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43261A - 一种液冷系统的结构优化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冷系统的结构优化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543261A CN109543261A CN201811333191.8A CN201811333191A CN109543261A CN 109543261 A CN109543261 A CN 109543261A CN 201811333191 A CN201811333191 A CN 201811333191A CN 109543261 A CN109543261 A CN 10954326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ameter
- cooling system
- liquid cooling
- performance
- performance parame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7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0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8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41000208340 Araliaceae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5000005035 Panax pseudoginseng ssp. pseudoginseng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5000003140 Panax quinquefolius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5000008434 ginseng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110 cooling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Tin Chemical compound [Sn]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960 computer-aided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68 gen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772 system develop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2—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1M10/625—Vehicl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液冷系统的结构优化方法及装置,获取液冷系统的第一结构参数,对第一结构参数进行仿真,得到液冷系统的第一性能参数,第一性能参数为具有第一结构参数的液冷系统的性能参数,若第一性能参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说明具有第一结构参数的液冷系统具有较好的性能,此时可以将第一结构参数确定为液冷系统的目标结构参数,若第一性能参数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说明具有第一结构参数的液冷系统的性能不符合要求,此时可按照第一预设条件对第一结构参数进行调整,调整后的结构参数对应的性能参数更趋向于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而自动调整液冷系统的结构参数,可以提高液冷系统的结构参数的优化效率及优化准确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冷系统开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冷系统的结构优化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液冷系统是可以为目标对象散热的装置,具体的,在液冷系统内部可以有流道,冷却液从液冷系统的入口进入内部流道,在内部流道中流通后,从液冷系统的出口流出,由于冷却液的温度较低,可以吸收内部流道的热量,使液冷系统的温度降低。这样,将液冷系统与目标对象接触,可以降低目标对象的温度,实现对目标对象的散热。
液冷系统的结构参数会影响液冷系统的性能,合理的设计液冷系统的结构参数,可以使液冷系统具有更好的冷却性能。
目前,液冷系统的结构参数通常是结合制造工艺的经验性设计,对设计好的结构参数进行仿真,估算液冷系统的性能参数,性能参数例如液冷系统的局部温度以及温度的均匀性等。有经验的设计人员可以根据估算的性能参数,对液冷系统的结构参数进行调整,以使其性能达到预期目标。
然而,这种液冷系统的结构参数的设计方式,较多的依赖设计人员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因此对液冷系统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的效率较低,同时确定出的液冷系统的结构参数往往不够准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液冷系统的结构优化方法和装置,以实现对液冷系统的结构参数进行自动调整,提高液冷系统的结构参数的优化效率及优化准确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冷系统的结构优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液冷系统的第一结构参数;
对所述第一结构参数进行仿真,得到所述液冷系统的第一性能参数;所述第一性能参数为具有所述第一结构参数的液冷系统的性能参数;
若所述第一性能参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将所述第一结构参数确定为所述液冷系统的目标结构参数;
若所述第一性能参数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则按照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对所述第一结构参数进行调整。
可选的,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一性能参数与目标性能参数的第一偏差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
可选的,所述按照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对所述第一结构参数进行调整,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性能参数和目标性能参数,确定对所述第一结构参数的调整方向和调整步长;
根据所述调整方向和所述调整步长,对所述第一结构参数进行调整。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对所述第一结构参数调整而得到第二结构参数之后,对所述第二结构参数进行仿真,得到所述液冷系统的第二性能参数;所述第二性能参数为具有所述第二结构参数的液冷系统的性能参数;
若所述第二性能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将所述第二结构参数确定为所述液冷系统的目标结构参数;
