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47930A - 基于运营商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来源分析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运营商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来源分析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47930A
CN109547930A CN201910024768.5A CN201910024768A CN109547930A CN 109547930 A CN109547930 A CN 109547930A CN 201910024768 A CN201910024768 A CN 201910024768A CN 109547930 A CN109547930 A CN 1095479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k
urban railway
railway station
user
urb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2476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47930B (zh
Inventor
程晓明
于泳波
钱林波
杨涛
李旭
侯佳
董莹
龚大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Institute Of Urban And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Institute Of Urban And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Institute Of Urban And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filed Critical Nanjing Institute Of Urban And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Priority to CN20191002476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479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479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479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479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479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9Location-based management or track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183Processing at user equipment or user record carri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交通规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运营商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来源分析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识别用户出行轨迹,根据设置的每个轨道站点的基站检测用户携带的终端设备的通信信号,根据通信信号按照预设基站与轨道站点的映射关系确定用户经过的轨道站点,进而根据多个轨道站点确定至少一个轨道站点轨迹,根据轨道站点轨迹确定用户出行轨迹的起始站点和目的站点。由此可见,本方案通过识别用户的出行轨迹,并沿途检测用户乘坐地铁经过的轨道站点确定轨道站点轨迹,进而识别用户出行轨迹中的起始站点和目的站点,以便于统计各个轨道站点的用户流量,为轨道建设提供参考。

Description

基于运营商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来源分析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规划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运营商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来源分析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各大城市越来越注重轨道规划和建设,轨道出行由于其便捷性和准时性也成为了广大用户的出行首选。但是在哪里建设轨道需要依据用户人流量确定,优选地将会在人流量大的地区建设轨道。因此,依据已铺设的轨道线路统计各个轨道站点的人流量,进一步地为城市地铁网络规划运营进行参考,如需在部分人流量大的地方增设轨道等,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运营商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来源分析的方法,以实现根据用户的出行路线分析轨道站点的人流量,以为轨道规划提供参考。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运营商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来源分析的装置,以实现根据用户的出行路线分析轨道站点的人流量,以为轨道规划提供参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运营商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来源分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基于运营商数据识别用户出行轨迹;根据设置于每个轨道站点的基站检测用户携带的终端设备的通信信号;根据所述通信信号按照预设基站与轨道站点的映射关系确定用户经过的轨道站点;根据多个所述轨道站点确定至少一个轨道站点轨迹;根据所述轨道站点轨迹确定所述用户出行轨迹的起始站点和目的站点。