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48037A - 一种控制方法、分布式单元、集中单元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方法、分布式单元、集中单元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48037A
CN109548037A CN201710648330.5A CN201710648330A CN109548037A CN 109548037 A CN109548037 A CN 109548037A CN 201710648330 A CN201710648330 A CN 201710648330A CN 109548037 A CN109548037 A CN 1095480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us information
target
itself
sent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4833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48037B (zh
Inventor
李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4833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48037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90286 priority patent/WO2019024599A1/zh
Publication of CN1095480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480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480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480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33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方法、分布式单元、集中单元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到至少一个集中单元CU发来的状态信息;基于所述至少一个CU的状态信息,选取目标CU为用户设备UE提供服务。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方法、分布式单元、集中单元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中的设备管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控制方法、分布式单元、集中单元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3G系统中接入网逻辑节点由NB和RNC组成,4G逻辑架构设计更加扁平化,仅包含eNB节点。在4G接入网的最为典型的需求是接入网支持分布式远端单元(Remote Unit,RU)和集中单元(Central Unit,CU)的逻辑功能划分,且支持协议栈功能在CU和DU之间迁移。其中,CU是一个集中式节点,能够控制和协调多个小区,包含协议栈高层控制和数据功能,也可能包含一部分基带处理功能。DU是分布式单元实现射频前端(RRH)功能和其余基带处理功能,CU和DU之间通过前传接口连接。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是CU和DU的关系固定配置,当CU发生故障的时候,会对业务的影响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控制方法、分布式单元、集中单元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DU,包括:
接收到至少一个集中单元CU发来的状态信息;
基于所述至少一个CU的状态信息,选取目标CU为用户设备UE提供服务。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CU,包括:
获取自身的状态信息、以及除自身外至少一个集中单元CU的状态信息;
基于所述自身的状态信息以及至少一个CU的状态信息,选取目标CU为用户设备UE提供服务。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DU,包括:
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到至少一个集中单元CU发来的状态信息;
信息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一个CU的状态信息,选取目标CU为用户设备UE提供服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DU,包括:
通信接口,用于接收到至少一个集中单元CU发来的状态信息;
处理器,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一个CU的状态信息,选取目标CU为用户设备UE提供服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CU,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自身的状态信息、以及除自身外至少一个集中单元CU的状态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自身的状态信息以及至少一个CU的状态信息,选取目标CU为用户设备UE提供服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CU,所述方法包括:
通信接口,用于获取除自身外至少一个集中单元CU的状态信息;
处理器,用于获取自身的状态信息,基于所述自身的状态信息以及至少一个CU的状态信息,选取目标CU为用户设备UE提供服务。
本发明提供一种DU,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一种CU,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出的控制方法、分布式单元、集中单元及存储介质,提供多个CU的状态信息,基于多个CU的状态信息为UE选取目标CU进行服务,从而能够避免由于CU和DU的关系固定配置,而出现的一旦CU发生故障的时候,对UE侧的业务产生影响较大的问题,能够结合CU池中的多个CU的状态为UE选取最合适的CU进行服务,从而保证了服务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1;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2;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3;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4;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5;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6;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7;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DU组成结构示意图1;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DU组成结构示意图2;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CU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01:接收到至少一个集中单元CU发来的状态信息;
