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41390A - 一种电缆破损的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缆破损的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41390A
CN109541390A CN201811105924.2A CN201811105924A CN109541390A CN 109541390 A CN109541390 A CN 109541390A CN 201811105924 A CN201811105924 A CN 201811105924A CN 109541390 A CN109541390 A CN 1095413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wire
cable
short
shielding
test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0592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41390B (zh
Inventor
郭承弘
郁利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dong Zhonghua Shipbuild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dong Zhonghua Shipbui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dong Zhonghua Shipbuild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dong Zhonghua Shipbui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0592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413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413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413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413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413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08Locating faults in cables, transmission lines, or networks
    • G01R31/081Locating faults in cables, transmission lines, or networks according to type of conductors
    • G01R31/083Locating faults in cables, transmission lines, or networks according to type of conductors in cables, e.g. underground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破损的检测方法,属于船舶建造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认电缆破损的原因,S1.1、判断A芯线与B芯线之间是否发生短路,S1.2、判断芯线与屏蔽之间是否发生短路;S1.3、判断线缆是否出现端路;S2、检查A芯线与B芯线之间发生短路的位置,S3、检查A芯线与屏蔽之间发生短路的位置,S4、检查B芯线与屏蔽之间发生短路的位置。采用便携式磁场定向仪检测电缆破损点,不需要将电缆绑扎带拆除和将整束电缆分开,对于埋在电缆穿舱件中的电缆破损处也能准确检查;本方法能高效查找密集电缆束中的破损点,提高电缆修复率,避免再次敷设新电缆,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在某些无法再次进行电缆敷设的情形时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电缆破损的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舶建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缆破损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船舶在船台建造时因现场施工环境复杂,电缆破损现象经常发生。电缆敷设工作往往集中,破损电缆极易被后续电缆掩盖,靠外表观察无法发现。目前电缆破损后查找破损点使用人工外观检查方式,需要将导架上所有电缆绑扎带拆掉,将电缆一根根梳理,极其耗费人力物力。在电缆通过穿舱件的时候由于有密封浇筑填充物的存在,往往无法继续跟踪查找下去。