若所述第二性能参数不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则根据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对所述第二结构参数进行调整。
可选的,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二性能参数与目标性能参数的第二偏差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和/或,所述第二性能参数与所述第一性能参数的第三偏差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
可选的,所述第一性能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所述液冷系统用于冷却目标对象时的最高温度、所述液冷系统用于冷却所述目标对象时的最大温度差值、所述液冷系统的入口和出口的流体压力差值、所述目标对象的最高温度、所述目标对象的最大温度差值。
可选的,所述第一结构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所述液冷系统中流道的数量、用于分割所述流道的筋的宽度、所述筋与所述液冷系统边界的距离、所述边界的壁厚、所述边界的宽度、所述液冷系统的入口内径、所述液冷系统的出口内径、所述入口与所述筋的最小距离、所述出口与所述筋的最小距离、直线型筋与U型筋底部的距离、所述U型筋底部与所述边界的距离、所述入口处冷却液流量、所述入口处冷却液温度、目标对象的初始温度。
可选的,所述获取液冷系统的第一结构参数,包括:
通过对液冷系统的模型进行几何清理和流体域抽取,得到所述第一结构参数。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第一结构参数进行仿真,得到所述液冷系统的第一性能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结构参数,构建所述液冷系统的模型;
在所述液冷系统的模型中,模拟冷却液的流向和/或温度变化,得到所述第一结构参数对应的第一性能参数。
可选的,所述液冷系统用于对车载电池包进行冷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冷系统的结构优化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参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液冷系统的第一结构参数;
第一仿真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结构参数进行仿真,得到所述液冷系统的第一性能参数;所述第一性能参数为具有所述第一结构参数的液冷系统的性能参数;
第一目标结构参数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性能参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将所述第一结构参数确定为所述液冷系统的目标结构参数;
第一参数调整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性能参数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则按照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对所述第一结构参数进行调整。
可选的,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一性能参数与目标性能参数的第一偏差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
可选的,所述第一参数调整单元,包括:
调整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性能参数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则根据所述第一性能参数和目标性能参数,确定对所述第一结构参数的调整方向和调整步长;
参数调整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调整方向和所述调整步长,对所述第一结构参数进行调整。
可选的,还包括:
第二仿真单元,用于在对所述第一结构参数调整而得到第二结构参数之后,对所述第二结构参数进行仿真,得到所述液冷系统的第二性能参数;所述第二性能参数为具有所述第二结构参数的液冷系统的性能参数;
第二目标结构参数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二性能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将所述第二结构参数确定为所述液冷系统的目标结构参数;
第二参数调整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二性能参数不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则根据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对所述第二结构参数进行调整。
可选的,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二性能参数与目标性能参数的第二偏差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和/或,所述第二性能参数与所述第一性能参数的第三偏差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
可选的,所述第一性能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所述液冷系统用于冷却目标对象时的最高温度、所述液冷系统用于冷却所述目标对象时的最大温度差值、所述液冷系统的入口和出口的流体压力差值、所述目标对象的最高温度、所述目标对象的最大温度差值。
可选的,所述第一结构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所述液冷系统中流道的数量、用于分割所述流道的筋的宽度、所述筋与所述液冷系统边界的距离、所述边界的壁厚、所述边界的宽度、所述液冷系统的入口内径、所述液冷系统的出口内径、所述入口与所述筋的最小距离、所述出口与所述筋的最小距离、直线型筋与U型筋底部的距离、所述U型筋底部与所述边界的距离、所述入口处冷却液流量、所述入口处冷却液温度、目标对象的初始温度。
可选的,所述结构参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对液冷系统的模型进行几何清理和流体域抽取,得到所述第一结构参数。
可选的,所述第一仿真单元,包括:
模型构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结构参数,构建所述液冷系统的模型;
模拟单元,用于在所述液冷系统的模型中,模拟冷却液的流向和/或温度变化,得到所述第一结构参数对应的第一性能参数。
