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43431B - 应用加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应用加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43431B
CN109543431B CN201811409624.3A CN201811409624A CN109543431B CN 109543431 B CN109543431 B CN 109543431B CN 201811409624 A CN201811409624 A CN 201811409624A CN 109543431 B CN109543431 B CN 1095434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gerprint
sliding operation
data generated
application
target appl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0962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43431A (zh
Inventor
袁石林
陈汝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0962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434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434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434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434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434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2Providing cryptographic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G06F21/6245Protecting personal data, e.g. for financial or medical purpo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应用加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应用于包括触控显示屏、屏下指纹传感器的电子设备,触控显示屏包括指纹采集区域,屏下指纹传感器位于指纹采集区域的下方,该方法包括:检测指纹采集区域内的第一指纹滑动操作,通过屏下指纹传感器采集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获取第一指纹滑动操作对应的第一滑动轨迹,确定与第一滑动轨迹对应的目标应用;若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的指纹质量符合加密要求,根据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生成指纹模板,使用指纹模板对目标应用进行加密。可以在对目标应用进行加密的过程中可以降低目标应用中私密信息被泄露的风险。

Description

应用加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加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的大量普及应用,电子设备能够支持的应用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强大,人们也越来越依赖电子设备中的各种应用。某些应用涉及用户隐私、用户财产等私密信息,为了避免隐私、财产等私密信息泄露,可以对某些应用进行加密。目前,对应用进行加密时,需要先打开应用,在应用的设置选项中选择加密选项进行加密,不仅操作繁琐,而且在应用加密过程中存在私密信息被泄露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加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在应用加密过程中降低私密信息被泄露的风险。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加密方法,包括:
检测触控显示屏的指纹采集区域内的第一指纹滑动操作,通过屏下指纹传感器采集所述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
获取所述第一指纹滑动操作对应的第一滑动轨迹,确定与所述第一滑动轨迹对应的目标应用;
若所述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的指纹质量符合加密要求,根据所述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生成指纹模板,使用所述指纹模板对所述目标应用进行加密。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加密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包括触控显示屏、屏下指纹传感器的电子设备,所述触控显示屏包括指纹采集区域,所述屏下指纹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指纹采集区域内的信号,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屏下指纹传感器检测所述指纹采集区域内的第一指纹滑动操作;
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所述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指纹滑动操作对应的第一滑动轨迹;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滑动轨迹对应的目标应用;
生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的指纹质量符合加密要求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生成指纹模板;