在无法找到的电缆破损点的情况下,船厂往往重新敷设新电缆,造成可修复的资源浪费,过多的冗余电缆在导架上造成船舶超重,在电缆穿舱件内造成拥堵。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缆破损的检测方法,用于检测船舶上电缆出现的破损情况。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缆破损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确认电缆破损的原因,
S1.1、判断A芯线与B芯线之间是否发生短路,使用万用表测量A芯线与B芯线之间的内阻,如果A芯线与B芯线之间的内阻不小于1MΩ,说明A芯线与B芯线之间未发生短路,则进入S1.2,如果A芯线与B芯线之间的内阻小于1MΩ,说明A芯线与B芯线之间发生短路,则进入S2;
S1.2、判断芯线与屏蔽之间是否发生短路,使用万用表分别测量A芯线和B芯线与屏蔽之间的内阻,如果A芯线和B芯线与屏蔽之间的内阻均不小于1MΩ,说明A芯线和B芯线与屏蔽之间均未发生短路,则进入S1.3,如果A芯线与屏蔽之间的内阻小于1MΩ,说明A芯线与屏蔽之间发生短路,则进入S3,如果B芯线与屏蔽之间的内阻小于1MΩ,说明B芯线与屏蔽之间发生短路,则进入S4;
S1.3、将A芯线一端接入船体,通过使用万用表测量A芯线另一端对船体是否导通,如果万用表的读数大于1MΩ,则说明A芯线被切断开路,须更换电缆,将B芯线一端接入船体,通过使用万用表测量B芯线另一端对船体是否导通,如果万用表的读数大于1MΩ,则说明B芯线被切断开路,须更换电缆;
S2、检查A芯线与B芯线之间发生短路的位置,
S2.1、确认被检测电缆经过的路径;
S2.2、在被检测电缆的首端,将直流电源的正极接在被检测电缆的A芯线上;
S2.3、以被检测电缆的中点为第一检测点,以第一检测点将被检测电缆划分为两个第一检测段,将磁场定向仪放置在第一检测点处,将直流电源的负极接在被检测电缆首端的B芯线上,观察磁场磁场定向仪的指针是否发生转动,如果磁场定向仪的指针未发生转动,则说明短路点处于第一检测点之前的第一检测段上,如果磁场定向仪的指针发生转动,则说明短路点处于第一检测点之后的第一检测段上,将短路点所处的第一检测段标记为短路段,将直流电源的负极与被检测电缆首端的B芯线之间的连接断开;
S2.4、以短路段的中点为第二检测点,以第二检测点将短路段划分为两个第二检测段,将磁场定向仪放置在第二检测点处,将直流电源的负极接在被检测电缆首端的B芯线上,观察磁场磁场定向仪的指针是否发生转动,如果磁场定向仪的指针未发生转动,则说明短路点处于第二检测点之前的第二检测段上,如果磁场定向仪的指针发生转动,则说明短路点处于第二检测点之后的第二检测段上,将短路点所处的第二检测段标记为短路段,将直流电源的负极与被检测电缆首端的B芯线之间的连接断开;
S2.5、重复S2.4,不断缩小短路段的长度,当短路段的长度小于2米时,将直流电源的负极接在被检测电缆首端的B芯线上,利用磁场定向仪对整个短路段进行检测,确认出A芯线与B芯线之间的短路点;
S3、检查A芯线与屏蔽之间发生短路的位置,
S3.1、确认被检测电缆经过的路径;
S3.2、确认出A芯线与屏蔽之间发生短路的位置,在被检测电缆的首端,将直流电源的正极接在被检测电缆的A芯线上;
S3.3、以被检测电缆的中点为第一检测点,以第一检测点将被检测电缆划分为两个第一检测段,将磁场定向仪放置在第一检测点处,将直流电源的负极接在被检测电缆首端一侧的屏蔽上,观察磁场磁场定向仪的指针是否发生转动,如果磁场定向仪的指针未发生转动,则说明短路点处于第一检测点之前的第一检测段上,如果磁场定向仪的指针发生转动,则说明短路点处于第一检测点之后的第一检测段上,将短路点所处的第一检测段标记为短路段,将直流电源的负极与屏蔽之间的连接断开;
S3.4、以短路段的中点为第二检测点,以第二检测点将短路段划分为两个第二检测段,将磁场定向仪放置在第二检测点处,将直流电源的负极接在被检测电缆首端一侧的屏蔽上,观察磁场磁场定向仪的指针是否发生转动,如果磁场定向仪的指针未发生转动,则说明短路点处于第二检测点之前的第二检测段上,如果磁场定向仪的指针发生转动,则说明短路点处于第二检测点之后的第二检测段上,将短路点所处的第二检测段标记为短路段,将直流电源的负极与屏蔽之间的连接断开;