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运营商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来源分析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处理模块,用于基于运营商数据识别用户出行轨迹;收发模块,用于根据设置于每个轨道站点的基站检测用户携带的终端设备的通信信号;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通信信号按照预设基站与轨道站点的映射关系确定用户经过的轨道站点,根据多个所述轨道站点确定至少一个轨道站点轨迹,根据所述轨道站点轨迹确定所述用户出行轨迹的起始站点和目的站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运营商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来源分析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基于运营商数据识别用户出行轨迹,根据设置的每个轨道站点的基站检测用户携带的终端设备的通信信号,根据通信信号按照预设基站与轨道站点的映射关系确定用户经过的轨道站点,进而根据多个轨道站点确定至少一个轨道站点轨迹,根据轨道站点轨迹确定用户出行轨迹的起始站点和目的站点。由此可见,本方案通过识别用户的出行轨迹,并沿途检测用户乘坐地铁经过的轨道站点确定轨道站点轨迹,进而识别用户出行轨迹中的起始站点和目的站点,以便于统计各个轨道站点的用户流量,为轨道建设提供参考。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运营商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来源分析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运营商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来源分析的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示:100-基于运营商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来源分析的装置;110-处理模块;120-收发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由于轨道建设的加快,轨道出行也成为越来越多用户出行的优先选择,但是在进行轨道建设时,需首先确定轨道建设规划。该轨道建设规划主要依据用户出行的实际需要,即哪里用户出行的人流量大,则需要优先在哪里建设轨道。进而,对用户流量进行统计,以辅助轨道规划或运营是十分必要的。由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运营商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来源分析的方法,通过追踪用户的出行轨迹,以及用户乘坐地铁的路线,确定每个轨道站点的人流量以及每个轨道站点附近的用户常到达的目的地,以更好地位轨道交通建设提供参考,即可能下一步需在哪里优先建设轨道。
请参照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运营商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来源分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S110,基于运营商数据识别用户出行轨迹。
具体为,一般在用户附近都部署有基站,用户需通过该基站与外界进行通信,进而将实现本方法的系统与运营商管理系统通过接口连接,以获取基站检测的信息。进一步地,通过设置的基站检测用户停留在第一固定位置和第二固定位置的停留时间,即是说,当用户需出行时,一般会有出发地(第一固定位置)和目的地(第二固定位置),进而可通过基站检测用户的携带的终端设备(如手机等能进行通信的电子设备)发出的信号进行确定。首先,基站可依据用户终端设备发出的位置信息(如GPS信息)确定第一固定位置和第二固定位置,其次,基站可根据接收到的用户携带的终端设备在第一固定位置发出信号的持续时间,以及在第二固定位置发出信号的持续时间,确定用户分别在第一固定位置和第二固定位置的停留时间。
若用户在第一固定位置和第二固定位置的停留时间超过预定时间阈值,则认为该第一固定位置为用户的出发地,该第二固定位置为用户的目的地。进一步地,若该第一固定位置和第二固定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预定距离阈值,则表明用户出行需乘坐交通工具,则确定第一固定位置至第二固定位置的轨迹为用户出行轨迹。
S120,根据设置于每个轨道站点的基站检测用户携带的终端设备的通信信号。
具体为,在每个轨道站点附近一般均设置有基站,以便于用户通过基站及时通信,对于部分处于地下的轨道站点也将对应设置基站。进而,当用户需乘坐轨道交通时,每个轨道站点的基站都将实时检测用户携带的终端设备(如手机)发出的通信信号,以对用户出行乘坐的轨道交通路线进行追踪,以实时了解用户乘坐轨道交通途径的轨道站点。
S130,根据通信信号按照预设基站与轨道站点的映射关系确定用户经过的轨道站点。
具体为,该预设基站与轨道站点的映射关系的构建方式为:
根据轨道运营路线图以及轨道运营时刻表构建城市轨道网络,该城市轨道网络包括轨道线路、轨道线路上的每一个轨道站点、相邻两个轨道站点之间的运行时长等信息。同时,由于每个轨道站点附近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基站,因此,分别对每个轨道站点和基站通过唯一标志进行标识,并将轨道站点和基站的唯一标志对应存储以得到基站与轨道站点的映射关系。
进而,当基站检测到某一用户携带的终端设备发出的通信信号时,可根据检测到通信信号的基站依据映射关系确定用户当前所在的轨道站点。以此类推,当用户乘坐轨道交通依次经过多个轨道站点时,每个轨道站点对应的基站都将检测到用户携带的终端设备发出的通信信号,以根据映射关系定位当前用户乘坐轨道交通经过的轨道站点。进一步地,系统将会把检测到的用户经过的轨道站点的唯一标志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存储,若没有检测到轨道站点,则存储为0或其他表示空的标识信息。
S140,根据多个轨道站点确定至少一个轨道站点轨迹。
具体为,用户在一次出行中的用户出行轨迹包括至少一个轨道站点轨迹,该轨道站点轨迹包含多个轨道站点,亦即是说,统计得到的轨道站点轨迹包含多个轨道站点的标志。
当用户出行轨迹中只包含一段轨道站点轨迹时,如果这一个轨道站点轨迹只包含一个轨道站点的标志,则不构成一次轨道出行,如果一段轨道站点轨迹中包含多个轨道站点的标志,则构成一次轨道出行,该轨道出行的起点为第一个轨道站点的标志对应的轨道站点,终点为最后一个轨道站点标志对应的轨道站点。
当用户出行轨迹包含多个轨道站点轨迹时,如在用户出行轨迹中统计经过的轨道站点的标志为[0,0,1,1,3,3,6,0,0,0,6,4,4,3,3,3,0],其中大致包含两段轨道站点轨迹,如[1,1,3,3,6]和[6,4,4,3,3,3],该非0数字表征用户依次经过的各个轨道站点,该0表示未经过轨道站点或表示由于通信信号原因,基站未曾检测到的用户携带的终端设备发出的通信信号,导致未能确定轨道站点,故[1,1,3,3,6]和[6,4,4,3,3,3]只能大概确定出两段轨道站点轨迹。进而,确定准确的轨道站点轨迹的方式为:将该多个轨道站点依次与城市轨道网络中的轨道线路进行匹配,选取与多个轨道站点相似度最高的轨道线路作为完整的轨道站点轨迹。即是说,由于检测得到的轨道站点并非绝对完整,如用户乘坐轨道交通中途由于信号原因不能确定当前轨道站点,进而可通过将检测得到的多个轨道站点与城市轨道网络中的轨道线路进行相似度比较,选取相似度大的轨道线路作为用户实际出行的轨道站点轨迹。