可选的,所述液冷系统用于对车载电池包进行冷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冷系统的结构优化方法及装置,获取液冷系统的第一结构参数,对第一结构参数进行仿真,得到液冷系统的第一性能参数,第一性能参数为具有第一结构参数的液冷系统的性能参数,若第一性能参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说明具有第一结构参数的液冷系统具有较好的性能,此时可以将第一结构参数确定为液冷系统的目标结构参数,若第一性能参数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说明具有第一结构参数的液冷系统的性能不符合要求,此时可按照第一预设条件对第一结构参数进行调整。可以理解的是,根据第一预设条件对第一结构参数进行调整,可以使调整后的结构参数对应的性能参数更趋向于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从而实现对液冷系统的结构参数的优化,而自动调整液冷系统的结构参数,可以提高液冷系统的结构参数的优化效率及优化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冷系统的结构优化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冷板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优化后的液冷板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冷系统的结构优化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在液冷系统中有流道,冷却液从液冷系统的入口进入内部流道,在内部流道中流通后,从液冷系统的出口流出,这样可以吸收内部流道的热量,使液冷系统的温度降低,从而通过与目标对象进行接触,实现对目标对象的散热。
液冷系统的结构参数会影响液冷系统的性能。举例来说,液冷系统中流道数量和流道宽度会影响液冷系统的散热面积,液冷系统的散热面积越大,散热效率越高,越有利于降低液冷系统的最高温度;同时,液冷系统中的入口和出口位置以及流道的布局会影响液冷系统的温度均匀性,通常来说,液冷系统在入口处的温度较低,在出口处的温度较高;液冷系统中的入口内径和出口内径,以及流道布局的复杂程度又会影响液冷系统的流组,进而影响入口的液体压力和出口的液体压力之间的差。
因此合理的设计液冷系统的结构参数,可以使液冷系统具有更好的性能。
目前,液冷系统的结构参数通常是结合制造工艺的经验性设计,对设计好的结构参数进行仿真,估算液冷系统的性能参数,例如液冷系统的局部温度以及温度的均匀性等。有经验的设计人员可以根据估算的性能参数,对液冷系统的结构进行调整,以使其性能达到预期目标。
然而,这种液冷系统的结构的设计方式,较多的依赖设计人员的实践经验,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设计人员,对液冷系统的结构进行优化的效率也较低,同时通过人工进行液冷系统的结构参数的设计,难免有所疏漏,人工调整得到的结构参数也未必是最优的结果,因此确定出的液冷系统的结构参数不够准确。
基于此,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冷系统的结构优化方法及装置,获取液冷系统的第一结构参数,对第一结构参数进行仿真,得到液冷系统的第一性能参数,第一性能参数为具有第一结构参数的液冷系统的性能参数,若第一性能参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说明具有第一结构参数的液冷系统具有较好的性能,此时可以将第一结构参数确定为液冷系统的目标结构参数,若第一性能参数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说明具有第一结构参数的液冷系统的性能不符合要求,此时可按照第一预设条件对第一结构参数进行调整。可以理解的是,根据第一预设条件对第一结构参数进行调整,可以使调整后的结构参数对应的性能参数更趋向于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从而实现对液冷系统的结构参数的优化,而自动调整液冷系统的结构参数,可以提高液冷系统的结构参数的优化效率及优化准确性。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液冷系统的结构优化方法的具体实现方式。参考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冷系统的结构优化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液冷系统的第一结构参数。
液冷系统是为目标对象散热的装置,具体的,在液冷系统内部可以有流道,冷却液从液冷系统的入口进入内部流道,在内部流道中流通后,从液冷系统的出口流出,由于冷却液的温度较低,可以吸收内部流道的热量,使液冷系统的温度降低。这样,将液冷系统与目标对象接触,可以降低目标对象的温度,实现对目标对象的散热。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液冷系统可以是单个与目标对象接触的液冷板,也可以是多个液冷板组成的液冷板组,液冷板组可以同时与目标对象接触,为目标对象进行散热,使该目标对象的温度降低至适宜的工作温度。
目标对象可以是车载的单体电池或电池包。这是因为,在电池包的能量密度逐渐提升的过程中,电池包在工作状态下的发热量也大大增加,电池包在高温下工作,其输出功率会降低,电池包工作时温度的均匀性则会影响电池包的寿命,因此,需要为电池包散热,以维持电池包适宜的工作温度。然而,传统的自然风冷或基于空调的强制风冷已无法满足大容量高功率的电池包的性能要求,因此,可以通过液冷系统为电池包散热。当然,目标对象也可以是其他需要散热的部件,在此不做限定。
为了对液冷系统的性能进行优化,可以先获取液冷系统的第一结构参数,其中,第一结构参数可以是以下参数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液冷系统中流道的数量、用于分割流道的筋的宽度、筋与液冷系统边界的距离、边界的壁厚、边界的宽度、液冷系统的冷却液入口内径、液冷系统的冷却液出口内径、入口与筋的最小距离、出口与筋的最小距离、直线型筋与U型筋底部的最小距离、U型筋底部与边界的最小距离、入口处冷却液流量、入口处冷却液温度、目标对象的初始温度等。
下面以图2所示的一种液冷板为例,进行液冷系统的第一结构参数的说明,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冷板的示意图。
其中,该液冷板中包括液冷板的边界201,边界201可以包括侧边界2011、下边界2012和上边界2013,液冷板的外壁宽为433.2mm,边界201的厚度可以是5毫米(millimeter,mm),当然,侧边界2011、下边界2012和上边界2013的厚度可以均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液冷板内部形成有筋202,筋202将液冷板内的空腔分割形成流道203,其中,液冷系统中流道203的数量为32,流道间距为11.1875mm,筋的宽度为2mm。为了使流道203更加多样化,筋202可以包括直线型筋2021和U型筋2022,在图2所示的液冷板中,包括29条直线型筋和1条U型筋,可以理解的是,直线型筋和U型筋的宽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U型筋2022的底部与下边界2012的距离为50mm,U型筋2022的外部的直线型筋的下端与下边界2012的距离为50mm,U型筋2022的内部的直线型筋的下端与U型筋2012的底部的距离为40mm。
在上边界2013上形成有入口204和出口205,其中,入口204更靠近侧边界2011,入口204的内径为12mm,出口205的内径为12mm,靠近入口204的筋的上端与上边界2013的距离为30mm,即入口204与筋的最小距离为30mm,靠近出口205的筋的上端与上边界2013的距离为25mm,即出口205与筋的最小距离为25mm,靠近入口204的筋和靠近出口205的筋通过U型筋2022的右半部分分隔开,U型筋2022的右半部分与上边界2013相连。在U型筋2022的内部的直线型筋的其中一条可以与上边界2013相连,用于分隔靠近出口205的筋和远离出口205与入口204的筋,其中,远离出口205与入口204的筋的上端与上边界2013的距离为40mm。
