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86558A - 一种建立动态通信接口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立动态通信接口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686558A CN101686558A CN200810216524A CN200810216524A CN101686558A CN 101686558 A CN101686558 A CN 101686558A CN 200810216524 A CN200810216524 A CN 200810216524A CN 200810216524 A CN200810216524 A CN 200810216524A CN 101686558 A CN101686558 A CN 10168655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 access network
- radio access
- network entity
- set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8 mig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012 mi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立动态通信接口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无线接入网实体设置门限、迟滞和其它参数,其中设置门限、迟滞和其它参数用于确定建立通信接口或者释放通信接口;无线接入网实体收集判决信息;无线接入网实体在收集的判决信息满足建立或释放通信接口的门限和迟滞条件时,向另一无线接入网实体发送建立通信接口或者释放通信接口的请求;无线接入网实体接收所述另一无线接入网实体发送的响应或失败信息。本发明同时还公开了一种建立动态通信接口的装置和系统。本发明可以在引入大量私有基站的情况下,很好地支持用户设备的移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建立动态通信接口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长期演进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于私有基站(Home Node B,HNB)的需求越来越急迫。HNB包括私有基站、家庭基站、室内基站、以及室内接入点等。HNB是指小型化的、家庭或者办公室用的小基站,可能是完全私有的,也可以在设置不同优先级、权限的情况下,开放给大众使用。HNB的所有权归私人,而不是政府或者运营商,其使用对象不仅限于小范围的用户,也可能是大范围的用户。HNB可能集成部分或者全部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的功能,通过一个HNB网关(HNB Gateway,HNB GW)接入核心网(Core Network,CN)。
HNB的基本特点是:其由用户自己购买,自己安装;由于HNB是用户自己购买、自己安装的,所以通常情况下,用户不愿意将自己的HNB提供给别人使用;HNB通常是使用已经存在的线路接入移动网络的;与传统的宏基站相比,HNB体积较小、发射功率小。
正是由于HNB具有上述特点,所以可以为HNB的用户提供更低廉的通讯资费、更方便的接入移动网络,并且可以帮助运营商提高网络覆盖、减少网络覆盖盲点、提高网络容量。有鉴于HNB为用户和运营商带来的益处,HNB将会被大量使用。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的RNC之间可以通过OAM(Operation,Administration,Maintenance,操作管理维护)配置的Iur接口进行通信。通过Iur接口连接各RNC,RNC可以支持UE在Cell PCH、URA PCH或者Cell FACH状态下的移动性,且能够很好的支持跨RNC之间的软切换,减少相互的干扰以及交换干扰信息、负载信息等。但是HNB数量巨大,通过OAM配置Iur接口会消耗过大的资源,因此难以通过OAM配置Iur接口。在无法通过Iur接口连接的情况下,HNB无法支持UE在Cell PCH、URA PCH或者Cell FACH状态下的移动性、从而无法支持跨HNB的软切换和交换干扰信息、负载信息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各实施方式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动态建立通信接口的方法,使得在私有基站大量引入的情况下,能够很好的支持UE的移动性。
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同时还提供了一种动态建立通信接口的装置及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各实施例提供了以下技术解决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建立动态通信接口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无线接入网实体设置门限和迟滞参数,作为建立通信接口的门限和迟滞条件;
无线接入网实体收集判决信息;
无线接入网实体在确认所述收集的判决信息满足建立通信接口的门限和迟滞条件时,向另一无线接入网实体发送建立通信接口的请求;以及