此外,若用户出行轨迹中存在多个轨道站点轨迹,则该多个轨道站点轨迹可能是用户需要换乘路线得到的,也可能是用户到达一个地方之后,换乘其他交通工具之后,再乘坐轨道交通得到的。故判断至少一个轨道站点轨迹是否为同一次轨道出行的方式为:若第一个轨道站点轨迹中最后一个轨道站点与第二轨道站点轨迹中第一个轨道站点的时间间隔为两个轨道站点之间的正常运行时长,如3分钟,如需换乘,则可延长时间,如10分钟,则该至少一个轨道站点轨迹为同一次轨道出行,否则由于时间间隔过长,则可能为不同时段的轨道出行。之所以判定轨道站点轨迹是否为同一次轨道出行,原因在于,便于根据用户的乘坐情况确定交通中转处的人流量,以为轨道交通的进一步建设提供参考。
S150,根据轨道站点轨迹确定用户出行轨迹的起始站点和目的站点。
具体为,事先已经通过基站定位确定了用户的出行轨迹,一个用户的出行轨迹可能包括多个轨道站点轨迹,进而可通过该轨道站点轨迹确定用户出行轨迹的起始站点和目的站点,并可得知用户的出发地靠近的起始站点以及目的靠近的目的站点的用户流量,以为进一步地轨道建设提供参考意见。
当用户的出行轨迹中只包含一个轨道站点轨迹时,该用户出行轨迹的起始站点为该轨道站点轨迹的第一个轨道站点,该用户出行轨迹的目的站点为该轨道站点轨迹的最后一个轨道站点。
当用户的出行轨迹中包含多个轨道站点轨迹时,该第一个轨道站点轨迹的第一个轨道站点为用户出行轨迹的起始站点,且最后一个轨道站点轨迹的最后一个轨道站点为用户出行轨迹的目的站点。容易理解的,该起始站点靠近用户的出发地,该目的站点靠近用户的目的地。
进而,通过对大量用户出行情况的统计,可以得到每个轨道站点的用户流量以及用户来源,如A轨道站点来自附近的学校的用户流量是多少,进而可根据该指标为之后的轨道规划提供参考。
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运营商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来源分析的方法,通过跟踪用户的出行轨迹,并通过基站分析用户乘坐轨道交通经过的每一个轨道站点,以统计分析得到每个轨道站点的用户流量和用户来源,以为轨道交通规划和运营提供参考。
请参照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运营商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来源分析的装置100的功能模块示意图,该装置包括处理模块110和收发模块120。
处理模块110,用于基于运营商数据识别用户出行轨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S110可以由处理模块110执行。
收发模块120,用于根据设置于每个轨道站点的基站检测用户携带的终端设备的通信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S120可以由收发模块120执行。
处理模块110,还用于根据通信信号按照预设基站与轨道站点的映射关系确定用户经过的轨道站点,根据多个轨道站点确定至少一个轨道站点轨迹,根据轨道站点轨迹确定用户出行轨迹的起始站点和目的站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S130~S150可以由处理模块110执行。
由于在基于运营商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来源分析的方法部分已经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运营商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来源分析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基于运营商数据用户出行轨迹,根据设置的每个轨道站点的基站检测用户携带的终端设备的通信信号,根据通信信号按照预设基站与轨道站点的映射关系确定用户经过的轨道站点,进而根据多个轨道站点确定至少一个轨道站点轨迹,根据轨道站点轨迹确定用户出行轨迹的起始站点和目的站点。由此可见,本方案通过识别用户的出行轨迹,并沿途检测用户乘坐地铁经过的轨道站点确定轨道站点轨迹,进而识别用户出行轨迹中的起始站点和目的站点,以便于统计各个轨道站点的用户流量,为轨道建设提供参考。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基于运营商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来源分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运营商数据识别用户出行轨迹;
根据设置于每个轨道站点的基站检测用户携带的终端设备的通信信号;
根据所述通信信号按照预设基站与轨道站点的映射关系确定用户经过的轨道站点;
根据多个所述轨道站点确定至少一个轨道站点轨迹;
根据所述轨道站点轨迹确定所述用户出行轨迹的起始站点和目的站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运营商数据识别用户出行轨迹的步骤包括:
通过设置的基站检测用户停留在第一固定位置以及第二固定位置的停留时间;
若所述停留时间均超过预定时间阈值,且所述第一固定位置和第二固定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预定距离阈值,则确定用户从所述第一固定位置至所述第二固定位置的轨迹为用户出行轨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基站与轨道站点的映射关系的构建方式为:
根据轨道运营路线图以及轨道运营时刻表构建城市轨道网络;
确定所述城市轨道网络中每一个轨道站点与基站的映射关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多个所述轨道站点确定至少一个轨道站点轨迹的步骤包括:
将多个所述轨道站点依次与所述城市轨道网络中的轨道线路进行匹配,选取与多个所述轨道站点相似度最高的轨道线路作为轨道站点轨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多个所述轨道站点确定至少一个轨道站点轨迹之后还包括步骤:
判断所述至少一个轨道站点轨迹是否为同一次轨道出行,若第一个轨道站点轨迹中最后一个轨道站点与第二个轨道站点轨迹中第一个轨道站点的时间间隔为两个轨道站点之间的运行时长,则所述至少一个轨道站点轨迹为同一次轨道出行,否则为不同的轨道出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统计每个所述轨道站点的用户流量以及用户来源。
7.一种基于运营商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来源分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基于运营商数据识别用户出行轨迹;