获取液冷系统的第一结构参数,可以具体为,通过对液冷系统的模型进行几何清理和流体域抽取,得到第一结构参数。液冷系统的模型可以是设计人员输入的液冷系统的结构模型,可以体现液冷系统的结构参数。在液冷系统的结构模型中,可能存在一些对计算结果影响较小的特征,为了减少数据的计算量,可以对这些特征进行几何清理,保留较重要的特征即可。对液冷系统的模型进行流体域抽取,可以获取到液冷系统的流道模型,该流道模型中,保留液冷系统中与冷却液的流通相关度较高的特征。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通过对液冷系统的模型进行几何清理和流体域抽取,得到第一结构参数,可以具体为,对液冷系统的模型进行几何清理和流体域抽取,得到液冷系统的初始结构参数,将初始结构参数作为第一结构参数。也就是说,第一结构参数可以是设计人员设计出来的初始结构参数。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通过对液冷系统的模型进行几何清理和流体域抽取,得到第一结构参数,可以具体为,对液冷系统的模型进行几何清理和流体域抽取,得到液冷系统的初始结构参数,对初始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得到第一结构参数。也就是说,第一结构参数可以是对设计人员出来的初始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得到的,具体的,可以是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结构参数的优化方法得到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结构参数也可以从应用程序中获取,例如可以调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软件,获取CAD中的结构参数。
S102,对第一结构参数进行仿真,得到液冷系统的第一性能参数。
第一性能参数为具有第一结构参数的液冷系统的性能参数,具体的,第一性能参数可以包括以下参数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液冷系统用于冷却目标对象时的最高温度、液冷系统用于冷却目标对象使的最大温度差值、液冷系统的入口和出口的流体压力差值、目标对象的最高温度、目标对象的最大温度差值等。
可以理解的是,液冷系统的散热面积越小,液冷系统用于冷却目标对象时的散热效率越低,也就是说液冷系统的最高温度越高,相应的目标对象的最高温度也越高;液冷系统中入口和出口的位置,以及流道的布局,影响液冷系统用于冷却目标对象时的温度均匀性液冷系统中的流道越窄,曲折越多,则液冷系统的入口和出口的流体压力差值越大。
对第一结构参数进行仿真,得到液冷系统的第一性能参数,可以具体为,根据第一结构参数,构建液冷系统的模型,模拟冷却液在液冷系统中的流向和/或温度变化,得到第一结构参数对应的第一性能参数。
在具体实施时,也可以通过调用应用程序对第一结构参数进行仿真,得到液冷系统的第一性能参数,例如调用计算机流体动力(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对第一结构参数进行仿真。
上述第一性能参数中,可以选取其中一项第一性能参数作为重要性能参数,例如选取目标对象的最高温度作为重要性能参数,也可以是同时考虑多项第一性能参数,将多项第一性能参数作为重要性能参数,例如选取目标对象的最高温度和目标对象的最大温度差值作为重要性能参数。
S103,若第一性能参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将第一结构参数确定为液冷系统的目标结构参数。
第一预设条件可以是第一性能参数与目标性能参数的第一偏差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其中,目标性能参数是性能较好的液冷系统的性能参数,第一预设值可以是较小的值。在第一性能参数与目标性能参数的第一偏差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时,说明第一性能参数与目标性能参数接近,则认为具有第一性能参数的液冷系统的性能较好,可以将第一性能参数对应的第一结构参数确定为液冷系统的目标结构参数。
可以理解的是,若将设计人员设计得到的初始结构参数确定为第一结构参数,则说明设计人员设计得到的初始结构参数对应较好的性能,则可以将初始结构参数确定为目标结构参数;若将初始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得到第一结构参数,则说明优化得到的第一结构参数已经达到优化的目的,可以将第一结构参数确定为目标结构参数。
S104,若第一性能参数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按照第一预设条件对第一结构参数进行调整。
第一预设条件为第一性能参数与目标性能参数的第一偏差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时,第一性能参数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说明第一性能参数与目标性能参数的第一偏差大于第一预设值,则说明第一性能参数与目标性能参数差距较大,也就是说具有第一性能参数的液冷系统的性能不符合要求,则可以对第一结构参数进行调整,使第一结构参数对应的第一性能参数趋向于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按照第一预设条件对第一结构参数进行调整,可以具体为,根据第一性能参数和目标性能参数,确定对第一结构参数的调整方向和调整步长,再根据调整方向和调整步长,对第一结构参数进行调整。其中,调整方向包括将第一结构参数的数值调高或调低,当然,在第一结构参数为多项时,可以选择性的调整其中的一项或多项,调整方向为选择性调整的一项或多项第一结构参数对应的调整方向,调整步长包括将第一结构参数的数值的调整幅度,对应于不同项的第一结构参数,可以有不同的调整方向和/或调整步长。
举例来说,可以在液冷系统的最高温度较高时,减少液冷系统中的流道数量,即调整方向为减少,第一性能参数和目标性能参数的差距越大,减少的流道数量也越大,例如调整幅度可以是4个。
具体的,根据第一性能参数和目标性能参数,确定对第一结构参数的调整方向和调整步长,可以根据遗传算法进行,也可以根据其他可实现的算法进行,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按照第一预设条件对第一结构参数进行调整,可以得到第二结构参数,之后,还可以对第二结构参数进行仿真,得到液冷系统的第二性能参数,其中第二性能参数为具有第二结构参数的液冷系统的性能参数,若第二性能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将第二结构参数确定为液冷系统的目标结构参数,若第二性能参数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根据第二预设条件,对第二结构参数进行调整。
其中,第二结构参数也可以是以下参数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液冷系统中流道的数量、用于分割流道的筋的宽度、筋与液冷系统边界的距离、边界的壁厚、边界的宽度、液冷系统的冷却液入口内径、液冷系统的冷却液出口内径、入口与筋的最小距离、出口与筋的最小距离、直线型筋与U型筋底部的最小距离、U型筋底部与边界的最小距离、入口处冷却液流量、入口处冷却液温度、目标对象的初始温度等。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结构参数是对第一结构参数进行调整得到的,因此,第二结构参数与第一结构参数为相同的项。
类比于第一性能参数,第二性能参数也可以是以下参数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液冷系统用于冷却目标对象时的最高温度、液冷系统用于冷却目标对象使的最大温度差值、液冷系统的入口和出口的流体压力差值、目标对象的最高温度、目标对象的最大温度差值等。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性能参数可以与第一性能参数为相同的项。
对第二结构参数进行仿真,得到液冷系统的第二性能参数的过程,可以参考对第一结构参数进行仿真,得到液冷系统的第一性能参数的过程,在此不做赘述。
第二预设条件可以是第二性能参数与目标性能参数的第二偏差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和/或,第二性能参数与第一性能参数的第三偏差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
