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15100A - 一种智能数据评估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数据评估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15100A
CN110415100A CN201910525934.XA CN201910525934A CN110415100A CN 110415100 A CN110415100 A CN 110415100A CN 201910525934 A CN201910525934 A CN 201910525934A CN 110415100 A CN110415100 A CN 1104151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data
assessment
intelligent data
re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2593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佳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 An Ban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ng An Ban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 An Bank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ng An Ban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2593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1510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4151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51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3Credit; Loans; Processing thereof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数据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当应用软件启动时,提示用户进行智能数据评估;当识别到用户进入智能数据评估界面时,提示所述用户同意调取用户数据;当后台收到大数据处理指令时,调取预存储的数据评估映射表;根据所述用户信息计算所述用户数据评估情况;对比所述数据评估情况和所述数据评估映射表以得到所述用户的数据评分结果;反馈所述用户的数据评分结果。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上述方案可以使得用户不需要输入额外信息,就能了解到自身的业务资质情况,从而判断是否办理该业务,对于企业和用户而言都是一种更为省时高效的办理业务方式。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数据评估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融服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数据评估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当前,信用卡可以通过线上或者线下办理,这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用户,但是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需要用户手动填写较多的个人信息提交给银行,然后银行人工完成授信评估,信用卡发放到用户手中后,用户才知道信用卡额度。此时,如果信用卡额度未达到用户预期,用户通常激活和使用信用卡。这样的过程对于用户来说比较繁琐,许多潜在用户因此放弃办卡;对于银行来说,需要耗费较高的成本才能将信用卡送到用户手中,此时如果用户不使用所发放的信用卡,对银行来说也是一种损失。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智能数据评估方法及移动终端,使得金融企业的用户不需要输入额外信息,就能了解到自身的业务资质情况,从而判断是否办理该业务。
首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智能数据评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应用软件启动时,提示用户进行智能数据评估;
当识别到用户进入智能数据评估界面时,提示所述用户同意调取用户数据;
当接收到所述用户同意调取所述用户数据指令时,向后台发送大数据处理指令;
当后台收到大数据处理指令时,调取预存储的数据评估映射表;
根据所述用户信息计算所述用户数据评估情况;
对比所述数据评估情况和所述数据评估映射表以得到所述用户的数据评分结果;
反馈所述用户的数据评分结果。
可选地,所述当接收到所述用户同意调取所述用户数据指令时,向后台发送大数据处理指令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判断用户是否已经在应用软件进行实名认证;
当识别到所述用户没有在所述应用软件进行实名认证时,提示用户进行实名认证;
当识别到所述用户已经在应用软件进行所述实名认证时,根据所述用户业务受控情况调取用户信息。
可选地,所述当识别到所述用户没有在所述应用软件进行实名认证时,提示用户进行实名认证的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提示所述用户是否同意进行实名认证;
当接收到所述用户同意实名认证的指令时,提示用户进行实名认证;
当接收到所述用户拒绝实名认证的指令时,退出所述智能评估界面。
可选地,所述当识别到所述用户已经在应用软件进行所述实名认证时,根据所述用户业务受控情况调取用户信息的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对比所述用户实名认证信息和业务受控名单;
当识别到所述用户在业务受控名单时,反馈受控状态,并退出所述额度预测界面;
当识别到所述用户不在业务受控名单时,调取所述用户信息。
可选地,所述的智能数据评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所述数据评估结果提示用户是否办理业务;
当接收到用户办理业务指令时,则进入办理业务流程,并退出所述智能数据评估界面。
可选地,当接收到用户拒绝办理业务指令时,提示所述用户重新进行数据评估。
可选地,所述的智能数据评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当接收到所述用户重新进行数据评估指令时,提示用户填写补充资料;
当接收到所述用户拒绝重新进行数据评估指令时,则退出所述智能数据评估界面。
可选地,所述当接收到所述用户重新进行数据评估指令时,提示用户填写补充资料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当接收到所述补充资料后,重新评估所述用户的数据评分;