步骤102:基于所述至少一个CU的状态信息,选取目标CU为用户设备UE提供服务。
本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分布式单元DU中。首先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例对应的场景,如图2所示,一个CU池中包含有多个CU,如图中所示有CU1和CU2两个,实际场景构建中,可以有更多的CU只是本实施例中不进行穷举。另外,如图所示,CU池中的各个CU可以与多个DU建立连接,比如,图中所示CU1、CU2均可以与DU1-1、1-2以及DU2-1、2-2建立连接,也可以CU1仅与DU1-1、1-2建立连接。进一步地,DU可以与用户设备(UE)建立连接。
具体来说,CU池中的CU和DU均通过IP连接,以保证数据连通性;CU池中的CU向所有的DU下发状态信息,具体可以包括有:处理能力和负载,或者错误信息等状态信息(周期性或者事件触发)。
并且,在DU中引入CU选择功能,DU根据CU的状态,在池中选择合适的CU为用户服务。
本实施例可以结合以下多种场景来说明在不同场景下为UE选取CU的处理流程:
场景一、负载均衡流程:
所述基于所述至少一个CU的状态信息,选取目标CU为用户设备UE提供服务,包括:
接收到UE发来的请求信息;
基于所述请求信息,以及所述至少一个CU的状态信息,从所述至少一个CU中选取得到目标CU为发来所述请求信息的UE提供服务;其中,所述状态信息中至少包括有所述CU的负载情况。
本场景中是由DU进行CU的选择,其中,用户发送的请求信息是以用户发起业务为例,比如,可以针对附着Attach,跟踪位置更新TAU,服务请求Service Request等流程。
结合图3,首先CU1、CU2可以向DU发送状态信息,通过状态信息发送来CU1、CU2的容量以及工作状态等;
当接收到UE发来的请求信息时,可以与原CU1断开连接,然后从CU1以及CU2中选取出当前负载低于低负载门限值的一个CU,也就是选择CU2为UE提供服务;
然后UE通过CU2基于执行后续处理流程。
场景二、由UE主动发起连接。
所述基于所述至少一个CU的状态信息,选取目标CU为用户设备UE提供服务,包括:
接收到当前为UE提供服务的原始CU发来的释放连接指示信息,将所述释放连接指示信息发送至所述UE;
接收到所述UE发来的更新请求,基于所述至少一个CU的负载情况,选取目标CU为用户设备UE提供服务;其中,所述目标CU与所述原始CU不同。
如图4所示,当UE处于建立RRC连接状态时,CU池中的CU1通过自身的状态信息确定自身的负载高于预设负载门限值时,CU1向DU发送RRC连接释放的通知;DU向UE发送RRC连接释放的通知;然后DU接收到UE发来的删除RRC连接的请求;再接收到UE发来的跟踪区更新的请求之后,DU发起选取新的CU的处理流程,DU根据至少一个CU的状态信息,选择CU池中的负载低于低负载门限值的一个CU为UE提供服务,比如,图中所示选取CU2为UE提供服务;进一步地,DU可以向选取的CU2发送TAU请求。
场景三、
向至少一个CU发送故障探测信息;
当确定所述至少一个CU中存在故障CU时,基于所述至少一个CU的状态信息,选取目标CU为用户设备UE提供服务;其中,所述目标CU与所述故障CU不同;其中,所述状态信息中至少包括所述至少一个CU的负载情况以及处理能力。
本场景可以适用于CU故障重新选择流程,如图5所示,DU接收CU池中的各个CU发来的状态信息(具体可以为图中的状态报告);DU周期性的向CU池中的各个CU发送故障探测(比如可以为心跳检测);若DU发现CU1发生故障或者发生错误,则重新选择CU;
DU根据状态信息选择负载低于低负载门限值的一个CU为UE提供服务,比如,选择图中的CU2进行服务;则DU与CU2建立逻辑连接;此后,UE与CU2进行后续处理流程。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就能够提供多个CU的状态信息,基于多个CU的状态信息为UE选取目标CU进行服务,从而能够避免由于CU和DU的关系固定配置,而出现的一旦CU发生故障的时候,对UE侧的业务产生影响较大的问题,能够结合CU池中的多个CU的状态为UE选取最合适的CU进行服务,从而保证了服务的可靠性。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如图6所示,包括:
步骤601:获取自身的状态信息、以及除自身外至少一个集中单元CU的状态信息;
步骤602:基于所述自身的状态信息以及至少一个CU的状态信息,选取目标CU为用户设备UE提供服务。
本实施例可以应用于CU中。首先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例对应的场景,如图2所示,一个CU池中包含有多个CU,如图中所示有CU1和CU2两个,实际场景构建中,可以有更多的CU只是本实施例中不进行穷举。另外,如图所示,CU池中的各个CU可以与多个DU建立连接,比如,图中所示CU1、CU2均可以与DU1-1、1-2以及DU2-1、2-2建立连接,也可以CU1仅与DU1-1、1-2建立连接。进一步地,DU可以与用户设备(UE)建立连接。
具体来说,CU池中的CU和DU均通过IP连接,以保证数据连通性;CU池中的CU向所有的DU下发状态信息,具体可以包括有:处理能力和负载,或者错误信息等状态信息(周期性或者事件触发)。
并且,在DU中引入CU选择功能,DU根据CU的状态,在池中选择合适的CU为用户服务。
本实施例可以结合以下多种场景来说明在不同场景下为UE选取CU的处理流程:
场景一、负载均衡流程:
所述基于所述自身的状态信息以及至少一个CU的状态信息,选取目标CU为用户设备UE提供服务,包括:
接收到UE发来的请求信息;
基于所述请求信息,基于自身的状态信息以及除自身外所述至少一个CU的状态信息,从所述至少一个CU中选取得到目标CU为发来所述请求信息的UE提供服务。
本场景中是由DU进行CU的选择,其中,用户发送的请求信息是以用户发起业务为例,比如,可以针对附着Attach,跟踪位置更新TAU,服务请求Service Request等流程。
结合图3,首先CU1、CU2可以向DU发送状态信息,通过状态信息发送来CU1、CU2的容量以及工作状态等;
当接收到UE发来的请求信息时,可以与原CU1断开连接,然后从CU1以及CU2中选取出当前负载低于低负载门限值的一个CU,也就是选择CU2为UE提供服务;
然后UE通过CU2基于执行后续处理流程。
场景二、由UE主动发起连接。
基于自身的状态信息,确定当前的负载是否超过预设负载门限值;
若超过所述预设负载门限值,则向CU发送释放连接指示信息;
相应的,所述基于所述至少一个CU的状态信息,选取目标CU为用户设备UE提供服务,包括:
接收到当前为UE提供服务的原始CU发来的释放连接指示信息,将所述释放连接指示信息发送至所述UE;
接收到所述UE发来的更新请求,基于所述至少一个CU的负载情况,选取目标CU为用户设备UE提供服务;其中,所述目标CU与所述原始CU不同。
如图4所示,当UE处于建立RRC连接状态时,CU池中的CU1通过自身的状态信息确定自身的负载高于预设负载门限值时,CU1向DU发送RRC连接释放的通知;DU向UE发送RRC连接释放的通知;然后DU接收到UE发来的删除RRC连接的请求;再接收到UE发来的跟踪区更新的请求之后,DU发起选取新的CU的处理流程,DU根据至少一个CU的状态信息,选择CU池中的负载低于低负载门限值的一个CU为UE提供服务,比如,图中所示选取CU2为UE提供服务;进一步地,DU可以向选取的CU2发送TAU请求。
场景三、
基于所述自身的状态信息,确定自身的负载处于超过预设负载门限值的状态;
从除自身外的至少一个CU的状态信息,选取目标CU为所述UE提供服务;