无线接入网实体接收所述另一无线接入网实体基于所述建立通信接口的请求发送的响应,并根据所述接收的信息建立通信接口。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无线接入网实体,该无线接入网实体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其中,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收集判决信息,向另一无线接入网实体发送建立通信接口的请求,以及接收所述另一无线接入网实体发送的通信接口建立的响应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
设置门限和迟滞参数,作为建立通信接口的门限和迟滞条件;
在确认所述收发模块收集的判决信息满足所述建立通信接口的门限和迟滞条件时,通过所述收发模块向所述另一无线接入网实体发送建立通信接口的请求;以及
根据所述收发模块接收的所述响应信息,建立通信接口。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无线接入网实体,该无线接入网实体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其中,所述收发模块用于接收另一无线接入网实体发送的建立通信接口的请求,并向所述另一无线接入网实体发送响应;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的建立通信接口的请求通过所述收发模块发送建立通信接口的响应;以及在本无线接入网实体和所述另一无线接入网实体不属于同一封闭用户组,且没有连接到同一私有基站网关时,通过所述收发模块发送建立通信接口失败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建立动态通信接口的系统,该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无线接入网实体,其中,所述无线接入网实体用于,
设置门限和迟滞参数,作为建立通信接口的门限和迟滞条件;
收集判决信息;
在确认所述收集的判决信息满足所述建立通信接口的门限和迟滞条件时,向另一无线接入网实体发送建立通信接口的请求;以及
接收所述另一无线接入网实体基于所述建立通信接口的请求发送的响应或失败信息,并根据所述接收的信息建立通信接口。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释放动态通信接口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无线接入网实体设置门限和迟滞参数,作为释放通信接口的门限和迟滞条件;
无线接入网实体收集判决信息;
无线接入网实体在确认所述收集的判决信息满足释放通信接口的门限和迟滞条件,且已经存在动态通信接口时,向与本无线接入网实体通过动态通信接口相连的无线接入网实体发送释放通信接口的请求;以及
无线接入网实体接收所述与本无线接入网实体通过动态通信接口相连的无线接入网实体基于所述释放通信接口的请求发送的响应,并根据所述接收的信息释放通信接口。
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无线接入网实体,该无线接入网实体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其中,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收集判决信息、向与本无线接入网实体通过动态通信接口相连的无线接入网实体发送释放通信接口的请求以及接收该无线接入网实体发送的通信接口释放的响应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
设置门限和迟滞参数,作为释放通信接口的门限和迟滞条件;
在确认所述收发模块收集的判决信息满足所述释放通信接口的门限和迟滞条件时,通过所述收发模块向与本无线接入网实体通过动态通信接口相连的无线接入网实体发送释放通信接口的请求;以及
根据所述收发模块接收的所述响应信息,释放通信接口。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释放动态通信接口的系统,该系统包括至少两个通过动态通信接口相连的无线接入网实体,其中,所述无线接入网实体用于,
设置门限和迟滞参数,作为释放通信接口的门限和迟滞条件;
收集判决信息;
在确认所述收集的判决信息满足所述释放通信接口的门限和迟滞条件时,向另一无线接入网实体发送释放通信接口的请求;以及
接收所述另一无线接入网实体基于所述释放通信接口的请求发送的响应或失败信息,并根据所述接收的信息释放通信接口。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态建立通信接口方法、装置及系统,各实施例通过在收集的信息满足设置的门限和迟滞条件时发送请求并基于响应建立通信接口,从而实现动态建立通信接口,因此使得无线接入网实体间能够通信,很好的支持了UE在Cell_PCH、URA_PCH或者Cell_FACH状态下的移动性,实现跨无线接入网实体的软切换。同时,通过动态建立的通信接口,无线接入网实体之间可以交换干扰和负载等信息,更好地支持UE的移动性。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释放动态通信接口的方法、装置及系统,各实施例通过在收集的信息满足设置的门限和迟滞条件时发送请求并基于响应释放通信接口,从而实现动态释放通信接口。因此,释放了通信接口后,无线接入网实体的资源被释放,节省了资源,也为新的通信接口的建立提供了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实现建立动态通信接口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Iur接口协议栈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Iur接口协议栈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接入网实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建立动态通信接口的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出了多个实施例,下面分别对这些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提到的HNB、RNC和HNB GW,只是一个示例,还可以是其他类似的无线接入网实体。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提及的Iur接口只是一个示例,还可以是其它类似的通信接口。