反馈所述用户的新数据评分。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智能数据评估系统,所述智能数据评估系统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智能数据评估方法的步骤。
进一步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智能数据评估系统,所述智能数据评估系统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上述的智能数据评估方法的步骤。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提出的移动终端、智能数据评估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首先,当应用软件启动时,提示用户进行智能数据评估;当识别到用户进入智能数据评估界面时,提示所述用户同意调取用户数据;进一步地,当后台收到大数据处理指令时,调取预存储的数据评估映射表;然后,根据所述用户信息计算所述用户数据评分情况;进而,对比所述数据评分情况和所述数据评估映射表以得到所述用户的数据评分结果;最后,反馈所述用户的数据评分结果。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上述方案可以使得用户不需要输入额外信息,就能了解到自身的业务资质情况,从而判断是否办理该业务,对于企业和用户而言都是一种更为省时高效的办理业务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一可选的应用环境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移动终端一可选的硬件架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智能数据评估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程序模块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智能数据评估系统第二实施例的程序模块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智能数据评估系统第三实施例的程序模块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智能数据评估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智能数据评估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智能数据评估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阅图1所示,是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一可选的应用环境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可应用于包括,但不仅限于,移动终端1、服务器2、网络3的应用环境中。其中,所述移动终端1可以是移动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导航装置等的可移动设备,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笔记本、服务器等等的固定终端。所述服务器2可以是机架式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塔式服务器或机柜式服务器等计算设备,并且可以是独立的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服务器所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所述网络3可以是企业内部网(Intranet)、互联网(Internet)、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of Mobilecommunication,GSM)、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4G网络、5G网络、蓝牙(Bluetooth)、Wi-Fi等无线或有线网络。
其中,所述服务器2中通过所述网络3分别与一个或多个所述移动终端1通信连接,以进行数据传输和交互。
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移动终端1内安装并运行有智能数据评估系统100时,当所述智能数据评估系统100运行时,所述移动终端1当应用软件启动时,提示用户进行智能数据评估;当识别到用户进入智能数据评估界面时,提示所述用户同意调取用户数据;当后台收到大数据处理指令时,调取预存储的数据评估映射表;根据所述用户信息计算所述用户数据评估情况;对比所述数据评估情况和所述数据评估映射表以得到所述用户的数据评分结果;反馈所述用户的数据评分结果。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上述方案可以使得用户不需要输入额外信息,就能了解到自身的业务资质情况,从而判断是否办理该业务,对于企业和用户而言都是一种更为省时高效的办理业务方式。
参阅图2所示,是图1中移动终端1一可选的硬件架构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1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可通过系统总线相互通信连接存储器11、处理器12、网络接口13。需要指出的是,图2仅示出了具有组件11-13的移动终端1,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组件,可以替代的实施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
其中,所述存储器11至少包括一种类型的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器11可以是所述移动终端1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移动终端1的硬盘或内存。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器11也可以是所述服务器2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该移动终端1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当然,所述存储器11还可以既包括所述移动终端1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其外部存储设备。本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器11通常用于存储安装于所述移动终端1的操作系统和各类应用软件,例如所述智能数据评估系统100的程序代码等。此外,所述存储器1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各类数据。