将选取的目标CU的信息发送至分布式单元DU。
本场景可以适用于CU重新选择流程,如图7所示,接收到UE发来的RRC连接信息,CU1基于自身的状态信息判断是否处于负载过高的状态;若是,则CU1基于其他CU的状态信息,从其他CU中选取负载低于低负载门限值的一个CU(比如CU2)为UE提供服务;然后CU1向CU2共享UE的上下文,以使得CU2为UE提供服务;CU1向DU发送重新选择CU2的通知信息;并且CU2余核心网进行路径切换处理;UE与CU2进行传输数据的操作。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就能够提供多个CU的状态信息,基于多个CU的状态信息为UE选取目标CU进行服务,从而能够避免由于CU和DU的关系固定配置,而出现的一旦CU发生故障的时候,对UE侧的业务产生影响较大的问题,能够结合CU池中的多个CU的状态为UE选取最合适的CU进行服务,从而保证了服务的可靠性。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DU,如图8所示,包括:
信息接收单元81,用于接收到至少一个集中单元CU发来的状态信息;
信息处理单元82,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一个CU的状态信息,选取目标CU为用户设备UE提供服务。
本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分布式单元DU中。首先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例对应的场景,如图2所示,一个CU池中包含有多个CU,如图中所示有CU1和CU2两个,实际场景构建中,可以有更多的CU只是本实施例中不进行穷举。另外,如图所示,CU池中的各个CU可以与多个DU建立连接,比如,图中所示CU1、CU2均可以与DU1-1、1-2以及DU2-1、2-2建立连接,也可以CU1仅与DU1-1、1-2建立连接。进一步地,DU可以与用户设备(UE)建立连接。
具体来说,CU池中的CU和DU均通过IP连接,以保证数据连通性;CU池中的CU向所有的DU下发状态信息,具体可以包括有:处理能力和负载,或者错误信息等状态信息(周期性或者事件触发)。
并且,在DU中引入CU选择功能,DU根据CU的状态,在池中选择合适的CU为用户服务。
本实施例可以结合以下多种场景来说明在不同场景下为UE选取CU的处理流程:
场景一、负载均衡流程:
所述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到UE发来的请求信息;
信息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请求信息,以及所述至少一个CU的状态信息,从所述至少一个CU中选取得到目标CU为发来所述请求信息的UE提供服务;其中,所述状态信息中至少包括有所述CU的负载情况。
本场景中是由DU进行CU的选择,其中,用户发送的请求信息是以用户发起业务为例,比如,可以针对附着Attach,跟踪位置更新TAU,服务请求Service Request等流程。
结合图3,首先CU1、CU2可以向DU发送状态信息,通过状态信息发送来CU1、CU2的容量以及工作状态等;
当接收到UE发来的请求信息时,可以与原CU1断开连接,然后从CU1以及CU2中选取出当前负载低于低负载门限值的一个CU,也就是选择CU2为UE提供服务;
然后UE通过CU2基于执行后续处理流程。
场景二、由UE主动发起连接。
所述信息处理单元,用于接收到当前为UE提供服务的原始CU发来的释放连接指示信息,将所述释放连接指示信息发送至所述UE;
接收到所述UE发来的更新请求,基于所述至少一个CU的负载情况,选取目标CU为用户设备UE提供服务;其中,所述目标CU与所述原始CU不同。
如图4所示,当UE处于建立RRC连接状态时,CU池中的CU1通过自身的状态信息确定自身的负载高于预设负载门限值时,CU1向DU发送RRC连接释放的通知;DU向UE发送RRC连接释放的通知;然后DU接收到UE发来的删除RRC连接的请求;再接收到UE发来的跟踪区更新的请求之后,DU发起选取新的CU的处理流程,DU根据至少一个CU的状态信息,选择CU池中的负载低于低负载门限值的一个CU为UE提供服务,比如,图中所示选取CU2为UE提供服务;进一步地,DU可以向选取的CU2发送TAU请求。
场景三、
信息处理单元,用于向至少一个CU发送故障探测信息;当确定所述至少一个CU中存在故障CU时,基于所述至少一个CU的状态信息,选取目标CU为用户设备UE提供服务;其中,所述目标CU与所述故障CU不同;其中,所述状态信息中至少包括所述至少一个CU的负载情况以及处理能力。
本场景可以适用于CU故障重新选择流程,如图5所示,DU接收CU池中的各个CU发来的状态信息(具体可以为图中的状态报告);DU周期性的向CU池中的各个CU发送故障探测(比如可以为心跳检测);若DU发现CU1发生故障或者发生错误,则重新选择CU;
DU根据状态信息选择负载低于低负载门限值的一个CU为UE提供服务,比如,选择图中的CU2进行服务;则DU与CU2建立逻辑连接;此后,UE与CU2进行后续处理流程。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就能够提供多个CU的状态信息,基于多个CU的状态信息为UE选取目标CU进行服务,从而能够避免由于CU和DU的关系固定配置,而出现的一旦CU发生故障的时候,对UE侧的业务产生影响较大的问题,能够结合CU池中的多个CU的状态为UE选取最合适的CU进行服务,从而保证了服务的可靠性。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DU,如图9所示,包括:
通信接口91,用于接收到至少一个集中单元CU发来的状态信息;
处理器92,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一个CU的状态信息,选取目标CU为用户设备UE提供服务。
本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分布式单元DU中。首先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例对应的场景,如图2所示,一个CU池中包含有多个CU,如图中所示有CU1和CU2两个,实际场景构建中,可以有更多的CU只是本实施例中不进行穷举。另外,如图所示,CU池中的各个CU可以与多个DU建立连接,比如,图中所示CU1、CU2均可以与DU1-1、1-2以及DU2-1、2-2建立连接,也可以CU1仅与DU1-1、1-2建立连接。进一步地,DU可以与用户设备(UE)建立连接。
具体来说,CU池中的CU和DU均通过IP连接,以保证数据连通性;CU池中的CU向所有的DU下发状态信息,具体可以包括有:处理能力和负载,或者错误信息等状态信息(周期性或者事件触发)。
并且,在DU中引入CU选择功能,DU根据CU的状态,在池中选择合适的CU为用户服务。
本实施例可以结合以下多种场景来说明在不同场景下为UE选取CU的处理流程:
场景一、负载均衡流程:
所述通信接口91,用于接收到UE发来的请求信息;处理器92,用于基于所述请求信息,以及所述至少一个CU的状态信息,从所述至少一个CU中选取得到目标CU为发来所述请求信息的UE提供服务;其中,所述状态信息中至少包括有所述CU的负载情况。
本场景中是由DU进行CU的选择,其中,用户发送的请求信息是以用户发起业务为例,比如,可以针对附着Attach,跟踪位置更新TAU,服务请求Service Request等流程。
结合图3,首先CU1、CU2可以向DU发送状态信息,通过状态信息发送来CU1、CU2的容量以及工作状态等;
当接收到UE发来的请求信息时,可以与原CU1断开连接,然后从CU1以及CU2中选取出当前负载低于低负载门限值的一个CU,也就是选择CU2为UE提供服务;
然后UE通过CU2基于执行后续处理流程。
场景二、由UE主动发起连接。
所述处理器92,用于接收到当前为UE提供服务的原始CU发来的释放连接指示信息,将所述释放连接指示信息发送至所述UE;