其中,第一预设值可以是较小的数值。第二性能参数与目标性能参数的第二偏差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说明第一性能参数与目标性能参数接近,则认为具有第二性能参数的液冷系统的性能较好,则可以将第二性能参数对应的第二结构参数确定为目标结构参数。
第二预设值可以是较小的数据,第二性能参数与第一性能参数的第三偏差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则可以说明第二性能参数与第一性能参数的差距较小,此时,第二性能参数可能达到局部极大值或极小值,可以将第二性能参数对应的第二结构参数确定为目标结构参数。
根据第二预设条件对第二结构参数进行调整的过程,可以参考根据第一预设条件对第一结构参数进行调整的过程,在此不做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若根据第二预设条件对第二结构参数进行调整得到第三结构参数,则对第三结构参数进行仿真得到的第三性能参数对应的第三预设条件可以参考第一性能参数和第二性能参数,例如,与第一性能参数的偏差和与第二性能参数的偏差小于第四预设值,或者与第一性能的偏差和与第二性能参数的偏差均小于第五预设值等,在此不做一一举例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若第一结构参数是对第零结构参数调整得到的,第零结构参数对应第零性能参数,则第一预设条件还可以为第一性能参数与第零性能参数的差值小于第六预设值,用于判断第一性能参数是否为局部的极大值或极小值。
作为示例性的,对图2所示的液冷板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对于不同的性能参数,可以得到不同的优化结果。参考表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优化后的液冷板的结构参数,其中,以目标对象的最高温度MaxT为重要性能参数进行优化后,得到的第一种目标结构参数,此时,MaxT的值为42.7摄氏度(degree Celsius,℃),目标对象的最高温度差值dT的值为2.7℃,液冷板的压降dP为2.8千帕(kilopascal,Kpa),冷却液入口的流量Qin的值为3.4升每分钟(litre per minute,Lmin-1),冷却液入口的温度Tin的值为25℃,流道的数量n为28;以dT为重要性能参数进行优化后,得到的第二种目标结构参数,此时,MaxT的值为49℃,dT的值为1.7℃,dP为4.6Kpa,Qin的值为4Lmin-1,Tin的值为35℃,流道的数量n为14;以dP为重要性能参数进行优化后,得到的第三种目标结构参数,此时,MaxT的值为48.6℃,dT的值为3℃,dP为0.7Kpa,Qin的值为1.7Lmin-1,Tin的值为32℃,流道的数量n为12。
表1优化后的液冷板的结构参数
重要性能参数 | MaxT(℃) | dT(℃) | dP(Kpa) | Qin(Lmin<sup>-1</sup>) | Tin(℃) | n |
MaxT | 42.7 | 2.7 | 2.8 | 3.4 | 25 | 28 |
dT | 49 | 1.7 | 4.6 | 4 | 35 | 14 |
dP | 48.6 | 3 | 0.7 | 1.7 | 32 | 12 |
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优化后的液冷板的示意图,其中,第一种目标结构参数对应的液冷板的结构可以参照图3(a)所示,第二种目标结构参数对应的液冷板的结构可以参照图3(b)所示,第三种目标结构参数对应的液冷板的结构可以参照图3(c)所示。
可以理解的是,在优化得到液冷系统的目标结构参数后,还可以构建具有目标结构参数的液冷系统,对构建完成的液冷系统进行性能检测,若检测结果表示该性能与目标性能参数的误差大于预设误差值,则可以重新进行液冷系统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在此不做具体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冷系统的结构优化方法,获取液冷系统的第一结构参数,对第一结构参数进行仿真,得到液冷系统的第一性能参数,第一性能参数为具有第一结构参数的液冷系统的性能参数,若第一性能参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说明具有第一结构参数的液冷系统具有较好的性能,此时可以将第一结构参数确定为液冷系统的目标结构参数,若第一性能参数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说明具有第一结构参数的液冷系统的性能不符合要求,此时可按照第一预设条件对第一结构参数进行调整。可以理解的是,根据第一预设条件对第一结构参数进行调整,可以使调整后的结构参数对应的性能参数更趋向于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从而实现对液冷系统的结构参数的优化,而自动调整液冷系统的结构参数,可以提高液冷系统的结构参数的优化效率及优化准确性。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冷系统的结构优化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液冷系统的结构优化装置,参考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冷系统的结构优化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可以包括:
参数获取单元110,用于获取液冷系统的第一结构参数;
第一仿真单元120,用于对所述第一结构参数进行仿真,得到所述液冷系统的第一性能参数;所述第一性能参数为具有所述第一结构参数的液冷系统的性能参数;
第一目标结构参数确定单元130,用于若所述第一性能参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则将所述第一结构参数确定为所述液冷系统的目标结构参数;
第一参数调整单元140,用于若所述第一性能参数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按照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对所述第一结构参数进行调整。
可选的,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一性能参数与目标性能参数的第一偏差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
可选的,所述第一参数调整单元,包括:
调整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性能参数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则根据所述第一性能参数和目标性能参数,确定对所述第一结构参数的调整方向和调整步长;
参数调整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调整方向和所述调整步长,对所述第一结构参数进行调整。
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
第二仿真单元,用于在对所述第一结构参数调整而得到第二结构参数之后,对所述第二结构参数进行仿真,得到所述液冷系统的第二性能参数;所述第二性能参数为具有所述第二结构参数的液冷系统的性能参数;
第二目标结构参数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二性能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将所述第二结构参数确定为所述液冷系统的目标结构参数;
第二参数调整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二性能参数不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则根据第二预设条件,对所述第二结构参数进行调整。