所述处理器1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数据处理芯片。该处理器12通常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1的总体操作,例如执行与所述服务器2进行数据交互或者通信相关的控制和处理等。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2用于运行所述存储器11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或者处理数据,例如运行所述的智能数据评估系统100等。
所述网络接口13可包括无线网络接口或有线网络接口,该网络接口13通常用于在所述服务器2与其他电子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网络接口13主要用于通过所述网络3将所述服务器2与一个或多个所述移动终端1相连,在所述服务器2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1之间的建立数据传输通道和通信连接。
至此,己经详细介绍了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应用环境和相关设备的硬件结构和功能。下面,将基于上述应用环境和相关设备,提出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
首先,本发明提出一种智能数据评估系统100。
参阅图3所示,是本发明智能数据评估系统100第一实施例的程序模块图。
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数据评估系统100包括一系列的存储于存储器11上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当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12执行时,可以实现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智能数据评估操作。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该计算机程序指令各部分所实现的特定的操作,所述智能数据评估系统100可以被划分为一个或多个模块。例如,在图3中,所述智能数据评估系统100可以被分割成提示模块101、发送模块102、调取模块103、计算模块104、对比模块105以及反馈模块106。其中:
所述提示模块101,用于当应用软件启动时,提示用户进行智能数据评估。
具体地,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数据评估以信用额度为例说明,但并不以此为限。通常用户在办理信用卡时,用户拿到信用卡之前并不知道自己能申请的信用卡额度,往往需要用户先填写信用卡申请表,再经过额度评估和业务审批拿到信用卡之后才知道具体额度。然而,当用户拿到的信用卡达不到预期额度时,用户有可能不会激活信用卡,并且用户可能不会再选择该银行的信用卡或者办理其他业务。如此一来,即浪费了用户的时间,又可能流失了用户。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吸引用户办理信用卡,通过简单的方式让用户快速了解自己能申请的信用额度。详细而言,对于一个金融机构或金融集团往往会有一系列的应用软件,以平安集团为例说明,平安集团旗下拥有“平安口袋银行”、“平安证券”、“平安金管家”等应用软件。当用户启动这一系列应用软件时,应用软件界面会弹出信用额度预测选项界面,吸引用户点击并预测信用额度。其中,所述信用额度预测选项界面可以通过闪烁方式吸引用户,也可以通过文字,例如“是否挑战您的信用额度”等字眼吸引用户点击,然后为用户预测信用额度。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1侦测所述应用软件的启动情况,当应用软件启动时,所述提示模块101提示用户进行智能数据评估,即进行用户的业务资质预测。
所述提示模块101,还用于当识别到用户进入智能数据评估界面时,提示所述用户同意调取用户数据。
具体地,用户注册上述系列应用软件并使用时,通常已经进行实名认证并完成相关个人信息的登记,并且所述相关个人信息已经被转换为结构化的用户数据保存在银行后台业务系统中。随着国人素质的不断提高,人们保护个人隐私保护意识也随着提高。用户信息属于用户隐私,为了确保用户隐私不被非法利用而造成用户和银行的财产损失,出于保护用户数据和用户隐私的角度考虑的,并且考虑到尊重用户的个人意愿问题,按照规定,所述系列应用软件调用银行业务系统中的用户数据前,必须首先征求用户的意见,获得用户同意后方可查询和使用所述用户数据。因此,当所述提示模块101识别到用户进入所述智能数据评估界面时,提示所述用户同意调取。
所述提醒页面包括用户隐私政策。为了减小用户对其个人数据和隐私问题的顾虑,所述用户隐私政策中说明了银行或者所述系列应用软件收集何种用户信息,是如何收集、使用、披露、转让和存储用户信息的。
所述发送模块102,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用户同意调取所述用户数据指令时,向后台发送大数据处理指令。
具体地,从上文可知,当用户注册并使用该应用软件时,通常已经在银行业务系统完成实名认证。为了实现快速甚至是实时额度预授权,业务流程中的人工干预环节必须尽可能的少,包括用户信息的输入和提交、银行工作人员对用户信息的处理、提交、评估、审批等,因此,充分利用银行后台的数据对于办理业务效率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本发明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银行业务系统复杂,数据海量,可靠性要求高,所述业务系统的后台数据库可以是技术成熟且常见的Oracle数据库,MySQL数据库,MariaDB数据库,SQL Server数据库等,也可以是云服务数据库,同时还涉及云存储技术和大数据处理技术,这些技术的组合,使得业务系统具有快速存取的能力,可以以结构化或者非结构化的方式快速存储用户反馈的个人信息,并且实现与应用软件的实时数据交互,在接收到来自所述应用软件的用户信息调取指令时,能够快速搜索、读取、收集所述用户信息,并反馈给所述应用软件。
详细地,所述移动终端1首先判断用户是否已经在应用软件进行实名认证;当识别到所述用户没有在所述应用软件进行实名认证时,提示用户进行实名认证;当识别到所述用户已经在应用软件进行所述实名认证时,根据所述用户业务受控情况调取用户信息。只有当用户不处在业务受控状态下,所述移动终端1才从后台调取所属用户的信息。
所述用户信息至少包括用户姓名、出生日期、证件类型、证件号、性别、手机号码、工作、收入、学历、婚姻状况、信用状况、个人生物识别信息、资产负债等中一项或者多项。
所述调取模块103,用于当后台收到大数据处理指令时,调取预存储的数据评估映射表。
所述计算模块104,用于根据用户信息计算与用户数据评估情况。
所述对比模块105,用于对比所述数据评估情况和所述数据评估映射表以得到所述用户的数据评分结果。
所述反馈模块106,用于反馈所述用户的数据评分结果。
具体地,移动终端1预存储有数据评估映射表,所述数据评估映射表与所述用户的数据评分结果一一对应。仍以信用额度为例说明,信用额度是银行邀请用户申请信用卡时的额度参考,银行业务系统中有较为完善的授信额度评估模型,将所述用户信息作为所述授信额度评估模型的输入项,该模型就能够快速输出所述用户的信用评分情况,然后通过对比所述信用评分情况和预存储的信用额度映射表,就能得到信用额度,并将输出的信用额度告知用户,用户可以通过所述信用额度决定是否办理该信用卡。