接收到所述UE发来的更新请求,基于所述至少一个CU的负载情况,选取目标CU为用户设备UE提供服务;其中,所述目标CU与所述原始CU不同。
如图4所示,当UE处于建立RRC连接状态时,CU池中的CU1通过自身的状态信息确定自身的负载高于预设负载门限值时,CU1向DU发送RRC连接释放的通知;DU向UE发送RRC连接释放的通知;然后DU接收到UE发来的删除RRC连接的请求;再接收到UE发来的跟踪区更新的请求之后,DU发起选取新的CU的处理流程,DU根据至少一个CU的状态信息,选择CU池中的负载低于低负载门限值的一个CU为UE提供服务,比如,图中所示选取CU2为UE提供服务;进一步地,DU可以向选取的CU2发送TAU请求。
场景三、
处理器92,用于向至少一个CU发送故障探测信息;当确定所述至少一个CU中存在故障CU时,基于所述至少一个CU的状态信息,选取目标CU为用户设备UE提供服务;其中,所述目标CU与所述故障CU不同;其中,所述状态信息中至少包括所述至少一个CU的负载情况以及处理能力。
本场景可以适用于CU故障重新选择流程,如图5所示,DU接收CU池中的各个CU发来的状态信息(具体可以为图中的状态报告);DU周期性的向CU池中的各个CU发送故障探测(比如可以为心跳检测);若DU发现CU1发生故障或者发生错误,则重新选择CU;
DU根据状态信息选择负载低于低负载门限值的一个CU为UE提供服务,比如,选择图中的CU2进行服务;则DU与CU2建立逻辑连接;此后,UE与CU2进行后续处理流程。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就能够提供多个CU的状态信息,基于多个CU的状态信息为UE选取目标CU进行服务,从而能够避免由于CU和DU的关系固定配置,而出现的一旦CU发生故障的时候,对UE侧的业务产生影响较大的问题,能够结合CU池中的多个CU的状态为UE选取最合适的CU进行服务,从而保证了服务的可靠性。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CU,如图10所示,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1001,用于获取自身的状态信息、以及除自身外至少一个集中单元CU的状态信息;
处理单元1002,用于基于所述自身的状态信息以及至少一个CU的状态信息,选取目标CU为用户设备UE提供服务。
首先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例对应的场景,如图2所示,一个CU池中包含有多个CU,如图中所示有CU1和CU2两个,实际场景构建中,可以有更多的CU只是本实施例中不进行穷举。另外,如图所示,CU池中的各个CU可以与多个DU建立连接,比如,图中所示CU1、CU2均可以与DU1-1、1-2以及DU2-1、2-2建立连接,也可以CU1仅与DU1-1、1-2建立连接。进一步地,DU可以与用户设备(UE)建立连接。
具体来说,CU池中的CU和DU均通过IP连接,以保证数据连通性;CU池中的CU向所有的DU下发状态信息,具体可以包括有:处理能力和负载,或者错误信息等状态信息(周期性或者事件触发)。
并且,在DU中引入CU选择功能,DU根据CU的状态,在池中选择合适的CU为用户服务。
本实施例可以结合以下多种场景来说明在不同场景下为UE选取CU的处理流程:
场景一、负载均衡流程:
信息获取单元1001,用于接收到UE发来的请求信息;
处理单元1002,用于基于所述请求信息,基于自身的状态信息以及除自身外所述至少一个CU的状态信息,从所述至少一个CU中选取得到目标CU为发来所述请求信息的UE提供服务。
本场景中是由DU进行CU的选择,其中,用户发送的请求信息是以用户发起业务为例,比如,可以针对附着Attach,跟踪位置更新TAU,服务请求Service Request等流程。
结合图3,首先CU1、CU2可以向DU发送状态信息,通过状态信息发送来CU1、CU2的容量以及工作状态等;
当接收到UE发来的请求信息时,可以与原CU1断开连接,然后从CU1以及CU2中选取出当前负载低于低负载门限值的一个CU,也就是选择CU2为UE提供服务;
然后UE通过CU2基于执行后续处理流程。
场景二、由UE主动发起连接。
处理单元1002,用于基于自身的状态信息,确定当前的负载是否超过预设负载门限值;
若超过所述预设负载门限值,则向CU发送释放连接指示信息;
相应的,所述基于所述至少一个CU的状态信息,选取目标CU为用户设备UE提供服务,包括:
接收到当前为UE提供服务的原始CU发来的释放连接指示信息,将所述释放连接指示信息发送至所述UE;
接收到所述UE发来的更新请求,基于所述至少一个CU的负载情况,选取目标CU为用户设备UE提供服务;其中,所述目标CU与所述原始CU不同。
如图4所示,当UE处于建立RRC连接状态时,CU池中的CU1通过自身的状态信息确定自身的负载高于预设负载门限值时,CU1向DU发送RRC连接释放的通知;DU向UE发送RRC连接释放的通知;然后DU接收到UE发来的删除RRC连接的请求;再接收到UE发来的跟踪区更新的请求之后,DU发起选取新的CU的处理流程,DU根据至少一个CU的状态信息,选择CU池中的负载低于低负载门限值的一个CU为UE提供服务,比如,图中所示选取CU2为UE提供服务;进一步地,DU可以向选取的CU2发送TAU请求。
场景三、
处理单元1002,用于基于所述自身的状态信息,确定自身的负载处于超过预设负载门限值的状态;
从除自身外的至少一个CU的状态信息,选取目标CU为所述UE提供服务;
将选取的目标CU的信息发送至分布式单元DU。
本场景可以适用于CU重新选择流程,如图7所示,接收到UE发来的RRC连接信息,CU1基于自身的状态信息判断是否处于负载过高的状态;若是,则CU1基于其他CU的状态信息,从其他CU中选取负载低于低负载门限值的一个CU(比如CU2)为UE提供服务;然后CU1向CU2共享UE的上下文,以使得CU2为UE提供服务;CU1向DU发送重新选择CU2的通知信息;并且CU2余核心网进行路径切换处理;UE与CU2进行传输数据的操作。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就能够提供多个CU的状态信息,基于多个CU的状态信息为UE选取目标CU进行服务,从而能够避免由于CU和DU的关系固定配置,而出现的一旦CU发生故障的时候,对UE侧的业务产生影响较大的问题,能够结合CU池中的多个CU的状态为UE选取最合适的CU进行服务,从而保证了服务的可靠性。
实施例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CU,包括:
通信接口,用于获取除自身外至少一个集中单元CU的状态信息;
处理器,用于获取自身的状态信息,基于所述自身的状态信息以及至少一个CU的状态信息,选取目标CU为用户设备UE提供服务。
首先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例对应的场景,如图2所示,一个CU池中包含有多个CU,如图中所示有CU1和CU2两个,实际场景构建中,可以有更多的CU只是本实施例中不进行穷举。另外,如图所示,CU池中的各个CU可以与多个DU建立连接,比如,图中所示CU1、CU2均可以与DU1-1、1-2以及DU2-1、2-2建立连接,也可以CU1仅与DU1-1、1-2建立连接。进一步地,DU可以与用户设备(UE)建立连接。
具体来说,CU池中的CU和DU均通过IP连接,以保证数据连通性;CU池中的CU向所有的DU下发状态信息,具体可以包括有:处理能力和负载,或者错误信息等状态信息(周期性或者事件触发)。
并且,在DU中引入CU选择功能,DU根据CU的状态,在池中选择合适的CU为用户服务。
本实施例可以结合以下多种场景来说明在不同场景下为UE选取CU的处理流程:
场景一、负载均衡流程:
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接收到UE发来的请求信息;
处理器,用于基于所述请求信息,基于自身的状态信息以及除自身外所述至少一个CU的状态信息,从所述至少一个CU中选取得到目标CU为发来所述请求信息的UE提供服务。