在大量HNB引入移动通信系统后,由于HNB的数量远远大于现有的RNC数量,而且HNB的部署是动态变化的,再通过单纯的OAM配置手段为HNB之间建立Iur接口需要花费大量的资源。这是对HNB能力、链路和信令负载的一个巨大考验,可能会导致无法建立HNB之间的Iur接口。如果无法建立HNB之间的Iur接口,则无法支持UE在Cell_PCH、URA_PCH或者Cell_FACH状态下的移动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立动态通信接口的方法,该方法具体如附图1所示。
所述的建立动态通信接口的方法包括:
步骤101,HNB根据HNB GW的配置设置所需的门限、迟滞参数以及其他参数。
其中,门限和迟滞参数例如包括:切换相关的门限和迟滞参数、负载平衡相关的门限和迟滞参数、干扰相关的门限和迟滞参数等。其他参数例如包括:与链路同步相关的计时器和计数器,以及相邻HNB的开关机的指示等。其中,所述所需的门限、迟滞参数和其他参数通常为,判决是否进行切换所需的门限、迟滞参数和其他参数。设置的上述参数可分为,建立Iur接口所需的参数和释放Iur接口所需的参数。在上述参数中,门限和迟滞参数为最关键的参数,可以不包括其他参数,下述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步骤102,HNB通过与其通信的UE或自身的测量,收集所需的判决信息。
该所需的判决信息例如包括:服务小区和邻小区的信号强度、服务小区和邻小区的负载信息、服务小区和邻小区的干扰信息、链路失步信息以及邻小区的开关信息等。其中,信号强度所需参数例如包括:信噪比、路径损耗、接收信号强度以及信道质量指示(CQI)、应答(ACK)指示、否定应答(NACK)指示等;负载信息所需参数例如包括:接收传输信号总功率、码域发射功率(Transmitted Code Power,TCP)等;干扰信息所需参数例如包括:小区噪声因子、上行底噪参数、路径损耗以及接收信号强度等。
在步骤102中,邻小区的开关信息例如可以通过HNB的下行检测功能获得,或者根据收集的UE上报的邻区信号的有无判断邻小区的开关。
步骤103,根据步骤102中收集的信息,如果收集的参数满足建立Iur接口或者释放Iur接口的门限和迟滞条件,进行步骤104或者步骤106;如果收集的参数不满足建立或者释放Iur接口的门限和迟滞条件,继续执行步骤102。
其中,能够满足所述设置的门限和迟滞条件的情况例如有:移动性触发的切换,尤其是前向切换;相邻HNB的开关;负载平衡触发的切换;干扰引起的切换以及失步引起的前向切换。
步骤104,HNB向其它HNB(HNB′)发送建立Iur接口的请求。
其中,HNB可以通过向HNB GW请求或者OAM获得HNB′的地址。所述发送的建立Iur接口的请求可以包括HNB的标识、Iur接口建立的原因、HNB下的小区ID以及HNB所属的CSG等。其中,HNB的标识可以是RNCID或者是HNB GW内部的RNC ID。
步骤105,在HNB′确认可以建立Iur接口时,HNB接收HNB′发送的Iur接口建立响应;在HNB′确认无法建立Iur接口时,HNB接收HNB′发送Iur接口建立失败信息。
所述Iur接口建立响应信息中可以包含HNB′的标识、HNB′下的小区ID以及HNB′所属的CSG等。其中,HNB′的标识可以是RNC ID或者是HNBGW内部的RNC ID。HNB′确认无法建立Iur接口的原因例如为,HNB′的资源被占用过多,无法再与HNB建立Iur接口。
步骤106,根据所述HNB接收到的HNB′发送的Iur接口建立响应,HNB建立与HNB′之间的Iur接口。
步骤107,HNB向其它HNB(HNB′)发送释放Iur接口的请求。
在建立了Iur接口的情况下,如果HNB不再需要该Iur接口,可以通过请求释放该接口,以节省资源。在步骤107中,所述发送的释放Iur接口的请求可以包括:HNB的标识、Iur接口建立的原因、HNB下的小区ID、HNB所属的CSG以及释放Iur接口的原因等。其中,HNB的标识可以是RNC ID或者是HNB GW内部的RNC ID。
步骤108,HNB接收HNB′发送的释放Iur接口的响应。
所述释放Iur接口的响应可以包含HNB′的标识,HNB′下的小区ID以及HNB′所属的CSG等。
步骤109,HNB根据HNB′发送的释放Iur接口的响应,释放与HNB′之间的Iur接口。
根据上述实施例,HNB和HNB′之间可以根据需要动态的建立Iur接口,通过动态建立的Iur接口,HNB和HNB′之间可以进行通信,因此能够支持UE在Cell_PCH、URA_PCH或者Cell_FACH状态下的移动性,能够实现跨HNB的软切换。
此外,动态建立的Iur接口还能够实现HNB之间干扰信息、负载信息等信息的交换,更好的实现UE的移动性。其中,交换HNB之间的干扰、负载等信息可以通过现有的RNSAP流程公共测量流程增加响应的测量项,或者增加独立的消息来指示对方小区本小区的干扰、负载信息的变化,所述独立的消息例如为资源指示信息。
并且,上述实施例还可以实现Iur接口的释放,从而在HNB和HNB′不再需要Iur接口时,通过释放Iur接口节省资源,为新的Iur接口的建立提供资源。
为了HNB之间Iur接口的动态建立更加的简单、可靠,可以限制HNB′与HNB属于同一个CSG或者HNB′与HNB连接到相同的HNB GW上。在此情况下,步骤105中HNB响HNB发送的Iur接口建立失败的原因还可能为,HNB与HNB′不属于同一个CSG或者HNB与HNB′连接到不同的HNBGW上。