加密单元,用于使用所述指纹模板对所述目标应用进行加密。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触控显示屏、屏下指纹传感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配置成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的步骤的指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应用加密方法,该加密方法应用于包括触控显示屏、屏下指纹传感器的电子设备,触控显示屏包括指纹采集区域,屏下指纹传感器用于采集指纹采集区域通过屏下指纹传感器。该加密方法包括:检测触控显示屏的指纹采集区域内的第一指纹滑动操作,通过屏下指纹传感器采集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获取第一指纹滑动操作对应的第一滑动轨迹,确定与第一滑动轨迹对应的目标应用;若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的指纹质量符合加密要求,根据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生成指纹模板,使用指纹模板对目标应用进行加密。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对目标应用进行加密的过程中,无需打开目标应用,即可快速对目标应用进行指纹加密,在对目标应用进行加密的过程中可以降低目标应用中私密信息被泄露的风险,提高应用加密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屏下指纹传感器与指纹采集区域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应用加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应用加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应用加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到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设备(terminaldevice)等等。为方便描述,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电子设备。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见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100包括处理器101、存储器102、信号处理器103、通信接口104、触控显示屏105、扬声器106、麦克风107、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108、摄像头109和传感器110等等。
其中,处理器101也可以是AP处理器,也可以是其他处理器。
其中,存储器102、信号处理器103、触控显示屏105、扬声器106、麦克风107、RAM108、摄像头109和传感器110与处理器101连接,通信接口104与信号处理器103连接。
其中,触控显示屏105包括显示屏和触控面板(Touch Panel,TP),触控显示屏105包括指纹采集区域。该指纹采集区域是触控显示屏105中的一片区域,即大小能够供多个手指同时按压的大区域,而非仅能够供单个手指按压的小区域。该指纹采集区域所在的位置可以是触控显示屏105的中间区域、触控显示屏105的上部分区域、触控显示屏105的下部分区域等,在此不作限定。该触控显示屏105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屏,也可以为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
其中,传感器110包括指纹传感器、红外传感器、陀螺仪等。该指纹传感器可以为光学指纹传感器,也可以为超声波指纹传感器,也可以为电容指纹传感器。该指纹传感器也可以称为屏下指纹传感器。该屏下指纹传感器用于采集指纹采集区域内的光信号。该屏下指纹传感器可以设于指纹采集区域的下方,具体请参见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屏下指纹传感器与指纹采集区域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屏下指纹传感器位于指纹采集区域的正下方,并且该屏下指纹传感器能够采集指纹采集区域中每个位置的光信号,屏下指纹传感器能够采集的区域面积要大于或等于指纹采集区域的面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101,用于检测触控显示屏的指纹采集区域内的第一指纹滑动操作,通过屏下指纹传感器采集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获取第一指纹滑动操作对应的第一滑动轨迹,确定与第一滑动轨迹对应的目标应用;在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的指纹质量符合加密要求的情况下,根据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生成指纹模板,使用指纹模板对目标应用进行加密。
在本申请的一实现方式中,处理器101,还用于在使用指纹模板对目标应用进行加密之后,进入解锁界面,解锁界面包括位于指纹采集区域内的目标应用的图标;接收针对目标应用的图标的指纹按压操作,通过屏下指纹传感器采集指纹按压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在指纹按压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与指纹模板匹配的情况下,启动目标应用。
在本申请的一实现方式中,处理器101,还用于在使用指纹模板对目标应用进行加密之后,当进入系统界面后,检测指纹采集区域内的第二指纹滑动操作,通过屏下指纹传感器采集第二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获取第二指纹滑动操作对应的第二滑动轨迹;在第二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与指纹模板匹配,并且第二滑动轨迹与第一滑动轨迹匹配的情况下,启动目标应用。
在本申请的一实现方式中,处理器101在确定与第一滑动轨迹对应的目标应用方面,具体为:识别第一滑动轨迹中包含的字符;根据应用简称字符与应用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第一滑动轨迹中包含的字符对应的目标应用。
在本申请的一实现方式中,处理器101,还用于在检测指纹采集区域内的第一指纹滑动操作之前,接收系统解锁指令,进入系统界面;接收应用密码设置指令;在接收应用密码设置指令与进入所系统界面的时间间隔小于预设时间间隔的情况下,执行上述检测指纹采集区域内的第一指纹滑动操作的步骤。