本场景中是由DU进行CU的选择,其中,用户发送的请求信息是以用户发起业务为例,比如,可以针对附着Attach,跟踪位置更新TAU,服务请求Service Request等流程。
结合图3,首先CU1、CU2可以向DU发送状态信息,通过状态信息发送来CU1、CU2的容量以及工作状态等;
当接收到UE发来的请求信息时,可以与原CU1断开连接,然后从CU1以及CU2中选取出当前负载低于低负载门限值的一个CU,也就是选择CU2为UE提供服务;
然后UE通过CU2基于执行后续处理流程。
场景二、由UE主动发起连接。
处理器,用于基于自身的状态信息,确定当前的负载是否超过预设负载门限值;
若超过所述预设负载门限值,则向CU发送释放连接指示信息;
相应的,所述基于所述至少一个CU的状态信息,选取目标CU为用户设备UE提供服务,包括:
接收到当前为UE提供服务的原始CU发来的释放连接指示信息,将所述释放连接指示信息发送至所述UE;
接收到所述UE发来的更新请求,基于所述至少一个CU的负载情况,选取目标CU为用户设备UE提供服务;其中,所述目标CU与所述原始CU不同。
如图4所示,当UE处于建立RRC连接状态时,CU池中的CU1通过自身的状态信息确定自身的负载高于预设负载门限值时,CU1向DU发送RRC连接释放的通知;DU向UE发送RRC连接释放的通知;然后DU接收到UE发来的删除RRC连接的请求;再接收到UE发来的跟踪区更新的请求之后,DU发起选取新的CU的处理流程,DU根据至少一个CU的状态信息,选择CU池中的负载低于低负载门限值的一个CU为UE提供服务,比如,图中所示选取CU2为UE提供服务;进一步地,DU可以向选取的CU2发送TAU请求。
场景三、
处理器,用于基于所述自身的状态信息,确定自身的负载处于超过预设负载门限值的状态;
从除自身外的至少一个CU的状态信息,选取目标CU为所述UE提供服务;
将选取的目标CU的信息发送至分布式单元DU。
本场景可以适用于CU重新选择流程,如图7所示,接收到UE发来的RRC连接信息,CU1基于自身的状态信息判断是否处于负载过高的状态;若是,则CU1基于其他CU的状态信息,从其他CU中选取负载低于低负载门限值的一个CU(比如CU2)为UE提供服务;然后CU1向CU2共享UE的上下文,以使得CU2为UE提供服务;CU1向DU发送重新选择CU2的通知信息;并且CU2余核心网进行路径切换处理;UE与CU2进行传输数据的操作。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就能够提供多个CU的状态信息,基于多个CU的状态信息为UE选取目标CU进行服务,从而能够避免由于CU和DU的关系固定配置,而出现的一旦CU发生故障的时候,对UE侧的业务产生影响较大的问题,能够结合CU池中的多个CU的状态为UE选取最合适的CU进行服务,从而保证了服务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实施例一、二中所述方法的步骤。并且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执行实施例一、二中所提供的方法的各个步骤,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装置,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21)

1.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分布式单元DU,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到至少一个集中单元CU发来的状态信息;
基于所述至少一个CU的状态信息,选取目标CU为用户设备UE提供服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至少一个CU的状态信息,选取目标CU为用户设备UE提供服务,包括:
接收到UE发来的请求信息;
基于所述请求信息,以及所述至少一个CU的状态信息,从所述至少一个CU中选取得到目标CU为发来所述请求信息的UE提供服务;其中,所述状态信息中至少包括有所述CU的负载情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至少一个CU的状态信息,选取目标CU为用户设备UE提供服务,包括:
接收到当前为UE提供服务的原始CU发来的释放连接指示信息,将所述释放连接指示信息发送至所述UE;
接收到所述UE发来的更新请求,基于所述至少一个CU的负载情况,选取目标CU为用户设备UE提供服务;其中,所述目标CU与所述原始CU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至少一个CU发送故障探测信息;
当确定所述至少一个CU中存在故障CU时,基于所述至少一个CU的状态信息,选取目标CU为用户设备UE提供服务;其中,所述目标CU与所述故障CU不同;其中,所述状态信息中至少包括所述至少一个CU的负载情况以及处理能力。
5.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CU,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自身的状态信息、以及除自身外至少一个集中单元CU的状态信息;
基于所述自身的状态信息以及至少一个CU的状态信息,选取目标CU为用户设备UE提供服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自身的状态信息以及至少一个CU的状态信息,选取目标CU为用户设备UE提供服务,包括:
接收到UE发来的请求信息;
基于所述请求信息,基于自身的状态信息以及除自身外所述至少一个CU的状态信息,从所述至少一个CU中选取得到目标CU为发来所述请求信息的UE提供服务。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自身的状态信息以及至少一个CU的状态信息,选取目标CU为用户设备UE提供服务,包括:
基于所述自身的状态信息,确定自身的负载处于超过预设负载门限值的状态;
从除自身外的至少一个CU的状态信息,选取目标CU为所述UE提供服务;
将选取的目标CU的信息发送至分布式单元DU。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自身的状态信息,确定当前的负载是否超过预设负载门限值;
若超过所述预设负载门限值,则向CU发送释放连接指示信息。
9.一种DU,其特征在于,所述DU包括:
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到至少一个集中单元CU发来的状态信息;
信息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一个CU的状态信息,选取目标CU为用户设备UE提供服务。
10.一种DU,其特征在于,所述DU包括:
通信接口,用于接收到至少一个集中单元CU发来的状态信息;
处理器,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一个CU的状态信息,选取目标CU为用户设备UE提供服务。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CU,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接收到UE发来的请求信息;基于所述请求信息,以及所述至少一个CU的状态信息,从所述至少一个CU中选取得到目标CU为发来所述请求信息的UE提供服务;其中,所述状态信息中至少包括有所述CU的负载情况。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CU,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接收到当前为UE提供服务的原始CU发来的释放连接指示信息,将所述释放连接指示信息发送至所述UE;接收到所述UE发来的更新请求,基于所述至少一个CU的负载情况,选取目标CU为用户设备UE提供服务;其中,所述目标CU与所述原始CU不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CU,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向至少一个CU发送故障探测信息;当确定所述至少一个CU中存在故障CU时,基于所述至少一个CU的状态信息,选取目标CU为用户设备UE提供服务;其中,所述目标CU与所述故障CU不同;其中,所述状态信息中至少包括所述至少一个CU的负载情况以及处理能力。