此外,为了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保证UE的移动性,HNB还可能动态建立与宏小区之间的直接的Iur接口。其具体过程与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类似,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由HNB设置判决所需的门限和迟滞参数以及其他参数。HNB收集判决所需的信息,并根据收集的信息判断,所述设置的门限和迟滞条件是否满足。在建立Iur接口的条件被满足的情况下,HNB向RNC发送建立Iur接口的请求,RNC在确认可以建立Iur接口的情况下,向HNB发送Iur接口建立响应,从而实现HNB和RNC之间Iur接口的建立。在RNC确认无法建立Iur接口的情况下,向HNB发送Iur接口建立失败信息。在释放Iur接口的条件被满足的情况下,HNB向RNC发送释放Iur接口的请求,RNC向HNB发送Iur接口释放响应,从而实现HNB和RNC之间Iur接口的释放。故此,在HNB和RNC之间也可以直接的动态建立Iur接口,能够适应大量HNB动态应用的要求,很好的支持了UE在Cell_PCH、URA_PCH或者Cell_FACH状态下的移动性,并且很好的支持了跨HNB和RNC的软切换。
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也可以由RNC发起在HNB与RNC之间动态建立的直接的Iur接口,即由RNC完成下列行为:设置门限和迟滞等参数、收集所需的判决信息、根据收集的判决信息确定所设的门限和迟滞条件是否被满足、在满足条件时向HNB发送建立Iur接口或者释放Iur接口的请求、接收HNB发送的响应信息。
上述实施例中,由HNB或者RNC发起,在HNB与RNC之间动态建立直接的Iur接口。此外,还可以由HNB或者RNC发起,在HNB和RNC之间通过HNB GW动态建立Iur接口。为了统一HNB对外通信的方式,HNB可以通过HNB GW与RNC进行通信,即HNB GW需要对RNSAP等消息进行透传。HNB与RNC通过HNB GW建立Iur接口的方法与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类似,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HNB或者RNC设置所需门限和迟滞参数、收集所需的判决信息以及判断设置的门限和迟滞条件是否满足的步骤均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在建立Iur接口的条件被满足的情况下,HNB向RNC发送建立Iur接口的请求,该请求通过Iuh接口发送给HNB GW,再由HNB GW发送给RNC。HNB GW透传消息例如可以通过在Iuh接口上增加流程来实现。所增加的流程例如为把Iur消息封装到Iuh的消息中进行发送,HNB GW将Iur消息解析出来后转发给相应的RNC。RNC在确认可以建立Iur接口的情况下,向HNB GW发送Iur接口建立响应,再由HNB GW将Iur接口建立响应转发给相应的HNB,从而实现HNB和RNC之间Iur接口的建立。HNB GW透传消息例如为,把Iuh消息封装到Iur的消息中进行发送,HNB GW将Iuh消息解析出来后转发给相应的HNB。在RNC确认无法建立Iur接口的情况下,向HNB GW发送Iur接口建立失败信息,再由HNB GW向相应的HNB转发Iur接口建立失败信息。在释放Iur接口的条件被满足的情况下,HNB通过HNB GW透传消息向RNC发送释放Iur接口的请求,RNC也通过HNBGW向HNB发送Iur接口释放响应,从而实现HNB和RNC之间Iur接口的释放。故此,通过HNB GW,HNB和RNC之间能够间接的动态建立Iur接口,也能够适应大量HNB动态应用的要求,很好的支持了UE在Cell_PCH、URA_PCH或者Cell_FACH状态下的移动性,并且很好的支持了跨HNB和RNC的软切换。并且HNB与RNC之间可以通过HNB GW交换干扰、负载等信息,更好的支持跨HNB和RNC的软切换。
参照上述实施例,也可以由RNC发起,在RNC和HNB之间通过HNBGW动态建立Iur接口,在此不再赘述。
UE在Cell_PCH、URA_PCH或者Cell_FACH状态下的移动性还涉及到跨HNB GW和RNC的软切换。因此,需要在HNB GW和RNC之间动态建立Iur接口。HNB GW与RNC之间建立动态Iur接口的方法也与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类似,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HNB GW和RNC之间动态建立Iur接口时,可以由HNB发起也可以由RNC发起,具体步骤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Iur接口的协议栈如附图2所示。附图2中的协议栈包括三层,分别为无线网络层、传输网络层和物理层。无线网络层负责建立Iur接口的双方进行信令的交互,传输网络层利用传输协议进行数据传输,物理层提供具体的传输通道。
无线网络层由控制面的无线网络子系统应用协议(RNSAP)和用户面的帧协议(FP)组成,其中用户面的FP是用来传输通过Iur接口上的公共传输信道、共享信道和专用传输信道的数据流的协议。RNSAP由四个基本功能模块组成:移动性管理模块、专用资源管理模块、公共资源管理模块和全局过程模块,能够完成例如以下功能:无线链路管理、物理信道重配置、无线链路监视、报告一条无线链路的故障及恢复、压缩模式控制、专用资源测量、下行链路功率漂移校正、校正一条或多条无线链路的下行链路功率级别,以避免无线链路间下行链路功率的漂移、寻呼、执行迁移、一般错误状态报告等。
传输网络层采用ATM传输,同时也引入了IP传输机制。传输网络层中,控制面用于控制用户面中基于ATM方式的传输。附图2中所示的协议栈可以基于ATM方式和IP方式进行传输。