可选的,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二性能参数与目标性能参数的第二偏差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和/或,所述第二性能参数与所述第一性能参数的第三偏差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
可选的,所述第一性能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所述液冷系统用于冷却目标对象时的最高温度、所述液冷系统用于冷却所述目标对象时的最大温度差值、所述液冷系统的入口和出口的流体压力差值、所述目标对象的最高温度、所述目标对象的最大温度差值。
可选的,所述第一结构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所述液冷系统中流道的数量、用于分割所述流道的筋的宽度、所述筋与所述液冷系统边界的距离、所述边界的壁厚、所述边界的宽度、所述液冷系统的入口内径、所述液冷系统的出口内径、所述入口与所述筋的最小距离、所述出口与所述筋的最小距离、直线型筋与U型筋底部的距离、所述U型筋底部与所述边界的距离、所述入口处冷却液流量、所述入口处冷却液温度、目标对象的初始温度。
可选的,所述结构参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对液冷系统的模型进行几何清理和流体域抽取,得到所述第一结构参数。
可选的,所述第一仿真单元,包括:
模型构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结构参数,构建所述液冷系统的模型;
模拟单元,用于在所述液冷系统的模型中,模拟冷却液的流向和/或温度变化,得到所述第一结构参数对应的第一性能参数。
可选的,所述液冷系统用于对车载电池包进行冷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冷系统的结构优化装置,获取液冷系统的第一结构参数,对第一结构参数进行仿真,得到液冷系统的第一性能参数,第一性能参数为具有第一结构参数的液冷系统的性能参数,若第一性能参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说明具有第一结构参数的液冷系统具有较好的性能,此时可以将第一结构参数确定为液冷系统的目标结构参数,若第一性能参数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说明具有第一结构参数的液冷系统的性能不符合要求,此时可按照第一预设条件对第一结构参数进行调整。可以理解的是,根据第一预设条件对第一结构参数进行调整,可以使调整后的结构参数对应的性能参数更趋向于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从而实现对液冷系统的结构参数的优化,而自动调整液冷系统的结构参数,可以提高液冷系统的结构参数的优化效率及优化准确性。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到的“第一……”、“第一……”等名称中的“第一”只是用来做名字标识,并不代表顺序上的第一。该规则同样适用于“第二”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借助软件加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诸如路由器等网络通信设备)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方法实施例和设备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系统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系统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及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0)
1.一种液冷系统的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液冷系统的第一结构参数;
对所述第一结构参数进行仿真,得到所述液冷系统的第一性能参数;所述第一性能参数为具有所述第一结构参数的液冷系统的性能参数;
若所述第一性能参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将所述第一结构参数确定为所述液冷系统的目标结构参数;
若所述第一性能参数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则按照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对所述第一结构参数进行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一性能参数与目标性能参数的第一偏差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对所述第一结构参数进行调整,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性能参数和目标性能参数,确定对所述第一结构参数的调整方向和调整步长;
根据所述调整方向和所述调整步长,对所述第一结构参数进行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对所述第一结构参数调整而得到第二结构参数之后,对所述第二结构参数进行仿真,得到所述液冷系统的第二性能参数;所述第二性能参数为具有所述第二结构参数的液冷系统的性能参数;
若所述第二性能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将所述第二结构参数确定为所述液冷系统的目标结构参数;
若所述第二性能参数不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则根据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对所述第二结构参数进行调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二性能参数与目标性能参数的第二偏差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和/或,所述第二性能参数与所述第一性能参数的第三偏差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性能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所述液冷系统用于冷却目标对象时的最高温度、所述液冷系统用于冷却所述目标对象时的最大温度差值、所述液冷系统的入口和出口的流体压力差值、所述目标对象的最高温度、所述目标对象的最大温度差值。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所述液冷系统中流道的数量、用于分割所述流道的筋的宽度、所述筋与所述液冷系统边界的距离、所述边界的壁厚、所述边界的宽度、所述液冷系统的入口内径、所述液冷系统的出口内径、所述入口与所述筋的最小距离、所述出口与所述筋的最小距离、直线型筋与U型筋底部的距离、所述U型筋底部与所述边界的距离、所述入口处冷却液流量、所述入口处冷却液温度、目标对象的初始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液冷系统的第一结构参数,包括:
通过对液冷系统的模型进行几何清理和流体域抽取,得到所述第一结构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结构参数进行仿真,得到所述液冷系统的第一性能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结构参数,构建所述液冷系统的模型;
