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44325A - 基于数据处理的面签系统的切换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基于数据处理的面签系统的切换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44325A
CN109544325A CN201811435149.7A CN201811435149A CN109544325A CN 109544325 A CN109544325 A CN 109544325A CN 201811435149 A CN201811435149 A CN 201811435149A CN 109544325 A CN109544325 A CN 1095443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label
data
request data
face lab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3514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凌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3514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44325A/zh
Publication of CN1095443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443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2Banking, e.g. interest calculation or account mainten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Econom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数据处理的面签系统的切换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该基于数据处理的面签系统的切换方法包括:第一面签系统接收面签请求数据,并根据接收的面签请求数据生成呼叫请求数据;所述第一面签系统根据所述呼叫请求数据生成访问第二面签系统的链接;所述第一面签系统在接收到用户点击访问链接的指令时,向所述第二面签系统发送面签请求;所述第一面签系统在接收到根据所述第二面签系统的反馈确认消息后,对发送所述呼叫请求数据对应的待面签用户进行面签。该方法无需分别登录两个独立系统进行操作即可以实现面签,提高坐席工作效率,同时可保证两个系统操作人员的一致性。

Description

基于数据处理的面签系统的切换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数据处理的面签系统的切换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以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金融行业为代表的一类社会行业,当面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时,需要核对当事人的真实身份,即做好实名制验证工作。例如,信用卡申请、证券账户开户等流程中,原有的方式都需要当事人本人亲临网点柜台,提供个人身份有效证件,表达个人的真实意愿并签署相关文件,这个过程一般被称为“面签”。
目前在汽车金融贷款行业,几乎所有业务公司已经拥有自己的一套业务处理系统。对于贷款中的面签环节,业内之前一直是线下面签的模式。随着线下门店维护成本越来越高、远程技术不断革新的情形下,多数公司将面签环节由线下转线上,专门引进视频系统进行面签。分别登陆两个系统进行操作,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数据处理的面签系统的切换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数据处理的面签系统的切换方法,包括:
第一面签系统接收面签请求数据,并根据接收到面签请求数据生成呼叫请求数据;
所述第一面签系统根据所述呼叫请求数据生成访问第二面签系统的链接;
所述第一面签系统在接收到用户点击访问链接的指令时,向所述第二面签系统发送面签请求;
所述第一面签系统在接收到根据所述第二面签系统的反馈确认消息后,对发送所述呼叫请求数据对应的待面签用户进行面签。
可选的,第一面签系统接收面签请求数据,并根据接收的面签请求数据生成呼叫请求数据,包括:
所述第一面签系统接收待面签用户的面签请求数据,所述面签请求数据包括面部数据、指纹数据和/或个人信息数据,以及面签类型;
将所述面签请求数据加入到与所述面签请求数据对应的预设数据框中,根据所述待面签用户的数据以及面签类型生成呼叫请求数据的界面;
展示所述呼叫请求数据;
其中,所述预设数据框包括面部数据数据框、指纹数据框和个人信息数据框。
可选的,根据所述呼叫请求数据生成访问第二面签系统的链接,包括:
在接收到用户确认呼叫请求数据的指令时,根据所述呼叫请求数据生成访问所述第二面签系统的访问链接,并将所述访问链接展示在所述第一面签系统的界面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面签系统根据所述第二面签系统的反馈消息对发送所述呼叫请求数据对应的待面签用户进行面签,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面签系统反馈的数据界面;
接收所述待面签用户在所述数据界面上输入的验证数据,并将所述验证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面签系统进行验证;
在收到验证通过的消息时,对所述待面签用户进行面签。
可选的,所述验证数据包括:渠道标志、待面签用户的编号和业务编号。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数据处理的面签系统的切换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面签请求数据,并根据接收的面签请求数据生成呼叫请求数据;
链接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呼叫请求数据生成访问第二面签系统的链接;