银行业务系统有完善的信用额度评估机制。在本案中,所述应用软件内置信用额度评估功能,将必要的用户信息导入到所述应用软件中,所述信用额度评估功能就能够快速评估得到所述用户的信用额度,并将输出的信用额度告知用户。所述必要的用户信息包括姓名、证件类型,证件号(通常为身份者证号)、性别、学历、婚姻状况,资产负债,个人信用等。
通过上述程序模块101-106,本发明所提出的智能数据评估系统100,首先,当应用软件启动时,提示用户进行智能数据评估;当识别到用户进入智能数据评估界面时,提示所述用户同意调取用户数据;进一步地,当后台收到大数据处理指令时,调取预存储的数据评估映射表;然后,根据所述用户信息计算所述用户数据评分情况;进而,对比所述数据评分情况和所述数据评估映射表以得到所述用户的数据评分结果;最后,反馈所述用户的数据评分结果。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上述方案可以使得用户不需要输入额外信息,就能了解到自身的业务资质情况,从而判断是否办理该业务,对于企业和用户而言都是一种更为省时高效的办理业务方式。
进一步地,基于本发明智能数据评估系统100的上述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数据评估系统100还包括实名认证模块107、信息调取模块108,其中,
实名认证模块107,用于当识别到所述用户没有在所述应用软件进行实名认证时,提示用户进行实名认证。
具体地,实名认证是网络实名制发展的产物,是对用户真实身份信息进行验证评估,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在非面对面场景下证明用户自身身份,以便建立完善可靠的互联网信用基础,维护网络诚信。网络实名认证是未来的趋势,APP新政的出台,旨在加强对APP信息服务规范,对于促进各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将有重要意义。然而,虽然APP上进行实名认证是对用户和银行权益的一种保护,但是用户对于自己是否进行实名认证,仍享有自主决定的权力。例如,部分用户出于某些因素的考虑,比如时间因素,个人隐私泄露顾虑因素等,决定不进行实名制或者暂时不进行实名制。
在本实施例中,当接收到所述用户同意实名认证的指令时,提示用户进行实名认证。
具体地,所述应用软件可能用到的实名认证技术包括个人身份信息输入、身份证识别+人脸识别、银行卡认证、手机验证等的一种极其组合。实名认证模块107能够根据相关指令,调弹出相应的实名认证界面。其中,个人身份信息输入,至少包括姓名、出生日期、证件类型、证件号等信息中的一项或者多项。身份证识别+人脸识别,通常是利用OCR身份证识别技术,首先通过手机对准身份证进行拍照扫描,系统就能将识别结果导入到软件的数据库对应的字段当中,然后通过联网核查真假;其次再通过人脸识别来验证摄像头的抓拍照是否与证件上的一致。既提升了效率,也杜绝了冒用、造假的可能。银行卡绑定,通过绑定银行卡来进行实名认证是许多APP实名认证的一样做法,特别是银行等金融领域的APP,银行自身就有用户的银行卡信息,用户进行绑定银行卡进行实名认证时,只需要对比用户输入的银行卡信息和银行业务系统中保存的用户信息即可完成实名认证。
在本实施例中,仍以信用额度为例说明,当接收到所述用户拒绝实名认证的指令时,退出所述智能数据评估界面。
具体地,由于用户有自主选择是否进行实名认证的权利,而实名认证作为调取用户信息,进而评估信用额度的基础,实名认证模块107接收到所述拒绝实名认证的指令时,出于尊重用户权益,退出所述智能数据评估界面。
所述信息调取模块108,用于当识别到所述用户已经在应用软件进行所述实名认证时,根据所述用户业务受控情况调取用户信息。
具体地,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减小业务风险带来的损失,常常在经过对用户的资质评估后拒绝一些来自业务受控用户的业务申请,从源头上杜绝业务风险。其中,所述业务受控用户的评估数据来源包括银行黑名单,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银行黑名单是由银行根据银行内部的规定和流程发布的,比如某一用户频繁透支信用卡而不按时还款、金融欺诈团伙成员、公安部发布的通缉名单等。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是由法院提供出来的,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比如,恶意逾期不还人群。
在本实施例中,信息调取模块108还用于对比所述用户实名认证信息和业务受控名单。实名认证信息中包含了用户信息,信息调取模块108调取用户实名认证信息后,对比业务受控名单,就能得知所述用户是否处于业务受控状态。若所述移动终端1识别到所述用户在业务受控名单中,反馈受控状态,并退出所述智能数据评估界面;当识别到所述用户不在业务受控名单时,调取所述用户信息。
详细而言,所述信息调取模块108在接受到所述用户处于业务受控状态后,将不会继续执行所述用户的信用卡额度评估流程,而是直接退出所述智能数据评估界面。信息调取模块108在接受到所述用户不在业务受控状态后,根据继续执行所述用户的信用卡额度评估流程,调取信用卡授信额度所需的用户信息。
通过上述程序模块107-108,本发明所提出的智能数据评估系统100可以通过识别所述用户是否已经在应用软件进行实名认证,若所述用户已经进行实名认证,再识别所述用户是否在业务受控名单中,通过重重把关,初步完成用户的业务受理资格评估。
进一步地,基于本发明智能数据评估系统100的上述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智能数据评估系统100还包括办理业务模块109,其中:
所述提示模块101,还用于根据所述数据评估结果提示用户是否办理业务;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业务以办理信用卡为例说明。信用额度是银行邀请用户申请信用卡时的额度参考,用户可以根据信用额度判断银行提供的信用卡额度是否满足自身需要,从而决定是否办理该信用卡。用户有权自行决定是否办理信用卡,银行在为用户办理信用卡之前应征得用户的同意。
所述办理业务模块109,用于当接收到用户办理业务指令时,则进入正式办理业务流程,并退出所述智能数据评估界面;
具体地,在金融企业中,在办理信用卡业务时,当接收到用户同意办卡指令,说明用户接受信用额度。进入正式办卡流程,意味着银行将会根据用户的信用额度为用户制作信用卡。
所述提示模块101,还用于当接收到用户拒绝办理业务指令时,提示所述用户重新进行数据评估。
具体地,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数据评估以信用额度为例说明,但并不以此为限。在金融企业中,在办理信用卡业务时,部分用户拒绝办理业务是因为所述数据评估结果未达到用户预期,部分用户可以通过补充资料的方式来优化数据评估结果。因此,通过提醒用户是否同意挑战更高额度,即提示所述用户重新进行数据评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信用卡办卡率。
所述提示模块101,还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用户重新进行数据评估指令时,提示用户填写补充资料;