收发模块,用于根据设置于每个轨道站点的基站检测用户携带的终端设备的通信信号;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通信信号按照预设基站与轨道站点的映射关系确定用户经过的轨道站点,根据多个所述轨道站点确定至少一个轨道站点轨迹,根据所述轨道站点轨迹确定所述用户出行轨迹的起始站点和目的站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通过设置的基站检测用户停留在第一固定位置以及第二固定位置的停留时间;
若所述停留时间均超过预定时间阈值,且所述第一固定位置和第二固定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预定距离阈值,则确定用户从所述第一固定位置至所述第二固定位置的轨迹为用户出行轨迹。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根据轨道运营路线图以及轨道运营时刻表构建城市轨道网络,确定所述城市轨道网络中每一个轨道站点与基站的映射关系;
将多个所述轨道站点依次与所述城市轨道网络中的轨道线路进行匹配,选取与多个所述轨道站点相似度最高的轨道线路作为轨道站点轨迹。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至少一个轨道站点轨迹是否为同一次轨道出行,若第一个轨道站点轨迹中最后一个轨道站点与第二个轨道站点轨迹中第一个轨道站点的时间间隔为两个轨道站点之间的运行时长,则所述至少一个轨道站点轨迹为同一次轨道出行,否则为不同的轨道出行。
CN201910024768.5A 2019-01-10 2019-01-10 基于运营商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来源分析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95479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24768.5A CN109547930B (zh) 2019-01-10 2019-01-10 基于运营商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来源分析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24768.5A CN109547930B (zh) 2019-01-10 2019-01-10 基于运营商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来源分析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47930A true CN109547930A (zh) 2019-03-29
CN109547930B CN109547930B (zh) 2021-02-26

Family

ID=65834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24768.5A Active CN109547930B (zh) 2019-01-10 2019-01-10 基于运营商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来源分析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47930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7067A (zh) * 2019-07-25 2019-10-15 深圳市口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运动轨迹生成方法、装置及相关组件
CN112566025A (zh) * 2020-12-10 2021-03-26 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公交客流来源去向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543032A (zh) * 2020-04-21 2021-10-2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模型训练方法和装置、用户识别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
CN113766430A (zh) * 2021-09-14 2021-12-07 广州瀚信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5g网络的城市轨道拥堵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6980845A (zh) * 2023-09-18 2023-10-31 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从手机信令数据中提取铁路乘客出行链信息的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12565A1 (en) * 2012-01-23 2013-08-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transmission and/or reception of safety messages by portable wireless user devices
CN104765808A (zh) * 2015-04-02 2015-07-08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群体轨迹的挖掘方法及系统
CN106454729A (zh) * 2016-10-09 2017-02-22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站点选址规划方法和装置
CN108882177A (zh) * 2018-09-05 2018-11-23 北京工业大学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机场轨道旅客识别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12565A1 (en) * 2012-01-23 2013-08-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transmission and/or reception of safety messages by portable wireless user devices
CN104765808A (zh) * 2015-04-02 2015-07-08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群体轨迹的挖掘方法及系统
CN106454729A (zh) * 2016-10-09 2017-02-22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站点选址规划方法和装置