S3.5、重复S3.4,不断缩小短路段的长度,当短路段的长度小于2米时,将直流电源的负极接在被检测电缆首端一侧的屏蔽上,利用磁场定向仪对整个短路段进行检测,确认出A芯线与屏蔽之间的短路点;
S4、检查B芯线与屏蔽之间发生短路的位置,
S4.1、确认被检测电缆经过的路径;
S4.2、确认出B芯线与屏蔽之间发生短路的位置,在被检测电缆的首端,将直流电源的正极接在被检测电缆的B芯线上;
S4.3、以被检测电缆的中点为第一检测点,以第一检测点将被检测电缆划分为两个第一检测段,将磁场定向仪放置在第一检测点处,将直流电源的负极接在被检测电缆首端一侧的屏蔽上,观察磁场磁场定向仪的指针是否发生转动,如果磁场定向仪的指针未发生转动,则说明短路点处于第一检测点之前的第一检测段上,如果磁场定向仪的指针发生转动,则说明短路点处于第一检测点之后的第一检测段上,将短路点所处的第一检测段标记为短路段,将直流电源的负极与屏蔽之间的连接断开;
S4.4、以短路段的中点为第二检测点,以第二检测点将短路段划分为两个第二检测段,将磁场定向仪放置在第二检测点处,将直流电源的负极接在被检测电缆首端一侧的屏蔽上,观察磁场磁场定向仪的指针是否发生转动,如果磁场定向仪的指针未发生转动,则说明短路点处于第二检测点之前的第二检测段上,如果磁场定向仪的指针发生转动,则说明短路点处于第二检测点之后的第二检测段上,将短路点所处的第二检测段标记为短路段,将直流电源的负极与屏蔽之间的连接断开;
S4.5、重复S4.4,不断缩小短路段的长度,当短路段的长度小于2米时,将直流电源的负极接在被检测电缆首端一侧的屏蔽上,利用磁场定向仪对整个短路段进行检测,确认出B芯线与屏蔽之间的短路点;
优选的,所述S2.4中,当确认出A芯线与B芯线之间的短路点后,将导架上A芯线与B芯线之间的短路点处的帮扎带拆开,检查导架上A芯线与B芯线之间的短路点处的每一根电缆,从而确认出发生破损的电缆。
优选的,所述S3.5中,当确认出A芯线与屏蔽之间的短路点后,将导架上A芯线与屏蔽之间的短路点处的帮扎带拆开,检查导架上A芯线与屏蔽之间的短路点处的每一根电缆,从而确认出发生破损的电缆。
优选的,所述S4.5中,当确认出B芯线与屏蔽之间的短路点后,将导架上B芯线与屏蔽之间的短路点处的帮扎带拆开,检查导架上B芯线与屏蔽之间的短路点处的每一根电缆,从而确认出发生破损的电缆。
优选的,所述S2、S3和S4中,磁场定向仪与被检测电缆之间的距离不超过5厘米。
优选的,所述S2中,将直流电源的负极接在被检测电缆的B芯线上时,直流电源的负极与检测电缆的B芯线之间的连通时间不超过5秒。
优选的,所述S3和S4中,将直流电源的负极接在屏蔽上时,直流电源的负极与屏蔽之间的连通时间不超过5秒。
优选的,所述S2、S3和S4中,直流电源的电压为48伏特。
优选的,在将直流电源的负极与B芯线或者屏蔽连接时,采用搭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直流电源用于在破损电缆上产生直流电流供磁场定向仪检测,直流电流具有感应磁场强,磁场稳定的特点;磁场定向仪是一种能检测微弱磁场的仪器。使用干电池作为电源,便携式,适合现场移动检测磁场;本方法采用便携式磁场定向仪检测电缆破损点,不需要将电缆绑扎带拆除和将整束电缆分开,对于埋在电缆穿舱件中的电缆破损处也能准确检查;本方法能高效查找密集电缆束中的破损点,提高电缆修复率,避免再次敷设新电缆,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在某些无法再次进行电缆敷设的情形时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缆破损的检测方法中用直流电源检测电缆A芯线和B芯线之间是否短路状态示意图。
图1中:1为直流电源,2为正极,3为负极,4为A芯线,5为B芯线,6为磁场定向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案例来对本发明电缆破损的检测方法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以求更为清楚明了地表达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和具体应用,但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电缆破损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确认电缆破损的原因,
S1.1、判断A芯线1与B芯线2之间是否发生短路,使用万用表测量A芯线1与B芯线2之间的内阻,如果A芯线1与B芯线2之间的内阻不小于1MΩ,说明A芯线1与B芯线2之间未发生短路,则进入S1.2,如果A芯线1与B芯线2之间的内阻小于1MΩ,说明A芯线1与B芯线2之间发生短路,则进入S2;