发送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点击访问链接的指令时,向所述第二面签系统发送面签请求;
面签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根据所述第二面签系统的反馈确认消息后,对发送所述呼叫请求数据对应的待面签用户进行面签。
可选的,所述接收模块,用于:
接收待面签用户的面签请求数据,所述数据包括面部数据、指纹数据和/或个人信息数据,以及面签类型;
将所述面签请求数据加入到与所述面签请求数据对应的预设数据框中,根据所述待面签用户的数据以及面签类型生成呼叫请求数据的界面;
展示所述呼叫请求数据;
其中,所述预设数据框包括面部数据数据框、指纹数据框和个人信息数据框。
可选的,根据所述呼叫请求数据生成访问第二面签系统的链接,包括:
在接收到用户确认呼叫请求数据的指令时,根据所述呼叫请求数据生成访问所述第二面签系统的访问链接,并将所述访问链接展示在所述第一面签系统的界面上。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数据处理的面签系统的切换方法,对于在汽融金融面签环节,坐席分别在两个独立系统第一面签系统A、第二面签系统B,协调办理业务,首先第一面签系统A接到客户端的呼叫后,将收到的业务数据如(贷款编号)展示在第一面签系统A,坐席可点击贷款编号,自动跳转到第二面签系统B进行贷款信息办理。通过校验第一面签系统A打开链接的加密后的渠道标志、登录人账号、业务编号,在第二面签系统B中解密验证通过后,直接跳转到对应的界面。
本实施例的方法无需分别登录两个独立系统进行操作即可以实现面签,提高坐席工作效率,同时可保证两个系统操作人员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
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数据处理的面签系统的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数据处理的面签系统的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数据处理的面签系统的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数据处理的面签系统的切换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101、第一面签系统接收面签请求数据,并根据接收的面签请求数据生成呼叫请求数据;
本实施例中的面签请求数据包括面部数据、指纹数据和/或个人信息数据,以及面签类型,个人信息数据包括了个人身份数据,例如,身份证号、姓名、护照号等,面签类型例如,在A系统的界面上显示面签下一级菜单的贷款面签、护照面签等。
本实施例中第一面签系统即A系统可以理解为面向待面签用户的系统,第二面签系统即B系统是贷款审核坐席操作贷款业务的主系统,里面是业务流程。
A系统在现有技术中可以理解为坐席坐在网点里,用系统B跟客户面对面做审核。现在,坐席转移到线上,通过系统A,可以远程和客户进行面签,但实际业务操作还是在系统B里进行。系统A就是一个包含各种远程验证手段的视频电话系统。由于现有技术中都是面对线下面签,本实施例中A系统是在线上执行,因此需要识别和获取待面签用户的数据,例如面部数据、指纹数据和/或个人信息数据,其中,个人信息数据包括个人身份数据,例如身份证号、姓名、护照号等。
102、所述第一面签系统根据所述呼叫请求数据生成第二面签系统的访问链接;
在接收到用户在A系统中的面签请求时,即生成请求链接,该链接展示在A系统上,可以理解为触发进入B系统的链接。
例如,用户在A系统触发第一级菜单面签,第二级菜单贷款面签,则生成贷款面签请求链接。
当然为了保护用户的隐私和安全性,该访问链接针对每个待面签用户以及一个待面签用户的触发时间进行自动变换更新。
在另一个可实现的方式中,该链接也可以为同一个访问链接,这样方便开发,避免了生成不同链接的资源,节省了资源损耗,也方便进入B系统,当然该链接可以为直接进入B系统的固定链接。
上述方法方便了用户在A系统进入B系统时,切换两个系统需要退出A系统进入B系统的问题,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可以在A系统中实现无缝切换。
103、所述第一面签系统在接收到用户点击访问链接的指令时,向所述第二面签系统发送面签请求;
在步骤102中提及,访问链接可以为固定链接也可以为变换的链接,本实施例不对其进行限定。
104、所述第一面签系统在接收到根据所述第二面签系统的反馈确认消息后,对发送所述呼叫请求数据对应的待面签用户进行面签。
上述方法对于在汽融金融面签环节,坐席分别在两个独立系统A、B,协调办理业务,首先系统A接到客户端的呼叫后,将收到的业务数据如(贷款编号)展示在系统A,坐席可点击贷款编号,自动跳转到系统B进行贷款信息办理。通过校验A系统打开链接的加密后的渠道标志、登录人账号、业务编号,在B系统中解密验证通过后,直接跳转到对应的界面。
上述方法无需分别登录两个独立系统进行操作,提高坐席工作效率,同时可保证两个系统操作人员的一致性。
为了对面签用户在面签之前进行身份验证,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数据处理的面签系统的切换方法,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201、所述第一面签系统接收待面签用户的面签请求数据,所述数据包括面部数据、指纹数据和/或个人信息数据,以及面签类型;
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各种传统行业都面临着转型,原有的线下人与人面对面的业务都逐渐迀移到网络上远程完成,可以极大的节约人力与网点的成本,也减轻了办理业务当事人的奔波之苦,但是如何在虚拟的互联网中确认人的真实身份,成为这一转型过程中的最大难题。
人脸识别技术近几年日趋成熟,其识别精度已经足以满足身份核验的要求,例如可以利用当事人提供的身份信息和利用电脑摄像头或手机拍摄的面部照片,在全国公民身份信息库中查找到对应的证件照片进行比对,判断这一当事人是否为其所宣称的身份,达到了实名制验证的目的。但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首先需要保证当事人所提供的这张拍摄的照片是其本人现场拍摄的,而不是使用他人照片或者视频对着摄像头伪造的,也就是需要解决“真实人”的问题,或称为活体检测问题。