具体地,所述提示模块101接收到所述用户重新进行数据评估指令,说明信用额度未达到用户预期,有意获取更高额度的信用卡。而通常情况下,用户想要获取更高额度的话,需要补充更详细的个人信息,比如个人车辆所有权材料、个人房产所有权资料以及其他能证明自身拥有更高资产支配权的信息。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接收到所述补充资料后,所述计算模块103重新评估所述用户的信用额度,并反馈所述用户的新信用额度。详细而言,当接收到用户补充资料后,所述计算模块103将根据新补充的资料,结合原有用户信息,重新评估用户新的信用额度,并反馈给用户。此时,再次提示用户是否办理信用卡,若接收到当接收到用户办卡指令时,则进入正式办卡流程,并退出所述智能数据评估界面;当接收到用户拒绝办卡指令时,则退出所述智能数据评估界面或者再次提示所述用户重新进行数据评估。
所述提示模块101,还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用户拒绝重新进行数据评估指令时,则退出所述智能数据评估界面。
具体地,当收到所述用户拒绝重新进行数据评估,即用户拒绝优化数据评估结果时,说明用户因某些因素放弃获取优化数据评估结果时,而用户有权拒绝,故退出所述智能数据评估界面。
通过上述程序模块109,本发明所提出的智能数据评估系统100,进一步提示用户是否办理业务,并提示用户输入更为详尽的个人信息以评估更高的数据评估结果,并且每一步都由用户完成而无需工作人员介入,有利于提高业务办理转化率和业务办理质量。
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智能数据评估方法。
参阅图6所示,是本发明智能数据评估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根据不同的需求,图6所示的流程图中的步骤的执行顺序可以改变,某些步骤可以省略。
步骤S201,当应用软件启动时,提示用户进行智能数据评估。
具体地,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数据评估以信用额度为例说明,但并不以此为限。通常用户在办理信用卡时,用户拿到信用卡之前并不知道自己能申请的信用卡额度,往往需要用户先填写信用卡申请表,再经过额度评估和业务审批拿到信用卡之后才知道具体额度。然而,当用户拿到的信用卡达不到预期额度时,用户有可能不会激活信用卡,并且用户可能不会再选择该银行的信用卡或者办理其他业务。如此一来,即浪费了用户的时间,又可能流失了用户。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吸引用户办理信用卡,通过简单的方式让用户快速了解自己能申请的信用额度。详细而言,对于一个金融机构或金融集团往往会有一系列的应用软件,以平安集团为例说明,平安集团旗下拥有“平安口袋银行”、“平安证券”、“平安金管家”等应用软件。当用户启动这一系列应用软件时,应用软件界面会弹出信用额度预测选项界面,吸引用户点击并预测信用额度。其中,所述信用额度预测选项界面可以通过闪烁方式吸引用户,也可以通过文字,例如“是否挑战您的信用额度”等字眼吸引用户点击,然后为用户预测信用额度。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1侦测所述应用软件的启动情况,当应用软件启动时,提示用户进行智能数据评估,即进行用户的业务资质预测。
步骤S202,用户当识别到用户进入额度预测界面时,提示所述用户同意调取用户数据。
具体地,用户注册上述系列应用软件并使用时,通常已经进行实名认证并完成相关个人信息的登记,并且所述相关个人信息已经被转换为结构化的用户数据保存在银行后台业务系统中。随着国人素质的不断提高,人们保护个人隐私保护意识也随着提高。用户信息属于用户隐私,为了确保用户隐私不被非法利用而造成用户和银行的财产损失,出于保护用户数据和用户隐私的角度考虑的,并且考虑到尊重用户的个人意愿问题,按照规定,所述系列应用软件调用银行业务系统中的用户数据前,必须首先征求用户的意见,获得用户同意后方可查询和使用所述用户数据。因此,当所述移动终端1识别到用户进入所述智能数据评估界面时,提示所述用户同意调取。
所述提醒页面包括用户隐私政策。为了减小用户对其个人数据和隐私问题的顾虑,所述用户隐私政策中说明了银行或者所述系列应用软件收集何种用户信息,是如何收集、使用、披露、转让和存储用户信息的。
步骤S203,当接收到所述用户同意调取所述用户数据指令时,向后台发送大数据处理指令。
具体地,从上文可知,当用户注册并使用该应用软件时,通常已经在银行业务系统完成实名认证。为了实现快速甚至是实时额度预授权,业务流程中的人工干预环节必须尽可能的少,包括用户信息的输入和提交、银行工作人员对用户信息的处理、提交、评估、审批等,因此,充分利用银行后台的数据对于办理业务效率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本发明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银行业务系统复杂,数据海量,可靠性要求高,所述业务系统的后台数据库可以是技术成熟且常见的Oracle数据库,MySQL数据库,MariaDB数据库,SQL Server数据库等,也可以是云服务数据库,同时还涉及云存储技术和大数据处理技术,这些技术的组合,使得业务系统具有快速存取的能力,可以以结构化或者非结构化的方式快速存储用户反馈的个人信息,并且实现与应用软件的实时数据交互,在接收到来自所述应用软件的用户信息调取指令时,能够快速搜索、读取、收集所述用户信息,并反馈给所述应用软件。
步骤S204,当后台收到大数据处理指令时,调取预存储的数据评估映射表。
步骤S205,根据用户信息计算与用户数据评估情况。
步骤S206,对比所述数据评估情况和所述数据评估映射表以得到所述用户的数据评分结果。
步骤S207,反馈所述用户的数据评分结果。
具体地,移动终端1预存储有数据评估映射表,所述数据评估映射表与所述用户的数据评分结果一一对应。仍以信用额度为例说明,信用额度是银行邀请用户申请信用卡时的额度参考,银行业务系统中有较为完善的授信额度评估模型,将所述用户信息作为所述授信额度评估模型的输入项,该模型就能够快速输出所述用户的信用评分情况,然后通过对比所述信用评分情况和预存储的信用额度映射表,就能得到信用额度,并将输出的信用额度告知用户,用户可以通过所述信用额度决定是否办理该信用卡。
银行业务系统有完善的信用额度评估机制。在本案中,所述应用软件内置信用额度评估功能,将必要的用户信息导入到所述应用软件中,所述信用额度评估功能就能够快速评估得到所述用户的信用额度,并将输出的信用额度告知用户。所述必要的用户信息包括姓名、证件类型,证件号(通常为身份者证号)、性别、学历、婚姻状况,资产负债,个人信用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1可以先预存储信用额度映射表;进而根据所述用户信息计算所述用户的信用评分情况;然后对比所述信用评分情况和所述信用额度映射表以得到所述用户的信用额度;最后反馈所述用户的信用额度。
通过上述步骤S201-S207,本发明所提出的智能数据评估方法,当应用软件启动时,提示用户进行智能数据评估;当识别到用户进入智能数据评估界面时,提示所述用户同意调取用户数据;进一步地,当后台收到大数据处理指令时,调取预存储的数据评估映射表;然后,根据所述用户信息计算所述用户数据评分情况;进而,对比所述数据评分情况和所述数据评估映射表以得到所述用户的数据评分结果;最后,反馈所述用户的数据评分结果。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上述方案可以使得用户不需要输入额外信息,就能了解到自身的业务资质情况,从而判断是否办理该业务,对于企业和用户而言都是一种更为省时高效的办理业务方式。