在所述液冷系统的模型中,模拟冷却液的流向和/或温度变化,得到所述第一结构参数对应的第一性能参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系统用于对车载电池包进行冷却。
11.一种液冷系统的结构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参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液冷系统的第一结构参数;
第一仿真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结构参数进行仿真,得到所述液冷系统的第一性能参数;所述第一性能参数为具有所述第一结构参数的液冷系统的性能参数;
第一目标结构参数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性能参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将所述第一结构参数确定为所述液冷系统的目标结构参数;
第一参数调整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性能参数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则按照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对所述第一结构参数进行调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一性能参数与目标性能参数的第一偏差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数调整单元,包括:
调整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性能参数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则根据所述第一性能参数和目标性能参数,确定对所述第一结构参数的调整方向和调整步长;
参数调整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调整方向和所述调整步长,对所述第一结构参数进行调整。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仿真单元,用于在对所述第一结构参数调整而得到第二结构参数之后,对所述第二结构参数进行仿真,得到所述液冷系统的第二性能参数;所述第二性能参数为具有所述第二结构参数的液冷系统的性能参数;
第二目标结构参数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二性能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将所述第二结构参数确定为所述液冷系统的目标结构参数;
第二参数调整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二性能参数不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则根据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对所述第二结构参数进行调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二性能参数与目标性能参数的第二偏差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和/或,所述第二性能参数与所述第一性能参数的第三偏差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1-15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性能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所述液冷系统用于冷却目标对象时的最高温度、所述液冷系统用于冷却所述目标对象时的最大温度差值、所述液冷系统的入口和出口的流体压力差值、所述目标对象的最高温度、所述目标对象的最大温度差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1-15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所述液冷系统中流道的数量、用于分割所述流道的筋的宽度、所述筋与所述液冷系统边界的距离、所述边界的壁厚、所述边界的宽度、所述液冷系统的入口内径、所述液冷系统的出口内径、所述入口与所述筋的最小距离、所述出口与所述筋的最小距离、直线型筋与U型筋底部的距离、所述U型筋底部与所述边界的距离、所述入口处冷却液流量、所述入口处冷却液温度、目标对象的初始温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参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对液冷系统的模型进行几何清理和流体域抽取,得到所述第一结构参数。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仿真单元,包括:
模型构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结构参数,构建所述液冷系统的模型;
模拟单元,用于在所述液冷系统的模型中,模拟冷却液的流向和/或温度变化,得到所述第一结构参数对应的第一性能参数。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系统用于对车载电池包进行冷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333191.8A CN109543261A (zh) | 2018-11-09 | 2018-11-09 | 一种液冷系统的结构优化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333191.8A CN109543261A (zh) | 2018-11-09 | 2018-11-09 | 一种液冷系统的结构优化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543261A true CN109543261A (zh) | 2019-03-29 |
Family
ID=65846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333191.8A Pending CN109543261A (zh) | 2018-11-09 | 2018-11-09 | 一种液冷系统的结构优化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543261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59557A (zh) * | 2020-06-30 | 2020-10-30 | 淮安骏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Hyperstudy和Fluent联合仿真的液冷板结构尺寸优化方法 |
CN112713333A (zh) * | 2020-12-31 | 2021-04-27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锂离子方形电池冷却板结构及其冷却方法 |
CN113158589A (zh) * | 2021-02-07 | 2021-07-23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仿真模型校准方法以及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8207747A (ja) * | 2007-02-27 | 2008-09-11 | Omron Corp | パラメータ調整装置、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該制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ならびに制御方法 |