同时,不同的当事人所使用的互联网设备、拍照使用的摄像头质量、拍照时所处的环境都大相径庭,而人脸识别技术的识别率与人脸图像质量关系较大,为了保证识别的效果,需要对当事人提供的照片质量进行评价,只有满足质量要求的照片的识别结果才是可靠的。
在传统的面签环节中,作为业务的提供方,如银行、证券公司等,需要通过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方式,记录当事人的真实意愿表达,同时签名将作为有法律效力的证据。而通过互联网远程方式,尽管使用手机、平板设备在一定条件上具备模拟手写签名的条件,但由于个人电脑上手写板和触摸屏的普及并不高,在这类设备上完成签名工作几乎不可行。为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替代传统手写签字表达并记录真实意愿的方法。
举例来说,远程视频面签系统即A系统在摄像头采集的视频画面上以文字或图案等方式显示一个随机表情或动作指令,待面签用户需要根据指令做出相应表情或动作,A系统利用表情及动作识别算法检测用户表情或动作是否正确,持续检测m(取值)秒,如果每秒都有一定比例(如60%)的图像帧中检测到用户做出正确表情或动作,则判定待测目标通过该指令,反之认定待测目标为非活体,停止检测。如果检测次数小于n,继续执行判断步骤,如果η(取值)次(系统预先设定或随机确定重复次数)连续通过判断步骤(即方法步骤106中的第一预设比例为100%),则认定为真人,通过真人检测,确保活体。
202、将所述面签请求数据加入到与所述面签请求数据对应的预设数据框中,根据所述待面签用户的数据以及面签类型生成呼叫请求数据的界面;
其中,所述预设数据框包括面部数据数据框、指纹数据框和个人信息数据框。
可理解的是,面部数据的数据框用于接收面部表情,并连接有面部表情识别的接口,指纹数据框用于存入指纹,并连接有指纹识别接口,个人信息数据框用于接收用户的个人信息,
203、展示所述呼叫请求数据。
204、所述第一面签系统在接收到用户确认呼叫请求数据的指令时,根据所述呼叫请求数据生成第二面签洗系统的访问链接;
205、所述第一面签系统在接收到点击访问链接的指令时,向第二面签系统发送面签请求;
206、所述第一面签系统在接收到根据所述第二面签系统的反馈确认消息后,对发送所述呼叫请求数据对应的待面签用户进行面签。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数据处理的面签系统的切换方法,无需分别登录两个独立系统进行操作,提高坐席工作效率,同时可保证两个系统操作人员的一致性。另外在面签系统切换之前即对待面签用户进行了活体检测,保证了面签用户身份的真实性。
在上述步骤204中,根据所述呼叫请求数据生成访问链接,包括:
根据所述呼叫请求数据生成访问所述第二面签系统的访问链接,并将所述访问链接展示在所述第一面签系统的界面上。
在上述步骤206中,所述第一面签系统根据所述第二面签系统的反馈消息对发送所述呼叫请求数据对应的待面签用户进行面签,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面签系统反馈的数据界面;
接收所述待面签用户在所述数据界面上输入的验证数据,并将所述验证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面签系统进行验证;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所述验证数据包括:渠道标志、待面签用户的编号和业务编号。渠道标志可以为获取通过此路径进行面签的渠道,例如朋友推荐、网络推送等;每一个待面签用户均有一个待面签用户的编号,这样方便了用户后续查询面签动态等信息;业务编号为待面签用户办理业务的编号,该编号可以指代办理的业务,当然该编号也可以查询用户的面签动态等。
在收到验证通过的消息时,对所述待面签用户进行面签。
一般的,待面签用户在第二面签系统上进行操作和面签,第一面签系统用于对第二面签系统反馈的数据进行面签验证,通过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面签系统A系统和第二面签系统B系统,无需分别登录两个独立系统进行操作,提高坐席工作效率,同时可保证两个系统操作人员的一致性。另外也使得待面签用户无需到现场,避免看了面签地域的限制。无需分别登录两个独立系统进行操作,提高坐席工作效率,同时可保证两个系统操作人员的一致性。同时本实施例中的方法也保证了活体的检测,避免面签中出现代签等问题的发生。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数据处理的面签系统的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31,用于接收面签请求数据,并根据接收的面签请求数据生成呼叫请求数据;
本实施例中第一面签系统即A系统可以理解为面向待面签用户的系统,第二面签系统即B系统是贷款审核坐席操作贷款业务的主系统,里面是业务流程。
A系统在现有技术中可以理解为坐席坐在网点里,用系统B跟客户面对面做审核。现在,坐席转移到线上,通过系统A,可以远程和客户进行面签,但实际业务操作还是在系统B里进行。系统A就是一个包含各种远程验证手段的视频电话系统。由于现有技术中都是面对线下面签,本实施例中A系统是在线上执行,因此需要识别和获取待面签用户的数据,例如面部数据、指纹数据和/或个人信息数据,其中,个人信息数据包括个人身份数据,例如身份证号、姓名、护照号等。
链接生成模块32,用于根据所述呼叫请求数据生成访问第二面签系统的链接;
在接收到用户在A系统中的面签请求时,即生成请求链接,该链接展示在A系统上,可以理解为触发进入B系统的链接。
例如,用户在A系统触发面签—贷款面签,则生成贷款面签请求链接。
当然为了保护用户的隐私和安全性,该访问链接针对每个待面签用户以及一个待面签用户的触发时间进行自动变换更新。
在另一个可实现的方式中,该链接也可以为同一个访问链接,这样方便开发,避免了生成不同链接的资源,节省了资源损耗,也方便进入B系统,当然该链接可以为直接进入B系统的固定链接。
上述方法方便了用户在A系统进入B系统时,切换两个系统需要退出A系统进入B系统的问题,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可以在A系统中实现无缝切换。
发送模块33,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点击访问链接的指令时,向所述第二面签系统发送面签请求;
在链接生成模块32中提及,访问链接可以为固定链接也可以为变换的链接,本实施例不对其进行限定。
面签模块34,用于在接收到根据所述第二面签系统的反馈确认消息后,对发送所述呼叫请求数据对应的待面签用户进行面签。