S1.2、判断芯线与屏蔽之间是否发生短路,使用万用表分别测量A芯线和B芯线与屏蔽之间的内阻,如果A芯线和B芯线与屏蔽之间的内阻均不小于1MΩ,说明A芯线和B芯线与屏蔽之间均未发生短路,则进入S1.3,如果A芯线与屏蔽之间的内阻小于1MΩ,说明A芯线与屏蔽之间发生短路,则进入S3,如果B芯线与屏蔽之间的内阻小于1MΩ,说明B芯线与屏蔽之间发生短路,则进入S4;
S1.3、将A芯线一端接入船体,通过使用万用表测量A芯线另一端对船体是否导通,如果万用表的读数大于1MΩ,则说明A芯线被切断开路,须更换电缆,将B芯线一端接入船体,通过使用万用表测量B芯线另一端对船体是否导通,如果万用表的读数大于1MΩ,则说明B芯线被切断开路,须更换电缆;
S2、检查A芯线与B芯线之间发生短路的位置,
S2.1、确认被检测电缆经过的路径;
S2.2、在被检测电缆的首端,将直流电源3的正极4接在被检测电缆的A芯线1上;
S2.3、以被检测电缆的中点为第一检测点,以第一检测点将被检测电缆划分为两个第一检测段,将磁场定向仪5放置在第一检测点处,将直流电源3的负极6接在被检测电缆首端的B芯线2上,观察磁场磁场定向仪5的指针是否发生转动,如果磁场定向仪5的指针未发生转动,则说明短路点处于第一检测点之前的第一检测段上,如果磁场定向仪5的指针发生转动,则说明短路点处于第一检测点之后的第一检测段上,将短路点所处的第一检测段标记为短路段,将直流电源3的负极6与被检测电缆首端的B芯线2之间的连接断开;
S2.4、以短路段的中点为第二检测点,以第二检测点将短路段划分为两个第二检测段,将磁场定向仪5放置在第二检测点处,将直流电源3的负极6接在被检测电缆首端的B芯线2上,观察磁场磁场定向仪5的指针是否发生转动,如果磁场定向仪5的指针未发生转动,则说明短路点处于第二检测点之前的第二检测段上,如果磁场定向仪5的指针发生转动,则说明短路点处于第二检测点之后的第二检测段上,将短路点所处的第二检测段标记为短路段,将直流电源3的负极6与被检测电缆首端的B芯线2之间的连接断开;
S2.5、重复S2.4,不断缩小短路段的长度,当短路段的长度小于2米时,将直流电源3的负极6接在被检测电缆首端的B芯线2上,利用磁场定向仪5对整个短路段进行检测,确认出A芯线1与B芯线2之间的短路点;
S3、检查A芯线与屏蔽之间发生短路的位置,
S3.1、确认被检测电缆经过的路径;
S3.2、确认出A芯线与屏蔽之间发生短路的位置,在被检测电缆的首端,将直流电源的正极接在被检测电缆的A芯线上;
S3.3、以被检测电缆的中点为第一检测点,以第一检测点将被检测电缆划分为两个第一检测段,将磁场定向仪放置在第一检测点处,将直流电源的负极接在被检测电缆首端一侧的屏蔽上,观察磁场磁场定向仪的指针是否发生转动,如果磁场定向仪的指针未发生转动,则说明短路点处于第一检测点之前的第一检测段上,如果磁场定向仪的指针发生转动,则说明短路点处于第一检测点之后的第一检测段上,将短路点所处的第一检测段标记为短路段,将直流电源的负极与屏蔽之间的连接断开;
S3.4、以短路段的中点为第二检测点,以第二检测点将短路段划分为两个第二检测段,将磁场定向仪放置在第二检测点处,将直流电源的负极接在被检测电缆首端一侧的屏蔽上,观察磁场磁场定向仪的指针是否发生转动,如果磁场定向仪的指针未发生转动,则说明短路点处于第二检测点之前的第二检测段上,如果磁场定向仪的指针发生转动,则说明短路点处于第二检测点之后的第二检测段上,将短路点所处的第二检测段标记为短路段,将直流电源的负极与屏蔽之间的连接断开;
S3.5、重复S3.4,不断缩小短路段的长度,当短路段的长度小于2米时,将直流电源的负极接在被检测电缆首端一侧的屏蔽上,利用磁场定向仪对整个短路段进行检测,确认出A芯线与屏蔽之间的短路点;
S4、检查B芯线与屏蔽之间发生短路的位置,
S4.1、确认被检测电缆经过的路径;
S4.2、确认出B芯线与屏蔽之间发生短路的位置,在被检测电缆的首端,将直流电源的正极接在被检测电缆的B芯线上;
S4.3、以被检测电缆的中点为第一检测点,以第一检测点将被检测电缆划分为两个第一检测段,将磁场定向仪放置在第一检测点处,将直流电源的负极接在被检测电缆首端一侧的屏蔽上,观察磁场磁场定向仪的指针是否发生转动,如果磁场定向仪的指针未发生转动,则说明短路点处于第一检测点之前的第一检测段上,如果磁场定向仪的指针发生转动,则说明短路点处于第一检测点之后的第一检测段上,将短路点所处的第一检测段标记为短路段,将直流电源的负极与屏蔽之间的连接断开;
S4.4、以短路段的中点为第二检测点,以第二检测点将短路段划分为两个第二检测段,将磁场定向仪放置在第二检测点处,将直流电源的负极接在被检测电缆首端一侧的屏蔽上,观察磁场磁场定向仪的指针是否发生转动,如果磁场定向仪的指针未发生转动,则说明短路点处于第二检测点之前的第二检测段上,如果磁场定向仪的指针发生转动,则说明短路点处于第二检测点之后的第二检测段上,将短路点所处的第二检测段标记为短路段,将直流电源的负极与屏蔽之间的连接断开;
S4.5、重复S4.4,不断缩小短路段的长度,当短路段的长度小于2米时,将直流电源的负极接在被检测电缆首端一侧的屏蔽上,利用磁场定向仪对整个短路段进行检测,确认出B芯线与屏蔽之间的短路点;