在本申请的一实现方式中,处理器101,还用于在根据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生成指纹模板之前,检测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的指纹质量是否符合加密要求;在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的指纹质量符合加密要求的情况下,执行上述根据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生成指纹模板的步骤。
在本申请的一实现方式中,处理器101在检测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的指纹质量是否符合加密要求方面,具体为:检测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的有效指纹数据完整度是否达到预设完整度;若达到,则确定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有效指纹数据的指纹质量符合加密要求;若未达到,则确定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的指纹质量不符合加密要求。
在本申请的一实现方式中,处理器101在根据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生成指纹模板方面,具体为:提取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有效指纹数据中的必要指纹数据;对必要指纹数据进行去噪处理后得到指纹模板。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对目标应用进行加密的过程中,无需打开目标应用,即可快速对目标应用进行指纹加密,在对目标应用进行加密的过程中可以降低目标应用中私密信息被泄露的风险,提高应用加密的便捷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信号处理器103、通信接口104、扬声器106、麦克风107、RAM108、摄像头109可以根据需要从电子设备100中移除,当然,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增加其他的硬件模块。
需要说明的是,各模块所执行的步骤的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下述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在此不再叙述。
基于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公开了一种应用加密方法,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应用加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应用加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01,电子设备检测触控显示屏的指纹采集区域内的第一指纹滑动操作,通过屏下指纹传感器采集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指纹滑动操作,指的是手指的指纹区域在电子设备的触控显示屏的指纹采集区域滑动的操作。手指的指纹区域在指纹采集区域滑动的过程中,位于指纹采集区域下方的屏下指纹传感器可以采集指纹数据。对于屏下指纹传感器为光学指纹传感器而言,光学指纹传感器包括光源以及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可以是电荷耦合器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阵列。光源可以发射入射光线,入射光线经过触控显示屏表面与手指接触的区域发生反射,反射光线被检测装置接收并转换为电信号数据,光学指纹传感器可以根据全反射原理识别哪些入射光线与指纹的凸起处(指纹的脊)接触,哪些入射光学与指纹的凹陷处(指纹的谷)接触,从而采集得到光学指纹数据。光学指纹数据可以包括指纹图像。
其中,在执行步骤301之前,可以通过指纹解锁进入系统主界面。在系统主界面内,可以接收应用加密指令,进入应用加密流程,将指纹采集区域突出显示,将指纹采集区域下方的屏下指纹传感器开启,并且将指纹采集区域内触控操作均视为指纹轨迹输入操作。应用加密指令可以为语音指令,也可以为触控指令,比如,可以通过连续双击指纹采集区域中未被应用图标覆盖的区域来进入应用加密流程。步骤301至步骤303为应用加密流程。
302,电子设备获取第一指纹滑动操作对应的第一滑动轨迹,确定与第一滑动轨迹对应的目标应用。
本申请实施例中,手指在指纹采集区域内滑动的过程中形成的轨迹为第一滑动轨迹。可以通过手写识别技术识别与第一滑动轨迹相似度最高的字符,获取字符与应用的对应关系,得到与第一滑动轨迹相似度最高的字符对应的目标应用。比如,对于应用A,其对应的字符为“a”,如果与第一滑动轨迹相似度最高的字符为“a”,则第一滑动轨迹对应的应用为应用A。
其中,字符与应用的对应关系可以预先进行设定。比如,可以根据应用的中文名称的首字符来确定其对应的字符,还可以根据应用的英文名称的首字母来确定其对应的字符,还可以根据应用的中文拼音的首字母来确定其对应的字符。
其中,目标应用的个数为1个或多个。每次可以对1个或多个应用进行加密。
可选的,步骤302中,电子设备确定与第一滑动轨迹对应的目标应用,具体可以为:
(11)电子设备通过手写识别技术识别与第一滑动轨迹相似度最高的字符;
(12)电子设备获取字符与应用的对应关系表;
(13)电子设备判断与第一滑动轨迹相似度最高的字符是否为字符与应用的对应关系表中的字符;
(14)若是,则电子设备根据字符与应用的对应关系表确定与第一滑动轨迹相似度最高的字符对应的目标应用。
(15)若否,则电子设备通过手写识别技术识别与第一滑动轨迹相似度第二高的字符。
其中,步骤(11)与步骤(12)的执行顺序不做限定,步骤(11)可以在步骤(12)之前执行,步骤(11)也可以在步骤(12)之后执行,步骤(11)也可以与步骤(12)同时执行。
本申请实施例中,与第一滑动轨迹相似度最高的字符可以对应0个应用,也可以对应1个应用,也可以对应多个应用。与第一滑动轨迹相似度最高的字符对应0个应用时,确定与第一滑动轨迹对应的应用为无。与第一滑动轨迹相似度最高的字符对应2个或2个以上的应用时,可以输出其对应的所有应用,从上述所有应用中选择一个或多个作为目标应用。
可选的,与第一滑动轨迹相似度最高的字符对应0个应用时,可以重新通过手写识别技术识别与第一滑动轨迹相似度第二高的字符,得到与第一滑动轨迹相似度第二高的字符对应的目标应用,如果与第一滑动轨迹相似度第二高的字符对应1个或多个应用时,则从上述1个或多个应用中确定目标应用。如果与第一滑动轨迹相似度第二高的字符对应0个应用时,输出无法识别滑动轨迹的提示消息,提示用户在指纹采集区域重新输入指纹滑动轨迹,重新执行步骤301至步骤303。
可选的,步骤302中,电子设备确定与第一滑动轨迹对应的目标应用,具体为:
电子设备识别第一滑动轨迹中包含的字符;根据应用简称字符与应用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第一滑动轨迹中包含的字符对应的目标应用。
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简称字符可以包括应用的中文名简称、应用的英文名简称、应用的中文拼音的首字符中的至少一种。比如,对于微信应用而言,如果采用中文名简称,则可以设置应用的应用简称字符为“微”;如果采用英文名简称或应用的中文拼音的首字符,则可以设置应用的应用简称字符为“W”。可以设置多种简称字符(比如,中文名简称、应用的英文名简称、应用的中文拼音的首字符)来寻找目标应用,便于用户通过一个简单的应用简称字符即可快速找到目标应用,提高通过滑动轨迹寻找目标应用的效率。
303,若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的指纹质量符合加密要求,电子设备根据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生成指纹模板,使用指纹模板对目标应用进行加密。
本申请实施例中,指纹数据包括指纹图像,判断指纹数据的指纹质量是否符合加密要求,具体可以判断指纹图像是否包含必要指纹特征,以及判断指纹纹路是否清晰。必要指纹特征包括指纹的三角点、中心点、中止点、分叉点等指纹特征。如果指纹图像包含必要指纹特征,并且指纹纹路清晰,则认为指纹数据的指纹质量符合加密要求。如果指纹图像不包含必要指纹特征,或者指纹纹路不清晰,则认为指纹数据的指纹质量不符合加密要求。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指纹模板是基于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生成的。指纹模板是以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为母本,通过某种加密手段,衍生出多个不可逆的、互不关联的指纹“子本”,这些“子本”可替代指纹数据中的指纹特征,用于做指纹识别。采用指纹模板,可以防止指纹模板被盗取后,不法分子根据指纹模板还原出原始指纹。
其中,生成指纹模板后,电子装置可以将指纹模板与目标应用的对应关系保存在电子装置的存储器(比如,非易失性存储器)中。
可选的,在执行步骤302之后,执行步骤303之前,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
判断目标应用是否已经进行加密;若目标应用没有加密,则执行步骤303。
可选的,若目标应用已经加密,则要求用户输入该目标应用的密码,对该目标应用进行解密后再次对该目标应用进行加密。
可选的,在执行步骤303之后,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
(21)电子装置进入解锁界面,该解锁界面包括位于指纹采集区域内的目标应用的图标;
(22)电子装置接收针对目标应用的图标的指纹按压操作,通过屏下指纹传感器采集指纹按压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
(23)若指纹按压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与指纹模板匹配,电子装置启动目标应用。
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21)至步骤(23)为目标应用的一种可能的应用解锁流程。步骤(21)至步骤(23)采用在解锁界面直接按压目标应用的图标进行系统解锁和目标应用解锁的方式,只需要通过一次指纹验证,即可直接进入目标应用,可以在锁屏状态下快速打开加密过的目标应用,可以提高目标应用的启动速度。
可选的,在执行步骤303之后,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
(31)当进入系统界面后,电子装置检测指纹采集区域内的第二指纹滑动操作,通过屏下指纹传感器采集第二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
(32)电子装置获取第二指纹滑动操作对应的第二滑动轨迹;
(33)若第二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与指纹模板匹配,并且第二滑动轨迹与第一滑动轨迹匹配,电子装置启动目标应用。
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31)至步骤(33)为目标应用的另一种可能的解锁流程。步骤(31)至步骤(33)采用在系统界面对目标应用进行解锁的方式。其中,当进入系统界面后,在执行步骤(31)中电子装置检测指纹采集区域内的第二指纹滑动操作的步骤之前,还可以执行如下操作:
接收应用解锁指令,进入应用解密流程,将指纹采集区域突出显示,将指纹采集区域下方的屏下指纹传感器开启,并且将指纹采集区域内的触控操作均视为指纹轨迹输入操作。应用解密指令可以为语音指令,也可以为触控指令,比如,可以通过连续三击指纹采集区域中未被应用图标覆盖的区域来进入应用解密流程。
可选的,在执行步骤301之前,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
(41)电子设备接收系统解锁指令,进入系统界面;
(42)电子设备接收应用密码设置指令;
(43)若接收应用密码设置指令与进入所系统界面的时间间隔小于预设时间间隔,执行步骤301。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执行步骤301之前,需要执行步骤(41)和步骤(42)两个步骤,步骤(41)为系统解锁的流程。步骤(42)为应用加密的启动流程。本申请实施例仅在执行步骤(41)和执行步骤(42)的时间间隔小于预设时间间隔时,才执行步骤301,进入应用加密流程。可以防止在系统解锁一段时间之后,避免其他用户恶意对目标应用进行加密,可以提高目标应用加密的安全性。
其中,预设时间间隔可以预先进行设定并存储在电子设备的存储器(比如,非易失性存储器)中。比如,可以设置预设时间间隔为5秒、10秒、30秒、1分钟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对目标应用进行加密的过程中,无需打开目标应用,即可快速对目标应用进行指纹加密,在对目标应用进行加密的过程中可以降低目标应用中私密信息被泄露的风险,提高应用加密的便捷性。
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应用加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是在图3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得到的。如图4所示,该应用加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01,电子设备检测指纹采集区域内的第一指纹滑动操作,通过屏下指纹传感器采集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