上述方法对于在汽融金融面签环节,坐席分别在两个独立系统A、B,协调办理业务,首先系统A接到客户端的呼叫后,将收到的业务数据如(贷款编号)展示在系统A,坐席可点击贷款编号,自动跳转到系统B进行贷款信息办理。通过校验A系统打开链接的加密后的渠道标志、登录人账号、业务编号,在B系统中解密验证通过后,直接跳转到对应的界面。
上述方法无需分别登录两个独立系统进行操作,提高坐席工作效率,同时可保证两个系统操作人员的一致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用于:
接收待面签用户的数据,所述面签请求数据包括面部数据、指纹数据和/或个人信息数据,以及面签类型;
将所述面签请求数据加入到与所述面签请求数据对应的预设数据框中,根据所述待面签用户的数据以及面签类型生成呼叫请求数据的界面;
展示所述呼叫请求数据。
其中,所述预设数据框包括面部数据数据框、指纹数据框和个人信息数据框。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呼叫请求数据生成访问链接,包括:
在接收到用户确认呼叫请求数据的指令时,根据所述呼叫请求数据生成访问所述第二面签系统的访问链接,并将所述访问链接展示在所述第一面签系统的界面上。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基于数据处理的面签系统的切换方法的步骤。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如可以执行程序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机架式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塔式服务器或机柜式服务器(包括独立的服务器,或者多个服务器所组成的服务器集群)等。本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20至少包括但不限于:可通过系统总线相互通信连接的存储器21、处理器22,如图4所示。需要指出的是,图4仅示出了具有组件21-22的计算机设备20,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组件,可以替代的实施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
本实施例中,存储器21(即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21可以是计算机设备20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该计算机设备20的硬盘或内存。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21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20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该计算机设备20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当然,存储器21还可以既包括计算机设备20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其外部存储设备。本实施例中,存储器21通常用于存储安装于计算机设备20的操作系统和各类应用软件,例如上述实施例中的数据推送装置中程序代码等。此外,存储器2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各类数据。
处理器2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数据处理芯片。该处理器22通常用于控制计算机设备20的总体操作。本实施例中,处理器22用于运行存储器21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或者处理数据,例如数据推送装置10,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基于数据处理的面签系统的切换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可以以多种形式存在,包括但不限于:
(1)移动通信设备:这类设备的特点是具备移动通信功能,并且以提供话音、数据通信为主要目标。这类终端包括:智能手机(例如iPhone)、多媒体手机、功能性手机,以及低端手机等。
(2)超移动个人计算机设备:这类设备属于个人计算机的范畴,有计算和处理功能,一般也具备移动上网特性。这类终端包括:PDA、MID和UMPC设备等,例如iPad。
(3)便携式娱乐设备:这类设备可以显示和播放多媒体内容。该类设备包括:音频、视频播放器(例如iPod),掌上游戏机,电子书,以及智能玩具和便携式车载导航设备。
(4)服务器:提供计算服务的设备,服务器的构成包括处理器、硬盘、内存、系统总线等,服务器和通用的计算机架构类似,但是由于需要提供高可靠的服务,因此在处理能力、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要求较高。
(5)其他具有提醒事项记录功能的电子装置。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服务器、App应用商城等等,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相应功能。本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数据推送装置10,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基于数据处理的面签系统的切换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其中,当程序指令被计算机设备执行时,使电子设备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基于数据处理的面签系统的切换方法。
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装置(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装置等)或智能终端设备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数据处理的面签系统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面签系统接收面签请求数据,并根据接收的面签请求数据生成呼叫请求数据;