较佳地,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采用如附图3所示的协议栈作为Iur接口的协议栈。与附图2中所示的协议栈相比,附图3中的协议栈不再采用ATM方式进行传输而是完全采用IP方式进行传输,并且不再采用原有的SCCP/M3UA方式,而是采用SCTP作为传输网络层的可靠传输协议,同时也不再设置传输网络层的控制面。
因为HNB大量引入,仍采用传统的SCCP/M3UA方式就需要大量的信令点的配置和维护的开销,因此附图3中的协议栈放弃了这种传统的方式,而采用IP传输方式并以SCTP作为可靠传输协议,以满足大量动态Iur接口的建立。同时,由于不再采用ATM传输方式,所以相应的也不再需要用于控制ATM传输的传输网络层控制面。
RNSAP可以直接承载在SCTP上。此时,需要根据新的传输层协议SCTP对RNSAP进行一定的修改,例如增加Iur接口的建立和释放流程以及重置等流程。
较佳地,如附图3所示,RNSAP可以通过适配层(Adapter Layer)承载在SCTP上。其中,所述的适配层可以包含连接标识等。
本发明的上述各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无线接入网实体之间的带宽,确定是否需要建立数据面。在两个无线接入网实体之间的带宽较窄的情况下,动态Iur接口可以只建立控制面,不进行用户面的数据传输和转发;在两个无线接入网实体之间的带宽足够宽时,动态Iur接口可以同时建立控制面和数据面,进行数据的传输和转发。
如附图4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建立动态通信接口的装置,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所述处理模块设置建立Iur接口和/或释放Iur接口所需的门限、迟滞以及其它参数,并通过收发模块收集所需的判决信息。其中,所述门限、迟滞和其它参数以及所需的判决信息参考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所述处理模块在确认所述收集的判决信息满足建立Iur接口的门限和迟滞条件时,通过收发模块向另一无线接入网实体发送建立Iur接口的请求;在确认所述收集的判决信息满足释放Iur接口的门限和迟滞条件时,通过收发模块向另一无线接入网实体发送释放Iur接口的请求。在所述另一无线接入网实体发送Iur接口建立响应、Iur接口释放响应或者Iur接口建立失败时,所述处理模块通过收发模块接收该响应或者失败信息,从而实现Iur接口的动态建立或释放。本实施例中的建立动态通信接口的装置可以动态的建立或者释放Iur接口,可以在大量HNB引入移动通信网络后,动态的建立无线接入网实体之间的Iur接口,使得UE在Cell_PCH、URA_PCH或者Cell_FACH状态下的移动性得到很好的支持,并实现跨实体的软切换。
如附图5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建立动态通信接口的系统,包括附图4中的无线接入网实体以及其它无线接入网实体。附图5中,为了阐述方便,无线接入网实体A为附图4中的无线接入网实体,而无线接入网实体B可以为附图4中的无线接入网实体,也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无线接入网实体。其中,无线接入网实体A设置建立Iur接口和/或释放Iur接口所需的门限、迟滞以及其它参数,并收集所需的判决信息。所述门限、迟滞和其它参数以及所需的判决信息参考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所述无线接入网实体A在确认收集的判决信息满足建立Iur接口的门限和迟滞条件时,向无线接入网实体B发送建立Iur接口的请求;在确认收集的判决信息满足释放Iur接口的门限和迟滞条件时,向无线接入网实体B发送释放Iur接口的请求。在无线接入网实体B发送Iur接口建立响应、Iur接口释放响应或者Iur接口建立失败时,无线接入网实体A接收该响应或者失败信息,从而实现Iur接口的动态建立或释放。
此外,本实施例中无线接入网实体A与无线接入网实体B可以不直接建立通信接口,而是通过无线接入网实体C进行信息的透传间接的建立通信接口,具体参照上述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的建立动态通信接口的系统可以动态的建立或者释放Iur接口,可以在大量HNB引入移动通信网络后,动态的建立无线接入网实体间的Iur接口,使得UE在Cell_PCH、URA_PCH或者Cell_FACH状态下的移动性得到很好的支持,并实现跨实体的软切换。
此外,本发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应用在LTE系统中。在LTE系统中,HeNB执行上述实施例中HNB的功能,具体实现方式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HeNB GW执行上述实施例中HNB GW的功能,具体实现方式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eNB执行上述实施例中RNC的功能,具体实现方式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UE为LTE系统下的UE。并且在LTE系统中,通过上述实施例建立的动态通信接口具体为X2接口,具体实现与上述实施例相同。
虽然通过参照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9)
1.一种建立动态通信接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无线接入网实体设置门限和迟滞参数,作为建立通信接口的门限和迟滞条件;
无线接入网实体收集判决信息;
无线接入网实体在确认所述收集的判决信息满足建立通信接口的门限和迟滞条件时,向另一无线接入网实体发送建立通信接口的请求;以及