作为优选,所述S2.4中,当确认出A芯线与B芯线之间的短路点后,将导架上A芯线与B芯线之间的短路点处的帮扎带拆开,检查导架上A芯线与B芯线之间的短路点处的每一根电缆,从而确认出发生破损的电缆。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S3.5中,当确认出A芯线与屏蔽之间的短路点后,将导架上A芯线与屏蔽之间的短路点处的帮扎带拆开,检查导架上A芯线与屏蔽之间的短路点处的每一根电缆,从而确认出发生破损的电缆。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所述S4.5中,当确认出B芯线与屏蔽之间的短路点后,将导架上B芯线与屏蔽之间的短路点处的帮扎带拆开,检查导架上B芯线与屏蔽之间的短路点处的每一根电缆,从而确认出发生破损的电缆。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所述S2、S3和S4中,磁场定向仪与被检测电缆之间的距离不超过5厘米。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所述S2中,将直流电源的负极接在被检测电缆的B芯线上时,直流电源的负极与检测电缆的B芯线之间的连通时间不超过5秒。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所述S3和S4中,将直流电源的负极接在屏蔽上时,直流电源的负极与屏蔽之间的连通时间不超过5秒。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所述S2、S3和S4中,直流电源的电压为48伏特。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在将直流电源的负极与B芯线或者屏蔽连接时,采用搭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本方法采用便携式磁场定向仪检测电缆破损点,不需要将电缆绑扎带拆除和将整束电缆分开,对于埋在电缆穿舱件中的电缆破损处也能准确检查;本方法能高效查找密集电缆束中的破损点,提高电缆修复率,避免再次敷设新电缆,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在某些无法再次进行电缆敷设的情形时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Claims (8)

1.一种电缆破损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确认电缆破损的原因,
S1.1、判断A芯线(1)与B芯线(2)之间是否发生短路,使用万用表测量A芯线与B芯线之间的内阻,如果A芯线与B芯线之间的内阻不小于1MΩ,说明A芯线与B芯线之间未发生短路,则进入S1.2,如果A芯线与B芯线之间的内阻小于1MΩ,说明A芯线与B芯线之间发生短路,则进入S2;
S1.2、判断芯线与屏蔽之间是否发生短路,使用万用表分别测量A芯线和B芯线与屏蔽之间的内阻,如果A芯线和B芯线与屏蔽之间的内阻均不小于1MΩ,说明A芯线和B芯线与屏蔽之间均未发生短路,则进入S1.3,如果A芯线与屏蔽之间的内阻小于1MΩ,说明A芯线与屏蔽之间发生短路,则进入S3,如果B芯线与屏蔽之间的内阻小于1MΩ,说明B芯线与屏蔽之间发生短路,则进入S4;
S1.3、将A芯线一端接入船体,通过使用万用表测量A芯线另一端对船体是否导通,如果万用表的读数大于1MΩ,则说明A芯线被切断开路,须更换电缆,将B芯线一端接入船体,通过使用万用表测量B芯线另一端对船体是否导通,如果万用表的读数大于1MΩ,则说明B芯线被切断开路,须更换电缆;
S2、检查A芯线(1)与B芯线(2)之间发生短路的位置,
S2.1、确认被检测电缆经过的路径;
S2.2、在被检测电缆的首端,将直流电源(3)的正极(4)接在被检测电缆的A芯线(1)上;
S2.3、以被检测电缆的中点为第一检测点,以第一检测点将被检测电缆划分为两个第一检测段,将磁场定向仪(5)放置在第一检测点处,将直流电源(3)的负极(6)接在被检测电缆首端的B芯线(2)上,观察磁场磁场定向仪(5)的指针是否发生转动,如果磁场定向仪(5)的指针未发生转动,则说明短路点处于第一检测点之前的第一检测段上,如果磁场定向仪(5)的指针发生转动,则说明短路点处于第一检测点之后的第一检测段上,将短路点所处的第一检测段标记为短路段,将直流电源(3)的负极(6)与被检测电缆首端的B芯线(2)之间的连接断开;