如图7所示,是本发明智能数据评估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数据评估方法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智能数据评估方法的区别在于,第一实施例中的步骤S202之前还包括步骤S301-S303。
步骤S301,判断用户是否已经在应用软件进行实名认证,当用户没有实名认证,执行步骤S302,当用户已经实名认证时,跳至步骤S303。
具体地,实名认证是网络实名制发展的产物,是对用户真实身份信息进行验证评估,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在非面对面场景下证明用户自身身份,以便建立完善可靠的互联网信用基础,维护网络诚信。网络实名认证是未来的趋势,APP新政的出台旨在加强对APP信息服务规范,对于促进各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有重要意义。然而,虽然APP上进行实名认证是对用户和银行权益的一种保护,但是用户对于自己是否进行实名认证,仍享有自主决定的权力。例如,部分用户出于某些因素的考虑,比如时间因素,个人隐私泄露顾虑因素等,决定不进行实名制或者暂时不进行实名制。
另外,所述应用软件可能用到的实名认证技术包括个人身份信息输入、身份证识别+人脸识别、银行卡认证、手机验证等的一种极其组合。所述移动终端1根据相关指令,调弹出相应的实名认证界面。其中,个人身份信息输入,至少包括姓名、出生日期、证件类型、证件号等信息中的一项或者多项。身份证识别+人脸识别,通常是利用OCR身份证识别技术,首先通过手机对准身份证进行拍照扫描,系统就能将识别结果导入到软件的数据库对应的字段当中,然后通过联网核查真假;其次再通过人脸识别来验证摄像头的抓拍照是否与证件上的一致。既提升了效率,也杜绝了冒用、造假的可能。银行卡绑定,通过绑定银行卡来进行实名认证是许多APP实名认证的一样做法,特别是银行等金融领域的APP,银行自身就有用户的银行卡信息,用户进行绑定银行卡进行实名认证时,只需要对比用户输入的银行卡信息和银行业务系统中保存的用户信息即可完成实名认证。
步骤S302,提示用户进行实名认证。
具体地,由于用户有自主选择是否进行实名认证的权利,而实名认证作为调取用户信息,进而评估信用额度的基础。当所述移动终端1接收到所述用户同意实名认证的指令时,提示用户进行实名认证;当接收到所述用户拒绝实名认证的指令时,退出所述智能数据评估界面。所述用户信息至少包括用户姓名、出生日期、证件类型、证件号、性别、手机号码、工作、收入、学历、婚姻状况、信用状况、个人生物识别信息、资产负债等中一项或者多项。
步骤S303,根据所述用户业务受控情况调取用户信息。
具体地,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减小业务风险带来的损失,常常在经过对用户的资质评估后拒绝一些来自业务受控用户的业务申请,从源头上杜绝业务风险。其中,所述业务受控用户的评估数据来源包括银行黑名单,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银行黑名单是由银行根据银行内部的规定和流程发布的,比如某一用户频繁透支信用卡而不按时还款、金融欺诈团伙成员、公安部发布的通缉名单等。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是由法院提供出来的,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比如,恶意逾期不还人群。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303,根据所述用户业务受控情况调取用户信息,具体包括:
对比所述用户实名认证信息和业务受控名单;
具体地,实名认证信息中包含了用户信息,所述移动终端1调取用户实名认证信息后,对比业务受控名单,就能得知所述用户是否处于业务受控状态。
当识别到所述用户在业务受控名单时,反馈受控状态,并退出所述智能数据评估界面;
具体地,在接受到所述用户处于业务受控状态后,将不会继续执行所述用户的信用卡额度评估流程,而是直接退出所述智能数据评估界面。
当识别到所述用户不在业务受控名单时,调取所述用户信息。
具体地,在接受到所述用户不在业务受控状态后,根据继续执行所述用户的信用卡额度评估流程,调取信用卡授信额度所需的用户信息。
通过上述步骤S301-S303,本发明所提出的智能数据评估方法,可以通过识别所述用户是否已经在应用软件进行实名认证,若所述用户已经进行实名认证,再识别所述用户是否在业务受控名单中,通过重重把关,初步完成用户的业务受理资格评估。
进一步地,基于本发明智能数据评估方法的上述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智能数据评估方法的第三实施例。
如图8所示,是本发明智能数据评估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1,根据所述数据评估结果提示用户是否办理业务,当接收到用户办理业务指令时,执行步骤S402,当接收到用户拒绝办理业务指令时,跳至步骤S403。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业务以办理信用卡为例说明。信用额度是银行邀请用户申请信用卡时的额度参考,用户可以根据信用额度判断银行提供的信用卡额度是否满足自身需要,从而决定是否办理该信用卡。用户有权自行决定是否办理信用卡,银行在为用户办理信用卡之前应征得用户的同意。
步骤S402,进入正式办理业务流程,并退出所述智能数据评估界面。
具体地,接收到用户同意办卡指令,说明用户接受信用额度。进入正式办卡流程,意味着银行将会根据用户的信用额度为用户制作信用卡。
步骤S403,提示所述用户重新进行数据评估,当接收到所述用户重新进行数据评估指令时,执行步骤S404,当接收到所述用户拒绝重新进行数据评估指令时,跳至步骤S405。
具体地,部分用户拒绝办卡是因为所述信用额度未达到用户预期,部分用户可以通过补充资料的方式来提高信用卡的授权额度。因此,通过提醒用户同意挑战更高额度,即提示所述用户重新进行数据评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信用卡办卡率。
步骤S404,提示用户填写补充资料;
具体地,当接收到所述用户重新进行数据评估指令时,说明信用额度未达到用户预期,有意获取更高额度的信用卡。而通常情况下,用户想要获取更高额度的话,需要补充更详细的个人信息,比如个人车辆所有权材料、个人房产所有权资料以及其他能证明自身拥有更高资产支配权的信息。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接收到所述补充资料后,重新评估所述用户的信用额度,并反馈所述用户的新信用额度。详细而言,当接收到用户补充资料后,根据新补充的资料,结合原有用户信息,重新评估用户新的信用额度,并反馈给用户。此时,再次提示用户是否办理信用卡,若接收到当接收到用户办卡指令时,则进入正式办卡流程,并退出所述智能数据评估界面;当接收到用户拒绝办卡指令时,则退出所述智能数据评估界面或者再次提示所述用户重新进行数据评估。
步骤S405,退出所述智能数据评估界面。
具体地,当收到所述用户拒绝重新进行数据评估,即用户拒绝优化数据评估结果时,说明用户因某些因素放弃获取优化数据评估结果时优化数据评估结果时优化数据评估结果时,而用户有权拒绝,故退出所述智能数据评估界面。