14.一种CU,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自身的状态信息、以及除自身外至少一个集中单元CU的状态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自身的状态信息以及至少一个CU的状态信息,选取目标CU为用户设备UE提供服务。
15.一种CU,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信接口,用于获取除自身外至少一个集中单元CU的状态信息;
处理器,用于获取自身的状态信息,基于所述自身的状态信息以及至少一个CU的状态信息,选取目标CU为用户设备UE提供服务。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CU,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接收到UE发来的请求信息;基于所述请求信息,基于自身的状态信息以及除自身外所述至少一个CU的状态信息,从所述至少一个CU中选取得到目标CU为发来所述请求信息的UE提供服务。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CU,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基于所述自身的状态信息,确定自身的负载处于超过预设负载门限值的状态;从除自身外的至少一个CU的状态信息,选取目标CU为所述UE提供服务;
将选取的目标CU的信息发送至分布式单元DU。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CU,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基于自身的状态信息,确定当前的负载是否超过预设负载门限值;若超过所述预设负载门限值,则向CU发送释放连接指示信息。
19.一种DU,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20.一种CU,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21.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710648330.5A 2017-08-01 2017-08-01 一种控制方法、分布式单元、集中单元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5480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48330.5A CN109548037B (zh) 2017-08-01 2017-08-01 一种控制方法、分布式单元、集中单元及存储介质
PCT/CN2018/090286 WO2019024599A1 (zh) 2017-08-01 2018-06-07 控制方法、分布式单元、集中单元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48330.5A CN109548037B (zh) 2017-08-01 2017-08-01 一种控制方法、分布式单元、集中单元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48037A true CN109548037A (zh) 2019-03-29
CN109548037B CN109548037B (zh) 2020-09-11

Family

ID=65232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48330.5A Active CN109548037B (zh) 2017-08-01 2017-08-01 一种控制方法、分布式单元、集中单元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48037B (zh)
WO (1) WO2019024599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07542A (zh) * 2019-12-02 2020-05-05 南京中科晶上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Cu-du分布架构连接故障自愈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69140A (zh) * 2019-09-09 2021-03-0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链路恢复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672368A (zh) * 2020-12-17 2021-04-16 深圳金信诺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CU Pool下动态部署CU的方法及系统
WO2021232852A1 (zh) * 2020-05-18 2021-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接入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US11388630B2 (en) * 2018-07-24 2022-07-12 Zte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in baseband processing split architecture, and storage medium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26796A1 (en) * 2019-08-14 2021-02-18 Zte Corporation Network reselection for a network sharing split architecture
WO2024035299A1 (en) * 2022-08-08 2024-02-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ervice continuity on cu-cp failure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6558A (zh) * 2008-09-26 2010-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动态通信接口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3142662A2 (en) * 2012-03-23 2013-09-26 Corning Mobile Access Ltd. Radio-frequency integrated circuit (rfic) chip(s) for providing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functionalities, and related components,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4365126A (zh) * 2012-06-26 2015-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动态小区配置的方法和系统