S2.4、以短路段的中点为第二检测点,以第二检测点将短路段划分为两个第二检测段,将磁场定向仪(5)放置在第二检测点处,将直流电源(3)的负极(6)接在被检测电缆首端的B芯线(2)上,观察磁场磁场定向仪(5)的指针是否发生转动,如果磁场定向仪(5)的指针未发生转动,则说明短路点处于第二检测点之前的第二检测段上,如果磁场定向仪(5)的指针发生转动,则说明短路点处于第二检测点之后的第二检测段上,将短路点所处的第二检测段标记为短路段,将直流电源(3)的负极与被检测电缆首端的B芯线(2)之间的连接断开;
S2.5、重复S2.4,不断缩小短路段的长度,当短路段的长度小于2米时,将直流电源的负极接在被检测电缆首端的B芯线上,利用磁场定向仪对整个短路段进行检测,确认出A芯线与B芯线之间的短路点;
S3、检查A芯线与屏蔽之间发生短路的位置,
S3.1、确认被检测电缆经过的路径;
S3.2、确认出A芯线与屏蔽之间发生短路的位置,在被检测电缆的首端,将直流电源的正极接在被检测电缆的A芯线上;
S3.3、以被检测电缆的中点为第一检测点,以第一检测点将被检测电缆划分为两个第一检测段,将磁场定向仪放置在第一检测点处,将直流电源的负极接在被检测电缆首端一侧的屏蔽上,观察磁场磁场定向仪的指针是否发生转动,如果磁场定向仪的指针未发生转动,则说明短路点处于第一检测点之前的第一检测段上,如果磁场定向仪的指针发生转动,则说明短路点处于第一检测点之后的第一检测段上,将短路点所处的第一检测段标记为短路段,将直流电源的负极与屏蔽之间的连接断开;
S3.4、以短路段的中点为第二检测点,以第二检测点将短路段划分为两个第二检测段,将磁场定向仪放置在第二检测点处,将直流电源的负极接在被检测电缆首端一侧的屏蔽上,观察磁场磁场定向仪的指针是否发生转动,如果磁场定向仪的指针未发生转动,则说明短路点处于第二检测点之前的第二检测段上,如果磁场定向仪的指针发生转动,则说明短路点处于第二检测点之后的第二检测段上,将短路点所处的第二检测段标记为短路段,将直流电源的负极与屏蔽之间的连接断开;
S3.5、重复S3.4,不断缩小短路段的长度,当短路段的长度小于2米时,将直流电源的负极接在被检测电缆首端一侧的屏蔽上,利用磁场定向仪对整个短路段进行检测,确认出A芯线与屏蔽之间的短路点;
S4、检查B芯线与屏蔽之间发生短路的位置,
S4.1、确认被检测电缆经过的路径;
S4.2、确认出B芯线与屏蔽之间发生短路的位置,在被检测电缆的首端,将直流电源的正极接在被检测电缆的B芯线上;
S4.3、以被检测电缆的中点为第一检测点,以第一检测点将被检测电缆划分为两个第一检测段,将磁场定向仪放置在第一检测点处,将直流电源的负极接在被检测电缆首端一侧的屏蔽上,观察磁场磁场定向仪的指针是否发生转动,如果磁场定向仪的指针未发生转动,则说明短路点处于第一检测点之前的第一检测段上,如果磁场定向仪的指针发生转动,则说明短路点处于第一检测点之后的第一检测段上,将短路点所处的第一检测段标记为短路段,将直流电源的负极与屏蔽之间的连接断开;
S4.4、以短路段的中点为第二检测点,以第二检测点将短路段划分为两个第二检测段,将磁场定向仪放置在第二检测点处,将直流电源的负极接在被检测电缆首端一侧的屏蔽上,观察磁场磁场定向仪的指针是否发生转动,如果磁场定向仪的指针未发生转动,则说明短路点处于第二检测点之前的第二检测段上,如果磁场定向仪的指针发生转动,则说明短路点处于第二检测点之后的第二检测段上,将短路点所处的第二检测段标记为短路段,将直流电源的负极与屏蔽之间的连接断开;
S4.5、重复S4.4,不断缩小短路段的长度,当短路段的长度小于2米时,将直流电源的负极接在被检测电缆首端一侧的屏蔽上,利用磁场定向仪对整个短路段进行检测,确认出B芯线与屏蔽之间的短路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破损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4中,当确认出A芯线与B芯线之间的短路点后,将导架上A芯线与B芯线之间的短路点处的帮扎带拆开,检查导架上A芯线与B芯线之间的短路点处的每一根电缆,从而确认出发生破损的电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破损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5中,当确认出A芯线与屏蔽之间的短路点后,将导架上A芯线与屏蔽之间的短路点处的帮扎带拆开,检查导架上A芯线与屏蔽之间的短路点处的每一根电缆,从而确认出发生破损的电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破损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5中,当确认出B芯线与屏蔽之间的短路点后,将导架上B芯线与屏蔽之间的短路点处的帮扎带拆开,检查导架上B芯线与屏蔽之间的短路点处的每一根电缆,从而确认出发生破损的电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破损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