CN108882177A (zh) * 2018-09-05 2018-11-23 北京工业大学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机场轨道旅客识别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7067A (zh) * 2019-07-25 2019-10-15 深圳市口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运动轨迹生成方法、装置及相关组件
CN110337067B (zh) * 2019-07-25 2021-08-13 深圳市口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运动轨迹生成方法、装置及相关组件
CN113543032A (zh) * 2020-04-21 2021-10-2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模型训练方法和装置、用户识别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
CN113543032B (zh) * 2020-04-21 2022-12-1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模型训练方法和装置、用户识别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
CN112566025A (zh) * 2020-12-10 2021-03-26 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公交客流来源去向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566025B (zh) * 2020-12-10 2021-10-01 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公交客流来源去向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766430A (zh) * 2021-09-14 2021-12-07 广州瀚信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5g网络的城市轨道拥堵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3766430B (zh) * 2021-09-14 2023-11-10 广州瀚信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5g网络的城市轨道拥堵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6980845A (zh) * 2023-09-18 2023-10-31 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从手机信令数据中提取铁路乘客出行链信息的方法
CN116980845B (zh) * 2023-09-18 2023-12-26 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从手机信令数据中提取铁路乘客出行链信息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47930B (zh) 2021-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47930A (zh) 基于运营商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来源分析的方法及装置
Poonawala et al. Singapore in motion: Insights on public transport service level through farecard and mobile data analytics
CN108055645A (zh) 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路径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0969861B (zh) 一种车辆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5101092A (zh) 一种基于c4.5决策树的手机用户出行方式识别方法
CN105547311A (zh) 一种路线规划方法、移动终端及系统
CN109035787A (zh) 一种利用移动通信数据识别交通工具类别的方法
CN108827285A (zh) 一种基于智能手环的青少年健康数据共享系统及方法
CN112507240A (zh) 一种基于位置信息与出行方式的商家信息获取方法及系统
Abdelghany et al. A modeling framework for bus rapid transit operations evaluation and service planning
CN111091222A (zh) 人流量预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0346246B1 (ko) 실시간 교통 정보 서비스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16933958B (zh) 一种基于刷卡数据的地铁换乘站换乘客流估计方法
JP2016030473A (ja) 交通分析システム、交通分析プログラムおよび交通分析方法
KR20180048828A (ko) 셀룰라 데이터와 관련 이용에 의거하여 근본 혼잡 원인을 확인하고 그 완화책을 권고하는 방법과 시스템
Song et al. Public transportation service evaluations utilizing seoul transportation card data
Tian et al. Identifying residential and workplace locations from transit smart card data
Aslam et al. Smart card data and human mobility
JP3520189B2 (ja) 乗客流推定システム
CN104835320B (zh) 一种基于移动通信数据的交通流估算方法
Oh et al. Real-time origin-destination (OD) estimation via anonymous vehicle tracking
Pokusaev et al. Anomalies in transport data
Ptošek et al. Floating car data map-matching utilizing the Dijkstra’s algorithm
Syrjärinne Urban Traffic Analysis with Bus Location Data
Purser Exploring Travel Time Reliability Using Bluetooth Data Collection: Case Study In San Luis Obispo, Californi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