无线接入网实体接收所述另一无线接入网实体基于所述建立通信接口的请求发送的响应,并根据所述接收的信息建立通信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无线接入网实体为私有基站,且另一无线接入网实体也为私有基站时,所述建立通信接口的两个私有基站属于同一封闭用户组或者连接到同一私有基站网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建立通信接口的两个私有基站不属于同一封闭用户组且没有连接到同一私有基站网关时,私有基站接收到建立通信接口的请求后向另一私有基站发送失败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入网实体为无线网络控制器,且所述另一无线接入网实体为私有基站或私有基站网关;
或者所述无线接入网实体为私有基站,且所述另一无线接入网实体为无线网络控制器或私有基站;
或者所述无线接入网实体为私有基站网关,且所述另一无线接入网实体为无线网络控制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无线网络控制器与私有基站之间建立通信接口时,通过私有基站网关进行信息的透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带宽受到限制时,所述无线接入网实体发送建立通信接口的请求时,只请求建立通信接口的控制面;
在带宽不受限制时,所述无线接入网实体发送建立通信接口的请求时,请求建立通信接口的控制面和用户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无线接入网实体发送建立通信接口请求时,请求所述建立的通信接口采用互联网协议的方式进行传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互联网协议的方式进行传输,通过在无线网络子系统应用协议与流控制传输协议之间加入适配层实现,或者通过在无线网络子系统应用协议中加入建立流程实现。
9.一种无线接入网实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其中,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收集判决信息,向另一无线接入网实体发送建立通信接口的请求,以及接收所述另一无线接入网实体发送的通信接口建立的响应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
设置门限和迟滞参数,作为建立通信接口的门限和迟滞条件;
在确认所述收发模块收集的判决信息满足所述建立通信接口的门限和迟滞条件时,通过所述收发模块向所述另一无线接入网实体发送建立通信接口的请求;以及
根据所述收发模块接收的所述响应信息,建立通信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接入网实体,其特征在于,
在带宽受到限制时,所述处理模块用于请求建立通信接口的控制面;
在带宽不受限制时,所述处理模块用于请求建立通信接口的控制面和用户面。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接入网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请求建立的通信接口采用互联网协议的方式进行传输。
12.一种无线接入网实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其中,所述收发模块用于接收另一无线接入网实体发送的建立通信接口的请求,并向所述另一无线接入网实体发送响应;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的建立通信接口的请求通过所述收发模块发送建立通信接口的响应;以及在本无线接入网实体和所述另一无线接入网实体不属于同一封闭用户组,且没有连接到同一私有基站网关时,通过所述收发模块发送建立通信接口失败的信息。
13.一种建立动态通信接口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无线接入网实体,其中,所述无线接入网实体用于,
设置门限和迟滞参数,作为建立通信接口的门限和迟滞条件;
收集判决信息;
在确认所述收集的判决信息满足所述建立通信接口的门限和迟滞条件时,向另一无线接入网实体发送建立通信接口的请求;以及
接收所述另一无线接入网实体基于所述建立通信接口的请求发送的响应或失败信息,并根据所述接收的信息建立通信接口。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入网实体为私有基站,且所述另一无线接入网实体为私有基站或无线网络控制器;
或者所述无线接入网实体为无线网络控制器,且所述另一无线接入网实体为私有基站或私有基站网关;
或者所述无线接入网实体为私有基站网关,且所述另一无线网接入实体为无线网络控制器。
15.一种释放动态通信接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无线接入网实体设置门限和迟滞参数,作为释放通信接口的门限和迟滞条件;
无线接入网实体收集判决信息;
无线接入网实体在确认所述收集的判决信息满足释放通信接口的门限和迟滞条件,且已经存在动态通信接口时,向与本无线接入网实体通过动态通信接口相连的无线接入网实体发送释放通信接口的请求;以及
无线接入网实体接收所述与本无线接入网实体通过动态通信接口相连的无线接入网实体基于所述释放通信接口的请求发送的响应,并根据所述接收的信息释放通信接口。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入网实体为私有基站,且所述与本无线接入网实体通过动态通信接口相连的无线接入网实体为无线网络控制器或私有基站;
或者所述无线接入网实体为无线网络控制器,且所述与本无线接入网实体通过动态通信接口相连的无线接入网实体为私有基站或私有基站网关;