S3和S4中,磁场定向仪与被检测电缆之间的距离不超过5厘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破损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将直流电源的负极接在被检测电缆的B芯线上时,直流电源的负极与检测电缆的B芯线之间的连通时间不超过5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破损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和S4中,将直流电源的负极接在屏蔽上时,直流电源的负极与屏蔽之间的连通时间不超过5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破损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S2、S3和S4中,直流电源的电压为48伏特。
CN201811105924.2A 2018-09-21 2018-09-21 一种电缆破损的检测方法 Active CN1095413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05924.2A CN109541390B (zh) 2018-09-21 2018-09-21 一种电缆破损的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05924.2A CN109541390B (zh) 2018-09-21 2018-09-21 一种电缆破损的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41390A true CN109541390A (zh) 2019-03-29
CN109541390B CN109541390B (zh) 2021-02-02

Family

ID=65841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05924.2A Active CN109541390B (zh) 2018-09-21 2018-09-21 一种电缆破损的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41390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4075U (zh) * 1988-09-21 1989-09-06 董梁 电缆对线器
JP2000284015A (ja) * 1999-03-30 2000-10-13 Kawasaki Steel Corp トロリー線の地絡箇所検出方法
CN101122626A (zh) * 2007-09-10 2008-02-13 西安福润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故障电缆电流的应用方法及无噪声手持式电缆故障定点仪
CN101446616A (zh) * 2008-02-29 2009-06-03 田振国 查找电缆或管线故障点的方法及装置
US20100066384A1 (en) * 2004-07-29 2010-03-18 The Boeing Company Identifying damage to a wire
CN201724999U (zh) * 2010-08-02 2011-01-26 王卫民 多芯电缆故障点查寻器
CN102520316A (zh) * 2011-12-15 2012-06-27 重庆鸽牌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电缆故障点快速精确定位的方法
CN202330620U (zh) * 2011-11-21 2012-07-11 无锡市联合电控设备有限公司 电缆短路独立显示器
CN205210229U (zh) * 2015-11-06 2016-05-04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短路接地查寻仪
CN108287292A (zh) * 2018-01-02 2018-07-17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多芯电缆故障部位的快速查找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4075U (zh) * 1988-09-21 1989-09-06 董梁 电缆对线器
JP2000284015A (ja) * 1999-03-30 2000-10-13 Kawasaki Steel Corp トロリー線の地絡箇所検出方法