402,电子设备获取第一指纹滑动操作对应的第一滑动轨迹,确定与第一滑动轨迹对应的目标应用。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步骤401至步骤402的具体实施可以参见图3所示的步骤301至步骤302,此处不再赘述。
403,电子设备检测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的指纹质量是否符合加密要求。若是,则执行步骤404,若否,则继续执行步骤401。
本申请实施例中,指纹数据包括指纹图像,判断指纹数据的指纹质量是否符合加密要求,具体可以判断指纹图像是否包含必要指纹特征,以及判断指纹纹路是否清晰。必要指纹特征包括指纹的三角点、中心点、中止点、分叉点等指纹特征。如果指纹图像包含必要指纹特征,并且指纹纹路清晰,则认为指纹数据的指纹质量符合加密要求。如果指纹图像不包含必要指纹特征,或者指纹纹路不清晰,则认为指纹数据的指纹质量不符合加密要求。
可选的,步骤403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电子设备检测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的有效指纹数据完整度是否达到预设完整度;
若达到,则电子设备确定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有效指纹数据的指纹质量符合加密要求;
若未达到,则电子设备确定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的指纹质量不符合加密要求。
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效指纹数据指的是指纹数据中清晰的指纹纹路数据。不清晰的模糊的指纹纹路数据为无效指纹数据。有效指纹数据完整度是否达到预设完整度,具体可以通过检测有效指纹数据中是否包含指纹的三角点、中心点、中止点、分叉点必要指纹特征,若包含,则确定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有效指纹数据的指纹质量符合加密要求;若不包含,则确定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的指纹质量不符合加密要求。
404,电子设备根据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生成指纹模板,使用指纹模板对目标应用进行加密。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步骤404的具体实施可以参见图3所示的步骤303,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步骤404中,电子设备根据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生成指纹模板,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电子设备提取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有效指纹数据中的必要指纹数据;
电子设备对必要指纹数据进行去噪处理后得到指纹模板。
本申请实施例中,必要指纹数据可以包含指纹的三角点、中心点、中止点、分叉点必要指纹特征。去噪处理可以包括将指纹图像灰度化处理,可以得到数据量较小的指纹模板,降低指纹模板的复杂度,提高指纹匹配的速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对目标应用进行加密的过程中,无需打开目标应用,即可快速对目标应用进行指纹加密,在对目标应用进行加密的过程中可以降低目标应用中私密信息被泄露的风险,提高应用加密的便捷性。对指纹模板进行降噪处理,可以降低指纹模板的复杂度,提高指纹匹配的速度。
上述主要从方法侧执行过程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发明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电子设备进行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应用加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应用加密装置应用于包括触控显示屏、屏下指纹传感器的电子设备,触控显示屏包括指纹采集区域,屏下指纹传感器位于指纹采集区域的下方,如图5所示,该应用加密装置500包括检测单元501、采集单元502、获取单元503、确定单元504、生成单元505和加密单元506,其中:
检测单元501,用于检测指纹采集区域内的第一指纹滑动操作;
采集单元502,用于采集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
获取单元503,用于获取第一指纹滑动操作对应的第一滑动轨迹;
确定单元504,用于确定与第一滑动轨迹对应的目标应用;
生成单元505,用于在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的指纹质量符合加密要求的情况下,根据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生成指纹模板;
加密单元506,用于使用指纹模板对目标应用进行加密。
可选的,确定单元504确定与第一滑动轨迹对应的目标应用,具体为:
通过手写识别技术识别与第一滑动轨迹相似度最高的字符;获取字符与应用的对应关系表;判断与第一滑动轨迹相似度最高的字符是否为字符与应用的对应关系表中的字符;若是,则根据字符与应用的对应关系表确定与第一滑动轨迹相似度最高的字符对应的目标应用;若否,则通过手写识别技术识别与第一滑动轨迹相似度第二高的字符。
可选的,该应用加密装置500还可以包括判断单元。
判断单元,用于在确定单元504确定与第一滑动轨迹对应的目标应用之后,判断目标应用是否已经进行加密;
生成单元505,还用于在目标应用没有加密,并且在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的指纹质量符合加密要求的情况下,根据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生成指纹模板。
可选的,该应用加密装置500还可以包括接收单元507和启动单元508。
接收单元507,用于在加密单元506使用指纹模板对目标应用进行加密之后,进入解锁界面,解锁界面包括位于指纹采集区域内的目标应用的图标;接收针对目标应用的图标的指纹按压操作;
采集单元502,还用于采集指纹按压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
启动单元508,还用于在指纹按压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与指纹模板匹配的情况下,启动目标应用。
可选的,检测单元501,还用于当进入系统界面后,检测指纹采集区域内的第二指纹滑动操作;