所述第一面签系统根据所述呼叫请求数据生成访问第二面签系统的链接;
所述第一面签系统在接收到用户点击访问链接的指令时,向所述第二面签系统发送面签请求;
所述第一面签系统在接收到根据所述第二面签系统的反馈确认消息后,对发送所述呼叫请求数据对应的待面签用户进行面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面签系统接收面签请求数据,并根据接收的面签请求数据生成呼叫请求数据,包括:
所述第一面签系统接收待面签用户的面签请求数据,所述面签请求数据包括面部数据、指纹数据和/或个人信息数据,以及面签类型;
将所述面签请求数据加入到与所述面签请求数据对应的预设数据框中,根据所述待面签用户的数据以及面签类型生成呼叫请求数据的界面;
展示所述呼叫请求数据;
其中,所述预设数据框包括面部数据数据框、指纹数据框和个人信息数据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呼叫请求数据生成访问第二面签系统的链接,包括:
在接收到用户确认呼叫请求数据的指令时,根据所述呼叫请求数据生成访问所述第二面签系统的访问链接,并将所述访问链接展示在所述第一面签系统的界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签系统根据所述第二面签系统的反馈消息对发送所述呼叫请求数据对应的待面签用户进行面签,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面签系统反馈的数据界面;
接收所述待面签用户在所述数据界面上输入的验证数据,并将所述验证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面签系统进行验证;
在收到验证通过的消息时,对所述待面签用户进行面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数据包括:渠道标志、待面签用户的编号和业务编号。
6.一种基于数据处理的面签系统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面签请求数据,并根据接收的面签请求数据生成呼叫请求数据;
链接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呼叫请求数据生成访问第二面签系统的链接;
发送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点击访问链接的指令时,向所述第二面签系统发送面签请求;
面签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根据所述第二面签系统的反馈确认消息后,对发送所述呼叫请求数据对应的待面签用户进行面签。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用于:
接收待面签用户的面签请求数据,所述数据包括面部数据、指纹数据和/或个人信息数据,以及面签类型;
将所述面签请求数据加入到与所述面签请求数据对应的预设数据框中,根据所述待面签用户的数据以及面签类型生成呼叫请求数据的界面;
展示所述呼叫请求数据;
其中,所述预设数据框包括面部数据数据框、指纹数据框和个人信息数据框。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呼叫请求数据生成访问第二面签系统的链接,包括:
在接收到用户确认呼叫请求数据的指令时,根据所述呼叫请求数据生成访问所述第二面签系统的访问链接,并将所述访问链接展示在所述第一面签系统的界面上。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811435149.7A 2018-11-28 2018-11-28 基于数据处理的面签系统的切换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Pending CN1095443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35149.7A CN109544325A (zh) 2018-11-28 2018-11-28 基于数据处理的面签系统的切换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35149.7A CN109544325A (zh) 2018-11-28 2018-11-28 基于数据处理的面签系统的切换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44325A true CN109544325A (zh) 2019-03-29

Family

ID=65850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35149.7A Pending CN109544325A (zh) 2018-11-28 2018-11-28 基于数据处理的面签系统的切换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4432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41771A (zh) * 2020-12-02 2021-03-23 浙江惠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远程面签交互系统以及远程面签交互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5875A (zh) * 2007-06-14 2007-11-2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在门户/系统之间实现单点登录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5430318A (zh) * 2015-11-19 2016-03-23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视频的银行业务处理系统
CN107067320A (zh) * 2017-03-13 2017-08-18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贷款面签方法和系统