或者所述无线接入网实体为私有基站网关,且所述与本无线接入网实体通过动态通信接口相连的无线接入网实体为无线网络控制器。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通信接口的建立包括:无线接入网实体通过设置门限和迟滞参数,作为建立通信接口的门限和迟滞条件;收集判决信息;在确认所述收集的判决信息满足建立通信接口的门限和迟滞条件时,向另一无线接入网实体发送建立通信接口的请求;以及接收所述另一无线接入网实体基于所述建立通信接口的请求发送的响应,并根据所述接收的信息建立通信接口。
18.一种无线接入网实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其中,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收集判决信息、向与本无线接入网实体通过动态通信接口相连的无线接入网实体发送释放通信接口的请求以及接收该无线接入网实体发送的通信接口释放的响应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
设置门限和迟滞参数,作为释放通信接口的门限和迟滞条件;
在确认所述收发模块收集的判决信息满足所述释放通信接口的门限和迟滞条件时,通过所述收发模块向与本无线接入网实体通过动态通信接口相连的无线接入网实体发送释放通信接口的请求;以及
根据所述收发模块接收的所述响应信息,释放通信接口。
19.一种释放动态通信接口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通过动态通信接口相连的无线接入网实体,其中,所述无线接入网实体用于,
设置门限和迟滞参数,作为释放通信接口的门限和迟滞条件;
收集判决信息;
在确认所述收集的判决信息满足所述释放通信接口的门限和迟滞条件时,向另一无线接入网实体发送释放通信接口的请求;以及
接收所述另一无线接入网实体基于所述释放通信接口的请求发送的响应或失败信息,并根据所述接收的信息释放通信接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2165249A CN101686558B (zh) | 2008-09-26 | 2008-09-26 | 一种建立动态通信接口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2165249A CN101686558B (zh) | 2008-09-26 | 2008-09-26 | 一种建立动态通信接口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86558A true CN101686558A (zh) | 2010-03-31 |
CN101686558B CN101686558B (zh) | 2012-02-01 |
Family
ID=42049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216524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86558B (zh) | 2008-09-26 | 2008-09-26 | 一种建立动态通信接口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686558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11816A (zh) * | 2011-03-22 | 2011-06-29 | 北京邮电大学 | 节能的毫微微网络系统及节能方法 |
CN102457915A (zh) * | 2010-10-26 | 2012-05-16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管理x2接口的方法、切换方法、干扰抑制方法及装置 |
EP2654344A4 (en) * | 2010-12-16 | 2018-06-06 | NTT DOCOMO, Inc. | Wireless access device and handover method |
WO2019024599A1 (zh) * | 2017-08-01 | 2019-02-07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控制方法、分布式单元、集中单元及存储介质 |
WO2022077199A1 (en) * | 2020-10-13 | 2022-04-21 | Zte Corporation | Data transmission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technologies |
-
2008
- 2008-09-26 CN CN2008102165249A patent/CN10168655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57915A (zh) * | 2010-10-26 | 2012-05-16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管理x2接口的方法、切换方法、干扰抑制方法及装置 |
CN102457915B (zh) * | 2010-10-26 | 2016-03-02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管理x2接口的方法、切换方法、干扰抑制方法及装置 |
EP2654344A4 (en) * | 2010-12-16 | 2018-06-06 | NTT DOCOMO, Inc. | Wireless access device and handover method |
CN102111816A (zh) * | 2011-03-22 | 2011-06-29 | 北京邮电大学 | 节能的毫微微网络系统及节能方法 |