采集单元502,还用于在加密单元506使用指纹模板对目标应用进行加密之后,通过屏下指纹传感器采集第二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
获取单元503,还用于获取第二指纹滑动操作对应的第二滑动轨迹;
启动单元508,还用于在第二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与指纹模板匹配,并且第二滑动轨迹与第一滑动轨迹匹配的情况下,启动目标应用。
可选的,确定单元504确定与第一滑动轨迹对应的目标应用,具体为:识别第一滑动轨迹中包含的字符;根据应用简称字符与应用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第一滑动轨迹中包含的字符对应的目标应用。
可选的,接收单元507,还用于接收系统解锁指令,进入系统界面;还用于接收应用密码设置指令;
检测单元501,还用于在接收应用密码设置指令与进入所系统界面的时间间隔小于预设时间间隔的情况下,检测指纹采集区域内的第一指纹滑动操作;
可选的,检测单元501,还用于检测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的指纹质量是否符合加密要求;
生成单元505,还用于在检测单元501检测到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的指纹质量符合加密要求的情况下,根据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生成指纹模板。
可选的,检测单元501检测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的指纹质量是否符合加密要求,具体为:检测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的有效指纹数据完整度是否达到预设完整度;若达到,则确定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有效指纹数据的指纹质量符合加密要求;若未达到,则确定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的指纹质量不符合加密要求。
可选的,生成单元505根据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生成指纹模板,具体为:提取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有效指纹数据中的必要指纹数据;对必要指纹数据进行去噪处理后得到指纹模板。
该应用加密装置500的具体实施可以参见图2至图4所示的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检测单元501可以为电子设备中的触控显示屏,采集单元502、接收单元507可以为电子设备中的屏下指纹传感器、获取单元503、确定单元504、生成单元505、加密单元506、启动单元508可以为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
实施图5所示的应用加密装置,在对目标应用进行加密的过程中,无需打开目标应用,即可快速对目标应用进行指纹加密,在对目标应用进行加密的过程中可以降低目标应用中私密信息被泄露的风险,提高应用加密的便捷性。
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电子设备600包括处理器601和存储器602,其中,电子设备600还可以包括总线603,处理器601和存储器602可以通过总线603相互连接,总线603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总线603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6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其中,电子设备600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604,输入输出设备604可以包括触控显示屏,例如液晶显示屏、OLED显示屏等。存储器602用于存储包含指令的一个或多个程序;处理器601用于调用存储在存储器602中的指令执行上述图2至图4中的部分或全部方法步骤。
实施图6所示的电子设备,在对目标应用进行加密的过程中,无需打开目标应用,即可快速对目标应用进行指纹加密,在对目标应用进行加密的过程中可以降低目标应用中私密信息被泄露的风险,提高应用加密的便捷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何一种应用加密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何一种应用加密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应用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包括触控显示屏、屏下指纹传感器的电子设备,所述触控显示屏包括指纹采集区域,所述屏下指纹传感器位于所述指纹采集区域的下方,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系统解锁指令,进入系统界面;
接收应用密码设置指令,将所述指纹采集区域突出显示,将所述屏下指纹传感器开启;
若接收所述应用密码设置指令与进入所述系统界面的时间间隔小于预设时间间隔,检测触控显示屏的指纹采集区域内的第一指纹滑动操作,通过屏下指纹传感器采集所述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
获取所述第一指纹滑动操作对应的第一滑动轨迹,确定与所述第一滑动轨迹对应的目标应用;
检测所述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的指纹质量是否符合加密要求;
若所述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的指纹质量符合加密要求,根据所述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生成指纹模板,使用所述指纹模板对所述目标应用进行加密;
当进入系统界面后,检测所述指纹采集区域内的第二指纹滑动操作,通过所述屏下指纹传感器采集所述第二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
获取所述第二指纹滑动操作对应的第二滑动轨迹;
若所述第二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与所述指纹模板匹配,并且所述第二滑动轨迹与所述第一滑动轨迹匹配,启动所述目标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所述指纹模板对所述目标应用进行加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进入解锁界面,所述解锁界面包括位于所述指纹采集区域内的所述目标应用的图标;