通过上述步骤S401-S405,本发明所提出的智能数据评估方法,还进一步提示用户是否办理业务,并提示用户输入更为详尽的个人信息以评估更高的数据评估结果,并且每一步都由用户完成而无需工作人员介入,有利于提高业务办理转化率和业务办理质量。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数据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应用软件启动时,提示用户进行智能数据评估;
当识别到用户进入智能数据评估界面时,提示所述用户同意调取用户数据;
当接收到所述用户同意调取所述用户数据指令时,向后台发送大数据处理指令;
当后台收到大数据处理指令时,调取预存储的数据评估映射表;
根据所述用户信息计算所述用户数据评估情况;
对比所述数据评估情况和所述数据评估映射表以得到所述用户的数据评分结果;
反馈所述用户的数据评分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数据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接收到所述用户同意调取所述用户数据指令时,向后台发送大数据处理指令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判断用户是否已经在所述应用软件进行实名认证;
当所述用户没有在所述应用软件进行实名认证时,提示用户进行实名认证;
当所述用户已经在应用软件进行所述实名认证时,根据所述用户业务受控情况调取用户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数据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识别到所述用户没有在所述应用软件进行实名认证时,提示用户进行实名认证的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当接收到所述用户同意实名认证的指令时,提示用户进行实名认证;
当接收到所述用户拒绝实名认证的指令时,退出所述额度预测界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数据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识别到所述用户已经在应用软件进行所述实名认证时,根据所述用户业务受控情况调取用户信息的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对比所述用户实名认证信息和业务受控名单;
当识别到所述用户在业务受控名单时,反馈受控状态,并退出所述智能数据评估界面;
当识别到所述用户不在业务受控名单时,调取所述用户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数据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所述数据评估结果提示用户是否办理业务;
当接收到用户办理业务指令时,则进入办理业务流程,并退出所述智能数据评估界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数据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当接收到用户拒绝办理业务指令时,提示所述用户重新进行数据评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数据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当接收到所述用户重新进行数据评估指令时,提示用户填写补充资料;
当接收到所述用户拒绝重新进行数据评估指令时,则退出所述智能数据评估界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数据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接收到所述用户重新进行数据评估指令时,提示用户填写补充资料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当接收到所述补充资料后,重新评估所述用户的数据评分结果;
反馈所述用户的新数据评分结果。
9.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信用卡额度快速审系统,所述智能数据评估系统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数据评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智能数据评估系统,所述智能数据评估系统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数据评估方法的步骤。
CN201910525934.XA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智能数据评估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04151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25934.XA CN110415100A (zh)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智能数据评估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25934.XA CN110415100A (zh)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智能数据评估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15100A true CN110415100A (zh) 2019-11-05

Family

ID=68359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25934.XA Pending CN110415100A (zh)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智能数据评估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1510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09841A (zh) * 2019-12-31 2020-05-29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界面质量的评估方法、装置及自助柜台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66106A1 (en) * 2010-09-14 2012-03-15 Evolution Financ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and Optimizing Credit Scores