CN105101291A (zh) * 2014-05-20 2015-11-25 索尼公司 用于无线网络中的测量装置和方法以及控制装置和方法
WO2015183791A1 (en) * 2014-05-28 2015-12-03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Inc. MULTIPLE APPLICATION MODULES (MAMs) FOR MONITORING SIGNALS IN COMPONENTS IN WIRELESS DISTRIBUTION SYSTEMS, INCLUDING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DASs),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160337010A1 (en) * 2015-05-14 2016-11-17 Lg Electronics Inc. Reducing internal signaling burden in the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CN106162730A (zh) * 2016-07-12 2016-11-23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17025966A1 (en) * 2015-08-12 2017-02-16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Evaluating performance of remote units on a per remote unit basis in a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das)
CN106538037A (zh) * 2016-09-26 2017-03-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无线承载的配置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70127362A1 (en) * 2015-11-02 2017-05-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an access procedure
CN106664745A (zh) * 2014-06-23 2017-05-10 意大利电信股份公司 用于减少集中式无线电接入网络(c‑ran)中前传负载的方法
CN106797292A (zh) * 2014-09-04 2017-05-3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高效资源分配
CN106921996A (zh) * 2017-05-12 2017-07-0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层2统计量的统计方法、cu及du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02106B (zh) * 2016-06-20 2020-03-2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终端接入的方法、装置及网络架构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6558A (zh) * 2008-09-26 2010-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动态通信接口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3142662A2 (en) * 2012-03-23 2013-09-26 Corning Mobile Access Ltd. Radio-frequency integrated circuit (rfic) chip(s) for providing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functionalities, and related components,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4365126A (zh) * 2012-06-26 2015-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动态小区配置的方法和系统
CN105101291A (zh) * 2014-05-20 2015-11-25 索尼公司 用于无线网络中的测量装置和方法以及控制装置和方法
WO2015183791A1 (en) * 2014-05-28 2015-12-03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Inc. MULTIPLE APPLICATION MODULES (MAMs) FOR MONITORING SIGNALS IN COMPONENTS IN WIRELESS DISTRIBUTION SYSTEMS, INCLUDING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DASs),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6664745A (zh) * 2014-06-23 2017-05-10 意大利电信股份公司 用于减少集中式无线电接入网络(c‑ran)中前传负载的方法
CN106797292A (zh) * 2014-09-04 2017-05-3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高效资源分配
US20160337010A1 (en) * 2015-05-14 2016-11-17 Lg Electronics Inc. Reducing internal signaling burden in the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WO2017025966A1 (en) * 2015-08-12 2017-02-16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Evaluating performance of remote units on a per remote unit basis in a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das)
US20170127362A1 (en) * 2015-11-02 2017-05-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an access procedure