US20100066384A1 (en) * 2004-07-29 2010-03-18 The Boeing Company Identifying damage to a wire
CN101122626A (zh) * 2007-09-10 2008-02-13 西安福润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故障电缆电流的应用方法及无噪声手持式电缆故障定点仪
CN101446616A (zh) * 2008-02-29 2009-06-03 田振国 查找电缆或管线故障点的方法及装置
CN201724999U (zh) * 2010-08-02 2011-01-26 王卫民 多芯电缆故障点查寻器
CN202330620U (zh) * 2011-11-21 2012-07-11 无锡市联合电控设备有限公司 电缆短路独立显示器
CN102520316A (zh) * 2011-12-15 2012-06-27 重庆鸽牌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电缆故障点快速精确定位的方法
CN205210229U (zh) * 2015-11-06 2016-05-04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短路接地查寻仪
CN108287292A (zh) * 2018-01-02 2018-07-17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多芯电缆故障部位的快速查找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高文燕: "电缆短路点位置检测法", 《计量与测试技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41390B (zh) 2021-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52669A (zh) 高铁维管牵引变电所提升故障测距精度的方法
CN107300584A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中钢结构腐蚀磁性检测方法
KR100968046B1 (ko) 가공 지선이 연결된 송전 선로에서 송전 철탑 접지 저항 측정 방법
CN107064638A (zh) 一种基于注入周期自适应策略的绝缘电阻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0726905B (zh) 一种基于电缆长度确定电缆位置的方法和系统
CN106896299A (zh) 管道绝缘装置的绝缘性能的测试方法
CN105545615B (zh) 风电机组叶片的防雷结构及风力发电机叶片
CN102841143A (zh) 基于压电传感器侧面加载检测接地网圆钢棒腐蚀的方法
CN109541390A (zh) 一种电缆破损的检测方法
CN105866648A (zh) 一种输电电缆绝缘检测系统
Liu et al. A magnetic detecting and evaluation method of substation’s grounding grids with break and corrosion
CN105301439B (zh) 一种架空线路接地故障的快速定位方法
CN109142873A (zh) 一种轨道交通直流供电系统全回路直流电阻测试方法
KR100966759B1 (ko) 가로등 전원 및 부하선로의 종합 누전 진단, 탐지 및 보수방법
JP2005091191A (ja) 埋設金属管の塗覆装欠陥部検出方法
CN108872724A (zh) 用于获取特高压直流线路状态的检测方法
CN209606599U (zh) 一种夹持式磁通量传感器
KR20230029110A (ko) 절연 전선 진단 장치 및 비상 이탈 장치
CN201569697U (zh) 一种油气管道电流密度测量系统
Arifin et al. Development of fault distance locator for underground cable detection
CN210863882U (zh) 基于双测量模式的输电杆塔接地电阻在线监测装置
CN207081798U (zh) 高压电缆外护套故障定位装置
CN109782071B (zh) 一种基于大地表面电压的杆塔接地电阻测量方法
WO2020244107A1 (zh) 一种阴极保护测试探头
CN206773121U (zh) 一种检测电缆蜂鸣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