CN105490823A (zh) * 2015-12-24 2016-04-13 原肇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805697A (zh) * 2018-06-12 2018-11-13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贷款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876588A (zh) * 2018-04-28 2018-11-23 重庆小雨点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一种贷款审批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9472685A (zh) * 2018-09-10 2019-03-15 合肥科讯金服科技有限公司 大数据信贷app软件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66106A1 (en) * 2010-09-14 2012-03-15 Evolution Financ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and Optimizing Credit Scores
CN105490823A (zh) * 2015-12-24 2016-04-13 原肇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876588A (zh) * 2018-04-28 2018-11-23 重庆小雨点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一种贷款审批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8805697A (zh) * 2018-06-12 2018-11-13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贷款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472685A (zh) * 2018-09-10 2019-03-15 合肥科讯金服科技有限公司 大数据信贷app软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09841A (zh) * 2019-12-31 2020-05-29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界面质量的评估方法、装置及自助柜台
CN111209841B (zh) * 2019-12-31 2023-11-24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界面质量的评估方法、装置及自助柜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10132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hanced Transaction Authorization
US11615362B2 (en) Universal model scoring engine
US11544808B2 (en) Digital negotiation platform
US20150341370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relating to the authenticity and verification of photographic identity documents
US20120159590A1 (e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authenticating an identity of a user by generating a confidence indicator of the identity of the user based on a combination of multiple authentication techniques
US20150161613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uthentications and online transactions
CN108038687B (zh) 基于语音识别的交易方法、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30099864A1 (en) User profiling based on transaction data associated with a user
US11916917B2 (en) Pre-authorization access request screening
WO2014145395A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sumer fraud protection
US10217178B2 (en) Customer identity verification
US20220391913A1 (en) Techniques to improve fraud detection at financial terminals
CN110570188A (zh) 用于处理交易请求的方法和系统
CN104376452A (zh) 基于国际卡支付通道管理支付成功率的系统及方法
JP2023539711A (ja) 機密データに対する不正防止およびデータ保護のための速度システム
CN109191180A (zh) 评价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10324314A (zh) 用户注册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0458401A (zh) 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处理装置、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9815377A (zh) 标签的建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415100A (zh) 一种智能数据评估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A2886548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relating to real world and virtual world identities
CN112100491A (zh) 基于用户数据的信息推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82299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secured data transfer via URLs
US11528267B2 (en) System for automated image authentication and external database verification
US20220051270A1 (en) Event analysis based on transaction data associated with a us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