WO2019024599A1 (zh) * | 2017-08-01 | 2019-02-07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控制方法、分布式单元、集中单元及存储介质 |
CN109548037A (zh) * | 2017-08-01 | 2019-03-29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控制方法、分布式单元、集中单元及存储介质 |
CN109548037B (zh) * | 2017-08-01 | 2020-09-11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控制方法、分布式单元、集中单元及存储介质 |
WO2022077199A1 (en) * | 2020-10-13 | 2022-04-21 | Zte Corporation | Data transmission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technologie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86558B (zh) | 2012-02-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400882B1 (ko) | 펨토 기지국과 매크로 기지국간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 무선통신 시스템 | |
EP2853109B1 (en) | Method for detecting cause of radio link failure or handover failure | |
CN111182601B (zh) | 用于小区测量和特殊功能小小区选择的装置和方法 | |
JP5768715B2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無線局、制御局、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CN103561437B (zh) | 用于负载均衡的基站之间的资源状态信息的信令传输 | |
CN101909313B (zh) |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自优化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4270766A (zh) | 基站节点资源分配方法及系统、设备 | |
CN102447545B (zh) | 节能信息传输及处理方法、系统和设备 | |
CN101594681B (zh) | 一种实现lte系统自优化的方法 | |
CN101635949A (zh) | 无线蜂窝网中的切换方法 | |
CN101426278A (zh) | 转换用户装置无线电资源控制状态的方法、系统及用户装置 | |
JP5908180B2 (ja) | Lteモードホーム基地局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ゲートウェイ安定性を向上させる方法及び装置 | |
CN101686558B (zh) | 一种建立动态通信接口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4144521A (zh) | 中继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2469517A (zh) | 一种小区间驻留负荷均衡的方法及装置 | |
WO2016150269A1 (zh) | 一种寻呼优化的方法、装置及系统、存储介质 | |
RU2007111122A (ru) | Способ децентрализации отсчета событий аномального отбоя вызова на основе каждой сотовой ячейки в цифровых сотовых коммуникационных сетях | |
CN101009931A (zh) | 支持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的方法、基站和通信网络 | |
CN102014421B (zh) | 一种宏小区到家庭基站小区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 |
CN102264084A (zh) | 一种多基站联合进行覆盖优化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2036414B (zh) | 一种实现x2功能的方法及系统 | |
WO2012063581A1 (ja) |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リソース制御方法 | |
EP2157807B1 (en) | Method of network controller reporting on the cycle period ability of the maximal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in a cell | |
KR102505392B1 (ko) | 소형셀 네트워크에서의 에너지 절감을 위한 분산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 |
CN103535066A (zh) | 测量控制的方法和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20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