512743A (ja) フィードバック情報のタイミングを決定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WO2021026926A1 (zh) 通信方法及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CA3047490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1711988B (zh) 部分带宽切换方法,移动通信系统及用户装置
CN108271270B (zh) 一种sr/bsr触发方法和装置
CN112956150B (zh) 在测量间隙期间处理数据传输的网络接入节点和客户端设备
WO2020207333A1 (zh) 链路失败恢复的方法和装置
CN111630886A (zh) 异频测量时延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476491B (zh)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KR20230038104A (ko) 사이드링크 통신을 위한 슬롯 구조, 채널 액세스 및 자원 할당을 위한 시스템, 방법 및 장치
WO2019154206A1 (zh) 信息发送方法及终端
WO2019081020A1 (en) CLIENT DEVICE, NETWORK ACCESS NODE, AND ASSOCIATED METHODS
CN111771410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通信设备
US11108597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23545534A (ja) Nrサイドリンク上のリソースのセットを示す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20220070854A1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Tezuka et al. A UL-NOMA system providing low E2E latenc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