CN102316469A (zh) * | 2010-06-30 | 2012-01-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配置天线参数的方法及系统 |
CN103544351A (zh) * | 2013-10-25 | 2014-01-29 | 北京世纪高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对仿真模型调整参数的方法及装置 |
CN106874616A (zh) * | 2017-03-06 | 2017-06-20 | 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参数优化调整方法及系统 |
CN107027267A (zh) * | 2016-02-01 | 2017-08-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液冷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
CN107570688A (zh) * | 2017-07-23 | 2018-01-12 |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 制备微波固态电路耐蚀液冷冷板的方法 |
-
2018
- 2018-11-09 CN CN201811333191.8A patent/CN10954326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8207747A (ja) * | 2007-02-27 | 2008-09-11 | Omron Corp | パラメータ調整装置、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該制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ならびに制御方法 |
CN102316469A (zh) * | 2010-06-30 | 2012-01-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配置天线参数的方法及系统 |
CN103544351A (zh) * | 2013-10-25 | 2014-01-29 | 北京世纪高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对仿真模型调整参数的方法及装置 |
CN107027267A (zh) * | 2016-02-01 | 2017-08-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液冷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
CN106874616A (zh) * | 2017-03-06 | 2017-06-20 | 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参数优化调整方法及系统 |
CN107570688A (zh) * | 2017-07-23 | 2018-01-12 |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 制备微波固态电路耐蚀液冷冷板的方法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59557A (zh) * | 2020-06-30 | 2020-10-30 | 淮安骏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Hyperstudy和Fluent联合仿真的液冷板结构尺寸优化方法 |
CN111859557B (zh) * | 2020-06-30 | 2023-10-13 | 淮安骏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Hyperstudy和Fluent联合仿真的液冷板结构尺寸优化方法 |
CN112713333A (zh) * | 2020-12-31 | 2021-04-27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锂离子方形电池冷却板结构及其冷却方法 |
CN113158589A (zh) * | 2021-02-07 | 2021-07-23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仿真模型校准方法以及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543261A (zh) | 一种液冷系统的结构优化方法及装置 | |
CN109598028A (zh) | 一种液冷系统的流量调整方法和装置 | |
US9971857B2 (en) | CFD modeling of a bounded domain with viscous region partitioning | |
US10083260B2 (en) | Bounded domain modeling with specified boundary conditions and mass balancing | |
CN109063298A (zh) | 一种提高微流道散热性能的结构参数优化方法 | |
KR20190044090A (ko) | 구조적 열 교환기 | |
CN113962142B (zh) | 一种基于两段式lstm的数据中心温度预测方法及系统 | |
CN111859557B (zh) | 一种基于Hyperstudy和Fluent联合仿真的液冷板结构尺寸优化方法 | |
CN114065567A (zh) | 一种燃料电池电堆公共歧管结构优化方法和装置 | |
CN104360823B (zh) | 动态调整固态硬盘带宽的方法及其固态硬盘 | |
CN109002632B (zh) | 液冷系统仿真方法及设备 | |
CN107045379B (zh) | 一种机柜服务器温度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14580222B (zh) | 用于电子器件的高速瞬态热仿真方法及系统 | |
CN115983153A (zh) | 一种基于部件流阻特性的水冷系统压力流量仿真方法 | |
CN110972561B (zh) | 一种实现高速飞行器燃料舱隔热层厚度优化的计算方法 | |
CN108541191B (zh) |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设备散热结构参数配置方法和系统 | |
CN102279900B (zh) | 小型涡轮发动机涡轮虚拟试验系统 | |
CN112613248B (zh) | 一种改进嵌入式微流体结构设计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2930096A (zh) | 一种获取电力电子器件瞬态温度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1159873B (zh) | 一种热成型模具各腔工作流量的计算方法 | |
CN109117493A (zh) | 散热器台架热性能数据处理方法 | |
CN112464614B (zh) | 通过拆分晶体管优化集成电路版图热分布的方法 | |
CN114824561A (zh) | 一种参数修改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1709172A (zh) | 一种3d-sip射频微系统的翅片型微流道设计方法 | |
Song | Parametric investigation for performance of the active tile in data center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