CN106162730A (zh) * 2016-07-12 2016-11-23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6538037A (zh) * 2016-09-26 2017-03-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无线承载的配置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921996A (zh) * 2017-05-12 2017-07-0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层2统计量的统计方法、cu及du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EC: "Whether a gNB-DU can be connected with multiple gNB-CUs", 《3GPP TSG-RAN WG3 #96:R3-171682》 *
NOKIA, ALCATEL-LUCENT SHANGHAI BELL: "TP of F1-C UE associated functions (TS 38.473)", 《3GPP TSG RAN WG3 ADHOC NR:R3-172332》 *
NOKIA, ALCATEL-LUCENT SHANGHAI BELL: "TP of Load management (TS 38.473)", 《3GPP TSG RAN WG3 ADHOC NR,R3-172313》 *
SAMSUNG, KT,: "F1AP function definition and categorization", 《3GPP TSG-RAN WG3 MEETING AD HOC:R3-172246》 *
ZTE: "Impacts on Radio Aggregation Scenarios due to CU-DU Separation", 《3GPP TSG RAN WG3 MEETING#92:R3-161104》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88630B2 (en) * 2018-07-24 2022-07-12 Zte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in baseband processing split architectur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2469140A (zh) * 2019-09-09 2021-03-0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链路恢复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07542A (zh) * 2019-12-02 2020-05-05 南京中科晶上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Cu-du分布架构连接故障自愈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232852A1 (zh) * 2020-05-18 2021-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接入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CN112672368A (zh) * 2020-12-17 2021-04-16 深圳金信诺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CU Pool下动态部署CU的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48037B (zh) 2020-09-11
WO2019024599A1 (zh) 2019-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48037A (zh) 一种控制方法、分布式单元、集中单元及存储介质
CN103856979B (zh) 将失败事件发送给无线通信网络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WO2022062627A1 (zh) 一种小区驻留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4380809B (zh) 接入点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10557776A (zh) 网络连接的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024314A (zh) 一种选择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EP2265054B1 (en) Overload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7690162A (zh) 小区连接失败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447660B (zh) 终端设备的网络漫游控制方法、装置和云端控制设备
CN103384396B (zh) 移动终端重定向到目标网络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935452B (zh) 一种基于pool组网的数字集群系统实现方法
CN101959239A (zh) 历史小区信息应用方法、切换目标小区确定方法及系统
WO2019011408A1 (en) MEC APPLICATION TRANSFER
CN103763746B (zh) 网络切换装置和网络切换方法
CN109246774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6465237A (zh) 无线通信方法、处理器及无线终端
CN105338500B (zh) 一种数字集群lte网络中ptt pool的实现方法
CN108616942A (zh) 通信的方法、接入网设备和终端
CN105557023A (zh) 无线电信网络节点和方法
CN103797854B (zh) 无线连接恢复方法、移动通信系统、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5898787B (zh) 故障弱化下基站通信的恢复方法、基站、装置和通信设备
CN114902742A (zh) 一种漫游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567064A (zh) 一种终端及其接入失败后的处理方法
CN109600796A (zh) 一种载波间负载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KR20220134614A (ko) 슬라이스 액세스 실패를 줄이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2 Xuanwumen West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53

Patentee after: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 LTD., Research Institute

Patentee after: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32 Xuanwumen West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53

Patentee befor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 LTD., Research Institute

Patentee befor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