CN108092870A (zh) * 2016-11-21 2018-05-29 深圳联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点登录方法及装置
CN108197979A (zh) * 2017-12-25 2018-06-22 北京瓴牛移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信息获取及确定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5875A (zh) * 2007-06-14 2007-11-2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在门户/系统之间实现单点登录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5430318A (zh) * 2015-11-19 2016-03-23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视频的银行业务处理系统
CN108092870A (zh) * 2016-11-21 2018-05-29 深圳联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点登录方法及装置
CN107067320A (zh) * 2017-03-13 2017-08-18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贷款面签方法和系统
CN108197979A (zh) * 2017-12-25 2018-06-22 北京瓴牛移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信息获取及确定方法和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41771A (zh) * 2020-12-02 2021-03-23 浙江惠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远程面签交互系统以及远程面签交互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945703C (en) Systems,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improved authentication
CN109801192A (zh) 电子合同签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50341370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relating to the authenticity and verification of photographic identity documents
CN108701309A (zh) 一种用于电子商务交易安全的分布式用户简档身份验证系统
CN110322317B (zh) 一种交易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WO2017114289A1 (zh) 一种银行卡信息认证方法、客户端及银行系统
TWI616821B (zh) Bar code generation method, bar code based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terminal
CN110276588A (zh) 电子签名认证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510233A (zh) 远程面签匹配坐席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509777A (zh) 一种电子签名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19008179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er identity
CN107292747A (zh) 保全处理的优化方法和装置
CN104967553A (zh) 消息交互方法和相关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09922109A (zh) 服务提供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7656959B (zh) 一种留言方法、装置及留言设备
CN106470200A (zh)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1464555A (zh) 一种基于客户端屏幕录像的文件签署确认方法以及业务服务器、认证服务器和客户端
US20170344992A1 (en) Payment verif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2687042A (zh) 认证方法、认证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8964921A (zh) 认证系统、认证方法和服务服务器
CN109544325A (zh) 基于数据处理的面签系统的切换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US2016034455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btaining Authorization
US20220209956A1 (en)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transaction on the block chain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N110415100A (zh) 一种智能数据评估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75506A (zh) 一种开具票据的方法以及区块链节点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