接收针对所述目标应用的图标的指纹按压操作,通过所述屏下指纹传感器采集所述指纹按压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
若所述指纹按压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与所述指纹模板匹配,启动所述目标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与所述第一滑动轨迹对应的目标应用,包括:
识别所述第一滑动轨迹中包含的字符;
根据应用简称字符与应用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滑动轨迹中包含的字符对应的目标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所述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的指纹质量是否符合加密要求,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的有效指纹数据完整度是否达到预设完整度;
若达到,则确定所述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有效指纹数据的指纹质量符合加密要求;
若未达到,则确定所述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的指纹质量不符合加密要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生成指纹模板,包括:
提取所述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有效指纹数据中的必要指纹数据;
对所述必要指纹数据进行去噪处理后得到指纹模板。
6.一种应用加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包括触控显示屏、屏下指纹传感器的电子设备,所述触控显示屏包括指纹采集区域,所述屏下指纹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指纹采集区域内的信号,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系统解锁指令,进入系统界面;接收应用密码设置指令,将所述指纹采集区域突出显示,将所述屏下指纹传感器开启;
检测单元,用于在接收所述应用密码设置指令与进入所系统界面的时间间隔小于预设时间间隔的情况下,检测所述指纹采集区域内的第一指纹滑动操作;
采集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屏下指纹传感器采集所述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指纹滑动操作对应的第一滑动轨迹;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滑动轨迹对应的目标应用;
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的指纹质量是否符合加密要求;
生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的指纹质量符合加密要求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生成指纹模板;
加密单元,用于使用所述指纹模板对所述目标应用进行加密;
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当进入系统界面后,检测所述指纹采集区域内的第二指纹滑动操作;
所述采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加密单元使用所述指纹模板对所述目标应用进行加密之后,通过所述屏下指纹传感器采集所述第二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二指纹滑动操作对应的第二滑动轨迹;
启动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指纹滑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指纹数据与所述指纹模板匹配,并且所述第二滑动轨迹与所述第一滑动轨迹匹配的情况下,启动所述目标应用。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控显示屏、屏下指纹传感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配置成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11409624.3A 2018-11-23 2018-11-23 应用加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5434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09624.3A CN109543431B (zh) 2018-11-23 2018-11-23 应用加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09624.3A CN109543431B (zh) 2018-11-23 2018-11-23 应用加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43431A CN109543431A (zh) 2019-03-29
CN109543431B true CN109543431B (zh) 2022-03-11

Family

ID=65850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09624.3A Active CN109543431B (zh) 2018-11-23 2018-11-23 应用加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434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63515B (zh) * 2019-04-26 2021-12-2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加密应用的打开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879678A (zh) * 2019-10-28 2020-03-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图标显示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31352A (zh) * 2015-06-29 2016-06-0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加密解密方法、加密解密装置及移动终端
JP2016116203A (ja) * 2014-12-18 2016-06-23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ネット銀行 認証装置、情報端末装置、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認証方法
CN107886002A (zh) * 2017-09-28 2018-04-0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文件加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710457A (zh) * 2018-04-16 2018-10-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交互方法及终端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77337A (zh) * 2015-12-30 2016-06-15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116203A (ja) * 2014-12-18 2016-06-23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ネット銀行 認証装置、情報端末装置、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認証方法
CN105631352A (zh) * 2015-06-29 2016-06-0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加密解密方法、加密解密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886002A (zh) * 2017-09-28 2018-04-0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文件加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710457A (zh) * 2018-04-16 2018-10-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交互方法及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43431A (zh) 2019-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25382B (zh) 一种移动支付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190258795A1 (en) User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using variable keypad and 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CN107223254B (zh) 用于隐藏设置处理的方法、用户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6355141B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US8550339B1 (en) Utilization of digit sequences for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CN104008321A (zh) 移动终端的基于指纹识别用户权限的判别方法和判断系统
US10644887B2 (en) Identity validity verif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5303086A (zh) 一种应用启动方法及终端
CN109074171B (zh) 输入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678147B (zh) 触控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CN104778416A (zh) 一种信息隐藏方法及终端
WO2021244531A1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支付方法及装置
US20220014526A1 (en) Multi-layer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CN107368722A (zh) 生物图像的验证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移动终端
CN109543431B (zh) 应用加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951677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7317928B (zh) 信息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599648A (zh) 一种应用开启方法和终端
CN106469269B (zh) 一种密码管理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KR20150042086A (ko) 모바일 단말기용 지문인식 해킹방지 장치 및 지문 해킹방지용 표면부재와 그 지문해킹 방지방법
CN107085694B (zh) 信息显示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966991A (zh) 设备解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095911B2 (en) Methods, device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s for verifying a fingerprint
CN105260632B (zh) 一种鉴权方法及终端
WO2016165537A1 (zh) 一种控制智能终端的方法及控制智能终端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